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商管理的职能

工商管理的职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2 09:14: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商管理的职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商管理的职能

第1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职能;优化发展

一、当前经济形势与环境分析

伴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跌宕起伏,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自2015年以来就面对着许多重大挑战,市场经济形式也越发严峻。随着国际之间的交流越来越深入,我国面临的经济挑战也在许多方面因素影响下不断增加,因此在此经济形势下,对于工商管理的职能发展要求就更加严格。而在内部作用环境中,我国的经济形势内需拉动作用在经济发展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外部环境方面,国际经济这个大环境也影响着经济形势的变动,但整体也是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国际经济大环境既充满了挑战,又充满了机遇,对于工商管理工作的优化完善来说也是一种创新完善的机会。

二、工商管理的概念以及其职能概述

(一)工商管理概念

工商管理是指经济学和管理学相结合,并用现代化手段经营管理相关企业部门,属于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应用性也比较强。

(二)工商管理职能概述

1.调整职能的整体对策工商行政管理本来是单一的外部对市场运转监控职能与分工系统,需要调整转变为既坚持必需要的监督压力,又要坚持联系我国市场经济进步对市场监督所涉及到的走向需求,从全能型转变为专职型,由监督转变为服务,由治标改为治本,由单一的监督形式转变为引领正规的有机化职能形式。

2.整合职能思想在考虑中国在社会快速发展中,各个区域进步不同程度不均衡过程中,将所面临的所有难题和状况与各个阶段自身实际情况需求联系整合起来,重新分配监督职能责任,有效结合自身的总的职能与实际职能任务分配。

3.整合职能构思用合理的过度方式,把随着形势改变而实现历史任命的原本职责削弱,采用对应方法将需要加强却仍处于分散状态的同类型职能职责进行整合,然后交给不同的相关部门统一管理。

三、优化工商管理职能的有效措施

(一)调整创新先进的工商管理职能意识

管理是将意识思想行动化,因此要想将管理职能优秀的发挥出来,必须要管理者将管理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做出调整。通过不断变换调整管理思想,完善管理方法,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不断地改进,才能够使得管理者思想与行动步伐一致,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通常管理意识的科学性往往直接影响着管理水平,错误不合理的管理意识思想,是导致绝大多数管理失败混乱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科学有效的先进管理理念,也包括了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因此从事工商管理的管理者必须遵循职业操守,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完善服务的态度,深入贯彻我国相关的规章制度。

(二)将工商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任何事物都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进步。工商管理制度也如此,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工商管理部门来说,其自身职能是否能够充分发挥直接影响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生存,正因如此,改革才是重中之重,在工商管理部门当中,不仅要严格遵守我国规章制度,在企业内部加强宣传力度大力推广创新改革,并帮助企业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境,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三)严格按照工商管理原则实行职能

除去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理念,严格遵循管理原则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应遵循从实际出发,关心企业前途的首要原则,工商管理应主动承担起帮助企业之间协调的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不推迟不拖欠,给予企业对本职能范围之外的事项进行详尽解释,对企业服务时不能空口承诺,要加大支持企业的力度,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第二,遵循依法执行职能,加强法制监督的原则,在日常工作中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促使企业自觉遵纪守法,当出现问题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解决,并总结反思经验教训,避免再次发生。企业的合法权益也受到相关法律保护,利用法律的权威严格维护企业的发展。同时,明确内部职能关系,杜绝出现各部门职能交叉以及职能混乱的现象,容易使得执法监管力度削弱,因此,要求严格按按照工商管理要求,对每一个部门职能明确分工,明晰职能,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工商管理的内部工作能够进行得井井有条,避免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职能重叠交叉现象,保证执法力度的有效深入。第三,遵循严格市场经营行为的原则,通过科学有效的工商管理职能来规范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使得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例如行使商标监管的职能、形式合同监管的职能等等。

四、结语

工商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维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同时优秀的工商管理还能够使得我国经济得到不断提升。因此,在新形势下,工商管理要顺应时代的瞬息万变以及国际经济的发展规律,当今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展优化其职能,同时保证执法力度,适应时代的经济发展要求,将工商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够有效维持我国经济水平的稳健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静.对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研究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33):90.

[2]王慧.新形势下工商管理和经济发展相关性[J].经营管理者,2016(21):206.

[3]王福荣.新形势下企业工商管理的职能与实施探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2):10-11.

第2篇

一、企业工商管理简析

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经营与管理人员围绕企业发展经营需要、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外部经济形势、国家法律法规而制定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确定企业发展方向、开展经营管理行为的全过程。企业工商管理行为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全?^程,其中既包括了财务管理、人力管理、销售管理等等内容,同时也包括了生产管理、日常管理等等内容。企业开展工商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最终实现最大的利益产出。工商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企业自身状态变化、企业发展需求等等内容不断调整工商管理思路,将工商管理的效果最大化。

二、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及关系

1.工商管理对企业的引导职能

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部门对企业经营施加影响的过程,有效促进企业发展、保证企业经营效率最大化是工商管理的主要职能,在这个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积极调整与引导企业内部更加高效地配合工商管理行为,真正将整个企业融合成为一个整理,全面落实工商管理的各项措施与规定。工商管理部门在发挥其引导职能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要积极引导企业各个部门之间按照统一的管理规定及发展策略开展工作,特别关注薄弱环节,从薄弱环节入手,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扎实推进企业内部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工商管理人员应该对当地市场及国内外市场展开深入研究,积极开辟市场,并结合市场需要及同行业实际情况采取更为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企业工商管理能够时刻保持在行业前沿状态。

2.工商管理对企业的服务职能

工商管理部门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重要支持,全面促进企业步入正确的发展轨道。工商管理的服务职能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一些陷入经营困境的企业中,及时调整工商管理方式和工商管理措施有助于企业摆脱困境。而在生产经营状态较好的企业中,企业管理人员同样可以根据国内外经营形势及行业形式有效预判企业未来的发展路径,提前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确保企业能够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有效避免企业进入发展误区。综上所示,工商管理的服务职能不仅仅着眼于当下,它更是企业未来发展的保障,企业开展工商管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企业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工商管理的服务职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在新形势环境下,企业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工商管理的服务在职能,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三、新形势环境下企业工商管理职能的不足及改进策略

1.企业对工商管理职能缺乏正确认识

很多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形势下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这也导致很多企业经营者对工商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认为只要按照现有策略继续经营发展就能够取得更好的业绩。但是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国内外的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如果不能够及时调整自身发展经营管理策略,则很容易陷入发展困境。因此企业必须调整自身观念,提高对工商管理职能的重视,确保企业工商管理活动能够落在实处,而不仅仅是一些规章制度,要根据企业自身情况采取更加明确而有效的管理措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企业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缺乏

企业工商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如果未能经过深入研究学习并进行积极探索实践则很难保证工商管理活动的高效与专业。当前我国高校虽然培养了大量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但是中高级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仍然处于严重短缺状态,特别是很多人才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导致工商管理活动无法落在实处。在新形势环境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培养,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培养更多具有较强专业能力且能够适应时代变化的工商管理人才。确保工商管理人才能够为企业的工商管理活动提供重要支撑,共同构建全新的工商管理体系,促进企业不断发展进步。

第3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主要职能;管理体制

一、新时期工商管理职能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我国在对经济体制进行不断深入和改革的过程中,以及企业结构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工商管理的作用愈发的突显出来,而且所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工商管理职能作用的发挥不仅可以在监督管理方面进行很好的体现,还是政府监管职能发挥方面的主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我国工商管理职能的成就在近几年间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经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对工商管理职能方面的要求在日益增高,严格的程度也在不断的增加,在经济社会这样发展的形势下,目前的工商管理机制与其发展要求不能很好的适应,无法满足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所以需要对工商管理工作职能进行进一步的深化和完善,并且要一直保持和遵守实事求是与依法行政这两大发展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工商管理职能更加的完善,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更好的推动企业发展,取得更多的利益。

二、我国现阶段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工商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占整个工作比重中的大部分,我国工商管理工作在进行实际的内部控制的时候,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我国工商管理职能当中包含着很多个部门,所以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支撑起来,而且内部控制存在不完善等问题,不能将这些投入进去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导致工商管理部门会出现一些浪费等不良情况。此外还有一部分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没有审计部门,在经济控制上面会存在一定缺陷,容易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

(二)缺少健全、完善的工商管理体制

工商管理在划分上面是根据一定的地域要求来划分的,但是这种划分在实际应用方面对于管理的综合发力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每个地域、地区都需要采取与这个地域、地区相应的管理方式,而且还有一部分地区仍然采用着地方保护措施,这样会对工商管理工作职能的挥发造成一定的阻碍,不能让它的作用全部的发挥出来,所以从这些问题上就可以再看我国的工商管理体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对其进行健全和完善。

(三)工商管理相关的专业人才比较的紧缺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工商管理人员在这种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下,从业要求越来越高,工商管理的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在基本工作能力具备的前提下,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竞争意识,除了需要满足这些条件的基础上,工商管理部门还需要重视加强内部人员的经济、财政等方面知识培养和技能培训,但是因为在实际管理中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这些方面,所以导致工商管理部门创新型人才和相关的专业人才都比较的紧缺。

三、新时期背景下让工商管理职能更加完善的有效措施

(一)对工商管理内部职能部门进行合理有效的调整

我国工商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每个部门在工作分工上面不是十分的清楚,权力和职责分工上面也不是十分的明确,每个职能部门之间的作用都是保持在相互交叉的基础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工商管理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想要改善工商管理内部职能部门的这些问题,就需要在各个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将它们的分工、权利、职责都进行非常清楚、明确的划分,这样才能避免工商管理内部职能部门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影响职能作用的发挥。

(二)加强改革、创新工商管理的意识和观念

想要让工商管理的整体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就必须在意识和观念上做出一定的转变和更新,因为这些是提高工商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工商管理意识主要指的是工商管理有关的操作能力和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等一些方面,创新工商管理意识主要指的是秉着坚持一切从群众出发的原则,将为人们服务的宗旨有效的落实下来,并且再此基础上加强工商管理服务观念的改善和进步,以态度为首要的出发点进行转变,并且在不违反国家指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工商管理职能在履行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的管理原则

工商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想要保证每个工作都井然有序,就一定要严格遵守实事求是和依法行政这两个管理原则。工商管理工作在开展的时候,一定要将工作的核心重点的把握住,在遵守实事求是和依法行政原则的基础上,不让工作核心发生偏离,其中实事求是的原则主要指的是要对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在掌握企业目前所面对的发展问题以后,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和处理方案,让企业目前存在的发展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依法行政原则主要指的是要加大工商管理正常法则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的自觉性,让他们可以自觉的去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从根源上消除企业违法操作,如果有的企业出现违反政策和法规的行为,那么工商管理部门一定要进行严格的惩罚和处理,决不允许出现包庇、维护等行为,这样才能让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市场经济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佶程.当前我国工商管理信息化建设成效以及展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3).

第4篇

 

1.1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与能力结构分析

 

经济全球化促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这对工商管理专业本科人才的规格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常来说,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将从事企业的常规性管理工作,并通过在实践中的学习成长为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决策者。而决定管理成败的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对复杂演变的市场环境的识别与反应能力,以及对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形态演变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机会的把握能力和危机的防范能力,这些能力是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进行培养的基点。具体来看,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具备的处理专业性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经济与管理环境中,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有效地经营与决策的能力,才能为企业组织找到持续发展的方向与不断壮大的途径。专业经营管理与决策能力主要包括发现和定义市场与机遇的能力,组织团队来设计方案的能力,科学选择可行方案的能力,判断和快速决定的能力,组织群体有效决策的能力,事后组织评价决策程序和效果的能力等。这需要工商专业应用型人才应牢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在学术研究上可能不及学术型人才,但必须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较高的经营管理素质和能力。

 

2)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始终处于创新和发展之中,管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需的,高校应当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产业最新的技术与管理模式,鼓励与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使学生拥有创新思维和能力。

 

3)管理信息收集和信息处理能力。在面临复杂多变的环境时,获取信息和有效利用信息成为决定一个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必须具有信息观念,并能够以专业的手段解析处理信息,具有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因此,在管理工作实践中,要求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学会掌握相关对象的原始资料或相关资料,这就需要学会实践调查研究,收集与整理资料的有效方法,并从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

 

1.2人才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素质的需求分析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对所培养工商专业毕业生的认同。人才市场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高技能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善于综合运用经营管理知识。最主要的是具有全球化思考能力与策略化思考能力的素质,以及综合的商业教育。全球化思考能力与策略化思考能力是指善于在全球背景下思维、多因素复合思考,从而科学作出决策。综合的经营管理教育是指要有广泛的商业知识和能力,如懂得财务、生产、营销、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等。这种具有综合观念的经营管理人才能在全球竞争环境中工作,利用从全球价值链运作中学到的知识,并有效转移这些知识。这种能力是公司不断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63。

 

2)善于人际协调与团队合作。从访谈和调查结果来看,多数毕业生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的时间才能适应自己工作的团队,而用人单位认为,导致这种磨合时间过长的原因在于学生不善于与老员工沟通,同时更愿意独立面对工作中的困难而不是向老员工请教,因此需要提高学生的人际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此外,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还应具有整合道德与伦理价值的能力。即必须具备很强的整合能力。这是指经营管理人才应通晓各国商业道德与社会伦理,善于关注不同人的合理利益,善于整合不同的价值观念,以、共图大业。

 

3)拥有冒险精神与成就欲望。一般来讲,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当将成长为企业的高级经理人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一个企业管理人员必需的素质就是冒险精神与成就欲望。培养学生优秀的个人特质,如过人智慧、专业特长、非凡气度或典雅风范。具有超凡魅力的经营管理人才知道自己应该向何方走。这种乐观主义的思想会感染和激励他的下属。他们必须使金融界、创业投资家相信,他们是渴望获得成功的,而且也是能够成功的,这样才能获得信任和投资。特别是具有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节能力,对工作压力应有明确的、有效的缓解办法,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应有明确的认识,因此能有效应对工作中的挫折。

 

4)善于融合多元文化。全球化经营管理人才需要与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同事合作共事,在世界各地生产,在全球每个角落销售。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创新不足,虽然有诸如企业传统与文化、制度体系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组织中工作人员的创新不足,然而学生创新不足的根源在于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希望学校通过课程体系改革和授课内容的调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意识。具有跨文化技能与文化敏感性的经营管理人才,才能组织领导企业团队在全球市场中取得巨大的成功。

 

总之,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个性化素质与能力、专业素质与能力、职业素质与能力,并且在能力培养中突出竞争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设想

 

从目标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应当既要注重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和工具的掌握,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成长;另一方面还应注重学生个性特征的引导与培养,注重通过成功案例的教学、教师言传身教、学生群体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迅速融于社会、适应激烈竞争的个性心理素质。要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必须在培养战略中明确以下几个要点:

 

2.1培养目标要使学生适应市场需求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性质、特点,确立自己的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发展战略目标达成的显著标志是毕业生素质的提升和用人单位(社会)的好评,以及来自于同类院校的对本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及研究能力的肯定。作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厚实的经济管理基础,较强的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是能够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2.2培养目标定位要具有行业特色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学生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时显示不出比较优势,同时也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带来的困难。因此,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应当具有一定的行业特色;同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还应同学校自身在全国或某一地区中的地位和影响范围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学校的整体特征与发展战略定位,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政策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做出准确反应。

 

2.3教学培养手段要科学集成与整合

 

一般来说,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依赖于三个措施体系,即提高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性、增强教学团队的有机力量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持续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而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依赖于各级管理部门的资源投入,包括以专业建设和项目形式提供的资金和教学实践和研究设施。

 

资金及政策性资源的投入是实现打造行业特色、获得地区性竞争优势这一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基础,这些资源在培养方案研究与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有效配置,将为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最终通过毕业生素质和科研能力所带来的社会声誉实现专业发展的目标。

 

3实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战略的主要措施

 

3.1持续加强课程建设

 

应当在理顺各门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按照应用型教学的基本思想,重点对标准化课程、工商管理综合案例、双语课程、个性化课程、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等进行建设。建设中注重对课程教学方法本身的研究,研究、探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使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并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7。

 

3.2设置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发展的个体兴趣模块

 

工商管理专业未来工作岗位是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的设置。所以应当在强调学生综合管理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基础上,突出学生个体在某个专项职能管理上的优势。这要求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上应当实行“个体兴趣模块”的方式。为此,努力做到:一要结合目前企业管理发展的方向和企业对工商管理技能的要求,可以考虑设置“项目管理’、“工业工程“质量管理’物流管理“经营分析”投资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主要是因为目前企业对这类专项人才需求较大,而这种专门人才的培养较少;二要在大学的大三以后每学期分别开设2—3门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成立学生的“专业方向兴趣小组’配备专业教师指导,采取课堂学习和课外自学、理论学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倒“T”型的知识结构。工商管理专业由于学科特点等原因使得学生培养过程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还必须从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三要考虑到学科的特点、社会的变化和市场的需求,来加强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培养。为此,应当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学科特点进行专业的课程群改革,改革主要突出课程一体化和设置专业“个体兴趣模块’实现倒“T”型素质的培养。

 

3.3着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工商管理教学团队建设,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要改变与完善相关专业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以适应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加强与目标用人单位的紧密合作,为教师知识结构的改进和学生素质提升奠定基础;二要按照培养应用性型人才教学的思路,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提升团队的影响力,着力培养一支规模较大的应用和学术带头人队伍,引导整个团队学术水平的提升;三要通过教学队伍的知识结构的提升,加强研究型教学团队的建设,争创优秀教学团队,提高本专业的社会声誉。

 

3.4不断加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应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结构及毕业生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差距为培养出发点,不断通过改革课程体系和课堂授课方式、强化学生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成就意识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3.4.1创新培养方案

 

1)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应围绕学生素质与技能提升而展开,培养方案需要体现出全面提升学生的各类素质及综合素质的特点;

 

2)培养方案尽致力于提高学生对特定行业内企业运营规律的认识、理解和把握,需要为增加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践留下足够时间和学分空间;

 

3)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解决各类课程和实践性环节在时间序列上的合理性问题,解决好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的关系,致力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8。

 

3.4.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出发点是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目标行业用人组织单位诉求的具有较高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2)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践性环节的设计与教学,以此来强化学生创新、进取和心理调节等个性素质的塑造。

 

3)提高人才培养效果的措施应该以创新性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为基础,根据评价体系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不断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9。

 

3.4.3构建课程体系和建设教学团队

 

1)团队建设应跟踪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的变革,为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提供人员保障;

 

2)课程建设应按照应用型教学的基本思路,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形成精品课程群体系;

 

3)团队建设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在某一特殊领域内提升学校在工商管理学科方面的研究与学术影响力,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

 

3.4.4构建教育质量保证体系

 

1)项目化教学管理体系。指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看作是一个项目,运用项目管理的原理、工具与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项目法教学管理要求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应该明确定义并且最终提供可交付成果,并且通过实施课程起动、课程计划、实施教学、教学控制及课程收尾等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按质按量完成可交付成果。

 

2)开放式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指在已有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的基础上,导入用人单位评价、实习单位考核、绿色通道证书计划三种社会评价:一是用人单位评价。用于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估,为使用人单位的评价更加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质量,在专业建设中将致力于使此类评价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二是实习单位考核。用于对学生毕业实习质量的评估,学生在相关企业实习。让企业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员工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实习效果的依据;三是绿色通道证书计划。

 

3)持续改进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一是指在本专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导入PD-CA循环,通过PDOA循环使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趋向完善;二是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对本专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动态调整。

第5篇

关键词:获利能力;高管激励;高管薪酬;持股比例

一、问题的提出

在当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下,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之间难以避免地存在着“委托”关系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之下,公司的高管人员可能会选择与股东亦即公司目标相背离的行为。因此,出于降低这种成本所带来的损失和提高企业获利能力的目的,各行业的上市公司纷纷通过对高管实行薪酬激励、股权激励等方式来“拉拢人心”。但不少人对这些激励举措的效果提出了质疑,同时也引发了学术界的关注,而各界学者观点不一,对于上市公司获利能力与其采取的针对高管的激励机制的关系至今仍无定论。

本文以2011-1012这两年间,从深、沪两市选取的五十家来自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的报表数据为依据,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对上市公司获利能力与高管激励机制(以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为例)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试图为相关研究提供事实性的论据。

二、文献综述

针对公司获利能力与高管激励机制的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对此尚有三种不同的意见:正相关、负相关及无相关性。

国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国内学者早很多,早在1925年,Baker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企业经理的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几乎不存在相关性;而后Holy等学者通过精确的数学模型分析,先后提出了高管薪酬等与公司绩效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

国内学者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的为魏刚在对选取的800余家上市公司1999年的年报报数据的分析得出:高管的报酬只与公司规模呈正相关,而与公司的绩效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刘明、袁国良等学者经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对管理层的激励措施几乎无明显相关性;但随后胡芸芳等学者研究得出:提高高管的薪酬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经营业绩;近几年也先后有李兵等学者认为加大对公司高管的股权激励力度或增加其薪酬等举措能十分有效地推动企业利润的增长和企业价值的提升;但也有张烨等人通过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所带来的于企业股权集中度的影响的研究得出:股权激励机制的实行不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增长。

三、理论假设

假设1:上市公司获利能力与对高管的薪酬激励机制正相关。

假设2:上市公司获利能力与对高管的股权激励机制不相关。

假设3:对于不同的行业,公司获利能力与高管激励机制间的关系差别很大。

四、实证研究

1.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选取了房地产、金融、信息技术、商贸业、制造业这五大类行业中的50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包括保利地产、方正科技、东风汽车等企业。

数据主要来源于:深市与沪市交易所以及巨潮资讯网上的上市公司年报和相关资料、中国证券报等。

2.变量选取

选取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总额)作为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因为其为扣除了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所以能综合且客观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盈利状况。将前三名高管平均年薪(前三名高管薪酬总和/3)、高管持股比例(所有高管持股份额之和占企业全部股份的比重)分别作为高管激励机制中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的评价变量。所选取行业分别为房地产、金融、信息技术、商贸业、制造业这五大类。

3.回归分析

通过对现实情况的研究和对研究现状的把握,为了能更加直观清晰地反映问题,本文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进行假设检验。针对前文所述的3个假设,构造了以下线性回归模型:

ROE=a+a1*Salary+a2*Hold(其中a表示影响企业绩效的其它变量)

(1)变量的统计性描述:

(2)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以及P值表:

(3)分行业的回归系数表:

4.假设检验

(1)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变量Salary的系数为正,其与ROE 的相关系数仅为0.201,而且P 值为0.227,这表明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薪酬激励与公司获利能力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因此假设1被否定。

(2)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变量Hold的系数为正,其与ROE的相关系数仅为0.195,同时P 值为0.163,这表明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股权激励与公司获利能力不存在相关性,因此假设2通过验证。

(3)为了验证假设3,对30 个样本数据按照行业进行分组并再进行了回归分析。对于变量Salary,所分析的五个行业P 值分别为0.727、0.525、0.304、0.394、0.801;而对于变量Hold,所分析的五个行业P 值分别为0.483、0.347、0.291、0.316、0.544。所以可以看出虽然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着差别,但是差别不明显,且均体现为不相关关系,所以检验不通过,假设3也被否定。

五、研究结论与分析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过程,得出对高管的薪酬和股权激励机制均与企业获利能力不存在相关关系,与我们平时的检验性认识稍有差池,现将可能的原因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抽样分析的固有局限性,未能覆盖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范围,同时针对所分析的每个行业所选取的公司代表性有限。

2.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高管激励制度在制订和实施方面也普遍存在着欠缺,从而未能发挥其应有和预期的效果。

3.在我国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得以充分分离的情况下,针对高管的激励机制要想增强公司的获利能力显然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4.对于不同行业而言,由于同在的经济大环境的限制加之各行业对于高管激励机制的大同小异,因此行业间差别也就不明显。

六、建议

1.实施高管激励机制,需要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石。因此我国上市公司要想使对高管的激励机制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应该在公司内部为其营造一个稳定而有利的政策环境,即逐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并构筑合理的内部监督和竞争机制来协调各方的利益。

2.为了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公司应在条件允许前提下,适当提高激励制度的强度,使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增强企业获利能力及提高经营稳定性的作用。

3.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在制定和实施激励机制时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所处行业状况、所面临的竞争现状、公司本身的发展前景等结合起来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钱岩松 刘银国: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深交所国有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学动态,2008(12).

[2]高 雷 宋顺林:高管人员持股与企业绩效—基于上市公司2000—2004年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7(03).

[3]孙永祥 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1999(12).

[4]魏明海 卢 锐:管理层风险报酬的有效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4( 03).

第6篇

Abstract: Since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was founded, the Chinese 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has been twenty years of history. In the twenty years of development history, the scale of Chinese stock market is growing and being normal, the stock market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nd the regulatory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d, and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are steadily on the increase. With China's successful entry into WTO and introduction of QFII (qualified foreign investment institutions), Chinese stock market is to speed up the pace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and the listed company fundamental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stock price, the value investment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 investment philosophy. And financial data is the most direct and efficient index reflecting company value. Biological products industry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many investors with its share price stability and resistance to drop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help of financial data for biological products industry company intrinsic value influence share price analysis, this paper helps investors in biological product industry to find the right benefit investment object.

关键词: 价值分析;影响因素;财务指标;股价;回归分析

Key words: value analysis;influence factors;financial target;stock price;regression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9-0022-04

0 引言

中国的股票市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截止2015年年底,沪深A股投资者账户数超过1.7亿,沪深A股上市公司达2800多家,市值规模相当于我国GDP总量,每日成交活跃,备受广大投资者的关注。研究上市公司的财务能力(主要包含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与上市公司股价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投资者深入地了解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有利于投资者根据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理性的进行投资,有利于促进上市公司务实经营。华南理工大学郭文君[1]根据市场有效性假设、现代信息观、剩余价值模型等财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证明了我国股票市场属于半强式有效市场,郭文君选取了反应企业盈利、偿债、运营3大能力的指标与上市公司股价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实证研究;燕山大学董喜艳[2]研究了银行业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公司股价之间的影响关系,纳入研究的指标体系主要反应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产充足度、流动性、公司治理结构、创新能力;成都理工大学曾静[3]探讨了农业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大部分学者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能力与股价之间的关系时,所选的财务指标要么不全面要么指标冗余导致影响研究效果,本文基于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反映公司财务能力四个方面(偿债方面、营运方面、盈利方面、发展方面)的财务指标,剔除各指标间相关性较大的指标,研究上市公司财务能力与公司股价之间的关系,以期对广大基于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有一定的益处。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对公司财务能力的分析主要基于四个方面,一是分析公司的偿债能力,二是分析公司的营运能力,三是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四是分析公司的发展能力[4]。偿债能力反映了公司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公司的财务报告等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公司资产的流动性、负债水平以及偿还债务的能力,从而评价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衡量公司偿债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资产负债率;营运能力反映了公司对资产的利用和管理能力,公司的生产经验过程就是利用资产取得收益的过程,对公司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到公司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情况,分析公司资产的利用效率、管理水平、资金周转状况、现金流量状况,考核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衡量公司营运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盈利能力是公司能够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利于判断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有利于发现公司的经营效果,有利于评估公司的经营模式,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有资产净利率、股东权益报酬率、每股利润、每股净资产、市盈率;发展能力反应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折射出公司未来的经营前景,是公司管理层经营决策和公司投资者投资决策判断的重要依据,衡量公司发展能力的主要财务指标有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建立对上市公司财务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 方法与数据

本论文所选方法为回归分析法[5],首先分别将反映公司财务状况四种能力的二级财务指标与上市公司股价(开盘价与收盘价的均值)做样本回归分析,在置信度为0.05的条件下选取有效指标,其次将四部分中的有效指标整理归集在一起,再将其与公司股价做样本回归分析,最后选取最终有效指标并对回归方程和回归系数进行检验,得到样本回归模型。数据来源于28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和股价K线图。

3 实证分析―以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3.1 偿债能力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分析

计算流动比率(A1),速动比率(A2),现金比率(A3),现金流量比率(A)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可知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量比率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接近1,于是选取大家使用范围较广泛的流动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和生物制品行业28家上市公司的股价做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在置信度0.05,自由度26的条件下,查得t检验值为2.055,选取t值绝对值较大的流动比率再与股价做样本回归分析,如表4所示。

在置信度0.05,自由度27的条件下,查得t检验值为2.0518,可知流动比率的t验值大于该临界值,于是在偿债能力财务指标中选取流动比率作为影响2011年样本企业股价的有效指标。

3.2 营运能力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分析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B1)、存货周转率(B2)、流动资产周转率(B3)、固定资产周转率(B4)、总资产周转率(B5)的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有且只有流动资产周转率与总资产周转率相关系数较大,但也不足0.8,可暂时保留,作营运能力财务指标与股价的样本回归分析,如表6所示。

在置信度0.05,自由度23的条件下,查得t检验值为2.0687,只有应收账款周转率与流动资产周转率的t检验值大于临界值,所以在营运能力财务指标中选取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作为影响2011年样本企业股价的有效指标。

3.3 盈利能力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分析

计算资产净利率(C1)、股东权益报酬率(C2)、每股利润(C3)、每股净资产(C4)、市盈率(C5)的相关系数,如表7所示。

知资产净利率与股东权益报酬率的相关系数较大,其次是每股利润与每股净资产,进一步作盈利能力财务指标与股价的样本回归分析,如表8所示。

在置信度为0.05,自由度为23的条件下,查得t检验值为2.0687,只有每股利润的t检验值大于临界值,所以在盈利能力财务指标中选取每股利润作为影响2011年样本企业股价的有效指标。

3.4 发展能力财务指标与股价的分析

计算销售增长率(D1)、资产增长率(D2)、股权资本增长率(D3)、利润增长率(D4)的相关系数,如表9所示。

可知其两两之间的相关程度都不大,进一步作发展能力财务指标与股价的样本回归分析,如表10所示。

在置信度为0.05,自由度为24的条件下,查得t检验值为2.0639,各发展能力财务指标的t检验值均低于该临界值,于是进一步单独作t检验值较大的销售增长率与股价的回归分析得表11。

易知,在置信度为0.05,自由度为27的条件下,销售增长率的t检验值也低于临界值2.0581,于是可以认为发展能力财务指标对股价几乎没有重大影响。

3.5 综合分析

最后入选影响生物制品行业28家上市公司2011年股价的有效指标是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每股利润,计算其相关系数得表12。

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超过0.5,整体来说是较好的,进一步作其与生物制品行业28家上市公司2011年的股价的样本回归分析得表13。

用F检验回归方程模型,21.77757>2.78(临界值),所以回归方程方模型显著,用t检验回归系数,知应收账款周转率不符合参数检验,于是再单独做流动比率(X1),流动资产周转率(X2),每股利润(X3)与股价的样本回归分析,得表14。

用F检验回归方程模型,26.54186>2.99,因此回归方程显著,用t检验回归系数,在置信度为0.05,自由度为25的条件下2.0595,查得t■检验值为2.0595,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每股利润的t检验值均大于临界值,调整后的样本决定系数达到0.739447,说明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每股利润的波动对股价变动的解释程度还是较高的。

4 结论

在生物制品行业28家上市公司中,2011年公司财务指标中的流动比率(X1),流动资产周转率(X2),每股利润(X3)对于2011年公司的股价波动有较大影响,它们的定量样本回归方程为(系数保留两位小数)

Y=22.01+0.17X1-17.82X2+33.88X3

综上分析可知,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影响其股价的财务能力主要是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根据模型中自变量前的系数可知,盈利能力对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营运能力,最后是偿债能力,因此,对于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的投资,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公司的盈利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文君.基于市场有效性的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股价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2]董喜艳.基于财务信息的银行业上市公司股价影响因素分析[D].燕山大学,2010.

[3]曾静.农业类上市公司财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

第7篇

 

2013年衡阳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3.3万人,加上衡阳生源省外院校毕业生回来就业和近两年沉淀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估计今年求职的毕业生突破5万人,衡阳就业形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本文利用衡阳市高职院校工商管理入职毕业生调查数据,在揭示当前衡阳市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和支撑点,提出大学生就业率对策。

 

一、数据来源和调查内容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2012年进行的“衡阳市工商管理专业高职生入职情况调研”所得的第一手数据。调查于2012年9月以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展开,调查对象除已正式就业的人员外,还包括正在创业的人员。本次调查共访问大学生196人,回收有效问卷173份,有效回收率为88.27%。召开座谈会2次,共有31次参加。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四部分:一是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出生年、文化程度、毕业时间等;二是目前就业情况,包括就业时间、入职后所从事专业、有没有就业失败经历、失败原因、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等;三是就业后变化,包括就业初衷、对就业新的认识、个人经济状况主要变化等;四是就业个人感受和意见。先剔除无效问卷,然后利用统计方法进行问卷处理,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找出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二、就业现状调查与评价

 

(一)被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

 

(1)在性别分布上男性远多于女性。参加本次调查问卷的有效人数共173人,其中男性134人,占了77.4%,女性39人,占了22.6%。

 

(2)在年龄结构分布上以青壮年居多。其中26~30岁的最多,达56人,占32.3%,其次为25岁以下的青年人49人,占28.3%,31~35岁的人数也较多,共68人,占39.3%。

 

(二)多数入职高职生并不从事企业管理专业

 

在调查的173名就业大学生中多数不再从事本专业,而改为其它专业,尤其以酒店管理、文化传媒和企业形象策划比重最高,而入职后仍从事市场营销专业的共13人,占有效问卷人数7.5%、国际贸易11人,只占6.4%、从事财会管理的10人,占5.8%。这充分说明管理类高职生所学专业及其所受技能训练与创业岗位和市场需求的脱节现象严重。

 

(三)多数入职高职生所从事的行业以第三产业为主

 

调查发现,入职高职生集棸程度较高的前6个行业依次是: 住宿餐饮业28人,占16.2%;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19人,占11.0%;信息传输23人,占13.3%;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2人,占12.7%;批发零售业15人,占8.7%;,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3人,占7.5%。与此对应入职高职生集聚程度较低的行业是:工业(2.3%)、交通运输业(2.3%)、从事教育(2.3%)、房地产业(1.1%)、从事卫生和社会保障及社会福利业(1.1%)、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1%)。表明衡阳市入职高职生就业市场定位已经形成独有的特点:其一,有别于农民工的行业分布(农民工大多是在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一二产业)。其二,不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充分发挥自己在技能方面的长处,在电子信息行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以及物流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创业,能够较好地发挥自己专业特长和文化品位,也能实现与市场需求的对接。

 

(四)“对行业和市场认识不足”是就业失败的主要原因

 

调查发现,入职高职生认为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是与对市场经济认识不足,其中有78人(占45.1%)认为就业失败的原因是“对市场不够了解”或“市场估计不足”,同时也有65人(占37.6%)认为失败原因是管理专业知识不足。此外,25.4%的人就业观念还未转变,他们还是倾向于去工作较为稳定的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认为现有私营企业主要还是吸收中低学历的人才。事实上,无论是否有过就业失败的经历,对所有参与调查的大学生而言,对市场认识不足几乎是所有入职高职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当问及“您在就业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时,有43.9%的人认为是“经验不足”,有35.8%的人认为是“对行业管理认识不足”。

 

三、提升工商管理类高职生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主要对策

 

(一)高校需要转变办学理念,以应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和社会需求。

 

高校在办学理念和专业设置上必须深化改革,要将社会需求作为考核衡量办学效果的一个主要标准:彻底改变只顾办学,忽视市场需求;只顾灌输知识,忽视培养人才;只顾学生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办学现象。高校应主动与政府部门、社会各方面加强联系和沟通,适时提出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争取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使教学改革得以深化。学校尤其要加强与企业及用人单位的合作,建立长期的实习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安排大学生去实习,让大学生有机会了解和体验企业和社会的实际需求。

 

(二)转变高职学生就业观念,让高职学生走进就业市场。

 

目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较量,大学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切实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需要塑造自己。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争取机会多接触社会,主动了解我国现行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增强对社会、市场的适应性。要培养主动推销自己的意识,“寻找适合自己、最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打破“一次择业,终生就业”的观念束缚,增强创业信心与能力。

 

(三)加强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工作需要高素质、专业化、专家化人才。就业指导工作既是一种理论,又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涉及到社会学、教育学、人才学、市场学以及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走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这样才能建立起良性发展、规范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因此,要努力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建立起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做好高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不只是协助个人按照自己的资历条件找一份工作,更重要的是综合考虑个人的价值、兴趣以及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优劣势,设计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那么,对大学生而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他们在就业时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从而不再去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同时,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参照性,缩小就业范围,从而避免漫天撒网。

 

(四)加快产业升级,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

 

我国正在由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和向一个人才资源强国转移,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不能满足广大毕业生的需求。国家要加快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努力发展一批自主的、高科技的、创新的企业,千方百计开发就业岗位,吸引高职学生就业人才。从根本上讲,只有通过不断扩大经济规模(可用GDP产值衡量),创造就业岗位(使劳动力需求曲线右移)来根本解决当前面临的就业困难。对此,各级政府要积极抓住机遇,把对就业岗位的开发纳入地区发展规划之中,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库区移民迁建工作,在持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采取多种途径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力促进高职学生就业。

 

(五)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改进就业服务体系。

 

校园文化也是体现学生精神风貌的标志,其蕴含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自然成为影响毕业生选择职业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校园人文景观能催人奋发向上;一个学术氛围浓厚、追求自我实现的校园文化环境,更有可能将大学生的职业定向朝靠近学术研究及发展和满足个性要求的职业方向上引导;一个学术氛围淡薄,注重实利的校园文化环境也将引导学生去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职业。

第8篇

摘要:本文依据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观,分析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四层五块一贯穿” 课程结构构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学生、社会、学校共赢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工商管理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一直在探索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确定专业人才能力目标

顾名思义,职业教育是提供某种职业、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的教育。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技能是人们运用理论知识和经验知识顺利完成工作任务的职业活动,它包括动手技能和智力技能。高技能人才必须手脑并用,应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解决企业第一线的难题。因此,高职教育必须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工商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它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基本知识研究如何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的原理与方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经营策略。高职学生应成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经过多年的社会调研、实践,并不断修正,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指现代工商企业管理能力,包括生产、采购、市场营销、行政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能力,注重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以获得合理的知能结构。

2.方法能力方法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及学习方法,包括自主学习、职业规划、获取新知识与信息搜集、决策等能力,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3.社会能力社会能力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包括较强的现场管理和组织能力、处理公共关系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团队协作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务实勤奋、谦虚好学的品质等。

此三项能力要素的整合决定个体在动态变化的职业生涯中的应对能力。

二、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一组由相互联系且互相制约的课程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教高[2006]16号文指出:“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职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纵横交织的系统化课程结构。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多年实践,确定了“四层五块一贯穿”的“宽平台、活模块”职业能力课程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层:本层包含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和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基本素质与通用能力模块培养学生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科学、人文、健康素质以及语言文字、人际交往、学习适应、信息处理、自我管理和就业创业等能力。大学生素质拓展模块通过社会实践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

职业岗位(群)基础知识与技能(模块)层:按专业所属行业必备的通用基本技能要求设置课程,搭建职业能力基础平台。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相应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制订课程标准,安排专业见习。[1]选择能支撑本专业核心职业岗位的职业基础技能资格证,一般取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组织学生参加本类专业所属行业、地区职业基础技能竞赛。

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认证(模块)层:根据专业核心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设置课程,形成本专业核心职业能力。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过程制订课程标准、设计课程项目,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方式组织教学,安排生产性顶岗实习。必考本专业核心职业岗位资格证,一般取国家承认的资格证书。

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模块)层:根据专业综合性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设计多个核心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性技能课程,如职业拓展能力限选课(以职业岗位综合性训练项目组织教学)、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实现职业训练与学生就业零距离对接。训练学生毕业后获取本专业职业岗位二级资格证书的基本能力。组织学生参加本类专业所属行业、地区及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

本课程结构始终贯穿着职业能力本位这条主线。据此,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见表1。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评价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中指出: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资格标准为纽带,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主体有效衔接。据此,本课程体系具备如下特点。

1.始终贯穿职业能力培养主线一个职业包含若干工种或岗位,一个工种或岗位有不同等级的职业能力要求。本体系横向以职业中的工种或岗位设置课程,纵向以职业等级要求安排课程顺序,从而形成纵横交织的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本改革实施后,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明显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上升到99%以上。

2.以国家职业标准为职业能力的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各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知识水平和技能要求对从业者做出明确的规定。它通过工作分析方法描述胜任各种职业需具备的能力,反映了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国家职业标准可作为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改革实施后,该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资格取得率从2009年的78%提升到2012年的100%。

3.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和序化课程工作过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能力三要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境中通过内化、整合和迁移而形成的。因此,课程开发和序化必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本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和综合职业素质必修课完全模拟真实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4.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保持课程体系的先进性当今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加快了职业能力的动态变化,因而出现国家职业标准有时滞后于职业发展的状况,技能竞赛对此可做弥补。行业、地区和全国性职业技能竞赛均有紧跟科技进步的著名企业支持,因此竞赛内容及时反映相关职业的新成果,体现竞赛的先进性。仅2012年,该专业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6次,获奖3项(分别为“2012年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广东赛区团体三等奖、“2012年第五届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决赛团体三等奖、“全国统计调查技能大赛” 团体和个人二等奖)。实践表明,职业技能竞赛反馈的信息促进了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

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组有序的教学活动,它体现的是教育思想,实现的是人才培养目标。能力本位教育观强调学习主体通过行动实现能力的内化,是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它冲破了传统的以知识传承为主的教学模式的藩篱,创建理论、实践二元合一的教学模式。能力本位课程体系解构了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型“知识体系”,重构以工作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能力本位课程考核由传统的以“陈述性知识”为主转变成由学习主体自我建构的承载着经验和策略的“过程性知识”为主。这场教育变革正推动着中国职业教育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的教改实践证明,这种变革提高了教学质量,实现了学生、社会、学校共赢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