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公共安全管理体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事故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执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筑业蓬勃发展,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其平面布局结构类型复杂多样,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施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新的施工规范、标准和各省、市地方法规已颁布执行。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环境多变,人、机流动性大,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较多,属于事故多发的作业现场。我们怎样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1 当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形势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露天、受到不同气候影响,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临时设施多,作业面变化多,而且是人员集中的生产场所。由于“产品”固定,作业环境多变、人、机流动性大,安全管理系统不能及时适应配套跟上,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建筑市场的开放,乡镇建筑队伍发展很快,这些队伍由于没有很好地经过安全培训,职工队伍安全素质低,自我保护能力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致使乡镇建筑队伍重大伤亡事故频频发生。因此,为减轻伤亡事故带来的损失,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动态管理刻不容缓[1,2]。
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组织管理
施工现场(工地)的负责人(或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应视工程大小设置专(兼)职安全人员和相应的安全机构。成立以工地负责人(项目经理)为主的,有施工员、安全员、班组长等参加的安全生产管理小组,并成立安全管理网络。施工现场要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交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检查、安全设施验收和事故报告管理制度。工地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要向班组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总、分包工程或多单位联合施工工程,总包单位应统一领导和管理安全工作,并成立以总包单位为主,分包单位(或参加施工单位)参加的联合生产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3 一般工程的施工现场的管理
对于一般工程的施工,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有详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运输道路、临时用水、用电线路布置、各种管道、仓库、加工车间(作业场所)、主要机械设备位置及工地办公、生活设施等临时工程的安排,均符合安全管理要求。工地四周应有与外界隔离的围护设置,入口处一般应有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名称牌、并设置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概况表(或称“施工公告”)、安全纪律(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使进入该工地的人,能够对该工程的概况有一个基本了解和注意安全忠告。施工现场的一般建筑器材(包括建筑材料、预制构件、施工设施构件等)都应该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定的地点分类堆放整齐稳固。各类材料的堆放不得超过规定高度。严禁靠近场地围栏及其他建筑物墙壁堆放,且其间距应在50cm以上,两头空间应予封闭,防止有人人内,发生意外伤亡事故。
施工现场的安全设计,如安全网、洞口盖板、护栏、防护罩,各种限制器、保险装置必须齐全有效。施工现场除应设置安全宣传标语牌外,危险部位还必须悬挂按照GB2893-82(安全色)和GB2894-82(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有人经过的坑洞等处还应设红灯示警。
4 特殊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
特殊工程系指:工程本身有特殊或工程所在区域的特殊性或采用的施工工艺、方法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其基本要求是:(1) 编制特殊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并向参加施工的全体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和交底。(2) 特殊工程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护,要有出入制度并设门卫(值班人员)。(3) 强化安全管理监督检查制度,并认真做好安全日记。(4)对于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在进入作业区时要进行安全检测,作业时应设置监护。(5)施工现场应设医务室或医务人员。(6)要备有救灭火灾、爆炸等灾害的器材物资。
5 施工现场防火、防爆管理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是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建筑工地与一般厂、矿企业的火灾危险性有所不同。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消防措施,切不可疏忽和掉以轻心。防火的基本要求在于编制施工现场安全方案时,应有消防要求。施工现场要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易爆材料堆放场、仓库处、易燃废品集中点和生活区等。各区之间的间距要求要符合防火规定,工棚或临时宿舍的搭建及间距要符合防火规定,临时宿舍尽可能搭建在离建筑物20M以外,并不得搭在高压架空电线下面,应和高压架空线路有安全距离,工棚顶高度一般不低于2.5M。每幢宿舍居住人数不宜超过100人,每25人要有一个可靠、可直接出入的门,门宽不少于1.2M.同时必须外开。爆炸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6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管理
单位工程的安全技术资料管理工作程序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安全分析、评价、设计、制定对策,组织实施,实施中收集信息反馈,进行必要的技术调整或巩固安全技术效果。
6.1 施工现场内业资料即技术分析、决策和信息反馈的研究处理。这不仅是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的指令性文件,实施的依据和记录,而且是提供安全动态分析的信息主流,并且对上级制定法规、标准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单位工程安全技术管理基础资料,根据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要求: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施工安全检查岗位负责制;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管理。
6.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生产规章制度;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分部、分项安全技术交底书(包括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知识竞赛、守纪律和奖罚记录);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包括新工人进场培训考核资料,进场安全教育、变换工种安全教育和每月安全学习资料);班组安全生产活动记录(包括班组班前安全检查,安全交底和安全学习资料);安全评分检查和事故隐患整改记录;各类特殊工种操作人员证件(复印件)及进退场登记册;工伤事故及处理记录。各种资料应手续齐全,字迹清楚、并设专人管理。
6.3 施工现场和外业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监督检查。作业部门(班组及人员)都必须遵守经审定批准的措施方案和有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作业。各项外业安全设施如: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模板支护、塔吊、安全网、施工用电、起重垂直运输、洞口防护,临边作业防护等的搭设及其防护装置完成后必须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安全有效。
7 结语
安全管理标准化是指标准的制度,实施及对实施阶段所进行安全监督活动的总称,是企业组织现代化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安全标准是衡量施工现场的具体准则,它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根据其适用范围的不同,标准的级别报经主管标准化:工作部门机构或有关领导单位批准,以特定的形式不同级别的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安全管理标准按其性质可分为三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同时我国标准化法规定为强制标准和推行性标准。安全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它是保障生产者健康和人员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
实行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措施,是强化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的有效途径,标准化从人的角度来说,是以标准规范每个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行为,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从物的角度来看,标准化是一种技术准则,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建立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和创造安全生产环境,标准化是强化基础管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市政工程多数在城市内施工,战线长、露天作业、交叉施工、交通和环境影响大多是市政工程不同于其他建设类工程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也使得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有着显著的不同。
1 市政工程的特点
要做好市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市政工程的特点有所了解,然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市政工程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作业场所多变,作业环境复杂
市政工程施工既有城市立交等高空作业,也有地铁等地下空间施工;既有跨河流的大桥施工,也有穿越山体的隧道工程;既有一次性作业,也有改造、整治等维护内容;既有主体工程,也有管线配套施工;既有郊区空旷的作业场面,也有市区交通拥堵地段的作业环境。因此,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有着相当程度的复杂性,这给安全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2 高处作业难度大,影响面广
城市市政高架、桥梁项目施工,不仅存在高空作业,而且往往下方两侧道路作为车辆、行人的交通通道,通行不断,对脚手架安全、高空吊装等都产生较大影响。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可能伤及过往车辆及行人,影响面大,给社会带来一定损害。
1.3 施工作业方法多样性
由于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的不同,即使是同一种作业项目,其施工作业方法也可能不同,这也导致了安全技术及安全管理上可能存在很大的不同。
1.4 作业环境差
市政工程由于露天作业情况较多,受天气、温度影响较大,气候的变化往往会严重影响到施工和生产安全。此外,受交通的影响,不少市区工程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1.5 人员安保知识贫乏
目前,市政一线工人大量从农村中农民转化而来,缺乏市政工程施工经验,自身安全保护知识缺乏,对不良行为自控能力较差,人员流动性大,缺乏一系列的安保知识教育和安保制度的约束,容易造成这类群体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需要依据市政工程的作业环境、作业方法、作业人员等生产特点建立严格而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来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1 思想保证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处理好安全与思想的关系。常言道:思想是人体的灵魂,思想决定行为。人们做事,也总是离不开思想的指导。我国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的总指导方针,也正是要求我们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或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以最大可能地减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要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从思想源头上提高职工安全作业意识,提高职工安全技术水平和知识。安全教育首先要提高职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意义的认识,以增强关心人、保护人的责任感;其次职工必须熟悉施工工艺、方法,施工生产危险区域及其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再次就是结合自身工种特点,加强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知识包括特殊作业安全防护的培训教育。
2.2 技术保证
市政工程的特点决定了施工生产中的安全技术涉及面广泛,需要解决的问题多样。技术保证就是要在对施工要求与安排、施工环境、技术设计、监控管理的要求以及相关事故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可能存在的事故要素(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等),通过整理、分析、评价,建立起适应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科学的技术保证措施,以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意外情况发生,杜绝重大安全意外事故和伤亡事故,避免或减少一般安全意外事故和轻伤事故,最大限度地确保建筑施工中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2.3 组织保证
企业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企业负责人应在企业内部设置安全组织机构,机构的设置要体现高效精干,有较强的责任心,有丰富的现场实际经验,便于统一指挥、步调一致。机构负责监督、检查、指导企业的安全生产执行情况,确保安全指令的顺利下达,安全措施落实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到位。同时负责查处企业安全生产中违章、违规行为,负责对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
一般来讲,安全组织机构的具体设置视企业的规模而定。大中型企业要有独立、专业的安全管理机构,小型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可只设置兼职工作人员。对于工程队比较集中、工种不多、作业简单的项目,安全管理机构可只设到队一级,下面设一名专职安全员。对于大规模、复杂的项目,则相应组成相当规模的管理组织,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要保证组织机构行之有效。
2.4 制度保证
安全规章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保证就是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实现制度化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制度的制定依据要符合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制度的内容齐全、针对性强。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应体现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反映企业性质;应明确界定各级部门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责、权、利;应面向生产一线贴近职工生活,让职工体会并理解透彻。
一部合理、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领导的正确决策,有利于规范企业和企业职工行为,有利于指导企业生产一线安全生产的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最终实现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结语
总之,在实际工程中,工程管理人员要抱着维护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以及职工生命安全的态度,科学管理,规范施工,统筹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质量、安全与速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意义重大、任重道远,管理者应不断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把安全生产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使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朝晖、李涛.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思考[J].建筑科技信息,2009(7)
【关键词】工民建 施工 安全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社会在不断进步,经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由此带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中的土地资源也变得日益稀缺,因此高层住宅便成了建筑行业所热衷的建筑模式。工民建工程是指工业建筑工程与民用建筑工程,此类工程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是其施工管理方面的工作仍有待完善,特别是安全管理。在对民建工程与高层住宅进行施工时,实施科学有效及安全的管理是一项非常必要的工作,因为对施工工作进行管理,将能够保证建设的按时完成及按质完成。
当前工民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在管理工民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发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对建筑进行施工管理时,安全生产为一项重点工作;尤其是对于现场施工来说,安全生产影响到工程的建设与施工进度。对工程的施工工作进行管理,需要全面及细致,其中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安全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的全程。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受到施工人员的足够重视,一些人员对于安全防范的措施不了解,在这方面的意识也较差。而有一些工民建工程的施工方只对经济利益加以重视,而在安全管理方面,则是处于一种被忽视的状态,管理人员也没有将安全摆在施工的第一位。
二、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分析
1、法制监督力度不够,建筑安全责任不明确
在政府机构改革后,对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从总体上有利于实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的目标,但在职能分工的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划分的过于分散。在安全监督工作上,法规建设落后。特别是没有一部约束、调动企业发挥安全管理主动性的法规,强制性、检查性法规居多。在制度建设上,有利于调动企业管理积极性的制度不健全,政策不配套。
2、管理方面目标不明确
我国对安全管理工作认识长期停留在“经验型”和“事后型”的管理模式,治标不治本。而没有发挥市场经济杠杆和调节机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状况仅依靠外部法律制度强压的被动做法,其效果有限,要彻底扭转被动局面,必须借助市场经济杠杆的巨大调节作用,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建筑业主体真正自发追求良好安全业绩的动力。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有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的建筑施工企业逐步适应了市场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但是由于法制建设的滞后,市场经济杠杆对建筑企业安全业绩未能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建筑市场安全制约机制不健全,建筑企业仍不重视安全业绩,工伤保险制度推行缓慢,加上险种单一,保费高昂,理赔困难,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参加保险的积极性不高。
3、人才方面存在缺失
一方面,工程建设技术含量相对偏低,施工工人的文化素质较低。建筑企业中从业人员约3500 万人,其中大约有2500 万人是来自农村的劳动力,专业人才占职工的比例只有5%左右,大量的没有经过全面职业培训和严格安全教育的劳动力涌向建筑业成为施工人员。一旦管理措施不当,这些工人往往成为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不仅为自己和他人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还给建设项目本身和全社会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还相当缺乏,专门学习、从事、研究安全管理的专职人员极少。正是由于人才的缺乏,使我国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构建工民建建筑施工安全体系化管理
1、管理部门应加强的工作
(1)完善执法监督管理机构,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安全生产必须实行政府强制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是政府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法规、治理事故隐患、降低伤亡事故的有效手段。安全监督管理机构为全面落实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许多经验。实践证明,凡是建立了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地区和城市,安全生产的状况就良好。
(2)完善建筑安全生产的法规建设,认真落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明确了参与建设活动各方主体的安全责任及法律责任,为参建各方事前做好安全预防及事后追究责任提供了有力依据。但由于各方责任贯彻执行不到位,有法不依,令人忧心。参建各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树立“工程质量,百年大计”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切实履行法律,法规的原则,积极保障建设工程安全生产,营造文明和谐工程建设环境。
2、增加建筑安全生产科技含量,积极开展建筑安全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建筑安全技术明显落后,已不能适应当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特别是脚手架、模板、塔吊等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很低,几十年一贯使用传统陈旧的材料和机械设备。发达国家已实现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我们仍处在手工操作阶段,与其相比差距很大。我们必须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集中力量解决安全生产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性技术问题。同时还应在建筑科研单位或大专科研院校设立安全技术研究机构,形成一批专门从事建筑安全技术研究的专家队伍,使建筑业的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良性轨道上来。
3、关于安全教育问题
安全教育的重点:一是对决策层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其安全认识。再者是对作业层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据统计,企业决策层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淡薄是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索之一。企业决策者的安全生产意识上去了,才能为执行层起到表率作用,执行层抓安全工作的动力才会加大。建筑行业管理部门应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建立一个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每年度对各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评价。
4、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一线作业人员多为进城农民工,他们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流动性大,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据统计,目前发生施工安全事故中,十有八九是发生在农民工身上。所以加强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农民工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很有必要。另外,随着建筑施工中高科技成果运用越来越多,新型的施工设备不断的出现,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相应的,对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熟悉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是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根源。
结论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完善,社会大众持续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对新时期的建筑施工事业提出了更为全面与系统的发展要求。工民建作为建筑施工中的关键一环,其施工质量需要受到各方参与人员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只有积极应对工民建施项目中的各类安全管理问题,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以高质量、高效率的安全管理为基础,整个工民建施项目才能又好又快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特点;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
公路安全施工不仅可以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还能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要想保证施工的安全,就必须加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切实的解决好公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以下就加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
一、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公路建设的发展,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长期性、社会性、复杂性、精细性。长期性是指施工安全管理贯穿于工程的设计期、准备期、施工期直至缺陷责任期和保修期。社会性指工程实体的质量安全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复杂性主要是由公路施工管理的技术复杂、工种复杂、环境复杂来决定的。精细性是由于现代公路施工强调精细化、规范化施工,每一道工序、每一种工艺都要求按规范进行精益求精。因此,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必须系统而全面,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安全,运行安全。
二、目前我国公路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1、安全技术标准较为滞后.我国公路建设的安全管理已经有了相应的规定和标准,这些规定和标准中都已经详细地介绍了在公路施工过程中对安全技术的相关要求,但由于这些规定大多都是在以前前被制定出来的,因而这类规定的先进性及实际操作性都需要提高。另外,在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定的法律法规对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技术及管理都有着明确、详尽的规定。但是由于公路工程是一项复杂且又系统的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涉及面广、地域跨度广等特点,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细则,并贯彻落实是十分有必要的。
2、安全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一个完善的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工程有条不紊地运行,同时增强工程的安全有效性。但是,从我国普遍的施工过程来看,工程的安全管理体制都较为落后,在实际操作中的作用很少。甚至于有些施工方,都没有具体的安全概念,在实践中,要具体落实各项安全举措时,总是显得手足无措,漏洞百出,最终造成灾难性事故。
3、公路施工存在诸多不可抗因素.公路施工由于受气候、地域等多重限制,很容易发生诸如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不可抗力的灾害,这使得施工安全无法得到绝对的保障,气候多变、地势险恶、地质复杂等都是工程会遭遇的状况,除此之外,公路施工还会遭遇突然的车祸威胁,随着工程的开展,还会承受更多的考验,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公路施工需要大量的专业设备,同时还需要配备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一旦人员技术操作失误,还会诱发工程事故。
4、公路施工的安全意识不高.从我国的发展现状可知,建筑业较为发达,其工程管理模式也较为先进,而我国的公路工程由于起步晚,管理的发展步伐自然不如建筑业,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再者,由于公路工程的前期工作主要是修建道路,所以潜在发生安全问题的根源相对较少,因此,很多施工单位很容易出现只关注生产,而忽视安全因素的情况。
三、加强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措施
1、严把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关.在编制安全组织设计时,应当遵循客观的安全控制程序,应当从工程实际出发,以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为中心,详细分析工程潜在危险源,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当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宣传.公路施工企业与相关管理人员应加大力度对公路工程安全进行宣传教育,并开展各种有关工程安全的培训活动,以此提高所有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应与交通部门及相关安全管理部门进行良好沟通,以此来确保工程安全宣传的效果,促使得每个从事交通建设的工作者都能够经过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进而对其安全知识及素养进行考核,没有达到标准的工作者不能上岗。另外,加强对社会公众对公路工程的安全知识储备及提高相关的安全意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3、建立安全保证体系。(1)设立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安全目标管理是目标管理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是指工程项目各个部门乃至每个职工,从上到下围绕企业安全生产的总目标而努力,是实行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公路工程安全目标首先确定“六无一杜绝”、“三消灭”、“一创建”。“六无”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即工程无施工人员伤亡,无重大工程结构安全事故,无重大设备、火灾、管线、交通事故;“一杜绝”即杜绝重伤事故(包括本单位职工、农民工、外单位职工);“三消灭”即消灭违章指挥、消灭违章操作、消灭惯性事故;“一创建”即创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2)建立安全保证体系。施工标段工程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承建的工程项目的安全负全面责任。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分组织保证、工作保证、制度保证和专项资金保证四个方面。保证范围分人身安全保证、结构安全保证、施工安全保证。要认真地编制安全施工保证计划和各项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保证计划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管理、实施。
4、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目前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在高科技的生产水平下,不仅要实现生产设备高科技化,同时对安全管理的设备也要进一步的升级和提高。因而,不断提升安全管理的投资水平,不断引进更为先进的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搭建管理人员的培训平台,引进先进的安全隐患的检测仪器与相关设备,通过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公路工程安全管理的革新。
5、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需要结合公路工程项目的特点,根据会出现安全事故的施工作业制定专项救援策略、应急预案,以及进行定期的演习,以确保专业救援抢险的器材、设施、物资,以及人员都真正地落实。有关的人员需要对预案进行定期熟悉和认知,对救援任务与自身的责任进行明确,且要安排演练,以尽可能地防止人员的伤亡与减少事故所造成的损失,真正地确保人员的财产与生命安全。工程项目部的经理在确立与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之后,应当由项目办和监理审批。倘若出现了安全事故,那么事故企业需要迅速地报告给地方安全监督部门,公路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事故出现地、监理企业,以及建设单位,而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需要迅速地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启动,组织有关的力量进行抢救,还应当对事故场地进行保护等。
结束语
公路施工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大的意义。近几年来,公路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涉及到的领域越来越多,其施工的危险性也变的越来越高,因此,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张大志,刘秀英.浅谈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2]安晓峰.关于公路路面施工的安全管理探析[J].民营科技,2012(2):289-290.
关键词: 城市灾害;公共安全;应急管理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灾害的威胁正不断地加剧,但灾害应急能力却十分脆弱。所以,确定公共安全规划原则,建立合理的城市公共安全规划非常重要。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中城市遭受灾害的损失越来越重。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已成为许多国家抵御灾害的重中之重。
一、公共安全规划原则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体系的建设,不仅是营造安全城市、整合城市公共安全资源的需要,也是应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现实需要出发,建立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就成了现在工作的重点。要做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需遵从以下几方面原则。
(一)综合性
在公共安全规划内容上综合考虑更多灾种。从单一灾种、个别部门的条块管理扩大到多种灾害、多部门条块结合式、综合管理,再到以确保城市安全运行、社会稳定发展为目标的危机管理,体现信息、组织、物资、人员等各类资源统一调度,综合化、集约化利用。
(二)全程化
在规划层次上,建立由注重城市灾害的预防到关注城市灾害的预防、应急、恢复重建在内的全过程管理体系,包括硬件设施和软的管理系统的建立;由对城市单个系统的个别规划扩大到城市的所有系统共同规划,保障整个城市系统的运行安全。
(三)科学性
在公共安全研究阶段,加入规划评价的内容,包括城市土地承灾脆弱性评估、城市建筑受灾易损性评估、各种灾害的风险评估、防灾工程措施的经济性评估以及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评估等,充分采用国际先进的致灾因子风险分析和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方法和技术进行城市公共安全分析和评价,实现公共安全规划与公共安全研究的有利结合。
二、公共安全规划的三角形模型
纵观城市灾害从发生、发展,直至采取应急措施的全过程,可以发现城市灾害及其应对中存在三个主体:其一是灾害事故本身,通常称之为“突发事件”;其二是突发事件作用的对象,可以称之为“承灾载体”;其三是采取应对措施的过程,通常称之为“应急管理”。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三者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闭环框架。进一步深入探寻可以发现,虽然突发事件的类型众多,但突发事件的作用基本可以归为三类: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作用,我们称之为灾害要素,如图2-1所示。认识突发事件、承灾载体、应急管理三方面的属性特点,掌握三者间的联系和规律,是实现知己知彼、有的放矢的城市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础。
图2-1 公共安全规划的三角形架构
在公共安全规划的三角形模型中,应急管理是可以预防或减少突发事件及其后果的各种人为干预手段,应急管理的本质是管理灾害要素及其演化与作用过程。应急管理的核心是获知应急管理的重点目标,掌握应急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关键技术,把握应急管理措施实施的恰当时机和力度。构建一个有效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是公共安全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
在人们的心目中,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处理危机与消去惊恐的能力如何,是检验政府管理能力不可缺少的指标。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灾害问题,加强灾害应急管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将灾害应急管理控制在政府管理的范围内,已迫在眉睫。
(一)应急管理体系的预案建设
预案是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龙头。预案具有应急规划、纲领和指南的作用,是应急理念的载体,是应急管理部门实施应急教育、预防、引导、操作等多方面工作的重点。制定预案,实质上是把非常态事件中的隐性的常态因素显性化,也就是对历史经验中带有规律性的做法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形成有约束力的制度性条文。
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为制定预案出台了《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要求预案编制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向贯通行政和各类组织层级,横向覆盖行政和社会层面。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精心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国已制订各级各类应急预案130多万件,涵盖了各类城市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之网基本形成。
(二)建立高效的应急技术系统
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升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加大减灾投入,建立灾害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应对各种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技术系统应成为一个城市的事故灾害的“神经中枢”,它必须具备通讯、预警、灾情评估和监视、确定行动重点地带、协调及分配救灾资源、公众信息与新闻媒介等多方面的功能。同时,应急技术系统必须为各级管理者及公众所熟悉,形成渐进开放型系统。只有推进科技减灾,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才能及时处理报警、求救信息,提高处理报警、求救的效率,有效地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改善政府部门形象,提高防灾减灾的效益。
(三)加大对全民灾害应急教育的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普及救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增强抗灾救灾的意识,一旦碰到突发事件,做到听从指挥,临危不乱。规范各方面的职责和行动,各级政府管理者要从灾害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责任定位。提高社会人员和所有公民的自救互救技能,运用基础知识来减少伤害。在全社会,尤其是在中小学中开展灾害应急教育和演练,唤醒全民族的防灾意识,只有突破管理的常态假设,建立健全有效的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及体系,才能大大降低管理体系的脆弱性,提高社会的成熟度。
(四)建立和完善公共应急的保障机制
应急工作离不开资金和物资的保障,中央要加大救灾经费保障力度。过去的理念是重视灾后救援,而现在更应倡导预警、预报和危机的准备,城市综合减灾应调动各方资源,形成一个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机制。政府要对企业投入作强制要求,用制度和法规保证防灾减灾经费的投入,把防灾减灾纳入工程“设计、施工、使用”,将所需资金纳入概算预算,用制度和法规保证防灾减灾工程的投入到位,重视“城市防灾中心”的建立及公众社区的自救互救体系的完善。
(五)建立国家灾害紧急救援体系
根据多种灾害,以及灾害突发性和灾害应急工作的特点,组建一支政府职能的国家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应对各种灾害,突发性事件,加强大中城市灾害紧急救援队建设,以城市社区为依托,通过培训,组成具有一定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的社区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应坚持一专多用、反应迅速、突击力强,在防汛、防火、防震等各项减灾活动中,既自成体系,又互有联系,统一指挥调度。做好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另一个重点是建设救灾物质储备网络,储备必要物资,在目前全国现有的物资储备仓库基础上,适当增加储备物资总量和品种。
总之,结合我国灾害特点和行政管理的情况,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形成中国式的现代化灾害应急管理模式,是防范和应对各种应急事件,实现国家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是减轻灾害的明智之举。
四、结束语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除了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外,还需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更需要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智慧投入。开展城市应急管理能力评价工作是全面检验各级政府部门、决策者及社会成员的防灾、抗灾、救灾、援建意识与行动的重要举措,对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减灾事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字: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society, road and bridg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as gained rapid development, in this process,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oad and bridge maintenance is also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so that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must guide the construction with the scientific method,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wo aspects from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road and bridge maintenanc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 road and bridge maintenanc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路桥对于交通的顺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其投入运行很长时间以后,如果不及时的进行养护,很容易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造成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这种情况下,对路桥进行养护是十分必要的。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高度的重视,才能够顺利完成养护施工。下面本文就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 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路桥养护施工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产生诸多问题,下面本文就进行简单分析。
(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管理
一些路桥施工企业在进行养护施工中,片面的追求经济利益,轻视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得在养护施工过程中不能够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施工档案和施工制度。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养护施工管理者减少管理费用的支出,对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不进行正常的调配,只是出于形式的设置而不能够真正的管理者的功效。
(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低下
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功能发挥,但是根据调查发现,一些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管理者不进行上岗前的专业技能培训就直接投入到工作中,使得养护施工管理的工作人员存在着一种懒惰和特权的心理,在养护安全管理中,往往会出现低级的错误,如施工警示牌不按照规定摆放,不清楚养护施工的各个工序造成管理漏洞出现等。而当遇到工程量较大的养护施工时,为了施工方便随意摆放施工警示牌,使得同行车道变窄,对交通的通行量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综合来看,以上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管理者管理意识欠缺,管理技能低下的原因,在今后的管理中需要重点加强。
(三)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现场混乱
对路桥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除了要有专业的管理者和管理意识之外,还需要确保管理现场的秩序,为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但是目前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现场较为混乱,管理效果不能够充分发挥。
二 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路桥工程对于城市交通的顺畅起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路桥进行养护施工能够保证其运行寿命。上文中对于路桥养护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下面本文就针对问题指出几点解决措施。
(一)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的关系
路桥施工企业进行养护施工的最大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但是对于路桥工程来说,在养护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也十分必要,这样既能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还能够带动企业发展,为此在路桥养护施工中需要正确处理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和安全管理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为此,首选需要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将安全管理放到重要的地位,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其顺利实施;其次需要加强管理者的安全意识,使其深入认识对路桥进行施工的重要性,明白养护工程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带动企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二)加强施工安全培训,实现规范施工
为了提高路桥养护施工者的安全技术以及施工技术,需要对其进行安全培训,实现规范施工,并有效地防止施工违规现象的出现。由于大多数的施工者是来自农村,技术素质较差,法律意识淡薄,有没有进行过专门的培训,因此说对于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很难完成,只有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安全养护意识,才能够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同时,路桥养护施工中的一些不安全行为以及施工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诱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说加强管理者的安全技能培训,还需要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增强安全生产技术,保证安全管理工作实现施工单位内部和施工过程的同步进行,同时管理,一方面要抓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抓施工行为、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措施,双管齐下,保证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者意识的增强,技能的提高,充分发挥管理工作的效果。
(三)规范好施工现场安全标识牌,及时提供道路安全信息
路桥养护施工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车辆安全顺利的通过施工区域,需要在恰当的地方摆设安全标志牌,对于这一点,管理者需要格外注意,避免因为细节问题诱发安全事故。为此,养护施工现场管理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对于路桥养护施工工程量较小的,,当需要占用车道时,应该在显眼的地方设置方形警示牌,或者是限速标志,提醒行人前方施工,对于夜间施工期间,需要在上游的过渡区内设置好黄色的频闪灯警示信号,施工区域内需要有照明灯。对于这些,安全管理者都要进行细致检查,不能够放过一处细微之地,埋下安全隐患。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在恶劣的天气下禁止施工,在工程竣工后,需要将作业区内清理干净,逆流方向快速清理拆除所有的标志。安全管理者一定要监督这些工作的操作,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四)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秩序
养护施工现场的混乱局面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施工作业者以及养护管理者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要避免混乱局面出现,规范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秩序,首先需要严把养护施工作业人员的准入关,确保每个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都办理了临时占道施工的封闭手续;次需要加强对养护施工单位的审核力度,需要养护单位提供企业证明材料、申请书、相关的批准材料以及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的方案,全部符合规定之后才能够允许施工,这样能够避免混论局面的出现;再次,需要保证养护施工作业控制区域的布置方式明确可行,当布置好后不能随意更改拆除,保证施工现场的秩序;最后,管理者需要加强对施工车辆的管理,要保证其能够有养护施工作业车辆通行证以及具备作业标志,且需要醒目,以便起到惊醒的作用,提高安全管理的作用。
(五)建立安全管理奖惩机制
建立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的奖惩机制,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起管理者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管理潜力,这样既能够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又能够实现施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此,施工企业相关负责人需要在准确考察管理者实际情况以及工程施工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工程的奖惩机制,并确定负责人,实现奖惩机制和管理责任制的结合,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结束语:路桥是保证城市道路交通畅通的关键因素,其安全性能和运行状态至关重要,因此说加强对路桥养护施工的安全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就是从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两个大方面进行论述,希望对于今后的施工管理有所帮助,使得管理者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安全生产以及安全管理问题,促进企业的发展,保证路桥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 吴迪 对路桥养护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赤子,2013年第3期
[2] 汤洪文 浅析路桥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科技资讯,2008年第21期
[3] 孙成斌 浅谈路桥施工中安全生产管理问题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5期
【关键词】 人工气道; 呼吸安全管理;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6-0123-02
人工气道是指直接插入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导管的,以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为主要目的,确保呼吸道通畅的人工气体通道[1-2]。除了提高通气功能,有效的人工气道能够帮助清理呼吸道内异物,为呼吸气囊及呼吸机的临床使用创造了条件。目前,机械通气是针对通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患者的常用临床方式,合理准确的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杜绝由于人工气道感染、阻塞、造成的临床并发症,因此人工气道呼吸安全管理受到了临床的重视与关注[3]。本次研究中人工气道呼吸安全管理取得了较为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应用人工气道的74例患者,其中男54例,女20例,年龄20~83岁,平均(58.5±5.6)岁。其中脑血管意外36例,中、重度脑损伤24例,急性中毒10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
1.2 护理方法
(1)在确保静脉输液通畅的情况下,实施安全管理,预防因意外风险造成相关并发症及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做好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昏迷患者及清醒合作患者可解除固定胶布后进行,但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患者由于不能耐受刺激而躁动,出现导管移位。若口腔分泌物过多浸湿胶布引起固定不牢,应及时更换胶布,充分清洁口腔、牙垫、导管及面部后重新固定导管。(2)呼吸机的使用:注意机械的正常运转,固定气管插管,确保患者的呼吸频率与节律与呼吸机同步;气管插管的套囊充气采用压力监测法、最小漏气技术法或最小闭合积法。套囊压力一般不超过2.55 kPa(25 cm H2O)。妥善固定气管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道黏膜,及时发现导管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防止气管导管扭曲、折叠影响气道通畅。气管切开保持导管处于中立位的位置,不前倾,不后仰,以免导管位移阻塞气道或压迫气管壁引起气管黏膜坏死。(3)给予患者心电监测:仔细监测血气分析,密切观察并记录注意患者的意识、脉搏、体温、血压、尿量等生命体征。(4)有效吸痰,确保呼吸道畅通:根据患者的临床反应做出有效的处理,避免因异物堵塞气管插管引起患者呼吸困难和发绀,即便患者少痰或无痰,也要求护理人员在每次吸痰操作后仔细观察两侧胸廓运动并听诊两肺呼吸音对称与否,随时妥善调整并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之间的位置。(5)精神安慰:当患者精神意识清楚时可适当的给予患者安慰,缓解其心理压力与紧张感,如果出现患者意识不清或者烦躁异常时可适当采取约束带等保护性措施,或者使用地西泮等镇静剂以减少躁动。
2 结果
在本次选取的74例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中,除4例患者主动放弃治疗出院,治愈35例,有效33例(好转后转入专科病房接受治疗),死亡2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
3 讨论
人工气道的主要目标是纠正患者缺氧状态,营造呼吸气道通畅的人工气体通道[4]。除提高通气功能,有效的人工气道能够帮之清理呼吸道内异物,为呼吸气囊及呼吸机的临床使用创造了条件[5]。目前,机械通气是针对通换气功能严重障碍患者的常用临床方式,合理准确的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预防和杜绝由于人工气道感染、阻塞、造成的临床并发症,因此人工气道呼吸安全管理受到了临床的重视与关注[6-7]。
本文主要采取有效吸痰、监测生命体征、给予患者精神安慰、正确掌握简易呼吸器及呼吸机的正常使用等措施,从确保呼吸道畅通、机器正常运转、建立患者良好精神状态几方面着手,进行了人工气道的呼吸安全管理。(1)各项检测指标的实时动态监测直观呈现患者病情,为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做好保障[8]。(2)多项研究证实合理科学的吸痰过程将直接影响临床的通气效果,要求正确时机为听到患者咽喉部有痰鸣音,选择合适的吸痰管,控制吸痰持续时间、压力、频次、吸痰管插入长度[9]。痰量过多者,尽可能采取20°~30°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功能,定时更换卧位有利于肺部分泌物的引流,改善呼吸功能,引流加强排痰的效果[10]。对于呼吸装备的有效正确应用为临床抢救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显著纠正了低氧血症,值得关注[11-12]。同时要给予适度的气道湿化护理,及时排除痰液,避免其干燥结痂堵塞呼吸道,降低通气功能,为肺部感染埋下隐患,气道湿化护理的主要临床手段包括持续雾化、间断推注法加间断雾化法[13]。且临床中常选用高容低压的人工气囊,以避免因气囊压迫造成的气道黏膜水肿、缺血、坏死、溃疡等情况的发生。肺部的相关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也应及时予以重视,避免病情恶化[14]。除了在操作上改善患者的生理情况,适度的精神安慰与治疗,也减低了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提高疗效,并为临床医生进行有效的治疗提供了可能[15-16]。本次研究中,选择对象在给予人工气道的呼吸安全管理后,其临床有效率为97.14%,较高,表明人工气道的呼吸安全管理可以显著优化临床疗效,降低了安全风险,临床优势显著。
综上所述,对患者的人工呼吸气道进行良好有效的安全管理管理,正确使用简易呼吸气囊及呼吸机,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堵塞,可以尽量减少肺部感染等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临床疗效,促进医护关系和谐,维护院方和医疗人员的形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海星.ICU长期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27-29.
[2]陈潞,李水莉.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49-51.
[3]鲍桂军,杨洋,李萍.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22-323.
[4]王晓红.50例人工气道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3):1234-1235.
[5]吴娟,陈志芳,施亚兰,等.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方法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学报,2009,30(1):61-62.
[6]徐凤彬.呼吸浅快指数在机械通气撤机中的意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2,21(14):65.
[7]刘阳,魏路清.呼吸生理学参数对于呼吸机撤离预测的研究新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07,27(2):33-34.
[8]徐素珠,周金梅,黄玉孙.颅脑外伤患者气管插管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4):52.
[9]廖常菊,林清芳.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内吸痰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2,9(4):154-155.
[10]谢素青.人工气道湿化现状调查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10(1):75,77.
[11]周莉.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的形成机理及预防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122-123.
[12]赵娜,马艳华.呼吸监护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101.
[13]张会芝,李慧颖.ICU护士对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的认知和行为态度现状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16(3):249-252.
[14] Makris A,Matala M E,Tsifigofis A,et al.Apnea and mydriasis after postoperative tramadol administration:all unusual complication and possible underlying mechanisms[J].Anaesthesia,2012,67(1):76-77.
[15]荆桂荣.人工气道呼吸机通气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696-697.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e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has been the focus of attention, and the challenge is more and more bi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ll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cision. We first on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were explicitly described, followed by on the highway project construction safety hidden trouble in the process were analyzed, then how to effective strengthening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of in-depth analysis of research, and the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measures.
Key words: high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54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加强安全意识教育与安全防范措施
加强对建设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施工单位相关人员、特殊人员以及新进人员的专业培训与安全防范教育,让员工充分了解相关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任何参加一线施工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全部基础安全教育,每个专业人员有义务监督所属施工企业创建应有的安全教育制度记录,一旦出现未经过安全教育的必须做出停工处理决定。提前做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应急措施的演练工作,细心检验该预案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提高事故应急操作流程的完善工作与应急指挥程序的缜密性,加强对应急物资、装备与技术的保护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及救援队伍的应急操作能力,确保一旦遭遇险情可以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工作,及时对人员实施疏散撤离,以求降低事故的损失率,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还有就是安全第一的思想牢不可变,提高施工中的组织管理。再就是实地落实施工的“三会”工作:每天完成施工后及时召开点评总结会,对当天施工安全、质量以及配合情况作出有效地总结报告,然后再安排好次日的具体工作情况;每月必须召开施工总结专题会议,按季度组织一次施工总结分析会。
二、紧抓施工机械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施工单位各部门必须依据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还有国家标准的设备操作规范制度的要求具体安排实施工作,有效提高起重机械以及施工设备的安全监管管理,对于起重机械与施工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力度也要进一步加强,对于工作中正常使用的起重机械与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架桥机等自行式架设设施,必须要求相关部门定期实施验收。另外,起重机械的租赁工作与安装验收、保养维护还有特殊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等视作排查的重点工作,将安全隐患消除的初级阶段。
公路工程的上级承包单位要将符合资质要求的安装企业作为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除工作的首选;具体施工安装单位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制定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除专项工作预案,并且严格按照预案来具体实施工作;施工企业须强化对起重机械的定期保养与维护,以确保施工单位可以安全使用起重机械设备;监理机构须切实加强对起重机械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如有施工隐患发生就要马上督促施工企业实施整改,将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尤其是人工操作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各部门主管一定要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和具体员工,并对其履行职责的能力进行监督工作,以求将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条例落到实处。
三、加强公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对于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的复杂性与重要程度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必须实行具体项目工作责任制度,设立专门地安全工作管理机构,详细检查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任何环节中存在的危险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自始至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安全忧患意识,尽量消除轻视麻痹思想与厌战情绪,积极探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的规律性,坚持公路工程施工组织及现场管理的规范情况,将质量监管工作与安全监督机制有效的联系在一起,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以求夯实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另外还要严格审查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条例,认真贯彻施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想要参加公路建设项目投标就必须具备安全生产管理许可证,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整、施工现场防护不达标、重大专项预案未经审查的企业不得开工生产。还有,对于特殊工程项目必须对其实施专项地安全生产评估工作。
四、积极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必须加强对于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要力求思想不松懈、工作不放松与力度不减弱,对于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并防范工作中事故的发生。首先是要制定工作应急处理方案。创建恶劣天气施工应急处理方案、员工伤亡事故应急处理方案以及现场突发事故处理方案等等,并且要经常开展演练工作,使得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再就是创建安全生产检查制度。要选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方法,项目负责部门每个月定期检查一次,工程施工方每季度定期检查一次,而班组部门全天候实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对于项目中的安全隐患要重点监察,随时发现安全隐患随时解决,力求达到零事故的发生。最后就建立事故隐患台帐。须巩固安全生产检查记录,做好事故隐患的台账工作。对于工作中检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当场予以妥善解决,如无法当场解决的就要下达《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并加以必要整改意见与期限,确保在时效之内将隐患处理掉,防止安全隐患最终发展成为工作事故。
五、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制度建设
对于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修订与完善要进一步加强,以降低安全生产制度的漏洞与管理不到位。加大对于重点岗位、环节以及工作场所的制度建设,对于容易发生事故隐患的环节着重制定防范措施,确保各项制度都具备其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与操作性。最后就是要在提高制度执行力上做好文章,领导干部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施工人员要遵守规章制度,这样就会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的良性循环机制。
总结:
安全生产是公路施工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安全生产作为保证机制,那么对于成本管理与施工进度就都成了空谈。当前的公路建设环境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我们唯有做好安全生产管理才是生存之道,而想要做到对于细节方面的管理,就不可以放过任何生产方面的隐患,将安全隐患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
参考文献:
[1]德,和贵山.高处坠落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安全,2009,(07):111-114
[2]黄世国.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