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7 17:50: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第1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存在问题 重要性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and strengthen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roblems,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xisting problems; the analysis on importance

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环境监测是随着环境污染的形成而产生,并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环境监测既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环境决策的重要依据。

一、当前环境污染的特点

1.1环境污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

首先,由于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来自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多的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并且这些污染物常常是经过转化、代谢,富集等各种反应后,才导致污染损害。其次,与般民事违法行为所造成损害不同,污染环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过程非常复杂。比如,1956年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因当地的一家氮肥厂将含汞的废水排入河中,使汞富集于鱼体之内,当地居民吃了这种鱼而致病。应该说在这个系列环节中,单一的某个环节并不会致"水俣病" ,但经过这一完整的过程,最后导致了“水俣病”这一损害后果。

1.2环境污染损害具有持续性

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相对浓度一般都很低,大多数在百万分之几,少数在十亿分之几,有的甚至在万亿分之几的水平。因为浓度低,短时间内看不出危害,可是长年累月,“积少成多”,有的是终身受害,可酿成严重后果。生活环境中的污染因子浓度通常比生产环境中浓度低的多,但由于人群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因此作用面广,机体内累积剂量大,累积损伤大,表现为低剂量、长时间的慢性中毒。

1.3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

环境污染通常是多因子联合作用,健康效应表现综合性环境中有害因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可能同时进入人体,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各种污染物各有不同的毒害作用,产生相互作用,这些因子的联合作用将使人体产生的效应更加复杂。可以是局部刺激致毒、也可以是全身作用;有的是特异性作用,有的是非特异性作用;而且污染物与污染物之间可以起协同叠加作用。

1.4环境污染损害具潜伏性

环境损害一般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这是因为环境本身具有消化人类废弃物的机制,但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某种污染物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所不能消化掉的那部分污染物就会慢慢地蓄积起来,最终导致损害的发生。

二、环境监测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的组成进行鉴定和测试,并研究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空间内的环境质量的性质、组成和结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水平、效应及趋势。

1.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就其对象、手段、时间和空间的多变性、污染组分的复杂性等,其特点可分为:

(一)环境监测的连续性

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空性等特点,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提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如监测点位的选择一定要有科学性,而且一旦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得到确认,就必须长期坚持监测。

(二)环境监测的综合性

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气体、土壤、固体废物、生物等客体,只有对这些客体进行综合分析,才能确切描述环境质量状况。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综合分析时,需涉及该地区的自然和社会各方面情况,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才能正确阐明数据的内涵。

2.环境监测的作用

(一)环境监测在城市环境规划中的作用

在社会化生产过程中,经济与环境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统一的。党和国家将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强调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要实行“三同步”即: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行“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二)环境监测在污染物总量减排和环境执法中的作用

随着污染整治工作的不断推进,环境监测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为污染物部量减排和环境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1)对重点污染企业进行不定时抽检,促进企业治理污染,实现达标排放。

2)对排污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通过对排污企业的督查性监测,全面及时掌握了企业的排污情况,为工业企业污染整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3)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暗查。根据暗查监测结果,对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超标排污的企业处以罚款;对重点污染挂牌督查的高能耗、高污染的违法排污企业,报政府停产治理;对治理效果不佳的企业,建议关停。

(三)环境监测在社会商品中的作用

社会商品是在整个社会中流通和使用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从适用、美观、耐用方面去衡量,还从它对人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来衡量。如机动车排放有害废气指标,冰箱等家用电器的噪声指标等都要进行测定。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化学品越来越多,作为环境监测工作人员,更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四)环境监测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而有一些科学研究又往往以环境监测为论据。如自然资源考察中的环境背景值调查、环境监测和环境容量研究中的污染源调查等等。做好这些方面的环境监测,将对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经济有着重大意义。

三、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采样质量

样品采集过程中采样点的布设、采样的深度与厚度、样品的储存方法、气象条件和采样的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采样质量。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常会因为周边环境、地理位置、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按照理论上的要求布点,只能因地制宜地选取其他点位来代替。在这种点位布设不规范、具有一定程度随着性的情况下所采集的样品,测得的数据显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

(二)仪器设备性能的影响

样品分析过程中仪器设备会给分析结果带来误差。其一,来自仪器的计量性能,如灵敏度、分辨力等。如用分析天平稳重时,分析天平本身有一定的精度,所以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其二,分析所使用的仪器是否进行定期校准和计量认证,分析人员对仪器的调试、使用能力如何等因素都会影响分析结果的质量。

第2篇

摘要:环境监测是人们认识环境、评价环境、掌握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是环境治理的前提和依据。城市环境治理包括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水污染治理、城市固体废物污染治理和城市噪声污染治理四类。不同类型的污染具有不同的特点,其危害也不同,对此应采取不同的治理途径。本文就针对城市的环境污染特点,分析城市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在控制环境污染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城市环境;环境污染;污染治理;环境

环境监测是运用各种分析、测试手段,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值进行测定,取得反映环境质量或环境污染程度的各项数据的过程。其目的是运用监测数据来表示环境质量受损程度,进而来探讨污染的起因和变化趋势,结合环境治理技术从而更快速、准确地控制和解决环境的核心问题。

一、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1.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环境监测已初具规模体系基本完善,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到三级站环境监测站(县级站)的能力建设,无论是环境监测能力、监测管理或是物质基础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就技术方面而言,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环境监测技术已发展有生物监测、物理监测、遥感、卫星监测等多种监测技术的监测体系。其次,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我国的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技术与水平也日益提高,如油份测定仪、电磁波监测仪器等。我国重点开发的仪器主要有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污染源和环境水质监测仪器与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等。此外,我国的环境监测也逐渐向自动连续性的监测系统发展,提高了环境监测的效率。

2.环境治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针对于各种不同的污染指标,到目前已经发明产生了相对应的治理新技术、工艺及仪器。清洁的大气环保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水净化技术等近年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于大气治理,各种除尘技术,脱硫、脱氮技术等以及工业废气的净化都取得一定效果;对于污水处理和净化技术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对于固体废物处理,废物的减量化明显且回收率高。近年来,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人们从仅注意少数几种污染物的单项治理发展到用先进的设备和投术进行综合治理,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方法治理环境污染已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二、城市环境污染的监测

1.环境监测对象

城市环境污染监测主要围绕水质环境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噪音污染监测、生物指标监测。就城市监测技术手段而言主要围绕在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专用环境监测仪器和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等。

2.环境监测技术及应用

环境监测技术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有不同的技术方法。

在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中,主要使用一些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吸收光谱法、IC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

在专用环境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主要有空气和废气监测仪器、污染源和环境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常用的COD测定仪在测定方法上有滴定法、库仑法、分光光度法等,这些方法均有各自的特点,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氰化物测定仪中,国外已有可以测定不同形态氰化物的仪器。测油仪中,主要以红外法为主,其准确性、可靠性较好。

便携式现场应急监测仪器:体积小、重量轻、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国外环境常规污染物如CO、NO、COD等的便携式仪器早已成熟,便携式气相色谱(GC)作为现场分析仪器也已使用多年。这些都是应急监测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国家十二五规划对环境保护的加强,能力建设投入的加大,监测应用技术和手段必将上一个新的台阶。

自动在线监测系统主要有空气和废气自动监测系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噪声自动监测仪器、3S技术等。其简便及其长效的监测平台也必将在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发展中有更大的空间发展及应用。3.我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环境监测技术目前尚存在不足之处:首先,监测系统整体能力不强,自动在线监测仪器产品技术含量偏低,无法与国外产品进行竞争。其次,监测技术配套性差,可测项目不多;太精仪器、自动监测系统大多依靠进口。第三,总体技术水平低,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最后,在监测分析技术上,一些污染物缺乏一些标准的分析方法,一些监测技术尚不规范,应进一步提高应用监测分析技术。

三、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治理、废水治理、噪音污染治理以及固体废弃物治理等。

1.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及应用

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主要有颗粒污染物治理技术和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颗粒污染物治理技术包括机械除尘装置、过滤除尘装置、静电除尘装置。气态污染物治理技术包括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燃烧法、冷凝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

废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生物技术逐渐运用到污水处理上来了,且得到了很好的处理效果。这些方法运用于废水处理的三大类别:分离处理、转化处理和稀释处理。

噪音污染治理包括吸声降噪、隔声降噪、消声降噪、减振降噪。

固体废弃物治理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和分离手段,来改变废弃物的结构和特性,已达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主要的处理技术包括压实、粉碎、分选、脱水干燥、化学处理、生物转化处理和固化处理。

2.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中小城市的环境治理的设备的落后,环境污染处理效率、质量低;关键治理设备还得需要进口,国内没有相关的设备支持;综合治理的能力较薄弱;我国制定的污染指标比较宽松;污泥没有真正达到无害化,没有最终处置的途径;新兴技术(像生物治理技术)的发展比较缓慢;对于废弃物治理的回收再利用率低。这些问题都在技术上限制了实践过程中环境治理的实施与发展。

四、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监测及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1.城市环境污染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

城市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发展方向应落着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广实验室管理系统(LIMS),并加以广泛应用;创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组建完善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突发污染事故预警监测系统的研究。另外,在环境污染物的分析项目上,以监测有机污染物为主;在监测分析的精度上,向痕量乃至超痕量分析的方向发展。其次,连续广泛使用自动化和现场快速分析技术,监测分析仪器趋于小型化和复合化,操作简便化。

2.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发展方向

城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发展方向应落着在以下几个方面: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系统修复技术;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减少烟气污染排放;加大综合治理设备的发展;加大对特殊材料的研发;对新兴技术的研究,像生物治理方面的研究,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五、结语

我国在环境监测方面还处于发展阶段,很多测试仪器、测试系统及数据分析仪器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要大力推进环境测试技术的发展,鼓励测试仪器及系统的研发,并在制度和管理上完善我国环境测试技术的落实和基本普及。对于城市环境的治理技术,也要大力发展配套设备的研制和完善,发展新兴污染处理技术和处理方法,同时将治理放在污染之前,做好预防,防患未然。(作者单位:仁寿县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1]李国刚,万本太.中国环境监测科技发展需求分析[ J ] .中国环境监测,2007,9(2).

[2]胡冠九,浅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发展趋势[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5;(5):

第3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治理;数据支撑

1引言

人们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忽略了其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其环境的破坏能力远远超出了环境的自愈能力,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焦点问题,更是全球范围内共同关心的话题。而雾霾天气、水环境污染、酸雨、全球变暖等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保护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环境监测是分析环境污染情况最直接的手段,通过开展调查,合理布点采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分析,然后根据所得实验数据总结环境的相关信息。在备受关注的环境保护环境下,通过环境监测获得环境的综合信息,加强环境治理,改善生态自然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环境监测的内容及目的

环境监测是间断或连续的测定环境中的有危害物质的含量,分析其含量的变化以及对环境影响的过程,以此来确定环境的质量水平[1]。环境监测工作是科学发展观和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客观要求,为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前期监测准备。环境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背景调查、现场采样、优化布点以及数据收集。通过分析数据了解污染物分布情况、污染物含量以及污染物的扩散方式,进一步优化布点,实时监测。根据监测目的的不同,环境监测分为三种:①监视性监测。监视性监测主要是监测污染物以及污染物的排放量。通常情况下,这种监测是通过长期、定点的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有时也采取在线设备仪器与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譬如在污染物监测采样布点处安装在线设备仪,通过在线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化学需氧量、氨氮与总磷的排放量。通过样品采集实验室分析结合在线设备监测数据,得出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与以往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到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了解污染治理的效果从而优化治理方案。②特定目的的监测。这种监测主要用于污染严重或者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譬如,突发性污染事故发生时,需要立即采取环境监测,了解污染事故中的污染因子。这时便需要迅速采集样品开展分析研究,确定污染物的浓度、扩散方式、扩散速度以及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时了解污染情况,为确定救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③研究性监测主要是用于科研工作,研究对象比较具体,主要关注监测数据、结果等。研究性监测都需要标准化,具有统一性。

3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

3.1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前期准备

环境治理方案是根据环境质量状况制定的,环境质量状况比较好的区域治理的力度就相对小一些。而对于一些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环境污染程度严重,需加大治理力度。环境质量的实际状况需要真实有效的数据来反映。监测数据是环境监测的生命线,也是环境污染预测的基础,为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精确性、完整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直接影响环境的评价工作,进而影响环境治理方案的制定,所以严格落实环境监测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有效的监测数据势在必行。因此,环境监测过程中背景调查、采样布点、样品采集、样品分析、数据处理各个环节都必须严格要求,确保采集样本的真实性、代表性和可靠性,使得环境治理工程每个环节细致到位。判断环境质量的好坏,不仅仅是对某个污染物进行短时间的分析,必须是代表环境质量的各种物质含量的综合数据,即需要对各种污染源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长时间的分析,所得的数据才能对环境质量做出正确地评价。通过对所有区域的水质、大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情况开展系统的监测,收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实时反映所有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以及不同区域之间污染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了解不同区域污染物的类型、污染物的浓度、各污染物在不同区域的污染情况和污染物的变化趋势,进而明确这些排放物是否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是否已经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环境综合评价制定处理措施,从而为环境治理工作指明方向。譬如,通过对日常饮用水源的常规监测,能够及时掌握饮用水源的水环境质量,如出现异常情况,根据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就可以查找污染物的形成过程和原因,从而从源头和根本进行治理,显著提高了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治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3.2环境监测使环境治理更有针对性

环境污染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土质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等。针对不同的污染类型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浓度不同,选择污染物危害大、出现最频繁的污染物为重点监测对象,分清主次,对重点污染物进行有效的处理。不同地区环境污染的因素是不一样的,根据区域特点进行有差别的监测,根据区域污染物的类别制定针对性强的治理方案。譬如,对于一些机械生产集中地区,重金属对环境空气、水以及土壤会造成污染,需要针对区域工业特点制定环境监测方案。通过环境监测分析了解所测地区的环境质量,有利于制定科学、针对性强的环境治理方案。环境监测工作让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更明确,有利于环境保护人员在环境治理工作中可以抓住环境治理的实质问题,从而更有效的开展环境治理工作。

3.3环境监测和环境治理互相促进

环境监测工作为环境治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使环境监测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环境污染的多样性要求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改进,对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由容量滴定分析、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展到原子荧光、ICP、ICP-MS、气相、气质、液相、液质等大型仪器监测以及水自动监测、大气自动监测等真实的反映出环境监测工作在不断的进步。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促进突发事故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应急系统的完善,自动化与便携式检验设备应运而生。环境监测检验治理方案的有效性、合理性,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治理方案。环境监测和治理互相依存、相互配合并相互促进[2],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4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及时反馈

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工作的一面镜子,通过环境监测,能够及时有效察觉和反馈环境问题。通过分析监测数据,能及时了解污染物浓度是否得到控制或者降低、污染物是否继续扩散,真实反映出环境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对我国未来生态环境的良好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促进作用。

4结语

环境监测是环境治理的基础,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撑,通过对环境污染的动态监测分析环境污染原因和类型,制定出完善的有针对性的治理方案,这样才能促进环境治理工作有效地进行。

参考文献:

[1]庄小青.环境监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4(11).

第4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物 污染治理

环境监测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为环境污染的防治提供充分的依据,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对某一地区环境中存在的标志性污染物进行测定,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该地区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环境资源的掠夺现象也不断加剧,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降低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此外,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也会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当前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导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此时,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于是,环境保护工作也应运而生。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对评估环境的污染状况、划分环境污染的等级、了解环境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环境监测的主要监测对象是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其监测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声环境等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环境监测通过对环境中的大气、水以及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样本的物力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利用仪器对样本所含的成分和不同成分的浓度进行测定,来得出样本中所含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二、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1.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展开,相关的环境保护制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例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收费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和“三同时”制度的颁布与落实,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环境监测在这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环境监测利用科学的监测方法与检测手段,帮助环境保护部门了解工程建企业污染物的排放状况,确定企业的污染物的种类,以及企业“三废”的排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是环境保护工作落实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指明方向

在环境保护工作的进行当中,工作重点的确定离不开环境监测的帮助。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保护单位提供当地大气、水体、土壤以及噪声环境的污染状况,帮助环保部门发现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从而及时的调整环境保护工作的策略和方向,使环境保护工作能够更有效的展开。此外,通过环境监测可以反映出当前环境中存在的首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的状况,使环境保护单位根据当地污染情况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污染的防治方案,令环境保护工作更有方向性,全面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工作效果。

3.环境监测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环境保护工作不仅承担着确保环境不受人类生产活动污染的任务,同时也有恢复已被污染的环境生态系统的责任。而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时,准确的掌握环境中污染物的污染情况,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动向以及污染物在自然条件的作用下发生的变化,能够帮助环境保护部门更好的制定出减轻环境污染、恢复当地生态环境的恰当方法。此时,充分的发挥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准确的反应出污染物在当地的分布情况和迁移转化的状况,并能够预测污染物的变化趋势,为污染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4.环境监测是解决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方法

随着我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在我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时,如果采取了错误的应对方式,便会造成污染物的进一步扩散,增大受污染的面积和污染的治理难度,给人民的生命健康带来威胁。环境监测的存在,使事故的处理部门能够在污染发生时及时的了解污染物的污染范围与迁移状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在短期内对周边地区的环境状况产生严重的干扰,还会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长期的影响。因此,只有通过环境监测的方法来对污染物进行长期的监测,才能够掌握污染物在环境作用下的变化趋势,并为污染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减少环境污染物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危害,加快环境的恢复速度,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治理以及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5.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不可缺少的信息来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我国颁布的重要环境保护政策之一,该制度要求建设项目与区域开发计划均要经过环境部门的审批,确保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影响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而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当前的环境状况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数据。通过环境监测,可以料及项目所在地当前存在的污染物种类和污染程度,找到关键的污染因子,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靠地依据,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环境检测的质量,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中污染物的监控力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选,应当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是影响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只有采取正确的操作方式,严格的操作流程,才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精确性。因此,环境监测单位应当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水平。

其次,增加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想要进一步的扩大环境监测的监测范围、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加大环境检测的资金投入,及时的应尽新技术与新设备,并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监测方法,与时俱进,不断的提升我国环境监测的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使环境监测能够更好的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最后,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力度,改进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将环境检测的质量与工作人员的个人业绩直接挂钩,并实行科学的赏罚制度,可以让环境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备更强的上进心与责任感,从根本上促进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总结

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能够进一步的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唐家昌.环境监测工作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J].环境科学导刊,2009,(S1).

[2]宋晓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民营科技,2011,(8).

[3]刘兆征.构建适应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需求的环境监测体系[J].经济问题探索,2009,(10).

第5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 生物传感器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

一、引言

生物技术具有和其他现代高新技术相同的主要特征,诸如开发周期短、效益高的特点,从现阶段来看已经突破了基础的理论研究阶段,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逐步进入技术应用阶段。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宽,不但在食品工业、高新技术农业、药品和发酵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还在环境科学、环境监测评价及防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生物技术必将成为环境科学中重点应用的技术。

二、生物技术的研究要点

1.生物技术的研究特点

1.1以生物作为研究对象,不过多地依赖于地球上的有限资源,主要在于对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2研究环境相对简单可行,生物技术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研究过程相对简单,可实现连续化操作,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能有效地节约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3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生物制品具有纯度高、质量优和安全可靠的特点,是未来新产品开发的一个新途径。

1.4能有效的解决传统技术下不能予以解决的难题,能根据人类的需求对生物的品种进行合理的改良,创造出更加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类型。

三、常规监测技术中微生物的应用

水体中的致病菌有可能引起各种传染病,因此,水质的细菌学测定,特别是肠道细菌的检验,在环境质量评价、质量卫生监督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致病菌在水中存在的数量较少,直接监测比较困难,而且检查结果为阴性也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常选用粪便污染指示菌——大肠菌群作为代表 。另外还有发光细菌法、污染物致突变的微生物监测,藻类与水质污染监测方式,用于监测水环境的微生物学指标是可行的。

四、生物传感器

1.BOD微生物传感器检测仪(BODs)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污染物的综合污染程度。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样品在 20℃的温度中培养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的溶解氧, 二者之差即为BOD5 值,以氧的 mg/L 表示。但该方法操作较复杂,耗时长,且干扰因素多,结果准确度及重现性差,不能及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科研、事故污染鉴定等提供科学依据,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监测中快速测定的要求。因此,快速、准确测定水体中 BOD 一直是环境监测中的一大难题,而BOD微生物传感器检测仪就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2.DNA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生物催化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核酸探针为识别元件,基于核酸相互作用原理的 DNA 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受感染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分析、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检测以及污染物与 DNA 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

3.可检测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的生物传感器

美国田纳西大学(位于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的研究人员利用由生物工程技术制成的、存在杂质时会发出蓝绿辉光的微生物,开发成功一种基于芯片的环境生物传感器样品。这种被称为生物发光型生物指示器IC(bioluminescent bioreporter IC,简称 BBIC)的器件技术可在众多的应用(从航天器到反恐)中巧妙地检测出氨、锌等各类化学物质。

4.光纤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光纤技术与光谱分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突破了光谱分析的传统模式,光可由光纤直接导入样品,而样品不必放入光谱仪中就能进行测定。特别适用于环境污染物、生物药物,以及生产过程的原位、在线监测和对样品的无损测定。早在十几年前,人们就曾经预言:光纤传感技术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分析实验室及分析控制仪器的又一次革命。随着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各种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测定和变化过程的监测,已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由于光纤化学/生物传感技术具有实时、在线及远距离自动监测和对样品无损测定等特点,人们对它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溶解氧、pH、湿度和水质毒性等监测要素的应用。

五、生物大分子标记物

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由于其测定指标全面、准确、系统且具有特异性等优点。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

1.核酸分子标记物检测

核算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有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及DNA芯片技术。

2.蛋白分子标记物检测

环境中的许多污染物能直接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从而对生物体产生影响,或者诱导 (或抑制)生物体内一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生物体内一些蛋白质的量。因此,生物体内的许多种蛋白都可以作为环境中有害物质暴露的生物标记物应用于环境监测中。蛋白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有酶分子标记物检测、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 in ,MT)的检测、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 in , HSP)的检测及抗氧化剂防御系统的检测。

六、微核技术

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检测出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各种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应运而生。植物微核技术是根据遗传学上染色体畸变的原理而建立的一种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在对大气、土壤、水环境中各种有毒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大量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普遍适用于检测环境致突变物,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监测的有效工具。微核技术可用于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水污染,监测有机物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监测物理辐射污染。

第6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7.100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另一方,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国家层面,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已经摆在了突出的地位,更加重视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加快环境污染的治理,宁可放慢经济的发展速度,也要确保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这也对各级环保部门提出了新要求和更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对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总结,才能促进环境污染治理收获更多的成效,为民生和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1环境监测工作现状

有关数据显示,目前设置的国家、省、市、县四个层级的监测站点已经超过5000个,可以说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已经有较好的发展,也初步形成了系统化和网络化。随着国家对环境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环境监测事权上收,也更加精确快速提高了国家对全国环境监测的宏观把控力。目前我国环境监测工作现状可观。其一形成国家、省、市、县的四级环境监测网络2800多个环境监测站、6万多人的环境监测队伍。其二建成涵盖大气、酸雨、沙尘暴、温室气体、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近岸海域、生态、噪声、辐射、土壤、农村环境等多要素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其三初步建立了人工监测、自动监测和天空地一体化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除此之外,建立了从监测数据采集到监测信息的全^程,多环节、多手段的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通过科学合理的“组合布点”,达到环境监测网络全覆盖,可以对大气污染尤其是无组织排放进行精准化、精细化监管,实现管理从“点对点”到“点对面”,系统还可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结果进行评估,管控效果用实时监测数据说话,确保污染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2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当前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环境监测指标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的污染物也更加多样化。一方面是分析监测手段陈旧,环境监测项目缺少针对性,很多监测仍以主要的常规监测因子作为主要监测对象,对于一些特征的监测因子的监测还较少涉及。在反映污染排放情况时,常规因子的评定和监测真实准确反映出来。还有就是现行的特殊行业污染排放标准存在漏洞较多,需要进一步的编制和完善。另一方面,污染物指标存在缺失。这主要反映在对于有毒特征的污染物指标监测标准涵盖面较窄,时效性也较差。其中微量的有机等污染物对于人体健康影响和危害巨大,但其监测一直是环境监测的盲点区域。对于这一点,国家环保部门已经认识到对其监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因对于微量有机污染物等的监测经验和技术的不足,使其受到诸多方面的制约,监测参数也存在漏洞较多。

2.2监测方法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的分析方法。污水与废气排放等分析技术方法与标准存在脱节,也使得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在实施过程存在的较大的瓶颈无法得到有效的突破。与发达国家比较后,可以发现,系统化的监测体系和完善的环境监测分析的制度,对于环境监测过程的影响十分重要。而遥感检测技术,具有实时性、连续性、灵敏性、大区域等优势,对于遥感检测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与普及,需要对环保监测系统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职业素养有较高要求,与发达国家相互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监测方法、监测结果准确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2.3环境监测频次存在不足

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因受到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制约,对于污染源监测和环境检测的频次都较少,这样就易导致监测数据的不连续性,也破坏了对检测分析的科学性结论。使得在对污染状况、环境质量的评价上与真实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尤其在对企业排状况的判定上,仍然处于被动管理与被动检测的现象较为普遍。

2.4应急监测技术存在不足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往往对应急监测寄予厚望。希望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查明存在哪些目标污染物,并确定其浓度和分布情况等。由于我们国家的应急监测技术还不完善,实际上,现场应急监测的能力往往是非常有限的。我们国家的环境监测系统在不管在配置上,应急仪器或设备的技术上,也存在较大的不足,很多应急监测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现场检测能力同样极为有限,监测数据难确认所有目标污染物,能检测的重金属元素种类更少,更多的只是做到定性或者定量参考的作用。

3环境监测技术改善的对策

在监测形式和监测领域不断多样化发展的时期,通过不断完善现在的监测技术和方法,使其监测更具结构化和系统化,可以使环境监测工作更合面、更科学。具体改善对策如下。

3.1科学制定监测因子

我国不同地区受到环境污染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对监测因子的制定,应根据当地污染源有害物质的深度和种类不同,将危害性大、呈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重点监测检测对象进行检测或选测。而对在长期环境监测中没有检测出的项目,进行删除。对低于标准值的检测项目,可以采取抽检的方法,来跟踪污染物发展的状况,及时调整检测项目,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应更加科学化,使得监测工作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当地环境状况,另一方面,可以对环境污染的趋势加以预判,为当环境治理提供决策的依据。

3.2推广在线连续监测系统

虽然在环境监测工作,在线监测系统已得到应用与推广,但对检测项目仍有诸多限制,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和影响因素也较多。因此,应重视和强化针对污染源、水质、空气等多见的污染物的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推广与开发,通过实时污染物的动态变化,分析其变化趋势,并将相关的监测数据进行联网共享,可以强化对监测对象的监管力度,有力遏制h境污染成因的投机行为,严格环境监测工作的执行。

3.3重视针对毒理学、生物反应监测

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的有毒物质汇聚在一起,并不是简单的量的增加,这些有毒污染物相应之间也会产生协同和颉颃作用。生态环境中,很多有害生物的并存,又会出现化学反应,从而对其他有益生物的生存造成破坏性的影响。所在,在环境监测体系中,还需要将生物监测和环境毒理学监测作为环境质量监测体系的一部分。通过检测污染物对人体、动物、生物的危害性,来反映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这方面,无论是测试方法还是测试技术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应加大此方面检测的技术研究和资金投入,使环境监测工作更全面,更科学。

3.4提升突发污染事件的快速监测技术

突发污染事件具有发生时间短、污染物不易判定、污染影响恶劣等特点。针对突发污染事件快速监测技术,也需要在尽快对污染物进行确定,通过准确的检测数据,来确定其影响大小。这方面要注重对检测数据的质量以及科学分析数据能力的提高。还有,在突发污染事帮的快速检测中,需要有种应急和预警的措施,要建立应急检测分析方法,重视污染物现场的检测和分析工作。一般流动监测车是针对突发污染事件,对污染物的检测数量会受到一定限制,这也是需要提高快速监测技术丰富流动监测车的检测项目,确保现场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结束语

环境检测技术是保护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离不开环境监测技术的支持,通过保持环境监测技术的科学性、监测方法的系统性、监测技术的实用性,才能为我国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姬筱挺.关于新时期环境监测技术浅析[J].科技风,2015,(23).

[2]徐境.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

第7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1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1城市污染

因为我国的城市人口较多,且生活中的废物非常多,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合理的处理,而上述因素均会导致城市污染更加严重。将城市、乡镇、农村等区域进行比较,因为城市的发展速度较快,工业和轻工业非常集中,所以会使得工业废水及废气等情况出现。同时,没有及时进行监测、处理,这也是导致城市污染问题更加严重的主要原因。当前,国内较多城市中如北京、济南地区长时间处于雾霾环境下,这也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1.2村镇污染

现如今,村镇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经济发展仍比较落后,如:农村地区多侧重于农业生产,会投入较多的化学肥料,使得土壤的土质承受较大影响。与此同时,化肥、农药对于四周土地、水源均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污染,这时地下水的水质发生改变,这对居民的身心健康会构成严重危害。乡镇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乡镇企业获得较好的发展,然而生产工艺不能保障,无法合理使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均会对监测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手工作坊和工矿业能源消耗较大,具有污染大和收益低等特点,进而会对四周的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直接危及到村镇的环境。

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重视问题

当前,较多城市的雾霾问题比较凸显,使得政府部门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部分地区对环境质量监测的建设、管理均加大了力度,然而室外环境监测管理不到位,如:水质和土壤的监测、布点及采样环节等均存在较多不足,进而直接对监测的质量、监测的结果构成影响,使得环境监测工作、环境监控工作的开展承受较大的挑战。

2.2环境监测的经验问题

国外较多国家的环境监测工作较为完善,我国这项工作虽有进步,但和其他发达国家比较,因环境监测工作起步比较晚、开展时间较短,使得环境监测方面的经验比较匮乏,这对我国环境监测控制工作的开展构成威胁。环境监测机制上,容易出现样品采集不规范的问题,所以无法获得准确、具有代表性的数据信息,不能及时了解环境污染的状况。当前,环境污染愈加严重,为此应结合具体情况改进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体系,以保证环境监测质量和数据的准确。但地方政府不能正确认识到环境监测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对于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较少,使得环境监测的设备无法及时更换,部分区域的设备出现老化情况。这时,难以做好监测方面的工作。以室内环境监测情况进行分析,较多监测站的监测用房面积较小,且设备比较陈旧、不齐全,很难确保监测信息的实用性。

2.3人才缺乏的问题

为保证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需保证监测人员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国内环境监测工作中人才流失较大,这对于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无疑会构成严重的影响。国内部分院校设立了环境监测专业,主要的目的为培养这方面的人才。因为环境监测工作涉及的设备技术和操作均非常复杂,对于工作人员知识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也导致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会存在较大的难度。

3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完善对策

3.1给予环境监测工作更多的重视

环境监测,可对环境进行实时的保护和治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价值。为此,应加强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政府部门应制定完善的环境监测机制,以使环境监测工作顺利的施行,提高监督、管理的效率。管理机构可定期对环境监测站审核,旨在达到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效率、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自我监督等目的。此外,还应做好室外环境监测工作,经考核、管理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3.2引进先进的设备

我国环境监测设备相对比较落后,导致较多地区环境监测站的陈旧设备无法支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所以,政府部门需给予其更多的支持,使其可以使用新型的监控设备。在采购和选型、验收的时候,需要按照招标的规范进行选择,确保设备的性能,并做好设备记录工作、建档工作。不同环境监测站,应配备不同设备管理工作人员,定期做好对环境监测控制设备的检查工作、检修工作、保养工作,在第一时间找到存在的问题,保证监测设备工作状态良好。

3.3培养优秀的人才

因为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属于难度和专业系数较大的工作,所以需要引进优秀、专业的技术人才,以便更好的开展监测工作。国内环境监测方面的人才较少,这对于环境监测工作的实施存在较大的制约。可见,当前首要做的为人才的培养、高素质团队建设工作。主要可通过加强各专业院校技术方面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满足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对人才的需求。此外,环境监测部门还需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定期经考核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监测的效率。

4结语

环境污染,为人们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当前,国内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在不断进步,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开展环境监测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此经适宜的方式处理,提供人们更好的生存环境、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牛春雷.环境监测工作中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相应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03):105~106.

第8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物传感器;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微核技术;生物芯片技术

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97(2008)11-181-02

一、常规监测技术中微生物的应用

水体中的致病菌有可能引起各种传染病。因此,水质的细菌学检验对于保护人群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致病菌在水中存在的数量较少,直接监测比较困难,因此常选用间接指标即粪便污染的指示菌――大肠菌群作为代表 。另外还有发光细菌法,污染物致突变的微生物监测,藻类与水质污染监测方式。

二、生物传感器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人们对能够连续、快速、在线监测污染物的仪器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生物传感器应运而生,它的出现使环境监测的连续化和自动化成为现实,并降低了环境监测的成本,其中酶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在环境分析及环境检测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BOD微生物传感器检测仪(BODs)

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示水中污染物的综合污染程度。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样品在 20℃的温度中培养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的溶解氧, 二者之差即为BOD5 值,以氧的 mg/L 表示。但该方法操作较复杂,耗时长,且干扰因素多,结果准确度及重现性差,不能及时为环境管理和决策、科研、事故污染鉴定等提供科学依据, 无法满足当前环境监测中快速测定的要求。因此,快速、准确测定水体中 BOD 一直是环境监测中的一大难题,而BOD微生物传感器检测仪就能满足这一要求,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二) DNA生物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基于生物催化和免疫原理的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领域中获得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发了以核酸探针为识别元件,基于核酸相互作用原理的 DNA 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可用于受感染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分析、优先控制污染物的检测以及污染物与 DNA 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环境污染监测中具有潜在的巨大应用前景。

(三)可检测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的生物传感器

美国田纳西大学(位于美国田纳西州诺克斯维尔)的研究人员利用由生物工程技术制成的、存在杂质时会发出蓝绿辉光的微生物,开发成功一种基于芯片的环境生物传感器样品。这种被称为生物发光型生物指示器IC(bioluminescent bioreporter IC,简称 BBIC)的器件技术可在众多的应用(从航天器到反恐)中巧妙地检测出氨、锌等各类化学物质。

(四)光纤化学/生物传感技术

光纤技术与光谱分析技术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突破了光谱分析的传统模式,光可由光纤直接导入样品,而样品不必放入光谱仪中就能进行测定。特别适用于环境污染物、生物药物, 以及生产过程的原位、在线监测和对样品的无损测定。早在十几年前,人们就曾经预言:光纤传感技术的出现将不可避免地引起分析实验室及分析控制仪器的又一次革命。随着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对各种与人类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的测定和变化过程的监测,已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由于 FOC&BS 具有实时、在线及远距离自动监测和对样品无损测定等特点,人们对它在海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给予了较多的关注,特别是在溶解氧、pH、湿度和水质毒性等监测要素的应用中。

三、生物大分子标记物

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是指生物体内的一些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并能产生一些可检测变化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能够反映环境变化对生物体的影响。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将生物大分子标记物的检测应用到环境监测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由于其测定指标全面、准确、系统且具有特异性等优点,近十几年来作为污染物暴露和毒性效应的早期预警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评价中。

(一)核酸分子标记物检测

核算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有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及DNA芯片技术。

(二)蛋白分子标记物检测

环境中的许多污染物能直接与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发生反应从而对生物体产生影响,或者诱导 (或抑制)生物体内一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生物体内一些蛋白质的量。因此,生物体内的许多种蛋白都可以作为环境中有害物质暴露的生物标记物应用于环境监测中。

蛋白分子标记物检测方法有酶分子标记物检测、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 in ,MT)的检测、热休克蛋白( Heat Shock Prote in , HSP)的检测及抗氧化剂防御系统的检测。

四、微核技术

随着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错误的污染销毁办法,使得环境中有毒污染物的积累日益增加,这些污染物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对人类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为了检测出已经存在或潜在的危害,各种环境污染监测技术应运而生。植物微核技术是根据遗传学上染色体畸变的原理而建立的一种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在对大气、土壤、水环境中各种有毒污染物的遗传毒性检测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外大量的对比实验研究表明,该方法普遍适用于检测环境致突变物,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监测的有效工具。

微核技术可用于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水污染,监测有机物污染,监测重金属污染,监测物理辐射污染。

五、生物芯片技术

微生物污染水源可导致多种疾病的爆发和流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鉴定技术,操作繁琐且耗时长,并且由于培养技术的局限使得一些微生物难以培养和检测,因此灵敏度很差;传统的一些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存在着弊端,如免疫学方法和探针杂交技术存在特异性或敏感性的问题,常规 PCR 方法一次也只能检出一种微生物。由于生物芯片具快速、准确、无污染等优点,在水体微生物监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芯片技术可用于控制水质、瞬时检测病原细菌、菌的基因表达水平及进行细菌检测和菌种鉴定。

结语

目前,中国的环境监测生物技术发展迅速,能用于诸多方面。但是在环保观念日益增强的今天,社会对环境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这就要求建立一个综合的、多手段的、多参数的环境监测体系以实现快速、高效、准确地对环境状况作出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姚来银.地表水粪大肠菌群监测工作实践和探讨[J].福建环境,2003,(6).

[2]方战强,陈中豪,胡勇有.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监测中的应用[J].重庆环境科学,2003,(2).

[3]吴邦灿,费龙.现代环境检测技术[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4]Iaao K,Yoko N.Enzyme sensors for environmental analysis[J].Jmol Catalysis B:Enzymatic,2000,10(1-3).

[5]DmitriI,Ihab A,Plamen A,et al.Biosensors for detection of pathogenic bacteria[J].Bioelectronics,1999,14(7).

[6]Rastogi S,Rathee P,Saxena T K,et al.BOD analysis of in dustrial effluents: 5 days to 5 min[J].Current Applied Physics 3,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