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5 17:13:3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学校系统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安全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364-02
1 学校建设MIS的必要性
(1)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 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 是学校管理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系统是学校自行研发的, 各项功能都能配合本校的管理模式, 体现本校的管理特色。不仅仅是教学管理方面的内容, 还有学生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 凡是有需要的都可以按本校的实际要求进行开发。
)针对性强, 符合实际需要。学校自行研发的系统与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不同, 前者是系统跟着管理走, 后者是管理跟着系统走。不同的学校, 其管理要求必定存在差异, 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点, 学校自己量身订做的系统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不仅满足了使用的需要又彰显了本校的特色。开发的每一项功能都是有针对性的, 有使用价值且符合管理程序, 不会存在管理要求与系统流程相背离的情况。
3、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查找方便、快捷、准确, 有效提高管理质量。学校管理的数据相当庞大, 仅是学生成绩这一项的数据就已经很多,而且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很高, 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记录方式, 师生查询起来相当麻烦, 耗时很多, 已经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高速高效的目标。
2 学校MIS的功能模块
学校MIS系统由多个管理信息子系统组成,最后形成一个学校管理的大系统,其最终目的是为学校决策提供快速准确的信息数据、决策方案;提供最佳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达到学校各项管理的最优化川。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教学管理信息子系统(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学生管理信息子系统(招生、就业、学生工作等),人事管理信息子系统(人才引进、教师培训、人事工资管理、人事档案等),科研管理信息子系统(纵向课题、横向课题),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公共服务体系管理信息子系统(网络信息服务、图书档案信息服务等),后勤管理信息子系统(教室、宿舍、餐饮等服务)以及资产管理信息子系统(房产、地产、设备仪器、无形资产等)等等。各个管理信息子系统又是由若干个管理信息模块组成。以教学管理信息子系统为例,它的基本构成如图所示。
图中给出了教学管理信息子系统的基本模块和主要内容及功能,各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有些模块独立性较强如考试编排、实验设备管理等;有些模块如学生学籍管理与学分、成绩登录查询管理之间则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对有些课程而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分不开的,因此对有些课程的教学管理在系统设计时应有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同样的对于其它管理信息子系统,也可以将其划分为若干个管理信息模块,分别对每个模块
进行分析设计,最后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3 学校信息系统安全
校园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访问学校的校园网络,其中就可能有“黑客”试图攻击网络,破坏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还有的可能窃取保密的技术资料及数据等等,这样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网络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主要包括物理安全与逻辑安全;物理安全主要指网络硬件的维护和使用以及管理等;逻辑安全是从软件的角度提出的,主要指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等。
由于学校信息系统支持全校各部门的办公活动,采取集中存放、统一管理数据的方式,因此这些信息的安全至关重要。为了保证共享信息的安全,从数据管理安全和系统管理安全两个方面加以保证。在数据管理安全方面,录入数据要进行有效性检验,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归档制度、系统管理员责任制度、关键程序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器机房的管理制度;在系统管理安全方面采用多层安全机制,即信息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和应用程序安全的四层安全保证。在信息服务器的网络安全方面,为了保护服务器上的信息资源,在信息服务器与校园网的连接处设置了防火墙,使用防火墙用以防止非法用户的频繁登录、猜测系统密码,对服务器的开放端口进行限制,设置允许用户访问端口的时间,限制用户访问端口的IP地址等;在操作系统安全方面,系统管理员对用户权限严格控制,有些用户必须在指定的机器上进行某种操作;在数据库安全方面,对用户设定权限控制表,做好数据库审计记录的检查。
校园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是一个大问题,只有很好的重视安全性管理,采取很好的管理措施,才能保证校园网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值得注意的问题
4.1 强化学习培训,为信息化增强后劲
学校在建设硬件环境的同时, 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 挤出一定的时间, 统一组织, 科学安排, 对教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其中对三支队伍的培训更要严格: 一是领导干部队伍。首先要让他们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 做到天天讲, 处处讲, 营造浓郁的信息化氛围。二是骨干教师队伍。尤其是那些通过竞赛活动涌现出的各级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能手, 要让他们加强实践, 提高技能, 示范引路, 以点促面, 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是信息技术专职教师队伍。“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带”, 一所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有赖于学校领导的懂行和重视, 更有赖于学校的信息化专业老师的素质和知识水平。一个好的信息技术专业教师, 能够将整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氛围提高一个层次, 能够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及时、随时的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 并且能够承担对本校教师进行简单而富有实质性的辅导和培训工作。所以, 学校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一方面尽可能地提高这部分教师的待遇, 另一方面经常派遣他们参加国家、省、市级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学习、参观和进修, 这对促进学校信息化水平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培训, 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必将大幅度提高, 这就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增加了坚强后劲。
加强程序设计人员与教学管理人员、用户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系统的程序设计人员拥有很好的开发技术, 但是他们往往多从技术的角度考虑和设计管理系统, 少从管理者、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开发, 以致部分系统功能的设置不够人性化, 而用户的需求又得不到真正的满足。搭建有效的沟通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畅通的交流、通力的协作才能使设计开发的系统拥有友好的界面及完善的功能, 智能化地为管理服务
4.2 重视维护与换代, 为信息化建设夯实基础
我们经常痛惜地看到这样的现象, 一些学校筹巨资建成了一座校园网, 但由于管理不善, 维护不力, 服务不到位, 短短一两年时间, 就出现设施提前损坏、设备提前报废的情况。其实, 校园信息化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工程, 教学硬件设施的购置, 除了考虑性能、价位等外, 还要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一是设备的后期维护, 包括商家跟踪维护和学校自身维护。学校很容易忽视商家跟踪维护这个环节, 往往设施设备一上齐, 商家除了象征性地派些服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回访, 大部分承诺就形同虚设。因此, 学校在前期投资前一定要和商家做好“书面功夫”, 包括发票、合同以及意向书的签订等。在后续使用中, 千万不要忘了先前与商家做好的“书面功夫”,设备一旦出现故障, 该追究的责任一定要追究。学校也常常忽视自身维护这个环节, 比如, 不设专门的管理机构, 不设专职电教人员, 不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 不能像检查安全隐患那样对设施设备进行详细排查。总而言之, 就是怕花费人力、物力, 只顾眼前,不想长远。试想, 一项大的校园信息化工程少则几万, 多则几十万, 而维护费用相比之下又能占多大的比例。
二是现在的IT业更新如此之快, 教育教学的要求可能随时会根据日新月异的时代要求而做出合理的调整和改变。所以, 硬件设施的购置策划一定要注意以后的二次更新和将来可能的升级换代, 千万不可为省有限的几个钱, 而将硬件的可扩展性全部放弃。
学校全面实现信息化是大势所趋, 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实际, 充分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标准化、业务流程化、制度规范化”的教育管理信息化理念, 不断创新, 不断完善, 让系统为提高教学及管理水平多发挥作用, 促进学校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光生.走进“教育e 时代”-广州教育信息化创新和发展经验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
实验教学在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连接知识与实践、实践与创新并使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开放式实验教学,为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挖掘学习潜能和发展个性的场所。实验教学在运用中会因每个学生的选修课程各不相同,导致固定时间、固定人员的实验安排非常困难。为此,由原来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为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自由灵活地安排实验时间,实践表明全开放式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动手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发挥个人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医学院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具备以下特征:
(1)方便性:使用者可以利用信息查询方便的搜寻或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易用性:使用者都能迅速地学会其使用方法,即使是对电脑不怎么熟悉的使用者也能够轻易上手,方便用户的使用。
(3)交互性: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教师和学生,系统应能提供足够的交互功能。
(4)实效性:能够随时更新、及时清理过时的信息,随时掌握信息的时效性,保持信息的有效性,让使用者随时都可以获得最新的信息[1]。
(5)系统应用.NET技术,以SQLServer2000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选用3层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作为医学院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逻辑结构[3]。并以Web数据库技术为支持建立一个3层B/S(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医学院校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满足学院教学和管理的要求。
Framework
NetFramework平台的核心由两部分组成———通用语言运行时(CommonLanguageRuntime,CLR)和.NetFramework类库[1]。理解.NetFramework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它看成是执行代码的环境。.NetFramework管理代码的执行———启动代码、赋予代码相应的权限、为代码分配内存及存储数据、自动释放某些不再需要的内存和资源等等。另外,.NetFramework还有一个功能非常丰富的类库,以便在Windows上完成大量任务[2]。
3实验室现状及需求分析
目前学院还没缺乏相关的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应用技术,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特别是计算机运用越来越广泛[5],作为一个实验室,信息众多、品种多样,实验类型不一致,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源,建构基于网络的一个管理方便、易于查询、内容全面、功能齐全的实验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迫切研究的问题。这将会使计算机开放实验运用更合理,从而提高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的使用效率[3]。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应能提供一个供所有用户相应的工作平台,有严格的权限管理,权限要在数据方面和功能方面都有体现,有良好的扩充性等其他功能。管理员将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整理归类到网上,学生登录该网站后,首先要注册才能查相关:
(1)只允许系统管理员来添加、删除和修改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设备的信息;管理员有权查看该系统的所有学生注册信息,可以修改某一个学生注册的基本信息,也可以删除某个学生[5]。
(2)在校生都可以注册成为系统的用户,注册时需要输入基本注册信息[2]。
(3)用户注册后可登入系统,查询所有的实验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相关信息。
(4)本系统即时对系统数据进行安全设置与保护、友好的用户界面,业务操作简单,提供各种级别的数据保护和权限控制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4功能描述
用户可以用两种身份登录本系统:实验室管理(管理人员)[4];不同身份登录被系统授予不同的使用权限。这样提高本系统的安全性,避免无关人员获取在权限范围内的信息。登录后用户可以自己资料进行数据修改,如密码修改、个人信息修改等。对于每个登录开放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用户都提供用户注册,相关开放实验室信息查询、实验内容、实验室公告、实验室简介等功能。开放实验室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有两类,即管理员和注册用户。由于管理员和注册用户对此系统的操作有很大差别,在系统中要分别记录他们的数据信息,因此首先需要如下两个数据实体。管理员数据实体:记录管理员的用户名和密码,这是管理员登录系统时所必须的。注册学生数据实体:包括学号、密码、姓名、性别、系别、班级、联系电话、电子邮件等信息。,管理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了解学生。系统主要包括的功能表有:公告信息表、管理员信息表、实验室类别表、计算机开放实验室信息表、注册学生信息表、实验室介绍表等。
5系统功能及安全测试
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与传统的软件测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对软件测试提出了新的挑战。基于Web的系统测试不但需要检查和验证是否按照设计的要求运行,而且还要评价系统在不同用户的浏览器端的显示是否合适。系统测试从功能、性能、可用性、客户端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讨论了基于Web的系统测试方法。Web应用系统的安全性测试主要有:现在的Web应用系统基本采用先注册,后登录的方式。Web应用系统是否有超时的限制。日志文件安全性。测试相关信息是否写进了日志文件、是否可追踪。当使用了安全套接字时,还要测试加密是否正确,检查信息的完整性等。
关键词:实习管理;功能设计;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实习是高校教学内容中一项重要实践课程,通过毕业实习,更好的实现将大学期间所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增强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学生实习以校联实习为主,自主实习相结合的模式,日常主要依靠电话等传统方式与实习生联系,近些年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实习岗位更加分散,亟需设计一个实习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实时监督、监控。
一、用户需求分析
顶岗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及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国内高校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前一般都要进行为期6个月至1年的毕业实习,形式上以校联实习为主,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自主实习为辅的方式进行。校联实习学生的管理一般由各系(部、院)指定专人负责实习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自主实习学生由于实习地点较为分散,日常管理主要以实习单位管理为主,学校和所在系(部、院)不定期抽查为辅的方式进行。日常的管理主要通过手机、QQ等方式进行沟通。这种模式也日渐暴露出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比如沟通渠道单一、联络不畅通;安全事故、意外伤害难以实时监控,事后处理无法弥补;实习过程管理难以控制,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实结滞后,统计困难,实践成果难以积累,成功实习经验难以共享等。基于对学生实习管理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对毕业生的实习管理需求主要集中于:
1、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沟通,实现三方信息共享。
2、实习单位能将每个学生每时每刻的实习情况通报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可随时随地的将管理信息传递给学生。
3、实习生实结、实习报告、实习评定、实习单位评价等信息能及时汇总、整理
4、对顶岗实习全过程进行管理、监控、评价。
二、系统功能设计
根据用户的需求分析,不难发现在学校、实习单位、学生之间建立一个沟通的平台,解决学生在校外定岗实习中的联络不畅和管理不便是系统功能设计的重点。因此,按照用户权限不同划分系统主要分为学校(指导教师、系部、教务处)、实习单位、学生以及后台管理四个子系统组成,其具体功能结构图如下:
各子系统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学校(指导教师、系部、教务处)主要负责管理、分配实习任务、管理实习学生,具体如下:
1)教务处:按照学生专业类别及实习单位各专业需求情况确定实习生人数,将指标下发各系部;对系(部、院)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通报;对实习学生违纪情况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通报;对各种原因未完成实习任务的学生不予办理毕业手续;最新学校通知等功能。
2)系部:处于实习的中间环节,负责向教务处实习科上报实习情况汇总,向指导教师传达实习相关政策及规定。具有管理分配实习学生;分配、管理指导教师;查看实习学生基本信息;传达实习政策及通知;统计、管理实习数据等功能。
3)指导教师:直接联系管理实习学生。具有审批学生病、事假;审核学生变更、终止实习单位申请;对学生转发学校最新通知;批阅实习日志、实结;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管理、查看学生实习考勤情况;学生实习成绩评定等操作。
2、实习单位: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评价;负责实习中期考核;学生实习鉴定等功能。
3、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评价;提出实习变更、实习终止、请病、事假申请;查看实习通知;实习日志、实结等信息,以供指导教师查阅等功能。
4、后台管理功能:主要面向系统管理员,实现整个系统基础数据(包括学生信息、教师信息、实习成绩等)的管理及维护;实现各种用户身份、密码、访问权限的分配和修改。
每位科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之后都必须及时登录该系统并登记实验总结,对每次的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时间、实验器材、实验效果等作一详细的登记。一旦登记就即时生效,而且学期结束后就不能补录。更为神奇的是学校的系统管理员以及上级装备室的管理员都能够随时查看每一位科学教师实验教学的完成和登记情况,他们就像科学老师的第三只眼,如影随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也有个别投机取巧的老师,只是在系统中登记却不真正开展实验教学,纸上谈兵。为了杜绝上述低效的形式主义,我们科学教研组长以及学校领导每周都会对科学教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听课或到学生中间询问调研,督促他们转变观念,消除弄虚作假,真切提高科学教师实验教学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二、信息系统使科学实验教学更富系统性
信息系统具有较为完备的功能,得以使科学实验教学更加系统完整。科学教研组长在学期初利用“编制实验计划”功能,可参考选择板块中提供的苏教版和教科版两个版本的科学教材编制实验计划,或者编制自定义实验。开学后,各年级各班级的科学任课教师就可以登录系统查看自己一学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进度,根据教研组统一安排的实验内容、实验时间等有条不紊地开展实验教学工作。这样避免了以前实验教学的无计划所带来的无序性、随意性、不规范性。
科学教师随时可以自己查看“实验总结一览”和“实验统计报表”模块,了解自己当前实验教学进度完成情况,知晓自己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计划数、完成数、完成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统筹安排好全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以保证圆满完成一学期的所有教学任务。信息系统的计划编制功能和实验统计功能使科学实验教学开展得更富有系统性和完整性,确保了科学实验教学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三、信息系统让实验仪器管理更有科学性
在2011年之前,实验仪器的使用和管理有违规范,尤其是纸质的账册管理既繁琐又粗糙。信息系统的使用,让实验仪器的管理更为科学、规范、条理、精细。该系统“仪器设备管理”模块下的“仪器设备分类查询”、“仪器设备入库”、“仪器设备借还”、“易耗品耗损”、“仪器设备报废”等种种功能,让仪器的使用和管理变得规范,从前的仪器借还不规范导致仪器无缘无故减少的现象消失了。“仪器设备存放”模块下的“存放到橱柜”、“存放到房间”、“橱柜卡一览”等系列功能,使仪器设备的存放更加具有条理性,同时在使用和管理上也更加清晰。“仪器设备账册”模块下的“仪器设备总账”、“仪器设备分类账”、“增减明细账”等多种功能,让仪器设备的账目更为清晰、精细,之前的账目混乱、账物不符等现象再也不会出现。
四、信息系统使科学教学管理更具便捷性
【 关键词 】 中专学校;固定资产;信息化;Java EE
1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专院校有了很大的发展,教学科研设备的数量逐渐增加,管好、用好这些资产,提高其使用效益,对学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化、智能化的资产管理平台。
2 中专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需求分析
2.1 管理现状
固定资产是中专学校的重要资源,其固定资产种类繁多,资产又放置在不同的地方,给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存在数据分散、统计时间长、盘点工作量大等问题,导致学校资产不能有效的管理、成本大量增加,影响学校的发展。
2.2 主要功能需求
通过对学校资产管理人员的需求调查,整理出几种功能需求。
(1)日常管理 包括固定资产的新增、修改、报废、转移、盘点、借用/归还、折旧及报废处置等日常工作。
(2)资产档案管理 对固定资产基本信息进行管理,包括分类、状态、部门设置、存放地点、增加方式、计量单位、供应商信息等。
(3)信息查询与统计 为方便资产管理人员查找资产信息,系统提供按类别查询、关键字查询和模糊查询等。此外,还应提供统计功能,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报表制作。
(4)系统管理 对系统中的用户进行管理,配置系统运行时需要的一些参数。
3 中专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计
2.1 架构设计
系统采用微软的分层次设计思想,将整个系统架构分为表示层、应用层和数据层三个层次。表示层:即UI交互层,主要实现用户与本系统的交互功能。采用B/S架构的系统,用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应用程序,直接通过IE浏览器就可以进行系统的交互。
应用层:应用程序服务器运行于浏览器和数据资源之间,用户从浏览器发出一个请求后,Web服务器将该请求发送给应用程序服务器,由应用程序服务器执行处理逻辑,并且获取或更新后端用户数据。
数据层:即数据接口层,负责数据的读取与存储,实现对数据库的直接访问。根据应用层的指令来处理数据,对数据库进行增加、删除、修改、更新等操作。
2.2 功能模块设计
系统分为基础资料管理、资产管理、查询统计和系统管理四大模块。其中基础资料管理包括类别管理、状态管理、资产来源管理、存放地点管理和供应商信息管理;资产管理模块包括资产登记、资产盘点、资产折旧、资产借用和报废;查询统计包括资产查询、信息统计;系统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权限管理、系统设置和备份恢复等功能。
2.3 数据库设计
系统主要涉及固定资产、资产管理员、学校部门、用户、财务人员、学校等信息实体,设计几种表格。
固定资产信息表:包括资产ID、资产名称、资产类别、规格型号、资产状态、价格、计量单位、资产来源、使用部门、登记日期、使用年限、折旧方式、净残值率、净值、累计折旧等字段。管理员信息表:包括员工ID、姓名、联系电话等字段。部门信息表:包括部门ID、部门名称等字段。
4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系统用Java语言开发,整合Struts和Hibernate框架。Struts框架作为基础架构,负责MVC的分离,而在模型部分,则用Hibernate来提供数据的持久化支持。整合后,系统无论在整体架构上还是在局部的复杂业务模型中都有了更低的耦合性,提高系统的灵活性与可维护性高。
4.1 基础信息管理
固定资产的基础信息包括计量单位、资产来源、资产状态、资产类别、存放地点、供应商等。基础信息管理模块对这些信息进行增加、编辑和修改。学校的资产类型主要有房屋、仪器、家具、车辆、图书、土地等,计量单位有幢、台、件、辆、本、平方;资产的来源分购入、自购、接受捐赠、租入、其他等;资产状态用来记录当前资产的使用情况,分为在用、闲置、借出和维修;存放地点记录资产存放的位置;供应商信息记录供应商名字、地址、联系人和电话信息。
4.2 资产管理
(1)资产登记 当学校有新资产入库时,资产管理员要对资产信息进行登记,管理员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登录系统,登录成功后,选择菜单“资产管理”->“资产登记”,进入资产登记页面。资产管理员输入名称、数量、单位、型号、类别等相关信息,资产编号由系统自动生成。
(2)资产盘点 在资产盘点界面,管理员选择资产记录加入需要盘点的列表中,可以按部门分批加入,将实际盘点的数量输入到系统,系统自动列出盘点明细,显示差异信息。
(3)资产折旧 在资产折旧页面,用户选择需要计算折旧的资产,并点击折旧菜单项进入资产折旧界面,确定折旧方式,选择“是否计提”,点击“计算折旧”按钮,系统自动进行折旧计算,列出每一项资产的资产价值、使用年限、净残值率、月提折旧、累计折旧、净值等信息。
4.3 系统管理
为了保证系统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每个登录到系统的用户必须先进行注册信息,审核通过后,用户凭借此帐号和密码进入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身份为其设置相应的权限。另外,系统还提供备份恢复功能,定期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
4.4 信息查询
用户可以按资产编号、类别、状态、供应商等进行信息检索,输入查询关键字和查询条件,系统将列出符合条件的资产信息。
5 结束语
中专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原来由人工记录管理资产的方式模式转变为计算机自动化处理,为学校资产管理人员提供了实时的资产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华蕊.学校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4(23):27-29.
[2] 王希忠,曲家兴,黄俊强等. 网络数据库安全检测与管理程序设计实现[J]. 信息网络安全,2012,(02):14-18.
[3] 吕殊佳.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1.
[4] 曹炳华,孟凡涛.三网融合中一体化身份认证机制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2,(03):49-51.
[5] 苏帆,平海.高校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3.256-262.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 现代化 教学管理
学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进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了贯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也成为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现代化教学管理中,信息化管理系统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高校必须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的影响重视起来。
1 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内在含义
所谓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主要指的是以计算机作为网络平台,利用指定的管理软件将教学工作中涉及到的各项工作以科学、系统的程度进行整合、分类、管理,以此来确保教学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的一种先进的科学技术。就目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的程度来看,通过管理软件进行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培养方案、学生选课、课程安排、学生学籍以及成绩管理和查询等。
从高校多年来实施教学信息化管理的现状我们能够总结出,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不仅涉及了教学方面的诸多元素,而且参与的职能部门也很多,管理人员更多数不胜数。由此可见,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在整个信息化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的为系统的服务器,平台管理软件以及各用户的应用终端,而负责总体控制和维护的则是教务管理部门。通过这个系统,相关部门人员可以根据系统中预先设置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学生完成网上选课、查询课表,教师则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定,使学生能够在第一时间查出自己的考试结果。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在网上进行选课和成绩查询,可以说,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技术对高校实现现代化教学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2 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各个高校也加快了现代化发展的力度,无论是在教学模式上还是教务管理上,都在逐步向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而在高校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建设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意义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脚步的不断加快,建设高校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建设高层次大学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高校教学管理来说,信息化管理系统带来的方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教学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工作环境中解救出来,使他们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更好的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同时,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能够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此推动教务管理工作更好的运行,节省了工作完成的时间,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在工作中产生错误的概率,在提高效率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准确率。另一方面,采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高校的信息化水平,使其能够适应新时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随着我国高校学生的不断扩招,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生的入学报道、学籍注册、教材申请以及成绩查询等工作都要做到井然有序,而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则会给教务管理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也能够为学校的正规化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2 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具有重大的作用 在高校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管理的整体效率,这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收益就是将高校教务事务的管理从传统的手工劳动变为目前的自动化管理。此外,高效的教务信息化管理对提高教学管理效率所起到的作用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能够节约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方面体现最明显的就是在学生成绩登记环节,在以往信息化水平不发达的年代,此项工作都是由工作人员在纸张上对成绩进行填写,不仅会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出错的几率也比较高。然而,自从高校采用了教务信息化管理之后,教师便可以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就将学生的成绩录入完毕,并统计出不合格学生的名单,极大地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创造了高效的工作节奏。
其次是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质量对于一个高校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也成为了目前诸所高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务信息化管理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是具有很大推动作用的。比如说在相关信息的搜集上,以往教师对于信息的查询都是出自人工编排,并没有自动冲突检测系统,不仅容易出错,而且还会出现信息遗漏的现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然而在信息化的教务管理中,管理部门可以及时的将相关的教学安排的信息输入相关系统中,如果存在教师冲突、场地冲突或学生冲突的情况,就会第一时间通过系统反映出来,从而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不仅给学校各方面管理带来了方便,而且还提高了整体的教学质量。
3 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对策
提高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需要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但具体归纳下来,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3.1 不断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新的工作途径 作为教务管理者,首先不能满足于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取得的成绩,而是要有发展的眼光。因为,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我们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要对其进行不断更新。因此,能不能继续开发信息管理方面潜在的应用功能,使其贯穿到整个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确实使我们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上到一个新的台阶,是一个需要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方面。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时间里,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学校的发展需求,不断开发信息管理系统新的工作途径,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达到自动化与管理的有效结合。
3.2 加大对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 上文提到,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批接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去不断努力工作,因此,为了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目标顺利完成,就必须加大对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培养力度,将那些乐于奉献,勇于进取,有刻苦钻研精神的同志纳入到培训的工作中,使其全面系统地掌握和了解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以此来做好信息系统管理工作的连续性,使我们的工作后续有人,从而促进高校健康、稳定的发展。
3.3 细化相应的管理程序,明确职责制度 教学工作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了学校教务管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因此,高校如果想要使这个系统能正常的运转起来,就必须根据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相应的制度来对其进行规范制约和指导。在这个职责制度中,首先要明确在这个系统中各个部门应该承担和完成哪些相关的工作,将相关工作落实到部门,细化到个人,切实做到职责分明,并且根据部门完成的情况对工作人员进行奖惩。只有做到整体协作合力共行,一个适合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系统才会正常的运转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教学,服务大众。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信息化管理系统必然会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也必然会逐渐趋于现代化、网络化。为了能够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作用在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高校必须重视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从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朝军,余春玲.论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高校现代化教学管理带来的影响[J].现代企业教育,2012(23).
[2]林三洲,刘君.信息化在高等教育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北社会科学,2006(11).
关键词:技工类院校招生;学籍管理;BS结构
中图分类号:TP311.52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技能型人才在提高自身发展能力、自主创新和产品竞争力的提升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富余,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技校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如今的技工是当下人才市场较为抢手的,企业需要转型升级,那么对于熟练工种的技工的渴求就远远超过拥有较高文凭的大学生。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深化,技校生供不应求,是由于技能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多,如此大需求量与每年近数万名技校毕业生的自产量发生了“倒挂”。学籍管理系统的建设也成为了技工院校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1 技工类院校招生的特点
技工学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基地。招生对象主要是初高中毕业生,学制3年。技工学校实行教学实习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经过不断的创新发展和改革,现在的技工学校通常分为以下五个层次:普通技工学校:职业教育的一种,其中普通技工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二年或三年,学生毕业时可获原劳动部颁发的相关中级职业证书;重点技工学校、国家重点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的招生特点是招收取得中级职业资格的学制2-3年的在职职工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生毕业时可获原劳动部颁发的相关高级职业证书;技师学院:学生毕业时可获原劳动部颁发的相关二级技师职业证书,通常是在高级工基础上再学年。
2 学籍管理系统流程的建设
基于上述技工类院校的招生特点,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对于学校和政府教育单位来说都至关重要。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信息量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信息管理,可以改善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带来的效率地、保密性差、更新和维护不及时的缺点,是适应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方式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的效率,从而达到节省经费的目的。检索迅速、方便查找、可靠性高以及储存量大和保密性好等优点,使得计算机软件对学生学籍信息管理有着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望而莫及的有点。这些优点都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籍管理的效率,也是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3 BS结构
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是在C/S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的一种结构,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崛起的一种必然产物。大部分的用户是以WWW浏览器作为工作界面的,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
可以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并且随地进行操作是B/S结构最大的优点,客户端不需要维护,只需要一台电脑并且可以上网就能使用。系统有着很好的扩展性,操作只需要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账号和密码就可以使用。甚至可以在线申请,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只要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就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进入系统的账号。
C/S和B/S各有优势,C/S在图形的表现能力上以及运行的速度上肯定是强于B/S模式的,不过缺点就是他需要运行专门的客户端,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不能跨平台,用c++在windows下写的程序肯定是不能在linux下跑的。而B/S模式就不同了,它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它只要浏览器而不需要专门的客户端,浏览器也是随操作系统就有的。而且,B/S是基于网页语言的、与操作系统无关,所以跨平台也是它的优势,而且以后随着网页语言以及浏览器的进步,B/S在表现能力上的处理以及运行的速度上会越来越快,它的缺点将会越来越少。
4 学籍管理系统与现有软、硬件系统实现对接出现的问题
由于整个社会都在慢慢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目前使用计算机对学生学籍的管理已经成为一部分学校的主要操作体系。但是并没有完全的实现信息管理化还是有各种方面原因的,经过学校管理员提供的信息和对自身的调查,现在对现有的学籍管理系统进行以下多角度分析。经调查,现在很多院校的文件都是以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的,比如学生的资料等大部分的资料,都需要及时再去整理;每个学期的成绩,教师都是通过计算器等辅助工具进行核算,然后再手抄,再通过管理员录入到计算机,这样基于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方法回大大降低整个院校的工作效率,也容易因为数据繁多而造成的数据丢失,而且这样一来,教师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大很多。而且这样以文档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大部分学生学籍方面的档案,也存在着翻阅、查找时浪费时间的弊端,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和工作人员劳动量的增大,所以,就这些方面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学生学籍系统只是被认知为知道它的存在,但是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到院校的管理系统实际操作中去,可以说现在大部分的院校是处于半手工半信息管理阶段的。还有一方面,就是学校虽然组织成局域网,但是并没有完整的系统,计算机的网络优势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遇到网络问题的时候,通常也得不到及时解决,由于很多学校缺少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系统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也不多,经常整个系统都会出现问题,这样大大影响了学校的管理效率,也增加了学校的网络成本。以下是对这一系列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的总结:(1)信息管理化没有完全实现,基本上是处于半人工半计算机的阶段;(2)学校层次对整个学校的学生信息不能得到及时反馈造成学校层次的不能及时指导;(3)教学方向会影响教学质量;(4)学校需要计算机维护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改善系统维护功能太差的现状;(5)系统的功能太少,可以考虑添加更多的板块进去,比如成绩管理模块,这样可以减少成绩档案的管理,方便教务科的工作;(6)系统数据容易丢失,比如遇到管理员正在操作过程中突然停电或者其他异常情况下,数据不能及时保存;(7)数据备份和数据删除功能有待增强。
5 结论
了解本校以及本类院校的招生特点是学籍管理系统建设的最初阶段。根据实际的招生特点,明白所研究内容的数量数据间表面的规律,分成较相关和不相关的组,然后把数据转换成系统所能、易于表现的信息。第二个阶段是考虑如何实现系统的数据维护,比如针对技工类院校学生流动性较大,如何在系统上实现实时维护。第三阶段,要考虑如何跟现有的软、硬件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效率和节省人力。
参考文献:
[1]罗成.技工学校学籍管理系统[J].价值工程,2011(8):171-171.
[2]徐娜,黄斌.管理信息系统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01):1-3.
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与维护好这些教学设备,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俗话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既然要管理,就要有方法。从设备安装完成到投入使用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摸索出一些实用的管理维护办法。
1.成立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信息技术中心、各班班主任为成员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技术装备特别是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落实,并保障必要的维护更新管理费用。
2.培养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协管员,建立维护人员队伍
我校有37个教学班,为了保障系统正常运行,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结合我校实际,采用班级负责制进行管理。各班班主任为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科任教师为第二责任人。在开学初,由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员、项目安装公司技术员负责对全体教师进行操作培训,保证人人基本过关。各班再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拔一至两名责任心强、会电脑基本操作的学生作为班级多媒体系统协管员,上报信息技术中心备案,通过统一培训指导后,由班主任明确其具体工作职责,协助班主任进行日常管理。
信息技术中心组承担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维护工作,定期检修,保证设备完好率,熟悉系统硬件架构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掌握不同渠道资源的获取和整合方法,指导其他学科教师正常使用系统完成备课、上课等教学教研任务,提高教师使用积极性。同时在各年级组中培养一名技术骨干,合理计算其工作量,负责对本年级组的其他教师进行日常操作使用培训,小组成员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3.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维护制度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管理维护工作制度,形成健全的管理维护体系,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加强资料建设,规范项目管理,杜绝设备闲置等不良现象出现。由于我校教学班多,教室分布广,为此,信息技术中心组采取维护技术人员分段包干,组内成员相互协作的方式,有效解决了日常维护难题。各班出现系统故障,科任教师无法处理时,都能联系信息技术中心相关责任人及时进行维护。如果遇到维护难题,中心组成员共同探讨解决,保障了系统设备正常运行。建立常规管理督查制度,由校装备管理领导小组每周末进行一次例行设备检查,制定检查细则,逐项检查,包括环境卫生、设备整理、系统开关机状态、系统运行状况等,同时做好设备防火、防盗工作,保证用电和师生人身安全。教育学生爱惜公物,制定教师、学生文明使用公约,对故意损毁者进行适当处罚。将日常管理维护情况进行汇总存档,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4.建立管理维护档案
建立包括检修、报修、配件更换、耗材添置记录等在内的维护档案。遇到无法排除的故障,应及时联系售后服务商进行维修,及时总结使用维护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系统维护水平。
5.建立多媒体教学设备报修系统
由于各种原因,多媒体设备经常会出现一些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需要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但是由于我校教学班很多,信息技术中心组维护人员少,同时维护人员还有很多其他工作,有时根本来不及进行故障记录和故障排除。为了及时记录设备故障情况,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方便联系维修人员上门维修,信息技术中心建立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报修系统。学校的电教设备若出现故障,只需登录网上报修系统,填写相关信息即可完成报修。信息技术中心维护人员随时可以查看该系统,做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遇到无法处理的故障,中心组负责及时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上门维修,为快速解决问题提供了保障。
二、加强学习培训工作
对于西部地区的教师来说,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场教育技术的革命。由于很多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习惯了一间教室和一位教师板书、讲授的方式,突然面对多媒体教学系统会感到茫然。刚安装的时候,教师们感到新奇、兴奋,同时对它又有些畏惧。为了提高教师应用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积极性,克服畏难情绪,我校积极加强校本培训工作,有计划、分层次地提高教师对系统的驾驭能力。培养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日常应用维护的骨干教师,确保所有学科教师都能正确熟练地使用设备。
1.系统设备操作方法培训指导
每学期,信息技术中心组都要制订校本培训计划,整理完善校本培训材料,认真开展有针对性、分层次的培训活动,把校本培训活动纳入学期工作计划,有计划、有实施、有考核,努力营造学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氛围。
在系统运用之初,我校与邛崃市教育局电教站联系,聘请了设备安装公司技术人员对全体教师进行了设备操作方法的培训指导,使教师掌握了操作要领和方法,克服了畏难的心理,为系统的日常使用扫除了障碍。
在设备的前期使用过程中,系统出现故障的频率较高,常见的有:系统突然断电、话筒出现串音、音箱没有声音等。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些故障大多是由于不当操作造成的。为此,我们利用教师会,或专门召开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应用培训会,或到班个别指导,对全体教师和班级协管员进行技术指导,逐步使所有设备操作使用人员掌握操作要领和方法。对于“系统突然断电”现象,通过了解,是由于在关机时没有关闭中央控制系统主机电源,第二次开机时,由于负荷较大,导致外接电源空气开关掉闸所致;而话筒出现串音,造成邻近教室相互讲话干扰的现象,多是因为教师在使用话筒时,没有预先对音响进行对频所致。经过培训指导后,这些现象基本没有再出现了。
2.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
针对教师们普遍感到电子白板应用难的问题,我们聘请了相关企业的专业人员到校为全体教师进行培训(如图2、图3所示)。为了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我们还聘请了成都市知名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为我校教师上电子白板的应用示范课。在活动中,教师和专家、名师积极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应用热情和信心。
结合我校每学期开展的教研月活动,信息技术中心组负责对相关教师进行设备操作及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指导培训,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成长起来,成为学校教育技术骨干。
三、加强教学应用工作
为了充分发挥班级多媒体教学系统在教育教学中的促进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充分发挥学科教研组的作用,由骨干教师引领,积极开展应用教研活动,通过上示范课,带动全组教师积极投入到教学应用中去,切实发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各种优势(如图4、图5所示)。
开始阶段,着力解决教师因怕麻烦不愿意使用和因对系统不熟悉抵触使用的问题,让教师从一个现成的课件、一小段视频的使用开始,逐渐形成使用习惯。学校采取措施提高设备使用率,做好系统使用记录,包括使用时间、课程、使用者、使用效果等,加强常规督查,把班级多媒体的应用纳入日常教学管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