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下水污染防控

地下水污染防控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下水污染防控

第1篇

随后,国家环保部责令该工厂在铬渣无害化处理完成前停产整顿。但陆良化工厂在禁令下达后未达一个月,就部分复工生产。曲靖铬渣事件重新引发人们对水污染问题的关注。

就在10月28日,环保部、国土部与水利部联合召开了《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新闻会,国土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陶庆法,根据一项多年调查统计,公布了大致状况。

地下水质呈恶化趋势

陶庆法在新闻会上介绍,从2005年起,先后启动初步调查,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淮河流域的地下水污染。涉及面积44万平方米,采集和检测地下水样品1。2万多组,以重金属、“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微量有机物为重点调查对象。

陶庆法说:“中国地下水水质堪忧,主要城市及城镇周边地区地下水普遍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指标,但超标率较低”。

虽然“有毒微量有机污染指标”检出率较高,表明主要城市及城镇周边地区普遍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但陶庆法表示,超标率较低,其中珠三角地区的铅、砷检出率达到45。7%、39。1%,超标率并不高。

11月6日召开的“2011年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国家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会上透露,目前我国环境污染仍然严重,20%的水质为不宜饮用的劣Ⅴ类。

全国绝大多数城市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比较各地的水质,“南方优于北方、山区优于平原、深层优于浅层”。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评价:全国浅层地下水资源有37%的面积达不到三类水质标准。2009年,京、辽、吉、沪、苏、粤、琼、宁8省份641眼井水质检测显示,符合三类的占26。2%,四到五类水(较差―极差)占73。8%。

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明确提出“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中国环境污染防治已经初步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转变,开始进入防治并举、系统管理的新阶段。

三部委预计,2015年年底前,中国将完成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工作,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深入分析地下水污染成因和发展趋势。到2020年,对典型地下水污染源实现全面监控,重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

被综合性污染

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看来,中国华北地区的浅层水的污染问题也非常突出。

2009年,北京市平原区枯水期监测了322眼地下水监测井,除汞和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未检出外,其它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姜文来团队当时根据全国2293浅层地下和1601个深层地下水监测点监测资料,分析得出结果:在浅层地下水中,我国地下水较差―极差占55。8%,优良―良好占44。2%,除西南地区优良―较好以外,其他地区都是较差―极差,“特别是华北地区较差―极差高达65。11%”。

而在深层地下水中,优良―较好占57。9%,较差―极差占42。1%,尤其是中南、华南地区、西北地区较差―极差占54%和53%。中国总体来说,深层地下水优于浅层地下水。

姜文来表示,“总体评价结果表明,我国优良―较好地下水占51%,较差―极差占49%,两者旗鼓相当,我国地下水水质不容乐观”。

中国水利协会资深专家李贵宝同样认为,“我国地下水状况不容乐观”!2010年,国土部和水利部对全国182个城市开展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水质监测点总数为4110个。结果表明,水质呈较差―极差级的监测点占全部监测点的57。2%。与上一年比较,全国主要城市的地下水水质状况,其中呈变好趋势的城市分布在华东地区,水质呈变差趋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

而著名环保组织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也表示:“在中国华北平原,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巨大的漏斗区,浅层地下水的污染最为严重。”

综合性污染导致中国各地区的地下水污染严重。中国水利协会资深专家李贵宝解释说:“中国地下水的污染主要由地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所造成,所以,一切造成地表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因素都是地下水污染的成因”。

其中包括工业的点源污染、农业的面源污染、集约化养殖场的污染、居民生活污水和废弃物(主要是垃圾)的污染等。

这些污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下渗污染地下水。尤其是危险废物堆存场、垃圾填埋场、矿山开采区、石油化工生产及销售区、再生水灌溉区、工业园区和积淀污水的坑塘等场地,是地下水污染的重点区域。

中国地质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费宇红研究员也表示:“中国地下水污染的主因大致相同。面源方面是工业废水排放、农业施肥喷药;线源方面,工业污水排放入河道”。

污染后的治理问题让“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感到担忧,他表示,农药化肥等面源污染,不仅在中国非常难解决,在西方发达国家同样如此。

亟须全民参与

严峻的地下水污染给中国各级国土、环保和水利部门带来麻烦。李贵宝建议,预防污染首先严格按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执行,特别要严格执行各工业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生活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等。

李贵宝表示,在规划建设工业区、工厂生产区时,还应远离取用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地,最好设置在水源地的下游。

姜文来则表示,监管地下水污染是政府职责,如监管不力,就应追究相关部门的责任,给予相应处罚。环保、国土、水利、城建、工商、财政和公安等多个政府部门,通力协作,共同面对监管,才能抑制地下水污染。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认为:“要有效防治地下水污染问题,最重要的是及时公布污染信息。让公众参与解决。”及时公开地下水污染信息,最为关键,社会公众便有动力监督,及时推动解决污染问题。

马军表示,对工业企业违法排放污染地下水,政府部门不能仅仅一罚了事,还需要通过多渠道提高排污成本。停业整顿,或通过市场经济手段提高水价,或展开公益诉讼,或增加媒体曝光透明度。

马军建议:“在城市生活中,必须保证垃圾填埋场防护设施的质量,倘若缺少防渗层,生活垃圾里的有害元素将特别大地影响地下水的品质。另外,城市雨水管道,照样必须防止被生活垃圾或废水污染。”

水资源学者周晨表达了类似观点,“地下水保护的主力,不是政府,也不是环保NGO,而是公众,公民参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强劲,然而付出的惨痛代价是自然环境遭破坏。地下水污染严重,便是沉痛教训之一。

《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出台了,能扼制地下水污染加剧的趋势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一。

李贵宝认为,“规划有了,关键是执行和落实。未来,中国的水体质量状况肯定会好,但必须加大监管力度,特别是地方政府得支持环保执法的力度,避免一些地方政府为了GDP,重发展、轻环保”。

不过,更多人持谨慎的保留态度。研究员姜文来断言,未来规划的执行效果,关键在于国家能否采取切实措施落实。如果动真格,目标能实现,但不排除实施过程中存在曲折,甚至个别地区不执行规划。“从历史的发展规律来看,局部地区的地下水污染有所好转是必然的,但整体上恶化的趋势难以得到有效抑制,不过恶化的速度会有所抑制,慢慢会出现拐点的”。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预感,在未来十年要扭转地下水污染问题,时间不够,但动员更多的社会公众参与,对控制重金属的污染会有所改良。

第2篇

用污染地下水浇灌的蔬菜不能吃?

山东寿光市以“蔬菜之乡”闻名,这里生产甜椒、黄瓜、西红柿等蔬菜,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甚至出口俄罗斯。

为了深入了解农业对地下水污染的现状,2月24日,记者来到了寿光进行调查。

寿光市北洛镇刘家庄村、沙埠屯村到杨庄一带,记者从农户了解到,浇灌用水一般都打井取地下水,井深在100米左右,就在大棚外面。农户称,自家喝的水也是打深井抽上来的,对于地下水是否有受到污染,大部分农户都表示不清楚。

不过,寿光市作为有20年历史的蔬菜主产地,由于长期使用农肥,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较高。根据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季教授2005年的一项调查研究,对寿光市主要蔬菜种植区两次地下水取样的284个水样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后得知,60%左右超标,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平均含量为26.3mg/L(饮用水标准规定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供水部分硝酸盐含量应低于20mg/L)。

当年参与该项调查的研究生宋效宗,目前在山东省农科院工作,宋效宗告诉记者,近年来对寿光的地下水污染仍然在跟踪,总体来说,数据显示是降低了一些,但监测的前提是水位越来越深,原来样本的水位可能是50米以下为主,现在是100米以下的水为主,也就是说更深层的地下水也受到了污染。

李季说,由于氮是营养元素,这种地下水浇灌蔬菜相当于“肥水”,但它的浓度高了,同时又施大量氮肥,蔬菜中残留的硝酸盐含量就高了,不管是果菜还是叶菜都会富集,而硝酸盐在蔬菜中又会转化为有毒性的亚硝酸盐。目前,关于蔬菜的相关国标中并没有硝酸盐的残留规定。不过,中国农业大学朱毅副教授认为,考虑到转化率的问题,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对蔬菜种植的负面影响远不如施用氮肥本身。

2月25日,记者采访寿光市自来水公司,公司负责人称寿光市集中供水已达71%,自来水也全部取自深井,且监测到的水源中硝酸盐含量大致为12mg/L左右,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对地下水源限制的要求。宋效宗认为,自来水公司的说法应当是可信的,因为自来水打井更深,而且要进行检测。

不过,宋效宗也表示,寿光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能够通过集中供水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很好,但从整个山东来说,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性。事实上,寿光并不是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因为土壤条件相对更差,果树区的污染最重,其次是陆地蔬菜区,排在其后的是设施农业区和特色农业区、水稻种植区。这些地下水受污染地区的农村,仍然是各家各户自己打井取水。

李季认为,农业造成的地下水污染,还远没有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我们查了很多资料,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美国集约化农业地区占到10%左右超标,欧洲是1%左右,发达国家控制得很严。为什么我们存在60%左右超标?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在国外,一旦60%超标,就会列为风险区,因为环境已经恶化了,就应该停下来治理,不能再生产了。”李季提到,目前当地政府并未开展类似的防治工作。

此外,李季还很担忧,现在这些地区减少了施化肥,改为施有机肥,但有机肥污染更为严重,如果其中抗生素含量高,污染到地下水中就更可怕了。

地下水受污染就危害健康?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丁爱中向记者介绍说,我们所说“污染”,本来就是从对人体有害的角度来评价的。按照我国的《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砷的含量只要超过0.01mg/L,就算是超标了,长期饮用砷污染的水,可能会导致癌症和皮肤损伤,还有一些伴生疾病。

不同的污染成分其危害性质是不一样的。例如重金属铅、镉、铜,它会影响人的中枢系统;而有机物污染比如化学制剂、石油中的挥发物质,最常见的是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引起婴儿的变性血红蛋白血症。

不过,丁爱中也表示,地下水污染是否致病,跟污染物的具体含量、饮用时间都有关系,不能笼统地说喝了受污染的地下水就一定致病。

“从病理学上来说,浓度很大时,会达到急性中毒,但长时间低含量的也有危害,也许一两年看不出来,但十多年就不一定了。”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马春萍老师告诉记者,要从整体上告诉公众,地下水污染对健康有什么危害,这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说某个局部地区,比如南方的某个农药厂,它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后有什么危害。但直接通过一个点延伸到一个面,这样是不科学的。”

“比如东北老工业基地,很多农药化工场地就存在‘五毒’——四价镉、汞、砷、氢化物、挥发酚,这些物质有什么危害是确定的。”马春萍表示,范围过大不好一概而论。

环保组织自然求知社的发起人冯永锋长期关注水污染,他告诉记者,中国目前关于地下水污染的流行病学调查非常少。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因为这种调查费时费力,大部分研究机构都不愿开展,除非是国家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李季教授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为例,分析了这一调查的难度,“这种水对人体的危害,要选个附近地区做对照,要查阅医院里所有数据,作十年二十年的对比,还得两个地方的人习惯基本一致,但医疗系统只管医院,而环保系统只管环保,做这种样本对比太难了,所以这种工作一般很少人做,国家也做得不多。”

“癌症村”是地下水污染造成的?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长宋国君表示,致癌一定要有致癌的污染物,比如化学工业、石油炼化,这类有机污染物确实会致癌,但一提到地下水污染就说致癌,这就太不科学了。

“在发达国家,什么物质溶解到水中会有致癌作用,都是有清单的。我们一般人都喝的地下水,总体来说都是安全的,不必盲目担忧。”宋国君说。

而在现实中,虽然媒体报道过不少所谓“癌症村”,但从流行病学上得到确证的并不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林景星研究员告诉记者,2001年,媒体上报道,陕西华县发现了一个“癌症村”,后来他去这个位于秦岭北坡的村子进行了3年的调查,最后发现是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富集到食物中,再转到人身上,“首先是土壤被污染了,而由于土壤层很厚,这种污染不会渗到地下水中去。”

淮河流域的众多“癌症村”曾一度被中外媒体所关注,而这可能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从流行病上得到确证的案例。2005年,受国务院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历时5年,对淮河流域及沿线居民的肿瘤发生与当地污染的相关性进行了调研。记者联系到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功焕,他告诉记者,最近马上要“淮河流域污染和肿瘤”相关结果,这一调查证明了80年代以后,至90年代污染严重地区,确实是从癌症低发区变成了高发区,证明了癌症高发跟污染是有关系的。

不过,杨功焕也表示,诱发肿瘤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而淮河地区的污染也非常复杂,要具体定位到哪种物质导致什么肿瘤是不太可能的。“因为环保部的数据,从80年代就有污染的基本指标,但那是一个综合指标,只能确定那个地区存在严重的污染,这种污染确实增加了风险,但不能把哪种污物物质与肿瘤直接对应起来。”杨功焕说。

我们喝的自来水是地下水吗?

北京自来水集团官方网站资料显示,北京的自来水水源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地表水水源主要以密云水库、怀柔水库为主,近郊区地下水水源地集中分布在永定河和潮白河冲积洪积扇上。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水专家王占生告诉记者,地表水源是自来水厂的主要水源,以北京为例,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加上河北三个水库是北京的地表水源,这些水库为北京提供了60%的水,而另外的40%使用地下水源。

就北京而言,普通老百姓喝的自来水,没有什么所谓的来源于地下深井还是来源于地表水库,因为我们喝的都是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混合水”,换句话说,我们都在喝地下水。

自来水集团现有地下水井260余眼,由于北京地下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原水绝大部分属于碳酸盐型水质,水温恒定,水质澄清。

虽然受污染较轻,但是地下水的硬度和硝酸盐是超标的。为了降低硬度,自来水集团采取使用地下水与地表水勾兑,以降低硬度。凡是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的硬度,对市民的健康有益而无害。所以经过处理后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要混在一起,沿着输水管网送往千家万户。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喝的水中都含有地下水。

王占生也表示,民众不必担心自来水的水质,因为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在进入送水管网之前都是要经过各种消毒、杀菌处理的。

首先,地表水的净化处理采用常规处理与活性炭联用技术。除经过加药、澄清、过滤这些常规水处理工艺外,还采用了活性炭吸附,再经氯化消毒的深度净化工艺,进一步将水中的涩、嗅、味以及各种有机质去除掉,最后将生产出来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清水送入城市配水管网。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发言人介绍,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供应出的水质符合国家106项标准,是安全的水,请市民放心饮用。

自来水集团也建立了全过程的水质监控体系,对水源水、出厂水、管网水、用户终端水进行全过程的水质监控,保证自来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我可以自测地下水水质吗?

生活在城市里的居民或许不用过于担心自己饮用的水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但对于很多还在使用井水的农村地区来说,那里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对于检测来说,确实会有一些现象,比如六价镉污染很重的话,它提取出来的水是绿的,油污染严重的话会漂浮在水中,如果是铁锰含量高,一泡茶就会变黑。不过,大部分地下水污染是无法凭肉眼观测的。”丁爱中说。

王占生告诉记者,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检测饮用水水质是否合格,需要进行物理指标、化学指标、非专一性指标无机物指标、非专一性有机物指标溶解性气体、生物指标、放射性指标等六项指标的检测,其中每项指标又分为若干细小的检测项目,这些项目几乎都要涉及非常专业的领域,而且整个过程复杂而漫长,对于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完成这样的试验是不可能的。

其实在国外,水质检测工作也是由政府部门主导的。

在美国,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资源。大约50%的饮用水来自地下水。正是鉴于地下水资源的宝贵及其特殊性,《美国资源保护和回收法》专门作出规定,要求在地下水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填埋场必须设有地下水监测系统。为了获取地下水的准确信息,法规中首先要求填埋场旁要有足够数量的地下水监测井,而且监测井的位置必须准确选定以避免提供错误数据。

当经过证实,地下水中污染物含量的升高的确是由填埋场的渗漏所造成的,下一步的监测就被称为执行性监测,意即执行特定标准的监测。这类监测的目的是要发现那些已经渗入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是否会超过一个特定的标准。如果在以上的监测中发现污染物确实超过了最高允许含量,业主必须在7天内书面通知环保局。然后呈交修改经营许可的申请并开始进行清理污染行动。清理污染的地下水有两个要求:一个是把地下水抽出后运往另外的地点进行处理;另一个是在原地点抽出处理后直接注入地下。

第3篇

1 地下水环境的监测要素

有关地下水环境监测。可分为人工监测与自动监测两种形式,但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人工监测手段为主,其中包含如下要素。

1.1水位

水位监测是地下水环境监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在人工测量地下水位过程中,采取电接触悬垂式水尺或者测量方式。

1.2水温

在对地下水的水文进行人工测量时,需要应用各种数字式温度计,如果需要独立测量水温,则应使用铂电阻、半导体等传感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将测量水温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相结合,形成多个参数的水质传感器。

1.3水质

有关地下水环境中水质的监测,一般为人工取样、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地下水采样,主要应用到地下水的采样器与采样泵。应用人工测量地下水水质参数的办法,也可利用便携式自动测量仪完成,提高采样现场分析的精准性。

1.4开采量

地下水通过人工抽取以及自动出流的方式流出地面。根据出水方式的不同。通过明渠流量及管道测量方式,完成水量的测量。另外,测量地下水的流速及流向问题,主要应用电位差法、示踪法及抽水试验法,一般在定性范畴应用较多。

2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开展地下水环境监铡工作,离不开各种化学生物监测仪器及化学分析手段,可对各项地下永的指标进行深入监测,如果发现水源污染现象则及时发出报警。当前,我国主要应用的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如下。

2.1抽出一处理法

这是使用最早、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监测方法,可根据地下水的污染类型、处理成本等选择使用。抽出一处理法主要分为三大类:(1)物理法。包括吸附、反渗透、过滤、重力分离、气浮等形式,(2)化学法。包括离子交换、氧化还原、混凝沉淀等形式;(3)生物法。包括活性污泥、土壤处置、生物膜、厌氧消化等形式。对于受污染的地下水,抽出来之后和地表水的处理方法相同。当完成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之后,就涉及到污染水资源的处理问题,对于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可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污染源、查明原因并处理污水,避免污染源的大面积蔓延,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

2.2物理法

通过物理手段,对地下水环境进行监测,又可细分为水动力控制法、屏蔽法以及被动收集法三种形式。通过物理手段和化学手段相融合,对地下水环境实行动态监测,保障水质水量。

2.3原位处理法

原位处理法是当前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研究的重点,既可减少地表处理需要的设施,也可降低成本,避免污染物的大量外露,对环境造成影响。原位处理法具有较强的前沿性,对专业要求较好,同时工作效率高,质量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4水动力控制法

主要应用到井群系统,以向含水层注水或者抽水方式,人为改变地下水梯度,分隔清洁水体和受污染的水体,再对地下水环境实行监测。结合并系统分布不同的特点,水动力控制法也可分作上游分水岭法及下游分水岭法。不同分水岭所处位置的水质成分有所区别,作为地下水环境监测的重要因素,可进一步了解水质环境状况,同时对改善水土环境产生积极作用。

3 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般情况下,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的实现主要遵循以下步骤:(1)布控地下水的监测点,寻找恰当的监测方位与监测办法;(2)确定成孔方法。根据实际水域特征,做到因地制宜;(3)选择管材。针对各地段地质状况的不同,对管材材料的选择也有所不同。(4)采集式样。选择固定的地段,采集适当样品;(5)分析样品。利用地下水环境的相关监测仪器,分析并处理样品;(6)记录数据。利用仪器对所记录的数据进一步分析,以获得当前水质情况记录,这一步骤非常重要,需要将数据记录到电脑中,做好定期比对工作,如果发现水质异常,则及时采取对应措施,有效防控水污染问题。

有关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还应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才能从根本保障地下水环境。

3.1增强地下水管理意识

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一部分,做好地下水环境的监测工作,可有效评价地下水资源,做好生态和环境评价等基础工作。环保部门作为管理水资源的重要部门,也要在地下水环境监测方面加大力度,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落实各部门的责任。另外,相关部门的配合工作也必不可少,形成地下水管理工作的统一整体。

3.2完善地下水环境监测网

通过已有的地下水网站作为基础,保留部分代表性良好的内容。做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监测的统一性,便于资料收集与管理工作。以区域性的地下水控制为主,争取做到层次分明、统筹兼顾。

第4篇

关键词:地下水;硝酸盐;克里格;反硝化作用;GIS

中图分类号:P3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1683(2014)06-0006-06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主要供水水源。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逐渐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显著的环境问题 [1]。硝酸盐具有较好的移动性,容易通过包气带进入含水层。引起硝酸盐污染的因素有施用化肥和有机肥、生活污水、垃圾与粪便的下渗水、畜舍排水、污水灌溉、污染土地、工业污染源和大气氮化合物的沉降等[2]。高硝酸盐浓度会导致高铁血红蛋白症[3]、胃癌[4]、非霍尔金淋巴癌和诸如地表水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5],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饮用水质标准规定NO3-N含量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0 mg/L,美国和中国分别为11.3 mg/L和20 mg/L。

克里格方法广泛应用于描述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空间变异性[6-8]。但根据硝酸盐空间分布特征确定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许多学者研究表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地表输入氮负荷、地下水补给量、土壤特征、地下水埋深、井使用时间和周边污染物的距离等[9-10],但饱和带特征(如含水层厚度、反硝化作用等)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分析相对薄弱。同时吉林市是以松花江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抗风险条件差,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可以在应急供水中发挥主导作用,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起到支撑作用。但1988年-2004年间,地下水中硝酸盐氮超标样点占总采样点比例由0%上升到50%,硝酸盐氮逐渐成为吉林市地下水水质变差的主要指标[11]。目前松花江沿岸地下水研究程度尚显不足,尤其是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演化规律不清。因此,本次研究以硝酸盐为特征污染物,采用克里格方法分析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特征,结合饱和带特征综合分析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影响因素,其结果可为区域和流域地下水污染防控和修复、改善当地水质和保证供水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第二松花江上游吉林段5~10 km范围内,东西长9~13 km,南北长13.95 km,总面积104.5 km2,其中松花江右岸为龙潭区,左岸为昌邑区。干流松花江在区内的较大支流为牛河。

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45.5 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 506 mm。总体地形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上是,由河漫滩、一级阶地和二级阶地组成的河谷冲积平原。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是区内工农业生产与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赋存于全新统、上更新统及下更新统强透水的砂砾、圆砾及砾卵石层中,分布在松花江及牛河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区。含水层颗粒粗,导水性强,水量丰富,地下水径流条件好,运移方向均指向河流。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下渗是本区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地下水开采和向河流排泄量是重要的排泄方式。

2 样品采集和分析

2005年平水期在研究区内采集浅层地下水样24个,同时在相应松花江江段采集4个地表水水样(其中沿松花江水流方向由上游到下游的采样区域分别记为A1、A2、B和C)。化学组分数据由吉林省环境地质监测总站测试。

包气带和土壤作为广义的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是阻控和拦截来自地表污染物的主要屏障[9],因此为分析研究区包气带和土壤介质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在吉林省环境地质监测总站收集到87个钻孔。并且2011年6月在研究区地表0~60 cm均匀采集了26个土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土粒组分分析,参照美国农业部土壤保持局(USDA-SCS)制定的土壤分类标准确定土壤介质类型。

所有采样点和钻孔点的分布见图1。

3 结果和讨论

3.1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特征

2005年采取的24个地下水水样中NO3-N浓度范围为1.806~112.9 mg/L,平均浓度为32.649 mg/L。通过ArcGIS的直方图分析可知,最高浓度112.9 mg/L为异常值,因此不参与插值计算,其余23个水样NO3-N浓度满足正态分布。半变异云和趋势分析显示数据呈南北向空间自相关。

本文采用普通克里格插值方法[12]确定地下水中NO3-N 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方法是利用原始数据和半方差函数的结构性,对区域化变量的位置采样点进行无偏估值的插值方法。半变异函数通过式(1)计算[13]。

理论上,当两个样本无限接近时,半变异函数值为0。但由于存在测定误差和空间变异性,使得半变异函数值不为0,即存在块金值。当采样点间距离h增大时,半变异函数值从最初的块金值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该常数为基台值。基台值与块金值的差值为偏基台值(Partial sill)。当半变异函数值超过基台值时,数据空间相关性不存在。当半变异函数值从块金值达到基台值时,采样点的间隔距离为变程。

假设地下水水样NO3-N浓度分别符合无趋势、常数趋势和一级趋势下的指数模型、球型模型和高斯模型,计算这9个模型的主要参数(块金值、偏基台值和变程),并进行交叉验证。其中交叉验证包括标准平均值(MS)、均方根预测误差(RMSE)、平均标准误差(ASE)和标准均方根预测误差(RMSS),MS、RMSE和ASE越接近0,RMSS越接近1的模型描述NO3-N浓度越精确。对比表1的计算结果可知,无趋势的指数模型最能体现地下水采样点NO3-N浓度的分布。

通过常数趋势的球型模型进行普通克里格插值计算,可得到研究区内NO3-N浓度空间分布,见图2。Eckhardt等[14]认为地下水中NO3-N浓度超过3 mg/L,即被认为受到

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考虑到不同国家NO3-N超标浓度不同,因此,将NO3-N浓度分为四类:20 mg/L。表2总结了研究区内各类浓度分布面积及其百分比。可以看出,的研究区99.74%面积地下水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且62.07%面积超过了地下水质量Ⅲ类水标准20 mg/L。

分析发现,NO3-N浓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距离为5 478.66 m。硝酸盐氮浓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本质因素和随机因素影响。本质因素增加了数据的自相关性,随机因素(如人工施肥和地下水开发利用)会降低数据的自相关性。块金效应(块金值/基台值)能够显示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块金效应为0时,数据的空间变异性完全受内部因素控制;块金效应为1时,数据空间变异性完全受外部因素控制。研究区的块金值为537.76,基台值为822.69,块金效应为0.65,说明相比于水文地质条件,人类活动对硝酸盐氮的空间分布起着更关键的影响。

3.2 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影响因素分析

3.2.1 降水量

董维红和林学钰[15]发现研究区内以农业面源污染为主的地方,施用农用氮肥与造成地下水硝酸污染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浓度在丰水期高于枯水期。以工业污染为主的地方,地下水中NO3-N浓度不受丰枯水期的季节变化影响。说明降水量对于农业来源的硝酸盐污染影响较大。硝酸盐从地表施用的农用氮肥释放,在大气降雨等水动力载体带动下,硝酸盐在重力和土壤水势差作用控制下进入地下水。研究区内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每年6月-9月降雨量偏多,占全年总降雨量的70%~80%,1月-5月份降雨量相对较少,而农田施肥活动主要集中在每年5月-9月,每年丰水期的降雨和农田灌溉水对土壤中氮素的淋溶量大于枯水季淋溶量,因此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浓度表现为9月份高于5月份。

3.2.2 土壤和包气带介质

对土壤颗粒分析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可知,研究区内的土壤介质类型主要分为壤质砂土、砂质壤土、砂质黏壤、粉砂壤、壤土和粉质黏土6种,局部地区土壤缺失,卵石或砂土直接于地表,土壤介质空间分布见图3。根据87个钻孔资料分析,包气带介质主要为砂质壤土、壤土和粉质黏土,包气带空间分布见图4。

度分别为15.097 mg/L、37.884 mg/L、39.139 mg/L、46.421 mg/L和33.87 mg/L;粉砂质黏土、壤土和砂质壤土等包气带土层介质下的地下水中NO3-N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3.578 mg/L、35.564 mg/L和48.547 mg/L。可以看出,粉砂质黏土介质覆盖下的地下水NO3-N浓度最低,其次为壤质砂土、壤土、砂质黏土和砂质壤土。说明硝酸盐在从地表向地下水运移过程中,在土壤和包气带土层中经历了较为彻底的吸附和(或)反硝化作用,因此粉砂质黏土对NO3-N产生了最有效的阻滞。

3.2.3 地下水埋深

为了得到地下水埋深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浓度的影响,将地下水埋深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统计了不同埋深条件下地下水中NO3-N的平均浓度(表3),可以看出以下结果。

在地下埋深2~8 m内,地下水中NO3-N含量自地表向下逐渐升高;6~8 m深处出现最高值,硝酸盐氮平均浓度达到41.773 mg/L;10~15 m以下开始降低。这是因为土壤层的透气性良好,地下水中含有较多的氧气,氨氮易发生硝化作用生成硝酸盐;硝酸盐溶解性好,易随水迁移,至8 m深左右富集而达到浓度峰值;但8 m以下包气带介质由氧化环境转化为还原环境,硝化作用逐渐减弱,反硝化作用逐渐增强,NO3-N浓度开始下降。

3.2.4 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

为了认识地下水与松花江中硝酸盐的相互影响,对4处松花江重点地段江水水质和沿岸地下水水质进行NO3-N浓度对比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枯水期地下水中NO3-N含量高于各相应江段江水中的含量,尤其在C区和B区,地下水中的NO3-N含量约是松花江的60倍和12倍;在A1区和A2区是5倍和6.64倍。枯水期地下水向河流排泄,因此高浓度的硝酸盐随着地下水流入松花江,但由于松花江水体强大的稀释作用,因此江水硝酸盐浓度变化很小。

吉林市城区主要污染源分布在松花江两岸,各种污染物经过两岸排污口进入水体。这些工业排污口污染物除了CODMn、SS、石油类、硫化物外,最主要的污染物是氨氮。在天然状态下,枯水期的松花江接受地下水的排泄,因此工业排污口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贡献不大,但在丰水期(5月-9月),松花江水补给两岸地下水,地下水水流缓慢,循环更新能力弱,因此江水中氨氮和硝酸盐很容易进入地下水而造成污染。

3.2.5 含水层作用

(1)稀释作用。

硝酸盐在地下水的对流弥散作用下,随着地下水流动方向,硝酸盐向更大的含水层体积中发生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因此降低了硝酸盐浓度。含水层对硝酸盐的稀释强度可用垂直于水流方向的单位体积水流速qu表征,qu为含水层渗透系数与水力梯度乘积 [16]。理论上,qu越大,含水层对硝酸盐的稀释能力越强,NO3-N浓度越低。

根据2005年地下水采样点水位插值并提取水力坡度,可知研究区潜水含水层水力坡度小于2度,潜水面平缓。含水介质渗透系数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取值在15~265 m/d之间[17]。基于ArcGIS进行栅格计算,得到qu值,同时统计了不同qu范围内地下水NO3-N浓度的平均值(表5),发现NO3-N平均浓度随着单位体积水流速qu的增高而增高,这与“qu与NO3-N浓度成反比”的理论正好相反,说明潜水含水层中NO3-N浓度受到含水层稀释作用不明显。

另外,Laura Debernardi等[18]、Stigter[16]等认为含水层厚度越大,对地下水中硝酸盐浓度稀释能力越强,NO3-N浓度越低。通过对收集到的钻孔资料进行含水层厚度分析,并统计不同含水层厚度范围内的NO3-N浓度(表5)可知,研究区地下水中NO3-N平均浓度与含水层厚度成正比,这也与上述观点正好相反,也说明潜水含水层对NO3-N的稀释作用不明显。

(2)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作用是指NO3-作为电子受体,转化为N2和N2O的过程,分为有机碳作为电子供体的异养反硝化作用和还原

无机化合物作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最直观的表现是沿地下水水流方向,含水层中NO3-N浓度降低[19]。含水层中NO3-N浓度变化与反硝化作用强度和NO3-N输入源强度关系密切。

为此,选取NO3-N浓度靠近研究背景值1.53 mg/L的水样点作为研究对象。沿2005年地下水流方向(大体方向东南到西北)[17]选取6个地下水水样(图5)。从图5可知,在未受人类污染的情况下,NO3-N沿地下水流场浓度逐渐降低,初步推测含水层中存在反硝化作用。HCO3-浓度沿地下水流场并没有明显变化规律,因此初步推测反硝化作用主要取决于自养反硝化作用。

为判断获取电子供体类型,本次研究以地下水中的常用指标作为变量做R型聚类,聚类分析通过SPSS13.0的分层聚类程序来实现。对地下水中的常见组分与NO3-和NH4+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形成相关性矩阵(表 6)。

从表 6可知,TFe、TMn与NO3-呈负相关关系,而与NH4+呈正相关关系。总的来说,总铁和总锰共同对氮的转化起到了控制作用,地下水中总铁和总锰含量越高,NO3-浓度不断降低,NH4+浓度不断增高,且总锰对氮转化的影响程度高于总铁。由于样品未对Fe2+、Fe3+和Mn2+浓度进行测定,因此仅对反硝化作用的机理和反硝化类型进行了如下推测。

据以往调查研究成果,在吉林市城区松花江河谷冲积平原地层含有淤泥、草炭夹层,含水层处于还原环境,相对稳定的含铁矿物(Fe[OH]3)以还原态Fe2+形式大量溶解于水中,与氧化性较强的NO3-可能发生如下反应:

因此,含丰富Fe2+的地下水中很少存在NO3-。同理,地下水中锰含量较高时NO3-也较少。所以,自养反硝化作用的电子供体有Fe2+、Mn2+。

3.2.7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类型表现人类对土地改造的方式和成果,反映土地的利用形式和功能。将研究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工业用地、居民用地、城市用地和菜地等六类,分别计算2005年地下水采样点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NO3-N平均浓度。从结果(表 7)可知,菜地地下水中NO3-N平均浓度最高,为62.23 mg/L,超标3.15倍;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浓度分别为31.863 mg/L和24.974 mg/L,分别超标1.59和1.24倍;居民用地地下水NO3-N平均浓度接近生活饮用水标准限值20 mg/L,其中有2个采样点超标。

分析认为,研究区硝酸盐污染最主要的污染源是农业面源污染。由于蔬菜生长周期短且产出量大,施用的化肥、农药和回灌量比耕地都要高,因此,其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最严重。城市用地和工业用地上硝酸盐污染属于点源污染,主要来自公共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含有含氮化合物)排放、固体废物释放的淋滤液等。居民用地地下水NO3-N主要来自居民生活污水、垃圾与粪便的下渗淋滤液和畜舍排水等。

4 结论

(1)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分析可知,NO3-N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空间相关性,空间相关距离为5 478.66 m。块金效应表明人类活动对硝酸盐氮的空间分布的影响比水文地质条件影响显著。

(2)常数趋势球型模型的普通克里格插值结果显示,研究区99.73%的面积内地下水NO3-N受到了人类活动的影响,超过地下水质量Ⅲ类水标准20 mg/L的面积占研究区面积的62.07%。

(3)影响研究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水文地质因素包括降水量、包气带介质、土壤介质、地下水埋深、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水力关系,以及Fe2+、Mn2+作为电子供体的自养反硝化作用,其中降水量、包气带介质、土壤介质、地下水埋深是主导因素。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污染源主要包括农业施用的化肥、农药,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含有含氮化合物)排放,固体废物释放的淋滤液以及垃圾与粪便的下渗淋滤液和畜舍排水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Michael O Rivetta,Stephen R Buss,Philip Morgan.Nitrate attenuation in groundwater:A review of biogeochemical controlling processes[J].Water research,2008,42:4215-4232.

[2] Fernadot,Wakidaa L.Non-agricultural sources of groundwater nit rat e:A review and case study [J].Water Research,2005,39:3-16.

[3] World Heath Organization (WHO).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third ed[R].WHO,Geneva,2004.

[4] Fraser P.Nitrate and human cancer:A review of the evidence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pidemiology,1979,9:3-11.

[5] World Heath Organization (WHO).Toxic Cyanobacteria in Water:A Guide to their Public Health Consequences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R].E & FN Spon,London,1999.

[6] Dhar A,Datta B.Global optimal design of ground water monitoring network using embedded kriging[J].Ground Water,2009,47(6):806-815.

[7] Ahmadi SH,Sedghamiz A.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groundwater level[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7,129(1-3):277-294.

[8] Mohammad Chowdhury,Ali Alouani,Faisal parison of ordinary kriging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spatial mapping of arsenic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J].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2010,24(1):1-7.

[9] Almasri MN,Kaluarachchi JJ.Modular neural networks to predict the nitrate distribution in ground water using the onground nitrogen loading and recharge data[J].Environmental Modelling &Software,2005,20:851-871.

[10] Masettia M,Polib S,Sterlacchinic S,et al.Spatial and statistical assessment of factors influencing nitrate contamination in groundwater[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8,86:272-281.

[11] 梁秀娟,肖长来,盛洪勋,等.吉林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7,37(2):335-345.(LIANG Xiu-juan,XIAO Chang-lai,SHENG Hong-xun, et al.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ammonia-nitrite-nitrates in groundwater in the city of Jilin[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07,37(2):335-345.(in Chinese))

[12] Mohammad Chowdhury,Ali Alouani,Faisal parison of ordinary kriging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for spatial mapping of arsenic contamination of groundwater.Stochastic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2010,24(1):1-7.

[13] 汤国安,杨昕.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TANG Guo-an,YANG Xin.Experimental course of spatial analysis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Beijing:Science Press,2006.(in Chinese))

[14] Eckhardt DAV,Stackelberg PE.Rel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to land use on Long Island,New York[J].Ground Water,1995,33(6):1019-1033..

[15] 董维红,林学钰.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松嫩盆地松花江北部高平原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4,34(2):231-235.(DONG Wei-hong,LIN Xue-yu.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nitrogen pollution in shallow groundwater A case in the north high plain of Songhua River in Songnen Basin[J].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2004,34(2):231-235.(in Chinese))

[16] Stigter TY,Ribeiro L,Carvalho DAMM.Evaluation of an intrinsic and a specific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 in comparison with groundwater salinisation and nitrate contamination levels in two agricultural regions in the south of Portugal[J].Hydrogeology Journal,2006,14(3):79-99.

[17] 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吉林市水文地质勘察报告[R].2008.(Environmental geology monitoring station on Jilin province,China.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port in Jilin city[R].2008.(in Chinese))

第5篇

关键词:饮用水氨氮水质标准

一、 饮用水中氨氮问题的现状及原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白雪涛研究员,对自来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物的危害进行了分析,他说:这些化合物污染水体后不但会使水的感官性状恶化,产生异嗅和异味;还可引起人体慢性中毒,破坏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肝、肾损伤,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甚至致癌、致畸、致突变。 其中,氨氮含量超标对于饮用水的污染也在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现代生活中各种因素导致地表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比如城市人口越来越集中,城市污水尚未得到有效处理,工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有事故发生,以及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等等。在20世纪末期的环境状况公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国家的地表水环境除了长江、珠江,七大水系都有严重的污染情况,并且存在水质逐年下降的趋势,氨氮在地表水体超标污染物中的出现频率很高。这对我国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构成了威胁,了解造成饮用水中的氨氮浓度过高的原因,以及研究如何解决饮用水中氨氮的方法尤为重要。

时至今日虽然未曾有过饮用水中由于氨氮而损害人的健康方面的报道,可是在地表水体中如果氨氮含量过高的话,依然对水生生物有毒害影响,其中存在于水中的非离子氨(NH3)是造成毒害的主要原因。氨氮在水中有两种存在形式,分别是非离子氨(NH3)和铵根(NH+4),二者之间的比例是以铵根为主,由水的PH值以及温度影响。NH3转化为亚硝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蛋白质反应生成致癌的亚硝胺。饮用水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话,就可能会引发身体疾病,损害到人体的健康,也就是可能会诱发高铁血红蛋白症。由于氨存在硝化的过程,所以如果饮用水中的氨氮浓度过高的话,就会可能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比如,现在我国多层建筑越来越多,大部分都是在屋顶安装有水箱,就很容易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威胁,并且,这种屋顶的水箱很容易被二次污染,也很容易形成死水的现象,水在屋顶的水箱里长时间保存,等用户要用的时候,水箱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已经增加了,从而对人体造成危害。除此之外,氨氮浓度过高的情况下也会和氯产生反应,就会大量增加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而且会产生使人厌恶的嗅和味。

二、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相互关联及其危害

1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来源

(1)城市生活污水中的食品残渣和含氮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农田排水、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氮肥的使用都会产生氨氮,并且和污水一起排入城市的污水处理厂或者直接排入水体中。

(2)亚硝酸盐和氨的相互转化

氨在有氧条件下的水中可以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盐生成硝酸盐的同时在厌氧条件下被微生物作用转化为氨。

(3)水泥厂、化肥厂、发电厂等化工类工厂以及汽车尾气都排放含有氨的烟雾、气体和粉尘,其中的氨溶于水之后转化为氨氮。

2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危害

(1)影响健康

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氨氮在水中会转化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会和蛋白质反应生成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如果长期饮用这种被污染的水会对健康十分有害。

(2)影响生态环境

水的PH值和水温直接影响氨氮毒性,ph值和水温越高,氨氮的毒性就越强,对鱼类有类似亚硝酸亚的危害。氨氮对水生物含有危害作用的主要原因是游离氨,跟铵盐相比,游离氨的毒性能大上几十倍,并且碱性越强,毒性越大。氨氮中毒有慢性氨氮中毒和急性氨氮中毒之分。慢性中毒状态会出现生长减慢,组织损伤,摄食降低,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水中氨氮含量影响最大的还是鱼类,能直接导致鱼类死亡。急性中毒状态会出现水生物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甚至导致水生物的死亡。

三、 降低饮用水中氨氮浓度的方法

控制水源的污染是解决氨氮问题的根本方法,以当前的客观条件来看,在自来水厂中采用强化处理效果、增加处理工艺的方法来去除原水中的氨氮是很有必要的。当下如果采用最经济,效果最好的方法还是生物法预处理。所谓生物法处理,说的是将生物处理工艺安排在常规处理工艺之前,利用微生物新陈代谢的现象初步来去除水中的氨氮,以及水中的有机物和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含量,如此方法可以改善水的沉淀性能以及混凝,同时对常规处理工艺的负荷也有减轻,对物化处理工艺的使用容量和周期有所增幅,节约处理经费,而且,经过可生物降解物质的处理后,水中导致突变物质的前驱物质和细菌在配水管网中反复滋长的可能性都相对减少。生物转盘、生物滤池、生物活性炭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等是眼下已经研究成功的生物处理技术。还有一些相关供水单位使用折点加氯去除氨氮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水存在有机物污染的前提下,此方法产生的大量有机氯化物会使水的安全性降低,所以大部分情况下此工艺不被提倡。

四、 结论

我国地表的水污染情况在当下是比较严重的,饮用水源大部分被氨氮污染。水源中氨氮浓度较高说明水体将存在新的有机污染,饮用水中氨氮的存在会产生嗅味问题,还会影响到管网末梢的亚硝酸盐问题。当下在饮用水中氨氮浓度的问题上很多欧洲国家都有比较严格的界定。对饮用水水源中氨氮浓度的方面我们国家也有相关限值,可是当下自来水厂采用的饮用水标准GB 5749-85却没有明确限制水源中氨氮浓度的问题,我们应当逐渐控制饮用水中氨氮浓度的含量。解决饮水中氨氮浓度问题的根本方是法想办法控制水源的污染,可是当控制污染力度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只能加强相关供水单位的除污能力,当下解决氨氮问题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应该说是生物法处理技术了。

值得特殊强调的问题是,地下水的水质动态是和地表水的水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为地表水会通过各种途径渗入到地下,这时地表水就变成了地下水。虽然地下水被污染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污染物在下渗过程中被各种阻碍物吸附、分解、截留、阻挡,地层越厚,对污染物的截留量就越大,但是,如果这样长年累月得往下渗透,总是会把地下水污染的。所以,如果地下水被污染了,就算是查明了污染源头,但是要想使地下水恢复过来仍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已经下渗的污染物仍留在地层中,它们还要继续往下渗透,并且地下水的流动速度相当缓慢,溶解氧的含量比较低,含微生物也很少,因此自净能力比较弱。因此想要将地下水进行治理,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来努力,甚至几十年才会成功,受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染的地下水,一般表现为钙盐、镁盐、氯化物、硝酸盐显著增加,其有毒污染物主要有酚、氰、汞、铬、砷、石油及其他有机化合物。除此之外,在地表堆积着的工业废渣以及生活垃圾等的可溶性成分也会随雨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所以,解决地表水氨氮污染问题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中国环境年鉴,1996,88-89.

第6篇

关键字:浅层地下水监测网 信息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The reflections on shallow groundwater monitoring in Beijing

Lingfen WangHuiling WangXueping ZhangJingting Zhang

Abstract: the shallow groundwater in Beijing distributes with large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nd temporal.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human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s the capital's economy continues to develop, value and strengthen Beijing shallow groundwater monitor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t present, although some company haveheld groundwater monitoring, but rarely specifically for shallow groundwater. this paper focus on shallow groundwater in Beijing, descript the current situation,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the service objects, hoping to cause universal attention of shallow groundwater,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shallow groundwater.

Key words: shallow groundwatermonitoring netinformation service platform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社会公众及城市建设等各方面对地下水问题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需求程度的不断提升,现有的浅层地下水监测网规模、监测技术手段、信息管理与服务功能等已无法满足新时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需对浅层地下水监测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促进浅层地下水监测工作有序开展和技术提高,促进城市规划、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提升城市管理运行的安全高效、智能精细,使北京市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运行与发展更好的融合于首都科技建设,更好的服务于北京市土地资源利用规划、城市安全运行、环境污染防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重要领域。

2 北京市浅层地下水监测工作的现状成绩

北京市浅层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至2014年,在测监测网点609个,监测井1091眼,控制范围已基本覆盖北京市平原区全域(图1)。60余年来积累的长序列监测数据,为北京市的健康发展与运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成为首都人民的一笔重要财富。

图1 北京市平原区在测浅层地下水监测网点分布图

3 北京市浅层地下水监测下一步工作计划

根据北京市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发展规划[1],至2020年,北京市浅层地下水监测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6部分[2][3]。

3.1 完善设施体系,强化监测保障

在现有监测网点基础上,全面建设北京市浅层地下水区域监测网,使区域监测点总数达到738个(总计1300眼监测井),控制整个北京市平原区并兼顾浅山区;深化专门性浅层地下水监测区的监测工作,补充完善重点地区监测点77个(总计150眼监测井),使重点地区监测井密度平均达到30个/100km2(或km)以上,满足地下水信息资源精细化管理及小区域地下水评价分析的要求。

建立损毁网点及时维修重建的运行维护模式,保障监测网基础设施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建立能够满足地下水监测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的管理模式和保障机制。

3.2 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深化监测信息服务

搭建针对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的公众版、政务版、版城市地下水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形成开放、动态、完善的地下水监测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地下水监测信息的公开化与社会化。深化地下水监测信息政务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规范化和定制化服务,深化地下水监测信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支撑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强地下水信息资源开发和地下水监测信息社会化服务,不断丰富监测信息产品形式和服务内容。

3.3 拓展城市化配套监测,提高监测服务效能

加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的地下水位监测,实现重点区域或建设工程附近水位动态实时掌控,为分析预警提供基础。有序拓展重要建设区域的地下水腐蚀性测试等水质检测和排放冷热水区域的水温监测工作,为开展地下水水化学成分对既有和拟建建筑物(构筑物)基础和地下基础设施结构材料的水化学损伤、水温变化对地下基础设施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奠定基础。

3.4 强化应急监测保障能力

针对突发水文事件,按照“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反应快速、措施有效”的原则,制定应急保障预案,建立应急监测组织机构,建设应急保障服务队伍,及时开展应急监测工作,形成切实有效的应急监测保障服务机制。

3.5 构建专项三维数字系统,提升信息化支撑水平

构建北京市工程水文地质三维数字信息系统,实现浅层地下水动态信息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信息等海量数据的空间集成、存储管理、动态更新及三维数字化虚拟展示,使城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成果得到更科学、完整、生动、直观的表达和分析。

3.6 提升监测技术水平,增强专业领域理论研究

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提升监测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监测网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针对性。增强专业领域理论研究,高效推进监测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监测成果的应用水平。

4、关于地下水监测工作的思考

(1)地下水长期动态监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技术手段,是城市供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管理决策的重要辅助工具,是信息社会的积极推动力量,对于防灾减灾至关重要,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尤其是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及其成果,更是指导城市土地资源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资源,是确保工程项目安全设计与经济施工的重要依据,是促进地下空间安全开发、合理利用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城市安全运行、应急预警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有效防控的重要手段,是打造精细化管理都市与构建和谐、宜居城市的重要体现。

(2)近年来,虽然浅层地下水监测网的建设工作得以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监测范围有限、监测层次不够分明;监测信息系统不完备,信息化服务尚显不足;水文地质条件三维分析和可视化程度较低;监测功能不够完善,限制服务空间的扩大;监测技术手段发展滞后,监测信息时效性不强;监测网应急服务保障条件不足;监测网运行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系列问题。

(3)地下水的动态监测不应该仅仅是针对地下水要素的简单监测,应该包含对地下水状况的调查与评价以及对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的分析,另外水质监测也要重视对地下水的水质状况进行细致研究,对地下水的污染状况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做到对北京市浅层地下水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完善的监测。

(4)目前,已完成对北京市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网发展的规划,并准备开展地下水自动监测点的试点建设,在调研监测设备的同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具备了开展地下水自动监测工作的基础,在充分利用现有地下水监测网点、通信网络和设施的基础上,建设一个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实现由人工监测向自动监测转变,提升北京市浅层地下水监测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对北京市浅层地下水动态的有效监控以及对特殊类型区域的实时监控。

5结论

北京市浅层地下水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密切相关,对城市安全运行及环境保护有直接影响。一方面,由于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造成涉及地下水的工程问题不断增多,而且伴随着北京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水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导致地下水环境与规划、建设的相互影响更加复杂,地下水对城市的安全运行影响也更加显著。另一方面,浅层地下水受到污染,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对人类的安全、健康极为不利。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是保障城市安全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北京市浅层地下水监测,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同样的也存在较多的问题。北京市要积极主动拓展思路,在利用监测数据解决水资源管理问题和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实际问题的同时,努力开辟监测信息服务的新内容、新形式和新方向。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浅层地下水动态监测发展规划.2012

第7篇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监测数据;水质评价;规范化建设

饮用水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是指进入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和具有一定供水规模(供水人口一般大于1000人)的饮用水水源。克拉玛依市主要有三坪水库、白杨河水库、白碱滩水库、百口泉、独山子一水源、独山子二水源、黄羊泉水库等7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国控监测点位。其中三坪水库、白杨河水库、白碱滩水库、独山子一水源、黄羊泉水库为地表水,百口泉、独山子二水源则为地下水。百口泉自2015年4月起,取消了其承担的生活饮用水功能,由黄羊泉水库替代。

一、各饮用水源地概况

三坪水库位于三坪镇北约4公里处,是以调节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顾农业用水的调节水库。

白杨河水库位于白杨河出山口,艾里克湖上游白杨河河段23公里处,是一座山区拦河水库,也是目前克拉玛依工业、农业及生活的主要水源,以防洪、城市供水灌溉为目的的年调节工程。

白A滩水库位于白碱滩区,克拉玛依市东北30公里,为白杨河供水系统尾部调节水库,是克拉玛依冬季的调节水源,主要供水厂用水以及农业用水。

独山子一水源位于奎屯河的中游,源于天山北坡依连哈比山脉,法定取水量为2600万立方米。

独山子第二水源地位于独山子工业区东南15公里的东南洼地内,供独山子区的工业和生活用水。

百口泉地下水源位于乌尔禾区,市区东北方向60km处,白杨河、克拉苏河和达尔布图河出山口下冲击倾斜平原上,是克拉玛依市重要地下河水源地之一。

黄羊泉水库位于白杨河下游南岸,是一个注入式调节水库,由白杨河水库下游引洪渠引入白杨河水库下泄洪水和弃水,进行反调节。主要作用是蓄积白杨河汛期的洪水,提高白杨河的供水能力和工农业用水的保证率。2015年4月以后,做为源水替代百口泉地下水源供给乌尔禾地区、白碱滩部分地区、百口泉地区、风城作业区生产生活用水。

二、监测与评价概况

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24项)、表2的补充项目(5项)和表3的优选特定项目(33项)及悬浮物、矿化度,共64项(湖库型水源地还需加测叶绿素a、透明度,共66项),并统计取水量。每年对《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109项进行1次全分析。水质评价执行本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每月监测项目为《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表1中24项并增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统计取水量,总计26项。表1中其余15项每年监测1次。水质评价执行本标准中的Ⅲ类标准。

三、饮用水源地水质评价与结果分析

(一)三坪水库

监测数据表明:2012~2016年,三坪水库水质类别基本保持在Ⅱ类~Ⅲ类,水质优良。其中2012年水质最好,全年除12月有1项指标为Ⅲ类外,其余月份均达到Ⅱ类标准。2013~2014年水质状况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汞的影响,如图1,2年中有8个月汞的检出浓度达到Ⅲ类标准,有1个月甚至达到超标临界值0.0001mg/L,分析其检出时间未发现明显季节规律。2015~2016年水质有所好转,基本保持在Ⅱ类水平。

(二)白杨河水库

监测数据表明:2012~2015年,白杨河水库水质类别基本保持在Ⅱ类~Ⅲ类,只有2014年9月总磷、铁两项指标出现超标情况,水质整体较好。2012年水质最优,全年保持在Ⅰ类~Ⅱ类之间。2013年水质状况有所下降,有5个月检出汞浓度达到Ⅲ类标准。2014年水质持续下降,全年有6个月检出汞浓度达到Ⅲ类标准,且9月份检出总磷超标,达到Ⅳ类标准。如图2,2015年情况明显好转,基本保持在Ⅱ类水平。2016年除了5月因总磷超标,水质类别达到Ⅳ类外,其余时间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三)白碱滩水库

白碱滩水库自2014年8月发现安全隐患以来,一直封库检修,直至2016年4月水面解冻后开始继续监测。分析其2012年~2016年的监测数据可以发现:白碱滩水库水质良好,基本保持在Ⅱ类~Ⅲ类。2012年水质最优,全年除11月有1项指标为Ⅲ类外,其余月份均达到Ⅱ类标准。2013年~2014年开始略有下降,个别月份检出汞的浓度达到Ⅲ类标准,这与白杨河水库汞浓度变化情况基本一致。2016年主要受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影响,水质多半保持在Ⅲ类水平。

(四)百口泉

百口泉作为克拉玛依市重要的地下河水源地,产水量占到全市总取水量的4%左右。分析其近5年的监测数据可以发现:百口泉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水质类别常年保持在Ⅲ类。主要是氨氮指标浓度较其他水源地略高,常年保持在Ⅲ类水平。另外,氰化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酸盐、氯化物、亚硝酸盐、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铜、锌、汞几项指标常年保持在Ⅱ类水平。

溶解性总固体是水中所有可溶性盐分的总和,百口泉地下水溶解性总固体浓度常年在400mg/L,属于淡水。硫酸盐、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是溶解性总固体的主要组份,百口泉地下水的硫酸盐和氯化物浓度比值在2左右,以硫酸盐占主导地位。总硬度是反应水中钙镁盐分含量的综合性指标(以碳酸钙计),对饮用水的口感和饮用者的身体健康有重要影响,百口泉地下水总硬度年均浓度在180mg/L左右,介于软水和中等硬水之间。

(五)独山子一水源

独山子一水源作为独山子区重要的地表水水源地,年取水量3000余万方。水质监测数据显示:2012-2016年,独山子一水源水质优良,水质类别基本保持在Ⅰ类-Ⅱ类。其中2012年水质最好,全年除了有5个月因为总磷1项指标为Ⅱ类外,其余指标均达到Ⅰ类标准。2013~2015年水质略有下降,检出的指标中铜、锌的出现频率稍高,且浓度均达到二类标准。2016年水质状况明显好转,只有个别月份锌、总磷达到二类标准,其余时段各项指标均达到Ⅰ类标准。

(六)独山子二水源

独山子二水源作为独山子区重要的地下水水源地,年取水量为1500-2000万方。通过分析其近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可以发现:独山子二水源水质状况总体与百口泉地下水类似,检出的Ⅱ类指标项比百口泉地下水少,硫酸盐和氯化物浓度比值在5左右,以硫酸盐占主导地位,总硬度年均浓度比百口泉地下水低,在120mg/L左右,介于软水和中等硬水之间。

(七)黄羊泉水库

黄羊泉水库作为百口泉的替代水源,自2015年8月起开始监测,从监测数据上看,水质良好,基本保持在Ⅱ类水平,监测结果为Ⅱ类的指标主要是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

四、结论

(一)白杨河水库、白碱滩水库、三坪水库、独山子一水源、黄羊泉水库作为我市主要的地表饮用水水源,年取水量占到了全市总用水量的近8成。2012~2016年,除了白杨河水库2014年9月和2016年5月因总磷超标,水质类别达到Ⅳ类外,其余时间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水质状况总体良好。

(二)三坪水库、白杨河水库、白碱滩水库均有2~4项的特定目被检出,尤其是汞的特征最明显,虽然检出浓度在标准限值以内,但汞的高检出情况反映出克拉玛依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水质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风险。

(三)独山子二水源、百口泉地下水水质状况类似,都是介于软水和中等硬水之间的淡水,盐类成分以硫酸盐占主导地位。

五、对策建议

近年来,根据国家、自治区的相关要求,克拉玛依市对水源地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从以下几方面持续推进:

(一)重点监控地表水中的汞污染物,并逐步开展自动监测

地表水源地中的几个特定检出项目虽然没有超标,却反映出地表水源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风险,尤其是对汞的重点监控,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污染来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同时为确保全面、客观、准确、及时地掌握全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取水量、 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应逐步开展各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水库周边监控设施建设,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强化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防范地下水污染

推进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依法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按照“水十条”的要求,对克拉玛依市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实施封井回填。

(三)合理开发优质水资源,提高储备水源应急保障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不断增加,用水量与日俱增,饮用水源短缺问题将逐渐凸显,应通过加强饮用水源调配、建设新水源、 改扩建水源地及适当调水等多种手段增加城市饮用水供水量,同时坚持常规水源和储备水源相结合,提高饮用水常规水源日常供给和储备水源应急供给的保障能力,并建立相应的调度管理机制,增强防御突发污染事故和连续干旱等安全供水风险的能力。

第8篇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农村环境形势严峻。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二、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东中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五)主要目标。

到20*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摸清全国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以上,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到20*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六)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配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大力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监测,开展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制定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八)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和“*”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九)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禁止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能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流域要尽快普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高污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

(十一)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土壤污染现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二)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加强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十三)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北方农业高度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十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各级环保、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十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地方各级政府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的开展。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十六)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