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2 09:14: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新意识形态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或社会群体实施的,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计划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方式是对成员在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政治观点等方面施加的影响,其目的是使成员最终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当代才提出来的,而是早在古代的时候,教育学家们就已经提出并开始实施。尽管无论是内容还是方法都在不断完善和进步,但是发展至今,仍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1]。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交融,思想开放,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工作难度更大,只用传统的工作方法,很难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例如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朋辈群体对个体的影响等。但在众多原因中,最根本的、最突出的原因在于学生个体人格教育与培养的长期缺失与忽视。尤其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往往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学生人格方面的教育和培养,而人格教育恰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不能真正深入人心,发挥应有的根本作用和意义。
(一)从教师的角度看
1.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专业水平。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想法、易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对于教学来说既是一种机会又是一种挑战。高校教师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教师只有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学习各领域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节奏,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生面临的问题和实际需求,从而给学生更好的帮助和教育。其次要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教师只有自己做到了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才能要求学生同样达到具备优良的品质。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品格,其中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2]。
2.教师应熟练掌握网络技术,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网络已然成为众多个体了解世界的窗口和重要载体。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生代群体,更是把网络作为日常交流情感、获取资讯的主要渠道。然而,网络这一媒体是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它既可以带给学生方便、快捷、高效等丰富与便利,又可能充斥虚假、暴力、低俗等负面与反面信息。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科学有效地利用和驾驭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方面,因势利导,合理引导大学生讲究网上文明,吸引大学生关注健康积极的网络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不可替代的信息平台,运用大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效的管理,提供优质服务。
(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1.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的引导。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所要承受的心理压力日渐加大,然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屡屡发生自伤与伤人事件,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敲响沉重的警钟。高校教师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制订心理健康教育计划,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讲座、谈心谈话等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亦师亦友的角色身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信任,深入学生现实生活与内心世界,及时发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2.深入进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与“三观”教育。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有力推动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糟粕和腐朽成分不可避免地趁机而入,渗透到文化领域的许多方面[3]。这些成分的传播极易影响大学生尚未完全成熟的心智和尚未健全的人格,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要遵循德育为先的原则,以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中国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与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有国家使命感,有社会责任感,帮助大学生迈好学校教育的最后一道门槛。
总之,当一个个体接受了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高尚的人格,就会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并且为之不断努力。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必须科学、有效、准确地做好各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学生在即将离校之际就具备高尚的人格和优良的品格,即将踏入社会之际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而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毛清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性研究[J].戏剧之家,2014,15:231.
网络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难度,因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党、团委、高校和大学生等相互配合,形成立体的全员育人格局。
1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同志多次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提高高校党委引领和控制意识形态的能力,正确引领意识形态发展的方向。为此,一要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包括政治、组织、思想等领导;二要提高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掌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
2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
共青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卫者,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它的支持。其一,开辟共青团网上教育基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树立为青年服务的理念。共青团在解决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问题的同时,要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3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的中坚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队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这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因而要加强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其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我国必须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及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既懂意识形态又懂信息技术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专业队伍。其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网上网下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规律,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的合作,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4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导作用
没有绝对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主体的引导,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安全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大学生自己接受,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其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观念,认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重要性;其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充实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新样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纳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充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1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容易滋生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离不开法律的维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一,澄清认识,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转变大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意识到网络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要在法律范围内用网。其二,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在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法律类网站的同时,将教育内容与日常网络生活结合,形成润物无声的网络法制教育方式。其三,开设专门的网络法制课程。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大学生法制教育课堂中,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网络知法、守法、维权等内容。
2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意识
形态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法律硬约束,还离不开道德软支撑。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中内容。其一,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直接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观念。其三,加强自律教育。培育网络自律意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落脚点,这样才能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落在实处。
3网络安全技术
教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前提,只有掌握网络安全技术,才能真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技术教育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开设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将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纳入课堂,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提高大学生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
三拓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阵地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同时,扩大社会实践阵地,开辟网络新阵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1优化理论课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形态,亦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方面,通过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帮助学生厘清网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扩大社会实践阵地
“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也只有真正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一方面,扩大社会实践的范围,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深化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的侵蚀,需要加以思想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辨别力。
3开辟网络新阵地
网络成为西方争夺大学生的新阵地,并且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网络社会而产生的,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网络阵地的支撑。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加强对网络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如果不去占领,各种非甚至反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抢占网络宣传的制高点,唱响网上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强网络阵地的管理,发挥网络阵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保证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四创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但与网络的特性、人在虚拟社会中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等不相符,因此,我们在借鉴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的同时,必须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1上下联动
上下联动主要是指联系大学生网上网下生活,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其一,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网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以网络为工具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网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指面对面的现实教育。二者具有互补性,因此,我们要在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其二,把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对的仍然是现实的人,因而教育者要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实质,解决好大学生网民思想情绪中反映的实际问题,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本化。
2软硬并举软硬并举的方法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相结合、软性疏导和硬性堵截相结合。其一,软件开发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硬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相关软件。利用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软件,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软性疏导与硬性堵截相结合。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决定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软硬兼施。在抵制各种有害思想侵袭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疏导,真正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
3一多结合
关键词 高校意识形态 指导地位 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Review of the Guiding Role of Marxism in College Ideological Work
SUN Xiaofang, GU Xiaojing
(College of Political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ly severe test fo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ing position, scholars have done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propose some practical solutions, play a positive role to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ideology; Marxism; guiding role; review
1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科学中一直是颇具争议且很难把握的概念。以色列政治学教授伯纳德・萨瑟的观点是:“在人类经历的地图上,意识形态的位置有点特殊,它位于哲学和政治两个王国之间的交界处。其思想来自一地,其实践则适合另一地。”我国学者王逸舟认为“它由一整套通观世界的观念、看法、思维构成,被认为是提供了解释全部现实的基础。它包含了有关目的和手段的价值偏好, 它也说明了达到目标的行动纲领”。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的内涵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哲学上来看,意识形态是对事物的认知、理解;是观念、概念、价值观等方面的总和,并且以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表现出来的。二是从政治学上来看,意识形态作为阶级观念的思想体系,带有一定的价值导向性。
因此,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从宏观上看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包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等,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同时,意识形态作为阶级统治的一部分,还需要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符合一定社会或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有效引导。从微观上来看,高校工作中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认知体系,以及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都属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等等。
2 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依存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受到削弱
陈定梁认为:“从经典理论来看,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工人阶级是存在和传播的阶级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单一经济结构,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经济成分的多元化导致了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进而导致了我国阶级阶层结构的复杂化。私营企业主等其他群体逐渐兴起,并日益壮大。工人阶级不断分化成不同群体,主体意识开始淡化,的阶级基础开始逐渐流失。目前高校中的教职工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大都出生或者成长在国内改革时期,生活成长的环境决定了人们不可能自发地产生工人阶级意识。
2.2 多元化思想观念冲击了意识形态一元主导地位
首先,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在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吸收优秀的外来文明的同时也被西方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念影响了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乐于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大学生也未能置身其外。
其次,国内改革造成的利益多元化和阶级多元化的现状必将导致多元的价值观和社会意识形态并存。学者们认为:“社会现状最终表现为社会转型期中的一元与多元的矛盾和意识形态的统一与多样的冲突。但是,这种现象的出现必然使以主流价值观为核心的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削弱,从而使社会成员出现了一系列文化价值判断的困惑。”
最后,反的社会思潮暗流涌动,利用甚至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或直接或间接敌视、攻击、背弃和否定潮。“在我国,反思潮利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鼓吹不适用于中国;甚至利用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机,鼓吹全盘西化的主张。”这些思潮虽然未能占据主导地位,但也或多或少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
2.3 互联网给意识形态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国外信息的纷杂涌入。随着国际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们周围,增加了人们鉴别思想是非的复杂性。美日韩等国家的电影,电视剧等纷纷涌入国内,影视作品中综合了不少本国的文化、价值观等因素,人们在观看的同时也渐渐被熏陶以至影响了自己的思想言行。
其次,国内媒体的宣传不力。根据《广州日报》2014年1月17日公布的数据,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了6.18亿。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无不可忽视。现代大众传媒主体多元,内容形式多样,监管的难度加大。有学者认为:“网络这一全球性的文化传播媒介,使信息交流完全突破了时空边界,它以其全球性、开放性、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在给意识形态传播带来某种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
2.4 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欠佳影响了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理论性较强,所以大部分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还是以纯理论灌输为主。学生缺乏学习热情,收效甚微。是在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的。纯理论的意识形态教育很难使学生理解、掌握;更谈不上用其指导自己平时的实践活动。此外,高校的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仅仅靠思政课是难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方面以及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发力,形成合力。
3 目前高校对巩固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所采取的措施
3.1 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吸引力
现实社会的发展对经典作家的理论提出了新的问题。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这也是马克思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的原因。如何结合现实社会发展,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推动理论创新也是目前学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加强学科建设,加大人员投入,深化理论研究,提高的感召力和公信力,这样才能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攻击。
3.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实效性
现代大学生呈现出思想活跃性,多样性的特点,单纯死板的理论灌输亦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不至于让学生觉得理论只是悬在高空中,在生活中毫无用处。不仅如此,单纯的理论教育也违背理论要指导实践活动的宗旨。高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当下热点话题以及大学生关注的问题适时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理解,同时培养爱国精神,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社会中去。
3.3 高校党委牵头,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工作队伍
加大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领导是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正确方向的保证。因此“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党委宣传部门在统筹协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地位和职责,配齐班子,配足配强队伍,加大投入,从制度上保障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首先,思政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环境以及大学生思维的现代化,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政课教师在完成平时的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学习,学会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其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辅导员是整个大学期间与学生联系最为密切的人,对学生的影响举足轻重。现阶段,高校中确实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导致了辅导员队伍流动性较大的现象。如何稳定并不断巩固壮大辅导员队伍,实现由保量到提质的转变是高校目前应该尽快解决的问题。最后,加大研究投入。加大人员和资金的双项投入,鼓励跨部门、跨学科的协同合作,以课题为纽带,共同把理论研究向前推进。
3.4 巧用网络,结合学生兴趣,适时给予正确引导
我们在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屏蔽网络上一些不良思想和观念,净化网络环境的同时,更应该巧用网络,让其成为宣传的有力工具。首先,校园网络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其次,“高校要积极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网络化建设,重点建设一批贯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哲学社会科学网络精品课程,用科学理论占领网络教育阵地。”此外,善于利用学生们常用一些社交网站,如微博、论坛等信息,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将意识形态教育贯穿于学生平时接触的网络之中,有利于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加强。
3.5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将学习与生活结为一体
校园文化是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的重要保障,将意识形态教育寓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相对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感。“高校要从本校的优良传统、学科优势和学校特色着眼,大力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在师生员工中强化的科学文化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渗透到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使师生员工在良好的校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4 结语
0 引言
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在对网络媒体进行应用时,能够使其视野得到增强,思维模式得到改变,为大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重要平台。然而,在网络媒体在创造一切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会对大学生思想与精神造成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此背景下,高校应当在对网络媒体特征做到充分把握的前提下,不断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教育,使其能够找准方向,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创造出自身价值。
1 网络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1.1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挑战更大
网络媒体出现之前,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意识形态教育时,均是利用教材、报刊、板报、谈话等办法来进行开展,这些宣传与教育内容,都是认真筛选的结果。然而,网络媒体出现之后,因为传播速度较快、同时内容广泛、覆盖多个领域,因此在信息传播时难以对其内容做到有效筛选,这种空间自由背景下所传播的信息,其内容好坏难以辨别。所以,网络媒体受到各种意识形态与价值观的追捧。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接受高等教育阶段,正是其道德观念得到成熟化与固化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对败坏价值观的辨别能力不强,如果长期接受负面信息的感染,便会使其价值观出现扭曲,并使其内心矛盾加剧,从而逐步偏离正确价值观的轨道,甚至使其理想与信念出现变动、价值观沦丧、法制意识淡化,这些问题,都给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开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1.2 意识形态教育话语权被逐步削弱
网络媒体倡导的自由民主,不乏会使得各类负面信息也借此得到传播,这些代表着不同利益,颠倒是非观念的意识形态,也会借助网络媒体的外衣,大肆渲染,进而使得原本正确的意识形态,在表达话语权时,其影响力与主导地位得到不断的削弱。同时,网络媒体的私密性与虚拟性,也会使得一些负面内容,借此机会得到传播,从而为其反主流思想与负能量传播上,创造了极大的便利。
1.3 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发展遭受破坏
意识形态上的安全稳定发展,不仅是高校安全稳定、创建平安效果,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国家安全稳定的关键性内容。因此,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对校园稳定、社会稳定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上,有着决定性作用。网络媒体出现之后,部分欧美国家,借助网络媒体来妖魔化中国,向中国的青年学子传递影响国家安全的负面信息,甚至胡编乱造一些违背事实的新闻,借助这种方式,将一些违背主流价值观的思想,渗入到广大学生群体当中,利用网络媒体,造谣生事,激发一些学生的种族情绪与宗教情绪的爆发,妄想使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得到崩溃,进而影响到意识形态教育的安全稳定发展。
2 网络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开展对策
2.1 发掘网络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关注意识形态教育
由于政治色彩过于浓厚,因此使得一些学生刻意避免意识形态教育。然而,接受过传统意识形态教育的人,会深刻地感受到,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育信息存在的局限性,在这种情形下,教师与学生只能唯书本论,这种按部就班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到被动,甚至十分乏味,进而难以收获有效效果。在网络媒体背景下,这种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的好奇心,学生寄希望于意识形态教育可以与自身熟悉的方式联系起来,因而,其对高校思政教育者,提出较高的要求。
首先,是要求高校教育者不断开拓途径,将意识形态教育与网络媒体结合起来,利用网络媒体的特征与功能,“以引导式、体验式、互动式和渗透式等方式来开展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实现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和谐与统一” ,隐蔽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媒体环境下的运用。其次,在网络媒体的帮助下,师生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利用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QQ 群等各类网络媒体平台,思政课教师们可以及时了解大学生群体的最新关切,通过网络媒体与学生加强沟通与交流,进而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将当代与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再次,网络媒体可以作为校园文化的有效补充。思政课教师团队可以有效利用网络媒体优势,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努力以意识形态净化高等学府的文化传播,营造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文化气氛,帮助当代大学生群体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2 深刻认识网络媒体,提升师生媒介素养
所谓的媒介素养,其是人们在接触、解读与使用媒介时。表现出来的素质及修养,其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与媒介相接触,完成信息获取;二是对媒介进行解读,对媒介信息进行合理批判;三是借助媒介来完成学习与生活,利用媒介维护自身的利益。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直接践行者,思政教育者的媒介素养,将与教育效果的好坏,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对思政教育者媒介素养的要求,便是确保教育的正确方向,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与道德素养,勇于担当担责。
而作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对象,一些大学生会因为各类因素的存在,从而表现出媒介素养水平不够,从而使其在对网络媒体进行应用时,缺乏对不良信息的有效辨别,进而使得网络媒体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难以发挥。提高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必须在课堂上入手,教师要通过对各种基本原理的详细宣讲,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素养水平。
关键词:高校 校园文化 舆情引导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0-0030-01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入,加之国际经济形势和多元意识形态的发展,从社会层面逐步渐进影响校园思政教育工作,非主流文化和自媒体网络文化势头高涨,信息更新迅疾,各类社会矛盾事件和舆论资讯顷刻就会蔓延社会以及校园,这衍生出新的网络舆情危机。对此,高校健全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是引导学生的正确意识形态、提升大学生思想引领方向、避免网络舆情衍生二次突发事件的解决措施。那么,接下来就对健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进行探析。
一、健全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是加强对校园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与其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临时引导学生的思想走向,以控制舆论走向,不如一开始就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团结精神和爱校情怀。增强学生爱校责任感,提升辨别真伪网络舆情的能力,从意识形态上自觉抵制混淆视听的网络资讯。
健全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是学生在面对舆情的负面情绪和不实舆情资讯时能在机制的他律下起到约束作用,能在有法可依、有机制的指导下规范自身言论,依法依章表达自己的言论自由权,避免被错误歪曲的网络资讯混淆视听。同时在面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舆情时,学校的保卫部、宣传部、各学工组以及学生全体都应站在意识形态的高度,去共同面对已发事件、处理舆情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其中。健全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体现出高校党委能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在网络舆情的被“加工”后呈现出的复杂局势,如何理顺网络舆情引导预计机制,这体现出高校党委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制度化、机制化,细化执行对策,加强思政教育,提升对师生思想的引领能力。
二、健全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是学生理性维权的诉求渠道
当代大学生作为95后有思想、跟时流、维权意识极强的学生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若个人的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和重视,长此以往积压积怨的情绪找不到申诉途径。可能会因网络的一些非主流媒体触绪,以至于在冲动的情况下产生心理偏激从而失去理智,在非主流网络上采取过激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们确信事情只有闹得越大,才会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自己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因此导致了网络舆情的爆发。例如,2000年某高校一名学生在考完试返回自己学校分校区的路上遇害,因校方没有及时在网络上作出回应引发了二次舆情事件,这是值得反思的。
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健全,使得高校学生的诉求渠道制度化,让高校学生能够在有章可循的网络引导机制下传递出合理诉求。通过合理诉求能够有效表达和解决,使得高校学生觉得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思想得到表达。在面对突发问题时,能够理智地看待问题,而不会被不良舆情所引导,使得网络环境变得更加文明和谐,促使校园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舆论诉求渠道。
三、健全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是校园教学秩序安定和谐的制度保障
校园文化作为教育力量,展现的不仅是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师生文化氛围,更体现出该校的大学精神所在。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校园文化也是一种意识能动作用,正确的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制能够促进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能焕发大学精神的力量;反之,会影响校园正常教学秩序,孳生校园安全事件。
健全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机制要善于发挥高校教育中运用德育、美育及其社会实践的功能,在机制和德治的双重作用下,来促进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的构建。
总之,高校健全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是加强校园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是学生理性维权的正确诉求渠道,是校园教学秩序安定和谐的制度保障,这对推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弘扬大学精神有着至关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宋毅.浅谈校园文化建设[J].读写算(教研版),2015(18).
[2]黄建榕,窦玉.高校学生的预警与危C干预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论文关键词:青年亚文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
一、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一)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亚文化”一词最早在1886年以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一直到现在,对它的概念表述还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但是国内与国外有关“亚文化”的研究都是基于“主文化”相对层面的研究。戈登曾经指出,“亚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地域差异、宗教归属、种族背景和阶级地位等一系列社会要素的综合,从而构成一个功能性的整体,对综合性地影响着它们的所有成员。美国的科恩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分析了“亚文化”的概念。从广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指一个文化整体中的各种从属文化,在这些从属文化中,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相吻合的,也有一部分是与“主文化”不相吻合的,而与“主文化”的价值观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同一“亚文化”,与“主文化”的价值观不相吻合的“亚文化”被称为不良“亚文化”。从狭义上解释“亚文化”,它是专门针对不良“亚文化”而言的,主要强调与“主文化”之间的不同内容,如存在于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的与“主文化”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近几年来,国内学者也逐渐从不同的侧面对“亚文化”进行了研究,他们对“亚文化”的概念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观点。我国的学者朱力就比较认可美国学者科恩对“亚文化”的概念。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亚文化”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另外,我国学者王荣科从政治“亚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得出,政治“亚文化”不仅具有自身的个性与特性,同时还包括与自身相关的各种“反文化”。
(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
“青年亚文化”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帕森斯最早提出来的。然而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才真正开始对“青年亚文化”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对“青年”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意见,英国的伯明翰学派对“青年亚文化”的研究比较早,且取得了非常多的理论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它的研究中,认为“青年”一般是指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因为十三岁至二十多岁的年青人在我国是正在学校学习的学生,且包括了我国的在校大学生,因此本文研究的对象就是包括在十八岁至二十多岁之间年龄的在校大学生。
二、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方面的影响
文化环境一般是指一系列客观要素的综合,这些客观要素是受由社会生产方式所决定的意识形态所支配。这些客观因素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但是,文化环境与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环境是有一定差异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是指影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大学生的一系列文化要素的综合。
(一)青年亚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与环境内的构成成员及其活动发生直接的关系的,具有一定的动态性。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里,“青年亚文化”不仅是高校大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的,也是由一些实体所生产出来的。如作家,创作“青年亚文化”文本的作家往往都是一些表达能力极强的。他们有些是一些非常极端或者另类的方式创作引起关注,有些是以反叛主流文化而获得知名度。经过网络炒作和宣传之后,这些作家很快就成为了高校大学生们所崇拜的偶像。如郭敬明和韩寒,他们在当前的高校大学生中的影响力不低于娱乐圈的明星们。
(二)青年亚文化会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产生连锁反应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中“主文化”一直是占据主流,但是“青年亚文化”也与“主文化”同时并存,彼此相互影响。具体表现在:“主文化”力图采取各种方法去引导“青年亚文化”,而“青年亚文化”不断地对高校的“青年亚文化”进行渗透,并与“主文化”进行对抗,在不断的对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鲜明风格。但是“青年亚文化”又不能跳出高校“主文化”的大框架,它必须依赖于“主文化”才能不断地生存下去,因此,有些具有积极意义的“青年亚文化”最终会被高校“主文化”所融合,并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青年亚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
(一)青年亚文化严重干扰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特色国情要求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去教导广大高校大学生。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受到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干扰与冲击,影响了我国广大青年受教育者的认可与接纳。目前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要受到“青年亚文化”的价值观的严重干扰。1、目前“青年亚文化”中出现不尊重历史、虚构历史以及扭曲历史的现象,这种现象对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影响巨大,使得很多高校大学生不能客观而正确地对待我国的历史;2、“青年亚文化”中的消极观念与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如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缺乏对自己人生的规划,缺乏理想和信仰,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团队合作能力,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而攀比心理严重,物质欲望强烈等。受当今社会“青年亚文化”中诸多不良因素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正是这种多元化的现象往往使得高校大学生变得很迷惘,并逐渐迷失自己。
(二)青年亚文化弱化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
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因此,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阶级性,它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虽然有些国家不直接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名号直接对自己的国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相关的国民教育里往往一定会体现其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因此,在任何阶级社会里,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体现着一定的意识形态、阶级、政治等方面的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面非常明确,主要就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在意识形态方面教育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强调思想。之所以坚持,1、因为它经过实践证明具有实践性与科学性,被我国广大人民所广泛接受;2、因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政权决定了我国要坚持,并结合中国的历史与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化的重大口号。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从我国历史的角度出发去引导我国的高校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它在我们党的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历史必然性。
“青年亚文化”的产生、推广以及到被广大高校大学生所消费,当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被人操纵的印记。它主要以广大青年为主要切入口,借助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比较宽裕的物质购买能力,我国社会的转型以及网络传媒等,对我国当代高校大学生产生影响。在意识形态方面,“青年亚文化”弱化了“主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使用一些“即时性”的感官刺激来引起广大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目前,在我国社会的“主文化”中,出现很多“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的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广大高校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与“快乐男声”选秀比赛,它在我国的主流媒介中迅速有了知名度。“青年亚文化”与文化产业相互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广大高校大学生采取实际行动,而这种需求其实不是我们人类的真正的需求,而是虚假的的需求,这种虚假的需求会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产生消极影响。
一、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影响因素
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家庭、宗教、生活环境对藏族大学生个人性格和信仰的塑造。客观因素包括社会环境以及政治、经济等因素。
1、主观因素
首先大学生处于身心尚未完全成熟的成长叛逆期,作为少数民族,在高校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学习压力、生活习惯、情感困惑等各种问题。其次,由于成长环境和家庭影响,藏传佛教文化深植于藏族大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了藏族学生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主观因素,使藏族学生形成了自身特定的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考方式和接收模式。
2、客观因素
藏族大学生作为藏族同胞中的高素质群体,对社会环境、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等相对比较敏感和关注,国家的少数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行政区域的领导配置等,都会影响到藏族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和自身的归属感。同时,科技的发达使具有现代化知识的藏族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和对外沟通渠道,一些负面的声音也会对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产生干扰和负面影响。
二、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对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情况的调查和了解,藏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
1、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有待提高
藏族大学生由于语言和文化习惯的不同,部分藏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国家政治的关注度不够。表现为对国家政治机构、社会事件、政治体制改革等不够了解,思想中对西方国家宣传的人权与民主存在模糊的认识。其原因是政治理论学习和政治参与度不够,认为政治远离自己的生活,对政治学习的积极性低于文化课的学习,加之网络流传的负面信息,对藏族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造成困扰,影响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
2、对我区 政策的理解
我区的教育政策、 大学生分配情况等,是藏族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反映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民族团结精神。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在教育、经济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大学生初入社会,人生阅历较浅,对关系到自己切身利益的问题有时会缺少客观、理智的思考,政策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中存在的负面现象会使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质疑。
3、对经济发展寄予更高的期望
对于经济的认同可以影响意识形态的认同。藏族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和权利意识,地区间的贫富差距会冲击他们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很多藏族大学生认为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内地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尽管改革开放以后西藏的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普遍希望能够有更好的民族经济政策来扶持少数名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尽快缩小贫富地区之间的差距。期望和现实的差距会导致人的挫败感和不如意,而这种消极的情绪会在少数民族团体中蔓延和相互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藏族大学生逐渐跳脱出先辈漠视物质的价值观,受到繁华物质世界的影响,关注自身利益和民族经济的发展。因此,对于经济发展的认同严重影响到其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增强高校藏族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1、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我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密切关注藏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通过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平等的民族交往政策,向学生介绍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扶持政策,结合实际,用具体的事例使学生了解国家(兄弟省市)对(西藏)的关心和援助。培养藏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明确西藏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繁荣的目标。培养藏族大学生科学的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树立科学唯物论和无神论的思想,正确理解和处理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加强对藏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2、尊重藏族大学生的文化特性,加强藏汉主流文化教育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文化的相互尊重是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基础。藏族文化历史悠久,灿烂辉煌,是藏族大学生的骄傲。尊重藏族文化,将藏族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可以增强藏族大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高校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藏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展演活动,通过多民族学生的共同参与,加强文化的融合与互通。同时,加强藏汉主流文化的多元文化教育,鼓励藏族学生参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活动。西藏高校文化氛围由藏汉文化共同构成,多元文化教育,可以通过不同民族的文化碰撞,将藏文化的民族精神与汉族文化的精髓更好地融合,大学生通过对不同民族的历史传统、思想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与了解,彼此尊重与认同,最终将各民族优良的文化得以更好的融合与传承。
3、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规律;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27-03
美国学者安东尼·奥罗姆指出,“国家建设的核心是确立和维持一套共同信仰”。也就是说,一个阶级、政党要获得政权或者巩固自己的统治,仅靠强权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使自己的意识形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信仰和实践追求。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国际争夺的主要力量,其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民族、国家和政党的生死存亡。正确把握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规律,切实增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高等教育工作的关键和根本。
一、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逻辑
心理学认为,认同是“一种情感、态度乃至认识的移入过程”[1]。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对自身归属感的一种确认。正如弗洛伊德认为,“认同是一个心理过程,是一个人模仿另一个人或团体的价值、规范与面貌并内化、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的过程,认同是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原初形式”[2]。实际上,认同就是“一个人将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行为方式、态度观念、价值标准等,经由模仿、内化,而使其本人与他人或群体趋于一致的心理历程”[3]。从中可以看出,认同不仅包括个人对自我及他人的认同,而且还包括对社会、对思想价值观念的认同,即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是个人对自己社会地位、身份、角色的一种理性确认,是个人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持久动力。在社会层面上,认同是指,“社会共同体成员对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维系社会共同体的内在凝聚力”[4]。意识形态的认同正是通过认知(类比)、认同和内化的过程构成的。认同的生命周期包括认知(价值的获取阶段)、认同(产生归属感)、内化(强化认同并付之行动)三个阶段(见图1)。在不同的阶段,行为主体的动机和发生机制是不同的。人们在接受一定的价值体系、产生认同之前,都必须对其价值观点、规范作一定的认知。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最基本的心里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5]。这是最初的价值感知阶段,其对价值的认识表现为直接性、表面性、片面性等特点,有待于进一步深化。认同,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同意或接受,而是主体对他者在心灵深处的相通、相融合和在情感上的归属感,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认可、接受和赞同。内化则是强调人们在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某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尺度、原则为追求目标,自觉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因此,要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仅仅提倡对意识形态的认知是完全不够的,必须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互动,将对意识形态的情感、态度、认识等不断内化,产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感,从而加强了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二、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机制
实现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进行。一是通过内在机制来进行(我要认同),即通过熏陶、实践、主动学习使大学生自觉自愿地接受并赞同主流意识形态,从而达到认同的目的。二是通过外在机制来进行(要你认同),即通过灌输、教育的方式,使大学生由外到内地接受并赞同主流意识形态。
1.内在作用机制
(1)内在动力。需要是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动力,人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对价值的追求,是在自身需要的驱动下进行和完成的。马克思认为:“有完整的人的生命表现的人,他自己的实现表现为内在的必然性、表现为需要”[6]129;“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6]260如果一种意识形态与人们的利益追求和行为期待趋于一致,那么它被认知和接受的程度就高。主流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念、价值规范,体现了统治阶段和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发挥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大学生只有认同、接受了主流意识形态,才能融入社会,才会有归属感、安全感,才能得到其他社会成员的接纳、尊重,实现自身精神的需要,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也正因为这样,大学生在对待不同意识形态时,会进行相应的意识形态类比,当某种意识形态与自身的期望、社会价值需要相一致时,就会把自己纳入某种意识形态范畴。
(2)选择机制。对意识形态的接受并不是简单、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而是在已有的意识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目的地、主动地、有选择性地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并将其移入大脑的过程。对意识形态的选择是主体根据自身需要和利益,在认知基础上对意识形态作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过程。只有与主体已有观念、价值标准和符合自身需要的意识形态才能被认同。影响意识形态选择的因素主要有:1)已有的意识形态体系。通过筛选、过滤,只有那些与主体已有观念、价值标准相契合的意识形态才更容易被接受、认同。2)意识形态与主体需要的契合度。意识形态与人们的需要、利益越相契合时,被人们所接受的可能性就越大、认同度就越高。
(3)调节机制。在现实情况中,尽管人们的思维能力大体相同,但是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却大相径庭,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个人的情感、意志、习惯等心理因素对意识形态认同的调节作用。情绪和情感是主体对外部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大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尚未完善,在接受和认同意识形态方面,其情感具有鲜明的、激烈的、丰富的特点,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大学生易于选择、接受、认同并强化引起自己愉悦、满足的意识形态,而与自身情感相悖的意识形态则容易产生拒绝、回避、抵触等强烈的心理体验。有坚强意志的大学生坚定地赞同和支持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竭力排除其他意识形态的干扰和侵袭,而保持认同的一贯性、持久性和稳定性,而意志薄弱的学生则可能在遇到困难时削弱对意识形态的认同,甚至放弃自己的信念和信仰。此外,人的气质、性格、个性、信念、习惯等心理特征也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那些积极、自主、开放和稳定的心理特征往往有利于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和巩固。
2.外在作用机制
(1)教育机制。“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教育作为一种外部输入的手段,对于塑造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主要通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使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了解、理解、认可、相信、认同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主要机构。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它是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大学生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系统的政治教育,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价值观。
(2)引导机制。引导机制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利用自身的权威或者通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优势,充分展示意识形态的作用力、影响力、吸引力,以引导社会成员自发地接受、认同本阶级的意识形态[7]。在文化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甚至存在价值彼此冲突的现实情况下,更需要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去协调引导人们的行为,以消解各种价值观之间的紧张,统一人们的思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面对自由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以及西方各种社会思潮的泛滥,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并以意识形态来引导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取得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性,为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提供文化支撑。
(3)规范机制。阿尔都塞指出,“为了培养人、改造人和使人们能够符合他们的生存条件的要求,任何社会都必须具有意识形态。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历史是对人类生存条件的不断改造,即使社会主义社会也是如此。因而人类必须不断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这种‘适应’不能放任自由,而应该始终有人来负责、指导和监督”[8]。规范机制就是国家依据法律、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运用指示、命令、规章制度、条例等手段,通过权威和服从使体现统治者意志的意识形态在社会各领域得到贯彻、执行。如果社会成员不认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不遵从群体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就会受到议论、嘲讽、指责甚至排挤和处罚等。因此,外界的压力和规范也会使社会成员产生从众心理而认可、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
三、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规律的启示
1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性。托马斯·里克纳指出:“学术课程在价值观培养方面的作用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如果我们不能把这种课程利用为培养价值观和伦理意识的手段,我们就正在浪费一个大好的时机”。课堂教育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大学生对意识形态进行认知、接受和认同的主要路径。同志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信息,使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有充分的理解,并能自觉坚持、贯彻和认同,是高校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让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做到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大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学校教育也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使学生不断地塑造和重新塑造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通过对大学生的关心、爱护,使学生感觉到有“家”的感觉,使教育成为一项真正撒播“爱”的种子的系统工程,从而增强大学生热爱校园、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2注重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方法的创新和改进,科学引导。当前,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自我中心取向、价值取向多元、重感性、轻理性、政治观念淡化等特点。针对这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上要改变过去的“填鸭式”灌输的教育方法,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情感内化和行为实践中进行科学引导。依据大学生的心理接受特点,采用科学的态度、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促进学生个体的政治价值体系的内在活动。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上,同样需要及时跟踪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把握新特点,在社会大变动中不断加强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9]。
3注重机制建设,强化激励制约。“在意识形态领域,各个阶级都要运用法律方法和行政方法,来实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来维护意识形态领域的秩序、规范和统治地位。”[10]因此,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机制为依托,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的各种手段,把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提倡与反对、引导与约束、鼓励与惩罚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法律支持、政策促进和机制保障。通过鼓励先进、树立典型等示范性教育手段来激励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动力和荣誉感,使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得到鼓励,使违反这一体系要求的行为受到抵制,形成有效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和社会选择机制。
参考文献:
[1]费穗宇社会心理学词典[K].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45.
[2]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
[3]张春兴张氏心理学大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22.
[4]江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
[5]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9
[7]聂立清.我国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9.
[8][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