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18 17:32:5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的重要意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苏州市吴中区甪直中学 方周明
主题词:养成教育 中学德育工作 重要一环
《中学德育大纲》确定的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中重要的一环。
一、 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2、养成教育为学生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才会起到促进作用。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它是种种错误甚至罪恶的渊薮。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使人终生受益。总之,养成教育可以使学生修养更高,行为更规范,成为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它为学生成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养成教育是国家安定、社会进步的有力保障。
行为习惯及人的修养,涉及人际关系,它不仅对本人起作用,还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自然界起作用。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不尽人意的事都是由人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造成的。现在的中学生迟早要走入社会,他们的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我国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必须抓紧搞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一个国家文化程度的标志之一。抓好养成教育,还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声望。因为外国人来到中国,首先接触的就是我们的行为习惯。
4、养成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德育习惯的形成是我们品德教育的结果,它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认识而没有养成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教育的“质”的指标。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只要看看学生的行为习惯,看看校风,基本情况就掌握了。因此,在中学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重视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使之成为品行优秀、表里如一的人。
二、 养成教育的内容
1.养成教育的内容要规范化
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最基本的,经过筛选,把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制定成为规范,要求每一个中学生都要做到,并逐步养成习惯。原国家教委于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起在全国中学试行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共五条四十项。它的目的在于加强对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便是我们在中学德育工作中实施养成教育规范化的内容,要让学生人手一册,烂熟于心。
2、养成教育内容要细目化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虽然内容较多,但它作为一个全国的纲领性文件不可能订得太细。各校、各年级、各班还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使《规范》更加具体化、细目化。把原则的条文分解成实在的、具体的细目,便于实行。例如,“尊敬老师”这一条。对于中学生来说,“尊敬老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样做才叫尊敬老师呢?我们可以把“尊敬老师”分解细目化,使之更具体、形象、直观,可以分解成:〈1〉、看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并说“老师好!”〈2〉、回答老师的问话要起立,语气要和气、亲切。如果答不上问题,要说“对不起!”〈3〉、有事、有病要向老师请假,不无故旷课。上课迟到要先喊“报告”,未经老师允许,不擅自闯入教室。〈4〉、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插嘴,不东张西望,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5〉、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书写工整。〈6〉、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态度要诚恳。即使老师的批评错了,也要耐心的解释,不许侮辱、责骂老师。
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目化有利于更好的贯彻执行《规范》。它能使《规范》更贴近生活,更形象,更易于学生接受。当然,细目化并非是琐碎化,我们在细目化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的系统性,力争使之既具体又系统,以便于教育效果的整体升华。
3、养成教育的内容要序列化
养成教育的内容是科学的、有序的,这个“序”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研究这个“序”,揭示出这个“序”,并按这个“序”安排内容。使养成教育更科学、更完善。养成教育是整个德育教育序列的一部分,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社会化,是完善人格,,是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人的成才是有序的,养成教育当然也是有序的,它各部分都有自身的功能,同时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如果我们不按其自身的系统安排教育内容,就会使之成为一种无序的、混乱的教育,就会破坏养成教育的科学性,降低养成教育的效果。为了克服养成教育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我们必须制定系列化方案。制定序列化的方案的依据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党和 国家对中学生的要求;另一条是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况和思想实际。我们所制定的“序”既要有中心,又要有阶段性,还要有必要的循环。
4、中学生养成教育系列化方案
(1) 初中阶段是学生由少年向青年过渡的转折时期,生理发育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善于模仿、积极向上,向往共青团,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但是缺乏控制能力,分辨是非能力差,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目标,如不正确引导容易把问题看得片面化、绝对化。
初一年级教育主题:做合格的中学生,做合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第一步:考入中学我首先应懂得什么
(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一日常规》等条例,并能展开讨论。)
第二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我们行动的指南
(校团委、政教处利用挂图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并根据其内容开展相应的活动。)
第三步:老师,您辛苦了——“尊师重教”演讲讨论
第四步:让红领巾更鲜艳
(校团委、政教处组织学生参加学雷锋、学赖宁活动争创学校“十佳”少先队员。)
第五步: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公民——爱国主义教育报告会。
初二年级教育主题:我争取早日加入团组织
第六步:我们也要做共青团员——团的知识讲座
第七步:我们需要团结想上的班集体——主题班会
第八步:我们也到外面的世界走一走——春游或秋游
第九步:他们为什么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法制教育报告会
第十步:我们要做文明的中学生——演讲比赛
初三年级的教育主题:怎样成为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第十一步:奋斗加效率=成功——主题班会
第十二步:江河与浪花——诗歌朗诵会
第十三步::学雷锋做好事——学雷锋小组活动
第十四步:迈好青春的第一步—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
第十五步:留给母校的回忆——义务植树
(2)高中阶段的方案: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进入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中生精神振奋,自主要求增强,对学习生活充满希望,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逐渐增强,开始探索人生价值和未来生活的道路,但他们思想仍然不够成熟,心理发展不稳定,思想方法容易过激和片面。
高一年级的教育主题:做一个合格的高中生
第十六步:我们是 “文明之师”——军训
第十七步:怎样塑造高中生形象——《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
第十八步:建立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主题班会
第十九步:我们是新时代的活雷锋——学雷锋先进事迹报告会
第二十步: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元旦联欢晚会
高二年级的教育主题:如何摆正个人与 集体的关系
第二十一步:祝老师节日快乐——教师节慰问老师活动
第二十二步:时刻记住自己是共青团员——“团徽在胸前闪光”系列活动
第二十三步:假如我是班长——五分钟演讲
第二十四步:集体是我成长的园地——主题班会
第二十五步:欢歌笑语迎新年——迎新年联欢晚会
高三年级的教育主题:祖国在召唤
第二十六步:如何度过中学阶段最后一学年——班级民主生活会
第二十七步:团结、自信、拼搏、进取——主题班会
第二十八步:做一个尊纪守法的合格公民——法纪报告会
第二十九步:好儿女志在四方——报告会
第三十步:留恋与欢乐——毕业典礼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
1、 广泛宣传,认真学习,让学生明确《规范》内容。
学校要经常性地在各校广泛开展宣传和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活动,不失时机地通过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和国旗下的讲话等形式宣传《规范》的内容。让学生重视《规范》,熟悉《规范》的内容,并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到执行《规范》的重要意义。
2、 检查评比,强化文明行为,把《规范》落实到实处。
为了使理性的认识能付之实践,使《规范》量化,学校政教处可发动学生会、团委会干部成立各种各样的检查小组,每天对各班《规范》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评比。对执行好的班级予以表彰,对执行的不好的班级给予批评,并要求定期改正。检查的结果将作为期末评选“文明学生”和“文明班级”的重要依据。
3、 多渠道、全方位开展《规范》教育,让《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
为了使《规范》的执行向深度、广度发展,学校除按《养成教育系列化方案》开展形式各样的主题班会、文艺演出及《规范》知识竞赛等活动外,还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和社会本当互相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了根据。”(叶圣陶语)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感受、体会《规范》的真正含义。家长是学生最早的 老师。学校要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共同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只有齐心协力、同抓共管,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好。
4、 教师在养成教育中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在养成教育中,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因为老师的以身作则,率先重视,必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可以这样说,学生的种种习惯都是在静观默察中,在不断模仿中逐渐形成 的。身教重于言教,要有文明学生,首先得有文明老师。
参考书目:
1、《中学生德育大纲》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并且提出相应的措施。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审美教育,音乐教学活动通过欣赏、表现、创造音乐等审美活动,来使学生体验、理解和热爱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罗丹说:“艺术即情感”,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抒发和激发人的情感。它能对人的智慧和人格的完善起到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而要想达到这些目的,我们就要通过音乐本身来实现,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音乐的教育理念与实际的教育实践相联系。
1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的重要意义
音乐的美育作用早已被人们所重视。孔子认为:一个人的修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乐是人的最高修养,接受音乐教育才能最终完善高尚的人格。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他认为“感情的纯洁是形成高尚道德的基础,而这种感情正是音乐和歌曲培养出来的”。在我国音乐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前言中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既然美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在音乐教育中也应该重视美育,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对美的感觉能力,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2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或美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②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③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从上面论述中可以看到,美育的社会功能在于全面培养人,它是从塑造美的心灵着手,使个体成为一种立体。因此,美育着眼的是整个的人,是人身心的健全发展。
3音乐教育中美育渗透实施的主要措施
3.1开设有目的的音乐欣赏课,陶冶学生情操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一样。在新的世纪里面,在人才的概念上的两种声音值得我们留意:①人才已由专门型向复合型转变;②对人才的人文要求更加强烈,新时代的人才必须有创新精神、有兼容并蓄的思想,还要有对人文的关怀,对社会价值历史遗产的尊重。音乐欣赏作为美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拓展思维,启发灵感,陶冶情操,提高人的思想水平作用已得出定论。因此在新的世纪把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列人教学内容,其重要意义一定会得到凸现。
3.2在专业知识的教学中体现美
声乐是用人的嗓音来演唱的音乐。一副好嗓子唱出来的音乐,给人的自然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想要唱好歌,光有好嗓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经过系统的、科学的发声技巧训练,树立正确的声乐学习观念,同时还须具有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和良好的音乐感,才能感受并表现音乐作品具有的各种情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转贴于
3.3音乐教师必备的审美规范
依据审美教育学的观点,施教者的劳动形态应具有审美性。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而且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①教学仪态。音乐教师在课堂上的动作举止既要潇洒、活泼,又应稳重、端庄,表情、姿态应亲切、自然,手势准确、自如,充分展示教师的审美修养,给学生以优美感、高雅感;②教学语言。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着眼点更在于音乐本身。所以,音乐教学语言要特别注意简洁并具有启发性,尽力使用美的语言。板书方面,文字应端正秀美,乐谱整齐规范,设计精巧,布局合理;③教学气质。教学气质是教师人格和个性特点的外化,音乐教师的优秀教学气质来源于其心理品质及学识基础;热爱生活——有着真诚美好的情感,有着良好的审美修养,对生活的美和教育的艺术有着独到见解与体验,总是能在生活中发现美;充满爱心——爱学生,爱音乐,爱教学工作;具有童心——纯洁、真挚、心灵年轻;兴趣广泛——视野宽阔,知识丰富。
3.4借助教材,让学生感受美
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实际中不是每一位学生都有音乐方面的爱好,学生往往是在不断地感染和培养中受到启发,产生兴趣的。那么平日教学时,应时时刻刻注意从美的音乐、美的旋律、美的节奏等方面提高学习情趣,从而去感受美;①感受美的旋律。旋律是音乐的灵魂,它将所有的音乐基本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的不可分的统一体,从而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人们如不能很好地感知旋律,便失去了对音乐美的享受;②感受美的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如果没有了节奏的依托,便失去了原有的光彩。节奏的内容是丰富的,形式是多样的。③感受美的音乐。一位美国教育家曾经说过,一个干练的教师应当是一个艺术家,他们教育学生,如同琴师一样,触动着人类灵魂的心弦,刺激之、兴奋之、鼓励之、安慰之;④联系实际,让学生鉴赏美。音乐能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激发人的情感,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鉴赏美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是“启发”和“对比”的教学方法,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评审美,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如《让世界充满爱》,学生不仅被优美的旋律深深陶醉,更被深沉的命题、博大的情怀和时代的朝气所感染,激发对世界和平使其的憧憬。通过鉴别《长城组歌》、《黄河大合唱》的内在美丽,并且互相讨论和陈述,让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史,使其更加热爱祖国,激发了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的激情。我们的每周升国旗、唱国歌,使学生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对学生进行“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美育渗透。美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它能够使学生在娱乐中接受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其教学过程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审美愉悦。康德曾说:“非功利而生愉快。”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在享受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认识真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振奋精神。
参考文献
1 许玉兰.音乐美育与南京体院附校部学生的素质教育.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朱 波.音乐教学在美育过程中的表现特征及其作用
随着时代的前进,特别是党的召开以来,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各方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许多领域无不渗透着音乐艺术。如电视、广播、医疗保健、商业广告等领域多采用音乐作为宣传工具。在学校教育里,其实音乐教育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
首先,音乐教育就是“美感教育”和“情感教育”。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感的艺术。尽管各门艺术都能够表现和激发人的感情,但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较,其感情表现更为突出,也更为重要,因为音乐不具有绘画那样的直接描绘现实事物的功能,也不具有文学那样运用概念来描绘对象的能力。音乐能够表现的主要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情感反映和心理体验,因此感情的表现在音乐中就占据着主要的地位。要培养学生有感知音乐美的耳朵,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良好的对音乐美的情感体验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要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帮助学生建立起音乐与人生的密切联系,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音乐教育对于智力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通过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能使人们更有想象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总是有限的,想象力可以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特殊才能,也是音乐艺术得天独厚之处。世界上许多科学家、艺术家、政治活动家、革命导师,他们不仅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具有较深厚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据报刊摘录,能考上全国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的学生几乎和音乐有缘。有艺术才能的学生其文化知识基础技能掌握也很好。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这是因为音乐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听觉和视觉的综合感知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信息记忆等多方向思维,启迪和增长他们的智慧。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六岁学小提琴,并能出色的演奏。他曾说:“我拉小提琴的成就比我在物理学上的成就高明。”他被当选科学院院长的当天,就在家里举行了音乐会。列宁八岁时就开始学钢琴,他出生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音乐之家,母亲是一位钢琴演奏者和歌手。伟大导师、科学家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知识面不宽,缺乏一定的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的人,是不利于创造性劳动的。一个民族要想成为有文化有修养的民族,国家要建设成为高度文明的国家,离不开音乐艺术教育。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素质教育,应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应认识到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促进身心协调健康的成长。人们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演奏或演唱,都能给予美的享受。身心长期受着艺术的熏陶,对脑力与体力劳动者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如音乐进入体育课,不仅是体育教学的一次改革,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体育课的质量。首先,音乐对体育运动影响最大的是节奏,人的步行、劳动、呼吸都是按音乐的节拍进行的,违反这一规律将阻碍运动的正常进行。如列队操练、步伐、口令,如无节奏,则无法统一。特别是艺术体操,冰上芭蕾,它们与音乐的关系更为直接。运动员必须按音乐的律动完成,动作要富于乐感。以上例子说明:运动节奏感是运动训练中最难建立的动力定型,而音乐节奏感正是训练运动节奏感的良师益友。
音乐教育能够较好地开发学生的真、善、美的天性。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兴趣,从心理上自觉地接受音乐,并能在音乐的氛围中了解与它相关的姊妹艺术,学到书本外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他们了解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国家;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地鼓励学生自信、大方地表现歌曲,对于他们战胜困难、增强勇气、敢于竞争、相互学习,对他们今后的生活是有益的。音乐教学的表演环节上,让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充分地发挥他们所听、所看,所要强烈表现的东西。刚开始的时候,他们羞于不好意思,行为有些忸怩,不自然,但随着次数的积累,心理素质得到了培养,增加了勇气,慢慢地好了起来。在活动中,学生们会收获很多。
【关键词】现代;礼仪教育;传统;秩序;仁爱;境界
礼仪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关于对他人态度的外在表现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在风俗习惯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共同遵守的品行、程序、方式、风度等,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互相尊重、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文明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相互依赖,人的社会属性被逐渐放大,个人事业的成功,生活的幸福等也越来越离不开和谐的交际和沟通。礼仪修养作为人际交往沟通中剂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表现在现代教育中,就是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把礼仪教育作为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来抓,因为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直接面对社会对他们的选择,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以及择业的能力通过礼仪教育可以得到尽快的提高。
但是学生学习后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改变,由此可见在一些学校的礼仪课程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足。究其实质可能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1.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在解决人问题的同时也使得独生子女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不少孩子因为在家庭中从小就受到过多的溺爱也养成了在社会交往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了“温良恭俭让”的思想,由于应试教育的形式使得学校和家长也更多关注于孩子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受教育情况而忽视了礼仪方面的教育。
礼仪教育由于有别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也即是失礼的行为既不会受到良心道德的谴责,也不会受到来自法律的制裁,又特别是遇到今天这个张扬个性、不拘小节、注重时尚的时代潮流,礼仪所提倡的行为规范更多的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部分学校在礼仪教育时采取的带有戏剧演出性质的礼貌、礼节、仪式、仪表等方面的模拟训练和讲授,很难让其礼仪的内涵深入思想深入骨髓,往往流于表面。“五讲四美”的活动开展了一次又一次,学生在活动中好象有些效果,活动结束后许多同学过些时日又很快恢复原样。这种情况表明礼仪教育有流于形式的趋势。
2.不能忽视传统礼仪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以影视作品等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大量输入,国家虽然大力提倡两个文明一起抓,但是各地方以经济挂帅,偏重于经济建设。礼仪教育与国际接轨,更多的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忽视传统教育,一些传统的东西开始消失了。礼仪向快餐文化发展,也开始更多地作为一种人际交往技巧来学习,表面上的彬彬有礼难以掩盖内里的空泛、麻木、漠然等精神。
古人云“内实精神”表现在外的礼仪更应该有一种内在气质、内在精神的支撑。而礼仪的内在气质、内在精神又必须以学识为基础。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对各种利益内涵的感悟,对社会文化、社会关系的一定层次的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一定的的社会人文科学方面的学识文化。礼仪是历史形成并且有专门规定的一种行为规范,入乡随俗也表明了礼仪受着民族传统的影响。因此加强民族传统教育可充实和丰富其内涵。
3.传统的礼仪包含着秩序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追溯历史,荀子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可见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对于只在维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礼仪制度,尤其是那些落后的繁文缛节,新的社会制度和价值体系非但无法接纳,而且必须坚决予以抛弃。自彻底否定了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之后,伴随着社会价值观的根本改变,礼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现代意义。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礼是一种涵盖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话,今天的所谓礼则仅仅是对礼貌和相关活动的礼仪形式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的礼的内涵和外延都变小了。
但是,古人重视礼,孔子云:“礼之用,和为贵”, 首先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各种秩序,保持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因此产生了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礼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人际交往问题,更代表了一种秩序。为此一个人的礼节、服饰、语言、行为等就不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而要根据国家形象定位来确定,并要和国家的精神风格保持协调一致。个人的仪表,可以存在不同的喜好,但对于国家的形象而言,则应由一个大致趋同的要求,同时还应考虑自身在体制内部的身份、地位等因素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些接受过传统教育的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礼仪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
4.传统的礼仪包含着仁爱的精神
孔子说“依于仁,游于艺”,这里说的艺就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当时学习的具体科目,“礼”居其首,仍依于“仁”,这提出了最重要的是要培养高尚品德。孔子的学生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爱人”。这是孔子对“仁”的最重要的解释。“爱人”是一种普遍的爱。孔子又强调爱人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原则,必须由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孔子不相信一个不爱自己父母的人能去爱普天下的人。《中庸》引孔子的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后来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这是对孔子思想一个很好的概括,就是从爱父母开始,一直推广到爱天地万物。这就是“仁”。也即是今天人们说的“大爱”。
“礼”是社会生活中的礼仪、制度、规范。孔子重视丧礼和祭礼。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子女生下来,要三年才能脱离父母的怀抱,因此子女对父母自然有一种爱慕之情,父母死了,这种爱慕之情和思念之情就表现为子女为父母服丧三年的礼。所以“礼”是出于人“亲亲”的真实情感。
5.传统的礼仪也是一种境界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儒家以“君子”为理想人格,而君子又以“仁”为道德标准。但仁不是抽象的,而必见诸言语和行事。孔子上述所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要揭明养成君子人格所必修的三项工夫。“兴于诗”属言语方面,“兴”者起兴。孔子更有言:“不学诗,无以言。”“立于礼”属行事方面,“立”者立身,或者立足,又或者自立,亦即立身成人、立足社会。孔子更有言:“不学礼,无以立。”“成于乐”属性情方面,“成”者,养成,完成。“诗”、 “礼”的具体修养,必上升到“乐”的性情熏陶,方近于君子人格的养成。在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弟子有一场著名的对话,“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谓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的话说明在他心目中,人应该追求那种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很多的学者认为发端于孔子的人生境界学说,也使得我国学者不仅重视增加自己的知识学问,更重视拓宽自己的胸襟,涵养自己的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以追求更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礼仪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更多的时候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教养和品位。真正懂礼仪讲礼仪的人,绝不会只在某一个或者 几个特定的 场合才注重礼仪规范,这是因为那些感性的,又有些程式化的细节,早已在他们心灵的历练中深入骨髓,浸入血液了。
我们今天的教育中,职教学生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得到了社会、学校、家庭极大的关注,然而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面对许多的用人单位的聘用和考核时,一些学生由于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礼仪修养的不足而落聘,所以学校必须重视礼仪教育。而要把礼仪教育工作作好就不能够忽视传统。传统代表着一种观念、习俗、习惯。在中国古代,礼仪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需要,从宗族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因而带有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特点及局限性。时至今日,现代的礼仪与古代的礼仪已有很大差别,我们在注重传统时应着重选取对今天仍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加以改造与承传。这对于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协调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侯小俊,《浅谈礼仪在公共关系中的作用》,焦作大学学报,2004.10第四期。
[2] 魏雪,《礼仪与修养》,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出自《素问?六节脏象论》。食,同饲。五气,不应指臊、焦、香、腥、腐,而应指天之风、暑、湿、燥、寒,因《素问?六节脏象论》有“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声音能彰。”如果不是与人呼吸息息相通之气,又如何能从鼻窍而入,藏于心肺呢?又如何能使面部五色明润,声音洪亮呢?
可见“天食人以五气”,就是指与人息息相关的呼吸之气。
五味,即饮食物内含的酸、苦、甘、辛、咸之味。饮食物主要来源于地面种植的五谷,故说“地食人以五味”。古人认为:天与人的关系,最明显地表现在呼吸方面,不可一息停止;地与人的关系,表现在饮食方面,是人生活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
【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
“肺为娇脏,心为火脏,脾为土脏,肝为刚脏,肾为水火之脏”,这五句医学谚语分别见于《黄帝内经》、《难经》及后世医著中,现述如下:
“肺为娇脏”,语出宋代杨仁斋《仁斋直指方论》。杨仁斋说:“夫肺为娇脏……易为冷热。”清代江笔花著《笔花医镜》进一步说:“肺主气,司呼吸……凡声之出入,气之呼吸,自肺司之。其性娇嫩,故与火为仇;其体属金而畏燥,故遇寒亦咳。”《黄帝内经》指出;肺合皮毛而主气,最易罹受寒热之邪侵袭,且肺脏娇嫩,过寒过热均不耐受,以寒为畏,以火为仇,偏则为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在论述咳嗽时,把肺比做钟,风寒入侵,从外撞击而鸣;火热上炎,也可由内撞击而鸣,由此可见肺脏娇嫩,不耐邪气的侵扰。
“心为火脏”,指因为心和自然界的火属性相同,存在着内在联系,所以气化相通。《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脏为心,在体为脉。”自然界的火,可以直接侵袭人体,首先引起心的病变,而心之为病,也多表现为火的偏盛、偏衰。
“脾为土脏”,言脾属土而蓄养万物,故位居中央而灌四旁。《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又说:“脾与胃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
“肝为刚脏”,《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说,“肝为牡脏、肾为牝脏”。牡,刚之象;牝,柔之象。《笔花医镜》说:“肝与胆相附,东方木也,其性刚。”
“肾为水火之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胃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黄帝内经》着重从肾水方面阐述,《难经》则指出肾中元气亦有阴阳之分,肾精乃属元阴范围,属水,还应该有火的一面。只有“肾水”与“命火”相济,才能使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故说“肾为水火之脏”。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这两句医学谚语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经说:“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壮火,指过亢之火,过亢之火能销g元气,使元气衰弱,故为病理之火。少火,指平和之火,平和之火能饲养元气,使元气亢盛,故为生理之火。《类经》指出:“阳和之火则生物,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过则气反衰,火平和则气乃壮。”
“壮火食气”,指阳气过亢,火热耗气,使正气衰弱。火邪伤于人多见高热,或恶热、烦渴、汗出、脉洪等,这是由于火热之邪最易迫津外泄,消灼阴液,使人体阴液耗伤。临床上除上述症状外,多伴有口渴、喜饮、口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伤津耗液的病理现象。再则在临床上治疗疾病时,过于使用辛热燥火之品,也可耗伤元气,故说“壮火食气”。
“少火生气”,指生理之火、平和之火,有滋生元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少火藏于脏腑之内,具有温煦脏腑的作用,是为人身之阳气。例如,肾阳虚弱,就易造成命火不生脾土,而引起脾土虚弱。《医学正传》说:“少火生气,谓滋生元气,盖火不可无,亦可少而不可壮也,少则滋助真阳,壮则烧灼乎元气。”这就具体指出了“少火”和“壮火”的不同功用。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这两句医学谚语出自《灵枢?营卫生会篇》。书上说:“血者,神气也,故血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意思是,血液耗损过度的人,不宜再去发汗。汗出过多的人,也不可再耗损其血。
“夺血者无汗”,指心主血,汗为心之液,汗血皆同源。所以《伤寒论》认为亡血者、失精者、衄者、疮者皆忌重剂发汗之品,就是本“夺血者无汗”之理而来。
“夺汗者无血”,指出汗过多,或者津液耗损的病人,不要再伤其血分,因津液皆源于血液,否则,必然加重病情。成无己注《金匮》时说:“水竭则无血。”若汗出过多的病人,再度使用刺血疗法或投以伤血之剂,必然会引起伤津脱液之变。
【脏寒生满病】
“脏寒生满病”,这句医学谚语出自《素问?异法方宜论》。经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炳,故灸炳者,亦从北方来也。”由此说明,北方高寒地带杀厉之气损伤内脏,易成胀满之病。治以火灸之法,宜用温阳祛寒之品。
鼓胀之病亦属满病,其症多表现为腹部胀大,绷急如鼓,自觉胀满。鼓胀腹满的原因很多,但“脏寒生满病”则主要是说寒胀之症、水臌之症等。凡阴症必寒,寒症多虚,若因谷食不化,小便不利,脾之阳气不能运化水湿,浊阴不降,累及肾阳受伤,阻于肺所主之皮里膜外,肺卫之阳气皆伤,水气不得发越,则形成胀满之病。可见“脏寒生满病”之病理仍然关系到肺、脾、肾三脏,其病发于中年以上,由日积月累而来,其症必有虚寒之候,其治必用温阳之法。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关键词】医德教育;专业课教学
中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其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的渗透,哺育了历代医家高尚的道德,严谨的作风、高超的医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接受中医的宝贵遗产,是包括医德和医术两方面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作为新世纪的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让学生不知不觉受到德育的熏陶,在中医药教学过程中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将德育教育贯穿于医药学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培养出真正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学人才,这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工作, 要力争把德育教育变成自我教育,使受教育的人也成为教育自己的人。
1加强当前医药专业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1是社会发展和现代教育的需要
医药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医学生健康成长, 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一方面, 从医学院校毕业出的学生,大部分将从事临床医疗工作,故而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在医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实际工作中,人们在衡量一个临床医师的工作质量和医疗效果的优劣与好坏的过程中, 往往同等看待其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所起的作用。他们的存在和发展必须要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这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追求。在现代医学教育过程中,医学教育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德育活动的中心,这是现代教育的呼唤, 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是医生这个特殊行业的需要
医生行业是高危险的行业,需要医务工作者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传染性疫病、放射性损伤、针刺感染等危险性因素,都会给医生的生命造成威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的 非典和禽流感,让人们对医务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正是所有医务工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感染了所有的人, 大家同舟共济,共同战胜了这些疾病。在教育过程中,应让医学生深刻认识到,既然要做一名医生, 就意味着责任和风险。只有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无私奉献, 勇于献身,才能换来人民的尊重。
1.3重视德育已成为世界发展趋势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的竞争,道德教育有利于开发人类潜能。医学生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医学人才, 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因此,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好坏,事关重大。医学生的德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德育的主渠道,将德育贯穿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使德育更科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和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既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医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2医德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渗透
2.1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如在中药学的开篇讲授时,即将中医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数千年的历史渊源向学生传授。从“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余毒”到第一本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的诞生,至各个时期的本草著作的问世,向学生展示了中医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所起的重要作用。通过我国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第一部药典《唐本草》较欧美纽伦堡药典问世还要早 883 年的历史,说明了我国中医药在世界医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中医药发展史就是一部我国劳动人民不屈不挠与自然和疾病抗争的历史。中医药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已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所接受,近年来,随着世界疾病谱的改变和天然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的兴起,中医药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医药专家的重视,全球已有百来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中医药防病治病。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因此,通过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所选择的中医药事业,加强了他们的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
2.2寓医德教育于专业课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的同时,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如中医学的教学十分重视医德, 强调医学是一门“非仁爱之人,不可托也”的科学。“医乃仁术”,要求对任何患者都要竭尽全力,给予关怀和救治。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有一段极为诚恳地告诫: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急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又说到“见彼烦恼,若己有之”苦病人之所苦。这些无不是中医“爱人”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用“仁者,爱人”之心去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用“仁者,人也”之心去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到“大医精诚”。就近处而言,有了仁爱之心,同学之间就能够相互关爱、友善、包容,人际关系融洽,有利于形成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构建和谐班级。就长远而言,以古代医家的仁爱之行作为榜样,苦病人之所苦,不分贫贱,平等对待,不贪私利,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也是对利益冲突日益紧张的医疗环境的有效伦理引导。
3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将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他们的素养、品德以及行为会对学生未来的行医模式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既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又是进行学科德育渗透的坚实基础。教师素质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保证,素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科技发展使知识不断更新,也要求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也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探索。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探索新时期德育教育的规律和艺术,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高度来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融素质教育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一体,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作出自己的贡献。
4 结束语
德为医之先。医学生要立志成为白衣天使,要无愧于这一称号,就必须具有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医学生能不能成为具有高超专业水,和高尚职业道德的医务工作者, 学校教育是重要环节。因此,医学院校要不断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为日后践行医学生誓言,做一个专业精湛、品德高尚的好医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医院校在德育工作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医教学的内容中处处渗透着儒家传统思想, 我们既要继承“仁爱”、“ 以和为贵”等等这些优秀传统,又要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展的新的道德观念相融合,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儒家思想与高等中医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最佳道路, 我们中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并付诸实施,它的社会意义不容忽视。总之,中医教育要重视中医文化,重视中医医德的教育与实践,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丰富的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医学检验 职业道德教育 措施和途径
1检验科医生在医疗行为中的特点及存在的矛盾
医学检验工作在疾病的诊断和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医疗行为中检验科医生和临床医生不同,检验科医生较少直接接触患者,主要是对患者各种标本进行检验,临床医生根据检验科提供的检验结果,对患者疾病进行诊疗;但是在检验过程中所用的标本的种类多,采集和运送中间环节多,容易发生纠纷。其次在检验分析过程中,由于检验方法、试剂、仪器的选择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娴熟度等影响会导致检验结果的异常,容易造成与患者间及临床医生间的纠纷。如若检验科提供的数据资料不准确,就会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有效诊疗,而影响患者的诊疗效果,造成检验科医生与临床医生以及患者之间的矛盾连锁发生。
2. 检验工作中常存在的医患纠纷
检验科经常碰到的纠纷一般有两种,一是与患者间的直接纠纷,二是与临床科室间的纠纷。检验工作与临床科室存在较大差异,检验科主要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检验数据资料,以此作为临床分析和诊断疾病的基础,这就要求检验结果必须真实、准确、可靠。检验科一旦发生纠纷不仅影响患者的就医检查权利,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正确诊疗,导致患者造成各种损失,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和经济损失,医院为了解决纠纷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1]。
3. 目前检验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于笼统,书面化,形式化[2] ,教学主要落在德育课教师的身上,使职业教育和专业教师脱钩,忽视对学生职业道德情感的培育;医学伦理学等相关课程开设也较少,重理论、轻实践的医德教育方式使学生知行难以统一,学生对教师灌输的道德信念无法主动认知和内化,无法实现自觉的道德行为。医德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目标单一。
4.医学检验技术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医学检验医生为临床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直接服务于患者和临床,因此对检验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更高,为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学校教育阶段就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在以后的临床实习乃至临床工作中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群体,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社会层面,职业道德水平是衡量从业者素质高低的核心要素。职业道德教育对各行各业都是必需的、有益的。它有助于从业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高职学校层面,学校办学起点较低.生源素质不太理想;不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培养长远看会影响学生整体素质、就业前景及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因此医学检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重要而必要的[3]。
5.提高高职院校检验学生职业道德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医患矛盾,保证检验工作质量,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在培养职业道德的过程中,既需要检验者自身的主观努力,也需要外界施加一定的影响。
5.1在实践中加强自我医德修养,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作风是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加强医德教育,通过医德教育,可以提高认识,培养医德情感,锻炼意志,树立坚定的医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加强医德监督,可采用舆论和制度两种方式对检验工作者医德行为的,对检验工作者通过自我医德修养、接受医德教育后的效果进行监督,有利于深化医德修养,同时有利于促使检验工作者养成良好的医德行为[4]。检验人员在从标本的采集到检验、检验后必须严肃认真、细致准确;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具体地说,采集的标本要符合检验要求,接收标本要认真查对;操作时,仪器、试剂和标本要适宜;按操作规程进行,结果可疑要复查;填报结果要准确。任何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工作质量。
5. 2 急患者所急的同情心并对患者一视同仁,尊重患者人格。检验工作往往先于诊断和治疗工作,因此报告必须及时,这就要求检验人员要平等地对待患者,尊重其人格,要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出优质的检验结果;以便临床医生尽早明确诊断,高效治疗患者。
5.3 检验人员要刻苦钻研检验技术,检验人员的医德和技术是决定检验工作质量好坏的关键和重要因素,检验技术是基础,医德是保证。因此,要求检验人员既要有高尚的医德,同时又要有过硬的技术。故检验学生在校期间除了学好专业知识也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学习和培养;使之在校学习期间更好的把职业德育培养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改变传统意义上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忽略道德情感的培养模式。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培养良好职业道德习惯,通过营造职业道德的大环境来提高学生道德水平。
在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医疗环境及医患关系等因素下,加强检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时不可待,高校和社会要改进教育方法,积极营造氛围让其在临床实习中尽快适应检验工作,从而获得良好的就业计机会,在临床工作中更优质的完成检验工作。
参考文献:
[1] 杨惠聪,林洁.检验科医患关系探讨.实用医技杂志,2010年06期
[2] 闾秋敏.高职学生道德观念缺失的原因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8):146―148.
教育公平指的是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接受相同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公平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教育的问题放在民生之首,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我国最基本的教育政策,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教育是以人为本最直接的方面,现在我们国家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很快。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也很高,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满足人民对接受更多良好教育的要求,毫无疑问这既是社会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要求。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合理性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教育公平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实际上,就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义务教育基本上已经全面普及,比同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要高。高中阶段入学机会迅速扩大,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入学机会成倍增加。助学体系基本形成,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资助完成学业。教育收费和办学秩序进一步规范,学生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总的来看,我国教育公平的成效是显著的。
3.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
主要是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也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有关。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义务教育的师资和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小,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监管。
我国教育条件的差异问题和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有四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区域之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公平;二是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三是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四是学生群体之间接受教育不公平、不均衡。从这几个问题来分析,现在主要问题是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比较大,特别是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差别比较大,另外就是好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
3.1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区域间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的地区教育水平已基本实现了高质量高水平普及,有的地区尚在巩固提高阶段。经济发达地区,既有政府巨额资金投入教育,又有充足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做保障,教育的日子比较好过。经济不发达地区有的政府仅仅是吃饭财政,能够保教师工资、保安全就很不错了;公用经费的落实十分困难,贫困家庭学生占有一定比例,交学费困难,教育过的是穷日子。例如,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经济欠发达的省、自治区和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的教育差距还很大、水平相差还很远。就我们新疆而言,南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北疆也存在很大的教育差距,尤其以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问题最为突出和明显。这就给当地教育部门敲响了警钟。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至少在低层次目标上,国家和各级政府有责任保证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能够进入学校,让那些进入学校的贫困学生享有相对公平的学习资源,并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
3.2城乡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城乡间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城市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好于农村,在农村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器材时,城市学校已是"鼠标一点,名师到家"。城市教师素质绝对高于农村教师素质,当城市学校已经有研究生任教时,有的农村学校连一个正规师范中专学校的毕业生还没有。这使得城乡间的义务教育水平差距越拉越大。
3.3学校之间教育发展不公平、不均衡。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不均衡。所谓的重点学校,政府投入多,好教师多,家长趋之若鹜,不惜跨学区交纳择校费而想方设法进入,形成了学校违规收费、大班额等现象;而非重点学校,教育经费少,学苗少,好教师少,学校办学越来越难。现如今,教育差距化越来越明显,因此所造成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学校之间教育的不公平是影响教育公平最主要的原因。
3.4学生群体之间接受教育不公平、不均衡。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由于家庭贫困等原因,少数学生还不能实现享受完整义务教育的权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享受不到城市居民子女的待遇,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条件还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强势群体占有着优质教育资源,享受高水平的教育。这些都是社会折射出的教育公平问题。
造成我国教育不公平现状的是我国教育条件的差异问题和资源配置不公的问题,而教育条件的差异问题和资源配置不公问题又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1)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中央财政过多的用于了那些高等教育,而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不足,这不利于保证教育机会公平。
(2)东、西部地区以及城乡之间教育经费的投入失衡。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失衡,继而会导致教育观念、教育素质、科研能力等软资源的失衡。
(3)同一地区,地方财政对强校的投入高于对弱校的投入。一些官员热衷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的建设,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都投入到重点、示范学校中,而对普通学校,特别是一些弱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有效的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导致了同一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
(4)重普教请职教的观念,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我国教育体系的健全和完善。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层次结构、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以及办学形式等方面还不能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存在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机制不够灵活。人才培养的数量、结构和质量还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4.促进教育公平的主要措施
以上情况反映,教育公平问题贫困学生接受教育资源条件不公平现象仍然十分突出,全社会都应充分认识给予和保障贫困学生公平受教育权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就显得异常的重要。
4.1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这是教育起点的公平,也是最大、最重要的教育公平。
4.2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这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