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7:08: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中职生;思想政治;措施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命脉,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有别于普通中学的学生,就现阶段来看,这个群体是比较特殊的,是一个“多数的弱势”群体,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要高于普通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引导思想、当前,部分中职学校出现学生思想政治管理难等现状,主要表现在:中职生政治意识淡漠,缺乏理想信念,法制、纪律意识淡薄,道德意识不强,文明修养缺乏等。

造成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管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客观原因,如学校扩招,导致后进生数量增多,对学校办学干挠的新的因素如酒吧、网吧增多等,学生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二是学校思想教育工作投入不够,教育方法陈旧,没有根椐当前社会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更新教育方法,没有根据中职生特有的心理问题专门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笔者认为,抓好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重视思想教育,抓好正面教育的主旋律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职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具备政治意识、学习意识、人本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和问题意识。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研究,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战略任务。应用全局的战略眼光规划工作;改变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在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以爱心作为思想基础,以父母之心对学生进行教育,下大力气抓好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改进教育方式,真正出教育成效。

学校要重视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发育阶段,精力充沛,对社会上的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受到不良现象的影响。因此,学校要积极引导中职生,使其健康发展。教师应把对学生的正面教育放在第一位,抓好对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抓好学生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的教育,培养优良的班风,引导学生以最积极的心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创业的真本事。

二、改变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从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等各种媒体上接触到的信息量不断增加,他们往往比较抗拒老一套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工作方法上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需要。

一个方面,对于正面的思想教育工作,应从传统的说教式的模式中跳出来,把每一个正确的结论通过形象生动的手段,通过科学的方法给学生论证出来,使学生在接受教师所讲授的道理中走得正确,前进得快。

另一个方面,教育活动不应仅仅局限于政治课和班会课上的说教,应把新时期的各种科技新成果、新手段充分应用到教育工作中来,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播放各个时期需要对青少年展开教育的核心教材宣传片,运用电脑设备把各个阶段青少年表现的正面事迹及时在网络上传播,根据他们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郊游活动,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并及时把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出优秀的精神面貌和成果,通过彩色图片进行橱窗展示或作网络展示等。通过这些教学方法,既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又可使学生在活动中所形成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能够得到肯定,并且固定下来,从而进一步形成优良的班风。

三、创新教育方式,多渠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学校应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教育方式,如将压制管理转变为关心爱护,被动处理转变为主动防范,教师单向灌输授课方式转变为师生共同参与双向交流。其次,学校要加强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快校园网络建设。再次,有条件的中职学校可以建立中职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因为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能够深入社会进行体验社会生活,不断增强社会知识。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加强中职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能单靠职业学校,而是需要有关部门共同行动起来,为中职生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总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可以保证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稳定有序地开展,从而保障学校优良教学环境的形成及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作为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立足于当前的教育现状,改变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把中职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灵华.关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看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8期.

[2]任向辉.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3]杨建培.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罗琼.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刘筑.在德育过程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J].贵州教育,2006年17期.

[6]刘奕.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初探[J].贵州农机化,2005年04期.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品德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3.191

1 前言

高职院校是各种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阵地,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品德素养,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2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高职院校在教育方面,与其他本科院校存在本质区别,其具有较高的特殊性质,就业率是其教育的最终目的,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仍处于重点核心地位。不管从学生角度、高职院校发展角度,或是从社会角度分析,在新形势的背景下,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都具有迫切性、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越来越现代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人们在品德品质方面的取向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1]。即使绝大部分人的价值观及道德观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小部分人的思想道德观念也会不可避免地往消极方面发展,价值、人生及世界等观念出现扭曲现象,从而做出有失诚信、有失道德的事情。由于高校学生思想未成形,波动较大,社会因素会对学生的思想造成较大影响。若学生处于一个复杂环境,则会对学生思想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价值多元化、社会开放的大环境里,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学生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较高的品德素养已成为高校教育中的重点工作。部分高职院校利用高就业率吸引学生,以此增加学校收益率,但由于自身条件不足,无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或德育教育模式落后,教育观点陈旧,对学生思想政治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扭曲、道德败坏,思想不健康,这一部分学生进入社会后,必将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3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3.1 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根据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进行创新,使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符合现代化发展需求。应从院校级学生的角度出发,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化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于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素质专业型人才已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要培养品德素养及专业知识水平兼具的全能型人才,就必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选择适合学生发展需求、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当前形势下的社会发展。高职院校应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作为指导,培养学生团结奋斗、刻苦专研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消除消极思想,纠正不正确的观点。高职院校也可以根据学生专业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操守。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一定要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创新,并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推动学生思想健康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目的。

3.2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世界观

应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信念和理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以正面教材及反面教材为例,对当前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指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及价值观,使学生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3]。院校应组织一些有益的校园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如问题辩论、学习雷锋月、体育竞技等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另外,还应在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管理时间的同时,尽量为学生呈现多元化校园生活方式,以免学生由于生活乏味,而参与不健康、有不良影响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应保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平等状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若师生之间存在矛盾,或互不理解,则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使学生产生一种逆反、抵触心理。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主要体现在平等的人格上,在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中,应以民主为主,在学习中营造融洽的相处氛围[4]。学生在学习中应与教师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全面发展自己,并以此获得成就感体现自身价值,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逐渐确立健康思想观念,使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使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实践和论证,从而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及政治素养。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复杂性及开放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显得越发重要,逐渐呈现出其迫切性,道德品质已成为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标准。因此,高职院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做好德育教育工作,并给予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向,培养德、智、体、美等全能型人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高尚道德的人才,使学生更加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柳.关于改进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若干意见[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2,(4).

[2]刘蕊.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3]刘淑红.关于做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1,(13).

第3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对策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一精辟而深邃的论述,极大地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指导思想。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及对人类本身生存与发展状态的关注。人文关怀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深切关怀人的发展及生命,特别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和需求,是以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人本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发展为本,把大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教育主体,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调动并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长期以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忽视人文关怀的现象,这种现象已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及学生身心健康和个体的发展。为此,笔者就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对策做些探讨,以期对我国当前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所裨益。

一、实现教育方式的转变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首先应转变教育方式。教育方式的转变主要是指从听话方式向对话方式转变,即从忽视大学生的发展向重视大学生的发展转变。传统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盛行听话式的教育方式,即向学生简单说教、硬性灌输,不重视学生的发展,把受教育者当作“物”对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种“目中无人”的教育方式,不考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思想水平和接受能力,不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受教育者当作“驯服工具”来培养,作为“美德之袋”进行灌输。这种一味说教、灌输,只会造成学生情绪上的抵制和行为上的叛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注重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以教育者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在对话式教育方式中,教育者充分尊重学生,耐心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支持、鼓励有见地、有思想的学生,允许师生讨论甚至争论,使学生在平等的交流中获取信息,在坦诚的讨论中得到启迪,在共同的参与中接受教育,从而使思想政治课堂真正成为师生交流沟通的互动舞台。同时,教育者还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消除师生之间沟通的距离、障碍,使学生能够平等地真诚地与教育者交流,而且乐于与之交流,通过双方精神、心灵上的交流,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共识,促进双方在思想上、认知上向更高层次的转化。

二、增加教育者的情感投入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人际关系的剂,是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交往关系的基础。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既是知识的传授过程,又是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和思想碰撞。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塑造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而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必须遵循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情感越融洽,心理沟通越微妙,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就越好。

从情感入手去关注学生心灵深处的内心体验和微妙的精神世界,是对学生加强人文关怀的生动体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于大学生来讲,遇到的往往不是认知障碍,而是情感或情绪障碍,甚至出现认知接受而情绪抵制的现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要遵循大学生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较为深刻地了解他们的情感、情绪倾向和状态,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以诚挚、高尚、深厚的情感去关怀和感染大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学生和个别“问题”学生,争取以情感叩开学生的心扉,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与受教育者感情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克服消极情感,调动学生积极的感情体验,从而引导大学生在理智上不断升华社会主义理想与信念的境界,以健康、稳定、高尚的情感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三、注重个性化的教育

个性化的教育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让学生自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关心自己,自己爱护自己,自己照顾自己,自己决定该做什么,怎么去做,从而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分强调受教育者的共性,用一套事先预设好的模式、规范去要求一个个活生生的充满独特魅力而又千差万别的具体的学生。这种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属于个体自身的东西越来越少,毫无个性可言,缺少创造力和想象力。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作为个性的受教育者,他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心理特征和才能,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体验方式,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追求向往,所有的一切都打上了作为个性的独特烙印。因此,教育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社会适应性,而应根据大学生个体差异,重视个体需要的多样性和教育的层次性。在总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到大学生个体心理、思想上的差异性和特殊性,真正从不同个体出发,因材施教,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自主的发展空间,让大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个性优势,使大学生形成独立和谐的人格。实践也充分证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从每个人的生理、心理和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更富有针对性,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落到实处。如果忽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个别教育,势必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文化和课余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校园为空间的多方面、多类型的文化活动。它主要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是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最直接的反映,具有内在教育导向和潜移默化的功能,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载体。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表明,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但可以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高尚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加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抓住这个根本,才能使全体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2)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高校要采取各种形式,广泛组织以思想、文化、娱乐、学术、科研等为基本内容的文化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和谐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正确思想教育和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使自身知识水平提高的同时道德素质也得到升华。(3)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要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求的氛围,充分体现大学特有的人文关怀。在校门、办公楼、教室、图书馆及其他学生经常出入的活动场所,要有体现办学宗旨的人文特色的内容。要美化校园物质环境,改善设施,合理布局,向大学生传递现代化、科学化、民族化的信息,使之受到感染和熏陶。(4)优化信息环境。高校要充分运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等各种文字和电子传播媒体,在高扬主旋律的同时,力求将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知识和信息上报、上网,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环境。

五、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特征。弘扬人的主体性,增强人的主体性品质与能力,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唯一主体,完全忽视了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当作纯粹灌输的对象。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导致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造成受教育者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结果。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和教师同是教育的主体,在双主体的相互关系中,学生又居于中心地位。任何教育都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认知活动和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才能把教育的知识生成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有的教育最终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得以验证,也就是说,学生才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才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心所在。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把学生放在一个更加平等交流的位置上,要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对自己人格与尊严的尊重,实实在在地体验到自己积极、主动参与的价值,使他们懂得提高能力与综合素质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从而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进行完善自我的教育;要尊重学生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动性的发挥,给他们以平等参与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地自我认识、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和自我完善,从而学会对自我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如引导大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热点问题的讨论、辩论、演讲、情景模拟活动等,从而最广泛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日益拉大,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成为关注热点,基尼系数已突破国际公认的0.4的贫富差距警戒线。而这一社会问题反映到校园就出现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在全国各省市区域高校比例逐年攀升居高不下,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及成因

(一)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我国从1997年开始高校实行招生并轨,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由最初的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摊,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孕育出了“贫困大学生”这一新名词。

贫困大学生的标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北方与南方、东部与西部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不同,贫困大学生的界定标准也应有所不同。一般意义可理解为,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突出表现为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杂费或是个人的基本生活费用。教育部文件指出: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1]

(二)贫困成因

1.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村大学生贫困生居多。我国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统计显示,贫困生有81.74%来自农村,可见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的农村是高校贫困生的主要来源。

2.家庭贫困是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竞争机制的完善,一部分社会成员由于一定原因处于社会经济竞争中的劣势地位,久而久之这部分社会成员开始向社会低层流动。因为缺乏竞争实力,长期生活在社会低层,他们的子女一旦进入大学,昂贵的学杂费会让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负担更加沉重。另外,父母的下岗,技能水平不高难以再就业,家庭的突变,例如火灾、地震、婚变、车祸、破产以及重要家庭成员患病,亡故等,都是城镇学生变成贫困大学生产生的主要原因。

3.高校收费制度的实施和扩招凸显了贫困大学生问题。高校收费制度改革以前,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是由国家供给,改革之后,高等教育成本实行分担制,由最初的国家单独承担转向由国家、社会、个人分摊。降低大学门槛的同时一些学习并不优秀的富家子弟也进入高校,富二代普遍的张扬生活态度也激化了贫困大学生问题。

二、贫困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存在问题

大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存拥有许多富裕家庭学生无法比拟的优点,他们自强、自尊、勤俭、吃苦耐劳、性格坚毅、思想积极、态度乐观、富有朝气。他们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多数贫困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但同时,贫困的环境也不免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敏感、封闭、偏执、不自信、羞于人际交往等负面性格,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内心过于敏感,自卑与自尊的交织

强烈的自尊往往产生自卑心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是本地区的佼佼者,进入大学后,优秀的竞争者增多和贫乏的物质生活条件使他们的优势荡然无存,使原本优秀的尖子生变成匍匐在象牙塔底层的弱势群体。而来自城镇贫困大学生自小因贫困收到许多来自社会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时刻担心别人轻视自己,逐渐养成了他们的自卑心理。心中的失落和内心的不甘使贫困大学生具有比一般大学生更强的自尊心,他们更加渴望自强。然而在校园中,富二代张扬的生活方式,物质生活的匮乏,加之社会和校园难以避免的存在一些歧视贫困的现象,伤害了贫困大学生的敏感的自尊,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在敏感的自尊下隐藏着强烈的自卑感。这导致了贫困大学生情绪不稳定,易动怒,疑心重,缺乏自信,寡言少语等特点。

(二)悲观消沉,渴望人际交往的同时封闭自我

经济上的贫困必然给贫困生心理上带来沉重的压力。很多贫困生在勉强维持生活的同时还肩负着将来偿还债务的压力,巨大的压力容易让贫困大学生产生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同时正值青春的大学生又渴望人际的交往,部分贫困生乐于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积极健康的参与人际交往,而有些贫困大学生在种种压力下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缺乏自信,与他人交往时常带有防御心理,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只有封闭自己才能得到安全感,同时,家庭富裕的学生因为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消费价值的趋同,往往形成自己的交际圈,贫困生很难融入。这加剧了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冷漠,让他们更加内向孤僻。

(三)自立自强意识与依赖心理互相矛盾

贫困大学生求学过程中,多在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资助下走进大学校园的。一方面,贫困大学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加倍努力学习的同时还展开自救,做家教或找兼职,主动寻求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但社会现实的磨砺,面对贫困的无奈,以及学业的压力,与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意识的冲突使贫困大学生压力倍增,纠结于生活、学业、心理的多重压力之下。另一方面,贫困大学生对自立自强的认识不彻底,等、靠、要思想普遍存在。缺乏靠劳动求生存的决心。虽然有自立自强的意识,但对于勤工俭学的工作怕脏怕累,出于大学生的骄傲对于不体面的工作挑挑拣拣,敷衍了事,同时在努力自救的同时又对于社会团体、企业、学校的救助心存依赖。

(四)政治态度存在埋怨情绪

部分贫困大学生存在埋怨情绪,把贫困的原因简单的归结于国家政策的不公,社会分配的不平,父母的无能。有调查显示,有50%的大学生对国家教育改革,并轨招生不理解,认为教育费用理应由国家承担,其次才是由家庭承担,看待国家改革过于片面。这表现出贫困大学生政治责任感不高,政治态度存在埋怨心理。加之学校忽略感恩教育,致使他们对于各种资助感到理所应当,一旦不能得偿所愿得到资助或资助中断,就会对社会、学校产生抵触甚至仇恨心理。

三、贫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的思考

引导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长、成才、成人,应从加强针对性的教育以及构建一个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两方面重点去思考。

(一)加强针对性教育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三观”

政治信仰迷茫,社会主义信念不足的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多元价值的选择,贫困大学生因贫穷信奉金钱,迷信命运,或是忙于勤工俭学,不关心国家时政,政治意识、集体意识淡薄。针对这些现象,思政工作者要加强贫困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马列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现阶段的贫富差距问题,强化共同富裕理想的信心,正确理解高校教育改革的利弊,促进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自立自强教育、艰苦奋斗教育、感恩教育

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各种品格教育是防止物质和精神双困生产生的有效手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外界的经济自助对于贫困大学生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种手段,要想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还要从贫困大学生的自身出发,树立“自救”意识,要有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贫困大学生应摆正各种经济资助的位置,不能把他看成是理所应当和一种施舍,更不能产生的依赖心理。要把经济上的资助看成是帮助自己完成学业的一种推力,激励自己成才成功的信心,从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刻苦学习完成学业,成才后回报社会,感恩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各界社会力量。

      (二)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要全面周到地考虑到学生的长远发展,既要看到素质和能力教育的重要性,也要充分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力武器。在健全经济救助体制同时也不可忽视心理救助体系。

1.重视素质能力培养

贫困大学生“脱贫”的最根本方法是贫困大学生运用自身技能,通过辛勤劳动获得物质资源,所以高校应重视贫困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加强。高校要运用各种手段提高贫困大学生专业技能、个人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现代信息科技技术的掌握。[2]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题会报告会、勤工俭学等形式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丰富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增强社会竞争力,帮助贫困大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谋求自身的发展。

2.健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贫困大学生问题的根本方法,高校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在团结、教育和联系大学生方面的优势,以党团活动为平台,辅导员为纽带,采取集中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普通教育与针对性的特殊教育相结合、群体激励与个体激励相结合的方式,对贫困大学生从学习、生活和工作上进行全方位的关注,建立贫困生档案,对贫困大学生思想方面的波动变化及时掌握,进行有效的帮助教。建立一套全面长效的思想教育机制。

3.完善的资金救助体系

资金救助对贫困大学生在教育效果上是治标不治本的,但它是进行教育的物质保障。高昂的学杂费是导致贫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幅度缓解贫困生问题还得求助于高校收费制度的体制改革,进行差别收费。或是效仿国外高校减少优良成绩助学金,增加贫困奖助金的发放,惠及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哈佛和普林斯顿大学是这一政策的典例。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爱心人士的资助也不可忽视。高校应修建多种渠道建立健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扶助体系,经济扶助作为推手为贫困大学生的就学就业加以推助。促进贫困大学生克服困难,摆脱贫困,战胜自我信心的树立。

4.转变心理辅导方式

一方面,心理咨询是解决和缓解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式,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多渠道的心理健康咨询体系为平台,及时把握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波动,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从根本上防止“双困生”的产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另一方面,学校在关心贫困生的同时忽视了他们的心理感受,为了显示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将贫困生的受助情况张榜公布,让贫困生代表上台接受捐助,在电视广播和网络上大肆宣传资助情况,这会让一些贫困生很伤“自尊”,有学生甚至表示宁愿借钱也不愿意接受资助。学校在施以援手的同时更应该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增加人文主义关怀,端正救助态度,优化救助方法。合理运用心理救助机制让贫困大学生更加健康坚强的成长。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的十报告强调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引领和基石作用。过分强调对哲学世界观的教育,忽视和排除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教育,导致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致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出现了偏离。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格偏差。尽管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具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但由于历史的惯性,在高等教育阶段,一些排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各类高校尚未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机制。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严重匮乏,传统的道德精神在大学生道德观中非常淡薄。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资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宝库,以此来构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体系对于传承民族文化,树立民族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奋发图强、全体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知识结构和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贵州大学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大力搭建平台,精心组织传统文化活动,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努力打造精神家园。师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滋养身心,启迪智慧,提高了人文素质和人文学术创造力。

一、加强教育研究,积淀优秀传统文化底蕴

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文化传播渠道,培养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贵州大学在教育计划中推行文理交叉,倡导学生选修《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精读》、《中国古典美学》、《汉语诗律学》、《楚辞研究》等人文艺术类课程,提高人文素养;实践活动中,琴艺雅集、儒家礼仪、民乐演奏、国学传习、学术研讨、田野调研等活动常年不断,传统文化浸润着学生心灵。

二、丰富传承载体,营造优秀传统文化氛围

整合资源,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积极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贵州大学有传统文化促进会、麟山诗社、合一琴社、中华传统武术协会、大学生书画协会等近20个传统文化类社团,涉及国学、书画、音乐、戏剧等众多领域。社团活动已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活动周期间,诗词、戏剧、书画展示,武术、琵琶表演,汉服、唐装、旗袍等传统服饰秀以及各类传统文化讲座闪亮登场;“人文之光・古韵滥觞”传统文化艺术节中,围棋、象棋、书法、对联、古诗填空、现场吟诗作对等传统文化比赛,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志愿者活动中,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较为集中的黔东南州开展水书、端节、马尾绣、苗族刺绣等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传承班,提升优秀文化遗产的存续能力和影响力。此外,学校承办的全省高校“传统文化校园风”系列活动,每年均组织十余位人文社科专家在省内部分高校举办“传统文化鉴赏”讲座,营造了尊重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和研究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2011年5月9日,主席来到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和师生们一同参加“我读《大学》――以‘五四’精神解读‘修齐治平’的当代价值”为主题的“溪山论道”读书会活动时强调,“学习国学不是为了把它当古董摆设,也不是食古不化、作茧自缚,而是要变成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传统文化是现代大学教育民族化的重要支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孕育、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构成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和大学教育国际化的基础和根源。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思想精华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素材,对于加强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传统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有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实现中国大学教育的民族化,必须尊重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必须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努力发掘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丰富教育思想与文化价值,并做出符合中国实际并契合世界发展需要的合理解释,在此基础上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并予以现代性转化,走出一条既具有国际化又充分体现民族化的中国现代大学教育之路。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杨新生.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2).

[3]徐健等.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相融合的探索与研究调查分析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4]张祥浩,石开斌.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5).

[5]焦艳,黄琳庆.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4)

[6]王润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现状分析[J .教育与现代化,2010(1).

作者简介:刘丽莉(1982.09),女,汉族,贵州贵阳人,贵州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第6篇

关键词: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专业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353-02

“专业认同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H.C.凯尔曼给认同下的定义,个人因为想要同另一个人或一群人或维持一种令人满意的关系而接受影响时发生的。还有专家给出的观点是:认同是某种事物本身包含的给人带来的利益价值,得到它所在的社会环境(包括人、制度、文化)的认可、接受、赞同,并鼓励、支持其存在和发展。从而我们总结出专业认同感是指大学生对所学专业能否给现在的学习状态、未来就业、学术研究和事业发展等方面起作用和带来利益的认可、接受的程度。

一、目前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情况分析

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已经从原来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高职教育也开始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职学生这一特殊人群也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由于高校扩招,使得高职教育这一群体的学生呈现出生源结构多样化、素质状况多样化、成材需求多样化的现象。经查阅资料发现,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水平处于中等,主要表现在对于专业的认知度相对高,匹配度相对差。主要从几个方面体现。

(一)性别

男女高职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在总体上没有显著差异,在专业投入度和认知度上却存在显著差异,均为男生高于女生,而在专业喜好度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

(二)年级

高职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入学,对专业和学校不了解,对新的学习环境不适应,所以对专业认同感最低。而通过三年的学习和理性的认知,三年级的毕业生对专业度认可更高。

(三)专业类别

不同专业对其专业认同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艺术体育类、理工科类、人文社科类;专业投入度和匹配度上也同样是艺术体育类最高,理工科类次之,人文社科类相对最低。这表明不同专业类别的大学生对专业的行为性认同和适切性认同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在专业美誉度和认知度上,艺术体育类和理工科类大学生认同程度也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大学生。在专业喜好度上,艺术体育类学生显著高于人文社科类和理工科类学生。从学科的专业化程度来讲,与专业认同度的顺序大体一致,艺术体育类专业性最强,选择艺术体育类的学生大多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专业训练,而理工科类相关学科的专业化程度也较人文社科类强。

(四)专业选择意愿

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会选择自己喜欢并且乐意学习的专业,所以专业认同度必然会较高。而非自主选择专业的大学生主要是遵循父母意愿或是调剂专业。父母更多考虑就业前景及未来发展,却较少顾及学生的兴趣,调剂专业也同样不是出于兴趣的选择。

二、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的重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由承办学校自行确定,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专业口径可宽可窄,宽窄并存。高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大学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对教育对象应考虑文化理论基础与职业实践基础两方面的要求。主要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其培养目标也就相应地介于学科研究型和直接操作型之间的中间技术型。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对学生个人、学校本身、专业教师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个人

1.学习态度。学生对所学的专业没有一定的认同感,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态度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会造成学生学习意志消沉、学习生活混沌、学习目标模糊、学习效果不理想等等后果,对学生自身知识技能的习得都有较为消极的影响。

2.求学道路的幸福度。现在很多学校都提倡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将学习技能看作一件快乐、幸福的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是实际的高职院校中,很大一部分学生很难用幸福两个字来形容自己的求学生活,对专业前景的迷茫和不了解、对师兄师姐就业方向的不满意、对高职教育信心不足、甚至对中国整体教育体制的不满都大大影响现在高职学生的求学幸福度。

3.职业生涯规划。由于高职学生中一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没有认同感或认同感较弱,没有将目前的学习与将来的职业选择相挂钩,很多学生抱着“边走边看”、“无为而学”、“学中无长”的态度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对自己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专业观、职业观,严重影响自己的就业导向和就业前景。

(二)学校本身

高职院校想在新时期求得发展必须首先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可以优化学校的学习科研氛围,同时增强学生社会生存的技能和信心,更有利于学校各专业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专业建设的加强。

(三)教师

学生对专业认同感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专业教师的自我认知和教学效能感,教师的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这种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学生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学习中,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程度高、学习兴趣加强,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同时学生对专业认同感的增加,有利于学校教师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协调,促进教师不断深入学习专业知识,达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来加强高职学生专业认同感

(一)学生入学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高职学生都是在没有考入理想的大学之后,才被迫无奈选择了高职学校,所以在求学初期有很强的心理挫败感。目前高职学生在大一刚入学时存在一些心理误区:对学校新环境的不适应、自我定位不准确,学习方式不恰当,个人发展目标和前景模糊,种种原因的作祟使得学生在学习初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失去兴趣及信心,转而长时间地沉溺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所带来的失落中,久久无法自拔。由于大学生刚刚入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所以在这个时间阶段对高职学生的入学初期教育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专业素养和师生情感上都要有所付出,并且不计回报。

1.强调学生积极心态的建立。通过学校新老生的互动教育来实现,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高效沟通,让学生了解高职学校的定位、高职学校的优势、高职学校发展的趋势、高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高职学生同本科生的区别,明确职业发展前景能最快的带动学生积极心态的建立。学生积极心态的建立还需要学生家长的配合,家长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要多给予鼓励,加强学生求学求职的信心和耐心。

2.加强适应性教育。高职学校的特性决定了专业及课程设置是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的是职业的专业性和技能的实用性,这种以技能为主导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通过专题适应教育同专业教育相结合,使得大一新生及时地调整学习的心态和学习方法,了解社会中不同分工从而衍生的面向不同职业背景的专业,避免高职大一新生都是通过字面的意思来了解所学专业而产生不正确的认识。

3.深入浅出地进行专业教育。对专业缺乏了解是造成学习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专业教育就是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指导思想、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现状、社会价值及发展趋势等,使学生明确“我的专业该学什么”、“能干什么”、“有何发展”,让学生增强对专业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同时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还要发掘学生的兴趣和潜质,以便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发展道路上能有所延伸,可以通过辅修、自考、专升本等方式提升自己和实现个人价值,使其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齐头并进。

4.学校校情教育。主要从学校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介绍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几个方面来展开,诠释高职校园文化和高职精神,让学生对高职学校有一个全面而宏观的认识,提高对学校的认可度和信心。可以通过视频播放、宣讲、参观、座谈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形成一种“学校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自身的努力!”的观念,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校情教育的真实性,不要让学生失望。

(二)专业教师、“两课”教师、学生管理者三者结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明确职业定位

高职学生可以在学校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通过自我设计、自我定位、自我管理等方式,有目的、有阶段、有效率地实现自我的职业规划设计。对高职学生来讲,目标教育和动力教育会让他们更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自然对学习生活充满热情和认同感,变得积极向上。“两课”教师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休养和廉洁修身等几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干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更快地找到自身的社会角色,对自己职业发展前景有正确的认知。同时学校可以开展先进榜样的教育座谈会、讲座等,用成功毕业生案例来鼓舞激励学生。通过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刺激高职在校学生确立职业目标,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职业定位。

(三)专业社会实践活动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认同感

专业社会实践,是指在假期或常规教学时间内开展的,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的行业实习活动。一般由学院统一安排参加阶段性的实习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良好的企业文化感染学生,利用人本管理思想影响学生;学校还要注重学生所学专业的长期发展与岗位培训,实习指导老师有针对性的有效指导,使得学生对专业不但能理性的认识,还能了解其发展并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做出合理的规划。

参考文献:

[1]房勋.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探讨[J].大众科技,2010,(11).

[2]黄坚.内引外延: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入手,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和规律,并就此分析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应对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必须全面了解新媒体的内容与特点,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优势,使之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平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战斗力。

一、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

(一)更新思想

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代化作为先导,切实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思想。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效利用新媒体引起人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转变。另一方面,也要意识到新媒体时代对教育工作带来压力和挑战,必须培养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教育经验、掌握新媒体技术、熟悉新媒体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才能从容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

(二)学习传播学知识,掌握传播学技巧

所谓传播技巧,是指在传播活动中为有效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它是为传播内容、传播谋略服务的。通过运用相应的传播技巧可以将要传播的信息意图传给大学生,对于政治倾向胜、社会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灵活运用传播技巧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十分重要。作为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巧妙利用新媒体优势,增强教育效果。要求广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传播学知识,掌握传播学技巧,结合实际特点开展生动形象、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的思想教育,多渠道、多样化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利用新媒体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主动拓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主渠道

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积极主动利用网络载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一是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互动。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元融于一体,并且应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实践中,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二是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下互动。主动利用新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直播、视频课堂、网络课堂、课题研究等教育内容通过校园网进行传输和覆盖,扩大教育教学内容的覆盖面和辐射面,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主动巩固校园网络论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

首先,依托校园网建立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舆情疏导机制。采取"疏堵结合,及时沟通"的办法,通过校园网密切关注大学校园中出现的焦点、难点和疑点,及时作出判断、答复、澄清,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依托校园网建立一支思想教育工作队。要积极建立一支由教师、辅导员、学生网络管理员、校园网版主、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思想教育工作队,队伍成员要积极活跃在校园网各个论坛版块中,对于违反国家方针政策和学校规章制度的错误信息,要及时予以屏蔽或删除;积极健康向上的、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帖子。

(三)主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积建立班级“qq群”,主动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扩展到网络中,克服课堂教学的时间限制。其次,打造学生班级“博客群”。班级博客是一个班级学生思想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大学生们在班级博客群中可以自由发言,交流学习,分享感受。第三,打造学生班级“短信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手机短信传播信息,即时把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动向。如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向学生“短信群”发短信,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正确信息。

三、利用新媒体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以提高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素质为核心的接受策略

第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三观”,提高信息筛选、辨别能力。第二,加强新媒体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道德素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良信息无孔不入,时刻影响着大学生。必须加强新媒体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第三,加强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新媒体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深刻地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以主流文化网站建设为中心的主体策略

新媒体时代,各种网站在客观上成了信息的重要传输者和思想行为的重要影响力量。因此要积极开发和共享信息资源,尽快建设主流文化网站,整体规划,稳步推进。一要采取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在网络上真正实现平等、敏捷、细致的教育交流。二要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支持更多的新闻、宣传、文化机构以及党团组织进入网络,扩展网络优势。三应加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开发力度,通过制作、传播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中文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让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对网民进行熏陶,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以网络内外联动为中心的技术策略

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应抓住时机地找准切入点,构筑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 立体交叉网络。传统媒体中,报刊是一种群体的自白形式,它提供群体参与的机会。广播直接、广泛地影响着多数人,给人们展示一种不通过言语交流的世界。电视能提供各种生动的素材,满足视听感官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特别是利用新媒体的交互性、匿名性和平等性等优势,组织大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讨论,或直接利用BBS、E-mail、QQ等与大学生进行在线多向交流和心灵沟通,发挥网络媒体的辐射力、吸引力、影响力、渗透力。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是培养建设社会主义与推进现代化事业人才的摇篮,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否能够实现。随着国内社会经济改革步伐加快,国内社会形势不断改变,社会利益形式、就业方向以及分配方式不断变化,再加上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这些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对我国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等产生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式和途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受环境因素影响很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新形势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断创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西方文化不断涌入中国。人们的价值观趋向多元化,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念与我国传统文化逐渐脱离,有的大学生过于追捧西方文化,过洋节日、吃洋快餐、看西方大片,而对我国文化置之不理。又因为当今大学生自制力较差.无形中容易受到不良文化以及不健康信息的影响,导致道德意识丧失、政治观淡化弱化的后果。外来文化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二)大学生群体的数量不断增加,整体思想政治素养发生了很大变化

与90年代之前的大学教育相比,当今大学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各大高校不断扩招,使得一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差的学生进入到大学学习。大众教育本是教育的一大进步,但由于生源扩大,高校面对的学生多,无形中增加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体意识强、批判精神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及其不稳定。以前被动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适合当代大学生。

(三)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大学生产生思想波动

随着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的同时,社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以前上大学就等于未来有个稳定工作,毕业后国家会按个人情况分配工作。而如今,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就面临着失业的窘况,再加上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浮躁心理,难免会让一部分大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思想产生波动。在不能保证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谈思想政治教育,未免捉襟见肘,难以深入大学生心里。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值得高校管理者深思。

(四)高校管理者、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度降低

当今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不一,部分教师从事教学行业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并没有将教育当作自身的事业去做,更甚者,有的高校管理者和教师过于追物质利益,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如将精力放到科研中去,还能增加自身的实际利益、增加收入。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本身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的丧失,严重影响着高校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二、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表达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文件性、抽象性的语言较多,枯燥无味,往往不能引起大学生的关注。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活力,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活泼,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领域,不断提炼、归纳、吸收时代语言,甚至可以利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利用网络媒体的作用,比如通过微信、微博等新技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过程要充分尊重、理解学生,以关心融入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比如利用民俗、节日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当中,让大学生在娱乐中获得真知,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内涵。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面、课堂教育层面,要摆脱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要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必须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可以利用高校或者所在城市周边的“红色旅游”圣地,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娱乐性,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铭记于心。

(三)完善体制机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