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6 17:13: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理学科的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改教学主体获得赏识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是今后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学生为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应该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上激发学生的潜能,并且给予学生充足的发挥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以学生为本的高中地理课改主要进行如下2个方面的分析,一是,分析了高中地理课改的方法。二是,探讨了以学生为本的高中地理课改的意义。下面针对于上述2个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
1 以学生为本的高中地理课改的方法分析
1.1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的作用,教师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以听为主,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的地位[1]。高中地理课改的改革理念就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2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教育学生,组织学生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凡事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学生为主,密切关注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以及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的问题[2]。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要用假设的问题进行授课,要从学生身边遇到的真实问题出发,用心的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自主思考的好习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从这一教学理念出发,由老师引导学生创设情节,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学习更加有效率。
1.3从学生的已知出发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在课前备课,把课本上的知识精心的设计,形成一套教学方案,按部就班的在课堂上进行讲授。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过程已经被学生所熟知,学生无法提起学习的兴趣,导致在课堂上不会认真听讲,溜号等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造成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在于学生,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直接导致的。教师应该多了解学生,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上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授课,教师不应追求自认完美的教学形式,而应该了解学生是否可以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新课改的教学下,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列举学生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能贴近学生的思想,才能更有效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1.4 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高中地理课改中,针对于学生的个性需求,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中,尽量的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学生在学校不仅是学习,还有生活,学生在学习上有一定的需求,在生活中也会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教学的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随时的调整教学工作,以适应学生的发展。
1.5 让学生获得赏识
学生在地理的学习中,有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称之为优等生,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称之为差生,这些差生在学业上不认为有希望。针对于这样的学困生,教师应该采取一定的策略,让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特长,得到教师的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针对于学困生在转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应该有所准备,要从情感上谅解他们,在措施上加强医治。只有这样, 学习困难学生才能在一次次成功体验的激励下, 不断地走向成功。教师应该对于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不断的克服困难,获得赏识,体验成功喜悦。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懂得一些鼓励性的教学措施,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采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在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说,太好了,棒极了等话语进行鼓励。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受到赏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而是,教师应该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的才华,挖掘自身的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增强信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有一个更大的飞跃。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需要让学生充分的获得赏识,有利于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2 以学生为本在地理教学课改中的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新课改下,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发展方向,可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式是现今以及未来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因素[4]。以学生为本的地理教学课改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下面针对于以人为本的高中地理课改的重要意义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2.1 有利于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
以学生为本的高中地理教学,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改变成为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潜力,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更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5]。在高中地理教学新课改下提出价值观与感情态度、方法与过程、技能与知识等目标,在地理教学新课改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是一个崭新的,也是最富有教学意义的改革,更主要是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课改后,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全面开启以学生为本质的教学理念,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力,并且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之间分组采用小组讨论方式、积极鼓励每位学生自主的上台发言、组织课后学习的交流环节、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多种教学形式,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让学生感觉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 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的新课改下,逐渐的改变了学生被动的学习向积极主动的去学习,也在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地理教学课改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强调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要全面的发展学生的信息素质、社会常识等。在高中地理教学的课改下,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知识。并且,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地理的基本技能,能更好的发挥学生地理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的乐趣。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性,使其进一步的对地理问题进行考察研究,更有效的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习中应用的技术。
2.3 有效的转变学生学习地理的思想
在高中地理教学课改下,学生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地理知识,而是学习综合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地理课程改革下,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技能、科学、身体素质、品德修养、文化知识、心理素质等综合性的素质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6]。地理学科可以说是一门社会知识与自然知识相互搭配兼容的学科,学习地理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质具有重大(上接第277页) 的意义。地理学从自然上来看,有助于学生更了解自然,了解地理环境,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理学从教育上来看,通过老师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发挥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地理学从思想道德上来看,增加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崇高的道德规范。地理学从美育和体育的角度上看,在新课改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引导下,老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外的地理教学,尤其是在旅游的地理教学中,学习地理对每个旅游区的充分的考察、分析、了解等综合的实际学习中,不仅对学生的体质有增强的效果,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的能力。
3 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以学生为本的高中地理课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到,在高中地理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不断发展与进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才英,钟丹,曾珩. 高中地理课改利弊分析——从新旧教材比较谈起[J]. 教学与管理. 2010(07).
[2] 杨增华,赵俊霞. 地理课改中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2(06).
[3] 刘素梅. 观“图”而知“地” 识“地”以明“理”——地理课堂教学读图技能培养摭谈[J]. 成功(教育). 2013(08).
[4] 袁书琪.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选修模块“旅游地理”解读[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1(03).
论文关键词:旅游景观地理;旅游客体;课程体系
问题的提出:统一旅游客体之下的多学科重复和交叉
旅游活动可以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学科体系,但基本上是围绕着人们的旅游活动的管理、服务、消费而展开的,相对于人和组织而言,可以构成一个共同的载体或对象,即旅游客体。旅游专业的不同学科都要围绕旅游客体展开教学,这也是开展旅游活动和旅游研究的必然要求。于是就形成了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旅游文化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同一旅游客体的局面。这种多学科研究同一客体对象的现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深对旅游事物和旅游产业的认识水平,但也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定的重复教学现象。
对于旅游研究而言,要求精、深、广、博,学科发育越是细密,越是有利于弄清旅游事物的本质。但对于旅游教学,尤其是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高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而言,高、精、尖、新就未必合适。高职旅游教学时间短暂,所有课程教学基本上控制在二年以内,只相当于本科教育的一半(去除公共课、实训实岗课后,课堂教学比例更低),不允许有更多的重复教学。虽然这种重复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但在较短的时间内也同样会出现“教学疲劳”和“似曾相识”的感觉。随便对比一下旅游资源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化学等教科书目录,就可看清这些学科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教学对象——广义上的“旅游产品”系列。
毋庸置疑,上述学科都有着自己明确的研究范畴,比如,旅游资源学研究旅游产品对象(景区)的资源属性和特征;旅游美学研究旅游景观的审美价值和心理体验;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特征;旅游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研究旅游景区的生态特征和生态关系问题;旅游产品学研究旅游劳动对象和旅游消费品的生产和消费价值性、市场适应性和产品销售等问题;旅游地理学研究旅游地理事物的现象、特征、成因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有了各自的研究范畴,就可以形成各自的学科,但这并没有改变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客体物——旅游本体。是否能够将关于旅游客体的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统一到一个教学环节中呢?答案是肯定的,道理也是简单的。只要是同一事物,就可以对它进行综合性的解释和解读,揭示其内在的本质属性,只是需视其情况各有侧重点而已。
应当看到,利用传统的旅游地理学学科教学模式承担这种对旅游客体的综合性解读,还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因为传统旅游地理突出的是区域差异性、地理现象和成因,对于旅游对象的审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价值体系并不十分关心。需要有一种共同的“纽带”把它们联系起来,这个纽带就是旅游客体本身,也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如果能将传统旅游地理的内容集约和简化为“旅游景观地理”,那么上述几个学科的内容就能较好地统一到这个教学范畴中来。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概念的提出及其特性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概念 《旅游景观地理》既可以成为一门学科,也可以是由多学科综合而成的一门课程,其核心在于“景观”。“旅游景观地理学”即依托地理学的综合性和区域差异性特征,将对职业活动有用的旅游对象归结到广义的“景观”概念中,对旅游景观的现象、审美、成因、价值、特征和规律等内涵加以整合,形成一门相对独立的课程。这门课程可以适应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多样性、审美性、体验性及教育性要求,以“旅游景观”(简称“景观”)为纽带,可以很自然地将旅游资源学、旅游美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内容整合到统一的“旅游景观地理学”中来,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研究对象,就是“景观”,而真正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起的也只有“景观地理”这一学科,因为“景观”(包括微观和宏观)都是供旅游的,类型和范畴是广泛的,对旅游学科而言也是最为贴切的,“景观”同时具有资源性、审美性、生态性、文化性、科学性等特征。但应注意,“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不限于“观光景点”,而是包括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各类旅游活动的旅游客体的统称,是对不同旅游消费品类型的高度概括。
《旅游景观地理》课程的特性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学”改造成为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性。旅游景观是整个旅游活动大系统的共同载体和基础,旅游景观地理以此为研究对象,其成果和教学内容将成为许多旅游活动的基础知识,也可以进一步作为上述学科的基础,使其研究基础更加牢靠,可以吸收多学科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巩固和发展本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因此,以“景观”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学,其基础性不但没有丧失,反而使其基础性、服务性的地位更加巩固和重要。
2.包容性。诚如上述对“景观”概念范畴的扩展,“景观”不仅包括各个类型、各个尺度的旅游产品型态,而且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各个学科的研究重点,旅游景观地理学可以将这些内容有重点地整合在一起,充分体现出课程的包容性特征。这正是其他许多学科所不具备的,同时也是对“景观”概念的真正回归(许多学科都在运用“景观”这个概念,但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导致“景观”概念的泛化)。
3.实用性。传统旅游地理难以直接应用,原因就在于教学内容的学科性太强,对教学要点和教材的选择总是顾此失彼。改为以“景观”为核心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后,研究对象的产品性、类型性、具体性(可视性)显著增强,可以直接应用到旅游开发的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所学内容,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导游词写作、讲解,对旅游线路进行组合设计包装,使旅游产品宣传能够真正找到诉求重点和景区卖点。
以《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为核心统一旅游客体诸学科教学的好处
可避免研究对象教学的重复和交叉,加深对景观内涵的认识 在一定意义上,旅游客体诸学科研究的对象究其本质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尺度的“景观”,或者说“景观研究”是旅游客体研究的共同内容,且都是为旅游建设服务的。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分出不同学科安排教学,必然会造成一定的概念紊乱现象,即每一门学科都在谈“景观”,但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将其讲清楚。如果将“景观”的内容加以捆绑“打包”,则可以从不同侧面将其本质内涵讲清楚,学生对“景观”概念的认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
可大大节约旅游教学课时总量,促进课程教学分工简捷化 将3~4门课程合并到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中来,从表面上看将大大加重“旅游地理”的教学工作量,但经过认真筛选和整合以后的旅游景观地理课程,内容更加充实紧凑,教学模式更加明晰有序,总体上是以识图(是什么)、读图(审美,怎么样)、释图(成因)、用图(产品化)为基本环节的教学模式,教学活动总体上是在轻松愉快中进行的,对于未来从事旅游职业服务活动也将更加准确、更加有底气,因为“景观”教学的内容是与野外的景观现象一致的,整个教学活动就像是对野外现场的预演,生动、形象、逼真。所以,课程教学合并后就可以一门课程的课时量(或略为增加)替代多门课程的课时量,使总体课时量大为减少,而教学效果反而会有所提高,成为促进以“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为导向的高职旅游基础课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包括旅游地理在内的旅游客体诸学科的课程教学计划向来都是以专业基础课为定位设计教学的,这种教学模式重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轻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职业技能活动的要求存在相当大的距离,这也是传统的学科教育模式的弊端所在。建立“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对专业基础课同样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景观地理”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将“所学”与“所用”贯穿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随时随地与职业过程相结合,导游词的撰写、讲解,旅游线路(产品)的设计与整合,都可以很有效地“边讲边做”,实现景观地理教学的“学中做”,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同步进行。这种教学改革虽然重点在课堂教学,但与旅游野外职业活动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体现景观地理学课程的基础性和专业性,使景观地理的教学功能和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建设《旅游景观地理》课程体系的构想
集中力量编撰《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和教材是整合相关诸学科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尚未出版,相似的专著即便有所出版,也难以真正为职业教育改革服务,难以符合这门综合性课程教学的需要。因此,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尤其是旅游地理、旅游美学、旅游开发教学工作者下一番工夫,将与旅游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景观地理教学内容筛选出来,建立完善的“旅游景观地理教学大纲”,并以此为基础,编著以景观综合知识为核心的《旅游景观地理》教材,这是实现旅游客体整合式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师资培训促进教材在师生中的合理应用,是旅游景观地理教学顺利开展的关键 将传统的旅游地理教学模式改革为景观旅游地理教学模式,对于多数教师而言在短期内是难以适应的,人们往往习惯于既有的教学模式,而不思全新教学内容的创新开发。主要是不了解其中的目的、价值与意义,不了解这种教学模式的直观性、具体性、实用性,同时对相关旅游美学、旅游产品学等学科知识也比较陌生,这将给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对旅游客体的教学一定要尽可能做到通透连贯,尤其是旅游审美和旅游产品设计的知识和概念对旅游地理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多年以来,对景区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价主要还是在旅游地理工作者中进行的,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应用了旅游美学和产品设计的知识和规律。至于课堂教学的流程与控制,经过简单的模拟演示培训,多数教师和学生是能够适应的,而且会发现其中的好处要远远胜过传统旅游地理教学方式。此后,景观地理的教学就可以生动形象起来,对旅游活动的指导作用会更加明显,旅游景观地理的职业服务功能将大大提高。
搭建课程网络公共平台是促进课程科学化运行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措施 不论是教材建设,还是教学模式创新,都是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改革活动,都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适应和完善,新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旅游教学工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时间共同完成。为此,需要搭建《旅游景观地理》精品课程公共网络平台,在这里形成统一的教学公共资源,相关学科的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点击学习、下载利用,也可以发表见解,提出建议,尤其是可在与职业活动过程的结合上多加探索,或作为典型案例加以推介和交流,同时也是对旅游业界的一大支持。现在有许多旅游产品设计质量低劣,粗制滥造,影响了公众对旅游产品品种和质量的期待和要求,景观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将为改善旅游消费品的产品类型、结构、质量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是本课程的优势和教学改革的重点 景观地理学教学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基础课的职能,而且可以在旅游职业活动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旅游学科体系中,能够同时发挥基础作用和专业(职业)功能的恐怕也只有像《旅游景观地理》这样的综合性、实用性课程。这门课程作为基础课的性质不会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但为适应职业技能导向的教学要求,必须在“工学结合”上下工夫,否则不仅会降低这门课程的作用,而且会造成教学环节上的断层,难免浪费教学资源,与高职教育改革的精神相背离。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性学习;探究
一、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
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一定的地理专题,通过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地理信息、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其因果联系,并寻求解决方案的学习活动。当前,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性学习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相对独立地去发现、创造,其基本程序如图1所示。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模式运用实效
1.实践运用
教师结合所在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特点和问题,基于不同年级段的课标要求和学生的心智特征,设计参考课题或挖掘、发现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研究课题。教师选择恰当时机、合适方法和场所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具体应用以“重庆市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防治”课题为例。
本课题涉及的教学内容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修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必修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选修6“环境保护”);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目前重庆市生活固体废弃物处理情况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与建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明确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具体做法如图2所示。
2.实效分析
从问卷调查中得知,学生从一开始就喜欢研究性学习,初步调查结果显示,100%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其中12.5%的学生认为较有意义;课程结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96.2%的学生表示喜欢,3.8%的学生认为课题较繁杂,不是很喜欢,但学生均表示参加研究性学习虽累但收获了快乐。课题研究表明有如下五种实效。
(1)促进多学科综合学习,激发探究兴趣。笔者指导的课题涉及两门以上学科知识(如地理与化学、生物、语文等学科),促进了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调查中,95.2%的学生认为通过课题研究,发现了自己在学科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可巩固已学学科知识,90.5%的学生认为激发了学习相关知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学生感叹:“发现自己对地理学科中环境污染的分布及表现认识不到位,对化学学科中有关有机物的降解知识掌握不好;让学习更贴近社会现实,增强社会意识,激发我的求知欲”。
(2)提升实践能力,培育探索精神。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从周围环境中去寻找问题,通过调研考察、问卷设问、专家采访、上网咨询等多种渠道获取所需信息,进而综合分析资料,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地理研究性学习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社会、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探究“重庆市城市生活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与防治”课题时,学生考察了沙区街道,提出了改进分类箱、宣传分类的好处、加快建设我市现代化垃圾处理场等建议。
(3)形成科学态度,强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依托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展研究性学习,能使学生了解祖辈的生存环境,深刻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继而上升至对祖国的感情。学生提到:“在研究性学习中通过社会实践让我们更接近科学,更了解科学,培养了我们良好的科学态度”,“我体会到了科学真理背后,需要付出太多,但用自己的汗水,却锤炼了一种精神,相信对每个人都十分有益”。
(4)提高沟通能力,凸显团队精神。在课题结题总结中,许多学生谈到,课题活动大大培养了自己的社交能力。课题活动以小组为基本的实施和评价单位,组长的威信、能力、责任心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对课题质量至关重要。由于编组和选举组长完全尊重学生个人的意愿,因此小组的团结和凝聚力从一开始就有了保证。学生在课题组最大的成绩之一是:“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力量强大且增进了友谊;明白了同学合作、伙伴间互相合作,既分工又协调才能获得更大效益的道理”。
(5)增强抗压能力,培养耐性意志力。在课题调查中,87.5%的学生认为在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时感到困难,许多学生都谈到在项目实施中曾遇到过失败,如不知道具体应找哪些部门进行调查;由于经验不足,以至于课题研究进展不大,资料来源广泛,查阅时难以集中等。有学生提到“某次调查对我们是很好的锻炼,我也切实感受到语言交流作用,尽管有拒绝,但我认为整个社会还是支持我们的”,“我们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步的积累经验。对待失败与挫折,我们学会了坚强的面对,不再轻易说放弃”。不难发现,学生经受挫折与磨练,能够促使他们不断成长。
三、地理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
1.选材体现与时俱进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根据学校所在地社会经济与环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及与学科的相关性进行选择,侧重于热点(公众的关注度)、现实(学生亲身经历、身边感知参与、观察反思、讨论批判的事物焦点)、难点(学生学习教材的难点)等。
2.方式注重学研结合
地理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和形成的学习能力是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地理学科教学的许多内容可以在研究性学习中拓展和延伸,而地理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形成的能力、得到的信息和新知识又由学生很自然地迁移到地理学科学习中。
3.评价强调以评促学
富有成效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能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研究性学习积极的结果将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也一定能在较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取得较好结果,因此,研究性学习注重过程,同时它又强调以预期的良好结果推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以他人的结果来激励学生。
1 地理教学语言应有很高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地理三维目标的传授过程,要求教学语言要科学、准确、严谨和规范,使学生得到科学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讲清楚地理知识与概念原理。比如:指导学生看图识方位时不能说“上下左右”而应科学的说“东西南北”;在讲经纬线时,不能说“横线竖线”而要说“连接南北极的线是经线,和赤道平行的线是纬线”。虽然有时老师的用意是想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概念,是让学生快一点理解,可这样更易让学生混淆。
2 地理教学语言要具有启发性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一个成功的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用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就必不可少。启发性语言不能简单的理解为老师问,学生答。启发性的中心意义是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因此,老师要有目的地将所传授的知识内容进行质疑,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地理语言设计上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认知策略。比如:在讲自然资源那部分知识:在讲概念时,先让学生看完课文关于自然资源的定义,接着问:“举例,看看同学们身边那些是自然资源?”学生回答“石油、煤炭、书、电、老师的讲桌等等”老师又问“书、电、讲桌是从自然界中取得的吗?”学生回答“不是,是经过人们加工才获得的。”自然得出了人类加工的物质即使用于生产和生活也不是自然资源。这就清楚的理解了自然资源只能是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接着在讲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后,老师设问:“大家知道水是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可以永远不断地循环利用呢?先分组讨论,每个组选一个代表回答”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争论,举生活实例证明,在每个组派代表发言完后,再让学生自己判断哪个组说得最合理?老师点评,学生自己归纳出结论: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如果人类不合理利用也会变成不可再生资源的。
3 地理教学语言还要具有趣味性
地理教材中的许多知识是抽象、枯燥的,现代教学论一个趋向就是探讨如何变学生苦学为乐学,这就涉及教学的趣味性,其中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这就要求教师能用妙趣横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变枯燥为有趣。教师就要适当引用古诗词、谚语、谜语等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1巧用古诗词
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社会和自然科学的综合性学科。从古到今也有很多描述地理事物的名诗佳句,老师在教学活动中适当加以讲评、欣赏,用于说明或进一步强调地理问题,就会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可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了我国内蒙古高原的景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气温受地势的影响的变化规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这些诗句描述的是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是很好的教学素材。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赏析诗文的地理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趣,有益于开发学生智力。
3.2巧用谚语
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通过观察总结归纳出来的饱含智慧的结晶。且通俗易懂有趣顺口,在教学中恰当引用会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讲我国新疆地区的气候时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来说明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说明秦岭南北地区生产、生活的差异;“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两”说明了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说明水质逐步变坏的顺口溜有“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粪桶盖盖”
3.3巧用地理谜语设问
谜语是中国的国粹,具广泛的群众基础。如:在讲行政区划时让猜地名,学生都很踊跃,都争先恐后抢答。船出江河口――海,双喜临门――重庆,久雨初晴贵阳,圆规画蛋――太原等。
4 地理教学语言要具有情感性
教师的语言必须具有情感,情是语言的本质,教学活动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一个过程,教师要据教学需要适当调整语速、语调、要亲切自然,让学生觉得温暖,能感觉到老师在倾注真情和他们互动,他们就会感动,就会亲近老师,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5 地理教学语言要具有激励性
关键词:高中地理 趣味教学 教学策略
从地理教学活动的过程不难看出,为了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注重把地理教学的课本内容和有趣的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才可以让学生始终保有学习兴趣。
一、创新教法,是构建趣味课堂的基础
第一,当教师讲授新的课程的时候,需要通过教学挂图,进行展示,使学生带着思考学习教材中的内容,一边观察课本上的图,一边参照黑板上的教学挂图进行比较学习,让知识结合图片来学习,如此就变得形象多了,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抽象的地理知识变得真实可感。第二,在进行课后练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黑板上通过画图给出练习题,是学生做到活学活用,要是画图的能力有限,画不好也没关系,仅仅需要把重点的地理特征与名称标示出来就可以了。以中国地图为例,一定要画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黄河入海口)、长江入海口、杭州湾、珠江口、雷州半岛、台湾岛、海南岛等,以前,我看到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挂图,也不画图,或者画的过于简略,这样就可能使学生产生错误的感觉,很难识记应该学习的知识点。以中国的关键的铁路为例,如果不能准确画清楚珠江口,便不能体现出广州的位置。第三,教师应该多看课外书,获取更多的地理知识并与教学内容紧密融合,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传授课本内容,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扩展,还应传授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形成原因,明白地理知识的科学性。不能呆板的记忆知识,应该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知识的水平。比如,提问“为什么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不是热带雨林气候”时,这个知识点就不是死记硬背可以处理的。需要分析研究再能正确解答:因为东非高原地形非常高,温度比较低,使这个地方的气温与降水情况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因素是地形。地理是一门理性的学科,许多同学与教师还有校长均觉得地理应该是完全依赖背诵的,这种看法是大错特错的。
二、抓住线索,是构建趣味课堂的关键
高中地理课本知识非常丰富,存在着密切的内部联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当进行教学活动是,必须依据必要的主题和主线,创设可以引发学生乐趣的知识结构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趣味,而且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很多同学都觉得非常困难,特别是想要指引同学们的学习不断深入,我给学生安排了下面几个问题:大气运动存在哪些原因?大气的水平运动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全球性的大气运动是如何发生的?并且按照特定的主线展开讲解。通过系统的讲授,明确因果联系,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高中地理下册,涉及了世界与我国面对的现状,有资源与能源内容、人口和城市的内容、环境保护的内容等,上述内容的体现了什么、本质是什么、原因有哪些、处理方法有哪些,均为学生所关注的内容,把握上述问题系统讲授、由浅入深,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第二课堂,是构建趣味课堂的保证
在配合教师讲授课程的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趁学生兴致正浓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讨论、交流、归纳实习报告,这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例如,我们在讲述岩石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课本上对各类岩石理化性质的描述非常抽象,学生仅仅通过老师的讲解很难理解。如果老师可以把学生带到野外去,让学生自己观察,通过自主的方式来发现和比较各类岩石的性质,再通过分组讨论。这样小组通过团结协作,完成教师预设的任务,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得以调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人翁地位,这样的课堂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望。既能体现主体教学的思想模式,更提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再如,观看地理影片、录像,编辑地理墙报,举行地理讲座,召开地理主题班会,指导制作地理学具,开展地理游戏,进行地理科普宣传,组织地理参观采访,乡土地理考察,撰写地理小论文,组织地理夏令营等,由专业到普及,从校内到校外,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能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个性特长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如结合第一章,教师组织学生认真观察星空,寻找较为有名的亮星或星座;开展日、月食观摩课,使学生了解日食月食发生的原因及其演变变化的过程,并适时进行观察。在讲授第二章大气时,我带领去学生参观当地气象台站,结合每天收看的“天气预报”,让学生去扮演天气预报员进行实习演练。教材上第四、五章内容是地壳,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让学生认真观察地壳演变过程,思考地壳变化对生物和周遭环境的影响,这样实地考察要比课堂上古板的讲授印象深刻得多。
四、认真备课,是构建趣味课堂的根本
首先,备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层次。学生接受任何问题都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所以教师出示的问题要有梯度,以免打击学生们的自信,兼顾好中差学生,实行分层教学。如在讲述黄赤交角这个版块内容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当黄赤交角增大到24°时,五带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学生迅速做出正确的答案。接着又问:黄赤交角逐渐增大到30°时,五带又会出现什么状况?学生略微思考,也能及时说出正确地答案。紧接着:当黄赤交角逐渐增大到45°时,五带和之前又有什么不同?这时学生思考的时间长了些,只有小部分的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于是我因势利导,认真讲解学生终于明白了。临下课,我有让同学们继续思考:当黄赤交角增大到90°时,思考五带的发展状况?学生的好奇心很大,深入思考已不成问题。所以,教师备课要分层次,有梯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而且有利于老师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其次,教学设计要有广度。即问题设置要体现知识面,最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知识,话题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与地理有关的时事,如讲海洋权益及国际海洋法公约这一板块时,我针对当前我国南海现状以及与东南亚各国的岛屿分歧、中日敏感的问题等,这些事实拓展了学生视野,也引起了学生对海洋的重要性及意义的深入思考。
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用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知识去感染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们会不由自主地爱上地理课,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不仅得到了知识的熏陶,还获得了美的享受,从而形成爱好地理的良好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学生主动进行对事物、现象的质疑,是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起始。本文就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及策略方面作了阐述。
一、问顾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冲击,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多少有了改变,但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
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课题是‘分析交通线的区位因素”。过程:教师先罗列了交通的四大区位因素,并做了很详细的讲解:接着提供了一幅等高线图(如右图),作为巩固练习,图中没有比例尺也没有经纬线,提出5个问题,请学生回答:A,B两个聚落的基本概况,AB间交通线建设的作用,AB线建设的不利自然因素,决定兴建交通线的原因,该地发展最好的交通运输方式,学生思考后作出相应的回答。
教学过程顺利,学生也积极回答问题,教学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得以落实。而且可以看出最后的问题情境创设花费了老师大量的精力和脑力,教学的思路是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尽量往深往宽拓展,通过几个问题的思考来落实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
但不难发现,整个流程下来没有一个问题是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也就是说学生做的最多的还是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寻找答案,他们始终还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没有真正的体现。因为缺少主动积极的去寻求问题的意识,宝贵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能力也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发挥。并且与同行老师作交流时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而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地理问题探究的起始阶段,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还诸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话道破了问题探究获得成功的前提: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好奇心以及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因此,只有在地理课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才能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目标,使学生成为跨世纪的合格人才。
二、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
那么,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改变这种‘不问无答,一问一答”的状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人认为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一)改变传统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学习方式要多样化,包括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但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或新课程理念实质理解领悟不深,有的教师教学中没有把新理念始终贯彻于教学的全过程。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内涵。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地理问题探究来展开,让学生主动质疑、讨论,进而理解、分析、解决问题。以“交通线的区位因素”为例,通过展示上图,引导学生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进行思考、合作讨论,根据已有知识积累结合新知识,自然质疑:1.什么是交通线?图中是什么线?2.为什么在这里修建?本地区还可以选择什么样的交通线?哪些方面因素会影响到线路方式的选择?3.碰到新的情况,怎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探讨,掌握交通区位分析的方法。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只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学生能掌握到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当然,在这之前,教师要做好一般地理思维的训练、教育和引导。如在哪里寻找疑点,让学生明白第一可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性质和规律等理解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等多问为什么;第二可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原理的推导过程,解题思路分析过程,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等去寻找。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教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如教材中出现红树林湿地,有学生问“现阶段红树林被破坏非常严重,红树林是不是做红木家具用的,才会被大量的砍伐?”这时教师必需知道什么是红树林,什么是红木家具。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需要有一桶水,而且在现代信息化社会中,教师要拥有的是一大桶水才行。上“工业专业镇”的作用时,一个同学提出:“东北老工业区存在经济结构单一的问题,难道经济专业镇只有优势而没有缺点吗?”类似这样的大大出乎老师意料的问题,也不经意间表现出学生思维的亮点,如何及时捕捉、肯定和解答,其实给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另一方面要提高对课堂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驾驭能力。因为教学规划和教学的实际总是会有出入,学生的层次不同、思维方法和角度不同、生活背景和认知不同、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同,面对同一信息或材料,会有不同的问题提出和解答方式。上“南方与北方区域发展差异”一课,在完成第21页的活动题时,一学生回督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比北方地区要温暖湿润”,这时,一个来自新疆的学生并不小声的自言自语:“南方暖和什么呀,害我手上生满冻疮”,一片哄堂大笑中,有人问“为什么他的手到了南方反而开始长冻疮了呢?”我马上意识到这是学习中国气候差异的绝佳机会,于是及时调整教案,原本想粗略带过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请这位新疆学生谈谈他对南北方气候差异的亲身体验。看着学生认真的态度和有所领悟的神情,我想这是一节成功的课,虽然并没有完全完成教学计划。
(二)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质疑。
课堂气氛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合作,慢慢形成的,课堂气氛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沉闷的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除了老师的声音没有别的任何杂声的课堂,学生会变的大气也不敢出,何况是“质疑”呢?在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更愿意去思考,也敢于提问。为此教师要做到:
i.要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博学”的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抑扬顿挫的言语、幽默风趣的点评,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也燕得学生的尊重.同时还要注意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平常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课堂讲些轻松的新闻,甚至也可应用学生普遍关心的流行文化。在一次公开课中,嘉兴有位老师在讲授“中国的区域差异”时,引用一段网上歌曲:“北京人说风沙大,内蒙古人就笑了:内蒙古人说面积大,新疆人就笑了;新疆人说民族多,云南人就笑了;云南人说地势高,西藏人就笑了;西藏人说文物多,陕西人就笑了;陕西人说革命早,江西人就笑了……”学生开怀大笑,老师与自己的距离一下子就近了,“原来老师也知道这些呀”,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走入学生的心中。
2.要真心的关心爱护学生。人的情感会发生迁移,当一个人对他人有感情,那么对他所交的朋友,对他经常使用的东西,都会产生好感,“爱屋及乌”。“管人要管心,管心要知心,知心要关心,关心要真心”,当老师不再把自己做为教学的权威,把自己作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师生关系也就变成朋友关系,很多学生因为爱戴教师,进而爱上这门课。知道老师爱自己,又有什么问题会不敢问呢?
3.要多肯定少责骂学生。现代的学生个性极强,同是又极为脆弱,很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动不动指责学生,整天的板着脸,“规规矩矩”的课堂在学生的感受中会变的无比漫长,而且让人心生反感。只有生动有趣的内容,轻松自如的心态,和善可亲的老师,学生才敢于把心中疑问表达出来。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质疑。
要探究问题,先得呈现问题。因为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地理问题显得纷繁复杂,学生不可能对问题本身及其背景都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对此,为唤起学生的兴奋和愉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能更好地进行问题探究,就要对教育内容进行筛选,创设好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
1用新材料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社会热点问题、地理学科的最新成就、中国和世界的变化、本地区发展情况等新信息,作为材料引入,让教学内容更有新意,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生活中的地理,更乐于思考和探讨地理问题,更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震惊的四川泣川地震发生之后,我上了一节自然灾害的复习课。展示材料,让学生了解震情,整节课学生提出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为什么会发生地震?为什么破坏程度会有那么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泥石流、滑坡和坍锡?堰塞湖的危险性在哪里?浙江会地震吗?地震了我们怎么办?
2.创设有适当思考难度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有适度的难度、坡度的教学内容,这样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学生学习起来才能够形成具有一定困难的认识矛盾,才对学生更具吸引性,学生才能在解难和爬坡中去享受成功的欢乐。上“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时,我向学生呈现出诸暨改革开放前后30年土地利用图、30年前后的景观照片图、城市人口变化数据,请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假如自己是市长,做一个城市化发展报告。面对这个挑战,学生有很多思考问题的角度:失去土地的农民作为‘新城市人”的发展;外来人口在城市生存状态;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以及减少负面影响的措施等。
在合适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始终能积极参与教学,思路开阔,思维活跃,学生易于突破难点,也可检查学生自己对己学过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
(四)运用多种激励方式,使学生乐于质疑。
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奥秘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唤起和鼓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时失机的在各个环节激励学生,使他们产生内在驱动力。激励学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适时的表扬、肯定的话语、鼓励的眼神、竞争胜利的激动、无声的教师体态,甚至偶尔的物质奖励都可以激励学生,使他们乐于提问。
所谓"教学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在江苏高中新课程实施的五年多时间,无效或低效课程仍然是大行其道,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在教学中缺乏有效教学意识。要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应该确立以下几种意识。
1要有课标意识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观念。课程目标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表述,这三个维度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必须要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主线,并以此来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从梳理教材知识结构;解读地理原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整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是为学生编写的,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该达到的目标要求。许多教师由于无视课程标准要求,不理解课标的变化,在教学中进行"草木皆兵"式的教学,形成了低效课堂。
2要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教学设计应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与主动意识的发挥。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重贯彻如下策略:
2.1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课堂教学的指针。在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了地理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研读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确定让学生达到目标需求而需要在教学活动中解决的问题,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对课堂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典例解析和课后巩固作业要做到既分层设计,又紧密关联并具有知识的层次递进。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知道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就会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并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增强学习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2.2设计问题情境,启动学生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学习环境,并要求把所有的学习任务放置于这样的情境中,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活动。问题的解决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问题情境的设计要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因此,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要求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问题情景的创设,让地理情境 "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地理素养"。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分解教学内容,梳理整合知识结构,创设问题化知识系统,总结地理规律,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前后知识的过渡自然,问题连接合乎思维逻辑,注意学生课堂思维的连贯性。教师对课堂提问应做好提前设计,根据问题的难度对应相应的同学,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课堂提问的回答应做到合理、公正地评析,要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肯定,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
2.3变革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活动
教师要一改过去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中合理分配教与学的时间,尽量增多课堂双边活动,给予学生更多时间探讨问题,促进课堂互动。课堂教学时间一般是教师讲授不超过20分钟,学生动手不少于10分钟,学生思考回答问题15分钟。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据地理学科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视听内容,将文字知识图像化,复杂数据图表化,抽象问题形象化,繁琐内容规律化。如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的教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搜集准备好温室效应材料给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并设问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与我们目前的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而"温室效应影响"可以采用视频教学,将课本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对于如何减轻温室效应的措施,可以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思考并讨论,教师最后做总结。
2.4倡导合作探究,创新学习方式
探究式学习是目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学习方式。地理学科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特点使许多地理问题可以被用来设计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地理探究学习的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答案,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其要求,因此更需要合作研究。例如,在上"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具体步骤:(1)展示课件,让学生看城市环境污染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在城市中,环境污染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危害?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有哪些具体措施?(2)让学生举出身边的实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气物、噪声污染现象等等;(3)教师总结分析;(4)反思评价。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互动过程,在合作互动中,使学生学有趣味;在合作读图中,使学生学有所能;在合作收集中,使学生学有所获;在合作调查中,使学生学中悟理;在合作探究中,使学生学中有问。
2.5联系实际生活,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
地理学科的特点是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两大领域的科学知识,很多的教材知识来源于自然和实际生活,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就是"教会学生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地理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生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育。"因此,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必须充分重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利用地理课程的特点,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收集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资源,并加以创造性地利用。例如教师讲授人口迁移的教学内容,可以提问班级中的外地学生,让学生回答自己从哪儿来?父母到本地来的目的是什么?可以得出人口迁移的方向是从农村流向城市、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移的目的是务工和经商的教学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感性上掌握地理教学内容。
3要有教材意识和课程资源意识
一、记忆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地理学科是一门在大量的地理事实和现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所以,“具象”就成为地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要碰到大量的地理事实,诸如地理事物的名称、物产等等,它们成为区域地理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形成地理思维能力的关键。在系统地理的学习中,也仍然免不了对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记忆,因为它们是理论的实证部分。因此面对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必不可少要加强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二、记忆的一般过程 根据melton的研究,记忆有三个基本环节:编码—贮存—提取记忆实际上是由“记”和“忆”两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前者是知识的编码和贮存过程,后者是知识的提取过程,它们的综合含义是知识在大脑中的保持程度。
“遗忘”则是记忆的反义词。人的记忆有两个层次,一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一 是对思维过程的记忆,后者等同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按照《教学大纲》中对地理知识要求的不同层次,从“知道、记注理解和应用”四个层次考虑对地理基础知识的处理。尤其对要求“记妆的知识点,则必须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力求让学生切实掌握。
三、对学生记忆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 1.重视结构的作用
地理知识结构有大、中、小之分,大结构指整个地理学科的体系,中结构指具体章节的结构,小结构指具体知识点和分项细目的结构。这些不同层次的结构组成了地理学科的整体。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认为:(1)如果懂得了基本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有助于理解其它类似的事物;(2)把一件事物放进构造好的模式里,就不易忘记。
地理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而“结构”则是系统的基本特征。从某种角度看,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主要是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以达到最终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目的。
2.重视地理图像的作用
图像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载体,也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应充分应用地理图像,努力在学生大脑中建立一定的地理知识表象,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3.重视技巧的作用
现代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践证明,按照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规律归纳总结出来的科学记忆方法和记忆术在学习中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就像训练其它技能一样,记忆能力也可以经过训练而达到快速、准确、持久的目的。在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都先后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许多可贵的记忆方法,例如口诀、歌谣、谐音记忆法等等,都是一些很成功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生理基储自信心、愿望和兴趣等。对于生理健康的人,都有记忆能力,而且潜力巨大,但善于利用它的人很少。在教学中,教师应利用不同的教学手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只要学生愿意学,主动去学,那么记忆的潜能就能够得到充分挖掘。
5.重视保持的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总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求教师及时组织复习,利用课前提问、阶段测验等方式反复加强学生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