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5 17:13: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沉浸式劳动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偏差;校正方法;“动”法 ;“静”法 ;“动静结合”
目前的高职教育所面对的群体已经是“90”后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将影响着对社会的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进入大学后,面对新的生活环境,新的学业环境、新的人际环境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在所难免。我们也不乏听到因心理偏差未获得及时校正而产生的严重事故。心理偏差的校正迫在眉睫。
一、高职院校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偏差的方面
1.认识偏差。高职学生的认知偏差包括对社会的认知偏差和对自身的认知偏差。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当学生进入大学校门之后,脱离了中学相对单一的学习环境,社会的多方位信息像海水一样涌向了还未做好准备的学生。这些信息泥沙俱下,使人生观和社会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学生很容易盲目跟从了他人的思维和观点,导致对社会某些方面认识的偏差,影响了其为人处事的方式;而对自身偏差的认识,则源于自身身份转换的不适应,心态调整的不到位,常使学生处于内心的纠结和矛盾中。
2.学业偏差。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学生高考成绩普遍偏低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这使得很多高职生有很强的自卑心理;进入大学校园后,督促之声少闻,使得惰性上升,无法约束自己,整天沉浸于游戏之中,学业无从谈起;有些学生想学,却不能合理安排好时间,都想尝试,却什么都没做好,从而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了严重怀疑。如此种种,使学生产生严重的紧张焦虑、无所适从,压力之下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进而丧失学习动力,开始厌学逃课,最后引发一系列其他心理问题。
3.人际偏差。“90后”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远离父母亲友,独自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接触一些原来从未接触的人和事,一切人际关系的构建全靠自己。失去对父母的依恋,入住集体宿舍,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度,这是“得”,其后也发现 了“失”。班上的同学,怎样才能欢迎我;寝室的室友怎样才能喜欢我;我交友应该谨慎些,还是豪气些;遇到我不喜欢的人怎么办,遇到心仪的人又怎么办……如此等等,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个人性格的差异,导致有的学生人际关系如鱼得水,有的却与本寝室的同学都剑拔弩张,更有甚者,因为感情关系的处理偏差,导致一失足成千古恨。
二、对学生心理偏差的校正
1.“静”法。“静”法包括强化理想、青春期教育法和心理咨询疏导法,在给予学生更多的倾听、理解和鼓励,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增强心理的承受能力,当然有时老师也必须给予相应的指导。
理想的教育。传统上的理想教育有许多合理之处,但从现实的社会情况及学生情况看,强调学生认清社会的现实和个人情况,明白每个人的生活实际不一样,这将会对个人教育、就业、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影响。让学生清楚这些,并能够坦然接受,才能够确立正确、务实的理想。当面对问题时才能够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致于因理想和现实差异太大而产生心理障碍。
青春期的教育。学生容易产生的异性情感和对异性的想往,甚至做不切实际的追求。此时不应使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或做过早的定性。因为现代传播的手段的丰富,学生对于一些事物的了解渠道也是多种多样,所以与其“堵”不如“疏”,让学生通过正规的渠道来了解青春期有关常识,让他们明白产生异性情感的正常性,区分开各种感情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和异性相处。
心理咨询疏导法。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处、心理咨询信箱、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在学校的心理咨询活动中,要注意给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以安慰,以疏导,不仅要使其开心,更要力图使其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心理咨询活动要竭力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个人所经受的挫折与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要竭力使来心理咨询的学生自己想通问题,自己认清问题的本质,知道该怎么做,达到了人们常言的心理平衡。要使学生从挫折中认真反省自我,总结经验教训,增强生活智慧,以更好的应付日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挫折。要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认识自我,开发自我,激励自我,避免依赖他人,增强个人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形成健康的心理。
2. “动”法。“动”法包括劳动、体育等方法,以身体的健康来促进心理的健康。
适量的劳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对劳动的需要是人的正常的心理需求,但高职学生几乎没有相应的劳动,也是造成他们心理失衡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时间不承担一定的劳动,就习惯把别人对自己的照顾和保护看做理所当然,渐渐地,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的存在。只想到索取,忽视付出,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健康心理。只有成功的劳动教育才能使学生体会到劳动者劳动的辛苦,才能培养出稳定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因此,让高职学生通过校内外的志愿者活动承担适当的劳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是获得健康心理的基础。
体育锻炼。利用体育锻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环境,增进心理健康,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游泳、跨栏等项目的锻炼,可心克服胆怯、害怕心理,从而增强了自信心。足球、篮球等,可增强融入同学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太极拳、越野等则可有效缓解和改善急躁、易怒、冲动等不良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3.“动静”结合法。“动静”结合法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个人的善于调节有极大的关系。在对学生的心理偏差进行校正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易行自我调节:比如学会微笑,微笑能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充满信心。多想些开心的、曾做成功的事,那是个人实力的明证,是个人最佳状态的证明。深呼吸身心放松法,做深呼吸,吸气要缓慢,自然顺畅,然后慢慢呼气,呼气要细、长,反复几十个深呼吸,会使人感到身心放松。欣赏音乐法,当情绪低沉,信心缺乏的时候,选择适当的音乐欣赏,能帮助人振奋精神。
如果感觉实在过不去某个坎了,不良情绪累积到一个极限了,也可以借一些方法去渲泻一下,比如站在山顶大声,无目的的呼喊,从而减轻精神上的压力。也可以借助自己喜欢的某些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运动来减轻身上的包袱。
高职学生的心理偏差有其原因和共性,只有能抓住其核心所在,并具备一颗爱生之心,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及时干预,就可以将一些心理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严重后果的产生。学生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指导他们有正确的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才能使我们的国家取得健康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静,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1.
寄宿制学校实行定期“放假”制度。这里的“假期”不单单指“寒暑假”,更指平时的“小假”,即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一段时间后可回一次家,每次大概四五天时间。放假了,一场父母与孩子之间关于上网问题的博弈也开始了。“放假了,我终于可以痛痛快快地玩电脑了”,代表了很多青少年学生的心声。但是孩子放假,许多家长却左右为难,忧心忡忡:“一放假,孩子就一头钻到电脑网络里。真怕孩子陷在其中拔不出来。”而有的家长干脆一刀切:不仅严格控制上网时间,甚至还切断了家中的宽带网络。
对孩子使用网络,家长过于担心于事无补,而坚决禁止也不可取。那么,在假期里,孩子如何被家长“网”住,而不是让电脑网络“网”住?笔者认为,家长应该这样做:改变认知,尊重孩子玩游戏的权利;自我提高,在引导教育孩子上掌握主动权;营造家庭温暖氛围,让孩子回归现实;成为孩子的“网友”;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一、改变认知,尊重孩子玩游戏的权利
现在仍然有许多家长认为网络是祸害,是洪水猛兽,弊远大于利。当孩子出现不良问题,厌学、逃学、离家出走、自残甚至自杀时,家长动不动就把矛头指向网络,“都是游戏惹的祸”。似乎形成了这样的公式:缺少自制力的孩子+魔鬼般的电脑网络=问题孩子。有的家长完全将网络游戏“妖魔化”。实际上,在信息时代,电脑和网络是每个人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可以这样说,让孩子掌握互联网络技术,为他将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也意味着让他站在了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上。教育家孙云晓明确指出,游戏是青少年天然的伙伴和最亲密的朋友。他认为,电子游戏在视野、内容、技术等方面都具有传统游戏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技能、培养优良的品质,更重要的是,很多事情在现实情况中是不具实验性的,而在游戏中可以完成这一点。他大力倡导要“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孩子”。为此,家长要改变认知,转变观念,不能患“深度近视”,而要“高瞻远瞩”。孩子上网和玩网络游戏的问题,并非让不让上网、让不让玩游戏的问题,而应是怎么上、玩哪些游戏、玩多长时间的问题。
二、自我提高,在引导教育孩子上掌握主动权
对电脑网络知之甚少甚至一窍不通的家长有很多。很多家长反映,为满足孩子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学习要求,家里买了电脑安装了宽带网络,但孩子们到底是在学习还是在聊天、玩游戏,家长根本不知道,至于哪个网站能上,哪个网站不宜上,家长们更是不懂。
孩子沉迷网络,甚至出现成瘾现象,说到底是家长没能正确而有效地给予引导与教育。而这源于很多家长是“网盲”。
作为家长,可以不利用网络,但是至少要了解网络文化,这样才能和孩子有共同的交流平台。家长掌握电脑知识,甚至做一个互联网的“内行人”,不是让家长偷偷摸摸地监控孩子的上网信息,偷窥孩子的隐私,而是通过有意或无意的浏览,来了解孩子使用电脑网络的情况,从而为增进亲子关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教育。
三、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回归现实
专家们一致的观点是,孩子沉迷网络是家庭造成的,因为家庭没有给他足够的温暖。孩子沉迷网络,很多情况下是因为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关注,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现在家长们关注的主要是孩子的物质需求,往往忽视孩子心理上的需求,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与关心。为满足某种需要,逃避不良感觉,孩子就到网上寻找慰藉,玩网络游戏,找网友聊天,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
要使孩子回归现实生活,被家长“网”住,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和谐的家庭氛围的营造。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更要在心理上给予关心与支持。不管工作多少忙,家长也要想方设法地挤出时间多陪陪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想法、观点、兴趣爱好。孩子心情不好时,如果孩子愿意说出来,家长就做一个倾听者,耐心地倾听他诉说,而不要显得不耐烦;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只想一个人静一静,那就让他一个人待一会;同时,在不招致孩子反感的情况下,想办法让孩子把心中的不快宣泄出来。孩子快乐的时候,家长与孩子一起分享快乐,而不是没有任何“感觉”,否则因为得不到回应、肯定,孩子就会转向其他对象,包括网络。
在网络使用上,家长要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网络,引导他们适当地使用网络、玩游戏。对于已经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家长尽量减少责备,尽可能在平等交流协商的基础上与孩子一起努力,通过制订上网契约、规划网络使用计划、提高孩子的自我监督能力等途径,引导孩子走出网瘾,将他们引向更广阔的现实世界。
四、成为孩子的“网友”
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在对待网络使用问题上,如果家长和孩子没有共同语言,不能谈到一块儿,势必造成隔阂。家长在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上网学习,通过网络交流,甚至一起玩网络游戏,成为孩子的“网友”,是被实践证明和专家一致认同的密切亲子关系的有效方法。家长主动地利用网络和孩子进行互动,在互动中更深地把握孩子们成长的脉搏,从而理解他们的言行,掌握他们的心理。在欧美流行一句现代格言,叫做“和孩子们一起敲键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位教师家长的做法值得借鉴。他读六年级的孩子对玩游戏很感兴趣,这位教师经常抽时间和孩子一起玩,有时一起玩单人积分游戏,有时玩双人网络游戏。他和孩子成了一对好“玩友”。因为他和孩子有很多共同语言,关系相当融洽。谈到让孩子玩游戏,这位教师起初有些不放心,担心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不过,毕竟是教师,这位父亲还是“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理解与支持孩子玩游戏,并给予极大的信任。结果,孩子什么心里话都会跟爸爸讲;对事先约定的上网与玩游戏的时间,孩子很遵守;对父亲的劝解,孩子很“听话”。这位朋友还利用网络对孩子进行了有效的劳动教育。他常和孩子玩QQ农场游戏,在玩中引导孩子去感受、体会其中的辛苦,告诉孩子生活中的农场其实比这还要难管理。还带着孩子回农村老家看家里的农场,让他观察外公外婆如何经营管理,如何辛苦。这些经历,使孩子在玩农场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对劳动也有了新的认识。
虽然不是每位家长都能像这位教师一样引导教育孩子,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家长要尽量与孩子打成一片。孩子自有他们的话语系统、生活方式、活动规律,家长只有读懂它们,走近它们,融入其中,才能获得孩子的信任,引起他们的共鸣,家长也才有可能与他们真诚地交流沟通。
五、丰富孩子的生活,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之所以热衷于上网聊天、玩网络游戏,内部原因主要是寻求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温暖和关心,改变现有单调枯燥的生活方式。家长如果硬性禁止他们去做,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结果会适得其反。为避免孩子沉迷网络,家长要因势利导,培养孩子的兴趣点,丰富孩子的日常生活,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丰富多样的现实活动中来。
济南大学王本法教授指出,父母为孩子安排丰富的暑期活动,是让他们忘掉网游的最好方法。孩子喜欢溜冰,家长就在这方面鼓励和支持他,为他准备装备,抽时间定期陪孩子学习、锻炼,甚至家长自己学习溜冰,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一举两得。孩子对绘画感兴趣,家长可以让他去参加培训,并经常关注进展,时不时地给予鼓励和肯定,适当地给予奖励。当然,也不是无条件、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得根据家庭情况讲究“度”和“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