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地理教育叙事

初中地理教育叙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5 17:13: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地理教育叙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地理教育叙事

第1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地理;重大突破

本次新课程改革将教育改革定位在“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清晰地界定了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保障每一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权”,求得每个学生充分地、自由地、多元地、和谐地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于地理学科来说,要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具体来讲,较以往的高中地理,地理新课程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大的突破。

1.关于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理念

1.1 教师要形成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看成根本,秉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观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体。

1.2 教师要树立新的课程观。

新课程对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构,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型学习课程等,充分考虑了课程当中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并将课堂看着是动态的开放性系统。

1.3 要有正确的教师观念。

即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朝着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不少教师参与科研课题,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学反思与教育叙事,拓展课程的内涵与外延,带领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让“有意义的接受习”与“探究”在具。

1.4 要树立全新的开放式的教材观。

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材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完善的范例;树立“用教材”的观念,即教师是教材选择的主体,教师课时根据教学需要,选择更加适合教学目的的教材以外的范例,教材成为样本。要由“学科中心”转向“活动中心”,由“知识本位”转向“技能培养带知识”,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2.关于高中地理新教材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材中的内容被认为是不可冒犯的真理和定则,主要强调知识传播,识记材料较多,试图以此使学生获得终身够用的地理知识。然而,新知识新理论层出不穷,要学生掌握所有的,系统性的地理知识,是很不现实的。所以,新教材从以下几个方面突出了素质教育。

2.1 新课程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情感本位”。教材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它不再是真理,而只是一种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大胆向课本,向教材,向教师质疑。新教材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为教育目标。

2.2 新《课程计划》的目标之一是要使中学教育从现行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因此,新教材突出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着重加强了环境与发展的内容,从而使人与环境、环境与发展成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3 教材贴近生活,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地理,安排了许多的“活动”、“阅读” 、“读图思考” 和“案例”。自然地理各项实践活动统计如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教材注重了各学科的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每个重要的知识原理或者是应用都能够找到引导思维不断飞跃的契点。同时新教材更重视内容上的人文性,在必修一的自然地理中也穿插了人文地理,如聚落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感悟理解能力。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共鸣。

2.4 当然,新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综合实践活动太繁琐也太多,学生完成不了;内容多,课时紧张;教材默认学生的初中地理已认真学习过,淡化了许多内容,而这些被淡化的内容往往又是重点和难点,但实际情况是初中地理教育缺失。

3.关于教学形式

3.1 关于教师的教。

以有意义的讲解式教学为教师教学的主要手段,可以解决教学课时紧张的问题。同时要多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在选择上都是源于实际生活,与地理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分析、讨论、探索、解决一系列的地理现实问题,能培养兴趣,领悟地理理论的实质。案例教学中通过启迪学生的智慧以及通过讨论使问题愈加清晰,开放式课堂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3.2 关于学生的学。

以发现学习为主导,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发现知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同化。在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中,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强调要让学生主动地去感受学习的乐趣。主要是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新教材强调合作学习,不仅表现为课堂上师生的合作学习,同时表现为课后作业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特长,依据取长补短的原则,组成地理兴趣小组,将作业布置到小组,而不是个人。

3.3 关于师生互动。

为了体现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新课程要求师生的教学活动不是为了记住某些内容,而是以此为中介进行对话,共同获得发展。地理课程改革要求促使学生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探究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加强对地理知识功能与价值的了解,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包括: 能解决问题。 能从问题中获得新的地理信息。 能分析地理信息得出有普遍意义的规律。④能发现并提出新的地理问题。⑤能开展合作,解决问题。亲身体验是迅速掌握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最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做适当的实践活动,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通过实践中观察到的地理事物,可联想到所学知识不足,以提高应用能力。

4.关于教学内容

4.1 突出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方面,学生获取公共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我国实际的教育国情决定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主渠道仍然是课程。现代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目标是关注人地关系,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地理新教材的内容以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充分展现了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特点,突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4.2 突出关注学生地理素养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后地理学科中分出了三个必修模块和七个选修模块,内容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以及海洋地理、灾害地与防治、环境保护、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等,这些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视野宽阔的特征。新教材跳出了以单纯知识填充为内容的框架,着重于能力的培养,内容的选择上富有生活气息,同时降低了教材的难度,增加了反映当代地理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发展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学生感兴趣的,终身有用的,也是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必须具备的。

4.3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第2篇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都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成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在以往的《教学大纲》中没有给予明确的定位和足够的重视,而在新课标中却有具体明确的表述:

1.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2.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3.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②(P15)

在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地域文化资源是一个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的重要选项。有关“地域文化”的定义尚无定论。有学者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③一般认为:“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如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秦晋文化、齐鲁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闽台文化、关东文化等。”④遍布全国各地的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为例,我们安徽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长期的文明发展的进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中影响很大的就有徽州文化和桐城文化。地域文化的开发,首先能拓展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其次,地域文化也是学生爱祖国、爱家乡教育的最好的教材。从近年中高考试卷自主命题权逐渐下放到各地方省市以来,和地域文化有关的题型也开始进入中高考语文试卷。

在各地丰富的“地域文化”中,“地域文学”又是和语文联系最为紧密、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有效资源。顾名思义,地域文学即孕育并滋长于某一地理区域的文学,是作家以同一地域生活背景为题材的创作,在其文学创作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这一地域所特有的地域色彩的创作方式。它是在题材、主题、风格诸方面与一般文学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文学类。地域文学在中国文学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地域性的文学,而且也是主流文学的发源地之一。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言:“中国文学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地域性,说明中国文学有不止一个发源地。”⑤(P8)笔者以为,地域文学的范畴涵盖并超越了乡土文学与民间文学的概念。“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民间文学”则是指广大劳动人民的语言艺术――人民的口头创作,包括散文的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韵文的歌谣、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说唱文学、谚语、谜语等体裁的民间作品。

地域文学作品的开发利用,具有这样几个重要意义。首先,能拓展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这种学习能让学生在一种自然亲切的氛围中学到相关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如学生在学习我们开设的“三国人物与巢湖”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除了调查采访、学习、感受外,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网络的查询以及对信息的处理,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与能力。其次,对学生们思想感情有着重要影响。我们课题顾问组皖西学院陈尚达副教授认为,开发地域文学资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进孩子生命发展与本土文化的深刻关联,一种本土精神家园的构筑,一种对家乡的亲密感而不是疏远感”。确实,开发利用地域文学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而热爱家乡也是热爱祖国的一种集中体现,学生对乡情国情认识越具体、越丰富、越全面、越深刻,对家乡、对祖国的情感就会越深厚、越真诚。再次,优秀的地域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特有的乡音乡情最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通过选择性的学习这些本土优秀文学作品,能激发起学生自己执笔书写身边人、身边事的创作冲动,扩大写作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也提升了教师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学习地域文学作品,从应试角度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近几年自主命题的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可以看出,命题者有意识地将地域文学作品选进试卷,获得了广大考生的肯定,也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地域文学作品的解读,尤其对农村中学生来说,会觉得更加亲切。兹举一例。2007年安徽省第二次高考自主命题,选择的现代散文是安徽本土作家许俊文的《乡村的风》。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自主命题。许俊文先生是安徽省知名作家,著有长篇报告文学《癸未・淮河之战》,是安徽《散文家》杂志的执行主编。这篇饱含深情、笔法细腻的散文有着浓郁的安徽乡土气息,对于多数从农村来的考生来说,应该感到意外的亲切。在媒体报道中看到有学生说:“看到题目心里倍感欣喜,因为学校曾邀请许俊文先生作过专题讲座,他的诗意般的乡村情结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幸运的是高考中我是带着一颗熟悉而又理解的心面对考题。”⑥这种格外的亲切、兴奋是和本土文化的内在张力分不开的(实际上这篇文章里隐含了对父爱深沉的理解,对最后一道颇受争议的作文题的立意应该有很大的启发,这是广大考生和批评者忽视的地方)。本土作家作品的出现,是地域文学题型设置的一种选择(尤其是文学性强的作品)。本土文化是一个作家创作的底蕴,是作品的灵魂和精神源头,一部没有文化的作品和一个失去本土文化特色的作家很难说是成功的。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本地文学资源,我们以“文化巢湖”为书名,编写了一本校本语文教材。《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说:“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⑦(P14-15)所以完全可以放手编写有本土特色的校本语文教材。在“大语文”的背景下,在部颁语文教材学习过程中留出适当的篇幅给地域文化,尤其是和语文联系紧密的地方文学,这也是我们做这个课题与编写这本地域文学教材的初衷。

实际上在绝大多数地方,大到省市,小到县域,都有较集中的本土作家(或者从本土走出去的作家),巢湖也不例外。大巢湖(四县一区)历史悠久,从古至今地域文化尤其是地域文学资源极其丰富。以巢湖现当代文学为例,现代文学史上的田间、当代文学史中的鲁彦周,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家。这些从巢湖走出去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都是值得一学的活生生的语文素材。今天的巢湖文坛,也很是繁荣,其中中国作协、省市作协的会员很多,他们的作品常常刊于省内外各种刊物,散见于各种网络平台。但实际选进这本教材的作品很有限,这和作品高下无关,只是和我们的编写标准以及篇幅限制产生冲突。我们无意于把教材编写成地域文学史、文化史、地方历史教材、乡土地理教材或旅游手册。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我们遵循的编写原则是两种《课程标准》中的“教材编写建议”,追求的是选材及问题设置是否有“语文性”,能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次才是增强对本土历史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具体的框架设置如下:

第一单元 魅力剪影(选取五篇写巢湖各地风景的现代散文)

第二单元 古迹揽胜(选取五篇写巢湖各地名胜的游记)

第三单元 诗河泛舟(选取若干和巢湖有关的古诗与现代诗)

第四单元 时文选萃(选取五篇近年在文坛较有影响的作家作品)

第五单元 史海拾贝(选取五篇写巢湖的文言文)

名著推荐与阅读――《三国演义》

第六单元 故园底色(选取五篇无为县本土作家作品)

笔墨丹青――书法艺术(选取和巢湖有关的书法家两位)

在每个单元后还设有“诵读欣赏”与“写作与实践”。如第一单元后的“诵读欣赏”是和巢湖有关的“古诗二首”,“写作与实践”是“观民风,写民俗”。在学习这些有关巢湖的地域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我们试图让孩子们用心灵与自然对话、与人物对话、与诗文对话、与古迹对话,以期扩大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热爱家乡文化的感情,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以巢湖地域文学相关作家、作品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可供选编的空间还很大。我们的设想是根据教科书编选的原则,尤其是“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⑧(P108)原则,开发编写出一个有梯度的校本语文教材,供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但这个工作量过于庞大,已经超过了我们这个实验的能力范围。只是希望我们这本小册子能抛砖引玉,给致力于课程开发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更多一线教师一个参考模式。

在课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进一步利用地域文学的特点与影响,我们在写作教学与实践中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我们以“永安小荷”为名,集全体学生和语文教师的力量创办了文学社,并以同名创办了一份在全校范围内阅读使用的社报。永安河是流经我们学校所在小镇的一条母亲河,以其命名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我们在报纸上开设了诸如“乡土无为”等专栏,专门刊发本地作家的作品及其简介,还邀请本地作家为报纸撰写特约文章。文学社近年来发展壮大迅速,有近百名学生的习作公开发表,文学社还被权威媒体评为了“全国百佳文学社团”,在本地较大范围内产生了很好的影响。我们的部分班级还自办班报,如笔者所在的班级学生自办的《田间报》,就是以诗人田间命名的。田间是巢湖市无为人,他的墓冢就在离学校不远的羊山脚下。在创办这份报纸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介绍身边这位诗人的生平,学习他的作品及其身上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对诗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也对文学创作有了一种贴近内在生命的体验。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就是“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⑨(P110),它打破了以往课程类型结构单一的状况,课程类型设置向多元化发展,给予了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选修课程以更大的空间。面对如今的语文教材,尤其初中一些教材中的某些篇目,我们很多教师有厌教情绪,学生也有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甚至硬着头皮讲授,表现得很无奈。其实改变当前语文教学现状不是没有可能,权力在教师自己手中,只是我们的惰性阻止了一切改变的可能。语文课程资源的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是其他学科比及不了的,积极挖掘身边的这些语文资源,是改变目前教学现状一个不容忽视的方法措施,也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意识与能力。“对于长期习惯于传统的课程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教师,这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我们必须作好观念、心理的调适和素质、能力的准备。”⑩在开发利用地方语文课程资源中,积极去开发利用地域文学资源,重视地域文学教学,是尤其值得重视的。它能切实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增强热爱故乡的情怀,增加对本土文化的了解认同,继承与发扬本土文化的精髓。所以我们务必要突破狭隘的语文教材概念,让学生走进另一片新的语文天地。

参考文献:

①⑩黄伟著《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引论》,省略

②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杨红著《戏班与地域文化之间互动关系》,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④舒之梅、张绪球著《中国地域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⑤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⑥《高考补习生谈2007年高考试卷》,《合肥晚报》2007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