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2 09:14: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就业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职业情感;高职学生;机电一体化
[DOI]10.13939/ki.zgsc.2017.06.214
1 调查背景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早在2008年就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近几年随着招生形式的变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经济转型、就业、社交媒体等诸多社会形势的快速变化,专业教师明显感觉到了教育教学对象群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尽管教学改革在持续推进,但教师仍会感到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成就感较低、失落感较强等困惑。本文主要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开展了有关高职新生职业情感方面的调查。
2 调查内容和数据统计
此次调查对象为高职一年级新生,在入学一个月后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270份,回收率90%。问卷的主要内容涵盖了高考志愿、兴趣爱好、专业了解、就业前景、就业意愿、家庭影响等方面。通过开展新生学情调查,分析机电专业新生的职业情感数据,以期找到教学对象的变化规律和特点,为专业教学因材施教提供一定的素材和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缓解教师成就感低的焦虑。
2.1 兴趣情感统计
上表中的数据表明,74.8%的新生都是自己选择填报的第一志愿。填报志愿时是否了解专业基本情况的结果数据,比例各占近一半。通过入校后的专业教育,增进了专业了解的为78.5%,相比入校前增加了31.8%,表明学校的专业教育有较好的效果。这一比例与高考时志愿填报数据基本相符。在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本专业的问题上,其数据略高于进校前专业了解的比例,但是明显低于第一志愿填报率20个百分点。
通过专业学习,学习兴趣增加的人数虽然占有六成多,但未增加的比例依旧偏高,占近四成。对比分析入校后专业了解和学习兴趣的数据,有16.3%的同学因为了解专业反而削弱了其专业学习兴趣。在关注专业发展趋势的问题上,其数据与学习兴趣比例基本相同,符合规律。关于班级整体学习兴趣的评价问题上,选择绝大多数为20%,较多为23%,一半为29.2%,较少为18.9%,很少为6.3%,几乎没有为2.6%。
2.2 就业情感统计
关于就业前景问题的统计数据表明,选择很好的占25.2%,较好的41.1%,一般的30.7%,不好的3%。就业正面评价合计76.3%,我们认为新生对就业前景是持积极态度的。在从事本专业就业意愿的问题上,57%的新生表示愿意,43%的表示不愿意。影响就业意愿的因素中,兴趣排第一为30.6%,其他主要因素依次为社会需求22.4%、发展空间20.8%、收入趋势9.3%、自身基础7.8%、其他因素9.1%。
2.3 家庭因素统计
统计数据表明,其父母氖禄电专业的占41.1%,认为其父母有意愿让其从事机电专业的占55.2%,对其职业选择有决定性影响的占45.9%。我们认为其父辈从事本专业的比重很高,多数父母认可机电专业的职业岗位,同时家庭对孩子职业选择的影响力不强,主要取决于孩子本人意愿。
3 调查结论和浅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与分析,结合与部分同学和教师的个别交流,我们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本院机电专业的第一志愿录取率较高,但录取时新生对专业情况不甚了解,其中了解的比例略高于家庭父辈从事机电专业比例数,略低于父辈倾向于让其从事本专业的意愿。因此,我们认为有一半多新生,在内因缺少对专业的主动了解和兴趣,外因缺少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影响,其从事机电职业的情感基础不稳定,容易发生迁移。
(2)专业教育有效果,大幅度增进了新生对专业的了解。但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不理想,与对专业发展趋势的关注度基本一致,其比例明显低于专业教育效果。愿意再次选择本专业的比例明显低于第一志愿录取率,略高于录取时对专业的了解比例。因此,我们认为在入校后的学习生活中,职业情感受到了学习兴趣的主要影响,发生了明显比例的迁移。
(3)正面评价本专业就业岗位前景占比较高为76.3%,但愿意从事本专业岗位的就业意愿偏低为57%。对比第一志愿率的74.8%和重选本专业的54.8%,我们发现两者的数据基本一致,我们认为入校前第一志愿填报是受机电职业岗位良好就业前景的主要影响,但入校后对专业兴趣的提升不高,导致从事本专业职业的意愿较低。
(4)调查统计中的多项数据表明,有53.3%的同学填报志愿时不了解专业、45.2%不愿重选本专业、37.8%专业兴趣不高、43%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岗位。因此,我们认为教师群体的成就感低、失落感强的感受是基于这些数据,与实际事实是相符的。
关键词: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就业前景;学科特点;优势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0.030
0 引言
中国的综合实力正在与日俱增,而且综合实力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如何,其还能够对一个国家的国家地位起到决定性影响,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大力培养高知识含量、高素质的人才,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中国的国家地位和综合实力。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在进行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社会中的实际需求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性,进而制定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专业的高素质人才。下文针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科特点和优势以及就业前景和方向进行具体分析探讨。
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学科特点和具体优势
1.1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特点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中包括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等等,所以,其也是一门交叉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就是对机械设施设备进行设计、制造、控制,以及在生产中的管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利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方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有效解决机械制造领域的复杂技术难题,进而提高我国现代化机械设施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关键教学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学生们能够在机械一线生产过程中充分掌握机械设施设备的设计、制造、运用、研发、运营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才能,进而使学生们都能够成为高技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1]。
1.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具体优势
经济建设的不断进步促使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发展前进,很多自动化产品一般都是由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控制的,并且其也能够完成自身的数据处理和控制,进而提升自动化产品的质量,完善产品的使用性能。另外,随着微控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自动化产品的控制获得了更好的技术支持,使得产品的控制更加的简单和便捷。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当自动化产品在正常操作的情况下,产品可以再既定的方式下进行运转,不会受到操作者的影响,也就是说,产品在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具有安全性和效率性,因此,在技术工业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大大地提升产品的合格率,提高工作效率。
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所从事的行业和要求
2.1 成为机械制造工程师
想要成为高素质的机械制造工程师,就必须有电子学、机械工程学、计算机技术以及控制工程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能力,并对机电一体化有着充分的认知,应该通过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们对机电一体化进行基础训练,进而使学生们成为高素质、高技术人才。因此,机械制造工程师必须要对机械设施设备的制造原理、基础、微机原理应用和设计等课程进行良好的学习。除此之外,机械制造工程师能够在国家的国防部门、机械研发部门以及各种企业之中进行机械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等工作[2]。
2.2 设计与制造模具
该专业的高技术人才还能够在型腔模、冷冲模和工装设计和制造方面进行工作,比如说机械模具的制造、钳工操作、机械维修等等巩固走,另外,从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作的人还应该具有工程力学、电工技术、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机械制图以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够满足当代社会对机械制造以及自动化就业的需求。
2.3 自动化技术
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自动控制原理和应用方法、自动化单元技术和集成技术等。自动化技术在当代社会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应用技术,从事自动化专业工作的人员必须要对运筹学、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科学、信号与系统、电路原理等知识进行良好的学习和掌握,并能够将其运用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另外,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以及电子工程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所以,从事自动化工作的人员一定要具备扎实的理科知识和技能基础,一定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偏科现象[3]。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这就是自动化技术与其它学科的关联性影响的,并且自动化技术工作想要转型的话也非常容易。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了解到,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就业方向非常广泛,而且就业前景非常开阔,所以,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是一门技术性非常强的交叉学科,学生们不但要对自身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不断的提升,还应该对专业知识技能进行充分的掌握,而且就业之前还需要获取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们在就业的时候专业技术和能力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而逐渐将自身培养成为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人才,促进我国社会建设和经济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丁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就业前景[J].群文天地,2012(10):258-259.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测控与仪器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毕业生具备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计算机应用等方面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亦可担任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电子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开发各行业所需的测控系统及测试仪器,兼顾工程科学教育与工程实践训练的基本能力。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该专业注重工程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培养,专业口径宽、适应性强。
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可在机械和设备制造、电子工程和电子工业等重要领域担任职务,就职于需要使用汽车和航空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微型和精密仪器技术、印刷和媒体技术、音频视频技术、医疗技术的企业。机械电子广泛应用于例如感应机器人,自控机床设备,医疗微型器械以及现代化轿车的传动机构。
机械电子的工程师可承担创新、设计、装配、制造、生产和调试的工作,以及系统规划、方案设计、前期工作、质量控制、销售、客户服务、使用培训、咨询和售后服务的职责。
网络人才更加走俏
互联网将成为名副其实的“富翁制造工厂”,网络人才将更加走俏,其中风头最劲。最赚钱的是软件工程师、游戏工程师和网络安全师。
一份最新数据显示,从1996年至2006年,中国需要100多万个软件专业人才,目前尚有10―40万个电脑软件职位的空缺。中国的电脑动画和特别效果业求才若渴,年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业人才需求更大。由于中国电子信息网络安全系统较为薄弱,网络安全正成为一门新兴产业,网络安全工程师将成为热门职业。
土木工程,汽车制造、中医药专业受追捧
在今年的高校招生中,一向表现平平的土木工程、汽车制造、中医药专业受到了广大考生的追捧。
此前,土木工程总是不温不火。随着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进西部大开发,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导致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增。
经过几年快速成长,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政府也正极力扶持汽车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带动零部件制造、售后服务、汽车美容等相关产业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工作岗位。
中医药是中国的传统优势行业。现代医药技术的发展,将让世人再次领略中医药的风采。
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专业需求旺盛
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今年高校招生情况理想,毕业生近年的就业形势也不错。随着国外企业本土化及国内企业国际化的步伐加快,高素质营销人才与国际贸易人才将越来越走俏。
广告业“钱”途无量
广告已发展成蕴育巨大商机的新兴产业,甚至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钱”途无量。专业人士认为,未来的广告人将不是普通的高薪阶层。21世纪的广告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智慧密集型的产业。今后几年,该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将会加大,高校广告专业毕业生的身价也将水涨船高,供不应求。
外语,电子类专业前景依然乐观
从近几年的高考招生可以看出,外语专业或外语院校的报考热度不减。由于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国家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逐年攀升,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乐观。
近两年,国家对通讯基础设施的投资每年都达近2000亿元。计算机、通讯工程、微电子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依旧旺盛,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
关键词:高职学校;身份认同;自我评价
学生的身份认同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为了深入了解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感现状,我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吴中办学点三年制高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式了解实情。
1.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
我对2011年和2012年招收的三年制高职几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对专业认同状况相差较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6%,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23%,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9%,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22%。他们的缺点是理科基础不扎实,理论知识不丰富。优点是动手能力比较强,都比较喜欢实训课。他们对未来自己的职业定位比较准确,学习目标主要瞄准技师证书,有些人还希望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争取拿到高级技师证书。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45%,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30%,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25%。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认为自己数学基础比较差,学习上有畏难情绪。另外,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以后走上工作岗位都必须持证上岗,有些学生对自己成功通过国家统一举办的考试信心不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55%,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45%。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迅猛,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高职学生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另外,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信心不足,他们认为用人单位一般不会招用高职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4%,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26%,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8%,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22%。他们觉得本专业应用性强,对未来职业的预期也比较好,该专业毕业的高职学生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认同感差的占18%,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差的占30%,对本专业认同感较强的占34%,对本专业认同感强的占18%。他们认为物流管理专业目前就业前景较好,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的学生也比较欢迎,但是他们对自己职业规划信心不足,认为自己与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差距较大,缺乏竞争力。
从以上几个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较强,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一般,会计与审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感普遍较差。从影响学生专业认同的因素来看,就业前景状况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几乎每个接受调查的学生都会谈到本专业的就业状况。另外,高职学生更加喜欢动手能力强,实践性强,对基础课程要求不太高的专业。总之,高职学生对专业认同感普遍不强。
2.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
我对2011年、2012年招收的三年制高职7个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他们的自我评价普遍不高。他们普遍反映自己在学习上与同龄人相比缺乏竞争优势。原因主要是他们都经历了高考,高考成绩都不理想,最终选择三年制高职是无奈之举。另外,有许多学生的专业都是父母帮助选择的,而非本人真正的意愿。真正喜欢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生比较少。他们大多认为自己不适合从事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而适合从事实践性强的工作。他们往往认为自己的动手能力比较强,协调性好。他们大多希望自己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为毕业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打好基础。不同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也不相同,按照自我评价由高到低排列: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电子、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与审计、商务英语。这种排列顺序与专业认同感由强到差的排列顺序差不多,这也说明对专业认同感强的学生自我评价比较高,对专业认同感差的学生自我评价比较差。
3.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概况
所谓身份认同就是指对自己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身份的接受和确认。通过调查,尽管他们都已经踏入高等职业学校的大门,进入不同专业的课堂参加学习,但是大多数学生还是不太愿意接受自己是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这一事实。尽管学校有进出学校佩戴胸卡的规定,但是这一规定执行得不是很好,有些学生没有主动佩戴胸卡的习惯。他们在校内迫于学校检查的压力,勉强佩戴胸卡,一旦离开学校,头一件事就是摘下胸卡。究其原因,他们认为就读高等职业学校代表了他们是高考的失败者,所以他们从内心深处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另外,国人对普通高等教育比较重视,对职业高等教育不够重视,所以他们不太愿意向别人表露自己是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总之,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份认同感普遍较低。
4.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身份认同感的途径和方法
(1)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国家越来越重视高等职业教育。国家每年都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投入巨资,进一步改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充实师资力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平等的。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实践,要让学生相信德国职业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职业教育的明天。
(2)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具有丰富理论知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是人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也是人才。从当今社会现实情况来看,高技能人才就业非常走俏,许多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还未毕业,就已经被用人单位抢订一空。反之,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社会一大难题。另外,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不高,他们往往是先就业后择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平均高达92%,有些专业接近100%。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可以列举许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走上社会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例子,以此激励在校生不要妄自菲薄。学历和能力相比较,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劳动者的能力,高分低能的人不受欢迎。
(3)我们要组织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各项体现自身价值的活动。我们要教育高等职业学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想方设法使他们走出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阴影。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与自己所学专业知识有关的免费服务,一方面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另一方面让社区居民更加了解高等职业教育。
总之,我们要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导他们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宝贵时间努力学习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学习和实践,努力成长为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控机床 培养兴趣 未来前景
The first class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Wang Yurong
【Abstract】The first lesson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should be started from cultivating students’ interest, how to learn well the numerical control and the future foreground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elucidated the developing course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and the wide use of the numerical controlling technology. Teachers should lead students to master the knowledge on the machine, know about the electric control technology, to be good at the operating skill, to do some simple programme and to apply the computer office technology. Collecting knowledge can prepare for learning well the numerical control machining and look into the future of it.
【Keywords】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Cultivating interest Future foreground
随着我国机加工业向大规模集约化的发展,数控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机床,这样就需要大批数控加工的技术人员、编程的技术人员以及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技工学校就是培养这些技术人员的摇篮。
如何为技工学校的学生上好数控机床第一课?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1 数控机床的发展过程。什么是数控机床?数字控制机床(Numerical Control Machine Tools)简称数控机床,这是一种将数字计算技术应用于机床的控制技术。它把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控制信息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数控机床较好地解决了复杂、精密、小批量、多品种的零件加工问题,是一种柔性的、高效能的自动化机床,代表了现代机床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一种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
数控机床综合应用了自动控制、计算机、微电子、精密测量和机床结构等方面的最新成就。
从1952年至今,数控机床按照控制机的发展,已经历了五代。
1959年,由于在计算机行业中研制出晶体管元件,因而在数控系统中广泛采用晶体管和印刷电路板,从而跨入了第二代。
1965年,出现小规模集成电路,由于它体积小、功耗低,使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得以进一步提高,数控系统发展到第三代。
以上三代系统,都是采用专用控制计算机的硬接线数控系统,我们称之为硬线系统,统称为普通数控系统(NC)。
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小型计算机的价格急剧下降,激烈地冲击着市场。数控系统的生产厂家认识到,采用小型计算机来取代专用控制计算机,经济上是合算的,许多功能可以依靠编制专用程序存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构成所谓控制软件而加以实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功能特色。这种数控系统,称为第四代系统,即计算机数控系统(CNC)。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就在1970年前后,美国英特尔(Intel)公司开发和使用了四位微处理器,微处理芯片渗透到各个行业,数控技术也不例外。我们把以微处理机技术为特征的数控系统称为第五代系统(MNC)。
1.2 数控技术的广泛运用。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新兴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使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世界各国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不仅大力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而且在“高精尖”数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因此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综合国力和国家地位的重要途径。
数控技术是用数字信息对机械运动和工作过程进行控制的技术,数控装备是以数控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对传统制造产业和新兴制造业的渗透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即所谓的数字化装备,如数控机床等。其技术涉及多个领域:①机械制造技术;②信息处理、加工、传输技术;③自动控制技术;④伺服驱动技术;⑥传感器技术;⑥软件技术等。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国防、汽车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行业装备数字化已是现展的大趋势,如:桥式三、五坐标高速数控龙门铣床、龙门移动式五座标AC摆角数控龙门铣床、龙门移动式三座标数控龙门铣床等。
2.如何学好数控技术。数控专业是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优良,专业技术适用,实践能力突出,能在数控技术领域面向数控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等多个不同方向发展,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维护以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学习数控机床前,先积累一些必备的知识,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车工工艺学、工件的装夹与定位、机械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CAD/CAM技术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2.1 要掌握机加工知识。在学习时应初步掌握普通机床的加工工艺,装夹、定位,加工工序的安排等。这样对普通的技工学校学生要求就高了很多,要想学好数控机床的加工,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要有大量的积累。建议同学先多了解数控机床的信息知识,增加兴趣。
2.2 要了解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机床是电气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的设备,如进刀量、加工量等全部依靠的是编码器控制,各种定位等主要依靠光、电、磁等各种传感器控制。不掌握足够的电气控制技术不仅难以正确操作设备,就是一些简单的故障也难以排除,因此更谈不上利用数控机床加工出合格的工件。
2.3 要熟练计算机操作技术。目前,最新的数控机床都是利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和操作的。其操作系统使用的就是计算机操作系统,不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根本谈不上去学习和使用数控机床。因此学习和使用数控机床首先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会熟练使用计算机操作系统。
2.4 要会简单计算机编程。数控机床所加工的工件形状和工件的加工步骤以及加工顺序全部依靠给计算机输入指令来进行操作的,这些指令就是通过编写操作程序来完成的。因此学习数控机床首先要熟记各种操作指令,然后根据加工工件的要求和加工的顺序将指令编写成操作程序,这些操作程序就是通过计算机来指挥机床进行机加工作业的。不懂得指令的含义或不会把指令变成程序就无法指挥数控机床进行机加工。
2.5 要能运用计算机办公技术(CAD/CAM)。数控机床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适应越来越复杂的加工工件要求的,而目前很多工件用常规的人工设计已无法完成,即使设计出来,它的图纸也难以识别。如飞机发动机、各种汽轮机等。这些复杂的工件都需要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加工(CAM)。如果不了解CAD/CAM等常规的知识也无法熟练操作数控机床。
3.数控加工未来前景。
3.1 人才缺乏,人才宝贵(我国材料科学研究领先,但机加工技术落后)。目前,我国制造业已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但掌握数控技术的机电复台型人才奇缺,其中仅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修人员就短缺60多万人。我国数控技术人才不仅数量上奇缺,数控技术是集机械、电子、信息和管理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数控技术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起点地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制造、CAD/CAM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制造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3.2 未来普通机床逐步向数控机床发展。未来的机加工技术将越来越向高效、复杂化、高精度方向发展。普通机床已无法完成其加工要求,这样一来,普通机床将逐步被数控机床所取代。
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相比较,有以下优点:
①自动化程度高,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②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强,可以适合加工普通机床无法完成的复杂工件。
③加工精度高,质量稳定,不受操作工人的情绪影响,对人员的依赖性小。
④易于建立与计算机间的通信联络,容易实现群控。
最经济的是普通机床可以改装为数控机床,这样由普通机床向数控机床发展的步伐又可更快一步。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习方向 就业准备
中图分类号:TM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45-02
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简介及运用范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等学科和专业,将强电与弱电、电工与电子技术、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是一门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新兴学科。该专业在各行各业都有发展和应用,小到电子元件,大到航空航天器材,都与它的存在有着密切联系,从农业到建筑、从生产到研发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运用,发展非常迅速。从事该专业或者进行对该专业深入研究就需要具备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语言技术、信息处理与控制方面的能力,能够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以及管理与决策。既需要电气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基本实践能力,又要掌握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知识面的宽度,专业基础的扎实程度,应变能力及适应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习的开展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必要的人文素质课和基础课以让学生掌握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读写能力外,该专业还开设了电路分析、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控制技术等理论知识。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通过开设金工实习、电路工艺实践、电气工程训练、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等课程来培养学生在电工、电力电子、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能力。在完成学习任务之余,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信息,了解该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以保持对专业的敏锐度。在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培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保持创新意识,同时借助学校相关实验室平台培养一定的创新能力及科研能力。
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各分支学科发展方向
3.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最具有优势的专业。该专业主要用于高压电器设备的设计、制造、运行和维护。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可就业于电力设备制造行业,从事该行业高电压设备的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工作,也可到电网公司,供电局,发电厂或者一些大型工厂工作,如果专注于该专业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可以到各大高校或科研院所理论研究工作。
3.2 电气技术方向
电气技术方向主要指的是现代电气技术。现代电气技术是在传统电工技术之上再结合了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该方向主要用于电气测量与控制技术方面,从事电气技术方面的高级电气工程技术人才可以负责信息处理等工作。在电气技术方向毕业后可从事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可就职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的企业、公司,也可以从事该方向的科研或者教学工作。
3.3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
应用电子技术方向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的一个特色专业,结合了电力电子和信息电子。该专业主要学习的是电气工程、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信号变换与处理等方面。由于该专业兼备了电气与电子,融合了电力电子与信息电子,其就业的范围也比较宽,从电力、电子,到交通、通信等行业,可以从事技术研发、运行及管理等工作,发展空间较广。
3.4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
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方向就业前景良好。该专业主要用于高压电气设备设计、制造和运行维护等方面。毕业后可从事高压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及相关管理工作,或者对用于高压电气设备的电力产品进行设计和研发,也可在各大高校从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教学、研究工作。
4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就业准备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新兴的工科热门专业,每年都有大量的考生报考,相应的就会有大量的毕业生进入社会,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主要有4个方向:电力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产业。电力专业本科生毕业生因专业水平有限,如果想在各高等学校就业,一般负责非教学类工作,如,学生管理等,具备硕士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可从事教学工作,或在高校实验室、研究所进行电力技术科研开发工作。该专业毕业生也可在国家、各地区、省及市县的电力公司或供电局就职,从事行政类的管理工作,或者是各级电网的电力输送的调度、分配,电力设施及其配套工程的建设,电力工程设计等相关技术工作。擅长于电力电子相关产品制造、研发的毕业生可进入高新技术产业就职。
经过4年的本科教育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对该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但这样的知识能力体系能否完全胜任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负责专门的技术工作呢?答案就不一定了。比如:到电力科学研究院、电力设计院、高新技术企业等这些要接触到电力行业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的单位企业,它对从业人员的理论基础,学习和掌握大量的高新技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本科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环境不同,它不仅需要快速地掌握和吸收高新技术,还需要能够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科研成果,进而提升为对技术的创新。在这样的工作要求下,本科生所掌握的理论构架将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加之本科阶段对知识的掌握多数停留在理论水平,运用理论的能力存在一定缺陷,在科研过程中对问题的发现、理解和解决的“三步走”就不易施展。但到了研究生阶段,对专业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学习,在课题和项目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理论的掌握更加深入,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更为系统。研究生在进入科研单位或企业所需的培训时间短,创新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更高,更能为科研单位或企业创造价值。
5 心得与体会
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运用范围,发展方向以及从事相应岗位或者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以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同学们对于专业前景,就业方向的迷茫和顾虑等消极情绪,给同学制定学习目标和明确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信息,有利于掌握该专业的学习模式。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理论基础的学习,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结合一些校内外的比赛或项目来提升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今后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为电力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宋明杰.浅析测控技术[J].科技风,2015(14):121.
关键词:创新;技术人才;计算机系统;发展动态
一、计算机技术的现状
计算机技术专业在诸多方面就业前景都比较好,例如:(1)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2)软件工程方向 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众多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个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3)通信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到信息产业、财政、金融、邮电、交通、国防、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从事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科研、教学和工程技术工作。(4)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二、计算机技术的需求分析
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 按照人事部的有关统计,中国今后几年内急需人才主要有以下 8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技术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环境保护技术人才;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律师人才。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曾联合调查的专业领域人才需求状况表明,随着中国软件业规模不断扩大,软件人才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按照合理的人才结构比例进行测算,到2005年,中国需要软件高级人才6万人、中级人才28万人、初级人才46万人,再加上企业、社区、机关、学校等领域,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而且数控人才需求也在逐年增加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承担数控机床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工人;而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随着企业进口大量的设备,数控人才需求将明显增加。不仅如此,近年来电信业人才需求也在持续增长 电信企业对于通信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持续增长。随着电信市场的竞争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对人才层次的要求也不断升级,即由本科、专科生向硕士生和博士生发展。市场营销人才也是电信业的需求亮点。随着电信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电信企业开始大举充实营销队伍,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将会十分抢手。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软件人才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教育部门的统计资料和各地的人才招聘会都传出这样的信息计算机、微电子、通讯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从总体上看,电子信息类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十分看好,10年内将持续走俏。网络人才逐渐吃香,其中最走俏的是下列3类人才:软件工程师、游戏设计师、网络安全师。
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短期内社会需求仍然很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从全球IT行业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低迷发展,IT行业已经走出低谷、大有东山再起之势,IT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从中国情况看,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美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达到 180多万,印度达到90万,而中国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不足40万。这就说明,中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这将严重束缚中国IT行业的发展,特别是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中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特别是中国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区,急需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就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有关资料显示,截止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总数为1683所,本科学校679所,其中505所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专业点数之首;2003年,计算机专业在校学生人数27万,占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4.6%,加上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在校生达到63万人。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量占全国所有理工科学生总数的1/3。这样势必导致计算机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将更加激烈。截至2005年底,全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平均就业人数 322.8万人,其中工人约占6 0%,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比例较低,远不能满足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软件业人才供需矛盾尤为突出。2002年,全国软件产业从业人员59.2万人,其中软件研发人员为15.7万人,占26.52%。而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国家技术人员的平均比例都在30%以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技术人员总量稍显不足, 因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可以作为计算机技术专业人才发展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