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流动资产概念

流动资产概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7:08: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流动资产概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流动资产概念

第1篇

一、引言

财政部于2017年5月16日了《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财会〔2017〕13号)并于公布之日起实施(下文简称“CAS 42――持有待售”)。针对持有待售资产,企业会计准则最早涉及“持有待售”的概念是出现在“CAS 4――固定资产”准则当中,在该准则中单独对企业持有的待售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并要求企业当该资产按照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的净额计提减值。此外,《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2007)进一步提及持有待售资产,并将范围大幅拓宽至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不仅包括固定资产)和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中提及了资产处置组并要求企业按照“CAS 8――资产减值”对其进行减值核算。2014年修订的“CAS 30――财务报表列报”要求企业对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处置组在财报中以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的形式予以单独列示。由此可知,有关持有待售资产的会计准则规定自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以来就存在并不断完善;同时,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42号――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正式实施,将对国内会计理论发展和实务工作的指导起到积极作用[1]。

二、CAS的意义

CAS的,首先,促进了国内此方向的会计准则向国际通行准则的发展。上文分析可知,国内最早将持有待售、终止经营的有关概念纳入会计法律法规的是在2006年全新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当中的“CAS 4――固定资产”,还有“CAS30――财务报表列报”;不过在这之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当中已经有了持有待售资产概念,即“IFRS 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当时国内引入有关持有待售资产的概念是充分参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有关规定,也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进行了一定的沟通。随着“CAS 42――持有待售”准则的出台,体现了中国在此方面有关企业会计准则的逐步完善,与相关国际会计准则逐渐趋同。

其次,目前国内经济处于增速放缓阶段,更多的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中长期面临各种淘汰落后产能的艰巨任务,需要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积极配合。去产能过程中企业面临各种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及处置组,“CAS 42――持有待售”准则的出台规范了企业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的会计处理,便于指导企业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CAS 42――持有待售”准则的出台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做出各种更有效的经济决策。“CAS 42――持有待售”会计准则要求在财务报告中列示的信息不仅包括各种持续经营相关的信息,还需纳入财报涵盖期间各种终止经营情况(需要在财报中列报和披露与终止经营相关的各种损益、非流动资产处置及重组费用等)。会计准则相关要求的进一步完善,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治理,使得列报与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加全面、可靠,有利于使用者做出决策。

三、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及处置组的新认定

(一)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

根据“CAS 42――持有待售”准则的规定,企业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是指原正常生产经营的非流动资产(通过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并销售产品收回其资产价值)因某种原因被企业改变成以销售为目的而非用于生产经营目的的资产。不过只有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可界定为准则规定的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1)根据以往此类非流动资产的交易习惯,企业可立即对外出售;(2)出售行为发生极有可能,一般以企业的类似董事会等权力机构的决议或者有确定的购买承诺并在一年内出售为判断标准,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同时获得有关权力机构或监管部门的批准。

存在以下两种特殊情况即便企业没有在一年内出售该非流动资产但是也可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一是因罕见特殊情况导致没有一年内出售,但企业采取必要措施且使其满足准则规定的划分要求;二是企业能够及时排除导致延期销售的因素并实现此类资产在一年内销售。

(二)持有待售的处置组

根据“CAS 42――持有待售”准则规定,持有待售的处置组的界定标准基本与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相同,不同的是处置组涵盖了一项经济业务中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且包括与该经济业务相关的有关负债;此外,若处置组中包括了按照“CAS 8――资产减值”准则规定确定的商誉,则此持有待售的处置组也包括对应的商誉。

四、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及处置?M与减值相关的核算

(一)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与减值相关核算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的减值核算主要是资产减值的计提确认和资产减值的转回。根据“CAS 42――持有待售”准则规定,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减值相关核算过程如下:第一步,企业确定的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要求确定的账面价值作为其入账价值(比如,正常经营的固定资产转为持有待售,其账面价值为按照“CAS 4――固定资产”规定确定);第二步,资产负债表日,若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期末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由期末公允价值扣除处置费用后的净值确定),则以两者差额确定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减值损失;第三步,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后待售非流动资产可收回金额上升,可将在确定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后计提的减值损失相应的予以转回,但根据“CAS 8――资产减值”规定不可转回在分类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前计提的减值部分。下面具体以“案例一”为例来进行分析:

案例1:2015年12月23日,凯威有限责任公司购入一项生产经营有的固定资产A,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时确认的入账价值为185万元。企业按照“设备10年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5万元及直线法”对该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考虑相关税法影响)。2017年12月19日,凯威公司与宏德股份公司达成不可撤销协议,合同约定于2018年11月3日向其转让上述A固定资产,合同对价为128万元;此外,凯威公司预计销售时该固定资产处置会发生各种清理费用累计4万元(假设此前没有发生减值)[2]。

针对上述介绍,2017年在凯威公司编制年度财务报告时,需将A固定资产确定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2017年年末,A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49万元(185-36);而A固定资产划分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后的可收回金额为124万元(128-4)。故,2017年年末该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发生减值25万元(149-124),按规定计提减值。会计分录为“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金额25万元”。2018年1月1日,该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为124万元,此后,不再计提折旧。

1.计提减值准备后,需要在后续期间分两种情况进行考虑:

情况1:后续该非流动资产继续发生减值,需进一步计提减值准备。假设企业在2018编制当年半年报时,A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公允价值为125万元、处置费用3万元,则可收回金额为122万元(125-3)。为此,需进一步按照规定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万元(124-122);计提减值准备后该A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则变成122万元。

情况2:后续A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升值,考虑计提的减值准备转回。凯威公司该资产在2018年6月30日的可收回金额为156万元(公允价值160万,预计处置费用4万元),相对于账面价值124万元、升值了35万元,该资产没有减值且将此前计提的减值予以转回。针对此前计提的25万元减值准备,可全部转回(注意,此时理论的转回金额上限是25万元,超过25万元的升值部分不允许转回);相应的会计处理为“借记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金额12万元”。

2.根据“CAS 42――持有待售”规定,若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不满足确认条件后需转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并按照其可收回金额与假设不划分为持有待售资产而按正常非流动资产根据会计准则应计提的折旧(摊销)或减值进行调整得到的金额两者较低者进行确认入账。

现假设凯威公司在2018年10月底因生产经营需要决定重新利用该非流动资产并与宏德公司就此前协议达成和解,重新于当月将A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划分至固定资产进行核算。转为固定资产当天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18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凯威公司需按照如下顺序处理:

第一步,若凯威公司没有将A固定资产划分为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在2018年半年末时其是否发生减值。6月30日,A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为140万元(185-18×2.5),假设该日期可收回金额为130万元,则需要相应计提10万元减值准备并调整账面价值至130万元。

第二步,确定A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转为固定资产时其是否发生减值。按照规定在2018年6月30日后期尚可使用7.5年,确定在2018年10月底时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应为125.83万元(130-125/12/7.5)。由于118万元

第三步,将2018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130万调整至转换日的账面价值118万元,故需要计提减值准备12万元。对应会计分录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金额12万元”。

(二)持有待售处置组减值相关核算

根据“CAS 42――持有待售”准则规定,针对持有待售的处置组有关减值损失的具体核算过程:(1)初始确认以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时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两者中较低的金额入账。(2)若可收回金额低于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时的账面价值,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3)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待售处置组中不适用于本准则规定的有关资产负债按照对应准则计量,对适用于本准则部分的按照本准则规定考虑相应减值核算;对持有待售处置组计提减值时应当首先抵减处置组中含有的商誉(若有的情况下),然后对处置组中的非流动资产按照账面价值比例分摊计提减值损失。具体分析如案例2。

案例2:凯威有限责任公司因战略发展需要于2017年7月底董事会决定将一项用于生产某设备的业务组进行整体对外出售,公司将此业务组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划分为处置组时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为:商誉100万元、固定资产95万元、无形资产100万元(假设不存在其他需要按照“CAS 8――资产减值”计提减值的各种资产)及业务组的整体账面价值(抵销相关负债后的净额)为206万元。现假设拟出售该待售处置组时的市场价格为100万元,同时会发生各种清理处置费用合计8万元。[3]

持有待售处置组期间,?对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中的各种非流动资产不再计提折旧(摊销),但是其中各种负债所涉及的费用或利息应当在持有期间正常确认。

1.针对持有待售处置组的减值损失的计提

针对案例2,判断拟处置时相关资产的减值情况并在各种非流动资产之间的分配情况。对外销售时持有待售处置组的可收回金额为92万元(100-8);而拟对外销售时该处置组的账面价值为206万元,故需要对资产组计提合计114万元(206-92)的减值准备。具体分配如下:首先,冲减资产组的商誉100万元;其次,针对拟计提剩余的14万元减值部分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账按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时的账面价值进行分摊计提减值,固定资产计提减值6.8万元[14×(95/(100+95))]、无形资产计提减值7.2万元。计提减值损失后处置组中商誉为0、固定资产88.2万元以及无形资产92.8万元,整个处置组账面价值为92万元。

在当年年末,凯威公司没有将该持有待售处置组对外出售,除CAS 42具体准则之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除所归属的商誉、无形资产、固定资产之外的其他项目)重新计量的账面价值为71万元(针对92万元到71万元的21万元变动是遵循其他准则而导致,不需要考虑计提减值),处置组的可收回金额为60万元。为此,由于71>60万元,则需要对处置组进行计提减值损失11万元(71-60)。由于此前处置组含有的商誉已经全部冲抵,故此次计提11万元减值全部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之间按照此前的账面价值88.2万元、92.8万元进行分摊计提:计提固定资产减值损失为5.4万元[11×88.2/(92.8+88.2)]、计提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为5.6万元。计提减值损失后处置组中商誉为0、固定资产82.8万元以及无形资产87.2万元,整个处置组账面价值为60万元。

2.持有待售处置组减值的转回

根据“CAS 42――持有待售”规定,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在后续日期若可收回金额回升则对应在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后的资产减值损失可转回。在转回时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之前针对其中相关资产计提的减值不允许转回;二是处置组减值损失冲减的商誉账面价值部分不能转回。简而言之,持有待售处置组转回的减值损失是适用“CAS 42”准则规定的除商誉外的各项非流动资产并按它们的账面价值比例转回。

在上述划分为持有待售处置组后的计量过程中,其中21万元变动根据其他会计准则确定;其中针对持有待售处置组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为125万元(114+11)(含冲减商誉100万元),故后续可转回的金额为25万元。

现假设2018年6月30日(尚未出售)该持有待售处置组可收回金额回升至232万元,其中按其他准则计量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为102万元,即适用本准则部分的非流动资产可转回的减值理论金额为130万元(232-102),但实际最高可转回25万元,即最终账面价值只能增加至127万元(102+25)。转回的无形资产减值金额为12.8万元[25×92.8/(92.8+88.2)],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金额为12.2万元。

五、建议

第2篇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在我国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21世纪,营运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节,所以对营运资金的管理是具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的。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范围广且影响因素多,因此营运资金管理策略对企业的风险水平和盈利能力就有着十分直接的影响。下文就将重点围绕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选择进行论述和分析。

一、营运资金的定义及内容

1.营运资金的定义

营运资金,又叫营运资本,是财务管理概念中一个重要内容。广义的营运资金是指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总额;狭义的营运资金也就是全部流动资产减去全部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2.营运资金的内容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一年内变现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的资产,具体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款项及预付账款和存货。按照形态不同分为货币型流动资产和实物型流动资产;按照受出售水平波动特征分为稳定性强的永久性流动资产和波动性强的波动性流动资产(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2)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一年以内偿还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现时义务。具体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和应交税费等。按照筹集资金的目标不同分为筹资型流动负债和经营型流动负债。经营型流动负债涵盖了商业信用筹集资金,还有日常经营中涉及的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付款等。

总体说来,流动资产具有稳定的永久性水平,是靠非流动负债融资或权益性资本来解决的;而波动方面的融资就显得灵活些,解决资金需求最简便的方法是降低成本的短期融资。

二、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是在满足企业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确定短期融资和长期融资、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的适当组合。

具体来说,营运资金的管理策略可以分为两部分:营运资金的筹资策略和企业总资产在长期资产和流动资产之间分配的资a投资策略。营运资金的筹资管理策略,可以分为期限匹配型、保守型和激进型;而涉及到营运资金的投资管理策略时,又可将资产投资策略划分为紧缩型和宽松型。

三、实例分析――以燕京啤酒和重庆啤酒为例

1.公司简介

我国啤酒品牌中,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都属于较为知名的品牌。他们同属于啤酒行业,主营业务相同,生产产品类似,但两公司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选择却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下文笔者将用相关指标和数据来分析两者的策略差异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重庆啤酒厂,于1997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16年度,该公司的啤酒销量达到120.20万千升,营业收入达33.87亿元。

燕京啤酒,始建于1980年。1997年燕京啤酒在两地上市,目前全国市场占有率12%以上。2016年度,燕京啤酒产销量达571.4万千升,销售收入高达188.07亿元。

单就同年的销量来讲,燕京啤酒是重庆啤酒的4倍以上。这种差异就来自于不同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选择,而影响这一选择的因素是来自于各方面的。

2.主要财务指标比较

下表为2012年-2016年两大啤酒厂商公司主要财务指标的比较。

如表所示,对重庆啤酒来说,从总体来看,除了流动比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低,其余指标都略高或明显高于同期的燕京啤酒。不难发现,重庆啤酒选择了较为激进的筹资策略:其2012年-2016年资产负债率的均值为59%,远高于同一时期燕京啤酒的35%,是燕京啤酒的1.7倍;再者,其财务费用与总负债的比值均值为2.8%,也明显高于燕京啤酒的1.67%,0.7倍;再看流动比率,重庆啤酒虽然有较高的资产负债率,但流动比率均值却只有燕京啤酒的0.62倍;由于财务杠杆的作用,虽然其净利润率和对手相比十分相近,但在5年内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高达15.37%,远高于燕京啤酒的8.25%。

选择激进的筹资策略给重庆啤酒带来了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但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在2012年-2016年这5年期间,重庆啤酒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平均值为40%,高于对手的34%。可见它选择了较为保守的流动资产投资策略。而燕京啤酒各年较低的该项比率则证明了它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企业管理策略趋于保守,就会选择较高的流动资产水平,保证更高的流动性或安全性,但同时盈利能力也更低;然而,如果管理者更偏向于为了产生更高的盈利能力而承担风险,那么它将以一个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呈现。

综上所述,针对相同类型的企业,由于各自的情况、内外部环境、高层管理者以及发展战略的不同,各自选择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也会略有不同,这会直接影响各项财务指标,产生不同的管理效果和经济效益。针对重庆啤酒和燕京啤酒2012-2016年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化以及差异,我们不难发现:前者较为看重净资产收益率,所以利用财务杠杆放大净资产收益,增加流动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率。在这种策略影响下,当负债到期时,则可以通过流动资产来履行偿债义务,以减少对公司信誉的影响;也正因此,导致固定资产的投入率较低,所以它会在固定资产的更新和技术方面的投资少于燕京啤酒,从而使得其总资产增长率落后于对手。

总而言之,一个企业,要想长期地立足和发展下去,则必须兼顾自身产品、技术、利益相关者利益以及所处的内外部情况,及时制定并正确选择与其业务需要和管理风格相符合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为企业整体的发展服务,服从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才能有效控制风险并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迎春.加强营运资金管理促进企业效益提高[J].现代商业,2015(29).

第3篇

关键词:实物 评估 关键

资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评估机构的自身声誉和经济责任,流动资产扣减流动负债是公司的营运资金,它对公司的运营能力、盈利能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所有这些,均会影响公司整体评估价值。因实物类流动资产(即存货)评估是流动资产评估的重要内容。所以如何做好实物类流动资产的评估至关重要,现结合本人评估工作实践,谈谈做好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的几个关键点。

一、选准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的基准日

由于实物类流动资产属生产流通环节资产,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其数量和状态随时都在发生变化,不可能停止运转,而评估价值则是某一时点的价值,因此,选准评估基准日尤其重要。为与我国会计核算制度相适应,基准日应选在月末、季末,这样可避免或减少重复登记或漏记。使实物类流动资产的清查结果更符合实际状况。

二、分配合适的专业人员做好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方案的设计及现场清查

因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大部分工作量需要在现场完成,所以现场工作十分重要。而许多评估机构对实物类流动资产的评估工作不重视,派一些业务能力不足的助理人员在现场清点数量,不注意资产整体性概念和权属的重要性。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证明对权属不清的资产进行评估,必将产生风险,应该引起重视。因此要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分配合适的专业人员做好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方案的设计,以此统一评估人员、资产占有方管理人员的思想,避免评估当事双方在评估过程中因思路和清查方法不同,产生矛盾,以降低评估机构和评估人员的风险,提高评估效率,从而最大限度地有利于评估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做好评估前期的组织布置和报表填报,关注实物类流动资产的权属

实物类流动资产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既有性质类似于固定资产的低值易耗品(分为在用、在库),又有产权不易确定的产成品(已经开票但未提货、存放地点不在企业内部、委托销售产品等),又有形态不确定和数量不宜计量的在产品(有实物形态、无实物形态),还有规格繁多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这对实物类流动资产的清查和盘点带来不少困难。所以应着重抓好评估前期的组织布置和报表填报,向资产占有方详细了解企业工艺流程、管理制度、核算方法。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填报方案。实物类流动资产的填报不能就事论事,不关注权属,仅按照仓库实有数或财务数据填写和清查,因为财务的实物类流动资产核算以金额为主,数量为辅或不将数量作为控制对象,仓库主要以数量为主,仓库实物类流动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并不一定以出入库为界线。实物类流动资产能否合理准确的评估关键在于合理的填报,只有合理的填报,才能获得便于评估人员作业的相对准确基础数据。

四、对实物类流动资产的数量确定要从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开始

只有抓住生产流程,才能清楚知道实物类流动资产在各生产环节的形态和约当量,从管理制度着手可以了解企业的进货、领用、入库和出厂各个环节的关联性,了解实际库存和实际库存可能存在的差异,以及调整的方法。对于管理水平较高、制度执行正常的企业,应以检查制度执行情况为主,在确定制度执行情况较好的前提下,以仓库实际数量与仓库账面数量来检验申报数量的正确性,但若财务帐与仓库帐和仓库实盘数有较大差距时。就要考虑与应收款、应付款、历史对帐盘点结论等结合,采用排除法逐一将已经售出或尚未入帐的部分剔除,才能保证实物类流动资产的准确性。虽然这样做会遇到很多阻力和困难,但是却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评估风险。对于管理水平较低,制度执行不好的企业,进行实物类流动资产全面清点核查时,应该贯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思想,做到程序到位,手续齐备,记录详尽。对所有能见到的全部清点并记录,不能根据陪同人员简单解释是否列入范围而轻易放过,保证双方有异义时证明材料或修正的依据的有效,而不必重新再复查。

五、根据实物类流动资产的特点,结合不同的评估目的,采用不同的程序和方法进行评估

根据资产特点及不同的评估目的,实物类流动资产评估可以采用的价值标准有重置成本标准、现行市价标准、收益现值标准和清算价格标准,但在评估方法的应用上,一般采用重置成本法、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应区分不同的情况,正确选用。一般来说,以实物类流动资产变现为目的评估,应采用现行市价法;以补偿为目的评估,则应采用重置成本法。二者的差异表现在是否适销和适销程度上。具体评估时可区别以下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 外购实物类流动资产

1.刚购进的实物类流动资产,因库存时间短,市场价格变化不大,其账面值与市场价值基本接近,评估时可采用历史成本做为评估值,其发生的较大数额的运杂费应一并计入评估值中。

2.购进批次不同的实物类流动资产,应视不同的情况,采用购置日期最接近评估基准日的材料的历史成本价或直接采用市场价作为评估值。

3.可以取得市场价格的实物类流动资产,直接按购入实物类流动资产的发票价格确定评估值。

4.没有市场价格的实物类流动资产可以采用同类商品的市场价格并采用物价指数进行价格修正。

(二)自制实物类流动资产

自制实物类流动资产的评估应根据评估的具体目的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适用的评估方法有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现行市价法。企业在承包、租赁、联营等资产业务中不发生产权变动,在这种情况下,应以产成品成本为基础对资产价值进行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历史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企业在以兼并、拍卖、出售资产等产权转让活动为目的资产业务中,应采用市价法对资产进行评估。

评估中还应注意区分不同的转让目的,正确处理市价中待实现的利润和税金。

参考文献:

[1]姜楠,对流动资产评估若干问题的认识,国有资产管理1995年12期.

第4篇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缺陷及改进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存在的缺陷。主要有:(1)分子和分母的计价基础不一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两项指标中的分母(流动负债)一般是按到期终值计算,而分子(流动资产、速动资产)则采用多种计价方法计价,削弱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2)不能从动态上反映未来现金流量。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计算均来自资产负债表的时点值,只能表示企业在某一特定时刻一切可用资源及需偿还债务的状态或存量,与未来资金流量并无因果关系。(3)对速动资产的概念界定不统一。速动比率的计算口径不统一,有的将速动资产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有的将速动资产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有的将速动资产界定为“流动资产–存货–预付款项–待摊费用”,这势必影响指标的可比性。(4)未充分考虑流动资产的质量。如果将长期积压物资、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偿债的保证,就会高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但如果在计算速动比率时将存货全部扣除,也是也不合理的。(5)未考虑预收账款的特殊性。预收账款是企业预先向客户收取的销货款,属于流动负债,但企业并不需要以现金形式偿还,只需在未来某一时点用存货偿付。因此,预收账款对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与其他负债不同。(6)有可能被认为操纵。企业管理当局有可能为了完成业绩指标,或者处于对外融资的需要,通过瞬时增加流动资产或减少流动负债,人为粉饰流动比率,误导信息使用者。(7)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的表外融资能力和或有负债。企业未使用的银行贷款额度、可立即变现的长期资产、良好的长期筹资环境、金额较大的或有负债和担保等表外事项都没有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出来。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改进。为使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使计算结果更具可比性,笔者认为应对短期偿债能力指标进行修正、补充和改进:(1)对流动比率中的存货分别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计价,对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进行比较。若在重置成本或现行成本下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比存货按历史成本计价计算出的流动比率数值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增强,反之则说明短期偿债能力削弱了。(2)规范速动资产的概念。速动资产应指确有把握能随时变现的资产,不应笼统地界定为流动资产扣减某些项目。笔者认为其构成应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剔除应收关联企业的应收票据、账龄小于1年且剔除应收关联企业的应收账款净额、和变现能力很强的存货净值。(3)计算流动比率时,对应收账款应按账龄逐一分级折算变现能力。(4)计算流动比率时,将预收账款作为分子中存货的减项,而不是作为分母的一部分;计算速动比率时,预收账款也应从流动负债中扣除。(5)将表外项目作为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必要补充。由于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固有的缺陷,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时,还应结合有关表外因素进行分析,使评价结果更为准确。(6)运用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时,还应结合现金流量结构比率进行分析。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缺陷及改进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

(一)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缺陷。资产负债率的缺陷。资产负债率又称负债比率,是企业负债总额对资产总额的比率,该指标是国际公认的衡量企业长期债务偿还能力和财务风险的指标。但在运用该指标进行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时,仍存在一定的缺陷:(1)资产负债率以企业的全部负债和全部资产作为计算基础,实际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负债的偿付能力,将其作为反映企业长期负债偿付能力的指标有失偏颇。(2)资产负债率的分母(资产)并非都可以用来偿债,如待摊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本身并无直接变现能力,无形资产中的商誉、专利权等能否可用于偿债,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3)部分自有资金是需要偿还的。如发行优先股筹集自有资金需要支付固定股利;发行的不可赎回优先股是企业的一项永久性财务负担,也难以成为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保障。

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的比率。该指标既是企业举债经营的前提依据,也是衡量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志。但该指标也存在一定的缺陷:(1)偿债能力包括归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能力,而该指标仅衡量支付利息的能力,只能体现企业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作为评价企业长期负债偿债能力的指标是不全面的。(2)企业的本金和利息不是用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支付,而是用现金支付,运用该指标不能了解企业是否有足够多的现金偿付本金和利息。(3)该指标忽略了企业必须支付的其他费用,有一定的误导性。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对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同样应本着安全性与稳健性的原则。

在利用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时,应把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和无形资产从资产总额中扣除;因不可赎回优先股是企业的永久性财务负担,最好将其作为负债项目;资产负债率指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的安全性,因此,还应与产权比率结合起来分析,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和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第5篇

关键词: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问题;零运营资金管理;途径

作者简介:安亚人(1955-),男,东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会计理论和实务。

中图分类号:FF27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7-02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一)营运资金管理的概念界定

营运资金又称营运资本, 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营运资金(毛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流动资产占用的资金;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无论哪个角度,营运资金都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总和,这里的“总和”不是单纯数字的加总,而是二者之间关系的反应。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营运资金在一个公司的全部资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具有流动性大、周转期短、形态易变等特点。所以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想正常的运转下去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并且从财务管理实践看,外国学者经过调查发现,企业的财务经理把工作时间的60%都用在了营运资金的管理上,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此,要想管理好公司的营运资金就要解决两个问题: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和对流动负债的管理。对流动资产的管理即对现金、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对流动负债的管理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二)我国营运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企业在资金管理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以及营运能力较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最近几年,一些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经营失败,探究其原因,除了管理效率低下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略营运资金与长期资金特别是固定资产的配置以及营运资金各项目之间的合理配置。

现阶段我国营运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存货资金积压严重。存货是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有利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顺利进行,它可以节约生产时间和采购费用,从而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提供有利条件。然而,企业持有过多的存货会占用大量资金,存货的储存成本和管理费用等持有成本也会相应的增加,对企业的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在这二者之间权衡利弊,找到最佳组合。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一些企业的的应收账款很难及时收回,最直接的原因是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不得不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除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价格、提高售后服务质量、加大广告宣传力度之外,赊销也是企业扩大销售的相当重要的手段。因为在同等条件下,赊销产品的销量必定大于现金销货的销量。货币信用政策为企业带来竞争上的有力条件,与此同时,也为企业带来大量应收账款。除此之外,全民信用意识不够普及也是造成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的原因。应收账款周转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低下。这是由于企业经营行为的制度性缺陷与信用管理的不健全所造成的。三是短期负债管理水平低下。流动负债是公司筹资的主要来源,它在公司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结构管理中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短期负债的比重非常高,由于缺乏对负债资金的有效管理,对企业的商誉造成了不良影响。企业的到期负债有可能导致破产风险。由于流动负债成本低的优势,很多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使流动负债在总资产中的比例高居不下,从而使企业一直处于比较高的财务风险中。因此,企业应确定合理的流动负债比例与规模,使其能符合自身承受能力的最高限额。

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即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主要为存货和应收账款)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1]。“零营运资金管理”不是要求营运资金数值上真的为零,而是使其趋于最小的一种极限式管理。“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高风险的管理决策方法,但同时它也会有较高的盈利水平,即所谓的高风险、高收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较高的收益。我们知道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的盈利能力,因为流动资产虽是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其本身并不具备盈利性质,流动资产是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必要条件;短期投资的盈利能力低于长期投资的盈利能力,对债权人而言,短期负债偿还的日期短、风险低,所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务人的成本就是债权人的利率,所以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2]。企业应该把在应收账款和存货、货币资金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到最低限度,把原本投资在货币资金和短期有价证券的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在降低存货成本、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的同时增加企业的收益。大量短期负债可以弥补流动资产短缺,降低资金成本,并且弹性大、难度小。同时由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投资减少能够加速资金的周转,进一步获得更多盈利。第二,潜在的风险。流动资产的风险性小于固定资产的风险性。因为流动资产更容易变现,当然固定资产也可以通过变卖转换为现金,但是企业不会轻易出售固定资产,因为固定资产是企业维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可缺少的,除了特殊情况外(如企业濒临破产等)情况外,企业是不会出售固定资产的。因此,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面临的风险也越小。另外,企业若利用过多的短期负债必然会使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通常从风险角度看,短期筹资要大于长期筹资。这是因为短期负债的到期日比较近,比较容易出现不能及时偿还的风险。如果使用长期负债来筹集资金,企业可以明确知道整个期间的用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三、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企业要想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也要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两方面着手。对流动资产而言,就是要最大限度减少流动资产投资金额,从而加速资金周转;对流动负债而言,则要有一个畅通的短期融资通道,来满足企业日常的运作需要,但同时要考虑短期资金成本问题。[3]

1、减少流动资产的投放量,加速资金周转

通过对货币资金周转情况的分析可以合理预测企业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从支付现金购买物资到投入生产形成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货币资金;其他一些产品通过信用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需要经过一定时间、一定过程才能转变为货币资金。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公式为:现金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通过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要想缩短周期,真正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就要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3个方面入手。在存货管理方面,一边要加强销售力度,增加销售以减少存货周转期;一边还要通过确定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储存成本计算经济批量,使存货占用的资金尽可能的减少。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企业销售只有货币资金的收回才能创造价值。因此要在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通过这些措施使客户尽量提前交付货款,实现资金回笼,从而加速应付账款的周转。同时要权衡好信用政策带来的利润与它预计负担的成本二者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减少应收账款和坏账损失,加速资金周转。在应付账款管理方面,企业拖延付款虽然可以加强企业对资金的有效利用,但是也同时带来信誉损失的风险,所以企业应权衡利弊找到最佳方案。

2、合理利用流动负债,降低短期资金成本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通过大量举借短期负债来满足营运资金需求,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以求最终降低企业的营运成本。企业要想得到短期资金主要有两条渠道:一个是商业信用,另一个是短期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企业直接的信用行为。[2]这种短期筹资占许多企业流动负债总额的40%,是许多企业短期资金的重要来源。它有很多优点,它属于一种自然性筹资,因此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企业可根据一定时期所需资金量的多少灵活掌握,具有弹性;使用商业信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筹资成本。同时,商业信用也有期限较短,不利于对资金的统筹运用的缺陷。并且若法制不健全,信誉不好的公司之间相互拖欠资金的状况比较容易出现,会对企业经营运转产生不利影响。

绝大多数企业短期资金来源于短期银行借款。因为银行实力雄厚、资金充足,许多信誉好的大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借入资金。因此短期银行借款具有简单方便并且弹性大的优点。但是短期银行借款也有资金成本较高、限制较多的缺点。

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渠道不仅有商业信用以及短期银行借款,还有短期融资债券、应付工资、票据贴现等多种形式,但是无论采用哪种筹资方式都各有利弊。要想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企业一定要在仔细分析比较的前提下,选择最合理的筹资组合,在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保证企业良好信誉的前提下,尽量多的使用流动负债,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程博.企业营运资金管理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9,(12).

第6篇

关键词:大学教育;EXCEL;财务管理;财务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2

我们单位是经济类的大学,学生的专业主要是会计、金融、管理,就金融类的学生,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也应该和学生的主要课程联系起来,我们就结合会计专业的教师开发了计算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及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方面的教学方式、课件、系统。这样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和他们的专业联系上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兴趣性、成就感。本文是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财务分析方面的应用。

1 EXCEL的概念

Excel是现在计算机最常用的办公软件之一。它不仅具有强大的制表和绘图功能,而且还内置了数学、财务、统计和工程等多种函数,同时也提供了数据管理与分析等多种方法和工具。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不仅能够通过函数、公式对数据进行自动计算,而且还可以对数据进行快速的排序、筛选、自动汇总。此外,也能把数据用饼图、条形图和折线图等图形显示出来,并通过Web实现协作和信息共享。

2 财务管理概述

财务管理是指在每个单位范围内的有关资金的组织、筹措、调拨、使用、结算、分配以及资金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总称。简而言之,它是企业处理财务关系、组织财务活动的管理工作。因为许多复杂的数学方法被运用到财务管理中进行分析运算,所以数据的计算及处理分析变得比较复杂,这时候Excel被用来解决财务问题,不仅够得到准确的财务信息,而且可以迅速简洁地得到的计算分析结果。

企业属于盈利性组织,企业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以盈利为基准的。企业的管理目标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与获利。另外,财务目标可以概括为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为股利政策、资本结构、投资报酬率、资本项目与风险五点。Excel不但能够建立财务分析与管理模型,而且还能使得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进而提高企业财务的管理与分析水平。

3 EXCEL在财务分析方面的应用

财务分析指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在企业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财务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图解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等。比率分析法是把某些彼此存在关联的项目加以比对,计算出比率,据以确定经济活动的变动程度的一种方法。比率是以相对数的形式揭示了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特点是计算简便,计算结果容易判断,有些指标还可以使在不同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下面我们通过举实例来介绍比率分析法在Excel中的操作过程。

3.1 财务比率分析的重要指标

(1)变现能力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度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2)营运能力比率: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3)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4)盈利能力比率: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3.2 建立财务比率分析模型

上述财务比率分析指标将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和现金流量表综合起来分析,就可以得到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全面的评价。表1为资产负债表。

通过利用财务比率对对基础表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计算,可以创建财务指标分析表,如下图所示。

图1 财务指标分析表

所以由图1可以分析出,该公司的变现能力比率中,流动比率较速动比率高,表明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差。在营运能力比率中,应收账款周转率很高,但是存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都很低,且流动资产周转率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这反映出该公司存货资产的周转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在盈利能力比率中可以看出销售毛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在2009年的数据和2008年的数据相比有下降的趋势,综上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投资者和债权人都难以对该公司保持乐观态度。

由上可知财务分析有其重要意义: 经营管理者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全面了解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发现生产经营及财务运行过程中的问题;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团体或个人可以通过财务分析,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明智的决策。

4 结论

通过对前面的研究进行分析和总结,本文用具体事例介绍了Excel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Excel在财务中的实用性和易用性。

Excel在企业财物管理中的应用还远远未开发完。广大财务人员、特别是将来从事财务工作的学生,应加Excel的学习,掌握其功能,挖掘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提高会计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与经济效益。

此外,用Excel替代财务软件的中小型企业在今后的财务管理方面不仅要解决财务的实际问题,更应对财务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为以后的经济业务提供依据,从而促进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山凤.利用EXCEL进行财务预测的回归分析[J].办公自动化,2011,04.

第7篇

【关键词】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资产负债率

一、偿债能力的基本理论

(一)偿债能力相关概念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即企业偿还全部到期债务的现金保证程度。

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的大小,是确定基本财务状况的一个优劣元素,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定和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方向。对一个企业偿债能力的综合评价,是对金融风险管理如何得以有效控制,而维护投资者和公司利益,债权人,政府及社会公众的经济利益。

偿债能力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考察。静态偿债能力是指现有资产通过清算所获得的现金对负债的保障程度,这种分析主要关注企业资产规模的主要问题,结构与负债关系。动态偿债能力是现金流量的保障程度,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负债发展,这种分析实际上是对企业盈利能力偿还债务的影响更加关注。

过期债务按时间分为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偿债能力一般以现金作为衡量的标准,分为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或者是指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时可以实现在偿还负债的现金。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即长期债务到期时,企业利润或者资产可用于偿还长期负债的能力。

(二)企业偿债能力的意义

一方面,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反映企业财务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包括:能不能够按时偿还到期债务和偿债能力的高低。在客观方面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在评价企业财务经济状况中准确的找出其变动原因,帮助企业,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与判断。

另一方面也是对企业集资前景的预测。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必要前提是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对企业偿债能力的正确评价,企业筹资前景的准确预测,是单位负责人进行准确信贷决策的依据。公司财务状况良好,说明企业偿债能力强,企业信誉高,债权人的资金利息的保障程度与资金较高。因此,解析企业偿付能力,对未来筹资前景的准确预测,重要影响企业显示与潜在债权人的信誉。

二、上海友谊股份公司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一)公司简介

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友谊华侨公司(以下简称"友谊股份"、"公司"),创立于1952年,1993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A股于1994年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12月公司更名为上海友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联股份是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商业股份制上市公司,资产规模、销售规模等关键性指标始终名列A股商业类上市公司前列,拥有总商业建筑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年营业收入近500亿,经营网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超过5000家,几乎涵盖了零售业现有的各种业态,如百货、标准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购物中心、品牌折扣店、专业专卖店等。

(二)近三年基本财务状况

1.资产负债表简表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上海友谊公司的这三项指标都在逐年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较为稳定。2012年资产总额比2011年增加了209600万元,增长幅度比率为5.7%;2013年资产总额比2012年增加了185480,增长幅度比率为4.8%。总资产在不断增加,说明该企业发展较为稳定,但2012年的增长幅度率比2013年增长幅度率高出了0.9%,说明该公司2012年企业发展在近三年最为优秀。

2.利润报表分析

上海友谊股份公司2011到2013近三年利润的各项指标,其中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净利润和利润总额等多项指标数据。上海友谊公司近三年孙然营业收入在不断增加,但营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都在不断增加;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导致近三年利润总额和净利润都在逐年减少。

3.现金流量表简表分析

上海友谊公司2011年到2013年现金流量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2012年是最低,与2011年相比低出了187684万元,降低幅度率为52.8%;而2013年得以大幅度增长,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217217万元,增加幅度为13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为正数但2012年偏低说明该企业2012年账款回收尚可,但原料购置用资金量过大,可能有积压库存的情况。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为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都为负数,主要是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金额较大。

(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目前,对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表现在企业到期债务和可支配流动资产之间的关系。主要的衡量指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流量比率。分析指标的选取,主要采用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对比的指标,一般包括存量指标和流量指标。存量指标是指依据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指标数据,包括营运资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等;流量指标是指涉及资产负债表之外的数据,比如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等。

1.流动比率指标分析

上海友谊股份公司近三年流动比率偏低,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0%,这与行业平均值出现了重大偏差。这体现出了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弱,短期债权人利益安全程度低。流动资产远远低于流动负债,资产的流动缓慢,盈利能力不强,收入下降使得资产流动性差,用借款取得巨额的无形资产,但实际获利能力不行。应收账款和存货过多,不能及时周转为现金使得流动资产过低。而流动负债的过高可能是公司经营出现问题,资金流严重不足,无法支付供应商等货款,长期借款一下子快到期等原因使得公司流动负债过高。

2.速动比率指标分析

速动比率是指企业的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是流动比率的一个重要辅助指标,用于评价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强弱。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其中速动资产是将流动资产中变现速度较慢的存货等扣除后的余额部分。一般来说,速动比率等于100%时比较适当;如果速动比率小于100%,必然是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如果速动比率大于100%,尽管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很高,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四)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

1.资产负债率指标分析

上海友谊股份公司2011年到2013年资产负债率虽有所降低,但都平均保持在60%到70%以内,2012年比2011年资产负债率降低了1.8%,2013年比2012年资产负债率降低了0.3%。结合表3.6,该公司近三年总资产的大幅度不断增加,2012年比2011年增加了209600万元,2013年比2012年增加了185480;而总负债增加幅度较小,2012年总负债比2011年增加了60470万元,2013年比2012年总负债增加了101760。总资产的增加远远大于总负债的增加。说明该公司债能力很强,长期经营风险小。从以上分析来看,总资产的增长幅度高是固定资产净值增加幅度大和企业长期投资不断增加。

2.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分析

上海股份友谊公司利息保障倍数很高,远远大于1,说明公司长期负债偿还利息能力很强。但从2011年到2013年,利息保障倍数大幅度降低,2012年比2011年降低了15%;2013年比2012年降低了42.4%。说明该企业负担利息少,虽在合理范围内,但2013年利息的大量增长说明该企业负债增加,总利润额在不断降低,所以利息费用在逐步增加。

三、上海友谊公司偿债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长期处于偏低状态

上海友谊股份公司2011年到2013年流动比率偏低,分别在77.8%,77.8%,80%。不足200%,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120%,这与行业平均值出现了重大偏差。这体现出了该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很弱,短期债权人利益安全程度低。流动资产远远低于流动负债,资产的流动缓慢,盈利能力不强,收入下降使得资产流动性差,用借款取得巨额的无形资产,但实际获利能力不行。应收账款和存货过多,预付款项大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周转为现金使得流动资产过低。而流动负债的过高可能是公司经营出现问题,资金流严重不足,无法支付供应商等货款,长期借款一下子快到期等原因使得公司流动负债过高。这时,企业应该采取措施提高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的周转变现能力,提高销售收入。

(二)流动负债增长速度较快,远超于流动资产

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到2013年流动负债增长数额较大,远超于流动资产的增长数额,2011年流动负债比流动资产高出527180万元;2012年流动负债比流动资产高出512740万元;2013年流动负债比流动资产高出504870万元,这表明企业资不抵债,企业会出现亏损状态,但是短期出现这样的情况还好,只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薄弱,不能说明企业短债长用。

四、对策

(一)提高企业短期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方法

在流动资产中减去上一个经营周期没有得以回收的应收账款,减去存货;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的预付账款。加上流动资产中的流动资产损失赔偿的资产本身净残值(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残值也计入其中)。账面价值低于变现价值的股票证券和存货的部分,流动负债则要考虑或有负债,如应收票据贴现,未决诉讼等可能形成的负债。在预收账款中要加上有没有负债和可能增加的流动负债方面,;对速动资产进行深入了解改进。减去速动资产中用于购买或投资长期资产的预付账款;扣除上一个经营周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加上有价证券变现价值超过账面价值的部分。

(二)提高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负债

增加流动资产,减少流动负债,那么可以借一个长期借款或者卖掉固定资产,使得流动资产增加了,然后将此资金还一部分应付账款,这样流动负债也减少了。也可以提高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等进行基本建设,合理安排信贷管理,降低贷款带来的隐性风险。

(三)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管理

1.减少库存

可以提计存货跌价准备,变卖没有使用价值的库存; 使得库存的成本得以控制。需不需要库存的产品,管理者会经过材料的定量价值分析来进行抉择;这要考虑各种产品库存的尺寸规模、分布和周转情况,最终使得控制库存持有的成本减少不。在大多数库存必须持有的情况下,不是所有库存都得以满足企业生产和交付,有时候库存在一定的时间内是没有需求作用的。因此,减少这些没有需求的库存量是降低库存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

2.加大销售力度

适当的加大销售力度,合理的策划一系列促销活动,使得存货得以大量流出,从而周转为现金。

3.应收账款管理

尽可能避免.赊销现象。使销售现金流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隐患,减少收账风险、呆账和坏账的比例。或者加强企业的信用状况,使得企业有了良好的信用形象。健全改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报酬和业务挂钩,奖罚分明,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也可以保证员工在扩大销售时将应收账款的质量提高,实现一举两得。建立可行的对账制度,提高对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化成.公司财务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9).

[2]冯丽霞,王剑波.企业获利能力指标探讨[J].会计研究,2012,(9).

[3]何韧.财务报表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10).

第8篇

【关键词】 制造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一、绪论

(一)引言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财务信息需求者通过这两个指标了解企业流动资产的经营状况以及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传统观念认为,流动比率为2,速动比率为1较合适,如果低于标准值,就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和流动性不足,企业容易出现破产、财务困境和债务违约等现象。

但是,由于企业规模和性质的不同,以及该指标内涵的复杂性,指标数值在不同时期或者在不同企业中也未必相同。

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发现我国制造企业在1997

―2009年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现下滑趋势,这一现象与Charles H. Gibson的《Financial Reporting Analysis》书中第六章中描述的美国制造业企业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在1947年到1997年的趋势相同,都呈现下滑趋势。

(二)文献综述

有关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趋势分析的文章并不多见,最有代表性的是“FASB Discussion Memorandum―Reporting Funds Flow, Liquidity,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中所讲述的美国制造业在1947年到1997年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

在国内,关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文献,主要讲述如何正确地评价这两种指标,随着企业规模和经营范围的扩大,如何才能正确地计算这些变量等问题,可以说在进一步深刻理解这些变量的问题上有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赵丽红(2009)认为:由于企业规模和性质的不同,以及指标内涵的复杂性,指标数值相当的不同时期或不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也未必相同。笔者通过三个陷阱问题来解释和说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缺陷。

由于缺乏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趋势分析方面的文章,因此笔者从这些变量的概念、基本特性、计算过程去探索,主要参考了部分书籍及教材包括:《中级财务会计》(葛家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CPA会计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计学――数字意味着什么》(戴维・马歇尔,丹尼尔・维勒等,沈洁. 译,人民邮电出版社)等部分教材。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在数据上主要选取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1997―2009年13年的数据,通过删除部分数据不全以及存在异常值的上市公司以后最终得到了572 家制造业上市公司13年的完整数据。

根据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公式: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100%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总额×100%

分别统计了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存货,待摊费用,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存货周转率,应付账款周转率等变量。

希望通过分析这些变量后对流动比例和速动比率的变化作出有效的说明和解释;在计算行业数据时主要利用总体样本的平均值为行业数据。

(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利用标准值,通过公式计算后得到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在1997―2009年间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平均值。

以下为制造业企业1997―2009年间的平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趋势图(见图1)。

图中很容易发现从1997―2009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呈现下滑趋势,最低点分别出现在2005―2006年,为(1.26,0.59),(1.20,0.78);如果从上一节中的标准值来分析的话,可以得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金流动性一般的结果;整个行业的流动比率总体呈现下滑趋势。

为了找出原因,首先从计算公式中入手,在流动比率的计算公式中去分析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在这期间的变化情况,并且作出了以下趋势图(见图2)。

可以看到流动负债的增长明显大于流动资产,在1997―2006年间整个制造业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增加了178%和279%,而1997―2009年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分别增加365%和526%,流动负债的增加明显大于流动资产的增加速度。这可以说明整个制造业的流动比率的下滑在一定程度上由流动负债的增加所引起。

与此同时对速动比率的几个变量也进行了一定的趋势分析,以下为存货、待摊费用,以及流动资产的1997―2009年间的趋势图(见图3)。

图 3 中可以看出存货没有很大的变化,而待摊费用的变化虽大,但是其变化值不至于影响速动比率的变化,所以简单地分析认为同样是由于流动负债的变化所导致。

2.对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变化的解释和说明

一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的高低与企业的规模、营运资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流动比率越高,证明企业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但是,不同时期相同的比率,以及同一时期不同企业相同的比率,短期偿债能力未必相同,这是因为在流动比率计算过程中,没有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组成结构,这是问题的根本点。

首先,从我国制造业流动负债的结构中发现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所占的比率都在65%左右,所以说流动负债的增加大部分是由短期借款和应付账款的增加所引起,从而对企业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下滑有一定的作用。

流动资产同样有较多的因素将影响企业实际的短期偿债能力。如果应收账款比较多,要进行具体分析,如应收账款的时间长度、其他应收款是否清理,是否会有潜在的损失等等,这些都将会降低企业的偿债能力。

此外,还有存货,流动比率的高低必然受存货数量多少的影响。当流动负债为固定值时,存货数量越多,流动比率越高,而流动比率高并不能绝对说明公司偿还短期债务能力越强。

而待摊费用的性质决定它不可能变为货币资金。此外,预提费用过大、预收账款过大等,都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真实性。

企业中长时间未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在未转成坏账之前,已经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流动资产了,所以这些其实并不完全等于企业的支付能力。

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认为:传统的流动比例和速动比率的计算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计算这两个变量值的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流动资产和流动比率构成的结构,Charles H. Gibson在Financial Reporting Analysis这本书中写到,通过直接计算得出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趋势存在很大问题,于是笔者同样计算了样本企业在1995―2008年间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并作出了趋势图(见图4)。

存货周转率指标反映企业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在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较大,存货的流动性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比率。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对存货的分析。

通过以上理论和图4的结果,可以说制造业的存货周转率从1997年开始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可以证明制造业的流动性较好,与之前流动比率的下滑趋势有所矛盾。

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将可以提高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越好。应收账款周转率高,表明公司收账速度快,平均收账期短,坏账损失少,资产流动快,偿债能力强。

可以发现制造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1997年开始呈现明显的上涨,企业的资产流动快,尤其速动资产方面,所以这也与速动比率下滑的趋势有所矛盾。

因此,可以证明通过直接计算得出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不能在真实意义上证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并不能得出我国制造业的资产流动性在下降的结果,认为在计算这两个变量时更应该注重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结构问题,以及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变量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才能作出正确的企业偿债能力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Discussion Memorandum―Reporting Funds Flow, Liquidity, 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 1980, p. 7.中所讲述的美国制造业在1947年到1997年间中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变化。

[2] Financial Reporting Analysis by Charles H. Gibson[M].胡玉明,主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第九版).

[3] 赵丽红.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分析陷阱探析[J].会计之友,2009(9).

[4] 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