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交媒体的功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以理论做导航,更新教育观念
课题组全体成员根据《指南》精神,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步骤等进行了认真讨论,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课题研究的目标。从优化教师个体素质入手,采用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自学、听专家讲座视频等多种学习形式,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课题培训和进修,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如,在幼儿园人手缺编的情况下,派出谢似钿老师参加了为期9天的福建省第十二期农村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组织教师参加了市里安排的“《指南》背景下教育实践活动探索”的系列专题讲座。每月幼儿园坚持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学习相关的美工教育方面的文章,如“《指南》艺术领域的理解与实施、实施《指南》,从改变教学设计思路开始,解读《指南》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等等,了解当前幼儿园美工教学新动态;同时在理论与实践过程中让老师们搜集日常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教师如何把握幼儿美工技能教学引导的度”、“幼儿美工教学如何解决技能教授与想象力之间矛盾”、“幼儿美工技能学习与创造力协同发展策略”“如何有效的实施美工活动分区教学”等问题进行探讨;极大地提高了全体参研人员的理论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注重环境创设,促进幼儿个体发展
《指南》中艺术领域提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操作材料是美工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构思、设计得以物化的基础,不同的物质材料具有不同的工艺性能和特征,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造型要求。
如:“花儿朵朵”这一主题的手工活动,第一次教师组织活动时,用了统一的范例,提供给了孩子们同样的制作材料,虽然孩子们制作出了比较精细的“各种各样的花”,但是,这时的孩子们只是在模仿的“艺术工匠” 。这种活动无法为孩子提供展示自我,体现创意的机会与条件。
这就体现了活动中材料的提供与幼儿活动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幼儿在解决问题上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发散思维。经过几次的集中研讨、修改、实践,教师在设计上做了调整,把活动室环境布置成四组,为孩子们提供了颜料区,折剪区、环保区、泥工区等。丰富的材料,自由的多种选择,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要,孩子们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一下子就扩展了创作的范围,他们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表现“各种各样的花”。
三、开展系列活动,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指南》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从感受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充分创造条件让幼儿学会发现和感受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并由此积累起丰富的感知经验进行艺术创作。系列活动设计能梳理提升幼儿经验。
如:“美丽的花瓶”
活动一《参观欣赏花瓶》,教师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带领幼儿到花店参观,观察花瓶,了解花瓶的基本形状,给孩子们展示花瓶与花的整体,让孩子们充分的感受了花瓶的美,孩子产生了花瓶、花、装饰的直接关系,他们感受到了花瓶美化环境的美感。
活动二《PPT欣赏花瓶》,ppt课件配上音乐,在音乐的渲染中一幅幅的浏览花瓶,孩子们又从另一个角度感知了花瓶,是一种情感的提升,但是PPT一闪而过的画面无法让孩子近距离的感知花瓶身上的花纹装饰。
图片展解决了这一缺陷,我们将图片长时间的展示在活动室周围,孩子们不断的近距离的欣赏,他们发现了花瓶身上的图案,并喜欢上这些图案。通过这样的不断的欣赏,感知,激发了孩子创作的欲望。
活动三《设计创作花瓶》,教师在美工区投放了颜料、排笔、剪刀、各种瓶子、皱纹纸、蜡光纸、毛线、彩色吸管、双面胶等材料,在活动室一角设计了花瓶展览台。幼儿自由选择材料,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花瓶:有的剪纸剪出花瓶的基本形状,有的幼儿拿起塑料J,将吸管竖着粘在瓶子上,无规则的进行排列装饰整个瓶子,有的幼儿拿起了玻璃瓶用黑笔在瓶身上画上图案,有的用颜料在瓶身上涂上不用颜色的大块的色块,这一次活动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获得一定的发展,但对于花瓶的表现方式比较单一,没有综合性的选择材料进行表现,很多提供的材料都无法得到很好的采纳与利用,还有一部分幼儿由于区域范围较小,失去了参与的机会。
活动四《手工坊》,教师投放一些手工作品(图片和小制作)供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模仿再创造。并调整、增加材料的投放,选择幼儿熟悉的,便于表达的材料,一下子就扩展了创作的范围,运用了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出了形态各异、不同材料的花瓶。可见活动材料的投放创设,直接影响着孩子思维的拓展,我们提供幼儿熟悉的,便于表达的材料越丰富,越能激发孩子的创作想象力。极大的满足幼儿动手动脑进行创造的欲望,并给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反映客观事物提供可能性,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发挥。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也得到了升华。
结束语
网民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转发、分享、状态等行为被看作是一种自恋式的
表演。大数据时代下,现代人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的“数据化表演”正在改变着自己,且在此过程中个体在数字世界中的自我表演所引发的伦理问题也让人担忧。
虚拟后台的侵扰与隐私观的转变
社交媒体的功能应用使后台的侵扰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把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表演的后台看作是个人隐私的话,那么数字化生活中,网民的这些后台被他人侵入的机会越来越大。社交媒体的一大特征在于它模糊不清的边界,从而使之兼具私密性和公共性。事实上,我们并非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究竟会被谁看到。这正如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提出的“后台困境”,即“当时没有被摄像机镜头对准的区域,或是‘实况录音’的话筒感应范围之外的区域。”我们自以为是可以尽情放松的后台。
以微信、微博、人人网、QQ空间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用户活跃度非常高。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上的功能来实现个人空间的装扮,信息分享、交友沟通、好友动态、转发、获取位置、签到、照片美化等。这些功能拓展用户在数字环境下的生活乐趣以及社会化程度,但也正是这些功能使得用户空间的隐蔽性在一步步缩小。美国学者杰弗里·罗森认为,互联网是一个多数观看多数的“全视监狱”,我们从来不知道在任意时间内我们看到谁,以及谁在观看我们,个人不得不担心自己在公开和私下场合表现的一致性。不仅如此,在社交媒体进行
表演并且这些表演的数据与痕迹被纳入数据库的背景下,个人信息无时无刻不被搜集、整理、查询和获取,而且大多数是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
尽管用户知道使用社交媒体存在隐私安全问题,但是用户在采取隐私保护方面却行动迟缓。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的一项名为《社交网络个人用户的隐私认识与保护》的调查中,46.72%的被调查者认可“在社交网络中留下个人真实信息”。虽然各社交媒体都有隐私政策,但是实际使用中,很少有用户注意和使用这些隐私设置。用户在上传、分享照片的时候,很少设置相册密码,或者只允许社交网站上值得信任的特定人群分享。相反,在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更加愿意我们的照片、信息被扩散到更大的朋友圈里,希望得到更多的浏览和赞同或者评价。正如微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达纳博伊德所说,“隐私权是对于大数据存在巨大的紧张和焦虑的源泉。”
在此情况下,主体对隐私的期待程度逐渐降低。尽管用户普遍存在隐私忧虑,但是隐私忧虑并不会直接影响隐私保护行为。诸多研究表明,在社交媒体自我表演的用户虽然认识到隐私问题的存在,但是没有采取和现实社会相似的措施,这种情况被称作“隐私悖论”。相对数字世界的用户而言,隐私需要重新定义,隐私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
加重社会的集体焦虑和孤独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特克指出,我们因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数字世界里不断分享,不断交流,但事实上,这种对联系的渴望,与其说是一种治疗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病症,它表达着害怕孤独的焦虑。尽管包括微博、微信、Facebook、Twitter等的社交媒体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空前密集,看起来我们在这些社交媒体上因进行有效的印象管理而获得了更多的关注,能够较长期有效地控制扮演的每一种角色。然而,虽然人们之间的链接增加了、角色更加多样自由了,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焦虑和孤独。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现代社会,社交焦虑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紧张的生活节奏、复杂的人际关系,使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都有分享心情、渴望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从表面上看,伴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以及功能社会化,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社交焦虑得到了有效治疗。因为,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交范围结交更多的朋友,也可以获得更多的为社交所需的表演手段。
数字化时代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使得我们24小时都生活在移动网络的包围中。哪怕睡觉的时候,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都在不停地更新。基于移动终端进行的社交表演,看起来随时随地丰富多彩,这种对于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依赖,加剧了人们与现实社会的隔离。移动社交表演虽然可以有效掩饰自己在社会经济地位和人际沟通能力方面的欠缺,但是占用了用户大量的碎片时间,从而忽略了身边实际的熟人社交。这正如网友的调侃: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使用过社交媒体的人都知道,我们要么在发照片、要么在炫美食、要么在晒幸福、要么在普及一种知识(自己擅长或经验的)。隐藏在电脑或移动设备前的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期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赞同甚至是羡慕。雪莉·特克将这种社交现象称之为表演性文化。在这种表演中,表演者所有时刻都是身在前台,甚至于其心理状态也是一种表演。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其实这只是错觉,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所以,在一个新的层面上,雪莉·特克给现代人贴上了“孤独大众”的标签。
现代化过程中,依赖亲情宗亲、近邻关系维系的传统社区正在加速瓦解,人们生活在一个个脱离本土、松散链连的社会网络中。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会网络,虽能提供必要的情感或物质支持,但与以前街坊四邻式的照应及群体的保护已截然不同,这使我们的心理处于非常脆弱的状态中。因此,离散型社会让人的内心更加孤独。
依赖于社交媒体的社交表演不仅增加人们现实中的社交焦虑,也切割了传统社会中家庭的共享空间。人们原本依赖面对面交流而培养的强关系,现在却不及社交媒体中的弱关系交流得频繁。
内省式思考能力的降低
内省式思考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式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封闭的,它是一个社会过程。个体在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中,总是要考虑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印象,从而重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内省式思考并不是绝对的主观精神活动,是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的反映。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自我表演,是一种主动的自我展示过程。在这种表演下,个体内在的自我在丧失独处能力以后倾向于彻底消失,剩下的只有不同于外在的自我来来去去反弹后虚无缥缈的回声。
社交媒体的功能设置总是试图提高其易操作性、智能化、便捷性、可视化,它给用户带来的是一种感官上的愉快以及大脑的解放。自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普及以来,140字的碎片内容出现的频率逐渐替代了之前长篇的博客文章和日志。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易操作等特点使得屏幕前的用户疲于转发、评论、发照片等,而“点赞党”的出现正是这种虚拟社交中导致人们肤浅的表现。社交媒体的个体表演不同于日常社会中面对面的表演。社交媒体的表演者可以说是没有观众的,它不像特定的剧场,它的受众大多数时候是缺席的。社交媒体中表演者与观众的分离导致表演者不用在表演中随时调整自己遵守纪律谨慎表演。正是由于观众的反馈总是延时的,所以当表演者脱离那种表演情境后,因自我调整而展开的自我反思也就削弱了。
社交媒体的内容以简短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为主,重在与用户间建立一种感觉。个体在社交媒体这个舞台上的表演也同样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并通过一些印象管理策略来提升这种公共形象。
社交媒体的表演性文化,催生了个体在表演中的公众性自我意识(包括那些身体外貌可以开放的供他人评价的部分)的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个体内省式反思的减弱,个体的自我意识(情感、态度、价值等)也会相对降低。在社交媒体上,用户更愿意被更多的人关注、得到更多的反馈。发文字内容的时候由于字数限制,用户总会想办法让文字更有吸引力,会精心润饰,好好斟酌,有时候还会精心寻找图片来配合;发图或照片时,会用工具进行修饰;此外,微博主页、QQ空间等这些是个体在社交媒体中身体的延伸部分,也会得到精心装饰和美化,不少用户还会去买会员资格来增加美化功能。这种表演文化导致用户在这种快餐化、信息视觉化的环境下容易只注重外在感觉。
社交媒体造成人们孤独的原因
1.社交媒体的交流替代了日常交流
社交媒体似乎营造了人际更好的沟通,其实这是错觉,实际上却让人们更加孤立。
2.人们低估了自己的负面情绪
“Facebook就像一个舞台,人人都愿意像一个演员一样尽量展示自己(而不是进行真实的交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谢瑞·图克尔(Sherry Turkle)将之称为“演示焦虑”,这使人对自己产生了疏离感。
关键词:多屏;社交;信息消费素养;沉溺
一、“见面不如闻名”:网络社交逐渐覆盖现实场景社交
社交软件是大学生多屏媒介的“标配”。调查发现,有将近九成的大学生在多个社交应用间“游走”,他们根据需要和特定场景来选择当下使用哪个社交软件,其中以QQ、微信、钉钉等最受欢迎。艾媒咨询分析,大学生群体更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和展现自我,并在社交平台上与他人沟通交流,单一社交软件无法满足其自身社交属性[1]。这些社交软件定位侧重略有不同,都具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整合与分享功能,通过分组功能和权利设置,主用户在平台上可以清晰地将人际交友圈按照远近亲疏进行扁平化梳理,管理和沟通起来更容易达到目的。我们在调查中随机翻看了几位大学生的手机社交软件,发现每个人在不同平台上都有数十个不同社会关系的联系人分组,如班级群、兴趣群、密友群等;向不同的群组开放的权益也不同,如限制查看朋友圈内容的天数等。他们表示,社交软件中的分组使社交沟通更加轻松,在群组中的社交更有话语权。而不同社交软件的功能叠加交叉,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能与对方解决大部分社交需求,在一定层面上消解了“闻名不如见面”的实景社交必要性。传统观点认为互联网社交属于“浅社交”,缺乏了解深度,浪费大量时间处理信息泡沫,是低效和不可靠的。如今,这个看法显得有失偏颇。首先,大学校园“90后”乃至“95后”一代,恰是成长在互联网黄金发展的时代,很小就接触电脑、手机和互联网;其次,“90后”及“95后”中有较大比例的独生子女,相较于多子女家庭,与人相处的社交经验主要来自学校以及他们非常熟悉的互联网平台。再次,年轻人对新事物、新技术有敏锐的好奇心和快速接受度,他们在QQ、微信等社交软件功能的了解和使用上,远远超过“70后”“80后”。因此,社交软件的各项功能不断丰富与升级,带给他们的是使用便捷感而不是使用难题。最后,社交软件的开发市场体现了“长尾效应”,各类定位不同受众需求的社交软件不断推出和迭代,带给青年群体更多元的选择自由。在社交平台上,他们很快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迅速找到“同好”,社交效率高,社交认同感油然而生。这些都使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天然带有对互联网的亲近感,与经历过报刊电视时代的“老一辈”人对互联网的质疑与观望态度迥然不同。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也反映出青少年对网络社交的态度:绝大多数美国青少年肯定了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被调查的743名美国青少年中,81%的人认为社交媒体让他们感到增强了和朋友之间的联系;71%的人表示社交媒体有助于展示自己的创意;69%的人认为有助于结交新的朋友和更多样化的群体;68%的人认为通过社交媒体在困难时期得到了朋友的支持[2]。2017年,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以及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称,作为互联网核心用户的青年,73%的人通常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社交软件[3]。可见在大学生群体中,社交软件的使用活跃度和忠诚度都是极高的,无论中外青年,对于多屏传播时代的网络社交都持有欢迎和肯定的态度。社交软件欢迎所有人,大学生栖息在自己喜欢的社交软件中,栖息在认同的价值观范围内,避免社交窘境和交往冲突,同时以此来创造社交火花。
二、从被动到主动:信息消费素养显著提高
信息消费素养是指公众需要具备更多的选择、判断与辨识的能力,包括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判断能力。与此相适应的,信息生产素养也同样重要,即普通公众也应该负责地信息和言论、负责地进行信息再传播。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的内容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的活动,它通过对象征性的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环境,不仅制约着人们的认知行为,还能以此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由于多屏传媒已广泛渗透进大学生的生活,其内容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大学生对其所传递的现象的理解,进而通过传媒中的信息表征来理解自己。在此前提下,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建立对周遭环境的了解更依赖于电脑、手机等互联网屏媒体,这些媒体所呈现的信息构成了大学生所处的外围拟态环境。排除媒介因素,是否被选择、被认知、被理解和被传播则是大学生用户主观行为所决定的。一个人的信息消费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近处拟态环境,后者更容易对个人的具体认知和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因此,能够有目的的得到有用信息以及有能力鉴别有害信息,是信息消费素养的核心。社会在发展,各种法制法规日益完善,媒体传播日渐规范,在互联网“摇篮”中长大的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在不断提高。首先,大学生对使用多屏媒体作为信息检索和收集工具这一能力已经相当纯熟。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几乎所有的受访者在笔记本电脑及手机中都安装了信息类网络平台和使用软件,如各大新闻门户网站新浪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的自媒体平台,今日头条、澎湃新闻等;专业资料文献网站,知网、万方数据网等。根据个人所感兴趣的内容不同,还有不同领域知识的智能软件被大家所喜爱,如知乎、豆瓣等。受访大学生反映,工具软件和平台提供了最新的新闻信息和最前沿的专业资讯,对专业学习、毕业设计和考研等方面有很大帮助,是必备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培养和锻炼了大学生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其次,当代大学生对于网络谣言等不实言论或有待考证调查的新闻信息的处理态度,也能体现出对信息的辨识、分析与判断能力。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介质传播的、没有事实依据且带有攻击性、目的性的话语。主要涉及突发事件、公共领域、政治人物、颠覆传统、离经叛道等内容。调查中,受访大学生表示都见过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主要出现在微信朋友圈、微博、论坛等渠道。“面对这些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你会怎么做?”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对于显而易见的谣言信息不予理睬,避免二次传播,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对于可疑的信息首先做到不盲目传播,并通过其他正规信息途径进行核实。大多数大学生会主动去判断和鉴别,不听信和传播谣言,只有极少数的受访大学生会选择中立或者相信。几乎所有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愿意在甄别网络谣言之后将正确的认知宣传给身边的人。这说明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行为越来越谨慎,更进一步认清了在多屏传播时代受众作为消息源前置的责任感,他们对于网络谣言的脱敏性在增强,对网络不实信息的鉴别力和免疫力都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国家法制的健全和各种媒体的正向引导,网络的发达和渗透使当代大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工具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
三、工具与伴侣:对多屏媒介体现出沉溺与依赖倾向
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10~39岁群体占整体网民的73.0%,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30.0%,网民学生群体占比为25.4%[4],这个年龄段恰好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几年。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使用时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大学生群体对屏媒体所产生的依赖与沉溺倾向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第一,在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屏媒介当作工具使用时,大学生表现出短时高频的使用特点。我们在调查中发现,87%的大学生平均每日借助多屏媒体使用互联网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时长是体现依赖性的最直观元素。而在使用目的上,95.7%的大学生选择了获取信息,即学习知识和浏览新闻,且几乎每个大学生都在多屏媒体端装有信息软件,可见多屏媒体在此是作为学习工具使用的。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提到生活中多屏媒体的工具性,如手机消费和支付功能、手机地图的指示功能、手机和电脑软件提供的图片和视频功能等。这些功能的指向性和目的性非常强,使信息获取便利易得,短时间就能达到目的,如乘坐公共交通、地图导航等。第二,在将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多屏媒体当作生活“伴侣”时,大学生表现出更为专注的沉溺。调查组曾向学生了解平时的生活娱乐方式,半数以上选择在网上看视频、玩游戏使自己得到放松;而在网络社交平台与朋友们聊天也是很多人的首选。艾媒咨询的《2018中国大学生在线休闲娱乐行为监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大学生最喜爱的手机软件冠亚军分别是社交通讯类和休闲娱乐类软件,与我们的调查情况相吻合。社交类软件用户粘性强,使用场景广,休闲娱乐类软件则承担休闲娱乐的主要作用。大学生长时间挂线网络社交软件,并且在多种社交平台共时使用,这直观体现了他们渴望交流的社交欲求。娱乐休闲为主的影音类软件也表现出强劲的“霸主”势头。据艾媒咨询数据,综合视频类软件在中国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率高达94.3%,新兴的短视频软件也深得大学生的心,渗透率迅速达到80.7%。这些软件不拘一格的包容和新潮的使用感、巨大的流量和网红效应,正符合当代大学生乐于展示自我、自主观察世界的青春风貌。本次调查中,大学生群体对抖音的认知度达到100%,相当部分学生是抖音这类软件的忠实用户,还有不少学生在直播平台上自己制作视频,体验到了演员和创作者的乐趣。艾媒咨询公司得出结论:网络制式变迁和移动互联网发展,使影音、游戏等休闲娱乐类软件在校园市场有广阔的发展空间[1]。我们认为,大学生群体对休闲娱乐类软件的喜爱和沉溺不仅是时间成本的付出,更多是心理上的认同和亲近。
四、结语
一、可供性与社交可供性的概念
可供性与社交可供性均属于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的范畴,在对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进行分析之前笔者对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的概念进行梳理。可供性与社交可供性均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概念,可供性以及社交可供性的理念偏重表述人机之间的互动。
可供性(affordance)的概念最早由Gibson提出,该概念是Gibson直接直觉论的核心内容。环境的可供性是指这个环境可提供给动物的属性,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① 。 可供性既不能像在物理中那样来衡量可供性既不像物理属性是一种客观属性,但也不像价值和意义那样是一种主观属性,可供性跨越了主观和客观的二分法,既是物理的也是心理的,也都不是,它同时指向环境和观察者。Norman将可供性的概念引入到了设计学的领域,认为可供性是“是物体被感知到的和实际的属性,主要指那些可决定物品可以怎样被使用的基础属性”。Norman 认为可供性与物品的本质属性相关,而 Gibson 认为一个物品的不同可供性是没有差别的 ②。
社交可供性(social affordcance)是可供性的一种,是环境或物体允许社交互动的属性,比如说朋友悲伤的脸会让人有安慰举动,等在咖啡机钱的人意味着可以交谈,一个伸出的手意味着一次握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交可供性很多情况下用来描述社会化工具,比如维基百科、即时通讯工具、Facebook等社交网络③ 。
二、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对社会化营销的影响
技术的可供性是在人与技术的互动的清下产生的,当人际之间的社会互动以技术作为中介,那么技术便具有了社交可供性,技术也对社交行为本身产生影响。笔者以微信为例分析新媒体技术的社交可供性对社交行为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社会化营销所产生的影响。
1、语音对讲为对话提供模拟现实的对话体验
微信的语音对讲是微信的功能之一,语音对讲结合即时发送的技术一方面减少了单纯文字描述的生硬感,增加了社交互动的趣味性,社交互动增加了声音元素;另一方面语音对讲模拟了现实环境中的对话情境,减少了因文字解码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模拟的现场对话感让用户更容易产生交流的欲望,提供模拟现实对话体验这一重要的社交可供性。飘柔开启了陪聊式的微信对话,用户添加好友之后可以根据选择进入聊天模式与小飘实时语音聊天,真人版的对话拉近了品牌与用户的距离,给用户带来趣味性极强的仿真的对话体验,同时使品牌人性化的印象深入人心。
2、即时状态发送增强身份认同感
微信的即时状态发送名称为“朋友圈”,朋友圈的状态是获取朋友圈内热议信息的来源,同时也是社交行为中身份确认的重要源头,在与朋友的互动中获取身份的认同,获得别人的认可。朋友圈提供了话题来源、身份确认的社交可供性,在圈子成员进行身份确认对信息进行传播的时候便很容易在圈子内部形成口碑传播效应。朋友圈即时状态的增加了用户进行社交对话的话题,激发人们进行身份确认的欲望和热情。举例而言,小农女针对白领阶层做圈层营销,每日发送的菜单在朋友圈得到转发形成口碑引爆了在白领阶层圈子,最后形成在朋友圈卖菜的独特营销景象。如汤姆?海斯所言:“营销即身份,身份即营销 ”④。
3、地理位置定位减少社交的距离感
地理位置定位能够让产品的目标用户更加精准,同时减少人与人聊天的空间距离感。用户每发一次朋友圈消息,微信后台便会抓取用户的地理位置,并在朋友圈中显示,在查看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地理位置定位可以减少人们了解朋友身在何处的社交成本和时间成本,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地点和内容可以跟朋友进行聊天,从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社交成本,促进了社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营销者可以在地理位置上添加商家信息,在朋友圈进行品牌的曝光。此外,用户可以通过查看附近的人来看是否有可以聊天的的人,使地理位置成为社交考虑的因素,为用户随时随时找附近的人聊天提供了可能性,这种社交可供性对于对于社会化营销来说无疑会增加营销的精准性,如果营销人员在签名档上附注营销信息吸引用户的注意就能够及时吸引在附近的用户到店消费。
4、漂流瓶提供社交期待感
漂流瓶的一扔一捡的过程的社交可供性是用户对他人秘密的窥探和对未知社交的一种期许,社交期待感促成用户去捡瓶子和扔瓶子。招商银行曾发起一个微信“爱心漂流瓶的活动”,微信用户用漂流瓶功能捡到招商银行漂流瓶,回复招商银行之后便会通过“小积分,微慈善”平台为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在该活动中技术和创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5、微信公共平台带来精准互动的可能性
微信的公共账号允许发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多种媒体形式资源齐发力,视听结合的富媒体营销让品牌能够与目标用户进行亲密接触,在微信公众账号的后台可以进行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从而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微信公众账号每日可一对多地向用户推送消息,与用户进行互动,同时也可以实现一对一的信息互动。微信公共平台是信息分享的来源之一,同时也是用户获取优惠、参加活动的平台,微信公共平台提供了精准化社会互动的可供性。以星巴克官方微信为例,星巴克除了每日推送图文信息之外,还有一些与用户一对一互动的营销案例,2012年开展的“自然醒”叫醒服务时,当用户添加“星巴克”为好友后,用微信表情表达心情,星巴克就会根据用户发送的心情,用《自然醒》专辑中的音乐回应用户。在微信公号的营销过程中,除了技术的可供性之外,活动的创意、内容的趣味性成为用户是否选择社交互动的影响因素。
6、二维码打通线上线下
二维码是一个很潮的概念,扫一扫就可以轻松关注感兴趣的企业,具有方便、快捷的社交可供性,减少了用户搜索的环节,缩短了用户感兴趣到关注微信账号的时间差。但是用户自动扫描二维码添加好友这一主动的行为是在用户对企业或产品有极大兴趣的时候的举动,必须有相关的诱因和刺激机制,而线下电子优惠券、电子会员券对用户来说是极大的诱惑。用户关注之后企业可以通过一些线下优惠券的发送增加用户的粘性,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因此二维码成为线上线下结合的关键入口,企业借助二维码可以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
当然,Facebook的价值不单单应以股价来衡量,Facebook最大的价值是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抓住了互联网未来发展的关键点——社交性!但是,它也受制于这点,比如,互联网世界只需要一个Facebook。我们渐渐理解了麦克奈米的“社交功能说”,当社交功能与其他功能叠加,社交网络可以生出很多可能性。
当“社交”成为一种功能
正如麦克奈米所判断的,纯粹的社交类网站在Facebook之后很难实现超越,但Facebook为互联网世界打开了“社交之门”,几乎与Facebook的崛起同步,整个互联网都在朝着社交化的方向发展。
在国内,网络的社交属性很好地“被开发”着。相关调查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多也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截至去年底,中国社交媒体的用户数量已达3亿,他们平均每天花在这类网站上的时间是46分钟,而美国和日本用户仅分别为37分钟和7分钟。
社交媒体受用户青睐,自然也受到企业重视。从早前开心网与F团合作开展团购业务,到人人网和56网致力探索社交与视频的深度融合,再到酷6网推出旗下社交视频产品“新酷六”,无论电子商务、网络游戏还是网络视频,社交功能日益成为互联网企业的“标配”。
在“不社交、难成活”的年代,作为传统网络社交表现形式的论坛也悄然发生变化,包括围绕大众衣食住行的网站,如大众点评、55BBS、搜房网、汽车之家等。
拿汽车之家来说,其社交化就体现在用户数及活跃度上。目前,汽车之家论坛有近500万注册用户,每天近300万用户活跃在论坛上,这些活跃用户之间的第一层纽带就是话题,再深一层的关联就是社交,垂直类论坛上集中的热点话题浇筑起黏性社交,这就是其与一般论坛的区别。
其实,这种变化就是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而发生的。从早年的Chinaren到西祠胡同再到天涯,各种论坛一直存在,但网民们却也一直在一个又一个信息孤岛间“迁徙”,垂直类论坛的出现给了“数字移民”们一种家园般的归属感,社交性把网络上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聚合起来。全面掌管汽车之家、二手车之家的盛拓传媒CEO秦致这样理解社交属性对于垂直类论坛的意义。“垂直类论坛的社交魅力,除了因为平台足够大,还在于‘精准’两字。一来垂直类论坛的用户都很明确自己的需求,这一点极大地降低了用户流失的风险。二来简单、实用加上口碑传播,这些社交功能也构成了垂直类论坛的核心竞争力。”他以汽车之家论坛为例,从页面设计到网站功能都很简单,容易上手,便于高效传播信息;另一方面,这一社交化的平台很自然地会形成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传播,同一平台上使用人群越多,则黏性越高。
视频社交深度整合
如果说先天具有社交潜能的论坛朝着更社交的方向发展是一种必然,那么,看似与社交无“交集”的网络视频行业也不遗余力地“玩社交”,就更能展现社交功能巨大的“可能性”。
在国外,谷歌宣布将旗下视频网站YouTube与社交服务Google深度整合,这是震动业界的一个大动作。在国内,我们也捕捉到了种种动向。人人公司花巨资收购56网;腾讯视频打通QQ和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已无缝“链接”土豆网;搜狐视频则与MSN中国就视频业务达成战略合作;酷6网也先后与YouTube、ChannelV、开心网建立合作关系……
人人公司副总裁、56网总经理周娟指出,以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站和以YouTube为代表的视频分享模式正在走向融合,“整合”将成为2012年网络视频行业的关键词。中投顾问IT行业研究员王宁远也认为,社交化将成为各大互联网板块融合的重要部分之一。事实上,众多视频网站向社交领域迈进并非跟风之举。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去年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3.25亿人,较上一年增加14.6%,使用率提升至63.4%。报告写道,微博、SNS(社交网站)成为重要的视频传播平台,网民视频分享习惯的养成扩大了网络视频的传播范围,极大地拓展了视频传播平台。
有业内人士分析,社交化之所以成为视频网站不约而同的选择,原因在于社交媒体的出现,让视频网站看到了跨过盈利门槛的解决之道。目前,在高额版权费等多重因素的制约下,网络视频仍处于全行业亏损的状态。而融入社交属性后,视频网站可能在视频营销价值放大的趋势下,探索出一条可行的盈利路径。
数据已经在证明,融合了社交属性的视频网站更容易获得用户及广告主的认可。今年以来,网络视频的广告收入火速蹿升,一季度国内网络视频广告收入达到21亿元,同比增长218%。
UGC模式创造核心价值
每“拉”到一个注册用户,大约需要1元的成本。这是互联网行业普遍的推广成本。而视频拍摄分享应用Viddy在入驻Facebook后,几乎每天都在以零成本获取约30万的新增注册用户。这就是UGC SNS产生的化学反应。
什么是UGC?UGC即用户创造内容,视频网站的UGC模式,即用户将自己原创的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和传播。目前,视频网站的内容来源无非内容采购、自制剧和UGC三种,由于前两种内容获取的成本越来越昂贵,因此,UGC模式被认为是视频网站寻求盈利的一条通路。酷6网CEO施喻毫不讳言,酷6坚持UGC模式跟成本有很大的关系,“相对‘高买高卖’的长视频,UGC短视频的成本会低很多,且用户黏性高,相对来说更容易实现盈亏平衡,这也将帮助酷6更快达成盈利目标。”据透露,致力于UGC模式,酷6网的签约原创视频作者已超过8000人,其中不少人已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被酷6青睐的UGC模式,恰恰是与社交化结合最紧密的。一份来自调查公司哈里斯互动的研究显示,美国用户在网上看完视频后分享感受的用户是一般用户数量的两倍。而原创类短视频更是能触发观众的分享及评论。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在18-34岁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中,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每增加9%,体现在视频网站上的收视率会提高1%。
在与社交网站“深度交流”的过程中,UGC模式进一步放大着自己的核心价值。今年3月,人人公司宣布对56网追加大笔投资,人人公司董事长陈一舟坦言,在互联网的冬天,在中国概念股集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这笔投资充分证明了人人公司对以UGC为核心竞争力的56网模式的肯定。日前,56网联合人人网发起了一项用户体验增值计划“分享”,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坚持“YouTube路线”的视频网站,作为一家UGC内容超过80%的视频网站,随着“分享”的深入,我们或许能够看到UGC嫁接SNS的成功样板。
以下为霍尔姆斯文章主要内容:
Facebook能否继续保持社交领域的王者地位?企业在社交媒体的大笔投资能否换来更高的回报?企业CEO最终会不会开始发送Twitter消息?下面就是接下来一年社交媒体领域最重要的趋势。
一、移动社交媒体使用量继续攀升
今年9月份,Facebook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中披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我们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移动使用量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个人电脑使用量的增长速度。”在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将在2015年超过有线互联网用户,但是在社交平台,这个转变会来得更早。
对于社交媒体的未来,这意味着什么呢?令移动社交更便捷的网站拥有巨大的优势,尤其是像Instagram这样的视觉分享平台,事实上Instagram移动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Twitter。与此同时,传统网络必须更好地使自己的桌面和移动体验实现差异化,确保移动界面简单实用,加载速度快,同时充分利用GPS、近场通讯等技术,甚至还要充分利用周边地理位置功能。
同时,针对移动平台开发实用的广告技术比以往更加迫切。到目前为止,将广告有效投放到窄小的移动设备屏幕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严重问题,甚至是阿喀琉斯之踵。
二、社交广告继续发展和完善
为了解决移动营收难题,社交网络将在明年探索新的社交广告模式。传统的横幅式广告和侵扰式广告将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创新型的广告,例如Twitter“推广消息”(Promoted Tweets)和“Sponsored Stories”等。这些所谓的本地广告(native ads)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看起来根本不像是广告,而像是一种内置的、用户选择的另外一则内容。
一些用户对广告侵入自己的屏幕感到非常不满,而本地广告有望使品牌根据客户的喜好与需求联系到他们。在这背后是一种聚合理念,即广告和内容可以相互替代。例如,企业已经开始通过自己的社交媒体渠道向关注者发送Twitter消息。使用分析工具确定哪些消息阅读量最高,进而选择性地扩大这些消息范围,例如发送“推广消息”,进而将内容变成广告,实现更广泛的覆盖范围。
三、国际和小众社交网络实现巨大发展
2013年,北美地区的社交网络用户总数增幅预计仅有4.1%,而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增长率预计高达21.1%,拉丁美洲增长率为12.6%,中东和非洲地区增长率为23.3%。
大型社交网络将继续大步拓展国际市场,去年Facebook在拉丁美洲的用户数量增长了47%。但本地化的社交网络,尤其是主要依赖于移动用户的社交网络,也将经历长足的进步。例如中国的新浪微博用户数量最近突破4亿,而面世仅两年的微信也拥有了2亿用户。
与此同时,致力于提供更深入、更专一功能、总被大公司忽略的小众社交网络将继续在北美和国际市场经历爆炸式增长。例如,Instagram在被Facebook收购之后,社交媒体流量增长了17319%,而Pinterest流量增长了5124%。
对于品牌和企业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呢?要想实现覆盖范围最大化,就要与社交网络在北美和全球的发展保持同步。另外对社交媒体管理系统,包括简化监督和发贴的需求也会很大。
四、社交媒体拓展到营销以外的部门
接下来一年,预计企业将更多地接受社交媒体工具,包括内部网络、实时聊天等,将使用范围扩大到熟悉的营销和社区建设以外的领域。这有可能极大提升经济利益。去年,McKinsey出版了一份令人大开眼界的报告,称未被发掘的社交技术在企业市场的价值高达1.3万亿美元,其中大多数来自于办公效率的提升。
我们已经看到,人力资源部门利用社交媒体来简化申请程序,销售团队利用社交媒体培养人脉和监督销售渠道,运营和分销团队则利用社交媒体详细追踪供应链。另外还有HootSuite Conversations等内部网络工具可以使企业共享专业技术。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在大企业的部署方式也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到目前为止,社交网络在企业的部署主要靠基层员工、大型社交媒体和社区经理来推动,但越来越多的CIO(首席信息官)、CEO(首席执行官)和CMO(首席营销官)也将看到社交媒体对于企业的价值,并开始采纳。随着企业顶级管理层自上而下地制定社交媒体战略,社交媒体管理系统也会成为企业办公软件和客户关系管理软件的必备组成部分。
五、大数据继续发展且更易管理
社交媒体为企业提供了关于客户和购买趋势的前所未有的大量信息。从数据巨头Facebook,到活跃在社交媒体的小型企业,都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即如何处理这些数据并将其转化为适当的行动和政策。需要指出的是,甲骨文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93%的北美地区企业高管认为,如果不能充分利用数据,他们将失去一部分营收。
数字分析师玛里塔·斯卡菲(Marita Scarfi)解释说:“我们需要建立强有力的系统来分析这些海量的社交媒体数据,并将他们连接到消费者与品牌的交汇点。”
接下来一年将出现大量的新软件和工具来完成这些任务。新型社交媒体控制中心将实时追踪多个社交平台的数据,包括Twitter消息、Facebook“赞”,以及用户的情感,进而使企业快速提升用户服务,预测未来的购买趋势,更可以简化内部沟通,提升工作效率。雀巢已经开始利用这些社交数据来提升用户满意度,通用电气则利用这些数据加快电网维护速度,华尔街利用这些数据预测股价走势。
六、社交媒体教育走上正轨
最近《哈佛商业评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利用社交媒体的企业当中,只有12%感觉自己能够有效利用。随着社交媒体在企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要想使影响力最大化就越来越需要专业的培训。只知道如何发送Twitter消息或者在Facebook建立好友关系远远不够。预计在2013年,大学将开设更多的社交媒体课程和专门的社交媒体MBA培训。纽约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商学院以及数十所其他高校已经开始了这项探索。
关键词: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社会化网络;社交媒体营销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社交媒体在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世界绝对是最热话题之一。随着Facebook、Twitter、Youtube、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但改变了信息分享和传递的方式,也影响了人们对品牌的认知过程,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迅速。
登录主流社交媒体,诸如微博和SNS(社交网站)早已经成为很多中国网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社交媒体目前早已超出“社交”功能,在领先商业组织的利用和影响下,具有诸多广告、营销、公关等特征。企业对社交媒体营销的投入毫无疑问正在迅猛增长,但许多人对这些投入的是否值得和效用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很多企业都知道什么是社交媒体。毕竟,若把Facebook看成一个网络国家,那么它的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很多企业老板和高管还可能了解社交媒体如此强大的原因——能够放大口碑效应。但谈到如何驾驭社交媒体影响力,他们就显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尽管企业纷纷积极开设官方微博,但真正了解社交媒体究竟是如何与消费者互动,并借此拓展产品和品牌认知度、提升销售和盈利、激发顾客忠诚度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对许多企业老板和高管而言,社交媒体仍然一团迷雾?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首先,源自社交媒体的朦胧本性,尽管谁都知道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在线讨论产品和品牌、寻求并分享相关建议,但企业究竟可以在何处及如何影响这些对话却不清楚。毕竟这些对话横跨各式各样、不断增加的平台,出现在多元且分散的群体之间,可能是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也可能花好几个月酝酿。其次,没有一个适合且统一的指标来衡量其对营销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把大量资源(不管是财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投在一项收效尚不明确的项目上,实在很难说得过去。
一、理解社交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信息、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是社会化的沟通方式。社会媒体推动了人们发现、阅读并分享新闻、信息和内容的方式的变革。社交媒体将人们从内容的阅读者转化为内容的者,将单对多的传播模式转化为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将个体从受众变成了媒体。
社会化媒体颠覆了传统的媒体概念,是一个集合了多种功能的在线生活平台,更是一个足以代替真实感知的超级媒体。社会化媒体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
社会化媒体创造了新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方式,赋予了每个人创作并传播内容的能力,一般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参与。社会化媒体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模糊了媒体和受众的界限。
2.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均可免费参与,鼓励大家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受保护或隐私内容除外)。
3.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广播”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形成互动交流。信息传播的效率成倍提高。
4.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大家可以很快形成一个社区,并以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交流。
5.连通性。社会化媒体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快速融合到一起。
6.多平台。基于网络的社会化媒体不受平台限制,任何能够连接网络的终端都可以作为服务平台。
二、中国是新兴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用户大国
全球社交媒体正在爆炸式增长,中国无疑引领着这一潮流。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扩张速度堪称全球之最。到2011年12月,中国共有5.13亿名互联网用户,而德国只有6700万人,印度1.21亿人,美国2.45亿人(图1)。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是年龄不到35岁的群体,其中25-34岁的用户群占40%;中国约有2.5亿名互联网用户集中于一二三线城市;超过一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周上网12个小时以上。其中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达到2.35亿,年增长率达到33.7%。
麦肯锡一项针对57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调研发现,一二三线城市居民的社交媒体注册率高达95%。此外,中国也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高达91%的受访者表示,最近六个月曾登入社交媒体。这一比例远高于日本的30%、美国的67%、韩国的70%。中国互联网用户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也比日本、美国来得长。例如,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天花46分钟在这类网站上,日本消费者仅为7分钟,美国消费者37分钟。随着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增加,消费者花在其他网站的时间减少了,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沟通方式。
麦肯锡的研究还发现,在内容获取上,社交媒体的使用已逼近门户网站,有40%的个人电脑使用者通过门户网站取得内容,36%通过社交媒体;不过,搜索引擎还是最大的内容来源,有80%的个人电脑使用者运用搜索引擎获取内容。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用户行为;使用动机;应用启示
社会化媒体是当下互联网世界中最主流的应用形态。我们常用的网站,不论是获取信息的新闻网站、交友互动的社交网站、日志的博客、分享内容的视频网站等,都具备社会化媒体属性。这些内容、形态各异的社会化媒体应用满足用户的各色需求,而不同喜好、动机的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也有不同的行为特征。这些特征对我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研究社会化媒体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深有启发。
一、研究意义及方法
“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受众使用媒介的潜在动机,如满足他们的社会的、心理的需求,并且鉴别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该理论将受众看作活跃的媒介消费者;有目的性的接触媒介;相信选择使用的媒介将满足自己的需求;并且假设活跃的媒介参与度将影响用户从媒介上获取的满足感以及媒介行为的效果。由此,分析使用行为是研究互联网使用者社交媒体使用动机的重要途径。
随着当今网络的飞速发展,“使用与满足”理论也被用于考察人们使用新媒体的态度和行为。当传统媒体在既具竞争力,又具有容纳性的新媒体面前逐渐式微之时,人们迫切想知道:受众究竟想从网络中寻求怎样的满足,他们在使用媒介的时候有怎样的感受和行为?在前期的相关研究中,有学者已经探索到了受众使用网络的行为动机。美国学者Carolyn Lin归纳了三种一般的网络使用的动机:娱乐、监测环境及逃避现实。Alan Rubin和Zizi Papacharissi研究发现学生群体对网络的使用体现出一种实用的动机趋向,那些认为网络是社会化的、活跃的媒介,是一种类似于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所说的“热”媒介的人,通常把网络当成打发时间、提供便利、提供娱乐、处理个人事务的工具。两位研究者发现网络的人际交往功能,是所有特定的网络应用唯一共同的使用动机。而网络信息搜集和快捷便利,则分别是人们使用电子邮件和新闻组的动机。此外,“使用与满足”理论被广泛用于研究博客、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社交网站等典型web2.0应用形式,这就更加丰富了已有的经典研究成果。
社会化媒体是指建立在web2.0理论和技术基础上的、能让用户原创和分享内容的网络应用。基于此定义,BBS、博客、视频网站、社交网站、微博等现今热门的网络应用都属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几乎涵盖了当下最热门的网络应用,虽然不同类型的社会化媒体提供的服务和面向的用户可能迥异。我国现有网民超过6亿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使用社会化媒体,这些人有不同的背景、经历和喜好,有不同的上网习惯和动机,那么他们的性别、年龄、受教育背景、收入状况,对他们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何有影响?他们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又对他们的上网行为有何影响?这是本研究主要关注的问题。
本研究使用问卷调查形式,于2013年12月通过网络在中国大陆地区推送问卷,问卷在两周内返回3466份,经过检查剔除无效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3000份,有效样本率达86.56%。被访者中国男性占55%;年龄介于10~85岁之间;36.4%为未婚,62.7%为已婚,其余不足1%为离异、丧偶或其他;60.2%具有大学本科学历,12.8%具有高中\中专\技校及以下学历;近一半(46.8%)收入在3000-8000元之间。
二、数据分析与结果
本研究主要考察使用动机对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影响。从总体来看,被访者中25.1%的人使用社会化媒体上最主要的功能是内容,22.9%的人最常用的功能是转发别人的内容,19.9%的人最常用的功能是评论别人的内容,而更多的人(32.1%)则偏爱“潜水”,即只浏览别人的内容而不留言。人们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多种多样,但概括起来大致为本研究提到的11种,这11种使用动机基本代表了我国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主要目的,包括信息与舆论获取动机、电子商务参与动机、解决问题动机和非目的性动机五类。本研究使用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人口统计变量和社会化媒体使用动机对六种常见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的使用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数据经整理后见表1。
1.人口统计变量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从总体上看,人口统计变量对社交媒体使用行为有一定影响。性别和家庭月收入对六种社交媒体应用的使用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其相关性分析结果均显示为非常显著。这意味着男性较女性更多地使用社交媒体,家庭月均收入越高的人其使用社会化媒体也会更频繁。本研究的被访者年龄介于10~85岁之间,分析结果显示,除了新闻网站以外,其他五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行为均与年龄呈显著的负相关。这意味着越是年轻人,对论坛(β=-.015***)、博客(β=-.011***)、社交网站(β=-.024***)、视频网站(β=-.019***)和互动百科(β=-.019***)的使用越频繁。在新闻网站的使用行为方面,年龄变量与新闻网站的使用程度并不相关(β=-.003)。居住地变量与论坛使用行为(β=.061***)、社交网站使用行为(β=.048**)及视频网站使用行为(β=.030*)有着正相关关系,即居住地城市规模越大的人使用这三种社会化媒体更为频繁。文化程度与新闻网站的使用行为(β=.080***)也有着非常深的关联,文化程度越高的人使用新闻网站愈发频繁;相比之下,文化程度和博客使用行为(β=.041*)、互动百科使用行为(β=.049*)之间的相关性虽然稍弱,但依然存在,即文化程度越高的人会越多地使用博客和互动百科。
2.信息舆论获取动机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信息舆论获取动机指以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为目的的网络使用动机。那些“寻求新鲜事”的被访者,其动机越强烈,越会频繁地使用新闻网站(β=.099*+*),密切关注网站的新闻更新。其次互动百科(β=.071**)和视频网站(β=.0681**),也是他们了解信息的常用网站。具有“寻求新鲜事”动机的用户对论坛(β=.054*)和博客使用(β=.050*)的频繁程度与使用动机也相关。但“寻求新鲜事”发生的动机程度和社交网站使用行为(β=.034)没有相关性。这或许可解释为想知道新鲜事的人,无法从社交网站上寻找他们想要的信息。中国的社交网站中分享的信息除了新鲜事之外,有大量类似“心灵鸡汤”、“励志成功”、“养生常识”之类的实用信息,这也是中国社交媒体的一大特色,但却冲淡了网民对新鲜资讯的需求感。
“寻求舆论支持”的动机,与新闻网站的使用程度(β=.078***)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与博客使用也有十分显著的相关性(β=.066**),与互动百科的使用程度有显著的相关性(β=.051*),但与论坛(β=.035)、社交网站(β=.043)及视频网站(β=.021)的使用程度无显著相关性。我们很容易理解“寻求舆论支持”的动机会加深新闻网站使用频率,但是却无法解释为何怀有此项动机的人会更多地使用互动百科网站而不是去社交网站上寻求支持。
有“发表想法和意见”动机的人会明显加大使用新闻网站的频率(β=.088***),但却不会使用其他社会化媒体应用实现发表想法和意见的需求。这说明虽然现在已有众多新兴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出现,但具有十多年应用历史的新闻网站依然是网民意见表达的首要选择。在当前的中国社会,网络是意见表达的主要渠道,但本研究发现,意见表达的动机和社会化媒体使用程度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强烈的意见表达动机只能导致对新闻网站的更深度使用,但却没有促进更深度地使用社交网站、视频网站、BBS、博客和互动百科网站。这可能是因为社会化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增进人际交往,而在中国的人际氛围中,意见表达并不是促进人际关系的有益方式。事实上,一些网络意见讨论往往还会对网络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如在“方舟子质疑韩寒”事件中,有网民因为同微博好友的立场不同而取消关注。而且网民经常以意见是否相同来划分“敌友”,所以鲜明的意见表达并不会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提升。
3.电子商务参与动机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参与电子商务的动机,如“交流产品心得”和“推销商品或服务”深刻影响着中国网民对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行为。强烈的参与电子商务动机会导致对社会化媒体频繁的使用,尤其是社交网站、视频网站和博客这几种用户粘度较强、网络人际关系紧密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社会化媒体方便了网民在网络交易前、中、后开展相应的交流,如在售前推销商品或服务、咨询商品信息,在交易中商议价格、物流等问题,在交易后展示成果、交流经验。这是一个购物分享的过程,也是自我展示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促进了人际交流。
“交流产品心得”、“扩大人际交往”和“引起他人关注”三项使用动机与全部六种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均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p
“推销商品或服务”的动机,同博客(β=.068***)、社交网站(β=.062**)以及视频网站(β=.054**)的使用程度成正相关,其中与博客的使用程度有着最为紧密的相关性。另一方面,“推销商品或服务”的动机同论坛(β=.039)、新闻网站(β=.003)、互动百科网站(β=.031)的使用程度没有相关性,说明此动机并没有显著增加对这三类社会化媒体应用的使用频率。虽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论坛中有人广告、推销产品,但本研究数据表明,论坛广告的者可能并非论坛的经常使用者,他们只是利用此平台广告,而很少花时间进行更多的跟进或者互动。而通过社交网站推销商品或服务的人,会花更多时间经营其在网站上的威望,更注重同网民的互动,对社交媒体的使用程度也更加深人。
4.解决问题动机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解决现实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动机与新闻网站使用程度(β=.070***)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其次,与博客(β=.054**)、社交网站(β=.050**)、视频网站(β=.058**)和互动百科网站(β=.062**)也有十分明显的相关性,但与论坛的使用(β=.032)却没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了想要解决现实问题的人不会将论坛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他们更倾向于从其他几种社会化媒体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说明用户将社会化媒体视作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微博、微信出现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力量被同时叠加在一起,传递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人肉搜索的力量更大。不管是名人用户还是普通网民,在社会化媒体上发求助信息总会很快收到他人的帮助、解答。因此,在生活中常能听到“万能的微博”、“万能的朋友圈”之类的说法,这些称呼很能说明社会化媒体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这些问题可以小到寻找餐馆、求问地址、失物招领,大到求医问药、维权申诉,其中相当一部分都得到了解决,有的甚至超出求助者的预期。另外,越来越多的微博反腐、网络微博成功案例,也让社会化媒体成为普通人的抗争渠道。许多人相信,只要在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成为社会话题,就能引起媒体和社会的关注,从而有助于加速事情的解决,因而有不少人将微博视为“解决现实中不能解决的问题”的最后手段,希冀借助网络曝光解决社会矛盾,寻求公平正义。
5.非目的性使用动机与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关系分析
非目的性需求动机一般带来仪式性的使用行为,即受众在使用媒介时没有具体的指向性。在经典的“媒介使用与满足”研究中,“打发时间”是人们对媒介功能的主要需求之一。对于社会化媒体来说,企图用陪伴功能来吸引用户的策略不会成功。实用的功能和服务更能带来用户活跃度。“打发时间”和“排遣个人情绪”动机则与六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行为没有相关性。这或许可以理解为,社会化媒体的使用者更注重媒介使用的功能性。媒介的一项重要功能“打发时间”,已经不是人们在社会化媒体上寻求的目标。因此由以上分析可知,社会化媒体的用户有着明显的目的性,强烈的使用动机导致深入的社会化媒体使用行为;而目的性不强烈的动机与使用行为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三、用户使用行为与动机对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启示
如上所述,当前中国网民社交媒体使用行为特征都可以在其使用中找到解释。在此行为特征之下,如何顺应社会化媒体迅猛发展的大趋势,优化新闻传播活动的效果,拓展传媒改革的空间,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1.重视网络人际圈中的信息传播渠道
学界关于网络人际关系的现有研究说明,网络人际关系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之分,社会化媒体集两种关系结构于一身,其传播效果较单纯的大众传播或人际传播有更大的优势。“信息获取”一直是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不管网络发展到何种阶段,其载负的功能如何拓展,这项最基本的网络使用需求依然是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之一。社会化媒体是社交工具,是个人的展示平台,也能成为新闻等信息的传播渠道。根据上文的分析,网民的社会化媒体使用更具目的性,即便是“信息获取”也是带有更多功能性目的的信息获取动机。因此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传播应考虑用户的需求动机,譬如“人际交往”、“电子商务”、“展示自我”等,将这些用户最主要的社会化媒体使用动机和信息获取需求相结合,打造优质的社会化媒体信息传播渠道。这是“信息流”传播层面在未来应该重视的问题,从“影响流”的层面考虑社交媒体所带来的人际圈中的信息传播渠道则对网络舆论管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化媒体的兴起给网络舆论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化媒体有更迅速的传播速度、更广的传播范围和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力,为信息和意见的传播开辟了更为通畅的渠道。但是,在更为复杂的影响流传播中,意见的传播过程和效果难以控制。根据本研究结果的启示,影响流的传播也可从用户动机人手,以用户的社会化媒体使用需求为基础,在熟人圈子和以兴趣为主的陌生人圈子传播,达到有效的意见传递。
2.利用大数据。精确定位用户需求
我们可以说网民的网络购物热情促进了社会化媒体与电子商务的结合,也可认为是社会化媒体的参与更加刺激了网民的网购热情,此二者可谓是互为因果的相互促进关系。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猛,以淘宝为代表的C2C业务,以京东为代表的B2C业务,近年来一直以强劲的势头快速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6140亿元。“蘑菇街”“一淘网”“大众点评网”等消费体验类社交媒体的繁荣,也有力证明了社交媒体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助力作用。
因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动机更具目的性,传播者及互联网企业如想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行为,必须要投其所好,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有幸的是,大数据思维的出现为精确定位用户需求提供了可能。大数据技术建立在Web2.0背景下的数据挖掘基础上,核心是对以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网络的识别、发掘和利用,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高速(velocity)和有价值(value)等特点。社会化媒体在提供大数据方面有天然的不同类型和定位的优势。社会化媒体有大量的用户群体且活跃程度高,“自我展示”和“维护人际关系”的动机,会导致人们在使用社会化媒体时更多的自我表露和互动行为,网购之前查询该产品其他消费者的口碑已经是现在网购人士下订单之前的必然环节。网购之后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又会影响着后来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社会化媒体正好提供了展示使用感受的情境,连接着用户的网购动机与网购活动。在密集的互动中为数据搜集提供丰富的资料,准确抓取这些行为数据,是了解用户行为的绝佳渠道。
对社会化媒体自身的发展而言,更应利用大数据进行精确服务,在界定用户群体、制定传播策略、搜集使用反馈等环节,发现规律、预测其意向、总结趋势。本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用户越年轻,其使用BBS、博客、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互动百科的动机越强烈,如果利用数据挖掘,可以发现更为细致的年龄段及他们使用动机和使用行为偏好,非常有利于锁定目标人群,提供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媒体未来的运营策略就是要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在海量、无序的信息中精确分析出用户需求和公众关注热点,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设计和营销。
3.借势社会化媒体,助力多领域繁荣
随着互联网进入到社会化媒体时代,辐射到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科技、传媒、文化,而是广泛扩展到金融、医疗等更多领域。目前电子商务已经成功借力社会化媒体成为商业领域最为活跃的分支。更多的互联网+在社会化媒体方面的探索将有助于这些领域服务模式的升级,而这一切都符合社会化媒体用户动机需求的变革。
以互联网金融为例,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为互联网金融培养了目标用户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拓展了社会化媒介的使用范围。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工具与移动社会化媒体的结合,让用户时刻都是不同商户的潜在消费人群,可以接收商家推送的服务,也可以主动搜寻服务,并马上支付,立即消费。传统的新闻推送和和自媒体运营都因为网上支付的普及而开辟了更多个性化的有偿服务,提供了更多解释性的、深度化的资讯服务。这种新的线上线下并行的商业模式是未来商业发展的走向。互联网金融从解决支付问题出发,渗透入用户的日常生活,将金融服务带到虚拟世界中,既扩展了金融服务的领域,开启了新的商机,又赋予了互联网发展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