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2 09:14: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能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生产力的核心是知识技术能力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同,衡量经济是否发展的标准不是看短期产出的变化,而是看生产力的变化,或者说,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所谓生产力,是指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劳动者。因为劳动资料本身也是劳动者劳动的产物,其先进程度取决于劳动者能力的发展;而劳动对象的源头虽然是自然界,但其扩展的广度和深度同样取决于劳动者能力的发展。所以,生产力的核心是劳动者的能力,是人们学习、掌握、运用、改进和创新科学知识与生产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及扩展生产范围的能力,本文称之为知识技术能力。显然,知识技术能力依托于良好组织的人力资源(或称人力资本),知识技术能力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与生产相关的各种人力资源的培育、提升和合理组织的过程。
2、国家知识技术能力的载体是智力产业
一切生产都是应用一定知识与技术的生产,生产的发展依靠知识与技术的进步。而知识与技术根源于知识技术能力,是知识技术能力的外化,其进步依靠知识技术能力的提升。因此,归根结底,生产的发展依靠知识技术能力的发展。反过来,生产实践又是知识技术能力成长的土壤,任何知识技术能力都是在相应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养成和发展的。没有一定的生产实践,知识技术能力也就难以产生或维持,更谈不上提升了。当然,学校教育对于培育知识技术能力也很重要。但是,实践是决定性的,实践出真知,成才靠实践,教育只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人才摇篮的作用,脱离产业应用环境的学校教育是毫无意义的。
生产分为需要较多知识与技术的复杂生产和需要较少知识与技术的简单生产。复杂生产需要并且养成较高的知识技术能力,而简单生产需要并且养成较低的知识技术能力。一个国家知识技术能力的高度取决于其复杂生产的状况,因此,一个国家要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就必须建立和发展进行复杂生产的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的产业,本文称之为智力产业。相应地,对于进行简单生产的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的产业,本文称之为体力产业。
需要说明的是,智力产业与体力产业的区分不在于其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而在于其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实际上,由于产品内分工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普及,产业工作的智力性与其产品的智力性早已不是一回事。任何产业或产业区段,按传统划分,不管是劳动密集型还是资本密集型,只要其工作为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就属于智力产业,反之则属于体力产业。当然,智力产业更多地存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中,而体力产业则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但这不是绝对的,比如知识劳动密集型产业就属于智力产业,而中国多年来依靠引进技术、设备和核心零部件运营的大量资本密集型产业仍然属于体力产业的范畴。
由于高知识技术含量和高创新带来高门槛、高市场控制力和高附加值,而低知识技术含量和低创新导致低门槛、低市场控制力和低附加值,所以智力产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高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高端环节,而体力产业则是通常所说的低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低端环节。
3、发展经济必须以建立和发展智力产业为中心
在国民经济的产业体系中,智力产业是提供技术与资本品的产业,好比人的大脑和内脏;体力产业需要从智力产业获得技术、装备与材料,好比人的四肢。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大脑和内脏比四肢更为重要,只有先把大脑和内脏健全了,四肢才能获得活力,才能持续发挥其作用。同样,在一个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中,智力产业和体力产业虽然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决定知识技术能力进而决定生产力高低的是智力产业,体力产业的前途最终取决于智力产业的发展。如果不与本国的智力产业相结合,却依附于外国的智力产业,一个国家体力产业发展得再多,对其知识技术能力的成长也帮助不大,最终其体力产业也必然因受制于人而衰败。反之,尽管发展智力产业在短期内可能部分挤占体力产业所需资源,但从长远来看,智力产业的成熟将为体力产业的繁荣提供最强大的动力与最持久的支撑。因此,处理两者的关系必须树立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必须抓住主要矛盾。
综上所述,发展经济就是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核心是知识技术能力,因此,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中国的经济落后,其根源在于知识技术能力的缺失和落后。中国经济要想真正得到发展,就必须全力培育和提升国家的知识技术能力。而要培育和提升国家的知识技术能力,就必须逐步建立和发展各种智力产业,进而使之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体系,这是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
二、损害知识技术能力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1、长期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
长期以来,主导中国经济发展思路的是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将自生能力作为资源配置的标准,要求所发展的产业具有立即的成本优势,能够仅靠自身就能迅速盈利。该理论宣称成本优势源于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中国的优势在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所以中国应立足于国际分工,主要发展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区段。由自生能力概念出发,该理论极力反对倾斜发展重工业,认为这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不如直接引进资本品,腾出资源用于当前更有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技术升级方式上,该理论同样强调直接引进适用技术,避免自主研发的高风险和高成本。
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割裂了国民经济的有机联系,把各顾各地赚现钱当成了经济发展,建立在该理论之上的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脱离甚至毁灭知识技术能力。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实质是鼓吹发展使用简单劳动的体力产业,而反对发展需要复杂劳动的智力产业。因为智力产业培育知识技术能力需要熬过一个相当长的没有效益甚至需要输血的学习期,只有体力产业才能各顾各地赚现钱,所以要集中资源全力发展体力产业。其实现途径是,首先发展体现比较优势的外向型体力产业,以之为引擎,进而带动国内其他体力产业的发展。
2、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引发的严重后果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是一种机械思维,而缺乏系统思考,是一种眼前主义,而没有长远观点。按照该理论发展经济,优点是简单、见效快,能让人立刻感受到好处。然而,由于损害了智力产业和国家知识技术能力,这种粗放型、依附性的经济发展方式注定是先甜后苦且不可持续的。
第一,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内需严重不足和民生日益艰难。比较优势战略将我国定位在国际产业分工链的低端,全国片面发展低工资的体力产业,千军万马都挤在这个狭小的领域展开最为惨烈的竞争。由于资源缺乏和自由贸易的冲击,中国过去建立但尚未成熟的智力产业逐渐衰败,国家知识技术能力亦随之退化,生产所需的技术与资本品严重依赖进口。与此同时,低工资造就低消费能力和国内市场狭窄,体力产业的发展严重依赖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这种“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两端依赖使得中国企业彻底失去市场定价权,上游被迫支付垄断高价,下游被迫接受过度竞争导致的产品低价,产业的附加值不断遭受挤压,经济增长的利益不断大量外流。在正常利润空间日益微薄条件下,企业必然不择手段地压低人工成本和逃税避税,最终形成低工资、低利润、低税收且相互冲突的三输局面。由于低工资,居民的大多数服务性需求受到抑制,使得第三产业发展乏力,既妨碍需求扩大又导致就业极端困难。由于低利润,企业无法推动产业升级,结果被锁定在低端,从而进一步地加大了竞争强度。由于低税收,政府无力提供公共产品和建设社会保障,难以为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持。所有这些形成恶性循环,使得内需问题和民生问题日益突出,最终陷入困境。
第二,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导致国家经济安全形势趋于恶化。由于缺乏知识技术能力的支撑,体力产业对发达国家两端依赖,中国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既争取不到规则制定主导权,也难以分享规则制定话语权,在经济全球化中只能被动接受各种贸易、投资、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等不利条款,处处受制于人。时至今日,中国的主要产业和市场已基本被外资掌控;重大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几乎完全依赖进口;石油、铁矿石等战略资源进口遭遇钳制与勒索;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制裁此起彼伏;国际热钱在国内呼风唤雨,人民币升值和外汇储备安全问题左右为难,金融体系漏洞多多,等等。所有这些情况不仅导致巨额利益源源流失,而且有朝一日完全可能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
第三,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酿成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苦果。其一,在赚现钱思想的作用下,各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大矿大开、小矿小开,有水快流、有钱快赚,使得大量资源不是被贱卖就是被不合理开发所糟蹋。其二,廉价资源是中国外向型体力产业的重要优势来源,过度竞争使得中国企业单位利润极为微薄,不得不靠数量取胜,但大量出口造成资源被迅速耗竭。其三,各地唯GDP主义盛行,不顾一切地招商引资,发达国家纷纷将高污染项目迁往中国。其四,知识技术能力被损害后,国内难以找到低成本的污染治理方案,只能被动容忍环境恶化。
第四,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难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多年来,建立在低工资基础上的中国经济自然陷入内需严重不足的困境。为了扩大内需,政府已经动用了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住房货币化等一系列手段刺激消费;通过大搞铁路、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大搞房地产开发等途径来维持超高投资率。然而,所有这些措施都不是治本的长效方法,反而制造出更多的问题和积累了更深的矛盾,使得内需扩而不大且愈扩愈萎缩。在出口形势良好和外需增长强劲的条件下,内需不足的矛盾还能暂时掩盖。然而,外需的容量也是有限的,人口规模决定市场潜力,全世界的体力产业产品都盯着发达国家的市场,可所有发达国家的总人口也就8亿多。中国不通过发展智力产业从而不断提高大众收入,开发13亿多人口的广阔内需,却希望在潜力相对狭窄的国际需求中分一杯羹,结果是外需也迅速饱和,随之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同时贸易条件也一落千丈,使得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外需再无可能扮演救世主的角色,中国企图继续使用短期措施刺激内需的做法已经行不通,而且这样的措施也基本用尽,只有进行根本转变才有希望。
第五,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承受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劳动力是分年龄结构的,外向型体力产业吃的是“青春饭”,主要需求年轻劳动力,否则生产率将大幅下降。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得益于人口红利,一方面年轻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保证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一胎化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劳工的养家成本,使得极低的工资也能够被接受,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外向型体力产业的竞争优势。然而,长期过低的生育率使得中国人口老龄化成为必然,且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袭来。人口老龄化彻底动摇了中国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一方面年轻劳动力严重不足降低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养老负担急剧上升造成劳工养家成本急剧上涨,维持低工资与维持社会稳定之间难以两全。一旦出现这种情形,外向型体力产业就会因失去竞争力而迅速外迁、收缩和瓦解,由其所牵引的整个国民经济也将随之面临崩溃。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基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
1、基于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根本
随着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方式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和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渐成为官方与民间共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然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关键是找好切入点。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培育和提升知识技术能力,而知识技术能力的成长依赖智力产业的建立与发展,两者是高度统一的关系。中国现在是低端的体力产业一统天下,这是旧发展方式的根本弊端所在。要改变这种状态,必须进行产业升级,并且是在自主创新基础之上的产业升级,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地发展民族智力产业。自主创新的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知识与经验进而培育、养成、提升和证明知识技术能力的过程。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产业工作的知识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市场控制力,产业升级也就水到渠成。我们不仅要向高端产业和高端环节挺进,而且还要挤入和占领标准制定的制高点。
2、基于自主创新的产业升级创造了中国经济突围的条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要以自主创新实现产业升级为切入点,是因为这是解决各种其他问题的基础。第一,民族智力产业和知识技术能力的崛起才能独立自主且低成本地向国民经济提供技术与资本品,才能摆脱生产上游对国外的依赖,进而夺取产品的市场定价权和争取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与修改的话语权或主导权。
第二,智力产业是迂回的生产方式,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同时其高附加值可以实现高工资、高利润和高税收的三赢,从而为就业增加、收入上升和内需扩大的良性循环开辟了道路。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智力产业支撑和拉动各种体力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促进服务业的繁荣,体力产业反过来又强化智力产业的进步。在国内经济大循环中,各种产业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同时就业不断增加,工资持续上升,形成内需生生不息的内需型经济。只有建立这样的内需型经济,才能彻底摆脱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超然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
第三,一旦生产两端的对外依赖消除,不仅经济增长的利益不再外流,而且政府可以完全根据本国需要制定各项政策,从而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第四,体力产业是一种生产率提升较慢和低门槛的产业,这种产业只有在由国民经济的系统协调效应激发出巨大需求和因各行各业均衡繁荣发展而分薄了竞争强度的条件下才能维持较好的收益,其从业人员的收入才能提高。显然,这只能在由强大智力产业支撑和牵引的内需型经济中得以实现。因此,智力产业的发展是民生改善和人民富裕的根本保障。
第五,智力产业的发展和知识技术能力的跃进将源源不断地生成经济适用的技术与装备,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创造新的资源,防止污染和改善环境,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六,智力产业的学习效应和规模经济很强,其产出具有指数化增长的特征,通过产业升级实现技术与资本品的进口替代将导致社会资本加速积累。在老龄化过程中,才有条件用资本替代劳动,从而大大缓解劳动力的短缺。同时,在知识技术能力成长和生产率上升的基础上,主要依靠人的知识与技术发展生产,减轻了对体力的依赖,使得延迟退休成为可能。因此,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承受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唯一出路。
【关键词】经济发展;发展地区;不发展地区;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有很大影响。经济的发展会影响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学习环境创造。本文从经济发展对教师队伍、学习环境的影响来分析,旨在让我们意识到中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1、师资队伍
1.1教师的数量
在经济发展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比不发展地区高,并且生活条件比较好。学生听说英语的机会就更多。所以许多老师都认为那些地区的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强。他们还认为那些地区的学生容易管理,因为有家长的协助教育。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想在发展地区工作,然而他们没有考虑到不发展地区的孩子急切需要他们。因此,在发展地区,有足够的师资队伍来接管教学任务,教学任务的分配会更合理,老师就不需要超负荷的工作。所以在白天上课时,老师会感到经历充沛,上课有激情。他们不认为从教是一件恼人的事情。课后,老师有精力去了解和管理学生,有时间和学生沟通交流。除此之外,在这些地区,英语教师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甚至他们中的一些是研究生,有一小部分是博士生,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会更合理,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在经济不发展地区,老师缺乏专业知识和必要的经验。除了他们的理论教育不系统或不完美之外。这些教师还缺乏把教学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科学地使用教材,灵活安排课程,在经济不发展地区,经济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经济来源不好,生活条件困难,为了支持家庭生活,许多家长需要整天工作,所以没有时间来陪伴和管理孩子。从他们送孩子进入学校那一刻起,他们就认为学校完全可以管理他们的孩子和学校可以处理孩子需要的所有东西。这些地区孩子听说英语的机会相对较少,英语水平不高,特别在听力和口语方面很欠缺。
总之,经济发展地区和经济不发展地区教师分布不平衡,经济发展地区师资队伍雄厚,经济不发展地区教师缺乏。经济不发展地区缺乏优质的和符合标准的教师等状况对中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具有一定影响。
1.2教师的质量
作为一种国际交流语言,英语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越来越注重听力和口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农村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远低于课程标准。当然,教师素质是重要原因之一。在经济不发展地区。很多英语老师都没有处理好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此外,一些教师的想法。他们不把学生为中心或不关心学生的热情和积极的情绪。更重要的是,一些老师认为考试是最重要的。所以他们以语法教学为关键,解释语言点一次又一次。这些事情使学生感到无聊。还有,一些英语教师的语调、压力和发音不够好,和他们的英语口语不是很流利。这个原因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关于“如何实现教学的价值”这个话题,人们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这场辩论注重老师的优点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在1994年的一项研究中,罗纳德.埃伦伯格和多米尼克.布鲁尔发现,在标准化考试中得分高的学生的老师往往在本科高校就读过,在另一项研究中。埃伦伯格和布鲁尔的科尔曼数据显示,教师语言能力和学生的成绩成正比的关系。
教师的能力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然而在经济发展地区和经济不发展地区,教师的质量是不一样的。经济发展地区的教师能力水平相对较高。一些就读于本科高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往往不愿到经济不发展的地区工作,近年来有一种这样的现象“学历高的学生就应该到经济发展得地区工作”。在经济发展地区,生活条件好,待遇好,学历高的人想往待遇好的地方去。由于高学历优势,他们往往能打开他们想进去的大门。在经济不发展地区,许多高校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去,结果经济不发展地区的教师和经济发展地区的教师的能力相差大,在不同地区,学生受到老师的影响也就不同。
2、学习语言的环境
参与真实语言环境的机会。斯蒂芬・克拉申表示美国外语语言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是参与真实的语言环境,换句话说,最初始学习英语的好办法是让学生听和说。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学不好英语?为什么当我们说英语时总是感到尴尬?原因是我们不了解实际情况。但是随着我国的发展,渐渐的,我们开始意识到它,尽一切努力来改变我们的学习英语的环境。但不幸的是,似乎这种改变只发生在经济发展的城市。在经济不发展的地区,学生们仍以不恰当的方式学习英语。
在经济发展地区,可获得更多参与到真实语言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经济条件使这些领域充满了更多去看,去听,去说的机会。还有更重要的是体验。体验,也就是说练习,它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在以下方面,中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技能的训练机会。由于经济发展,在这些地区,学生有更多的途径参与到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去,他们可以通过互联网,MP3,电视连续剧,或者英语角去实现。来自互联网,他们可以看电影由西方国家,通过它们来熟悉西方国家地道的表达习惯。他们还可以在网上下载新闻、音乐等任何与他们学习有关的听力材料。至于MP3,不管他们去哪里都可以随身携带,他们经常用它来听听力。除了这些在课后学习英语的途径外,他们在课堂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进入真是的语言学习环境中。
在经济不发展地区:1)缺乏先进的设备来获取足够的教学材料。英语教学需要一个合理的方式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来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个经济不发展的区域,只有2%的学校有自己的学校网络,和7.7%的学校有语言实验室,21.8%的学校有图书馆。所以考虑这个条件,学生不能得到训练他们的听力和口语技能的好机会。2)说英语的情况不多。我们的母语,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它,有些知识不通过课本,我们也可以从生活中习得。然而对于一门你甚至在生活中就不使用它的外语,仅仅通过课本,我们不可能做到听说能力很好。但是在一些地区学生确实没有开口说英语的机会,这些学校唯一关心的事就是分数。所以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教语法,单词和短语,同时,他们不提供学生说英语的机会。
经济发展影响到教师的分布,影响到中学生英语听说的学习环境,进而影响到中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尽力去改变这种状况.
【参考文献】
[1]崔建社.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分析[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余海荣.英语教学中必须创设真实语境[J].江西学生之友(初中版)上, 2011(5).
[3]黄冰.简论英语听力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3(2).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职 就业能力 创新
1 湖北区域经济发展中高职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目前湖北高职人才的培养数量不能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区域经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了对高职人才的总量需求。湖北的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主要任务。而截至2011年,湖北高职院校总数为57所,设置专业359种,专业点1672个,2011年的在校生为391182人。根据《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我省将呈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的态势,以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将成为推动我省快速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到“十二五”期末,全省需要新培养技师10万人,高级技师2.5万人,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需达到200万,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每年要增加7.5万人,到2020年,我省高技能人才将要达到250万,要占到技能劳动者总量的31%。
1.2 湖北省高技能人才就业分布不均,专业对口率不高
据2012年的统计,湖北省高职教育规模超过高等教育总量的50%,高职学生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抢手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但高技能人才的就业与经济结构发展需求不完全相适应。近年来,湖北省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三产业的人才需求明显上升。湖北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3.4∶48.7∶37.9调整为13.1∶50.1∶36.8。在以钢铁、有色、汽车、装备、船舶、石化、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现代交通与物流为重点的经济领域中高技能人才显得十分紧缺。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业及非营利业人才需求分别增长了12.5%、10.9%、10.1%、1.3%、4.4%、18.9%和15.3%。湖北省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的《2012年上半年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分析报告》显示,市场营销、IT计算机、行政文秘是需求量最大的三个专业。有78%以上的技能人才和90%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都集中在武汉市,而武汉城市圈内其他8个城市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仅占22%和10%左右。同时,报告还显示,像市场营销、行政文秘、人力资源、教育培训这类对专业性要求不高的“通才”岗位,择业需求占据了前10位总需求的一半,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毕业生在求职时的专业对口率正在下降,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仅为62%。
1.3 用人单位对高职生的职业品质满意度不高
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就业人员的动手能力不强、缺少职业归宿感、学习意愿不强、可朔性不强、自由散漫、欠缺基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就业诚信。
2 高职生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所需培养的就业能力内涵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毕业后选择和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总和。是在就业市场上,具有战胜竞争对手,找到适合工作岗位,能发挥自身才能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高职院校要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的优势,努力提升就业能力:
2.1 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适应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高职生可持续就业的一种发展能力,是知识积累、技能水平、素质养成达到一定水平,具备可自主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主要包括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以及由其延伸的学习能力等。这种竞争力不同于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所形成的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高职院校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创新一些不拘形式的有教育性、思想性的教学活动,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形成良好的兴趣爱好;通过参加校企间教育教学活动,接受成功与失败过程,疏导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还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教育活动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2 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促进高技能人才优质就业
这是指高职毕业生能承担并完成某项社会工作所需的各项基础能力的总和,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马上能被用人单位发现和认可的能力或素质,它是一种显性的因素,主要包括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等,它是影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最直接因素。高职院校应重点打造实习实训平台,例如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专业模拟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要促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技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的岗位实操能力。通过教师现场对学生的操作行为进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掌握学生的真实职业操作水平,从而及时调整教学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促进学生把学校所学专业与企业对岗位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同时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给学生一些专业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了解到企业的运作方式、管理模式、人际互动等,这都会为他们以后更好地进入行业企业、更快地适应岗位需要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2.3 加强就业环境保障能力,增强就业的针对性
环境保障是催化高职生就业的重要条件,包括来自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在内的外部因素。就学校方面而言,高职院校应把就业服务纳入日常工作,贯穿于学生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教学内容。从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到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社会实践、求职技巧等方面的指导,再到实习阶段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动向、行业趋势,指导学生深入具体单位实地考察职位要求,指导学生撰写推荐表和求职信,模拟应聘面试,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等各个环节增加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就政府而言,需要从更高更广阔的视野来认识和协调其发展,整合统筹区域内的职业教育资源,促进合理配置。应从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层次结构的宏观需求出发,通盘考虑教育、培训总供给规模,制定高职的招生计划。同时对高职的专业需求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人才市场供求情况加强调控力度,严格控制那些近年来已经出现需求趋弱且易为其它教育培训替代的专业布点和规模的盲目扩张。
3 增强高职生就业能力的创新思路
3.1 以打造专业品牌,凸显地方特色为提高就业力的前提
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实行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发、设置与调整专业的机制,紧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专业建设要突出地方性,建设一批定位明确、社会适应性较强、就业前景良好的品牌特色专业,逐步形成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链和专业群。专业建设要突出职业性,遵循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规律,构建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的完整性课程体系,增强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3.2 以文化力为导向,促进校企文化融合为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
校园文化所包含的精神活动和文化氛围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应当以人文精神培养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素质拓展为目的,通过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拓展校园文化的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的模式,努力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校园文化朝着正规化、多样化、群体化、艺术化方向发展。职业的实践和企业文化的熏陶是培养良好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途径,高职院校要善于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学习借鉴优良的企业文化因素,并将这些因素融入专业文化建设当中,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执行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缩短校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从“校园人”向“企业人”的角色转变,从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3.3 以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改革为提高就业技能的根本
基于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革新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的有机结合来提高职业技能的必由之路。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内容要以企业为主导、院校为主体。教师按企业的职业需求来决定讲课内容。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平台,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将课堂理论融入顶岗实践,在实境中了解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岗位技能和生产实践流程。以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学思想的主导,实现校企共建教材、共同开发合作项目、改革教学组织方式和对知识能力进行序化和整合。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参与与企业的合作项目,通过完成实际市场的项目流程来强化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同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问卷、游戏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3.4 以促进就业指导的系统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提高就业能力的保障
对高职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要体现层次性、专业性和高效性。首先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就业指导,要通过合理的职业规划课程和讲座和实践,来提高学生与职业的契合度。其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力度,制定政策,提供专项资金,吸收具有相关背景的专家、学者作为就业指导中心的兼职人员,从事就业指导的研究、教学和咨询工作。这对于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度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需要快速实现就业信息网络化,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通过加强与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联系与沟通,帮助学生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发展状况和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建立信息资料库,及时为学生提供信息服务;建立动态的毕业生就业跟踪与反馈系统,可以为学院评估就业质量、调整专业设置和纠正就业导向服务。
参考文献:
[1]胡珊.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J].传承,2010年第6期.
[2]李肇华.关于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展望[J].科学决策,2010年第9期.
[3]杨建坡.互动与协作: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态对接[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第6期.
[4]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本论文是武汉市市属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与
具有高就业能力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课题编号201109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商务英语 就业能力 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06-02
我国各地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于毕业生就业技能的要求日益提高,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来说,充满了非常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通过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形势和河北省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发现,尽管对外贸易交流相对以往已经有很大的发展,而且京津冀区域对于英语专业毕业生,尤其是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逐步扩大,受访的众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依然严峻,提高学生在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就业能力的问题,已经摆在众多高校的面前,笔者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形势和河北省数所高校的走访,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提高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和就业形势以及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和就业形势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的发展建立,河北省经济持续增长,尤其在2014年河北省外贸进出口增幅约8%,高于全国各省的同期水平。其中在2013~2014年河北省区域经济带动对外进出口额达到3600亿元,增长了大约7.9%。其中出口同比增长14.1%,出口总值为2194.1亿元,进口总值为1484.8亿元。根据河北省商务厅以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调查,2014年在京津冀一体化的促进下,进出口贸易显著提升,河北省劳动力市场有着非常明显的变化,在对外贸易方面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的需求缺口,在对东盟进出口方面需要大量的外语专业人才。另外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外贸民营企业的增长,这些企业出口额在河北省出口总额中占六成,带动了外贸主体队伍的逐步壮大。到2014年4月底,外贸企业已经突破2万家。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河北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觉得就业现状与经济的发展并不配套,明显落后于经济的发展,不适应河北省区域经济的形势,根据课题组对河北省5所高校2013年和2014年商务英语专业1000名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仅有31%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对口率较低,52%的就业稳定率反映出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不稳定。在67%的已就业学生中,行政文员占21%,营销人员占30%,客服人员占12%,而报关员、跟单员、进出口贸易翻译、国际商务文秘、单证,外销人员总共才占受访人员的4%。而在从事商务英语工作的毕业生中有48%的人因为能力和职业要求而离职。
二、河北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具体原因
通过课题组对河北省多所高校和外贸企业的调查走访发现,47%的用人单位表示所雇用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存在着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能力的不足等问题,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实际应用能力较弱,经过调查发现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河北省多数高校对于商务英语职业方向以及就业发展的社会环境缺乏明确的认识。商务英语是结合英语与商务特点的特殊专业,英语和商务所占比例大概可以分为四成和六成,英语是基本的技能,另外还需要学习商务、法律法规、单证、会计、金融投资等方面知识,职业方向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管理和文秘以及进出口海关人员。而现在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多以事业单位和学校教学岗位为主要的就业方向,造成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重书本,轻能力,忽略商务方面的学习,将英语书面用语及日常用语的比重增加,造成毕业生工作能力不强。
2.多数高校对商务英语实训环节忽视,缺少实践教学。多数高校自1999年左右开办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时间较短造成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按照普通英语课程,偏重英语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偏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书本内容为主,缺少实训和实践环节,65%的受访高校缺乏实践实训基地,无法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只有35%的受访高校具有实训环节,但是大都集中在校内采用多媒体形式,没有与市场和就业机构结合,实训内容仍以书本或者观看多媒体资料为主,实际操作和情景教学仍然较少。
3. 57%的受访高校缺少具有实际商务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大部分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虽然是英语专业,但是大都以英语语言学和翻译等教育专业为主。既了解英语专业知识,又具有商务从业经验的教师非常少,据调查只有13%的高校教师有过从业经验及资质。缺乏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影响了商务英语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例如,缺少商务英语听书能力的实训和函电等外贸单据的能力训练,学生没有接触过实际的外贸函电、谈判、合同,必然造成商务经验不足和能力较低。尽管部分高校也开设了进出口业务与单证等课程,但也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实训教师照本宣科进行教学。
三、区域经济发展形势下商务英语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实行情境化、仿真化的教学模式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培养必须以职业能力或者就业能力为核心,并辅以技能素质培养。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高校应该采用市场化的教学方式,并且采用工学结合、项目导向或者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来提高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在面向企业需求进行教学时,必须重视情景的设计和模拟,让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和学习,更重要的是在商务环境中应用,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得专业知识更容易理解和吸收,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际社交和商务英语能力。
(二)在高校中,应通过与外贸企业多形式的合作丰富人才培养形式
现代市场人才培养重要手段就是工学结合和校企合作。商务英语专业应该安排学生适当走进企业,与企业经营接轨,增加与外贸专业人员的接触,从而更加清晰地了解岗位和职业英语能力要求,并了解英语学习在商务环境中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多维度的校企合作,高校英语教师也能了解企业需求,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技能的训练结合在一起,促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满堂灌的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
(三)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增加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商务英语本身就是一种市场化的跨文化交际,但是在国际商务中,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成为阻碍商务沟通的主要障碍。所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要通过对多文化的价值观了解和学习来实现对多区域经济和文化的接受和推动,旨在以文化和价值观以及区域形象等方面的发展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有利于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了解国外文化和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和素质,也有利于接受国外企业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对贸易的开展和涉外工作质量的提高有重要影响。
总之,在河北省这一特殊的经济环境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和高校必须充分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在发展中重视商务英语课程体系的建立,强调实训和实践课程的完善,提高跨文化意识,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创造河北省乃至全国闻名的商务英语专业,才能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和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化人才。当然对于商务英语这一特殊的,兼具英语与商务特点的,缺乏行业特色的特殊专业,仍值得我们在今后不断研究和探讨。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保障科研合作课题我省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就业质量实证研究,课题编号 (JESHZ-2015-01051)
参考文献:
[1] 李春峰,李文娜.新形势下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研究[J]. 中国市场,2011,(32).
[2] 刘淑娟. 区域经济与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初探[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9).
[3] 中国区城经济发展报告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11.
[4] 张畅,李楠. 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及就业研究[J].科技信息,2014,(8).
[5] 薛金祥.生态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
[6] 张洁.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7]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 徐国亮,顾保国.人格化企业演进的经济学思考[J].山东大学学报, 2005,(2).
[9] 王振洪.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J].中国高教研究,2011,(8).
关键词:财政职能 县域经济 发展措施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在逐步稳健的发展,而县域经济联系着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的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其体现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的判断标准。如果能实现财政职能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科学处理,以及发挥财政职能在县域经济中的影响,能够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健康、稳定的发展。笔者通过分析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探讨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思路
2015年 4月2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协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会:《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在北京举行。报告首先对根据GDP、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目三项指标遴选的全国400强样本县(市)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年度回顾。指出:伴随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向“新常态”的迈进现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国民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均衡,区域差异性非常的大。尤其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并且财政的职能与紧急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矛盾,以及财政的收支情况很多时候过于依赖当地经济的的发展。所以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实现政府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促进县域经济得发展。
县域财政也要转变支持经济发展的思路,采取是一个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财政调整手段,来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并且要建立相关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县域政府的经济行为的监督力度,然后政府要制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税收政策,为县域企业创造良性发展的环境。以及政府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的支持,例如对其实行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的措施,解决县域财政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县域政府要展开对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分析和研究,根据其中的内容来保证经济发展措施的落实。
二、财政职能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一)改革财政体制,完善对下转移支付制度
现在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的问题,直接限制经济发展的问题是县域政府对财政的职能不明确,财政权责的问题比较模糊。所以导致政府财政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产生矛盾和冲突。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增加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完善对下的转移支付制度,以及专项资金配套办法等。把财政的权利真实的归还与下级政府,让政府能够宏观的来参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运用科学合理的经济手段来调控当地的经济。在进行政府财政职能的改革过程中,要取消与当前市场经济发展不符合的财政职能,建立能确保新的职能体系的保障制度,使县域政府在当地经济发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然,要建立相关的体制来对政府财政职能进行约束,保证政府不滥用自己的财政职能,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落实财政政策,优化投资发展环境
县域经济的发展,一定要符合我国当前的总体经济发展的环境。通过一些财政的手段,例如,增加财政的投入,调整税率等手段,来刺激内部的消费状况,调整社会供给的平衡,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在我过的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的发展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认真的贯彻中央的财政政策,科学的发挥政府财政的职能,加快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硬件的保障,从而为县域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硬件基础的建设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促进投资产业的交流,带动经济上的发展。
(三)政府财政引导民间资本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进行经济发展建设中,资金的投入是不能缺少的。但是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是有限的,所以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与作用,吸引民间资本的投入,以积累经济发展的资本。具体措施有: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的措施,如,政府财政直接投入资金,降低税率等。然后进一步完善政府的财政运行的相关机制。其次,就是要增强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协调当地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工作,对市场的运行进行监督,为民间资本的投入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推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建立城镇互动机制
现在我国很多乡镇的劳动力转向城市,直接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解决现在状况的主要措施就是政府把资金和项目向县级镇重点倾斜,引进适合在当地发展的企业,缓解劳动力流失的状况。加强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不断的推进相关企业与乡镇农业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农村经济市场体系,促进当地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其次,政府的优惠政策是乡镇建设的重要措施,政府通过相关政策的落实,不断推进农村的经济建设,解决好进城农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等突出问题,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政府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情况,来调整政府财政体制,落实相关的财政政策,积极引导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建立县域城乡互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的职能,以促进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物流能力 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 dea
物流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物流供给主体通过有效、合理地组织和运用其物流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向物流需求主体提供所需物流服务的综合体现。它体现了物流系统满足物流需求,实现物流服务所具有的实力和潜力的集合能力,与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密切关系。物流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我国经济竞争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对物流发展进行了研究,如马士华等(2005)对物流能力作出的研究论述;冯华等(2009)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区域物流能力评价模型,从定量的角度论述评价了区域物流能力;王能洲等(2011)、周泰等(2012)分析了阻碍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了提高我国区域物流能力的对策建议;周泰等(2008)、彭健(2011)基于模糊物元、结构模型等研究了省域内物流能力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程度。文献综述发现:物流能力的提升能够带动经济增长,同时经济竞争力的加强又可带动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在互动中循环上升。但其中研究我国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较为匮乏,相关研究存在诸多不足,如测评物流能力水平的指标体系构建不够完善,较多的是分析某一特定要素与经济间的关系;对物流能力内部分类关系及针对性关注不够等。为解决这些缺陷,本研究以建立较全面的物流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为基础,以灰色关联、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我国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以期为制定相关发展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物流能力评价指标
考虑到数据可获性与可信度,本文从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建设及物流发展潜力等一级指标和14项分指标来构建我国物流能力指标体系。其中,物流发展水平指标侧重于提供物流服务能力的水平及成果,主要由反映物流总体发展实力的综合指标构成,它决定了物流的需求能力与发展条件,指标主要包括:物流产业增加值(x1,亿元)、物流从业人员(x2,万人)、物流业职工工资总额(x3,亿元)、货物运输量(x4,万吨)、旅客运输量(x5,万人)、邮电业务量(x6,亿元)。物流基础建设指标指提供物流服务的资源状况,主要包括该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状况、物流信息系统及服务能力指标等,主要选取铁路里程(x7,万公里)、内河里程(x8,万公里)、公路里程(x9,万公里)、邮路路长(x10,公里)、长途光缆线路长度(x11,公里)。物流发展潜力指标用来衡量物流发展的内在潜力,是基于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物流能力水平,主要选取货物周转量(x12,亿吨公里)、旅客周转量(x13,亿人公里)、物流固定资产投资(x14,亿元)。
(二)经济系统评价指标
物流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间接性和转移性等特征,物流业可通过对其他产业的支持而间接取得经济效益。因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较多,如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社会经济系统指标的选取是十分复杂的。充分考虑各dmu之间的一致性原则,对应物流系统选用的经济发展指标为:国内生产总值(y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2,亿元),进出口商品总额(y3,亿元),居民消费水平(y4,元)。这些指标直接或间接地描述了社会生产的增长速度、发展规模、社会经济运行状况、消费水平等,是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数量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我国某一阶段内的经济水平。
理论方法
(一)灰色关联法
灰色关联分析主要是通过序列曲线几何形状与理想最优序列的曲线和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关联程度。根据关联度排序来判断方案的优劣,相似程度越大,序列间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主要步骤:
设有n个对象,每个对象有m项指标,
评价指标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构成如下矩阵:
(1)
其中,令x0为参考因素,比较因素数列xi,i∈m;记x0={x0(1), x0(2), …, x0(n)},xi={xi(1), xi(2),…, xi(n)}。因各个序列的量纲不一致,采用均值化像法对原始指标序列进行归一化处理,即:
(2)
则x0与第k个元素的关联系数为:
(3)
式中ρ取0.5;; 。则采用算术平均的方法计算第i个方案与参考因素的关联度为:
(4)
(二)数据包络分析
dea(数据包络分析)将单输入输出效率概念推广到了多输入输出的dmu的有效性评价中,丰富了微观经济中生产函数理论。应用模型中综合有效性的c2r模型和评价纯技术有效性的bc2模型评价决策单元相对效率。依据dea方法基本原理,使用灰色关联分析得出的数据作为c2r模型和bc2模型评价的输入输出向量,用以评价我国物流系统生产效率。
实证研究
(一)灰色关联分析
以各指标2003-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物流能力和经济系统发展的关联程度,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选取物流产业增加值(x1)与国内生产总值(y1)为参考因素,经式(2)无量纲归一化后,由公式(3)、(4)计算出输入、输出灰色关联矩阵,如表1所示。
在表1中,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灰色关联系数均在0.6以上,表示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之间的变化趋势相近。在物流能力指标体系中,与物流产业增加值(x1)的关联系数最大的是物流固定资产投资(x14),这表明物流产业内的直接投资对其发展的带动性较强。排名其次是长途光缆线路长度(x11),可看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能对物流能力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经济系统指标体系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y2)、进出口商品总额(y3)、居民消费水平(y4)与国内生产总值(y1)的关联系数变化较均匀,各项经济指标与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变化趋势一致。 (二)dea效率分析
分析我国物流产值与gdp两者的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可看出两者的变动趋势呈一致性,均显现出逐年上升势头,且两者增长速度大致趋同,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为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于c2r模型和bc2模型的matlab7.10程序,得到2003-2011年投入产出效率的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看出,我国2003-2011年的物流系统投入产出整体效率较高,综合效率θ和纯技术效率σ评价效果均为1。根据两模型的最优解判断条件知,近九年的物流投入产出效率达到了最优化状态,且规模效益水平不变,投入产出的松弛变量s-、s+数值均为0,说明我国2003-2011年物流dmu均无冗余现象,投入达到最优状态。其中所有dmu均为se=1,表示决策单元的物流规模效益处于最佳状态,物流运营具有较高水平。
结论
本文以分析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文献为基础,构建了能够表征我国物流能力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物流发展水平、物流基础建设及物流发展潜力等一级指标;选取2003-2011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分别运用灰色关联模型、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我国物流能力与经济系统两者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选取的物流能力指标,能够较全面的反映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实力;灰色关联分析显示,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之间的变化趋势相近,物流能力的发展确实能带动经济水平的提高;物流系统投入产出整体效率较高,各决策单元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处于最佳状态,物流运营具有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桂华明,马士华.企业提高物流能力的路径及外包战略[j].物流技术,2005(11)
2.冯华,胡娟.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能力研究[j].商业时代,2009(10)
3.王能洲,沈玉芳,张婧等.区域物流空间整合研究—基于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4)
4.周泰,王亚玲.提高我国区域物流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3)
关键词:循环经济;能源;可持续发展
一、 引言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处在持续快速经济发展时期的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能源与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魏楚,沈满洪,2007)。在这一关键时期,我国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的发展模式 ,必然无法承受能源衰竭造成的巨大风险,也无法承受环境污染引发的社会问题(陈诗一,2009)。有鉴于此,本文在循环经济视角的基础上,对我国能源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析。
二、 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概述
1. 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指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采用的旨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相对于传统经济的开放式单向流动的形式而言是一种封闭式环形流动的经济形式,使得经济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线性流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循环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减量化(Reducing)、再使用(Reusing)、再循环(Recycling)”即3R原则(李兆前等,2008)。其中,减量化是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它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再利用是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是把废弃物品返回工厂,作为原材料融入到新产品生产之中。循环经济的产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们深化认识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规律的结果,被视为社会经济从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迈进的重要选择。可持续发展为循环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提倡经济的发展应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而循环经济正是继承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倡导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林伯强,2012)。循环经济强调在物质资源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进而实现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生,为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子系统中所具备的现实实力和潜在发展能力的集合(吴利学,2009)。影响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很多,在遵循科学性、可行性和代表性的原则的基础上,根据现有的统计指标,主要选择影响力较大的因素。本文选取了由4个子系统组成的指标体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和能源安全系统,时间跨度为15年:1995年~2009年。因此,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可以分为3层:目标层为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准则层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系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环境可持续发展系统和能源安全4个子系统;指标层为13个指标(具体见表1)。
三、 研究方法和建立模型
本文采取的是一种体现降维思想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在保证原始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前提下,把原来多个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因子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而这几个综合指标是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主成分因子不仅保留了原始变量的主要信息,并且各个主成分因子之间不相关,这表明主成分因子比原始变量具有某些更好的统计性质。因此,本文将主成分分析方法运用到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中,对我国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建立的模型如下:假设有p个指标,把这p个指标看成p个随机变量,记为X1,X2,…,Xp,主成分分析就是要把这p个指标转变为p个指标的线性组合。则有:
Y1=a11X1+a12X2+…+a1pXpY2=a21X1+a22X2+…+a2pXp?摇?摇?摇?摇Yp=ap1X1+ap2X2+…+appXp
主成分分析法的做法是寻找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Yi,然后求解aij=(ai1,ai2,…,aip),且满足以下条件:(1)ai1+ai2+…+aip=1,i=1,2,…,p;(2)不相关性,即Yi和Yj不相关;(3)方差极大条件,即Var(Y1)≥Var(Y2)≥…≥Var(Yp)。求解系数aij=(ai1,ai2,…,aip),即观测变量相关矩阵的单位特征向量。因此,通过求解的特征方程∑X,得到p个特征根和p个单位特征向量,把p个特征根由大到小排列,记为λi(i=1,2,…,p),它们分别代表p个主成分因子所解释的观测变量的方差,即Var(Yi)=λi(i=1,2,…,p)。相应的p个单位特征向量就是主成分因子的系数:ai1,ai2,…,aip,i=1,2,…,p。
四、 实证分析
本文在上述理论模型基础上,借助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能源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数据来源于1995年~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其中有些指标是经简单计算得出的。
【关键词】经济发展新常态;规划管理
1城市规划管理职能
1.1 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第3.0.16 条的解释是: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1.2 城市规划管理的直接载体
规划起源于 19 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解决各工业城市的环境恶化和社会问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公共事务的组织力量在社会变革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我国的城市化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总体发展水平低。在借鉴了外国城市规划管理经验后,避免了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弯路子,同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与管理途径。在已批准的各类型城市规划中,最具有直接指导意义并具有法律效力的工具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借鉴了国外的土地分区管制(区划)法,结合我国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背景而产生的。200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开始实施,它明确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规划选址审批有了新的依据。
1.3 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
在实际实施中,城市规划管理就是根据现行城乡规划管理法律体系和已批准的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建设用地和建设实施行政审查,审批,发放“一书两证”,对在规划范围内经批准的规划和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许可进行监督检查和行政处罚。
2 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的经济发展条件下,城市建设情况日益复杂,规划流程日益精细,管理、服务质量标准越来越高,这对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规划编制的现实意义有待加强
城市规划是人类的实践活动,规划管理的标准与制度是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并制定出来的,是具有普适性的,但不是绝对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是由一则则规范限定的,数字化了的规范标准大多是按照千人指标进行计算的。但是规划编制及编制管理者们只考虑了千人指标“量”的需求,忽略了“质”的差异,即“千人指标”是以“均质”为前提的,错误地认为“此千人”等于“彼千人”。因为经济收入不同、社会分工及背景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年龄结构不同等原因都会造成“千人”需求实际意义上的不同。
2.2城市空间形态难以整体把握
利用控制性详细进行规划管理主要是通过建设指标来实现的,虽然实现了标准化,但过于抽象,缺少对城市空间的总体控制和引导,容易导致实际规划管理工作的僵化和不适应。表现在用地性质控制方面,住宅、商业办公、产业等不同性质的用地塑造的城市形态各不相同,单纯以用地分类指标进行控制,难以体现用地性质对城市环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表现在开发强度控制方面,容积率指标较为抽象,缺乏立体管理要素的支撑,容积率指标的确定往往依据经验数据,导致城市空间形态难以整体把握。
2.3 部门之间的协同共商机制有待提高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个项目从有到无,需要经历一系列漫长而复杂的审批手续,涉及到多方利益群体的博弈。城市规划的实施,除了涉及城市规划部门,还有涉及到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部门、卫生环卫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由于很多部门考虑到自己部门的局部利益,使得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行政成本高、公共服务设施缺少、敏感性设施难以落地。
2.4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深度有待明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各种利益冲突使公众参与的民主意愿日益凸显,政府也逐渐认识到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现代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处于初级阶段,属于象征性参与,即公众尚处于被动的告知与接受地位,还未进入合作性参与、代表性参与、决策性参与的实质性参与阶段。
1.城市规划信息不对称
城市规划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规划成果一般都是图文并茂,图是用特定的符号、线性、色块表示的,文字又多为专业术语。在群众参与规划决策的活动中,很少能有几个人能看的懂信息含量巨大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信息不对称。
2.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现有的城市规划法规没有明确公众参与的主体、具体权利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从我国现阶段的公众参与现状来看,普遍都流于形式,另外没有组织起来的市民是个体分散状态,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影响资源分配,更缺乏制度化途径将个体利益整合为公共利益,这就往往使得市民不能维护其个人权益甚至公众的共同利益。编制、审批规划之前进行民意调查,并不一定采用民众的意见,调查、听证成了一种形式,最终还是根据领导和规划师的意志来定。
3城市规划管理建议刍议
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经济发展的基本模式、产业业态以及增长动力都已经今非昔比。中国经济基本面不仅发生了量的巨变,更是发生了质的飞跃。首先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其次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最后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3.1合理设置管理程序
针对规划管理程序复杂、参与程度深的特点,合理设置管理程序。有效地避免行政成本高,且业务办理效率低下现象。
3.2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源于企业的管理思想,现被广泛研究运用到各行各业。企业管理的标准化体现在,企业有明确的时间安排,有完整的规章制度,有严谨的工艺流程,有详尽的技术规范,有严格的质量、数量控制标准,以及严明的奖惩措施等方面。目前,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可引入精细化管理。
3.3 可视化管理
为整体把握城市空间布局,对城市建设的空间秩序进行有效的规范和引导,按照“可视化管理”思路,可把城市设计应用到规划管理之中,在规划时将城市“立”起来。通过城市设计梳理空间脉络,挖掘不同区域的发展思路和地区特色;通过城市设计并结合城市设计导则,对街道、开放空间和建筑进行控制。
3.4建立多元化决策体系
群众参与到城市管理是一种先进的城市合作管理的典范。群众参与权需要制度的保障,要明确参与的具体步骤、具体方式和具体手段;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群众方便和快捷地参与到城市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中来;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使群众真正地以“组织”的形式参与决策。
结语
经济在发展,科学在进步,人们的观念和需求也在发展,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需求,城市建设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城市规划管理方式和方法也要随之改变和完善,只有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才能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和人文效益,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98)
[2] 霍焰,城市规划精细化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 2012
[3] 卢道典,基于分权视角的城市规划管理体制模式及改革建议,《城市观察》2012(2):110-117
[4] 张玉牧,城市规划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