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18 17:32: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绿色农业的发展前景

第1篇

关键词:柳城县;食用菌;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59-1

0 前言

食用菌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同时口感也较好,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珍品,被誉为“保健食品”、“绿色食品”、“山珍”。当今。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也很迅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5万t增加到2010年的723万t,增长近195倍,年平均增长24.7%,近年来,食用菌市场各品种销售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因此食用菌产业是一项具有巨大开发潜力和发展活力的产业。

1 柳城县食用菌生产概况

柳城县位于广西中部偏北,年平均气温20.2℃,年降雨量1300-1500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具有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主要种植品种有蘑菇、平菇、金针菇等,是广西的蘑菇生产出口基地,常年蘑菇种植面积20-110万m2。在1995年以来,又在全区较早地引进了茶树菇、竹荪、杏鲍菇、鸡腿菇、大杯蕈、大球盖菇等珍稀食用菌品种。由于长期以来,缺乏龙头企业和项目的带动,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柳城县的食用菌生产一直处在自发性生产状态。

全县有菌种生产单位和专业户12家,有规模以上的食用菌加工销售户15家(加工盐水蘑菇),有食用菌速冻生产线1条(日加工能力5t以上)。全县生产的珍稀食用菌以鲜销柳州市为主,加工的盐水蘑菇主要销往广东汕头等地。

2 柳城县种植食用菌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对于如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绿色食品的需求日益提高。食用菌是强身健体、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理想食品,也是我们人类的三大食物之一,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人民公认的高营养保健食品。在“民以食为天”“绿色健康饮食”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产消费市场。

由此可见,种植食用菌的发展前景较好,柳城县已有30多年的食用菌栽培历史,群众有栽培食用菌的基础与经验,2010年柳城县食用菌的种植面积达279.8万m2,产量1.4万t,仅冲脉镇食用菌栽培面积750亩,产鲜菇0.4万t,而柳城县种植食用菌的种类不断增多,品种由单一的双孢蘑菇、平菇发展到双孢蘑菇为主,平菇、金针菇、真姬菇、袖珍菇、鸡腿菇、草菇、茶树菇、大球盖菇、竹荪等十几个品种。此外,该县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方面有一定进展,目前县内具备周年生产企业有3家,年生产能力1000万袋以上。

3 如何实现柳城县食用菌种植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由于管理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农业技术部门从事食用菌的生产和技术管理的时间较短,农业技术推广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还比较薄弱,建议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对这方面的投入。

目前,社会上菌种的生产和管理比较混乱,良莠不齐,有必要加强管理,但管理要有能力去管理,如果农业技术部门不参与菌种生产和技术推广将如何获得技术数据,如何制定标准。建议加大农业部门对食用菌生产与科研的投入,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实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市场,而市场的出路在加工,建议加强对本地食用菌加工的扶持。

同时,要加强技术引进与开发,不断完善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要集中技术力量选适合本地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菌株。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配套和组装。要发挥县甘蔗研究中心的技术和科研基础设施优势,积极争取和筹集资金,增加液体菌种生产设施和高压灭菌设施。

此外,还要坚持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促进产销结合。由柳城县农业局招商引进的天地自然食品有限公司、广西格霖农业有限公司两大企业落户柳城,其中天地自然有限公司可年加工食用菌(鲜品)6000t左右,而广西格霖农业有限公司则集生产、加工、科研检验、保险物流、市场营销五位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目前正在筹建中。

另外,要加快基地建设和典型示范,着力培育示范基础、示范村和示范户。古砦、太平、冲脉、大埔以建设集中连片的生产示范基地为主,每个乡镇每年建设50亩的基地3个以上;其他乡镇则从抓示范户做起,每个乡镇每年建设10亩的示范样板1个以上,并逐步走上建立示范屯、示范村的工作路子上来。通过办好高标准、高水平、群众容易接受的示范样板,让群众从中看得到效益,学得到技术,增强信心。

参考文献

[1] 食用菌成为我国第六大种植产业[J].浙江食用菌,2008,(05):12-15.

[2] 杨建武,刘都才,夏志兰,喻初权,田冬晤.湖南食用菌的开发及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06):14-17.

[3] 李伟.食用菌商品运输的质量保护[J].食用菌,2009,(06):17-19.

第2篇

关键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研究

1前言

早在10年前,我国就倡导绿色食品的应用。具体到畜牧业中,就是要发展绿色养殖、绿色生产,这种养殖理念也是世界性的要求,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因此,必须大力推广相关技术,这种技术的推广不仅能够给养殖场主带来相关利益,还能减少因为放牧、畜牧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健康有营养的肉质。在绿色畜牧养殖过程中,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技术推广的前提,我们所提倡的绿色畜牧的根本要是要保障动物的健康,这样才能提升养殖主的利益,进而促进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

2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原因

绿色产品已经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其权威性是不可比拟的。要进行绿色的畜牧养殖,首先要在选址上下功夫,选取干燥清爽、无污染的环境,切忌远离工业圈,在当地气候较好的地方建立养殖场,养殖场要有足够的采光并且通风顺畅。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在非疫区地带,动物很容易受到病菌的感染,一旦感染病毒,即使治疗也会在体内留下药物残留,人类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根据这些要求我们可以总结出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原因如下:

2.1提高安全性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能使人们的食用到更健康更有营养价值的动物食品。之前,由于生物工程与化学药剂的不断发展,使人们应用了大量的化学剂。具体到畜牧养殖中就是为了促进生长给动物注射了大量的激素,这种做法虽然能够给养殖场主带来资本上的节省,但是实际动物体内的营养成分也流失了,更关键的是会带来药物副作用的影响。人们在长期服用这类食品后,体内也会有相应的激素类药物,从长远看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有部分黑心商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大量使用不合规定的药剂,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压力。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让人们吃上放心肉,解决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不安,提高动物产品的安全性。

2.2绿色研制技术的发展前景比较可观

绿色食品由于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发展前景是比较可观的,相应的绿色畜牧养殖技术也是如此。它能够带来比传统养殖更大的利益空间。人们已经越来越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这说明绿色的动物产品有很广阔的市场可以发展,虽然在投入阶段可能会增加部分投资,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有不小的发展效益。并且根据消费原理,人们不会因为绿色动物产品价格高而摒弃它,相反的会受到更大的推崇。养殖人员只要有良好的规划,就能借助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带来广阔的经济效益。

3推广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途径

3.1提高养殖场主的绿色畜牧意识

意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决定很多行为,现行的养殖场主最根本关心的就是利益问题,他们更多考虑如何保障利益的最大化。根据这一心理,我们需要让养殖场主明确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优点,了解其可观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国家加强对绿色畜牧养殖市场的开发,让相关养殖户切实看到国家的支持带来的经济效益,才会更愿意接触新技术。毕竟绿色养殖在初期会加大投入资本,如果没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养殖户还是会为了个人利益去养殖。

3.2加大宣传力度

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对动物的药物摄取和疾病情况比较关注。对于动物的用药给药情况要求很严格。传统的养殖技术就是在动物生病时运用药物治疗,只要能恢复健康就不注重药物残留的现象。加大宣传力度,除了要通过广播电视新媒体进行宣发,还要联系实际进行技术的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邀请经验丰富,具有较高权威性的专家到养殖场亲自进行指导,对后期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让养殖场主亲眼看到绿色养殖的优点和技术特性,其就会主动的参与学习,为发展绿色畜牧养殖技术奠定基础。

3.3做好疫病的防疫工作

疫病是养殖场主比较关心的情况,养殖规模越大就越有可能出现疫情。最好疫病的防疫工作要从预防和治疗两个层次出发。从预防层面来说,养殖场主要保障场内的光照、通风、清洁情况,经常对养殖场进行消毒,降低动物们的生活密度。一旦发生疫病要将患病动物与健康动物隔离,避免传染和交叉感染。从治疗的层次上说,就是养殖场主对生病的动物用药给药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切忌自己乱用药。

4结语

通过上述我们不难发现,绿色畜牧养殖技术推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一技术的推广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笔者相信,尽管现行的推广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问题,但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该技术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也能食用到更加放心的动物产品。

参考文献

[1]于有贵.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J].中国农业信息(上半月),2014(4):234-234.

[2]谭明军,何萍.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有效推广[J].乡村科技,2015(2):49-49,50.

第3篇

  一、我县渔业产业发展的现状、潜力及对发展定位的认识

  (一)渔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十三五”以来,县渔业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渔业和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积极开展渔业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克服各种困难,务实开展渔业产业开发工作,引进鲶鱼、螃蟹、匙吻鲟、鮰鱼等名优品种进行试验推广,培育发展集垂钓、娱乐、餐饮于一体的休闲渔业。纵观吴起渔业历史,实现了我县渔业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根本转变,为我县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特色优势产业,并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据调查,目前全县现有养鱼水域面积约10000亩,开展养殖水面达9000亩以上。近年来,又成立了6家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2家水产养殖公司,年投放大规格鱼种5000公斤,鱼苗300万尾,预计年末水产品总产量可达到480吨。通过逐年发展,我县渔业水域面积居全市之首,已成为渔业发展重点县。2014年,我县生产的鲤鱼、鲫鱼、鲢鱼、草鱼等四个品种已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水产品产地、产品认证,2016年我县又被农业部全国水产总站认定为全国水产技术推广示范站。同时,对水域环境保护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创建了简易化验室,购置了便携式水质检测设备,开展了养殖水域水质监测和保护工作。我县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有充足的饵料生物和多品种的野生鱼类及野生水鸟,使这些物种得以在我县生存繁衍。通过各级党政组织大力宣传,提高了区域内居民的环境优化意识,为全县生态保护和渔业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我县发展渔业产业的优势及发展潜力。

    虽然渔业在大农业中所占比例还不是很大,但从渔业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发展前景来看,我县发展渔业产业具有很多特色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水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发展生态渔业养殖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我县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大量建造淤地坝,这对发展渔业创造了丰富的水资源优势,为在我县发展特色生态养殖提供了优越的自然环境。2014年县水产站引进匙吻鲟、螃蟹等等名优鱼类在边墙渠水库试验养殖成功,随后在吴仓堡计岔水库试验鲶鱼、鮰鱼养殖,同样获得成功。目前淤地坝生态养殖模式在我县大力推广,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减少了外源性疫病感染的风险,为进一步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奠定了良好基础。从发展前景看,随着养殖技术逐步完善,发展集生产、观光、餐饮、休闲避暑等为一体的乡村“渔家乐”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二是常规养鱼水资源充足,养殖技术及经营模式取得成功示范。我县南部的洛河流域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良好、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特别适宜于多种淡水鱼类生存繁衍,发展水产养殖及休闲观光渔业的自然环境条件和区位优势非常明显。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步向好,北部的周、长水库虽然气候干燥但养殖面积较大,发展生态渔业和集约化网箱养殖同样潜力巨大,既可调整产业结构又可改善生态环境,同时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人们休闲养生意识不断提高,县城附近可建设垂钓鱼塘,以满足人们休闲娱乐需求,比如,金佛坪村、马湾村已建成的垂钓鱼塘效果显著,收入可观,极大地拓展了我县渔业产业发展空间和养殖收益。据四海养殖专业合作社代表程占雄介绍,如果加上休闲垂钓型渔家乐的经营收益,自己经营的水库年纯收益在10万元以上,为我县发展渔业产业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三)对全县渔业产业发展定位的认识。

  根据对我县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估,在“十三五”期间,发展以渔为依托的集鱼类养殖、休闲垂钓、餐饮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新型“渔家乐”已成为一个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要站在充分发挥我县独特的水资源优势及区位优势、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创新发展特色渔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推进旅游富县战略实施、优化最佳宜居环境、加快转型跨越发展,站在“绿色创新、开放共享、安全健康”新品牌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我县发展休闲渔业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创新突破口的战略定位,抢抓机遇、科学布点、统筹规划、强基固本、创新发展,把加快渔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各具特色的渔家乐、辟暑山庄、休闲垂钓与创新我县新的观光景点有机结合起来,放在与发展蔬菜、畜牧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统筹规划、全面推进。

  三、渔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宣传、引导及推介力度不够,对外窗口较少,渔业及渔家乐作为新兴特色产业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扶持政策和投资资金较少,支撑渔业发展的项目少,财政资金对渔业的倾斜力度不够。经营者对养鱼及经营渔家乐的基础设施投入明显不足,致使养鱼的效益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3、对渔业养殖及产业经营的技能培训还未跟上,相关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缺乏。

  4、资源利用率不高,前景好,潜力大,但开发力度不大,整体发展规划滞后。

  四、对加快渔业产业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生态休闲观光渔业在我县跨越式科学发展中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发展优势、发展潜力、发展定位,把创新发展新兴渔业纳入特色优势产业,统筹规划、科学布点、加快发展。

  2、尽快制定科学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引导及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着力打造“绿色创新、开放共享、安全健康”这一吴起新名片、新品牌。

  3、切实加大对发展生态养殖、休闲观光渔家乐的政策扶持及资金投入力度。建议建立财政支持渔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积极推介相关招商引资项目,拓宽项目申报渠道,加强与发展渔业相关的电力、道路、渠系等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和鼓励能人、大户投资渔业的规模养殖和生态休闲观光渔家乐,加强渔业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全社会重视和支持新兴渔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4篇

【关键词】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优点;发展前景;可替代能源

在全球资源短缺与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在积极寻找可以部分替代地球石化资源且污染较小的能源,而生物能源作为一种兼具矿物能源和其他新能源特点、优势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各国关注的重点。迄今为止,以粮食为原料的第一代生物能源已经在很多国家的生产领域内应用,取得了客观的技术和经济效果,人们对生物能源替代石油能源有了普遍的认可和共识。但是,关于生物能源的争论一直不断,下面就探讨一下当前生物能源现状,以窥探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

一.生物能源的优点

生物能源,是指通过生物的活动,将生物质、水或其他无机物转化为沼气、氢气等可燃气体、乙醇、油脂类可燃液体为载体的可再生能源。其不同于矿物能源,又区别于其他的新型能源,同时兼具两者的特点和优势,是目前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可再生能源。它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解决能源危机问题,还能减少环境污染,改善日渐恶化的生活环境。这些优势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的。

第一,用于开发成为生源能源的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而降低大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降低大气环境污染;第二,生物燃料能够充分的燃烧,在环境中可以很好的分解,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含量,对控制雾霾等空气状况有着良好的作用;第三,能源植物的种植,对农田、水土保持、生态系统、野生动物及水质保护等都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由此可见,生物能源的优点是较多的,不仅能缓解能源危机,更能保护我们所生活的环境不受污染,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的生活家园,保护人类身体健康。所以,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生物能源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

现阶段,生物能源主要有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制氢、沼气等几种形式,下面从它们的发展现状入手,探讨生物能源的发展前景。

第一,生物柴油。当前,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为植物油,世界各国采用的植物油也各不相同。比如,美国以转基因大豆油为原料,加拿大以双低菜籽油为原料,巴西以蓖麻油为原料、马来西亚以棕榈油为原料。关于生物柴油的制法,目前有四种常用的技术方法,即微乳液法、高温裂解法、酯交换法、直接混合法。此外,我国清华大学的相关专家学者提出了工程微藻法,这一技术方法还没有成熟并推广使用,但是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生物柴油在成品油市场上已经有了广泛应用,欧洲地区应用的较多,但是实际开发生产中一直存在低收入、高投入问题,这是阻碍生物柴油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二,燃料乙醇。燃料乙醇是目前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生物能源。其生产中所采用的原料主要有四大类:纤维素原料(农作物秸秆、柴草、伐木剩余物等)、糖质原料(甘蔗、甜菜等)、淀粉质原料(玉米、大米、甘薯等)及其他原料(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等)。就目前而言,生物制合成燃料乙醇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生物法、化学法等,每一种方法的工艺流程既有相似又有不同。最常用的是生物法中的发酵法,特别是糖类作物发酵乙醇的方法最为成熟。在实际情况中,燃料乙醇生产一直面临着原料不足、成本高等问题,所以从长远角度看,利用纤维植物转化成燃料乙醇的技术方法是一种很理想的方法,不仅成本低,又能解决原料不足问题。

第三,生物制氢。生物制氢的应用,既为生活提供了所需要的氢气,又开辟了一种废物回收利用的新途径,是一种绿色的生物能源生产工艺。生物制氢的原料是相当广泛的,有牛粪、淀粉废水、豆制品废水、玉米秸秆、酒糟、纤维素、污水等。制法具体有光合生物产氢、发酵细菌产氢、光合生物与发酵细菌的混合产氢等。鉴于生物制氢的主要原料很多,应用起来较方便,是未来能源制备技术的主要趋势之一。但是,生物制氢依然有许多技术问题有待创新与突破,如光合生物产氢方面,唯有实现创新才能促进这一种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四,沼气。沼气是一种抗爆性、燃烧值很高的绿色能源,其原材有禽兽粪便、食品加工废物、作物秸秆、酒精废料等。作为一种绿色、清洁的生物能源,沼气不仅在发达国家应用广泛,在发展中国家也有着广泛运用,而我国沼气主要运用于农村地区,如供暖、做饭等,工业领域应用现状不如农村地区,且缺乏系统化的发展。

以上是最常见的四种生物能源形式,在发达国家的开发与利用比较广泛,但在发展过程中均遇到了不同问题。比如,生物柴油的低收入、高产出问题,生物制氢的技术创新问题,这是生物能源发展的主要障碍。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国家,生物能源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加快,生物能源发展有着极好的前景。我国应基于资源优势,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坚持自主研发,推动国内生物能源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缓解了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是科学技术的一次进步,更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场重要变革,是人类智慧与崇明才智的展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越来越大,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解决能源问题和保护环境,必须积极开发与利用生物能源。一方面,加大生物能源研发力度,另一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同时对生物能源的产业化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建立一条科学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生物能源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J].化工文摘,2009,02:48-50.

[2]唐三元,席在星,谢旗.甜高粱在生物能源产业发展中的前景[J].生物技术进展,2012,02:81-86.

[3]邱桂红.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0,09:265+267.

第5篇

但是,由于人们目前对生物肥料的作用有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可以替代化肥;另一种看法则认为根本不能替代化肥。实际上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生物肥料与化学化肥有很强的互补性,单一施用生物肥料是不能满足高产农业对养分的需求,单一施用化学肥料不利于保护环境,不能改良土壤,也不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在无公害有机绿色农产品生产中,只有二者有机结合,配合施用,才能做到节省化肥,改良土壤,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才是生物肥料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各地已开始生产和销售生物肥料与化学肥料混配的产品,也称之为掺混肥料,这是新兴起的有机无机掺混肥料,开始在农业生产中应用。但由于生物肥料产品在生产和施用方面尚存一定缺陷,未能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究其原因有:

一、生物肥料产品不合格

由于生物肥料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比较高,从接种、培菌、扩繁到批量生产,涉及到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很严格,对温湿度及氧气、无菌操作等条件必须达到标准,既要有合格的生产设备和监测手段,又要生产环节上具备合格的能掌握微生物生产技术的员工,才能生产出合格的生物肥料。

目前有些生物肥生产厂家(主要是一些小厂家)既没有能掌握微生物生产程序的技术人员、又没有质量监测手段和监测设备,也生产生物肥向市场销售,可以说这些厂家不具备生物肥料的生产条件,所产的生物肥料质量低劣,应列为不合格产品。

二、生物肥料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监督体系不完善

目前对肥料的质量监督部门,重视对化学肥料的质量检查监督,忽视对生物肥料的质量监督,至使在市场上出现不合格的生物肥料无人问津。

三、农民对生物肥料特性认识不足

第6篇

关键词 胡麻;特征特性;现状;问题;对策;甘肃张掖

中图分类号 S563.2;F32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7-0315-01

胡麻是我国北方高寒干旱地区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胡麻种子和茎杆纤维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副产品也有很多用途。胡麻籽含油率高,一般为40%~45%;且油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1-4]。随着天然纤维在纺织工业和化工业的发展以及胡麻综合开发利用水平的提高,胡麻生产面积逐步增加,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大。因此,笔者对张掖地区胡麻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为促进张掖地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 胡麻特征特性

1.1 生长条件

胡麻喜凉爽、干燥气候,是长日照作物,适宜在海拔1 400~2 100 m的山川地区种植。胡麻种子萌发需要的最低温度为1~3 ℃,当温度>5 ℃时即可出苗;胡麻苗期可耐短期-4 ℃的低温;当温度为17~22 ℃时最有利于蒴果的发育和种子的形成。要求胡麻生长发育≥10 ℃有效积温1 700~2 200 ℃。胡麻可于4月上旬至5月上旬播种,特别适宜在张掖市干旱山区、土壤贫瘠的生态条件下生长[1]。

1.2 分布区域

张掖市胡麻主要种植在山丹县位奇镇、霍城镇、老军乡;民乐县一类地区均有种植;高台县巷道乡、黑泉乡、罗城乡、骆驼城乡;甘州区花寨乡、安阳乡、碱滩乡和甘浚乡。由于玉米制种面积在张掖市不断扩大,胡麻种植面积在甘州区下降近70%;但在山丹县和民乐县种植面积依然保持稳定。

2 生产现状

张掖市是甘肃胡麻主产区之一,年播种面积4 333.33 hm2左右,总产量达1.07万t。平均产量为2 250~2 700 kg/hm2。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开展了胡麻育种,先后选育出张亚1号、张亚2号等白粒胡麻品种(系),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现阶段张亚2号和陇亚10号为张掖市主要种植的胡麻品种。

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已探索出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形成《河西地区白粒胡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张掖市带状种植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等栽培措施。“胡麻全膜覆盖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也已取得阶段性结果,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可很好地解决水资源与生产效益之间的矛盾。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缺乏高产、高抗、高油的新品种,普通品种的含油率约为40%,明显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二是育种方法落后(主要是杂交选育),优质种源少、培育经费不足、设备差。三是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的力度不够,新的科研成果未能及时被农民吸收[1-2]。四是栽培管理技术粗放,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五是未形成规模化商品性生产基地、市场营销体系和信息网络。六是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短,新产品少,附加值低,种植效益差;调整农业结构时对胡麻产业的发展前景认识不足[2]。

4 发展前景

胡麻是一种油、纤兼用型的经济作物,但是目前以生产油为主。一般胡麻籽含40%~45%的油分,种子表皮中的果胶含量为10%,茎杆中含12%~20%纤维,胡麻饼粕中含23.0%~33.6%粗蛋白[2]。因此,胡麻的主副产品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行业[1]。有研究报道,胡麻油中富含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和18种氨基酸,其中α-亚麻酸在胡麻油的总脂肪酸中占57%,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和8种微量元素,被称之为“陆地上的深海鱼油”。胡麻油、籽有很好的治病、防病、保健功能。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已批准将亚麻油作为营养添加剂或功能性食品成分使用。利用胡麻人们开发出了亚麻保健食品和高级纯天然食品添加剂;还通过饲喂家畜家禽开发出了富含DHA和EPA的鸡蛋、牛奶和肉类等保健畜产品。因此,综合胡麻各方面功能,胡麻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5 对策

胡麻作用多、功能广、污染小,而且是一种宝贵的农业绿色资源,应用前景广阔。

(下转第317页)

(上接第315页)

5.1 加快胡麻新品种、新技术的选育和引进

加快引进高产、优质、多抗、适宜当地的胡麻新品种,建立良种繁育体系,改变目前生产中品种混杂退化问题。大量引进节水增效、节本增效和节工增效技术,逐步将精准和机械化农业技术应用于胡麻生产[3]。

5.2 合理规划胡麻产业结构

目前,张掖市胡麻各项投入相对不足,对胡麻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势在必行。一是川区灌溉区应发展胡麻立体高效种植模式,发展油品、纤维、饲料加工业,向胡麻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形成区域特色经济。二是由于油用型胡麻适宜在半干旱区生长,因此可选择将张掖市半干旱区作为胡麻良种繁育基地,示范新品种、新技术,大幅度提高油麻产量和农民的收入。

5.3 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加工龙头企业

张掖市油籽加工企业虽然建立早,但发展慢,因此政府部门应该积极进行宏观调控,大力发展油籽加工产业,促进胡麻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种植胡麻的积极性,加快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促进流通,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促进胡麻产业的发展,增加胡麻种植的经济效益[4]。

5.4 建立带动产业发展的科技示范基地

将企业和农业科技单位相结合,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农业科技单位利用企业基地开展科技服务,展示新品种、新技术[5]。建立规模较大的集种植、育种、加工为一体的具有示范作用的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结合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扩大产业链,发展具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新型机制的产业。

5.5 加强宣传,招商引资

以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张掖市胡麻资源优势和应用前景,同时政府部门要制定胡麻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增加招商引资,使胡麻成为特色、品牌的优势产业,加快胡麻产业的发展,为张掖市农业产业做贡献[2]。

6 参考文献

[1] 王利琴,杨建春,吴瑞香,等.宁夏胡麻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2):23-24.

[2] 党占海.甘肃胡麻的发展概况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科技,1998(10):42-43.

[3] 李南.亚麻籽在食品开发中的远景[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12):22.

第7篇

参考文献的写作是体现作者对科学的严肃态度,参考文献也是有法律效益的,文中引用内容的要做上标注,在论文的末尾依次列出参考文献。关注学术参考网,查看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鉴赏。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吴章文.森林旅游区环境资源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孟宪宇.森林资源与环境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卢云亭,王建军等.生态旅游学[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

[4]邹统钎:旅游景区开发与经营经典案例[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5]文军.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

[6]DavidA.Fennell.生态旅游[M].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11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周笑源.生态旅游内涵再论,旅游学刊

[2]杨志平,潘文焰,赖玺婷.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法制与经济,

[3]步雪琳.禁建重污染项目治理酸雨污染开展生态监测张家界环境治理为旅游添后劲.中国环境报

[4]万绪才,朱应皋,丁敏.国外生态旅游研究进展,旅游学刊

[5]张晓,郑玉歆.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张建萍.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国旅游出版社

[7]王怀宇.生态旅游价值观的兴起与教育的使命---对教育价值观的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

生态旅游论文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河池词条

[2]关于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更新时间:2012-9-16作者不详

[3]广西年鉴编委会,广西年鉴2004[M].南宁:广西年鉴社,2005。

[4]河池市生态旅游魅力,百度文库,更新于2011-11-29

[5]河池市旅游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议,河池论坛牛头马面于2011-9-8更新

[6]郝新娣,刘淑芹。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浅析--以定州黄家营葡萄酒庄为例[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6):58-62

[7]郭彩玲。陕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对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4):135-140

[8]陈学清。基于绿色营销观的农业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7,(6):97-99

[9]李锦宏,周蓓蓓。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以共生理论为视角[J].当代经济,2009,(11):54-55

[10]张金安,张吉立。大庆市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前景探析[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0,(5):42-45

[11]张芝敏,陈颖。农业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农业经济,2012,(2):56-57

第8篇

1.杂粮生产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进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人们饮食逐步讲究营养化、保健化、卫生化的新形势下,杂粮生产具有独特优势,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杂粮属于无公害绿色粮食,使用价值极高。农民对杂粮产量不刻意追求,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一种消费者公认的靠“天收”的无公害绿色粮食。

(2)杂粮具有特殊的食疗食补价值,倍受青睐。杂粮由于无污染,被我国及世界食品界公认的具有特殊食疗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倍受食品界和消费者的青睐。当前,不仅在我国还是世界,食用杂粮已成为人们的一种消费时尚。

(3)杂粮品种繁多,易于加工转化增值。杂粮不仅在世界上,而且在我国品种也比较繁多。同时,还易于加工转化,特别是经过包装后,身价倍增,其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2.我县当前杂粮生产现状

梨树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多年来,在农作物结构上除了种植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之外,杂粮面积相对较少。我县种植的杂粮品种主要有高粱、谷子、向日葵、红小豆、蓖麻及绿豆等。近几年,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迅速发展,玉米价格逐年攀升,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高涨,面积逐年扩大。相对而言,大豆、花生、杂粮无论是原料还是其制品市场低靡,价格低位徘徊,经济效益低下,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面积逐年下滑。我县农作物耕作面积418万亩,据统计,梨树县2007年种植杂粮作物面积为5.85万亩,2010年杂粮种植面积仅为4.5万亩。随着杂粮种植面积的逐年减少,供需十分紧张,多数依靠外进。2010年下半年以来,杂粮价格一路攀升,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新高。所以,抓住机遇,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抓好杂粮作物的生产发展,调整好区域优势结构,满足人们基本生活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发展我县杂粮生产的优势

近几年,玉米的效益出现了稳中有升的势头,因此,一些杂粮作物的面积相对减少,但从栽培上看,杂粮产业还是优势产业。杂粮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优势产业,因地制宜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只有提高土地利用率,才能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种植杂粮作物,有利于合理轮作,做到土地用养结合。

3.1适宜的土壤条件是种植杂粮外在基础

梨树县的林海镇、刘家馆子镇、沈洋乡和四棵树乡部分地块土壤类型以风沙土和淡黑钙土为主,比较贫瘠,漏水漏肥,种植主产作物玉米,只有加大投肥量,才能实现高投入高产出。即使如此,玉米的产量和效益也不是很理想,特别是干旱年份,效益明显降低。而杂粮则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对瘠薄风砂土适应性强。

3.2杂粮抗灾能力强是栽培的内在因素

一些矮秆作物如荞麦、谷类、芝麻等,不但抗旱,而且抗风、抗雹;豆类、向日葵等对轻盐碱地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中,抗旱是最关键的一方面。2009年在林海镇的绿海村,砂岗地在完全没有水浇相邻地块的玉米不足1米高,几乎绝收,而种植黄金谷的地块公顷产量可达5500公斤,这充分证明了谷子在干旱条件下的生长优势。

3.3杂粮的效益是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所在

从近几年的生产上看,杂粮的效益总是高于玉米,并且随着面积的减少,市场经济的自然调节,杂粮价格上涨使杂粮的效益更好。

3.4杂粮还有省时、投入低,与主产作物不争工、轮作养地、出钱快等很多优势,增加了杂粮发展的必要性。

3.5种植杂粮有利于我县生态农业建设

杂粮间套在主栽作物中,可以增加对地面的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杂豆类作物都有生物固氮的作用,固氮量最低每亩可达2~2.5公斤,高的可达 8~8.5公斤。

4.杂粮生产发展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杂粮已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占相当比重,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专家近期提出了杂粮经济新概念,表明杂粮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抓住良好机遇,结合地域特点,做大做好杂粮经济,变杂粮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发展杂粮特色产业,势在必行。

4.1要依靠科技,提高品质和产量

针对目前生产上存在的杂粮品种退化、新技术更新慢等问题应以品种为突破口,加强对现有品种的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引进筛选工作,抓好种子基地建设,积极推广优质高产新品种和多用途品种,以满足人们不同需求;同时,抓好杂粮配套高产新技术的普及。

4.2抓好示范基地,推进规模种植

杂粮产业化开发需要规模种植,需要建立生产基地。各地应根据当地的自然优势,做好杂粮区划,有计划地建设各种杂粮基地。要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品种,发展优势产品和市场需求旺的产品。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绿色优质杂粮,特别是按照无公害绿色食品要求指导农民生产优质、安全、卫生的杂粮。

4.3突破加工利用,提高杂粮档次

要针对有些杂粮适口性较差,家庭直接消费不方便,消费量有限等特点,发展杂粮生产应在加工利用上有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