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4 17:08: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发展的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经济预测 时间序列 统计分析 前移回归分析
山西省的经济发展自改革开放开始,经济增长潜力呈逐渐加快的趋向。总结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规律,对正确认识未来的经济运行变化,使经济尽快进入新一轮的平稳发展周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分析1986―2008年资料较齐全的10项经济指标,找出了一些统计特征,并进行2009―2010年的预测。
一、原始数据及其新型直观展示图
事物的发展都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通过有效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事物的特征并预测它的发展趋势。经济事物是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相结合的结果,它的发展基于时间顺序序列数据,而时间序列数据的发展往往是基于多项综合属性相互影响的,是可以预测的。根据《山西省统计年鉴(2008)》、山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经济信息网,将原始数据整理成表1,这实际上是时间序列多元数据。
由表1可看出山西省的经济指标、数量都比较多,现使用近年新创的一种表格型数据直观图展示信息。相对于表1,可以把每个数据在每个格子内换成椭圆,数据大小即椭圆大小,见图1。
由图1可以看出,10项指标中,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规则波动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漏斗形向下减小外,其余指标全部呈宝塔形串珠排列,表示逐年的递增。
从每个串珠的上下变化速度看,各项指标还是比较协调的,但各个指标(或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有所差异。货物周转量早期增大速度最快,表明货物的流通走在各项事业的前列。接下来递增较快的是旅客周转量,它表明了国民经济的人气,山西省第一产业虽然起步较早,90年代末期略有回调,总的发展较快,但受耕地面积限制今后发展速度受到制约。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消费品销售总额和人均GDP四项指标经历了相似的渐增发展历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呈现较协调和平稳的发展。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较大1988、1994两年达到最高峰,和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
由于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国民进入了育龄,1986―19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11‰~15‰的高位。1995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比较稳定的下降,2008降到5.31%,效果明显,山西省计划生育政策落实较好。
二、发展阶段划分
过去人们主要靠经验和专业知识,作定性分类分析,而这种分析往往是带有主观性和任意性,不能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区别和联系,现在人们广泛采用聚类分析来研究事物的亲疏程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科学有效的。本文采用Q型聚类分析来研究山西省各年间的经济发展相似程度,23年的发展,走过了不平常的道路。我们通过Q型聚类试探一下各年份间经济特征的相似性,23年的谱系图见图2,相似性的度量指标采用夹角余弦。从直观图示(图1)上也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标都呈现渐增趋势,不存在周期性变化。
经济信息是时间和经济规律的函数,其资料或数据都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一般是由老到新)。为了探索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或回旋性,并合理地划分阶段,就需要进行最优分割。分割的原理是用数学方法,使组内离差平方和最小、组间离差平方和最大,保证一组内有相似的特征,不同的组之间特征差异较大。本文进行最优5分割(计算过程从略),找出了4条界线,分别为I、II、III和IV。由于聚类谱系图中年份的顺序基本没有打乱,故就把界线标注在图2上,从系谱图上看,分界线I、II、III在聚类分析的主要分界线上,界线IV不在聚类分析主要界线上故舍去。
根据Q型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的结果,可以把1986年以来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分为两个时期。1986―1994年为第一时期,1995年至今为第二时期。
第一时期对应于系谱图(图2)上的第一类,根据系谱图可以将第一类分成两个小类,分别对应于图上的第一阶段(1986―1992)、第二阶段(1993―1994)。第二时期也可分成两个小类,分别对应于图上的第三阶段(1995―2003)、第四阶段(2004―2008)。
根据Q型聚类分析和最优分割的结果,结合直观图及1986年以来山西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一些特点。
第一、第二阶段的特点:一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相对比较快。这主要是由农村经济改革所推动,我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但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第二、第三产业总体水平低,发展慢。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值额较少,增幅也很小。三是旅客周转量起步较早,但发展速度并不大。四是人口增长率居高不下。这是由于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们进入了育龄。
第三、第四阶段的特点:一是大多数指标增长较快,总量也较大。二是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增幅明显减小,一些年份甚至出现回调,1999年达最低点。农村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日渐明显,2004年后农业增收趋于稳定,第二、三产业的增幅明显加快。三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明显的回落。人们的生育观念有很大的转变。
2002年中国加入WTO,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大,山西加紧了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坚持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主要经济指标都有了比较明显的增长。
三、未来两年人均GDP预测
时间序列数据是随各项影响因素变化的,是多个影响因子(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人们采用回归分析法。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这里只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联系的,它必须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发生的,所以它一定有端倪可查。某年的经济各项指标值,反映了这一年为下一年各项事业打下的基础,是下一年经济指标的自变量。这种新的回归分析思想是近几年提出和开展应用的,采用这种思想的回归分析称为前移回归分析。
对表1的数据进行前移回归分析,来年人均GDP作为因变量y,其余指标按顺序作为自变量x1、x2、…、x9。根据样本和变量数以及预计要选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数选取引入变量和剔除变量的F值。经F检验只有一产增加值、二产增加值、消费品零食总额3个指标效果显著,其余指标效果不显著。获得回归系数如表2。
由此得到回归方程:下年人GDP=254.0381+9.4351*上年一产增加值+8.1057*上年二产增加值-5.2732消费品零售总额。
将表1数据带入方程即可得1986年至2008年的人均GDP,列于表3。由表3数据可以发现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基本都在20% 以下,有12年的相对误差是小于5%的,其中1994年的相对误差只有0. 76%。从总体上看这种新型预测方法的平均误差只有6.5% ,统计效果很好。
现在是2009第二度,全年各项指标无法得到。但是根据方程预测的人均GDP为25257元,这有待于2010年初统计结果的检验。如果考虑6.5%的平均误差,2009年人均GDP 应当在25015元至25362元之间。
本文统计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共10项指标,事物的发展是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可以将其中任何一项作为因变量,其余作为自变量,预测出这项指标2009年的取值。若全部都轮流做一遍,则可以求得全部指标的预测值。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变化不大,暂不预测。其余10项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结果见表4。有了2009年的预测值,又可预测2010年的指标。不过,2010年的预测效果预计比2009年差,这需要2011年初结果出炉后证实。预测2010年的指标,最好有2009年的实际值参与建模。
以上数据是通过山西省23年经验总结出的,但是今年问题存在很多,如金融危机、猪流感等,都影响着2009年的预测值,偏差应该会较大,预测值会大于实际值。
四、结论
改革开放以来,从山西省经济发展10项指标的直观图可以看出,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波动较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呈漏斗形状外,其余各项指标全部逐年递增,其发展也是比较协调的。1994年底为一个重要界线,把山西省经济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从直观图上看可以发现第一产业是山西最主要产业,但自从1995年以来,其增长的速度却显得有些缓慢,这是由于耕地面积所限,使得农业难以保持增长。前移回归分析新方法在对山西省经济的实际应用中,现有资料处理效果令人满意。而对山西省2009和2010两年人均GDP和其他9项指标的预测,有待于今后两年的证实。人均GDP预测的回归方程给予人们若干启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山西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要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要以工业为主导,适当加大基础建设投资;要扩大内需,引导居民积极消费;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地发展山西经济。
【参考文献】
[1] 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 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省略/economic/txt/2009-03/01/content_17353288.htm.
[3] Ding Yuechao、ZENG Suyan:A New Way for Data Graph.ADV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NEW EDUCATION, PROCEEDINGS,2007.
[4] 塞伯: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5] 冯力:回归分析方法原理及SPSS实际操作[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关键词】经济发展;货币供应量;探讨
一、引言
截至2013年3月末,我国M2余额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高达103.61万亿元。M2突破百万亿元关口,再次引起对央行存在货币超发问题的讨论。而截至去年底,我国M2余额为97.42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货币供应总量的1/4,是美国的1.5倍,英国的4.9倍,日本的1.7倍,比整个欧元区的货币供应量还多出20多万亿元,就此许多学者和民众开始将巨额M2与物价、房价对应起来,认为货币超发是物价上扬和房价高企的根源,并以M2/GDP指标过大来佐证中国存在严重的货币超发。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探讨和分析。
二、概念分析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一般用M2表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中的现金;M1(狭义货币量)=M0+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量)=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从M2涵盖的范围来看,广义货币基本上指的是全社会的货币购买力,货币供应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反映的是货币需求的变化。在M2的构成中,M0的规模近年来基本稳定在5-6万亿元左右,占M2的比例在6%左右且呈现下降趋势,M2中规模最大也是影响其快速增长的根本因素是银行存款。
M2/GDP,是常用的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实际衡量的是在全部经济交易中,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易所占的比重,也常被用来衡量货币超经济发行。从学术角度讲,这一指标反映一个经济体的金融深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经济活动必然越来越依赖于货币和金融工具的使用,该过程既是市场化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是金融业不断市场化的过程,金融总资产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必然不断上升。事实上,不同经济体间因M2和GDP的统计口径差异,影响因素因时因地的变化,所处发展阶段的不同等均会导致M2/GDP存在较大的差异,往往并不具有可比性。
三、M2/GDP不适宜作为衡量中国存在货币超发的指标
M2/GDP比率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一国货币性财富对当年GDP的贡献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国经济活动的活跃度或生产效率。实际上,没有任何经济学理论认为,M2必须与GDP存在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M2作为一个存量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累积下来的货币供应量,GDP则是一个增量指标,反映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中生产、投资、消费创造的附加价值部分,而这些经济活动所需的中间交易并不纳入统计。以一个存量指标去与一个增量指标比较,意义并不大。货币存量本身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包含的范围更广,特别是在土地、房产等交易领域,会产生大量的货币存量,却并不一定创造出较多的附加价值。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经济活动对货币和相关交易工具的依赖越来越重,货币化进程加速,导致金融资产规模在经济总资产中的比重上升。2012年底,我国M2余额高出GDP45.49万亿元,M2与GDP之比达到188%。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全球M2/GDP平均值超过125%,其中欧元区接近180%,日本达到240%,我国香港超过300%,而卢森堡高达489%。日本和卢森堡这一比率尽管非常高,但却并没有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相反,日本还一直努力在摆脱通货紧缩。M2与GDP比值的高低与通货膨胀并不存在必然联系。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常使用金融总资产/GDP这一指标来衡量一国金融资源禀赋。其中金融总资产为银行总资产加上公开发行的债券总市值和股票总市值。根据IMF计算,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为366%,其中美国、欧元区、英国、日本分别为424%、449%、784%和540%,平均水平为476%;亚洲四小龙平均水平为544%多;我国仅为303%,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说明当前我国的金融资产或金融禀赋与GDP增长相比相对不足。
通过上述分析,简单以M2/GDP指标较高来衡量中国存在货币超发是不够科学合理,难以令人信服。与此同时,我国M2存量大并未引起通货膨胀,近几年我国物价指数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说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促进经济增长的,进一步否定了货币超发的观点,否定了货币超发引起通货膨胀的观点。与经济发展情况相似度较高的金砖国家相比,2013年1月,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四国的M2与GDP之比分别是188%、45%、37%和18%,但1月份CPI的涨幅却分别是2%、7.1%、6.15%和6.62%。可见,若无其他条件配合,M2存量高并不一定会直接导致通胀。
目前,我国M2/GDP较高虽不致引起很大问题,但如果不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调控措施,可能会继续明显走高,随着总需求持续扩张、要素成本持续推升,长期内也可能会形成通胀压力。
四、基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分析
近年来,我国M2增长呈现出逐渐加速的态势。2000年底M2余额约13万亿元,到2008年底M2余额为47.52万亿元,而至2013年3月底达到103.61万亿元。这主要源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性货币需求。
(一)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引致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
在渐进改革的市场化过程中,我国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采取渐进方式不断将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等资源和要素推向市场,使得各类资源持续货币化。同时,在我国持续深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企业,均存在较强的融资动机和较大的融资需求。融资需求的增加为银行贷款投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引致更大幅度的信贷资源投入。因此,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引起我国货币需求水平不断上升。
(二)货币增长内生性特征催生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
我国货币增长存在一定的内生性特征,即货币需求推动货币供给。1978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因为产品的商品化,通过市场交易发现了商品价格,才导致货币需求增加,最终推动货币供给增长。另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前期,由于央行不具备完全独立性,在货币供给方面略显“被动”,呈现部分内生性的特征。如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了满足政治主导模式下的经济发展需求,不得不通过发放再贷款和对中央财政透支来“被动”投放基础货币。同时,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占款规模不断攀升,央行又承担了稳定汇率的重要任务,在购汇过程中不得不“被动”投放人民币。这均体现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特征。
(三)货币信贷需求高速增长引发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
M2快速增长的直接源头是信贷高速增长,因我国直接融资渠道不发达,信贷需求始终非常旺盛,银行只要有钱就可以迅速贷出去,从而使这个多倍创造货币的功能不断发挥作用,令M2存量几何式扩张。特别是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在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为配合国家4万亿经济刺激措施,2009年以来,我国信贷规模出现了大幅增长,带动了M2存量的持续走高和快速积累。
(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推动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
金融配置效率的不足必然表现为同等的GDP增长需要更多的货币供给来推动,导致货币化比率的偏高。在我国,银行主导型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银行进行的,而我国多数银行融资服务对象仍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以致国有经济一直是信贷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在直接融资领域,大型企业也是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的融资主体,中小微企业整体上仍然较难通过直接融资方式获取大量金融资源。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倒闭机制的影响下,为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银行体系只能被动增加货币供给、提供新的信贷以满足社会对资金的需求。导致M2快速增长。另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收入普遍大幅增加,但居民缺乏多样性的投资渠道,加之国人的高储蓄偏好和银行存款的高安全性,使得居民储蓄余额长期增长,导致广义货币的沉淀和货币的体外循环。
(五)外汇占款是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外汇占款是指央行买入外汇形成储备时投放的等值人民币,多年国际收支双顺差条件下的央行购汇行为使央行每年被迫向银行体系中注入大量货币。入世以来,中国出口高增长以及累计的外汇储备已经严重改变了我国货币创造的机制和供给结构。截至2012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3.31万亿美元,这意味着100多万亿元M2中有20万亿元左右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所带来的。外汇占款虽不具备直接多倍创造货币的功能,却会导(下转第167页)(上接第164页)致银行存贷比下降,从而进一步增强银行信贷投放的能力。
(六)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对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自2008年12月实施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由2008年底的47.52万亿增加到2013年3月的103.61万亿,积极财政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这一政策的实施必然带来政府支出和社会居民支出的持续增加,刺激货币需求快速增长,货币需求增加必然引致货币供应量增长。
五、政策建议
我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是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性需求,事实上,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仍存在着结构性失衡问题,政府一定程度上主导着要素货币化分配,金融体系发展相对滞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投资,而投资又过度依赖于直接融资。货币供应存在国际资本循环下的“被动创造”问题等。为保持合理的货币供应量规模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将物价指数控制在合理区间内,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建议:一是优化融资模式,减少间接融资比例,扩大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规模。未来一个时期应坚定不移地发展信贷以外的融资方式,扩大非信贷社会融资规模,持续改善社会融资结构,从而实质性地降低M2的增长动力。二是转变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稀缺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警惕地方政府高涨的投资热情带来的总需求迅速扩张的压力,避免融资需求的快速增长。三是对于银行业机构来说,应当努力推进战略转型,改变过度依赖规模扩张和存贷款利差的经营现状,全方位拓展各项业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以国家重点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和“三农”等领域作为投放的重点,进一步提高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地发挥信贷对经济的支持作用。四是在汇率政策方面,我国应进一步增加汇率改革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汇率弹性,努力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减轻外汇占款增长对M2总量带来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江,钟正生.M2/GDP水平的国际比较和借鉴[J].南方金融,2013(3).
[2]徐云松.货币超发:原因探析与实证检验[J].经济与管理,2013(3).
[3]李新愿.通胀对经济影响以及对策[J].时代经贸,2011(2).
[4]孙力军,朱洪.财政扩张、货币超发与通货膨胀[J].现代经济探讨,2011(8).
[5]黄晓颖.浅析货币超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J].财经界,2011(14).
[6]刘满平.内外货币超发逼压“适度宽松”[J].望,2010(47).
[7]吴敬琏.货币超发再杠杆化蕴藏着中国资产危机[J].经济信息文摘,2009(24).
2009年河北省人均GDP最低的10个县(市)是:威县、唐县、任县、南和、曲阳、平乡、广宗、康保、沽源、围场。
2011年河北省人均GDP最低的10个县(市)是:威县、任县、曲阳、南和、唐县、广宗、平乡、涞水、巨鹿、海兴。从这十个县的地域分布来说,2009年,有5个县(市)属于邢台,两个县属于保定,两个县属于张家口,一个县属于承德。因此,如果从贫困县的地域分布上来说,连片分布表现的比较明显,邢台市下辖17个县(市),5个县(市)居于河北最贫困的县(市)行列,而且这5个县(市)在地域上是毗邻的,这也说明了在这5县(市)中有一些共同因素制约了其发展。另外,5个县(市)在地域上也呈现鲜明的特征,保定市所辖唐县与曲阳均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太行山脉地区,张家口所属康保与沽源以及承德所属围场均处于燕山山脉北部。山区交通不便,缺乏资源制约了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2011年,最贫困的10个县(市)没有发生多大变化,邢台仍然占据其中6个,保定占据其中3个,沧州占据其中1个,邢台与保定贫困县的连片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如果从产业特征上来说,这些贫困县大都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不发达,一些县虽然第三产业占比较高,但并非是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这说明在缺乏资源以及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很难接受大城市的产业扩散,无法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而在粮食价格普遍偏低以及农民拥有土地数量极少的情况下,以农业为主无法支撑起县域经济的发展。
如果继续对河北省不发达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排名进行分析,同样可以发现一些不同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情况。邢台市的威县、任县、南和、广宗、平乡、巨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位于河北省的106位、84位、77位、124位、104位、123位。其排名虽然并不算高,但是没有一个位于最后十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处在后十位的县(市)为顺平、阜平、曲阳、唐县、阜城、饶阳、赞皇、灵寿、丰宁、围场。如果从行政隶属关系来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10个县(市)中,保定占据4个,衡水、石家庄与承德各2个。但是如果从地域特征来说,除衡水所属饶阳、阜城位于平原地区外,其余地区全部是山区,其中保定、石家庄所属6县全部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太行山脉,承德所属两县全部位于坝上,其贫困的连片特征也非常明显。对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几个县可以看出,邢台所属各县虽然交通不便,也缺乏工业,但是在具有良好农业耕作条件的情况下,其粮食、棉花、油料、猪肉人均产量位于全省前列;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10个县(市),由于地处山区,耕作条件恶劣,人均粮食、棉花、油料、猪肉产量也位于全省后列,这就使农民缺乏收入来源,结果造成农民收入极低。如果继续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较低的县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这些县的特征基本上是两个,即一是位于山区,交通不便,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二是位于平原地区的农业县,除了农业之外工业极不发达。
2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征与问题
通过对河北省最发达与最不发达的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
(1)河北省县域经济对自然资源依赖较为严重。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前十位的县(市),大部分依赖丰富的煤铁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获得经济增长。如果将数据继续扩展到县域经济30强,这个特征会更加明显,在30强中,有16个县(市)属于单一的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体,其矿产资源采选和加工业(包括矿产采掘业、选矿业、加工业以及相关低端制造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80%以上,呈现出对矿产资源的高度依赖[1]。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数据对比来看,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县(市)其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来说并不高,这也说明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并没有使当地获得相应收益,反倒是通过本地工业获得发展的县,其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了本地居民。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取得发展的县域经济体也面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河北迁安市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5%,武安市矿产资源就业人员占全县就业人员的35%以上,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85%以上[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极端单一造成的潜在问题是一旦遇到经济波动,则县域经济就将面临极大风险,甚至会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2)接受大城市的经济辐射是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河北省县域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除了依托自然资源获得发展的县(市)之外,另外一些较发达的县(市)在地域上大部分分布在大城市周边,接受大城市的经济辐射获得发展。如三河、香河、大厂处于京津走廊之间,接受北京的经济辐射获得了快速发展;鹿泉、藁城、正定、晋州等县则是接受了石家庄的经济辐射获得快速发展。与依托资源发展的县域不同,这些县域经济一般具有更加均衡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居民的知识、技能与收入等随着产业的发展也获得了提升。但是这些县域经济中除三河、藁城在全省排名比较靠前外,其余县域经济在全省发展并不处于突出地位,这也说明了河北省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较弱,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3)河北省一些具有知名特色县域产业集群的县(市),其县域经济在全省仅处于中上水平。河北省县域经济中具有很多驰名全省甚至全国的产业集群,如清河羊绒、高阳纺织、白沟箱包、容城服装、肃宁皮毛等。具有这些产业集群的县(市),其在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全省经济排名中大多处于30~60名的位置。与前两类县(市)相比,这些县(市)既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甚至直到今天其中很多县(市)依然不通铁路,其发展更多依赖于本地居民的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本地市场机制、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也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制约因素,以全国著名的“三巾”之乡高阳为例,其三巾产量虽然占到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其产业仍然处在众多中小企业无序竞争的状态,造成在技术水平提升与品牌建设上的滞后,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却越来越构成对企业成本的压力,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3]。
(4)缺乏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不发达县(市)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与一些相关研究都表明河北省较贫困的县(市)从地域分布特征来说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坝上地区以及中南部平原地带。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缺乏具有本县特色的工业产业集群,这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尤其明显。河北省中南部地处内陆,距离交通线有一定距离,缺乏大城市的带动辐射。这些县大多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些县粮、棉、油无论是从总产量还是人均产量上均名列全省前茅,但是其经济发展依然落后,这就说明第一产业无法支撑起一个县经济迅速的增长。当然,农业生产条件不佳的太行山脉及坝上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更加无法发展起有特色的本地工业,导致这些地区成为全省最贫困的地区。
3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的发展分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这并不必然造成县域经济差距过大的问题,应从总体上谋划,通过要素流动,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县域经济水平。不能够通过抑制强县发展人为拉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应继续提高其县域产业竞争力,而经济弱县则应加快发展,一方面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吸引外部投资;另一方面则采取措施鼓励劳动力与人口转移,提升经济弱县的富裕程度。
(1)破除县域产业发展中的体制。县乡政府在我国行政体制中处于最低级别,导致县域经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处于不利局面,县域产业在发展中比城市产业遭遇更多不利因素。因此,有必要适当调整政策,使县域产业与城市产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获取同样的权利,从而有利于县域产业的发展。具体包括完善财政体制,明晰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减轻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县域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帮助完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对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施与完善省管县改革,通过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县域发展。同时,还应改革金融体制,重点鼓励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发展,鼓励县乡政府扩大教育、科研投入,提升本区域人力资本水平。
(2)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政府职能更多地应从微观经济的参与者转变为宏观经济的引导者与调控者。具体到县级政府来说,县级政府应当做好已有发展基础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制定有利于产业集群创新的人才、税收、教育、科技与融资等政策,促进县域产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加强政府作为环保、质量监督者的角色,加强政府作为仲裁者的角色,保证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以科技、创新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断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关键词]工业化进程;工业化;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9-0030-05
准确把握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更具影响力的创新优势,更具吸引力的环境优势,是全省人民对辽宁“十二五”时期的新期待,也是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新使命。
一、辽宁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后期
工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被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阶段,它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经之路。按照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标准,对工业化进程采用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率等5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1.人均GDP水平
人均GDP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也是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按照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进行比对,工业化进程以人均GDP水平划分为6个发展阶段。
钱纳里的结论是在美国上世纪70年代的数据基础上得出的。因此,需要将现在的人均GDP数值换算成1970年的人均GDP数值。2009年辽宁省人均GDP为34898元,折成美元大约为5100美元。参考其他相关研究成果,考虑汇率、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及通货膨胀率的影响,2009年的人均GDP5100美元大致相当于1970年的1900美元。从这一指标判定,辽宁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
2.三次产业结构
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工业化演进阶段可通过产业结构的变动过程表现出来。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产业结构变化的核心是农业和工业之间“二元结构”的转化。工业化起始一产比重较高,二产比重较低;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一产比重持续下降,二产和三产比重相应提高,当一产比重降低到20%以下并且二产比重上升到高于三产时,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一产比重降低到10%左右,二产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进入后期阶段,此后二产的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
2009年辽宁省三次产业比重为 9.4:51.9:38.7。第一产业比重已经降到10%以下,从这个指标判定,辽宁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二产业的比重会逐渐转为相对稳定或下降。
3.工业内部结构(产出结构)
衡量工业化发展水平的工业内部结构状况指标,依据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加值的份额来划分。总商品生产增加值大体上相当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之和,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的比重在20%以下为前工业化阶段,20%-40%为工业化初期,40%-50%为工业化中期,50%-60%为工业化后期,60%以上为后工业化阶段。
辽宁省相关统计资料显示,近两年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在65%左右,已经超过了60%的分界点,据此判定辽宁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4.就业结构
就业结构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劳动力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参考中国社科院研究成果,采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作为就业结构的衡量标准。
2008年,辽宁一、二、三产业就业比例为31.9∶27.5∶40.6。就业结构显示即将结束工业化中期阶段,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
5.城市化率
城市化率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应该达到60%以上。据相关部门统计,辽宁的城市化率为60.5%,基本处于工业化中期与后期分界线上,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后期阶段指标要求。
对辽宁人均GDP、三次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就业结构和城市化率5个指标的分值,按照不同的权重,经过加权平均,得出综合评价指数,辽宁2009年工业化综合指数为70,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在中国社科院2005年《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的研究成果中,辽宁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为63,位列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之后,居第8位,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经过4年的努力,辽宁工业化综合指数大幅提高,现已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
一般来说,在工业化后期,二产业比重接近最高水平,“重工业化”明显,即重工业或资本品工业的比重显著上升。工业化中后期是由工业高速增长向服务业高速增长的转折时期,产业动力则以高加工度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引领产业升级的主要因素从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技术要素投入,科技创新开始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在各类需求中,生产需求、投资需求的增长是总需求增长的主角。资本投入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但趋势逐步下降。消费作用逐渐增强,消费结构中,服务消费增长加快,交通、通信、文化娱乐等消费需求在居民消费支出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二、“十二五”期间辽宁的阶段性特征
依据辽宁进入工业化后期的基本判断,结合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以及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十二五”期间将是辽宁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期,也将是各类矛盾的凸显期。新旧体制相互交织,互为作用,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过渡特征更为明显。
1.新一轮经济高速增长期
从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看,辽宁已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自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战略以来,全省经济总量一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2009年辽宁GDP超过15000亿元,财政收入1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3000亿元,利用外资15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了5100美元,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已大体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从发展趋势看,辽宁已经站在了一个高增长的历史新起点。近年来,国家振兴东北政策的支持,辽宁自身发展战略符合实际,措施到位,不仅主要经济指标相继跨上新的台阶,而且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民生状况持续改善,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投资拉动效应还将继续推升辽宁经济的快速增长。从2008年起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超万亿,今年预计接近2万亿。如此强劲的投资拉动必将带来相关行业的跟进发展,提升全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
辽宁是工业大省,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随着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逐步成为“主流”,过去曾是短腿的现代服务业和县域经济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凭借厚重的重化工产业优势和良好的产业素质,以及国家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未来一个时期辽宁还将得到长足发展,这个势头不会减弱。按照辽宁多年来实施的“两个不低于”奋斗目标,“十一五”末期GDP有望实现1700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会实现30000亿元的新跨越,人均GDP将超过10000美元。
2.沿海指向与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振兴战略和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辽宁的整体经济发展格局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跃升,与数年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对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经济发展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不可小觑,将为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增添新的引擎。辽宁沿海港口是东北亚面向亚太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转身向海”的发展战略使辽宁沿海经济带形成投资洼地。一批临海临港产业基地初步形成,大批项目落地,这都将在未来几年为辽宁经济再次跃升提供基础保障。通过挖掘及整合沿海港口资源,辽宁以港航为基础的综合物流水平将迈向全国一流行例。
二是沈阳经济区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集合体,已经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集聚、资源整合与区域协调效应又将是辽宁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按照沈阳经济区未来发展目标,5-10年后将建设成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区。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双双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沿海与腹地互动的崭新经济布局,这对辽宁的发展有决定意义。
三是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十二五”期间还将延续。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3年倍增计划”,实施县级扩权改革等措施,县域经济呈现跨越发展之势。2009年全省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7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6%,比全省平均增速快了1倍。县域财力两年翻了一番,总量达到209.6亿元,增长42.4%,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5.1%。县域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为44.5%,比上年提高了5.4%。
3.结构调整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在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之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十二五”期间,以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引领,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将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技术创新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新能源、节能环保、高技术和信息产业,很有可能成为辽宁新的支柱产业。
今年伊始,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着力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体系的发展方向。按照这一目标,辽宁未来的新兴产业要在全国有竞争力,在世界有影响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被确定为未来发展的重点,第三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将有大幅提高。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局面,也将在“十二五”期间成为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任务。
4.城市规模膨胀和城镇化建设提速
“十二五”期间,辽宁城镇化将呈现出“发力加速”的新态势。辽宁沿海经济带依托现有区域中心城市,重点建设大连、营盘、锦葫和丹东4大都市区。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核心,大连市提出了“全域城市化”的宏伟蓝图。营口市要在沿海16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推进城市化,打造百里滨海生态城。锦州的白沙湾行政生活区、盘锦的滨海新城和葫芦岛的北港工业区等也都在加紧建设之中。辽宁面向大海加快规划建设城市,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沿海城市带,正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沿海经济带一起成长。
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上数座新城密集崛起,新市镇建设如火如荼。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省政府决定在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上规划建设33个新城和新市镇。其中新城人口规模在10万人以上,新市镇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并且实现行政体制、用人机制、政府服务机制、投融资机制、土地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使其成为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城和示范镇。
5.要素制约问题日渐突出
“十二五”期间,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的开发推进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对土地、资源、人才等的需求都大大增加。
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供求关系渐趋紧张,受到储量、生产能力的限制,其对外依存度会逐步提高,外部调入比例将持续增加。如2008年辽宁进口的铁矿砂及其精矿已相当于2000年的10倍,并且进口矿石的价格也在不断攀升,直接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大。
辽宁土地资源相对短缺,人均土地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尽管目前辽宁工业用地和城市规划用地与沿海发达省份比,相对略为宽松,但随着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开发开放的快速推进,土地紧缺的制约很可能会在“十二五”期间显现,要提前做好规划。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不断升级,人才需求结构也在迅速变化,对高素质劳动力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将是空前的,辽宁现有人才供给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新变化。
辽宁的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相对较多,重化工产业和产品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和影响比较大。尽管近年来有了很大改善,但与其他省市相比,仍属于污染相对较高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变是个渐进的过程,“十二五”的经济高速增长,规模继续扩张,仍离不开现有产业优势。单位能耗污染可能会有所下降,但能耗污染总量仍将持续增大,环境保护任务更加繁重。
6.各类社会矛盾集中显现
做大经济总量仍将是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广东、江苏、山东等沿海省份的经济总量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主要任务是调结构、转方式,而我们的总量不大,结构也有问题。在今后的特定时段里,辽宁经济发展仍然摆脱不了以投资驱动为主的赶超型发展模式。这就可能带来一些发展的矛盾,比如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矛盾,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分配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等等,这些都会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根据国际经验,“十二五”期间,很可能是辽宁各类社会矛盾比较集中显现的时期。尤其是征地拆迁、土地流转、环境整治、企业改制、就业和再就业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会不断显现,导致社会治安压力加大。利益格局的调整也将导致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各阶层的利益冲突,给社会稳定带来较大隐患。
按照国家政策方向,“十二五”要重点改善民生,大力改善居民的社会保障、就业、生活水平、生活环境等等,现实压力和历史问题都要集中在这段时期逐步化解,保增长和保稳定这对矛盾,对辽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辽宁“十二五”发展的主要动力
“十二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应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为动力,实施“双轮驱动”。通过提升工业化水平,实现产业和产品的结构升级,为社会创造更多更有效的供给;通过提升城镇化水平,实现社会结构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使城镇化释放出来的需求成为拉动“十二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1.城镇化是辽宁实现新跨越的重要引擎
“十二五”时期,辽宁将继续加快推进城镇化,城市建设和功能完善都将提速,这不仅会产生巨大的投资需求,而且将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城镇化又使更多的农民家庭从农村向城镇聚居,从而有效地促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扩张,扩大市场空间,助推辽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1)以城际连接带建设为平台推进大沈阳都市圈发展。逐步形成以沈阳为核心,以周边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和中心镇为基础,以交通干线为主轴的集聚发展形态,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渐趋合理,构建起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持续发展的城镇体系,提高都市圈的整体功能。
沈阳经济区内各市要按照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新城、新市镇规划建设,统筹考虑人口集聚、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因素,提高新城、新市镇综合承载能力。逐步使农民向新城、新市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
(2)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建设辽宁沿海城市带。辽宁沿海经济带既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空间,也是一个新的城镇化空间。加快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化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既符合沿海地带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也有利于推进区域开发和结构调整。辽宁沿海经济带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和人口承载能力,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围绕38个产业园区推进城区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吸引人口集聚,将形成新兴沿海城市带发展格局。
(3)以人口城镇化为目标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安排。城镇化必然要建立在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基础之上。通过调整城镇化政策,将会有效改善资源配置状况,为辽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巨大的结构调整支撑。一要探索农地的交易、流转和抵押贷款等政策,把农民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二要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户口迁入完全放开,鼓励农民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购房和落户。三要进行城乡统一的社保改革试点,要为进城农民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建立面向所有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四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强技能培训,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五要逐步实现农民工在公共教育、社会救济、公共卫生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2.新型工业化是辽宁实现新跨越的源动力
(1)加速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特色产业竞争力。突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地位,推进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围绕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集中资金加大对骨干企业、主导产品的扶持力度,促进一批重大项目的实施建设和建成投产,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研发能力,巩固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和地位。突出技术创新,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企业的技术改造。注重技术改造与技术开发、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结合,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用科技创新引领企业技术改造。突出择优扶强,做大做强一批企业。优先扶持一批重点企业,支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实现生产能力倍增和经济效益大幅度提升,成为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骨干力量和促进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2)加速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建立新型产业基地。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增量调结构、在调整中扩增量,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在改革开放中加快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依托,利用辽宁雄厚的工业基础,拓展和完善产业、产品链,培育一批功能定位明确、配套能力强、区域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坚持以科技要素引领集聚各类生产要素,将科技政策、科技攻关、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各种资源和手段综合集中,引导和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汇聚基地。在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一批达千亿规模的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集群,使之成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实施创新驱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是加快辽宁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用科技创新对低效益的重化工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使之延长产业链条,扩大精深加工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发展包括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产业等高技术产业,促进结构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紧紧抓住技术装备更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等关键环节,尽快改变传统工业以中低档加工为主的现状,推进传统产业的信息化进程。通过规范和明确政府部门在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服务方面的职能,推动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步伐,构筑引领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精尖人才队伍。
(4)瞄准国际市场,打造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不但要在国内领先,更要瞄准国际市场。未来一个时期,辽宁要把出口大型装备制造业产品、成套设备、核心零部件等作为提升工业大省地位的目标,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实现外向型经济的新跨越。重点发展以机床、轴承为代表的基础装备产业,以石化、输变电、重型装备为代表的成套设备制造业,以汽车、船舶、城市轨道交通为代表的交通运输装备,以集成电路、现代通讯、数字多媒体、新型元器件、半导体照明为代表的电子信息装备产业。
四、构筑辽宁“十二五”的保障机制
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保障。“十二五”时期要重点在利益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机制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要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经济增长长效机制;要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构建一体化的城乡协调发展机制。
1.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完善收入分配机制
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调整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前提条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构建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的具体思路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一是控制政府财政收入不合理增长。进一步完善财政收支制度,财政预算透明化,强化人大监督职能,最大程度控制行政成本,逐步缩小财政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减轻税负,还富于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二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增加公共产品、服务的供给,着力推进城乡间、区域间、不同群体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提高工资收入水平,出台相关政策,完善企业工资协商机制,保证劳动者在工资协商中的话语权。建立最低工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联动机制,促使企业利润更多地转为职工收入,扭转劳动报酬比重下降、资本收入比重上升趋势。
第二,调整收入分配差距,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一是通过转移支付、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水平、增加就业等渠道,大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二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素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三是通过严格税收管理、惩治腐败,限制高收入者部分过高收入。
2.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经济增长长效机制
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转换,是形成经济增长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驱动。2009年末,辽宁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这个阶段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增长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逐步上升,与投资拉动并驾齐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有效启动消费既要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也要注重完善社会保障,解除消费之忧;既要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消费升级,也要注重加强消费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此外,还要探索创新信贷体制模式,扩大消费规模。
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要注意改善投资结构。包括围绕优势产业抓项目建设;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鼓励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民众创业等。
出口对辽宁经济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利用毗邻日韩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利用辽宁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利用“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的政策优势,实行出口升级战略,力推成套设备出口。
3.破除二元结构,构建城乡发展协调机制
城乡二元结构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为:农业与二、三产业相比,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落差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展极不平衡;二元户籍制度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就业机制的形成。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12)02-0036-04
一、美国服务贸易发展阶段及特征
(一)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传统服务贸易占主导地位
从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业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占绝大部分比重的是交通运输和旅游业。战后初期的1946—1950年间,由于各国正处于向和平时期过渡阶段,在此大背景下,美国的服务贸易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直到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服务出口才逐渐正常化。随着战后的恢复性措施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旅游等行业的出口屡创新高。其中,运输行业的优势极为明显,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旅游业却在这一时期平稳上升,比重逐渐加大。美国服务贸易的较大增幅出现在1963年以后,年均增幅逾10%。20世纪70年代后,服务贸易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服务出口量的不断攀升,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所占比重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20世纪80年代,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增长显著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服务业已进入到深入发展阶段,与制造业的增长并驾齐驱,服务业成为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如表1所示,1980—1989年,美国的旅游业发展迅速,上升势头尤为明显,1984年已超过运输和政府服务跃居首位,运输和政府服务则在比重上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相比之下金融等行业发展较为平缓,而专利服务行业在这10年间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比重持续上升。因而以此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也超越了传统服务行业,成为美国贸易的主力。由此可见,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服务贸易的总体特点是传统服务行业的整体比例下降,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行业如金融、专利和政府服务等增长显著。
(三)1990年以来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1990年以后,美国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并逐步向全球扩张,总体上呈现出总额大、顺差多、增长快的特征。自1996年起,美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一直位居世界第一,不仅总额巨大而且增长速度快,增长势头十分强劲。1990—2010年美国服务贸易顺差增长率为338.94%,到2010年顺差额达到1423.28亿美元,1990—2010年美国服务出口平均增长12.94%,进口平均增长11.59%,总体服务业的水平已逐步发展成全世界最为领先的服务贸易巨头。如图1,美国的服务贸易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保险、金融以及计算机和信息行业发展迅速,出现了大幅增长,而以上行业属于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这些新变化使得美国服务业的结构得到了很好的调整,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运输、旅游等服务行业。由此可以反映出美国服务业最具竞争优势的是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
图1 1990—2010年美国服务贸易各部门
出口额年均增长率(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历年数据计算整理
二、美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美国是当今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最发达的国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已经成为美国经济目前和未来发展的主导,为了更加直观和系统地对美国服务贸易进行研究,本文从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AC)和国际市场占有率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Trade Competitive index,简称TC),TC取值范围为[-1,1],取值接近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接近于平均水平;取值大于0时,说明比较优势大,越接近于l,行业竞争力越强,反之,则说明比较优势小,越接近于-1,行业竞争力越小。
由图2可以看出,美国服务业总体TC指数自2004年以来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可见服务业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而且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交通运输业TC指数始终处于负值,与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相比明显不具比较优势。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的优势一直很大,始终保持在顺差的状态,2008年之前,其他服务业稍占优势,但此后旅游业迅速发展,已经明显超过了其他服务业,行业竞争力十分显著。究其原因,是由于美国在交通运输行业限制较低,导致进口多于出口,而且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自然相对较少。至于旅游业,美国长期以来在自然环境、基础设施、艺术文化和科研学术等方面处于世界前列,随着国家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旅游业势必会得到长远的发展。
图2 2001—2010年美国服务业总体、交通运输、
旅游和其他服务业TC指数
数据来源: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历年数据计算整理
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服务贸易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美国服务贸易中各部门的竞争力强弱,将2001—2010年其他服务业中的各部门进行分析:
通过对表2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2001—2010年美国其他服务业中最具竞争力的是人文休闲娱乐部门,最高时曾达到0.964,2010年虽然在数值上有所下降,但在整个其他服务业中甚至整个美国服务业中TC指数仍然处于最高位,优势明显,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会日益增加,该部门对美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在优势。紧随其后的是建筑、金融和专利特许经营部门,这些部门在整体上基本都保持上升的趋势,竞争力优势明显。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专利和特许经营出口国,现阶段,从事该项目出口的主要为工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还十分落后。变化最大的是计算机和信息部门,由2005年的0.514直接下降到2006年的-0.143,此后一直保持逆差状态,可见美国在计算机和信息部门的竞争优势已经大不如前。其他商业服务一直比较稳定,但同以上部门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通信部门在2001—2010年间,一直缓慢上升,2005年,TC指数已经由负变正,获得了一定的比较优势。政府服务和保险均是长期处于负值,比较优势小,其中,保险部门基本上不具备行业竞争力。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即RCA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简称RCA指数),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RCA
由表3可知,美国服务贸易总体RCA指数在2001—2010年10年间的均值为1.4566,属于具有较强竞争力,而且美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一直位居世界榜首,可见美国服务贸易不仅规模巨大而且竞争实力雄厚。虽然美国服务贸易RCA指数并非前三,但美国服务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FDI产生并通过商业存在的形式存在。爱尔兰的RCA指数虽然处于相当高水平,到2010年已经达到2.284,同样属于较强的竞争力,但服务贸易出口规模很小,仅为美国的16.4%,综合来看,爱尔兰的总体竞争力不及美国,但爱尔兰服务贸易发展迅速,RCA指数从2001年的1.1692增长到2010年的2.284,增长幅度较大。英国RCA指数始终处于高位,服务贸易出口量也比较高,比较优势很明显。西班牙、印度具备一定的竞争能力,但服务贸易规模都相对较小,尤其印度,作为发展中国家能够有如此高的竞争优势,可见与其出色的人力资本密切相关。中国自2003年以来RCA指数一直处于0.5以下,虽然截至201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位居世界第四位,可以看出中国在服务贸易出口上存在的增长潜力,但国际竞争力依然很弱。
三、美国服务贸易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美国服务贸易发展及其竞争力的分析,可以看到美国服务业的优势和竞争力所在,目前,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来加快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从而提升我国服务贸易整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
(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服务贸易升级
[关键词] 经济转型 政府 资源配置
我国是由政府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国家,在资源配置上仍处于市场与政府的粘着状态。在经济转型中,由于存在市场发育不完善、市场机制残缺、市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还不能完全作用于微观经济主体等情况,政府要比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多发挥一块”作用,把资源更多地配置在促进社会发展上,以消除转型中产生的社会矛盾,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一、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经济基础设施
1.我国基础设施的供给已有所改善,但仍显不足
基础设施除具有成本的沉淀性,投资的巨大外,它还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首先表现为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的引致效应比较强。据统计,我国基础设施每提高了1个百分点,将引致制造业产值比重提高0.143个百分点。其次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带来其他产业的联系效应,据统计,1995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与国民经济30个部门之间的直接联系效应1.02645,所以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安置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此为基础设施的外溢效果,所以政府应加大基础施的投资。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不断发展并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工业化与现代化的重要促进因素。我国基础设施的投资长期不足,出现交通运输紧张、水电短缺、能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发展。为了补足这个缺口,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政府及时地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实施了如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长江三峡四项大规模的基础工程建设,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大发展,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提高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并带动了消费和投资。尽管如此,我国社会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还有一个较大的缺口,基础设施仍有大力发展的必要。
2.正确处理基础设施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基础设施的供给兼有公益性、垄断性、收费性和竞争性的特点,是市场性与非市场性的统一,兼有公共供给与私人供给的双重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公共财政职能所具有弥补“市场失效”和非赢利的特点,决定了政府在基础设施领域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政府有必要采取更符合公共需要的如管制法规、颁发和修改企业经营许可证、制定和执行管制价格以及实现市场进入的管制等管理措施来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同时,政府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应打破对基础设施的垄断,引进竞争性市场机制,防止从“政府与市场不分”到“政府与市场的共谋”。政府应逐渐转变在基础设施投资的内容、方向和运作方式,按照市场化原则,间接支持、吸纳、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到基础设施中来。
在解决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方面,要防止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而过于超前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在落后地区,应统筹有限资金,率先解决卫生、教育、科学等社会基础设施,在加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多重视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
二、扮演人力资本的开发者
人力资本是指特定行为主体为增加未来的效益或实现价值增值通过有意识地投资而获得的具有异质性的和边际效益递增性的,依附于人身上的知识、技术、信息、健康、道德、信誉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国竞争能力的关键性资源。舒尔茨指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因此,从宏观上来说政府应成为人才资本开发的主体。除考虑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外,为弥补不完善的资本市场和医疗服务市场的不足,政府应开发医疗保健、教育训练等方面的人力资源以保证受教育和医护的机会均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往往更重视物质资本的开发,而忽略人力资源开发保护。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至今仍未突破3%。1995年为2.41%,1999年有所提高为2.97%。而美国1995年为5.4%,加拿大的最高年份达到7.6%。由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人才数量不足,截止到1998年底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为3877万人,仅占从业人的5.5%,在1990年~1999年间,我国新增劳动力1.89亿,其中大专业以上学历的专门技术人才仅占3.5%,就从业专业人员的配置情况来看,一半左右的人员在一般部门,在生产部门的不到三分之一,严重影响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形成和开发合利用。
鉴于此,政府应:大力发展教育,使基础教育义务化和大众化,保障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力;高等教育平民化,保障有能力的人能够接受高等教育,同时积极推进非正规环境下的学习培训,尤其是边干边学;加强对国民的思想道德教育,形成一种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国民情恪;大力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保障人力资源的身体素质。当然我们强调政府参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并不是说政府提供这些服务没有代价的,政府完全可以引入市场原则,对不同性质的服务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以达到理想的社会公平。
三、推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我国社会发展成本较高,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5倍。中科院于2002年2月25日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指出:高成本是因为资源和环境较差以及经济落后。目前我国环境恶化相当严重,严重的酸雨使我国三分之一的国土受到危害,每年损失达数百亿元;由于森林的过度采伐,森林覆盖面积约为11.34亿公顷,占全国面积的13.92%,而一国的森林的覆盖率若低于20%,不仅木材不能自给,土地也难于保证安全,于是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畔长出了仙人掌、北部地区土地沙化严重,沙尘暴甚至吹到了韩国。所以要想妥善解决环境、资源与发展的问题,惟一的选择就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和资源是生命线。在治理环境污染中,政府首先要做好监督者,专注于“立规则,当裁判”,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控,采取适当激励动机将企业的外在成本内部化。近几年来,我国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五小企业的关闭等措施效果明显,但如何使环境保护、生态的维持与治理长期化和制度化并尝试着引入市场化原则治理环境,仍是转型中政府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政府的作用还在于积极引导、加大投入治理贫困地区的环境。越穷,为求得眼前的满足就对环境索取得越多;对环境索取得越多,导致环境恶化越严重,环境资源存量越少,当地居民获益越少,形成了一个“贫穷――环境恶化――贫穷”的恶性循环,政府需要给贫困地区输入一个新的运行机制打破这个循环系统,尝试着将荒山荒地的产权界定给当地居民,并通过贷款优惠政策,引导民间投资转向环保产业。
四、促进资本的形成
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起飞需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却存在着钱纳里提出的“两个缺口模型”的障碍。双缺口模型是从总需求角度与总供给角度描述一国总收入恒等式:I-S=M-X,其中投资与储蓄之差为储蓄缺口,进口与出口之差为外汇缺口。我国近几年来外贸项目连年顺差,到2000年外汇储备已接近1655.7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国,因此不存在外汇缺口。
W・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一国经济增长率达到7%~8%时,平均储蓄水平须达到30%左右,而1997年我国的国内储蓄率高在41.2%,到目前我国居民已有存款近7万亿人民币,不存在储蓄缺口。我国虽无缺口困扰,但国内的资本形成不足,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表现在:大量的外汇用于国际间的证券投资,储蓄用于取息而没有有效地转化为国内资本,国内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基本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等所需资金不足。因此,政府需要促进本国资本的形成。它包括:
1.培育资本市场,尤其是大力培育直接融资市场
把居民持有的资金转化为投资性资本,激发人们的金融意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2.扭转有效投资不足的局面
国内储蓄与经济发展过程有关的三个过程是:足够的国内储蓄储蓄向投资转化投资变为高质量的产出。我国第一个过程的限制已经不存在,关键是第二、第三个过程,由于国内微观经济的低效率,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使得投资变为有效率的产出这一过程受阻。同时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全,居民储蓄主要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而银行贷款大量陷入“国有企业资金沼泽”。为实现资金有效投资,政府应大力扭转有效投资不足的局面,把精力放在扭转国有企业亏损,化解银行不良资产上来。
3.解决国内技术缺口
除了储蓄和外汇对发展中国家的制约外,技术也是关键的一环。如果技术缺乏,则无法有效地使用各种资源,最后陷入到“低水平水均衡陷阱”之中,从而影响资本形成的水平和质量,所以政府应在宏观上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技术缺口,以促使国内资本高质量地形成。
4.引进外资
我国在引进外资上是相当成功的。目前我国仅次于美国和英国的第三大外资引进国,1985年~1997年我国累计引进外资3310.2亿美元,2000年实际利用外资余额407.15亿美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资本的形成。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2,13:3,6
关键词:波特竞争模型;EMS
一、引言
21世纪以来,中国物流快递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但随着国外物流巨头的逐步渗入及国内民营物流快递公司的飞速发展,我国邮政EMS市场份额持续降低,业务收入增长缓慢。适时调整和完善EMS发展策略,成为中国邮政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 波特竞争模型分析
迈克尔・波特教授在企业的战略分析中,提出了一个“系统性分析架构”,如图1所示,即一个行业中的竞争,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行业现有竞争者,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替代品的威胁、顾客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决定着行业的盈利潜力以及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入状况,最终决定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战略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这五种力量进行博弈分析,以期在竞争中最终成为优胜者。
1.行业内现有竞争者分析
目前中国国内物流快递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的企业: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中铁快运,民航快运等国有大型物流速递企业;联邦快递,联合包裹等外资物流巨头;宅急送,顺丰等民营速递企业。
据悉,FeDEX在中国的服务网络覆盖了近220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4-5年内再新增100城市。UPS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物流和快递赞助商,并在深圳、青岛、厦门等20多个城市设立了代表处。TNT计划到2010年把分支机构从目前的25家增至100家,并为中国1000个城市提供物流、快递服务。DHL已覆盖中国318个城市,开设了50家分公司。虽然四大国际物流巨头的资金,管理,服务等方面和国际递送业务都处于优势,但在国内速递方面的网点建设还有待时日,而且目前国内速递服务整体价格相比还偏高。
以宅急送,顺风等为代表一批民营速递企业近几年的异军突起,更是打破EMS市场占有率优势的直接因素。民营企业借助其组织形式灵活,人力资源的低成本优势,以低廉的价格快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以上海为例,民营速递企业占据了90%的同城快递业务。不过也正是因为发展速度过快,造成监管的不到位以及部分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使民营快递企业的信誉和满意度受到不少负面影响。
随着国家邮政局和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成立,EMS和中邮物流也基本实现了合并,使原本分开的物流和快递业务实现一体化经营,这有助于整合资源应对外资物流企业和国内民营物流企业的竞争。中铁快运和民航快递依托各自的铁路和航空资源,在各自的领域具有相对的优势。
2.新加入者的威胁
目前,中国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有几十万家。其中参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约3万多家,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相当分散,产业集中度很低。在这种过度竞争的情况下,经营者的利润空间会被削薄,而新进入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当前的威胁主要是现有民营物流企业间的整合,以及外资物流企业通过收购民营企业迅速在国内快速展开业务的情况。
3.物流供应商
物流快递企业的供应商主要是运输类和软件技术类,这两项也是物流快递企业的核心内容。软件技术提供对整个物流数据的录入,跟踪,查找和处理,通过必要的硬件技术和软件平台,实现对物流信息的集成式共享,优化物流配送以及质量评价。目前,包括EMS在内的国内外大型物流快递企业已经基本采用了运单条码和数据系统平台结合的技术,可以较方便的实现物流信息扫描录入。
运输是物流最基本的内容,物流快递业务最终要靠物的流动即由发送方到接收方的转换来实现。邮政EMS同铁路和航空都有着长期深入的合作,新时速运递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货运邮政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为邮政EMS提供着铁路和航空的运力支持,这也是EMS的优势。
4.物流顾客
对顾客来说,价格和服务质量是其最关心的问题。民营快递的价格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调整很快,同城快递价格范围仅在5-8元/千克;而国内异地快递方面,江浙沪地区内一般以起价6-10元/千克接件,其余地区10-15元/千克。而邮政EMS则是全国统一起价 20元/0.5千克基价加运单信封价格2-3元不等。在国际线路上,国际物流巨头们因为在资源,业务范围等方面的优势,提供的价格比邮政EMS要低;甚至部分国内线路也已经出现了同民营快递相当的有竞争力的价格。
在服务质量方面考虑这样几个指标:上门收件及反应速度、员工服务质量、送达时间、送件范围、丢件率。国内速递平均来说,上门收件及反应速度,EMS略差;员工服务质量,整体趋于平衡;在送达时间上,EMS处于劣势;送达范围,EMS占优;丢件率,EMS较小。国际速递则EMS与外资巨头的差距较明显。
5.替代品的威胁
目前物流快递业仍属于传统运输业的替代产业,本身还在不断的完善发展之中,完整的取代传统运输业尚需时日,所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有新的替代产业的出现。
三、我国邮政EMS发展对策建议
保持差异化战略,确定成本领先战略的目标应该是现在邮政EMS的战略对策。遍布全国的邮政网点以及顾客的认知度是邮政EMS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国家邮政局和邮政集团公司的分立也为邮政EMS的成本领先目标奠定了基础,使其能以独立企业的身份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根据上文对行业竞争状况的分析,我们从价格、质量、促销这三个方面讨论当前EMS的发展的策略。
1.价格策略
由上文可知目前快递业内邮政EMS的定价较高,这也可以理解为价格差异化策略。不过在实际的操作中,邮政EMS为扩大业务对大客户会有相当的折扣,甚至低至5折,这样的折后价格已经和民营快递基本持平。在一些地区,也有民营快递同时EMS业务的情形,并且是以低于标准价格出售EMS快递产品,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引起普通顾客的反感,长期来看对邮政EMS品牌的负面影响将会很大。
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1)降低EMS标准价格。新标准价格的制定应该参考民营和外资物流公司快递的价格,同时在政企分开之后,也要更严谨的进行成本核算,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测算得出。新标准价格在保持利润率的同时要能体现出竞争力。
(2)规范化EMS产品的价格营销和价格。统一对外价格必须是一致的,不能存在几种价格,使顾客对EMS的定价产生疑惑,进而顾虑EMS的经营管理水平。
(3)推出价格在普邮和EMS之间的新产品,邮递速度也是略慢于EMS而快于普邮。目前已经推出的主要针对个人网络商家的EMS电子商务经济快递e邮宝,就是一种取得了很好效果的产品。
2.质量策略
对于EMS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的问题,重点应该是时效性。根据市场调查,在民营快递开通的地区内,EMS送抵平均时间要长于民营快递。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提高物流管理水平和效率,减少在递邮件的停留时间。特别是在快递的最后一步即投递到户的环节是亟需加强的,这里体现企业的细节管理能力,顾客对于服务质量的评价多会由此处而来。
(2)从技术上提升企业物流水平,例如采用更先进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可以实现在电子标签上存储更多的信息,支持较远距离的扫描和数据传输,并可以同时识读多个标签信息,再辅以相应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将可以加快邮件处理速度,从而达到邮件送达更准更快的效果。
3.促销策略
长期依托国家邮政的认知度和网点众多的优势不足以保证EMS在快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继续领先,其龙头地位已经岌岌可危。面对外资物流企业的媒体广告等攻势,邮政EMS必须重视营销环节。
第一,充分利用原有的优势,如遍布全国的邮政网点和邮政11185热线的便捷,结合一定的宣传手段,进一步扩大EMS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第二,当前的网络信息时代,要求EMS在传统的营销方式如电视和平面媒体广告等等之外,必需注重开展网络营销。具体可以使用门户网站广告,电子邮件宣传,与网络零售商合作等方式来进行这种创新营销。
四、小结
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与邮政EMS竞争对手的对比找出自身的不足,然后有针对的改进和完善,是运用波特竞争模型进行分析的目的。
作者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一)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Community) 这个词汇来源于社会学。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把“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情境中,他认为社会是由个体间互动而产生的思想共同体,并利用“共同体”这个概念来关注学习中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一般解释为:“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在同伴支持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分享、协商、反思等实践活动,以达到有意义学习为目的,以促进个体发展为旨归,以追求共同事业为目标的特殊组织形式。”[1]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瑞尼古德(Rheingold) 提出的“虚拟学习共同体”(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他认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电子空间建立起一定的人际交互网络,人们就可以在虚拟的社会中进行讨论、对话、贸易、交换知识、分享感情、找朋友,这就形成了虚拟学习共同体。[2]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建立于在线环境中的虚拟共同体,它是由学习者及专家等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的主题,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问题解决等形式彼此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为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建立的突破时空限制的在线学习共同体。[3-4]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及发展的平台。它和传统形态学习共同体的区别在于:传统学习共同体是物理场中的学习组织形式,学习的空间、资源等受到地域的限制;网络学习共同体则是在数字化空间中组织形成的,团体成员、空间、资源等具备灵活性、多元性和泛在性。
二、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学习、素养提升提供了开放、立体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教师研修组织方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主题讨论等实现意义学习,学习过程具有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和参与性。
(一)共同的愿景
不同于其他网络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教师群体共同研修和交流的平台,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基地。共同体成员是基于某个明确、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的,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也是围绕这个目标而展开的。“目标一致”是共同体成员加入学习组织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共同体本身持续运行、深入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学习成员应保持一个统一的、趋同的目标,规避无关的闲聊。
(二)广域的学习环境
现实形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其成员一般由区际、校际之间的学科教师组成。并且,内部成员的学习、交流活动被局限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中。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技术平台,拓宽了教师研修的模式、渠道和资源。第一,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模式。比如,在网络群组的话题讨论中,处于物理空间不同坐标的群内成员能够聚焦在同一社会交互情境中,就某个特定问题发表观点。对于每一个成员而言,网络学习共同体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即时的有用资源。第二,网络学习共同体使教师的学习合作与问题研讨完全摆脱传统教研模式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学习可以依据自己的现实情况随时随地进行,有效解决了日常工作和研修的矛盾。
(三)深度的资源共享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知识与经验并不是个体思维活动的特有属性而简单地存在于个体的大脑之中,而是广泛地分布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往、文化工具(语言、符号等)以及各类人造工具之中。[5]在网络环境下,共同体成员的学习是同时具有协作性和交互性的。共同体的发展和深化需要来自内部成员的资源注入。学习成员需要建立资源分享的机制,确保共同体内部的生态环境,让学习组织在资源收支中得以丰富、发展。随着学习成员的增多和组织结构的完善,可用的学习资源随之日渐丰富,这为教师日常的网络讨论、学习提供了有效素材。学习成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共享课件、教案、试卷、课题成果等,实现组织内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成员的密切交流。学习者通过与专家、同行及学习资源的互动,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四)多元互动的知识建构
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交往促使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是由多元主体组合起来的社会关系,它有着明确的任务分工及实践规则。学习成员的构成主要有学习者、助学者、专家等,学习活动在成员间广泛、深入的互动关系中展开,他们以群体讨论的形式探讨话题,以群策群力的形式研究问题。在多元的主体交互过程中,学习者从封闭的学习状态走向开放的学习场域,不仅实现资源的分享、思想的交流,而且获得了情感的沟通,在多元对话中增强了个体参与的意识。并且,共同体内部的多元互动具有自组织的特性,随着网络学习的展开和推进,共同体内部的任务分工、工作规则、人员身份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
三、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一)信任原则
在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的信任是这个虚拟组织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当我们说我们信任谁或者谁值得信任时,那他将去做一个有益于我们,至少不是有害我们行为的概率高到足以使我们考虑和他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6]学习成员对知识的意义、价值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个体对他者的知识及贡献保持距离和怀疑,将会消解整个群体共享资源、交流思想的意愿,无法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学习环境。此外,匿名是影响网络共同体成员之间信任度、依赖性的重要因素,它可能会导致组织约束和管理的不便。为了提高共同体内部的信任指数,内部成员有必要减少匿名,增加共同体内部的透明度。
(二)合作原则
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Popenoe D.)认为:“合作是这样的一种互动形式,即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在一起行动。”合作是网络环境中人员互动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群体成员才能在网络学习中各取所需。就目前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来看,中小学教师在互动合作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合作意识缺乏,更多地关注学习资源的获取和专家人员的意见,对于和自己处在同等状态的其他学习者保持距离,否弃同行合作的意义。因此,共同体成员要以开放合作、互相学习的心态参与网络群体研讨,在同行之间建立起自发的合作关系。
(三)互惠原则
和一般共同体一样,网络共同体强调内部成员之间的“精神连接”及“共同理想、合作文化的形成”,不像其他组织那样强调外在制度性约束和契约性关系。[7]教师合作意愿产生的动力取决于教师个体可以从合作交流中获得哪些收益。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互惠从本质上说是教师素质的协同提升,并且这种互惠不仅停留在即时的学习效果上,而是在教师的整个专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助互惠行为,能有效推动教师合作研修,从而实现了“利己”和“利他”的统一,对于整个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专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四、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路径
(一)精心设计研讨主题,有效利用生成资源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一般围绕某个话题或事件展开,学习成员各自阐述观点、交流看法。因此,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典型问题,精心设计有价值、有争议的研讨主题,共同体成员就该话题发表论点、搜集资料、寻找论据,最后由专家成员对各方观点进行梳理、归纳、点评,并对研讨达成的共识进行整合,对未能解决的分歧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在网络研讨中对既定话题交流观点的同时,常常会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次生问题。共同体成员要重视这些即时话题的研讨价值,适时适当地对其进行延伸。
(二)建立规范的领导机制
良好的学习秩序是网络学习共同体得以正常发挥功能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规范的领导机制,才能保证教师的信息交流收到应有之效。网络学习共同体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由专家引领的小型领导团队,对内部成员的研讨成果进行整合和评价,对组织成员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对学习资源进行及时整理和更新。一般而言,共同体中的领导团队(或个人)是在特定领域中(如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心理学知识、教学管理等)具有深刻见解的专家。在网络研修的环境中,专家应能为其他成员提供资源、方法上的实质性帮助,对成员遇到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和解决思路。此外,他们应能及时为内部成员提供最新信息资源,引领教师对某个课题展开网络研讨。
(三)形成特有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
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属性。共同的文化价值是维持群体成员归属感、信任感的重要条件,是保证共同体良性发展、收获成果的重要因素。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个体成员不只是因为临时的具体需要而在特定时间内短暂聚集,而是怀有共同的交往愿景和学习期待,在认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参与共同体的教学研修活动的。所以,构建一个凝聚所有学员思想、意志、观念的文化价值环境成为必需。一方面,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部文化对成员的学习态度、目标等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组织内部的文化标准给成员的学习行为提供了价值参考,教师据此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对自己行为不达标的环节进行调适和完善,使内部成员在和谐的文化氛围内保持趋同的价值追求。
尽管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形式是虚拟的,在学习时间、空间、形式上表现出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但它不是一个结构松散的组织。[8]要确保共同体持续、有效运行,还需要一套相对完备的行为规则对成员进行约束。规范、准则的形成遵循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则,涉及如何有效处理成员之间的冲突、如选择合适的交流工具、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的制定、如何对待个人的隐私等多方面。[9]只有当共同体成员严格、自觉遵守内部规则,才能维系共同体的良性运转。教师加入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开始阶段就要明晰组织规则并予以接受,同时为共同的学习目标投入应有的时间,自觉为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长效运行离不开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使优秀成员获得学习的效能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他成员及时找出差距及其原因,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研修素质,进而形成合作、竞争的网络研修氛围。一般而言,评价和激励可以依据成员互评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首先,内部成员基于平时网络研修的情况,对其他成员进行客观评价。然后,专家对成员互评的结果进行整理、审核,对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必要的奖励。
(五)延伸交流渠道,提供线下交流的机会
网络学习共同体若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公共环境,往往无法满足成员的学习需要。因此,除了一般的在线研讨和交流活动之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若干正式或非正式的线下交流的渠道。比如,专家成员组织各个成员不定期聚会,举办沙龙、茶话会、讲座、论坛等实体形式的研讨活动,让共同体成员有机会在现实场景中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进一步加强成员的内部凝聚力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袁利平,戴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6):87-89.
[2] 邱相彬.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50-53.
[3] 马培锋,林盾.雅思贝尔斯的交往教学思想及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7-139.
[4] 况姗芸.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5(4):33-35.
[5] Haan, M. D. 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the Shared Knowledge Model of the Mazahua: A Cultural Approach [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2002, 13, (1): 31-50.
[6] Dyer, J. H. & Nobeoka, K.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 performance knowledge 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345-367.
[7] 托马斯・J.萨乔万尼,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