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

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7-02 21:52: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个人读书总结

第1篇

摘 要: 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的个性发展是相互统一、内在一致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相互关系,基于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阐述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对大学生教育培养的重要意义,为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一定的发展方向和参考思路,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目标牵引 学业规划 培养策略

一、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学”意蕴

“人的发展”这一命题,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历代思想家都有过关注和论述。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尤其是马克思、恩格斯,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探究,建立了“人学”,其核心即“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劳动、需要、社会关系、个体人能的综合式的全面发展,其中,居于关键首位或者充当先决基础条件的是“劳动”。劳动使人类产生了一定的社会需要,在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形成新的交往形式,产生新的社会关系,进而推动社会的整体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得到不断充实和丰富。同时,丰富的社会关系使得人们在各方面形成丰富的社会联系,个人的社会性日益增强。“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是人在个体能力维度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1]175。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非常广泛,在性别、年龄、职业等维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个体在体能、智力、情商等方面的综合式全面发展,是个体能力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同时也是个体其他能力全面发展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人学”在探讨“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命题时,主要是基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观等视角展开的。就高等教育范畴而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价值目标和具体成果体现,最终必须落实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上。因此,在考查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涵时,我们可以将“人学”作为目标分析的基础,同时根据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和具体特点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

二、“人学”视域中的大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

大学时代是每个个体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快速成熟,一个人的社会关系、适应能力、个人素质都在发生巨大的转变。从马克思“人学”思想来看,个体素养、个性特征、社会适应能力三者之间的协同发展才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题中之义。就大学生的个体发展历程来看,进入大学读书的阶段,首先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并把它作为提高能力、巩固社会关系、提高素质、形成个性的基础,所以,知识理论的全面发展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换而言之,大学生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就必须通过接受高等教育,在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社会适应、个人素养、个性特征方面奠定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有着特殊性。大W生的个性发展,就是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特点,对学习方法和内容做出准确的选择和科学的判断,同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学会思考、注重创新的意识和勇于进取、大胆实践的能力。“人学”思想认为:只有“充分发展个性,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才能逐步实现自己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中展示自己,积极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个性的全面发展”[2]359。个性发展不仅对个人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个性发展必定受到客观物质生活的影响。因此,高等学校应该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挥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功能定位,科学界定大学生个性培养的目标,合理激发大学生个人素养提升的因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三、基于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的大学生全面发展及培养策略

大学时代正是大学生个性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着独特的个性与追求。因此,在坚持学生的主体性与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的主导性相统一的同时,高等学校应当注重挖掘学生个性发展的潜能,提升学生个性发展的水平,最终帮助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大学生个性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策略构想――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

所谓“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是指高等学校以“人学”思想为指导,综合考量、评估学生不同个体的兴趣爱好、人格特质等自然属性,分层次、分众化开展专业认知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提供可实现目标的素质拓展活动群和专业教育课程群,并帮助学生明确大学期间的阶段性目标、规划人生发展方向,在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实现全面发展的协同。“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的制订,在顶层设计上必须坚持以“人学”思想为中心,以人才培养目标为遵循,以大学生个体素养拓展、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尊重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盘活学校育人资源,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突出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体间性[3]41。要把“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作为目标,将素质拓展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过程以学期(或学年)为时间单位分阶段实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助力大学新生开展自我认知,进行生涯定位。

大学新生在入校之后,入学教育往往配合军训展开,学生此时通常对大学生活充满新鲜感及对未来的生活工作产生迷茫。这时,各高校应借助专业测评工具或和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为高校新生进行形式具体的新生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性格测验等,使得新生能够顺利进行自我认知,从而制订正确的学业或职业的规划,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在进行过一定的自我认知之后,高校新生对大学和自我的环境已经有了一定的定位,此时,各班级辅导员或者具体负责老师应当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明确个人发展方向和目标,组织学生通过软件测评,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结合各专业的特殊情况,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对大一新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进行生涯定位。

(二)努力提升老生综合素质,制订生涯规划。

步入大二,学生对大学生活已经有了自我了解,对自身也已经有了一定的定位,此时,高等学校应根据学生对学业(职业)规划的不同需求,帮助其制订合理的实施计划。实施计划包括课堂学习、课外实践两个主要组成部分,便于学生在不同时间节点自主选择具体的课堂学习或课外实践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相应专业课老师、辅导员在此过程中进行一对一的跟踪指导。另外,在开展这一工作前,由学校提供统一模板参考实施。

(三)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估,修正阶段性目标。

每学年,学校组织学生对照个人阶段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生学年考核工作,检查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总结经验。针对一些未能完成计划的情况,组织学生全面分析,查找并指出不足,及时提出目标修正措施或整改意见,使得学生的规划更能适应学校的成才环境,更符合实际情况,更有利于个人成才。

(四)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保障目标牵引取得实效。

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要求高校各部门之间分工协作,积极配合,整体推进,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合理规划,积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伴随着“目标牵引式学业规划方案”的实施,学校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帮助学生,如学生处,这是与学生最密切的一个部分,辅导员和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应当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培训,使他们在与学生的日常相处与交流中潜移默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并通过一系列的班级活动带领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学校各二级院系团委也应通过一系列活动,完善并丰富大学生的课外素质拓展体系,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寓教于乐,满足广大学生的成才需求。除此之外,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图书馆也应建立健全相应措施,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现状;教育教学改革

为了让涉农专业大学生努力学习,高等农业院校多方调研,反复研讨,探讨“教什么”和“怎样教”才能更多更好更充分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培养行业优秀接班人。可这仿佛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很多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并不领这个情,他们并不都想将来成为农业领域的科学家或企业家,有的甚至“轻农”“嫌农”,学习兴趣每况愈下,学习劲头日渐低落,学习状态令老师、家长和社会担忧。如何把“教”和“学”有效结合,将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课堂、吸引到对专业知识有效摄取上来,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

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大一上课不迟到,大二上课总迟到,大三上课教室睡觉,大四上课了还在宿舍睡觉”。这句话虽然可能有些以偏概全,但说明部分大学生对待课堂的态度和上课状态。调查显示:有78%的学生经常出现上课犯困、精神不振、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90%以上的学生有逃课行为,70%的学生有重修补考现象。究其原因,认为对课程不感兴趣的占27%,不喜欢老师教学方式的占19.1%,缺乏学习动力的占21.2%,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占11.2%,认为自己学习效果更好的占9.9%,学生会、社团、兼职繁忙的占5.9%,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占5.3%,课外时间经常去图书馆和偶尔去图书馆的学生分别占12.5%和46.4%,只有考试才去的占21.4%。从这些课堂和课外学习状况以及较大的课程重修比例和较高的逃课率来看,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容乐观。

二、高等农业院校学生学习情绪低落原因分析

(一)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动力不足

古今中外名人读书志做圣贤,有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优良传统。他们刻苦学习,奋发上进,为国家和百姓承担重任。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志向;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决心。美国总统奥巴马面对弗吉尼亚州阿林顿郡韦克菲尔德高中学生时说,教育不仅仅对学生个人的未来有重要意义,对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决定整个国家在未来迎接重大挑战时的表现。美国需要每一个学生都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技能和才智去解决许许多多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他教育学生们为社会、为自己所热爱的国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学习,把学生读书定性为国家发展和民族繁荣的需要。殊不知这恰好是中华民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秀文化体现。

近代中国教育导向造成学生学习第一,学习的目的大多是“完善与实现自我”,直接而现实的目的是“谋求职业自食其力”,还有一些是“努力提高社会地位” “多挣钱追求物质生活”等。20世纪80年代,老师用“将来穿草鞋和穿皮鞋”的差别来激励学生好好学习;20世纪90年代,用“走路和开车”相比较;进入21世纪,就用“农民工和高管”作对比;最近网络直接告诫学生,不好好读书“换来的可能就是一生的卑微和底层”。现在的学生基本不说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认为那是大话,是空话。一贯的教育滋养了学生读书的功利心,学生关注自我倾向明显,缺乏远大志向,没有危机意识,不愿下苦功,不愿从事辛苦的农事工作,忽视了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责任,学习动力不能长期保持,学习动力不足。

(二)中学的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影响根深蒂固

现行的高考制度让中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背负了过重的心理压力。若把人的心理状况比作弹簧,高考制度使得学生的这根“弹簧”在高三时被“一压到底”。根据人的自然成长规律,中学的学习不应太紧张,到了大学才是真正应该努力和刻苦钻研的时候。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决定了学生的求学和人生之路要提前赶紧,颠覆了学生“循序渐进,逐渐绷紧”的学习心理,使得大学生的“弹簧”猛然跳起,无法轻易掌控,眼看着大学生彻底放松却苦无良策。中学的应试教育决定了学生学习只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学习动机非常明确;而失去“高考指挥棒”的大学生,目标迷茫,学习动机缺失、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也不高。中学应试教育还导致教师重知识轻能力、重灌输轻启发、重苦练轻思悟,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致使好奇心强烈、求知欲很高的中学生形成学习的依赖感,以至于进入无人督促的大学后不知所措,自由时间不知该如何安排,随波逐流,放纵自己,不努力学习。

(三)高校经费来源机制影响了学校对人才质量的严格控制,学生学习压力不够

高等农业院校办学资金的来源一方面是国家按学生人数拨款;另一方面是靠学费提取,并且学费提取所占比例在逐年增加。不管是国家拨款还是学费提取,都得有生源,有些学校为求生源充足,以至于进口把关不严,出口不能过紧。涉农高校在一流生源争取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有时为保证生源,学校不得不调剂或降低录取分数。生源质量参差不齐,若再加上太多的学生不能按时毕业或不能获得学位,直接会造成生源吃紧、办学资金吃紧、优秀教师流失等恶性循环。实践证明,较高的淘汰率是国外一流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保证。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总体生源质量不高且淘汰率较低,致使学生学习压力不足,所以学习状态不佳。

(四)信息时代对大学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1.网络时代对教师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网具有个性化和群体性互动的特点,不仅可以实现个性化教学,还能够将因材施教发挥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学习的过程由传统的一次性接受教育发展为终身接受教育再到现在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网络的兴起要求教师更勤奋、更博学,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在教学手段上更具创造性。

2.网络大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

网络大学是互联网的衍生物,让一些课程直接在网络上讲授,这直接对传统的课堂式授课提出了挑战。教师利用网络在网上以公开课的形式授课。目前虽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课堂讲授型教学,但对其影响不容小觑。普雷斯顿大学一个社会学教授在网络上有4万名注册学生;中国目前有一些高校,学生学习英语不愿听本校教师讲课,更喜欢直接收看网络讲堂;还有很多高校所做的网络授课课程、精品课程或者核心课程,其电子版在网上作为移动教材,可让学生随意下载,通过网络直接观看。

(五)与其他高校相比,农业院校地位仍然较低

长期以来社会的习惯性思维以为“农”就是种地,高等农业院校就是教人好好种地的地方,再加上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低、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不少大学生在思想上形成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轻农”和“嫌农”情结。在中国农业人口居多,广大农民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却一直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所以很多农村学生读书就为跳出“农”门,觉得上了农业大学在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农”字,对农业科学知识不感兴趣,将来也不愿干与“农”有关的工作。当一个学生走上与自己兴趣和潜能毫无关系的道路时,就会呈现出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

三、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思考

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改革要结合网络时代大学生知识来源范围更广、学习手段更加先进、学习兴趣丰富多彩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善于将国家、社会责任和大学生个人发展有效融合,把“教”与“学”有机统一,把学生的思想塑造、个性发展同国家民族的伟大复兴有机结合,努力培养志向远大、责任心强,精技术、会经营、懂管理的行业接班人;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打造与时俱进严谨治学的教师团队,搭建广阔的学习和才能施展舞台,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学生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加强入学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转变从业观念

针对中学时期学生接受的是“手把手”“硬性地灌输”的教学方式,针对部分大学生读书功利心倾向,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教学应该加大入学教育力度。新生入学后,及时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加大对专业内容和专业重要性的宣传,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引导学生制定今后3~4年的学习规划,明晰学习内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以国家富强、民族昌盛为己任,让学习动力持续释放。

(二)教学改革应符合新时代大学生需要

新时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和个性思维较强,对自己在知识上的理解非常自信,对所受的教育有自己的要求,不希望自己的大学再是机械式的读书时代。因此,学校要力求将自己所“给”与学生所“欲”有效结合起来,在课程设计上循序渐进,在授课教师配置上改变传统的“一张面孔一学期”的平淡无奇的状况,通过安排一门课程由多人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最懂的人讲授自己最拿手的课程内容,以增加学生听课的新奇感和学习兴趣。

一些比较现实的大学生希望对所学内容能够进行实践式理解,不再是泛泛而谈、靠想象去猜测知识的结论,希望老师讲解知识时最好是提纲挈领,知识模块化,易于掌握且学习效果明显。学校要根据学生成才的需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进行实习内容和方向的自由选择。教师可以采用“微课”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铺垫式教学模式,使教师的电子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的资源应用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教师授课应讲求技巧,体现授课艺术

学生之所以对某些学科厌学,与授课教师有密切关系。教师的人格具有巨大的感召力,能直接影响学生。教师必须摒弃照本宣科、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授课方式。针对课堂上只有教师讲,学生上课只提供耳朵,上课容易走神,容易疲惫,容易厌倦,进而产生不喜欢、不想学以至于对整个课程不感兴趣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教师讲和学生讲或者学生问兼而有之。对一些基础性、知识性的内容章节,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集中备课,择优者讲授,然后同学评议,教师总结,形成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与“学”相互促进。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为学而教、为学而改,学生缺什么,老师就教什么,从“重教轻学”到“为学而教”,从“知识传递”到“培养能力”,激发学生内心对知识的渴求、对能力素养提升的追求,培养学习兴趣。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对专业及其以外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积极主动,“教”的成效自然也就显示出来了。

参考文献:

[1]郑小波.“三农”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张松.高等农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8,(4).

第3篇

调研以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对象是武汉大学各院系新生中的800名新生,调查内容涉及消费、心理、社交、学习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该报告是继全社会对“70后”、“80后”全面关注后,中国高校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较为权威的解读。

在被调查学生中,仅有10.9%的人热衷于标新立异的文字或者装扮,这与社会上流传的大部分“90后”喜欢使用“火星文”和“非主流装扮”的说法大相径庭。与前几届大学生相比,“90后”新生不仅对生活质量和品位有更高追求,还注重社交与审美。除此之外,他们的情感经历却超出人们的想像,这与父母、老师希望的“不问感情、多问学业”有些出入。

热爱读书、出手大方、电子产品不离左右

调查显示,在“90后”新生中,有62.3%的学生保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兴趣爱好涉猎范围超过“前辈”。在这些“90后”大学生中,每月消费主要用于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方面的学生,占总人数的65.6%;而每月主要消费在娱乐性支出、电子产品以及化妆服饰等方面的学生,比“80后”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分别为38.8%、22.8%和20.1%。其中,手机、电脑、相机等数码产品非常普及。“90后”新生中,91.9%的学生配有手机或小灵通,几乎实现“人手一机”,近七成学生拥有电脑,而购买了MP3、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的学生接近六成,甚至有8.1%的学生拥有汽车等奢侈消费品。

报告认为,这表明“90后”的大学生更注重与信息化时代的接轨和自己的外在美,但其中娱乐性支出比例较高,也隐含着部分奢侈消费的成分。

此外,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烟酒消费的比例竟达5.4%。这一数据既表明“90后”的一代学生在社会监督和家庭教育方面的缺位,也反映了这一代大学新生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早接触社会,体验了社会生活。但即使这样,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在被调查学生中,有66%的人倾向于“月月有余”的消费方式,选择透支消费的仅占不到5%。

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与此前社会多数人群所认为的“90后”“消费观念超前”的情况相反、这表明依靠真才实学考入名牌大学的“90后”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更加理性、务实,而对有信用风险的消费持谨慎态度。

经济独立意识差 心理抗挫能力弱

对新生每月生活费的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间贫富差距拉大,最低不足每月300元,最高超过每月2000元;但近半数新生的月生活费在501元至1000元间。这表明家境十分贫寒的学生仍然存在,也说明高校助学贷款和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扶助手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查中确51.4%的“90后”新生表示:若生活费透支,将向家人索要;只有18.1%的学生打算通过打工赚钱、自力更生的方式弥补。这反映出“90后”大学生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经济独立性方面的意识比较缺乏,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高校和社会应该重视给“90后”大学生更多锻炼自我、参加实践的机会。

关于“遇到挫折心态”的调查表明:大多数“90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偏弱,抗压能力明显不足。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新生表示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调查中,有64.7%的学生认为责任就是“要为自己做的、决定的每件事情坚持下去并承担后果”,体现了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能够比较好地理解“责任”的概念,敢于承担责任;但也有9%的“90后”认为“应该摆脱责任的束缚,做人开心快乐就好”。

调查显示,有34.5%的新生缺乏理想、信念和人生规划;32.2%的人不相信梦想和信念对人生的影响;但却有77%的“90后”新生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接受调查的“90后”新生中,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这表明,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的积淀和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90后”大学生不因循守旧,崇尚创新精神、探索精神。

恋爱不稀奇 崇拜政界商界成功人士

调查发现,家长制和与长辈间的代沟是“90后”与家人沟通的最大障碍,近四成学生认为“家长限制自己的行为自由,不重视自己心里的想法”是与家人沟通不畅的原因:还有25.5%的学生则认为自己与家长问存在“代沟”。但在关于偶像和榜样的调查中,八成“90后”大学生在选择文体明星为偶像的同时,还表示自己崇拜政界、商界的成功人士,并以他们为偶像或榜样。

此次调查还发现,有50.6%的“90后”新生承认,自己在进入大学以前就已经谈过一次“恋爱”,其中接近10%的同学谈过多次。令人关注的是,调查结果显示,“90后”大学生对于青少年早恋和婚前问题的看法,不会“谈虎色变”。在受调查学生中,约有22.7%的新生表示赞成,并认为“自由快乐就好”;另有37.5%的新生在表示赞同的同时,认为“不可轻率、应有责任感”;还有近四成新生表示反对或不愿表态。调查报告认为,这充分表明了“90后”大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方式。另有专家表示,当代青少年对于“早恋和婚前”赞同者居多的趋势,必须引起各方关注。

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靠电话、短信和QQ等方式。“发短信和打电话”、“聊QQ”分别以74.1%和63.7%的比例高居榜首;而传统聚会联谊和信件交流等沟通方式则不被“90后”青睐,仅有17.4%和13.8%的“90后”愿以这种方式交朋友。同时,有77.4%的学生感到缺少知心朋友,会因自己无人倾诉而觉得“莫名空虚”和“无助”。

法学专家忠告 要在大学毕业前建立独立人格

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与“70后”、“80后”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个性更加独立,在独立思考与选择上,“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主性;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90后”,接受的海量信息使他们的思想更为早熟,对每样事物他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他们自信张扬,充满激情。他们对个人的发展更有计划性。“90后”大学生意识到肩负的社会责任,他们很少有什么口号,而是更注重实际、实用,他们蔑视形式,不屑口号。这些都是“90后”大学生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显著特点。

第4篇

一、经典诵读与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

《大学》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人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谓的“人文素质”,在范志华教授认为,主要是指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人类文化的灵魂,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宿主,对人类的心理机制、情感世界、意志能力、价值取向、审美体验、意识形态和理想模式都具有决定作用。赵悦林教授认为,人文素质。其涵义分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讲,是指一个人成其为合格社会公民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从大的方面看,蕴含了民族精神之中的爱国思想,表现为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的一种气节。经典诵读与人文素质的相辅相成,没有经典诵读的铺垫,人文素质的发展也将是一句空头炮,经典诵读属于人文素质的发展的下的基本方式,校园文化建设等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发展。

二、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

现目前,部分高职院校校园场所中出现公共场所吸烟、谈恋爱、喝酒等各式各样的不文明现象,从这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可以窥探出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除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需要具备了3个基本的表现:

1、人文知识。经典诵读的目的,是在为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除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通过更多的方式来了解中华民族文化,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人文思想。人文思想是把我们民族的特色、个性色彩一些基本的文本理论通过如经典诵读的方式展示给学生本身,通过辅导员老师,或者人文素质教师传达给学生。特别由于现目前高职院校过分重视技能教育,轻视人文教育,导致部分学生对人文素质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清,认为学习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浪费自己的时间,只重视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训练。这样的结果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对于形成健康的人格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3、人文方法。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对于人文素质教育只是做表面功夫,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只是通过简单的人文教师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而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基本实践缺乏,部分学生由于人文方法的缺失,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交际能力上面存在非常大的问题。

三、高职院校推行经典诵读培养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

人文素质教育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提高。因此,四川现代职业学院在推行经典诵读这一环节,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我们学校大多设计的专业为技能型,技术型,在文科类设计上面较弱。大多数高职院校的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缺失较为严重,而我院从院领导到辅导员老师至学生个人都比较强调学生明德修身,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个人素质。采用了推行经典诵读这一方式。通过经典诵读对高职学生进行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和引导,促进学院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养成,这也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乃至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每天早自习,由学生处牵头,提供相关的经典诵读的参考文本,各个班级根据自己本专业特色自己挑选经典文本,学生在早上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进行经典诵读。朗朗书声,让整个校园弥漫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文化冲刺整个院校。

四、以经典诵读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路径

1、提高自身品读经典的能力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千古名言。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诵读经典,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诵读经典,不失为我们老师的一个管理学生的好途径。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在管理学生中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破解了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快乐阅读之路。让学生也感受到了高职大学生对于文化的渴望,认为文化、素质与自己的专业是息息相关的,不是完全无关。辅导员老师自己先理解到经典文献的意义后,通过经典诵读,可以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情操的培养,端正部分学生的品行,达到更好的优化管理班级的目的。

2、通过现代教育方式丰富学生的人文教育资源

利用整合学校的图书馆资源、网络教育等,结合自己学院的特色来办理和提升人文素质能够得到好的成效。比如,我院各位专业老师都要推荐专门的书籍给学生,让学生进入图书馆学习看书,各个系部、专业进行专门的活动,如朗诵比赛、主题班会活动,促成经典诵读的进一步发展,当然学院能够开设专门的讲座,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经典诵读的发展。

第5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价值观念;审美取向;个人未来与社会和谐

一、我们为什么需要“美育”

     “美育”是人们进行审美时必须要经历的一种高级过程,是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审美也是以基于“美育”之上并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的为目的,所以,审美既是精神的象征,也是对于人格魅力的自我锤炼。

    朱光潜先生说过:“人心之坏,由于‘未能免俗’。什么叫做“俗”这无非是像蛆钻粪似地求温饱,不能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作高尚纯洁的企求;总而言之,‘俗’无非是缺乏美感的修养”…… 我需要审美,需要美感修养,审美是一种人生实践,美是一种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美”能让世界充满爱,能让人类和谐!

就当今的大学教育的来说,我们往往是重视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之重要的“美育”。在实现自我健康完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美育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并藉此在帮助大学生来正确地 “审美”,“美育”从人的成长开始就具有独特的功能并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美”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一个人心里如果缺失了“美”,那它还会剩下什么呢?或许就是“丑”与“恶”,那么在人的骨子里也就一定“装满”着报复、仇恨、怀疑,如果是这样:这个世界就会缺失来了“爱”,剩下的只有掠夺和战争了。希特勒少年时原本酷爱美术,但因考试未能及第,与美术无缘。试想:如果当时的主考官“高抬贵手”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多了一个创造美、爱美的人,就会少了一个战争狂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可以避免一场战争。可见,这个世界如果缺失了“美”,现实将会变得多么地可怕。当今社会,尤其是当今大学生,他们并不缺乏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过份渲染和教育,往往会冲淡和流失应存在他们心里的那份“爱”,往往会让他们没有时间或者根本来不及“修炼”自己的那份“美”。我们为什么要“美育”呢?答案很简单:通过“美育”可以美化人们的心灵,并使人们有美好的行为,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美”了,真正的“美”是可以改变社会的。     

二、通过“美育”使大学生正确地“审美”

   (一)“美育”途径的多样性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同学科的人感叹不懂艺术,不懂审美,他们觉得美很神秘、很遥远……因此,如何正确地引导大学生们去认识“美”去发现“美”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美育”需要多途径地进行,审美也要从从生活实践的现实性、具体性和多样性出发。蒋孔阳先生认为“美”是存在多样性和丰富性的。他认为:“美感的差异性,源于生活方式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一个人对美感的认同程度和方式决定了他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同样,人类活动的具体性也决定了与生活目的直接联系性,然而美与美感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美“必须像生活本身一样,是具体的、感性的,我们必须通过感觉才能把握它”。

(二)通过艺术欣赏来进行“美育”和“审美”在感受“美”的同时中追求情感升华,提高自身素质,这就是“审美”的价值感。这种价值感也取决于它的普及性。虽然目前让艺术普及与现实存在差距,但如果不进行普遍的“审美教育”,这种差距将会愈来愈大。

审美教育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值得我思考的是:艺术专业往往也会把技能与“审美”教育混为一谈,还未能分清艺术技能与“审美”方式的区别,艺术技能还只是停留在表层,技术不等同于“审美”,也就是说:有好的技能并非就有好的审美能力,这就犹如好的演奏家并非是好的音乐家一般。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主流艺术,其中沉淀的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包含和显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价值观与道德观念,如果有一天,我们每个大学生都能够学习或者欣赏中国的绘画艺术,那么,我们未来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必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二是要多进行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讲座,“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这样的诗句给我们创造了多么深远的意境啊!其中的一个“直”和一个“圆”把大漠边关的辽阔和苍凉勾画的淋漓尽致!三是对大学生要多进行“国学”教育,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高度总结。它的意义在于:正本清源、扬清激浊,传承中华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目前高校讲座大多为技能辅导、未来职场、个人发展方向等,这类讲座虽为必要,但也终究难以解决学生个人技能、个人素质与未来社会关系诸方面的问题,我们引导学生的审美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一是对美的感性直观形态的获取;二是对美的认识的升华和享受,并藉此能够让大学生能达到自我的洗礼与自我升华的目的。

结语:

其实我们对学生的“美育”需要加强,我们学生的审美也更需要引导,正确的审美引导是素质教育重要环节。前面谈到的“美育”是以部分艺术门类的讲座途径,这些门类虽为提高大学生“审美”素质的主流的艺术,但我们知道:要想通过几场艺术讲座来立竿见影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似乎还有些天方夜谭。但我们深信不疑的是:这虽为“美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重要的是只有审美能力的提高才能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我们的艺术教育、审美教育还必须坚持不断、持之以恒地展开才行!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我们学生的审美虽有些不尽人意,但我们不能简单地责怪他们,要从教育的自身去寻找根源,我们对学生的“美育”还欠缺,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欣喜的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真正的“美”,如:“大学生自愿者”、“社区服务者”、“支教自愿者”、“义务宣传员”、还有雷锋形象的回归。 他们才是最美的,是最值得我们感动和尊重的,他们的行为将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美育”产生积极的典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易中天. 破门而入[M]. 第二版.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第6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法;外国文学;立体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人们的学习范围和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和认知理论的混合式学习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校文学课的传统教学普遍存在程式化、教条化的倾向,尤其是在外国文学课堂上,由于东西方文化视角的差异,学生的接受与课堂知识传授、文本内在含蕴的传达都存在落差。采用新媒体等新兴网络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利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构建传统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制作、慕课式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模式。发挥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第二课堂学习作用,既可以调整这些落差,又可以保障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实现“用中国人的灵魂”研究外国文学史的教学目的。

一、在教材处理上,改变大学生课外不读教材,上课不带教材、不记听课笔记的现象

立足权威版本,选取以郑克鲁为主编,由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面向21世纪教材”《外国文学史》及《外国文学作品选》为主讲教材,以其他原典书目为辅助,给学生提供阅读书目,将课堂文学史教学和文学原典阅读相结合,通过读书报告会、读书笔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通过讲解重要作品,将之改编成课本剧或进行诗歌朗诵会等,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培养学生的听说、写作以及表演能力,从而提高教材的实用性,促进学生与书本之间的沟通。

二、在教学内容上,融合创新思维理念,将专业理论与学科实践相结合,增加实践性课程内容比重,将听、说、读、写技能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

因受课时量限制而在课堂上不能讲解的,但有助于理解作家作品、文学大思潮、文学现象的相关教学内容留给学生做课外独立学习。具体方法:(1)每次课程之前,利用课程平台上传的教学资料、教案、课件、教学笔记、参考书目、教学视频等,要求学生自学相应章节,在课前完成知识的自主学习,并总结思考题,在课后练习。(2)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网络提供教师讲义、经典作品选读与分析、外国文化背景、英文作家作品介绍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全面的了解。(3)学生可以通过网站上的在线测试,衡量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4)对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成果教师要及时汇总、整理,建立参观访问、观看影视资料的心得体会,建立社会调查报告、音视频等资料档案,并及时上传,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增长其社会实践活动能力。(5)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了解学情,并及时整理相关数据,以利于教学内容的适当增补。

如,在讲授第七章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代表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创作时,课前在课程平台上预习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朗诵视频,了解作家生平及社会影响,按照书目阅读作品《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理解和把握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创作的密切联系。课堂上以讲授为主,分析托尔斯泰的“勿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以及“宗法制农民思想”与创作的密切联系,讨论托尔斯泰主义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课后学生自己总结“托尔斯泰主义”的概念,写到课堂笔记本上。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总结。

三、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教学、第二课堂设计、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多媒体教学等多角度、多形式配合课堂教学,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

教师成为“引导者”,学生恢复自我主导“角色”意识,使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

1.在课堂教学上,以传统的课堂讲论法、讲演法为主,辅之以多媒体,依托课程平台,适当引入慕课式教学方法。(1)发挥多媒体教学内容比传统教学密度大、容量多的特点,精选经典视频片段和图片,摘录原著篇章,利用课件制作中的链接功能向学生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国内外新信息、新动态、新观点、新数据等,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通过计算机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既能丰富教学内容,又能拓展学生视野。(2)利用新媒体等网络技术辅助高师文学课教学,如,利用校园网课程平台,采用微课、慕课式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上传教学资源,实现文学课教学与学生期待视野的融合与超越。具体方法是:①遵循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的原则,从985、211高校引进MOOC教学视频,链接慕课中文网、网易公开课等,针对主讲教师不能亲临,无法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开设课程时设置辅讲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将教学视频内容深化;②在网络课程平台上进行辅助式微课教学,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和思考。教师课堂上引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在第二课堂设计上,注重实践性教学。具体方法:(1)适当采用人性化的“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依教而学”向“先学后教”的转变。在课前预习阶段,指导学生按照思考题,自主地、以自己的节奏、用一种较放松的心态在家学习。(2)每学期预留50本图书目录,其中必读10本,学生按照兴趣在预留书目里自由阅读文学原典,选择性地做读书笔记或在课堂读书报告会上以“我喜欢的一本书”方式向同学推荐。(3)鼓励学生公开、文学作品等,完成学生对文学文本意义的补充与完善。

3.在考核方式上,避免以往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建立灵活多样的考核评估体系。发挥网络教学作用,在课堂表现中引入在线讨论、在线测试、调查问卷等环节。具体由平时成绩、期中测试、期末闭卷考试三部分组成。在综述性论文报告、闭卷考试和平时出勤、平时表现基础上,引入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形式,学生发表作品可作为实践学分记入平时或考查课成绩,增大实践性测试部分的分值比重。

平时成绩重在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此项占总成绩的20%),由课堂出勤、课堂表现组成。课堂表现除包括学生当堂表现之外,也可通过在课程平台在线测试、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自由发言、讨论,以研讨性教学方式进行。

课堂出勤占10%。教学周16~18周,一学期至少点名10次。缺勤一次扣1分。迟到或早退每两次扣1分。事病假每3次扣1分。

课上表现占10%。研讨会或读书报告会发言、课堂笔记检查、读书笔记检查;课程平台在线讨论和测试等各占5分。

在课堂表现环节尝试进行慕课教学测试方式,借助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设置进阶式小问题、小测验,学生只有全部答对才能继续听课;如果有疑问,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最终会有来自教师或学习伙伴同步或异步的解答。

期中测评重在考核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此项占总成绩的30%。(1)引入半开卷考核形式。①从参考书目必读10本中,任选其一,要求当堂完成配合教学内容的从文论或文学批评角度进行的课程论文。(有原创观点,能自圆其说,字数不少于1500字。根据具体情况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②每章中选择一个代表性作家或作品进行续写或改编课本剧活动。(2)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习发表文章,学术论文,参加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活动获得奖励等,可作为优秀成绩取得的一个衡量依据。(3)每一次教学是讨论课的,可凭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实际表现为其打一个分数;有论文写作要求的,则依照论文写作情况,为其打一个分数。一个学期下来,为每个学生合算一个分数,列入本学期的期中成绩。核算百分比后记入期末成绩。

期末闭卷考试部分占总成绩50%,对期末考核环节的考题类型进行革新,减少考查外国文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等题型的数量,增加考查综合运用能力的论述和作品原典阅读的文本分析题型比重,百分试卷里各占50%。五道大题中的最后一道为文本分析题,没有固定答案,要求学生主题思想清晰,利用学过的文论、叙事结构等方面观点进行分析,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除上述教材处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革新外,为适应新时展趋势,整合校际教学资源,外国文学课程可进行如下资源建设。①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通过外国文学课程平台建设将已有的教学资源数字化;上传教学材料、教学课件、笔记、阅读书目、多媒体视频、图片的收集整理等工作,对转化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编目存档,实行专业化规范管理。②参加外国文学慕课教学课题开发任务。MOOC(慕课)是一种新型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核心概念是“微视频、小测验、在线互动”,将在线学习与教学模式改革很好地结合起来。针对外国文学教学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现状,可以采取申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资助来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研究,提供理论支持。③实践教学资源。建立有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外国文学实践教学行之有效的范式。

综上所述,只有适应时展的要求,将在线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与课堂外国文学教学融合,实行多重交互的混合式教学法,才能解决外国文学课堂长期以来的教学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的矛盾,使课堂教学设置更符合培养创造型人才目标要求。改变文学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毕业生个人没有产生太大意义,缩短所学的文学课内容与实际工作需要之间的差距,从而尽量减少文科大学生因就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现象。

参考文献:

傅美蓉.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03).

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教育 阅读疗法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大学时期是人一生中情感最丰富、最激烈、最动荡的时期,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其心理发展水平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大学生一方面处于不断求知探索之中,另一方面又处于压力、竞争之下。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生命不负责任。一旦遭受挫折,就会产生厌世的情绪,做出极端行为,甚至走上人生的不归路。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使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大学生选择终结生命作为一种解决挫折、打击的方式,与缺乏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有直接关系。所以重视和倡导生命教育,不仅意味着对大学生个体自然生命的关怀,而且意味着对大学生生命价值与人生态度的引导与提升。目前,生命教育已在全球迅速展开,生命教育将帮助大学生认识并珍爱自己的生命,寻找自身的价值体系,提升生命的质量。

(1)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是通过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和终结,从而尊重生命,珍惜有限生命,建立起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价值观、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教育[1]。大学生生命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而珍惜生命的价值,建立健康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起点,发展生命、完善生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为宗旨的教育,它通过关爱、珍爱、尊重生命、提升大学生的觉悟,引导其成长与发展。

(2)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背景

近年来,大学生危害自己或他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相当一部分人的生命观存在着较大的偏颇和误区:生命意识淡薄,不懂得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与珍惜,抗挫折能力低下,常常采取消极或否定态度来应对困难。大学生生命教育已成为目前高校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我认为生命教育需要的方向与原则应该是首先考虑到“要活着”,而不是“不想死”的问题。

西方生命教育的传统观念:“生命教育的研究源于对死亡的思考”的陈旧观念,不足为范。(见1959年心理学家赫尔曼《死亡的意义》一书)渴望活着自然不想“了断自己”,那还用说吗?我们对青年人的教育应该与其生命蓬勃、憧憬明天同向和一致,而不是一些让人感到灰暗和沮丧的观点。

生命的本质和本能是维护生命、冲向发展、展望前途、指向未来的。动物和人生理心理的天然趋势便是如此。因此,我们对大学生生命教育方向的原则是极力扶植它固有的可能的处于潜隐状态的生命朝气和生命驱力,使其心态阳光,生机勃勃。

为了让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阳光,积极去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及社会的灰暗面,我们可以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引导。

(1)热爱生命。拓宽和浓厚他们对生活的美好兴趣,并使他们具有多方向发展的渴望和想法。如此,一方面受挫,其它方面仍兴犹未已。

(2)与家人、朋友以及学校、事业单位建立强劲的相互吸引关系。我们爱他们,他们爱我们;而且会易位而思,我的自裁,走不归路,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痛苦和损失。

(3)有建立事业的志向、进取的驱力,战胜困难、化阻碍为顺利的信念,拓展思维的能力或信心。

(4)有发展思维的习惯与能力,想得宽、想得通,就不会想不开。不绝望,有希望,会想死吗?

(5)学习心理学,懂得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人的心理,人的情绪有两极性的自然转化,否定、紧张、消极的情绪自然而然会向肯定、松弛、稳定转化。―般情况下,过一段时间就会月明风清,心情就会转好……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宣泄和外抑制疏导心理。宣泄的方式可以利用文艺方式和与人倾诉衷肠、观光旅游等来解决。外抑制,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己做一些费神的事转移注意力,忘记不愉快的事情与记忆。

以上谈到的五个方面,由于目前高校图书馆服务于学生的能力在飞速发展,可以在大学图书馆鼓励学科馆员开展心理导读服务,同时可以通过应用阅读疗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疗法的引导,让学生感悟到每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历经不同的精彩与辉煌,以及它的慢慢沉浸于宁静,最后回归于自然,每一个状态与过程都有它的不同的优美和独特的风景。

二、阅读疗法的研究进展

“阅读疗法”(Bibliotherapy,或译为“阅读治疗”)一词源于希腊语,是“图书”与“治疗”两词的合成,指利用阅读图书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阅读图书,辅助医治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紊乱病症。阅读疗法的本质是通过阅读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应对各种外界影响的能力。阅读疗法在西方国家非常受重视,1961年,“阅读治疗”一词首次被收入第三版《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并给予了这样的解释:在医学、精神病学领域,利用精选的阅读材料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同时,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人们解决一些有关人本身的、内在的问题[3]。

阅读疗法在西方己经有几百年的历史。早期的阅读疗法带有宗教色彩。中世纪时,就有利用宗教类书籍辅助治疗的记录。美国的著名内科医生本杰明是第一位正式开展阅读治疗的医生。他在1810年提出,通过阅读有益健康的读物来减轻压力,矫正病理情绪状态。20世纪30年代后,阅读疗法得到了西方国家相关机构的普遍重视。193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医院图书馆分会设立了阅读疗法委员会。1964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召开了第一次“阅读疗法”研讨会。20世纪80年代,在人们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阅读疗法在心理治疗中开始得到重视。目前,阅读疗法在国际上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近20年内阅读治疗作为一种干预措施,被许多的专家应用于临床治疗如进食障碍、强迫障碍、自杀行为的干预手段和教育发展。

阅读疗法被西方医学界用作治疗精神病的工具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我国对阅读疗法的研究尚属初级阶段。我国对阅读疗法的专门研究起步很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将国外的研究引入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对阅读疗法的概念及适用症进行了探讨,在理论研究方面有了比较成熟的发展。2008年王波先生学术专著《阅读疗法》的出版,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阅读疗法研究体系。阅读疗法不仅是人类治疗身心疾患的需要,而且能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从而调整心理状态,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目前阅读疗法已从理论研究进入了实际应用当中。阅读疗法研究的热点主要是阅读疗法干预和将阅读疗法应用于临床的研究,而针对高校大学生开展阅读疗法的探讨,成为了我国阅读疗法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阅读疗法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的实施

阅读疗法以书为媒介,其内隐性和保护性方式,符合大学生思想的心理发展特点,易于推行和被接受。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品的感情内涵引起程度不同的共鸣的过程,从而改进大学生的处世态度,引领大学生思索生命的意义,明确人生的目标,寻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与定位。读书可以使居无定所的思想稳定下来,使那些迷惘和困惑的灵魂找到家园,使大学生能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顿悟解决心理冲突的途径,提升生命的质量。

1.高校生命教育中应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

在高等学校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老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讲授和引导,让学生懂得使用正确的书籍进行正确的阅读,理解生命成长特点,把握好生命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调节生命成长中形成的内压力。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使他们充分感受到阅读疗法是一种及时、可行、有效的好方法。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寻求帮助的迫切性。在高等学校开设与阅读疗法相关的专题讲座,可以帮助大学生开阔视野,引导他们心胸豁达、积极向上,懂得生命的美好与脆弱,辩证看待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疾病和挫折,走向人生的美好与完善。通过开展这样一系列的生命教育讲座活动来提醒大学生要认真对待生活,珍爱生命,过有意义的人生。使他们在学习专业技能之外,增强对美好生活的选择能力,对是非美丑的辨别能力,对人生目的、价值、意义的探索能力,从而正确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总之,要引导大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认识、发现、创造生命的意义。

2.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大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因此,当大学生遇到心理困扰时,可以通过阅读相应的书刊这味“心药”来获得心理帮助,排解困扰。需要通过阅读来调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增强意志品质,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正是大学生这种心理需求和图书馆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图书资源优势,为图书馆的工作赋予了新的服务内涵[4]。从大学生自杀的个案可以看出,有的大学生之所以选择轻生来结束自己年轻鲜活的生命,就是对生命失去了信心,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对于死亡的亲近,折射出大学生对人生的目标和生命意义的缺失。大学生在自我发展的道路上,充满了挫折和不确定性因素,因此需要成功方法的指导与借鉴。文学作品所蕴含的力量之大,甚至能够改变读者的命运,帮助大学生重塑价值观、人生观,缔造优秀的人格。近年来,励志图书的大量出版和持续热销,诸如《生命的重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自己拯救自己》、《简・爱》、《约翰・克里斯朵夫》等,给遭受挫折和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奉上了“心灵鸡汤”。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尝试阅读疗法,并且从中获益呢?这就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阅读咨询和阅读指导,让面临不同问题的学生对症下药,选择适合的图书得到相应的精神疗效。在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身患疾病、遭遇挫折和人生目标不明确的大学生,倡导阅读人生哲理方面的书刊,能起到鼓舞斗志、克服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作用;对于意志消沉的大学生,通过阅读心理保健期刊,可增强其心理免疫力,帮助其树立信心,领悟世事、人情,排解忧烦。当大学生遇到心灵困惑、遭受心理危机时,心理辅导老师指导其走进图书馆,通过阅读励志书籍,学会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找到开启心灵的钥匙,把问题解决、消灭在萌芽中;通过阅读伟大人物的传记,领悟人生奥秘,把磨难视为人生宝贵的财富,以宽阔的胸襟接纳所面临的一切,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一切苦难,珍爱生命,实现大学生心理自助。

3.在校园网上开展阅读治疗

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充分发挥网络载体强大的教育辐射力,开发网络教育系统,开展网络服务,进行生命教育。在校园网主页上建立“读书网”,一方面上传具有启发意义的佳作、励志故事、名人传记故事、人生哲理、名人名言等,方便大学生随时上网查询和浏览,另一方面可随时用电子邮件向咨询台发送问题,咨询台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他们甄选恰当的图书和开列书目,及时回复。这种方便快捷的网上求助能及时缓解大学生的苦恼和压力。网络的匿名性、保密性、随意性、灵活性、宽泛性,以及无压力、无顾虑、无强制性等特征,易于推行,更受大学生欢迎。同时开通利用网络上的留言功能,还可使更多的大学生受益。阅读是大众需求,是整个人类社会进步的需求。把一些励志的鼓舞士气的优秀电子图书推广到同学们中去,使一些出现烦恼不想通过咨询来改变现状的同学通过“读书网”,从书中寻求答案,寻求精神食粮,丰富精神世界,实现生命价值的真正所在。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能够触动人的心灵深处,可以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甚至可以激励人从困境中解脱出来,符合大学生“相对闭锁、独立自主”的心理发展特点。

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心灵重塑和改造工程,既要有教师、学校的齐抓共管,又要有学生本人的积极配合及自我调整。教育者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根据产生的新问题改进教育方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使教育和治疗更富有成效。阅读疗法在我国还是一种新生事物,还需要认真研究并通过实践摸索来探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是,可以预见在高校生命教育中,阅读疗法将具有越来越强的生命力。阅读疗法能够引导大学生认识、发现创造生命的可贵、可歌、可颂意义,真正理解生命的内涵,加深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考,爱惜生命,用奋斗不息的乐观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人生态度,认真过好每一天,使每一天都有收获、有意义,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谱写美好的青春之歌。

参考文献:

[1]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33).

[2]陈瑜.生命教育――按摩心灵的手[N].解放日报,2003- 09-11.

第8篇

为了解河北高校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状况,河北调研团队利用假期对石家庄、保定、唐山等河北主要高校所在地进行了实地走访,并通过与大学生面对面交流、电话访问、问卷调查以及利用微博、QQ、Email等现代通讯工具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调查,汇总数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的参考性,现把本次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

一、 调研地点选择分析

本次调研主要对河北石家庄、保定、唐山等三个城市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课余文化生活调查,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是河北高校主要集聚地,驻石高校约占全省高校总数1/3多,对其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可信度;此外保定、唐山也是河北高校主要所在地,所以选择以上三城市作为本次调研地,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较强的指导意义。

表1:2012年河北省及调研三市高校数量及比例

二、 调查方法

调研河北高校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调查小分队明确分工深入到三地主要高校进行调研,调查方式主要采取面访、电话随访以及问卷调查三种方法,为保证调查质量,前期对一线调查小分队成员就调查方式和调查内容进行了集中培训,以保证本次调研有效性和可信度。

三、 样本描述

本次调研共选取24所高校,其中本科院校8所;高职高专8所;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8所,占三市高校总数的40.0%;调查样本中研究生20名;本科生280名;专科生300名,共600名学生,其中男生400名;女生200名,调查对象分布在三地不同高校,涉及不同的专业和年级,调查样本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第二部分 调查情况

一、 分年级调查

本次调查表明,当今大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充裕,除了学校安排的课程和活动以外,大学生平均每天都有2-3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尤其是周六日更是许多大学生想方设法填补的空白时间,调查显示,下面是当今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主要内容见图1:

同时调查还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差异较大,其中低年级学生受学校活动或课程安排影响较大,而高年级学生课余生活自主性比较强,文化活动主要根据自身兴趣决定。

通过图2可以发现,低年级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丰富,其中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占到1/3多,尤其是大学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刚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脱离出来,进入大学全新的生活,当面对各种社团的纳新,许多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其中,有的甚至一个人同时报名参加两个或三个社团,但是进入大学二年级后,参加社团学生人数明显减少,大三以后参与社团活动人数更是寥寥无几,由此可见,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年级的升高,学生参与社团的热情逐渐减退。

图3显示,大学生课余时间上网占到被调查人数的近1/4,已成为大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许多大学生在寝室就可以实现自由上网,但上网主要以娱乐为主,其中看电影、玩游戏、网络聊天位居前三名,利用网络辅助学习的学生仅占8% ,有的学生甚至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而荒废学业,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显示问题。

图4表明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的占17%,但阅读的内容比较单一浅薄,由于市场经济社会竞争激烈,客观上对高校大学生阅读内容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高达36%的学生热衷于阅读励志成功类书籍,以此来树立榜样汲取力量,此外网络小说,时尚杂志等也非常受大学生喜爱,课余时间阅读相关专业书籍的只有19%,由此可见,文学性的,史学性的书籍以及中外名著对当代大学生吸引不大,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高年级学生随着入学初新鲜感的衰退以及面临就业升学的压力,他们日趋理性,与之相对应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发生了转变,根据本次调查,高年级学生课余生活逐渐变得单一,其中考证、兼职、为专接本、考研做准备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

二、分性别调查

本次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女生课余时间主要有逛街、购物、聊天以及上网看电影(大部分比较爱看青春剧、韩剧等);男生课余时间参加体育运动、玩网络游戏、兼职、睡觉是常态,由此可见,由于性别差异,男女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也大不一样。

第三部分 调查分析与建议

一、课余文化生活单一 皆因活动不够精彩

调查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趋向,即7成大一新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但到了大二以后,大部分学生渐渐少了参加社团活动的热情,到了三年级或四年级,鲜有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同时调查发现,有近八成学生对自己学校的社团活动评价为“一般”,对自己的成长“没有什么帮助”。

建议:重视选聘优秀指导教师,提高社团品味与质量,精心策划活动内容,努力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一个社团是否受学生喜爱,指导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最好选聘一些德高望重,业务精湛,热爱学生工作的人来担当;其次活动内容一定要精心策划,宁缺毋滥,切实提高社团活动的质量,满足学生的口味和需要;最后社团活动的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必须相关联,为学生成人成材助力,只有这样,社团活动才能重燃学生热情,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二、就业深造竞争激烈 文化生活被严重挤压

随着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以及就业招聘时用人单位对相关证书、学历很看重,于是许多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忙于考取各种证书或考研,特别是英语四六级考试,占用了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保定某高校的大二学生李某说,她身边的很多同学课余时间都在备考英语四六级、普通话、计算机等级证书,几乎看不到有人看“闲书”。

建议:大学生活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本应丰富多彩,当代学生如果“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考证书”,必将是一种短视行为,大学生应该正确处理考证深造和文化生活关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充实自己的文化生活,锻炼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才是竞争立业之本。

三、实用功利倾向增长 快餐文化趁势而上

现代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独立性强,善于运用新媒体获取各种信息,加之现在学生的学习目的过于功利化,社会上的浮躁气息也侵入校园,学生静不下心来读书。于是浅度阅读,快餐式的阅读出现,经典读物逐渐退出大学生的视野。“像砖头一样厚的书,我不愿意看。经典读物是对提升文学修养很好,但是上了一天课,实在提不起兴趣。还不如上网看看帖子,找部轻松电影休息一下。语气中加了一点严肃,石家庄某高校大一学生小李说。

建议: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营造恬静浓郁的校园读书氛围,使学生远离社会的喧嚣与浮躁,静心学习、潜心研究,踏踏实实做学问。

四、学校氛围潜移默化 影响学生文化生活

在“你认为校园文化与你文化生活有如下哪些关系”的调查中,有70.73%的学生选了“校园文化的发展和自身文化生活是相互决定,相互影响的”。

建议:重视校园文化大环境建设,积极影响学生个体文化生活,因为面对生活还须磨砺和锻炼的大学生而言,学校的引导、评价和管理直接会影响高校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的纯化。不仅高校的宗旨、校训、传统会对学生有多方面的影响,而且师生们认同的价值观、世界观、方法论等,也会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