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7:32: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儿童健康教育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健康教育;幼儿;内容;问题;发展趋势
教育不仅影响我们的过去,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在学前儿童教育的五大领域内容中,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儿童的生存和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先决条件,儿童的健康关系着祖国的未来。那么,什么是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有哪些内容?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各种社会和教育活动,运用传播和教育的各种手段,丰富人们的健康知识,增进人们达成健康的期望和态度,促进人们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以促进健康。这个时期,幼儿的认知、情感、行为正在快速发展,但是危险因素却围绕在幼儿的身边,因此,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消除危险因素,显得尤为重要。
二、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
幼儿健康教育的内容从细节上大致分为六个方面。
1、日常健康行为教育。这一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幼儿日常行为的形成提出的,比如起床、洗漱、睡觉等等。
2、饮食营养教育。这一时期幼儿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期,饮食营养变得特别重要,这一时期幼儿容易挑食厌食等等,是不良习惯形成的暖床,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幼儿进行饮食营养教育特别重要。
3、身体生长教育。这一时期的幼儿对自身的生长发育没有任何概念,对于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没有任何正确的解读,因此这就需要成人进行指导和教育。
4、安全生活教育。在生活中,威胁幼儿生存的因素很多,但是幼儿却没有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很容易上当受骗,因此,经常会看到幼儿走失、拐卖儿童的报导,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幼儿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
5、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期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无乱是家庭还是幼儿园都存在忽视幼儿心理的发展的情况,导致有很大一部分幼儿心理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对幼儿的心理进行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6、社会适应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与这个社会密不可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对幼儿的社会性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决定着幼儿的成长发展。
三、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健康第一”只是口号。在幼儿园教育中,随处可见的强调幼儿健康教育,但是教师真正让幼儿进行观摩的活动却相对较少,关于健康的鱼的主题课程也相对较少,并没有让幼儿形成健康的意识,还出现了错误的认知,比如说将幼儿健康教育等同于幼儿体育教育又或者将幼儿健康教育等同于幼儿园常识教育。因此,存在着健康教育知识口号的现象。
2、心理健康尚待落实。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有着需要改进的地方,家长容易忽视心理氛围的创设,以及幼儿的个性心理、对幼儿的评价等等,好多家长甚至以自我为中心,经常给家里造成氛围紧张的情形,对于犯错的幼儿,没有进行正确的疏导,反而地幼儿进行打骂,对于正在发展的幼儿来说,伤害是相当大的,而幼儿在学习生活中,幼儿园的教师重视课堂而忽视了实际生活,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关照不够,导致幼儿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
3、过度保护后患无穷。呼吁过度,就容易造成过度保护,在现实生活中,幼儿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心肝”,有些家长就对幼儿进行耳提面命的教育,这导致幼儿变得胆小怕事,不利于幼儿某些人格的形成,比如勇气,过度保护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因此这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家长应该注意的。
4、环境创设忽视健康。环境在幼儿成长中占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很多习惯行为的形成与环境密不可分,据调查,现如今很多幼儿还生活在不良的环境中,幼儿生活的环境的改善已经刻不容缓,在幼儿生活的环境创设过程中,必须把健康这一主题设想进去,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积极健康的环境。
关键词:健康教育;基层儿童;影响
我国卫生服务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儿童保健服务工作[1],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基层儿童保健模式的影响,笔者结合儿童保健服务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总结2010年起开始对儿童实施健康教育保健服务整体模式前后2年的效果,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象来自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儿童保健服务机构的相关统计数据,2010年6月开始实行健康教育保健服务整体模式,而2008年1月~2010年5月未实行健康教育保健服务。
1.2方法
1.2.1转变观念 在进行保健服务前对所有参与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内容是对儿童保健服务观念的调整,要求工作人员在提供服务时注意强化服务工作的整体性,对儿童健康问题的解决要做到防治结合,包括对引起儿童常见疾病危险因素的识别与干预等,同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1.2.2系统化服务 儿童保健部门需要能够提供针对各个儿童年龄段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系统化服务[2,3]:①有机结合预防接种机构与体检机构,根据儿童具体需求情况,在提供接种服务的同时还提供儿童常见病的监测与防治服务。②在扩大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儿童,还可以通过向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员宣讲儿童保健注意事项,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一定的空间。③对儿童保健服务工作分档分类:对儿童常见疾病加大监测和防止力度,而儿童罕见病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做到有目的的检测和防治。
1.2.3建立家长反馈制度 在提供健康服务过程中可以通过"反馈单"和"电话随访"等方式将儿童的身体健康监测结果及时告知家长,对存在问题的患儿及时进行专家门诊复查和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百分率资料的组间比较方法选择χ2检验。
2结果
2010年后2年,儿童贫血发病率5.8%,佝偻病发病率2.1%,营养不良发病率1.0%,肥胖发病率3.1%,行为问题儿童25.1%,统计结果明显优于2010年前2年(P
3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由统计结果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儿童自2010年6月份开始施行健康教育保健服务整体模式之后,儿童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肥胖问题与行为问题均得到明显改善(P
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服务工作中的全面开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使基层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显著性降低,在长期的服务工作中,笔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不足:①服务机构的配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轻防重医现象,对儿童疾病的治疗设备比较完善,但是预防控制的相关设备与服务内容不完善甚至缺乏。②对儿童保健服务的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合,亟待完善:主要表现在相关儿童保健专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完善,没有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技术来提升服务质量,使服务价值相对低下。③社会保健服务模式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富裕的家庭已经不满足于目前的保健服务模式,需要更优质、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模式[4]。
针对以上三点不足,笔者提出以下解决对策[5]:①要加大对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财政投入力度,尽量完善全面的、系统的开展儿童保健服务整体运作需要的条件;②要以儿童保健服务的社会需求情况为目标,多方面、多层次的开展综合服务与管理,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的环境;③将儿童保健服务机构需要将综合性的服务与福利性设施有机结合在一起,强调儿童保健服务工作的整体性。
总之,我们需要会通过不断提升自身保健服务质量和相关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来对儿童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 杨彦,张德春,李胜玲,等.健康教育对社区婴儿家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6):1826-1829.
[2] 高春梅,杜亚平.流动儿童保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967-970.
[3] 李一飞,周开宇,张崇凡等.基于多元统计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国儿童保健学科知识发展可视化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2,7(6):409-417.
【关键词】儿童;营养保健;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R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561-02
营养保健教育作为一种治疗与预防手段已成为医疗工作的一项主要内容[1]。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系统开展营养保健教育活动[2],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患关系,减轻患儿尤其是家长的心理负担[3],增加他们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儿童卫生营养保健教育是儿科疾病防治的重要环节。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根据临床儿科实践,总结出儿科保健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病例均来源于木垒县人民院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0例患儿,男38例,女32例,年龄在5至15岁,平均年龄(10.14±4.17)岁。。
1.2 方法:由专人负责对入院的患儿进行营养保健教育,每周一次,并且每个出院儿童都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期间通过发放宣传单及面对面讲解等形式继续进行健康教育,随访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行为变化以及对疾病相关基本知识知晓率的变化。
1.3 健康教育内容: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儿童和家长讲解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引起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相关的基本知识。⑵告诉患儿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症状完全可以控制,不会明显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消除患者对营养病的恐惧心理和过重的心理负担。告知患者积极调节心态,消除精神紧张,保持乐观、愉快的心情可以延缓该疾病的进展。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食用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肥胖儿童应限制每日总热量的摄入,增加纤维素的摄入量,预防便秘,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⑷适量的体育锻炼。
3.讨论
患儿及家长的个体差异,家长的社会背景、年龄、文化程度、接受及理解能力也是影响保健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家长在孩子入院后的不同阶段有许多不同的要求,他们会主动提问,问题详细而全面,还有些家长对病情以外的事情不太关心,也不主动提问,他们认为看病是一个短期行为,只要把孩子的病治好就行,没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少数文化层次偏低、隔辈的家长年龄偏大、接受能力差、对患儿的病情及治疗完全依赖医护人员,没有求助愿望,个别患儿的陪护、探视人员太多,更换频繁,导致保健教育效果差。
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在进行儿童营养保健教育之前,多数儿童和家长缺乏对疾病的基本知识,多数儿童存在着缺乏适量的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不健康等不良生活习惯且,由于生活、学习所带来的压力,不能长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住院期间及1年随访中的营养保健教育,多数患者了解了儿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了不良的行为习惯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因素,自觉养成了适量体育锻炼,低盐低脂饮食、保持良好心态的健康行为习惯。我们有理由相信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成为保持儿童健康,减少儿科疾病,增进儿童身体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乔卫卫,张奎星,刘同宝,等.儿科营养保健教育策略[J] .中华儿科杂志,2011,36(7):592-594
关键词 新课标理念 少年儿童健康教育 有效教学 思考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一重要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要求教师拥有有效的教学理念,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初教育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有效”,更强调《少年儿童健康教育》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1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有效教学中的教师行为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有效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健康教育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能力等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更要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即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还要关注可测性或者量化。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中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不仅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还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上升已有的认识。
2 初等教育专业《少年儿童健康教育》教学的设计策略
2.1 自主建构式
激励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自主参与,个性发展,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特征的高品质的有效学习。健康教育的有些知识不是一定只有通过教师的传授才能得到的,可以将学生置于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其已有的学习经验并通过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形成自主体验、自主探究、自主实践的品质,其间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设计者、支持者和促进者。
案例1 “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的学习
进行此节教学时,起初还采用了以教师介绍为主的方法授课,发现学生的学习情绪不佳,不以为然的样子,课后与学生沟通才知,这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中已学过,也有了大致的了解(由此也得出一个体会:初等教育专业的生物教师也应看看初中的有关教材,了解学生的生物学和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基础)。于是在此基础上,本节内容重新设计为采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原则,以学生自主建构的方法实施学习。教师列人体各个阶段的基本特征作为知识主线和提纲要求,提出一些问题来创设情境,采用学生独立看书、看教师提供的多媒体课件和素材等自主探索的方式,由学生自主建构本节知识,整理知识结构,然后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形成共识,使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此内容又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交流中学生之间出现了差异和水平的高低,教师及时诱导学生反思,点拨精讲,使他们找到了知识和方法的不足,这样学生从同伴中还获得了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启迪,这比教师的简单说教更具有效性,这也是教学内容外的收获。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人类遗传病与优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人与生物圈”等部分内容采用此法教学都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2.2 合作互动式
合作是现代社会一个重要的、需要学习和养成的生存本领,合作学习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大力倡导的现代学习方式之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也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通过不同基础学生之间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互助,形成知识、思维和能力上的互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动脑、动手、动口,在集体学习中积极主动的与他人合作,在交互合作中获得相关知识,形成合作的理念,锻炼了合作的能力,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还分享思维、经验和知识,促进教学班集体的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因而合作互动的学习方式不失为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策略。
案例2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一节的学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对此学生已有很多感性认识。而且有些知识与学生自身有关,学生很感兴趣。但教学中通过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获得的教学效果却截然不同。一个班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的听和记的方法进行授课,结果教师讲得吃力乏味,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学失去原想应有的有效性。于是改进教学策略,在另一个班采用了学生合作互动的方式进行学习。首先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然后教师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准备了一些多角度的问题,按照影响人体健康的心理因素不同类型及不同特点进行分析,按家庭、社会、学校、个人四种因素,把相应的问题分为4个专题提供给学生。学生分组选择其中的任一专题(教师参与调剂,避免组间的重复),组内4人进一步分工细化,每人负责不同的内容,利用课余和自习时间,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法,收集资料,然后组内成员间合作互动,分析整理,建构本专题的知识和概念。由于每组只查阅了一个专题的内容,要想获得完整内容就必须进行组间的合作互动,因此利用课堂时间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分组相互交流各自的成果和心得,其间教师及时点评,最后学生获得本节完整全面的知识。在交流时,每组同学不仅认真倾听其他组的介绍,还及时提出问题进行咨询、讨论,促进了组间的互帮互学。交流中有些学生还提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激起了更多的同学进一步的寻求答案的欲望,结果学生的学习情绪异常高涨,提问和答疑的参与意识非常强,学习效果显著。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教学,体会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相关知识,还激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收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与他人的合作互动,友情互助,分享合作的快乐,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溢于言表,取得了有效的教学效果。如“单亲家庭的儿童成长的影响”、“社区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等作为问题可以进一步进行探讨研究。
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在本辖区医院进行体检的1800例儿童中检查出的体弱儿150例,根据患儿病情的不同进行分类同时制定出相应的适宜防治方案,予以登记、建立专案管理记录、进行治疗等。同时做好定期随访工作,对管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体弱儿的罹患率达到了8.3%,主要疾病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此外还有部分患儿为营养不良、贫血以及先天畸形等。
结论: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家长做好产前筛查、孕期保健,是儿童保健的基础,在促进儿童今后的整个发育、成长过程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体弱儿 管理情况 儿童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21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48-01
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常常能够反映小儿近期营养状况和健康状况。我们常常将满月之后体重增长不到600g的婴儿列入体弱儿,是我们保健工作的重点。一般影响体重增长的因素为:喂养情况、护理情况、疾病情况等[1]。我们必须找到原因,才能解决体重增长不足的问题。体弱儿管理作为衡量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保健的工作质量,做好体弱儿的管理工作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本文特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在儿童体检过程中检查出的体弱儿150例,对其实施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选取了2011年2月―2013年5月在本辖区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800例中的体弱儿150例,这些患儿均服从体弱儿管理范围的0―3岁婴幼儿为管理对象。主要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一个月增重不足500g婴儿、活动期佝偻病、中度以上营养性贫血、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反复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以及智力发育迟缓等。
1.2 诊断标准[2]:参照《体弱儿管理填写说明》中关于体弱儿的规定,同时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检查等予以诊断确认。
1.3 方法:所有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体弱儿均被列入体弱儿专案管理中,参照患儿病情制定出适合的防治方案,同时进行登记,建立专案的管理记录,给予及时的治疗。为随时了解管理效果,我们还进行了定期随访,方法包括电话访问、上门访问、建议患儿入院定期检查等[3]。
1.4 转归: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观察,结合复诊情况,病情有所好转的患儿我们立即给予结案,转入正常的儿童系统予以管理。
2 结果
2.1 来我院接受体检的患儿共1800例,其中检查出体弱儿的为150例,罹患率达到了8.3%,转归率达到了83.3%,详见表1。
2.2 疾病分类情况:从体检的结果来看,我们知道:早产或者低出生体重儿为70例,中度以上贫血者32例,营养不良者29例,活动期佝偻病者7例,消化道感染者8例,其余4例。详见表2。
3 讨论
3.1 通过本研究数据我们发现体弱儿的转归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随着年份的增加,体弱儿的罹患率呈下降趋势,这可能和儿童保健工作开展有效的管理和医学的发展有关。
3.2 对父母及其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对体弱儿的管理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我们实施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在于培养父母对儿童的护理能力。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涉及环境管理、保暖工作、合理进行喂养、衣着选取以及皮肤护理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注重让父母学会预防儿童出现常见疾病的保健知识。具体措施有:①调查父母及其家属的文化水平,保证此次教育能够有的放矢,按照不同人群的文化程度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②选取一些典型例子,将一些传统错误观念穿插在案例中,以警示家属这些错误护理引起的一系列严重问题,同时与正确护理做法进行对比,让家属铭记于心;③开设热线通道,给没有专业护理知识或急需护理指导的产妇提供便利,这也有利于医护人员及时了解儿童护理中出现的问题[4]。
3.3 注重营养膳食以及小儿的喂养。研究结果显示营养不良者为19.3%,占比大,这说明儿童的营养状况是保证其健康发育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建议在小儿的日常生活中要合理安排营养膳食,注重喂养的方法,同时经常外出接触阳光,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佝偻病的发生。做好产前检查、孕期保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孕母感染和遗传性疾病。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儿童保健中心.江苏省散居儿童保健管理手册[M].江苏省卫生厅妇幼处,江苏省儿童保健中心,2010,11(3):24―25
[2] 刘湘云.儿童保健学[M].第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23):91―92
关键词:学前儿儿童;健康;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5-075-01
健康是医学哲学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是最难以阐明的概念之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人们对于健康有不同的认识。从这种广义的、积极的意义上去认识健康,保护和增进健康就超出可医学卫生所能胜任的范围,成为社会共同的责任。卫生保健所要达到的目标已经不只是仅靠医学努力即可达到的目标,而是要由整个社会、民族、国家、和全人类共同努力争取的目标。
一、影响学前儿童健康因素
1.环境因素:①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学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有些是自然界固有的,有些是人为的,但都以自然因素的形态对学前儿童的健康产生影响作用。有一些社会环境因素,也可以通过自然因素为中介,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健康。②社会环境因素:人不但是生物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人的健康除了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外,也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学前儿童与社会其他人群一样,都生活在具有复杂关系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这个体系中的各种因素,包括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关系、伦理道德、宗教、风俗、文化变迁、社会人际关系、教育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前儿童的健康。
2.保健设施的易得性。学前儿章卫生保健设施为学前儿章提供了卫生保健服务,保健设施的易得性程度,包括保健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状况。
3.生物学因素。在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生物学因素中,遗传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亲代通过遗传传递给子代的性状是多方面的,包括体态、体质、行为等方面,还可以传递给子代一些隐性的或显性的遗传疾病或缺陷。。
4.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概念。博特将
生活方式分为12 个方面,它们是:应付方式;适应方式;决
策方式;冒险方式;工作方式;自我保护方式;环境保护方式;休闲方式;营养方式;寻求快乐方式;消费方式;衣饰方式。生活方式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各民族、阶级和社会群体的生活模式,包括衣、食、住、行、休息、娱乐、社会交往等方面。
二、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学前儿童卫生学的任务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健康、身心发育状况与学前儿童的生活、教育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影响学前儿童身心正常发育和健康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卫生标准,以指导托幼机构、家庭和有关部门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利用和创设各种有利因素,控制和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创造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科学地组织早期儿章教育,以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章的身心健康,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实现。学前儿章卫生学所面临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只有通过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方面的广泛研究,通过各方 研究人员的通力合作,通过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方能较好地得以解决。
三、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方法
1.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主要针对群体的学前儿童。
2.实验法。实验法是一种经典的卫生学研究方法,这种方法依据一定的理论假设,在严格控制各种有关的因素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实施目的性实验干预,以了解其干预效果。
3.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在学前儿童卫生学的研究中也常被运用。
4.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的研究目的在于能够系统地、科学的解决问题。
5.案例分析法。通过个案的分析,能对学前儿童中存在的各种与身心健康和障碍有关的问题加以揭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提炼出有规律性的结论。
四、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进入托幼机构起,就开始接受集体的健康教育,主要涉及个人健康行为和习惯、自理生活能力、预防受伤害以及热爱集体、关心他人等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内容。 学前儿童在托幼机构内接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在受过健康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的指导下,在集体教学和活动的情境中,这样的健康教育的效率是其他任何组织和难以相比的。
根据我校留守儿童暑期活动中心实施方案安排切实了发挥学校、社会、团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通过暑期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育现激发广大留守儿童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广大留守儿童创造一个陶冶情操的阳光驿站、发展个性的丰厚沃土、快乐成长的温馨家园。现总结如下。
一、初步成效。
我校以帮助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发展为重点,以弥补留守儿童情感缺失、促进心理健康成长为内容,坚持“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原则,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有利条件。取得了一定成绩,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了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开发留守儿童心理潜能、培养健康心理品质、预防心理疾病、促进人格健全发展。增强了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适应、自我调节、适当求助、健康成长的能力,促进了留守儿童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2、有效地推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政策、环境、师资等相关方面形成长期运作、效果明显、切实可行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工作机制。
3、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在进一步做好“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把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初步建成了留守儿童幸福、温暖的大家庭。
4、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了团支部、教务处、少先队组织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工作力度,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了学校教育教学体制,纳入校本课程的开发。
5、通过对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探索,以点带面,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形成一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现准备用一段时间,在全镇范围内、在全体学生中推广心理健康教育。
二.存在问题:
1、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指导,缺少专家引领。教育质量不高,效果不显著。
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尚未有效建立。班主任、德育教师与心理健康教师联动机制尚未建立
关键词:儿童 同伴关系 功能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2-182-02
1 同伴关系内涵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张文新,1999)。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人际关系主要是: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儿童,与同伴的交往形成了同伴关系。儿童进入学校之后,一天中大部分时间是与同伴在一起,不同于之前在家里与父母的相处了。同伴关系起着亲子关系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同伴关系提供了儿童健康成长的环境,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性有重要影响。许多社会学家、心理学家都认为同伴关系在儿童形成和发展个性特点、形成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态度中起着重要作用。
2 同伴关系的功能
同伴关系是儿童人际交往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儿童逐渐获得各方面的能力,个性特征不断完善,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同伴关系是对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和适应都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化原因,在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成长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帮助儿童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技能。儿童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能熟悉他人的特征和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如何相处,如何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同伴交往提供了儿童学习交往技能的机会,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已有研究表明受欢迎的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更强。
(2)获得情感的支持。马斯诺指出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基本的需要。儿童在与同伴交往、玩耍的过程中能获得快乐。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会因为同伴的支持而感受到安全感。现在的家庭多是核心家庭,缺少兄弟姐妹一起成长,而拥有同伴的儿童会减少孤独感。
(3)促进儿童健康的成长。儿童在同伴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自我,促进人格的发展。同伴关系也有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这一切会影响到儿童学习、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健康发展。
3 不良同伴关系的表现及成因
研究表明,不良的同伴关系阻碍儿童的健康发展。不良的同伴关系是指那些捣乱的儿童,对同伴关系的破坏的行为。
3.1 不良同伴关系的表现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在与其他儿童相处时喜欢破坏他人的同伴交往,故意捣乱或者侵犯他人。比如其他儿童在游戏时,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会去破坏他们的活动。他们的这种表现有时是希望引起教师和其他儿童的注意。他们的内心其实是渴望与他人交往的,只是表现出来的行为会让其他儿童反感。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妒嫉心强;爱说谎;不尊重他人、想要控制他人。
3.2 不良同伴关系的成因
3.2.1 儿童自身
同伴关系不良的儿童一般在个性特点上比较笨拙。还有些儿童因为自己的外貌特征而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害怕被他人排斥,长久下来,这些儿童缺乏与同伴的交往技能,跟同伴关系很差。其实这些都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很大的伤害。
3.2.2 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对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父母对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的态度和行为,家庭教养方式等都会影响到同伴交往。有些父母认为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倾注到孩子身上,孩子应该按照自己的安排发展。由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原因,有些父母觉得社会险恶,儿童没必要过多接触社会,不在学校的时间就是在家里,有些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会受委屈,不让他们与其他孩子玩耍和交往。这样使得孩子缺少了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慢慢地容易形成不良的同伴关系,不知道如何处理同伴关系。那些在溺爱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儿童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同人分享和合作,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容易出现行为,不愿意与同伴交往。这些都是不良同伴关系的成因。
父母的社交能力,例如父母是爱交际的,孩子也会在那样的家庭氛围里受到影响,倾向于同伴交往。有的父母也重视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3.2.3 学校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儿童的同伴关系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束从敏(1997)的调查发现受欢迎的儿童多是被教师表扬的,受排斥的儿童却多是教师不喜欢并经常批评的。即教师对一个学生的态度决定了其他学生对这个学生的态度。其次,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也是儿童不良同伴关系的原因之一。现在很多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是花瓶,还没有被重视,而人际交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3 建立良好同伴关系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