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5 17:13: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区域经济一体化案例

第1篇

[关键词]经济一体化 政府干预 经济发展 同省并购 同市并购

[中图分类号]F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5)06-0063-12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代国际和国内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努力方向,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的区域一体化既是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的重要体现,也是增大国内市场容量和规模、增强国内竞争力的重要现实问题。近些年来,学者们从市场一体化视角对中国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研究,产生了诸多学术成果,如Young(2000)、Poncet(2002,2003)、Xu(2002)、白重恩等(2004)。经济一体化既表现为产品市场一体化,同时也表现为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Robson,1990)。从世界范围看,近些年来,新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不断涌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和范围也在不断加深和扩大,逐渐从以贸易自由化为主的浅度一体化向包括投资政策等更广泛政策的深度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一体化协定中包含了投资条款(邱立成等,2009)。截止2005年6月,就有218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中包含“经济一体化投资协定”(economic integration investment agreements,EIIAs),占一体化协定数量的67%(东艳、李国学,2006)。由此可见,经济一体化从关注贸易自由化逐步过渡到对投资自由化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大多数区域经济组织都是以促进区内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为最主要目标,因此,许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至于其对外商直接投资影响的研究则相对匮乏,且不成体系(马静、郑晶,2009)。

国际贸易和海外投资对世界经济发展都具有极大影响,然而,由于FDI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快于商品贸易(Barba Navaretti and Venables,2004),㈣因此海外投资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从这一意义上讲,研究经济一体化问题仅仅从贸易自由化视角是远远不够的。同时,从经济社会现实情况来,贸易自由化并不必然带来投资自由化,例如,相对于产品出口,中国资本在国际上的流动受到了更多阻力。即使在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的欧盟内部,跨国并购也经常受到来自当地政府及各方的干预。因此,从贸易自由化视角进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能完全反映经济一体化的真实情况。鉴于投资活动对于现代经济的重要性,从投资自由化视角研究经济一体化问题可能更具有意义。

我们认为,从微观企业活动的水平可以更好地推断宏观经济的性质,而经济一体化是一个具有宏观意义的微观话题。OECD以及许多学者从跨国公司所从事的活动角度对经济一体化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恰恰是该思想的表现。也为本研究的合理性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投资活动既包括购买设备、建造厂房等内部投资方式,也包括并购等外部投资方式。由于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式逐步内涵化和集约化,体现为平面扩张式的新增投资的比例会逐步降低,而体现为集约型增长的并购式投资会成为企业投资的主要方式,因此购并式投资就是投资自由化的主要内容。一个国家内部区域企业之间的自由并购式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最重要微观机制,是经济一体化的基石。基于此,我们选择并购这一视角,通过企业并购的区域特征来研究中国经济一体化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始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因此,本文拟以我国上市公司1998-2006年的并购数据,对我国经济一体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去学者们研究国内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主要是省际贸易流,本文从投资活动的角度找出一种补充测量国内经济一体化的新方法,并且对于研究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问题也有很好的启示和借鉴价值;其次,微观企业行为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本文从微观企业并购投资活动推断国家宏观经济的水平和性质,这是一个新的尝试;第三,本研究为中国国内市场和区域一体化找到了一个新的政策作用方向,促进以并购等投资活动的跨区域发展有利于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最后,本研究结论与现有文献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经济的一体化水平并不高,也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中国经济一体化水平在向好的方向发展,而政府干预以及由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导致的“资源差异效应”对经济一体化产生了负面影响,这说明中国经济还需要进一步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减少政府的干预,降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一、并购活动与经济一体化

就中国国内市场一体化的文献而言,按其研究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李善同等,2004):第一类是通过各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来考察一体化的程度(Young,2000;白重恩等,2004),如果产业结构的差异缩小,则认为市场的分割程度加大;第二类是通过各地区间的贸易量和贸易结构来考察(Poncet,2003),如果地区间贸易的“边界效应”(Border Effect)扩大,则认为市场的分割程度扩大;第三类是通过各地区间产品价格的差异来考察(喻闻、黄季j,1998;Poneet,2002),如果产品价格的变异系数和边界效应缩小或者价格在统计上存在同积现象(cointegration),则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提高;第四类是通过各地区的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来考察(Xu,2002),如果相关程度高,则市场一体化的程度高。我们认为,已有的关于经济一体化的衡量方法并没有反映出当前经济一体化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投资自由化。

按照世界银行对一体化进度的衡量指标来分析,经济一体化包括三个方面:市场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同时,OECD(2005)也认为,衡量全球化的核心参考指标应涵盖以下领域:外国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所从事的活动、国际贸易。从动态发展角度讲,基于Balassa(1962)对经济一体化组织形式的划分,Robson(1990)认为,经济一体化理论体系由自由贸易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共同市场理论、经济同盟理论和完全经济一体化理论组成。自由贸易理论和关税同盟理论主要以产品市场一体化为研究对象,而共同市场理论、经济同盟理论以及完全经济一体化理论除了以产品市场一体化为研究对象外,更侧重于以资本、劳动力生产要素市场一体化以及其他更高形式的一体化(如政策一体化、政治一体化)为研究对象。由此可见。资本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是经济一体化的更高级阶段和组织形式。实际上,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密切相关的。关于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早期的一些研究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如Mundell(1957)等。然而,随着直接投资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更倾向于认为国际贸易和直接投资之间存在互补关系。Markusen(1983)首先指出,从贸易量角度来讲,如果贸易的基础不是相对要素禀赋差异,要素流动和商品贸易应为正相关。Helpman and Krugman(1985)的一般均衡模型和Grossman and Helpman(1989)的动态模型表明,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互补关系。因此,从投资角度研究经济一体化问题既是针对当前投资在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地位而做出的合理调整,同时,也可以与基于贸易自由化视角的研究相互补充。

根据OECD的观点,直接投资有三种类型:跨境并购、绿地投资和产出能力(企业现有能力的扩张和增加)的变化。其中,跨境并购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占全部FDI的比重在50%以上,远远超过绿地投资的份额。UNCTAD(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2000)的研究表明。在上世纪90年代末,跨境并购占FDI的比重为78%。不仅如此,跨境并购在所发生的全部并购活动中的比例也在日益增加。Gugler et.al(2003)对1981-1998年全球范围内的2753起并购进行研究,发现跨境并购的比重有上升的趋势,这一趋势在20世纪90年代的欧盟国家非常明显,跨境并购占全部并购的比重由1991-1992年的24.2%升至为1997-1998年的39.8%。有许多证据表明,跨境并购浪潮与自由贸易以及市场一体化密切相关。在跨境并购与贸易自由化方面,Neary(2007)从理论上探讨了跨境并购与贸易自由化的关系。他认为,并购浪潮是贸易自由化的结果,那些低成本企业并购高成本企业,将鼓励国家或地区根据比较优势来进行专业化生产和贸易。他的模型的一个推论是,跨境并购与出口是互补而不是替代关系。同时,European Commission(1996)的研究表明,跨境并购是欧洲企业在欧盟单一市场进行扩张的最主要方式。Brakman,et al.(2006)通过对1986-2005年的27541起跨境并购所进行的研究表明,大部分FDI采用并购的方式,同时,跨境并购主要是由经济一体化引起的。这从另一个方面表明,以并购来衡量经济一体化合理性。

在中国,跨区域并购与经济一体化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出同样特征。长三角地区是目前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成功的地区之一,位于该地区的江苏、浙江、上海等三省市之间的经济合作极为密切。由此,我们统计了本文样本中的这三省市上市公司之间的跨区域并购情况。结果表明,在所有跨区域并购中,有32%的跨区域并购发生在这三个省市之间。为了进行对比分析,我们选择了两组对照样本。首先,选择在地理上彼此毗邻的湖北、湖南、江西等三个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跨区域并购中,只有4%发生在它们之间。其次,我们选择同样毗邻的河北、河南、山东,发现这一比例仅为2.5%。由此可以看出,跨区域(同区域)并购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对应关系。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上公认的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欧盟的竞争政策集中体现了并购可以作为判别经济一体化的思想。在美国,并购活动受到反托拉斯法的管制,但在欧洲,为了促进欧洲经济一体化,欧共体(现为欧盟)关于并购控制的《罗马条约》为发生在欧共体范围内的并购控制问题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它没有包含一个类似于美国反垄断法中规定的并购控制办法。按照Banks(1988)的说法,这不是一种失误或者轻率的做法,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其本来的愿望是要利用竞争政策加速欧洲经济的一体化进程。并购特别是跨国界的并购活动被看作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一部分,Coeurdacier et al.(2009)的实证研究表明,随着欧盟的“单一市场”和“统一货币”计划的实施,欧盟国家之间资本、劳动、商品和服务自由流动的障碍被消除,从而显著地提升了欧盟国家之间制造业企业的跨国并购频率和规模。他们的研究验证了跨国并购与经济一体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跨区域并购是投资自由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可以对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合理的衡量。OECD(2005)认为,从国际贸易角度研究经济一体化时,可以以一国出口总额占该国GDP的比重来衡量经济一体化,而从投资角度研究经济一体化时,可以以一国FDI占该国GDP的比重来衡量经济一体化。然而,以上两个方面更多地是从宏观视角进行界定。本文试图从微观企业的并购行为视角对中国国内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考察,对此,一个可行的思路是:如果区域内各成员的并购活动更多地发生在各成员自己辖区内,则可以合理推断区域的一体化程度较低。同时,如果跨区域并购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则可以认为区域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在提升,反之亦然。

二、研究假设

国家之间经济一体化的障碍,除了经济方面壁垒,更多的是非经济方面因素,如地理位置、政治架构、制度和体制、文化、语言等。但是,这些障碍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区域之间从理论上来说并不存在,或至少并不严重地存在。鉴于中国转轨经济的特征和地方政府在中国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地方政府基于行政边界所考虑的地方利益,对投资自由化做出各种行政干预,是阻碍我国经济一体化的最重要的制度因素。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行政分权和90年代初实行财政分权改革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政与行政自日益加强,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联邦主义”(Qian and Roland,1998),这一方面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大的积极性发展本地区经济,但另外一方面也使得地方政府有更大动力采取地方保护政策。在分权改革之后近30年的今天,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仍然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与障碍,如区域市场的分割、食品与药品安全、行政垄断、政府对产业和企业的过度管制和干预等(周黎安,2004)。吲而分权改革所带来的政府干预正是造成我国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之一(银温泉、才婉如,2001)。Li et al.(2003)通过构造两阶段博弈模型,发现中国的市场分割主要源于地区贸易保护,而地方财政分权和国际贸易保护政策则会导致地区保护程度提高。何智美、王敬云(2007)认为,政治锦标赛机制有利于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而不利于合作,而竞争的后果必然造成市场分割程度加大。

许多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分权改革所带来的政府干预对市场分割有着显著影响。Poneet(2002)研究发现,失业率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均加剧了市场分割。平新乔(2004)的实证结果揭示了地方政府对国有资产控制和对产业实施控制与保护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物质利益。哪里生产要素(主要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高,则当地政府就有动力对该产业实施控制,并认为这是地方保护主义之所以长期存在的经济基础。分权改革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是地方政府消费的源泉,但同时,地方政府也面临着较大的就业压力。陈敏等(2007)的研究发现,就业压力和政府消费的相对规模是加剧市场分割的因素。

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政策有多种实现途径。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地方政府主要是直接通过行政干预来实现,如强制性设置进入壁垒将外地企业或产品拒之门外。但随着我国法制逐步健全以及中央的三令五申,这种直接的行政干预可能会给地方官员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更多采取间接的干预手段。其中一个主要手段就是在不违背中央政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投资自由化进行干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所掌控的国有企业,对发生在国企之间以及涉及国企的并购活动,进行直接干预;二是通过行政审批,对各类发生在其行政边界内的并购活动进行程序化干预:三是在本地范围内为那些需要被并购的对象企业,积极主动地寻找并购方,以便使本地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在本地利用,并使重组后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主要发生在本地。地方政府之所以热衷于使壳资源在本地企业尤其是在本地国有企业之间进行重组,从根本上说是受地方政府追求本地GDP增长和财政利益所驱使。中国当前的GDP核算原则以及现行的属地化征税制度。并不鼓励企业进行异地重组。作为理性的地方政府,自然不会选择具有外部经济性的异地重组方式,除非本地确实缺乏可以重组的资源。因此,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缺少鼓励区域间经济一体化的机制和动力。

本文采用同区域并购比例来衡量经济一体化程度,同区域并购比例越高,表明更多的资源是在同一区域内流动,市场分割程度越大。因此,如果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并购了更多的本地企业,则能够验证本文的上述观点,即我国的市场分割是政府通过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来实现的。此外,按照控制人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国有企业分为中央国有企业、省级国有企业和市级国有企业,这三类国有企业虽然都属于国有控股,但它们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中央国有企业来说,由于它们和地方政府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主要受国资委的领导,所以较少受到地方政府的干预。而省级国有企业和市级国有企业主要受地方政府的直接领导,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后两类国有企业并购本地企业的频率会显著低于中央国有企业。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政府干预对经济一体化程度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近30多年来从总体上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如果分区域来考察,则是极不平衡的。在某些省份,特别是在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而在另外一些省份,经济发展还非常落后。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对不同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分析框架来对中国经济一体化问题进行分析。在FDI这一领域,区位选择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特定的区位有其特定的要素禀赋、政治风险、法律制度,直接影响企业进入后的运行成本和自身竞争优势的发挥。因此,FDI的区位选择和东道国特定的区位优势密切相关。Dunning(1998)认为,影响区位优势的因素包括市场规模、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关税壁垒、政治风险等。这些因素影响了FDI流向。Bevan and Estrin(2004)等学者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除了区位优势之外,众多外国投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降低信息成本和搜寻成本,能够有助于交流、运输等服务和其他需求,对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产生一定促进作用,形成聚集效应。因此,聚集效应是影响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Barrell and Pain,1999)。基于区位优势理论和聚集效应理论,FDI将表现出显著的地域特征,发达地区可能更有利于吸引FDI,而这一点也与现实相符合。2000年80%的FDI流入了发达国家,只有16%左右的FDI流入了发展中国家。我们认为,一国范围内不同区域之间资本流动可能与FDI的这一特征相似。中国各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将导致它们经济总量、基础设施、法制水平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这对企业的跨区域并购等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进一步地,根据中国特定的制度背景,我们认为,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资源也越多,根据“就近原则”,本地区的资源整合频率也越高。而经济发展程度低的地区,资源相对匮乏,本地区的资源整合频率也较低。同时,不同地区资源的巨大差异又限制了跨区域的资源整合,例如,经济发展程度高地区的企业难以在经济发展程度低地区找到合适的资源,而经济发展程度低地区的企业又没有足够能力到经济发展程度高地区进行资源整合。因此,在企业跨区域并购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着“资源差异效应”,经济发展程度高地区的企业更倾向在同区域并购。综上所述,区位优势、聚集效应和“资源差异效应”等因素会加剧市场分割程度,从而对经济一体化产生负面效应。由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经济发展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在当地并购,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经济一体化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世界各国政府对公司并购的态度来看,经济发展程度并不代表政府干预程度,经济发展水平高并不意味着该国对资本的自由流动持肯定或赞同态度。即使欧美发达国家,各国政府也往往会抵制外国公司并购本国公司。近些年来,中国公司跨国并购经常受到被并购方当地政府的干预,在中海油、海尔、华为等中国大企业遭遇海外并购挫折的案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国家保护主义的影子。即使在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欧盟内部,各国政府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往往也会干预。例如,2006年2月,法国政府令法国燃气公司与法国的苏伊士公司合并,使前来收购苏伊士公司的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知难而退。恰如假设1分析中所提到的,中国各地地方政府基于“政治锦标赛”、税收、就业等各种考虑,具有强烈的干预企业经营发展的冲动。同时,在经济发展程度越高的地区,其区位优势越明显,各种资源比较丰富,为了保证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就业等,政府越有动机抵制当地资本的流出,阻碍外地企业并购当地的优质企业,国有企业越有可能在本区域内实施并购。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政府干预进一步恶化了经济发展程度不平衡性对经济一体化程度的负面影响。

三、变量与数据

(一)经济一体化指标的界定与计量

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发生的区域特点角度来检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程度。如果同区域并购的比例越大,则说明市场分割程度越大,反之,则说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越大。具体来说,如果并购双方都位于同一省份,则将该并购确认为同省并购;如果并购双方都位于同一市,则将该并购确认为同市并购。显然,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同省和同市并购的比例越大,表明中国经济一体化程度越差,反之,则表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较高。

(二)回归模型与变量

为了检验企业性质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们参照相关研究的做法,控制了现金流、企业成长性、负债率等微观因素和从业人数、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指数等宏观因素,设置如下的Logistic回归模型:

在上述模型中,被解释变量Integration表示经济一体化程度,用是否同省并购和同市并购这两个哑变量来衡量。在用同省并购哑变量衡量时,Integration取1表示同省并购,取0表示跨省并购;在用同市并购哑变量衡量时,Integration取1表示同市并购,取0表示跨市并购。为了便于分析,同省并购用Integrationl表示;同市并购用Integration2表示。Mowner表示并购企业的性质,借鉴现有文献的普遍做法(如潘红波等,2008),如果并购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国有企业、国资委及公立高校,则将该企业界定为国有企业,取值为1;如果实际控制人为个人、家族、集体企业、外资企业、职工持股会,则将其定义为民营企业,取值为0。我们对这一变量进行细分,设置了三个哑变量:Mownl取1表示民营企业,取0表示其他;Mown2取1表示省级国有企业(由省级国有企业、国资委控制),取0表示其他;Mown3取1表示市级国有企业(由市级国有企业、国资委控制),取0表示其他;它们的参照都为中央国有企业(由中央国有企业、国资委控制)。模型(2)中Mownl、Mown2、Mown3的回归系数分别表示民营企业、省级国有企业、市级国有企业相对于中央国有企业来说的同区域并购程度的差异。

我们选择了以下变量作为控制变量:Cf表示现金流,用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表示,企业的现金流越充裕,当地政府越有可能将本地的企业让其并购;同时,企业现金流越好,也就越有条件进行跨区域的资源整合。Grow表示企业的成长性,用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来衡量。Size表示企业规模,用企业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企业的成长性越好、规模越大,越不容易受到政府干预的影响(高雷等,2006),企业跨区域进行资源整合的可能性就越大。Lev表示企业的负债比例,用总负债与总资产之比衡量,企业的负债比例越大,越容易依赖地方政府,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从而越不容易进行跨区域的资源整合。Top1表示公司治理,用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衡量,企业的资源配置行为往往受到大股东的显著影响,大股东持股比例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对企业的控制能力,进而影响企业跨区域的资源配置行为。Employ表示每个地区的从业人数,从业人数越多,表明当地的人力资源越充足,越容易吸引资源的流入,本文采用样本公司所在省份的从业人数的自然对数衡量。Invtindex表示每个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环境,投资环境越好,越容易吸引资源的流入,本文采用样本公司所在省份的固定资产投资的价格指数来衡量。此外,我们还控制了行业和年度因素。

为了检验经济发展程度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我们设置如下的回归模型:

Develop为经济发展程度变量,我们采用样本公司所在省份的人均GDP来衡量,该指标越大,表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其他变量的界定同上。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综合考虑了企业性质和经济发展程度,将二者交叉项同时放入同一模型,检验二者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此外,上述回归模型是以省或市为单位进行的回归分析,可能存在异方差问题,因此,在回归过程中,我们根据上市公司所在地区进行聚类(cluster)分析。

(三)研究样本与描述统计

本文的研究样本是1998-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了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这些样本满足如下一些条件:(1)样本公司作为主并方;(2)并购都是非关联并购;(3)样本公司不是金融类公司。因为这类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标准和其他公司不一样;(4)并购方的一些主要财务指标都没有缺失,而且被并购方的特征数据能够获得。在上述条件下,我们共获得1276个并购事件。并购方数据来自CCER数据库,被并购方数据来自手工收集。

表1报告了样本期间内同省、同市比例的年度分布情况。从同省比例来看,除了2004年,其余年份的同省比例均在50%以上,其中1998年比例最高,达到67.2%,平均值为57.3%。从年度分布来看,波动幅度不大。上述结果表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并购发生在同省范围内。为了更清楚地描述同市的情况,我们从两个角度进行了考察。其一是考察同省并购的样本,看有多少属于同市并购;其二是考察全样本,看同市并购的比例是多少。从同省样本来看,除了2003年,其余年份的同市并购比例均在70%以上,其中2005年比例最高,达到80.2%,总体的平均值达到75.3%,这表明在同省并购中,绝大多数都发生在同市。从全样本来看,同市并购的比例为43.1%,也处于一个较高水平。上述结果初步表明,我国的企业并购主要是同区域并购,经济还远未实现一体化。不仅如此,无论从同省还是同市角度的考察,这一现象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表2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Integrationl和Integration2的均值分别为0.573和0.431(全样本)。Mowner均值为0.649,表明样本公司国有企业的比重为64.9%,相应的民营企业比重为35.1%。在国有企业中,省级国有企业占25.6%(Mown2)、市级国有企业占28.1%(Mown3)、中央国有企业占11.2%(Mowner-Mown2-Mown3)。经济发展程度(Develop)均值为8.499。从其他控制变量来看,样本公司之间的差距也较大。

四、回归分析及结果

(一)政府干预与经济一体化

我们首先对政府干预(以企业性质作为替代变量)与用同区域并购比例衡量的经济一体化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模型(1)和模型(2)的被解释变量均为以是否同省并购来衡量的经济一体化水平(Integrationl);模型(3)和模型(4)的被解释变量均为以是否同市并购衡量的经济一体化水平(Integration2)。在模型(1)中,解释变量为以企业性质(Mowner)衡量的政府干预,其回归系数在1%水平显著为正。表明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实施了更多的同省并购,即政府干预对经济一体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与假设1相符。在模型(2)中,解释变量为是否是民营企业(Mownl)、是否是省级国有企业(Mown2)和是否是市级国有企业(Mown3),它们的回归系数均在1%水平显著为正,表明相对于中央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省级国有企业和市级国有企业实施了更多的同省并购。在模型(3)和模型(4)中,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和前面两个模型基本一致,表明在采用同市并购比例作为经济一体化的替代变量时,前面的结论依然成立。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一体化

表4报告了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一体化关系的回归结果。在两个回归结果中,Develop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同区域并购程度越大,支持了假设2,也表明经济发展程度上升所带来的“资源差异效应”加剧了市场分割程度。

(三)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程度与经济一体化

进一步研究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程度共同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将政府干预与经济发展程度的交互项(Develop*Mowner)以及Develop*Mownl、Develop*Mown2、Develop*Mown3放入模型,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政府干预和经济发展程度二者对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程度起到了互相加强的作用,即是说,越是国有企业,越在经济发展程度高的地区,企业的并购越可能发生在同一区域。这进而说明,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我国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起到了一定阻碍作用。这一结果在区分省级国有企业和市级国有企业的情况下仍旧成立。

五、进一步分析

我们认为政府干预会导致更多的同区域并购,由此对经济一体化产生负面影响,其中一个隐含的假设是同区域并购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是有利的。为了初步验证这一隐含的假设,我们考察了跨区域与同区域并购中被并购企业的盈利状况。通过查找并购方在并购当年的年报,我们可以找到被并购企业的利润,据此可以分析跨区域与同区域并购中亏损企业的比例。从表6来看,同省和同市的并购分别比跨省和跨市的并购活动并购了更少的亏损企业,即它们并购了更多的高质量企业。同时,国有企业在本地区并购的高质量企业比例最高。上述结果表明,“肥水不流外人田”确实是政府干预企业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

我们发现经济发展程度越高,同区域并购比例越大,这表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对经济一体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在这里,我们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与跨区域并购比例之间的关系。根据并购双方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根据Develop的中位数分为高低组),我们将所有跨区域并购样本分为4组,表7报告了分析结果。从结果来看,54.39%的跨区域并购都发生在发达地区之间,只有5.26%的跨区域并购发生在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企业并购发达地区企业比例要高于发达地区企业并购不发达地区企业的比例。这表明跨区域并购主要发生在经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程度越大,经济一体化程度越低,从而进一步验证了假设2。这一结果同时也表明,企业之所以倾向于同区域并购,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主要原因之一,而地理因素、成本因素、文化因素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可能是次要因素。

我们采用企业性质来衡量政府干预,将国有企业的并购行为视为政府主导的并购,发现国有企业并购了更多本地企业,但没有区分这些并购的本地企业的企业性质。显然,如果它们多数是民营企业,则很难支持本文结论,因为民营企业受政府的影响可能较小。因此,我们进一步区分被并购方的企业性质进行研究,考察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分别并购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比例。从表8结果来看,无论是全样本、同省并购样本,还是同市并购样本,在被国有企业并购的企业中,多数是国有企业,而且显著多于民营企业所并购的国有企业比例。这一结果进一步支持了本文的结论。

第2篇

1.商务英语专业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够鲜明,往往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旅游管理、涉外文秘等专业界限模糊,造成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和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把握不准,专业思想不确定,从而给专业教学和实训带来困难。

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往往带有浓重的英语专业本科学科课程设置的痕迹,以培养学生语言理论知识和能力为主,教学内容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实训教学力度不够,专业特色不明显。

3.师资队伍实践教学能力薄弱,高端技能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求教师具有实际操作能力。但商务英语专业教师中来自企业一线的数量不多,在职教师在企业锻炼的机会少且不深入,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偏弱。因此,在实训项目设计和专业技能指导等方面缺乏系统性和实用性的教学经验,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匮乏,商务英语专业受到学科体系发展的限制,其培养模式还未能实质性地转变到高职特色“工学结合”模式。课程体系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还未能给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以及功能的开发带来变革。此外,校企合作缺乏机制保障导致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缺乏经验和支持,校企合作仍在探索之中,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成规模。

二、人才培养模式三要素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先要把握人才培养三要素。(Who:培养什么人、How:怎样培养、What:培养什么)。

1.人才定位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根据长株潭地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设置课程体系,既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特色又要与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相适应,面向区域涉外的机构、企业、个人来培养具有较强英语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方式问题,“工学结合”、“订单式培养”是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需要我们“以就业为导向”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以任务驱动”,为核心推进项目课程改革;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才是解决人才培养方式问题。3.解决培养什么的问题。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必须以长株潭区域就业岗位群为导向,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习实训等改革方面进行探索,形成符合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鲜明的专业特色。具体来说要实现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长株潭经济发展五个对接:即岗位群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

三、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人才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立足湖南,服务长株潭区域经济发展,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熟悉国际贸易等行业中外贸易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和商务助理等岗位群的基本理论知识与业务流程,具备一定的外贸知识和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并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办公设备,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外贸业务能力、涉外活动能力、办公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教学和实习实训体系。依据长株潭区域经济的特点,商务英语专业要突出“商英结合、商学结合”的办学理念,实现区域化“零距离”就业。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订单式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以“双元双优”专业教学团队为主体,依托湖南省外贸行业、湖南省培训行业联盟和湖南省翻译协会,依据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商务助理等职业岗位标准,重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打造项目教学、工学交替、职业考证、技能竞赛、社会服务、顶岗实习等为载体的实训教学体系;深化专业教学改革,构建由“课证融合”“课赛融合”“项目教学”组成的商务英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要求之间的深度融合,优化毕业和就业质量,培养符合长株潭经济建设的商务英语一线技能型人才。理论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建立以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仅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参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与专业教师一起共同制订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长株潭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采用“英语+商务+技能”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以英语应用为平台,将英语学习贯穿全过程,注重商务实践环节,强化商务操作训练,贯通教学、实习、实训三个环节,融合英语交际和商务业务两项技能。具体来说,商务英语专业要建立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三个版块的课程体系,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把专业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认证考试有机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和工作过程结合起来,同时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阶段和要求,开设相应的人文素质选修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和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实习实训过程中,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通过企事业单位的参与合作,准确把握长株潭区域人才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如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和商务助理等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在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共同制订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习实训组织形式,让学生在“校内模拟仿真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模式的培养下,从英语中学习商务,从商务中体会英语应用,从理论走向实践,体验职业技能。专职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外聘教师在指导学生校内外实习实训的过程中,要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项目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按照工作流程设计教学任务,编排训练项目,使学生的主要技能能够在循环实习实践中得到强化和提升,从而达到良好的实习实训效果,使学生的专业知识迅速地转化为职业能力。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以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商务英语为主体,以商务沟通能力和商务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构建知识和技能的有机整体,形成专业课程模块、知识与技能模块、理论与实践模块的有机结合。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三大模块:英语语言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语音、视听说、综合英语、商务阅读等。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商务英语写作、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翻译、商务英语口语等。商贸专业课程模块: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商务谈判、市场营销和电子商务等。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包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传统的“英语专业+商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满足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也不能体现商务英语的专业特色。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应该把商务与英语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活动操作能力,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删减-些重复或是交叉以及内容滞后的教学内容。

4.职业资格证书。为符合长株潭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要,湖南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要实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突破口,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行业和企业资格证书融入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议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取以下证书: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培训认证考试证书(一级)、湖南省计算机一级证书、普通话二乙及以上证书、全国外贸业务员证书或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

5.师资队伍建设。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是解决商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当前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理论研究还停留在介绍国外相关理论的表象上,实践研究也徘徊于经验介绍等萌芽状态。只有培养专业教师扎实的英语学科和商务学科知识、多元化的英语教学方法、系统的商务领域知识和一定的商务实践技能才能真正提高商务英语教师的理论素养和职业能力。首先要明确专业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素质和商务专业素质、掌握相关的商务实践技能,并能够运用自身的商务实践能力和商务实践经验来指导学生进行商务实践。其次,健全商务英语教师专业化培养体系。宏观层面上,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要求本科院校对高职商务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商务学科知识和商务英语教学法的培训,也可制定计划安排高职商务英语教师在国内外商务培训机构进修。中观层面上,高职院校要积极展开校企和校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微观上来说,商务英语教师要具有专业教师发展意识,即多维度的立体化吸收商务英语专业学科知识。此外,商务英语专业理论课教师要积极主动的承担实践教学和实习指导工作,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锻炼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第3篇

关键词:欧盟;商业组织;经济;影响研究背景

在20世纪中叶,就有学者提出了知名的“关税同盟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一理论已然成为评判标准用于裁定区域发展情况;在一体化建设理论研究中,诸如社会、政府、技术等因素的作用,也有较为完备的探究。中国区域一体化建设在引导发展、深化改革方面有重要现实意义,这也为国内研究工作从国际转向国内提供了现实依据,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区域经济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政府、科技、社会层面上,而对商业组织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并无太多探究。本文将针对这一理论空白,以欧盟样本的商业组织为立足点,进行相关研究分析。

欧盟商业组织与经济发展

(一)ERT的形成

欧洲国家在20世纪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并受到全球经济危机及石油危机的猛烈冲击,普遍存在经济发展迟缓、失业率高及通货膨胀严重等问题,而美、日在战后及时革新经济体制,专心发展经济,在20世纪中后期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的蓬勃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欧洲国家在全球化竞争中的发展,加剧了欧洲国家的困境。更具市场眼光的欧洲大型企业的领导们提出,欧洲商界应该联合起来,构建一个商业层面的机构,从中协调,减少内部成员间的成本损耗,加强合作,提升整体竞争力,以应对来自国际的竞争压力。这一想法在1982年成为现实,ERT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欧洲大型企业高管层联合组建商业机构,旨在促进欧洲一体化建设,减少组织内企业交易的成本损耗,促进欧洲国家间的商业合作,促进欧洲经济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

(二)ERT对落后地区的援助政策及经验

1.对落后地区的援助趋于规范化、系统化。ERT的实质是商业联合,其带有明显的商业属性与做事风格,注重效率,重视规范与制度。具体来讲,制度建设是ERT目标实现及政策落实的保障,该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界定、规则及标准来保证政策实施过程的量化分析与高效性、科学性。ERT制定统一标准,规定该地区人均年收入低于洲平均水平的75%,即可认定为贫困地区;还规定,ERT组织每年会定期定额对贫困地区中交通基建、电信网络建设及能源发展三个体系进行资金援助。2.加强责任制,增加收益。援助资金并非全额交由政府、地方或人管理,而是有一定的机制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管理,所以应加强责任制,增加投资回报率。组织所援资金基于下列两个原则进行发放:其一,获得援助的项目应是获得审批的,资金管理组织由地区、政府及实施单位构成,并有自主决策权;其二,“附加性”原则,根据地区差异,援助资金份额及比例不同,其余部分由地方政府及成员担负。一般来说,ERT对指定贫困地区的援助金额占到总投资的25%到75%,而对非指定区域的援助原则上不超过50%,被援地区的上级政府应支付其他部分。3.推动产业发展进程。农业科技迅猛发展,农业生产力大幅提高,农业生产任务完全能够达到,公民粮食问题较弱,但大量的农民限制,不仅浪费劳动力,也使得社会不稳定性增加。ERT在这一方面做了较为突出的贡献,成功地把闲置的农民从农业系统中转移出来,并入其他产业结构中工作。

(三)ERT在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ERT组织的建设初衷就是加强地区间企业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在后续发展中成为欧洲区域一体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并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第一,ERT作为跨区域的商业组织,相对于国家政府有更多的自主性,但又和多个国家有较紧密的联系与合作,为欧洲一体化建设提供助力。在该组织的引导和支持下,一些跨国大型项目得以建设。20世纪80年代,ERT组织成立了欧洲资本投资组织,该组织的作用是协调域内资本流动,促进金融共同体的建设。ERT在硬件配置上也做了大量工作,其组织修建了多条跨国铁路干线、高速路网络,为国家间的联系与合提供了基础。第二,在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ERT不但充当着提议的角色,而且还担任着安排进程的重任。最典型的案例就是dekker-plan计划。自1985年被提出直至1990年,规划了欧洲经济建设五年内的发展计划。该计划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进程中由于盲目带来的各种风险,还在欧盟成员国内实施单一市场方案,明确了一体化的发展方向,解决了由于发展目标不明确、政府政策而带来的各方面影响,使得欧洲一体化进程稳步发展。第三,为了单一市场计划全面化,ERT对政府机构的行动进行了思想引导,为了攻破1985年的贸易壁垒,欧盟委员会于当年8月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实施方案,但是由于威胁到欧盟各成员国的安全问题,这些方案并没有被积极实行。从1987-1992这5年内,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各类问题,ERT屡次与各国政府部门、欧洲联盟委员会之间开展了交流会议,讨论解决方案和实施细则。ERT在管理上则起着领导的角色,拥有各国政府和委员会所不具备的权利。除了思想引导外,ERT也给了政府机构了适当的压力,进一步促进了单一市场计划的进行,加速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ERT采用基建援助、政策实施、思想引领、施加压力等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

(四)ERT商业组织的绩效评价

1.积极作用。第一,共同发展。从ERT开始实施起,欧盟就开始了向中东扩散。欧盟为了推动欧洲整体经济地进程,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倡导接纳中东欧国家,带动发展缓慢地区的经济,共同致富,实行欧洲全面一体化进程。第二,推广科研成果促进转化工作。欧盟的研究创业能力强,但是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较差,现在整个欧洲所面临的科技问题就是如何促进科技改革和政策的调整、如何高效地转化科研成果,这些问题关系着将来科技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也一直被ERT所重视。第三,解放劳动力促进人才流通。ERT出台了一套疏通人才流通的政策,此外还建立了一个针对青年博士与科技人员的研究培训网,提高人才专项基金的投入额,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发掘顶级的科技创新人才。以培训的方法提高国际市场中的人才流通率,增强欧洲市场对人才的吸引力,还可以发挥各种人群的潜力优势,包括女性科技人才。在所有促进欧洲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方法里最简单和高效的就是人才在欧洲共同体内跨越国界限制的流通,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人才的就业选择,提高科技创新质量,还能带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有助于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2.经济绩效。ERT体系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致力于促进企事业单位、大学及研究机构间能够签订多方面合作协议,截止到目前,欧盟也对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往来表现出了相当的兴趣,并对其提供了一定帮助。而欧盟先后出台的框架计划就是其支持跨国科研开发的重要辅助措施。然而,在现实中,制定的上述规划更是促进了欧盟国家的大学及公共科技部门间的沟通往来,让他们能够签订更多合作协议。ETR计划的推出,不仅是因为它在体制上有了革新,同时该计划更推动了新型知识生产形制的出现和发展,由此可凭借独特构局来促进更多合作的产生。大规模的科研开发,可能会需要更多的科学工作者来维持其正常运转,而此类科研计划所带来的各种合作关系更能够在这个开发计划结束后得以继续和延伸。

欧盟样本的商业组织对中国的启示

(一)效仿欧洲研究区积极推进区域研究区建设

由于欧盟各国及地区的经济科学发展并不完全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欧盟逐步制定和施行了一系列解决措施。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发展趋势普遍较好,然而若想在这种情况下让各地区发展尽可能得到平衡,国家就需要对中西部地区制定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东南沿海地带之所以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是因为该地区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着重走国际贸易道路,同时国家又会对其的发展提供经济上扶持。现阶段,国家就应该大力扶持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此提升该地区的经济水平,并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来吸引更多的投资合作伙伴,让该地区稳步踏上自立自强的发展之路。

(二)积极发挥跨国家、跨区域的商业组织作用

以欧盟快速的发展道路作为模板,同时依靠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机构。各企事业单位要能从国家的庇护下独立出来,并敢于迎接来自世界各国的挑战。中国与东盟间就迫切需要设立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商业机构。因此,为了推动中国-东盟合作经济的发展,国家政府就应出台相关政策,以此推动大规模私人企业勇敢加入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合作潮流中,促进产生跟ETR性质相似的跨区域商业机构,并借助于一系列经济措施,来给予各国一定的经济发展压力,帮助解决中国与欧盟间实现经济一体化中出现的不足缺陷,由此实现各国的自我提升。同时,中国及欧盟方面要能理性分析经济一体化,了解这个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利用原先各国的发展策略,辅助于经济发展,来尽可能抵消原有的科学经济发展差异。

(三)发挥商业组织作用

区域市场一体化的构想能否如期推进和实施,取决于参与各方的合作是否务实是否高效,对此商业组织可以发挥其积极推进作用。商业组织具有特殊的优势,一方面,其能充分发挥穿针引线作用,使政府和企业都能在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找到两者最大务实合作面和最大利益契合点;另一方面,在组织构架网络化的前提下,其向所属成员配置资源的市场化效率更高。欧盟一体化框架虽然已经构建,但其成员国之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仍对区域内国家的凝聚形成制约,在文化层面上则受到宗教观念差异的影响,还在政治层面受到来自成员国内部和区域外势力的牵制。

(四)非正式规则的外溢作用

研究发现,推动欧盟一体化决策制度改变的关键因素是非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由正式规则内生和解释而来,正式规则的未来演变要受到非正式规则的影响。这一向正式化转变的进程主要以两种方式呈现:正式规则纳入非正式规则的内容或被其取代;按照工具化的模式看待实质性问题,以促使非正式规则的正式化。正式规则影响非正式规则的内生,但难以决定其形成。同时,两种规则都能够发挥作用促使对方发生改变。比如参与方需要争取更为有利的合作程序时,面对难以在短时间内撼动正式决策程序,可以在非正式规则层面通过协商加以改变,从而间接达到改变既有制度的目标。综上所述,本文以欧盟科技共同体建设为对象,对ERT组织起到的作用进行了充分论证。ERT有效提升了区域内社会的整合程度,为区域内科技欠进步、经济欠发达成员创造了合作机会。从地理、语言、科研优势方面分析,ERT能够加速知识和技术向科技欠发达成员国的扩散,在“极化效应”层面弱化科技发达成员的优势,从而从技术层面拉近成员国的距离。中国应当充分认识到发展商业组织的优越性,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炳芳.从商会档案看城市传统商业组织的转型[J].商业时代,2008(17)

2.顾佳峰,张翅.企业与政府的动态博弈分析——以行业组织为例[J].现代管理科学,2012(10)

3.刘志彪.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方向与中心环节[J].学习与探索,2012(3)

4.易文彬,张建成.欧盟成功原因之解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

5.萧炳南,黄颖.长三角一体化中行业协会合作发展的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6)

6.周桂荣,蒋素领.区际间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合作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2)

第4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人才合作战略;区域经济;适切度

区域经济圈的建立会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动力,也为人才的发展开拓了极大的空间。区域间成员的人才合作战略可以充分地实现互相"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的策略,以此提升地区的竞争力。

为了建设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的战略,区域人才合作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天津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着手,研究分析其与"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战略的适切度。

一、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战略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强,人才资源的区域合作趋势也愈加明显。我国人才及资源的跨省际区域性合作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

京津冀区域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 "第三极",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必然会加快对人才开发和合作一体化的步伐。2004年2 月,国家发改委在廊坊召开了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标志着三地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正式启动。翌年6 月 8 日,京津冀三省市人事厅 ( 局 ) 在廊坊市举办人才开发一体化研讨会,会上签署《京津冀人才开发一体化合作协议书》,标志着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的初步形成,进入了政府职能部门推进阶段。三省市在人才交流服务、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紧缺人才培训、编制人才开发规划等 10个方面率先开展合作。2011年4月26日京津冀签署了《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三方承诺在人才流动、人才智力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紧密合作、加强联系。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尽管刚刚起步,有着无数的阻力和困难,但是京津冀地区所处环境的内外特征为这一合作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际国内区域人才合作的先例为京津冀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避免走弯路,走错路。京津冀自身优势也不容忽视。北京市、天津市高校集中且拥有全国最高水平院校。河北省也有不少高校,虽然教育科研水平总体较低,但可以充分利用京津这方面的资源,提升自身的水平。京津冀三地人才合作是要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因此,人才合作方案根据各地产业结构、产业规划、产业调整情况制定。

二、天津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发展

我国商务英语的教学与研究始于20世纪的50年代初期。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对外活动得到迅猛发展,"商务英语"逐渐成为主流名称并有了新的概念。它不仅仅指我国对外贸易业务英语,还涵盖了我国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对外交往活动中使用的英语。为使商务英语教育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服务,教育部2007年正式批准商务英语为二级学科专业。

截至2012年底,先后有145所高校获准设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9201人。京津冀地区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学校共有16所,其中2007年获准开始招生学校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开始招生的有北京林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天津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2012年获准开始招生学校有天津外国语大学、河北金融学院;2013年获准开始招生学校有北京服装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河北北方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天津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共占4所,其中仅天津外国语大学设有商务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点。天津普通本科院校共有19所,独立本科院校10所,高职(专科)院校26所。基本上设有英语专业的学院都开设了商务英语方向。也有学校正在筹备申请该新专业。

三、天津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适切度的措施

所谓适切度,是指事物之间相互配合依存的适应和切合程度。在这里是指天津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与京津冀区域人才需求之间相互配合依存的适应和切合程度。

天津各高校作为地方性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考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考虑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等影响因素。培养目标定位要突出特色但也应遵循以下几点: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服务区域经济需求

课程设置体系在整个商务英语教学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质量的高低。课程的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以说商务英语教学的重心应体现在课程设置上。

商务英语课程不是简单为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和能力,它更强调传授学生企业管理运营理念,跨文化交际技能,使他们熟悉国际商法,知晓如何与外国人大交道。商务英语是商务与英语的结合,它的核心课程不再局限于英语和商务英语知识课程的范畴,它涉及经济学、国际商法、商务谈判、公共演讲等商务知识和技能课程,跨文化交际课程和人文素养课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

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还要注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突出专业特色,也要注意与国际接轨,适时推出与国外的高校合作办学政策,学习国外先进的商务英语办学理念。

2.加强教学模式建设,达到更好学习效果

过去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一言堂的方式为主,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课堂资源和授课方式也逐渐得以丰富。但是对商务英语英语教学来说仍然存在着模式单一、教学手段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缺点。因此,第一步学校要通过座谈、开会或学习文件等方式,是任课教师了解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步,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培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定期给教师开展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运用的讲座和培训,从而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能充分发挥这些现代化的教辅工具的作用。课堂的教学也应有故去的方式转变为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设置课程教学内容时也应该将学习者的需求放在首位。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商务英语教学法,如:案例教学法、交互式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等。以此丰富课堂,调节气氛,最大范围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教研生力军

商务英语专业开始正式招生之前,很多高校就设有英语专业的商务英语方向。所以也有不少教师从事商务英语教学与研究。但是商务英语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为语言专业出身,并不具备完整的商务英语知识背景,他们的研究也多数涉及的是语言学领域。而商务专业出身的教师因缺乏语言教学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重视专业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这样往往使商务英语教师陷入尴尬的境地。

如何取长补短,加强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有心理专家曾经这样描述过激励的作用:人在无激励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质激励状态下能发挥能力的50%-80%, 在适当精神激励的状态下,能将能力发挥至80%-100%,甚至超过100%。要解决这些问题重中之重是要培养教师形成自我发展的意识。通过制定一系列完善的激励机制,学院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引导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科研双丰收的目的。

4.加强模拟实训建设,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是指而向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充分利用新方法、新技术,在仿真或真实的训练场所或环境中,通过项目化的单项训练,综合训练,校外实训实习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实训来培养具备综合商务技能的专门人才的实践模式。实训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校内校外两大类。项目化的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属于校内实训。所谓项目化的单项训练是指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各项商务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商务谈判、外贸函电、进出口实务与单证等。所谓的综合训练指在实验室或课堂里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商贸过程的各个环节,复习和巩固单项实训课程,对其进行综合的运用,增强其实际的工作能力。校外实训实习则是在实战中验证学生在校学习和训练的效果,校外实习方式主要包括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企业实习或是学校安排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与本校教师共同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等。

实践教学重要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如: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实训中心等。所以学校应该做好这一切的保障工作,尤其是校内实训中心和校外的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的实践实训提供很好的平台。

四、结语

作为京津冀经济与人才合作的平台,环渤海经济区对既擅长英语,又能在商务活动中独挡一面的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缺口逐渐明显。京津冀地区的人才发展规划或是紧缺人才的目录中都提到在重点发展产业中现代服务业、金融、旅游、会展和物流产业都需要大量外语人才。对于设有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的天津高校来说,如何结合地方人才需求,发挥学校的优势,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时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挑战。

参考文献:

[1]李春峰,李文娜.新形势下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研究[J]. 中国市场,2011(32):59.

[2]王立非.商务英语教学要求与质量评估[R]. 对外贸易经济大学,2013.

[3]彭青龙.商务英语教师发展--基于学科和专业内涵建设的思考[R]. 华东师范学,2013.

[4]李贤政.浙江省高职专业结构域区域人才需求适切度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115.

[5]Hutchinson T. &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53.

[6]扬子.有效激励员工的招术(N).中国文化报, 2005-6-22(7).

第5篇

关键词:同城化合淮桐城合肥经济圈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相关概念

1.1同城化

所谓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同城化”不是“同一化”或者“同体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式。

1.2合肥经济圈

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桐城市和定远县,总面积36519平方公里,总人口1836万人。合肥经济圈从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发展成为我国泛长三角的重点城镇群,与南京经济圈、徐州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昌九城镇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竞争合作,实现中部崛起战略。

2国内同城化实践案例

2.1南京都市圈

包括南京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江苏的镇江、扬州,安徽的马鞍山、芜湖和滁州共六个城市,目前已形成较为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规划在空间总体结构上形成一个核心、两个圈层、三条主轴。其中一个核心是南京都市发展区;两个圈层为距核心城市中心区5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核心圈层和10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紧密圈层;三条主轴为宁扬、宁镇、宁芜轴线。通过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将从区域层面上推进核心城市、节点城市与县域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与协作、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共同市场构建等方面进行合作,从而整合圈内城市发展的相关资源,形成强强组合、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提升整个区域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3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特征

3.1第二产业内部门类齐全,以重工业为主。

合淮同城化区域有超过35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类产品,初步形成机电、轻纺、化工、建材、煤炭等门类齐全大中小型企业兼备的工业体系。据工业普查资料,合淮同城化区域工业结构的轻重工业比为39:61。与国家重工业发展较快的趋势一致,合淮同城化区域在近十年内也出现了重工业化的势头,现在大中型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6.5%,轻工业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共业(例如家电)发展速度远高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

3.2第三产业以生活服务型为主。

合淮同城化区域第三产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段,90-95年间,生活服务型的批零贸易、餐饮业所占的份额有很大提升,而生产服务型的金融保险、科研、技术服务所占份额有很大下降。1995以来,各部门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运输、通讯部门在10年间份额持续上升,而科研、技术服务所占比例却连续下降。这是由于合淮同城化区域的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尤其现代企业不发达,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服务型三产(科研、技术服务)的发展空间有限,因此三产主要靠生活服务型性质的消费来拉动。

3.3城乡发展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

从GDP看,合淮同城化区域所辖四县人口占全市的近2/3,而GDP却不及1/4,这一趋势近年来不断加深。从居民收入角度,5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也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率。分产业而言,虽然四县的第三产业增长率高于市区,但市区二产的增长率高于四县。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合淮同城化区域高于安徽平均水平。

4 合淮同城化发展策略

4.1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把握区域发展态势,按照安徽省提出的东向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协作。一方面要利用区位、产业、资源、创新、人才优势,服务长三角,加快合肥建设长三角城镇群副核心城市,淮南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一方面要利用长三角的经济优势,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的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合淮与省外区域的竞争合作,使之成为接轨沪宁,融入长三角的先发区域和长三角向西辐射的门户。

在合淮同城化的核心区域形成以沿合淮阜高速公路、206国道和102省道、合淮铁路及合淮蚌客运专线沿线的城镇发展走廊为主轴,西部自瓦埠湖起包含江淮运河沿线的蓝色生态发展走廊、东部沿合徐高速公路沿线的绿色农业发展走廊为骨架的区域空间体系,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合淮与六安地区、巢湖地区、蚌埠地区的联系,建立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协作机制。

4.2城镇化发展策略

根据安徽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其城镇化战略基本体现为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重视城镇群的培育,改变原先均衡发展为重点的发展思路,这与安徽省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城镇化发展阶段是吻合的。2020年安徽省总体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0-55%。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合肥、淮南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作为安徽省人口规模第一位和第二位城市,负担带动全省经济实现中部崛起的重任。

从目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上,合肥、淮南一直是城镇化发展的排头兵,两市发展正处于中心集聚阶段,并且在短期内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极化中心,统筹城乡,积极构建经济活跃、社会和谐、生态宜人的合淮都市区是合淮同城化发展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规划期内,合肥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城市化水平在省内应充分体现“领头羊”的作用。2020年合淮区域城镇化水平应达到75%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80%左右。

4.3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强化合肥经济职能,依托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增强高新技术的先导作用,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不断提高合肥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合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力提升质量和水平。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强化合肥现有的汽车及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家用电器、新材料、化工及橡胶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和旅游业,努力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抓住淮南“三大基地”建设的机遇,实施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淮南市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国家能源基地。

4.4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特别是加强与六安地区、巢湖地区、蚌埠地区合作。依托河湖水系和江淮分水岭的开敞空间积极构筑合淮一体的生态环境发展格局。积极优化调整合肥南部滨湖(巢湖)地区的产业结构,缓解巢湖水系环境压力,加强巢湖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淮河水系的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推进江淮运河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淮河中游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的保护和建设。划定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

4.5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合淮两市实施相向发展策略,合肥以城北新区、淮南以山南新区为启动点促进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建设“双心、双圈、一廊”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双心”分别为合肥中心城区、淮南中心城区。“双圈”分别为依托两大中心城市的城镇发展地带,合肥依托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的主要城镇组合若干城镇联合发展区;淮南依托潘集区、凤台县和长丰县北部的主要城镇组合若干城镇联合发展区。“一廊”为合淮走廊地带的城乡融合发展走廊。

市域战略转移。逐步完善合肥市的“1331”空间结构和淮南“三山鼎立、三水环抱、三城互动”的空间格局,加强新市镇建设,中心城与新市镇相协调,构筑分工明确的多层次空间结构。

第6篇

【关键词】语言;经济学角度;高校;英语教育;区域经济;发展

前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语言拥有自己特定的经济价值。同时高校英语教学本身有其自身的价值,同时也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能。可以说,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探求经济学和语言方面的关系,将能够为高校英语教育和相关培训带来更多的经济可行性。

1.语言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之内,语言经济学的缩影就是高校英语教育和现代化经济活动之间有效关联。在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和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双重因素考虑下,人们将语言经济学和人力资本的培养纳入到了同一个体系之中,有效的促进了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比如在国内某高校的英语教育过程中,这个高校推陈出新,不断的扩大与外部国外经济院校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科交流和语言培训相关工作,这个时候英语将作为这个高校学生外部交往活动中不可缺少工具。该院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英语相关知识的培养过程中,不断提高了自身的英语教学水平,推动了全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与国外相关院校的合作力度,带动了该院校与国外相关企业的进一步合作,也有效的提升了该院校学生对于英语这门学科的认知程度,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重要性。该院校在进行英语培训的过程中,希望能够通过融入现代化的经济活动等教学内容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增加出国就业、深造的等实用培训内容,帮助学生逐渐克服语言跨文化的障碍。在培训的过程中,该学校的英语教师广泛认为,语言在经济市场中必须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要能够依附其产生和创造相关的价值。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提倡将语言的经济效能要能够广泛的融合到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做好英语这门交流性工具的推广和使用,走出一条能够将高校英语教育与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相结合的模式。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英语已经成为与国外经济交流合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将英语学习的价值和效能真正的体现出来,高校教师要能够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找出英语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紧密的契合点,推动学生能够在踏入社会后能够很快的融入到社会当中。

2.英语的经济价值作用和相关推动力

语言具有非常典型的经济价值,这一点已经是毋庸置疑。尤其是英语这一门具有一定社会性的通用语言,人们已经找到了语言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契合点,有力的推动了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言的障碍。英语的经济价值作用和相关推动力能够推动英语这门语言带来的市场商机。以上海某外国语高校为例,由于该校是以外语教学见长的学校,学校对于英语这门社会性通用语言及其的重视。许多该学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或者选择出国进一步深造,或者选择成为英语教师。而根据相关统计,在上海这个经济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中,这个学校的部分学生并没有能够因为英语这门语言技能获得很高的薪金。该学校在通过对五年内该校毕业生的就业和薪水情况调查之后,果断的采取了更加科学的因材施教的原则,即对于所有入学的新生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在入学之初提醒新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路径,同时结合新生的特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未来发展的前景。该学校因地制宜,立足本土,考虑到上海以及周边区域经济这种综合性的经济文化特点,结合上海的特殊地理地势和地理概念,制作了区域性的资源合作关系网络。通过对于教育格局和教育目的的重组,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不同企业、不同发展方向对于英语教育的本质要求,在采取此改革措施之后,该校的学生就业率和薪金水平在三年之内提升了约20%的百分点,获得了业界的好评。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经济交往的过程中,语言的使用应该更加符合的经济利益,语言的使用实际上应该恰到好处地表露人们在经济过程中的需求,通过语言使得使用者获得利益,是首先获得心理价值,最后获得经济实际利益。在这个过程中,语言和职业的关联性非常强,比如英语可以在与交往过程中有效的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这在某种程度上使高校英语教育的预期价值和社会价值逐渐的融合。

3.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商圈的结合点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把越来越多的外商吸引到了不同的领域,为了配合企业特别是外企的需求,外语人才需求增长迅速,也引发了企业对于外语人才的竞争。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通过对英语的系统学习,深入地了解到别国的文化背景、国际化的商业运作和国际化的贸易习惯以及不同的经济贸易形势对于地区经济的拉动。高校英语教学的培养是以为市场输送高品质类英语人才为主要内容。而为了促进对外交流,为了更好地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在经济区域性多元化调整和重组的过程中,对于高校英语教育来说,也需要进行多元化的重组和结构调整。举例来说,在重庆当地,由于外商的大量涌入,正在兴起的成渝经济区,对于外语人才的需求呈阶段性快速增长。为了振兴当地的区域经济格局,重庆教育部门提出新的要求,指出高校应该加快改革步伐,配合当地经济建设的新需求,因此重庆高校围绕教育部门的要求开展了大规模的英语教育相关学科建设。又以辽宁省某高校为例,该高校位于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大连是沿海城市,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非常大程度上依赖于外资企业、很多日用品依赖于进口和外贸。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下,该高校加强了与保税区企业之间的项目交流活动。同时为了促进该高校的就业,也是为了促进在当地经济市场中的具体运作和实用性,该高校克服了以往传统教育过程中对于高校英语培训的盲目性和无组织性,而是以计划为先导,尽可能的增强其学校学生所学习英语的市场运作效果。在这种努力之下,该高校实现了应用语言学习和外部经济效益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了大连市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在当地,该校学生在就业之后普遍赢得非常良好的好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反映该学校的英语类学生人才,具有较高的外语素养,不仅英语发音和英语写作水平非常高,而且很多学生自学小语种,良好地掌握第二门外语,可以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效的辅助单位领导的相关工作,因此,这种将文化素养———应用语言技能———经济知识体系——英语学习与市场运用之间的关系,形成一条龙的一体化培养模式,深受当地企业的好评。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英语教育在向市场输送相关人才加强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市场需求的阶段性变化特点。为了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要不断创造优良的英语文化交流环境和背景,要加快促进英语教育和区域经济运行的再生性发展。同时英语目前已经随着人们社会内部的人员流动和经济流动,与商务活动、经济活动、金融活动等融为一体,因此高校必须要适应和响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响应所在地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增加一些关于英语语言应用技能的具体课程,加强对高校英语人才英语思维能力判断的培养,增加英语服务和英语的日常写作能力,增强口语和会话的双重能力,使英语人才能够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

4.语言经济学角度之下的高校英语教育投入

在语言经济学角度下,高校英语教育应增强投入成本,才能使英语教学更加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要增加英语师资力量的投入成本,增加各种新设备、新应用的投入成本,给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增加各种交流学习的机会,使得英语教育更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需求。同时,高校英语教育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在进行英语教学培养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仅仅推进当地区域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和建设工作,而是希望能够促进高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出国深造或者某去国外生路。因此,高校应该在英语教育的过程中加大对于口语、听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学会运用英语撰写一定的英语公文。避免高校英语学生在寻找实习场所的过程中感到所学的知识力不从心。总而言之,高校英语教育的投入要能够逐渐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要能够结合学生就业、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来进行,从而使高校英语教育的投入更加的科学化、更加的实用,也使高校能够培养更加适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英语人才,促进当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结束语: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高校各学科的教学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的创新。高校英语教学要能够和市场共同发展,要能够根据市场的需要把相关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中。在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要能够结合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创新,让高校英语人才的培养与当地经济发展更好的相结合,从而有效推动区域经济更加快速的发展。高校英语教学要能够以推动区域经济人才为导向和目标,按照实际教学的要求,扎实有效的推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黎明,常亚军.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培养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2]邢东明.如何提高名师工作室在高校英语教育发展地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

[3]马嫣,刘宇.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9).

[4]解丽.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耦合机制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5]石芸.语言经济学角度下的高校英语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09).

[6]陈鹏,宋晓慧.协作反思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语言经济学为视角[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22).

[7]但雅琼.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地方高校英语专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才智,2016(20).

第7篇

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原理

(一)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模式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一直处于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中,在不同发展阶段,区域经济空间组织型式也不相同。一般来说,处于离散均衡阶段的区域,其发展应采取增长极模式。对已进入单核极化发展阶段的区域,应采取点轴开发模式,实施轴线延伸,逐步积累的渐进式开发模式,带动区域向扩散阶段发展。进入多核阶段以后,可以采取网络开发模式,促进二、三级城市和发展轴的形成,完善城镇体系建设,使整个区域形成网络化发展态势(万家佩等,1992)。

(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措施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是在全球、国家、区域、地方尺度上,由政府、企业、个体微观主体相互作用而完成的,资本、技术、信息以企业、个体为载体,形成资本流、技术流、信息流和人流,并在具有“粘性”的地方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区,众多产业集聚区的兴衰成败的不断更替就推动了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图1)。当然,不同的区域或者同一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也不尽相同。以我国为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政策和力量在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中具主导地位,而在市场经济和外向经济条件下,全球化等外部力量在不断增强,并且在微观上,企业的作用越来越大。

1、调控原则

根据以上分析,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多种力量结合原则。区域在进行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时,既要发挥内力,又要合理利用各种外力,实现内外多种力量的耦合,达到优化空间结构的目的。(2)发展阶段原则。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应的调控模式和措施。(3)宏观与微观结合原则。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战略调整主要是宏观调控,但要顺利实现宏观调控目的,还必须认识到微观地域政策与环境的作用(耿明斋,2005;樊新生等,2005)。另外,宏观政策的成功与否,还必须考虑企业等市场主体的力量,只有政策导向和企业利益相一致时才能达到优化经济空间结构的目的。

2、调控措施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政府相关部分通过财政政策、区域规划以及区域市场制度建设等措施引导区域空间发展方向。总的来说,政府调控空间结构的措施主要有:政策导向、基础设施导向、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导向等(陆大道,1995)。

二、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

(一)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模式

利用河南省1980、1985-2003年的县域国民生产总值(GDP),首先,分年份对所有县域GDP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并累计相加,直至累计的GDP总量占全省的50%,然后利用Arcview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把这些县域的空间分布和及其变化图示出来。图2是几个阶段性年份全省GDP空间集中格局,图中阴影区代表被累计的县域。据此可以分析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初以来,以郑州、平顶山、许昌为中心的豫中经济区开始崛起,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县域在这里集中连片。这一地区人均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在全省的经济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因此,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1)总体上,河南省经济空间处在不断集聚过程中,同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市周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不断提高,在这些局部地区经济空间表现出一定的扩散性;(2)在全省尺度上,经济空间呈现明显的单中心一结构,中心区域主要包括郑州、洛阳、平顶山、许昌、漯河,以及焦作、新乡、济源9个省辖市。2004年,该区域GDP、财政收入分别占全省的55.4%和65.8%;工业化水平较高,有一大批在全省、全国领先的骨干企业和产业群落,铝电、汽车、农机和电力成套设备、食品加工、纺织等在全国有重要地位;(3)在中心区内部,各地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均衡。其中,郑州、洛阳是这一中心区的核心城市,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中心区的发展方向。(4)区中,县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市区,也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倾向。

(二)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分析

1、中央政府投资与全球化作用

在计划经济时期,河南是国家重点建设区域之一。1950~1985年期间,国家安排在河南的工业投资额累计达253亿元,占同期全省投资总额的60%。这些投资主要集中在豫西、豫北、豫中地区。这些工业区集中了全省绝大部分工业和有重大影响的现代化大、中型企业。国家在河南省的投资规模和地域的选择及其对投资的地域导向作用,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西北高东南低经济空间格局形成的基本原因(河南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指导小组,199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投资在河南省投资中的比例不断减小,地方逐渐成为投资的主体。但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经济空间格局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河南省经济日益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如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加。但河南省的出口产品以农业产品和原料型工业产品为主,并且原料型工业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如1998年~2004年,历年多占的百分比为29.5、28.7、33.3、34.1、38.3、40.7、47.6。

因此,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河南省仍处于低附加值环节,全球化的作用将进一步强化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西北高东南低的经济空间格局。尽管在全球化力量作用下,一些落后地区融入全球价值链,产业集聚明显,但这还不能烫平经济空间中过去的“烙印”和已形成的“皱褶”,相反由于经济发展的“惯性”和全球化的作用,原有的经济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还得到了强化。

2、乡镇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在河南省整个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995年,乡镇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比例最高达到了84.3%。1995年以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市场的变化,乡镇企业发展有所倒退,但其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仍然保持在70%左右,并且近几年有稳步回升的趋势。但是,河南省乡镇企业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区域差异,郑州、许昌、平顶山、漯河组成的豫中地区以及许昌――驻马店间的京广线沿线成为人均乡镇企业产值较高的县、市集中区。原来人均乡镇企业产值较高的县、市集中区――豫西、豫北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已经落后于豫中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1990~2003年期间豫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数量有所减少的原因。

乡镇企业在空间上往往形成企业集群,并成为当地经济的“明珠”。如豫北地区有孟县南庄镇的毛皮加工、沁阳市紫陵镇玻璃钢生产,豫西地区有偃师市城关镇的制鞋业、庞村镇的钢制办公家具产业,豫中地区有荥阳高山镇的阀门产业,巩义回郭镇电线电缆、铝材加工、米河镇水泥建材、北山口镇耐火材料,许昌档发生产,等等。河南企业集群种类和数量众多,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豫西、豫北和豫中地区。这些企业集群的形成是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地方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的(樊新生等,2005)。

三、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战略重组目标

根据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现状,总体上应该采取不平衡发展模式,选取重点,以点带面,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模式总体上为中心一模式。

在中心区,培育以郑州市为中心,包括开封、洛阳、焦作、新乡、许昌、平顶山、漯河在内的中原城市群,使其对内发展成为全省具有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对外发展成为河南省对外联系的平台,参与国内外竞争,成为河南省乃至中部地区承接发达国家及中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的枢纽和核心区域之一。由于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中心区内可以采取网络式开发,促进完善城市体系和发展轴的形成,使整个区域形成网络化发展态势。

在地区,豫西的三门峡沿铁路线地区,以及豫北安阳、鹤壁、濮阳三市工业基础较好,可以采取点轴开发模式;豫东周口,豫东南的驻马店、信阳,豫西南的南阳面积广大,内部各县市经济落后,宜采取极核开发模式。

(一)中原城市群内部发展轴线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内部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可以采用网络式空间开发模式。根据内部差异、经济联系和全省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群内可以规划以下几个发展轴线(图3)。

1、完善郑-汴-洛发展轴,实现一体化发展。目前洛阳-郑州-开封轴线发展水平较高,但内部存在差异。其中,郑州-洛阳(包括沿线各中小城市荥阳、上街、巩义和偃师等)工业带是中原城市群内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域,带内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基础设施良好,产业结构各具特色,具有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能力和基础。今后应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工业化,建成中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重点是要着力培育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信息材料、电子元器件和基础件、通信产品、信息安全产品等为主体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加快发展汽车产业和装备制造业。

开封是这一轴线的一个经济凹陷区,经济发展落后。但对全省而言,开封的经济崛起对豫东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重点开发。主要发展思路是促进开封与郑州在交通、通讯、金融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抓住郑州产业外移的机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业。这些产业中的某些优质企业目前集中在郑州,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其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竞争力的弱化也必将促使其寻找新的生产点,开封有丰富的劳动力、农产品资源,如果加大工作力度,也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河南省的纺织和食品工业基地。

2、加强洛阳-焦作-新乡发展轴,形成太行山前工业带。该工业带位于太行山东麓,主要包括洛阳北部、济原、焦作和新乡西北部。带内各县市自然环境相似,资源基础类同,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相似的产业结构。带内以新焦、焦枝铁路为集聚轴线,发展了以化工、冶金、建材、电力、机械、煤炭、有色金属为主的重工业。今后应积极发展以石油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生物化工、医药化工为主体的化学工业,但同时注意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改造,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开发洛阳-平顶山-漯河铁路沿线,培育新兴资源型工业带。这一轴线主要包括洛阳-宝丰的焦枝线和宝丰-孟庙镇的孟宝线沿线的县市。地势地貌上,该轴线主要是秦岭山脉的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界、过度地带,属于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区。这一地区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已发现有煤、盐、铁、铝等57种矿藏,尤其煤、盐、铁储量较大。如平顶山叶县境内的特大钠盐田,是我国东部第二大井盐田,品位较高,盐层稳定,不仅是优质的食用盐,还是发展制碱、塑料等化学工业的理想原料。漯河舞阳县的岩盐,总储量为400亿t,居全国品位第一,储量第二。但目前这些地区的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资源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4、加强郑州-许昌-漯河轴线,形成轻工业地带。该轴线是中原城市群内沿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形成的新兴产业带。特别是许昌、漯河两市,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渐增强。轴线上的新郑、禹州和长葛等中小城市近年来发展迅猛。这一轴线的优势产业是食品、烟草等轻工业,与郑-洛重工业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二)地区发展轴线

地区发展轴线培育与中原城市城市群内发展轴线延伸相结合,形成河南省完整的发展轴线体系(图3)。

1、开发新乡-鹤壁-安阳铁路沿线,加强太行山前工业带。豫北的安阳、濮阳、鹤壁三市是河南省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矿产资源也比较丰富,可以以能源、原材料和加32212业为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度加工。该发展轴与洛阳-焦作-新乡轴线共同组成沿太行山山前工业带。

2、积极开发“桥头堡”,形成一级开发轴线。豫西三门峡、豫东商丘与郑-汴-洛组成河南省一级开发轴线,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地段。陇海铁路、高速公路贯穿整个带内,是河南省与东部沿海联系,接受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物质通道。

3、增强豫东南中心城市辐射力,实施极核式开发模式。

豫东的周口、豫南驻马店、信阳,以及南阳市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在河南省相对落后,还不具备轴线开发的条件,应该以中心城市为据点,采取极核式发展方式。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这些地区农副资源丰富,可以在中心城市大力发展食品加工等轻工业,带动农业地区的发展。周口、驻马店是河南省粮、油、烟叶集中产区,畜禽产品商品率较高,可以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工业与农业协调发展。信阳市农副产品、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不够,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深度开发,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和矿产加工业。南阳市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区内各种资源都比较丰富,可以逐步形成以医药、旅游、轻纺、食品、石油、建材为主的综合性经济区。

四、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措施

根据以上分析,河南省在进行经济空间结构调控时,既要采取措施鼓励地方经济的发展,释放内力,又要合理利用国家各项政策和外资等各种外力,实现两者的耦合,达到优化空间结构和发展经济的目的。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

制度的重新构建是河南缩小与沿海地区经济梯度、有效承接经济转移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各地市要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加强合作与联动,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缩小河南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制度环境的差距(李小建等,2004)。重点建设领域为:①打破行政区地域限制,实行工商联手,构建一体化商贸,加大商品交流的广度和深度;②统一规划要素市场建设,构建资本、土地、劳动力、金融、信息等区域一体化要素市场,创造一个有利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有效配置的开放型市场环境;③构建一体化人才市场,制定统一的人才吸引、激励和使用政策,规范人才的合理流动。

(二)区域政策导向

首先,在资源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制定区域发展政策,合理引导资源要素向特定区域集中,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吸引资源的目的。制定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强化郑州市的中心定位,发展壮大其他支点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镇,形成中原城市群紧密联系圈(冯德显等,2003)。其次,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转换。据研究,河南省需要发生一次结构性变化,才能实现经济质的飞跃(高更和等,2005)。目前,应结合河南资源优势和分布格局,在相应区域要重点发展食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工业等支柱产业(樊新生等,2005),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未来新支柱产业的形成奠定基础。再次,在微观地域层次上,制定产业集聚政策,培育经济集聚平台,吸纳东部发达地区转移出的传统产业。要办好现有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农村地域上的产业集聚区,发挥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李小建等,2004)。同时突出抓好一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项目,形成一批核心竞争能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引导中小企业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联合协作。

(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措施

区域性基础设施可以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拓展区域经济骨架,从而能够引导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朝向预期目标重组。其中,现代化高速交通网对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拓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要规划和建设河南省内部与外省连接的高速公路网,实现河南与邻近经济中心(外省)高速公路连接。加快河南通往东部发达区域的交通干线建设,包括商丘至江苏、开封至山东、信阳至湖北、宁西铁路河南段铁路建设,以及通向东部省份的高等级公路建设。其次,以省会城市为中心,以高等级公路把各地市连接起来,实现省会郑州至17个中心城市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通,尤其是要实现中原城市群各城市间2小时通达圈,便利城市间的要素互补和资源整合,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四)利用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引进外资

第8篇

一、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教学环节设计要考虑的因素

(一)基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时间和授课对象选择

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是全英文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果不加选择的要求一个专业的所有学生都接受全英文教学模式,往往会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导致专业知识的吸纳大打折扣。这时可考虑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相对差异性进行班级划分,对具备较强知识学习能力和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生率先进行全英文课程授课,其它班级学生可以采用旁听形式逐步介入教学过程。

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全英文教学的对象可以设定为大三以上的本科学生,这类学生经过前两年的公共英语学习已经具备了英语四级以上的基础,对相关专业知识和术语已经通过前面的必修课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更好地用英语理解专业知识,思考这些知识如何用英语表达,从而解决学生思维方式由汉语到英语的转变。

(二)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的渐进性

国际贸易课程内容的设置不能一味强调全覆盖,课程设置应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主要目标,在学生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教学内容和学时的设计,以保障学生英文学习和思维的适应过程。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以选修课为主,正式授课前应更加注重课前辅助材料的学习以及授课过程中启发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欲望,鼓励其独立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原有知识形成举一反三能力,锻炼其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全英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高校承担全英文教学的师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本土和“海归派”教师;二是海外专家及外籍客座教授。但是,海外专家全英文授课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并不适用于全英文教学的全面推广,必须通过校内教师的全程参与和学习提高来有力推动全英文教学师资队伍的全面建设。而华人学者通常具有国内学习的背景,便于结合我国外贸实践及中国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学习能力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后交流。

二、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教学环节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

国际贸易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五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进行选择:

第一部分主要以时间顺序介绍影响国际贸易的典型历史事件,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运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介绍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贸发会、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的报告和互联网资料。

第二部分运用微观经济学分析工具重点介绍传统贸易理论(包括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等)和新贸易理论对于贸易基础、贸易所得与贸易模式的理论解释。

第三部分从产业组织角度分析了贸易成本、产业地理集中效应及生产的国际分工理论。

第四部分结合世界贸易组织和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详细分析了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反倾销、补贴与反补贴等偶发性贸易措施以及上述贸易措施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第五部分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重点介绍了欧盟及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将根据授课对象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章节,建议安排方式如下表:

授课章节 授课对象 建议

学时

1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专科 2

2 BASIC CONCEP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专科 2

3 BASIC CLASSIF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本/专科 2

4TRADITIONAL TRADE THEORY: GAINS FROM SPECIALIZATION 本/专科 6

5 NEW TRADE THEORY 本/专科 4

本科 2

7 GEOGRAPHICAL CONCENTRATION 本科 2

8 INTERNATIONAL FRAGMENTATION OF PRODUCTION 本科 2

9 TARIFFS 本/专科 4

10 NON-TARIFF MEASURES 本/专科 8

11 CONTINGENCY TRADE MEASURES 本科 6

12 GATT AND WTO 本/专科 2

13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本/专科 2

总计:本科44学时,专科32学时

三、国际贸易全英文课程教学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