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2 17:01:0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蒙古族的民风民俗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赤峰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民俗文化是赤峰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赤峰市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眼界不宽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赤峰市的民俗旅游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提出解决方案。
赤峰市旅游业发展到今天,要想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发掘具有赤峰特色的、高品位的旅游项目,并以此塑造赤峰的人文形象,提升赤峰的旅游品位。但是如何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从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状况、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组成、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况、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分析、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赤峰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有特色的赤峰民俗旅游产品系列开发设想、赤峰民俗旅游市场开拓构想等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更多的人来共同关注赤峰市的民俗旅游开发。同时我们要在对赤峰自身民俗旅游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提基础下,对赤峰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为赤峰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赤峰。
[关键词] 民俗 民俗旅游 旅游开发 赤峰市
上个世纪中叶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时期,这时,有意识地将民俗与旅游结合在一起,研究民俗与旅游的关系,探讨民俗如何介入旅游活动并为旅游事业发挥效益,才真正成为民俗学与旅游工作者共同关心的问题。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近年来,我国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旅游。利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对推动我国旅游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对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赤峰地区,在开展民俗旅游方面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进展。
一、民俗旅游与民俗旅游发展概述
1.民俗与民俗旅游的内涵
民俗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由民间创造的,又为民间所通行和传习,为人们共同传承的物质文化生活,包括各种物质生产、饮食、居住、迁徙、岁时、婚丧礼仪以及工艺、农业、游艺等习俗。民俗也是“民间习俗”的简称,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袭的传统文化现象。
“民俗旅游”概念最早是由西敬亭、叶涛于1990年提出的,“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项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1995年,刘印其学者提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如寻根祭祖、进山朝香、民间艺术表演、民俗展览、节庆活动、风味食品、旧式交通工具、住民房等,一句话,就是到民间去旅游,到民俗氛围里去切身体验。”[2](p.5-55) 这一概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们在理论上对民俗旅游的逐渐认知与重视。
2. 目前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基本状况
中国的民俗旅游开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当时中国刚刚推行开放政策,现代旅游业作为一个改革开放的直接产物首先从发展国际入境旅游开始起步。为吸引海外旅游者,当时开发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国内最著名的、品位和级别最高的名山大川和历史文化两个领域,民俗旅游的开发作为补充性产品还局限在比较狭窄的领域,无论是在开发的广度、还是在开发的深度方面,都没有展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伴随着国内旅游的兴起,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也进入大发展时期,民俗旅游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直至今日。民俗旅游曾被认为具有投入少和取之不竭的优越性而成为近年来我国各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发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于是,民俗博物馆建起来了,民俗旅游村寨开放了,并移植、兴建了许多模拟的民俗风情园或民族文化村、民俗一条街等景点,还举办了各种各样名目的民俗节庆活动。所有这些确实在一定时期内给一些地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应看到,许多打着民俗旅游招牌的旅游点或旅游活动项目其实展现给游客的并不全是真实的、健康的、丰富的民俗文化此类所谓的民俗旅游非但不能给各族人民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相反,正破坏着民俗文化,损害了民族形象,造成了极为有害的影响。
赤峰市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拥有别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文化,民俗文化是赤峰文化旅游资源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赤峰市旅游资源中最富魅力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但由于认识上的或其他的原因,长期以来,却一直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没有建立一个明确的开发理念,对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在开发内容和模式选择上思路单一,眼界不宽等,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赤峰市的民俗旅游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提出解决方案。本文正是基于这一原因对赤峰的民俗旅游开发进行探讨,期望有益于赤峰的民俗旅游健康发展。
二、内蒙古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赤峰市位于东南部、蒙冀辽三省区交汇处,与河北承德、辽宁朝阳接壤。 “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因城区东北部有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得名。全市总面积9万多平方公里,辖3区7旗2县,有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总人口46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82万,是赤峰的主体少数民族。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发现和命名最多的地区之一。举世闻名的红山文化、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契丹辽文化均发源于赤峰。因此,赤峰市在国内外享有“中国北方文化之源”的美誉。有史文明以后,赤峰成为我国北方各少数民族活动的中心,具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发展旅游业条件得天独厚。赤峰市有美丽的草原风光。赤峰市有草原面积 4.7万平方公里,著名的草原有贡格尔草原、乌兰布统草原、巴林草原,统称为昭乌达草原。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为赤峰发展民俗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赤峰发展前景广阔, 经济潜力巨大,是具有很大后发优势的地区, 是实施西部开发战略的前沿阵地。建国50年来,特别是党的以来,经过全市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以医药、食品、有色金属、能源等为主导产业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自治区东部的工业和农牧业基地。赤峰地处东北与华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位置独特,交通便利,很容易接受北京、天津、沈阳等几个中心城市的辐射。
1.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根据中国民俗学家乌丙安教授的民俗学分类方法,赤峰的民俗旅游资源可分为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和游艺的民俗四大类:
(1)经济的民俗
生产习俗如游牧倒场、六畜饲养;围猎狩猎包括放鹰、设地箭、设陷井;特色捕鱼如兜网、旋网、叉鱼冬季“阿围”。
居住习俗如蒙古宫帐、古列延式的蒙古包群、典型的阿寅勒家居、各类毡包、“介”字房、“蔓子炕”、斜仁柱、木刻楞、土窑子、桦皮棚、奥伦仙人柱、马架子、草房。
特色饮食如奶食品、肉食品、酒文化。包括全羊宴、烤全羊、九九全羊宴、蒙古八珍、手扒肉、全羊汤、诈玛宴:野味菜肴、奶食品、“瓦特”饼、“托古列”、苏子馅饼、饮驯鹿奶;兽肉独特烹饪:包括阿斯根、阿素、吊烧、灌血清、老考太、粹腌肉、桦树汁。
(2)社会的民俗
信仰民俗包括萨满教各类祭祀仪式、傩文化、藏传佛教信仰自然、崇拜动物、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特色婚礼包括迎娶式、送亲式、逃婚式、互迎互送式等。
(3)信仰的民俗
包括那达慕、祭成吉思汗、兴畜节、打鬃节、狩猎节、马奶节、避暑节、吉祥节、米阔勒节、敖包会、奥米那楞大会。
(4)游艺的民俗
游戏竞技包括摔跤、赛马、射箭、赛骆驼、掷布鲁、踢乌兰红、鹿棋、布木格、蒙古象棋、马术、棒打兔、滑雪、颈力、放爬犁、踢毽、围鹿棋。民间歌舞包括阿尔丁道兀、布吉格、珠吉格、马头琴、火不思、头管、四胡、乌力格尔、好来宝等。
2. 赤峰市民俗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赤峰市有浓郁的蒙古族风情。美丽神奇的昭乌达草原养育了热情豪爽的 “ 马背上的民族 ”―― 蒙古族,他们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礼仪、祭祀神灵与礼拜祖先的程序,蒙古族婚礼、蒙古族服装服饰、民族歌舞、各种节庆活动和蒙古族饮食等民族文化所包容的内涵, 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
赤峰民俗文化的精髓是草原游牧文化。蒙古族文化则是其典型代表,由于历史、地域特点的差异及其潜移默化的影响,蒙古族文化又表现出多元特质和地域性差异,其中赤峰地区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主要是以巴林蒙古族为代表的。
(1)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独具特色
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旧时牧区蒙古族男人多穿长袍,清代后,官宦知识家庭妇女多穿"旗袍",普通劳动妇女亦穿长衫,但不紧腰开歧;中老年妇女长衫蓝白色居多,宽松肥大,男女长衫都束腰。腰带多为丝绸或成幅红绿幅布。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以肉食品、奶食品为主。蒙古族游牧,骑马是蒙古民族一大特色。牧区迄今10~60岁不论男女外出、串亲、放牧都骑马。牧民另一行具是勒勒车,走敖特尔(牧场)、搬家、拉水、拉运东西均用勒勒车。
(2)待人接物的礼仪丰富多样
巴林蒙古族的主要礼俗为见面礼、祝寿礼、过本年、贺满月、过生日等。
见面礼:对见面礼,巴林蒙古族最为讲究。父母在,晚辈不可与长辈对面而坐,吃不同席,更不可与长辈同桌饮酒和抽烟。站坐须在其自己位置上,在长辈讲话时不许乱插话。外出回来先到祖辈、父辈面前请安问好。
祝寿:巴林蒙古族老年人从60岁开始祝寿,以后逢十便祝寿,但父母在世,儿孙辈即使60岁以上也不为自己贺寿。一般过95岁就不计年龄。寿礼一般是牛、绵羊或皮、棉长袍、靴子、烟荷包、银钱等。
过本年:只老人过。届时,乡亲、朋友、亲戚齐聚,为其举行贺寿仪式。客人带酒和哈达及其他祝寿礼品,先满酒、献哈达、赠礼品,后由主家招待客人。满酒时一般满四、六、八碗,蒙语称“朱来”。祝寿完毕,主家赠给客人烟荷包、毛巾等。
贺满月:巴林蒙古族孩子满月时邀请邻居、亲朋为其庆贺。为使孩子长命百岁,要做“长寿面”食用。这天以奶食招待客人。
过生日:其礼节大体与给孩子贺满月相同。届时要给孩子剃发,戴帽子。宴席开始后,大人代孩子给每个前来祝贺者满酒叩头。
(3)信仰禁忌奇特神秘
火忌:蒙古族崇拜火,火神和灶神。所以,进入蒙古包后,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 烤湿靴子和鞋;不得跨越火炉或脚蹬火炉;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脏物;不得用刀子挑 火或将刀子插入火中;不得用刀子从锅中扎取肉食。
水忌:蒙古族认为水是纯洁的神灵,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也不许洗妇女的脏衣服或将不干 净的东西投入河中。牧民家有重病号或病危者时,一般在蒙古包左侧挂一根绳子,并将绳子的一端 埋在东侧,相当于挂出了“闲人免进”的牌子,以示患者不待客。
产忌: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后,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弓箭,生女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
(4)节庆多彩、民间演艺精湛
蒙古族除过春节(受汉族影响)外,还过“兴畜节”,蒙语“玛力新鲁勒乎”。无固定日期,正月至清明间择日举行。千盏灯节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这是为纪念燃灯佛诞辰和宗喀巴圆寂日,蒙古民族最注重的锅撑子节,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日。
每年农历5月13日举行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那达慕,蒙古族语意为娱乐游艺,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盛会传统的项目为男儿三艺比赛,即博克(摔跤)、赛马、射箭。 充分展示灿烂的马背民族文化。 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赛马是蒙古族传统娱乐项目。射箭是蒙古族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蒙古族一向以高超的善射技艺而著称。蒙古族的射箭比赛分骑射和静射。博克是蒙古族最喜好的体育娱乐活动。蒙古族的博克(摔跤)起初具有很大的军事体育性质,主要用以锻炼力量、体魄和技巧。而现在的博克主要成为蒙古族男子比力量、技巧与本事的体育娱乐活动。
三、 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分析
1.赤峰市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
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民族风情浓郁,蒙古族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民族服饰,特色鲜明的婚礼习俗,草原那达慕、祭敖包等活动充分展示出蒙古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勤劳勇敢的民族性格。已开发的喀喇沁蒙古族亲王府、白音敖包度假村、乌兰布统草原综合旅游区、巴林蒙古部落、翁根山旅游区、沙布台苏木查布湖旅游区、巴彦塔拉草原旅游区、格根好特民族乐园、贡格尔草原蒙古部落等都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区。其中,喀喇沁旗依托于丰富的旅游资源,凭借蒙古族亲王府国家AAAA级景区这一优势,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增强为游客服务意识,从而使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今年旅游总收入达到715.5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01.12%;接待国内外游客21818人次,与去年同比增长7.98% ,各项旅游指标再上新台阶,创历史新高。下表旅游者的年际变化和旅游收入变化揭示了赤峰市旅游市场的规模和变化趋势:
从表中可见,赤峰近几年来旅游人数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特别是2004年随着克旗阿斯哈图石林旅游区、喀旗王府旅游区晋升为国家4A级旅游区;克旗紫蒙山庄晋升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赤峰市进入中国特色城市200强行列之后,赤峰的旅游业更是进入了快速增长的时期。
2. 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赤峰近几年的旅游业发展迅猛,但赤峰旅游业起步晚,旅游市场规模小,一些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都还没有引进来,致使赤峰的旅游开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民俗旅游开发中的问题更要引起人们的观注,通过本人两个月的在景区实习和大量资料的查阅,确实发现了赤峰民俗旅游开发当中存在的很多问题:
(1)民俗旅游资源整体水平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赤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没能很好的体现蒙古族文化的精髓。蒙古族文化的精神和灵魂是孕育在日常生活之中的,但在各个景区景点却普遍缺少展示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个别的访问牧户活动,也严重商业化和形式化,特别是各景区景点的民族风情展示和民族歌舞表演更带有浓重的商业色彩,只重“形”似而忽略“神”似,只重形式而忽略内涵。
(2)民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多没有开发
赤峰市的民俗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多没有开发,少数已开发的景点也仅限于现有资源的简单利用,文化含量和空间容量不足,缺乏应有的旅游容量。赤峰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除一部分不可利用的资源外,仍有相当的部分是可以开发利用的。但目前却基本没有开发,只对少部分资源进行了简单利用,规模小而缺乏应有的文化内涵。如巴林塔拉草原旅游区、贡格尔草原蒙古部落度假村等景区由于没有进行深度开发,本来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有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可是事实上却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愿投入成本而放弃了对景区的深层次的开发,只局限在表面。像巴林蒙古部落这一景区,进入景区只能看见几个蒙古包,一片草原和几匹马,在景区里根本就感觉不到蒙古族那种豪放洒脱、驰骋草原的那种气概,纯粹是商业化的景区,所以无论是在旅游容量上,还是在文化涵量上,都明显不足,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3)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歪曲原生文化的倾向,甚至掺杂了某些虚假的成分
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歪曲原生文化的倾向,甚至掺杂了某些虚假的成分。有的景点在表现民族文化时,由于对民族文化理解不深,出现了歪曲的倾向,或往原始靠,挖掘了一些不成熟的东西,甚至是一些已经抛弃了的习俗;或往繁华靠,挖掘了一些不属于该民族的文化,从而淡化了民族特点,掩盖了民族文化的实质。在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中,不尊重历史事实,捕风捉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从而使一些历史文化旅游产品缺乏事实根据,导致文化阐释不准确,甚至严重失实。
(4)大部分景区景点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单一,雷同现象明显
赤峰大部分景区景点的民俗文化旅游基本上都是以被程式化了的蒙古族民俗为主,内容和形式上单一而又雷同。有人戏称内蒙古的民俗旅游是一片草原,一座蒙古包;一条哈达,一碗酒;一首民歌,一块肉;一匹马,外加一堆石头(敖包)。大部分景区景点千人一面,从形式到内容基本相同,给游人的印象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仅此而已,再无开发的余地,不仅游兴大减,而且对这里也失去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5)民俗旅游产品开发中缺乏民间性和可参与性
民俗文化是伴随着生活的需要而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一种文化,是民众生活的体验,它的突出特点是淳朴性和乡土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无论是内容还是格调、造型、色彩等,都应按照民俗原生态来展示,以凸现出民俗的民间风格和地方或民族特色,从而给旅游者以亲切、真实、淳朴、乡土的心理感受,否则就成了所谓的“伪民俗”。而赤峰许多景区景点的民俗文化开发正是缺少了这种应有的民间性,所有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几乎都是程式化和形式化的表演项目,演者自演,观者自观,不仅给人以某种失真的感觉,而且还很难使游客参与其中,从而减弱了产品的吸引力。
(6)从业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对民俗文化和传统缺乏应有的理解
大多数旅游景点的从业人员缺乏起码的历史文化知识,对民俗文化和传统所知甚少,有些甚至根本没有什么了解,所以对旅游景点所体现的民俗文化内涵很难把握,曲解和歪曲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赤峰市民俗旅游开发设想
1. 赤峰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持本色,注重个性
民俗是民族文化构成的一个要素,是最能反映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的。这些特殊的历史和风俗习惯被赋予了强烈的感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求异、求奇”,所以历史氛围越重,文化差别越大,生活气息越足,就越能吸引旅游者来亲身体验异质文化模式带来的奇特感受,能够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得到无穷的乐趣。
所以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就是真实生活中的特色,个性的塑造与展示,取自生活,追求自然、朴实无华的生活内容蕴藏着无限的民俗情趣和文化内涵,更易让游客理解和接受,得到悦目悦神的体验。
民俗旅游的发展就是弘扬民族文化的过程,但“弘扬”是有个合理的度的,“过”和“不及”都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尤其要杜绝对民风民情的亵渎和歪曲,使得民俗文化失真庸俗。这些都不利于民俗旅游的发展和弘扬光大。
(2)要开发的产品必须具有旅游价值
一些具有重大考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一定具有重大的旅游价值。不能用学术价值来衡量或代替旅游价值。有些重大学术价值的历史遗迹,可以开发成为专项旅游产品,但却很难开发成大众旅游产品。开发时必须审慎对待。
(3)产品开发注重知识性、审美性、独特性和可参与性相结合
开发历史文化产品必须尊重历史事实,要有历史根据,不能捕风捉影或凭空杜撰,必须能给游客提供正确的知识。开发民俗文化要符合现代审美观念,重视文化内涵和文化精神的挖掘,坚持文化性、民间性和参与性原则,不能一味求“俗”求“异”。在表现手法上要现代,特别是要利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制造氛围,调动起游人参与的兴趣,让游客产生真实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还要引导游人用现代审美观审视蒙古族民俗与历史文化,让现代人在今天仍能感受到蒙古族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
(4)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赤峰地区分布着大量的草原牧场和森林,它们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包括首都北京在内的中国华北、东北的气候。所以保持这里的生态平衡,意义深远。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保护环境的呼声越来越高,环保工作应提上日程,要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不能只重开发不注意保护。
(5)各区和旗县紧密结合,注重精品开发
赤峰市下辖七旗二县三区,各旗县都有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赤峰市民俗旅游具有大分散,小集点。从全市看,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但从局部看,却又很集中,形成了北、中、西三个空间组合体,也就是三个资源区,这样各区要注重协调,避免开发的重复性,紧密联系构建精品景区。
(6)重点突出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赤峰市民族众多,但最具有特色的和最有旅游开发价值的还是蒙古族民俗,在内容的选择上,应重点开发巴林蒙古族的民风民俗习惯和蒙古贵族的习俗:如巴林蒙古族的经济民俗(如牧业习俗,狩猎习俗、居住习俗、服饰餐饮习俗等)、社会民俗(如婚俗、岁时节庆、人际交往习俗等)、信仰民俗(如宗教文化、禁忌买习俗等)、游艺民俗(如口承语言、民间歌舞,游戏竞技民俗)等;蒙古贵族的生活习俗也是赤峰民俗旅游的一大特色,应重点突出这一特色民俗。如欣赏王府雅乐,迎宾礼仪、生活习俗,观看王府婚庆典礼、公主下嫁仪式、清代服饰表演等活动。
(7)合理规划,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前提下,还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每一个旅游地的规模及接待总量上有一个合理化的控制。在接待设施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优化筹资、投资方向与投资结构,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外地资金、本地私人资金和其他社会闲散资金、从交通、通讯、供电、供水、景点建设等方面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及文化品位。
(8)重视对景区景点的大力宣传
全面设计主题形象,利用快捷、有效的宣传媒体,呈现出特点鲜明、生动形象的宣传口号,配以声文并茂的逼真图像,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的同时,使更多的人来了解这里神秘而又传奇的民族文化和风情民俗。满意的旅游过程必将提高旅游地的形象,间接的口碑将就会使宣传工作向着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
(9)加强综合治理,健全管理制度
首先,要完善健全各种法规条例。地方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经营单位要积极协调、沟通,避免条块分割的弊端导致的有利大家争,有问题互相推的严肃和法律性的管理经营现象。
其次,要保证旅游人力资源的供给,在数量上、结构上、素质上基本适应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或适度超前,制定合理的人才教育培训计划,完善教育培训制度,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再次,各部门的人员设置要合理。例如:在必要的景区要设置保安,根据旅游部门制定的约束和管理条例,保安应在旅游的全过程跟随游客在旅游地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情况有效地维护区景内的正常秩序。
(10)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民俗旅游是以民俗事项和民俗活动为资源而展开的旅游活动,开发民俗旅游无疑是对各民族、各地区民俗文化资源的利用,但如果利用不得当,必然会对当地或该民族的民俗文化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必须加以保护,保护不是冻结,不是封闭式的与世隔绝、与时代隔绝,采取封闭式,隔离式的保护,是完全忽视本民族、本地区人民渴望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的需求和愿望,本质上是禁止了民族文化的进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本民族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愿望,让各民族自己决定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传习、发展的道路,即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时,要保护其原始形态不受破坏,体现它的“原汁原味”。在具体开发中,应时刻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他们的后代依旧世代过老祖宗的日子,但我们可以把他们的文化通过记述等形式保留下来,作为一代历史见证。年轻一代的摩梭人可以通过被保留下来的文化特质,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蕴含于其中的文化意义。在这一点上,摩梭文化旅游开发方式值得我们借鉴[3]。
2. 有特色的赤峰民俗旅游产品系列开发设想
(1)草原马术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是人们对蒙古族草原的美好印象,蒙古族被誉为“马背上的民族”而赤峰市又是有大片的草原,精心策划,开发出以骏马文化为代表的民俗精品,例如可开发赛马、跑马、骑马、套马、马车、马术、马战表演等系列产品,充分反映辽阔大草原骑马民族英勇豪放的特质。如开发的好,这将成为赤峰民俗旅游的一大亮点和卖点。
(2)草原民居美食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作为蒙古族主要居住形式的蒙古包,可以说是蒙古族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它是一种民族和民族艺术象征,作为一种民俗的产物,它有其不可替代的魅力。蒙古族独特的饮食习惯如手把肉、马奶酒和各种香飘袭人的奶食品,以及他们那古老而美丽的饮食茶酒具,都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都是蒙古族独特的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蒙古包,开展走入“浩特(自然村)”活动,“住牧民家,吃牧家饭,干牧家活,享牧家乐”。
(3)草原节庆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蒙古族民间习俗中,祭敖包是最隆重的祭祀活动。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它起源于一年一度的祭敖包聚会,那达慕最初项目只有蒙古族传统的三项竞技活动:赛马、摔跤、射箭。充分挖掘那达慕的内涵,塑造那达慕品牌,不仅会增强赤峰草原旅游的魅力,而且还会促进商贸流通、物资交流、经济洽谈等活动。
(4)草原婚庆民俗旅游系列产品
以丰富有趣的蒙古族婚俗,开发草原婚庆旅游产品。比如,开发草原新婚游,以蓝天白云,辽阔草原为背景,配以浪漫的民族歌舞,广泛吸引海内外游客,提升赤峰旅游的知名度。
3. 赤峰民俗旅游市场开拓思路
(1)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做好区域协作
①毗邻京津
赤峰市毗邻京津,市区距我国最大的旅游中心城市―北京仅448公里,正处于北京的旅游辐射圈之内,是北京旅游旺季分流的理想旅游地。本区与北京有铁路、公路、航空联系,旅游通达条件较好,开发二者之间的区域旅游,条件十分便利。据悉,赴赤峰观光旅游的有一大部分是经北京方面来的。因此,临近京津,是本区旅游区位的最大优势,要充分利用这种地区优势发展我们的民俗旅游。
②近邻承德、秦皇岛
赤峰距承德旅游区160公里,距秦皇岛旅游区200公里。承德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避暑山庄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承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宏伟完整的皇家行宫建筑群。秦皇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港城市,旅游胜地很多。这两区游人不断,可充分利用赤峰地区与之有利的旅游空间联系,发展区域旅游,以发挥他们在旅游开发上的互补增强效应,从而形成一条海滨风光、皇家园林、草原民情、蒙古贵族生活习俗旅游、北方文化的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承德、秦皇岛的窗口作用,把赤峰的旅游形象树立起来,提高在国内外的旅游声望。
③接邻东北辽宁
赤峰市东部邻接辽宁省,一段时间曾属辽宁管辖,经济、文化交往密切,有着和谐的地缘关系。它位于东北林海雪原旅游资源区和内蒙古草原风情旅游资源区的结合部上,可充分利用地缘关系发展互补旅游,随着赤峰与大连、沈阳、锦州乃至长春的频繁接触,必将为跨区域性的旅游创造条件。
④区内与通辽和锡林郭勒盟为邻
赤峰地区在自治区内与通辽市和锡林郭勒盟为邻,可以充分调动三者之间地缘相近优势,发展一体旅游。这三区结合,以大兴安岭森林、科尔沁沙地景观、锡林郭勒草原风情为主,兼有赤峰特有的民俗旅游等众多的旅游产品,必将是一个旅游的切入点。
(2)发挥资源群体优势,组建全市拳头产品
赤峰地区民俗旅游资源虽特色多,层次多,但大部分为小型拳头产品,规模不大,对广大潜在的旅游者缺乏吸引力。充分认识和利用已开放景区的小型拳头景观,加强合作开发,提高整体形象。抓住资源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利用林东与克旗、喀旗与宁城及赤峰周边的团块优势,推出组合产品以吸引旅游者。本人认为应该是加强喀旗蒙古族亲王府的开发与管理,推出特色民俗旅游项目来构建赤峰市最精华的民俗旅游产品。使赤峰市的民俗旅游得到大力发展。
五、结论与前景展望
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赤峰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赤峰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2005年,内蒙古赤峰市旅游行业以巩固提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为动力,全面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旅游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全市旅游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赤峰草原水草丰美,风景如画,畜群如云。赤峰地区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文化,富有传奇的魅力,与草原景观相融合,更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地域色彩。蒙古族文化是本区旅游资源的灵魂。突出蒙古族文化特色,挖掘其深层内涵,充实旅游内容,是赤峰民俗旅游开发利用的主题。赤峰市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蕴涵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大力开发民俗旅游精品,塑造民俗旅游品牌,对于拉动赤峰旅游业的发展,全面提升赤峰旅游业的水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赤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尚意:中国民俗旅游[Z].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出版公司
[2]陶立潘:民俗学概论[M]. 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6
[3]袁 利:从克林顿西安入城式想到的[J].民俗学研究. 1999,(4)
[4]马晓京:西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J].民俗学研究.1999.(4)
[5]郭 颖:试述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旅游学刊.2001,(3)
[6]吴忠军:民俗学的几个问题[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1999,3
[7]色 音 乌 云:内蒙草原的民俗与旅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6
[8]王 迅:蒙古族风俗志[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9]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10]叶 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
[11]徐世明:昭乌达风情[M].中国文史出版社:北京, 1991
[12]内蒙古资源大辞典[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13]周尚意 范丽娜:中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浅探[J].国土经济.2001, (2)
[14]郭玉坤:民俗旅游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4)
[15]董莉莉 杨文棋: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 (3)
关键词:蒙古族;草原文化;动律特点;民俗;重要性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生息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能歌善舞的民族,具有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在蒙古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舞蹈占有重要地位,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1 蒙古族的草原文化
蒙古族草原文化是开拓性的动态文化,它继承了原始民族的心理层次以及文化含量。它的宝贵之处在于它能给人一种复合型的精神元素以及创作天赋。蒙古族人崇尚图腾,他们把对民族的感情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入到了图腾独特的舞蹈形象中,这是草原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舞蹈的核心。
1.1 草原文化中的民族风俗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生活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感情质朴豪放,心胸开阔坦荡。他们逐水而居,在祭天庆典、部落联盟、欢庆胜利等重大活动中,人们会聚集到一起,举行“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保存着一年一度的那达幕大会,并在欢聚的喜悦里尽情歌舞。所以舞蹈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1.2 草原文化中的生活习俗
蒙古族人的日常服饰丰富多彩,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每个部分又很繁复。他们大多保留了传统的生活习俗,如男女都穿身宽袖长的长袍,束以腰带、着高至膝盖的长筒皮靴,男子多戴深色礼帽,女子则以布条缠头,盛妆时还会戴金银点缀的冠。饮食多以牛羊肉和奶食为主,粮食、蔬菜为辅,多喜欢喝奶茶。这些生活习俗也融入舞蹈语言当中。
2 草原文化孕育出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个性
蒙古族草原文化底蕴深厚,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发展。从古至今,大草原给予蒙古族人民独有的气质以及神圣的信仰,造就了蒙古族舞蹈的个性。蒙古族人民能歌善舞,常用舞蹈来表现游牧人民的生活生产,以及美好的情感。从蒙古族舞蹈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他们的文化深深地影响着舞蹈的创作及形成。
2.1 蒙古族草原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舞蹈表现形式
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发展为双手执筷。“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随着蒙古族舞蹈不断改革发展,现在女性也可持筷而舞。其表现形式为舞者双手握筷,不时交替击打手、肩、腿等身体各部位,还可击打地面。这样不但丰富了蒙古族舞蹈肩部、腰部、腿部等各部位的舞蹈语汇,也借筷子的运用来抒发蒙古族人民热情、开朗、彪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2.2 蒙古族草原习俗形成的舞蹈风格
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发扬和传承了有着鲜明的游牧文化的蒙古族草原文化,把马的特征和牧人对它深切感情融会于舞蹈中。蒙古族男子群舞《奔腾》就充分展现出了蒙古族舞蹈的特征。它既表现出疾驰如风,松弛舒缓的形态,也表现出骏马狂奔,气壮山河的气势。作品以策马的不同形态为基础,塑造了蒙古族牧民们策马奔腾的英俊形象,而它优美的身法和韵律,使牧民们豪迈的气质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情感得到充分体现。
3 草原文化在蒙古族舞蹈中的突出体现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都洋溢着蒙古人民淳朴、热情、勇敢、豪放的性格特征。在蒙古舞蹈的风格中,最鲜明、最有表现力的特征部位是肩、臂和腕,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3.1 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律特点
蒙古族舞蹈中有硬肩、柔肩、耸肩、双肩、绕肩、碎抖肩和笑肩等。肩的训练是做到在松弛自如的状态中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肩部动作或连绵柔韧,或干脆弹性,能够准确传达各种情感,是蒙古族舞蹈中典型性动作。
3.2 蒙古族舞蹈中臂与腕的动律特点
臂的线条体现出“圆”的美感,从躯干至指尖,是一个整体弧线。手臂不同力度的运用,既可表现溪流的细腻,又可模仿图腾的形态。蒙古族女性舞蹈讲究端庄典雅,肢体具有细致、韧性、稳重、明朗的美感,表现出蒙古族女性的沉稳、内敛以及开朗、活泼的性格。蒙古族男性舞蹈的舞姿造型挺拔豪迈,步伐轻捷洒脱,表现出蒙古族男性彪悍、英武,刚劲有力之美。而腕部动作主要是在掌与腕平直的姿态上,以脆韧相间的上提、下压手腕,来带动手臂的形态,与臂的运动路线交相辉映,形成蒙古族舞蹈风格形成的另一重要因素。
3.3 蒙古族舞蹈中脚步的动作特点
蒙古族舞蹈的脚位有:正步位、八字步位、丁字步位、点步位、大点步位、踏步位、摇篮马步位等,每一个脚位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慢板抒情柔和,快板欢快敏捷、跳跃性强,体现出蒙古族民风的厚重、淳朴,感情热烈豪放。
4 结语
提及蒙古,我们脑海中出现的总是一望无垠的草原,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悠闲吃草的牛和羊,唱着悠扬民歌的牧羊人,当然也少不了或欢快热烈或舒缓优美的蒙古族舞蹈。草原文化是一枚历史符号,它深深烙印在每一个草原人的心上,流动在每一个蒙古人的血液中。研究草原文化对蒙古族舞蹈的重要性就是为了更好地领会蒙古族舞蹈独特的艺术语言,更深刻地运用它、表现它、发展它,使它在改革与创新中不断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2] 李利利.蒙古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
[3] 朋乌恩.蒙古族文化研究[M].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4] 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摘 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以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内容为研究对象,对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进行描述。从狄奥尼索斯崇拜这一独特的角度,探寻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的相关特征,以及元代蒙古体育发展的状态。
关键词 狄奥尼索斯崇拜 元代 蒙古族体育 体育活动
一、元代蒙古族体育
(一)概念界定
狄奥尼索斯崇拜:简言之,是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崇拜,以“生命--复活”为主题、祈求葡萄丰产的祭典。
时间概念:蒙元时期(1206--1368年)160余年为时间段,以元世祖至元17年(1280年)元朝疆域最大化阶段的传统体育活动为主要研究内容。
地域概念,元朝时期,蒙古人实现了亚欧大陆历史上最大范围的统一,疆域之辽阔,涉及到的蒙古族地域分布较为广泛。包括我国东北地区、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都曾留下了蒙古族的痕迹。
(二)历史背景
蒙古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蒙古族体育活动的发展与蒙古族漫长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其体育活动与该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气候、民风民俗、生产劳动等特点相契合。
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由外民族统治华夏。在此期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碰撞,使得元朝呈现出异于前朝的社会状态。蒙古族在享有自身种族的优势下,体育运动的相关活动得到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作为一等民族的蒙古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体现着优越感,由于战乱平息,彪悍的蒙古族将体育活动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不得不说,统治阶级是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兴盛一时的坚实的后盾,为其繁荣发展注入强大的推动力。
二、元代蒙古族体育的活动
(一)博克摔跤运动
博克运动在社会文明的熏陶下,改变了残暴的方式,在元朝时期随着政局的稳定逐渐发生了变化,野蛮残暴的成分消退,发展成为一项体力角逐的娱乐活动。博克运动是蒙古族人民勇敢与力量的象征,这项运动代表了蒙古族人对蒙古先祖的崇拜与敬畏。在狄奥尼索斯崇拜的仪式中,庄严地杀牲祭祀和集体大餐,是崇拜仪式的一部分。但是一些与日常举止规范相违背的边缘也混杂在其中,妇女的迷狂状态,人们高举生殖器模型的盛大游行,纵情饮酒和歌舞的狂欢等等现象。狄奥尼索斯崇拜仪式中让人匪夷所思的的妇女迷狂,蒙古族博克运动中残暴的厮杀现象,都可以理解为是人们最原始状态的狂欢,缺乏理性与道德底线的宣泄,最纯粹的欢笑与喜悦,虽然现在我们看来是荒谬怪诞的表现。
(二)骑射活动
据《金史》记载,女真族射柳成绩的标准为“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因此,参赛者必须是技艺高超、身手敏捷者。射柳这项具有竞技性的表演活动,吸引了大量观众。它的存在不仅是武将炫耀技艺表演,而且将骑射活动推向了。击毯表演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打马球,这项运动在元代时期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得到了王公贵族的喜爱。“射草狗”是蒙古族人的一项祭祀活动,寓意着消灾解祸、保平安美好愿景,这项与民同乐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了一种风俗习惯。
顺应历史潮流,骑射由军事战争需要转变为娱乐表演活动。骑射是蒙古族人共同体的一部分,也是蒙古族人民族性格的一种象征。骑射表演活动的象征意义,及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将蒙古族人与其他种族的距离拉近。如同狄奥尼索斯崇拜,骑射表演活动的象征意义同样具有衔接平民与贵族和谐相处的作用,将民主精神中的兼容并包发挥到恰到好处。
(三)那达慕大会
元代时期,“那达慕”大会的名称为“诈马宴”,在成吉思汗时期的“依合忽力勒台”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诈马宴”盛会不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其规格已经上升为一项国家制度,每年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举行。狄奥尼索斯是一位被普遍信仰的神,但是“外来者”和“陌生人”(希腊语表达为“xenos”)是他的标签。在希腊,两个城邦之间在祭祀、集会、裁判等方面总会有不同的方法和模式,这样就产生了xenos,但这种差异是城邦之间在大的文化背景下相互承认和接受的,只有来自于“分享着相同血缘、相同语言、共同的神庙和祭祀”的希腊世界的陌生人,才能被称为xenos;“外来的”或者是“他者”的概念表达的也是一种互动的关系,是生活在一个城邦的人对另一个城邦的认识和接受程度。[2]如同狄奥尼索斯崇拜的互动关系,诈马宴将广大民众与统治阶级连接起来,是一种二者之间联系的手段。
三、 小结
狄奥尼索斯崇拜作为一种西方文化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蒙古族体育活动仿佛是狄奥尼索斯崇拜的部分缩影。尤其是元代蒙古族人的体育活动特征,更加突出的表现了狄奥尼索斯崇拜中的相关因子。博克摔跤运动的野蛮粗暴,与狄奥尼索斯崇拜仪式中疯狂的妇女表现出来的热情,都是原始情感的释放;民众及统治者对于仪式的注重,是内心深处虔诚的信仰。骑射活动,是民族性格的象征,是日常生活中民众智慧的化身。诈马宴表现出了蒙古族人最热闹的场景,将政治、宗教等冗杂在一起,其复杂性可比拟狄奥尼索斯崇拜在城邦之间的微妙关系。
狄奥尼索斯崇拜与元代蒙古族的体育活动有颇多相似之处,以狄奥尼索斯崇拜的角度,对元代蒙古族体育活动进行分析,发现西方的文化现象,因社会背景、文化习俗不同,虽无一脉相承的渊源,但却相似。某种程度上,是不是可以殊途同归?以此,将传统的蒙古体育族不断推陈出新,融合西方文化元素,创新传统蒙古族体育项目。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少数民族声乐;独特性;演唱方式;艺术修养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113 ― 02
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蕴含着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艺术结晶。中国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国家,国内各个民族由于历史背景、生产方式、语言差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各自的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形式多样的音乐文化。如果没有对中国各少数民族传统声乐艺术平等、真实、全面的了解与认识,“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这一概念就将是不全面和不客观的。而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由于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传统,为少数民族本土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内涵。由此而产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的个性,则表现为少数民族音乐具有特殊适应性的文化特质。那种认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原始、简单、落后的说法是不可取的。在社会文明进步的今天,当我们在欣赏少数民族声乐作品时,人们所感叹的不仅仅是音乐的本身,同时在音乐作品中也体现出了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民风民俗、音乐表现风格等艺术形式。在不同程度上表达出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在情感,从而与欣赏者达到共鸣,最终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魅力。
少数民族声乐作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呢?一直以来,把中国少数民族声乐唱法为教学内容的学校教学,往往采纳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教学模式,而且对强调“传统的、科学的”唱法技巧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风格特征的重视,使得很多少数民族的演唱者失去了对本民族传统声乐的纯正风格的把握能力。因此,只有通过艺术的内涵与风格个性,承认和了解各少数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声乐艺术的内涵与风俗差异,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才有希望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少数民族声乐的独特性
在人类文化的建构中,艺术是最能够鲜明地体现文化的特异性和独创性。
在今天,由于工业文化强大的物质驱动力,有时使世界文化呈现出暂时的同发展趋势,这就使得文化的特异性体现出对于艺术之未来发展的积极价值。近年来侗族大歌在法国巴黎的轰动演出、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民歌演唱就是很好的证明。这是异国文化听众对这种表现形式的理解和认同,是在欧洲文化传统背景下的欧洲人从这种独特而又陌生的东方音乐文化中认识到的一种他们不熟悉但又同样生动和深刻的艺术形式。他们通过这如“清泉闪光般的歌声”,解读着一个万里之外陌生民族的心灵。实质上是一次文化间的互相沟通、互相理解和互相的艺术价值的肯定。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奠基于特定民族文化特质的声乐艺术行为,才更能体现人类音乐的文化本意。由此可以看出音乐的魅力是无国界的,人们从中体会出音乐艺术的修养和内涵。
二、少数民族声乐的演唱方式
演唱行为的发音基础是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的效果。从人的发声器官表面来看,人们的同一种族发音器官从生理结构上都大体相似,而各个民族语言发声和唱歌发音方式却是不同的。从语音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南方地区各个少数民族语言绝大部分属于藏韩语系,隶属这一语系的还有如缅藏语族、苗瑶语族、壮侗语族。各个不同的语种、语族、语系甚至土语群和方言都有不同的语言发音方法,这就必定造成不同语言人群的习惯和发音方法的不同,以及对人的声音特质评价标准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必然会对本民族人民的歌唱发声和演唱方式的评判标准产生影响。例如:中国南方地区各个少数民族的一些特色性声乐艺术,我们以苗族的“爆破音”为例,一般来说,湘西苗族人说话的声音都比较深厚低沉,运用母音为首的开音往往带有比较浓厚的喉塞声音,由此,在演唱歌曲时,发出的声音通常是在喉音上方作形,发出一种带有特殊性的“爆破音”,这种在人们听起来似乎分成“两截段”的声音,在汉族人的演唱声音中是不允许运用的,被科学的演唱发音认为是“真假声音打架”的声音,但是在苗族歌曲特有的演唱方式运用中,却形成了一种非常有韵味特点的演唱风格。从发音效果上来看,“假声”发音演唱是通过声带振动、变薄、缩短,声带边缘的振动所倒致。这种发声音区振动面积小,发音位置偏高,因此声音仿佛感觉悬浮于头顶部。而当用“真声”演唱歌曲时,演唱者能清晰地感到声带区域的振动和头腔的共鸣,声带局部的振动面积较大,因此声音给人以具有磁性和丰满的感觉。苗族的“爆破音”的歌唱方式,就是建立在“真声”演唱基础上的特殊演唱方法。这一演唱方法是在特定的音区范围内声带的局部振动和边缘振动交替运用的效果。曾经有音乐家拜访过湘西苗族最著名的少数民族歌唱家张云珍老师,聆听了她演唱的地道的苗族歌曲,确实是嗓音独具特色,声音委婉动听、含蓄迷人,以她当时六十多岁的年龄,还能够拥有如此美妙的声音,不能不令人由衷的感叹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用嗓方法的独特性和演唱方式的独到性。在采访中了解到,张云珍老师也知道声乐理论方面的一些知识。她对现代声乐知识有她独到的见解,认为苗族歌曲里喉音的方法运用、真假声音交替演唱的发音方法等,都是运用特殊处理的苗歌演唱用嗓方法。张云珍老师说:“我在演唱这种“爆破音”时,声音在喉头上方,轻轻碰一下就离开,这样既保留了音色和风格,又可以使声音尽可能符合发声的规律”。也许,这些方法就是她声音能够保持“青春长驻”的秘诀吧。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适应其各个不同的生存环境,选择适宜的经济生产方式。为了适应这种经济生产方式,进而创造出一整套特殊的文化思维和社会生活方式,包括风俗习惯、道德法规、家庭结构、社会政治组织以及等。在历史发展中,他们不断的调整、丰富着自身土生土长的文化模式,在不断探索和创作实践中,体现出本民族的艺术创作风格和审美情境。所以,少数民族声乐作品在歌颂和表现景物时,表现出了一种民族特有的艺术形态和独特感受。如蒙古族的长调,它是蒙古族音乐风格的典型代表,具有草原牧歌的特征,气息宽广、句幅较长,常伴有少数民族特有的装饰音和颤音,以“颤音”为例,“颤音”是指一种音高游离不定、拖腔丰富的装饰性演唱发声技巧。由于蒙古族的语言和发声位置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蒙古族的“颤音”比汉族的“颤音”更细腻,能够形成更多、更复杂的音律和韵味。这样的特征当然跟蒙古族语言发展有关,因此听不懂蒙古族语或不会蒙古族语言的人,就很难理解和欣赏蒙古族特有的长调歌曲的深邃内涵。蒙古族“颤音”的演唱方法由于发音位置的不同,以及各音区、音域的高低不同,其歌唱技巧多达七八种,展示在人们面前经常被运用的有三种:1、腭柔部颤音,声音效果由下巴的颤动造成;2、膛奈部颤音,声音效果由上腭的颤动造成;3、浩来部颤音,声音效果由咽壁的颤动造成。“颤音”的运用自由和由此产生形成的丰富的音律和音色,是蒙古族长调演唱方式中的主要风格特点,也是蒙古族人民评价一个演唱者演唱得“动听”与“不动听”的基本标准之一。“长调”演唱时给人以历史沧桑感。又如藏族的箭歌,多流行于东南部,是猎手夸耀箭术时所唱的。歌唱时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广泛流行的藏族民歌《北京的金山上》就是一首箭歌。这些作品集中体现少数民族声乐歌曲自身民族创作精神和情感体验,形成了特有的审美标准和独特的音乐感受。
三、少数民族声乐促进音乐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中国地域辽阔,各个民族都固有本民族自身创造的、能够理解和应用于本民族自身文化底蕴的整体音乐文化模式,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自身体现出的独特风格,深受其他各民族同胞的认可和喜爱。在九十年代末,笔者有幸听到了以“陕北歌王”贺玉堂为首的一批民间歌手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的一场陕北民歌音乐会。那种高亢得近乎于呐喊的演唱方法及歌声的大幅度跌宕起伏,显示了一种特定的地域和历史文化造就的激越而又苍凉的特殊音乐风格。那独特的嗓音,极具特色的民风表演,着实把整个音乐厅翻了个底朝天。现在回想起来说明他们有着自己的、不同于其他兄弟民族的独特的音乐价值评判标准和审美取向。这些也体现在各民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
在各个民族人民的传统习俗活动中,都离不开极具有地方民风特色的民族声乐,婚嫁活动中的各种婚嫁歌,例如:湖南的“伴嫁歌”、广西的“婚礼歌”四川的“坐堂歌”等;亲人逝世后,亲朋晚辈唱起了“孝歌”、“丧歌”。各民族节庆节日时,更形成了歌舞的,侗族的“坐妹”、壮族的“歌墟”、回族的“花儿会”、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游方”、蒙古族的“敖包会”等,来表情达意,体现审美感受和精神倾向。虽然民族不同,但是音乐艺术的形式却是相互融通的,少数民族声乐的意境和修养,使所表达的音乐艺术形象更加生动,思想情感更具深刻意义,从而提高了作品的品位。
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劳动人民就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终日劳苦,虽创造了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却过着牛马般的困苦生活,他们在政治上没有发言权,只能通过民歌唱出心中的不满,表达对统治者、剥削者的反抗、不平和愤懑。流传于各地的“揽工调”、“长工苦”、“脚夫调”等民歌都是对封建地主阶级的血泪控诉,有的民族歌曲采用谩骂和讽刺或作婉转曲折的影射。统治者因怕生恨,视民族歌曲为洪水猛兽并加以严禁,然而广大人民的口是封不住的,正如广西壮族民歌唱到“好笑多好笑多,好笑老爷禁山歌;锣鼓越敲声越响,山歌越禁歌越多。”又如宁夏民歌唱到:“任凭你有遮天手,难封世上唱歌口。唱得海哭石头烂,唱得黄河水倒流。”
少数民族土家族干部张芳宇2010年作为选调生分到龙渣瑶族乡工作,经常进村入户开展工作,与当地瑶族同胞亲密接触。他被那里旖旎的自然风光与独特的人文景观所吸引,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和风土人情。他认真向瑶族人民学习瑶族歌舞,挖掘整理瑶族文化,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就了歌曲《美丽的龙渣》。歌中以“龙渣五绝”为内容,歌颂了龙渣瀑布的美景,红星大桥的宏伟壮观,瑶族石刻壁画的丰富多彩,“女儿国”的世外桃源和瑶族节日欢歌,饱含了作者对瑶乡的热爱和真挚的感情。由此说明优秀的民族和良好的人民文化生活是受人们尊重和推崇的。
21世纪是一个艺术多元化的世纪,随着时代的变化,各民族自身的艺术形式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向世界所有文化体系吸取精华和内涵的同时,继承和发展各民族固有的优秀精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既是整个民族音乐艺术修养的提高的一种标志,也是时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曙光.中西多种演唱研究与教学曲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10).
[关键词]布里亚特蒙古族;布里亚特蒙古人;婚礼;习俗;新娘;新郎;定亲;送亲;结亲
布里亚特蒙古族的传统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其丰富的内容与形式著称,成为了蒙古族布里亚特部民风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里亚特蒙古人实行一夫一妻制,族外通婚,男女双方自愿缔结婚姻。婚礼较多地保留了游牧社会原始和质朴的内容,展示了民俗、宗教习俗、祝颂、歌舞、娱乐等多项内容。婚礼上,摆上丰盛的奶食和手把肉,德高望重的长者致颂词祝福新人白头偕老;到场的客人纵情歌唱,表达大家的喜悦之情;两位新人身着艳丽的蒙古袍,新郎腰上佩带火镰和蒙古刀,给嘉宾们敬酒、献上哈达,祝福大家好运相伴。
一、定亲
布里亚特青年男女缔结婚姻前必须求亲(定亲),求亲由男方氏族的长者挑选吉日,派求婚使者牵线搭桥。求亲吉日当天早晨,使者带着哈达去女方家,先把哈达献在神龛上,向佛桌磕头问安,接受女方家敬茶之后,向女方家长讲明男方家将要聘他们的女儿做儿媳妇,讲明男女双方的家谱、双方子女的年龄、属相等。女方家长如果不同意这门婚事,就不接受哈达,意思是推辞婚事。如果女方家长同意这门亲事,便假意推辞或一时静默来考验对方的智慧,场面诙谐、风趣。而后接过男方使者呈献的哈达,并表示应允婚事,男方使者将随身带来的糖果、点心、奶食等郑重地放入女方家的果盘内,表示两家已缔结“秦晋之好”。
此后,男方双亲择日来女方家认亲,男方提出婚礼日期后,经双方商议,确定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吉祥的日期举办婚宴。而后,男女双方邀请各自的亲友邻居,邀请时,要摘下帽子,摊开双手弯腰,以示敬重。
婚期将至,姑娘在几个伙伴的陪同下,到自己近亲家做客走亲戚,布里亚特蒙古人称这一习俗为“巴斯干宅呼”,意思是未出嫁的姑娘游玩、串门。一般在包括男伙伴和女伙伴在内的近10人陪同下走亲戚,男伙伴的头人和女伙伴的头人必须是姑娘的同一姓氏。过去走亲有时要走一个月时间,现在只需五六天时间。她们走到谁家,就在谁家落脚,谁家就要杀羊摆宴,招待一番,还要送礼。
二、送亲
婚礼前一天晚上,女方家举行隆重的送亲仪式,布里亚特蒙古人称“巴斯干乃那达慕”。女方家以绵羊荐骨部(羊背下部)肉招待亲朋好友,亲朋好友在蒙古包外铺上毛毡,围圈坐定,男的按辈份分长幼坐在西面,女的坐在东面;两半圈衔接处,将出嫁的姑娘打扮一新,面北而坐,旁有女伴相陪。姑娘家请来家乡最好的男歌手唱“荐骨歌”,举杯祝福,用高亢动听的歌声,叮嘱远嫁的姑娘,并预祝她幸福美满,传统的歌词都是孝顺公婆、善待丈夫、勤俭持家等劝慰和训导之词。歌声凄婉动人,无人不为之激动流泪。歌声结束的时候,人们燃起篝火,跳起欢快的“哈塔日”舞,场面十分热闹。
送姑娘前,家家都置办嫁妆。姑娘的嫁妆很丰厚,有牛、羊、家具、四季服饰等,送姑娘的娘家亲属每家都送一份礼物。穷人家也尽全力为女儿置办嫁妆。
翌日早晨,迎亲队伍接亲时,新娘洗脸梳妆后准备出嫁。伴娘均为已婚妇女,姑娘是不允许送亲的。
三、结亲
婚礼的第三部曲是举行结婚盛典。准新郎家搭起洁白的新蒙古包,成为草原上特有的洞房。送亲的队伍到达后,绕新郎家顺时针转3圈,到拴马桩前,男方和女方分别在西南方和东北方分别下马,亲朋拴马下车,从车上取嫁妆送入洞房摆放好。随后,准新娘一行才到新房;喝完茶后,由陪伴而来的娘家人给准新娘梳妆打扮,至此,姑娘的身份才转变为新娘。新娘卸下闺妆,换上妇人装束;头戴圆筒帽,头上的“推卜”等饰品熠熠闪光;足蹬高筒马靴,乌黑发亮;婚前梳起的8根发辫合为两根,分别装入黑金丝绒缝制的辫套内,其下缀有镶珠银链;袍肩密褶耸起,腰部纤瘦,裙摆四散,犹如孔雀彩屏半开;盛妆的新娘雍容华贵,艳丽中透出几分圣洁。此时的新郎在蒙古包外干活,根据布里亚特蒙古人的习惯,结婚典礼之前,他是没有“资格”会见新娘和出迎宾朋的。这时候,他多干活儿,显示勤快,才能受到新娘的爱戴。
新娘妆扮后,随娘家人到婚礼现场,接受婆家代表赠送的金戒指、绸缎等贵重礼品。这时,新郎才到婚礼现场,接受女方赠送的衣服、腰带等礼品。然后,由伴郎领着新郎在众人面前走一圈,并高声喊道:“新郎漂亮吗!”众人齐声喝彩。这时,一对新人才见面,给客人献茶。
2001年5月18日,NUESCO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9项代表作获得通过,中国昆曲入选;至此,作为一个特定的专业术语――“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始进入学术界的视野。
鄂尔多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有5项,有自治区级保护项目59项、市级保护项目86项,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4位。
本文将从鄂尔多斯的蒙古族文化与蒙汉交融文化入手,浅谈独具鄂尔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鄂尔多斯概况
鄂尔多斯市位于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此地民风淳朴居民能歌善舞,是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鄂尔多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全市辖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0多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独特。从历史上的“河南地”、“新秦中”到今天的“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这片土地由于北有黄河、阴山之天险,西有贺兰山之屏障,故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古代的鄂尔多斯地区不仅是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交错地带,同时也是长城地带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处。商周时的氏、春秋战国时期的楼烦、林胡,秦汉时期的匈奴、乌桓,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羯、氏、羌,隋唐时期的突厥,宋辽时期的党项、契丹、吐谷浑以及建立蒙元帝国的蒙古族等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政权在此地频繁更迭,你方作罢我登场,在鄂尔多斯地区留下历史遗迹的同时也在这片土地上沉淀着文化。
二、鄂尔多斯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文中谈及的鄂尔多斯特色,主要从鄂尔多斯文化特色的角度阐述。
“鄂尔多斯文化,是以鄂尔多斯人和自然地理环境为‘前提性因素’,以鄂尔多斯的‘民族’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类型 ”。就近一千年的历史文化来看,鄂尔多斯文化,是以比较长期而稳定地聚集在这里的蒙、汉两个民族为主要群体创造形成的文化。
对于鄂尔多斯的文化特色见仁见智。自明代中叶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以来的这500多年里,鄂尔多斯地区主要是汉族和蒙古族频繁交往活动的地区。蒙、汉民族在这里长期杂居相处,往来频繁,在共同的生存需求驱动下,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就在相互冲撞、交流和相互融汇中发展,蒙汉民族在生产方式以及风俗、习惯、观念、意识形态乃至等多方面的交往和融合,使这个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蒙古族文化为主线、蒙汉交融文化为亮点的鄂尔多斯特色文化。
首先,介绍一下鄂尔多斯特色的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1、祭祀文化;
鄂尔多斯的祭祀文化由来已久、源远流长。在鄂尔多斯意义最深远,影响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当数“成吉思汗祭典”。
成吉思汗祭典是蒙古民族的最高祭祀形式,是蒙古民族原始文化的集中体现,是蒙古民族民俗文化的经典。2006 年该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成吉思汗祭典历史悠久。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大蒙古国为成吉思汗建立白色宫帐,成为蒙古民族崇拜的“总神祗”。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于至元十九年(1282年),钦定成吉思汗“四时大典”,并册封专门管理祭祀事务的官员编写祭文、祭词、祭歌,使成吉思汗祭典日趋规范。成吉思汗陵守灵部落达尔扈特人,近800年来世代祭祀成吉思汗,使成吉思汗祭典完全保留了13世纪的蒙古族帝王祭祀仪式。
成吉思汗祭典这一历史传统文化,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蒙古族原生态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对研究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陵,研究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乃至世界历史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鄂尔多斯的祭祀活动还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达拉特旗的窝阔台祭祀、鄂托克旗的拖雷伊金祭祀、敖瑞因布拉格祭、鄂托克前旗的阿拉格苏勒德(花纛)祭祀、乌审旗的萨冈彻辰祭祀、察干苏力德祭祀、木华黎祭祀、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黑纛)祭祀等。
2、宫廷文化(蒙元贵族文化)
随着祭祀成吉思汗的鄂尔多斯部落迁入,一些蒙元时期的宫廷文化也在鄂尔多斯地区保留并发展传承下来。因此在鄂尔多斯的饮食、歌舞文化之中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蒙元时期的宫廷文化元素。
“古如歌”就是保留在鄂尔多斯的宫廷文化的代表之一。古如歌是蒙古族长调中的宫廷赞歌,产生于蒙元时期,被称为研究蒙古族民族历史的活化石,2008年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古如歌源于蒙古古典宫廷音乐,其特点是具有浓郁的蒙古古代生活气息及浓厚的蒙古古典文化色彩。古如歌是蒙古长调歌曲最古老的形态,蒙古语“古如”含有国家或朝廷之意;古如歌其主题严肃,内容正统,以说教为主,多数为宫廷或国宴之上演唱的歌曲;由于现在大多古如歌的传唱者都分布在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原因无法考证),因此杭锦旗有“古如歌的故乡”之称。
鄂尔多斯地区的宫廷文化元素在饮食上也有具体体现,如“珠玛宴”。“珠玛宴”汉语亦称“诈玛宴”――“珠玛”为蒙古语,是指将牛或羊不剥皮,用滚烫的水把毛煺光后洗净、烤熟,这种全羊或全牛叫“珠玛”。
珠玛宴是蒙元王朝宫廷最高规格的宴会,对赴宴者的身份、服饰均有严格规定。赴宴者必须着装质孙服(质孙为蒙古语“吉孙”即颜色的意思),君臣须着装同一颜色。因此珠玛宴也称“质孙宴”。宴会娱乐性活动通常持续数日,在此期间君、臣每日必穿不同颜色的服装。
珠玛宴有一套规定程序。宴会始终伴随着蒙古族歌舞进行。在宴会期间,还要演曾戏、摔跤、放走(长跑)等竞技项目,持续数日才告结束。
鄂尔多斯的宫廷文化还体现在鄂尔多斯的语言及普通人的生活之中。“现在鄂尔多斯仍相当多地保留着古代蒙古语的词汇和发音,而且敬词用的特别多,尤其是守护和祭祀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连大字不识的牧区老太婆竟然都满口文辞敬语;就像不识字的农民会说之乎者也一样!例如:吃饭他们不说‘依德呼’(蒙语‘吃饭’之意),而说‘灶格拉呼’(蒙语‘用膳’之意);睡觉不说‘温塔呼’(蒙‘睡觉’之意),而说 ‘奈日斯呼’(蒙语‘就寝’之意);如果有客人来了他们会说‘毛利楞萨啊塔呼’――请您的骏马驻脚;让人感觉有一种上流社会的气氛。”
再谈一下鄂尔多斯特色的蒙汉交融文化。
鄂尔多斯蒙汉交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体现就是“蒙汉调”。说蒙汉调也许很多人不为所知,她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漫瀚调(也称蛮汉调)。
漫瀚调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与晋西北、陕北汉族传统民间音乐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晶――是蒙古族传统民歌的曲调与汉语歌词融合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其实,带有“蒙汉两族音乐文化交融印记的歌种乐种剧种有很多,单内蒙古西部区就有爬山调、二人台小戏、二人台唱腔、蒙汉调,东部区还有很多;但是能完整地保持蒙古族民歌旋律结构而又给予艺术性加工使其音调更加婉转多姿、绚丽多彩的,却要首推蒙汉调。 ”
漫瀚调是生成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地方歌种,目前仍在准格尔旗被广大群众所传唱,准格尔旗也被评为“漫瀚调艺术之乡”。经过实地走访准旗的民间艺人、艺术家,并通过准旗文化馆及漫瀚调研究所的协助笔者搜集到了很多漫瀚调的资料并对漫瀚调有了系统的认识。尤其是对郭立民老师进行采访使人印象深刻,具郭老师讲述:漫瀚调具有“一词多曲、一曲多词,即兴表演”的特点,而且漫瀚调有一种表演形式称作“风绞雪”――即歌词为:前半句蒙语后半句汉语,交替的唱;此种表现形式是在既有蒙古族群众又有汉族群众的情况下,为了使只懂蒙语和只懂汉语的群众们都能听懂一些内容并对其表演感兴趣而应用而生的。但时至今日,能用此种方式演唱漫瀚调的人已寥寥无几,亟待挖掘保护。
一、音色的基本内涵
音色可以理解为声音的颜色,它是声音的重要属性之一。通过音色,可以将一个人的声音从其他人中辨别出来。声乐艺术不仅是以人的嗓音为乐器的演唱艺术,也是形成表演者独有特色的重要元素。总的来说,音色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声色也是一个人独有的个性特质。
既然我们知道,每个人的嗓音都有着独一无二的音色,每位声乐演唱者本身具有良好的音质基础,那么通过自身不一样的表达方式和表现风格,凭着熟悉的音乐技能技巧,准确地将自身的嗓音调整为最为合适自己的状态,就能演绎出唯美的音乐效果和呈现出独有的艺术作品风格,给广大听众以广袤无垠的遐想。
音色自身就带有强烈的美学特质,并且具有独特性。在声乐演唱过程中拥有不同音色的表演者可以向观众展现出不同风格的声音,不管是激情豪迈的还是甜美婉转的,都体现出了声乐演唱中不同音色的美感。
二、声乐演唱中音色的重要性
依照人声的不同,可以把男女声音划分为不同的声部: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在艺术歌曲中,不同的音色通过演唱者音色变化可以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歌唱是依靠声音来表达情感的,它需要运用歌声中的各类色彩,来对人的各类情感进行呈现,在声乐演唱中音色是歌曲情感重要的一种表现技巧,比如在《魔王》歌曲中,父亲的慈爱、惊恐、失落与悲痛等情感,就需要演唱者运用不同音色进行表达。在歌唱中,色彩变化需要依靠气息力度进行掌控,同一个人演唱同一音高时,用的气息力度各不相同,其音色所产生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如果气息强,音色相对就强一些,而气息弱,其音色就相对柔和一些。我们知道音色明亮一般能给人带来愉悦、兴奋与积极之感,暗淡音色则会给人沉闷、凄惨与哀愁之感,音色是具有等级的,如同色彩一样,丰满深厚与单薄的脆亮均是音色等级中的两极,如在民歌《跑旱船》里,不仅要演唱出豪迈奔放之感,还要唱出美、甜、脆亮的音色来。我国民歌大多追求甜、脆、亮的音色,在腔体打开的同时需要声音的位置靠前,并形成中国独有的音色美学特质,在声乐演唱与人物塑造中,音色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声乐演唱中音色的美学特质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有很多关于声乐演唱中音色美学的研究理论。如:在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的《左传》中,就提到了声乐的长短、大小、急缓、清浊、刚柔等辩证观点。在现代音乐美学研究中,随着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变化对歌唱的音色美更有越来越新的诠释。在声乐演唱中,音色极具重要性,音色具有演唱美、表演美、情感美、文字美、吐字清晰等美学特质,能有效塑造人物形象,充分表现作品的风格和内涵,并丰富演唱者对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推动声乐演唱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音色在提高演唱者风格、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不同地域的作品风格时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体现,通过音色人们就可以在脑海里刻画出某种形象及变化。在声乐演唱中,演唱者运用不同的音色来塑造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仿佛就像在戏曲中运用不同音色来表达净、旦、丑、生、末等角色一样,比如说,在体现声乐艺术的歌剧中,演唱者根据人物性格、歌唱语气、歌词内容并结合个人嗓音特点和审美习惯在音乐节奏、音色旋律等表现方法进行即兴的处理,使观(听)众听其声便知其歌剧的人物性格。观(听)众从而感受到歌剧中鲜活的人物形象,而且对歌剧要表达的意义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不同的演唱者在演绎声乐作品时会有不同的音色和风格,给观(听)众不同的美的享受。比如宋祖英的音色非常的甜美、亲切,纯净而且十分具有穿透力,同时还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而迪里拜尔的音色圆润、浑厚、纯美,她们通过不同的音色演绎不同的个性特征,表达着不同的情感,由于她们个人独特的音色,造就了她们不同的演唱风格,为不同审美趣味的观众所青睐,也使演唱者们百花齐放,各展其姿,这些都是音色所赋予的。
另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格迥异的歌曲风格,其音色的运用也大不一样,产生美轮美奂的效果也大为不同。如:青藏地区的民歌音乐唱家们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涩滞或者不甚圆润的音色,听起来有高原沧桑的感觉,有的还有一种凄凉之感,有时也通过换气、换词之机营造一唱三叹之感,使这种音色有着极强的穿透力,这种音乐调式的应用一直延续到青藏高原边缘的河陇一带和河套上游。同时,青藏高原地区的民歌特别是山歌类型,在音色中常常使用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而且假声的时值延续得比河陇,河套一带的山歌还要长一些。再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的基本音色,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型:明亮色和暗淡色,从其地域分布来讲,呼伦贝尔、科尔沁、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等地区的蒙古族长调民歌,音色明亮高亢,属于亮色系统;而锡林郭勒、昭乌达、阿拉善、新疆卫拉特等地的长调民歌,则音色柔和浑厚,属于暗色系列。
音色属于非物质文化范畴,是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的产物。如:蒙古族长调民歌的音色,之所以出现亮色和暗色的区别,有其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蒙古族猎人,情感激烈,肃杀狞厉,喜欢模拟野兽的叫声,狩猎成功后集体舞蹈,高声呼喊,故其音色以明亮尖锐为主;反之,草原游牧文化时期的蒙古族牧民,关怀生命,充满仁慈之情,既不模拟动物的叫声,也没有集体舞蹈和高声呼喊,而是以优美抒情的蒙古族长调民歌来表达内在的情感,故其音色以柔和浑厚为主。江南是云朵林镜,烟柳画屏,庭院曲靖,小桥流水,这样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养育了江南人民温柔敦厚的民风,歌曲是地方民俗民风具体生动的体现,可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一个地区人民的品质、性格、兴趣、爱好及其他方面的特质,因此江南民歌音色曲折动人、清新优雅、温柔娴静、婉约轻扬。我们可以在音色的美学特征中,品味着风格迥异的风土人情。而在黄土高原,浩浩黄河养育了朴讷温厚、爽直豪放的陕北人民,因此在演唱陕北民歌时要根据不同地域风格选取恰当的声音,表现所理解和感受到的情感,塑造音乐形象。表现悲愤情绪时,一种是用少量的气息,音色较暗,音量轻而力度较强,产生一种压抑的、悲痛的、强忍的听觉效果,这种痛苦是往心头去的;另一种是用大的音量和较大量的气息,汹涌澎湃而出,并且有意漏些气息,喉咙的空间较大,甚至可以出现某种戏剧性的破音,形成一种倾诉感无法控制的宣泄声音,与观众产生强烈共鸣并有极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演唱欢乐的陕北民歌时,演唱者的声音位置要高一些,喉咙的空间不必过大,气息要均匀而且要流畅,声音必须有光彩,轻巧而畅快,并提高声音的灵敏度和明快的声音色彩;当表达严肃的情绪时,演唱者的声音相对粗糙而坚硬,爆发性强,气息坚实,不能漏气。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特色文献;特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60-02
少数民族文献是中华民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图书馆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物质基础。图书馆自它产生的那天起,一直起着知识收集、积累和储存的基本作用。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要努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为广大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的同时也要根据社会时代需求,必须采取多样化的主动服务措施,努力建设自己独具特色的信息资源,开展特色资源服务。
1.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特色文献
1.1蒙文文献。鄂尔多斯地处北方草原和中原大地的联结处,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时最早开发的地方,此后一直是历史上北方多个民族共同活动的舞台,是民族汇集、交往最集中的地区。鄂尔多斯文化中融入的民族文化因素众多,其中以蒙古族文化最为显著。在鄂尔多斯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十分丰富,如蒙古族三大典籍中由鄂尔多斯人创作的《蒙古黄金史》和《蒙古源流》在蒙古族文化、历史、文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历经八百年延续下来的成吉思汗祭祀活动中包含了诸多祝颂词、祭文、祭歌,其内容与形式涵盖了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信仰、风俗、语言文学等多个方面,是研究鄂尔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的重要信息资源。
1.2地方文献。地方文献资源是反映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风貌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是了解和研究某一地区工农业生产、科学文化、民风民俗、历史和现状的主要情报来源,蕴藏着与众不同的信息资源,极具开发利用价值。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地方文献的特色所在。
鄂尔多斯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蒙古民族在这一地区长期处于相对的独立的状态,造成了鄂尔多斯文化的封闭性、独特性的同时,也保存了大量本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如蒙古族传统的宫廷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祭祀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较为完整地被记载下来,成为了了解、研究、发掘鄂尔多斯历史沿革、民俗习惯和社会风情的宝贵资料。如《鄂尔多斯婚礼》、《鄂尔多斯蒙古族民俗文化》、《伊克昭盟民族团结》、《鄂尔多斯经济板块研究论文集》、《鄂尔多斯文化》、《伊克昭盟文化史料》等等。
这些珍贵的资料得到很好的保护、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已然成为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不同于其他图书馆的特点。
1.3古籍文献。"古"是相对于"今"而来的,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皆可称之为古籍。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是我们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产,也是传承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载体和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正是由于其稀缺性及不可再生性,使得古籍具备文献价值的同时往往也具备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现有珍藏古籍2万多种,比较珍贵的古籍有1716年的北京木刻板《格萨尔王传》;内蒙地区特有的《旅蒙商账簿》;清中期用金、银、珍珠、玛瑙、绿松石、螺等七色宝物研成的粉末书写的蒙文《能断金刚经》;国家一级文物--缅甸文本的小乘佛教经典《贝叶经》等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这些珍贵文献,我馆已着手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及相关古籍数据库的建设,为拓展古籍的利用提供了条件与便利。古籍数据库是以古籍文献为揭示对象,通过扫描、拍照、缩微胶片等方式对古籍原本进行影像处理,以便为读者呈现古籍原貌,并提供版本研究的服务,满足广大读者阅读、研究古籍文献的需求。
2.拓展服务空间,提供特色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完成社会职能的同时,还应拓展服务空间,大力丰富服务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传统图书馆开展一些更深层次的服务,以保持图书馆的活力和魅力。以下简单介绍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几个拓展服务。
2.1数字资源服务。随着知识经济的快速崛起,数字资源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通过搜集、编辑信息,形成有效的信息资源,帮助用户集中查找网上相关的专业知识或信息;还可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数据库检索服务、网络培训、网络阅览服务及教育服务等。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近年来不断增加数字资源的种类和数量,购置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新东方英语、正保远程教育等网络资源,有效发挥了图书馆的传递科学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等职能。
2.2特色信息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信息时效性要求的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逐渐转变为"以读者为中心"及时主动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推送服务。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其中手机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递手段,它有着便利、简洁、低成本、接收实时高效等优势,使得它在信息服务领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鉴于手机的优势条件以及图书馆现代读者信息服务的需求,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运用的短信服务平台、手机掌上图书馆、语音服务、移动图书馆、图书馆微信平台等服务既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时空,增加与读者互动的途径,方便读者以多种渠道获得图书馆的信息。
2.3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是相对于图书馆群体服务而言的,它是基于用户的信息需求,对信息进行搜索、组织、分析、重组,把这些整理信息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信息服务。鄂尔多斯市图书馆设有专门的无障碍通道,为盲人读者配备了专门的阅览区,全面提升无障碍服务,让更多的特殊人群走进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为了提高农民工综合技能,在建筑工地开设了全市首家"农民工书屋";汽车流动图书馆定期为偏远地区送书下乡活动等等…透过这些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服务,图书馆就像家一样亲切、舒适、便捷,真正做到以读者的需求和感受为第一。
2.4文化休闲服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环境优势,可以开展书画展、音乐会、文体活动;也可以举办各种讲座报告、知识竞赛、各种培训班;还可以为读者提供影视欣赏等现代化多媒体娱乐。鄂尔多斯市图书馆开设少儿多媒体图书馆、电影图书馆、读者健身中心等"馆中馆"娱乐场所,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舒心的阅读环境。通过文化休闲服务,使读者在休闲中体验到读书的乐趣,缓解心理压力,品味生活情趣,提高文化素养。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音乐图书馆。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音乐图书馆分为音乐欣赏区和音乐视听区两大区域,配有影音视听设备、大型3D投影屏幕等专业设备和一些馆藏的音像资料及相关的音乐书籍,每周不仅有资深钢琴老师的现场演奏,还有古典音乐光盘的播放供市民赏析。市民还可以利用音乐图书馆的设备到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国内首家藏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数字音乐图书馆)自由选择音乐种类。鄂尔多斯市图书馆的音乐图书馆将致力成为一所集音乐欣赏、HI-FI视听、文献阅览、讲座、演出、研究、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高雅音乐殿堂,以古典音乐鉴赏为主打,采用室内乐表现形式,普及推广古典乐文化精髓,逐步设立鄂尔多斯地方特色音乐文献库。
这不仅将会极大地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生活,也会提高整个城市的艺术品位。
综上所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在保护、传承、开发与利用本地区民族特色文献的同时应根据时代需求,为读者提供更为丰富多彩的服务。实践证明,民族公共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不仅极具生命力,而且提高了图书馆的地位和价值,唤起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和关注,吸引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重视和关注,吸引人们更多地利用图书馆,从而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