发布时间:2023-08-12 09:14: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自然资源管理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水资源 管理 进展
我国水资源存在主要问题是短缺、污染和灾害,水资源管理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立水资源管理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水资源管理学是管理水资源知识体系,以水资源为管理对象,探讨水资源高效利用保护的各种措施规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包括水资源数量管理、质量管理、法律管理、权属管理、行政管理、规划管理、配置管理、经济管理、投资管理、风险管理、技术管理、工程管理、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安全管理等等。
1、 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 “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 水资源规划管理、 水资源配置管理、 水资源经济管理、 水资源投资管理、 水资源风险管理、 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 水资源数字化管理、 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 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1][1]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2][2]。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 A. Marino 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 A. Marino和Slobodan P. 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 A. Marino和Slobodan P. 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 P.Anagnostopolos ,2002 )。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 AL—Rashed 、V. P. Singh和M. M. 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 Datta Ray, R.P. 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 Farooq 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 Kenneth F. Najjar 在VILLANOVA 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 Kenneth F. 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 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3][3]。 3.2 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4 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 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1、水资源管理学内涵
加强水资源管理成为有关水资源领域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但究竟什么是水资源管理,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在不同的卷中,对水资源管理有不同的解释。综观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概念,有以下特点: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他们都是以水资源开发作为主线,“保护”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次,视野相对狭窄,大多数概念只局限于水资源本身,缺乏复合系统下对水资源的综合认识,以水论水;第三,缺乏生态环境的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内涵。基于此,作者认为,水资源管理就是为了满足人类水资源需求及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
水资源管理学是从学科角度对水资源管理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是水资源管理知识体系,是建立在水文学、水资源学、管理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之上的新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通过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保障水资源安全,通过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2、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内容
水资源管理学研究对象很明确,就是围绕水资源持续高效利用的而展开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目前,水资源危机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水资源危机的出现和加剧与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缺乏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有着重要的关系。水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人类的绝大多数经济活动都要涉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解释多种多样,但都基本围绕着“满足目前需要但不破坏未来发展需求的能力”这一核心思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实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追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求人类必须正视干旱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诸多与水资源相关的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学提出了新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无法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目标必须改变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的和综合的观点构建全新的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这成为水资源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具体地说,水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水资源数量管理和质量管理、水资源法律管理、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行政管理、水资源规划管理、水资源配置管理、水资源经济管理、水资源投资管理、水资源风险管理、水资源利用技术管理、水资源工程管理、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综合管理、水资源安全管理和水资源数字化管理等等。
3、国内外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3.1国际水资源管理学研究进展
到目前为止,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文献极为有限。根据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特点,国际上也对新形势下的水资源管理理论和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并就一些问题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他们主要围绕着“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要求”而展开。这些研究活动为水资源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1992年爱尔兰召开的“国际水和环境大会—21世纪的发展与展望”上提出了水资源系统及可持续研究的问题。1993年“第二届国际实验与网络资料水流情势学术大会”上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水文学基础和信息资料问题。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主持,国际水资源协会与国际水文科学协办召开了“变化世界中的水资源管理研究规划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管理研究展望、水资源开发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四个专题。
199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国际水资源及环境研究大会:面向21世纪新的挑战”,讨论了流域尺度的可持续水资源系统管理的应用实例等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工作组1996年将“可持续水资源管理”其定义为“支承从现在到未来社会及其福利要求,而不破坏他们赖以生存的水文循环及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水的管理和使用”。[1][1]水资源可持续管理要求在水资源规划、开发和管理中,寻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人类社会福利之间的最佳联系与协调。与传统的水资源管理相比,可持续水资源强调了未来变化、社会福利、水文循环、生态系统保护这样完整性的水的管理,使“未来遗憾可能性达到最小的水的管理决策”。世界银行将水资源管理定义为一系列水资源相关领域(如水电、水资源供给与供给设施,灌溉与排水等)一体化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的观点应该在水资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确保考虑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等多方面因素[2][2]。
1997年召开的第5届“不确定性增加下的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学术大会”,洪水与干旱管理、水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水文与生态模拟和环境风险评价等成为重要议题。
1998年在武汉召开了“98年国际水资源量与质的可持续研讨会”,探讨了流域水量与水质的统一管理问题。1998年国际水文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2000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年在美国召开了“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主要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以及交流水资源综合管理的经验。此次研讨会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水资源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流域的统一管理。流域统一管理是流域内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统一协作管理,其目的是防止土地退化、保护淡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本框架是政府和社区公众的共同管理。会议认为,为了实现流域统一管理的目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①复杂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建立在有效的科学规划基础之上;②必须显著提高预测各项管理活动结果的能力;③为了达到水资源管理的目的,持续的检测和评估工作十分必要;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管理过程必须是透明的和公开的。(MiguelA.Marino等,2001)2001年,国际水文科学学会在荷兰召开了“区域水资源管理研讨会”,会议针对区域范围内水资源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讨,包括:以往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经验和教训;面对新挑战的区域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方法。
伴随着国际学术界对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研究和讨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多部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专著,这些专著大多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很少从学科的角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的论述和研究。尽管如此,这些专著还是探讨和研究了大量有关现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使我们能够大致了解目前国际学术界关于水资源活动的主要理论和具体内容。并且通过编著者对一些论述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论文的整理和归类,我们可以从中基本上了解到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体系的划分。
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在2001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综合管理》收录了国际水文科学学会(IAHS)2000年在美国召开的“水资源综合管理研讨会”的文章。MiguelA.Marino和SlobodanP.Simonovic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类从事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和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不可持续的水资源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新的管理方式仍在摸索中,水资源管理活动正处在探索过程中。作者认为,在传统的水资源管理活动中,僵化的管理体制(包括法律、政策和管理机构)是实现水资源有效管理的最大障碍。管理体制的官僚作风、不负责任以及缺乏战略性指导原则导致水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缺乏远见,并且拒绝与水资源利益相关者就水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公开的交流和探讨。新的水资源管理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寻求实现长期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的水资源管理方式,为此,他们认为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将是水资源管理活动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水资源管理活动必须包含水环境治理和保护问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水资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
由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2002年编著出版的《水资源管理》(Ⅰ和Ⅱ)收集了2000年和2001年两年间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水资源管理”国际会议上的文章。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本书的前言中指出,当前水资源管理问题在全球变得越来越复杂。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水需水的增加正在家具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此对应的是,水污染、水资源浪费以及气候变迁等因素却正在威胁着水资源的供给。这套书从10个方面论述了当代水资源管理活动的内容,他们是: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灌溉水管理,流域管理,生活用水管理,水质管理和水活动管理,废水处置和管理,管道输水和渠道输水管理,水文模型,地下水管理,沿岸和港口水资源管理。(C.A.BrebbiaP.Anagnostopolos,2002)。值得注意的是C.A.Brebbia和P.Anagnostopolos在书中指出,现代水资源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水文地质学中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和限制。
由M.AL—Rashed、V.P.Singh和M.M.Sherif合作编著的《水资源发展与管理(Ⅳ)》中从7个方面论述了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这7个方面包括:水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和原则,水资源稀缺和保护,用水管理,水资源管理、规划、水权分析和处置的决策支持系统,水电和灌溉的发展潜力,灌溉水管理,水资源稀缺管理。
其他一些比较著名的著作还包括B.DattaRay,R.P.Athparia的《水与水资源管理》(1999年);A.FarooqKhan的《水资源管理:挑战与责任》(1998);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的《水资源管理:综合政策》(1989)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学术界并未明确提出水资源管理学的概念,但在国际上许多大学中,都开设了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称的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始以及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讲述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形成。例如在美国特拉华流域委员会计划和行动部部长Dr.KennethF.Najjar在VILLANOVA大学为水利工程学、水文地质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开设的“水资源规划0与管理”课程介绍中,Dr.KennethF.Najjar认为,“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对水资源规划、分析、设计、经济管理的理论和实际方法等综合型课程,主要包括水资源法律和规章条例,流域管理、水资源建模、地下水和地表水需求和共给分析、洪水管理、水资源质量管理、湿地保护。水资源供给规划包括水资源使用、需求项目,水资源配置、水容量扩充。该课程还包括水库运行等相关问题。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是关于水资源的综合问题的考虑,这些问题来自于从静态的水资源法律和章程到动态的自然资源的应用[3][3]。
3.2国内水资源管学研究进展
我国关于水资源管理理论的研究开始与上个世纪80年代,早期的水资源管理研究主要是对实际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管理内容的简单罗列和堆加,并未从理论的高度来对水资源管理的体系和框架进行系统的阐述。随着我国水资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可持续发展对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和挑战,学术界开始逐渐关注水资源管理理论的探讨和框架体系的构建。
赵保璋主编的《水资源管理》(1994年)是我国出版较早的专门论述水资源管理的专著之一。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分以及废水、污水等水形态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的联系,统一而相互转化的整体。而现实中,长期以来我国水管理体制较为混乱,水权分散,形成了“多龙治水”的局面。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应该以水的资源观点、水的系统观点、水的经济观点以及水的法制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布局与调配,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建立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管理体制,按照相关法律由水行政部门实施管理。该书认为水资源管理活动主要包括规划管理、开发管理、用水管理和水环境管理(赵保璋,1994)。
冯尚友在《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一书中将水资源管理定位为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在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治理、保护、利用过程中,所进行的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实施、协调控制、监督检查等一系列规范性活动的总称。统筹规划是合理利用有限水资源的整体布局、全面策划的关键;政策指导是进行水事活动决策的规则和指南;组织实施是通过立法、行政、经济、技术和教育等形式组织社会力量,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系列活动实践;协调控制是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同关系和水事活动之间的矛盾关系,控制好社会用水与供水的平衡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各种措施;监督检查则是不断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执行正确方针政策的必须手段。
吴季松在2000年和2002年先后出版了《水资源及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和《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两本专著。前一部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水资源管理问题的报告和讲话的汇编(吴季松,2002)。《现代水资源管理学概论》一书中,作者对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以及主要内容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从整体来看,该书更多的是从水行政管理角度探讨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左其亭和陈曦2003年合著并出版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活动》。该书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对水资源管理理论作了初步探讨。该书专门探讨了现代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管理目标和水资源管理基本内容,并且提出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教育、提高工作觉悟和参与意识;制定水资源合理利用措施、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水资源统一管理以及实时进行水量分配和调度。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代水资源管理的要求,该书还专门探讨了水资源的信息化管理,介绍了电子信息技术和“3S”(GIS、GPS和RS)技术在水资源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林洪孝在《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界定水资源管理活动为:依据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水资源系统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运用法规、行政、经济、技术、教育等手段,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优化水资源配置,对人们的涉水行为进行调整与控制,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和谐持续发展。该书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框架体系做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论述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原则和方法等内容,并构架了水资源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该书提出,随着人类水资源问题认识的发展深化,水资源管理逐渐形成了专门的技术和学科,其管理领域涉及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等许多方面,其管理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权属管理、水资源政策管理、水资源综合评价与规划管理、水量分配与调度管理、水质控制与保护管理、节水管理、防汛与抗洪管理、水情监测与预报管理、水资源组织与协调管理以及其他水资源日常管理等十个方面。该书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概括和构架基本上包含了但前水资源管理活动的所有内容,是目前比较全面的水资源管理的概括和总结。
姜文来、唐曲等2004年出版了《水资源管理学导论》,本书是国内外首部系统论述水资源管理学的专著。本书在界定水资源管理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水资源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然后专题阐述水资源管理的各个领域,最后展开案例研究。全书共分十九章,第一章,水资源管理学概述,界定了水资源管理学的内涵、研究内容、研究进展和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第二章,水资源管理学的理论基础,分别阐述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水资源复合系统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和水资源管理学的管理学基础;第三章—第十七章,专题论述,论述了水资源的数量管理、质量管理、经济管理、权属管理、规划管理、工程管理、地下水资源管理、国际水资源管理、投资管理、行政管理、风险管理、安全管理、数字化管理和其他水资源相关管理;第十八章和第十九章,案例研究,以首都圈农业水资源、民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研究。
4结束语
由于水资源是与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短缺引发的各种问题,长期以来对有关专家学者对水资源管理极为关注,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水资源管理学产生与发展具有深厚的基础。水资源管理学是水资源管理的知识体系,是建立在众多学科之上的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积极推进和发展水资源管理学,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姜文来,唐曲,雷波,水资源管理学导论,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姜文来,初论水资源管理学,中国水利,2004(3);
赵宝璋,水资源管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
吴季松,现代水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林洪孝,水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组织中的一个基本类型,在其运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多种资源进行组织和利用,这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物力资源又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在上述的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作为关键的一种,它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性、生物性和再生性,在当今的时代中又集中的表现出了时效性和能动性以及增值的特征,其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是全社会极为珍贵的宝贵。因此,只有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对其他资源的有效可发和管理,才能更好地发挥事业单位各类资源的功效。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而言,需要“管理”的是事业单位内部的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的相互关联,并在对这些“关联”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工作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最终实现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当然,近年来,我国在推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选人用人制度的科学化、职称改革的时代化、人才流动和合理化和分配方案的公平化。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改革方面所产生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企业组织,尤其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显得更加重要,也更加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瓶颈分析
(1)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和激励机制滞后。对部分事业单位而言,其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和激励机制相对滞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对职工的培养和激励不足,职工技能的提升相对缓慢,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并不具备健全的机制。更为重要的是,部分事业单位对职工的激励机制并未完全的建立起来,职工对工作的满意度并未上升到较高的水平,这极易导致职工甚至是核心人员的流失,这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2)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对缺乏。在当前情况下,我国的部分事业单位由于对现代人力资源理念的认识相对匮乏,他们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的初本文由收集整理级阶段,甚至把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等同,认识不到人力资源的主观能动性、可再生性和增值性的与特征。在这一认识的作用下,部分事业单位在对待人力资源管理这一问题时,往往将其视作以管事为主,对“人”的缺关注和关心的程度远远达不到时展的要求,职工的主体性与个性化需求得不到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相背离。此外,即便部分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由于相关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水平较低,他们缺乏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和经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实现主动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处于较低的水平。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瓶颈的主要成因分析
(1)传统的管理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处于缓慢前行的轨
道。在我国的部分事业单位中,单位的领导或者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并未实现与时俱进,传统的管理使人力资源管理处于缓慢前行的轨道,创新思维难以找到着陆点,就有的管理习惯与管理作风依然大行其道。更为严重的是,即便这种弊端长期存在,并且已经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单位的领导或者管理者由于多种原因,并未深刻的认识到需要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改变自己的管理习性,使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单位的事业发展,最大限度的迎合职工的追求和实际需要。这样,事业单位的所有实务基本集于一身,将因事业发展而需要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变革的愿望丢弃,事业单位的发展和与社会发展的并行可能也就可想而知。(2)传统的人事管理氛围使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的创新受阻。在官本位的影响下,部分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在口头上高调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对优秀人才的使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对人力或者人才的投资十分吝啬,对人才的合理流动百般阻挠。这不但践踏了国家有关人才待遇政策的号召,还对民意产生了极大的伤害。总而言之,部分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实际上是在有意的忽略人力资源对于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作用,将自身看做是事业单位不可或缺的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这种骄傲自大、观念守旧的思想意识是十分危险的,不但在很大程度上挫伤职工参与民主决策的积极性和主体性,还会因其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的错误而对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重要的负面影响。
三、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措施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已经成为组织成功的关键。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是企业或组织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人性的分析,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探讨了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关键词]知识员工;人性;知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在“知识社会”,社会资源不仅仅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还有“知识”,知识已经成为财富创造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作为知识载体的知识型员工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将成为一个核心的角色。因此,研究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寻找适合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减少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流失风险,日益成为企业界关注的课题。
一、知识型员工定义、类型及特点
广义地说,知识型员工就是依靠创造、传播和利用知识来维持生计的人。彼得·德鲁克认为,知识型员工是指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的员工。达文波特将“知识型员工”定义为“创造知识的员工”(如产品开发工程师)或是“在工作中大量运用知识的员工(如财务审计员)”。加拿大著名的学者弗朗西斯·赫瑞(FrancesHoribe)认为:“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
本质上,知识工作可以分为三类:①知识创造/生产。比如研究学者,设计师等。②知识共享/传播。比如教师、咨询顾问和工程师等。③知识利用。计算机操作人员,办公室工作人员和技师等。
德鲁克把知识型员工分为两类:高知识型员工(highknowledgeworker),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员,诸如医生、教师和咨询师等。知识型技术人员(Knowledgetechnologists),从事体力和脑力的人员,主要分布于IT领域、医药领域和其他领域。随着工厂自动化以及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知识型员工正在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
知识工作者作为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他们的更多追求来自工作本身的满足。彼得·德鲁克从两方面来描述知识员工的特征:首先,他们可能会由于心情不佳而导致生产率下降;其次,他们不是雇员,而是志愿者,尽管他们也获得相应报酬。具体来说他们具有如下特点:①他们主要从工作中获得内部满足感;②他们的忠诚感更多的是针对自己的专业而不是公司老板,他们有自己的福利最大化函数,他们是否加入某个企业取决于自身的选择,而不是被迫加入的;③他们是“志愿者”,如果待遇不公或者收入未达到他们的期望值,他们很可能自谋出路;④为了和专业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他们需要经常更新知识,他们对专业的投入意味着他们很少把工作定义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⑤他们一般都有较高的报酬,希望在工作中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决定权,同时也看中支持;⑥他们的工作更多地依赖知识而不是外在条件或工具,因此,他们具有更大的流动性。2000年《财富》关于100家知识公司的员工调查证实,金钱在所有影响其工作的重要因素中排名第六。工作的挑战性、接触新科技的机会、事业机会、工作环境、培训机会的影响力都排在金钱之上。很显然,金钱对知识员工来说已不是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决定因素。
二、知识型员工的人性假设
麦格雷戈认为:“每一种管理决策或管理行动都以关于人性及人的行为的假设为后盾。”因此把握知识型企业员工的人性特点,可以更好地研究知识型企业员工的沟通需求和驱动力。
对知识型员工人性假设的研究,可从两个层次进行,即人性和人性表现。人性是人的本质。人性可以分为生理性、社会性、个性、群体性等四种性质。生理性即动物性.这是人性的最低层次,在这个层次上,人与一般动物没有区别。社会性是指人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生活在社会中。因此,人具有社会性,人的社会性表现为爱、恨、归属、权力等。个性是指每个人作为生命个体,具有特殊性.它反映了人对自身生命质量的关注。群体性又与社会性不同,是指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人性的表现,如团队权力等。人的这四种性质共同构成完整的人性,每个人都具有这四种性质。
人性所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人性表现。所谓人性表现,是指人性外在的反映形式。如一个人是单纯的、复杂的、慷慨的或吝啬的等等。由此可见,人性和人性表现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和混淆,人性由于包括生理性、社会性、群体件和个性等多个方面,因此人性的表现也是多侧面的。知识型企业员工人性表现有以下特点:
(1)知识型员工有较高层次的人性表现。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性表现越来越不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知识型企业的情况下,知识员工的物质收入已经比较高,单纯的物质需求已不再属于最主要的工作激励内容。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知识员工的人性表现呈现出对自我实现、尊重和成就感等追求。
(2)知识型员工对自我成长的追求。由于知识型企业中知识成为企业的第一资源要素,因此在此类企业中只有拥有专业的知识,才能在组织中充分发挥作用并创造价值。反之,就会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因此,知识型员工的成长过程应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完成的。劳伦斯·普鲁萨克指出:“惟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惟一持续不变的就是知道什么,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多快的速度获取知识。”而获取知识的有效手段是学习,知识员工通过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追求,满足自身的需求。
(3)知识型员工的社会性和个性的渐趋协调。在一般的理论中,生理性、社会性和个性被分别认为是人的低层次、中层次和高层次的三种需求。因此,一些理论认为,追求个性是人的最高目标和境界,而社会性则往往是对人性的束缚和制约,双方存在着矛盾,并且很难调和。在传统的组织和组织理论中,为实现组织的控制,常常通过社会性来牺牲个性,如组织中经常强调服从和统一,整体地执行管理层的决议和命令,而决策的过程也强调统一性。在这种情况下,人的个性会受到压抑。在知识型企业中,社会性和个性的矛盾也逐渐得到解决,就是说社会性和个性的矛盾也逐渐得到解决,工作和家庭不再水火不相容。
三、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策略
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一方面是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即通过个人有意识、有目标的知识学习,对知识进行有效管理,进而实现知识创新,从而提高个人绩效,增强个人的职场竞争力,获取更高的个人价值。另一方面是组织对知识员工的管理,即如何对组织的核心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管理,这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
1.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知识型员工的自我管理主要是如何构建个人的知识管理体系。构建个人知识管理体系的思路如下:
(1)获取知识,建造自己的学习网。个人知识的获取,其实是个人学习知识、积累经验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知识的学习应该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互联网的普及,学习方式elearning的流行,不仅使个人终身学习成为可能,而且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另一方面,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每个人存在着“获取什么知识”的困惑,这就应该结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和自己目前所从事的工作来考虑:明确学习目标。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在知识的海洋中需要获取哪一方面的知识,个人必须定好自己的“罗盘”,确定自己的方向。培养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人必须培养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必须有意识地学习,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素质。利用人际网络。每个人的人际网络都是个人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不论现在的媒体如何发达,这一切都无法替代个人在人际交往中的学习,而且人际交往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上、学习软件中学不到的知识——隐性知识。
(2)存储知识,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架构。借鉴组织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建立自己的知识系统结构,达到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个人效率的目的。从个人的角度讲,需要管理的知识有以下内容:人际交往资源(如联系人的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通讯管理(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等);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文件档案管理(文本、视频、程序等)。
(3)利用知识,发挥个人知识的能量。作为一名知识工作者,必须明确,我们拥有知识的目的是使用它,利用知识创造效益,创造价值,利用知识帮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美好。知识的利用就是知识的实践,而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对个人知识的管理同样重要。实践是检验你学习到的知识,把知识升华为经验的关键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的潜心修炼,个人在处理问题和从事业务工作时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
2.知识型员工的组织管理。人力资本意味着个人以及他们日益增长的知识正在变成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获得知识员工的才能,并将它与企业的价值、愿景、任务结合起来。这一点对于希望取得成功的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管理好知识型员工,需要建立有效的企业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建一种催人奋发的文化。一旦知识型员工意识到这样的企业文化及其价值观与行为准则是他乐于接受和遵循的,他便会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奉献自己的忠诚、效率、责任心和创造力。
(2)重视培训。对知识型员工的培训能够极大地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与创造能力,它将比物质资本的投入带来更长期的收益。因此,企业应力求用智力资本的优势,转化或替代物质资源、自然资源和技术的优势。知识型员工往往把公司对他的培训看成公司对他以往工作成绩的认可,一旦获得培训机会,他必将把所学的新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践,以10倍的价值做出奉献。
(3)促使知识型员工自我激励。优秀的知识型员工不仅精通本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极强的自我激励能力,愿意通过刻苦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如果缺乏自我激励能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知识型员工也会因骄傲自满而失去智力优势。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培养知识型员工的自我激励能力,促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
(4)提倡知识型员工开放知识,相互学习。在当今时代,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已成为企业创造财富的最为关键的要素。因此,一个企业能否让知识型员工学得更好更快,就成为企业是否具有持久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培养符合企业需求、时代需求的复合型知识型员工,企业应采取—定的制度措施,促使知识工作者开放知识,共享信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未来的岁月,最成功的企业将是能够促使知识工作者不断相互学习,不断创造未来的“学习型组织”。
(5)不断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难度。知识型员工希望不断地接受新挑战,以检验自己的能力。因此,企业应不断给他们加压.提高他们的工作难度,使他们把工作压力看成是对他们职业荣誉感的挑战。这样,才能促使知识型员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扩大企业的智力优势。
(6)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就感。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自我实现的愿望,因此企业在分配任务时应考虑知识型员工的性格和爱好,帮助他们理解工作任务的意义。目前,在许多高科技企业中,知识型员工极少因工作任务过重而失去工作积极性,却经常因过多的自认为毫无意义的工作任务而变得消极起来。在此情况下,企业应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工作对整个企业的作用,以便提高他们的工作成就感,满足他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
(7)提供“内部创业”的机会和条件。在员工忠诚度逐渐减弱之际,管理人员发现,知识型员工不再对公司“死心塌地效忠”,他们重视的是自己的专业技能能否得到发挥,以及是否有合理的回报。为此,企业要给予知识型员工较大的工作空间,让他们发挥创意,实现“内部创业”。事实证明,这种提供“内部创业”的机制,能吸引并留住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8)实行技术入股。为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同时也为了解决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企业可采取知识型员工以技术作价入股的方式来控制人才流失。目前企业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型员工感觉分配不公而产生离开的念头。对处于发展时期的企业来说,大幅度提高知识型员工的工资无疑会增加成本。为此,可以让知识型员工以其所掌握的技术入股,一方面可提高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让知识型员工拥有公司的部分股权。由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只有奋发努力,不断地“生产”出新知识并转化为生产力,公司才能欣欣向荣。因此,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将是未来管理的最大挑战之一。上个世纪企业的成功有赖于找到如何管理企业一般员工的方法,但是21世纪企业的成功不能依赖那些方法了,必须对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德鲁克认为,6个主要因素可以决定未来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它们是:确定任务是什么;知识型员工的自主管理;必须不断创新;持续不断地学习;质与量同样重要;知识型员工必须被视为资产而不是成本。每个企业在管理知识型员工时都面临变革的困扰,从标准、观念、方法、程序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创造和适应。
1水库工程管理问题的探索
针对水库工程管理的严峻形势,很多水库管理单位意识到自身管理方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水库工程管理观念意识薄弱
由于地区差异明显,管理体系复杂,水库管理单位对水库工程管理沿用以前实行的统一规划管理机制,管理单位体制不灵活,不具备把管理理论同现有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式;管理部门之间职责、权利不明确,分工合作关系不明晰,缺乏活力,监督管理不到位。
1.2水库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由于从事水库工程管理人员的数量庞大、情况复杂,对水库管理理解相差较大。施工人员对水库所在地区的经济环境、人文、气候、地质资源等情况认识不够充分。高端工程管理人员和专业设计人员比较稀缺,特别是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
1.3水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水库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一座水库需要正常运行很多年。这对水库容量及闸门流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水流超过水库容纳极限,不仅对水库造成破坏,更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危害。另外,由于人类长期拦截洪水、储水蓄水,以及各种自然灾害如风蚀、风化等对建筑物的侵蚀,将导致水库设备、设施在使用期限内达到极限使用寿命,容易老化。
1.4水库工程管理过程中生态环境和社会文明的问题
人工水库的挖掘需要清除大量泥沙和植被。这些泥沙的挖掘对河流河床都有一定影响,在多泥沙的河流中建设水库会导致大量泥沙经流水冲洗淤积到下游,将造成下游河床抬高,沿河岸农田被泥沙淹没,下游水质浑浊,水生动植物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并给下游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生产造成极大的危害,对农业、渔牧业生产造成一定损失。此外,水库周围的植被减少对地下水的吸收和山体防固也有一定削弱。水库工程建设对当地周围生态环境的一系列不良影响,会造成移民及相关问题。
2水库工程管理措施的探索
2.1强化水库工程管理观念
根据国家水利部的规定,要加强各地区各单位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着力保障水库安全,秉持端正的管理态度,传承有益管理措施,努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不依赖政府指导,不推诿推卸责任,自觉接受监督,坚持把水库管理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紧密联系起来,确保各单位各部门履行职责。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握客观现实,深入开展调查,准确发现问题,相互学习,吸取经验教训,提高管理人员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清醒认识现有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和薄弱环节,把改革创新应用到水库管理上。
2.2加强组织领导和学习
依据科学的制度和规范的指导理念,实行水库工程管理责任制。引导工程管理人员对水库的逐项设施及各个部位维护管理,详细分配任务,全面保障水库安全工作,做到防洪蓄水一体化建设,协调各部门管理责任,既要相互合作,又有明确分工。指导工作人员学习水库工程管理知识,提高水库工程管理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2.3妥善处理水库工程出现的问题
水库的容量和防护能力是检验水库工程管理的一大重要指标,在管理水库工程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水库防洪能力和泄洪措施,既要保证凶猛洪水得到治理,又要确保水库大坝安全。以1998年特大洪水自然灾害为例,当遭到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时,为保证下游人民财产安全,必须拦截洪水,同时积聚的洪流又必须疏导,需要合理泄洪。由于三峡水库调洪控至最高水位为175m,为了保护大坝安全,对洪水适当泄洪。在处理水库面对应急情况的管理措施上,需要严格把好质量监测关,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找到最佳处理方案和解决途径。为应对汛期大水带来的安全隐患,需要经常检查水库设备设施是否在使用期限内符合使用极限要求,加强安全检查。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考察水库工程管理和专业人员管理水平,严肃对待安全状况,认真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专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对水库管理工程中出现的安全情况逐项详细记录,做好检测报告,并客观分析归纳,建立安全档案数据库。并在数据库中添加水库管理单位制定的政策方案、培训资料和安全评估等,结合不断变化的形势和经济环境的发展补充和完善现有安全理论体系,为后续水库安全管理奠定基础。在对水库加固、消除安全隐患的管理上,要加快处理进程,明确责任人员,对水库进行安全分类,由专门人员负责专门领域的安全,针对重要部位,采取及早复查、综合诊断评估的方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共同分析研究缘由,制定周全的计划,确保在安全问题上万无一失。
2.4统筹兼顾水库管理的综合问题
1、企业知识管理的基本内涵
不同的企业家对知识管理有着不同的理解。美国得而福集团创始人之一卡尔·费拉保罗认为,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企业知识管理和生产管理的出发点都是把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和利用知识,这是企业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由于人是知识的重要的载体,从而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施乐公司总经理兼执行董事长PaulA·Allair说,知识管理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工作实践及文化开始的,然后才是技术问题。知识管理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第一,知识的,以使一个组织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应用知识;第二,确保知识在需要时是可得的;第三,推进新知识的有效开发;第四,支持从外部获取知识;第五,确保知识、新知识在组织内的扩散;第六,确保组织内部的人知道所需的知识在何处。版权所有
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知识管理,还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则难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取得经验的体现。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公司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实施有效的知识管理所要求的远不止仅仅拥有合适的软件系统和充分培训。它要求公司的领导层把集体知识共享和创新视为赢得竞争优势的支柱。如果公司职员为了保住工作而隐瞒信息,如果公司里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常常是为了鼓励保密而非信息公开共享,那么这将对公司构成巨大挑战。相比之下,知识管理要求雇员共同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并且要求管理层对那些做到这一点的人予以鼓励。
我们认为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质就是对企业中人的经验、知识、能力等因素的管理实现知识共享并有效实现知识价值的转化,以促进企业知识化和企业的不断成熟和壮大。
2、企业知识管理基本原则
企业要想在经济知识化的浪潮中取得竞争的优势,必须进行知识管理的尝试,在发展知识战略、重塑企业知识文化、实现知识度量、设立知识主管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在进行知识管理的探索实践中企业必须有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实体、目标和知识共享价值体系,围绕这一价值体系,企业能够进行自组织和对知识以及企业知识化进行管理和整合。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知识管理者即CKO(知识主管)。CKO的任务就是要创造、使用、保存和转让知识。CKO的地位居于首席执行官和信息主管之间。CKO的基本功能就是开发企业的知识创新能力和集体的创造力的应用与发挥。其主要职责有:了解和熟悉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以及本企业自身的发展特点与要求,尤其是企业内部的信息要求;建立和造就促进知识学习、知识积累和知识共享的环境并激励员工的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及信息交流;监督和保证知识库中知识的内容质量、深度、风格与本企业的发展一致,其中包括知识与信息的更新;保证知识库设施的正常运行;组织知识管理活动。高级知识管理角色CKO必须能够把结构化的外在知识与直觉相结合,从而感知组织文化和行为中的隐性知识,保证将组织的智力资产最终转化为能为组织带来利润的知识产品。
企业知识管理需要建立递增收益网络。收益递减规律是对经济运行的传统解释,它说明用于提高资源效率的投资越多,获得的边际效益也就越低。但是在知识经济中经济运行的规律则是收益递增规律,它说明知识投入越多所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因此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企业的重要任务就是管理知识的投入和知识投入的收益,建立知识收益的递增网络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3、企业知识管理基本特征
企业知识管理包括两部分内容即内核性知识管理和连带性知识管理,前者只对知识本身进行管理,后者包括与知识有关的管理。在企业的知识管理中无论是对知识生产、知识流通、知识应用等环节和条件的管理,还是对与知识有关的资本管理、资源管理等都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下特征: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总体说来知识管理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知识管理不等于信息管理。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知识管理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连结起来,实现知识(包括显性的隐性的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创新能力,以赢得竞争优势。不少公司常常错误地认为制定一个有效的信息管理战略也就体现了知识管理方面的内容。事实上,信息管理只是知识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知识管理强调对人力资本管理和利用知识改变企业的经营方式以提高竞争力,但是信息管理并不强调这一点。
企业知识管理把知识共享作为核心目标。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相互协作,培育知识共享的环境。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新知识。知识的交流越广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在知识交流管理中,如果员工为了保证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而隐瞒知识,或企业为保密而设置的各种安全措施给知识共享造成了障碍,那么将对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知识不进行充分的交流,就无法使其为大多数人所共享,也就无法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知识交流管理的目的是要在企业内部实现知识共享,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这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其难度丝毫不亚于实现在竞争对手之间共享知识的难度。为做好这一点,企业在处理知识产权归属时,应该从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和传播的角度考虑,使员工均能共享科研开发的成果(除有合同规定以外),以鼓励员工积极进行知识生产和交流。将分散在各个员工头脑中的零星知识资源整合成强有力的知识力量,是知识管理的目的,通过对知识积累和应用管理使企业能够更好地运用企业的人才资源,提高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研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知识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对这些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是不可能取得成效的。因此,企业迎接知识经济的到来必须设立CKO,建立CKO与知识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和加强知识管理。
参考文献:
〔1〕郭强、丁晓琴,《企业知识管理》,《现代企业导报》,1999年第5期。
〔2〕郭强,《我的知识经济观》,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摘要:在科学管理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彻底发生了变化。管理为适应环境的变迁发生了一系列的变革;从集权到分权,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从机器管理到人本管理,从细密分工到流程再造。管理逐步走向人性化、知识化、柔性化、网络化。
关键词:试论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
科学技术正以无比伟大的力量把人类带进一个辉煌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出现预示着社会生产领域的一场革命,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实上都将对人类社会、生活、经济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贯穿于社会生活、生产各个领域的管理也将面临新的挑战。
一、知识经济呼唤管理创新
管理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管理伴随着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管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知识经济源于80年代兴起的高科技革命,冷战结束后,国际竞争的重点转移到经济科技领域,这加速了经济知识化步伐。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向知识经济转移,科研系统在知识经济中起到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等关键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以技术立国的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多数科技领域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而注重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欧美发达国家,其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为欧美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因此,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主席号召:“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管理更是不能例外;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国外管理理论的,研究表明,当代经济发展取决于竞争优势,决定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是人才和科技的管理优势,而决定人才、科技管理优势的是创新,所以,创新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时代趋势。
二、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的基本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无论致力于通过智力资源开发来创造新财富、逐步代替工业经济的命脉和已经短缺的自然资源,还是致力于员工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的企业文化创新,都要遵循如下原则才能是科学、有效的创新。
1.系统原则知识经济的特点之一就是经济发展是人类知识能力的综合。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的综合能力已走向系统综合智能型,系统综合能力的凝聚已成为知识经济社会人的能力具有较高逻辑起点的鲜明标志。因而,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必然遵循系统原则。
2.价值原则价值原则又称需要性原则或科学性原则。指在创新科研选题中必须着眼于社会实践的需要和科学科技自身逻辑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在资源配置上无论以智力、无形资产、软产品等资源为第一要素,还是对自然资源等经济要素通过科学、合理、优化和集约的配置,都是以实现知识价值为目的。知识经济下的管理创新就是以实现知识的价值为任务。
3.理性原则它是指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及科学发展中的基本原理评估、选择科学假说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普遍的哲学原理。二是科学基本原理(如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不灭定律)。理性原则对创新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正确的哲学信念有助于指导创新者去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爱因斯坦关于世界统一性的观念推动他在相对论研究中取得卓越的成就。同时,理性原则自身又是辩证的,它时时处于发展之中,不应视为僵死的教条。经济全球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大特征。全球化、国际化、世界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势若排山倒海、铺天盖地,商品国际化使世界贸易飞速发展,资本国际化使跨国公司,蓬勃发展,跨国企业已伸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国中之国”,技术和经纪国际化、已无国界之分。管理在吸纳和改造资本、技术等方面时,只有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分析和接纳,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4.动态原则科学管理把对象视为系统,管理目的是为了使系统实现最佳效益,但任何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受着系统内各个因素的制约,同时还受到有关外部系统的约束,随着时间、环境以及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管理创新应随着对象系统的发展而不时修正控制方案,这就是所谓的动态相关特征。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社会系统之间的信息、能量、物质方面的交换和联系日益密切,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的瞬息万变,需求的多样化,使经济环境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之中,管理创新必须遵循动态性原则。
5.发挥优势原则管理创新要从自身的长处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已有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量力而行,形成具有特色的、有竞争能力的管理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走向全球化、国际化,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自身特有的企业文化,同时,创新不是全盘的否定。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创新
人类已步入21世纪,这将是变动更加剧烈复杂的世纪。企业的生存环境会更加苛刻,消费需求及替代品的变动将更加难以预测,企业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企业者要求得一席之地,唯有不断创新。一个企业,管理过程没有常规性创新意识,无意于开发新市场、也没有组织力量研制产品,更谈不上战略、组织制度的创新,创新已成为企业的第二项职能,他们借助于这个工具将外界的变化开拓为新的工作社会与职能,一旦获得市场许可,那么不论是经济利润、市场份额,还是社会目标,都将随之而来。总之,企业管理的生存在于创新,创新是管理的灵魂。
1.从物本管理走向人本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古典的劳动管理已经不再适应管理的要求,一个较为完整的人事管理体系逐渐建立起来,提出了系统化的人事管理思想,建立了这方面的一些模型。但这些模型主要是强调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例如,在招录人员的时候,强调人对工作的适应性,对员工工作绩效的评价标准,取决于工作的要求,工资分配的标准根据工作特征来定。但利,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微电子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时代,对管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人在工作中的能动性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就是基于这种要求应运而生的。“以人为中心”是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的主导思想,这种管理理念着重探求“人”与“工作”的相互适应,把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
人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它支撑着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在经营战略的指导下,人的管理承
担着企业不同战略发展阶段提供合乎质量和数量的劳动力,从而体现出人本管理的重要性。那么,从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变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应该怎样实现人本管理呢?
(1)感情管理。现代管理建立在“复杂人”假设基础上,感情管理是研究人的内心世界,探究人深层行为动因的一种科学。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善于运用各种鼓励手段,联络感情,满足职工的社会心理需要,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首先,要使职工真正地感觉到自己是重要的,在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在企业中也不例外。因此,企业领导不论是在制定计划还是在日常的交往中,都必须发自内心地记住这一要义,并且要把这一要义处处体现在行动上。其次,要认真倾听职工的意见,谁都知道,理解别人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作为管理干部,理解职工就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为一般人对比自己职位高的人都有一种本能的疏远和戒备心理。所以,要理解别人就必须通过接触、交谈。这就要求管理者主动去接近职工,与他们交谈。最后,对每一位职工都要真诚相待,信而不疑。人与人之间最可贵的是真诚,只有建立在彼此推心置腹、真诚相待、信而不疑基础上的友谊,才是经得起考验的友谊。管理者要真正尊重职工,就必须建立起这种经得起考验的友谊。
(2)自主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主要是职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制订计划、实施提纲、实现目标,即所谓“自己管理自己”。它是民主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把职工的个人意志与企业的统一意志结合起来,从而使每个职工自觉自愿地积极为企业做贡献。
(3)民主管理。民主管理的核心是让职工参与管理,这也被称作“全员参与”。因为决策的制定让执行者参与,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会遇到较少的阻力,而由于决策执行者有着更可靠的一线经验,他们参与决策的制定,保证了决策的可行性:在现代科学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越来越多的被管理者参与管理,管理已不再是少数专职管理者的事,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全员参与正在兴起。
自主管理的领导方式为人本理论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下级工作人员的行为表现出了较大的对企业负责的积极性,使其企业合理性的目标在不断完善中形成。它具体表现在:扩大了行为主体的自,增强了行为主体的主动性。使每一个下级工作人员把需要、行为目标、行为过程内在地统一在一起,根据上级的计划、命令、自行设定完成的行为;缩短了行为周期,每个行为主体都成为效能专家,调整了行为一切的结构;增强了行为人对行为结果的价值评估,促使人们的行为与自身利益挂钩,增强了反馈调节功能,提高行为的质量和效益;增强了行为的选择性、灵活性、多样性。使行为主体在多层次上尝试,及时比较结果,求得最佳结果,从而建立起发散式和凝聚式相结合的行为方式。
2.从信息管理走向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的管理,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它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设立知识总监,培养企业创新和集体创造力。企业只有管理好知识、知识资产、健全知识使用的机制,发挥与知识共存的人的作用,才能创造更高价值,提高竞争力。知识管理倡导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组织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要想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
随着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组织的形式、规模、发展战略、竞争策略、市场环境、社会思想都正在或即将发生变化,通过对以往观念思想的反思,人们有了更深刻直观的认识,承认知识是生产力。知识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增值中起决定作用已成必然的社会现实。于是,在对以往经济管理中关键要素的重新定位后,知识管理被置于21世纪组织管理的重要位置。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将使未来社会中各组织与个人的生存方式发生变化。那么,怎样实施知识管理呢?
(1)设立知识主管。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管理对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要,管理决策和知识化是知识经济的一大特点,在当今社会知识“大爆炸”的环境下,西方国家一些大公司为尽快获得、掌握和保存最有价值的知识,专门设立了一批新式高级经理职务,即“知识主管”或者“智力资本主管”。这些人给公司提供的不仅仅是数据,而是经过提炼和创造的智力资本。知识主管必须能够把结构化的外在知识与直觉相结合,从而感知组织文化和行为中的隐性知识,保证将组织的智力资产最终转化为能为组织带来利润的知识产品,这就决定了知识主管既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参与者,又是知识管理活动的组织管理者。
(2)建立知识共享机制。与其说“知识就是力量”,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知识共享就是力量”,个人或小团体知识变成公司的知识后,共有的知识只有由这个企业共享并恰当地使用,知识才会在企业当中流动起来,创造新的知识才成为可能。
许多企业都建起了企业内部网,使用了Notes或自行开发了基于Notes的办公管理系统。信息技术尤其是群体技术、电子邮件、网络为知识共享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收集、整理、分析有了更强大的技术手段,全球范围迅捷的知识共享也成为可能。
3.从战术管理走向战略管理50年代末战略管理开始进入管理学领域,至60年代、70年代被美国企业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然而在80年代,美国式战略过分注重于建造精巧的阁楼,大量繁杂的量化目标使战略目标失去了灵活性与实用性。90年代却是战略回归的年代,战略管理在企业中重新升温,战略规划也给众多咨询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战略管理已成为新世纪发展的趋势。
(1)建立企业总体战略。包括公司的宗旨、性质、企业的业务领域、企业的发展建设与规模、企业投资方向等等事关企业命运的战略。
(2)战略目标管理是战略管理的核心。这是由战略的目标管理在战略管理结构中的位置决定的。战略的成败于企业于环境组织能力发生变化后战略目标是否能予以协调,使三者保持动态平稳。作为一位未来的经理人员必须将战略的重点集中到目标管理上去,只有把住主线才会把握全局的变化。即从空间上把握战略的目标管理,必须将目标管理程序把握于胸,胸有成竹才能运筹帷幄。方向、方案、方法、评价是战略管理的有机四部曲。即从时间上把握战略目标的管理。
4.从垂直管理走向水平管理工业经济时代的组织结构管理采用垂直控制的金字塔方式,这种管理形式有利于规模的重复性生产,但主要的问题是企业难以交流、学习和决策,阻碍员工发挥创造性,特别是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容易导致部门和人员的隔膜、产生不信任的工作环境。随着知识的网络化,“等级式”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知识经济的管理更注重人的作用和人际沟通,企业经营实行网络化,组织结构更依赖小组和团队的活动。管理层次大为减少,一种新型的组织结构正在形成——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二十一世纪组织存在一种重要形式,传统组织是以制度、目标、任务、机制建设等等要素形成的管理组织,而信息时代的出现,大的企业集团与跨国公司的出现,使企业组织形态逐步变迁为新的组织类型——学习型组织。简单地说,管理组织由工作型向学习型转化,以实现水平管理。传统的垂直管理力求于“管”,而学习型组织力求“合”(合作与协和),传统的垂直管理力求“指令”,而学习型组织力求“协调与指导”。传统的管理往往力求“单元突破”(如:产量、产值等),而学习型组织力求“整体效应”。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科技、高知识、高信息、高服务的要求与产业调整的需要,要求进行组织形式的变更。纵观时代演变,不难看出各时代组织运行依托模式的特征;农业时代组织运行属于自然的依托型;工业时代组织运行属于资本依托型;知识经济时代组织运行属于学习依托型,没有知识没有学习的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寸步难行。从结构上看组织模式将由等级式向网络式转化,将由垂直管理向水平管理转化。人们希望有一个经济上有效益、职工们情绪又满意,在亲密无间和客观明确之间保持着微妙平衡的组织、这就必然要求组织进行变革,走向水平管理。
5.从硬件管理走向软件管理传统的企业管理更注重策略、结构和系统的管理,企业的变革也是倾向于制度、规章等方面。没有牵涉多少人的因素在内,这称为“硬件”管理。而价值、人员、作风、技术则是体现到人身上的可塑因素,它是无形的,却又很有力量;它是变化的,却在一代员工心中扎根很深。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管理更趋向于这些“软件管理”。
(1)对人员系统化的使用。作为管理者,他该对如何用人、评人、解雇有一系列的新理解,这将是一个全新动态的代办处资源管理系统。公司在选拔人才时,没有黄金准则,不能以何种原则去用人。适时升降有助于维持组织的代谢机制。培训也将构成职员工作内容的一部分。
(2)共同价值观。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企业,必有它的理想,正是这个理想,向未来显示出这个企业生存于社会上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监管对策;安徽舒城
中图分类号 F3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1-0348-02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国家强农、惠农资金的增加,农村“三资”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抓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对于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和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2010年起,安徽省普遍推行农村“三资”制,依托乡镇农经站,成立“三资”服务中心,委托乡镇“三资”服务中心对村级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管理,比原来实行的“村有乡管”更进了一步。自推行“三资”服务以来,取得了积极成果,但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村级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甚至因为村集体“三资”管理不到位,引发了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随着党风廉政建设重心向农村基层的延伸,加强“三资”管理已经成为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现根据当前农村“三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 农村“三资”范畴
农村“三资”是农村集体所拥有资金、资产、资源的合称。农村集体资金是指村集体所拥有的货币资金,包括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发包、租赁、投资、资产处置等集体收入以及上级转移支付和补贴补偿资金、社会捐助资金、“一事一议”筹资等。资产是指村集体所拥有的房屋、建筑物、办公设备、机器设备、工具器具等固定资产,村集体投资投劳兴建的水利、交通等农业基本设施,科教文卫公益设施及材料物资、债权等其他资产。农村集体资源包括法律规定的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荒地、水面、荒地等自然资源[1-2]。
2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三资”管理队伍流失严重,人员素质整体不高
舒城县依托农经站,在乡镇成立了“三资”服务中心。每乡镇农经站人员编制3~5人。由于“三资”服务中心服务基层,生活条件、工资待遇相对比较低,自2010年实行“三资”以来,全县农经人员下海经商、报考公务员和县直事业单位流失近50余人,现在从事“三资”工作的农经人员多数也不安于现状,准备跳出农经岗位。大量的农经站人员流失,致使乡镇“三资”服务中心没有办法按“三资”规定设资金会计、统管会计和审核人员,甚至出现有的乡镇农经站人员全部脱离了农经岗位,无法开展“三资”工作。同时现在岗的“三资”服务人员多数没有经过专业训练,没有取得会计证。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三资”管理工作的开展。
2.2 “三资”底数不清,管理台账不规范
在推进“三资”时,虽然各乡镇都组织进行了清产核资工作,但是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少登、漏登情况比较普遍。如有的村故意将有收益的资产瞒报,设立“小金库”;有的村林地、山场等资源权属存在争议。此外,农村“三资”涉及面广,形式复杂多样,在清理登记时未经相关评估机构进行估价,造成“三资”底数不清、登记不全、估价不准;“三资”登记完成后,除资金外,资源和资产台账没有动态更新,造成账实不符,现有的台账不能全面反映“三资”情况,造成管理混乱[3-4]。
2.3 “三资”处置不够规范民主
如有的村财务制度执行不力,资金管理不规范,存在收支不入账,私设小金库,支出随意,白条入账等现象;集体资产、资源对外出售、租赁和发包时,不按民主程序,不搞招投标,不签订合同,只凭村主要负责人说了算,导致资产流失,群众利益受损。
2.4 民生工程及工程资金难以监管
近年来,由村实施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多,多数工程的收支由县直部门交村直接实施,收支由村直接到县直报账。民生工程收支统一要求在村过账,如果要求村做账,也只能由村开足工程款的收入,村使用工程发票复印件入帐;有些工程村账面上根本没有反映。由于项目资金是由县直多个部门管理,且小而多,县直无法监管,而乡镇纪检、财政和农经部门对这类民生工程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更谈不上去监管了。
2.5 非生产性开支过大
安徽省明确规定村级零招待,但这个规定很难执行。特别是近年来,村级工程建设增多,与上级单位经济往来增加,村级零招待这一规定成了一纸空文。由于上级明文规定不允许这方面支出入账,所以有些村就通过变通方式处理,给村级财务管理造成混乱。差旅费也是村级管理支出中一笔不小的支出,主要是计生外调、计生用车发生的。有些村为了“追”一个孕检证明,竟然跑遍整个长三角城市,名义上搞计生,实质是游山玩水,在计生“人见人检”的要求下,给了这些人可乘之机。所谓招商引资支出,实为人情支出,村级组织处于社会最底层,国家通过正常的渠道给村级补贴只能维持正常运转和必要的公益支出,为了加快发展,村级组织必须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在现行财政资金多头支付的情况下,凭关系和人情往往就能实现目的,因此这方面的支出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也很容易滋生腐败。村级征订报刊支出也在逐年上升。对村级征订报刊上级有明确规定,大村每年不得超过800元,小村不得超过500元,可现在有的村已突破2 000元。现在舒茶镇每年以党委分摊给各村的党报、党刊任务就超过1 000元,还不包括政府各职能部门征订的。
2.6 部分村负债建设问题严重
近年来,随着公益事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有的村争取到国家的资金项目后,自己无配套资金(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民筹资无法收取);有的村既没有争取到国家项目资金,自己又没有集体资金,只得举债建设。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有60%以上的村因建设负债,有的村新增债务达30余万元。这种不考虑还款能力而盲目发展建设,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基层组织建设和稳定。
3 对策
3.1 提高认识抓基础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也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基础。县乡党、委政府必须把“三资”管理工作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要建立起县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农业部门业务指导、财政审计等部门参与、乡镇自主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纳入镇村目标管理,进行绩效考核,并把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考核任用进行挂钩。二是组织力量,再次对农村“三资”进行全面彻底清查,建立台账并实行动态管理,实行电子管理,确保做到底数清晰,账实相符。三是加强“三资”管理组织和队伍建设力度,对乡镇农经管理站要在人员、经费、福利待遇、政治待遇上给予必要合理的倾斜,同时加大镇、村两级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知识水平。
3.2 关口前移抓预防
抓好预防是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一是要加强教育。重点加强对“三资”管理人员的教育,强化他们的制度意识、法纪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要依靠科技和制度,在“早”和“新”字上求突破。如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三资”管理信息平台,把所有“三资”信息录入电脑,实现由“人工化”向“智能化”转变;也可通过建立“三资”管理预警诫勉制度,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预警,并视情况进行诫勉谈话、责令整改、责任追究,达到保护干部和把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的目的。
3.3 健全制度抓落实
制度是关键,无规矩不成方圆,要依靠制度来管人管事,而抓好制度落实又是重中之重。一是继续严格执行“三资”服务制度。二是对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资产资源管理等各项制度进行清理规范,并以县(市、区)为单位进行统一编印成册下发,坚决杜绝有规不依的现象,杜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加重村集体负担的行为发生。三是把落实村务、财务公开作为促进农村“三资”管理的有效手段。明确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在“全、实、细”上下功夫,做到真公开。把主动公开与群众点题公开结合起来,提高公开实效。四是不断完善公开招投标制度,加强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建设,进一步明确进站交易的范围和程序,实行阳光作业,挤压“腐败空间”。五是根据实际情况,对群众敏感的非生产性支出进行限额管理。
3.4 强化监督抓制约
监督是有效手段。一是落实民主决策机制,强化内部监督。从强化监督程序入手,规定凡办理村级重大事项、重大开支等决策必须按照“四议两公开”的模式进行决策,坚持用“程序化”管住“随意性”,杜绝“一言堂”。二是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把一批有文化、熟悉农村政策方针和财务管理知识、为人正派、有责任心的村民选进村务监督委员会,达到敢监督、善监督的效果,同时适当考虑解决村务监督委员会待遇问题。三是提高群众的监督意识,不断拓宽监督面。充分发挥村级纪检员和大学生村官的作用,鼓励其对农村“三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及时收集上报有关情况。四是强化其他组织监督。实行村财审计制度,并及时公布审计结果;实行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农经、财政、审计、纪委等部门要加强沟通联系,形成联动机制,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情况的日常检查,及时发现纠正问题,如果问题具有普遍性或属于新问题、新情况,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3.5 严肃纪律抓查处
查处案件是规范农村“三资”管理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手段。因此,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应当充分发挥其办案职能,整合办案力量,加大力度查处“三资”管理方面的案件,尤其是涉及金额大、负面影响大的案件要发现一起,严查一起,按照法律法规追究相关组织和人员责任,绝不姑息手软。通过查办案件,起到杀一儆百、树立导向的作用。同时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如果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存在对村干部违纪违法行为进行包庇、隐瞒或者有案不查不报的,要严格追责。
4 参考文献
[1] 陈若愚.基于农业产业化视角的农户融资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汤阴县为例[J].农业经济,2014(6):43-44.
[2] 张胜,万小兵,周哲郑.关于强农惠农资金监管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4(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