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2 09:14: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教育的干预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一、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高职学生培养过程中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成为不可忽视的教育问题。相比中学生来说,高职学生存在更多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家庭、学校等方面,因此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本文对400名学生实施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进行调查。
二、资料与方法
1.基础资料
从长江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2014级信息服务工程学院学生中选取4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学生200名,参照组实施基础干预和健康教育,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学生中男生112名,女生88名,最大年龄25岁,最小年龄20岁;参照组学生中男生109名,女生91名,最大年龄26岁,最小年龄21岁。
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而实验组实施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措施为:①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团队。高职院校管理层应该完善机构团队合作机制,形成信息化小组,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明确划分成员责任和义务,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②优化网络环境。高职院校优化网络环境的内容主要包括促进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高度配合高职院校的工作以及加大经费支出,改善网络环境,监控学生网络行为等方面[1]。③完善规章制度。高职院校网络环境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健康、可持续地开展网络心理教育,重点是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效约束学生的自身行为。例如,明确奖惩条例,完善网络纪律,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2]。
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学生强迫、人际关系、躯体化、抑郁、求助、解决问题等指标,利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进行统计和调查,利用分级方法统计学生各项心理情况,了解学生面对问题时的不同方式以及行为差异。
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均应用SPSS19.0软件统计我校400名学生的所有资料,两组学生患者SLC-90对比和应对方式指标结果等比较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进行t检验,P
三、 结果
对比两组学生各项指标发现,实验组人际关系、躯体化评分没有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4)。实验组强迫、抑郁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实验组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和求助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值都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所开展的高职院校心理干预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缓解学生抑郁情绪等,具有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调查技术普及,效果评价逐渐成熟
由于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计划和评估的需要,对于目标人群和社区开展麻风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逐渐得到重视,方法也日趋成熟,改变了长期以来麻风病健康教育针对性科学性不强的落后局面。这方面的相关报告较多。如Giri等[3]对印度农村地区的医学生和医生的麻风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表明,医务人员和医学生对于麻风病的基本知识较为了解,但在麻风病的传染性、主要症状、公共卫生问题及婚姻等方面有错误的认知,医学生较医生更为明显,需要在这些方面予以加强。李孝安等[4]曾经在云南玉溪麻风流行较重的县(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麻风疫点村及非疫点村各3个,对抽取的调查点以随机入户法抽取18岁以上的大众人群各100人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对麻风的认知、行为及态度。结果村民对麻风的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等知晓率偏低,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麻风病人存在恐惧与歧视。作者认为麻风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防治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患者仍存在偏见,今后需加强对大众的麻风健康教育。王景权等[5]曾经使用个别指导、发放宣传单和有奖测试的方式对浙北农村地区农民健康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农村居民对麻风的基本知识均有明显的提高,但提高的程度并不同步,对于麻风的传染性、麻风残疾的预防以及麻风的皮肤损害等知识点,健康教育后知晓率仍相对较低,对于麻风病的态度有一定程度转变,但是与麻风患者日常交往的意愿没有变化。总体来看,随着国内外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增多,今后建立相对标准统一的麻风病健康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能性将逐渐加大,更有利于麻风病健康教育活动的计划与评价。
2 健康教育成为歧视干预的基本策略
麻风病歧视是指对于麻风病受累者及其相关人员持有的一种以贬低、疏远、排斥、敌视、不公平对待为特征的一种混合的态度和行为状态。本世纪初以来麻风病歧视受到高度的重视,消除歧视被列为麻风病健康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和工作内容,开辟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新的领域。如王景权等[6]曾经调查浙江省农村社区普通村民314人,结果发现其针对麻风病的歧视平均得分为(10.57±4.18)分(总分20分),10项歧视形式中前5 项依次为不愿小孩到病人家玩(1.44±0.68)分,不愿与麻风病人打牌娱乐(1.38±0.68 )分,不愿与麻风病人一起就餐(1.35±0.62)分,不愿用麻风病人家的粮食蔬菜(1.33±0.68)分,不愿使用麻风病人的工具(1.31±0.61)分,刘盾等[7]曾经对385例麻风病人的家属进行歧视的相关调查 ,麻风受累者家属麻风歧视得分为0~10分,平均(3.72±2.47)分,处于低位水平。家属麻风歧视最严重的形式为不愿意病人接触小孩,其次是在家庭事务决策上不够尊重病人。麻风受累者家属麻风歧视的相关因素为: 年龄、治疗方式知晓程度、麻风知识知晓程度。Raju等[8]在印度通过在社区成立麻风歧视消除组委会,并由组委会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结果这种形式效果很好,也被社区所接受,有效地减少了社区对麻风病的歧视。Hugh等[9]在南尼泊尔开展了“歧视消除运动”,作者先建立了相应的理论框架和假说,确定了麻风病人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该计划于2002年开始实施,首先建立了自我护理小组,然后逐渐发展成自助小组,给予了微型贷款,逐渐发展成有影响力的非政府组织,得到社区的广泛承认和认可。麻风受累者通过自身形象的塑造与能力的建设改变了社会的歧视态度。这一系列有关麻风歧视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歧视的理解,所提供的麻风歧视干预的理论框架和现场工作经验,对于我们今后更好地开展麻风歧视干预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 麻风病健康教育策略趋向多元化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中图分类号:B39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02
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可行性
家庭对子女的心理影响并不因为子女跨入大学而停止。家庭是大学生现有心理状态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进一步影响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之一。大学家校合作能为分析大学生心理现状和心理问题提供良好平台,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进行家校合作是可行的。
(一)国内外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为我们提供了良好借鉴
20世纪70年代至今特别是近30年来,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其所面对的对象包括学生、全体教师、家长、学校行政领导、社会教育工作者等其他相关人员[1]。以美国为例,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对象主要有个体干预、环境干预和整体干预几种类型[2]。操作模式上有“邀请模式”、“综合模式”以及“顾问教师计划”[3]。具体实施内容如大学新生入学前让家长与学生均接受心理辅导,为促进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作好心理准备;学校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中会提供相应的服务项目,如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学习辅导、和教师或家长间的咨询会诊、心理干预与援助、项目评估、学术研究等。同时,通过为家长提供咨询、培训、保健等服务提高家长的心理功能从而间接地促进学生心理发展。
相对而言,国内这方面的专门研究较少但很有启发意义。如李国强[4]和刘海华[5]在这方面的探讨等。已有这些研究和实践为我们开展家校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家长文化素养不断提升,参与子女教育活动的意识和动机逐渐增强
当前以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生大部分都将是家庭独生子女,相对多子女家庭而言,他们的家庭为其成长与发展投入了(或更愿意投入)较高的成本,学生个体受到更多的家庭关注或期望。同时,随着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升,学生家长对于教育的义务和教育的权利的认识逐渐深入,这将促进其参与子女教育活动的意识与动机的逐渐增强。这为家校合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铺垫。
(三)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进一步实现
现代科技的发展与沟通方式的多样化、便捷化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新兴的便利的条件。如手机、网络的普及、可视电话的应用等极大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途径。就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言,目前已有研究者进行家校互动支持平台方面的应用系统的尝试研究[6]。随着科技成本的不断下降,以及学校和社会力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支持投入,基于网络等现代科技的家校合作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家校合作最有优势的途径之一。
二、我国现有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观念有误区
高校方面往往认为大学生是成年人,将家庭纳入其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家校合作没有必要,因为家长的管束将导致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功能的退化;部分高校认为家长不懂高等教育工作,也不懂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合作基础;还有部分观点认为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家长们的教育理念和各自需求的多样性以及甚至错误的观念,使得合作难以协调。
同时,许多大学生家庭认为学校是专门的育人之地,没意识到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有的父母则认为子女进大学是优秀和有能力的体现,没有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更没有认识到家庭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此外,还有部分家长认为自己没有文化和能力参与大学教育活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内容和途径狭窄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涉及的内容主要是通报学生在校表现、学习成绩与学校或老师对家长的“希望”,以及学生出现心理情感危机时紧急干预或遣返休学等。对提升学生整体心理素养、促进心理能力的发展以及心理问题的解决方面很少涉及家校合作。就家校合作途径而言,电话和短信是目前主要的联系方式。同时书信联系仍然扮演一定的沟通角色。合作渠道的单一性直接影响到家校合作的内容与深度。
(三)合作层次较低,缺乏互动
在已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中,学校与家庭并非对等和完全信任的合作关系,学校常把家长看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助手或对象,倾向于向家长宣讲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思想,往往单方面要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校和教师掌握主动权,家长较被动消极,表达和参与的机会很少,来自家庭的许多有益信息无法得到发现和利用,这一现状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功效。
(四)机制、人员、物资方面缺乏保障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设有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中心,但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这一领域缺乏明确的分工和统一的管理规划,或没有明确职能部门来主持,工作往往显得零散或者被推诿,如若出现问题,则出现无章可循的状况。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往往需要教师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教师而言意味着工作量的大额增加,或者出现教师人员的紧缺。此外,资金会约束着学校对家校合作沟通方式与手段的选择,如网络、交通、住宿、电话等费用缺乏保障直接影响工作开展。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开展策略
(一)树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正确观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最终实现同样需要家庭和学校双方的互助合作。不应把学校的作用单方面夸大,忽视家庭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和特有的优势。家庭(或在学校的引导下)可以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维护者和积极促进者,是一股与校方合作的积极力量。学校和家庭应遵循民主平等原则进行深入合作。当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误解、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不懂方法技巧,因而不能正确地对待子女心理时,学校应提供相应的指导或培训服务信息。
(二)提供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保障
高校有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设立家校合作的职能部门,或明确该领域的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相应的工作管理条例,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宣教工作,同时建立一支有较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这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和教育的质量。此外,高校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部门的设立要求进行专款专用,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获得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通过多种途径深入开展家校双向沟通
1、继续深化利用书信、通知、家访、“校访”、家长会、电话等传统联系方式。学校可定期通过书信或简报通讯的方式向家长介绍子女在高校的学习、生活、心理动态;免费发放家长手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给家庭提供心理教育的建议性措施;设立“家长日”邀请家长走进校门正确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鼓励家长提供建议;对特殊家庭可以进行家访;利用入学、寒暑假、毕业前夕等时机开学生家长会,内容涉及家庭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不同阶段发展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同状况的认识与基本处理。
2、开发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家庭、学校、学生三方可以通过电子邮件、qq群、网络视频等进行交互作用,借由影音、图像、文字等远程资料进行信息传递。通过网络家校合作对于一般家庭适当接受培训学习完全可以实现。部分贫困农村地区若为客观条件所制约,当前在途径选择上可适当协调,长远来看是完全可行的。
3、社会中介力量的开发与利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大学的艾普斯坦(Epstein)将家校合作的含义扩展为“学校、家庭、社区合作”,强调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负有共同的责任[7]。这为我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提供了新的视野:如通过高校与社区的关于大学生的信息联系,借由社区力量开展大学生子女家庭的亲子辅导等。
参考文献:
[1]崔景贵.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康教育,2003,(06).
[2]肖婵.美国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模式[J].教育科学,2005,(02).
[3]佟月华.美国学校心理辅导模式的新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2004,(06).
[4]李国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理念与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5]刘海华,丁绍宏.家校合作模式下贫困大学生的诚信培养策略[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1).
【关键词】 强化健康教育; 农村; 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9-0142-03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1],是导致失明、肾衰竭和下肢截肢、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3]。据文献[4]报道,糖尿病患者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危险度比非糖尿病患者高4倍;2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的患者比非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高7倍;糖尿病导致的死亡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5]。为了解强化健康教育方法在农村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本文对强化健康教育方法的结果进行评估,探讨适用于农村糖尿病人群的健康教育方式,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北京市大兴庞各庄地区招募100名5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63.8±7.4)岁,其中并发高血压27例,冠心病8例;对照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65.3±7.8)岁,其中并发高血压25例,冠心病5例,脑卒中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一般健康教育;干预组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干预期限为12个月。具体方法如下。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岁) 性别(例)
并发症(例)
男 女 高血压 冠心病 脑卒中
干预组(n=50) 63.81±7.40 22 28 27 8 0
对照组(n=50) 65.33±7.82 20 30 25 5 2
P值 >0.05 >0.05 >0.05
1.2.1 建立个人档案 将社区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列,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并编号,专人专柜管理[6]。个人档案的内容包括:(1)个人基本卡,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地址、联系电话、经济状况、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2)各项检验指标卡,以表格的形式记录患者的血糖、尿糖、血压、血脂等结果。(3)治疗卡,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情况及发放资料情况。(4)自我管理教育卡,一式两份,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自我监测、自我管理等,一份交给患者,一份存档。
1.2.2 方案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由笔者所在医院有经验的临床医生和护士共同制定强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具体内容,见表2。干预组的患者每2个月到医院进行强化健康教育,严格按照强化健康教育的方案执行,护士每次在授课前对干预组的每位患者进行上次学习内容的测试,掌握患者对知识的掌握及行为改变的程度,并将每位患者的情况记录到健康档案中,同时根据每位患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以自学为主,并可向医护人员咨询。宣传资料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急、慢性并发症,运动及饮食治疗、药物治疗、低血糖防治、自我监测、足部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基线(干预前)和干预后(12个月)分别采用躯体健康监测和问卷调查收集效果数据。
1.3.1 躯体健康监测 体重、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3.2 问卷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测量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用药、监测、并发症和自我管理方面等的知识水平,该调查表经过糖尿病专家指导和认可,经预调查和修改后使用,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复核检查后在Epidata 3.0软件下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配对样本的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躯体健康监测指标变化
在强化健康教育方法实施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躯体监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强化健康教育实施12个月后,总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的改变
问卷调查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在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健康教育实施12个月后,两组饮食、运动、监测和并发症的知识问答得分情况均较干预前明显正向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糖尿病知识问卷得分比较 分
组别 时间 饮食 运动 监测 并发症
干预组(n=50) 干预前 5.26±1.08 5.62±0.81 5.05±0.77 5.49±0.78
12个月 8.90±0.95*# 8.89±0.57*# 8.32±0.74*# 8.90±0.81*
对照组(n=50) 干预前 5.55±1.13 5.53±0.88 5.15±0.83 5.37±0.75
12个月 6.45±1.02* 6.81±0.73* 6.34±0.56* 7.09±0.78*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2.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行为的改变
干预组患者在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后,能够经常的监测血糖,按照医生的建议服用降糖药物,经常检查自己的足部,坚持每天锻炼,减轻体重;而对照组的改变仅包括监测自己的血糖。见表5。
表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行为改变比较 %
组别 时间 监测血糖 按时服药 检查足部 锻炼 减轻体重
干预组(n=50) 干预前 30.1 34.1 33.6 46.1 44.1
12个月 72.5* 82.9* 82.5* 85.2* 46.1
Z值 -3.547 -4.517 -4.625 -3.854 -0.335
对照组(n=50) 干预前 42.0 32.5 42.1 32.5 42.5
12个月 80.1* 45.3 46.0 46.4 46.9
Z值 -3.844 -1.655 -0.523 -1.688 -0.505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3 讨论
3.1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本研究为糖尿病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使各项信息一目了然,有助于医生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为患者精心制作自我管理教育卡,有助于患者采取有利于自身健康的行为,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7]。
3.2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
通过强化健康教育的方式,帮助患者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8],如饮食控制、规律的体育锻炼、定期体检等,很多患者通过与医生、护士的交流,改变了自己以前对疾病漠视的态度,更加积极的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9],消除其抵触情绪,使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配合治疗,增进了医患关系。
3.3 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许多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认识不足,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存在治疗不及时、用药选择和时机不当、擅自停药、频繁换药等误区,从而使得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心脑血管、肢坏死、肾功能衰竭等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发生早、发展严重[10],通过强化健康教育,可以使糖尿病患者明确所用降糖药的种类、药理作用、副作用的观察及服用方法。糖尿病病情的良好控制不仅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亦是糖尿病治疗的根本目的所在[11]。
3.4 健康教育应重视个体化、长期连续的过程
面对农村地区的广大糖尿病患者存在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农村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应该个体化、有针对性的针对每位不同的患者开具健康处方[12]。同时,还要注意长期连续的过程,因为人们行为的改变若想长期坚持下去,还需要医生给予长期的连续指导,对患者进行不断地督促和鼓励,从而促使其更好地控制血糖。
参考文献
[1]李雪琴,蔡红卫.糖尿病患者院外遵医行为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7):205.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07[J].Care,2007,30(Suppl1):S4-S41.
[3]巩秋红,李光伟.2005北京国际DM 预防高层次论坛纪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1):90-91.
[4]陈兴宝,唐玲型.2型糖尿病并发症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评估[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4):238-240.
[5]杨英,冯超,吴琴琴,等.糖尿病的健康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9,3(36):570-571.
[6]林艳,陈初英,卢晓君,等.糖尿病专科门诊患者个人档案的建立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6):441-442.
[7]潘杰,尚少梅,付利,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照顾行为与疾病监控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6,21(17):729.
[8] Rice P L.健康心理学[M]/胡佩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7.
[9]田立英,甄桂兰,曾静.家庭访视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7):8-10.
[10]郭锡明,陈建荣.社区干预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作用[J].实用全科医学,2006,4(4):269-270.
[11]路孝琴,任振勇,瓮学清.北京方庄社区全科医疗门诊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其与病情控制间的关系[J].慢性病管理,2004,6(7):884.
【关键词】 近视;健康教育;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干预性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97.63 G 526.2 R 778.1+1 G 4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1-0030-02
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和家长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学校和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效果,探索开展预防近视的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广州市海珠区于2007年3月-2008年6月开展了学校预防近视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海珠区内1所小学和1所中学为试点学校,其中小学选一~三年级,中学选初中一、二年级。被选年级的全体学生均为干预对象,共选取879人(其中小学生538名,中学生341名)接受近视健康教育干预。在每个选定年级中随机抽取1个班进行干预效果评估。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小学生发放问卷148份,中学生100份。干预前,小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44份(有效率97.30%),中学生95份(有效率95.00%);干预后,小学生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94.59%),中学生98份(有效率98.00%)。
1.2 方法
1.2.1 发放宣传材料 根据项目的工作目的编制宣传材料――《远离近视,未来更光明》(折页),主要内容为介绍近视的严峻形势,对眼睛、个人生活的危害,预防近视“三个一”(一寸、一拳、一尺)等,鼓励家长督促学生纠正错误行为。在项目开始和项目中期分2次向学生发放宣传材料,并要求学生带回家与家长共同学习。
1.2.2 专题健康教育讲座 对项目学校的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使教师系统地了解近视方面的知识,为他们指导学生预防近视提供基础,并要求教师将近视防治知识渗透到教学当中,上课时注意提醒、纠正学生坐姿和读写姿势。项目学校开设了学生近视预防的健康教育专题课,由校医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负责。
1.2.3 行为监测干预 项目期间对学生的有关行为进行监测,每个星期监测2次,为期1个月。监测由各班班主任负责,通过暗中观察学生的读写姿势和眼保健操做法,不断反馈,不断纠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1.3 评估方法
1.3.1 干预前后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近视核心知识、对近视是否可预防的态度、近视相关行为(如用眼情况)、学习环境等。其中小学生采用调查员“一对一”询问的形式进行答卷,中学生则在调查员统一组织下自行填写问卷。
1.3.2 教师访谈 分别对调查班级的班主任和主管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进行访谈,内容有教师和学校在近视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和相关措施的落实情况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问卷调查情况
2.1.1 近视核心健康知识、态度的变化情况 总体上看,干预后中小学生核心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有所提高,其中小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知晓情况,干预前后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1.2 近视相关影响行为的变化情况 干预前后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近视相关影响行为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小学生则在看电视、玩游戏、看书姿势等方面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1.3 中小学校学习环境的变化情况 学校能定期为学生更换座位,而干预前后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不大,小学生认为桌椅高度的合适程度还有所下降。见表3。
2.2 教师访谈情况 教师们认为,学校在预防近视的工作中,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均能按有关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并认为按目前课桌椅高度比例标准来调整桌椅,很多学生感觉不舒适,不能适应学生的生长发育变化;还认为目前的课桌椅能调整的空间不大。
3 讨论
近视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1,2],我国青少年学生近视发病率不断上升[3,4]。2004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调查资料显示,近视患病率已达57.7%[5]。目前尚无科学、合理、确有实效的治疗近视方法,控制近视只能从预防方面着手[6,7]。近视预防是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一项牵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学校必须从硬件上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8,9],教室采光、黑板、课桌椅高度等应符合卫生学要求,有良好的机制使学生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学生眼睛的放松和调节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近视相关行为的正确率比较低,说明学生尽管掌握了日常的预防近视知识,但对预防近视的主要技能掌握得比较少或没有采取正确姿势的意识,从而造成较多的不良行为。教师也没有意识到对学生的读写姿势进行随时的督促、改正的重要性,这些都说明了对儿童进行预防近视健康教育的力度和广度还不够[10]。因此,要加强教师的近视知识教育,加强对学生预防近视技能的培养,矫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11]。通过教师的反复提醒、同伴的榜样作用等,促使学生采取正确的行为,并逐步养成习惯。
该研究探索了卫生和教育共同开展近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认为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学校提供场地和具体实施工作,互相协助,并把健康知识的触角伸向家庭、社会,使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深入和广泛是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学校使家长掌握了近视的知识,配合做好近视预防工作,也说明了在开展近视预防的健康教育时不能忽略家庭的作用[8]。家庭的采光、家长对正确姿势的指导、看电视和玩电脑行为的督促等都是近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只有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密切配合,协作一致,共同努力,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学生的近视问题才能切实解决。
4 参考文献
[1] 石一宁,方严.在校学生(7~18岁)近视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眼科杂志,2006,14(1):78-81.
[2] 王应,江芳润.我国学生近视眼患病率的新资料述评.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79-281.
[3]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 1996:76-86.
[4]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03-106.
[5] 邓纳莉,郭仰峰.2004 年广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状况分析//广州市教育局.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报告.广州:广州市教育局,2004:61-64.
[6] 徐广弟.青少年近视防治指南.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37-41.
[7] 苗珍花,秦毅,张莲香,等.中小学生预防近视干预效果观察.中国学校卫生,2002,23(2):182-183.
[8] 廖文科.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的基本原则与对策.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385-387.
[9] 宋开霞.中学生视力情况调查及分析.中学生物学,2006,22(7):45-47.
[10]彭翠波,刘肇清,万萍.健康教育对儿童近视影响的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8,8(4): 81-82.
关键词:逃避心理;农村小学生;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362-01
说到逃避心理,其实属于一种趋利避害的本能,这是在心理恐惧激发下,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潜在意识。 从心理层面上讲,这也是一种逃避而产生的自我保护形式。小学生受年龄的影响,对外界还没有非常强的应变能力,如果教师再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就极容易让逃避心理出现,最后导致学生无法健康的成长。因此,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让学生将心理障碍一一克服,才能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
1.容易出现逃避心理的几大方面
在小学阶段中,容易造成逃避心理的现象一般有以下几个:首先是对学习的逃避,其中包括:缺乏上进行和自信心、对学习有恐惧感、学习障碍等[1];其次是交往逃避,其中包括:合作、交往能力差、害羞胆小、对人际关系有障碍的等;再次就是挫折逃避,其中包括:依赖性强、承受能力差、对困难进行逃避、意志力不坚定、害怕挫折等;最后就是逃避责任,比如喜欢找借口进行自我退缩、存在责任担当障碍等。
2.农村小学生逃避心理干预策略探讨
2.1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2.1.1对教育方法的改进。农村小学教师要对教育教学方法加以改进,对学生的心态进行深度掌握,利用家庭教育指导、学科渗透、活动引导、团队辅导以及个别辅导的方式来进行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其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将心理的障碍全部克服,走出自己封闭的世界,走到五彩的世界中来[2]。这些都是对逃避心理进行干预的五点原则策略,即启发"动力点"原则、抓住"转折点"原则、巧治"薄弱点"原则、捕捉"动情点"原则以及扩大"闪光点"原则。而且对不不同年级的学生也要实行不同原则,比如如果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原则的运用依次就是:和家长进行合作,创造一个适合学生成长的环境;开设专题性活动,对课外的合作游戏加以设计;建立学习小组,将成长档案进行建立;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多多的对学生进行鼓励,帮助学生们重拾自信心。
2.1.2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首先,各班级的班主任必须要将心理健康课堂的主阵地作用进行发挥,班主任务必要做到师生和谐、点面结合、学生主体、知行并重;不仅如此,更要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创建一个和谐友爱、团结互助的团体,教师更要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给学生们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将黑板报、"心理健康角"、以及健康教育专栏进行大规模的开设,要在学生主体的互动环境中将积极人格建立,这需要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感触、有所体验、有所触动才能形成[3]。
2.1.3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发挥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将学生的人格进行良好的塑造,以此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再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实际与理论的联系,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解决;当然心理训练的加强也不能缺少,教师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的榜样,给学生们更多的积极心理暗示。"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充满幸福感,不要为了其余的蝇头小利而破坏这种幸福,这是无需多说的。"从学生更长久的发展来看,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问题走出阴影是心理教育最近本的步骤,可是让学生们懂得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才是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课堂无疑是最主要的学习渠道,所以把握住课堂非常重要。第一,在教育的目标上,应该将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认识自我,培养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为主要目标。学生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中完成社会关系的学习。关于教学组织,大课堂的学习方式已经显得非常落后了,应该实行小班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和教师有充足的互动,提升教学体验效果。
2.1.4对发展性心理咨询辅导加以重视。不仅是课堂教学,学生的心理咨询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部分。心理咨询分为障碍性咨询和发展性咨询。其中障碍性咨询也是改善学生逃避心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农村小学要将学校的优势尽可能的发挥出来,让心理辅导变得更加具有探索性、体验性、普及性,让小学生能够在交流的过程中改变自我、认识自我,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品格。
2.2家长要改变教育意识。学生教师要通过网络、电话以及家长座谈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保持一个良好的沟通。学校要利用自身信息网络的优势,尽可能的将有利于初中生的可用资源全部利用起来。在此基础上家长要大力配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要达成基本的共识,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人格塑造,将消极情绪进行最大程度的消除。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定期不定期采取积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讲座,让学生的家长们可以对此方面有一定了解,也能更好的在家庭中教学孩子。还可以多多举行一些亲子类的课外活动,比如社会调查、郊游、社会公益等,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也是培养孩子积极人格的重要手段。
2.3对周边环境的改变。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社会环境能够帮助他们加强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心理素质。所以,学校必须要和村委以及政府进行积极的配合,对村里的不良风气进行严厉的打击,对大众传媒中腐化堕落、观念错误以及格调不高的东西进行严格的打击,将村中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尽可能的为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祥和、健康的社会环境。
3.总结
综上所述,对农村小学学生进行逃避心理的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普及还有很多的困难和障碍,但是社会与学校会不断的进行推广和完善,因为其理论对社会积极氛围的建立以及培养下一代优秀综合性人才都是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教育,让学生勇于面对自己,消除逃避心理,并且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蔡鹏川.李万平.石发斌.贫困地区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干预策略探微[J].新课程・上旬, 2015(6):242.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健康教育;需求;护理
慢性心力衰竭好发于老年患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最终进展类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报道称,根据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特点,建立个性化的护理应用策略,能够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1]。本研究中,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针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特点,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6.5~75.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其中心功能Ⅱ级20例、心功能III~IV级60例。
1.2调查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以及出院后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者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问卷中的各种问题及填写要求,待其完全理解后,自行填写,不能代填。当场发卷,当场收回,发卷80份,收回80份,有效答卷率为100.0%。问卷调查题目以多项选择方式开展,以百分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67例选择医务人员的个别指导(83.75%)、66例选择专家教授讲座(82.5%)、46例选择发放健康教育手册(57.5%)、42例选择推荐有关书籍(52.5%)。
2.2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76例选择需求疾病知识(95.0%)、74例选择治疗效果(92.5%)、74例选择治疗方法(92.5%)、54例选择饮食指导(67.5%)、72例选择服药期间注意事项(90.0%)、50例选择运动指导(62.5%)、44例选择复诊时间(55.0%),以及26例选择预防疾病措施(32.5%)。
2.3患者出院后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76例选择电话咨询(95.0%)、36例选择护士家访(45.0%)、40例选择返院咨询(50.0%),以及64例选择发放免费疾病知识手册(80.0%)。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特点[2]:①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多数患者易于接受医务人员的个别指导、专家讲座,表明患者比较容易接受灌输式的教育,对医护人员保持较高的信任感,希望更多的了解疾病相关知识。②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需求中,其中对疾病知识、治疗效果、治疗方法和服药注意事项方面需求较高,对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次之,对复诊时间和预防措施需求相对较低,表明患者对当前治疗的关注,但保健意识薄弱。③出院后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需求中,以电话咨询和免费发放知识手册为主,护士家访和返院咨询次之,表明患者及其家属更容易接受经济方便、实用性方法。
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特点,从药物依从性、饮食指导、加强运动,以及心理护理等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3]:①提高对药物的依从性: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药物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给药期间护理人员要做好相应的监督和指导,并告知药物的治疗目的,以及给药期间可能的不良反应,同时,将严格遵守医嘱服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由于慢性心力衰竭多为老年患者,所以护理人员还要积极做好服药期间的监督和督促工作。②饮食指导: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容量增加,钠水潴留,所以,应给予低盐、限水处理,有效降低心负荷,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以低热量、低脂肪、低钠、限水饮食为主,多吃水果和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定期称体重,准确记录24h液体出入量,避免钠水潴留。③尽早运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早期,在身体允许的条件下,尽早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有报道称,慢走是目前最有效的、简便的运动方式,注意运动期间,有家属陪同,准备急救药物,不做剧烈运动。④心理护理:患者情绪波动过大,可能诱发心力衰竭,所以,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其意识到其重要性。通过与患者的主动交流,针对其心理特点,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缓解其内心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去迎接治疗和护理,同时将成功救治病例告知患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而言之,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当前的治疗护理,还要重视平时的疾病预防工作,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这对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4]。
参考文献
[1]孟祥丽,李红.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的进展.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1):89-90.
[2]刘丽华,白先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中国实用医刊,2011,38(22):52-53.
目前开展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对已有心理健康问题学生的矫治,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倡导发展性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着眼于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及整体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原则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在每学期初,通过科学的心理测量筛选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以及仔细调查来自非常态家庭(单亲家庭、离异重组家庭等)的学生,为其建立心理档案,注意做好保密措施,做好对后续的学习和生活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干预。其次,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基本的心理问题自我调适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最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预防机制不是阶段性的,而是长期性的举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前期的适应性教育和后期的干预性教育,更应贯穿于中学阶段的全过程,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建立学校心理健康问题干预机制
首先,明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把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纳入干预机制,还有另外一个常见的认识误区,把“差生”作为重点对象,忽视了优秀学生的心理困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中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针对全体学生。其次,采取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第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休闲辅导,投入专项经费,增加学校休闲娱乐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放松身体提供客观条件。另外,为学生进行休闲意识和休闲能力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休闲品位。
第二,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选择适合学生身体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全面系统地普及青春期心理卫生知识。第三,创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家校合作,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合力,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另外,还有净化校园风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等策略。再次,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确立以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学习心理教育。通过归因训练、利用奖惩手段等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基本的学习策略,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2)社交心理教育。建立和谐的同伴关系,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推进中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尊老爱幼,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3)行为心理教育。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能够正确处理早恋问题,应对逆反心理、网络成瘾等心理困惑。最后,区别应对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中学生群体。当学生出现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类心理问题时,应积极进行医学治疗,另外需注意一种情况,即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心理危机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普兰提出,他认为:“每个个体都在努力维持内心的一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身与环境能够平衡及协调,但是一旦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就是危机状态。”针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应明确问题的根源,制订问题解决的计划,逐步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一方面,加强行政组织队伍建设。成立由教育管理部门、校级领导和班主任为主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组织,加强责任意识,明确职能,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最高领导是主管校长。主管校长直接领导心理咨询中心或心理咨询室的工作。心理咨询室指导班主任、学科教师以及团队组织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体系中。另一方面,制定相关规章管理制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制度,提高学校专职教师、科任教师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各地区、各学校的具体情况,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真正把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建立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定晋升和评职称的实施细则,并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操作的培训,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机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估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具有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和激励功能。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通过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等专业的心理量表的检测结果,客观公正地评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根据需要调整方法和手段,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对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体系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意义深远。首先,评价主体多元化,改变传统的由领导单方面评价的方式,学生和家长的评价也极具参考价值;其次,评价内容全面化,改变传统的重视学生学习心理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最后,评价方法多样化,改变传统的纸笔考试,增加竞赛、活动等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