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专项债券的资金来源

专项债券的资金来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专项债券的资金来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专项债券的资金来源

第1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融资方式 融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F542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现状分析

我国拥有当今世界最多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改革开放后,我国高速建设融资方式由原先的单一依靠政府投资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在实际工作中建立了商业银行贷款、吸引外资注入以及发行专项债券等模式。但是各种融资方式本身存在弊端,使得在实际运用中依旧存在不适用和不合理的地方,阻碍了建设资金的筹集,影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完成。

1.1融资结构不合理,存在金融风险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特点是资金占用量大,建设周期长,回收成本期间长,投资效益滞后。政府投资只占整体投资的一部分,大量资金来源与银行贷款,而面对建设项目银行贷款周期平均水平在6-8年,在投资回收期较长导致短时期内公路企业和交管部门无法收回投资,账面贷款金额的逐年增加导致资产负债率上升,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银行也要承受无法收回投资的金融风险。

1.2政府角色的边缘化

融资方式的多样化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到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在逐年降低。自由市场资金追逐的是利益最大化,但是高速公路始终属于国家基础建设,其属性是公共品,从长远看, 商业性资本难以成为高速公路的主要资金来源,政府必须保证有足够比例的国家资本金投入, 才能带动和保障其余不足部分通过市场融资解决。

1.3缺乏政策指导和法律规范

首先国内缺乏对公路业的政策扶持,只有政府加大对高速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才会导致市场资源的倾向化,吸引更多的投资。

其次由于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各种“不规范”操作方式严重影响融资过程,无形中提高了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难度,影响投资人对高速公路项目的信心,阻碍了市场资金的进入。

2国内主要高速公路融资模式

2.1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主要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地方财政拨款以及高速公路专项建设资金。从高速公路融资的整个过程来看,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在高速公路融资中发挥的是引导作用,但是却很难发挥主导作用,政府能够掌握和支配的财力终究是有限的,必须从根本上转换融资思想,以有限的政府资金为引导,全方位地使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融资方式作为高速公路发展长期充足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为我国高速公路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全面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2.2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是现阶段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银行贷款具有融资成本低,融资风险小以及优良信用等特点。其稳定的回收现金流确保了银行的投资回报,同时由于政府的公信力和担保降低了银行的投资风险,对吸引银行贷款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仅2008年和2009年告诉公路建设使用的国内贷款分别占当年公路投资总额的36.4%和38.5%。

2.3债券融资

发行债券是高速公路融资较为方便的模式,其融资周期能长达15年,发行方能够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确定债券的利率,最大限度的减少融资成本且债券融资金额大,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足够资金。由于债券融资特有的方式导致公路企业不会受到投资者的压力,同时债券发行不会导致高速公路所有权的转移,企业仍具有完全的支配权。

2.4股票融资

股票融资方式是指高速公路企业进行重组改制,组件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向市场公开发行股票从而达到资金的募集,以募集的资金进行高速公路的建设。股票融资优点在于没有偿还期,一旦股东进行投资,股东就不得随意进行撤资,资金可以长期使用,资金保障性强。但股票融资也存在风险,经营所有权的分割使得公路企业不再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股票市场的波动也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募集。

3发展高速公路融资渠道

3.1加大对银行业的政策支持

银行贷款依旧是高速公路建设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按照现阶段的政策和资源情况,银行贷款在未来仍然占据高速公路建设融资的主要地位。因此政府和企业应采取措施降低银行融资风险,增加银行业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信心,保证银行贷款融资的作用。

3.2加快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步伐,拓宽其发展方式

股票融资的优势促使着高速公路股份公司进一步的上市,从而通过股票市场使的其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同时暴露出高速公路股份公司发展模式单一,经营项目少等缺陷。从股份公司的发展和进一步筹资考虑, 上市的公路公司应该可以建设或拥有多个公路项目, 经营多条路段或局部网络, 同时开展其它方面的经营活动, 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和融资能力。

3.3尝试更多融资模式

BOT和TOT等融资方式今年来在国外高速公路建设中被普遍采纳,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 BOT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投资方式。虽然 BOT 的操作难度远高于一般融资方式, 其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内部结构复杂, 存在各种风险和制约因素, 投资者往往有所顾虑。但是为了鼓励投资者的积极性, 减小投资风险、改善社会经济环境, 各级政府必须在项目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明辉.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优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2] .高速公路融资渠道探析[J].企业家天地,2006(10).

第2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投融资;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overall request, existing government capital source already unable to ensure local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demand, to solve the lack of money and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need huge amounts of investment, the conflict must be bold exploration traffic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reform. At present all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have established through traffic holding of share capital company as zhejiang province's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of key projects two big main body of investment, use has been built highway management, for highway management rolling development to provide the platform.

Keywords: highways; and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Problem; research

一、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现状

交通基础设施是准公共产品,交通运输业需要依靠多元化的筹资机制,更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要注重融资方式的创新,加快对社会资金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交通建设项目优化资本结构的研究步伐,加强资金有效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大建立和完善风险控制和防范机制的研究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速公路投资不仅仅是形成高速公路固定资产的过程,而且形成了一种生产要素,它和其他投资一样,同样是资本与资源的形成,能够带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认识到这一点,将有利于高速公路融资体制的建立。

二、交通投融资改革势在必行

按照国家对政府职能转变的总体要求,现有政府资金来源已无法保证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为解决资金匮乏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巨额投资的矛盾,必须大胆探索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目前各省市已通过成立交通控股股资公司作为我省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两大投资主体,利用已建成高速公路的经营权,为高速公路管理的滚动发展提供平台。

三、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对我国交通建设投融资政策的研究和探讨,提出拓宽交通建设融资渠道,除了财政拨款收费税和银行贷款之外,可视情况适当采用通过资本市场发行企业债券廿银行金融、民间资本、引入外资投资或参股交通基础设施经营权有偿转让和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等融资方法,以提高我国交通建设的规模

1、企业资金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投资实力和投资欲望逐渐增强,由项目公司全面负责项目的筹资、建设及经营,并承担投资风险。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企业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企业资金投入到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去。

2.金融机构资金

非银行金融机构主要有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这些机构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资金,高速公路的长期稳定,可以满足他们稳定收益的需求。只是缺少进入的渠道,产业基金可以成为社会资本进人高速公路建设领域的有效渠道。

3.民间资金

我国民间资本相当充裕,由于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手段致使这些巨额的闲散资金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4. 国外资金

高速公路项目具有投资大、投资期限长、收益稳定的特征,因而对国外的投资基金非常有吸引力。

四、利用多种融资方式,优化资金结构。

高速公路融资渠道多元化是必然发展趋势。尽管政府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将继续占有主导作用,但仅靠政府的财政投入远远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巨额资金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使资金来源从单一的国家拨款走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多元化成为可行。高速公路经营的垄断性质正逐步减弱,投融资资本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建立高速公路产业基金

为高速公路建设设立专项基金,将收取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公路养路费、车辆通行费、征收的土地增值费、高速公路发展税与其他政府拨款纳入其中,在国家每年的预算中单独列支,使得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有一个比较稳定和充足的资金来源,促使高速公路建设专项基金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公路产业基金,资金来源不是大的问题,优质的高速公路资产也不是问题。关键是产业基金的架构,特别是要有好的退出机制,以规避投资者的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充分利用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在现阶段是公路建设最主要的融资方式,银行贷款在公路建设融资中的重要地位近期是难以替代的。今后公路行业应采取有力措施,可以通过延长贷款期限等方式优化贷款结构,规避债务风险,适当保持银行渠道,使其长期发挥应有的融资作用。实行了“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有效解决了财政资金匮乏的难题,形成了高速公路依靠自身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3.发展民间融资。

引入民间资本,发挥私有资本在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早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但是由于高速公路项目的建造周期长、资本投入大、专业技术性强以及产业链较为复杂,对分散的民间资本而言,进入高速公路项目这样的投资十分困难,需要政府的引导、合作和支持。

4、扩大股权融资

通过对现有资产重组、上市融资,既能开辟稳定的筹资渠道,又能有效促进交通事业快速可持续发展。从股份公司的发展和进一步筹资考虑,上市的公路公司应该允许建设或拥有多个公路项目,经营多条路段或局部网络,同时开展其它方面的经营活动,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实力和融资能力。

5、增加债券融资,优化直接融资结构。

债券融资在融资成本、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融资期限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一要丰富债券品种,建立品种多样、功能齐全、利率灵活的债券品种系列。与银行贷款相比,债券融资在融资成本、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和融资期限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逐步增加中长期债券比重,改变长期以来短期企业债券偏重,中长期企业债券偏轻的结构,与高速公路项目的现金流以中长期为主相匹配。

6、大力发展证化融资

资产证化以其直接融资成本较低,灵活多变,结构精巧等特点,被广为接受。作为交通领域新型融资渠道,极具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

五、引进市场机制,加快高速公路建设

由于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经营具有明显的经济性,所以建设资金的筹措应按市场的一般原则,引入各种投融资机制,促进融资渠道畅通。

1、 建立管理体制

应积极借鉴国外高速公路建设、营运的管理经验,大胆推行和采用特许经营机制,由政府授权高速公路公司特许经营,规定特许的高速公路公司负责筹集资金、工程建设及建成通车后的收费、管理、养护、经营、还贷全过程。形成融资,依法设立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及自然人,具有拟投资项目所需的资本金,有良好的社会信誉银行资信财务状况及承担风险能力,都可以投资参与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高速公路实行统一的特许经营后,政府对通行费标准和费率的确定即可运用经济规律,按项目投资及投资回报率加以核定,可避免过多的行政干预和主观决断,能有效地克服各种特权车逃、免费现象,为确保投资回收和偿还贷款奠定基础。

2、投资调节机制

融资的目的是为了投资。投资是国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和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投资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政府应根据融资的外部环境,合理调节投资来源结构,在高速公路建设初期,要以政府投资和政府信用贷款等融资手段为主,这是由高速公路具有“公益性”决定的。但高速公路又具有经济性,可以依法收取车辆通行费作为融资体系中的重要收费工具,可吸收保险基金社保基金和住房基金等大型基金和民营资本参与投资

3、推进经营权转让机制

第3篇

关键字:行政事业单位 专项资金管理 探析

对国家投入的专项资金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来源于财政或上级单位;二是用于专门工作;三是需要单独核算。专项资金分类与中央项目支出分类基本一致。行政事业单位项目具体涵盖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服务业、农业、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等财政补助、贷款贴息、配套费减免的项目,如服务业和农业引导扶持资金项目、国债资金补贴项目、部分经济适用房项目(廉租房)等,其资金规模大,资金使用效果影响范围广。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的管理对于加强政权建设、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项目资金来源

项目资本金主要以“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由企业按照国家现行政策规定自行解决,政府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地方财政按规定的比例要求配套投入;政府直接投资和政府组建公司投资项目的,由政府注入项目资本金,其项目资本金资金来源可从中央补助资金、省级补助资金、市县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的资金,以及地方政府债券资金等渠道筹集。

二、目前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不够健全,给管理和控制带来不便。实际操作中,有的单位在申报项目上不规范,甚至存在一个项目多个名称申报;有的单位没有严格专项资金管理,使公用经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等挤进专项资金;有的单位未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各种费用实报实销,经办人员没有控制意识,造成资金浪费现象;有的项目竣工验收时,只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验收,未对资金进行检查验收,使专项资金处于失管的状况。

(二)项目资本金缺口大,投资计划不能实现。部分专项资金要求地方按比例配套资金和单位自筹资金配套,有的地方财政困难或者单位自筹资金困难的,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项目不能如期开工或者按计划完工,甚至影响工程质量。

(三)财务管理不严,核算不规范。一是未实行专账核算,与其它资金混在一起核算,二是结算手续不完善,如白条借出工程款,不开据税务发票,三是工程项目不附材料清单,四是不以审计结果作为结算依据,而是以工程概算编制竣工结算书后,按承包价开据税务发票报账,五是大额专项资金的拨付由个别领导或者经办人个人决定,失去了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

(四)项目后续管理缺乏。一些项目规模小,分布广,管理难度大,后续管理费用高,难以落实,使项目后续利用不充分,项目长期效益不明显。

三、完善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方法及建议

(一)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严格专项资金支付,严格核算管理。对专项资金要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严格按照规定的用途和标准使用项目资金,严禁挤占和挪作他用,不能擅自更改批复的项目地点、性质、内容、标准和规模,不能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 严格财务管理,对项目投资、营运成本要进行严格的控制,严禁白条入账,防止弄虚作假,项目验收前须进行峻工决算审计;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按照项目进度计量支付资金。专项资金的核算行政单位在“经费支出”下设“专项资金支出”、“拨出经费”下设“”“拨出专项资金”,“拨入经费”下设“专项资金拨入”,事业单位会计设置“专款支出”、“拨出专款”和“拨入专款”核算专项资金,下设各项目明细科目,年底结余资金分别记入结余(专项经余)和事业结余(专项结余)科目。

(二)加大筹资力度,弥补项目资金缺口:项目资本金的资金来源,首先立足于政府预算(包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同时,各地要加大筹资力度,认真落实配套资金,对于项目资本金仍有缺口的,地方财政在按规定程序使用年度超收收入时,要相应增加项目资金投入。此外,项目单位还应积极寻求市场来源,大体上有两种方式:银行借款或者从资本市场上融资,这时,银行、基金、保险公司、投资机构、个人等都能成为投资者,根据当时市场的接受程度、融资量需求和资金成本项目单位或者通过债务或者通过股本获得资金。

(三)强化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单位内部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建立健全专项资金审查和监督制约机制,及进发现并制止专项资金使用违法违规现象,确保项目资金规范使用。积极接受财政部门监督检查。财政业务处要在搞好部门预算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预算执行、监督资金使用、参与部门发展上来,实现对财政资金全过程的控制,建立起专门监督机构的检查与业务处室的日常跟踪相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

(四)加强项目资金绩效评价。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是指考核部门公共服务的成本耗费和效率水平,根据不同项目支出结果,比较项目之间的社会成本效益,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比较不同支出组合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以及单一项目实现效益情况。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有赖于项目资金核算提供的会计信息,而实施绩效评价又能促进项目资金进行规范核算。进行综合评价,可以规范资金使用范围和标准,判断资金使用效率。实施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可以在事前,也可以在事中或事后。事前评价,有利于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事中评价,可以分析研究项目进展情况,及时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事后评价,则可以审查和评价对项目支出成果是否符合目标要求。通过建立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分析制度,对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资金结构,规范会计核算,强化监督管理,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完善项目后续管理,发挥项目投资的长期效益,促进经济发展。积极指导各项目点后续维护,明确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健全完善后续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多种渠道筹集,加大政府滚动投入,整合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资金,巩固、发展、提高项目已经取得的效益。

综上所述,专项资金的投向体现的是公共财政的理念,发挥政府调控功能,突出以社会事业的发展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在国家对专项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的今天,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使群从满意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融资方式;创新;投资

[中图分类号]F5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2-0121-02

1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高速公路在世界各地得到高速的发展。高速公路一经出现,就以快速、舒适、安全等特征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高速公路发展到了今天,不仅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交通现代化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高速公路在各个国家的运输方式中都在发挥着特有的重要作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和高速公路建设存在着重要的联系。在现在科技和经济都在日新月异发展的大环境下,高速公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各个国家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

我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在世界上处于第二位的位置,但是落实到人头上就会远远的落后于其他国家,所以,我国要加大力度促进高速公路的发展。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中,资金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如果高速公路建设的融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

2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的具体特点

要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特点进行分析,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主要融资主体是政府,投资的主体比较单一。当时的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各级地方政府的拨款,中央拨款主要在国道和国防公路的建设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但是公路发展已经严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了,为了缓解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瓶颈”,国家和地方积极的对投融资方式进行创新与改革。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措施,我国的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有了相应的发展,由原来的单纯依靠政府到现在向银行和社会发放债券和股票等渠道,投资的主体逐渐转变为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外商等多元化的主体。我国现在的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21投资主体多元化

现在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特征,经营性的高速公路项目按照投资主体主要可以分为非政府投资主体和政府投资主体,其中政府投资主体又可以分为中央政府投资和地方政府投资。高速公路的建设现在主要以地方性的投资为主,中央对车辆征收的各种费用只是一种必要的行政手段,这样的投融资方式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建设高速公路的热情。非政府投资的主体主要包括个人、企业和外商,因为企业经济实力的加强以及政府一些优惠政策的制定,吸引了一些企业加入到高速公路投融资的主体中来。

22融资方式和资金来源的多样化

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的财政专项资金和资金市场融资。其中财政专项资金还包括各种国债和地方债券,对公路征收的各种税费等。资金市场融资的渠道相对较多,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票以及企业债券等。随着市场融资方式的不断增多,高速公路建设融资体制改革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的现状与问题

31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的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拥有最大规模高速公路网的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公路建设投资逐渐增加,但是因为资金的供给不足,很多已定的路线建设只能延迟开通,由此可见,高速公路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需要对融资的渠道进行拓宽,在政府的指导下,使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可以对民间资本进行吸引,还要对地方政府投资进行争取,另外,还可以通过发放债券、基金等方式使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供给得到相应的增加。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始终在沿用政府指导性的投融资体制,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包括银行贷款、吸引外资和公路建设资金等。其中,政府性投资是公路建设中的主要投融资渠道,近年来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使国民经济得到拉动。公路建设资金是政府批准的专门用于公路建设的资金。债务性融资主要包括银行贷款、高速公路债券和外资借款等。股权式融资主要是一种对股份制改造筹资进行利用的筹资方式,该融资方式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企业融资在现在来讲还是一种条件不成熟的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方式需要项目的业主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并且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32现行投融资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321现行投融资机制的模式比较落后,投资主体较单一

长期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虽然近年来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建设,投融资体制得到了相应的改善,但是投资主体还是没有改变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

322投融资的方式较单一,渠道较狭窄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建设债券、地方政府融资和银行贷款等渠道,其中主要以中央财政拨款作为融资的主要来源,市场化的融资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323高速公路建设的法律保障相对滞后,相对应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够我国关于高速公路建设的法律不是很健全,仅有的说法也是非常简单和笼统的。经过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渐走向完善,同时,社会经济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在的高速公路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生活的需要。到现在为止,仍然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为民间融资做保障。为了高速公路的长远发展,我国必须要加强立法,制定与民间资本加入到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政策。

33创新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必要性

创新高速公路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对高速公路建设机制进行创新可以更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完善打破了原有的管理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经济体制的调节作用,同时激发了民众的投资热情,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发展之下,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增长的水平。我国社会主义有了现在的发展水平与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但是因为高速公路投融资渠道窄、主体和方式单一等,对投融资机制的创新要求已经显得非常必要。

34创新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的可行性

(1)国家已经将高速公路建设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项目,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了大力的财政支持。但是单一的投融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大规模发展的需要,所以,必须要加快高速公路投融资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步伐。对市场机制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市场融资逐渐走向规范化,还要积极地将民间团体拉到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领域中来。

(2)现阶段,国内外的学者和专家已经对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机制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分析,充分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提出了一套符合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理论,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借鉴与理论基础。

4国外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给我国的启示

41我国的投融资应该开征燃油税和土地升值附加税

高速公路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产业,高速公路建设要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我国现在普遍征收车辆购置税,除此之外,还可以增收燃油税等税种,征收来的资金可以作为国家公路建设的专项资金,在需要的时候投资给高速公路等交通建设。从相关的国外经验来看,燃油税是一种稳定的筹资手段,可以很好地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投融资。现阶段我国正处在改革深化的关键时期,国家可以通过具体的研究和深入的调查对车辆征收燃油税和燃油附加费,可以取代现行的养路费,这将是一项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做法。

42适当地使筹资渠道得到拓宽

在现阶段,我国的居民个人存款额比较大,但是投资的方式比较单一,针对这种现状,可以针对我国居民发放高速公路的建设债券,这样的投资方式将会是非常有前景的。可以在国家的引导下,在利率合理的条件下,鼓励政府发行高速公路债券、基金。

43要积极改变国内的投资环境

为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健康发展,政府可以为投资者进行担保,减少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使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得到增强,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本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中。对高速公路的收费标准进行规范与完善,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前提之下尽量使收费发挥到国民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收费的高速公路完全可以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稳定的来源。

5结论

本文提到的高速公路的投融资方式是一种充分结合我国国情的方式,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开辟出了一条新道路。如果想要多渠道的获得高速公路建设的投融资,就要摆脱传统的观念,在观念上进行创新。本文提出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新型投融资方式,为高速公路企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方向。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投融资方式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将存在不适应甚至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合适的投融资方式进行创新的选择与发现,从而不断地促进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雄,曾祥记,沈君玉,等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体系研究与风险防范对策[J]. 交通财会,2008(1)

[2]罗丽萍全球金融危机下BOT融资方式政策创新的探讨[J]. 交通财会,2009(3)

[3]蒋飞雪关于拓展我省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渠道探析[J]. 铜仁学院学报,2009(4)

第5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多层次金融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9)04-0028-05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一)中小企业数量逐年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中小企业数量日益增长。根据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数据显示,规模以上中小企业2002年为231074个,2006年为299276个,增幅达29.5%。

(二)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中小企业在其快速发展中,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利润总额、利税总额连年增加。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建设,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三)中小企业就业贡献突出

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日益增长,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就业矛盾。2001年,中小企业就业人数占全部企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为60.9%,2006年这一数据接近80%。

(四)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趋强

不断发展中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逐渐加强,中小企业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结构简单、对市场反应灵敏,所属行业广泛,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数量多、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据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年鉴》数据显示,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都由中小企业完成,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的新生力量。

二、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现实分析

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显著,但是融资困难也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现实中,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呈现以下六个方面的特征。

(一)银行信用融资仍是中小企业主要外部资金来源

银行信用融资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所建立的信用关系。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外部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仍然是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以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为例考察中小企业贷款情况,从2000年到2006年,这两种类型的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的贷款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中所占比重较低,最高的年份2000年只占6.76%,最低年份2006年只占3.95%。可见,中小企业虽然以银行贷款为主要资金来源,但是获得银行贷款并不容易。

正因为此,2005年银监会开始陆续出台系列措施试图破解这一难题。2005年7月出台的《银行业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中就提出,建立和完善小企业贷款的“六项机制”,包括建立小企业贷款利率的风险定价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

近年来,许多商业银行在部门设置上特设中小企业融资部,同时,各商业银行也积极创新金融工具,增加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比如,工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流动资金、打包贷款、账户透支等贷款类产品,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贸易融资产品,以及工程保函等信用支持工具。建行提供的金融服务主要有“成长之路”和“速贷通”两个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品牌;并为此对业务流程进行了再造,加大了授权力度,贷款实行客户经理和有权审批人双签审批的形式。农行也于2006年推出了主要为小企业量身定做的小企业简式快速贷款业务,只要在房地产抵押或质押担保的前提下,不需要评级和授信,根据提供的抵(质)押物即可办理贷款,贷款金额最高可以达到200万元。中国银行于2007年推出供应链融资创新产品――“融易达”,为围绕核心企业提供原料和配件供给的中小企业消除融资难题。这些举措,促进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支持。

(二)证券信用融资尚在起步阶段

证券信用融资是指企业发行股票或债券筹集资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证券信用融资迅速发展,企业利用证券信用融资额从1992年的777.80亿元,发展到2006年的1399亿元。上市公司总数2007年底达到1554家,市值为327100亿元。对于中小企业,2004年5月,深圳交易所开通了中小企业板块,当年有37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在该板块上市,截至2007年底,共有202家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市值为10646.84亿元。中小企业无论是上市数量,还是上市公司市值都极其有限,远远满足不了中小企业股票融资需要。

从债券市场融资情况看,我国债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但是,中小企业几乎难以跨入债券市场进行融资。我国《公司法》和《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中小企业不能发行债券,但是中小企业一般难以达到上述法规中的一些规定要求。如《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发行债券的股份公司的资产净额不低于3000万元人民币,有限责任公司的资产净额不低于6000万元人民币,众多中小企业无法满足这些条件,债券融资规模非常有限。

(三)商业信用融资潜在功能被充分挖掘

商业信用融资是指企业之间彼此提供的以商品为对象、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融资。限制商业信用运用的禁令取消后,商业信用在我国得到了一定运行,企业认识到商业信用有助于解决企业产品“卖不出和买不进”两难的矛盾,充分利用商业信用这种灵活便利的方式来推销产品和进行资金融通。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有赊销与赊购,对应就形成了应收账款与预付货款。

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选择部分甚至全部以信用形式进行交易,形成了较高比例的应收账款。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全国东、中、西部选择有代表性的六个城市的1105户中小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样本企业支付一笔采购货款的平均时间为37天,而收回一笔销售货款的平均时间却为55天,收回比支付货款的时间多出近20天。通过企业与大客户和大供应商之间交易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企业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情况可以发现,企业平均应收账款比平均应付账款多243万元,应收账款的平均时间比应付账款的平均时间多51天,收回一笔销售款比支付一笔采购款平均多用12天,造成企业资金周转困难。在过去五年中,有58.6%的样本企业出现过货款被拖欠的情况,其中46%的企业被拖欠的货款收不回来;企业不能如期偿还货款的首要原因是本企业的销售收入没有如期到账。另据央行调查数据显示,中小企业总资产中大约有60%是应收账款和存货等动产。应收账款的增加,一方面说明中小企业相互间建立了商业信用关系,利

用了商业信用融资解决资金不足的困难;另一方面,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又使许多中小企业陷入新的资金困难中。如果能盘活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为充分发挥商业信用融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作用,盘活中小企业应收账款,2007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上海宣布“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正式上线运行。这套在上海落地的系统,将为各银行日后大举拓展应收账款等动产质押业务提供关键的支撑平台。做大应收账款质押业务,而允许应收账款抵押融资,将有利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登记系统自运行以来,已平稳运行一年,登记量和查询量稳步上升。截至2008年9月,登记系统累计接受登记超过3万笔。从登记业务类型来看,登记系统累计接受的初始登记中,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占比约为80%,应收账款转让登记占比约为20%。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拥有的可以抵押担保资产十分有限,以应收账款出资,扩大了企业可以担保的财产范围,降低了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难度。从登记情况来看,我国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担保融资在覆盖面上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还很大。截至2008年9月,出资人为中小企业的初始登记有1.3万余笔,占总初始登记量的一半有余;依据初始登记中选填的主合同金额,可估算出资人为中小企业的初始登记的主合同金额累计约为8110亿元人民币,约占所有初始登记主合同累计金额的35%。

根据登记系统数据的抽样分析,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呈现以下特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比较集中的是制造业、经营基础设施和水、电、气、暖供应的中小企业;用于融资的应收账款类型主要有销售款、公路、桥梁等不动产收费权、医院、学校、景区的门票收入和工程服务收益权等;为中小企业提供应收账款融资的授信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四)国家信用融资支持力度加大

国家信用融资是以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筹集和运用财政资金的一种再分配形式。它包括国家运用信用手段筹集财政资金和供应财政资金两个方面。当国家以信用方式投放资金,企业可以接受国家信用来进行融资,中小企业也不例外。

《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以来,中小企业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2003年,财政部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2004年又设立了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而且财政资金安排额度也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安排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超过了15亿元。共确定170个项目作为2004年财政专项发展资金项目,占各地区申报项目的46,6%。170个项目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1亿元,新增就业岗位9400个。对中小企业重点支持项目分为四类:“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推广”项目37个,占项目数的21.7%“地区产业优势”项目60个,占项目数的35.3%;“农业产业化”项目34个,占项目总数的20%;“为大企业提供配套产品”项目39个,占项目总数的22.94%。在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中,许多项目已经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国务院于1999年5月批准建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是目前国内唯一面向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设立创新基金是为了扶持、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截至2003年底,创新基金累计受理申请项目20267项,申请资金总额298.8亿元;共批准立项项目4946项,实际资助金额为34.6亿元,平均资助强度为70万元。2004年,创新基金收到申请项目4925项,立项项目1464项,安排资助资金总额82719万元。

除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外、中央财政近年来还先后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平台式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六项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截至2007年末,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这六项专项资金近170亿元。

(五)国际信用融资门槛较高

国际信用融资是指各国的金融机构、公司企业或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提供信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国际信用融资的方式越来越多,包括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补偿贸易、外商投资、境外发行有价证券等,实际利用外资规模逐年增加。相对而言,只有极少数中小企业能够利用国际信用融资。

以中小企业海外上市为例,我国中小企业在海外上市的目标市场比较多,最初选择的主要有:美国纽约NASDAQ、新加坡SES-DAQ、香港创业板等;近些年来,英国伦敦AIM、日本东京创业板和韩国创业板也渐渐受到中小企业的关注。海外市场在发审机关、发审制度、发审时间上都比内地简化,发审便利。中小企业海外上市,既可以拓宽融资渠道,也可以在海外资本市场严格监管下,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但是,中小企业海外上市成本高于内地上市。比如,美国纳斯达克筹资成本一般在筹资总额的13%~18%;香港创业板上市包括保荐人费、法律顾问费、会计师费等,三大费用约250万-450万港元,上市后还需要更高的成本维持上市公司地位。

根据李岩、冯德连(2007)对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研究发现: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经历了三个阶段――启蒙阶段、成长阶段、较快发展阶段。1998年以前是启蒙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海外上市刚刚起步,平均每年只有两三家企业上市。1998-2002年是成长阶段,这时借助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中小企业逐渐增加。2003年以后为较快发展阶段,甚至在2004年第一次超过了大型、超大型企业的上市数量,达到了35家。从海外上市中小企业的区位分布看,到2005年我国中小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等16个地区,其中北京、广东和江苏名列前三甲,占据了近三成的上市公司,许多地区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纪录为零。

(六)租赁信用融资未能充分利用

租赁信用融资是企业作为承租人在租赁期内租用设备,通过融物达到融资目的。我国租赁业从无到有,在缓解企业资金不足、促进企业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租赁由于具有融资与融物相结合的特点,在办理租赁时对企业资信和担保的要求相对不高,所以非常适合中小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普遍存在设备比较落后、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大多数中小企业需要资金更新设备、改造技术。从现实看,尽管银行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数量还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发行有价证券融资门槛更高。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小企业可以将租赁信用融资作为补充资金来源渠道。然而,许多中小企业对租赁信用融资认识不足,没有利用好这一融资渠道。

三、增加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

要逐步改变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需要从完

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的角度,寻求增加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路径。

(一)增设中小银行金融机构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多种性质银行为辅的带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体系,现有的银行成为中小企业主要的外部资金供应者。但是,在我国银行体系中还缺乏以中小企业为主要业务对象的中小银行金融机构,要增加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有必要增设中小银行金融机构。

一是增设中小商业银行。中小商业银行在市场定位上,应明确以中小企业为核心客户,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以金融零售业为业务经营方向,积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增设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由财政出资组建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基本职能定位是:制定有关中小企业的发展计划和方针政策,督察有关中小企业的发展计划和方针政策执行;对有关中小企业立法提出建议;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向中小企业提供咨询等服务。

(二)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工具

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小,资金需求面广、资金需求额度较小。为此,金融机构应该在已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工具基础上,开发更多的金融工具。

一是开发贷款类金融工具。四大银行以及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设立了中小企业融资部分,设计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打包贷款、速贷通、融易达等金融工具。这些还满足不了需求,应进一步开发贷款类金融工具,开发推广收费权质押贷款、仓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等金融工具。二是发展有价证券类金融工具。中小企业通过发行有价证券,能够以直接融资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弥补间接融资的不足。截至2007年底,虽然我国有202家中小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但是,众多的中小企业没有机会利用股票这一融资工具,能够利用债券融资工具的中小企业只是凤毛麟角。所以,需要进一步发展股票融资工具,创新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工具,设计适合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三是建立中小企业基金。通过发行基金份额,筹集资金用于中小企业发展,产生合理回报,再回馈基金投资者。

(三)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

现有的金融市场体系中,仅有中小企业板是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增加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还需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

一是拓展中小企业板市场。中小企业板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进一步拓展中小企业板市场,需要继续加强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为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适当放宽中小企业的发行上市条件,简化发行审核程序。二是建立创业板。创业板市场定位不同于中小企业板,以成长型中小企业为对象,选择成长型中小企业标准比中小企业板略低。三是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市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包括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市场和中小企业债券交易市场两个层次。在促进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同时,要以发展中小企业债券发行市场为基础,以发展中小企业债券交易市场为两翼,推动两个层次的市场互补、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岚,银行创新:为中小企业融资解难[N],金融时报,2007-07-20

第6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优化

一、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间存在相互促进作用

通过对全国30省/市人均GDP与高速路网密度、每公里高速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见表1),这表明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即是说,高速路网越完善的地方其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过来又会提升高速公路收入,两者存在相互促进的作用。

表1高速公路与社会经济相关性分析

注:数据来源各省/市公布的收费公路信息表(2010)、统计年鉴(2010);** 显著水平为0.01。

二、高速公路发展“困局”

我国高速公路的跨越式发展,对缓解交通运输瓶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带来了沉重的债务。截止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负债1.91万亿元,是2010年高速公路总收入2434亿元的7.8倍,约为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总和的44.9%。债务问题已然成为制约高速公路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高速公路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当前,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投资、信贷资金、市场融资等(见图1)。在现有多种融资方式中,银行贷款所占比重最大,截止2010年底,全国高速公路累计建设资金有2/3是来自银行贷款。对银行贷款的过分依赖,造成了高速公路行业风险集中,融资成本居高。随着“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建设贷款陆续进入还贷期,高速公路行业将面临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

在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中,银行贷款的一枝独秀,直接反映出政府投资的欠缺。一般而言,当政府全额投资高速公路,并将其作为交通公共产品供社会使用时,高速公路100%表现为公共性和公益性;当政府财力不足,通过引入市场资金来发展高速公路时,高速公路便会衍生出市场属性(商品性和垄断性)。当前我国政府投资的欠缺,使得高速公路的基本属性被淡化,市场属性突出,导致了社会和公众对高速公路本质属性的质疑与不满。市场融资方面,我国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股票融资、债券融资以及BOT融资等多种形式的市场化融资机制,但因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以及国内资本市场尚不完善,外加高速公路对国家政策法规的依赖性大,在建设与管理方面缺少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高速公路市场融资受到了较大制约,这反过来又助推融资成本的提高,加重了高速公路企业的负担。

三、破解“困局”──优化融资结构

首先,政府应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健全高速公路投融资管理体制。可以建立国家高速公路系统专用基金,使得高速公路建设有一个比较稳定和充足的资金来源。其次,完善资本市场高速公路融资运行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如加强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二级市场培育,扩大公路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允许除中央债券之外的企业债券上市交易,使公路债券真正走向市场,降低高速公路企业融资成本。再次,规范经营权市场管理。坚持收费公路政策,推广BOT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同时通过收费公路专项清理,规范高速公路收费,引导行业健康发展。最后,借贷外资投资高速公路。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具有融资量大,使用期限长,资金成本低等特点,非常适合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高速公路融资结构,降低资金成本,对加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程,促进高速公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坚,王金余,张妍.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应当及时转变[J].综合运输.2011(12):10~13

[2]胡海燕.关于高速公路投融资体制的探讨[J].交通世界.2011(24):144~145

第7篇

资金审计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项目的重要环节,本文仅从分析资金来源角度,谈谈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审计中应关注的几个环节。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来源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分别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社会机构、被保障对象和相关企业自筹等构成,按照《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0]95号)及《关于做好2013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资金筹措等相关工作的通知》(财综[2012]99号),资金的来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1)中央政府部门:每一年政府的相关部门都会对补助资金的金额进行预算:中央财政部门发放的廉租房的住房保证的资金,首先,这些资金需要优先用于租赁补贴的发放,可用于购买、改建或租赁廉租住房支出。

(2)省级机关单位:有省级的财政部门对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预算。

(3)市县级单位:用于廉租住房的安置的预算资金,从整体的土地让收收益当中根据不小于10%的比例属于廉租房的保障资金:住房公积金的增收的效益扣去其余必要费用的所有余额;

廉租住房、公租住房租金收入;政府债券安排;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4)其他。如社会捐赠等。

二、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关注的几个环节

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审计内容归纳起来, 实际上就是关注资金筹集、管理、使用三个环节,分别是沿着资金走向这条“线”来开展审计, 做到“ 面、线、点” 三结合。

(一)资金筹集的合规性

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筹集环节审计,就是审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是否按照规定的渠道和要求足额安排和筹集资金,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地方财政是否将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安排,是否按照国家政策要求足额配套资金;第二就是关注住房公积金的收益状况,其对于的资金是否按照规定都使用在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当中;

三是关注土地出让收入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是否达到标准,是否存在地方政府违规减免和欠征土地出让收入问题,出让土地净收益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比例是否不低于10%;四是关注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否全部上缴国库管理;五是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各项税费减免和金融支持优惠政策是否执行到位,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等社会融资计划是否落实,重点揭示财政投入不足、违规收取税费、抬高融资成本等资金筹集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通过取得所需资料,掌握保障性安居工程各项资金来源、结构和规模,包括中央预算资金、地方预算资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收益和社会捐赠等将各个渠道所获取的资金,进行统一计算、得出一个总的数据,并对其资金来源的渠道进行分析,保证资金的来源的合理合法,调查是否有资金使用不明的状况。

(二)资金管理的合理性

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管理环节审计,就是审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资金分配、拨付情况,是否无依据分配、滞拨截留和闲置财政补助资金,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财政部门是否滞留下级财政保障性安居工程专项资金和租赁补贴,通过汇总财政下拨资金的指标文件,与收到上级财政拨付的指标文件进行对比,反映财政部门滞拨截留下级财政资金的问题。二是关注财政部门是否将属于本级使用的保障性住房资金及时分配至具体项目,由财政部门填写的账户情况表以及资金明细账,统计跨年度未使用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反映资金未分配,导致滞留、大量结余、闲置等情况,同时关注资金结余、闲置的原因。第三点,就是对保障性住房主管部门的工作力度的检查,检查其有没有按照相关条件的规定,及时的发放资金,有没有拖延发放的情况,有没有擅自使用资金,借助于检查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工程的进度情况,调查相关工程有没有按照进度的要求及时拨款,对于欠拨的状况。需要对其实际原因进行充分了解。第四点就是检查相关的部门以及相关施工单位有没有根据相关单位的规定对工程的总体资金进行仔细核算,确保资金都被使用到了应该使用的地方,调查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以及工作的力度,管理当中有没有不到位的地方,有没有管理层混乱的状况。

第8篇

一、美国低收入住宅开发资金来源介绍

(一)州政府或当地政府提供开发资金。“社区发展补助计划”(CDBG),是将住房建设、都市重建和其他住房资助计划结合在一起,并将资金分配给各州和地方政府,旨在促进社区的发展,资金由当地政府或州政府提供。这种计划都是针对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群体的,并规定不低于70%的CDBG资金必须用于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群体。CDBG资金还用于消除和阻止贫民区及其不良影响,满足社区的需要确保当地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家庭计划,是激励具有创造性的州、地方和联合合作伙伴共同进行社区住宅开发以满足居民需求,尤其强调的是非赢利组织和基于社区基础之上的住宅开发组织。通过家庭计划,联邦政府会拨款给当地政府单位以及印第安部落,为低收入或非常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住宅和经济适用房。

专用基金、债券、优先偿还的贷款取得的资金来源。国家、州和市立法机构常常授权给社区住宅开发部门或住宅财政机构为经济适用房开发制定贷款计划。这部分资金通常来源于专用基金、政府税收、债券收益以及优先还的贷款。立法机构要求这些住宅机构将这些资金用于满足特定的住宅需求,如低成本出租房的翻新或经济适用房开发。同时,容许这些机构调整贷款条款来满足某些项目的特殊要求。

(二)联邦政府提供开发资金。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的住宅开发的贷款资金来源。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提供资助金、从其他借款人那里获得的担保贷款和每月的租房补助。同时,它还提供资本预付――在住宅项目完工投入使用时需要在一个特定时间或较灵活的时间内偿还贷款的免息贷款。

针对授权区和授权企业社区的贷款资金来源。目的是为了提供税收奖励、资助金和贷款给指定低收入地区――即授权区和企业社区,为这些区域创造就业机会,扩大商贸和帮助人们寻找就业。对于授权区和企业社区,居民可以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来,他们可以决定在他们周围建设什么项目和进行哪些改造,也可以给开发商和地方官员建议如何来分配资金以及未来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

农村住房服务局、农村合作社提供贷款为农村低收入或中等收入的农民联合合作开发的住宅项目。这些资金用于人口达到2万的社区,对于人口在1~2万的镇,申请人需要在当地农村住房服务局咨询看能否获得贷款。

(三)私人赢利实体提供开发资金。商业银行为经济适用房的开发提供很好的资金来源。

储蓄贷款,储蓄贷款的主要资金都是客户的存款,这些客户的存款使得储蓄贷款公司有能力对外做永久性长期贷款。1989年财政机构改革法案通过储蓄贷款公司为非赢利住宅开发商提供特殊的贷款机会。为了应对危机事件,国会要求储蓄贷款公司建立经济适用房计划。

人寿保险,人寿保险公司是房地产投资长期永久性融资的主要来源。例如,公寓楼和商业中心的建设等。由于投保人定期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保险费,这笔费用使得保险公司拥有了稳定的可以计算的资本现金流。由于它们的商业性质,人寿保险公司非常适合提供永久性融资。公司稳定和可靠的资金容许他们提供长期贷款给借款人。

养老金,员工在退休前每年上交一定数额作为退休后的养老金。因此,养老金和人寿保险一样,也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也比较适合提供稳定而可靠的永久性融资。

(四)私人非赢利实体开发资金。企业基金,目的是寻找美国所有低收入者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能承受的住房来摆脱贫困逐渐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

国家社区发展协会(NCDI),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给非赢利社区开发公司来改进城区内部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它将15个主要的国有企业、基金会、住宅和城市开发部、地方公共和私人组织的资源组合到一起,与社区开发组织共同努力致力于社区住宅开发、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机会并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服务水平。

社区经济协会(ICE),目的是为了促进社区的发展,尤其是促进低收入社区的发展。同时,ICE还为城市和农村社区的开发组织提供技术援助。它提供资本金给那些开发商、对社区投资感兴趣但缺乏技术专家、缺乏识别社区投资机会和社区管理经验的开发商。

低收入住宅基金(LIHF),是国企性质的非赢利社区开发机构,主要解决的是低收入社区开发资金的缺乏提供财政支持,以及解决在社区开发组织及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贷款利息也在社区可承受范围内。

经济适用房贷款银团,是财政机构的一个中介部门,它用来整合资源和分担贷款风险。银团可以是国有的或者是地区性的。参与的单位小到最小的社区机构,大到最大的国有银行。进行经济适用房开发的贷款银团是一个独立的组织,他们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贷款,也可以有自己的员工。大部分银团都非常关注公寓类住宅的新建、现有住宅的收购或翻新等项目。

二、美国低收入住宅开发资金来源的启示

(一)从政策上讲,美国政府通过法律保障低收入住宅资金能够及时和足够地投入到位。美国政府先后通过了《住宅法》、《城市重建法》、《国民住宅法》、《住宅与城市发展法》等,并由特定的部门来负责开发事宜,提供低息贷款来鼓励人们投资低收入住宅建设,他们通过政策方面的优惠方式来动员全民力量,如一些协会、非赢利组织以及私人部门等一起参与到为低收入者、弱势群体建造房屋上,除了政策鼓励,在私人企业资金无法满足的情况下,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开发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因此它的资金来源非常多元化。

(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住宅建设。在美国,私人金融机构和政府金融机构都经营房地产贷款,如个人住宅抵押贷款业务。像商业银行、储蓄放款协会、信贷协会等也经营房屋抵押贷款。同时,美国还有专门的信贷机构,如联邦住宅抵押贷款公司、联邦住宅管理委员会等。

(三)美国社会保障体系非常健全。如针对残疾人的、老年人的以及一些弱势群体的专项资金用于为这部分群体建设住宅,使得为底层人士建房付诸行动,而不是纸上谈兵,因此社会底层人士的利益基本得到保障。

三、对拓宽我国低收入住宅建设资金来源一些建议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低收入住宅供应体系和房改金融业务的方针和政策,充分调动各个金融机构以及银行积极性,为低收入住宅开发建设提供贷款,确保低收入住宅资金来源。同时,开辟优惠利率的长期贷款的稳定渠道,用减免税收的优惠政策来降低开发企业的成本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