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语文古代常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研究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中学习的课程中,语文作为一门主干课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核心,通过核心的作用,开展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是非常有必要和基础的。在我们国内特别注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在课程中更注重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思想道德的建设,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燃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从另一个侧面就衬托出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现状
传统文化目前在我国高中的语文教育中,渗透不是特别明显,我们的教师一般都是按照课标要求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应用,完成考核要求。比如:(1)必修课本。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梳理探究
一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其中称谓语、禁忌语等都涉及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必修五梳理探究――古代文化常识。常常被老师们忽略,有的蜻蜓点水。在高中学业任务重的情况下,受学生重视的程度可想而知。(2)选修课本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散文欣赏》,涵盖了丰富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表现汉民族诸多优良品质:爱憎分明、勤劳勇敢、坚强不屈、开拓进取……这些品质也是当今时代不可或缺的,要发扬优良传统,我们可以在古典文学中找到源头。可惜的是,选修课本的教学目标要求是了解,而不是教学重点,甚至有的选修课本因为时间紧张而放弃。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如何开展传统文化的渗透同样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语文课程中,我们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引导,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多开展一些对于传统文化的座谈讨论,小组竞赛,让学生自主获得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通过诗歌、古文等形式的课堂对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学习和理解,开展相关性的弘扬传统文化的社团,都是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方式和途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融入自己的深刻感情,在潜移默化中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本文主要探讨关于高中语文教育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渗透,这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过程,需要我们的教师,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点滴过程中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课堂气氛 营造措施
引言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教学主要集中在教材上,学生的学习目标是考试分数和成绩。应用传统语文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十分沉闷,学生上课无精打采。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目标与新课程理念不相适应,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作出思考:如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呢?笔者对语文课堂气氛的营造提出几点思考,旨在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提供借鉴。
1.故事利用法
高中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课文《长恨歌》时可以引入关于该文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教师讲故事的同时产生好奇心,那么在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中就会认真听课,而且教师原来单纯的授课会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对该词中男女主人公的故事是否了解,如果有学生了解就可以让学生把故事引出来。课文讲解完后,教师问学生是否读过或者学过类似男女主人公这种情感的诗词,让学生一一回答。学生在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时精神会集中,就不会显得死气沉沉,无精打采。
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了解其他国家的风俗人情和文化传统,体会到我国文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性[1]。
2.应用高科技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有效改善以往令学生感到苦闷和压抑的语文学习环境,增强教学效果。这种科技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创造出集声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集中,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极强的可控性,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程度和需求进行阅读理解和其他相关训练,从而因材施教[2]。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融合和平等有利于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进而活跃课堂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下几点。
3.1教师要有幽默感。有幽默感的教师才懂得如何营造课堂气氛,而且贴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说笑活跃课堂气氛。另外,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及良好的教态。某些教师因为放不下姿态,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最终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影响教学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
3.2教师要懂得转变自己的角色。在课堂上,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学习者,两者是授和受的关系。有的教师在扮演指导者的角色时把整个课堂掌控在自己手上,学生完全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率得不到提高。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是学生的促进者,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课堂上,师生应该积极交流,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只有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才能体验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3.3教师使用语文常识缩短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高中语文课文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讲授什么是科举制度,什么叫三十而立及女子的三从四德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古代文学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授予,学生调动积极性,同时增长知识,锻炼鉴赏古代文言文的能力。
4.诱导的教学方式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使用诱导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同时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通过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寻找答案。学生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寻找,对课文充满兴趣。教师要循序渐进地设置问题。首先,教师设置的问题要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一旦学生产生好奇心,就会饶有兴趣地思考问题。其次,设置的问题要和课文内容巧妙地衔接。最后,教师对课堂气氛的组织和教学要适度适时。
活跃的气氛在语文课堂上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知识。某些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对诗词、文学常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因淡然无味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5.结语
营造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我认为主要是利用故事和媒体教育技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诱导式的教学方式,希望这些建议能够给高中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并在今后各自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加以研究、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文素养 误区 对策
历年来,古文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现状一直为大家所诟病。专家们普遍认为一线教师古文学养不足,不能满足高中古文教学需要。教师们认为学生古文基础薄弱,初高中衔接失当,难以取得成效;家长们认为古文学习很重要,在学校没学好,可以在课外辅导班补足。这种三方都不满的趋势愈演愈烈,矛盾焦点全部集中在一线教师的古文教学能力上。
一、高中语文老师古文素养的定义及内容
(一)什么是古文素养。
胡明德认为:“关于语文素养的定义,学界至今没有统一说法……教师素养是教师在固定期限内,在自己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及道德修养等。”古文素养就是高中语文老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必须具备的古代文学素质和修养。
(二)古文素养包括哪些内容。
具体内容大致可以确定为教授高中古文必备的古代文学的语法知识、古代文学常识、基本古代文论知识和相应文化知识储备,以及新课改过程中需要的古代文学教学新方法和新设备的使用技能。
二、高中语文老师在提高古文素养方面陷入的误区
陈大维指出:“中学语文教师古文修养的缺失恐怕主要不在古代语文知识方面,即使有所不足……(而)主要是文论修养和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一)知识储备层面的误区:一头扎入浩瀚古文书海难以自拔。
黄山谷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为弥补自身古文知识不足,笔者确定如下阅读书目(节选):《中国文学发展史》、《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诗经选》、《楚辞选》、《汉魏六朝诗选》。这批书选本精良,涉及面广,博大精深。高中语文老师如能好好加以研读,假以时日,就一定能有效提高自身古文修养。
很快问题接踵而至。首先是这些优良选本大多是权威古本,一般收藏在各大名校图书馆内,市面上很难买到;其次,这些书古奥精深,若非一番艰辛仔细地研读,一时之间很难消化。看来,仅凭普通一线老师的满腔热情和一己之力是很难完成这个打牢古文素养基础的重任的。
对策:
1.以教学组为单位,设立阅读古文典籍兴趣小组,重新确立书目,动手搜集所需书籍;
2.以定期活动检查阅读进度和交流阅读经验,分享学习心得,撰写学习笔记或者论文;
3.在老中青各年龄层教师中,通过定期听课,积极促成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局面的形成。
(二)技术运用层面的误区: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设备,忽视教学规律。
毋庸赘言,古文教学得益于多媒体技术的地方很多,如讲白居易的以乐抒情的千古名作《琵琶行》,不少教师都会选用音乐辅助教学。课前可选用《高山流水》调动气氛,课中选用林海的《琵琶语》创设情境,进而辅用《十面埋伏》展现琵琶乐之精妙,最后用林海的《渡红尘》揭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人类共同情感主题。这样的多媒体使用可以说和课堂教学相映成趣、浑然一体,实在是妙不可言。
一旦遇到苏轼《赤壁赋》这样的情理佳作,多媒体技术就有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笔者见过有老师选用多媒体讲解这篇需要耗费三课时的重点课文,该课件共使用50张课件,数量不算多,课时安排紧凑,内容详略得当。细看多媒体使用,并没有出彩之处:除了音频朗读和图片展示(共计7张幻灯片,仅占总数的14%)利用到多媒体之外,其他部分(80%以上)多为课文知识点归纳,多媒体和课堂教学的结合使用状况极其不理想,不值得提倡。这正是很大一部分古文教学面临的困境:费时费力不讨好。笔者提出两点建议:
1.鼓励使用多媒体,绝不滥用。可以锦上添花,但绝不多多益善。
2.遵循古文教学客观规律,同时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三)理论实践层面的误区:轻视文言语法教学,偏重人文精神培养。
初中生学古文几乎不讲语法,以至于并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文言文语法体系,到了高中,尤其是高一,马上要求他们能读懂浅易文言文,实际情况是很多同学连“主谓宾定状补”是什么都分不清。
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认识就是“得语法者得天下”,教学实践中分别做出不同调整:很多教师不惜放慢教学进度,用8~10个课时疏通这些语法知识,以期学生迅速获得高中古文教学必需的语法知识;更多教师则是顺应课时安排,将语法知识零零散散地穿插在课文讲解中,以期学生能缓慢学习这类必备的语法知识,然后形成自己的体系。这种与“《考纲》精神”多少有点相悖的“灵活处理”,实属无奈。
笔者认为,“文”“言”之争在初高中教学中实在是大可不必的,应该回归到“言”为“文”之基础,“文”为“言”之升华的轨道上,这才是高中生学好高中文言文的不二法门。
对策:
1.高一教师讲授古文之前,务必统一安排学生学习文言文相关专题语法知识;
2.授课内容、课时和相关练习由高一教研组研究统一部署,以期达到“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与笔者有共识的广大普通高中教师在提高自身古文修养时,一定要极力避免上述三种误区,从知识储备、技术运用和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上参照建议执行,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传记文学既是我国文学最早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当代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学样式之一。
现行的高中语文课本全6册教材中,文言文48篇, 其中传记文学共有13篇。传记文学占整个文言文的四分之一强,足见编者对传记文学这种源远流长的文体的重视程度。从1993年至1997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大部分选自传记文学。
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了解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常识”和“我国文学史的常识”,“能比较熟练地阅读一般的政治、科技读物和文艺读物,初步具有鉴别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对于文言文,高一语文中提出要求,“了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行文的一些特点”,“懂得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和古代文体知识”。这从知识掌握的范围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两方面对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提出了要求,联系传记文学的教学,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帮助学生掌握文体常识。
传记文学主要是指记载人物的生平事迹,具有较强的文学性的作品。它既是文学,又是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结合的边缘学科。在中国古代,它的主要形式有史传、杂传、散传、自传、专传等。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等6篇就是史传; 《左忠毅公逸事》、《五人墓碑记》等为杂传;《记王忠肃公翱事》、《梅花岭记》都是别传;《谭嗣同传》、《柳敬亭传》等是专传。另外,《史记》还创立了一个“列传”的概念,是指与“本纪”相区别的,记载人臣士庶的传记,如课文《屈原列传》。
在教学中,应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传记文学文体的一些基本常识。
2.揭示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
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传记文学的主要特征是:
(1)真实性。传记文学必须以真人真事为依据再现历史, 再现人物。传主及事件必须符合史实,有史学价值,决不能凭空虚构。这也是传记文学享有崇高声誉和至今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之一。高中课文中的传主,如廉颇、谭嗣同、屈原、张衡等,都是历史名人,其事迹史书都有记载,真实可靠。近几年来高考卷中出现的人物如狄仁杰、姚崇等也是史学界备受推崇的人物,其事迹均有明确记载。当然,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并不等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简单记录,一些次要人物、局部细节可以借助于想象、联想等作适当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事物发展的逻辑。
(2)艺术性。传记文学要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划人物, 描摹物态。传记文学主要是写人的,所以它要求刻划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部《史记》之所以备受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主要原因就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刻划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
(3)相当完整性。传记文学主要是表现人物的, 要使人们对人物性格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必须注重人物性格的完整性。因此在传记文学中,传主的生平经历一般都较完整,便于读者从总体上把握人物,如《史记》。一些小传,如“逸事”等,由于受材料、篇幅的限制,不可能表现人物一生完整的经历、事迹,但往往通过典型的事例,以小见大,来表现人物性格,如《左忠毅公逸事》。
3.引导学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分析、欣赏水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传记文学刻划人物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加以分析归类,能使学生在实际阅读过程中逐渐积累,提高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准确地把握住人物形象的特征。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不去耕耘,不去播种,再肥的沃土也长不出庄稼,不去奋斗,不去创造,再美的青春也结不出;下面好范文小编为你带来一些关于高中语文必修二文学常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
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數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一种诗体。
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由于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
4.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
5.建安汉献帝年号。
6.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7.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
8.公姥:公公和婆婆。
9.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
11.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
12.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3.适:出嫁。
14.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卵.....;
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
15.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16.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17.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8.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
19.子:对对方的尊称。
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20.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21.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2.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子”和蔡琐。“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璃、应场、刘桢。
23.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
24.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这里指永和九年。
25.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26.视,一种祭礼。
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视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已日。视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27.望:农历每月十五。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9.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30.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31.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2.苏轼
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3.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34.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家”。
28.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35.洞箫:管乐器的一种。
36.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
37.蜉蝣: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
38.苏轼
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9.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
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关键词: 新课程 文言文教学 学识修养
“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一个高中语文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
一、读导结合,发挥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
由于年代的差异和审美取向及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变异,加之语言环境的变迁,当代高中生普遍对文言文认知不足,认为文言文晦涩难懂,对文言文存在陌生感和畏惧情绪。其实学习文言文大可不必如此费劲,只要放松心情,放开喉咙,大声诵读,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文言文诵读,不是简单地读,而是要目睹其文、耳闻其音、心通其意地进行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章的全面感知和把握,是一个仔细体味和琢磨文章语气、语调和情感的复杂过程。教师应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指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走进文本,做文本的知音,通过对文本有声的朗读和本文进行情感的沟通。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反复诵读,自然就会感受文言语言的抑扬顿挫,内容的丰厚多彩,结构的严谨整饬,从而增强对文言语言的敏感性和对文言作品的鉴赏能力,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就一扫而空。
除放声朗读外,我们还可以创造友善而轻松的环境,激发学生好学乐学的情绪,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文言文。在教授文言文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点,由点及面,先精选一些和课文有关的精辟语句或语段介绍,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文章佳境。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之一代改革者矢志不渝之志;王勃《滕王阁序》之精美之境、豪迈之气融而为一……通过这些与所学文言文相关联的精神内涵做先导,以这些语段中的人生体验和睿智激发学生的好奇和质疑,在精美语句的熏陶下一步步深入文本,领悟文章的精髓。
二、多向对话,优化文言文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高中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使全体高中学生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并为学生的不同发展倾向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文言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还是学生与文本的交流抑或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沟通都至关重要。教师对文本的深入把握和深刻研究,拥有丰富的信息并不乏个性的解读,在课堂时用清晰的流程向学生传达,与学生分享体验、交流碰撞。在教师的有效带动下,学生走进文本,从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入手一步步体会领悟、质疑探讨,逐步寻求文本的思想内涵。
掌握文言知识信息,仅靠课堂上一点时间或者个体的积累是完全不够的,我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将课堂上提到的文言现象记录下来,一个词语的一种用法或者一种句式在这篇课文中出现,就把它记录下来,其他课文中如果再出现这些词语的其他用法或者其他句式或者同种句式的不同语例,就把它补充进去。拿古今词义来说,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词义的异同存在三种情况:一是某一词的古义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完全消失,古今词义完全不同;二是某一词的常用古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作为常用义项使用,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三是某一词的常用义在现代汉语中还偶尔存在,但已不是常用义,古今词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这三种情况外,除第二种情况,学生基本不会理解错误,在阅读文言文时,这类词就不会造成阅读障碍。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学生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的常用义理解古义,就很容易造成对文句理解的错误,这类词在文言文中占据比重大,如果让学生发挥团队的合作精神,收集整合后互相交流,那么大家的信息量就会增大。
三、多元解读,拓展文言文学习空间
文言文中有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教学文言文,除了课堂教授的有限篇幅外,我们还应该把视野放开,“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文言文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文拓展到古代典籍,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这种探究性阅读主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
以《史记选读》中的人物传记来说,从君王将相到普通大众,无一不是丰富复杂的,我们解析这类文本就不能只是单向思维,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这些历史人物。在学习《管仲列传》时,我提出质疑,作为“春秋第一相”的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的政治生涯中可圈可点的太多,作者司马迁为何不遗余力地花大量篇幅在传记开篇写鲍叔牙和他的交往,这有什么深意呢?
教材中很多课文只是原文的节选,如《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原文全篇乃至所属专著,拓展学生的文言文感知空间。在拓展阅读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到组织、指导的作用,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增强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自主阅读,个人将所读文章的内容结合理解联系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个性化的解读,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一起交流。
这样做不仅丰富了整体的阅读量,还激发了学生探讨的热情和质疑的勇气,并且通过书面表达的训练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过程操作的关键在于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学生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阅读体验等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进行科学合理的纠正和引导。
“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布鲁纳)。实践证明,在文言文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进行能动的创造性学习,不仅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开发潜能,更对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主动性和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关键词:作业系统 文言文教学 文言词语 语文教材
引言
作业系统是“按照一定目标有计划地设计出来的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1]它包括课后练习、思考、活动以及单元综合练习。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理念也在与时俱进,自然影响到作业系统的编制。即使为同一课文设计作业,不同版本教材也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追求和教学功能。本文以文言词语练习题为切入点,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旧两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文言文作业系统,即2007年第二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一套5册,简称“课标教材”)与2003年版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语文》(一套6册,简称“大纲教材”),审视编者意图,以期帮助新课改下语文教师灵活使用课标教材、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
一、比较研究两套教材作业系统中的文言词语练习题
人教版课标教材有文言文(文言韵文除外)17篇,大纲教材有文言文40篇。二者相同的课文有14篇,如《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兰亭集序》《赤壁赋》《师说》《劝学》《过秦论》《陈情表》等。首先我们对两套教材作业系统中的所有文言词语练习题进行统计与对比研究发现,两套教材文言词语练习题设计上有如下不同。
第一,课标教材侧重于文言实词的学习和积累,文言虚词的练《逍遥游》中有“之”等两三个词外其余基本不涉及。大纲教材兼顾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学习与积累,其作业系统中涉及文言常见虚词15个以上,超过了当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二,课标教材大幅度减少了“一词多义”辨析的练习量。就课标教材保留大纲教材的14篇文言文看,只有《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和《逍遥游》3篇各编排了一次“一词多义”的辨析练习,占文言词语练量的25%。而大纲教材则为《烛之武退秦师》《兰亭集序》等10篇课文编排了不同数量的“一词多义”辨析题,占文言词语练量的53.6%。
第三,课标教材中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以作业提示的方式散点分布于题干中,如《烛之武退秦师》《赤壁赋》《过秦论》的课后习题,题干用简练、明确的语言分别提出了古今汉语的音节特点、赋体文章中词语的“对文”现象和古人写文为避免“同字重出”常用近义词代替的语言现象。而大纲教材中古汉语基础知识主要采取集中串联的方式,将编写的若干文言文知识短文(如《怎样学习文言文》和《文言实词的特点》),分别安排在文言文单元后面。
第四,课标教材在体现古汉语特点的同时,开始关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联系。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习题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2]),其题干指出古今汉语在音节上的差异,但从列举的古汉语词语看,它们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有相同、相近或相似关系。古今汉语的对比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
二、思考与教学建议
(一)对文言词类学习取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课标教材十分看重文言实词的学习,明显弱化文言虚词的学习。这可能是基于如下考虑:(1)课程标准是多数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2)高中语文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基础性和均衡性。关于什么是“浅显文言文阅读能力”一直未有明晰的界定,导致文言词语教学长期以来全面撒网,缺少必要的取舍和主次。课标教材的这一变化,似乎希望在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承担的任务各有差异。
那么,课标教材的这种取向如何呢?笔者认为,它有一定理论依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句子的理解策略有语义策略和句法策略两种。读者一般首先按照语义策略加工句意,因为实词的意义和联系经常可以决定句意,只需从句法分析中得到少许帮助(只是在必须时起到证实与去歧义的作用);而且人们还可以理解句法不正确的句子。但遇到一个复杂的句子时,读者就会有意识地启动句法策略;不过若句法分析失败,人们又会用语义分析决定句意。中国人理解汉语语句的意义首先是根据语义,其次就是语序。[3]同时,根据汉语的特点,无论现代文还是文言文,实词占绝大多数,虚词相对较少。实词具有实在意义,常统治着句意的理解,语言一旦离开了实词,语言的基本表意作用就很难实现。因此语文教师应根据精要有用的原则,在必修课中把实词作为文言词语教学的重心。不过我们也知道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手段主要是语序和虚词,古今汉语中虚词数量虽少,无实在意义,作用却很大。因此课标教材在虚词习题编制上的过分弱化,可能会引起误解,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所防范,适当调整虚词量的学习比例。
(二)对文言词语练习量减少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课标教材文言词语练量减少,特别是大量减少“一词多义”的辨析练习,编者主要意图是希望改变传统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一味解词释义和题海战术的做法,希望今天的文言文教学还能关照文章、文学、文化方面的教学目标。这种变化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文言词语少学习或不学习的问题,语文教师必须注意“度”的把握,防止误解教材。学习迁移理论告诉我们,知识技能的迁移需要一定训练量保障,但并不是说量越多越好,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很多,所以在文言词语学习与训练中应合理调配量与质,处理好“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关系。阅读图式理论又告诉我们,阅读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知技能,阅读理解不仅是语言文字的加工,也是读者已有的对客观世界所了解的知识的运用过程。即阅读过程有两种信息处理方式在发挥作用,一种是自下而上方式,指读者运用语言图式,主要通过对字词句的分析来理解阅读材料;另一种是自上而下方式,指读者运用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主要凭借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识阅读材料。前者是阅读的基础,不可缺少,但读懂了文章的字词句不等于就一定读懂了文章,它需要后者的介入。后者是一种高层图式,但仅从后者出发容易导致学习基础不牢、阅读技能下降。因此文言文教学中既需要文言基础知识在一定量与质上的保证,又需要文章之学、文学欣赏和文化常识的介入,二者缺一不可。
(三)对古汉语基础知识编排的思考与教学建议
两套教材除按惯例将部分古汉语基础知识安排在单元说明和课文注释中外,大纲教材主要采用集中串连的方式,在某些文言文单元之后编有专门的文言知识短文。课标教材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在文言文单元中采取散点分布的方式,在文言词语习题的题干中编入一些知识性的作业提示,如《赤壁赋》课后习题二提及赋文中“对文”的语言现象;二是在“梳理探究”版块中采用集中串连的方式,设计了《文言词语与句式》和《古代文化常识》两个学习专题。
散点分布与集中串连的编排方式各有优劣。前者涉及的知识直接从课文学习中归纳出来,知识与课文、训练紧密融合,学生感到易懂、有用、精要;短处是知识零碎,缺少系统性、整体性,适用于学习不太讲求系统的知识;而后者的优劣正好相反。以此为评价标准,可以说课标教材在知识系统的编排上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它不仅力求使这两种编排方式达到尽可能的互补,而且力求在文言文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中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练习方式的转变。特别是“梳理探究”版块中相关专题的设计,不仅以一种全新的形式为我们较系统地编制了文言文基础知识,解决了学什么的问题,而且向我们提出了“谁梳理、谁探究”和“怎样梳理、怎样探究”的问题。因为“梳理探究”版块本身具有综合性学习的性质,其“梳理”是学生对自己多年学习、积累但又零散的知识进行提取、整理、分类的过程,使已有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掌握得更理性、更规范;“探究”是学生在梳理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自己概括整理出一定的观点、研究思路方法,显示出一定的规律和技巧的过程。它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在提升、拓展、学习方法等方面加以点拨和引领。这就提醒语文教师今天的文言文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接受式地、死记硬背文言知识,它也是文言文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是学习主体意识的唤醒。
(四)对文言文语言教学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文言文阅读中主要存在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社会背景等障碍,其中语言文字障碍是文言文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长期以来文言文教材和文言文教学重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忽视了它们的根叶关系。从语言流变看,文言是“源”,白话是“流”,今天构成白话的基本语汇多来自于文言语汇,大部分双音节词由文言演绎、附缀而来,80%以上的成语都来自文言、典故,今天为了使语言典雅、庄重、厚重,人们也常常借用文言词句。因此现代学生在长期的学得和习得中建构起的现代文阅读图式,对文言文学习也有正迁移的作用,它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与文言文的新信息相互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一套文言文阅读图式。刘廷芳(1921)用联想学习的观点对汉字进行的心理学实验也证明:汉字的学习可以借助对于已经认识的汉字的联想来解释新字,并且学习者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已识汉字,才能产生对新字的理想作用:而且,识字越多,这种联想能力就越大。[4]反思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更多的是放大了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忽视了它们的源流关系,只片面看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阅读图式对文言文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今天语文教师是否应该从现代汉语、现实生活中找到文言文学习的依托或关联点,从学生的认知心理出发,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原有图式,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和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呢?语
参考文献
[1]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项目“高考文言文考题嬗变及备考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6JD02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6-0013-02
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多篇文质皆佳的文言文名篇,这些通过时间检验的文言文名篇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增强阅读和理解古代汉语的能力,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名篇,提高文学审美水平。而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水平?采取何种策略提高和优化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以及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应该树立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在存疑和追求真知的过程中,去发现、学习和分享知识,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和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那么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倡课前存疑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能力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完全可以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打好课堂教学的基础,并在课前的自主学习中,自动找出学习上的问题和困惑,带着问题到课堂上进行释疑和学习。
在文言文的教学当中,老师要注意的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之前,能够对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分层,不仅有形式上的,还应该有内容上和难易程度上的分层,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深层次的思考。对于学生文言文教学的自主质疑来说,首先要理解词句的含义,也就是解决“言”的问题。其次再解决“文”的问题,从整体上达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后鼓励学生对文章的审美意味进行品味。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都可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提出并讨论解决。
二、创建互动交流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老师、学生、书籍的编辑者、文章的写作者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思想、灵魂的碰撞。而每一个对话的最终都应该指向个体。由此可见,互动、交流以及和谐的教学氛围,且在此过程中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老师要将学生在预习和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障碍和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和疑难排除。
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既有师生的互动,也有生生互动,还需留有时间让学生与书本再次展开对话和交流,从而解决预习和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在互动和排除疑问时,要重视“言”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学生只有在掌握了“言”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达到对“文”的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互动课堂的创建关键在于教师对谁是主导,怎样主导的认识。学生作榭翁玫闹鹘牵要自己思考问题,提出在前期学习和自主学习过程中悬而未决的问题。教师要摸索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引导其进行思考,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书本等多重对话和交流中,产生真正的质疑,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注重历史文化浸染,优化知识结构
高中教材中的文言文入选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文化瑰宝,蕴含着大量的历史、地理、哲学、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文言文的学习是对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利用文言文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汲取各类历史文化知识,提高综合文学素养。反过来说,学生如果要学好文言文,历史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汲取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以及自主学习阶段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各种历史文化方面的阅读材料,增加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兴趣。比如可以把同一时期的各类文学作品或者历史文化阅读材料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对同一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典章制度和天文地理等有深入的了解,加强学生对该作品的理解,也使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和其他历史人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互为辅助,完善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系统,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文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的知识,补充与课文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背景也是非常必要的。
四、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阅读感悟
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不管是在造词遣句的“言”方面,篇章布局的“文”方面,抑或是情感抒发方面,都可谓是历代的名篇佳作。因此,文言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和篇章的分析上,还要引导学生去体会这些篇章中的情感,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些文言文名篇的妙处,更好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杨志刚研究发现: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情感监控、课前准备和方法监控这三种监控策略对文言文学习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即学生如果能够充分运用想象力,更好地把握文言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就能更好地感悟文本的思想脉络。因此,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去体味情感,产生情感共鸣,也就是让学生跨越时空去和作者以及文中的人物进行精神和情感上的对话和交流,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不仅能够很好地推动文言文本的学习和传播效果,更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悟和记忆能力。
比如《前出师表》,我们可以感受到诸葛亮报答先帝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也能够觉察出他要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又如《离骚》通篇贯穿着屈原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整篇文章可以说是屈原用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的充沛情感可直指心灵。这样的篇章至情至性,用情感引导学生学习定能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和理解文章。
五、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参与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竞赛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能改善文言文教学的效果。竞赛教学法就是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从而改善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一般使用竞赛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让学生在知识竞答的过程当中更好地分享知识,检验知识。但是竞赛教学法的前提是要很好地完成自主学习阶段的学习,对前期的学习要求较高。
另外是情境教学法,通过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文本的方法。陈慧丽认为:针对文言文教学创设的教学情境主要是历史场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生活化再现历史情境;第二,影像化再现历史情境;第三,语言化再现历史情境。这些方法都是非常不错的情境教学方法,其实,还可以使用更为活泼的方式来进行情境化教学,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小型历史剧表演,能让学生在钻研文本的基础上,揣摩人物心理,还原历史场景,提高参与程度。笔者通过课堂实验,认为只要组织恰当,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文言文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但是只要掌握恰当的策略和方法,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很好地完成这项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勇敢提出质疑;重视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加强互动教学;辅以适量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应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尤其注意挖掘文言文学习当中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共鸣。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能够优化教师和学生的文言文知识系统,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