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5 17:13: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幼儿教育语文课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的目标
1、让幼儿在接触文学作品中发展对阅读的兴趣。
研究表明,早在9个月大的时候,婴儿就对书籍的内容感兴趣了。一岁大的婴儿非常喜欢听含有大量重复排列的句子的故事。2岁的幼儿经常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试着对画册上的物体进行标志,有时还会出现假装“阅读”的现象。可见,在幼儿能够理解字、词意义之前,就已经开始学着“阅读”了。如果父母或者教师经常为幼儿阅读文学作品,即使非常年幼的儿童也会意识到口头语言能够用插图和书面文字来表示,这将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因此。让幼儿从小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加深其对文字、文学的浓厚兴趣尤为重要。同时,文学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在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词语的理解力的同时,也会将真善美等优秀的品质潜移默化地播入他们的心田。
2、依托文学作品开展师幼对话。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地提出了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以文学作品为框架构建的语言教育课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交谈将成为联系游戏活动和文学作品的关键,通过两者之间的对话,将示范、模仿(指双方而言)、纠正和解释等紧密结合在一起,幼儿通过与教师的语言互动获得对世界的认识。掌握有关时间、空间和因果关系的概念。正因为这个课程是基于文学作品的,教师和幼儿会有更多可以相互讨论的共同话题。教师还可以有意识让幼儿口述自己听到的故事,改编和讲述自己的故事,这将极大地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游戏活动中发挥幼儿对文学作品中的概念和语言的理解。
实施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语言教育课程,需要教师从幼儿喜欢的书籍中摘出某些插图和语言来计划相关的游戏活动。当幼儿在活动中对喜爱的故事熟悉之后。在自发性游戏和对话中会经常回想起故事内容以及其中的事件。对幼儿在自发性游戏中再现故事的研究已表明,再现故事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活动或在幼儿自发活动时,要不时地采集幼儿的活动信息,启发幼儿将当前活动与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联系起来进行比较。从比较中幼儿将有更多机会创造游戏活动以体现他们对作品中概念和语言的理解。
二、以文学作品为基础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的实施步骤
设计这个课程的步骤有四个:选择文学作品:互动阅读:通过游戏活动探究作品:通过活动再现作品的思想和概念。
1、选择文学作品。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但并非每一个作品都适合于课程设计。既然是针对幼儿的语言教育,那么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是第一位的。能引起幼儿兴趣的文学作品,关键是其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情景相近,因而在选择适合的文学作品时。需要参照的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书中的故事和插图必须反映幼儿的日常生活。且故事的情节清晰、简单,容易被幼儿理解。比如,国外SFPCC(soldier's field park chil-dren's center)的幼儿教师们选择Shirley Hughes(1994)的《捉迷藏》进行语言教育课程设计。故事讲述了两个孩子在家中或者在户外“躲猫猫”的情境,线索十分清晰,情节非常简单,插图反映的情境也容易为幼儿模仿。这对我们的幼儿语言教育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启示。
2、互动阅读。在选定作品后,可以先让幼儿分批小范围阅读。当他们熟悉了故事。渐渐对故事产生了兴趣,并愿意听了,便可以在每天固定的时间里给所有的幼儿阅读。阅读是互动的,教师可以坐在幼儿身边,指定插图让幼儿传看。在阅读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叫声、调整音调或配以动听的旋律等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为表现故事情节,教师还可以带领孩子们唱歌、做游戏,营造一种师幼亲密无间的氛围。讲完故事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一些情节,对于年龄稍大点的幼儿可以试着让他们回忆故事中的一部分字词及短语。还可以让他们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插图。
3、通过游戏活动探究作品。以文学作品为框架设计的课程存在多种水平:通过多次阅读把书面文字转变为口头语言:通过游戏活动模仿书中的插图内容或情节:通过设计其他活动(如手工、绘画)表现书中某些概念的衍生意义。文学作品的作者是将真实生活转化为更高级的艺术形式,而课程设计则要促使幼儿主动地将自己喜爱的故事内容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并在活动中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结合起来,比如用言语表达自己经验的能力,把这些经验表现在游戏中的能力。以及回忆故事的能力,等等。例如,若以《捉迷藏》为框架来设计游戏活动,可以在进行互动阅读后,通过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一些有关故事的图片等方式,创设与故事情节有关的教室环境;在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与幼儿交流故事及插图的内容,使幼儿头脑中呈现出有关作品的生动的形象,头脑中有了故事中生动的形象,幼儿的模仿和创造便会随之而来;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时地与孩子们谈论作品中的某些情节。将作品中抽象的词汇或短语与真正的物体或者活动对应起来,这有助于加强幼儿对作品中某些概念(比如“藏”)的理解。在日常交流中,教师也可以提及与作品有关的某个概念,并加上生动具体的描述。这样会加深幼儿对词汇的理解,也有助于幼儿的词汇积累。由此,在以《捉迷藏》为框架设计的课程中,故事情节、游戏活动、口头语言以及书面语言都被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4、通过活动再现书中的思想和概念。以文学作品为框架的幼儿语言课程是探究性的课程,需要教师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导幼儿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一些关键的概念。并在日常的生活对话中能够正确地运用。比如针对“藏”这个词,教师可以利用道具演示小动物藏在沙堆里或者藏在一堆树叶中:利用毛毯和大硬纸板盒子,在教室中创设一个个小小的空间。为幼儿捉迷藏创造适宜的环境:还可以把一张或者几张照片藏在纸堆里或者压在玩具里。让孩子们去寻找、发现。另外,教师还可以安排幼儿观察一些小动物。比如小乌龟,启发幼儿用语言描述“小乌龟把头‘藏’进了龟壳里。”教师还可以通过其他活动让幼儿自由发挥他们对“藏”这个词的理解。例如,有的孩子在做剪贴画时,把太阳“藏”在了云层的后面:有的孩子在画画时,决定把某些图案用颜色“藏”起来。通过这些游戏和活动,孩子们对“藏”这个词就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关键词] 社区资源 教育课程 幼儿园和社区合作 社会教育
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幼儿园地处美丽富饶的黄河三角洲,有着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近年来,从本园实际出发,树立大教育观,积极开发、利用园外环境,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及周边环境的教育资源,多方位、多渠道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深厚的社区资源为基础,拓展幼儿课程内容
社区是幼儿生活、成长的地方,是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幼儿园周围的黄河广场、社区活动室、菜场、超市、邮政局、中小学校园等深厚的社区资源,真实地存在于幼儿的现实生活之中,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非常熟悉的,易于理解和接受的课程内容,都成为不可缺少的活教材。通过带孩子参观邮局、走进超市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经验,同时也扩大了幼儿的视野。在利用身边资源开展活动中,教师跟随幼儿的兴趣不断为幼儿提供教育目标和内容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参观、讲述、讨论、操作材料等形式使教育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并逐渐建立起持久的学习和探究动机。如在《水果香》主题活动中,除了组织幼儿到超市参观,利用实物认识各种水果外,还组织了亲子活动《水果大比拼》,增强亲子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这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增添了教学活力,彰显了其诱人的魅力。
我们带着孩子走进社区,亲近社区,融入社区,孩子们深深地爱着这个给了他们许多快乐和回忆的“家园”,初步萌发了为“家园”服务的意识。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分享、合作、助人、谦让、遵从等亲社会行为。
二、浓郁的人文资源为依托,丰富主题活动
社区内各类热心人士,他们的身上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利用其为教育服务,并收到了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把交警叔叔请到了我们的校园,他们利用展板为小朋友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观看了交通安全录像,最后,大班的小朋友们还和交警叔叔一起做起了交通手势操,通过这种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交通安全知识,而且使幼儿知道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重阳节我们向社区中爷爷奶奶发出了邀请,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和我们一起度过。开展了“爱在金秋,老少同乐”活动,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自制了贺卡,准备了适合爷爷奶奶的礼物。孩子们为爷爷奶奶搬椅子、倒茶,表演了精彩的节目,和爷爷奶奶一起做游戏。活动现场充满了温馨,老人的脸上写满了幸福。相信这个重阳节在老人们的记忆中留下美好的回忆,也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中埋下爱的种子!
三、以特有的自然环境为素材,开展主题活动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这是《幼儿园教育纲要》中所蕴含的新理念。幼儿园不远处就是公园、广场,每逢季节变化,我们都会带着孩子们走到大自然当中感受环境事物的变化,因此来加深他们对季节变化的认识。春天来了,我们会组织孩子们到黄河广场进行远足活动。孩子们兴奋的和家长拿着早已准备好的风筝在教师的组织下来到广场放风筝……孩子们奔跑着,欢笑着,放飞着快乐,释放着纯真的心情。夏天,我们组织孩子去美丽的槐花林,让孩子们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秋天,我们带孩子去农家小院,体验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活动的开展,加强了幼儿园、家庭和社区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释放压抑心情、促进身心健康的平台,让幼儿在现实情景中去感知、学习,并且获得快乐的体验。取代了教师只是借助挂图、教具等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学习方式,效果更加显而易见。
四、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丰富幼儿园活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向家长开放,充分挖掘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已成为我们的重要教育观念之一。在主题活动的开展中让家长走进主题,走进教室,积极参与主题活动的构建,成为幼儿园主题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使得家长更加理解课程,发挥家长在课程中的作用,使家长成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家长会、亲子游艺活动、家长开放日、家长助教等活动形式,使家园互动的密度增强,家园合力的效果增强,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通过看到孩子的进步,家长感受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培养人,发展人。在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中,我们让家长主动参与到搜集、整理、教育的过程中来,促进了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家园形成教育合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此为起点,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于园本课程研究中,促进幼儿个性和幼儿园特色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主编 朱慕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4月第一版 2002年4月第一次印刷 P210.
一、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融入的缘由
儿童文学近年来的发展态势引起人们的关注,它逐渐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与它在语文课程中的地位以及我们国家对教育的不断改革所引起的。
(一)课程地位的演变小学语文课本来就是小学学习的重点内容,通过学习语文让小学生增加自己的一些知识,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过去的课本中大部分编排的是一些关于榜样、故事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一定的责任感,由于过份注重学习结果,以至于学生对于这方面认识不足,收效甚微。这就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视,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考虑把儿童文学纳入小学语文课程中,所以在教科书编排的过程中,这个体系被提上日程,这让儿童文学的地位得以提升。紧接着是新时代的到来,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儿童文学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
(二)课程环境的改善近年来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这的个为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出台,为儿童文学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它虽然说没有把儿童文学的目标和内容明确提出来,但是相关阐述为儿童文学教学的组织提供了很大依据。以前,那些故事书一般只作为家长为了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给他们买的课外读物,在学校老师并不允许它介入课堂,怕它干扰学生学习。但是现在,《伊索寓言》、《一千零一夜》、《安徒生童话》等故事书已经越来越成为儿童文学融入语文课本的重要参考,这些故事通过讲故事让小学生从中领悟其中的意味,这个对于小学生思想的引导效果还是比较良好的,至少要比死板的文章要有益很多。
二、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的的教学策略
现在的小学生视野是很开阔的,一部分出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一部分出于教育环境的改革。所以说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改革对新一代青少年来说是极为有利的,特别是儿童文学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对于小学生学习更是有很大的帮助。
(一)把握小学生的特点,快乐学习小学生也可以说出在儿童期的儿童,既然是儿童,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就是很强的,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他们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儿童文学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老师可以采用丰富的表情,不断变化的语调来给学生讲书中的故事,让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融入课堂环境中,从而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当然这就对老师的要求相对较高,他们必须具备很好的工作能力才可以做到这些。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宋川(1983- ),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职业教育、政治社会学。(河北 石家庄 05007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课改背景下中职学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130141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157-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普及幼儿教育”的新要求。在此原则的指导下,为推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加强幼儿教育,必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我们在对河北省保定市的多所幼儿园和高职学校进行了调研之后发现,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有待解决。
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观念陈旧,改革步伐缓慢。目前,凯洛夫课程设置理论仍旧是指导我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理论。该理论的缺陷在于只强调学生单方面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接受式的学习不仅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而且忽略了学前教育的特点。故教育部全国教师教育委员会主任钟启全认为,这样的教育“与社会发展实际至少落后五十年”。①
不仅如此,当前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步伐缓慢。具体表现在:课程大纲的设计忽视了对幼儿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导致毕业生素质明显滞后于幼儿园发展的需求。毕业生一方面缺乏研究、知识整合以及对幼儿素质进行有意识培养的能力,另一方面无法实现与幼儿之间的良性互动。
2.课程设置结构混乱,缺乏系统性。目前学前教育专业混乱无章的课程设置,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幼儿教育专业能力的提升。结构混乱具体表现在:(1)课程设置冗杂,多门课程设置同样的教学内容,造成内容反复和资源浪费。比如舞蹈理论课程,就有舞蹈必修课、舞蹈选修课、幼教理论等多门课程讲授。(2)课程设置缺乏,一门课程承担多门课程的教授任务。如口才课程、语文课程、普通话课程的重点不同,本应分开讲授,但多数学校仅开设语文课程,希望这一门课程承担口才、普通话、演讲等所有与表达相关的教学任务,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在实际教学中只会导致课程的原有重点得不到很好的传授,新增的知识点也一带而过。这源于部分课程设置者对教育知识的匮乏和对教育规律的忽视。(3)课程设置无原则,随意性大。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应该是专业规则和课程大纲,而部分学校存在教师定课程的现象,有些院校甚至由于某门课程专业课教师多就增加课程设置比例,无专业教师就少开甚至不开。(4)课程设置领域狭窄。这主要体现在教育年龄上,现在的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集中在满足3~7岁儿童的教育需要,忽视了保育员课程、0~3岁托幼教育课程以及农村地区的学前班教育课程,由此也造成了课程缺乏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适应性。
3.毕业生能力匮乏,难以迅速适应工作。课程设置的陈旧和混乱,导致毕业生能力严重不足,难以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由于部分学生在幼儿园工作一段时间后仍然无法适应,或主动提出辞职或被辞退,故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一次对口就业率偏低(约22%)。不仅如此,70%以上的幼儿园管理者表示,刚毕业的新教师无法正常教学,至少需要一个学期的适应期。尽管背后的影响因素很多,如基础知识不牢固、专业技能不熟练、个人心理素质差以及沟通能力和个体修养不高等,但专业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根源。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比较明显,其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要根据我国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从方向上对其课程改进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并做到因时制宜和因地制宜。
二、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原则
《关于制定高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了制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学生提高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结合国家方针的导向和教育专业的特点,文章提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的四个原则:
1.适应性与引领性相统一原则。以适应社会为需求毫无疑问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第一原则。各大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开设和专业课程安排上应该注重科学性,即在了解用人单位需求和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专业设置,以达到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竞争能力的目的。但教育有其特殊性,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是以遵循教育规律为前提的,过分强调适应性而忽视了学前教育的教育引领功能,不仅会导致市场的日益无序,更可能导致反教育性,结果教育得越多,受到的束缚越紧。
因此,学前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引领社会需求。这种引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追求学前教育本身的纯粹性,从自身特点出发,通过理论层面的精密分析,进行合乎此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课程设置;第二,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学前教育毕业生的重点是学习理解、引导幼儿的能力,培养责任心和爱心,因此需要把学校的教育理念及时与用人单位沟通,帮助用人单位选择适宜的毕业生。
2.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统一原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有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须保持相对稳定,否则将无法确保课程的顺利实施,进而影响幼师人才培养的质量。调研发现,频繁调整课程设置的做法使得师生无所适从,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积极性,更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庞杂混乱,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尽管要保证稳定性,但课程设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提升和形势发展,课程设置也要进行相应修改。课程的管理者、编制者以及教育工作者要根据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检验课程实施的效果。只有时刻紧跟幼儿教育的发展步伐,并依据一定规范对课程的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修订,才能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幼教人才。
3.系统性与独立性相统一原则。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要求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系统性,能够满足学生未来3~5年的职业发展需要。专业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培养目标,统筹安排课程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整体把握课程的学时分配,形成较为科学的课时结构,力求避免内容重复,资源浪费。应积极完善舞蹈、声乐等训练场地,合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挖掘自身潜力,进行系统管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
保证课程系统性的同时,应该尊重幼儿教育的特点,注重专业课程(尤其是专业技能课程)的独立性。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在此类课程的学习中得到锻炼提高,而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部分高职院校幼儿教育的公共课与专业课程的比例约在1.51,并且经常随意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这过分强调了公共课程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专业技能的训练。并且高职和本科层次的课程设置比例非常接近,没有突出职业学校的优势,故急需以政策的形式规定专业课程的课时数和课程内容,以保证其独立性。
4.宽基础与精技能相统一原则。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是初中学历的毕业生,这部分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因此宽基础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国《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实行优化整合,集中力量深挖技能,保证学生做到技能精、能力强,以培养未来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质量幼儿教师。
[注释]
①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2:29.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王振宇.论我国幼师转型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建设[J].幼儿教育,2009(4).
一、中职幼师生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生源质量的改变,制约了幼师生道德素质培养
随着社会和经济体制变革,以及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上世纪90年代,我国教师教育进行布局结构调整,实现了由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曾经作为中坚力量的“中师”被逐步取消,有幸留存的中师学校也面临着招生就业体制由统分统招走向自主招生、自主择业的改革,直接导致一些原来学习不错、希望“吃国家饭”的学生放弃了读幼师;与此同时,“高考扩招”带来的“普高热”,更加剧了生源的恶化,只有那些被中考淘汰的,因考大学希望渺茫,上高中吃力的学生才在万般无奈之下就读幼师。他们相对于普高学生来说,学习能力逊色,自我期望值降低,包括道德追求在内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原动力不明显、不强烈,顺利毕业、拿张文凭是他们唯一的目标,至于毕业后当不当幼儿教师,能否胜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历史重任,均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这些,不仅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中职幼师生文化水平的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制约了他们的教师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曾在论坛上回忆起的“美妙的中师时代”(生源好、培养好、养成氛围好)一去不复返了,一些幼师学校的校长也忍不住大声疾呼:“不是我培养不出优秀的师资,是我的生源有问题。”
(二)特殊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师生道德上的不成熟
中职幼师生99%为女生,年龄大都在十五、六岁到十八、九岁。虽然同为中职生,但随着青少年期生理期发展的飞速变化,女性身体发育和心理成熟较早,带给女生的心理困扰或适应问题比男生更多,表现更加明显。首先,作为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独立处事能力不强,尤其是女生,遇到问题更易激发她们想家恋母的情结;其次,处于逆反、叛逆期,如果说男生做事比较冲动,欠缺考虑,那么女生则表现为好攀比、虚荣,敏感;第三,身处青春期,他们渴望尊重,但由于经过中考的筛选,使得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自我认同感不高,既自卑,又有自尊。尤其是女生,她们缺乏自信,却又清高自傲;她们渴望关注,尤其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却又毫无内涵,只懂得在外貌上涂脂抹粉;她们渴望友情,却又自私霸道……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直接关系到能否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幼儿教师!试想,一个心理和道德有问题的幼师生何以担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何以担当幼儿的启蒙老师?!
(三)家庭、学校教育的不足,阻碍了中职幼师生道德素质的提升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一个人道德和品行操守形成的漫长过程中,其所生活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环境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人的思想品德首先是在家庭环境中得到启蒙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个体首先在家庭里接受思想、品德、情感等方面的教育,并逐渐影响他们的行为。笔者曾在一个年级中做了调查,学生的父母有91%是外出务工,有73%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外地,对孩子几乎没有任何的教育和交流。在学校,中考指挥棒的引领,学校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学生排名成为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学校的硬性指标,而学生道德素质则作为“软指标”被挤压,德育课几乎沦落到替补位置:课时的安排、教师的配备均有很大的随意性。所以说,家庭教育的不到位,学校过于追求“升学率”,社会崇尚金钱主义的负面影响等等,促使中职幼师生的道德教育正日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挑战。
二、课外阅读在促进中职幼师生道德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课外阅读是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手段
从心理学上来分析,人的行为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需要和欲望,其表现形态为兴趣、情感、信念、理想等,它们构成一个人的行为动力系统。如何唤醒一个思想偏激和品行缺失的孩子在内心深处对高尚道德情操的欲望和需求,笔者认为仅靠单纯的理论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所有课程中,语文课程对于人的情感发展的功能是最大的、无与伦比的、无可替代的,它不似政治课般生硬的说教,也不似历史课般死板的介绍,更不似理科有严密的逻辑,语文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比如说,《背影》让学生感受到挚爱深沉的父子亲情,《爱莲说》旨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操守,《夜游承天寺》意在恬淡宁静的境界,《唐雎不辱使命》中,面对强权威胁的英勇气概何其慷慨,《将相和》中,面对同僚羞辱的避让行为又何其大度……这些作品中表现出的鲜活的人和事,蕴含着丰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提供了生动的榜样或参照。
所以说,教师在尊重学生阅读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前提下,积极地引导学生阅读这些充满人性,关注人类命运和地球家园,使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具有正义感,爱好和平,拥有爱心和温情的书籍,引导学生与那些人类良知的代表者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巴金等大师对话,就能让学生在优秀人物的行为与事迹中受到意志品质的教育和精神的鼓舞,从而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长;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这就是所谓的“幼小衔接”。幼小衔接一直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点,但作为幼儿教育重要组成的家庭教育,家长的幼小衔接观念直接影响着幼儿接受教育的方式,影响着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
一、家长幼小衔接观念的现状认识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市级城市和农村,大多数幼儿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观念存在种种不足:
1.认识片面性。幼小衔接在家庭教育领域往往出现“重知识准备,轻能力培养”的局面。很大一部分家长只关注儿童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算术题,不关心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的开发,更不关注儿童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的培养。
2.存在盲目超前性,使幼小衔接教育呈现出突击性。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进行“摸底测验”,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新生的编班情况。为此一些家长将能否掌握上述知识、技能作为衡量幼儿园工作好坏的标准。
为此,我们选取地市级幼儿园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对幼儿家长幼小衔接观念进行深入调查,总结家长的实际情况,并尝试提供改进思路。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分析
为了使调查研究更有针对性,结果尽可能地客观、公证。本文针对桥西区幼儿园分布的具体情况,选取3所较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为本次调查的对象,请园方配合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大部分家长积极参与了此项调查工作。参与调查家长的有效样本的构成见表1。
本次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6份。
此次调查问卷分为被试基本资料及核心问卷两部分。其中包括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指向、家长参与幼儿教育的责任意识以及家长评价理念等。数据处理时对每个项目选择情况进行汇总,以百分比的方式加以计算,然后进行分析。
1.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态度是积极的
其中95.1%的家长选择愿意参与幼儿教育研究,4.9%的家长认为“无所谓”。通过调查统计,我们还可以发现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其中认为在教育子女上应以“教师为主家长为辅”的百分比率最高,为62.4%,认为“家长为主教师为辅”的占33.1%紧随其后,认为完全是“家长”应该担负的占6.3%。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子女的教育中,家长应该配合老师进行教育。目前,多数城市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家长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可以用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同时,对孩子的期望值也更高,家长们愿意加入到教育子女的行列中来,甚至愿意成为子女教育的主导力量。
2.家长的教育观念从重视儿童知识、技能培养转向重情感、能力的培养,但对进行识字、拼音、加减法教学的呼声普遍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家长都能正确地认识到情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幼儿园教育要求”一题的选择中,按家长的认可程度排序分别为孩子应该“会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人有礼貌”、“喜欢上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几项的比例超过51.8%。而对于和“100以内的数数”、“20以内的加减”、“会说简单的英语”这几项,家长的选择率低于29.7%。由此可见,幼儿园家长的教育念是比较正确的,对子女的教育重点已经从传统的重知识、技能向重情感、能力转变,这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一精神也是有所呼应的。”
同时,仍有47.2%的家长选择“教幼儿识字”这一项。家长对“识字”活动的热衷,主要是为了幼儿顺利适应小学学习着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1-2年级的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所以85%的家长提出幼儿园阶段对“应该教拼音、识字”和“提前学一点总比不学好”的要求有一定合理性。
3.家长更多关注教育的显性结果
调查发现,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的评价,仍然强调显性结果,忽视教育过程。例如儿童学习一首儿歌之后,1/3的家长仍停留关心孩子记住了没有、会背了没有。还有29.7%的家长,他们认为单纯记忆不是目的,但仍旧将侧重点放在“孩子是否(下转第11页)(上接第8页)理解儿歌”这样显性结果上,忽视学习的真正目的。
4.大部分家长能正确对待孩子适龄入学的问题
本次调查还涉及到“家长对提早一年让孩子读小学”的意向问题,66.4%的家长比较客观,认为会视孩子的发展而定,也有15.1%的家长表示愿让孩子“早入学”。而在另一个“你选择让孩子中班以后进入那里学习”的问题中,91%的家长选择“学前班”。家长们的选择确实部分反映了当前部分小学入学“门槛”过高的问题。
三、结论与建议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家长关于幼小衔接教育的问题,建议
1.幼儿园从自身做起,贯彻幼儿教育精神,防止幼儿教育日趋严重的小学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所强调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人一生的发展打基础的。我们不能以过早的灌输孩子小学内容的方式,忽视儿童在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把大班幼儿教育重点放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和习惯上,同时做好儿童入小学的特殊准备,如通过游戏和绘画等活动培养儿童写字所需的基本功,熟悉田字格等。逐步的培养其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等和正确的姿势、良好的习惯。幼小衔接是长期的工作,幼儿园首先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扎扎实实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2.加强对家长的相关宣传,积极提高家长的理念
是家长明白非智力因素在儿童个体发展中的作用。比如健康的身体、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独立性等能力和品质对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是至关重要的。从家庭教育中逐渐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独立生活能力、交往能力、挫折的承受能力等。使幼儿对学校的规矩和课堂常规有所了解,帮助儿童的有效学习。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目前家长教育理念还是基本正确的。家长忽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过于重视幼儿园大班教学内容选择,甚至要求多教“有用”的知识,是目前的幼小衔接现状把他们引向了误区。如果幼儿园和小学能够双方努力,控制住了“小学化”教学严重的这种局面,同时以各种途径多对家长进行相关方面的宣传的话,相信家长的观念也会慢慢转变的。
【参考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的数量均快速增加,随班就读工作迅速发展,培智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以招收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然而,90年代中期,大量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不能得到就业安置,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也纷纷下岗。社会需要受过一定职业培训的智障学生,但此时我国智障教育的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智障儿童的学前教育未建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前中度智障幼儿教育(4~6岁)几乎空白,有的学校虽然有了学龄前一年的教育,但对中度智障幼儿的教育训练才刚刚起步,使许多智障幼儿错过了身心发展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
其次,智障学生的高中教育未形成。90年代中期,我国尚无智障学生高中段教育,以致智障学生不能发展必要的专业能力,形成一技之长。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愿意接受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智障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的学生一迈出校门就将陷入“就业无门,升学无路”的境地。
再次,智障教育的康复训练刚起步。智障儿童缺陷的补偿、纠正,需要医疗、训练、康复工作的干预。因此,培智学校不仅应具有教育职能,同时也应具有康复职能,但当时的培智学校尚不具备。由于缺乏康复训练,智障儿童丧失了康复良机,严重影响了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回归主流。
最后,中度智障教育的课程、教材不配套。为适应轻度智障学生教学需要,198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培智学校(班)教学计划 (试行)》,组织各地进行了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于1992年开始陆续使用。这套教材积极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智障教育规范发展。但随着培智学校生源的巨大变化, 1987年的《教学计划》和1992年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育训练需要。
综上,探索十五年智障教育意义重大。它可以更好的保障智障儿童的受教育权,能够进一步完善智障教育服务体系,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回归主流社会。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1.建立纵向的教育体系
(1)建立学前康复班,开始智障教育向前延伸的探索
为了解决智障幼儿入园难的问题,1991年开始招收6~7岁的学前智障儿童,建立学前班,开始智障儿童学前教育的探索。
(2)开办职业培训班,开始智障教育向后延伸的探索
为了解决九年义务教育后的智障青年职业培训难的问题,1996年,在综合分析当地社会发展现状对劳动者的实际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与区教育局、区残联、区劳动局一起研究,开办了面点制作专业培训班,开始了职业教育的探索。
(3)创办全国首个智障教育职业高中部,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
智障学生经过一年职业培训后,其职业能力确实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发现,他们在这一年内只能获得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其文化知识、社会适应能力等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智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就业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适应能力,2000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我们首选了烹饪与园林花卉两个专业,在全国率先办起了智障教育职业高中部。
(4)创办全国首个智障青年就业培训托管中心,对中重度智障青年进行就业培训和托管
职业高中部的成立,为中重度智障青年解决了升学和接受职业教育的困难。但是如何安置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中重度智障青年,这在当时是一个难题。我们在考察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智障人士生涯教育机构的基础上,于2001年在教育局与市残联的支持下,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办起了智障青年就业培训、托管中心,专门接收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升学而又暂时没有得到就业安置的中重度智障学生。开设了文化学习、社会适应、劳动技能、康复训练等课程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进行生涯教育,这在全国属首创。
至此,形成了“学龄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纵向教育体系。
2.建立横向的教育体系
(1)教育康复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智障儿童学前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智障儿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为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我们系统分析智障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深入调查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着手编制智障教育学前课程。
随着培智学校生源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校学生已经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当时,只有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没有适应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的教材。1999年,为了发展智障教育职业高中,我们启动并完成了《智障教育职业高中课程》初稿,开始编写职业高中教材。为了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2000年,我们着手编写《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课程》和生活语文教材,2002年启动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数学编写。
为提高智障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并于2000年开始了个别化教育研究。
(2)医学康复
20世纪90年代,学校针对智障儿童的具体缺陷,与省儿童医院、省中医学院联合组成智障儿童治疗小组,接着又成立了“智障儿童康复实验中心”,对智障儿童用头针、水针、生命信息等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2000年后,学校引进了专业康复人员对智障儿童进行专业化的康复训练。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康复训练有: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
(3)训练康复
通过建立智障学生康复档案,进行基线测评,并采用动态评估等方法对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专业评估,实施了感知能力训练、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感觉统合训练和语言与沟通能力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主要研究成效
1.全国率先建构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模式框架
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设计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模式:将九年义务教育向前延伸三年,解决智障幼儿入园难问题,重点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功能康复,挖掘其潜能;开发中度智障教育的课程、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促进智障儿童适应生活;将九年义务教育向后延伸三年,解决智障青年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难问题,开设适宜智障青年的专业课程,开展职业教育,提高智障青年的职业适应能力,促进其回归主流。智障学生在接受十五年教育的同时,还充分接受康复训练,以补偿其身心缺陷,促进其功能康复和健康成长在接受十五年教育之后,通过有效的措施,开辟多元的途径,帮助他们较好地得到就业安置,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真正地回归主流社会。
2.建构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的课程
我们设计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课程、学前教育课程、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高中课程。
(1)以康复训练为重点的学前教育课程,填补了我省学前智障教育的空白
我们以康复训练为重点,开发了《学前教育课程》,涵盖了生活自理、感知、肌能、认知 、沟通和社会适应等几大领域,并提供了相对应的教育康复训练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填补了我省学前智障教育的空白。
(2)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义务教育课程和教材,补充了我国智障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教育课程。为了使教学适应智障学生,我们根据原国家教委1994年颁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把其中的生活适应课程目标进行了细化,并把课程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还开发配套教学评价,形成了分年级划分课程内容的生活教育课程纲要和相配套的教学评价表。
二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语文课程。我们吸收了基础教育改革语文教育新理念,依据《中度智障儿童教育训练纲要》精神,围绕生活教育这一主题,开发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语文课程。提出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生活化语文课程目标,建构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语文字、词、句教学体系,形成了常用1000个生字教学序列和口语表达教学序列,建构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生活化语文课程体系。
三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课程。我们以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中度智障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把握生活化、实用性和弹性等原则,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从空间与图形、数与计算、度量、数据处理等四个方面,围绕中度智障儿童生活问题,选取学生现在或将来所需要的、学生有能力学的、生活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经研究,形成了中度智障儿童数学课程体系。
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生活语文教材(中度)、义务教育生活数学教材(中度),填补了我国中度智障儿童教材的空白,提高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教学质量。开发教材中所提出的“生活化”理念,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高中课程,填补了我国培智学校职业高中的空白
我们把智障教育职业高中课程分为文化课、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等部分,提出了职业高中课程计划。选用“A”型课程结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1:3左右),用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其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文化课围绕专业课设计,文化课中的语文、数学与全日制培智学校十八册教材相衔接,为专业学习和职业活动中必要的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它直接为专业服务,为今后的就业服务。专业课的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而公共课和选修课则根据智障青年适应社会要求和专业要求而设定。
3.完善了我国智障学生的教育体系
建立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纵向教育体系和“教育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康复”横向教育体系,完善了我国智障教育体系,保障了智障儿童的受教育权,为我国智障教育向两头延伸积累了经验。
4.创新了我国智障学生的就业安置,拓宽了智障青年就业安置渠道
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支持性就业模式。
(1)进行分流培训
学校采用职前分流、分项培训的方法,对轻度的智障学生和中重度的智障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内容的职业培训。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创设专用教室,开办劳动工场(缝纫车间、针织横机车间、工艺品制作车间)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职业高中则对学生进行两个专业的系统培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发展专项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开展定向培训
定向培训的方法有:进工厂实习,培养操作能力;定向编组辅导,发展专项技能;定期回访,反馈情况,调整培训方案。
学校用定向培训的方法,为福利工厂输送了缝纫、印刷、小五金二十余名学生。
(3)建立实习基地
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已建立的实习基地有:杭州花圃、大观山农场(园林)、新丰小吃(面点)、钱塘大厦(客房服务)。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实现多元就业
学校设立了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化运作,与民政、残联、劳动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联系,逐步形成了几条稳定的毕业生输送渠道:与街道签定定向培训、定向分配意向书;由残联推荐按1.5%的比例就业推荐给用人单位;与市劳动局形成意向,每年推荐劳动就业岗位。
由于政府出台了1.5%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我校的毕业生又大多取得了初级和中级专业资格证书,企业愿意接受受这些过良好教育且有一技之长的智障毕业生。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建构了包括基本劳动技能、职业训练、实习基地专项培训和职业证书教育相结合的与就业安置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多元安置模式,有90多位学生得到了就业安置。在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有如下三方面的发现。
第一,毕业生就业后,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有了改观,完全融入了社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家长不再担心自己年老后如何养活智障儿女。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对智障人士的认识。毕业生得到了所在单位的首肯,他们能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主动积极,对同事、师傅、领导能礼貌相待,能够自食其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第三,毕业生在职业劳动中认识了自我的价值,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他们人生的价值在职业劳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多元安置模式,为智障人士就业安置提供了思路和典范,更具创新性和普遍意义。
5.创新了我国智障教育的教学模式
建构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智障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形成了在个别化教育计划指导下的包班制管理、主辅式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形态,为培智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提供了借鉴。
6.扩展了我国培智学校的服务对象
研究了学前儿童、学龄儿童、智障青年、脑瘫、自闭症、言语障碍等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为我国今后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扩展积累了经验。
7.提升了培智学校办学的实效性
本研究发展了教学思想,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造就了一支事业心强、专业素养高、多学科专业团队结合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为巩固、深化和扩展课题成果储备了人力资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长效机制。
关键词: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 语文校本教材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汉语言系统的建立健全与发展、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语文审美素养的提高及汉语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是适用于学校课程教学、协助学生语文能力发展并进一步提高由专业人士与具有丰富教学实践的人员共同编著的语文教材,旨在科学、合理地承载语文特色教育课程。语文校本教材以学校为基础,以改进学校语文教学实践为目的,以解决学校语文教学面临的问题为方向,是由多方力量合作编写而成的具有极强创新性与开放性、地方性与实践性的语文教学实施方案。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校本教材具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其中校本教材的课程安排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同时因地制宜,注重地方性与实践性,在开放式的教学环节中努力发挥语文校本教材的实效性。中职学前教育的语文校本教材的教材体例不同于传统的统编教材体例,灵活多样的体例安排形成了以语文知识教学为主线、以专业拓展与知识积累为模块的教材框架。这样的语文校本教材编写,熔铸编者与教育实践者的智慧结晶,切实为中职学前教育教学服务。
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课程目标
我国中等师范学校是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幼儿师范院校的管理水平与教育质量直接决定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幼儿教师的就职前期教育阶段的正规化、专业化学习,对于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专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课程目标的确立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现科学性与创新性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育教学的目标是全方位、多角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综合能力包含语文学习的过程实施和方法运用,语文素养的培养包含文学感受力与个人情感价值观的提升,以上这些能力都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构建因素。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校本教材应该切实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以此为依据设定内容与数量适宜的语文教学内容与配套训练。比如,低年级学生容易立足表面进行各种社会实践和校内活动,而高年级的学生则能够遵循观察顺序并结合自身感受摸索规律。与此同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依照不同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适当放手让学生自由选取课外学习内容与形式,展现语文校本教材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二)实现实践性与地方性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根基,如果学生入学前后的社会生活与学习生活反差过大而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教师的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语文学习都将互不适应。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在基本建构阶段,应充分、全面地挖掘有教育意义且兼具地方色彩的语文资源,比如讲民间曲艺、人文环境等引入语文课堂,这样做不但可以有效弘扬地方性文化,而且可以切实结合语文学习与地方环境,在统一规划和地区差异的相互融合中彰显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除此之外,在发挥语文地方性资源教学作用的同时,语文校本教材的构建还应坚持引导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的实践性原则。利用教育教学环境,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以此活学活用地提高语文表达与书写能力。因此,现代化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离不开各类实践课的推进,这是提高学生各种语文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实现开放性与实效性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的认知与对待社会的态度是随之变化的,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应具备开放性,打破过于孤立和单调的传统教材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职业教学与社会发展保持和谐统一。此处的开放性是指依照学生的年龄学段,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课堂开放,比如定期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学校等进行专题学习与采访;带领学生接触社会各类生活实践,挖掘社会因素,深层感受生活环境,在交流沟通与辨析明理中加强语言文字的现场训练,使单独的信息体逐渐汇聚成为信息宽带网,全面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水平。同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使用还应讲求实效性,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校本教材不能为追求某种多样化的形式而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应致力于校园语文、生活语文和社会语文的相互融合,营造富有实效的大Z文学习环境。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内容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他们离校后服务的对象是天真懵懂的孩童,这些孩童处于语言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是积累并掌握语言的快速发展时期,幼教教师的语文素养水平对儿童语言开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教师的幼教语文教育教学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水平、口语表达水平、语言组织能力与实际交往技巧等,语文校本教材的内容从教材体例到教材框架的编排都应根据其具有较强的从业特殊性,教材内容要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注重发挥实用性和针对,重视对此专业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一)教材体例
我国现有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类型主要为合编教材,即阅读、写作、口语和基础知识相互融合的混编形式,这种语文教材类型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利于教学过程中的统筹安排、模块兼顾,但是这类教材的缺陷是不容易梳理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的序列,学生对于这类教材普遍缺乏兴趣和新鲜感。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分编类型的语文校本教材,这种语文教材依照语文学科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的体系分编的几种教学课本,以便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配套使用。这种语文教材的优势是具有清晰、分别的教学序列,但其不足之处是综合性、整体性教学效应较差。
综合以上两种类型的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笔者认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编写应尽量吸取二者优点,分中有合,合中有分。职业性的学前教育语文教学在课时少且学期短的实际条件下,结合合编型和分编型语文教材的理想体例进行语文教学,充分体现职业学校的专业化特征,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校本教材编排以单元教学的形式构成,每个教学单元的文本选择与辅助教学材料都进行详细归类,充分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特点与要求。
(二)教材框架
教材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教材主线的确立与教材模块的设置,其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的发展。
1.教材主线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其他中职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职业需求和标准都有所不同,这样的差异决定了此专业学生的语文学习主线应确立为基本语言交际与沟通方法的学习、语文学习能力的增强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认识。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体和专业设置具有差异性要求,因此,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文能力的要求不尽相同,各具体专业语文教学应立足本专业教学需要灵活变通,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2.教材模块
主题为主线服务,在各教学单元中起统领作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依据语文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可设置单元主题为:生活体验、爱国敬业、创新探索、自我认识、社会人生百态、道德品格的提升、情感的体验,等等。教材内容可以涵盖爱国主义、民族传承、革命教育、国际主义、自然生活、诚实守纪、宽容理解、乐观向上、民主法治、人本人权等。主题的设计直接统领单元的选文、练习、拓展的设置。按照主题贯穿的语文校本教材,可以让单元选文和练习设计、能力扩展等环节有章可循,有助于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和美育教育,达到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选文是根据所定主题进行选择和安排的教材文本。在每一单元中选取四至五篇文章,将前面一至两篇作为讲读文章,后面的文章作为阅读文章,由教师指导阅读或根据课时及专业需要安排。每单元的讲读文章以便于教师教学、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与方法的名家名作为主,阅读文章可扩大选择范围,灵活安排文章题材。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校本教材的选文方面应坚持学科与专业、地区、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强化专业性和区域性。教材编者为了引导学生完成课后补充阅读活动,可以用点评的形式将教师的课堂教法再现,分别从阅读技巧和方法、主题思想和情感、基础字词和篇章等方面进行详细点评。重点关注学生的阅读过程,而不是阅读结论。通过编者的点评,带领学生在语文阅读过程中思考、发现、体会、领悟等,全面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由此学会自主阅读和学习,完成语文知识累积与语文能力训练,从而最终实现情感体验与生活感悟的文化活动,建构崭新的语文学科认知结构。
习题训练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理解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实现教学预设的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与迁移而设计的、让他们进行思考和练习的部分。习题训练的设计不仅要紧密贴合选文、突出教学重点,而且要体现单元目标、切合学会提升知识水平与层次。习题部分的基础字词方面的练习减少,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和把握、关注学生综合性积累和运用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训练,为学生夯实语文学科基础,同时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与创新想法,允许他们对文本内容进行多元化的解读,从而达到开放式的语文阅读效果。
拓展迁移是依据语文专业要求和信息、主题关联内容,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的知识链接,是帮助学生形成新知识、新技能的语文教材单元板块。
在校本语文教材板块的设置方面,应安排公共学习板块和专业学习板块,这样可以更好地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特性与语文学科的基础技能,在公共学习板块中合理安排文学与文化的欣赏品读、彰显地方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折射传统美学特点的文艺形式等;在专业学习板块中尽量结合职业学生的生活与今后从业的实际情况,安排侧重于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内容,比如口语交际与人际交往、应用文体的实际运用技能、学龄前儿童的教学组织安排策略等。这些板块的设置与安排都是与学生的实际水平与未来的职业要求紧密相关的,学生τ谡庋的学习内容会充满好奇与兴趣,课堂教学应遵循实用性、趣味性的原则,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探索精神汇聚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推动本专业本班级全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升华。
总而言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语文校本教学安排应具有丰富性、趣味性特点,各教学板块的组合应兼顾这一专业的职业特点,才能更全面而具体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样专业化的学前语文校本教材的确立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切实改善当前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现状,对提高学前语文教育质量具有决定性意义。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205.
[2]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3]程永润.普通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