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活动的内容

经济活动的内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活动的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活动的内容

第1篇

【关键词】经济活动分析 内容 原则 改善对策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就是指运用会计、统计、业务核算及预算等相关资料,对一定期间的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以揭示企业经济运行的规律,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并明确下一阶段经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对经营状况进行的自我诊断。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就是企业的经济活动,也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合使用情况,决定企业供、产、销活动是否能够发挥其正常的工作效能。适时地采取正确的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能够及时找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分清责任,采取措施,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全面完成生产经营计划,提高经济效益。

一、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

(1)产品销售分析。产品销售分析一是对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市场形象及用户对产品的反映情况进行分析,二是分析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数量,通过分析可以反映出企业销出产品后回收货款的程度和合同履行情况。

(2)产品产量分析。产品产量分析,就是研究产品按计划要求完成的程度和发展趋势。在考核产品产量指标的同时,还应注重检查生产的均衡性,正常的生产组织应当是有节奏的,即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生产的产品数量相等或稳步提高。

(3)产品质量分析。产品质量分析就是分析产品的效能是否达到了客户的要求。分析产品质量就是用产品的标准去衡量产品达到标准要求的程度,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分析产品质量应从质量指标的实现情况和废品分类两个方面进行。质量指标包括品级率与合格率的计算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找出提高产品产量的途径。

(4)利润分析。企业利润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它完成的好坏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对利润经营成果的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5)成本分析。产品成本指标是综合反映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指标。它是检验企业内部车间、科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查找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良好途径。

(6)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分析。流动资产分析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必不可少的内容,这项指标达到的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所以必须努力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增加资金周转次数,以求用较少的资金占用取得较多的经济效果。固定资产分析是分析固定资产的动态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合理地安排生产,充分发挥设备的使用效果,并为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提供可靠的数据,以保证企业有良好的生产设备,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为企业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

(7)人力资源管理分析。一方面是人员数量及层次结构分析。按人员数量分析本期末企业的人员数量,与同期的人员数量进行比较,提出在今后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应注重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对全员劳动生产率进行分析,对比同期的增减情况,找出增减的原因。

(8)原材料消耗分析。一是对原材料消耗在成本中占的比重进行分析,二是对各种材料的利用率情况进行分析,三是对原材料的采购市场进行预测及风险评估。

二、企业经济分析应坚持的原则

(1)分析的综合性。就是要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分析,要涉及企业所有基本生产要素,兼顾物与人的关系、产品质量和服务与市场的关系、管理与效益的关系,人的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2)提出问题的针对性。就是在保持经济活动分析全面性的同时,要针对公司经营管理的具体实际,突出重点,有所侧重,以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3)所总结的经验应带有普遍性。由于企业在自身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经验非常宝贵,对搞好今后企业管理与市场开拓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因此,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工作中,一定要将其总结、归纳,形成可遵循的制度或规范。

(4)整改意见的对策性。针对存在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然后提出措施或处理意见。

三、企业经济活动水平的改善对策

(1)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工作,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相互沟通。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明确各职能部门在经济活动分析中的责任,实行专业分析和基层班组分析相结合的归口分级分析制度。

(2)采取行之有效的经济活动分析程序和方法。经济活动分析程序通常又称作步骤。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一般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明确分析目的。只有明确分析目的才能保证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第三,对比分析、计算影响度。对已核算和整理的资料,必须用比较分析法找出企业存在的差距,把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或存在的问题)揭示出来。第四,归纳总结、提出措施。这是经济活动分析的最后一步,它要求根据分析出来的情况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做出客观评价,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3)突出重点,提出措施,提高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在质量。分析是手段,找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是关键,因此通过分析要找出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做好落实工作。

参考文献:

[1]吕刚.浅谈企业经济活动中应重点做好的几项工作[J].化工之友,2009,(12).

第2篇

摘 要 所谓的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指,电力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业务及单位的经营业绩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是现代电力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目的是使电力公司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

关键词 电力单位 经济活动 分析和应用研究

电力经济活动分析是指电力企业对业务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的过程。这项活动是建立在经济指标基础上的,通过对对电力公司在一段时间内的案例效益分析和业务研究,以便找到电力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上的问题,将这些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电力企业生产管理和经营效率。正常情况下,电力公司的经济活动分析方法常用的有:因素分析方法,对比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方法,利润和亏损分析方法。

一、电力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分析的常见内容

1.对宏观层面上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

例如,从国家政策,宏观经济调控,以及地区生产总值和国内外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对电力公司造成的经济效益影响进行分析。

2.企业相关的电力营销方面的分析

电力营销业务相关的经济活动分析,是电力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力营销分析指的是按照企业的经营目标,电力企业的管理单位对电力经营单位的营销市场的考察、评估,并对电力经营指标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电力公司的市场分析,企业可以明确外部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因素,以便制定更加有利于自身企业发展的方向和措施。电力市场营销分析包括电力销售分析,价格分析。经济分析的重要依据是贡献率指标,通过贡献率的作用大小,我们可以分析经济影响增长的各种因素大小。在市场分析中是最常用的因素分析法,具有典型的综合指数特点,总指数的指标是由两部分组合而成,其中一个指标是固定的,另一个指标变化将反映出对总量指标变化的影响。指标的统计是遵循科学的,如在分析销售电价的变化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我们可以将销售电价变动归为分类售电量的变化和分类售电单价的变化两种情况,之后进行分析。

3.电力企业成本和费用分析

电力企业成本分析和费用分析包括外购电力,动力购进价格分析,固定成本分析。我们企业内部分析的成本可从电费和成本内容进行分析,进而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的分析。

4.电力企业生产资源利用率的分析

电力网络运行分析、设备仪器和安全生产形势的分析是电力生产资源利用率分析重要内容,通过对生产资源利用的分析,我们能初步判断电力单位经济活动。

5.电力企业财务和资产分析

电力企业经济状况及资产分析包括电力企业的收益和盈利状况分析,经济(财务)状况和资本变化的分析,还有资本,债务偿还能力的分析。在财务指标的分析里,分析内部利润的变化时主要包括企业利润目标的计划完成情况和增长变化情况,公司营业利润和经营亏损情况,对公司利润增长率的影响分析。

6.总结性分析

从以上的种种分析中,总结发现电力企业经济活动的一些问题,下一步应该是从业务方向开展业务活动,进行措施改进,并报告企业的高层领导,通过领导的指示安排,合理需求一些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高效合理的进行改进。

二、改善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途径

1.对分析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广泛,这一点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只有坚持辩证法规和对立观点的角度,来解决经济活动分析出现的问题,是能够使整个分析过程更加合理和科学的进行。开展经济活动分析,必须遵循下列原则:定期分析结合偶尔分析,全面分析结合单一分析,事前分析结合事后分析,定性分析结合定量分析,才能够得到合适的客观规律和市场的发展及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对策和改进。

2.分析质量的加强

首先,商业环境,应充分掌握,通过大量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要注意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的分析,此类问题不应该采取躲避的措施,而且应充分分析和研究,然后解决问题,最后,主要经济指标重点分析,获得可靠的经济运行规律,把握趋势,制定相应的对策。

3.积极主动的对分析方法进行创新

通过这样有效的分析方法,目的是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活力,从而实现通过经济活动的分析,提高生产经营和生产管理效率,使的成本降低。

总之,目前在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电力单位的经济活动分析,是企业管理工作中最基础的工作,只有对影响电力单位的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便能更好地发展电力市场,扩大电力需求,确保电力企业经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素萍.电力市场环境下电力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及综合计划管理.电力技术经济.2011.18(5).

第3篇

[关键词]会计需求;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

一、会计需求的演变

(一)会计需求的演变

会计是伴随人类的生产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生产活动的需要。随着人类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剩余物品的出现,为了合理分配这些物品,萌生了人类最早的计量、记录观念与行为。而后,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把会计作为国家行为,产生了官厅会计及其职能部门,在当时的国家财政经济组织体制中,设置了会计部门,配备了会计官员,在会计事项处理方面采用了一定的会计方法,并有了一定的规范,会计工作已能够正常展开。

今天的会计工作形式与理论主要起源于商品经济兴起与初步发展的年代,我们常把它称之为“传统会计”。传统会计理论局限于从“会计主体”内部建立起会计理论,是有其历史根源的。首先,会计人员历来受雇于企业,使其习惯于从“会计主体”内部进行思考,会计必须基于业主产权的立场,建立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其次,现代会计理论起源于企业会计的历史,以为会计理论似乎只能从“会计主体”内部出发,但实际上现代会计理论形成之初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活动的背景和基础之上的,当时,“会计主体”概念的产生是由于需要区别企业与个人的资产,也就是在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中划分出属于“会计主体”的局部空间。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特别是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企业在经营上相对独立。会计理论已经从“业主产权主体”会计理论发展为“企业产权主体”会计理论。这时“会计主体”的概念是独立的,但是会计并没有脱离从个体出发建立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的观念。

(二)当前对会计的需求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经济活动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程度,会计也随之迅速发展,各个利益相关者对会计的需求各有不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会计的发展。

第一,企业的所有者或潜在的投资者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便决定是否向某一企业提供资源。第二,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需要依据会计信息,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据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第三,债权人要求企业提供相关会计信息,以了解企业举债经营及资金流转等状况,并作为他们判断公司偿债能力及本身信贷决策的依据。第四,供应商要根据会计信息,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以决定是否继续与该企业保持业务关系。第五,客户关心商品和劳务的质量及售后服务情况,通过分析有关会计信息,可以做出是否继续与该企业保持购买关系的决策。第六,企业雇员需要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为此,他们要获取和了解会计信息以坚定他们为企业服务的信心。第七,政府和其他一些机构通过企业的信息反馈,了解企业资产运营及社会资源配置情况,从而进行宏观调控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法规。

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需要各有差异;甚至在同一类别的信息需求者中,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内容也有差别。这样,各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会计工作和会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而且推动、制约着会计活动。但是,各个方面普遍均能使用会计,则更明显地表明了会计的技术性属性。

二、从个体出发的传统会计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已经使用了几千年,在以个体会计信息需求为主的年代,其基本还是有效的,但从个体出发的传统会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从个体出发的传统会计活动不能确切描述经营活动中的经济联系。这是因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更是一种经济联系,是两个以上个体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联系活动。无数相互交错的个体之间的个体活动联系,构成社会的经济活动。全面、正确地描述和记录经济活动必须考虑它们是一种经济联系,同时记录双方经济行为及相应的经济活动联系内容。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准确、真实地描述经济活动,这即是从社会化的角度描述经济活动。

其次,任何一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双方互为参照,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个体性地描述经济活动的会计信息,割裂了经济活动的社会联系,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会计信息的不可验证性,难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是不能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基本因素。

再次,从个体出发的会计信息需求、生产和使用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即,会计信息的来源是社会性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和使用是社会性的,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但是,会计信息的生产是个体性的,个体性的会计信息生产与社会性公共产品之间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联系,产生了信息生产成本可能没有相应效益回报的矛盾,使得个体性的会计信息生产没有积极性,很容易出现在个体利益驱动下生产虚假会计信息的现象。

从经济活动的全局空间或个体行为的局部空间出发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观点。这是由空间问题引起的会计理论上的分歧。所以,应该研究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性问题。对传统的从个体出发的会计活动,至少应该充实其信息内容,保证其对经济活动记录的真实性。此外,会计信息化和网络化也要求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

三、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必要性

当前知识经济所引起的技术资产日益重要,以及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技术与经济活动的密切结合,造成经营活动形式、经济组织方式、投资(和融资)渠道和资产构成等的多样性。它们需要会计能够全面地予以反映,提供满足需要的会计信息。但是,传统会计把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局限于个别“会计主体”的内部,不能充分地反映经济活动的信息,因此,要求对传统会计进行变革。由此,探讨会计信息生产的社会化,已经显得十分必要。它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防止会计信息失真

由于会计信息具有公共品的性质。企业会计信息的个体性生产,对于没有相应回报地生产公共信息产品,缺乏积极性,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传统会计准则是从建立一系列社会公认的会计准则,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并不能完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一方面说明了会计建立在“会计主体”内部基础上的观念是存在问题的,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证实了会计应该以社会为背景和以社会经济活动为基础才更加可行。会计的社会化,才更有可能记录相互交错的经济活动信息,才能更好地保证社会监督的高效率。

(二)克服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具有信息优势。在手工作业条件下的传统会计制约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必然造成会计信息生产不及时与传递的延迟。因此致使各种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收到信息的时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从而造成其所采取的决策与行动的效果不同。网络化的信息处理技术具有处理会计资料速度快、准确度高等优势,可以很好地解决信息传递的延迟和信息生产的不及时问题。而这些也需要通过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才可能解决。(三)解决会计信息来源、使用与生产之间的矛盾

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但是其共性是要求会计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会计信息。而起源于个体需求的会计,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首先,会计信息的个体生产者不会为了满足社会性的需求而增加信息成本。所以,受利益驱使的个体性会计信息生产无法制约,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其次,反映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各个个体的经济状况,需要从经济活动中各个个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出发,方能真实、充分地描述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各个个体的经济状况,否则缺少可验证性。所以,应该从解决不同需求、成本问题和验证性等问题入手,把个体性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转化为社会性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

(四)满足社会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调控的需要

以“会计主体”为基础的会计活动,记录与反映的是“会计主体”的内部信息,不能反映各个“会计主体”之间的联系,难以全面反映社会经济活动情况。但是,出于社会和国家对经济活动管理、调控的需要,不仅需要会计信息的真实,同时也需要了解社会经济活动中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的联系,以便正确地掌握它们之间的需求、供应关系,科学地制订经济政策,合理地调配资源。因而,出于社会对经济活动调控的需要,也要求建立以社会为背景和基础的会计。而且,在网络化的信息处理技术条件下,采用社会化的会计信息生产模式,有条件且有能力满足社会和国家对经济信息更高层次的需求。

(五)节约信息生产的成本

经济活动的基本原则之——就是节约费用,增加效益,目前有许多企业聘用记账的会计服务公司,这则反映了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一种趋势。在会计服务公司里,会计人员按照社会经济活动的共同要求建立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对于会计服务公司的会计工作人员而言,“会计主体”的概念只是区别不同实体的观念。可以说,会计服务公司的工作,为会计以社会背景和以社会为基础而进行的会计工作,进行了实验,提供了研究会计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四、传统会计理论与会计信息生产社会化的比较

第4篇

樊行健教授的这一系列丛书被纳入了西南财经大学“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现代财务研究”之中,是由其及其博士生团队历时两年完成的,包括《财务经济分析论纲》、《财务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研究》和《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三本著作。分析这三本著作之间的关系,如果把《财务经济分析论纲》比喻成这一系列丛书的核心和基石,在系列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那么《财务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研究》和《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理论与实证》就是这一系列的两翼和深化,在系列中起到支撑衬托的作用。

《财务经济分析论纲》是樊行健教授多年来对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深入思考的心血结晶,是其多年来对财务经济学科潜心研究的集大成作品。在这一本书中,樊行健教授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国外研究成果,通过在新形势下研究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在联系,将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建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财务经济分析新学科。

《财务经济分析国际比较研究》是樊行健教授与其2003级博士研究生共同承担的科研课题,他们通过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理论联系实际,试图通过对各个国家财务经济分析的概念与模式、目标与信息、组织与程序、方法与技术、内容与指标等进行比较与述评,了解财务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获得财务分析学科完善有益的启示,客观上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所具有的中国特色作了进一步的注解与阐述。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理论和实证》是樊行健教授与其2004级博士研究生共同承担的科研课题,他们通过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试图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理论与实务内容框架的搭建,探讨上市公司与一般企业财务经济分析的共同特征与区别之处,达到深化现行财务经济分析广度与深度的目的,以适应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需要。这一课题成果的形成实际上是体现了财务经济分析基本原理在上市公司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限于篇幅,无法对这三本著作一一做深入点评,在此以系列丛书中奠基之作――《财务经济分析论纲》为代表,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财务分析的本质内涵辨析 :财务经济分析概念的创新

财务分析的概念究竟如何界定?财务分析等同于财务报表分析或者财务报告分析?如果不是,这三者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区别?这不仅是财务分析学科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尽管从一般意义而言,人们并不在意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及财务报告分析的区别,如目前出版的关于这方面的书名就是这样五花八门,说明上述概念的本质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仔细斟酌,它们又有所区别: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报告;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活动。显然,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的区别是清楚的,因此,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分析的内涵是明确的。但是,财务报表、财务报告和财务活动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区别财务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报告分析的复杂性。可见,对财务分析概念进行辨析是财务分析学科建立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樊行健教授通过回顾我国财务分析学科的发展历程,比较财务分析西方模式和东方模式的异同,融合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创造性地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概念,使人们对于财务分析的本质内涵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追本溯源,我国的财务分析学科发展最早源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课程,这一课程是沿袭前苏联财务分析模式建立起来的,这一模式也可称之为东方财务分析模式。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曾经是我国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由于其传统的理论与实务已不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存在着内容陈旧过时、分析方法单调弊病,因此成为了改革的热点所在。在这一过程中,有人提出了“取消论”和“替代论”。 理所当然这两种模式都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作为折中,许多高等院校在暂停开设经济活动分析课程的同时,大都以“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取而代之。众所周知,财务报表分析起源于美国,传播于西方,因此可称之为西方财务分析模式。问题在于,财务报表分析就是财务分析的全部吗?

在樊行健教授看来,无论是经济活动分析还是财务报表分析,无论是东方财务分析模式还是西方财务分析模式,都是各有利弊,不能以偏概全;更重要的是,这两门课程或者其分别反映的两种分析模式存在相互弥补的特性,完全可以实现相互融合。传统的经济活动分析包括生产分析、成本分析和财务分析两部分(这里的财务分析主要是针对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核算资料展开分析)。它所代表的东方财务分析模式的优点是“内容全面,能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展开分析”;其缺点是“各部分互相孤立,彼此分离,是一种重点不突出的板块式结构”。财务报表分析所代表的西方财务分析模式是以财务报表及会计核算资料为依据,以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成果分析为主要内容,其优点是“突出了财务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其不足之处是“没有与生产经营过程相联系,不能对财务指标做因素分析”。因此,这两种模式完全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交融的。

基于此,樊行健教授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这一全新概念。一方面,以财务分析为主;另一方面,把生产分析和成本分析作为影响财务指标变动的原因来展开分析。这样,形式上保留了经济活动分析的内容,实质上则是变板块式结构为渗透式结构,突出了财务分析的重要地位。为了突出以财务分析为中心,并体现财务活动与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紧密联系,樊行健教授将两者合并称为财务经济分析,并指出它是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以财务资金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为中心,并运用专门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生产经营过程诸要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借以考核企业过去的业绩,评估目前财务状况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无论是经济活动分析还是财务报表分析,都无法反映财务分析的本质与全部内涵;无论是东方财务分析模式还是西方财务分析模式,都无法完全适应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财务经济分析”概念的提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其理论意义在于探讨财务分析学科内容与方法上的继续和发展的关系,既吸收了经济活动分析的长处,又发展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既反映了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融合,又促进东方财务分析模式与西方财务分析模式的协调。

二、财务分析的学科地位界定: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创立

关于财务分析的学科定位问题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有人将其划归会计学,有人将其划为财务管理,还有人将其划为金融学、统计学等。财务分析之所以定位较难是因为它是一个与上述学科都相关的一个边缘性学科,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财务分析应该外在于上述学科而独立存在。樊行健教授根据学科发展的沿革,指出经济活动分析与会计学、财务管理等其他学科存在区别,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的。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必须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否则难以建立本学科的理论框架。樊行健教授认为财务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与会计学、财务学等学科存在根本区别。根据财务经济分析的本质内涵,其研究对象可以概括为“诸因素影响下的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所谓财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集中表现为企业财务状况。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本身好坏的任务直接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完成,而揭示财务状况好坏的原因则由财务经济分析来进行。因此财务经济分析的研究对象强调的并不是财务活动本身,而是各种因素(主要是生产经营因素)影响财务活动形成过程及其结果。

作为一名财务分析理论工作者,我是认同将财务分析学科作为一门独立性、边缘性的学科的。这一判断还可以从研究财务分析学科与会计学、财务学等其他学科的关系得出。实际上,在研究会计学与财务学等学科的关系中,涉及到会计学的发展如何满足关财务学科发展的信息需求;财务学科发展如何有效利用会计信息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毕竟会计学并不是单纯满足某一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因此,会计提供的信息往往需要分析与转换而成为信息需求者的有用信息;另一方面,财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复杂性也不能要求会计学者完全或直接掌握其会计信息的需求,对相关学科决策需求的分析,转换为会计信息的需求,也是会计学发展所需要的。在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关系的信息转换中,财务分析起着重要的作用。财务分析就是根据相关学科或人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将标准的会计信息分析转换为决策与管理所需要的信息;同时,财务分析又根据相关学科理论与实务所需求的信息,分析转换为会计应该提供的信息。可见,财务分析在会计学与财务学关系发展中体现的是一种桥梁的地位,发挥的是中介的作用。这说明财务分析学科具有独立性、综合性与边缘性特征。

从财务分析在会计学与相关学科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看,随着会计学科地位的提升,随着相关学科对会计学信息需求范围、数量与质量要求的提高,财务分析学将在分析主体、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和学科地位上有进一步的扩展与提升。财务分析不仅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管理者、员工等内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经济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财务分析不仅是一门独立的边缘性学科,而且将成为一个独立于会计学和财务学等的专业方向。

樊行健教授在著作中还指出,由于经济活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都与会计学、财务学等学科具有深刻的渊源和密切的关系,因此由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交融结合起来的财务经济分析应该同时属于会计学和财务学两个学科体系。这是符合财务经济分析的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财务经济分析的现实情况的。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会计学科地位的提升,随着相关学科对会计学信息需求范围、数量与质量要求的提高,财务分析将在分析主体、分析对象、分析内容和学科地位上有进一步地扩展与提升。财务分析不仅要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管理者、员工等内部信息需求者的需要;不仅要满足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而且要满足经济学理论与实务发展的需要;财务分析不仅是一门独立的边缘性学科,而且将成为一个独立于会计学和财务学等的专业方向。

三、财务分析的内容框架建立: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整合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具有自身的内容框架体系。这是学科的核心所在。樊行健教授在其著作中对财务经济分析这一新学科的内容框架进行了探讨。樊行健教授指出财务经济分析内容框架可以分为原理、实务和拓展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依次递进。原理主要介绍财务经济分析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内容;财务经济分析的实务主要是指财务经济分析的分析内容与分析方法;拓展实际上是针对财务分析殊业务或特殊情况所进行的分析,如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分析和基于合并报表的财务分析。

从财务经济分析的本质内涵出发,由于财务经济分析是基于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的整合,因此在探讨其实务部分的内容框架时,需要将上述两门课程取长补短,相互结合。一方面以财务分析为主,另一方面把生产分析和成本分析作为影响财务指标的原因来展开分析。这样,在形式上保留了经济活动分析的三大部分内容,但实质上是变原来的板块结构为现在的渗透结构,突出了财务分析的主角地位。

进一步地讲,财务经济分析实务内容框架应该建立在对传统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报表分析扬弃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应该“展其二者之长,去其二者之短”。财务经济分析突出财务分析,强调对财务报表和财务能力的分析与评价,无疑从研究深度对经济活动分析进行了挖掘;与此同时,财务经济分析要求联系生产经营指标和经济活动过程展开分析,并要求对财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因素分析,实际上是从研究广度上对财务分析进行了拓宽。

遵循这一思路,樊行健教授的财务经济分析实务的内容框架大致如下: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主要是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为分析依据;其次进行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包括财务状况分析和财务成果分析,前者着重通过资产负债表分析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后者通过利润表分析表明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而要分析影响财务状况及其结果变动的深层次原因,需要单独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在以上对外对内分析的基础上,最后应形成财务经济分析的综合评价部分,即充分运用财务比率指标体系,并通过它们之间的关系,说明财务状况与生产经营活动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以体现财务经济分析的整体性。可见,樊行健教授所建立的财务经济分析内容框架还是具有鲜明的逻辑性,将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报表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而没有简单的拼凑和叠加。

财务分析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及由此产生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我国的财务分析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演变而来,在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财务分析的理论、实践及学科建设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财务分析始终在不断地发展、不断地改革、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完善。任何一个方向、专业或学科都要经历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过程都需要人们的不懈努力。樊行健教授的新著为财务分析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应当指出,财务分析学科或专业方向的建立还存在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如关于是否需要用财务经济分析这一概念取代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能否包含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财务分析实务是将财务报表分析与经济活动分析融合为一体,还是将为外部财务报告使用者服务的财务分析和为内部管理者服务的财务分析分开,财务分析学科应归属于会计学科、财务学科还是其他学科等等,这些都需要热衷于财务分析的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去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第5篇

引言

地质勘查工作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提高资源与能源开发效率上有着重要作用,并且能够为我国建筑工程经济活动提供相关依据。众所周知,我国人均分布不够均匀,并且自然地质环境非常复杂,想要在某一个区域开展经济活动,必须要对当地的地质环境、水文条件进行充分研究,只有地质环境和水文条件满足经济活动要求,才能够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在地质勘查过程中,水文地质勘查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可见,强化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找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对我国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一、水文地质勘查相关内容

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导致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尤为复杂,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勘查的工作质量,我们必须要对水文地质勘查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够保障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实施的全面性。其主要表现在:

1.评价因素

水文地质勘查评价主要包含地下水流动速度、水文条件、土体与建筑物间的关系。相关技术人员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中,需要对水温条件标准与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当地水文条件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水文地质勘查中的数据进行归档记录,以便于为后续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

2.明确经济活动主体

由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与社会经济直接挂钩,很多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都是为了在当地开展经济活动。因此,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大型经济活动的主体类型,从全方位角度分析、考虑,分析经济活动与当地水文条件是否能够相互满足,并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在经济活动开展之前需要制定完善的预防措施。

二、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分析

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主要的勘察主体就是地下水文条件。由于地下岩层与经济主体之间都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地下水位,以及水位的升降情况进行分析,这也是必然的环节。由于地下水的运作情况存在以一定的规律性与必然性。通常情况下,地下水对经济主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影响经济活动开展质量

以建筑工程为例,如果地下水深入到基坑当中,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工程建筑整体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甚至会出现基坑沉降问题。进而呈现出非常明显断裂与变形问题。再者,由于一处建筑受到水文条件的影响,势必影响其他周边建筑质量。此外,由于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考虑不周,会造成基坑周边土壤层出现软化现象,降低基坑岩土体强度,从而出现侧壁变形、底鼓现象。

2.流沙、管涌问题

在可以相对较小、非粘性土中开展基坑开挖时,由于会受到坑内、外水头差影响问题,从而导致地下水渗流问题,甚至出现流沙和管涌破坏问题,从而给建筑经济活动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甚至还会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3.地下水位上升

在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分析地下水位上升的问题。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水层结构与总体岩性情况、水文气象因素(如温度、降水量等)、人文因素(灌溉、施工等)。这些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对岩土工程带来不良影响,出现河岸、斜坡等岩设土性质的岩石出现崩塌和滑移问题,将引起岩土体结构破坏,降低岩土体的强度,最终造成粉土、粉细砂等出现流砂、液化、饱和、管涌问题,致使地下洞室被淹没,造成建筑工程?定性下降。

三、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有效策略

1.针对水文地质勘查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在开展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不仅要对水文地质勘查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要对岩土相关的水文地质进行分析。水文地质勘查中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情况、地下水情况、地质情况、含隔水层、含水层分布等内容进行分析。针对上述一系列的情况分析,自然情况的影响最大,主要包含气象水文特征,例如在工程建筑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当地的气候湿润度和季风情况等;地形地貌主要是指水文地质勘查所在地(高原、平原、地形平坦度、地貌侵蚀情况等)的具体情况,通过一系列的勘察工作,从而分析经济活动与当地水文地质资源是否吻合,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水文地质勘查的积极作用。

2.加强水文地质勘察参数测定

在水文地质勘查过程中,为了能够加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质量与效率,我们必须要进行以下几点措施:第一,要对低下水位进行测量,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查中,需要针对含水层实际情况,合理开展水文地质勘查工作;第二,对地下水流向测定,通过采用几何测量法,对各个开孔内的水位进行测量,从而分析勘察地的水位流向问题。在进行地下水流速测定过程中,可以采用充电法和指示剂法;第三,在开展压水试验过程中,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该工作环节是水文地质勘查的核心内容。将压水试验和经济活动测绘、钻探资料进行整合,根据经济活动的实际需求,确定试验孔位,进而根据岩层渗透特性开展划分工作,确定试验孔的起始压力、压力基数、最大压力等。

第6篇

关键词:经济分析;经济效益;管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01

滨南医院是胜利油田设在西部油区的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位于滨州市区内,1968年随着胜利油田的开发而组建,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担负着胜利油田西部油区四万多名职工家属和部分滨州市民的急诊急救、妇幼保健、健康体检、卫生防疫等工作,是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国家“爱婴医院”,“胜利石油管理局十佳医院”。随着医院费用补贴逐年压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医院要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长期稳定地发展,不仅要认真地组织好各项医疗服务活动,而且要及时准确地掌握自己的经营状况、发展趋势和潜在的问题。月经济活动分析的推出及实施,带动了全院科室人员的积极性、创新性,有效提升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水平,使医院得到持续发展。

一、制订、实施月经济活动分析的背景

医院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认真组织好各项医疗服务活动,而且要及时掌握自己的经营状况,经济活动分析是一个重要的手段。经济活动分析是医院组织好医疗服务活动的重要方法。医院的各项医疗服务都同其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相联系。经济分析则是了解医院经营现状、发展潜力,恰当组织医疗服务活动之必须。因此,经济活动分析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医院组织好医疗服务活动的重要方法。

二、月经济分析活动的内涵

1.概述。医院月经济活动分析是利用会计、统计、业务核算以及预算(计划)、定额等有关资料,对每月的经济活动过程(医疗业务活动、收入、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促使医院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是经济核算的继续和深化。随着医院的社会化、医院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医院业务的专业化、医院职能的多样化以及医务人员知识的现代化,都要求医院管理工作必须适应事前编制预算(计划),事中对预算(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事后对预算(计划)完成的结果进行全面总结的现代管理需要;把严密地剖析过去,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预测未来的经济活动分析作为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手段。

2.理论依据。经济活动分析能够剖析过去,预测未来,又能控制现在,帮助我们认识经济规律,掌握经济规律。在客观经济规律面前,永远处于主动地位,能动地服务于医院经济管理。医院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事业发展和社会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可以看出医疗质量的高低,业务工作量的大小;找出在收入管理、支出管理等方面的薄弱环节,从而发现医院的内部管理缺陷和人、财、物利用的情况。据分析得出的各种数据和结论,通过决策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落实改进各环节管理工作的措施,促使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要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必须利用经济活动分析结论,找出医院内部不完善的经营环节,进一步贯彻各尽所能、效益优先、奖优罚劣与按劳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巩固和发展院、科两级成本控制核算,以优质、高效、低耗的目标来促进医院整体的宏观控制,业务科室的微观搞活。同步实现提高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三、月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及做法

(一)主要内容。1.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科室根据经营管理办公室提供的测算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收入、成本、利润。并与上月,及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具体分析收入增减原因,成本节超原因。2.工作量完成情况分析。具体包括门、急诊人次、入出院人次、手术人次,体检人次等。科室同样进行比较分析。3.人员变动情况及业务开展情况分析。科室分析当月人员变动情况,及引用、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项目进展情况。4.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困难。科室提出当月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点,通过院领导、职能部门共同协调来解决。5.下月工作计划及打算。科室根据当月生产经营现状,制定下月计划及拟需开展的工作。参与部门包括院机关、职能科室、内科(包括内科、急诊科、中医)、妇产科、外科、风湿科、手术室、口腔科、眼科、化验室、药械科、B超室理疗心电图室、放射科。

(二)实施步骤。1.职能部门按月进行考核。医务科和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根据制订的考核办法按百分制进行质量检查打分。考核内容包括病历质量、护理病历质量,院内感染质量,医德医风、满意度测评,环境卫生、安全消防等;经营管理办公室统计测算科室工作量、经济效益。职能部门将考核结果、测算数据提供给科室。2.医院组织各职能部门、科主任、护士长于月底召开会议。科室针对职能部门的考核结果、测算数据,进行当月工作汇报,还包括工作情况,人员情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下月工作打算。最后院长根据科室部门的汇报情况,作总结性发言。3.进行绩效工资测算。劳资人员根据职能部门上交的考评分、利润及各项所占比重进行测算,先测算出平均奖,扣除平均奖人员的奖金后,将剩余奖金作为参加考核科室的奖金,全部测算完成后进行公示。将测算完的金额下发到各个科室。

四、实施后效果

1.医院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开展月经济活动分析会充分调动全院人员的积极性,全员参与,增强了职工成本意识,开源节流,提高了职工的经营意识,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2.服务品牌更加突出。妇产科开展孕妇规范糖筛,对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实行50g葡萄糖筛查试验,起到了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医院加强急诊急救工作,完善急诊标准,规范诊疗程序,为有关科室配发急救挂图,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应急能力。内科开展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共观察150余例,对临床有很好指导意义;尿激酶肺栓塞溶栓治疗开展3例,效果良好。内窥镜钛夹止血技术、数字胃肠系统、雅培化学发光分析系统等先进技术引用和设备投入,拓宽了业务范围,极大地方便了前来我院就医的患者。

第7篇

目前,成都铁路局大部分基建在建项目都是依据《大中型建设项目财务会计活动分析实施办法》(财函〔2008〕33号)在开展季度财务会计活动分析,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工作还不完善。分析工作是分块的,零散的,部门之间联系很弱,大多数项目仅分析了一些重要的财务指标,缺乏对工程实施、资金使用、计划管理、投资控制等方面的全面分析。大多数建设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执行不力、分析报告质量不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思想认识不到位。由于基建项目资金管理的特殊性,长期以来,对建设项目都是侧重于“工程优质、资金安全”,对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工艺要求、建设工期、资金监控等从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都给予了高度重视;而在投资效益、资金使用等方面由于出资方代表与参建者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不明晰,使得对整个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活动控制作用不明显,直接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只要把建设资金安全有序地投入到建设项目中去,各级管理者就认为指挥部的经济活动处于稳定可控状态,定期进行专门的经济活动分析没有太大必要。

2.混淆了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分析的概念。很多建设管理者认为,指挥部财务部门定期都会对建设过程中的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报表反映和会计情况说明,这以足够显示项目建设的经济活动效果,没必要再花精力搞经济活动分析。其实这是不对的,原因在于混淆了经济活动分析与财务分析的概念。什么是经济活动分析?经济活动分析是指是企业根据计划、预算、会计、统计和业务核算资料对经营决策、经营目标、经营全过程及其经济效果所进行的全面分析和总结,也称经营活动分析。经济活动分析和财务分析紧密相关,财务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的相同点在于“分析”,它们有相同或相近的分析程序、分析方法、分析形式等;但两者之间又存在很大差别,主要在于:(1)分析的对象与内容不同。财务分析的对象是财务行为,包括资金的筹集、使用、收入、支出等。经济活动分析的对象是经济行为,除了财务行为,还有建设管理行为(包括投资控制、合同履行、招投标管理等);(2)分析的依据不同。财务分析的依据主要是会计报表资料,经济活动分析的资料则包括单位内部各种会计资料、统计资料、技术或工程资料等;(3)分析的主体不同。财务分析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可以是项目的投资者、债权人,也可以是单位自身或其他与单位有关的上级部门、单位或个人。经济活动分析通常是一种经营分析,分析的主体就是单位自身。由此看来,单纯的财务分析不能替代建设项目的经济活动分析。

3.已有经济活动分析的分析指标、分析内容和深度不够。现有的分析方法比较单一,仅仅用对比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对数据进行加工,缺乏深入、科学的分析。很多单位侧重于罗列项目的投资计划完成情况、合同签订及履行情况、资金到位情况、资金拨付情况、资产交付情况等,对筹资成本、资金使用效率、债权债务增减、施工量差及设计变更等引起的验工计价调整、资产交付状态及形成原因等分析不到位,对这些现象可能导致的管理风险没有做出趋势分析,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对投资规模的最优化控制。如株六复线项目已于2003年竣工销号,竣工财务决算已编制上报,但该项目还有475万元结余资金因水红公司拖欠委托代建款未能收回而至今无法上缴销账。

4.经济活动分析缺乏制度保障。对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工作标准、考核办法没有明确界定,没有将经济活动分析的全过程列入经济责任制考核,缺乏经济活动分析的严肃性。如重庆集装箱中心站项目代建重铁物流公司综合货场部分已交付使用达2年,竣工财务决算已编制上报,但重铁物流公司一直拖欠1714万元代建工程款,导致该项目至今不能按照要求结算施工单位工程款,彻底销号。由于无配套的考核制度,诸如此类的问题就会落实不到具体的岗位和责任人,造成问题久拖不决。

5.分析范围不够广泛。由于铁路建设项目大都采用施工总承包方式,参建单位作为施工成本产生和归集的主要单位,对投资规模的增减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建单位工程成本的控制、管理水平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建设资金使用、交付资产质量等一系列关键因素,指挥部经济活动分析基本不涉及参建单位相关情况,最终导致指挥部的分析浮于表面,分析问题的原因不够透彻。如2012年春节前,原襄渝二线项目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数十名施工队队长及民工聚集到项目管理单位重庆指挥部讨要中铁十三局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及相关工程款,其实该项目已于2009年10月开通,清理概算已经铁道部批复,指挥部与各施工单位签订了清理概算补充协议。但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以亏损为由,在指挥部已拨付完所有工程款及清概资金的情况下,仍然拒绝签订竣工决算补充协议及完善验工计价手续,不移交竣工资料,影响了襄渝二线全线水保环保验收和国家验收。如将参建单位相关情况纳入经济活动分析范围,类似的问题便可及早发现,尽早解决。

二、推进建设项目经济活动分析,对提高建设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意义

任何一项经济活动分析都包含着总结过去,指导未来的两重任务,不对过去进行认真的总结,就很难对未来做出科学的预测;在未来的建设管理活动中,就很难避免过去已经发生过的缺点和错误的再发生。经济活动分析是指挥部有效地开展建设管理重要的一环,是否善于运用经济活动分析这个工具总结过去,指导未来,也是衡量单位领导驾驭建设管理过程能力的标志。结合指挥部机构设置及职责定位,通过有效的经济活动分析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的:

1.促使指挥部全面完成建设投资计划。通过对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可以促使指挥部各部门和职工强化计划观念,提高执行计划的自觉性,提出保证完成计划的措施,使整个指挥部的建设投资计划能够顺利完成:也可以了解指挥部在下达和执行计划中,是否存在预测不准、计划不周、执行失控、监督不严等现象,以便从中总结经验,改进计划管理工作。

2.督促指挥部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分析指挥部的建设活动,必然要了解指挥部建设活动是怎样进行的,要对指挥部建设活动的合理性、合法性、效益性做出评价。因此,有了经常性的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就能够对指挥部遵守国家政策法令和规章制度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增强指挥部依法合规建设的观念。

3.推动指挥部建全经济责任制。经济活动分析工作能否深入、效果大小,同经济责任制的建立有关,通过建立经济责任制,把指挥部建设活动的目标,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进行分解落实,成为各部门的具体目标,把经济责任的考核同经济利益的奖罚密切结合起来,有利于加强各部门的责任心,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4.为提高指挥部管理素质和建设管理水平提供决策资料。在分析指挥部的经济活动中,往往要联系指挥部的管理素质,从经营决策、指挥调度、人员设备保证上,研究其对取得建设成果和投资效益的影响。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以提高指挥部管理素质,提高指挥部整体管理水平。

5.能发现指挥部建设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通过经济活动分析,能挖掘内部潜力,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为有关部门和领导提供下一阶段生产经营决策的参考资料。

三、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经济活动分析,提高建设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

建设指挥部要开展有效的经济活动分析,除了要做到制度建立、定期组织、分工负责等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经济活动分析涵盖的分析内容及标准。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充分把握指挥部的职责和管理角色定位。铁路建设指挥部是指铁路总公司、铁路局或其他业主为组织实施某一具体铁路建设项目专门成立的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管段内建设组织实施和现场管理工作,负责管理项目监理机构和现场咨询机构。其职责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负责管段内工程进度和质量控制,负责定期对施工进度和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存在的质量安全、进度方面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组织落实;二是负责验工计价审查,控制和反映投资完成进度,合法规范地拨付和监管建设资金;三是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配合处理现场质量和安全事故。为了更好地履行这些职责,指挥部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经济活动分析:

1.概预算执行方面:根据项目批复总概算以及招标概算和施工图投资检算,按章节分析对应标段概算工作量完成情况,是否与实际进度相符,是否存在超概算的情况;Ⅰ类设计变更、价差等上报、审批、执行情况;降造费、预备费、风险包干费使用是否规范、合规;建设单位管理费概算总额控制及分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设计、监理、建设前期费等概算单项费用列支依据是否充分,是否符合概预算管理要求。

2.合同履行方面:重点分析工程承包合同、甲供物资采购合同签订的合规性、合法性,须招投标的是否经过招投标等相关程序。经济合同签订是否有概算、计划、变更批复等相关文件依据。预付款、质保金、结算款的支付是否严格与合同约定相符,工程总承包合同结算工作量、计价是否与合同工程量清单内的工程项目相符。

3.投资进度完成及预测方面:重点分析就验工计价真实性、合规性、完整性。按季度对分标段、分章节验工计价情况予以通报、分析,是否存在超工程进度、超投资计划、超概预算、超合同验工和虚假验工的情况。核查监理单位在验工计价过程中是否切实发挥审核监督作用。Ⅰ类设计变更、价差方案调整过程及变化前后比较分析,工程施工招投标和物资招投标履行程序合规性、施工单位招标原则、招标结果对成本控制的效果分析。

4.资金使用方面:分析主要包括货币资金、债权债务、资金预算编制、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监管等内容。货币资金主要分析货币资金余额构成和安全状况,是否产生沉淀和滞留。各标段(参建单位)货币资金使用合规、合法性和存量情况。债权债务分析主要对预付备料款、预付工程款、预付设备款以及应收工程款、其他应收款的结算、抵扣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安全性。应付工程款、其他应付款、质保金的清理支付情况。资金预算编制情况主要在资金预算编制季度进行重点分析,其后当资金预算随投资计划调整时作变动分析。资金筹集分析主要包括资金筹集和使用情况,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下一步工作打算。资本金筹集工作开展情况,重点说明协调地方股东出资工作开展情况;债务性资金筹集工作开展情况,具体包括项目贷款授信评估情况、分债务性资金种类和贷款银行说明本年贷款合同签订情况、拓展融资新渠道的情况(如使用委托贷款资金、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资金到位分析主要包括本年及开累到位资金情况,计算本年资金到位率、开累资金到位率并判断是否与资金预算一致,不一致的需进行原因分析。各股东方权益性资金出资、各银行债务性资金是否按资金预算足额到位,未能足额到位的逐一分析原因。资金运用分析主要包括本年资金支付情况,下一步支付安排、大额资金使用联签执行情况,对存在“五超”拨款情况的项目,要逐项分析超拨原因,提出限期整改措施。资金监管分析主要包括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管、施工单位资金流向监管分析,对三方监管协议履约情况进行判断。对建设重点资金(农民工工资、重要物资等)的保障情况,是否存在拖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重点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清理、清偿拖欠的农民工工资和其他可能诱发不稳定的款项,优先安排支付。

5.资产交付方面:分析主要包括项目静态验收、动态验收、初步验收时点及验收情况,资产交付交接手续办理、本年及开累资产正式交付情况及估价交付情况,流动资产交付情况,移交地方资产情况,资产交付存在的困难和障碍。

6.竣工决算方面:竣工决算编制分析具体内容包括清理概算工作进展情况,竣工决算编制时点的选取、推进时间安排及部门职责分工,竣工决算编制进展情况,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预计上报时点。

7.尾工推进方面:具体包括竣工决算中列示的尾工项目推进实施情况,尾工资产交付情况,尾工涉及剩余资金使用及结余情况,质保金、验收款支付安排,项目结余资金情况,债权债务清理重、难点分析。

四、为提高工作效率,指挥部开展经济活动分析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指挥部在建设活动中,存在着错综复杂的情况,为了使经济活动分析真正成为指挥部依法合规建设过程中的科学管理方法之一,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必须坚持辩证的观点,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待建设管理行为,对待任何问题,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制定对策,落实措施,跟踪整改,闭环管理。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要注意把握七个原则:

1.坚持全面分析和重点分析相结合。既要对所有的指标进行全面分析、对所有建设活动进行全程分析,又要对重点的指标重点的事例进行重点分析。

2.坚持综合分析与单项分析相结合。综合分析是对所有的指标情况进行分析,侧重于看综合效益。单项分析主要是指业务部门对某一单项指标进行专门分析。

3.坚持系统分析与层层分析相结合。系统分析即纵向分析,指按业务分工不同,由业务部门组织按系统一条线对自己分管的指标,搞专题调研、专题分析;层层分析是指以行政或施工作业的区别,按分项目、标段、架子队等不同层面,各自组织进行经济活动分析。

4.坚持代表性分析与群众性分析相结合。代表性分析适于较大型的分析会,确定几个代表进行认真分析、测算、准备,在会上进行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分析发言。群众性分析适于各部门、各项目或各标段等的分析座谈会,提出问题由大家共同进行分析讨论。

5.坚持全因素分析和排它性分析相结合。针对某一问题,必须将其可能受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全部罗列出来,然后逐一地排除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才能保证分析中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把多项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系统分析,就能掌握建设活动各方面的情况,进而掌握指挥部建设管理活动的规律。注意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搜集各种日常活动资料、核算数据、专题调查的专题资料、其他指挥部类似指标等,资料应准确、真实、完整、前后计算方法一致。

6.坚持好差两方面典型分析相结合。通过好差对比,分析出影响进度和投资规模的措施和原因。分清责任、兑现奖罚,交流经验,吸取教训,促使好的更先进,差的赶先进。

第8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 经济 促进作用

随着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各个行业的经济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这里经济管理工作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与意义。其不仅有效的调节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还对我国国民的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起到了充分的促进作用,使得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一、经济管理工作的内涵与本质探析

1、经济管理概念工作的内涵分析

众所周知:由于当前社会中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是社会经济活动进行有序经济活动与及时运用经济学原理的重要社会体现之一,还是社会经济活动进行一系类调节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除此之外,经济管理还能在宏观上对国家的经济体制与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并且其还能够对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更好的控制、监督、调节以及管理运行工作,从而使得社会经济取得更为深远的发展。经济管理还涉及到了个方面领域知识的利用,如:法律、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其它方面各领域的知识。

2、经济管理工作本质分析

(1)经济管理工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由于现今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决定了经济管理是一个发展极为客观以及不可逆转的动态发展过程。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经济、知识、科技以及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决定了经济管理工作不能一直停顿不前的发展自身的经济价值,其不需要跟上经济市场的不断变化,以期可以最大程度的保障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可实践性。

第二,经济管理的内容决定了经济管理工作动态发展,无论是经济管理的宏观内容,还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微观内涵,都决定了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外部管理都必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而转变。

(2)经济管理工作具有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工作系统。由于经济管理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与范围决定了其自身工作运行的系统具备复杂性,各个管理要素之间不仅相互影响,还互相制约,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用来形容当前的经济管理工作再好不过。

(3)当前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还是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经济管理工作的动态性决定了社会经济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满足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还需要一个独特的平衡系统,该系统要求经济管理工作势必要不断符合社会中经济的不断变化。因此,笔者认为,经济管理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态性,还要具备一个相对比较完善的系统性,从而使得其能够在本质上彻底的为经济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运行条件。

二、经济管理在经济中的重要意义探析

据有关调查显示: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收入大幅度上升,除了国家政策的合理调控与广大群众离不开关系之外,还与经济管理工作的调控作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此,笔者对经济管理在经济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适当合理的总结,发现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好的调节社会经济活动

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除了一些国家政策的辅助经济之外,对经济发展的动态进行不断调整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就是――经济管理。其不仅能够对我国的经济活动中的动态发展工作,做出最为合理的分析,还能更好的调节国民经济社会活动,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管理步入正轨,减少了与国际经济发展的“脱轨”情况的发生。

2、我国的经济管理工作不仅使得我国的经济步入了正轨,还科学合理的改变了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市场经济机制构建不健全的情况发生,这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不仅使得市场经济在发展部能更好的分析市场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还使得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而经济管理工作的顺利科学应用,不仅使得我国的各个行业的经济管理者能够更好的规避市场中的风险,还能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经济的动态变化,从而在本质上彻底的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的改革工作的深入,中国的经济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面对日新月异的当今国内市场经济,如何充分利用经济管理来取得进一步的经济发展,早已成为了每个国家与政府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不断充分发展经济管理工作,使得其能够在经济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才能再本质上进一步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让每个国民生活的更好。

参考文献:

[1]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2

[2]蔡保兴.中国需要和谐发展的经济理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