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4 17:08:2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医学中医学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医学中医学基础

第1篇

[关键词] 中医学基础;愉快教学法

一直以来,多数教师大都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之前的教育是让少数人出人头地,让绝大多数人做出牺牲,使大部分人的内心受到伤害,这种“精英式”教育到现在已经不值得提倡。21世纪的教育不仅是为了少数人或某个人的发展,而是为了所有学生都能学到科学知识,都能健康地成长。实践证明,盲目蛮灌、不注重效果的坚持、不讲究方法的苦战与求知都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所采取的不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也是极端错误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间加汗水”等摧残学生身心的教学方法应该抛弃。苛刻的要求、枯燥的学习、盲目的蛮灌、机械的重复只能使学生越学越厌,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就是缺乏前瞻性、趣味性、开放性和科学性,没有以学生为本,没有建立起师生互动的教学平台,没有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知识。

愉快教学就是使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主动地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早就被运用于小学、中学的教学当中。对于中医药专业的中专学生,笔者在实践中体会到,将应用心理学、教育学贯穿于教学过程中,采用愉快教学法对教学有很大帮助。

愉快教学在教学观念上视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意识的、是有创造能力的活生生的个体,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接受和储存知识的容器。它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情绪心理学是“愉快教学”的心理基础。当心情愉快、心情舒畅的时候则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愉快教学正是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对所学的知识能够高效地接受,并产生较强的记忆力。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合作,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愉快、和谐、融洽的环境中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愉快教学具有以下3个特征:①愉悦性。愉快教学是通过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教师愿意教,学生愿意学,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和谐关系。②主体性。愉快教学体现的是寓教于乐。“乐”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教学,从自我活动、自我实践中得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学不再是一言堂,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说,把课堂变成自己舞台。③成功性。成功是和愉悦经常联系在一起的,而且两者有一种循环反应。学习成功率越高,情绪越好。愉快教学正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机会,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把学习真正当成一件乐事[1]。

中医学基础是中专学校中医药学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本课程以理论为主,抽象的东西比较多,学生学起来总提不起兴趣,认为太枯燥无味了。另外,学生年龄比起大学生来说相对要小,且好动活跃,自律性较差,因此在教学上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主动乐意地去学习。那么如何让学生们主动地、愉快地学习呢?笔者归纳有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实际,引起学生思维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由于机体需要而产生的稳定的内驱力,是构成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学习入门和获得成功之间的“牵引力”与“黏合剂”。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比如在学习经络和腧穴时,学生们都会看过武侠小说,听说过什么一些关于经络和穴位的故事,所以在授课时让他们讨论一下自己所认识的经络和穴位,它们是不是真的如小说中那么的神奇。这样一来,大家的学习兴趣就高了。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么一副对联,上联是:“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下联是:“鼓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这一副既形象生动、又带有中药材名称的对联由于其巧妙之处,被某电视剧引入到剧情当中,充分证明了这一类带有中医药知识的典故、谜语对联等,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增加趣味性是非常有帮助的。

(2)创设“问题情境”,开拓学生思维境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谓设置“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这种与问题有关情景中的过程。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的支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疑入手,巧设悬念,启发学生思维。如;讲到阴阳五行时,提出所有事物都可分阴阳吗?阴阳能否分开,单独存在?阴阳的关系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主动学习,把学生的思维水平推到更广阔、更高级的思维境界。

(3)巧妙创设“临床”情景,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其成功感.一个人如果成功完成了一件事情,有了成功感,那么让他再做另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很愿意去做,而且会有信心去做,因为成功感会带来乐趣。传统的中医诊治讲究“望、闻、问、切”,而其中通过表面现象去分析病情病因的方法是传统且有效的。这一经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积累而获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形式,以模拟诊治的方式,通过设计“病情”,让学生在模拟中加深对用药、问诊技巧、判断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学习八纲辨证时,举出一个病人的临床表现,让学生讨论属于哪个证型。诊断对了就给予表扬,让学生有一种做医生成功诊断的感觉,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其成功感,使其主动、愉快地学习。

3 应用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知识变得形象、易懂,容易掌握

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其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学氛围是唤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和保证。学生在愉快而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容易积极参与教学,并且能激发内在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生动形象的教育素材。多媒体具有形声、动画兼备的优点,在创建情境、,营造氛围方面比其他媒体更直接、更有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参与度,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多媒体教学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变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如学习诊断中的舌诊,通过观看不同舌象,学生们就很快就掌握了舌象的诊断方法。

总之,愉快教学在中医学基础教学中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斌.愉快教学模式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2篇

1中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在西医院校中,中医学已经被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引入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之中,可是虽然说中医学在理论教学上应该占有比较重要的位子,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与不足。

1.1对中医学重视度不够,课时内容设置不完善

据调查显示,在西医的临床治疗中,有80%以上的医师都会用中医药对患者进行治疗,而且对这些中医药的使用据调查也是临床的需要。所以,从这方面来讲,中医学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但是虽然说在现代的西医院校中,已经将中医学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对学生开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还是存在着对中医学重视度的不够。比如,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学生对于中医学的认识方面以及学校对中医毕业实习的取消方面等都可以看出。

另外,在西医院校中对于中医学的课时、内容等设置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为中医涉及的理论多,并且内容也丰富,所以想要学生系统地完成中医学的学习就不得不将内容充实起来,让学生在诊断学、中药学、方剂、针灸等都有涉猎跟理解。但是这样丰富的课程内容需要很多课时,教学难度也大。而在西医院校中,对于中医学的课时设置一般都在几十个学时,这根本就不能够满足中医学学习中的庞大课程内容,所以也就让课时与中医学的内容形成了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1.2对学生来讲学习难度大,缺乏学习主动性

西医院校的学生,一般在人学之后接触更多的是西医以及一些现代科学的技术,而对于中医这种传统的医学理论接触甚少,所以在中医学的学习中难免就会显得生疏甚至有一些难度。并且中医与西医的观点也不是完全相同,对于学习西医的学生来说往往也会用西医的观点来进行中医的学习。另一方面,中医理论体系等有着很多方面的不同,内容也是艰涩难懂,这都会让学生在学习中的难度加大,从而挫伤其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中医与西医不同,很多的章节都不能够通过直观的实验以及一些数据来进行观察论证,所以也就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这都让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产生困难。

1.3师资力量不足,校内中医学氛围薄弱

目前,在西医院校中对于中医学的教学往往应是由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有临床诊治经验的医生来担任,因为他们在上课的时候往往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理解。但是在现今的西医院校中,那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很多时候都是忙于治疗,很少有时间以及精力去进行备课以及课程的讲述,而对于学生课程的讲述也就让一些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硕士生或缺乏临床经验的老师来进行,这些老师虽然在理论上有比较深的造诣,但是毕竟缺少实际经验,所以在讲述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很多的不足。

1.4教学方法滞后,忽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学生的学习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但是在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往往存在着教学方法滞后的情况。整个教学的过程学生都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生更多的是将自己的学习精力放在书本的研读以及概念的背诵上,很少会有时间去研读中医的典著或者是一些有名的医学案例。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所受课时的限制,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就往往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进行实践性的教学,也就让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出现问题,从而使教学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2中医学有效教学方法初探

    2.1重视中医学教学,完善教学课程设置

在西医院校中,首先执教人员要明白中医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医学课程,其在疾病的治疗诊断中都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引起对这门课程的重视,明确在中医学学习中的目标以及所需要达到的要求,从而让中医学能够真正地发挥效用。在具体的操作中,首先要对中医学的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完善,对于中医学的课程内容,要尽量进行删减,留住中医学中的精髓,在重点的讲解部分应该放在脏象、病机、诊法以及一些辨证关系的讲解之中。而在课时的设置中,也应该尽量地使中医学的课时能够配合课程的内容,在不影响西医教学的基础上让课时设置能够满足中医学的课程内容,从而让中医学的教学能够协调并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2突出中医学教学特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特色,而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的一门医学科学,经过历史的沉淀不断传承下来既有其特别的地方,也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在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中,也应该不断地挖掘中医学的教学特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特色的感知而不断地增强对中医学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在具体的教学中老师先可以将中医学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来展现给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一些病例的方式来展现;其次,在向学生传授中医学的理论以及概念的时候,老师可以用整体观念以及一些跟中国人相通的辨证等方面的优势来对学生进行中医学知识的讲解,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中医的特别疗效等对学生进行展示,从而使学生对中医学的兴趣调动起来,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3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是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已经形成了其特有的医学体系与理论,所以在其教授的过程中对于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就相对来说比较高

需要中医学执教人员一方面具备深厚的中医文化底蕴,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从而让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其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发挥优势,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掌握中医学的理论与知识技能,从而促进其技能的提高。当然除此之外,还应该在中医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中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一个充满中医文化氛围的环境中进行中医学的学习,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也提高西医院校中医学的教学质量。

2.4改进中医学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质置有效教学方法的运用对于中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所以在西医院校中对于中医学的教学应该要改进教学方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首先,对于教师来说应该改掉满堂灌的被动式的教学方式,而应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互动,通过实践教学的引用以及一些病例教学的进行来让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通过视频的播放等增强教学中的直观性以及形象性,以此来让教学的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总结

第3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医学院;教学改革;措施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学院都在进行着必要的改革。在医学院的改革重要内容就是对其基础性的专业理论科目《中医基础理论》的改革。本文主要对这一门科目的改革措施进行了必要的论述和探讨。

1重视绪论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一部门内容时绪论部门,这一部门的教学对于接下来内容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有效的手段,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①教师可以引用经典名故。在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门时,教师就可以引入著名医学家的故事,例如华佗、扁鹤等著名人物的故事。这些小故事的引入不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学习注意力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让他们更深地了解这些著名的医学家的道德品行。②引入多媒体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学中常见的教学辅助工具。它集成声音、图像等为一体,大大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突破了教室讲课的空间限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方式。并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带给学生以不一样的体验,对于勾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这一方面具有很大的帮助。③结合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内容与《中国医学史》这门科目之间有许多的相通之处。这种相同性也决定了在开始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时,应当结合中国医学史。引入这一内容之后,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到中医发展的过去,现状,从而完成这一基础上的合理发展展望,以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信心。而且,相比较于枯燥的理论,历史的内容更加的活泼和引人入胜,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丰富教学手段,塑造活泼的课堂氛围

科学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理解,并且还能够达到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当中,应当有意识的丰富教学手段,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学习环境。目前,常见的集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以下几个。①引入案例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晦涩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肝脏功能时,教师就可以以感冒和感冒的症状为案例,为学生讲解肺功能在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作用,同时将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肺主宣肃、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等中医知识讲解出来。又或者,在讲解人的情绪对于身体健康机能的影响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文学上的典故进行具体的说明。例如,范进中举的典故说明了喜伤心、喜气缓。对于帮助学生消除中医理论枯燥的学习情绪,以及帮助他们尽快理解理论,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使用启发式教学。在素质教育改革理念的引导之下,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只是扮演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因此,在进行《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中,教师必须引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自主探究形式的主动学习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理论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恰当的时机向学生抛出问题,以激发他们潜在的求知欲望。这样的一种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发出疑问,提出问题,寻找答案,总结学习,提出新的问题......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当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对于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医学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具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辅助学习为辅的教学方式。③加强中医基础理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任何一门学科都与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医更是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也就是说,任意两门学科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共同特点。所以,教师应当抓住学科之间的相同点,积极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以达到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对于中医理论知识理解以及帮助学生对这一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的教学目的。

3加强教材建设,促进学生中医思维模式构建

建材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根本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权威指导。因此,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当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对于教材的建设。在建材的建设当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需要遵循。首先,要紧跟时代潮流。中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重要的经典也多以古文的形式呈现。而对于从出生就是以白话文的形式在学习的大学生来讲,古文虽然保证了教材的权威,却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学生的排斥情绪。因此,在进行教材的编纂时,应当保证古文的数量,即使有古文的出现,也应当做好必要的注释。其次,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完成教材的二次编排。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结构,并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水平完成更益于学生接受的科学编排。再次,增加传统的知识和文化内容,并尽可能的以学说代替理论,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具象的教材。最后,编纂必要的配套教材。这也是帮助学生完成由理论向临床实践过渡的重要方式。所以,医学院的学生必须建立起专业性的中医思维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中医理论知识的讲解之前就能够向学生讲明中医思维模式结构的特别之处。

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时顺应潮流的必然,也是能够培养出具备更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储备人才的方式。而且,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改革,也是为中医学专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保持其持久发展动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改革。在改革中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培养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之外,还应当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做好教学手段丰富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工作。只有这样,《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改革才能够彻底,也才能够达到提升中医理论教学效果,实现其教学木目标的目的[1-3]。

参考文献:

[1]张竞之,刘彬,刘慰华,等.浅谈西医内科学在中医专业中的教学改革[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9):22-23.

第4篇

中医基础学是研究阐发中医学的基础概念,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学科,是学习中医学,针灸学,骨伤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这门课程由于是学习中医的入门学科,其内容广泛,种类繁多,无论是教师讲述,还是学生理解都深感费力。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祖国的中医药事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本人介绍如下几个教学事例

事例一:学生李某,家庭环境优越,平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一般社会生活常识了解不多。

中医基础学是学习中医学的入门学科,用生活小常识来启蒙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好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李某进行一些小常识的总结,加强与其的相互沟通。

例如:在讲解阴阳概念的理解时,先从阳光的向背来讨论,再从温度的高低入手,再次从昼夜的交替阐述,最后在这些常识的基础上,使张某对于阴阳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刻。

提炼方法:联系常识,加强沟通。

事例二:学生张某,学习刻苦努力,常废寝忘食,但成绩不佳。

中医基础学的许多内容相似,又都需要记忆。但不是简单的机械记忆,而是在一定的了解内容,适当扩展的前提下,来记忆的。针对张某的特点,教授其在先阅读,再对比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方法。

在这样的图表法的基础上,张某对于津液的区别就一目了然了。

提炼方法:注重讲解,对比记忆。

事例三:学生李某,上课认真听讲,但课后总结归纳能力较差。

中医基础学的脏象学说,条目林立,内容繁多。学生课后总结整理起来困难重重。在了解了李某的问题后,采用分清主次,重点突出的方式。

例如:在讲解脏腑生理功能时,对于五脏的生理功能进行多课时的重点讲解,与此同时对于六腑的生理功能在主要讲解的基础上,尽量体现出与五脏之间的差别。这样李某就可以了解到学习内容的主次之分了。

提炼方法:脏腑功能分清主次。

事例四:学生王某,聪明伶俐,迷恋网络,但上进心极强。

中医基础学中的个别章节,因为其内容简单枯燥,教师即使费尽心思也收效甚微。知道王某的情况下,与其沟通后,在结合其特点的基础上,采用网络多媒体教学,不单单使王某提高了学习兴趣,对于其他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经络的讲解采用电化教学,用网络上特有的动态人体经络图进行教授。在学生的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炼方法:网络互动,直观明了。

第5篇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高等中医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实验操作融合,从而提升中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型与开拓性思维,同时对吸收、消化、深化与升华中医药理论也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中医院校往往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致使现在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因此,改革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而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之初我们需要客观地分析目前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研究其发展现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提高中医院校基础实验教学质量。

1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验教学观念落后。

实验教学观念是实验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实验教学的发展方向。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各个高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情况,这在中医院校中尤为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医药科学不同于西方医学,它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被人们认为是历代医学家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而与基础医学关系不大,这种认识就直接造成了在中医药教育中“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长期存在。即把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看作是整个中医药教学的附属部分,在教学中过于强调中医理论的传承及理论对实验的指导作用,而把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仅仅看成是完成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其次,实验教学中的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实验状态,即沿着教师指定的框架路线去完成实验内容,按照教师的详细指导测出正确的实验数据,整个实验过程学生很少去分析思考,处于一种被动的盲目状态。再次,由于学校对实验教学的轻视,实验教师也一直处于教学辅助的地位,被忽视而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到了实验教学水平的提升。

1.2实验教学模式、内容与方法滞后。

目前,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仍沿用了应试教育思维下的程序化训练模式,该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此模式下,教师往往以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全部的教学设计都要围绕教师的“教”而展开,而学生则成为了教师指挥下的“木偶”,他们的“学”要被限定在教师的“教”的范围内,这样学生虽然参加了实验活动,但实质上难以摆脱被动接受的状态,其主动性、积极性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亦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多数中医院校存在实验教学内容落后的现象,实验大纲缺乏综合性、设计性和应用性内容,实验方法单调而缺乏新意,难以与学科的发展相适应。科学实验本是一种由实验设计、方案确定、现象观察、数据测量、结论分析等过程组成的综合性智力活动,而进行实验教学的目的也是通过循序渐进地实验训练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多偏重于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所占比例较少,这就造成了实验教学的形式化与程序化,学生可以在对实验原理和技能知之甚少的情况下按部就班地进行实验操作,由于是验证经典理论内容,所得实验结果也在预料之中。这种程序化的实验教学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也背离了我们开设实验课的初衷。

1.3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不合理。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多数高校课程的成绩考核以理论考试成绩为主,实验成绩处于从属地位,可有可无,这就直接导致了学生主观上对实验考核及成绩的不重视。而现有的实验考核评价体系也是以实验报告是否规范、整齐、清洁及实验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来作为评价标准,虽然某些课程存在实验操作考核部分,但形式单一,内容简单,难以改变实验考核应付的性质。以上这些传统的实验考核方式都不利于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深入思考,大大降低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

2实验教学改革对策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需要确立实验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采取以下措施来加强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工作。

2.1转变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该得到教学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在基础医学领域,人们普遍认为实践是探索新知的基本途径,而理论是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和升华,它们之间并不是主从关系,也不存在地位的高低,而是同一教学体系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在教学组织与改革方面,我们应该转变“理论教学高于实践教学”的思想和“轻视实验教学”的观念,重视实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扫清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障碍,让其真正起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2.2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它必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相适应。而在中医院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往往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其中的一些实验方法和技能已经处于淘汰的边缘,这已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更新现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增加富有中医药特色的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比例。综合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的高级阶段,它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现有的实验条件,在查找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材料来进行实验。而教师主要是对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并在实验实施过程中给予指导。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异常现象,应倡导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可从实验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仪器调节方法等方面适时加以启发和引导。另外,因材施教也是实验教学中应该注重的问题,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往统一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我们主张引导优秀的学生参与一些能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研究探索性实验,特别是中医药相关领域的实验,让他们尽早地接触科研;而对于一些动手能力欠佳的学生,我们会重点强化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并与他们一同分析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帮助他们确立自信心,从而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实验教学内容。总之,在实验教学中,验证性的内容要减少,探索性的内容要增加;“保姆式”的服务要减少,“导师式”的指导要增加,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构筑新型实验考核评价体系。

要达到实验教学的目的,就要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也就是改变目前单一的以实验报告为主的评价方式。实验报告是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总结,能够反映出学生是否具有科学的实验态度,是否具有观察现象、总结概括、分析问题和实验书写的能力,因此把实验报告成绩作为实验考核的指标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如果过于提升实验报告在考核评价中的地位,就会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即无论实验做得是否成功,只要实验报告写得好,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成绩,这样就降低了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为此,我们在原有考核标准的基础上,把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质量引入考核体系并作为重要依据,重教学于实验过程中,以学生实验综合成绩来作为期末的评定标准,并把实验考核引入到课程教学考核之中,以扭转重理论、轻实验的不利局面。所谓综合实验成绩,即综合平时和实验考核成绩后给出的综合实验成绩。其中,平时成绩由实验预习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组成,而实验预习情况可从实验内容的理解、预习报告的书写、思考题的解答等方面加以评定;实验操作过程可从仪器的使用、具体步骤的操作等方面加以评定,该部分还可以让学生以自我评价及小组互相评价的方式来参与实验操作成绩的评定,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验报告评价也要在以往的基础上加以改革,要把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讨论及实验建议等内容作为重点的评价内容。在实验考核方面,我们也提倡采用多种形式结合,比如学生随即抽取一次实验或实验的一部分来加以操作,教师根据其操作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场打分;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独立进行实验设计并开展实验,教师根据实验的完成情况来给出成绩。总之,构筑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地监控实验教学质量,从而准确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3结论

第6篇

【关键词】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思维;培养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6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375-01

中医基础理论的授课对象是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对于这些新生来说,中医学是一门晦涩难懂的学科。而中医基础理论就是带领学生迈入培养学生中医特有的思维方式的基础学科,是其他中医学科的基础[1]。因为中医学是一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的学科,其与各学科之间都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是否能学好全部中医课程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临床思维是医生在医疗过程中运用思维工具对患者和病证进行分析判断并最终形成判断决策,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与治疗规律的思维活动过程[2]。目前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中医辨证能力较差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在课程的学习当中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没有跟上,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应该从中医基础理论这门基础课程开始[3]。

1临床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现在的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目标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学生也无法很好的为后几年的学习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因为中医学临床思维的方法这个必须要重视的环节被忽视了。这门课是面对刚入学的新生的,而这些新生还习惯于逻辑性思维,感性认识事物,通过记忆和背诵来积累知识。中医学的思维是思辨性思维,理性认知事物,通过思考来积累知识[4]。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会让新生无所适从,造成学习时困惑较多,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2中医学临床思维

中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法,中医临床思维是中医思维体系的一部分,核心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5]。整体观念就是看待世界时用一种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思维方式,不仅把世界看作一个整体,还把每一个事物,每一个人都看作一个整体,而且人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不仅自身是一个整体,而且与周围世界密切相关[6]。这跟西方医学,把人体视为各个不同系统的组合来看待是有着本质的不同的。辨证思维就是在面对病人时,不光着眼于病人的“病”和“症”,更重要的是分析清楚当时病人的“证”。在中医的理论指导之下,把病人各种症状有机联系在一起并进行分类,根据中医辨证模式,对疾病现阶段的病因、病性、病位、病势做出综合性的概括,并给出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7]。

3临床思维的培养方式

31强化基础知识的教育要想在浩瀚的中医知识海洋中前进,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这首先就要求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熟练的掌握,只有教师自身业务熟练,知识丰富,才能更好的给学生进行讲授[8]。在教学时,除要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外,更要运用原有知识迁移,形象生动的比喻,还要寻找到其和临床思维的契合点并加以强调。这样就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培养起临床思维的能力。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中医临床思维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临证学习,边观察,边思考。

32多采用案例和讨论医案是最能直接反映医生临床思维的实录。通过学习案例能够贴近实际情况,有效模拟直观场景,能够克服课堂教学中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学习比较抽象的弊端,通过对案例的学习、思考和讨论能把学生代入到临床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于中医学的兴趣[9]。在对案例学习的同时,让学生结合已学的中医理论知识,通过查阅资料,自己分析案例,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并得出中医初步诊断、给出治法、方药、针刺、推拿,再进行课堂讨论。教师负责对学生点评与总结。通过实践能够证明,虽然其中很多内容学生并没有学习到,但通过学生查阅资料、主动学习及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可以对整个辨证论治过程进行学习和理解,这种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中医、深入思考中医的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

33多临床见习中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单纯理论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对学科有一个全面充分的理解。应该让学生早一点临床见习机会,多一些临床经验。在见习之前,教师应对病例有所选择,虽然多接触不同病例有利于学生开阔见识,增加知识面,但是选择病情简单但又能突出体现某一中医理论的病例更加能够符合大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并能够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10]。让学生实地感受医院的诊疗氛围,自己动手收集病人的四诊信息,亲身参与辨证施治过程的讨论与决策能够让其对中医诊疗全过程留下深刻印象,建立并巩固中医临床思维。

新生入学后,就要培养,不断建立中医思维的方式,掌握辨证思维、整体思维等中医独特思维方式。当然,这种思维方式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平日的授课和实际训练当中经常加以引导。另外,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和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密切相关,要想学好中医,需要广博的人文哲学知识,这是建立中医临床思维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熏陶对提高中医感悟能力大有裨益。学生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对建立中医临床思维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聂娅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4(72):134

[2]周立美,刘艳娇中医临床思维研究之现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1(11):1291-1294

[3]刘玉良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兴趣和信心[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09(03):19-20

[4]韩善夯,朱蓓蓓加强实习生中医内科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8,12(04):25-26

[5]朱玲玲中医内科学实习带教中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医学教育,2006,09(03):33-34

[6]魏凤琴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思维方法教学的体会[J]中医药导报,2007,04(04):112-113

[7]段安中医外科教学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02(02):132-133

[8]张新霞,詹华奎以病案为基础的学习(CBS)教学法在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思维训练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05):85

第7篇

    掌握生动的语言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有些人虽然胸有丘壑,可就是表达不出来,这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弊端。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讲授,才能够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老师讲授起来就生动幽默,学生想溜号都困难;而有的老师授课,学生感觉云山雾罩,让人想不睡觉都难。由于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大学新生,一些专业术语本就非常难懂,如果教师再用很专业的术语来解释,只怕学生会越来越糊涂。所以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来进行解释。如介绍“魂”和“魄”时,这两个词汇在中医学里是非常广阔和深奥的概念,如果教师仅从定义进行阐述,学生会感觉很不好理解。此时可以举一个“青蛙实验”的例子,帮助其理解。即将青蛙破坏脑组织后,在其肚皮敷上沾有盐酸的薄纸,青蛙会反射性的出现蹬腿反应。这说明青蛙可以在非本能的反射(魂)消失的情况下,还存在一些本能的反射(魄)。即“魂”不在了,魄还在。这两个概念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密切联系临床

    很多人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是一门纯理论的课程,且授课的对象又是新生,只要讲好最基础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至于临床,那是以后的事情了。还有人批评一些急于学习临床知识的学生,“还没学会走,就着急跑了”。殊不知,我们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普遍存在中医辨证施治能力低下的问题。而究其原因,中医临床思维的培养滞后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这种思维的培养必须从中医的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就开始。针对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缺乏中医基础的新生,所以我们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由于学生所学有限,通常意义上的“临证”对于其难度较大,故可采用案例式或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来进行。案例式教学接近于直观场景,克服了从概念到概念的课堂教学方式的弊端,可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所选择的病案,难度不宜过大,要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对疾病进行辨证,并提出治法和方药,再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则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负责点评和总结。实践证明,虽然辨证、治法、方药都属于“超纲”内容,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点评,学生完全可以理解整个辨证论治的过程,不但有助于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的兴趣,对帮助学生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第8篇

【关键词】中医原创思维 临床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评价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针灸推拿学院针普10、针院针英09及针灸康复10、运动10学习《中医妇科学》的本科学生206名,随机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其中实验班110名,对照班96名。两班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研究方法

1.2.1实验班

运用中医原创思维,根据教学内容要求与设计原则编撰符合中医知识及技能特点的学习材料。具体措施如下:

1.2.1.1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首先,科学性原则,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其次,创新性原则,中医临床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在遵循中医认知规律与传统的基础上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第三,整体性原则,教学设计应当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挖掘知识的纵横体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重视整体性与独立性的统一。最后,学生主体原则,教学设计应当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积极探索和发现知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发掘学习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2.1.2教学设计的实现

(1)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当体现以下几点:①教学目标要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建构;②教学目标要细化、可行,大的目标是小的目标的累积;③把握全局,分步实施,逐渐达到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应当与教学目标相匹配,教学目标应当具备以下条件:①能代表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典型病例;②病例与中医知识的描述要符合中医形象思维的认识特点;③要运用中医经典认识来诠释某一疾病,从中医经典的角度去建构知识;④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3)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环节,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教学各环节之间要具有连贯性,逻辑性,必须是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结构,设计病案分析、问题解决等环节;②应当处理好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映把握好各个教学环节。(4)营造合理的教学情境及探讨活动,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更加接近真实的问题情境,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体验,使教学更加生动。自由度较高的探讨活动能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知识迁移,增加知识面。

1.2.1.3教学内容的选择

病案的选择要有真实性、典型性、过程性和分析性。应做到以下方面:①完整性标准,只有全面掌握病案资料才能进行辩证论治,因此,病案的四诊资料要全面;②典型性标准,病案应以某种典型疾病为主,同时可兼有其他疾病,在症型上应以某一症型为典型表现,同时可兼有其他症型;③实践性标准,选择案例时应以临床实际为标准,选择临床多发并来归属症型;④难易标准:病案的选择要符合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及接受能力,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应当以所教授的疾病为准,同时可掺杂其他症型;⑤症型跨度标准,应以发病时间为线索,选择能够说明疾病演变规律的症型,如果没有以发病时间为线索的病案,则可用具备典型症型的病案即可;⑥病案搜集途径,医院是接触各类疾病最多的地方,也是搜集病案的主要途径,不少古代医案也详细记载了各类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发展过程,选择这些病案也能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

1.2.1.4教学方案的设计

(1)教学方案的设计,可以从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入手,激活原有的认知结构,将其与所学疾病的病理知识、生理知识相结合,能使学生强化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把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巩固所学知识。(2)应当在解决问题,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总结疾病的病因,病机,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并实现知识的迁移。

1.2.1.5教学步骤的实施

(1)教师介绍阶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回顾本次课所要涉及到的基本知识,讲解疾病定义,区分容易与该疾病混淆的疾病,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认识。(2)问题汇总,将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汇总;(3)学习知识点,以学生自学为主,带着具体问题去学习教材知识,初步提出对疾病的解决方案;(4)归纳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汇报做出点评,由教师对其中的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尤其要注意知识的深度挖掘机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5)构建知识网络:学习结束后,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有了较为全面的把握和认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1.2.2对照组 采用《中医妇科学》教材节选的学习材料。

两组均进行3次材料学习,每次4个学时,每周一次。

1.3效果评估

用考卷的形式进行评估,测试题包括理解记忆题,分析题,归纳题,知识迁移题和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题5种,总分100分。并询问实验班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态度。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以X2分析,组间差异以P

2结果

实验班的平均课堂成绩为78.23±9.24分,对照班的平均课堂成绩为46.25±11.44分。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3.1中医原创思维的内涵

中医原创思维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具有东方文化特色,是中国灿烂文化的创造性成果,它从本质上区别于西方医学的思维模式。西方医学以“还原论”为基本方法,而中医学则以“整体论”为根本方法,“取象运数,形神一体,气为一元”是中医学思维模式与哲学观的主要内涵,也是中医原创的思维模式,具有理论上的原创性。

3.2新教学模式应当注意的几点

①教学内容难度的把握,要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来选择合适的病案;②发挥教师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教学之初,应当使教学模式的转变有一个过程,注意学生的接受性;③重视理论学习,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活动的重点,但也会使一些学生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问题上,忽略总结和归纳知识,导致基础不牢。

3.3教学评价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与对照班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肯定中医原创思维在临床教学中的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邢玉瑞.关于中医原创思维方法体系的初步研究[J].中医杂志,2012,53(01):8-11.

[2]王琦.“象数-形神-气”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06):1604-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