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数学教育与德育间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育是现代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教育,它有自己的学科系统性与独立性,但是它并不是始终独立于其它学科之外,一定程度上他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因此,德育教育与数学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德育教学大纲的明文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学科教学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径,对提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是大纲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除了运用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与公理等教学知识灌输这个手段之外,还要提高学生面对难题的自信心。他们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觉性,通常会运用一些学科领域的优秀学者取得的既得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达到思想上感化、心理上默许的目的,这样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民族自豪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取得了一定的德育教学的目的。同样,德育教学的效果同样会对数学学科的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的德育品质能够保证数学学习的顺利进行。在德育教学中,让学生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端正的学习态度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最基本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同样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一个有着端正态度、优良品德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是不用担心学不会数学的。
2.结合传授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数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释教学内容,指出数学概念中的相互辩证关系。要把数学教学与实践生产关系相互联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学科在实际生活的有力应用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渗透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之中。首先,数学知识本身就涵盖着无数的辩证关系,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本身就一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接受与学习。其次,在数学知识的教授过程中也,会是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比如,有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老师鼓励学生不放弃,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做起,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进步就会取得好的成绩。让学生知道了十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在的基础差不代表以后的数学成绩不好;事物的发展是循序渐进要经过一定的过程的,在成长进步的过程中要一步一步走,切记急功近利。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教育方式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老师的教育内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3.通过数学美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数学虽作为一门理工学科,但它拥有许多的美学因素。古代数学家、哲学家曾说:哪里存在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美主要是统一、对称、和谐、秩序的表现。例如,平面图形中,最大的美不在于它具有对称性,即中心对称和轴对称,而体现的一种集中注意的伟大精神,由于圆将无数零散的点,统一规律、和谐地、对称地、秩序地的排列,并形成一个封闭的图形,仿若一个大家庭,每个点成员都有自身的作用和存在的位置,同时又要遵循集中的纪律和规则。因此,可启迪学生,每个人就像处于圆上的孤立点,我们所处的班集体甚至是社会集体,就像是一个圆,集体的荣誉、形象离不开个体的努力,而个人违反集体的纪律,不能协调好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不存在于圆上的点,在集体之外游离,无法得到集体的温暖。因此,用形象且生动的语言,在学生的心田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
4.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
在数学学科中,有着非常严谨的逻辑推理,也有着丰富的哲理知识。针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的教育。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属于对点位置进行划定的工具,利用几何中的"点"同代数中的"数"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有序实数同平面点的对应,通过两个坐标点来确定一个点的平面位置。因此,可启迪学生,我们身处的社会就像一个无形坐标系,当我们进入社会之后,就好比平面内的点,都必须寻找自己合适的位置。通常个人的定位参数主要包括先天因素、后天因素两种,而确定位置的高低与好坏,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因素,个人是否能定位到社会上的某程度位置,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而获得。可告诫学生,中学阶段的你们处于人生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刻,每个人都应对自己和社会有着清晰、正确的认识,树立好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通过努力的学习终有一日会成才。
1.“德育为首”的要求没有落实
各校均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分数至上”与“片面追求升学率”;评估某个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师业绩等的唯一指标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学校的升学率等。德育工作表面上摆在首位,实际上只停留在文件、制度上罢了,并没有实质内容,学校则把工作重点首先放在了“智育”上。
2. 德育工作无目标或目标不明确不具体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许多具体的德育过程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教育者胸中无数,不知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比如小学、中学行为规范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二者有什么区别,教育者都不清楚。没有明确而具体的目标,其教育必定流于形式,名义上“加强”,实际上“淡化”,名义上“落实”,实际上“落虚”。
3. 德育手段形式化、单一化
学校德育工作通常大都局限在口头的说教上;局限在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上;局限在对学生行为的约束上;局限在对学生不良行为和不良意识的处罚上,甚至有人把实行的“德育工作”当成提高学生成绩的手段。也有不少学校把品德量化作为德育的“常规武器”大用特用。例如做好事加分,做错事减分,年终把每位学生的各项表现得分相加后再排等级便是一年的德育结果就完事大吉。至于学生在此“加减分”之后是否养成自觉的行为,以及平时如何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大部分教师却考虑很少,甚至没有考虑。学校德育形式主义和简单化的流行,就使学生的道德内化严重受阻。他们往往为追求表扬或为增加“品德分”虽作了符合规则的行为,但却导致了言行疏离等双重人格的形成。
4. 德育工作中的心理教育严重缺失
学校的德育工作注重公德,忽视私德,即重视对国家、社会、集体的公德教育,而缺乏对个人、自身、内在的道德教育,如自主、自立、自尊、自爱、自信等的心理辅导。
二、当前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 加强对校长的培训,树立“德育为先”意识
“一间好的学校,必有一个好的校长”。校长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决定了学校的发展方向。要解决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就必须加强对校长的培训,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提高对德育工作的认识,重新树立“德育为先”意识。并以德育基本任务为指导纲要,结合实际确立具体目标,制订实施措施,贯穿于学校的管理工作、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
2. 全员动员,人人参与;优化教学,渗透德育思想
学校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和政教处的事情,而是校园内每一个教职员工的分内事。而教学又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各科教学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因此,结合各学科特点,每个教师应积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使学生养成文明习惯。
3. 把“教之以事,辅之以理”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口头的说教、行为的约束、粗暴的批评、有损自尊心的讥讽、劳动惩罚和形式主义的“做好事”等德育手段,既简单粗暴,又极让学生反感,根本无法起到教育作用,更别说育人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对各种道理只是机械地记忆下来,并不能深刻理解,也无法很好地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德育工作中,应“教之以事,辅之以理”,以学生亲身经历的事、身边发生的事来教育学生明辨“是”、“非”、“美”、“丑”、“善”、“恶”,让学生有心灵的触动,再适当讲些道理,从而让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才能起到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4.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有条件的学校配备心理咨询师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应关注当前中学生三大心理卫生问题:一是中学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性成熟,不善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两性之间的关系而出现的早恋和青春期畸形心理;二是学习负担过重,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造成父母与子女、师生之间关系的紧张,更多的学生则因受不了过重压力而表现出抵抗情绪;三是中学生强烈要求独立,对成人的干预表示强烈的不满,他们与同伴无话不说,却常常与父母老师合不来,造成两代人的鸿沟。因此我们要多谅解学生,加强对话,交融心理。
关键词:学生;德育;教师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国际化程度显著提高。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这一大背景下,我国社会在理想信念、道德风尚、价值取向等方面呈现日趋明显的多样化倾向。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使学校德育领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发展形势下,从全球化的角度讨论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形成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棘手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德育的内涵
德育可以理解为教给人学会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并且使人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自觉,养成道德习惯。在我国,它是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被称为“教化”,需要长期的灌输和训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重视德育的文化传统,为我们当今德育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中国传统德育的主要内容如下。
培养仁者之心。《礼记·中庸》记有“仁者,人也”。在孔子看来,“仁”就是爱人,它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只有爱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也只有真正的人,才会真地的爱人。
重视人生教育。我国古代德育把对人生的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认为德育既要教育人做“洒扫应对”的小事,也要教人治国平天下的大道;既要授以陶冶人性的“内学”,也要授以齐家交友、事君治国的“外学”。
进行崇善教育。孟子把崇善教育列在德育的首位,“崇善”不仅在于自我完善,还在于“兼善天下”。张岱年先生曾说过,真正的人不可能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更不可能是一个“唯我独尊”的人,应是富于同情心,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
西方教育中没有明确的“德育”概念,但其“德育”确实存在。西方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是以个人为基础的,主张通过个人的奋斗获得幸福,民主、自由、平等、正义、责任是其基本价值内容和取向。以美国为例,其大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以爱国主义、法制教育为主的公民教育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学校教授学生政治、法律、道德知识,促使学生树立公民意识,明确权利和义务,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和遵纪守法。总体上,中国传统德育教人做圣人,而欧美的公民教育教人恪守作为国家公民的底线。
历来人们对德与才的关系有着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德育第一,有人认为智育第一。洛克认为“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是最不可缺少的”[1]。苏格拉底认为,智慧就是“最高的善”。对此,司马光所说的“德者才之帅,才者德之资”有其可取之处,首先德统帅着才,没有好的品德作为导向,才智很难有积极意义,个人成功需要正确的动机、强烈的兴趣、坚韧的毅力,更需要品德的支撑和维持;另一方面,人的品德对其才智有某些依赖性,如果一个人对品德规范缺乏认识,分不清善恶、美丑、对错,愚昧无知,其品德水准必定不高。
二、我国德育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中国社会文化多元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外来优秀文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新观念、新思想的形成。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一方面,学生的竞争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另一方面,传统的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受到巨大的冲击。从总体上看,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积极健康,政治上积极向上,学习上肯于钻研,其价值观和行为呈现出更加务实的特点。但我国德育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
(一)价值危机,道德意识淡化
千百年来,我国都以“仁者爱人”“诚实守信”为最基本的道德,对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言行一致加以赞赏。然而,部分学生缺乏某些基本的道德判断,主要表现有:艰苦奋斗的品质正面临骄奢逸之风的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互相攀比,期待不劳而获,怕苦怕累思想较重,不以勤劳节俭、谦虚谨慎、守信敬业为荣,对广大劳动者缺乏应有的敬重;诚信意识淡薄,认为老实人吃亏,表现为考试作弊、说假话等;粗痞化的改编严重混淆了青少年学生的荣辱观,许多承载正面道德教育的传统教材被改编得面目全非,卖火柴的小女孩成为促销女郎,《背影》中父亲大耍双节棍,闰土摇身一变成为古惑仔。社会道德观、利益观、价值观部分扭曲,各种不良现象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放弃自律,是非判断不分明
人是环境的产物,荀子曾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往往会养成良好的品质;在不良的环境中生活,常常会养成不良的品质。在校园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看到:一人走路抄近道践踏草坪,后面就有人跟着践踏过去;一人不排队,后面就会有更多的人拥挤上来。一些学生对种种不良现象麻木,甚至持容忍的态度。部分学生素质较差,表现为:一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考虑自己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二是一些基本的礼仪和文明知识欠缺,待人接物没有礼貌,社会公德意识淡薄。
(三)缺乏合作,集体意识淡漠
现代社会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生活毫无疑问是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因此必须充分重视集体的教育功能。现代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表明,集体生活中形成的凝聚力在成员心理上表现为认同感、归属感、力量感。全体对个体具有制约作用,对人格发展有助长作用。可见,参与集体生活是个体人格健康发展并实现社会化的条件。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缺乏耐心,忽视他人,脱离集体,在困难面前缩手缩脚,甚至破罐子破摔,心胸狭窄,嫉妒骄横,人际关系紧张,感情脆弱,焦虑不安,自卑感强烈等,这与忽视集体教育不无关系。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开发
第三轮的中职德育课程改革要求德育课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这就对德育的课程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学校道德教育既要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文明,传承人类社会的道德知识和信念,更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负责任地活在当下。“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应作为当代学校德育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
一、德育课程资源的涵义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德育课程资源,“即指可能进入德育课程活动,形成德育课程实施必要条件,并保证德育课程教学系统进行的一切素材和条件”。中职学校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德育有效进行的保证,它为德育课程及其实施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必要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德育课程及其实施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
德育的课程资源是教师们进行德育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没有德育课程的安排,教师就很难进行下去。同时如果没有德育课程资源的支持的话,德育教师们就很难对德育课程开展下去,就很难达到德育课改的目标要求。因此,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实现德育的教学目标,培养出更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文化资源结构单一
德育文化资源,包括传统中华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现代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外国德育课程资源等。以往,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和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开发传统文化中的德育课程资源存在着政治功利倾向,偏重德育和政治的关系,片面地强调国家利益、整体利益,突出政治性,忽视德育与个人德性修养的关系,轻视个人利益和个性品德修养,一些基本的、贴近大众生活的、有现实群众基础的内容继承较少,致使德育内容政治教育多、个人养成教育少。
我国中职学校中的德育课程资源比较复杂,一方面由于鉴定筛选德育课程资源条件有限,一些优质的德育课程资源不能及时、全面地被吸取利用;另一方面对有些德育课程资源不客观、不现实、理想化过重,任意拔高。例如对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和树立总是定位很高,远离群众,远离生活,让人可望而不可及,起不到一定的示范作用。上述原因使这些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资源在开发利用上很难做到科学合理,造成德育内容更新缓慢,枯燥,乏味,脱离实际,跟不上形势发展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可信度低,说服力差,学生不易甚至不愿接受。
(二)校内德育课程资源各自为营,缺乏整合协调
第一,学校对学科德育资源长期以来重视不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单纯讲授专业知识,尤其是手工课中只传授手工方法,丢掉了知识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法思想。二是各学科与相关德育内容断裂,不能将学科内容与德育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教育。
第二,德育工作者之间缺乏有效联系与沟通。一方面是德育教师队伍与德育管理队伍在德育实施过程中“脱节”,德育教师主要负责第一课堂,德育管理部门如宣传部、团委、学生科、班主任等负责第二课堂,这两支队伍在开展德育活动中往往缺乏沟通、协作,各自为政,造成教育重叠、断层。另一方面是非德育教职工队伍和德育教职工队伍“脱节”,非德育教职工认为德育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与己无关,工作中单纯完成自己的业务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观念淡薄,不能从各自的角度和岗位发挥对德育的影响作用,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潜在状况,德育队伍孤军奋战,德育课程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三、德育课程资源开发难的原因
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仅仅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而存在,他们并未真正融入到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去,并未与真实的、具体的、冲突化的道德情景和道德事件“相遇”,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的“幼稚化”、“脆弱化”以及在“长大成人”方面的滞后现象。
不仅如此,中职学校的德育还存在着两种需要反省的倾向:一是“虚无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虽然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业绩为出发点和归属,注重学校的“就业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虚无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场所的内在逻辑,忽视了学校固有的育人价值和责任担当,视学校为学生参与社会竞争的竞技场、知识场、功名场,将学生引向单向度的知识人、名利人、工具人。
二是“包办主义”倾向。这主要是指学校以“布道者”的角色扮演,以简单、机械的知识传递方式,不断向学生灌输各种道德信条,包办学生在学习做人或社会学习过程中的一切事务,从而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当事人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德性是在与环境不断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养成的客观事实。“包办主义”倾向忽视了学生作为道德教育主体的内在逻辑,将学生视为客体人、局外人、无知者,使本应在道德上不断自主发展的学生,长期处于道德上的“婴幼儿状态”。
德育课是一门复杂的人文学科,更是一门艺术,不仅需要有严谨的科学性,还需要有灵活的实践方法。随着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德育工作者应该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探讨,不断开发和利用德育课堂新资源,通过德育课堂上的教学,在学生中引起思想的共鸣和行为的转变,最终促进德育教学与学生教育双重效果的实现。
四、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的基本保障,是增强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实现德育课程的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广义的德育课程资源观,树立正确使用德育课程资源的观念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德育课程资源观问题。由于认识不够,一方面,许多有教育意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未被纳入德育课程资源范畴,其教育功能和意义没有被充分认识和利用;另一方面,不少教师不知道从哪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更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应当树立新的资源观,发挥各类德育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德育实施和发展服务。
(二)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方德育课程资源
广袤的中华大地,风景宜人,在游山玩水者眼里,它们是赏心悦目的风景,在德育工作者眼里,青山绿水是天然的德育课程资源,是陶情冶性的德育课程资源。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充分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把德育教育与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科普知识、地域文化知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走进生活、自主进行资源探索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三)活用教材,发挥其在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基础作用
教材一直是中职学校德育的主要资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尽管新课程改革凸现了课程资源的意义,使得人们不再把教材看作为金科玉律,它开始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平台、一个基础,是德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但从普遍情况来看,教材仍然是最基本的德育课程资源,仍是德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内容。关键在于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的情况,灵活使用教材,赋予教材新的内涵,不再“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简单说就是要活用教材。
教材既不是唯一的德育课程资源,那么在教学中,就可以把教材看成是开放的系统,根据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灵活教学,生成新的德育内容,使学生的个体经验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样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走进教材、理解教材”,然后要“跳出教材”。走进教材是为了了解教材的目标、要求、内容等,只有这样才能跳出教材,把要传授的知识技能和学生的情况联系起来,能为学生所用。
(四)整合校内德育课程资源
新一轮中职教育课程改革期望推动学校教育将立足点真正从传递知识调整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各学科课程标准中都强调实现道德及价值观教育目标,强调培养学生积极情感体验的态度目标,要求尽可能全面、深入地挖掘,展示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上的不同价值。而且德育追求的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它没有固定的模式或刻意的形式和程式,讲究的是“随风入夜”、“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它通常伴随着主体的活动自然而然地生发,水到渠成地推进。
在各学科教学中,既存在一些共性的德育因素,又存在具有较明显的学科特点的德育因素,探讨学科德育因素,就要客观地分析教育过程中德育时机和德育课程资源的载体。因此,激活蕴含于各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关键在于教师对其的开发利用,需要教师做有心人,充分认识到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的可贵价值,然后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适时有效开展引导,在学生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的思想、情感、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中职德育课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它需要我们合理利用德育课程资源,通过德育课程引导中职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冬梅.浅谈德育课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农村教育,2012(7):87.
[2] 李荆.德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3] 曹威.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现状与对策[J].科教导刊, 2013(12).
[4]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德育;德育实践;道德关怀教育
1当前大学生德育的突出问题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大学生价值取向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学生德育主流状况是喜人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第二,在文化素养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观念上认同严肃文化或高雅文化,可部分学生却在行为取向上偏好世俗文化甚至亵渎文化。面对文化建设,他们的认识和评论独到而深刻,“没有文化的人是粗俗的人、没有品位的人”,“受不了一些文化思想方面的平庸和浅薄”。而大学校园里,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学习焦虑、心情烦躁、信心不足等各种心理问题也常有发生,不少大学生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却轻视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被人称为“有知识,没文化”。
2大学生德育实践困境的原因
大学德育课的德育功能弱化主要原因:其一,大学德育课的目标太高、内容太泛,缺乏对大学生切身需要的关怀。许多人认为:“德”的内容就是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和审美素质,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德的核心和根本。这种目标的确立似乎很全面,殊不知这种无所不包的概括,严重地损害了德育的纯洁性,降低了德育在高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其二,大学德育课对现实问题解释乏力,缺乏对大学生现实需要的关怀。现在德育教材往往注重解释性和权威性,忽略对大学生现实需要的关怀,造成理论和实际脱节,容易陷入空洞的说教。其三,大学德育课的德育实践忽略大学生自身特点,缺乏对大学生德育内化途径的关怀。大学生思维方式、思想觉悟与以前相比有较大的变化,以前是“接受消化实施”;现在是“判断取舍实施”。大部分同学以自我为中心,以是否有利于自己作为思维的第一出发点考虑利己的多,考虑利他的少。而德育工作者缺乏对学生的接受特点的关怀,更是加剧了德育功能的弱化。其四,大学德育教师素质较低,缺乏对大学生德育应有的关怀能力。作为“心灵的工程师”的德育工作者本应该是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相关知识、较高的思想品德素质,应该是高校中最受尊重、最受赞扬的人。事实是,一些大学的德育教研室“架子大”,但实际只有两三个专职教师,其他的都是聘请各部门的行政领导兼任。
3道德关怀教育的内涵分析
3.1道德关怀教育的实质内容:人生美德系统的建立
对于大学生而言,人生美德系统应该有两个层次:一是底线伦理的遵守;二是道德价值观的确立。底线伦理指的是人们行为方式所应遵循的最基本的、最低限度的伦理要求和规范,它关注“人应该怎样行动才合乎规则”,是人之为人的基本的道德义务。所谓道德价值观就是人们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内化一定的道德规范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稳定的、有正确道德取向和价值评价的心理态度和价值观念。如果说底线伦理作为工具性价值观是大学生道德培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那么如何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是德育的真正目的,这应该成为大学德育课德育的重心。“守德”之人不仅仅是社会的根本要求,“有德”之人才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道德关怀教育的实质内容就是从底线伦理的遵守到道德价值观的培育。
3.2道德关怀教育的主客体关系模式建构:平等互助
美国著名的教育哲学家尼尔•诺丁斯最先提出“关怀伦理”和“关怀教育理论”,强调建立和维持关怀关系,双方在平等互惠的关怀关系中能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感,从而激发道德情感。高校师生的关系远不能与小学师生亲密关系相比,许多老师上课就是完成任务,忽略对学生实际问题的关心和解答,师生之间缺少应有信任和理解,又怎么谈得上德育的效果呢?每个人都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是“关系中的自我”。
4道德关怀教育在大学德育课的实践与创新
第一,道德认知:从学生的发展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实现”。不能偏离社会的需要。第二,道德感染:重视德育环境的营造。道德感染要达到切实的效果,就必须重视德育环境的营造。高校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就是校园,校园生活环境的优化、美化将为有效地实施道德关怀教育提供平台。第三,道德融合:道德教育的主体性激发。道德融合也就是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道德主体性的逐步确立。第四,道德升华:道德审美境界的追求。道德之美,是真与善的升华,马克思认为美的尺度就是人的尺度。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美就是一种充实和完善。美的境界是一种感召、一种向上、一种催动。
作者:赵凤霞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1.11.015
文章编号:1672-0407(2011)11-039-02收稿日期:2011-10-20
学校德育教育在多数国家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属于社会意识教育范畴。政治教育指形成学生一定政治观念、信念和政治信仰的教育;思想教育是形成学生一定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道德教育即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
从德育任务的角度说,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当代学校德育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道德判断力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思想品德课。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他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
笔者认为,中学学校德育教育应强调如下几点。
第一,加强师德教育。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示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政治理论水平。学校应定期地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做到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并针对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从而加强学校思想教育。要结合当前形势,在教学中坚持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同时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启发他们对学习必要性与目的的认识,从理论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人生道理。让学生建立最根本的道德标尺。
第二,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提倡个性发展教育。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二者缺一不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往往容易情绪化,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尚未定型,极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结合社会实践,联系中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挖掘和提炼,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使其学会自觉调节情绪、培养坚强意志、锻造良好性格等,在尊重发展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培养健康的审美观、道德观和人生观,讲究科学的育人方法,创造性地全面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1.化学实验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功能
德育是化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实验则是进行化学教学中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同时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问题目前是一个倍受注目的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从教育入手乃是基本途径,化学教育对此责无旁贷,化学实验则更是任重而道远。环境教育还应通过实验与社会环境问题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能力。
2.化学实验有陶冶学生审美情感的功能
化学实验及实验过程中蕴含着大量的、直观的美育素材,及时适度地利用这些素材组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从中感悟化学实验的内在美,而且还能让学生的科学情感在由美而思的过程中得到陶冶。通过向学生展示整洁规范的实验环境、形状多样的实验仪器、摆放有序的仪器装置、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等外在的实验美,让学生把在实验过程中对美的感悟充分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化学实验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育功能
和科学家进行的科学探究一样,探究性学习也具有问题特征、收集信息特征、假设特征、验证特征和评价反馈特征。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在回忆总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收集和整理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大胆假设或猜想,并通过化学实验对提出的假设或猜想进行证实或证伪。所以,化学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究性学习时验证假设或猜想的主要方法,也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法。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要不断研究开发适合于探究性学习的化学实验,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验而带来的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还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
4.化学实验是创新成功的重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02―0027―01
振兴中华民族需将道德修养的教育从小学生做起。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必须承担起塑造孩子人格的伟大使命。因此,如何结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抓住教学中的德育契机,适时渗透德育,使学生们在小学时代就建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小学德育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
一、确定集体奋斗目标,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教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引导学生共同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争创“文明班级”。让学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努力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具体的目标,可以激励学生向着目标奋进,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
低年级学生都向往能成为少先队员,因此,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通过少先队的具体规章制度使每一位学生对照自身行为执行。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或者开展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通过获得奖章等荣誉,激发学生的道德自律。
三、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好途径。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思考、讨论、归纳,学生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表面的,具体的。因此,有些时候还要将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既使其明理,又导其行,使学生知道该怎样做。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产生德育效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四、利用网络进行道德教育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具体,教育内容更丰富,教育效果更显著。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能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缩短时空距离,记录学生日常行为。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在网络资源中获取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采取讨论、演讲、竞赛等多种形式,力求让德育充满活力,让学生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五、注重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师的思想感情、处事方式、道德品质甚至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有着熏陶诱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认识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举动,往往被学生看到并模仿。而且,教师的人格不仅当时对学生有影响,在以后步入社会,还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处处从我做起,率先垂范。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材,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教师只有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断学习,加强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德育熏陶。
六、坚持正面教育
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因此,要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道理。以美好、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 ,从正面讲清道理 ,坚持以表扬为主 ,启发诱导。从关心和爱护出发 ,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课堂中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班风。
七、开展校内外德育规范活动
对学生在校内外生活学习的各种场景和情境进行规范引导。如,在上、放学的路上不能随便买小摊上的零食,让他们知道小摊上的零食不卫生,对身体健康有害处。遇到年龄大的老人或比自己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需要帮助时要及时帮助他们,通过帮助,与他们交流,让学生体会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的行为标准。总之,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每一环节、各种活动中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