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如何促进经济发展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7:08:0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如何促进经济发展

第1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市场管理

房地产经济是一个国家向宏观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和中坚力量,但近几年来房地产的畸形发展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带来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土地资源浪费,投资房价飙升以及房地产暴利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公众关注和政府重视。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和分析,妥善调控、积极引导,保持房地产市场规范、有序,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1、房地产投资波动大,投资效益低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价值规律,住房价格应围绕其固有价值上下波动。而住房的交换价值则意味着住房具有投资性质,可作为资产而带来利润。只要人们对房价有上涨预期,或房租高于长期存款利息,就助长更多炒房者进入市场,为“卖”而“买”的投机性需求就会产生。当房价有上涨趋势时,富人和投机者对房价的上涨预期,使得他们对房地产投机需求不断增加,出现房地产经济周期的波峰阶段。由于过度投机,住房价格的“泡沫”越积越大。然而靠房价上涨(非理性炒作)支撑的房地产需求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购买力的瓶颈迟早会到来,从而加剧了房地产经济衰退的恶化,引起房地产经济剧烈的波动,房地产投资效益低,乘数效应小。进而也导致房地产经济效益低,使连续的投资扩张不能继续,投资扩张推动房地产行业增长的链条出现中断,经济增长不可避免地下降。

2、房地产市场结构不合理,房价上涨幅度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小康进程的加快,房地产市场的需求空间非常大。从长远看,我国房地产市场将长期利好。但从当前看,从局部地区分析,房地产市场却有供应总量充足、结构失衡的现象,造成一部分中高端房地产商品积压,而有大量需求的普通商品房则供给不足,形成价格攀升的态势。同时,住房保障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住房保障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实施对象难以区分,经济适用房不经济、价格高、不适用等现象,制约了公房、经济适用房及其他存量房的交易,资金沉淀在闲置房产上无法收回,许多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周转将受到影响,制约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3、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对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的良性引导不足

一些城市政府的房地产经营管理部门只偏重对直管公房的物业管理,而偏废对社会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的营造和管理,规范性地方性中介大市场难以形成,扰乱了市场秩序,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缓慢。同时,国家每年在房地产行业经济发展中,虽说也有指导性目标计划,也下达一些行业性政策,然而对一些内陆省份城市的执行情况却欠实质性的督察,以至一些省份和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难以形成,严重影响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的策略

如何化解房地产经济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推动房地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重点在于在剖析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现存问题的根源的基础上加强管理,为国内房地经济的健康、稳定和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1、加强政府的宏观调节

①正确进行投资引导。由于目前我国房地产投资的不稳定,投资效益过低,因此在房地产投资政策制定中政府应充分考虑投资主体结构的变化对未来房地产周期变化的影响。引导开发商应侧重于采取需求导向定位方法,即以消费者为出发点,以消费者的认知价值、需求强度及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为依据,以市场占有率和最终利润为目标,真正按照有效需求来策划房地产投资和价格。同时需要密切关注房地产投资规模的变化,保证房地产投资规模与宏观经济规模相适应,完善和规范政府投资。②抑制投机。市场经济具有高效率的天然优点,同时,市场经济又具有引起收入差距拉大的天然不足。而过度投机的结果,必然是极少数人暴富,绝大多数人受损,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此,目前我国政府应着手考虑对以协议方式取得土地开发权的项目,加强土地增值税的征管,开征不动产税等等。同时,要加强对金融机构资产运行情况的监管,严格规定金融部门向房地产贷款的比例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融资的比率,紧缩信贷总量。严格审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条件,降低融资比率,加大对抵押物与信用担保方的核实力度,建立一套全面评估贷款方的风险监控体系。

2、调整市场供给结构

对目前房地产市场中所存在的结构性不合理和房价过高问题,当务之急是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控制高档商品房建设,鼓励扩大中低价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提高低收入家庭的购房能力,满足普通市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房地产市场统计体系,规范统计渠道,对所有住宅项目的土地供应、上市情况、交易情况和售价指数等信息全部实行网上公示,实现对住宅开发项目全过程的监控,预测预报房地产经济运行趋势、波动趋势与波动特征,为社会提供房地产运行行情,适时调整住房租赁与销售之间的调比例关系,逐步完善各类住房销售、租赁的住房供应体系,以适应不同支付能力家庭需求。其次,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政府必须通过科学规划、相关政策的引导,适度控制高档商业用房、高档公寓、别墅的开发建设,保证对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用地供应,提高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比例,鼓励中低收入者租用房屋以解决居住问题。同时,政府应不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政府在住房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

应在降低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基础上,将经济适用房卖给真正需要补助的低收入者。从而,减少空置房地产,完善产业资金周期,促进经济发展。最后,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应根据经济发展目标和市场的需求,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和调控土地的供应总量。对高档商品房的开发,应在土地供给总量上给予适度限制;对面向广大居民的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用地开发应予适当放宽。

3、营造规范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

一方面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实行市场准入,保护诚信房屋中介机构的合法权益,对信誉好、实力强、诚信高、规模大、房源多的中介机构要优先扶持。淘汰一批违法违规操作和信誉差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同时,进一步明确房地产部门在房地产中介管理中的地位,由房管部门牵头,联合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共同对房地产中介服务市场进行清理。另一方面,加强国家房地产行业行政领导机关对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行业指导作用,以降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各级房地产及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工作领导的盲动性,使之把主要精力转化到房地产市场经济秩序的培育和规范上来,转化到搞好目标计划和政策研究上来,转化到搞好区域性宏观调控和相关行业经济的协调上来。

三、总结

房地产市场的管理重点在于要结合政府职能部门引导开发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合理投资,调整房地产供需结构,营造规范市场秩序来化解市场矛盾。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共同调控,房地产经济一定会走上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经济发展;现状;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比起发达国家,我国农业还相对薄弱。因此,为了彻底改革传统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就必须实行科技兴农,依靠农业科技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依靠农业科技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不只是理论口号,更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分析我国目前农业科技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找到问题所在,才能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各个击破,进而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

一、农业科技的特征分析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科学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农业经济系统中,农业科技已成为其内生变量。从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贡献率的测度(1980年-1999年)结果可知:在农业总产值增长率中,农业科技的贡献高达33.41%,由此可知,科技已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在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中,明确指出了,科技是实现农业稳定、持续发展,确保农产品长期、有效的供给的根本出路,它决定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基础性、公共性,并在农业科技投入中,强调了政府的主导地位[2]。从文件中可以看出,社会性、基础性、公共性是农业科技的三大基本特征。

二、我国农业科技现状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主要包括了栽培技术、农作物品种、作物减产防止、植物生物技术、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畜牧业生物技术等。与国外农业科技相比较,我国的农业科技还较为弱势,下面就着重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作物减产防止、植物生物技术、农田灌溉、农业机械化方面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的现状。

(一)农作物品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

虽然我国的农作物品种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在遗传资源(也称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方面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距离,比如保存遗传资源的生物技术、新种质的人工创造、抗性基因的利用和发掘等;在品种资源和资源鉴定方面,工作体系还有待完善;与发达国家的良种繁育制度、体系相比,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目前,少耕、免耕理论是全球土壤肥料研究领域中影响最为广泛的理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尚未成熟,施肥方法较为落后。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表明,在肥料利用率方面,一些先进国家能保持在50%以上,而我国仅能保持在30%到40%之间[2]。

(二)作物减产防止科技和植物生物技术科技

在害虫-天敌的生化、生理机制,害虫-寄主的植物关系,昆虫行为机制等方面的科技研究都较为滞后,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3]。并且在农产品保鲜、储藏、运输、加工技术、加工设施等方面也较为落后。在植物生物技术方面,国外已实现了产业化,其农业生物技术产品包括了:微生物农药;农用诊断试剂(如苏芸金杆菌);细胞、组织培养产业(如荔枝、草莓、花卉等的脱毒苗和试管苗);单细胞蛋白;生物技术农产品;人工种子;人工胚芽等等。而我国在这方面预期还有很大差距。

(三)农田灌溉与农业机械化

在农田灌溉方面,世界很多国家(如英国、奥地利、瑞典、法国等)的喷灌面积已超过了80%(《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而我国的农田灌溉,从性能、材料到自动化程度,都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着很大差距,其中,自动控制设备的差距更为明显。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应用率还是比较高的,在机耕、机播、机收方面都已达到了70%以上(《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而世界发达国家则已全面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三、强化农业科技应用的策略

(一)强化农业科技的配套服务

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生物的相互交织组成了复杂的农业系统。它不仅受到各种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如土壤、地貌、水、气候等)和生产条件(如役畜、劳力、人口、农机具等)的限制,还会受到种子、农机、水保、水利、农技各行业的分割[4]。但是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都甚少来往,缺乏沟通交流,从而阻碍了配套技术、综合技术的发展。

生产实践表明,相关学科部门之间存在着依存性、制约性。因此必须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强化农业科技的配套服务,具体说来就是要加强种子、农机、水保、水利、农技各学科的横向联合[5]。该联合包括了部门联合和技术联合,并且应该是有机、紧密的联合,而非机械、松散的堆放。实现专业的并轨联合,是发展综合配套的技术要求,也是农业生产实践的客观要求。

(二)集中、统一使用科技成果

将农田系统的单项成果和增产措施进行集中、统一的运用。将其应用于某一区域,依据该区域耕地的普查资料,进行合理的耕作、播种和管理,从而建立起该区域的增长模式,并以模式对区域种植进行指导、规范。农业科技成果的集中、统一使用的组织形式和理想载体是——农田系统综合试验示范[4]。

(三)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的管理

通过农田系统综合档案库的建立,加强农业科技应用的科学管理。选择出各专业中的、优秀的增产措施和单项成果,综合考虑作物品种、地理条件、作物性状、配套可能等方面因素,在进行综合试验后,选择出协调效益高、配套性能好的增长网络,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定性地加以分析,整理形成增长模型,再将其存储到综合档案库中,从而对大面积生产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

(四)加强农业科技的研究

首先,要充分重视农业科技的应用研究,要尽力解决各种战略性、关键性的技术难题,尤其是严重影响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其次,要搞好基础性工作,做好基础研究,奠定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再次,要尽快实现农业高新技术,如核技术、遥感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的产业化,建立起高新技术的农业企业;最后,在即将到来的16亿人口的压力下,要做好技术储备、超前研究[6]。

(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系统

农业信息系统的健全,让生产单位对农业技术信息的了解与获取更容易,也让科研单位能更方便、及时地掌握生产实践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有助于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切实实现科学研究面向生产[3]。农业信息系统是由由信息层、处理层和应用层所构成,信息层主要包含了各种农业影响因素的统计信息,如植物信息、气象信息、播种量检测等,处理层主要包括了数据库、模型库等,农业信息系统的具体构成。

(六)大力改进农业科技体制

首先,要对专业机构进行优化,加强产前、产后的科技支持,从而科学、合理地配置农业生产各环节(产后、产中、产前)的科技力量;其次,要对科研机构的布局进行优化,将以行政区域设置农业科研机构的格局,逐步转变为以生态类型区域来设置的科学研究组织体系;最后,开放、扩大科研组织,引入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吸收国外的先进农业技术经验,引进先进设施、先进设备和资金。

参考文献:

[1]杨勇.农业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9(39):9-11.

[2]杨传喜,张俊飚,赵可等.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03):113-118.

[3]柯炳生.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11(23):1-1.

[4]谭本忠.加强“农、科、教”结合 探索都市农业科技创新模式[J].世纪行,2011(09):21-21.

[5]彭建雄,梁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以江油市九岭镇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为例[J].重庆建筑,2010,9(01):24-27.

第3篇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条件。尽快改变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应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不断增加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力争经过几年努力,使农村生产条件、基础设施有明显的改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在投入、规划、指导、组织、协调等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

二、要着眼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引导

发展农村经济,当务之急是教育农民、改造农民。一是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要发挥司法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组织农民学习法律法规。二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要充分发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各乡镇事业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大力发展民间科技服务组织,通过专家讲座、科技致富典型引带、专业技术培训和组织农民参观典型现场等手段,强化对广大农民的科技培训。三是要增强农民的市场观念。要引导农民舍得投入,购置必备的通讯和网络设备,善于通过电话、互联网等媒体捕捉市场信息。四是要增强农民兴办公益事业的责任感。

三、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村经济组织化程度

首先是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粮食生产要以增收为目的,要以生产质量高、增加值多的农产品为主,要积极发展粮食产品的深加工,把粗放生产经营模式转变为集约生产经营模式,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效益。其次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和蔬菜业等。最后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为了避免地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实现规模经营,形成区域整体优势。

四、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机制,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不断促进各项工作的法制化。农经部门要重视法制建设工作,树立依法行政的观念。要使已有的法律成为相应管理工作的依据,同时也要善于把握时机,使行之有效的政策和管理规范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通过建立和完善农经法规制度体系,逐步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成为农经工作的主要方式,推动工作发展。

五、盘活土地资源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首先必须盘活土地资源。要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实现土地资源,尤其是后备资源的有序流转,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开发效益。盘活土地资源,一是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稳定是盘活的前提,只有严格执行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才能尽可能地调动农民开发土地的积极性,消除短期行为和掠夺性经营现象。二是要建立合理的流转机制。鼓励将耕地、山场的经营权通过转包、拍卖、人股等形式逐步向大户、向能人集中,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

六、必须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

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就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瞬息万变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纽带,分散生产和销售,很难形成规模和优势,即便是形成了规模生产,也会因为分散销售抢市场而出现互相压价、相互残杀的现象,加大了农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要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性发展产业龙头企业,靠龙头将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形成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发展龙头企业:一是要走出政论办企业、管企业的误区。本着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先发展扶持谁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组建龙头企业。二是要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龙头企业的发展经营必须兼顾公司、农户等多方利益,防止出现追求公司利益而损坏农民利益的现象,只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才能切实起到产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三是要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的环境。

第4篇

关键词:农业;农场;新形势;促进

1.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农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促进农场经济的发展,保证农场高效运转。由于农场传统设备的存在落后现象,不仅制约着农场的发展,还影响农场中先进技术的实施,因此,基础设施的引进与改善,不仅替代了落后的农场设备,还增强了技术的应用,保证农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民纷纷投入农场建设,加大农场建设规模,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要着眼提高农场工人素质

2.1在农场的经济发展中,农场工人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农场的经济建设中,要注重对于人的主观积极性的激发,在农场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国家对农场经济发展加大了投入的力度,在资金上给予了足够的投入,使农场经济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发展。在农场发展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教育的投资,改善思想意识与生产的观念,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思想教育的改革。利用教育转变农场工人的思想,保证工人素质的提升,并且全面提高工厂的素质及知识,增强工人法律意识,不仅能够促进农场的全面性、高效性发展,还能够保证农场操作按照法律法规进行。

2.2在技术上对工人进行强化,深入灌输科技意识,定期的对工人进行培训讲座,可以请农业专家教授专业知识,在农间组织科技服务组织,互相学习,互相促进。通过先进典型代表的示范讲座宣传科技的重要性。再次,要加强农场工人的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时代,信息化的传播速度之快,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说要对农场工人的信息化意识有所增强,购置必要的信息工具,善于利用信息化传播工具,通过电话和网络对市场的发展形势有一个清晰了解,以便采取适应的措施来对农场经济发展有所促进。

3.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壮大农场经济工作的责任感

集体经济是农场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集体经济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势必会影响农场的长远发展。发展壮大农场体经济是巩同党在农场执政基础的基本前提。近年来,该乡村级经济得到较快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农场税费改革的深入,原有收入渠道趋于萎缩,新的收入来源尚未建立,导致村级办公经费缺乏;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村干部经济待遇难以保证;部分村债务负担过理,积匿难返,影响了党在农场的执政基础和群众摹础农场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4.对集中显现的各种矛盾化解

在当前经济领域中,最尖锐、最突出的矛盾是人地矛盾突出。大体可分为:(1)一轮土地承包时举家搬走,未参与二轮土地承包的农户同来要地。(2)二轮土地承包时因欠款、外逃,未分给承包田的农户回来要地。(3)二轮土地承包时,部分农户因超生只分给部分承包田。(4)机动地超标准或长期发包引发纠纷。(5)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虽然各村对这屿矛盾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但还没有成熟的化解招数。

5.加快农场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场经济组织化程度

市场经济中,为了使用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市场的需求,农场结构需要进行定期的调整。因此,必须改变农场传统的经营模式及结构。由单一形式向多方式进行调整,并且从农场的加工到生产均采用集约化发展方式进行。利用专业的结构调整,保证农业企业各个部门加强联系,保证农业与林业之间可持续发展,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形式,并且加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之间的经营,使各个产业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农场的管理及经营模式,完善结构机制,促进农场经济的高效

发展。

6.建立和完善法规制度机制。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农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法制观念的执行,在相关的法规部门要对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及时的公布,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使农场在发展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力发展经济建设。

7.必须突破性发展龙头企业

现阶段农场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就是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瞬息万变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由于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纽带。分散生产和销售,很难形成规模和优势,即便是形成了规模生产,也会因为分散销售抢市场而出现互相压价、相互残杀的现象,加大了农产品交易的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要确保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突破性发展产业龙头企业,靠龙头将农户的分散经营与大市场有效连接起来,形成产供销、贸T农一体化经营格局。发展龙头企业:一是要走出政论办企业、管企业的误区。本着谁有能力谁牵头,谁先发展扶持谁的原则,按市场经济规律组建龙头企业。

8.确保党的农场政策落实

农场经营管理丁作历来是党的农场丁作的鼋要内容,是把贯彻落实农场经济政策的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保证党的农场政策落到实处并长期稳定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按照“融人全局、立足多予、注蘑运作、重在实效”的要求,落实“莺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的实践要领,确保党的方针和农场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农场经营管理工作要围绕党的方针政策,宣传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农场丁人持续增收、农场更加和谐,确保社会主义新农场建设取得新进展。

9.科学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求我们要树立科学消费的观念,深入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在农场工人中,宣传科学消费的重要性,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将这种观念深入的灌输到农场工人的思想意识当中,促进农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第5篇

关键词:个体私营;发展措施;政策

从广义角度来讲,民营经济统称了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而从狭义角度来讲,则是对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所特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经济等,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研究发现,在我国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可以达到50%以上,在东部沿海城市,甚至占据了70%-80%。民营经济与国有制经济相比,具有一系列的优势:

首先,民营经济有多元化的产权,更加明晰;一般来讲,民营企业大多是个人投资、合伙投资或者外商投资,有明晰的产权,且共同分享与承担利益与风险。民营经济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比较接近,在民营经济中,充分体现了价值规律、供求规律以及竞争规律等。其次,民营经济有更加精简的机构,且具有较高的办事效率,人浮于事等问题很少出现于民营经济中,结合需求来确定岗位与编制,比较精简高效。民营企业员工利益会直接受到民营企业发展效益的影响,按照多劳多得的原则来实施个人分配,充分调动了个人积极性,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因为具有这些优势,改革开放之后,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对于人民物资需求的满足以及劳动就业机会的提供,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如何促进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

1.营造公平自由的外部环境

首先,对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完善,营造公平的外部环境;要充分调查与研究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将西方发达国家立法成功经验给借鉴过来,对我国企业法律体系有机构建和完善,从法律角度来保护民营经济。要充分保证企业产权,此外,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自切实维护,避免侵害到民营企业的私有财产。

其次,对市场准入门槛适当降低,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了促使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得到加快,需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的政策进一步放款,对市场准入门槛适当降低,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行政性垄断问题有效解决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需要一视同仁的看待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借助于税率、利率以及价格等手段,合理调控市场,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范围,实现企业的优胜劣汰。国家安全以及国家垄断领域行业之外,其他领域行业内允许民营经济进入,且对于民间资本的各种投资形式,如独资。合作、参股等,给予积极鼓励和支持。

然后,对税负政策有机调整,促使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得到拓展;政府部门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在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和创业资助等方面投入一定的资金支持;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体现税负的公平性与公正性。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讲,则需要结合民营经济的特点与类型,对信贷制度大力完善健全,对贷款审批程序合理优化,促使审批环节得到减少,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为了方便个体私营经济的直接融资,需要对中小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及债券发行条件等适当放款,对地区性股份合作银行及民营银行探索发展与完善,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难度。

最后,做好政府部门管理工作,对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完善;政府部门需要积极参与进来,对管理职能有机转变,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政府部门要结合市场情况,对产业政策科学制定,将一系列的信息服务提供给私营经济,同时,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大力调整与优化经济结构。要从技术服务、业务培训以及资金筹措等方面,大力扶持企业的发展。构建的信息服务体系,需要面向全社会,以便将相应的政策、技术及市场等信息提供给民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商会与行业协会有机构建与完善,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2.民营企业要结合时展需求,完善与提升

首先,对企业治理有机完善,对企业组织形式合理选择;现阶段,个人业主制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占据到三分之二左右的比例,合伙制与有限责任公司又占据了一部分,只有很少民营企业采取的为股份公司。实践研究发现,对于民营企业来讲,最佳的组织形式应该是委托经营模式,高度分散股权,董事会做相应决策,经理阶层实施各项决策,由传统的家族制管理发展为职业经理人制。

其次,企业扩张应理性展开;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必然会进行企业扩张;在具体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经营主业、核心产品以及竞争优势等大力明确,将市场情况综合纳入考虑范围,科学决策,对扩张方式合理选择。不能够盲目开展,或者急于求成,否则进入一些不熟悉的领域,企业原有的优势也会遭到丢失。此外,还需要大力优化产业结构,促使产品技术含量得到提升。目前诸多企业依然采取粗放经营模式,生产单一的产品,不具备较高的技术含量,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那么就需要抓住国家转型升级的机遇,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核心技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个体私营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期下,国家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个体私营经济也需要抓住机遇,积极发展核心技术,转变结构,增强产品技术含量,树立品牌,增强竞争优势,获得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胜毅,冯攀.各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六条经验[J].产权导刊,2015,6(10):123-125.

[2]刘祥龙.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J].卷宗,2014,7(18):66-68.

第6篇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各金融机构和各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普洱市金融发展环境、信用环境和合作机制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政银、银企关系密切,为促进普洱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银政企良好合作氛围形成

今年上半年,普洱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13亿元,增长14.6%;各项贷款余额431.2亿元,增长21.3%。全市金融机构在产业培育、重大项目实施、民生改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茶、林、电、矿、文化旅游养生等五大支柱产业和咖啡、烟草、蚕桑、橡胶、生物药业、渔牧业等六大骨干特色产业。人行普洱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切实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使区域金融与经济两个轮子协调互进;普洱银监分局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性的监管政策,对维护辖区内金融秩序,确保一方金融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农发行普洱分行、工行普洱分行大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截至上半年未,两家行信贷投放有力,带动普洱市金融系统存贷比首次超过70%。

总体上看,在政府各相关部门、各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银政企呈现出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合作、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行压力大的背景下,银政企合作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今后一段时期,普洱市要加快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资金需求非常大。今年以来,普洱市经济呈现出增速回落的态势,经济下行的压力较大,可以说,是近些年来普洱经济保持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进程中碰到的一个难关。目前,国家财政项目资金有限,招商引资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金融业在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中背负了更多的责任。二是银行信贷总量受限,经营压力增大,银行放贷“门槛”逐步提高,企业贷款难,抵押担保难,银行授信难。三是“三农”工作和县域经济发展仍处于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信贷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开阔视野、创新思路,加大银政企合作力度,有效促进三方共赢发展。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是己任

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实现金融资源的就地合理充分运用,是各金融机构的重要责任,也是各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金融机构在分享地方发展成果时,既要追求顺风顺水合作时的“锦上添花”,又要在地方攻坚克难时积极“雪中送炭”。

一是突出重点加大投放。各金融机构要主动服务,注重把贷款政策的原则性与实际工作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现代生物产业和休闲度假养生产业发展壮大,特别是要支持好绿色工业和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治污项目、教育项目等民生工程,支持精品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天赐普洱、世界茶源”普洱城市品牌。

二是创新方式拓展服务。加强与市外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信贷资产转让、系统内联合贷款等多种方式,多渠道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可贷款资金。积极谋划,不断推出如原材料抵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新产品;研究完善和推广农户联保和中小企业联保等信贷品种,进一步完善推广“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多渠道解决“三农”贷款难问题。

三是强化沟通争取支持。一方面,各金融机构要加强与上级银行的沟通,积极向上反映普洱经济发展需求和潜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重点项目的衔接,建立行之有效的项目对接机制,帮助项目化解融资难题,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四是认真落实信贷协议。各金融机构要统筹配置信贷资源,对重点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和项目建设进度,提前做好信贷资金安排,确保贷款及时发放。

共同创造银行业发展良好环境

经济强、则金融强;反之,金融强,经济也强。金融与地方经济的关系,可以说是风雨同舟、休戚相关、相得益彰、水涨船高的关系,各级政府和企业要积极支持金融发展。

一是政府要搭建平台,强化服务,创造良好合作环境。企业和银行是经济建设的市场主体,为银企合作牵线搭桥,创造条件,提供服务,这既是银企双方的共同愿望,也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政府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设好服务型政府,努力打造诚信普洱,改善金融环境,吸引更多的资本集聚普洱;要认真总结推广近年来全市各县(区)加强银政企合作的一系列做法,由政府牵头,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或接洽会,加强银企联系,创建新型银政企合作关系;要立足地方的比较优势,围绕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进一步理清项目工作思路,突出国家和省上重点支持的特色优势产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强化机遇意识,积极主动作为。

二是企业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着力提高自身发展实力。普洱市“大、高、新”项目少,企业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是造成“贷款难、难贷款”的普遍因素。企业要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注重提高企业的诚信度,用诚信架起企业与金融机构紧密合作的桥梁,用诚信开创银企合作的新天地。企业要苦练内功,开展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活动,不断实现自我管理水平的超越与升级。积极学习天士力、康恩贝等大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研发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附加值高的新产品,努力实现增收增效,增强企业借贷还贷的能力。

第7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人才培养;促进;房地产经济发展

一、我国现代房地产经济专业人才概述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最近的几年时间之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房地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加,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需要对房地产人才进行专门的培训,才能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现代房地产经济专业人才的特点

1、复合性。现代房地产经济经济领域是一个综合性领域,房地产经济人才应掌握复合性的知识。房地产的知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市场调研、土地经济、房地产开发、房产的交易、房地产经纪、物业服务等。对房地产人才的需求往往也是首先要复合性的人才,最好的房地产人才应当具有经济学的知识、管理学的知识、建筑、园林绿化、国家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这样的人才即熟悉房地产经营的技巧,有知道建筑结构的基本常识,可以很好的胜任房屋销售、管理等任务,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最大化经济效益。

2、实用性。房地产经济人才的从业主要要求的是熟知房地产全程策划各个环节的实用性知识,以便能在进行房地产销售的时候能够熟练的回答客户提出的一切关于项目的相关疑问。同时,还应掌握合同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在签订房屋租售合同的时候进行相关问题的答疑,这样才能促进房屋租售合同的顺利签订。除了具备以上的知识外,还需要熟知房地产金融、建筑工程造价、房地产估价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准确判断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趋势,更好地为房地产企业找准市场自己的定位服务。

3、独特性。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需要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调整房地产的产业政策。房地产经济发展遵循的一般规律是“繁荣——调整——衰退——复苏——繁荣”的循环过程。在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时候,要准确判定房地产经济发展所处的的具体阶段。在房地产人才的培养方面,需要加快对房地产人才的培养,促使人才与产业相结合,以便更好的为房地产企业发展服务,以此促进整个房地产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4、必要性。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扩大,在房地产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人才队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人才缺口还很大,房地产企业要加紧自身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促进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整个房产经济的发展。

(二)适应现代房地产经济的房地产专业教育的特点

1、房地产课程具有依托性。由于房地产本身具有的特点,对于房地产人才的培养,完全不用房地产公司自己培训,可以依托院校进行培训,院校的培训往往更加的专业、更加经济,在进行培养的时候,还可以进行脱产的培养,系统的教授学员房地产的经济知识,进而可以更高效地促进房产经济的发展。

2、层次分明。目前,房地产经济的从业人员中,具有各个不同学历的人才。掌握不同的技能的不同人员可以胜任不同的工种,博士人才可以从事房地产建设,硕士和本科人才可以从事房地产销售,专科人才可以站岗。对于不同层次的人才,经过接受继续教育后还具有流动性,例如硕士人才经过继续教育后可以从事房地产建设,可以从销售工作转岗,建造更多更好的房地产,也可以有效的促进房产企业发展,以此带动整个房地产经济的进步。

3、继续学习的广泛性。房地产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接受再教育的人数非常多。在我国的一线城市,一线房地产企业往往和一线的大学进行合作,将自己的职员放到大学里面去接受再教育,使得这些职员可以学到新的技能,人才是经济进62193ffe421f0b01496d7a7c4db513fa步的主要因素,通过再教育,可以促进房地产企业的提升,同时促使整个房产经济的进步。

二、进行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促进我国房地产经济健康发展

(一)根据能力结构培养适应房产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

根据能力结构的划分,我们可以将房地产专业人才分为三类: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

房地产专业研究型的人才顾名思义就是注重研究房地产专业的人才,这些人才往往具有扎实的房地产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可以进行房地产发展理论研究的人才。在进行房地产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时候,往往要加强房地产基础理论的学习,掌握更多的房地产专业理论知识,对于房地产实务操作可以相应的减少。房地产专业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开设房地产专业课题研究的相关高校设施齐备,房地产专业理论研究底蕴深厚,才能为房产经济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理论基础。

房地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要强调房地产理论的实战运用,这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恰恰不同,前者注重的实务能力的建设,后者强调的是理论功底的建设。房地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需要进行大量的房地产理论学习,更多地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在实践中促进房产经济的发展。

房地产复合型人才是指将房地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在进行房地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时候,首先要对房地产人才进行挑选,把既具备坚实的理论理论基础又能力突出的專业人才挑选出来,进行专门的房地产综合知识和技能培训,这种理论和实践都具备的人才是促进房产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根据不同类型的房地产专业知识开展分类培养,促进房产经济的发展

按照专业知识结构进行划分,我国的房地产人才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管理类人才、工程类人才、复合型人才。

工程型人才主要学习的是工程技术类的知识,在进行课程的安排上,侧重于工程管理类的学习,这就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用,使得他们可以从事工程技术的创作,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可以在微观上把控房地产经济,促进房产经济的发展。

管理类的人才的培养主要侧重于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这类人才主要侧重培养的是房地产企业管理知识体系,他们可以在宏观上把控房产经济,以使房地产企业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的发展。

复合型人才是指既具备工程类知识,又具备企业管理类知识,两方面知识都有很好掌握的人才。这种人才往往“不偏科”,房地产基础知识和技能都能掌握,这类人才在促使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培养合格的房地产人才,促进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一)培养适应经济发展的不同类型房地产人才

每个学校在进行房地产人才的培养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特色,结合自身院校的特点开展。按照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进行房地产人才培养的时候,往往需要培养应用型的人才或者是复合型的人才,这样才能更有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如果一个学校的土木工程是强项,那么就可以选择土木工程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如果一个院校的强项是管理,则可以培养管理型的人才,使得相关的专业人才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要牢牢把握房地产经济发展的规律,要培养出人才对国家经济政策的敏感性,如国家的信贷政策和税收等政策的变动情况,在国家对房地产经济进行宏观调整的时候,准确判定这种经济环境之下的房地产经济走势,以便企业制定适应房地产经济发展规律的下一步经营战略。

(二)确定培养的目标

在确定人才类型之后,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培养的目标。在进行人才培养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针对不同人才的各自特点和房地产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类培养,以便各种人才在进入房地产行业后可以学有所用。一般而言,我们开展房地产工作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涉及到多方面知识,尤其要用到房地产经济的专业知识,故而需掌握完整的房地产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故而,在进行房地产人才培养时,应当根据房地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房地产人才的经济分析能力、房地产基础、房地产法律等各方面知识,这样才能使得培养出来的房地产人才更好地胜任房地产经济相关工作。

第8篇

经济要发展,财力保障是关键。如果没有强大的财力作为后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也只能是一纸空谈。那么,如何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又好又快发展,确实值得深入探讨和分析。

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保障的因素

当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保障的因素,从农场层面看,一是农场与地方政府财力保障相比存在一定弱势:地方政府有国家财政和地方税收作为财力保障,而农场可利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土地利费和有限的国家财政拨款,相对而言比较单一;二是农场其他行业经济发展缓慢,缺少新的收入增长点;三是金融机构提高放贷门槛,极大地制约了农场的融资能力。从职工家庭农场层面看,由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收入水平普遍不高,同样制约了职工家庭农场自身进一步发展。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探究原因,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才能历久弥新,长盛不衰。

二、做好财力保障的具体措施

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党员干部能够自觉遵守制定的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并对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效地监督,参与和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财力保障方面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二是构建事权明确、结构优化的财务支出管理体制。坚持“事权可以分散,财权必须集中”的财务管理理念,建立以“集中存、集中管、集中用”为核心的财务集中管理运行模式,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明确资金支出顺序,对行政管理费用支出从紧安排、预算,对着力解决农场经济社会发展的事项应积极地优先安排。三是从加强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入手,严格收支两条线制度。不断改进资金管理体制,逐步实现货币资金集中管理。四是规范资金使用审批程序,加强大额资金支出管理。凡发生大额资金支出管理行为,应履行审核、审批手续,降低财务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避免因投资决策失误而导致资金浪费。五是建立跟踪资金使用效益机制,确保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加强支农资金的监督、检查,搞好跟踪问效。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定期监督检查,即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推进支农资金整合工作,保障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六是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做好增收挖潜工作,尤其是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财政拨款。要在增收渠道上下工夫,大力挖掘农业增收潜力,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发展非国有经济;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各生产要素的调整、整合,以寻求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业,延伸加工链条,实施工业品牌战略,以强大的农产品加工支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场经济的升级。七是要加强银行贷款管理,规范融资行为。坚持贷款必须遵循促进企业发展、成本效益、规模适度、权利与责任相统一的四项原则,在贷款审批使用上坚持完善手续,规范操作,动态监督,促使农场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资金安全,并确保农场及时还贷。八是对接好金融政策,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农场筹集资金,支持垦区国有经济发展。积极争取银行授信额度,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资金流动不足的问题,保证农场资金需求;积极与金融机构协调,充分利用政策争取最大限度核减历史贷款,重点做好农行不良贷款核定,降低财务费用,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采取有效措施 推助经济发展建设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职工增收渠道。农场应依托农垦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优势,积极招商引资。通过引进资金、引进企业,从而引进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带动农场经济发展,扩大职工就业渠道,实现职工增收、农场增效,进而促进农场发展的产业化升级,加快农场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二是最大限度争取国家项目拨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争取国家项目拨款,引用、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设备,加强重点区域的土地平整、土肥改造、水利灌溉设施、田间道路等方面的建设,抓好种苗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加工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做好产品质量控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及生产发展方式,提高职工家庭农场综合生产能力。

三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职工增收。要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搞好各生产要素的调整、整合,以寻求经济发展的最大效益。立足农场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配置,突出大豆、玉米、水稻等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和品种结构,完善和延长产业链条,努力形成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现代物流和社会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较为完备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大力发展产品加工业,实施工业品牌战略,以强大的农产品加工支撑农业的发展,促进农场经济的升级,提高广大职工的实际收入,创造农垦经济在市场上更大的占有额。

四是加强宣传力度和思想教育工作。要加大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农场的宣传力度,改变农场职工保守陈旧的观念,使职工群众提高认识,转变思想,从而改善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等制约职工家庭农场自身进一步发展的不利因素。要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可持续发展,就要明确和坚持一个总体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调整产业优化结构为着眼点,以整合资源配置为重点,以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要改变农场职工群众“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培育市场经济意识,立足农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支持农场经济建设的新观念、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