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儿童心理研究

儿童心理研究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5 17:13: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心理研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儿童心理研究

第1篇

关键词:儿童;心理理论;错误信念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26(C)-0195-03

儿童心理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是继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和元认知研究之后,又一个研究儿童心理表征和心理理解发展的新视角和新范式,这项研究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些年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热点。

一、心理理论的缘起

Happe等人认为,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愿望、意图、感知、知识、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1]。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理,推知他人的意图和信念,通过推测心理状态而预测他人行为的能力。心理理论在人们的相互关系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理论发展良好的个体可以根据他人的思想和需要解释他人的行为,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能力[2]。

(一)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的研究及影响

在《行为与脑科学》(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1978年卷中,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报告了一个检验黑猩猩是否拥有他们所谓的“心理理论”的研究。普利麦克和伍德罗夫将“心理理论”界定为:某个个体具有心理理论时,意指该个体将心理状态归因于自己和他人(或对自己的同类或其他物种)。在研究中他们宣称黑猩猩能够将心理状态归因于他人,因为他们的被试Sarah能够在某种实验情境中表现出对心理状态的认识。由此得出结论,认为基于心理状态归因的行为认识,“不是复杂的或高级的行为,而是一种原始的行为”,并提出了幼儿是否也具有这样一个心理理论的问题[3]。

之后他们的研究受到了一些批评,评论中三位哲学家(Bennett,1978; Denne tt,1978;Hurman,1978)独立提出,只有采用类似下述程序,才可能发现某一动物是否拥有信念的概念:动物被试看到某一个体将某个物品置于A处,然后离开;然后在这一个体不在现场的时候,被试看到另一个体将物品从位置A转移到位置B;如果这个时候动物被试表现得好像预测第一个个体将在位置A,而不是在位置B寻找物品,才可以认为被试拥有了某种信念认识。这一程序构想就是现在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之一“意外转移任务”的设计蓝本。

(二)儿童错误信念的缘起

80年代早期,奥地利心理学家韦墨和伯纳(Wimmer&Perner,1983)以上述测验程序的构思为蓝本,设计了着名的“错误信念经典任务”,即“意外转移任务”。他们采用这种任务探究了儿童基于他人关于某一客置的错误信念而预测其行为的能力。研究发现:小于5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以后的研究表明:能否认识到故事人物拥有错误信念的年龄分界线为4岁。

另一测验(糖果盒故事)验证了上述的结果(Perner,Leekam,&Wimmer,1987),实验者向被试出示了一个盒子(如糖果盒),从盒子外观不能知道盒子内的内容,并问被试盒子里是什么。在被试回答为“糖果”后,实验者打开盒子,让被试知道里面是铅笔,然后将铅笔放回盒子,并问被试:其他孩子在打开盒子之前,会认为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研究发现,小于4岁的儿童常常作出错误判断――“铅笔”。这种任务也一样可能出现这种错误,在看到盒子里的真实内容后,断定自己一开始就认为盒子里装的是铅笔。

二、“心理理论”的理论模型

心理理论的发展理论面临一个更为特异的问题,即儿童是如何习得意图状态的认识的。以下将呈现相关的五种理论观点:

(一)理论论

理论论是对儿童发展着的心理理论的一种理论解释,该理论的核心论点是:儿童对心理的认识或者理解在本质上是像理论的,具有与一般科学理论同样的基本特征。理论论强调经验在塑造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经验能为儿童提供其不能理解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最终致使儿童理解这种心理状态并修正和改进他们已有的心理理论[4]。

(二)模拟论

模拟论认为儿童是通过模仿来了解他人心理的,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过激活过程把这些有关心理状态的知识概化到他人身上。激活过程是指儿童能够站在他人的位置上,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状态。模拟论强调心理模仿过程在获取社会认知知识与技能上的重要性。此该理论认为,儿童的假装游戏或角色采择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形成越来越高级的心理理论[5]。

(三)模块论

模块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儿童心理理论的起源,该理论认为儿童心理理论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在个体出生的时候,心理理论以模块的形式存在于个体的神经系统内。儿童需要通过先天存在的模块化机制在神经生理上达到成熟,从而获得对心理状态的认识,经验对心理理论的出现只起到触发作用。模块论可以较好地解释心理理论发展与其他认知发展领域之间的分离,但它们难以解释关于社会经验的影响方面的发现,比如关于接受口头教育的聋童的发展延迟问题。因此,模块论本身的发展也有两个阶段:1、心理理论先天模块观;2、修正的模块观。模块论获得的最强有力的支持之一是对自闭症儿童的问题作出了比较合理的解释。有关自闭症的相关研究表明,自闭症者普遍缺乏心理理论,同时他们还存在相应的神经生理缺陷,这支持了心理理论特化模块先天就存在的的观点[6]。

(四)匹配理论

匹配理论认为心理理论的发展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儿童需要意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都处于一定的主体地位,并且是等价的,即儿童在心理活动情境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中的相似性。通过不断观察和再认,儿童对这种等价关系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从而逐渐获得关于心理生活的知识[4]。

(五)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

相关研究发现社会交流,尤其是成年人或者同龄人中的年长者和儿童的交流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者把这种成年人或年长者占主导地位的交流称为“主导性社会交流”。主导性社会交流与匹配理论不同,其并不是一种地位完全平等的交流,一般来说成年人或年长者对儿童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主导性社会交流对儿童的心理理论起着引导及矫正的作用。

以上五种理论各有千秋,其都从各自的角度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生、发展进行了解释,孰优孰劣各家说法不一。当前理论论、模拟论与模块论是最具竞争优势的三大理论。李小晶等人认为把上述五个理论结合起来将成为一种比较全面的观点。理论论被称之为一种理论,强调心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及相关性;模块论的兴起主要建立在对自闭症儿童的观察与实验之上,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验事实根据;模拟论强调心理理论的生理基础的,强调模仿的重要性。匹配理论强调理论的形成是建立在等价的主体地位之上,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对心理理论发展中的社会交流问题进行了限定,匹配理论和主导性社会交流理论可以看作是对理论论的一种补充[4]。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

心理理论的研究是一个逐步拓展的过程。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3―5岁的儿童,并只对错误信念、表面―现实和视觉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进行研究,之后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发展了许多其他方面的研究,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都有拓宽。

陈英和在研究中曾提到:一般认为,儿童在4岁时就获得了“心理理论”能力。早期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以及不同任务带来的结果差异等方面问题的探讨上[7]。近期研究的焦点转移到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发展机制、在特殊群体上发展差异及心理理论的干预性研究等方面。

陈健芷,李巍巍的研究结果表明:5岁儿童在说服他人时较少使用心理理论能力;儿童从7岁开始使用心理理论的能力急剧提高,可见7岁是儿童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的关键期;9岁以上儿童已经基本具备使用心理理论的能力;并且儿童在面对不同地位的说服对象时,并没有表现出显着的差异,但面对地位高的说服对象(如父母)时表现得则略差一些[8]。

张婷等人的研究中指出:区分自己心理状态和他人心理状态能力与执行功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混合成分执行功能与这一能力的密切联系上。在错误信念发展的早期,执行功能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混合成分的执行功能与对自己错误信念理解能力,工作记忆的执行功能与对他人错误信念理解能力”这两对联系上[9]。

莫书亮,苏彦捷在研究中曾指出衡量心理理论能力的任务大多是言语任务,即使有一些是非言语任务,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很难完全排除语言的影响。很难把语言和心理理论完全剥离开来,以便了解在二者的关系中谁是更加基础性的因素。而且在研究中怎么衡量是否存在内部言语,以及内部语言起什么样的作用,相对于外部言语而言,它的作用机制也许更能体现出心理理论操作过程的特点。所以今后的研究应该加强对特殊人群(如失语症病人)的研究,进一步考虑个体对意图、情绪等心理状态的知觉和推理中语言所起的作用,以便从更广泛的心理层面来探讨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在个体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关系[10]。

任真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理论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结论指出:和同等言语智力水平的正常组儿童相比,自闭症组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明显落后于正常组的儿童,说明自闭症儿童存在严重的心理理论缺损;自闭症组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要远远低于正常组儿童,但是两者的发展序列基本一致,这与Sparrevohn等人的研究结论一致;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和年龄、言语智力的相关都显着,但在控制年龄因素后和言语智力的偏相关不显着;言语智力可能是理解心理理论任务所必需的,但不是通过心理理论任务的充分条件[11]。

四、心理理论实证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心理理论发展的阶段观让人存在一定的质疑。Mitchell认为,不同的操作要求可能会影响到儿童认识错误信念的年龄阈限[12]。现有测评心理理论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自然实验法,测量任务主要采用故事法。具体是通过一些木偶道具、玩具模拟故事场景,或者是通过图画卡片说明故事情节过程,然后向被试提一些问题以确保其对故事信息的准确理解和记忆,然后提问测验问题。“错误信念”任务测量的是儿童的社会理解水平,主要是让儿童听一些短故事,回答关于理解心理状态、情感或错误信念的一些问题。

在实证研究中,如果主试需要向被试讲解故事,这对实验的整体操控和主试的能力将会有很高的要求。因为实验中的研究对象是3―6岁的儿童,他们的各项心理机能正在发展但尚未成熟,那么在研究中做到完全的实验室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在实验中一般采用多个主试参与实验,在这一过程中就很难控制不同的主试对被试产生的影响。例如:主试对指导语的表述(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等)不同,这时对被试是否会造成暗示将不可估计。那么是否能够克服这一问题呢?或许我们可以将实验程序中的故事情节设置为动画形式,然后由主试将被试的注意力引向屏幕,再播放动画画面,放映结束后主试向被试提问题,为了避免儿童受到短时记忆差异的干扰,可以在提问过程中辅助相关的图片。这个设想是否成立还没有验证,因为儿童心理理论实验任务的重测效度很低,我们对同一名儿童进行两次相同的实验任务似乎不太合理。

五、对心理理论研究的展望

儿童心理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使得“心理理论”的研究走上了成熟的道路。如今,“心理理论”的概念、理论模型、研究范式及发展机制等方面都趋于成形,心理理论成为众多研究者都熟知的一个领域,也是一个多产的研究领域。关于心理理论的研究领域可以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它的研究也将会更有意义和价值。

首先,心理理论是儿童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推理或认知,研究心理状态的每个方面与信念认识的关系是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但目前的研究并没有涉及到心理状态的每一个领域。例如在注意、想象、意志行为、需要、气质、能力等多个方面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上。并且一些认知研究领域与心理理论的关系如何,也是需要多加关注的,例如元认知、内隐认知等与信念认识的关系很有必要研究。

其次,一些早期的实验任务信息量往往过大,且过于复杂,这样难免导致儿童理解困难。因此在今后的实验任务设计上可以设计一些儿童容易理解的简单实验任务。另外,过去的研究一般使用言语性任务,研究表明儿童心理理论能力和言语技能有一定关系,所以这很有可能低估言语理解有困难的儿童和聋童的心理理论能力,如果使用非言语性任务进行研究或许能获得新的突破。

最后,尽管心理理论发展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所涉及的年龄范围也越来越宽,它的研究从儿童期、青春期一直扩展至成年期,但毋庸置疑,心理理论研究的核心年龄阶段在很长的时间里一直是儿童早期,迄今最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也主要来自对该年龄段儿童的探究。当然,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不只打开了年龄的界限,而且对特殊儿童(如自闭症儿童、聋童等)的研究也逐步走热,关于特殊儿童的研究虽然会遇到很多难题,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总会让人非常欣慰,当能够给予特殊儿童及他们的家庭些许建议时,我们的研究就是有意义的。在研究中我们可以将对正常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与对特殊儿童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心理理论的发生机制及发展规律,从而促进特殊儿童心理理论能力的发展,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虽然现在关于心理理论特殊群体的研究不是很多,尤其是其中确切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机制还没有定论,但是我们应该相信这方面的研究会越来越多的,研究的成果或大或小,但滴水穿石的逐步研究总会慢慢地揭开“特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面纱。

综上所述,心理理论的观点自提出至今,在理论建构、实验范式、应用研究领域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期待着有关“心理理论”的研究能够迈向更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科院

参考文献:

[1]Happe.,Winner E., Brownell H.The getting wisdom theory of mind in old age.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2):358-362.

[2]丁艳云,赵俊峰,李培.自闭症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0):86-90.

[3]邓赐平.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5-19.

[4]李小晶,李红等.儿童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和发展.中国临床康复.2005,9(12):157-159.

[5]陈友庆.心理理论的研究概述.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5):31-38.

[6]Frith,U.,Happe,F.(1995).Autism:Beyond“Theory of Mind”. In: Mehler, J. ,&Frank, S. eds. Cognition and Cognition,The M IT Press, 1995,13-30.

[7]陈英和,姚端维,郭向和.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3:56-59.

[8]陈健芷,李巍巍.5―9岁儿童在税负行为中使用心理理论能力状况的研究.心理科学.2009,32(2):375-377.

[9]张婷,吴睿明等.不同维度的执行功能与早期心理理论的关系.心理学报.2006,38(1):56-62.

[10]莫书亮,苏彦捷.心理理论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86-90.

第2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 心理弹性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6-0196-02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农村来到城市发展。现阶段的农民工更倾向于以家庭形式的整体迁移,这也就促成了另一个特殊的群体――流动儿童的出现。由于户籍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在城市中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地位,由此也滋生了一系列的问题。这种处境不利的儿童一直备受心理学家的关注,近年来对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为对处境不利的儿童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一 流动与流动儿童

1.流动儿童

流动儿童少年是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双方或一方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他们最为典型的特征就是没有所在城市的户籍。

流动儿童根据流动途径分为三种:(1)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儿童;(2)从一个城市流向另一个城市的儿童;(3)从一个乡镇流向另一个乡镇的儿童。目前,第一种情况的流动儿童所占比例最多,另两种则比较少见,第三种尤为少见。

2.流动给儿童带来的影响

流动给流动儿童带来了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而在儿童人格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流动儿童的身心状况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国内的许多研究表明,流动给流动儿童带来的影响有这样几方面:

首先,多数研究表明流动给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生活条件、家庭教养、社交环境等方面都有一定差距,两者在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成绩等方面出现比较明显差异。他们对城市有着明显的疏离和隔阂,人际交往圈狭窄,受到歧视和排斥较多,社会支持较少,学校满意度低,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非流动儿童。他们的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和自尊水平都偏低,人格健康水平也偏低。由于其父母多忙于生计,容易忽略家庭教育,导致流动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突出。

然而,并不是说流动儿童都会“变质”,有研究表明相对于农村来说,流动儿童的自豪感比较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由于家庭的困难,使得流动儿童更早地习得坚强、独立。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进入城市,到城市学校学习,家庭经济状况和教育环境得到改善,扩展了流动儿童的学识、眼界乃至价值观,这就促进了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发展。

二 心理弹性与流动儿童

1.心理弹性

对于心理弹性的定义目前心理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人们普遍能接受的是指心理功能未受到曾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损伤性影响,甚或愈挫弥坚的心理发展现象。

2.心理弹性与流动儿童的关系

心理弹性是由resilience译过来,很多人把它翻译成复原力或者是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通常指三种情况:(1)曾生活于高度不利环境的儿童,战胜了逆境,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结果;(2)儿童虽然仍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但能力不受损害;(3)指儿童能够从灾难性事件中成功地恢复过来。所以,心理弹性这个概念应该是就儿童而言的。

Luthar等人认为心理弹性包含了各种危险因素与保护性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危险因素是那些预示着极高消极后果可能性的因素,如贫穷、家庭暴力等。保护性因素是能减轻处境不利儿童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儿童良好发展的因素。目前,研究者发现保护性因素主要有三种:儿童自身的积极倾向即人格倾向性、家庭环境、外支持系统。

心理弹性泛指人们在遭遇困难环境后受到的影响很小,或者是发展得很好的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困境或者是不利条件下才能够有心理弹性这一特性的出现。而流动儿童所处的环境到处充满了不利条件,这也就意味着流动儿童中存在心理弹性者的可能性最大。那么,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如何、怎样才能激发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则越来越受到心理学家的关注。

三 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比较少,现阶段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多集中在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以及适应方面。

在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方面,胡芳芳经调查研究发现,近一半以上的流动儿童都有中等程度的歧视体验,流动儿童多数适应情况较其他同龄儿童要差些。心理弹性与歧视知觉之间无显著相关,与心理适应成负相关。心理弹性对歧视知觉和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王中会和蔺秀云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城市适应有积极影响;在依恋方面,毛向军和王中会的研究发现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对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内部结构研究,杨柳发现了心理弹性的八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认知、心理控制感、目标感、问题解决能力、情绪稳定性、助人和参与感、人际支持。另外父母投入对心理弹性有显著正向影响,缺乏监督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四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

1.存在的问题

第一,目前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中,大多数都是研究前文所提到的第一类流动儿童,也就是从乡镇流动到城市的流动儿童。然而,另外两类的流动儿童则被普遍的忽视。再者关于流动儿童,大多研究的关注焦点基本上都集中在中小学阶段的在读流动儿童,而更小的幼儿以及更大的未读书的流动儿童却基本上无人问津。

第二,目前的研究中,关注的负面因素太多,容易给社会大众一种刻板印象,容易引起对流动儿童的歧视。关注光明面的太少。

第三,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本身就存在很多争议,很多内容都还不明确。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争议。

第四,目前的研究方法还不够成熟,大多数都是采取问卷量表形式,但是目前还没有公认有效的量表。目前人们所使用的量表的信效度都有待研究。

第五,我国目前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的研究比较少,但是对其干预的研究更是少见。改善流动儿童现状很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其心理弹性水平进行干预,因此对干预的关注与研究应该更多一些。

2.展望

第一,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我们可以尝试更多的研究方法,使对流动儿童的研究更加完善,更加全面。此外,就目前使用的量表测量法而言,尽快地使用一套公认的、信效度能够得到认可的量表才能减少许多疑虑。

第二,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等相关研究,我们目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横断研究。然而对于一个个体的成长过程,只用横断研究是不严谨的。所以,在以后的研究中,应该更多地去对流动儿童进行追踪研究,更客观地了解他们成长的每一个过程。

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方面的研究,目前的关注面还太少。分析其风险和保护因素,应该关注的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干预研究,进一步探索呵护流动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第三,就目前研究而言,我们缺少大规模的取样。未来,我们需要做大规模的取样,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取样。

五 结束语

流动儿童之所以存在这么多的问题,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流动”。所以,减少流动,就能缓解流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而加速农村发展,则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问题,需要更多的关注、研究。相信不远的一天,我们能够真实地了解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干预,呵护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2]谢文标.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文献综述――基于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1-2011年)的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2)

[3]席居哲、左志宏.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9(6)

[4]章超.近二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8)

[5]辜美惜、郑雪、邱龙虎.我国流动儿童心理研究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2010(4)

[6]路晓倩、麻彦坤.心理弹性研究回顾与展望[J].天中学刊,2011(1)

[7]胡芳芳.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2

[8]王中会、蔺秀云.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及对其城市适应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2(12)

[9]毛向军、王中会.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及对其心理韧性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3(3)

第3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适应;同伴关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3)12-0023-05

① 本文系武汉大学自主项目(人文社会科学)“湖北专项”基金“武汉市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性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号:274825)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提出

《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指6—14周岁(或7—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流动儿童的核心是“流动”。随着父母工作地点的变动,他们从农村到城市或者在城市之间不停的变换居所。流动儿童所处的特殊环境使他们成为了社会环境不利的群体。而有关流动儿童心理方面的研究也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问题高于同龄的城市儿童。

心理适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国内有关心理适应的定义可以分为以下两种:作为主体对外部环境做出反应的过程(樊富珉,1996;于丽萍,1997;贾晓波,2001)以及作为行为的内外化问题(赵冬梅,周宗奎,2003)。目前,已经有非常多关于流动儿童心理适应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流动儿童自尊、受歧视、抑郁、焦虑、孤独、生活满意度等方面。整体来看,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与城市儿童相比较差(韩煊、吴汉荣,2010;胡韬、郭成,2013),大部分的流动儿童存在轻度或者以上的心理适应问题(肖蕊,2012)。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发现,自尊、孤独感是流动儿童更为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孤独感、自尊两项指标考察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

群体社会化理论指出在儿童人际关系网络中,同伴关系居重要位置,是决定性因素。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适应有重要的影响(Erdley et al.,2001; Kupersmidt et al., 1990; Parker et al., 1987; Bukowski et al.,1989; 赵冬梅,2007;周宗奎,2003;赵景欣等 , 2013)。

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儿童适应性的质量,是流动儿童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之一。朱文闻(2011)研究了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与自我概念、学校适应的关系,结果发现,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其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朱丹(2013)采用社会测量法,发现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存在显著差异。目前已有的研究对象大多针对普通中小学生,对于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的研究较少,且大多集中在对其总体的关系,影响因素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本研究拟考察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适应特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对心理适应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武汉市两所高比例流动儿童(占80%)学校,一所低比例流动儿童(占10%)学校的四到六年级的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为被试。根据分层整群抽样法,在3所小学取样施测,每个学校在3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两个班级的儿童填写问卷调查,共806人,得到有效问卷623份,回收率77.30%。其中,男生313人,女生310人,流动儿童405人,城市儿童214人。

(二)测量工具

1.同伴提名(Warman & Cohen,2000)。儿童选出自己在班内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3个同学,得到积极提名比例和消极提名比例。两个比例之差表示社会喜好(sp)作为被试的同伴接纳性指标。该记分方法具有较高的效度。

3.《友谊质量问卷》(Parker& Asher, 1993)。量表包括陪伴与娱乐、肯定与关心、帮助与指导、亲密袒露与交流、冲突与背叛和冲突解决策略六个友谊维度。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802。

4.《自尊量表(SES)》(Rosenberg, 1965)。根据中国被试的研究结果(徐维东, 吴明证等, 2005),该量表的第8个项目(“我希望能为自己赢得更多尊重”)与其他项目的相关非常低,因此在施测时删去。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652。

5.《孤独感问卷》(邹泓,1998)。在本研究中,四个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86,0.80,0.79,0.72。整个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2。

(三)数据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等。

三、结果

(一)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特点

本研究中,所有儿童自尊的得分范围为1-4,平均数与标准差为2.94(0.59);孤独感的得分范围为1-4,平均数与标准差为2.63(0.66)。

以儿童的性别、年级、类型和家庭收入程度,文化程度,生活流转性为自变量,分别以儿童的孤独感和自尊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仅关注儿童类型和其它自变量的交互作用)。结果(表1)显示,学校类型(p=.003

(二)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特点

以儿童的性别、年级、类型和家庭收入程度,文化程度,生活流转性为自变量,分别以儿童的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的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由表1显示,学校类型(p=.002

(三)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分别将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对同伴关系(同伴接纳、友谊质量)与心理适应(自尊、孤独感)两两求相关。由表3可知,流动儿童的孤独感与自尊之间成负相关,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成正相关,自尊与友谊质量,同伴接纳成正相关,孤独感与同伴接纳成负相关。城市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友谊质量成正相关,自尊与友谊质量成正相关,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与孤独感之间相关不显著。

根据同伴接纳得分取前27%为高分组,后27%为低分组,其余为中等组,同样对友谊质量得分进行分组。以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的组别为自变量,以自尊、孤独感为因变量进行方差分析(表4),发现仅仅同伴接纳组别(p=.005

分别以自尊、孤独感为因变量做层次回归分析,考察同伴关系对自尊和孤独感的预测效应量。第一步采用强迫进入法将可能产生影响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级、儿童类型、生活流转性、家庭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情况)全部纳入回归方程,作为控制变量;第二步采用逐步回归法将同伴关系的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组别逐步纳入回归方程。为避免结果呈现时表格过于繁琐:第一步回归仅呈现具有显著性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果(表5)可知,形成的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四、讨论

(一)不同儿童类型的心理适应具有显著差异

本研究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孤独感与自尊两个维度的心理适应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流动儿童的自尊低于城市儿童,孤独感高于城市儿童,即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总体低于城市儿童。同时,高流动儿童比例的学校的儿童自尊低于低比例学校的儿童,孤独感高于低比例学校,这与前人的结论一致(李小青等,2008;方晓义,范兴华等,2008;杨磊,2010;徐云,汪菁,2011)。这种结果不受其家庭经济水平、教育程度的影响。这说明,流动性的身份特征本身会对其自我造成贬损,影响其自我认同,从而降低自尊。孤独感在年级与性别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一点在前人的研究中没有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周宗奎等,2007;石庆馨,2005;池丽萍,2003)。这一结果矛盾的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二)不同儿童类型的同伴关系具有显著差异

对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在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两个维度的同伴关系的差异进行分析,流动儿童的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低于城市儿童。同时,高流动儿童比例的学校的儿童的同伴接纳和友谊质量低于低比例学校。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儿童的家庭文化程度与生活流转性上对同伴的友谊质量的主效应显著。低家庭文化程度,高生活流转性的儿童在友谊质量上的得分最低,高家庭文化程度,低生活流转性的儿童在友谊质量上的得分最高。这说明,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流动儿童对待朋友的差异,李宁(2007)认为家庭因素是影响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具有流动性,当流动儿童随着父母到一个新的地方,必然要换一所新的学校,这样不利于流动儿童建立稳定的同伴关系,而短暂的同伴关系不利于友谊质量的提升。

(三)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研究发现同伴接纳在孤独感上主效应显著,友谊质量在自尊上的主效应显著。高接纳组的儿童报告的孤独感更少;高友谊质量组的儿童报告的自尊更高。在回归分析上可以看出,同伴关系特别是友谊质量对于自尊的预测效应达到14.2%,与其他研究相一致(周宗奎等,2007)。由此可见,同伴关系对于儿童的心理适应的确具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自尊的保护作用特别强。

通过同伴关系与心理适应的相关分析可见,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同伴接纳越高,友谊质量越好,其自尊越高,孤独感越低。友谊质量和同伴接纳对于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具有显著影响,这与一般研究结果一致(邹泓,1998)。对于城市儿童来说,只有友谊质量与自尊相关,但是友谊质量和同伴接纳对于城市儿童的孤独感均没有显著影响。这可能是因为从年龄上来看,友谊对于城市小学生的人际心理感受程度可能不及初中;从关系资源特征上看,城市儿童的同伴关系不是影响他们人际需求满足的最重要资源,他们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可能对孤独感的影响更大,而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同伴关系会伴随着他们的流动也发生变化,因此同伴关系是影响其环境适应的重要而敏感的因素。

总的来说,同伴关系对于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具有促进作用,而学校和家庭环境对于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家长应尽可能的减少住所的变换,给孩子提供相对稳定的人际环境,尽可能让孩子到城市儿童比较多的公立小学学习,促进其城市适应和融入。同时,我们应当鼓励流动儿童更多的同伴交往,尤其注重同伴交往的友谊发展,这对于保护儿童自尊,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社会现代化与人的心理适应.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

[2]周宗奎,赵冬梅,陈晶 等.童年中期儿童社交地位、社交自我知觉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

[3]韩煊,吴汉荣.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0(1).

[4]胡韬,郭成,刘敏.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状况及其相关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1).

[5]肖蕊.北京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学校社会工作路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6]Nangle DW,Erdley CA,Mason CA,et al.Popularity,friendship quantity,and friendship quality:interactive influences on children's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J].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2003(4):546-555.

[7]Erdley,C.A.,Nangle,D.W.,and Gold,J.A.Operationalizing the Construct of Friendship Among Children:A Psychometric Comparison of Sociometric-Based Definitional Methodologies[J].Social Development,1998(7):62-71.

[8]Bukowski,W.M.,Hoza,B.,and Boivin,M.Measuring Friendship Quality During Pre-and Early Adolescence:Th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Friend-ship Qualities Scale[J].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4(11):471-484.

[9]朱文闻.流动儿童同伴关系、自我概念和学校适应的关系(D).四川师范大学,2011.

[10]朱丹,王国峰,刘军 等.流动儿童同伴关系的弹性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8).

[11]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7).

[12]刘杨,方晓义,蔡蓉等.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13]池丽萍,辛自强.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3(5).

[14]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等.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J].心理学报,2005(6).

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农村中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工作超过半年,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亲戚、祖辈、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近几年,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多数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融入,开始在城市中打工赚钱。但是,这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生活条件等的限制,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不能把子女带在身边,只能将其留在农村,托长辈或者同辈人照应孩子,这就使得一种新型特殊群体——留守儿童出现。据有关调查,我国目前留守儿童数量已经超过2000万,而且这个数量在相对长的时间内不会减少,甚至会进一步扩大。数量不断扩大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一、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

1.性格缺陷

现如今,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表现为:太多自卑与内向。在农村,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或者其它亲戚代为抚养,所以,孩子比较缺少父爱母爱,因此对孩子疼爱过度造成溺爱孩子,通常会为孩子将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事实上,这样孩子的自主性就被剥夺了,而且,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大降低了,长此以往下去,就使得孩子的性格特点趋向胆小、内向。另外,小孩子一般都有攀比心理,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往往缺少安全感,和非留有儿童相比,这些孩子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

2.孩子的情绪和认知障碍

孩子和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会有助于学生社会行为的发展,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农村留守儿童,多是缺少亲子沟通的机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很少,由于缺少必要的沟通以及父母关爱,很多留守儿童都会出现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往往会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学习。据有关调查显示,不少留守儿童有焦虑倾向,有的留守儿童有被遗弃的感觉,有的留守儿童称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是一段痛苦的经历,有些留守儿童往往不知道该向谁诉说困难和困惑。

3.人际交往障碍

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常情况下,大多数留守儿童都对学习的组织的集体活动都不是非常感兴趣,因此,也不愿意和同学一同参加各项活动,明显表现出不合群的现象。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孩子不喜欢和他人接触,比较喜欢独来独往,而且他们的性格有些孤僻,严重的可能会有自闭的倾向。长此以往产生了交往障碍;也有些留守儿童都是别人叫才会跟着参加集体活动,很内向,表现不积极;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留守儿童比较喜欢且愿意参加集体活动。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1.政府要担负起关心留守儿童的责任

首先,政府必须要承担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重大责任。现如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探讨的焦点问题,解决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帮助。这些留守儿童的身体发育、身心健康发展好坏都直接政府制定的措施有一定的联系。基于此种情况,各地区的政府要根据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逐渐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与此同时,也可以把此问题纳入到可持续发展工作中来,认真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教育留有儿童中比较贫困的孩子。在接收农村外来打工人员的地区政府,要尽量减少人口歧视,并且要尽量提高这些外来打工人员的收入,这样一来,这些外来打工能够承担的起孩子在城里上学的费用,而且,这样一来,这些孩子就可以留在自己父母的身边,从而大大减少了留守儿童的数量。

2.学校应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学校作为教育育人的基地,应当特别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学校在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效果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城里的孩子和这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感情上的距离拉得更近一些。因此,学校要尽可能的采用一些有效的措施,例如:规范要求农村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教育留守儿童要尽量使自律和其它相关的方法结合在一起加以科学教育,这些都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骤。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学校更要重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样一来,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克服其父母不在家而产生的心理影响,进而帮助这些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此外,学校还可以考虑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明确了解学生的情况,开设亲情电话,能够让学生的家长方便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情况。

3.家长应当与孩子多多沟通

建立亲子沟通渠道,促进父母与孩子间更多的沟通。外出务工的家长往往与孩子缺少正常的沟通渠道,不能与孩子进行正常的感情交流及亲子互动。这样一来,严重的剥夺了农村留守儿童发展所需的心理环境,而且,这同时也是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为了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这些孩子的家长要在有意识和无意识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进而来弥补留守儿童心理上存在的缺点。外出打工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和孩子的学校以及班主任多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发展状况、学习情况等,有时还要抽时间到学校去看望孩子,在身心发展和学习上也可以进行必须的教育与引导;外出务工的父母与留守儿童多多沟通,尽量减少孩子与非留守儿童之间的不同,让他们觉得自己父母就在离自己不远的地方关心着自己。

参考文献:

[1]李宏翰,权方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2][李淑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1(10).

第5篇

摘要: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是目前我国存在的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中小学必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进行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查找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进而提出运用校园体育文化改善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旨在为解决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一、前言

校园体育文化能够给学生营造一种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是最能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网上调查显示,截止2014年,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共有119425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5.1%,其中小学87066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5.7%,初中32359人,占全市小学生总数的23.4%。① 可想而知,两年前就已经有这么多的留守儿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现在的留守儿童还会少吗?面对这一数据我们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和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呢?论文主要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运用校园体育文化的优势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学院图书馆、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和维普网收集大量与本论文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资料给本论文的完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2.2 问卷调查法

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抽样,抽取500名学生填写调查问卷。根据研究内容亲自制定学生调查问卷500份,并亲自对调查问卷进行发放、回收、统计与分析。最后收回问卷494份,回收率为98.8%,其中有效问卷485份,有效率为98.2%。

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收集到的全部有用数据进行数理统计。

2.4 逻辑分析法

将问卷统计处理的数据与文献进行分类对比及分析综合,并结合相关的体育文化理论,总结出观点。2.5 访谈法对德保县民族中学、泮水中学、德隆初中等几所中小学的体育老师进行访谈,了解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情况,收集信息。

三、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1.留守儿童在农村当地存在的普遍性情况

从表1可以得知农村的留守儿童是普遍存在的,一半以上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了“普遍存在”,达到56.3%,可见随着外出打工人数的增多,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越来越庞大。由于缺失父母的关爱,容易造成这些留守儿童心理发育不健全,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会给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带来许多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已经成为一个常态,所以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2.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情况

由表2可知,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情况的调查,期末考试的成绩跟当学年期中考试成绩对比有的上升,有的下降,其中有20.9%的学生成绩上升,却有79.2%的学生成绩是下降的,占的比例较大。这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令人担忧,大多数留守儿童学生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长期累积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自信和自卑心理。如果长期产生自卑心理就会严重影响到学习心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成绩怎么可能提高呢?相对于成年人,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加脆弱,更加需要别人的关心与关注,同时需要别人的认可,只有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的心才能全部放到学习上,不然他们的学习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3.相关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的设置情况

由表3可知,有395人认为没有为留守儿童设置专门的工作机构,占81.4%,而只有32人认为所在农村有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工作机构,只占6.6%。如果专门为留守儿童设置的工作机构过少,则会使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社会的关心,总会觉得自己和别人格格不入。为留守儿童专门设置工作机构,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会使留守儿童觉得有家的感觉,觉得无时无刻能得到社会的帮助,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关注着他们。可见,农村留守儿童专门工作机构设置不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关心不够,直接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4.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性格类型调查

从表4可以看出,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外向型性格的有78人,只占有16.1%,混合型性格的有118人,占24.3%,而内向型却有289人,占59.6%。可见农村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外向型的人经常表现为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不拒小节,但是内向型的人感情比较深沉,办事非常小心谨慎。可见内向型的人对于学习和工作都是很不利的,其他同学也会慢慢地疏远这群内向型的留守儿童,长此以往,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就会有很大的落差,严重的可能会封闭自己,不敢也不愿与人沟通。

5.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情况

由表5可知,对体育运动有兴趣的只占17.1%,但是对体育运动根本没兴趣的就占了57.5%。可见现在农村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浓,在校园里缺少体育运动的氛围,勤奋学生不能起到带动懒惰学生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留守儿童养成终身体育理念。

6.对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调查

表6中可以看出,有63.1%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有自卑心理,而只有8.9%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不会产生自卑心理。我们举行比赛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团结同学们的友谊,输赢不是比赛的最终目的,但是事与愿违,调查中发现,有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会出现自卑心理,这就说明留守儿童的心理比较脆弱,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在面对失败时,心理的承受能力较弱。

7.影响留守儿童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因素

参加体育运动或集体活动首先能让人快乐,不觉得孤独,还能使人形成一个好的性格,更能提高留守儿童的观察能力并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沟通能力。由表7可知,因为懒惰或者会编很多种理由不去运动,最后没有毅力不能坚持运动的留守儿童占了51.2%,留守儿童一般都是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者自己的兄妹一起生活,爷爷奶奶一般年龄较大,与儿童交流的代沟更深,经常达不到对儿童的监管和教育要求,父母不在家,这些留守儿童容易养成懒散的生活习惯,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毅力。调查发现,有70.1%的人讨厌参加集体活动,这个比例也对应了上文调查中的大多数留守儿童的性格都孤僻内向的现状。

8.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调查

从表8中可知,在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进行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项目的调查中,男生选择的主要有篮球、乒乓球、跑步、羽毛球、足球,女生选择的项目依次为:跳绳、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等。这主要是因为农村中小学场地器材的硬件设备不足,并且村级学校除了有少数的水泥篮球场以及几张用砖砌成的乒乓球台外,就没有其他的体育运动场地了,更别说有标准的田径场地。从表中可知,不需要专门场地的项目选择的人较多,比如跑步。但是需要专门场地才能进行的运动选择人数偏少,就连男生最喜爱的篮球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充足的场地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四、校园体育文化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

1.校园体育文化能有效调节中小学生的不良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在输了比赛后有63.1%的人会产生自卑心理,所以需要通过合适的校园体育文化来调节他们的不良情绪。体育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本体作用,留守儿童通过积极地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同时也能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加强自信心及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素质。体育运动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调节是最直接、最积极、最容易调控的,所以对于留守儿童更加需要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校园体育文化,使自己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运动的动力,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不是孤单的,而是生活在一个集体里,能够找到归属感。

2.校园体育文化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目前,很多中小学的体育课都是 “放羊式”的教学,甚至有些学校为了升学率,都取消了高三的体育课,在这种形势下,学校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以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载体,着力营造人文、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思想政治状况、宣传舆论氛围、师生文明素质、校园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气象,促进了教职员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师生员工的团结和深度融合,通过体育文化的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校园体育文化能减少孩子因长期独处而产生的心理压力

诸如开家长会父母不能到场参加、参加文体活动父母不能来现场加油、甚至有可能被同学们认为是没有家教的孩子等原因都使得留守儿童产生一定地心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不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众所周知,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人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提高,中小学生在不开心或者心理有压力的时候可以选择通过体育运动来进行缓解。

4.校园体育文化能让学生在成绩落后的情况下鼓起信心

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促进人树立信心。体育运动过程本来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过程,参与者可以从中体会竞争、合作、成功、失败和自信,能够使人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与感悟其中的奥妙。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留守儿童觉得在比赛失败之后会产生不自信的表现,而他们往往会以消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失败,因此,需要合理利用体育文化激起他们的自信心态,努力去提高自己,使下次比赛能够做的更好,并将这种心态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

五、有效发挥校园体育文化对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作用的对策

1.加大招聘体育老师的比例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通过对部分中小学体育师资状况的调查,有53.6%的学生认为自己所在的学校存在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教师是教育之根本,体育老师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水平。调查显示,只有少数的中心小学配备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体育教师比例较小,再加上为了学校实际工作的需要,又有近半数的体育教师还要兼教地理、政治等科目,导致体育老师用于专业教学的时间不够。因此,农村中小学应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引进高水平、高素质体育专业教师;对现有的体育教师加强专业培训和增加他们进修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2要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运动场地设施

通过对留守儿童喜欢参加的体育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78.5%的学生选择参加对场地要求不高的我项目,如跑步等,可以看出,农村中小学的体育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不完善,必然影响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必须重视起来,加大资金投入,尽可能完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加强对现有场地器材的维修和更新;尽最大的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活动环境。

3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体育兴趣的调查,有57.5%的留守儿童对体育运动没有兴趣,有很多人都是觉得原有的上课模式陈旧,没有新意,激发不起自身的学习兴趣。因此,面对我国实施的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快乐体育”方向,使体育课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真正发挥良好作用,将运动与健康有机结合,通过体育运动促进健康,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

4在课内外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参加体育类集体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同学们的身心发展,增加同学们的凝聚力,体现他们自身的存在价值。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有70.1%的同学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面对这样的情景,我们应该思考如何为他们进行人际交流提供平台。众所周知,人际交流不仅是一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所以学校组织多样化的体育类集体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我们组织的集体活动难度不能太大,因为难度太大会伤到他们的自信心,我们需要因人而已。譬如喜欢篮球的就组织篮球比赛,喜欢排球的就组织排球比赛等。这样既可以丰富学校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5.学校要加大对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支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活动项目

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通过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喜欢的运动项目情况的调查,有19.2%的学生喜欢打篮球,35%的学生喜欢打羽毛球,22.4%的学生喜欢打乒乓球,14.6%的人的人喜欢跑步等。所以在各类运动项目中,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兴趣不一样。有的喜欢打篮球,但是他的身材很瘦小;有的喜欢排球,但是身高不够高;有的人喜欢跑步,但因身体的某些缺陷而跑不快等现象经常存在。如此以来,就会让他们产生畏惧心理,失去信心,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应。那么学校就应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构建体育项目体系。根据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需要,体育教师、学者等应共同努力对体育项目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开发出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项目。

六、结语

第6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摸向城市迁移,在城市务工以谋求生存和发展。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自卑与焦虑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大多缺乏依赖感和安全感,虽然有祖辈们的照顾,但老人们所能给予的更多的只是身体方面的关心,而心理方面大多爱莫能助,这种长期的矛盾心理导致了孩子极易产生焦虑心理。此外,父母不在身边的儿童总觉得缺乏心理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再加上同伴们的冷嘲热讽以及学业不良,他们更易表现出胆小怕事,行事萎缩以及自以为不如别人等自卑消极心理。

2.任性与自我中心

儿童的任性和自我中心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后天生活中由于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代养人过分溺爱娇惯造成的任性的现象尤为严重。祖辈们对孩子的各种要求往往只注重简单的满足,不愿让孩子受半点委屈,积久成习,便逐渐使孩子形成任性的个性。任性的孩子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原则,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基本的“利他”意识。

3.学习滑坡、厌学逃学

远离父母,由于临时监护不够,使得“留守儿童”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没人辅导,加之成绩不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和鼓励,出现学习滑坡,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对学习有一种恐惧感。有些“留守儿童”因学习成绩差被教师忽视或被同学讥笑,由此感觉受到冷落或打击,对学习失去兴趣,不喜欢学习,有的甚至害怕学习,经常逃学。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家庭教育的缺失

家庭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几乎是空白。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因祖辈管教不力,在学习上放松自己,大部分时间耗费于看电视、与伙伴嬉戏,甚至沉迷于录像、网吧、电子游戏,学业几近荒废,隔代抚养下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习惯培养上的疏漏,严重影响了其自身的学业成绩。另外,隔代抚养下的农村“留守儿童”,一方面由于道德情感的缺乏和发展偏差,另一个方面由于祖辈的骄惯,缺乏监督和管教的能力,自律道德水平很低,道德意志薄弱,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因的影响而做出违背道德甚至法律的事。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大部分农村小学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很多的“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没有家访过,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3.社会教育不良

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周围林立的网吧、游戏厅、歌舞厅,对于那些缺乏父母管教的“留守儿童”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潘多拉的魔盒”。一些学习、思想品德等各方面都不错的学生,由于长期没有父母的监督,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以致道德和守纪意识滑坡。他们开始逃学、旷课、不交作业,后来沉溺于网吧、游戏厅、歌舞厅,以至于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一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唆使,他们就容易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责

“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该慎重地选择留守监护人。充分考虑到祖辈抚养和教育的胜任力,而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能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老人就行。如果祖辈确实没有教养儿童的能力,建议父母双方留下一方 ,承担孩子的抚养和教育任务。再如果被委托者年龄很大,身体欠佳,本身的行为能力有限,那么这种委托不但没有意义,甚至有害。“留守儿童”的祖辈也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学习教育儿童的新策略、新方法,严格要求孩子 ,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把更多的精力从关注孩子的物质生活转移到教育上。

2.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留守儿童”的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责任主要在政府。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要组织有关“留守儿童”的专项调查研究,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部门要把“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提到重要决策层面上加以重视,作为当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各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酝酿,制定有利于“留守儿童”中贫困孩子接受教育的政策,并计划投入一定资金资助这些孩子。

3.改进学校教育方式,促进“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

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根本在于引导他们建立健康、乐观的心理状态,锻炼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然、顺利成长。班级应成立“留守儿童小组”,学校要成立“留守儿童”委员会,要选用其中具有独立能力的孩子担当成员,从而扩大他们的影响,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让他们在老师、学校的引导下自我管理。不管是班级还是学校可以建立“留守儿童”专门档案,跟踪他们的成长过程,他们生活上的求助给予解决,对心针对“留守儿童”的个别问题和个性问题,学校还要设立相应的咨询机构,如:设立“留守儿童办公室”,成立“留守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委派热心且懂心理知识的老师负责接待。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仅会危及他们的健康成长,还会给农村教育乃至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心理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构筑起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心理学,2008-4,3-7

[2]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教育研究,2004-10,15-18

[3]一张.留守儿童,t望,1994,45

[4]佘凌,罗国芬.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理论: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心理学,2008-4,15-18

[5]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心理学,2005-5,63-70

[6]周宗奎,孙晓军,范翠英.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对策,心理学,2008-4,19-24

第7篇

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留守儿童中更为脆弱的特殊群体,他们占了相当大的比例,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均在6周岁左右,有相当多的儿童在婴儿期父母就外出打工,把他们留在农村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角色长期的缺失、祖父母亲戚朋友教育的缺陷以及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滞后等不利因素,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处境和生存状态更加艰难,对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利益迫切需要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主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此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

留守儿童

农村儿童

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吃苦耐劳的农民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遍及全国各地,任劳任怨做着最苦、最累、最危险,收入却最低的工作。他们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然而最让他们揪心的是离家打工后留在农村的子女教育发展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只能交于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管教。一个新的特殊弱势群体就这样诞生了——留守儿童。

目前,已有大量的社会力量和教育工作者将注意力投向了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但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关注较少。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解读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而需要其他亲属或委托人照顾的17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是指0到6岁的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由父母以外的监护人负责一切生活起居的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成因

现代教育是一个大系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作为教育的三种基本形态在各自的领域担负着培养人的使命。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儿童社会化的关键。学校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时时刻刻影响着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调查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主导性不强、社会教育的环境不利造成的。

(一)家庭教育严重缺位

一是亲子教育陷入困境。亲子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深化、是影响人一生的至关重要的教育。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有利于培养出身心健康发展的下一代。然而,在留守家庭中,父母长期在外,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造成亲情淡漠,导致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疏远,亲子教育基本从孩子的成长中淡出,亲情教育功能几乎丧失,这种缺乏沟通和亲情的关爱,很容易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二是单亲教育力不从心。单亲监护人因家务负担较重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与情感变化,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也缺乏耐心。部分单亲监护人几乎不与孩子沟通,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稍有不如意,便实行“呵斥教育”。残缺的家庭教育给留守学前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可低估。三是隔代教育难以胜任。部分祖辈对留守学前儿童过分溺爱,仅仅注重物质生活的满足,却缺乏道德和精神上的正确引导。也有部分隔代监护人教育观念保守落后,对孩子要求甚严,一旦犯错非打即骂,容易导致留守学前儿童敌视或报复心理产生。

(二)农村学前教育问题

留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家庭监护堪忧导致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不利,本应通过学前教育得到一定的弥补,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缺乏、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育缺乏规范等问题造成了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得不到有效的引导,教育得不到良好发展。李向东在《农村幼教现状堪忧》一文中指出,当前农村幼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五大问题:一是居住分散,生源不集中且逐渐减少,开园办班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三是不懂幼儿教学规律,教学管理小学化;四是幼儿教师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五是无人重视,管理混乱,随意性大,幼教事业发展举步维艰,停滞不前。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素质不高,幼儿的课程主要以音乐、绘画、游戏和文化知识为主,而对儿童智力开发、心理辅导等有助于留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知识存在着欠缺。这就需要对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定期培训,但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实状况,他们很难获得相关培训。

三、改善农村留守学前儿童教育的建议

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是三个相互关联、相互协作的环节,这三个环节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共同给予留守学前儿童关心和帮助才能解决好孩子的教育问题。

(一)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多种方式促进留守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教育问题的解决首先需要从孩子的家庭教育做起。一是向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宣传父母关爱对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留守学前儿童的父母通过电话、写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联系,以保持对孩子的关心和沟通。二是建立父母与孩子、幼儿园的联系纽带。帮助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建立孩子成长档案,随时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

(二)学校应当加强对留守学前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对于留守学前儿童,农村幼儿园应当给予更多地关注和关爱。一是建立农村学前教育规范制度。二是提高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力量,鼓励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农村幼儿园任教,定期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组织业务培训,教授幼儿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知识。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因为父母为了生计在外打工而成为留守儿童的孩子们更需要获得关爱和良好的教育,虽然留守儿童是城乡二元化结构的产物,留守儿童的问题目前还不能得到完全解决,但我们应当正视这一问题,为促进留守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和改善教育环境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

[1]张珍辉,彭尚平.农村留守孩子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导刊,2004(8):67

第8篇

>> 重庆市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相关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 徐州市天主教信众与普通居民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 军人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初产妇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深圳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策略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措施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肥胖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关系的研究 建筑工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 本科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汉川市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关于泰顺县九峰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fr=aladdin,2014-01-21/2014-08-10.

[2]刘志芬.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1(30).

[3]李祚山,黄小琴.残疾人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N].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3).

[4]陈一心,周洋.中国弱势儿童心理健康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6(22).

[5]叶盈.小学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亲社会倾向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