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班级德育工作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本学期来,高二班围绕学校德育研究课题开展了丰富的德育活动。现作总结如下:
一、整体思想情况
高二(5)班学生通过参与一学期的德育活动,他们的公共文明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高二(5)班学生在进出校园时能靠右有序行走,看见学校老师能向老师问好,在教室里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能按时按质打扫卫生,能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能按时出好每期宣传专刊,学习上形成了一种整体向上的精神态势。
二、参与活动情况
1、高二(5)班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了16期简报。
2、9月份参加了学校举行的"红歌"和"祖国颂"演唱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同学们都能饱满的热情和向上的激情参与活动。
3、9月和10月,全班同学参与了学校举行的两次爱国卫生劳动活动,第一次活动中,刘成娟、冉俊峰等同学表现出一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4、本学期成功举行了三次主题班会活动,即《交通安全》《感悟高二珍爱生命》《法制交流会》。
5、史明飞同学在在第十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中荣获优秀奖(原高一(3)班,现在高二(8)班,证书本学期才得)。
6、班干部参加了学校的两次培训活动。
7、刘晓玉等6名同学参与了学校举行的辩论赛活动。
8、王睿等4名同学参加了学校举行的法制讲座。
总之,取得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工作做细做实,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我当班主任多年,现就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三、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
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老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2、循循善诱。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我班唐启彪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心理健康,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导致了各种的存在: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表现在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学习、生活等遇到挫折时,就心灰意冷,苦闷不安甚至消极态度等等。针对这些现象,平时我就开展一些有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
四、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治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我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学期我策划了许多主题班队活动。如《爱护我们可爱的家——地球》,通过本次活动,了解我们可爱的家园——地球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破坏,危及人类的生存,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
五、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
1、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如我班生活委员是个热爱集体、工作负责的好姑娘,但是她的父母离异,她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缺少父母的爱。当她看到、听到其他同学的父母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时,她很伤心,有一种失落感,一个人悄悄地流泪。我知道了她的情况后,亲切地和她进行了交谈,我询问了她的心思,了解了她的家境。
我开导她:大人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父母可能有他们的难处,但是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人,要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而且还有同学和老师的爱呢,你并不孤立。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六、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
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通过班主任如何抓好德育工作,当然远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其方法肯定是多种多样的,但我想,如果在班工作中,班主任能长期有意识地注意这三个方面,一个良好道德个性是一定可以培养出来的。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笔者认为,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知、情、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一般地说,“知”的培养是基础;“行”的实现是关键和标志;“情”起中介和“催化剂”的作用。因此,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必须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促进四要素统一和谐地发展。
思想品德教育只考虑认识过程是远远不够的,通过班会或团队活动向同学们正面宣传提倡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是需要的,但抓住时机,创设自然融洽环境,努力激发学生自身的“内应力”与道德情感则是另一回事。在校内、教室是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在这儿,有的通过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有的挖掘学科自身的教育因素,有的则根据学生个性与心理特征,因势利导,达到各种教育预期目的。但也应看到,由于对学生“主体需求是内化的原动力”这一点认识不足,在如何把社会首先规范内化为学生自己的品质方面研究得不够,我们的某些方面教育就显得脆弱与生硬。学生在那种正面教育场合,有时很难放开自己,他们经常只是首先意识的被动接受者,即使安排有学生在活动中发言,所说的也常是此刻我应该说此什么,而非内心真实所感,不能期望这种形成会达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真能触到学生灵魂的教育常常是不露痕迹。它不仅发生在操场上,发生在课间十分钟,而且发生在事先无所准备的最自然的生活与情境中。因此,进行情感教育,是德育工作者打开学生心灵的启动器,是“知”与“行”的中介和“催化剂”。
(一)以情育情,以情动人情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感染性,也就是说,情能动情。即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其他的人,使之发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绪。新组建的98级公关班,有两位女同学因小事发生口角,继而恶言相向,在班上掀起轩然大波。事后,我不是武断地各挨五十板,而是找当事人心平气各地了解情况,并打算抓住这个时机,召开一个主题班会。班会以小组为竞赛单位,安排了学生喜闻乐道的歌曲、典故、谚语、名人名言等项目,围绕着“团结、友情、亲情”进行了紧张的比赛,学生们情绪高涨,竟相参与。当活动进行到时,我在黑板上写了“大家庭中的你、我、他”几个大,紧着录音机里传出了《相亲相爱》的歌曲,再一次引起了全班同学的情感共鸣。随着如潮般的掌声,那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地走上讲台,四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认识到同学间,要互相“包容”,只有团结一心,班级这条“大船”才能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而且,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团结向上的班风。
(二)以知育情,以情促知我们知道,单纯地对学生说教是不会有好效果的,同样单纯地采用感化而不伴之以说理,也难以使学生产生有原则、有深度的道德情感。“知之深,爱之切”正是这个道理,因此,班主任应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使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年五月份,发生在美国轰炸南联盟中国大使馆的血腥事件,引起了全世界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我趁此机会让学生观看电视,收集有关新闻报道,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发出了“中国人民不可欺”的强烈心声。同时,又让他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他们“为中华崛起读书”以实际行动来声讨美国的暴行。这样,无疑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有血有肉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是说,认知越丰富,明理越深刻,情感就会越深厚。
(三)以行育情,以情导行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摇动情感发展的动力。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越实践,学生的情感就越深,反过来,情感越深,就越愿意实践,从而形成自觉行为。在以“爱心献功臣”的活动中,我班学生纷纷捐款,奉献了自己的一片爱心。钱虽不多,但却体现了中国青少年对那些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的功臣的崇敬之情和爱国、爱民族的高尚情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活动中,有些同学在老师面前一直是批评的角色,是小捣蛋,但了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援助当然源于他们对功臣的敬仰,然而,在援助中,自己不分明也获得一份快乐吗?他们自己却没觉察到,就在那瞬间,他们的灵魂迸发出怎样可贵的火花。我抓住时机,谈了爱国的含义,谈了什么叫高尚,使同学们从奉献中体会到自身精神的愉悦。这样,这使整个教育过程都弥漫着一种和谐、融洽、振奋,饱满的情绪氛围。总之,当学生不仅学会了留心观察周围世界,心胸开阔,乐于助人,而且也学会留心观察自身,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把精神力量也用到使自己本身变得更好、更完美的,他们才算真正逐渐成长为道德成熟的人了。而教师的贵任之一就在于抓住良机,寻找学生对外界教育影响的最佳接受点,以情育人,最终过到知、情、行的统一。
刘方红刁艳秋 贴近学生实际,以适应学生的认知为前提。
把学生当作“有眼,有耳,有头脑”的人,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在学生主动参与与多元价值分析选择中,培养起真正内化的、稳定的价值体系,这就要求德育内容可信度高,贴近学生实际,以适应学生的认知为前提。
1、内容小巧、切入合理。
德育工作,要注重加强对新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及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特点的研究,关注学生心理需要,逐步提高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真正实现学生人性上的觉醒,为形成长期稳定的道德行为提供了必备前提。
2、主体参与、实效突出。
道德是发自个人的良心、是自觉自愿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道德的伦理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如果不直接参与体味,那么便缺乏主动思考、讨论和自主选择的空间。在社会日益开放、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必然导致德育的实效性缺乏。
每节德育课,提前一周通知学生要讨论的主题。由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对主题进行辨析,并揭示其内涵与预示行为的必然性。
3、形式灵活、生动活泼。
任何工作的完成都不一定有固定的路子与模式,尤其是德育工作,它的直接对象是人,其灵活性更不言而喻。除注意不同心理特点、不同道德层次、新形势下社会的需求外,我更注重德育形式的灵活。
我班的德育课,有辨析会、讲演比赛、道德评议、又有实话实说、答学生问等形式。有次考试前夕,我班利用德育课举行了一个“抄袭的滋味”实话实说,把抄袭者的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4、层次深入,深入细致。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其中即需要点滴的滋润,又必须有较深层次的理性提高。如在放假回来的第一个星期,进行了第一次道德讲座,题目是:纪律是自由的保证。我提到:“正是限制了个别学生的绝对自由才保证了大家的自由,设想如果没有良好的公共纪律,那么你想学习时,别人大吵大嚷无休止的戏笑玩耍……请问你的自由何在?因此,国家法律是必要的,也是威严的。那么《中学生守则》何偿不是为了保证学生自由而制定的呢……”让学生由平时的最基本的行为观念,上升到做人的准则,从内心完成对学校管理的认同,把外在约束转化为学生的道德习惯,这样才能产生长期的、稳定的道德行为。
5、目标明确、放眼未来。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班级环境的熏陶作用
前办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十分重视环境育人,他所主张的“使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就生动地体现了环境育人的道理。环境育人是一条成功的教育经验。因此,要创造良好的班级文化,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式的陶冶和感染。为此我特意在班内张贴了具有代表性的“名人名言”、“敬、竞、静、净”四字,即尊敬、竞争、安静和干净;同时在班上提出“让自己的作品、奖状等挂满教室后墙”的口号,其目的就是优化育人的环境。每当同学们看到班级的奖状,自己的优秀作品一字排开的贴在后墙上,这种荣誉感、上进心也便油然而生,这无言的教育远胜于空洞的说教,“此时无声胜有声”,也能使学生控制情绪,陶冶情操。
二、工作中善于倾听和关注每一位学生
善于倾听和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心灵对话的基础。当前,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中,大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留守学生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而且五年级以上的学生大都是寄宿在学校,这样一来,学生时间大部分都在学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就应更多地倾听和关注他们。然而,心理学家调查显示,有相当多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存在隔阂,其原因就是教师不善于倾听、关注学生。许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过多地从主观角度看问题,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教育,把绝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讲话上,而不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反映,尽管我们的老师滔滔不绝、慷慨激昂,可我们的学生根本没弄清自己的心理反映,没有真正的了解自己,这样怎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呢?所以说,倾听和关注才是教育的艺术和最好的手段。心理学家说,认真倾听学生的倾诉,认真关注学生的举动,就等于完成了心理咨询的一半,诉说、宣泄是自我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作为教师应明确这一点,不怕学生说,就怕学生不说,教育是一种双向交流,德育更不能由教师唱独角戏。我班上的学生都来自农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留守儿童,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我经常私下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倾听并关注班上每一位学生的行为,使班级的德育工事半功倍。
教师在倾听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注意倾听。面对学生的陈述,教师始终保持注意,不能分心。②鼓励的倾听。当学生说得有道理时,教师应通过语言、体态、目光等传递给肯定、鼓励的信息。③接受地听,当学生的观点出现错误时,教师要耐心倾听,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倾诉,应当有宽容的态度,慢慢地帮助分析,进行引导。
三、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地要求一个人,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其中就包含了尊重与信任,尊重和信任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尊重道德是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会尊重老师,双方都会产生尽量上的满足,便于进行思想交流。如果老师一味地居高临下,就会使学生生产距离感,甚至反感。更谈不上什么德育了,所以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多说一些“我行”、“我能行”、“我一定能行”之类的语言,以培养学生自信心与主动参与的意识。尊重和信任不仅体现在教育措施上,也体现在一些无声的体态语言上,如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眼神都会使学生充满信心,得到信任和尊重的感觉。作为一个班主任,时刻想着学生良好的发展,这就必须信任和尊重学生,例如,在上课时,学生回答问题给予鼓励的眼神,在参加学校运动会时,用鼓励的动作来相信学生一定能取得胜利,实现他们的愿望等通过生活学习中的细小事情,唤起学生的自尊心,也推动学生自我上进的行动,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最终取得成功。
四、注意让学生学会体验
1、实行奖罚制度,加强纪律约束。
对迟到、旷课的学生,因其不能保证正常的上课秩序,实行劳动改造,同时对月全勤,学期全勤同学予以奖励。
2、保证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由班长到值周班干到普通学生,及时反馈班级纪律情况,保证自习课的正常进行。
3、保证提供一个清洁整齐的生活环境。
由值周班干,带领本组值日生,责任到人进行一周值日工作,对不负责的值日生,出现严重扣分的值日生,罚重新值日。
二、学习生活中,保持昂扬向上的心态。
1、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向。
人有智力低潮时,情绪也同样,所以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对出现消极悲观的思想学生及时做工作,始终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态,对班级整体出现思想波动现象,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心理调整工作。
2、引进竞争机制。
针对每一次月考成绩,总分名次都通过列榜了解学生的阶段学习情况,同时让学生确立下次的目标,通过实现目标,完成目标情况与未完成情况比较,找差距、找原因、以求得在一次考试中实现突破。
三、日常生活中,解决学生实际困难。
1、做到生活有节奏,有规律。
督促学生做好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处理好闲暇时间,并且形成初三生活规律,跟上节奏,不要过快,也不要过慢,在一张一弛中调整状态,以最佳的身心投入学习生活。
2、落实家访,了解学生生活实际。
一、精心组织好班会
成功的班会是加强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了解的桥梁和纽带。班主任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结合学校及德育工作要求,定期认真组织好主题班会。一是班会主题要鲜明。班会的召开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班主任要通过细心观察学生思想品德情况,如针对学生迟到、旷课、打架骂人、课间追逐、早恋、学习不努力等确定明确的班会内容,减少班会的随意性。二是班会内容要丰富多彩。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或以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来进行自我教育。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班级形成良好的文明向上之风。
二、要关爱学生
“爱心教育”是班级建设的最重要的奠基工程。班主任拥有爱心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形成有班级特色的精神支柱。教育家魏书生说:“思想之光,能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为了让学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我用爱心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一是班主任要尊重、信任学生。以诚相待,以爱心、恒心去体贴、理解学生,让学生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学生病了有人问;学生受伤有人管;学生有难有人帮;学生有苦有处诉。通过建立起融洽的师生情感,使师生之间易于沟通,学生才能主动向班主任敞开心灵大门,倾吐心声,教师所实施的教育内容学生也较易接受,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二是班主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在教育过程中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将心比心,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来解决师生、学生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贴近班主任,自觉接受教育。三是班主任教育学生要讲究教育方法,对有错误的学生不能急风暴雨式的批评教育,要在了解原因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或是采取冷处理,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思索自己的错误,达到自我感悟,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四是要关心每一名后进生,找出形成后进的原因,有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循循善诱,做好其思想教育工作。努力寻找后进生身上的每一处细微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和表扬,因势利导,激发其上进心。同时要尽自己所能帮助解决后进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并教育本班学生不能歧视后进生,要积极关心帮助他们。在班内创设一个良好的生生互动氛围,使后进生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不断得到转化。
三、与任科教师密切配合,开好家长会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
一、初中生德育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还未完全确立,对待事物还不能采取客观的态度,然而在思想方面却又存在一定的独立性,已经具备了质疑精神、反抗精神。从青春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学习能力以及模仿能力强,因此很容易受外界影响沾染不良嗜好。对初中生的德育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对学生的未来产生不可预估的影响,轻则道德败坏,重则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是极其重要的,而在初中德育教学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无外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师以及班主任,而班主任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德育以外还承担着班级管理的重任,因此对学生的影响会更大,与学生的联系会更密切。
二、德育与优秀班级的关系
德育与班级管理都是班主任在校的重要工作,而这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说,对学生实施良好的德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又是班级凝聚力的具体表现;而在班级凝聚力的影响下,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也有利于学生道德意识的增强。所以说德育能够有效促进优秀班级的形成,而优秀班级的形成又能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开展德育,共建优秀班级的方法与策略
那么,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如何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呢?
1.组建道德评比小组,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意识
必要的竞争能够起到快速增强学生道德意识的作用,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根据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
分组,即每一个小组包括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习惯的成员。再根据定期评比的原则对优胜小组进行奖励。采取这样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与“不是自己的朋友且性格不同”的同学进行交流,使学生意识到每一个人都具有独特性,但每个人应该具有的道德水准却又都是相同的,也可以使W生在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共同提高道德素质。与此同时,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又可以很好地起到互相监督的作用,这就使得教师不必时刻紧盯着班级纪律不放,而是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
2.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爱汇集班级凝聚力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面对成长的烦恼时就会有许多困惑,而有些困惑无法向家长诉说,尤其是在学生面对人际交往问题时。从学生角度来看,他们不愿意与家长倾诉,家长不会理解自己的“小情绪”;而从家长的角度来看,由于教育经验和教育能力的匮乏,就使得家长并未对学生的这些“小情绪”给予充分重视。因此,在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充分发挥心理疏导的作用,帮助学生解决内心的困惑,而从多年的班主任教学经验来看,学生的这些“小情绪”和“小困惑”或多或少与道德教育有关。如果教师能够在获取学生信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困扰,不仅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还能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
育,而学生出于对班主任的感激与尊敬,也会在班级生活中更好地配合班主任的日常工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班主任用“爱”汇集班级凝聚力。
3.保护初中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
青春期的学生思维敏捷,情感细腻,内心又极为脆弱。因此,当学生出现违反道德的行为时,教师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自尊心,因为教师不当的批评教育言论很可能对初中生脆弱而敏感的心灵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尽量采取鼓励和引导的方式,同时要细心观察学生在道德方面的成长,及时对学生的进步行为进行鼓励。当学生在道德方面有良好的行为表现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中以案例的形式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当学生的行为违背道德水准时,班主任切记不要将该行为作为案例在班级管理中展示,而是应该以一对一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
开展德育工作,建立优秀班级是初中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以中学生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德育与优秀班级建立之间的关系为出发点,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组建道德评比小组,引导学生树立道德意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用爱汇集班级凝聚力以及保护初中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希望本文中的德育策略能够为广大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关键词:德育工作;班会;关爱;家校合育
德育顾名思义是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思想引导和行为约束对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积极的行为引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当前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在他们的行为意识里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所以做好德育工作势在必行。鉴于此,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经验,总结几点班级德育工作管理经验,倘若抛砖引玉,则不胜荣幸。
一、关心学生,树立榜样
学生的行为和言行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做到爱生如子,这样才更容易将正能量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对学生言传身教,这样融合爱心和耐心来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无往不胜的。
师生之爱心是形象、具体的,它可以渗透到每一个细微的学习和生活环节。比如,每天早晨在巡视教室的时候除了看看学生有没有到齐,还要关心迟到的学生是不是身体不舒服,遇到天气冷热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加减衣物;集体活动前列一个用品清单,出发之前帮每位学生检查装备……爱护学生并不是必须得轰轰烈烈,而是通过这些生活细节渗透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让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无私的关爱,从而产生信服和尊敬的心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付出爱心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积极帮助有困难的人。
言传身教就是教师要注意和规范自身的言行,做文明礼貌的表率,这样也会由己及人给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行为标杆。有的老师就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比如我们经常见到升国旗时,要求学生面对国旗行注目礼,可有的老师却在窃窃私语,这样就会造成很不好的影响;比如有的老师对学生迟到要求很严格,可是自己迟到却没有向学生请假或道歉,这样也会让学生产生不平衡心理。教师作为育人的施行者,一定要戒除这些不良细节,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潜心学术,严谨为学,诚信为人;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严于律己,引导学生积极的行为和言语规范。
二、班会教育,专项教育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只靠情感引导和树立榜样是远远不行的。这就需要我们借助班会的时间开展专项德育工作引导:可以以辩论的形式鼓励大家都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让他们认识到良好的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例如,设立“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主题班会。教师可以利用诗歌朗诵的形式,让学生转变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认知,让他们明白帮助别人,获得感谢,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赞誉,内心是很快乐的。
笔者还曾设置“团结友爱”主题班会,着重解决有些学生容易和人发生争吵的问题,让大家认识到团结友爱才能妥善解决问题,才能相互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在融为一体的班会氛围中,有的学生讲述团结友爱感人至深的故事,有的学生用活泼的小品和相声等形式启发大家认识到“友爱”要比“争吵”更让人幸福,更好地体现出一个人的良好品质。
除了与日常管理相关的主题班会之外,我们还可以组织课外活动,通过野外组队闯关、拔河等集体性活动,让学生切实体验到集体和团结的力量,从而让他们从主观意识上认识到如何理解别人,如何在相处中获得别人的尊重。总之,班会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教育功能。
三、家校合作,共同引导
当前社会中许多孩子的父母为了生计顾不上照顾和教育孩子,有的父母甚至在外打工,孩子成为跟着老人的留守儿童。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往往缺乏关爱和家庭的温暖,造成行为极端或自卑自闭,这种情况只凭学校教育是无法愈合的。这就要求德育工作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行为思想及时和家庭沟通,只有家校合作才能消除学生思想偏激的土壤。如此一来不但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而且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首先要建立学校、家长、社区、教育点站联系制度,学校主动与政府及社会各部门沟通,开辟校外教育途径。另外,可以联合学校领导,组织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们接受一定的家教知识,避免家教中简单粗暴、过分溺爱等传统观念的产生。开办好家长学校,还要与社会各界、家长共同商议出德育实施方案,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总而言之,完善学生德育工作是一项长远而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时时了解和把握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并能从他们的实际认知出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生动的、贴近生活实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引导。只有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机制,才能保证学生的德育水平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信任学生,真正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班主任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从而赢得学生的爱戴。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班主任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班主任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班主任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2.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班主任教师应从单纯的思想建设者变为心理护理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一个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3.精心策划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参与性于一体,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情操,转变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笔者注意主题班会内容的系列化,内容丰富,又符合学生实际,各种类型的主题班会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艺术审美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要培养班级正确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在班级管理中,班级风气是评价一个班主任工作成绩好坏的依据。一个有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可以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制约每个学生的行为。正确的舆论是一种无形当中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纪律严明的良好班集体,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对学习和生活在这个班级中的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着强大的感染力。良好的班风应该是反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映新时代人才素质要求的,而且,它还应该具有本班的特色。
5.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时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的模范行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因为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笔者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每日根据学习、生活各项活动的情况总结评分并加以奖励、惩罚,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6.需要班主任的关怀、激励和爱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之间也不应是对立关系,也不能不分彼此。从尊重学生的人格出发,为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关爱是基础。
一、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班主任是一家之主,他的情感、教育方法、行为方式在教育中发挥主导作用。所以班主任要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用自己无私的爱去温暖学生。我每接一个班级,为了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老师真诚的师爱,我尽快最短地缩短和他们的距离,利用一切机会与学生接触交流,课间和学生聊天、说笑;学生遇到困难时,我想办法帮助解决;发现学生有思想问题时,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不久,学生和我之间有了更多的融洽,消除了彼此的陌生和不安,逐渐地开始安心的学习和生活。
二、制定合理的班级制度
班级要有好的规章制度,才能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起到约束和纠正作用。班级制度制定得科学、合理,学生才能从心里上认可,并乐于接受和服从,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班级学生按块分组,组长尽量坐在组内中间位置,负责整个组的学习、卫生、纪律,各组之间进行学习、纪律、卫生等多项比赛,实行记分制,做到一周一总结、评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能力。尤其是对新入学的学生,要强化养成教育,严抓行为规范教育,为其以后学生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