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7:08: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城市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第1篇

[关键词] 集装箱;主题公园;景观设计;南昌

[作者简介]张珊珊(1990—),女,江西财经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江西南昌 330013)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西南昌正在由革命老区转型成为一个高速发展的城市。在人们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新形势下的城市景观设计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其城市设计也面临着当下城市建设的盲目扩张、用地紧张、投资困难等普遍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追求简单、环保、快捷、高效的城市设计方法,这也会成为新的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思路和方向。

笔者参与设计的南昌市红角洲BOX-PARK公园,是一处以集装箱为设计主题的新型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其设计理念与表现手法符合简单、环保、快捷、高效的城市设计方法与趋势,以下将以此设计为例详细地对集装箱主题城市景观设计展开研究,探索新的中国主题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形式。

一、城市景观发展趋势

(一)寻求城市景观独特性

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讯速发展,使得城市建设也得以快速发展。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我国城市建设越来越类似。建筑的雷同使得城市规划者和设计者渴望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展现城市自身的特质与风格。

据历史记载——南昌市从灌婴筑城开始,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后,南昌市由于经济发展的滞后,使得城市建设也相对滞后,模仿大城市的发展模式使得南昌的城市建设缺乏自身的特质。高楼街角很难体现南昌自身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照搬照抄的设计造成了大量的景观雷同。除却滕王阁等历史遗迹,单凭现代景观设计,我们很难将南昌与其他城市进行区分。

当代是一个知识竞争的时代,程式化的设计思路难以在景观设计行业长久生存,不结合文化价值就难以凸显其景观的创新性和文化个性。“独特”将是南昌乃至中国其他城市景观设计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二)主题性景观设计大有作为

当前我们国内景观设计的重点仍然停留在软质景观的营造之上,例如:植物、水景等,这让大多数城市的景观建设缺乏特色的同时也缺乏效率。

景观设计不是城市绿化,更应该注重给市民与游客带来良好的游憩体验。主题性景观的建设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主题公园、主题街区等景观新形式的出现,既带来了概念上的创新,也在实质上改变了居民的传统游憩方式。因此,主题性景观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集装箱公园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一)集装箱公园的概念

集装箱公园是以集装箱改造为主要元素,体现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其运输方式和建造方式的便捷能节约大量的资金,同时又不缺乏艺术欣赏价值。用集装箱做主要建筑材料,不需要做过多的建筑基础,可以避免因基地的大面积开挖对原有环境的影响。一旦基地使用功能改变,原有集装箱建筑可以移至其他地方继续使用,而原有的基地环境并不会遭到破坏[1]。

在国内,这是一项比较具有发展前景的项目,对于中国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和宣传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可以抓住这一商业契机,大力发展其创新规模。

(二)国外应用案例分析

集装箱作为建筑与景观设计的主题,在国外已有实例,但尚未形成规模。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瑞士街头的集装箱商店、英国集装箱酒店、美国旧金山的鱼人码头、新加坡的克拉码头。集装箱作为设计元素有着个性、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其蕴含的节能、环保的思想与理念对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南昌红角洲集装箱公园

(一)BOX-PARK公园设计理念的出发点

集装箱主题公园选址于南昌红角洲地区。位于南昌大桥以南、赣江南大道以东、赣江沿岸,属于城市低洼地区,绿地面积广阔。该地区沿江风景秀丽,水岸线狭长且宽阔,由于距离市中心较远,商业氛围较淡。红谷滩新区是南昌市的规划重点,现已有的休闲娱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以集装箱元素为主题的公园是红谷滩的亮点工程,同时也能成为南昌市的亮点工程。

主题公园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将红谷滩秋水广场的景观带向南延续,让这一地区的景观整体化、多样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该地区的商业活动,提升该地区的经济价值。

(二)BOX-PARK公园设计的思路

1.设计目标。以赣江为载体,打造城市集装箱主题公园的商业空间。以商业环境为依托,打造集购物、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文化商业公园。以可持续生态发展为目标,通过集装箱的多样性组合,打造地块绿地可持续休闲发展价值,同时增强区域观赏性。

2.功能布局规划。南昌红角洲地区的规划设计方案是采用一轴、三广场、六组团的形式打造魅力赣江滨水集装箱主题公园,形成集购物、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亲水性商业公园。

一轴的设计是沿步行道。三广场为沙滩音乐广场、五角购物广场、红谷假日广场。六组团包括:

(1)游艇俱乐部组团:水上休闲,其功能特色是南昌首个游艇俱乐部,组团功能为助推南昌之星娱乐园多元化娱乐,同时增强赣江风情。

(2)水上运动组团:其组团属性为水上运动,功能特色是健身、青少年游乐场,组团功能是为了延伸区域运动娱乐。

(3)餐饮、娱乐组团:其组团属性为休闲餐饮、娱乐,功能特色包含开放式露天餐饮、趣味餐饮、特色餐饮、酒吧娱乐,以音乐为引线的休闲广场。组团功能以集装箱为元素,搭建多样式的建筑,以增强赣江南大道集中商业区多层次、多品味餐饮、娱乐功能。

(4)休闲运动购物组团——五角广场:其组团属性为购物,功能特色是利用集装箱建造一个具有休闲运动服装、器械、沙滩装专卖、沙滩摄影的购物休闲区域,组团功能为满足青年运动时尚购物需求,提升集中商业区商业氛围。

(5)沙滩运动组团——红谷假日广场:其组团属性为沙滩运动,功能特色包含沙滩排球、沙滩足球,组团功能为城市市民节假日提供健身运动天地。同时休息区跟功能区利用集装箱搭建,既可以轻松度假又可以享受时尚的气息。

(6)滨水商业组团:其组团属性是购物,功能特色是用集装箱打造一个以高端酒品、江西特产、旅游纪念品等礼品专卖,组团功能为了满足购物需要又能体验时代潮流。

(三)BOX-PARK公园的价值分析

1.经济价值。集装箱主题公园的运输方式和建造方式便捷,可以节约大量的资金,这为日益紧张的城市建设资金缓解了较大压力。

集装箱主题公园以其个性、独特的形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与消费者,带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2.生态价值。集装箱主题公园的设计方案是以废旧的码头集装箱改造为主要元素,体现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的生态价值。一方面,主题公园以集装箱作为主要建筑形式,不需要对基地进行大面积挖掘,因此对基地原有土壤、水质、植物等破坏较小。另一方面,一旦基地使用功能发生改变,集装箱可移至其他地方进行再利用,避免了建筑垃圾的产生[2]。

集装箱作为一种建筑的新型材料,不管其最初的用途是什么,都可以将一种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法变成一种非常独特的方法。这不是循环再用方式,而是上升循环方式。并且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从而使建筑更能节能减排[3]。

(三)艺术价值

集装箱主题公园作为一个在国内较新的景观设计题材,其表现形式有着很强的艺术性,从形式上看有着较大的创新精神,因此对景观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面对当前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我们应该采取针对性的设计,并以其普适性加快推广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环境质量、节约资源、减轻污染。以集装箱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对二手集装箱再次利用的同时,也会减少对土地的损坏和浪费。这样的设计才适合社会环境的发展,才能满足市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

第2篇

关键词:声景观;城市;环境噪声;控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作为现代城市中市民休闲娱乐与亲近自然的重要场所,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是五感(五感分别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集中体现,而当代设计界一直以视觉景观为“中心”只停留于视觉要素的层面,常常忽略了听觉、嗅觉等感官要素对人们认识和感受景观的作用。

一、声景观对营造城市园林景观的作用

城市空间经常会借用中国画中的技法去体现空间尺度关系。开阔的草坪作为设计中的“留白”成为交流、活动、休息的场所。如果你惬意地轻卧在绿油油地草坪上,闻着泥土的清香,树叶发出地“沙沙”合奏声作为背景,更能使人有身在郊野、远离喧嚣、缓解疲劳的感受。重庆中央公园的阳光大草坪便是这样一个景观。大草坪总面积300亩,是公园的中区,在大草坪上可放风筝、野餐、艺术展示、假日露营、观鸟等;北区是超大喷泉,约2万平方米的喷泉阵,两侧遍布香樟林等绿色植被。南区是游镜湖观原生态景观,衔接了一条600米长的节庆大道,两侧是高大的乔木群银杏、桂花作为背景,模仿自然森林,使草坪,树群及镜湖山色构成不同的层面,角度变化的生动图景,从而让空间更有开阔之感。

中央公园

1、封闭空间

在人们饱受城市喧嚣,向往一个安静的可以独处的封闭空间的时候,城市公园中一条深入密林的小路,蜿蜒曲折的尽头有一处凉亭,旁边隐隐传来潺潺的流水声作为背景,无不让人有一种静谧清幽的感觉。人们也可以利用声音的反射作用,给人以意识上的回馈,由此可以微妙的体会到空间的尺度变化。

2、空间组织序列发生变化

城市公园中的活动主体有两种:一种是有组织性的活动者;第二种是无组织性的游览和休息者。声音景观的设计要关注到活动者对空间声音的舒适度的要求,如果不考虑到对空间序列的有序组织,而是由活动者自由发展,很容易使有组织的活动群体与无组织的活动群体、有组织的活动群体和有组织的活动群体之间相互干扰。重庆的嘉陵公园是一个邻里公园,与观音桥步行街相连(观音桥步行街地处重庆市江北区,是中国著名商业街,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宽敞、绿化率最高达40%的步行街,城市景观公共空间面积达20万平方米,步行街由占地3万平方米的商业建筑及一条长400米的商业步行街组成。是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目前重庆规模最大,业态最丰富的购物广场)。但也有慕名而来的游览者,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嘉陵公园内有组织的群体活动时间大约在早上5:30―7:30,晚上7:30-9:00。时间上与游览者相错开。活动类型主要有太极、合唱、坝坝舞、健身操等等,各个活动都有伴奏音,而且还有音乐喷泉声,但是能在公园中互不干挠的原因是设计者有力的利用了此园中起伏的地形,小品建筑的分隔、植物作绿篱等各种手法划分了空间区域。

嘉陵公园

3、渲染主题的氛围

营造氛围一直是中国园林追求的一种境界,而声景观正是利用声音信息来创造主题景观氛围的一种手段,通过声音的营造能促进意境的表达。位于德国柏林的犹太人纪念馆,有一个叫做“落叶”(FallenLeaves)的地方。在这儿,地上厚厚铺满的不是自然界的轻盈美丽的落叶,而是由一万张铸铁做的人脸。每一张脸都是一副惊恐的表情,大张着嘴,好像在痛苦的呼喊。所有参观的人们都沉默不语,唯一能听到的声音是有人在这些“落叶”上走动,发出的金属碰撞的nn的像脚镣的尖利的声音。

对于视力低下的人来说在公园中游览变得有些困难,在无障碍设计上可以与声景观中的信号声相互结合,使之在听觉上来识别方向。丹麦的PindstrupCentret是一个以增进残疾儿童与正常儿童交流与教育的机构。在设计户外运动场所时,根据不同树种在风中发出的声音有许多微妙的变化这一特点,在不同的活动区域设置不同的树种,从而帮助那些听力特别敏锐的视力残障儿童能够自我定位,并能够更快速地识别植物的种类。

二、声景观设计

声音景观原理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充分的使用声音在整个环境规划和设计中,让声音与环境有机的协调统一起来。在传统意义上的声音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靠人工拟声。在目前来说,声音景观设计在环境设计中越来越被人认可。第二,从手法上来讲。对于声景观设计手法而言,其主要可以分为正、负和零三种方法。正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原有的声环境中设计添加新的、合适的声要素;负设计来说,就是讲对声环境中与环境不协调的、不必要的、不被希望听到的声音的噪声要素的去掉,保持整个环境的和谐。而零设计,不是说不对环境中的声音设计作出任何的改动,而是对原来的一些声音进行保护,或者不做修改或变动。

三、声景观定义

声景观由声和景构成,它主要是相对于视觉景观来说的听觉景观,重点在于听觉的风景。根据秦佑国教授的研究理论,将声景范畴确定为三个主要部分,通过视觉感知环境的过程中的声音作用;在倾听声音过程中,景观作用非常重要;声音景观设计在园林景观中,不单单只是用了来自自然的声音。还包括了人和声音的协调统一。我们在进行声音景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先对设计的环境有着明确的概念。

四、声景观和传统意义上的声的区别

从单一到整体的有效转换过程中,人们可以在清晨漫步时倾听到小鸟的叫声,它与朗朗读书声、沙沙树叶声以及晨练声和各种声音,共同组成了人们的感受与品味。同时,从传统的孤立到现代的联系,有效转换着从喧嚣烦恼的城市到幽静咸淡的山谷幽林,声音景观设计可以使其达到相同的效果,也可以看出声音和感官在一定程度上有着相连性。从物理上来说,声音景观设计其实是对声音的一些物理量作出相应的调整,比如说计算、测量声压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声音的社会性、环境性以及历史性特增。因此,对于声音景观设计来说,需要对声音的多重特性进行探究。根据个体之间的差异,为其附加差异性文化价值内涵。

五、设计案例分析

居住区声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以郑东新区中央特区(重庆保利爱尚里)为例,对居住区的声景营造深入的探究,声景观规划设计即应用各种声音要素,通过对相应的环境进行特殊的规划,最终达到所有景观间协调统一的目的。实践中可以看到,它主要以视觉设计为中心,在合适的基础上引入声音,通过对环境中本来存在的声音的研究,需要达到使人听了和谐,环境视觉感官上平衡跟协调相互作用,实现空间与景观之间的有机协调。首先,生物声丰富。实践中可以看到,因住宅区内的存在着的绿地斑块分散设置,用乔、灌、花以及草多层次植物配置,营造复层式植物景观绿化廊道,通过各种廊道加强各绿地斑块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小动物的生存提供有利空间。其次,水声景观塑造。声景观设计过程中,水既有承载水质涵养之功能,供养着水中的植物,有可降噪、诱导自然之声。对于各组成要素而言,住宅区的居民对舒缓身心的鸟鸣、水声以及树叶沙沙响自然之声,感度非常的高。对于由鸟声、水声以及虫声组成的水系空间,树林、灌木丛以及草地等植物带规划设计等,都应当作为声环境规划设计的要点。最后,降低外界有害声干扰。住宅区的居民对目前小区环境中半夜时常出现的汽车噪声,以及小区的喇叭声,好感度不是特别,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居民不喜欢这些声音。从住宅区道路上传来的交通噪声,可通过营造植物带、加强地形高度差设计;在与道路空间种植高度设计过程中,绿篱设计修剪高度一般要控制在1.2至1.5米,以有效吸收噪声和遮挡迎面视线。为避免广播等噪声对居民产生的干扰,可考虑将扬声器播放音乐机械设备暗藏于茂密的树枝上或者埋在地下。

六、声景观在设计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实践中,由于不同的景观,以及在使用方面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同时对于构成这种要素的好感度,以及从协调性上来说也有着差异。因此,在声音景观设计中,我们要充分考虑设计对象目前的环境,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它所包含的一些特硬元素。同时,我们的声音景观设计不仅仅是去除不和谐声音那么简单,而且还要积极加入一些积极的设计要素,制造更多游人、自然声之间的接触机会,保全丰富的自然声要素。

结束语

随着声景观思想的不断推广,声景观的研究与设计会越来越深入,其应用也将逐步扩大,最终会得到广大园林设计者的重视。人对景观的感知是在空间环境刺激下的直接感官反应及其经验,而基于听觉感知效果的景观研究,将声要素作为景观设计的一个基本构成和质量评价要素,为全面把握景观的本质提供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手段。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设计者要将声景观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作更多的尝试和创新,为人们创造更美好更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秦佑国.声景学的范畴.建筑学报,2005

第3篇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modern ci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literature search and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s, to the modern city planning design a comprehensive thorough exposition of modern city planning, ecological desig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re discusse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design of city ecological planning.

Key words: city; landscape ecology; plan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6.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体现博爱原则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它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 而更重要的是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人类的高度气质,在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中鼓励人们的博爱和进取精神。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任何空间环境设计都应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体现出对人的关怀,根据婴幼儿、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如运动场地,交往空间,无障碍通道等。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也在随着发生变化,城市景观设计应适应变化的需求。

2.尊重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宝贵景观资源, 尊重并强化城市的自然景观特征, 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古代人们利用风水学说在城址选择, 房屋建造, 使人与自然达成“天人合一”的境界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参考榜样。今天在钢筋混凝土森林林立的都市中积极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不仅对达成城市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以其自然的柔性特征“软化”城市的硬体空间,为城市景观注入生气与活力。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构想反映了城市中的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渴求。

3.协调统一多元变化原则

城市美体现在整体的和谐与统一之中。古人云:“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说明了整体美的重要性。漂亮的建筑的集合不一定能组成一座美的城市, 而一群普通的建筑却可能生产一座景观优美的城市, 意大利的中世纪城市即是最好的例证。城市景观艺术是一种群体关系的艺术,其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只是整体环境的一部分,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果把城市比作一首交响乐,每一位城市建设者比作一位乐队演奏者,那么需要在统一的指挥下,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4.整体设计原则

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的设计,设计目标是整体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生命系统,要保证城市各组成元素达到最优的配置就必须正确定位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向,综合研究城市土地功能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组织。

5.综合设计原则

景观元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实现理想景观生态设计的多学科性, 以此才能确保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 构筑一个协调、多样、具有鲜明特色的物质环境空间,就必须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研究城市发展的各类专业人才及社会各部门的广泛参与和协作。以往我们的城市规划一般是由建筑及城市规划部门完成。

二、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模式

斑块(patch) 、廊道( corridor)和基质 (matrix)是景观生态学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景观中任意一点或是落在某一斑块内,或是落在廊道内,或是在作为背景的基质内。这一模式为比较和判别景观结构,分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和改变景观提供了一种通俗、简明和可操作的语言。这种语言和景观与城乡规划师及决策者所运用的语言尤其有共同之处,因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观察结果很快可以在规划中被应用。这也是为什么景观生态规划能迅速在规划设计领域内获得共鸣的原因之一,特别在一直领导世界景观与城乡规划设计新潮流的哈佛大学异军突起。美国景观生态学奠基人Richard. Forman与国际权威景观规划师CarlSteinitz紧密配合,并得到地理信息系统教授Stephen Ervin的强有力技术支持,从而在哈佛开创了又一代规划新学派。目前,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高级研究中心(包括设计学博士计划)中已专门设有景观规划与生态这一方向,使景观生态学真正与规划设计融为了一体。

运用这一基本语言,景观生态学探讨地球表面的景观是怎样由斑块、廊道和基质所构成的,如何来定量、定性地描述这些基本景观元素的形状、大小、数目和空间关系,以及这些空间属性对景观中的运动和生态流有什么影响。

三、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分析

1.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发展区)规划

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发展区)生态规划勾勒出了自然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该规划方案包括生态等级分区、土地利用规划、植被规划、交通生态规划调整、人口容量、湿地恢复规划、能源环保规划等多项量化的、可具操作的内容。该规划的产生标志着中关村科技园区生态化建设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中关村科技园区将在一个高位平台上建起。

生态规划与以交通因素为主的传统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以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为依据,指导土地利用的规划。根据海淀园后地区的资源特点,此次规划选择了坡度、地基承载力、土壤生产性、植被多样性、土壤渗透性、地表水分布、用地成熟度、景观价值等8个评价因子进行了土地生态适宜性分析,最终确定了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育缓冲区、生态建设缓释区、中低度开发区和中度开发区等5个生态等级区,同时,在城市交通的布局、跨跃道路的设计与建设、地下水开采、地面渗水率、河床的蜿蜒度、河岸的植被以及园林植物的生态效益等具体内容上都做出了具有操作性的量化要求。该生态规划还对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建筑节能技术的利用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2.广州科学城规划

在广州科学城的建设中,设计师将生态规划方法引入其中,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环境质量等生态因素分析评价入手,以自然生态优先为原则,全面分析科学城发展环境中的自然生态特点,制定生态敏感性模型,进行特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发展用地、居住用地、产业用地、科研用地、绿化用地等)的适宜度分析,从而揭示了科学城适宜发展用地及方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制定科学城结构形态和功能布局提供了依据。

3.中山市景观生态规划

中山市景观生态规划注意维持和恢复景观生态过程及格局的连续性(Connectivity)和完整性( In2tegrity) 。

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应把维护景观生态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作为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尤其应注重城市边缘带的土地利用格局。这就需要分析景观生态过程,通过其动态和趋势的模拟来判别对维护景观生态过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景观局部、位置和空间联系,即景观生态安全格局( Security pat2terns) 。中山市城区在向东南山地扩展中尤其应注意山地与水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成都景观生态建设

成都市不久将在外环路到三环路之间的区域逐步建成8大景观生态片区,并由这些片区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生态圈,将中心城区紧紧包围起来,让蓉城真正成为森林城市。这些生态“氧吧”以外环路为边界,向中心城区发展到三环路,部分生态元还跨越三环路进入到中心城之内。

5.三亚市景观生态建设

海南省三亚市把城边防护林工程与城市景观、城市绿化美化相结合,连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着力建设三条城市生态景观带。三亚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年三亚将种植“三边林”130公里( 90多万株) ,营造一座“森林城市”,争取在五年内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8%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三亚市把城边防护林工程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今年年初,三亚市已正式启动建设三条城市生态景观带:以狗岭、 临春岭、鹿回头岭、金鸡岭森林绿化带为主体的山头森林带;以三亚东西河为主线的河流、港湾生态景观带;以三亚湾、大东海、亚龙湾等滨海岸线绿化保护区为核心的滨海绿化环境带。三亚市的“三边林”,主要以酸豆树、红豆、重阳木、雨树、凤凰、木棉、相思树等树种为主,突出热带森林植物的多样性和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城市广场;城市景观设计;文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increase of city population, making the city more and more crowded, more and more use of public space, which requires the city space must change and development, especially as most of the city square in the city public space. City Plaza reflects the economic, cultural, ecological and other conditions of the city, is the city of the reception hall and symbol. Good city square to promote the city image, and enhanc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 city is very importantKeywords: city square; city landscape design; culture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城市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景观设计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包括城市空间的处理,原有场地特点的利用,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广场、步行街的布置等等。城市的公共空间是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从实质上体现了景观的存在。

城市的景观设计,一方面要理清历

史文脉,另一方面还要突显出城市特色。城市特色,是人们对于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形象的总体概括。一个城市的特色是它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符号特征。城市特色主要由文物古迹的特色、自然环境的特色、城市格局的特色、城市景观和绿化空间的特色、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的特色以及城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特色等 构成。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越是有差异,特色越容易显现,这种个性和特色源于历史和传统。

二、 国外广场案例分析

城市广场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文化思想观念重大变革的产物。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社会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物质文明的迅猛发展的沉重代价是自然界遭受重创。自然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的严酷现实反过来又威胁到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不同,城市广场在城市发展中的阶段性也不同,在当代我国城市广场建设中,除要借鉴国外城市广 场建设的优秀经验外,更应立足本国文化和实际情况,并有所创新。

1. 洛克菲勒中心广场

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建成于1936年。它被认为是美国城市中最有活力、最受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之一。广场规模较小,面积不到半公顷,但使用效率很高。

该广场为下沉式,它在高差处理上比较特别,由广场周围的三条大街(西49街,西50街,洛克菲勒广场大街)进入广场均需经过踏步。由三条大街下沉的墙面包围着下沉部分,提高了广场的封闭条件。在广场的中轴线垂直进入广场的道路称为“峡谷花园(ChannelGarden)”它约宽17.5米,长约60米,做成斜坡处理,从而使得人们从5号大街上不知不觉地走向下沉广场,从这里进出的大量人流注意不到斜坡的存在。广场的下沉式处理可以躲避城市道路的噪音与视觉干扰,为身处繁华市中心的人们创造出比较安静的环境气氛。广场规模虽小,但由于考虑到时令、气候、游客年龄层的需求不同,在空间使用率方面取得了极高的成效,每逢夏季就支起凉棚,凉棚下支起咖啡座,棚顶布满鲜花;冬季则又变成溜冰场环绕广场的地下层里均设高级餐馆,就餐的游人可透过落地大玻璃看到广场上进行的各种活动。

该广场的魅力首先是由于地面高差而产生的,采用下沉的形式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在广场的中轴线尽端,是金色的普罗米修斯雕像。它以褐色花岗石墙面为背景,成为广场的视觉中心。洛克菲勒中心广场创造了一个富有生气的、及功能与艺术为一体的新的广场空间形式。

2. 意大利罗马市政

广场位于卡比多山顶一平台上,该处是古罗马时期宗教和政治中心。1536年米开朗基罗着手改建规划,他运用轴线建立了广场空间的秩序,将元老院偏于一侧的楼梯改造为对称式,处于轴线终端,并重新布置雕塑与楼梯两侧,以加强轴线。北侧兴建的博物馆将广场三度空间构成为规则的梯形空间体。广场深79m,梯形平行边分别为40m和60m,元老院高 27m,两侧建筑高20m。广场尺度适宜,且利用梯形的透视效果,加强了主体建筑。广场西侧开敞,面向山下大片绿地。在西侧有三对雕像,增强了广场的层次。广场中最为特色的是它的铺装,由星形凝聚到中间的雕塑。

三、对徐州市广场的意见和建议

1.广场围合界限不明确,缺乏主体——徐州火车站广场

广场的围合感与周边建筑有关。首先要有连续的墙面来形成封闭的空间。其次是避免多条道路从广场中穿过。进入广场的道路越多,缺口越大,封闭性越差。尽量避免城市交通,特别是非步行交通穿越广场,必须穿过的道路要设法缩小断面,从而缩小建筑物的间距。

徐州火车站广场围合界面高度较高,四周是高大的建筑,让人产生封闭感。广场上视觉感不强烈。火车站广场还有许多问题,如:1、站房设计、建设,缺乏与外部交通关系的研究;2、停车场与车站进出口方向不一致;3、停车泊位不足,导致车辆乱停、乱放;4、站前南北向道路被人为隔断,使广场与周边道路系统性减弱,缺乏交通组织弹性;5、人流导向设施缺乏,导致陌生乘客延误停留时间,甚至迷路。

2.对人的需求考虑不足——新城市民广场、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校内广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这种需要排成一个需求系统,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自尊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虽然关于人类的需求理论有很多论述,但对人类行为需求的最基本规律是共通的。人不管何时都有需要坐下休息的需求,所以广场上需要人性化的空间。

新城市民广场上虽然小品设施比较多,但是可供市民坐下休息的空间却不多。只有休闲广场上的花架下有几个坐凳。市政广场和商业广场部分都没有一定的休憩空间。所以在该广场上应该增加一些可供市民坐下休息的小品设施。

中国矿业大学校内广场上几乎没有可供休息的地方,只有空旷的广场空间和旗杆。虽然可以体现出环境的美观但是没有考虑到人的要素。可以在两边树阵之中添加坐凳来改变这一情形。

四、结束语

论文对徐州市广场的研究,提出了徐州广场建设的四条原则:

1.文化性原则:广场的设计,要注重城市的文脉,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理解与领悟,设计出该城市特定历史文脉下,该时代背景的广场环境徐州市有良好的文化积淀,要使市民牢记徐州的文化,就要从市民的生活中进行深化。这就要就徐州市的广场注重风格和文化特色,加强地方感,将娱乐与教育一体化。

2.以生态环境为本原则:现代城市广场应与生态环境结合,从整体出发,运用园林设计方法将自然融入人工化环境中,再现自然风貌。徐州市有山有水,有良好的自然环境。 将徐州现有的资源进行改造,与广场结合突出生态环境。

3.以人为本原则:公众是城市生活的主体,他们对城市环境和景观的评价是应该值得重视和认真对待的。公众对城市景观的评价一般很少考虑功能、造价和思想意识等隐性的内容,评价依据主要是直觉的外观。所以,广场的一切都要以人为出发点,使人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领略到其中的乐趣。

目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公共空间特别是城市广场的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一些对广场的研究也逐渐发展。论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广场的研究以及对徐州广场的调查研究,得出城市广场设计不仅要考虑经济以及人的要求还要充分运用文化和环境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浅谈以人为本的城市广场设计[D]. 武汉大学,2005.

第5篇

关键词 : 园林景观;植物配置;园林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居住区用地不断增加,居民的生活质量不再局限于房子的档次与质量,他们对户外环境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居住小区绿化是建立居住小区众多因素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品、铺装、水体等所承载的色彩使小区园林景观形成一个既有统一又有变化、既有节奏感又有韵律感、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生命力的生活空间,对城市面貌和城市人工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衡量居住小区居住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对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关系到居住区环境的好坏。园林景观色彩设计要遵循色彩学的基本原理,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规律,以创造和谐、优美的色彩为目标。以下从几个方面分析色彩在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1、目前小区园林景观的现状

园林景观发展的历史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适应现代园林景观研究只有四十几年。所以,很多人对园林景观的认识很肤浅。他们认为园林只是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改革开放以后,很多人有了出国的机会,看到欧洲的几何对称的园林,开阔的大草坪很壮观。于是出现欧陆风、草坪风。随着房地产的兴起,中国园林风、欧陆风吹进了居住小区,他们不考虑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也就是只注形式不注重功能。不理解东方园林的风格和特色,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服务的对象。

2、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融合和协调。居住环境的设计原则应该是环境的内容和尺度要适合居住人的身份和文化;景观的核心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是地方的、民族的、现代的、朴素的和简单的。居住区空间环境形象的建设要坚持以取悦于人、方便于人、服务于人为宗旨,遵循以人的感知为设计依据的原则。

目前许多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在内容上过于强调装饰性的景观,如雕塑、喷泉、亭台、大理石铺装等,实际上是误导,居住区景观的核心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

2.1居住区区域位置及配套设施对居住区位置选择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保证住区有清新的空气、便利的交通、充分的日照、良好的通风条件,根据其所在地段因地制宜地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居住区可借鉴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手法,在功能上,象钱学森所说的“有学校、有商场、有饮食店、有娱乐场所,日常生活都可以步行来往,又有绿地园林可以休息。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住区以居住为主体,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2..2居住区的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交通中以人为本,即人行优先,不能让车干扰居住环境,有条件可人车分流。居民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从而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住区道路系统要分级明显,架构清楚,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环境景观道路要求道路有生动曲折的布局,人在通过道路的过程中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通过道路表现出景观的主题。

景观中的道路不是指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街道,而是通过道路引人人胜,引导居住者进入情景之中。这就要求景观道路要做得“出人意外,人人意中”。适当时候,通过巧妙布置,让人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带来感叹和美的感受,使道路充满人情味 受到欢迎。另外,优美容易认知的道路线型、清晰的道路系统、良好的断而组织与路面铺装,也是体现居住环境质量的重点。

3.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

3.1开敞性空间设计

住宅区开敞性空间一般集中在会所周边、中心广场等区域,结合大面积铺地和水景设计,提供人们活动交流的场所。植物配置通常选用乔木、矮灌木和地被植物,而较少采用中间层次的大灌木和小乔木,使空间在人们视线和行为尺度上通透开敞。乔木庞大的树冠又能遮荫防晒,为居民生活创造舒适的环境。根据开敞空间的需要对乔木采用孤植、列植、丛植、群植等方式。一个好的园林植物配置应该做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有机结合。

3.2水景空间设计

水景空间的设计一般是在中心景观区域做成自然式的置石溪流,水生植物、石、树的有机过渡,形成自然堤岸,水生植物的配置讲究有断有续有疏有密,要留有充足的水面产生倒影效果,切忌“满植一池或沿岸一圈”。根据植物习性因地制宜,当几种水生植物混合配置时,要考虑它们生长在一起的主次关系,抓住形体、姿态、叶形、叶色的特点,在花期、花色上产生对比协调。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菖蒲、鸢尾、水葱、荷花、睡莲等。通常是选用耐水湿的灌木花草栽于水边,加强水景趣味,丰富水边色彩。如玉簪、麦冬、花叶姜、鹤望兰、美人蕉、春羽、龟背竹等。挺水,浮水,沉水等不同习性的水生植物营造丰富多彩的水景空间,构建了稳定的生态结构,给住客提供了自然生态的视觉享受。

3.3小区道路绿化设计

实用亲切、温馨愉悦是住宅区带路景观设计的出发点,小区道路两侧宜种植迅速生长,且大叶的植物,一般以乔木为主,在空间比较大的位置,片植乔木、灌木和植物色彩带,形成景观色彩上的纵向与横向对比,达到变化与统一的原则,局部与楼房前后绿化融为一体,以点带线,以线连点,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景点小品,融休息、景观、于一体,从而达到道路与楼房绿化的高度融合。

在乔木底部种植绿篱,可以遮挡视线,防止噪音。宜选用四时常茂而不落叶,枝叶稠密而无间隙,下枝伸长而不枯萎的植物。在居住区中绿篱分两层,甚至三四层种植效果更佳。

3.4活动场所周边

小区中常用植物和铺装来分隔与界定儿童游乐场所。通过植物的高度和郁闭度来控制声音和视线,使家长从楼上可以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又使孩子们的喧哗不易影响底层住户。由于儿童生性活泼、好奇心强,因此周边植物应配置一些能给他们带来感觉上刺激和兴奋并能提供学习机会的植物。所以,选择植物时应先确定植物的玩耍价值,首选色彩鲜艳、再生力强的植物;娇嫩植物要慎用,有毒、有刺、有新液等污染性植物要避免选用,如构骨的刺会伤害到儿童,夹竹桃的叶和茎皮有剧毒等。常见可玩的植物又适用在儿童活动场的植物有:紫薇,又称痒痒树,挠其根部,全树都颤,足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理;又如银杏,植物界的活化石,有其独特的扇形叶片,很容易的就会引起儿童的注意。

3.5建筑小品周边

小品是居住区环境设计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如雕塑、花架、座椅等不仅有美化环境的景观价值,还有不可忽视的实用价值。

花架的设置更是离不开植物,各种攀缘植物随着花架的形式营造出绿意盎然的休闲空间。常用的攀缘植物有:爬墙虎、紫藤、炮仗花、使君子等。

雕塑小品周边的植物配置要以设置点的场地特征进行考量。一般作为景观节点的雕塑都会摆放在相对开敞的空间,形成视觉的焦点。此处的植物配置切勿喧宾夺主,尽量低调,形成背景,烘托主角。

座椅的布置就直接影响了该处环境的使用率。通常在座椅附近植有落叶乔木作背景,使居民尤其是老年居民夏天能在树荫下乘凉,冬日能在阳光下交流,以增进邻里关系。根据人们的行为心理,座椅背后一般要以稠密的植物作为依托,从而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安全感,同时还起到软化建筑墙角的作用。

4、案例分析

金地·格林小镇由景观设计师首先进行住区环境景观规划,然后再进行建筑设计,并且采取了创新性的“线性景观”的景观设计理念,亦被业界人士称为北京的“住宅景观设计革命”。 采用线性景观带的形式来设计社区整体环境景观是格林小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贯穿小镇的三条线性景观带。以往的社区景观设计大多采用组团绿地和中心绿地结合的方式,绿化景观相对集中在一些孤立的节点上。中心绿地景色虽美,但却可望而不可及。在格林小镇设计师的眼里,小镇的美景应该属于每一个住在这里的人,景观也不仅仅是为了让人远远地欣赏,更要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所以,在格林小镇,没有设计集中式的中心景观,而是沿着主要步行干道形成三条各有特色,又相互辉映的步行景观街道。极大提高了住宅景观的均好性,也让景观具有了很好的可利用性。以真正的环境给客户直观的景观感受,所谓“卖房子先卖环境”。格林小镇样板景观工程的完成大大地加快了整个的销售速度,引来了不少购房人以及业内人士参观,而坐落于样板景观内的售楼处装饰精致高雅,流水潺潺,鱼翔碧水,每天客户络绎不绝。

5、结语

一个优秀的小区环境设计,可以全方位地提升整个楼盘的文化品味,渲染扩张其独特个性,强化楼盘的买点,在令人眼花缭乱的房地产市场上让人眼前一亮、脱颖而出,给楼盘带来无可估量的价值增量和源源不绝的客流,这一点已经是勿庸置疑的。所以说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日益重要,要想获得市场的认同,都必须突出一个人性化的设计思想,以人为本,最终目的都是让都市中忙碌的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更多地接触自然,因为人离不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内心本能的渴望,自然的最佳体现就是水与绿色。但一味讲求自然而没有文化内涵的园林也最终会流于粗糙肤浅,一样不会成功,只有赋予了人文的色彩,园林才有了品味,才真正鲜活起来,生活亦然。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设计质量;景观施工技术;海沧新城内湖岸壁

1引言

海沧新城内湖位于海沧新城区内的中心,面积09km2。湖岸线总长约13km,湖底标高-05m,湖面标高25~28m,最大蓄水容量约250万m3。内湖沿岸延绵13km优美流畅的岸线,连续、曲折的亲水休闲步道及水上动线,依托“城在水中,水中城中”为主题,具有滨海特色的城市形态,沿湖分布有行政中心广场、步行商业街、月湾住宅区、SOHO艺术小区、CBD商务区、诗之岛、北湖公园等风姿各异的沿湖功能片区。

海沧新城内湖设计定位为海沧新城的景观核心,同时兼具海沧新城区防洪、防潮规划中的调蓄洪功能要求,因此内湖一期建设项目岸壁工程要求既要满足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又要从构建有序的环境优美的城市空间和整体形象出发,具有良好的景观视觉艺术性(图1)。

海沧新城的规划方案曾于2002年获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ASLA(Amer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年度设计评比“规划与分析类”(Pianning and Analysis)最优秀奖(Merit Award),高端的设计水平毋庸置疑。内湖作为海沧新城最核心的景观项目,岸壁工程作为内湖一期建设项目,在景观视觉设计方面,其13km的沿湖岸壁形式丰富多样,包括自然式岸壁、直立挡墙式岸壁、亲水台阶式岸壁、斜坡式岸壁、密缝式岸壁、渔夫梯式岸壁等多种岸壁形式。其岸壁施工工艺要求岸壁内部安全稳定、岸壁外观美观大方。针对项目而言,如何保证设计意图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完全展现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结合案例分析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优秀的设计是要通过精湛的施工表现出来的,但往往因为项目涉及的地域范围大、工种多,在设施和施工中,各种现场因素没有能够及时在图纸及现场协调,那么施工结果就会有可能偏离设计意图。另外,施工队伍的选择也是重要的一环,施工队伍经验不足,施工工人技能不足,也可能导致项目结果的不完美。因此除了正常的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程序之外,现场的景观施工技术指导也变得非常重要。在项目中应发挥的作用,是使设计与施工单位的紧密结合,充分挖掘设计、施工协作潜力,有效预防与解决设计、施工偏差问题,更好地保证设计质量及意图。以下结合项目当中的景观技术施工就上述问题做分析。

2.1行政中心段岸壁

行政中心的岸壁设计风格庄重、大方,与行政大楼建筑的弧形布局相互映衬,岸壁全长580m,其中岸壁中段设计为铸铁栏杆,在这段岸壁栏杆的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按照原图纸设计的栏杆尺寸,以1∶1比例尺寸先行制作了样板栏杆,安装在现场后,样板栏杆很明显地反映出设计尺度偏差问题。在开阔的空间背景中,样板栏杆显得瘦弱,与岸壁所采用的大规格花岗岩石材搭配有失协调(图2)。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计算绘图,但设计师对现场空间的预测还是难免会出现偏差,在顺应现场场地条件前提下,重新指导设计将栏杆的尺寸进行修改调整,调整了栏杆高度与弧度,使其与现场空间尺度更加协调吻合。

另外,设计图上往往不一定会把所有的要求一一描述详尽,在栏杆色彩、质感的确定方面,现场条件下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又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试验栏杆上反复对照暖灰色系、冷灰色系、中灰色系,最终在多样的灰谱中挑选出合适的油漆色卡,达到设计追求的效果。建成后的岸壁简洁大方的、形成行政中心主楼的良好前景效果,充分体现岸壁材料结构、材质、色彩的美感。

2.2滨湖商业街岸壁

滨湖商业街最大的景观特点是“湖中有小岛、水系贯穿陆地”,作为商业空间,滨湖商业街的环境要求空间与功能要紧密的配合,满足商业空间的“凝聚人气”与“人流畅通”特点。景观要求丰富的空间形式,丰富多变却不能产生混乱与迷失感,滨水开放空间必须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围绕上述要求,滨湖商业街的岸壁表现出多样的立面形态与亲水性,是整个内湖岸壁工程里面形式最多样的一段,由1100m直立式与505m亲水台阶式及272m斜坡式岸壁岸壁交错组成,线型以曲折多变的几何形式呈现。

由于这段岸壁形式复杂多变,工艺要求岸壁砌缝宽度要求控制在5mm,均匀美观,表面不勾缝,特别注意不同形式的岸壁交接段的处理。与行政中心交接处,现场的场地条件使得原先的衔接设计尺寸变得不合理,仔细察看测量现场后,指导设计的重新修改调整,按照岸壁尺寸模数,衔接段岸壁调整为退台式。整体现场施工更严格要求施工人员准确理解设计意图,要求施工工艺精良,最终体现出项目精彩的景观效果。

2.3月湾住宅区岸壁

月湾住宅区岸壁最大的的特色是滨湖步道外侧的绿带上有9座几何形式花园,岸壁延伸9个圆形亲水平台。在景观设计概念中,遵循景观视觉连续性原则,线形和空间设计具有从步行者步行的角度来看三维景观空间。

月湾住宅区岸壁的景观特色是密缝连接直立式岸壁。岸壁全长1762m,在施工条件中对这段岸壁要求是岸壁内部结构砌筑均采用座浆法成活,采用M15水泥砂浆砌MU40块岸壁墙身,块石最小边长≥300mm。岸壁表面应平整,密缝-不勾缝、不露浆,人工现场钎凿密缝效果。由于岸壁采用的花岗岩材质硬度较大,人工现场钎凿的难度较大,在施工过程中首先砌筑了一段试验岸壁,由于施工工人在设计方面的理解不足,在最初的试验阶段,施工的岸壁未能达到设计效果,砂浆部分外露、密缝过大且不均匀。面对第一次的失败,将不成功的样板段岸壁拆除,再次筛选技艺更精湛的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施工,经历更换5组施工班组,最终完成了一段令人满意的试验样板岸壁。这段样板岸壁也一直保留在工地,作为大面积开展岸壁施工的施工样板标准,供其他施工人员参照与比较,学习观摩。在岸壁施工完成后,整体岸壁密缝景观到达优良水平。

2.4SOHO艺术小区

在SOHO艺术城区的岸壁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尊重历史的原则,注重保护、利用和保护传统风貌。尽可能多地将海沧传统的渔文化继承为城市新扩的历史符号和新特点,使本区的岸壁形成具有传统个性的景观岸壁。

SOHO艺术城区的岸壁设计为渔夫梯式岸壁,规格为20cm×20cm×575cm花岗岩装饰料石成为很好的装饰元素,突出 岸壁表面30cm,这段岸壁在施工时,横向的花岗岩条石的采用200cm×25cm×25cm的规格,采取内坐浆的技艺,突出岸壁表面的20cm×20cm×575cm花岗岩装饰料石在横向上每间隔28m呈斜线状排列一组,组成连续装饰图案,完工后的整段岸壁看起来充满生动灵性(图3)。

2.5北湖公园

北湖公园的特点是将传统中国园林的美学观点糅合于设计当中,北湖公园景观设计于2008年4月获美国景观建筑师协会ASLA(Amerrican Society of Landscape Architects)年度设计评比“规划与分析类”(Pianning and Analysis)最优秀奖(Merit Award)(图4)。

北湖公园引用微地形,用景观石的堆叠塑造景框,丘壑之间,随形改步,无穷之趣。在北湖公园一期的岸壁主要由自然式亲水台阶与驳岸景观叠石组成,它的施工看似最简单的,也是最费心思的,其现场景观施工指导强度最大。为保证景观场地透水性及景观效果的独特性,所有的台阶均不采用砂浆基础,台阶材料为自然坚硬不风化自然黄锈石,厚度在18cm以上,石材搭接缝宽不超过2cm。自然形态的石材不似规矩的长形或者方形石材,陈铺之间皆有规矩可循。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严格选材,在每一块台阶材料挑选上都要注意材料铺设时的交错和搭接,施工中尽量选择表面平整、形状相匹配的石料。未能达到景观的施工要求的材料,在现场施工时,错缝铺设的黄锈石都采用人工现场修凿,使接缝美观。台阶边沿均采取自然景致手法处理,不刻意修边,完工后的台阶面整体平整,形态上变化万千,形随自然。

驳岸景观石均由现场指导堆砌,相比较自然式亲水台阶的施工,景观石堆叠现场难度较大,现场由机械设备调运操作,现场观察每块景观石的各面效果,根据现场场地条件及空间层次感,从不同的角度和视点观察调整效果,最终指挥机械手按所需景观面合理摆置,以期达到最佳景观效果。要模拟自然形态的重峦叠嶂,既要求层层叠掇,尽显景观石姿态之美,参差错落,视觉上又不产生公式化或者凌乱之感,要求尽量做到不留人工痕迹,宛然天成。再衬以灌木、植草悉数,垂叶纷披,映阶傍砌。

作为一个项目的景观设计及现场效果施工管理者,应对项目的设计意图了然于胸,除了该项目图纸规范的理解和掌握,还应该充分抓住现场条件,具有良好的现场控制能力,与施工人员多交流沟通,解释对设计理解不足之处,现场施工出现技术问题,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解决现场施工需要处理的问题,促使项目的设计意图得到完整的展现。在海沧新城内湖岸壁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施工现场的要求是充分尊重设计者的思想,想办法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景观效果,即使现场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施工问题与难题。每次有了难题都要千方百计地克服它,每一次克服困难的过程都是一种历练,一种升华。看到一砖一石逐渐成型、一草一木渐渐蓊郁,看着13km的岸线风景完整呈现,有一种由衷的欣喜。也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城市展现出新的景观风貌。

第7篇

关键字:城市、水环境、滨水景观 、景观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A

正文:

【水】

江干湖畔,深柳疏芦之际,略成小筑,足微大观也。悠悠烟水,澹澹云山,泛泛渔舟,闲闲鸥鸟,漏层因而藏阁,迎先月以登台

——《园冶》

城市整体水环境发展规划建设与城市的整体空间发展规划呈现密不可分的关系,众多城市的空间发展规划就是在综合协调历史遗留的城市水体环境空间、城市开放空间、城市绿化景观体系等所确定的发展基调的基础上,制订出新的更具有挑战性的未来发展计划。

城市滨水环境(Waterfront),其范围为江边,湖边,海边,尤其指城市与江、河、湖、海接壤的边界区域,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近的城市陆地空间,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因子,具有导向明确和渗透性强的空间物质,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城市滨水区不仅是联结城市陆地和水体的中间地带,而且是协调城市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中观环境;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也同时包含城市人工化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

滨水环境区的形态主要发源于城市河湖江流水岸边界的处理,从最为原始的自然岸坡,硬质护坡,到其次的垂直驳岸,滨河园地以及防汛高堤,则完全变成一种人工的景观。滨水环境研究包含城市中对水边驳岸,滨水场地,含水岸森林,滨水保护区,水体净化工程等各项规划设计内容的研究,以及如何与城市市政、绿化工程协调配合,共同发展的关系。

本文作为案例分析的徒骇河也是城市的一条主要的河道。并且将对徒骇河景观工程规划设计上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徒骇河现状概况

禹河故道《尔雅》记九河的名称为徒骇、太史、马颊、胡苏、简、钩盘、鬲津等。徒骇之名的由来是,禹治此河,用工极众,沿河工难,众徒惊骇,故名徒骇。徒骇河景观工程南起南外环路,北至高速北路北500米,长17公里。本次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工程从湖南路至南外环路,长度约6公里。

徒骇河规划区域内总体地势平缓,南高北低。平均海拔28-35米,自然条件良好。河床为自然形成,堤坝也未进行大规模的混凝土浇注。由于河流依然保留自然河道的状态,因此河堤堤坝较高,局部高于周边地块3米以上。整个片区的绿化景观系统未经规划,也未形成完备的绿化系统,堤坝内存在大量的防护林带以及部分的农田。

(总平面图) (现状照片)

二、总体规划理念

聊城的城市发展历史与运河息息相关,作为著名的江北水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卓越秀美的水城框架已经初具规模;运河古都的形象定位已初具规模;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挖掘内涵,扩充深度和广度。因此,徒骇河景观工程的规划建设,具有两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徒骇河作为展示古运河文化的长廊,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聊城作为“运河古都”的内涵;城市的血脉灵魂所在之处也注定成为城市重点水域综合开发建设的龙头。第二,徒骇河及其沿岸的开发;将带动周边近20平方公里土地的建设,聚集了居住、商业、旅游、教育、公共设施等多种功能,带动整体城市空间环境建设的全面腾飞。徒骇河滨水景观带状公园建成后,将成为聊城最具活力的核心区域之一。同时,徒骇河形态自然舒展,恰如凤凰展翅,舞动在古老的凤凰城之滨,寓意为聊城带来吉祥气息与时代活力。

三、徒骇河水域空间规划

城市滨水区是自然水域与城市空间相衔接的特殊地段,拥有水域与城市的双重属性。同时也是城市景观空间的灵魂所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建设系统交融的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环境的敏感地带,具有共享性特点。

(一)滨水空间景观优化

1.城市规划功能向自然水域的延伸

城市功能向河滨绿带空间的渗透,充分考虑城市路网结构与河滨绿带分区功能的衔接,保证徒骇河滨水绿带与原有空间结构的相互呼应。

2.将河滨空间纳入到整个城市的开放空间体系

将城市河滨绿带开放空间的建设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开发完善的契机,强化和拓展滨水及河滨绿带景观,完善整个城市水岸景观体系,从而提高徒骇河整个滨水旅游区的地位档次。

3.分层次打造宜人空间尺度

按徒骇河滨水绿带按游赏方式的不同分区,突显各层级间注意视线的组织,将徒骇河和滨水绿带现有的优美自然景观进行保留与景观优化设计,通过植被,景观栈道,特色景观构筑等将空间加以分割,使外层开敞空间尺度得以控制,并保持空间上的通透与连贯,并与城市尺度相协调,完成自然空间向城市空间的渗透。

景点功能的串联

在整个徒骇河滨水绿带贯穿各个景点功能,通过打造不同的水景形态,或动或静,拓展水景元素的类型和价值,突出湿地景观带中“水”的主题。结合徒骇河原有水景地貌特色,努力打造一个风景宜人的城市风光带。

滨水生物带设计--旨在保护和恢复滨水动植物的栖息地和迁徙廊道。

(1)植被缓冲带应当连续贯穿整条河流,保证生态廊道的连续性,缓解人类干扰和影响。

(2)遵循生态原则,避免单一物种,促进生态系统自然演替和多样性的形成。

(3)选用乡土物种,避免外来物种的引入。

(二)滨水区生态塑形:

1. 恢复河边低洼滩涂地的适宜生境

设计尊重场地条件,合理利用低洼区域,有助于当地蓄水和净水的需求,使地区的雨水径流和溪水最终进入设置在低洼地区域,这些河滩和湿地内的水生植物可以大量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并为鸟类提供食源地甚至栖息地,其本身也具有较高的景观价值。

河道生态设计策略:

(1)生态河道设计——河道流路及河床物理特性进行改造与恢复

避免过分直线型的河道形态。

避免断面形状的单一化(导致流速单一化),恢复和促成有深槽、浅滩变化的河床横、纵剖面形式。

避免河床材料的单一化

(2)生态河岸设计——河岸作为水路交界带,物质、能量的流动与交换过程频繁,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

避免河岸的固化和护砌

尽量保护和利用原有的自然河岸

对需进行堤岸防护的河段选择采用多种人工自然型河岸,维护河道与河岸的水文联系,保护滨水生境。

(3)生态驳岸设计

增强滨水湿地区的可达性

首先在视线上对绿带与道路相交的节点进行重点设计,增强对外的标识引导性;同时在重要出入口处增加基础服务设施的密度;在徒骇河滨水绿带内部通过各级园路结合水上栈道进行连接,提高从城市空间到公园景点的通达性,将城市生活引向滨水区域。

提高湿地滨水区域的亲和性

在保证徒骇河满足河道防洪标准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亲水驳岸措施以及绿化种植,亲水台阶、栈道等休憩游憩设施的布置,形成遮荫、避雨、观湿地、观鸟等区位游憩空间。

增加滨水湿地区的吸引力

首先,通过设计充分展示河滩湿地动植物本身的魅力及游赏价值;其次通过精心设计策划的休闲服务设施的配置和针对性的景观节点放大设计,吸引大量的市民日常活动,使这种滨水绿带开放空间成为市民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民俗风情布局策略

1.湖南路至聊位路西岸,结合市民广场和河滨绿化带,打造城市滨水动感的律动;东岸以漫步带和游船码头,形成城市休闲游憩空间。

2. 聊位路至聊阳路西岸,结合亲水平台和趣味游步道,呈现天然的市民亲水空间;东岸结合城市广场和市民休憩中心,打造四河头滨水文化的浓烈氛围;

3.聊阳路至南外环路西岸,分布众多的河滩和湿地公园,打造自然流动的生态呼吸空间;东岸结合游船码头和水上木栈道,打造水天一色的和谐景观。

整体风貌体现连续性与一致性,强调各个区域之间的对话与景观联系,通过色彩统一的游步道、简洁大气的沿岸小品与景观设施设计,体现完整有序的景观风貌体系。

(四)、游憩设计策略

1.滨水湿地生态科普游

发掘和利用徒骇河的生态资源与水资源,塑造城市滨水湿地景观带,开展湿地游赏、生态科普、体验生境等丰富的滨水湿地体验活动。

2.滨水城市开放空间活力游

通过结合徒骇河水上游赏动线和水工构筑,创造徒骇河城市门户开放空间,结合完整的滨水游步道和一系列的亲水广场及平台,开展城市活动、文化展览、户外教学、社团活动等市民户外活动,营造健康活力的都市生活环境。

3.世界运河风情体验游

结合徒骇河现状,在滨水景观中融合异域景观元素、世界风光、形成包揽万象的文化博览,打造运河两岸的世界运河风情旅游胜地。

(五)、植物设计

绿色城市自然空间的主要标志就是植物。风景园林美的深层次体现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优化、流畅之中。我们应以生态环境进行美的构思,在生态环境中进行美的创造。

本次充分调研了聊城本土植物群落,采用“适地适树”的种植方法,结合当地水位变化资料,根据适水性进行垂直分带,在设计中以层次性种植作由水面向堤顶的过渡,使得种植趋向“缤纷野趣”的效果,同时也消除了因为乔木种植数量过多而影响过洪的隐患

同时,保留基地内有价值的现有植物, 优先选用乡土植物。注重植物四季的变化,多应用春季开花的植物,增加秋季色叶的树种。适度增加常绿植物的种植,使之在冬季也能保持一定的绿视效果。种植细部设计注意利用色彩、质感、形状的变化来创造丰富的环境。避免有毒的、玷污性的或产生大量花粉的植物。建立区域环境特色树种及低维护管理的树种。

根据场地特征和方案主题,在基调树统一全局的前提下,采用多种配置手法,营造不同的景观感受,或整齐有序的树阵,或错落有致的自然群落。整体风格大气、简洁、纯净、自然。考虑异龄树种搭配。多采用有益身心健康的芳香保健植物和色彩丰富的色叶、多花植物。

四、结束语:

当代滨水环境建设籍由新兴城市开发,大型产业开发,工业转型而促成的大规模重建与改造,和在城市重点地段,工业港口改造,滨水公园,历史文化地段等滨水场所所进行的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实践而蓬勃发展。未来发展中,更应关注城市岸线水环境整体规划的思路—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力求在城市滨水地带实现水、地、绿与建筑规划环境高度整合,在此,人工造景与自然景观完善的界限将更为模糊,一切以良好场所的创造为准则,以求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聊城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名副其实的“运河古都”。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应将徒骇河展示出运河文化的长廊延伸和深化聊城作为“运河古都”的内涵。要以人为本,以生态恢复为目标,将徒骇河建设成为聊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提升聊城独有的,时尚活力的滨水景观形象,实现河流与城市共兴。

参考资料:

1、《园冶》

2、《滨水景观设计概论》陈六汀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生态与环境》王祥容东南大学出版社

4、《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 李敏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生态园林研究和实施报告》 程绪珂园林杂志社

6、《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沈清基 同济大学出版社

7、《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刘滨谊 东南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