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社会资源贫困论

社会资源贫困论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资源贫困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社会资源贫困论

第1篇

关键词: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救助

一、背景

由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城市中出现了新的贫困现象,传统的粗放型救助与精准性需求的矛盾日益体现在经济社会生活中。随着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型,一些社会问题单靠政府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政府职能转型要求新型社会救助。

二、特点

城市新贫困人口由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和现实需要体现出不同的特性,社会救助也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针对当前贫困群体新特点,社会救助从传统的物质温饱型救助转向社会发展型精准救助。精准救助的含义就是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社工介入、督导培训及第三方评估的一体化救助体系。主要包括以下特点:

首先,政府主导下的精准救助平台。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参与、社工介入的救助框架上,并通过建立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核对平台,确定救助对象。其次,社会组织参与的精准救助机制。由社会组织通过投标方式参与社会救助,通过上门调研摸清贫困家庭的现状,进行科学分类评估并分析贫困原因,采用不同的服务方法。再次,社工介入,把脉救助对象问题。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分析,分析贫困的自身原因、家庭原因及社会原因,制定个性化的社会救助方案。从接案开始,全面地帮助救助对象。在明确规定的社工职责范围内的问题,社工依法处理;超越社工职权范围的,立即实行转介,即移交给负有相关职能的政府部门。同时,社工还要对救助对象的生活状况进行追踪调查。

针对社会救助机制不协调、体制不畅通、社工专业能力弱等问题,督导培训并提升社工专业能力。通过督导协调配置社会资源,优化社工配置,通过专业培训提升社工服务能力和技术。最后,进行第三方评估,促进救助公平高效。从社工救助项目的设计、调研、方案进程、实施效果、项目财务的合规性、合理性等全方位介入,对项目的完成情况、服务满意率、财务情况、组织管理、综合效能五大方面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并探索救助模式。

三、问题

社会救助当前还存在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救助机制不够长效、承接机制不够科学、转接机制不够精确、救助机制不够系统、退出机制还未确立等难题。如评价机制还不够科学。目前社会转型在继续,救助对象在变化,用不变的评价救助标准评价变化的救助对象不够精确。同时,救助的资金有限,如何能用有限的救助资金发挥最大效益,保障救助的长效机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救助的精准性也不够高,救助对象需求的复杂性与现有调查方法的局限性还存在矛盾。

社会组织的不成熟以及社工的专业性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导致承接救助工作的成效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社工志愿者和居委会的优势发挥不充分,社工、社会组织不能承接的社会救助,应该由更专业的机构、企业和更专业的组织转接。社会救助是项系统工程,单靠政府的民政部门、以及社会组织还不足以完成社会救助的系统工程,还需要建立大民政、大救助的系统救助体系。

四、对策

社会救助的成效应体现在救助对象的有进有出,只有建立科学的退出机制才能保障救助资金的公平高效。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特提出如下建议,完善社会救助的系统科学体系。

首先,建立精准发现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建立由民政主导、社会学、经济学和人口学组成的专家调查组、专业社工机构组成的实务督导组及居委会志愿者等社会治理创新团队,对救助对象实施精准调查、科学分类。对救助对象给予全方位摸底调查、分析成因制定救助方案。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压力有必要调整静态标准,对救助对象实施动态标准。其次,建立科学承接机制和精准转介机制。优化社工配置,建立由实务督导加专业社工机构加社区居委会志愿者的制度化的科学承接机制。无论政府主导还是专业机构参与和社工介入,都无法解决救助对象的全面需求和潜在需求,需要转介o专业的机构或企业或基金会等社会资源。这就需要挖掘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精准链接外部资源,整合一切社会专业资源,最大限度保障救助对象的困难解决。

救助工作是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政、社保等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及区内外企业,需要建立以救助对象为本的社会救助系统工程,理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救助长效机制。最后,还需要建立科学评估机制和科学退出机制。通过完善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等方面进行前期预估、过程评估、结果评估的科学评估机制,并根据救助对象的变化,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以保障救助的公平高效。

参考文献:

[1]王三秀,高翔.从生存维持到生活质量:社会救助功能创新的实践审思[J].中州学刊,2016(09).

第2篇

论文关键词:社会支持理论;残疾人;贫困;资源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充分利用这个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以此来应对社会对他们造成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二、贫困残疾人的致贫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两大变数的交织冲击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贫困问题仍然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而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既是一个社会性弱势群体,又是一个生理性弱势群体。因此,导致残疾人贫困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个人因素。

(一)社会因素

1.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限于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大环境,我国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残疾人扶贫救助还未形成统一的运行机制,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还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救助作为残疾人一种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内容应包括医疗救助、辅助器具、康复救助、生活、就业、教育费用补或减免助和法律救助等多个方面。而目前,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缺口仍然集中在辅助器具、贫困救助、生活服务、康复与医疗救助方面。这就意味着我国大部分残疾人赖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层次的需求仍未得到有效的满足。

2.无障碍环境建设滞后,社会参与度低。残疾人不仅具有一般健全人的普遍需要,还具有作为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比如出行的需要。限于身体上障碍的,他们在出行、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需要借助一定的无障碍辅助设施,这是他们参与社会、摆脱贫困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的无障碍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目前我国法规对无障碍建设与管理缺乏有力的管制与监督,导致许多无障碍设施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现有的一些无障碍设施使用率较低,被废止、挤占、损坏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城市中心地区与郊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无障碍设施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无障碍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融入、参与社会的需求。

3.残疾人社区服务发展缓慢。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是残疾人在空间地域上的沉积点,也就是说,残疾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空间是社区,社区也是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最直接、最方便社会服务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社区建设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社区居委会下的社区残疾人协会作用不明显,社区内的民办非营利组织又发展迟缓,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总体上还比较滞后,难以满足残疾人社区救助、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生活服务等基本需求。

(二)个人因素

1.缺乏劳动技能,就业渠道狭窄。我国大部分残疾人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学历都很低,相当一部分还是文盲。由于缺少教育和培训,他们总体文化水平低,接受新事物、新技能比较困难,缺少一项赖以维持生活的劳动技能。受残疾人自身劳动技能和生理、心理障碍的限制,社会上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不多,使得残疾人的就业渠道非常狭窄,靠自己创业致富更是难上加难。

2.主动脱贫意识差。身体上的缺陷往往容易造成残疾人自卑、消极、封闭的心理,不愿正视自身的客观现实,自强自立意识差,缺乏主动脱贫意识。此外,由于社会上缺乏良好的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环境,导致那些原本试图努力改变自己窘迫生活的残疾人,在碰壁之后开始滋生失败主义依赖心理,从此一蹶不振,不思进取。

3.家庭负担重。残疾人家庭较常人其家庭负担更重,它除了正常的生活开支外,还需要额外的经济支出,如康复治疗的费用,这对于残疾人及其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此外,对于那些又病又残或重度残疾人来说,其本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自理能力,不仅给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将导致其家庭成员中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成员不得不放弃就业,在家照顾其生活起居。这对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建构贫困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践模式

社会支持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扶助残疾人的一种日益重要的方式,在解决贫困残疾人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透过社会支持理论,我们可以认为,人尤其是残疾人之所以陷入贫困,是因为他们对整个社会的种种不适应,导致其极度缺乏所需满足自身各种需求的资源而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为他们尽可能的争取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资源,从而切实满足他们的需求,摆脱贫困,实现自我发展。从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的角度看来,贫困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工作、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社会支持网络工作和社区支持网络工作。

(一)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工作

个人网络,它是指一个人通过亲戚关系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与他人发展相互的接触,而这些人际关系形成了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保护个人免受失调。从关系的基础、互动关系的强弱来看,贫困残疾人的个人网络大致可以分为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及其他援助者等,他们从不同程度、范围及方式上对贫困残疾人提供了支持与扶助。其中,作为最重要的自然网络,家庭在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向残疾人提供了几乎全部的情感性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应以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社会工作者为纽带,充分带动其亲戚、朋友、邻里及其他援助者,通过最合适的形式将他们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而有效的个人网络,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扶助。从而减轻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从前自卑、消极的心态,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发掘其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发展。

(二)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工作

残疾人自助群体网络是指社会中一些有着共同的特征、利益或目标的社会群体,他们或是残疾人或是健全人,出于改变残疾人现有的不利状况而自发组织的一些自助团体,如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小组工作网络则不仅包括自助的群体,还包括为这些群体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如社会工作者。无论是残疾人自助群体网络还是小组网络,都对贫困残疾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助群体网络的资源,并通过专业手法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更合理、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传递到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从而使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实现最大化。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发挥小组工作的功能,根据不同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康复小组、支持小组、成长小组等,在小组互动中协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扰,增强自信、提高表达与应对能力、获得个人成长等。

(三)社区网络工作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9-0121-01近年来,高等学校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8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严峻。独立学院是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近年来,独立学院发展势头迅猛,毕业生人数已经颇具规模。就业工作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已经高达10%以上,这部分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的限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就业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帮助贫困毕业生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低,就业技巧偏弱

独立学院一般按照市场化办学机制设置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很多是市场需求大,就业相对容易的专业。[1]即便如此,独立学院贫困生相对于普通学生而言,综合素质偏低,就业技巧不足。一方面,由于学校对学习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引导贫困生勤奋学习,因此贫困生很少参加学生活动,忽视了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锻炼,综合素质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因素的影响,独立学院贫困生很少参加各类技能证书的学习,缺乏就业筹码。因此,从专业理论上看,独立学院的贫困生还是扎实的;但其综合素质、人际交往能力、就业技巧相对欠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独立学院贫困生在职场竞争中难免处于弱势地位。

2.心理压力大,就业期望高

独立学院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偏远地区或者城镇低保家庭,很多贫困生家里还有兄弟姐妹也在读书,高额的学费和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得他们心理压力很大,就业期望值过高。[2]他们希望毕业后尽快收回高额的教育成本,因此在择业的时候急功近利。择业时青睐大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倾向于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希望找到工资薪酬高、福利待遇好的单位就业,不愿意下基层,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行业,对于技术性、实用性的职业比较排斥。对未来的工作期望太高,使很多独立学院贫困生挑三拣四、有业不就,往往错失就业良机。

3.社会资源匮乏,就业环境严峻

由于经济结构和大学扩招的矛盾,市场提供给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仍然不足,就业环境对于独立学院毕业生,特别是独立学院贫困生来说依旧严峻。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达成求职意向。由于很多单位的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毕业生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就业产生很大影响。独立学院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基础差、社会关系弱、社会资源少,只能对某些单位、某些岗位望洋兴叹。

4.就业成本高,错失就业良机

现今就业模式、用人体制对毕业生的经济实力提出了很大的考验。公务员和研究生考试不仅需要购买大量的复习资料,有时还需参加价格昂贵的辅导班,这无疑在考试之前就给贫困生加上了一道门槛。如果选择直接就业,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考虑简历的制作、面试服装的添置、通信费用的增加等因素。[3]参加异地招聘时还要支付高额的车旅住宿费用。一般而言,求职费用少则几百,多则几千,这对于独立学院的贫困生来说往往难以承受。因此,一方面他们把求职地点选择在学校附近的城市,可能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他们放弃花费成本高的求职方式,减少求职过程中对自身的包装,也可能导致求职成功率降低。

二、解决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1.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打造就业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生源质量的差别,独立学院毕业生整体就业竞争力落后于母体学校的同专业学生,所以不能照搬其他一般本科生的职业规划模式。要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树立真正的市场意识,瞄准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根据贫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生涯和就业技巧的相关课程,为他们提供具体的、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和求职技巧。引导独立学院的贫困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针对独立学院贫困生综合素质不高,沟通能力不强的特点,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要有针对性的指导贫困生提高竞争力。首先,要引导贫困生参加一些学生社团,并担任学生干部,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现代社会和企业都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各项任务,而贫困生“自闭”、“自卑”的性格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因此贫困生利用在校期间多参加学生活动,主动与他人沟通,处理好人际关系,逐步形成开放式的性格和团队合作意识非常重要。其次,要鼓励贫困生参加一些形式多样的竞争性活动,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毕业生总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树立独立学院贫困生的竞争意识,使他们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显得尤为重要。最后,要引导独立学院贫困生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贫困生在进入就业市场时的竞争力。学院可以和相关培训机构合作,降低培训费用。对于平时表现好、培训成绩佳的贫困生,可以给予减免培训费的政策。

第4篇

关键词:社会支持理论;残疾人;贫困;资源

中图分类号:F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033-02

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看,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种弱势群体,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是社会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也是现代社会中“最值得帮助的人群”。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障碍,导致他们丧失了同健全人一样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条件,在现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而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陷入贫困的泥潭。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残疾人口家庭人均收入还不到非残疾人口家庭的一半,他们的生活主要还是依靠低保、临时性救助、邻里接济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口家庭处于极度贫困状态。就目前而言,残疾人仍然是我国最困难的群体,而他们自身又缺乏满足需要的能力与途径,因而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来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尽早摆脱贫困。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及其理论

有关社会支持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如今社会支持理论已成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同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理论及其实践理论一样,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协助工作者分析相关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指导工作者科学、合理地设定社会工作过程及制定相应的工作手法与介入模式。

(一)社会支持的内涵

社会支持是与弱势群体的存在相伴随的社会行为,由于研究视角和目的的不同,研究者们对社会支持的定义也就不尽相同。一般而言,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个人之外的各种支持的总称,包括正式的社会资源和非正式的社会资源。正式支持是指来自政府、社会正式组织的各种制度性支持,主要是由政府行政部门,如各级社会保障和民政部门,以及准行政部门的社会团体,如工会、妇联等实施。非正式的支持主要指来自家庭、亲友、邻里和非正式组织的支持。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个人问题的产生并非个人之过,而是社会大环境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也必须针对其整个问题系统,利用各种资源帮助其解决,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可利用“社会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网络作为一种方法和策略被重视并应用于社会工作实务之中,它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并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这一方法和策略有许多优势,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有助于资源的多效利用和资源共享。因为弱势群体一般是一个在社会资源拥有和分配权力上极度匮乏的特殊社会群体,非常容易遭受社会风险,因此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并充分利用这个网络所能提供的各种资源,以此来应对社会对他们造成的各种挑战与冲击。

二、贫困残疾人的致贫因素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两大变数的交织冲击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许多社会保障机制还不够健全,贫困问题仍然是我国比较突出的一个社会问题。而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它既是一个社会性弱势群体,又是一个生理性弱势群体。因此,导致残疾人贫困的原因既有社会层面的因素,也有其自身的个人因素。

(一)社会因素

1.残疾人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限于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大环境,我国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机制还不是很健全,残疾人扶贫救助还未形成统一的运行机制,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还处于较低水平。社会救助作为残疾人一种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内容应包括医疗救助、辅助器具、康复救助、生活、就业、教育费用补或减免助和法律救助等多个方面。而目前,我国社会救助的主要缺口仍然集中在辅助器具、贫困救助、生活服务、康复与医疗救助方面。这就意味着我国大部分残疾人赖以维持基本生活的最低层次的需求仍未得到有效的满足。

2.无障碍环境建设滞后,社会参与度低。残疾人不仅具有一般健全人的普遍需要,还具有作为残疾人的特殊需要,比如出行的需要。限于身体上障碍的,他们在出行、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需要借助一定的无障碍辅助设施,这是他们参与社会、摆脱贫困的前提与基础。我国的无障碍建设起步较晚,虽然经过二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目前我国法规对无障碍建设与管理缺乏有力的管制与监督,导致许多无障碍设施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现有的一些无障碍设施使用率较低,被废止、挤占、损坏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发达城市与欠发达城市、城市中心地区与郊区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无障碍设施存在较大差距。现有的无障碍设施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人融入、参与社会的需求。

3.残疾人社区服务发展缓慢。从某种意义上说,社区是残疾人在空间地域上的沉积点,也就是说,残疾人生活时间最长的空间是社区,社区也是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最直接、最方便社会服务的场所。随着我国经济与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社区建设还处于不断摸索阶段,社区居委会下的社区残疾人协会作用不明显,社区内的民办非营利组织又发展迟缓,社区残疾人服务工作总体上还比较滞后,难以满足残疾人社区救助、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生活服务等基本需求。

(二)个人因素

1.缺乏劳动技能,就业渠道狭窄。我国大部分残疾人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障碍,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少,学历都很低,相当一部分还是文盲。由于缺少教育和培训,他们总体文化水平低,接受新事物、新技能比较困难,缺少一项赖以维持生活的劳动技能。受残疾人自身劳动技能和生理、心理障碍的限制,社会上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不多,使得残疾人的就业渠道非常狭窄,靠自己创业致富更是难上加难。

2.主动脱贫意识差。身体上的缺陷往往容易造成残疾人自卑、消极、封闭的心理,不愿正视自身的客观现实,自强自立意识差,缺乏主动脱贫意识。此外,由于社会上缺乏良好的残疾人就业的支持性环境,导致那些原本试图努力改变自己窘迫生活的残疾人,在碰壁之后开始滋生失败主义依赖心理,从此一蹶不振,不思进取。

3.家庭负担重。残疾人家庭较常人其家庭负担更重,它除了正常的生活开支外,还需要额外的经济支出,如康复治疗的费用,这对于残疾人及其家庭来说是笔不小的负担。此外,对于那些又病又残或重度残疾人来说,其本人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或自理能力,不仅给家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将导致其家庭成员中那些有劳动能力的成员不得不放弃就业,在家照顾其生活起居。这对原本就举步维艰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建构贫困残疾人社会支持的实践模式

社会支持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扶助残疾人的一种日益重要的方式,在解决贫困残疾人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透过社会支持理论,我们可以认为,人尤其是残疾人之所以陷入贫困,是因为他们对整个社会的种种不适应,导致其极度缺乏所需满足自身各种需求的资源而引起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建立一个庞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为他们尽可能的争取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资源,从而切实满足他们的需求,摆脱贫困,实现自我发展。从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手法的角度看来,贫困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的介入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工作、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社会支持网络工作和社区支持网络工作。

(一)个人社会支持网络工作

个人网络,它是指一个人通过亲戚关系及其他正式或非正式的渠道,与他人发展相互的接触,而这些人际关系形成了一个社会支持系统,保护个人免受失调。从关系的基础、互动关系的强弱来看,贫困残疾人的个人网络大致可以分为家庭、亲戚、朋友、邻里、同事及其他援助者等,他们从不同程度、范围及方式上对贫困残疾人提供了支持与扶助。其中,作为最重要的自然网络,家庭在残疾人社会支持系统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向残疾人提供了几乎全部的情感性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应以残疾人家庭为依托,以社会工作者为纽带,充分带动其亲戚、朋友、邻里及其他援助者,通过最合适的形式将他们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强大而有效的个人网络,提供持续而稳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扶助。从而减轻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贫困残疾人摆脱从前自卑、消极的心态,树立自强自立意识,发掘其自身的潜能,实现自我发展。

(二)自助群体和小组的网络工作

残疾人自助群体网络是指社会中一些有着共同的特征、利益或目标的社会群体,他们或是残疾人或是健全人,出于改变残疾人现有的不利状况而自发组织的一些自助团体,如福建省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小组工作网络则不仅包括自助的群体,还包括为这些群体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如社会工作者。无论是残疾人自助群体网络还是小组网络,都对贫困残疾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助群体网络的资源,并通过专业手法将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更合理、有效的方式与途径传递到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从而使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实现最大化。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发挥小组工作的功能,根据不同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康复小组、支持小组、成长小组等,在小组互动中协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扰,增强自信、提高表达与应对能力、获得个人成长等。

(三)社区网络工作

社区网络是指以社区这种地域形态为载体,将各种自然援助与资源整合、联结起来网络。相对于个人网络和自助群体与小组网络,社区网络的资源更加充分,其发挥的作用也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社区服务、社区救助、社区康复、社区照顾、教育与培训等多个方面。社区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工作手法,加强社区网络建设,强化社区的社会构成,改进残疾人生活的质量。首先,社区工作者应加强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帮助贫困残疾人联结尽可能有用的社区内外的援助与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尽可能满足不同贫困残疾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其次,工作者应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有限资源的无形浪费。再次,工作者还需要扮演行政者、照顾者、赋权者和教育者等多重角色,努力为不同贫困残疾人及其家庭提供直接与间接服务。

总之,残疾人的贫困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已日益突显出来,造成残疾人贫困的原因也呈现出多元化,如何扶助残疾人脱贫致富,需要我们共同的探讨与努力。社会支持理论作为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分析和解决残疾人贫困问题,为贫困残疾人群体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支持与服务。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等.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M].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2] 王大伟.大城市残疾人社会救助现状与分析——以上海市为例[J].人口与发展,2010,(4).

[3] 陈喜强,刘婵婵.社区残疾人保障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J].公共管理学报,2004,(7).

[4] 朱胜进,郭竞成,等.残疾人医疗救助在社区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3).

第5篇

[关键词]农民工;农民工子女;贫困文化;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6-0005-03

一、贫困文化的定义

美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刘易斯(OscarLewis)最早提出贫困文化的概念。他认为:“贫困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一种在家庭内部世代延续着的生活方式,它有自身的结构和原理……生活在贫困文化中的人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宿命感、无助感、依赖感和自卑感。”

我国学者吴理财指出,贫困文化是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是长期生活在贫困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1]社会学研究者认为,社会阶层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分配方式或配置方式的差异。[2]那么,贫困文化就是那些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分配中处于劣势的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是一种下沉的文化。[3]它虽然使社会中的劣势群体的生活得以维持,却又使他们陷入贫困。

农民工是城市的“佣人”阶层,他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处于社会的底层,属于贫困阶层。[4]在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文化并没有因为空间上的改变而改变,他们也没能融入城市的文化。贫困文化依然没有脱离他们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以及他们的下一代。

二、农民工贫困文化的表现特征

(一)文化生活:繁华与单调

城市中的文化生活繁华多样,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较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和体验城市的文化。但是,由于时间、经历、经济、文化水平等原因,农民工很少能光顾城里的书店、图书馆等文化设施。[5]农民工依然生活在从农村那里复制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中。但是这种脱离了农村环境的文化生活变得异常单调,显得与城市繁华的文化生活格格不入,二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二)做事方式:保守与“随大流”

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工,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具有一种安于现状、求稳、维稳的心态。他们固守现状,不愿意尝试改变,即使他们的生活现状并不如意。这种保守的方式使他们错过了很多改变贫困生活的机会。

当面对特殊情况,不得不做出改变现状的决定时,大多数农民工会为了避免风险而选择“随大流”。他们不去理智地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而是根据周围的人的决定采取行动。在不能“随大流”时,他们会选择降低期望值,以降低这种不可靠的选择带来的风险。

农民工的保守是他们维持生存、保全自己最低利益的一种方式。而“随大流”和降低期望是他们处在信息不对称的位置上的一种适应状态。

(三)心理特征:易于满足与自卑

大多数农民工对于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比较满意。因为比起在乡下种地的村里人,他们能够在城市中生存,并且用自己的劳动赚取更多的报酬。当令人满意的生活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有些人开始盲目乐观,觉得自己虽比不上城里人富裕,但是吃得饱穿得暖,对于城市的了解甚至成为他们回乡炫耀的资本。对于下一代,他们更是相信“子孙自有子孙福”,无需强求。他们失去了改变现状的上进心,变得懒惰,安于贫困,自我安慰。[6]

当生活状况不如意时,农民工又很容易感到无助,甚至自卑,认为自己“天生就是贫贱命”。这种无助和自卑使他们把握不住改变贫困现状的机会,只能在贫困的生活中继续煎熬。

(四)社会交往:依赖与拒斥

农民工对于熟人的盲目依赖使他们在打工的过程中遭受很多的损失。首先,在从农村到城市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他们自己找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而是喜欢经过熟人介绍获得工作,并且十分信任熟人的介绍。自然地,在这样的过程中,农民工由于缺乏主动性失去了一些选择好工作的机会;又因为对熟人的过度信任,容易上当受骗。在工作中,他们过分讲口头信誉和人情信誉,缺乏法律意识,不能够为自己争取合理的权利。

在依赖熟人的同时,农民工对陌生人表现出强烈的拒斥。当别人质疑他们的行为和观点时,他们固执己见,不愿意作出改变。即使别人的不同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他们也不愿意接受。

(五)人口观念:贫困与多子

人口观念影响着家庭中人口的数量和受教育水平。农民工存在着“养儿防老”“多子多福”“人多势大”等传统的人口观念。这种观念使得农民工家庭因为养育过多的子女而承担过重的经济负担。经济上的贫困使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投资不足,导致子女受教育水平不高,难以进入高水平的劳动市场,无法获得较高的工作收入。家庭贫困的现状没有因为人口数量的增加而改变。

三、农民工贫困文化对子女学校教育的影响

(一)单调的文化生活使家庭文化资本匮乏

按照布迪厄的观点,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就已经受到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表现在学生最近和未来的学业上。[7]家庭文化资本主要有具体化、客观化和体制化三种形式。其中,具体文化资本主要是指家庭的文化氛围、家长的教养方式、家长对学生的学业期望等;客观文化资本主要指家庭中存在的图书、绘画、音像制品等学习材料;体制文化资本主要指家长的学历证书、资格证书等证明学历、技能水平的证明材料。

在农民工的家庭中,单调的文化生活使家庭文化资本匮乏,子女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加上父母的教养方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使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无力对学校教育产生积极影响。

(二)保守的做事方式导致盲目的教育决策

农民工保守的行为方式使他们在子女受教育的问题上缺乏积极主动的选择。在子女入学的问题上,有些农民工选择“随大流”。他们认为别人的孩子都去上学了,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去上学;别人的孩子去什么学校,自己的孩子也该去什么学校。对于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收益他们也没有太高的期望,只希望子女“能识文断字”。农民工缺少对子女未来教育的规划和期望,会导致较低的入学率和较高的辍学率。2000年末,北京市300万的流动人口中,有3.6%为6-14岁的儿童。这10万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仅为12.5%,也就是说有大约87500个适龄儿童没有入学。[8]其中,大部分是农民工子女。在子女辍学的问题上,农民工家长往往缺乏有效的劝阻,周围的环境影响也使他们认为辍学并不是一件特别的事情。这导致农民工子女的辍学率普遍较高。

(三)易于满足与自卑导致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无法形成合力

主观上,农民工家长普遍认为子女进入学校以后,教育他们就是学校和教师的事,自己不需要再为子女的教育费心。客观上,农民工在城市中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也使他们无暇顾及子女在学校的教育。农民工不对子女的学习加以辅导和督促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水平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辅导孩子。这些原因都导致家庭与学校教育无法形成合力。

(四)依赖与拒斥心理形成的读书无用论

对同乡和熟人的依赖使农民工无条件地信任他们。不仅信任他们为自己介绍的工作,还相信他们的各种说辞。尤其是对那些较早到城市中打工并且经济状况得到很大改善的同乡,他们表现出一种崇拜,将其视为榜样,对榜样言听计从。毫无疑问,榜样的特征和话语对其他农民工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那些较早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而他们获得的经济成就给其他农民工造成这样一种错觉:不读书也可以挣大钱。加上社会结构的变化,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更让农民工相信“读书无用”。这种观念使农民工拒绝让子女继续学业,尤其是子女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时。除此之外,贫困的生活迫使农民工更注重眼前的现实利益,面对过高的教育投入和没有学历也能在城里挣钱的矛盾,他们开始徘徊于是否让子女继续学业。通常,他们受到眼前利益的驱使会选择让子女辍学。而他们的子女一旦辍学便很难再返回学校,即使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也很少再有人回到学校继续接受教育。

(五)人口观念引起的教育投入不足

农民工家庭中存在着子女较多的问题。原本贫困的生活,加上家庭需要供养较多的子女带来的经济困难,以及在城市中较高的教育投入,这些都会导致农民工在子女的教育上投入不足。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了农民工子女教育机会的获得、学习生活条件的改善等方面,让他们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

参考文献:

[1]吴理财.论贫困文化(上)[J].社会,2001(8):17-20.

[2]郑杭生.我国社会阶层结构新变化的几个问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5-9.

[3]秦玉友.贫困文化改造取向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与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9):13-16.

[4]朱力.农民工的特征与社会地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3(6):41-50.

[5]阎德民.当代中国农民工特征分析[J].中州学刊,2004(5):9-13.

[6]李瑾瑜.贫困文化的变革与农村教育的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46-48.

第6篇

关键词:扶贫开发 贫困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主体性

作者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国家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后,文化保护日渐成为当代中国的重要概念之一。多样性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文化保护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的重要依托。但目前来看,在中国少数民族扶贫、减贫研究中,较少论及扶贫与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中对此也缺乏认真考虑或者仅停留在空泛口号之上,没有真正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具体进程。一些涉及文化扶贫的研究,也往往存在未能从主体性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清晰认识和分析的弊端。可以说,端正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认识与确定少数民族及民族地区扶贫的基本方略密切攸关。本文就与扶贫开发、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相关的少数民族主体性,以及如何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等问题进行梳理,以期对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文化建设的推进有所裨益。

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多分布在相对内地大都市和中原农业地区来说自然条件较为特殊的地区。目前,我国学界,特别是贫困问题研究者,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往往会用基础设施薄弱、经济要素水平低、资源条件约束等原因来解释。资源状况先天性恶劣,土地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不足或开发不足,资金缺乏,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严重落后,资源结构不合理等常常被认为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一些经济学家将贫困归结为贫困者对诸如土地、资金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能进行有效配置的结果。由于土地、资金不足,人们便采用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增加劳动人口的方式来弥补,造成了生产要素流程的恶性循环或资源低水平均衡配置,从而导致贫困。另外一些学者提出系统贫困论,认为贫困不是自然生态条件、资金、技术、人口素质等单一因素导致的,而是由各种相关因素构成的错综复杂的因果关系网络决定的。他们借用生态学术语,将这种相互关联的贫困造成机制概括成“选择性亲和”,用以描述各种贫困因素的逻辑一致性与相互支持的动机性影响。在他们看来,区域性贫困或不发达的本质在于,该区域社会在能动机制、资源基础与求变能力之间的欠缺性因素发生选择性亲和的互动作用下,未能参与整个外部区域的经济全面增长与社会持久进步的过程。在中国学界,将少数民族贫困问题归结于文化素质低下,没有发展意识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有些人甚至认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除旧布新的工作,它需要铲除落后的传统观念,因此要倡导“文化扶贫”。文化扶贫的任务不仅要消除“落后腐朽思想”,还需要向贫困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传播新思想、新观念,以替代当地群众原有的思想观念。

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也译作奥斯卡·刘易士)曾经依据墨西哥五个家庭(其中四个家庭为贫困户)的民族志个案研究,将在社会权力体系中处在弱势地位、饱受贫困压力的部分人为了应对贫困而选择被动和消极的生活态度归结为一种亚文化,即“贫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认为这种文化对其成员产生一种具备独有样式的、特殊的社会影响和心理影响。在讨论中,刘易斯更为关注的是处于社会底层贫困地位的人们怎样应对文化的困境。面对贫困,他们缺乏情爱,很少能够体验愉快和满足感。在饥饿和生活不适的压力之下,时常表现得精神萎靡(malaise),很少会用虚假的“斯文”和“谦让”之类的方式来和其他人打交道。与此相伴随,往往还表现出酗酒,轻率的等。这种贫困解释理论,力求将现代世界中因贫困而生活改变的人们所面临的贫困问题作为一个研究主题来加以探讨,以同情的立场直面贫困问题,与以往人类学界对于与世隔绝的小规模社会中人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的欣赏大相径庭。

当代人类学家倡导对具体的贫困家庭及个人进行田野民族志研究,以深入的田野工作来认识贫困问题。像刘易斯一样基于具体贫困家庭个案,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来认识和分析贫困问题,深入探究这些个案表现出的贫困的实在原因,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应当注意的是,刘易斯所说的“贫困文化”与现在中国学界有些人所使用的“文化贫困”不只是词序置换问题,更是立场的差异。“文化贫困”概念是基于少数民族落后因而少数民族文化贫困的假设做出的。1965年,当刘易斯的这一概念在美国政府的一份报告中介绍给公众之时,曾经引发了一场评论。在这份报告中,都市里的黑人家庭被描述为已经陷入了不可避免的“病理性混乱”(tangle of pathology)之中,未婚母亲和依赖福利被视为黑人自我生存中道德缺乏这一特征的表现,似乎正是他们自己造成了他们的不幸。也就是说,对“贫困文化”的曲解不仅发生在中国学术界和相关部门扶贫问题思考中,在美国的福利政策讨论中也是如此。

第7篇

“等、靠、要”的方式依赖政府和学校解决就业问题几乎不可能,自主创业成为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文

章通过对部分高校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了阻碍高校贫困生自主创业的原因,提出了高校贫困生走出自主创业困

境的对策。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

[作者简介]卜雪梅(1975-),女,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学工办副主任,讲师、国家中级职业指导师,硕士,主要从

事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研究;杨桂元(1963-),男,江苏大丰人,扬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副教授、国

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研究。(江苏扬州22512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转型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

号:2010SJB88012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5-0083-02

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国将有

66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进

入人力资源市场,这当中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将日益增多,尤其是

贫困大学生。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是形势所迫,更是形势

所需。商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

素质的创业者。贫困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创业不

仅有助于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还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

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引导贫困生转变就业观念,培

养良好的创业素质,激发其自身潜能,提升自我优势也日渐成为

各高校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高校贫困生自主创业的特点

1.创业需求强烈,创业活跃度低。总的来看,大学生创业热

情较高,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对“如果有条件,愿意自主创业”的认

可度高达

94.5%,但大部分贫困生的创业需求处在原始阶段,具

有较高的创业冲动,未充分转化成创业动机,仅有

13%的受访者

将创业作为毕业后的首要考虑方向。大部分贫困生的创业是冲

动而非理性的,是短期而非长远的,是基于改善现阶段经济状况

而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2.创业预期较高,创业成功率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立

志于创业的贫困生并未完全挤掉创业预期中虚高的泡沫,79%

的贫困生表示,能接受的创业回本期在半年以内甚至更短,贫困

生创业同整个大学生创业群体一样,存在着缺少社会资本和社

会经验,管理能力弱,对相关创业政策认知不够等不足。

3.创业形式单一,微型创业占主体。贫困生受各种内外部

因素的限制,大多选择投资小、风险低的创业项目。而投身于规

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投资较多的企业的贫困生屈指可数。单

一的微型创业形式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很难发展壮大,不能

充分发挥大学生本身的人力资源优势。

二、阻碍高校贫困生自主创业的原因

1.政策因素。虽然各地专门都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不同的

优惠政策,但缺少针对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创业群体的政策。

除了大量资料的准备和繁杂的手续外,目前申请创业资金,从申

请到审批至少需要半年时间,而高校贫困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半年时间没有经济来源和工作保障,往往会导致一部分创业者

中途放弃。不仅如此,地方的创业优惠政策还没有户籍门槛,而

大部分贫困生创业者都选择在异地创业,但在享受优惠政策方

面就相对困难得多。

2.经济因素。目前我国正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大力发

展第三产业的时期。而大部分贫困生创业第一选择都是第三产

业,如服务业、咨询业、旅游业等。国内第三产业不发达可能导

致贫困大学生创业没有成熟的资本市场,缺乏充足的风险投资

资金,没有发达的信息服务支撑,缺少齐全的服务咨询机构等。

3.教育因素。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对于引导贫困生“想创

业”“创好业”

“敢创业”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创业教育与欧美发

达国家相比,起步要晚得多,发展还不够完善,很少能创建立体

的组织、教育、评价、服务和保障体系。同时高校校园创业文化

欠缺,理论研究也不够深入。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

贫困生的创业更具开创性、现实性和风险性,更加需要高校对贫

困生的大力指导和帮助。

4.资本因素。如果将私人财富和社会资源作为狭义上的创

业资本的话,贫困生在创业资本上呈现明显的弱势。而大学生

创业的第一笔本金又是不可或缺的,这对于一个年经济收入只

有几千元甚至更少的贫困家庭来说,其负担可想而知,贫困大学

生的创业难以具有家庭优势。在社会资源即社交网络方面,贫

困生可以支配和使用的社会资源亦有限,难以获得可以适合其

发展需求的机会。

5.能力因素。76%的受访大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能力表示

“不自信”或“很不自信”,表示“仍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其中

83%是贫困大学生。这里的创业能力是与客观的创业资本相

区别的创业者的主观能力,很多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特别是贫

困大学生,创业意志不够坚定,贫困生对创业的认知很多还处在

“创业=赚钱”的初级阶段,缺少宏观把握和微观入手的综合能

力,知识储备与创业活动不对称,造成了“纸上谈兵”的尴尬现状。

6.心理因素。高校贫困生在创业过程中,比普通学生更容

易出现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心理问题。加上

外在环境上的政策信息不对称,缺乏心理疏导,资本上相对弱势

等客观因素,进一步对贫困生的创业心理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创

业活动形成主观阻碍。这一恶性循环往往造成贫困生创业时自

卑与挫折并存。

三、高校贫困生自主创业的对策

1.以引领平台为先导,增强贫困大学生创业意识。引领平

台旨在弥补贫困生创业的“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发展欠缺”问

题,增强其创业意识,确立科学理性的创业观。首先,要优化创

业环境,强化创业观念。让贫困大学生坚信只有自己亲自尝试,

才能锻炼意志、积累经验、培养竞争能力,才有充分的空间实现

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要加强就业教育,让贫困大学生了解就业

形势的严峻性,鼓励他们把自主创业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最明

智的选择和最现实的归宿。其次,要培植创业文化,树立创业典

型。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应与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

点的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创业教

育。要积极培养和树立创业典型,用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走上

成功道路的鲜活实例,给贫困大学生创业提供宝贵的实战经验,

引导贫困大学生坚定创业信念,提升创业信心。

2.以实践平台为主体,培养贫困大学生创业能力。首先,开

展创业演练,构建创业教育活动平台。要积极引导、鼓励贫困大

学生参加就业创业类社团,依托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实践

活动,帮助贫困生了解创业历程,激发创业激情,增强创业信

心。高校应积极开展创业计划大赛和“小额资金创业”项目竞

赛,对在竞赛中胜出的贫困生大学生提供一定数额的创业奖金,

鼓励低成本创业。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训练平

台。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创业课程建设,开展创业培训活动,以

“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作为创业培训的基本思路,以“激发心智

潜能,改变态度意识,增强实践技能,促进全面发展”作为课程教

学的基本理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小组讨论、案例解析、

教学游戏、模拟创业等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创业培训课程的学

习,进一步增强贫困大学生的自信心,努力培养贫困生创业者的

决策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获取

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其交往能力和创业意识,加深其对创业

内涵和外延的理解,鼓励贫困大学生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实

体项目。

3.以政策平台为保障,扶持贫困大学生创业行为。首先,要

落实贫困生创业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国家资助体系,积极发

展其他辅助的资助政策,让优惠政策真正成为贫困大学生创业

的助推器。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合理放宽贫困生创业无息贷款

条件,降低贷款申请门槛,解决户籍、居住地的客观限制,支持贫

困生异地创业。要简化贫困生办理贷款的手续,办理时不需其

他的担保或抵押,解决贫困生创业初期所需的资金问题。高校

还应根据贫困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创业业态、盈利模式,设立多

渠道创业资金援引,在原有的助学、减免学费等贫困生绿色通道

服务上,进一步增加创业上的资金扶持,与政府的资助形成配

套,如免费创业培训、提供创业基金等,推进贫困生将强烈的创

业欲求转化为创业现实行动;其次,在创业项目实施阶段,应放

宽贫困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对贫困大学生创办公司的,降

低启动资金和担保资金的要求,鼓励有技术的贫困生投身符合

其知识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新兴行业,使人力资源优势得以

发挥;最后,构建高效的组织体系。政府应制定并落实《扶持高

校贫困生创业工作意见》,开展

GYB、SIB和

SIYB政府培训项目

和专门工作组,履行相关职责,实现优势互补。高校成立创业工

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面组织、协调全校贫困生创业指导工

作。各院系相应成立创业指导工作小组,以高效的组织体系推

进“学校统一领导、部门统筹协调、学院具体实施、师生积极参

与”的创业教育格局的形成。

4.以机制平台为支撑,促进贫困大学生创业的可持续发

展。首先,要着力筑就创业后援,形成完善的帮扶体系。以专兼

结合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创业“后援团”,全力

援助在校及已毕业贫困大学生自主创业,特别是为创业校友提

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对于申请到创新基金、创业基金的贫

困生团队,各级教育机构和主管部门应鼓励跨学科、跨高校的同

性质创业合作,组建实力更雄厚、人员更科学的创业团队,并为

其配备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实现贫困生创业的“个体生产”向统

一协作、优势互补的“集体劳动”的转型;其次,要建立新型的评

估机制。创业扶持工作是质重于量的“造血”工程,而不是简单

的“输血”工程,扶持贫困生创业不是一般的助学扶贫行为。在

帮扶工作中,应引进管理学的绩效目标控制概念,即确定政府、

组织、高校的具体目标,并根据实际帮扶效果对目标完成情况进

行测量和评估。国家、省、市和高校应对获得相关等级创业基金

支持的贫困生创业项目以“三

E”——经济(economy)、效率(ef.

ficiency)和效果(effect)三大变量指标进行效益评估和考核,对

在考核中表现优异的项目提供进一步资金支持,采用竞争性指

标激励持久创业。同时,考核结果也将为纵向对比贫困生创业

扶持工作绩效提供全面数据,以市场的角度审视公共服务,以直

观的绩效监督资金流向,以科学的评估衡量扶创作为。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创业工作必须依靠国家的重视与提

倡,社会的响应与支持,高校的落实与实践,必须依靠国家、社

会和高校三者的通力合作。只有高度重视贫困大学生创业教育

工作,并努力贯彻创业教育的思想,把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促

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举措,才能为贫困大学生打造创

业的平台,努力让贫困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最终实现高质量的

就业。

[参考文献]

[1]李军红,蔡丹,王美艳.大学生创业心理素质调查与思考[J].经济师,2005(12).

[2]周学宝.创业文化的内涵及其在高校的培育[J].中国农业教育,2002(1).

[3]郑天恩.关于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第8篇

关键词 贫困代际转移;代耕农群体;社会工作;珠三角

作者简介高 婷(1989—),女,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向安强(1960—),男,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广东广州 51064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口学课题《珠三角农业人口流动过程中“代耕农”及农村社会稳定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BRk006 雪。

一、绪论

一 雪研究背景

在珠三角发达地区的城市周边,形成了一群以租借土地,采用传统的农业工具和种植方式,以种菜、买菜为生的人群。他们在田边地头搭棚居住,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代耕农社区,他们展现了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另外一种途径。这个特殊群被称为代耕农体,他们处于社会的边缘状态,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贫困问题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尤为严重,并且表现出了代际转移的趋势。通过总结前人理论经验,以代耕农为例,探讨农村贫困代际转移问题,并呼吁社会工作者介入,对代耕农贫困及代际转移进行有效干预。

二 雪研究问题

对于贫困者个体和家庭来说,生存永远是第一位,他们是“风险厌恶者”,不愿离开家乡,更不可能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贸然从熟悉的家乡转移到不熟悉的大城市。可见,代耕农群体渴望改变自身贫困状况的愿望。本文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代耕农贫困及代际转移;第二,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原因;第三,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贫困代际转移的意义;第四,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的社会工作干预实施。

三 雪研究目的与意义

“代耕农”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出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及现阶段相关政策缺失等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现实国情下,解决好“代耕农”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1

四 雪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理论工具。本文运用了派恩的结构视角、弗莱雷的激进视角和马拉里的结构性社会工作观点,作为本文的理论工具。

1 雪派恩的结构视角。派恩认为结构视角代表了致力于一个更为宏观、更为激烈的视角去改变案主及案主系统的尝试。它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概念:一是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平等和压迫。二是合法边缘人物的声音。社工应该服务于边缘人物的利益,并承担着让边缘人物的声音受到聆听和重视的任务。2

2 雪弗莱雷的激进视角。弗莱雷聚焦于教育那些为贫困和无权所压迫的社区中的人群。他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层面是意识的觉醒,要求帮助受压迫的人们获得一种批判意识--针对暗含在他们所受压迫之中的社会结构,包括文化霸权的影响。经由这个过程,他们可以认识自己遭受的压迫,而不是顺从的加以接受。通过参与对话和实践,他们能够采取行动消除对自由的恐惧和部分无权感。3

3 雪马拉里的结构性社会工作。马拉里的结构性社会工作的观点,着重考察影响福利制度并受其影响的经济和政治体制。这些体制及其他社会体制,都是社会关系发生的场所,由一个同质性的意识形态支撑。结构性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关注充斥在社会族群周围的压迫。4

2.研究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实地考察研究,运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展开;同时为提高研究效率,获得更加充分有力的证据,还采用了文献研究作为辅助研究。

二 文献综述

一 雪关于贫困代际转移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1.贫困代际转移的概念

“贫困代际转移”的概念是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中演变出来的。英美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贫困群体的过程中,发现长期性贫困的这一群体存在着贫困代际传承的现象,从而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贫困代际转移”这一概念。

贫困代际转移是指在相同的条件和因素下,贫困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给子女,使得子女在成年后重复父母的境遇——继承父母的贫困和不利因素并将贫困和不利因素传递给后代这样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5

代际转移按照中国的传统说法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贫困的代际转移就是指第一代人的贫困,引起第二代人甚至第三代人因缺少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导致贫困。

莫伊尼汉提出了一个贫困恶性循环模式:首先,由于从小就受到贫困文化的影响,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缺少奋发向上的动力,环境也使他们的成就动机难以提高;其次,成就动机不高影响了社会流动,因此他们受教育的机会较少,层次也较低,结果导致他们在就业上的竞争力不高;再次,低教育水平、竞争力较弱,自然就使得他们只能从事低收入的职业,处于社会底层;最后由于职业收入不高,社会地位低,他们只能继续贫困。莫伊尼汉认为上述四个方面会形成一种循环模式,这样贫困者的贫困程度会越来越严重。6

2.贫困代际转移的相关理论

1 雪马克思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是关于贫困代际转移最早的理论研究。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及其趋势,得出了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理论结论:产生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是因为资本积累,“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7这一理论指明了无产阶级贫困代际转移的问题,既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阶级及其子女与后代无法摆脱受压迫、受剥削、受奴役、受贫困困扰的命运,贫困将在工人阶级及其家庭中“世袭”。

2 雪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将社会分为开放性的社会和封闭性的社会。在封闭性的社会,家庭背景和父辈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大部分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而在开放型的社会中,社会成员可以通过本人自身的努力来决定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该理论认为,在开放性的社会中,个人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来向上流动,穷人及其子女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贫困这一状态,但是在封闭性的社会中,个人努力无法摆脱贫困,而需要依靠父辈的阶层地位,8这对穷人来说很不公平,会使社会阶层固化,也是存在“富二代” 与“穷二代”的原因。

3 雪社会排斥理论。社会排斥理论与贫困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主要研究社会弱势群体在各种社会保障系统,社会权利和劳动力市场中受到主流社会的排挤,日益成为边缘群体。该理论认为穷人之所以受到社会排斥并不是由于个人能力,更多是因为权利不足和机会缺失而遭到排斥,强调了穷人不仅缺乏收入,而且还缺乏如社会参与、社会权利和义务以及社会道德秩序等社会内容。9

4 雪贫困亚文化理论。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提出了“贫困文化”概念,并认为产生贫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文化问题。他认为,穷人在长期的贫困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体系、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体系。这是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这种贫困文化会对“圈内”的人 甚至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使生活在其中的人逐渐脱离社会主流生活,使得贫困在家庭内部代际转移。10

二 雪关于农村贫困代际转移

贫困一直是农村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农村的收入代际继承性强,流动性弱,子女容易受到上一代经济的劣势影响,也就是说农村的贫困群体子女成年后更容易重复父辈影响。农村贫困代际转移问题受到了国内学者们的关注,他们分别从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方面来分析农村贫困群体陷入贫困代际转移恶性循环的过程。其一是生存贫困方面的恶性循环:资本缺乏——投资不足——贫穷——资本形成更加不足——更贫穷;自然资源不足——贫穷——生态恶化——更贫穷。其二是能力贫困方面的恶性循环:低教育水平(低技术水平和劳动能力)——贫穷——工作能力更低——更贫穷。还有就是参与方面的恶性循环:社会参与管理程度低——贫穷——社会排斥——更贫穷。11

贫困更容易在农村发生恶性循环,学者们通过研究指出了理性选择是导致恶性循环的原因。首先在农村,对于贫困者个体和家庭来说,生存永远是第一位,他们是“风险厌恶者”,不愿离开家乡,更不可能在没有任何保障的情况下,贸然从农业转移到不熟悉的部门去;其次即使贫困者想改变家庭贫困局面,在缺乏土地和资金的情况下,增加劳动力似乎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多子多福”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第三,虽然他们知道知识能够改变命运,但是,教育的成本和风险都超过了贫困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最后,生态环境是贫困者唯一的生活资料来源,现在他们过度索取的情况下都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他们又怎么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子孙后代着想呢?12

三 雪关于社工干预代耕农群体的贫困问题

20世纪80年代初,珠三角经济迅速发展,当地农民纷纷“洗脚上田”,于是出现了“代耕农”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来到珠三角继续从事农业活动,解决了土地抛荒,也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但是代耕农群体是个边缘化的特殊弱势群体,他们受到社会的关注很少。笔者查找相关文献,关于社会工作介入代耕农群体贫困问题的文章,只有两篇。1314

在这两篇论文中都指出了对代耕农问题进行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大多数的代耕农都面临着“户籍、土地、社会保障、子女教育”四大问题。他们过着简单朴素甚至可以说是艰苦的生活,他们几个人挤在一间破旧的茅屋里,耕种占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缺乏必要的精神文娱,与本地人很少有交流。在找工作、谈对象、子女上学方面都受到了歧视,而这些情况又会加重代耕农和本地人间的相互排斥。他们陷入一种孤立无援的状态,他们处在社会底层,是很难引起别人注意的边缘弱势群体,发不出一点声音,带不走一片土地。社会工作者作为弱势群体的关注者,能够以其专业方法,发挥“助人自助”的精神,对“代耕农”问题进行有效干预。社会工作者主要是起到“桥梁”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联结政府、社会的力量,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出台,保障代耕农群体的权利。

综上所述,关注农村贫困的文章很多,但却极少关注到代耕农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代耕农更容易陷入贫苦代际转移的恶性循环中,社会工作介入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问题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珠三角代耕农贫困及代际转移状况

一 雪代耕农贫困状况

如果说农民工还有意愿及行动去争取融入当地社会,那么“代耕农”则是完全放弃进入非农产业的机会。“代耕农”进入代耕地,却在城市边缘徘徊,一旦城市结构扩张,他们也随着边缘的外迁而进一步外迁。 对于社会的不稳定,对于社会结构的改变,他们都是无能为力的。适应代耕地生活对“代耕农”来说是困难的,他们没有途径和时间去适应;现时的城镇生活让其感到陌生。15

代耕农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既要面对一般农民所要面对的生产销售问题,还要为没有土地和其他保障而担忧。其主要困境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困境。代耕农在土地上的投入只能得到少量回报,原因在于他们依赖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再加上生产资料价格高涨。这种情况使得他们不敢也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地增加投入,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生活困境。代耕农在生活上明显处于二等公民的状态,他们无法办理各种必须的证件,搭建在田边地头的窝棚也属于非法建筑。用水用电困难,这些都对他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困扰。再加上由于利益的分歧,他们和当地人的关系并不融洽,也影响了生活状况。三是社会保障困境。由于无法取得当地户口,代耕农及其子女都无法享受各种的社会保障。近几年来医疗费用迅速增长,以至许多代耕农有病不敢看,带来了健康隐患也加重了家庭负担;而其子女教育问题也相当突出。

二 雪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状况

通过调查发现珠三角代耕农大部分没有摆脱贫困的困扰,代耕农学历低,生活贫困,劳务繁重。他们的子女也大都是在务农或者在工厂打工,其物质经济生活基本上处于贫困状态。代耕农群体基本上与当地社会隔绝,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导致出现闭塞的人文环境。落后的传统风俗习惯难以改变,愚昧和无知造就了贫困。经济的落后,使得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业新技术难以掌握和推广,又造成了新一轮的经济落后,构成恶性循环。正是由于他们受教育程度低,加上户籍制度的限制,阻碍了他们向上的社会流动,无法中断贫困的代际转移。

四、珠三角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成因

一 雪贫困代际转移的影响因素

贫困代际转移一般从两个视角入手,一是社会结构视角,这主要是从贫困者及其家庭所面临的社会阶层固化和社会不平等格局,以及穷人的子女在教育和就业机会等方面所面临的劣势,来解释贫困代际转移原因。二是文化视角,这个跟贫困文化范式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1.先赋性因素。现代社会与社会流动关系最为紧密的制度分别是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及教育制度。因此先赋性的因素就是指父辈的职业、收入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社会弱势群体缺乏工作机会,或是工作不稳定,无法获得稳定的收入支撑,更加无法建立广泛的人际网络。父辈职业的弱势使得他们的子女无法与同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就业岗位,限制了子女的就业选择。

子女的生活水平、教育程度和社会资源的占有,直接受到父辈的职业地位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受教育水平越高,对子女的教育期望通常也越高。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的不足导致了其缺乏竞争力,无法就业或者从事低收入的工作。

2.自致性因素。社会流动理论中的自致性因素是指受教育水平。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职业地位的高低,进而决定了收入的多少。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水平越高。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可以弥补先赋性因素的不足,是提升社会地位的基本因素,同时也是阻断家庭贫困代际转移的主要途径。16

3.社会因素。影响贫困家庭收入和跨代传递家庭贫困的外部社会条件,体现在社会文化背景、收入分配制度、社会排斥与偏见、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化分割体制及其机会平等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城乡二元分割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缺位。

二 雪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的基本原因

1.生计资本缺失。生计资本由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五种类型组成。这五种资本在贫困代际转移中相互影响,某种资本的缺失会影响其他资本作用的发挥。比如自然资本的缺失造成了物资资本的拥有量低;父辈有限的金融资本制约了下一代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资本的来源等。17代耕农的五个资本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缺失的,从而造成了贫困的代际转移。

2.生活边缘化。代耕农大多居住在田边地头的窝棚,这导致了他们生活的边缘化,也使得他们的生活状况总体表现为非正常化、隔离化和村落化。在生活和社会交往上,代耕农缺乏与当地居民和社会的互动,更不能分享丰富的公共生活。他们或者缺少公共生活空间,或者没有时间和能力去享受公共空间。因此他们过着与其在家乡村庄相似的村落化生活。他们的交往圈基本上是接“亲人—朋友—同一个地区—代耕农”这样的逻辑铺开的。这个交往圈为他们构建了在珠三角生活的社会支撑体系,同时也阻碍了他们与当地居民之间持续的社会交往。

以阳东赤坎村“代耕农”为例,他们在当地已生活十几年,但他们与当地村民之间的鸿沟始终无法跨越。当地人用上自来水时,他们还在挖井取水;当地人用上电器时,他们还在点煤油灯。2008 年前,任何电器对他们都毫无意义,就连看电视这样最普通娱乐都是一种奢求。18

3.文化的贫困。所谓“文化贫困”,是指某一群体、家庭或个人在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科学技术修养、思想道德素质、价值观念、主体性、心理素质、思维方式、行为趋势上落后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影响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落后状态。19

人的观念是导致贫困的非经济因素中最深层次的因素之一,它一旦形成就会对整个社会或社区及其成员产生作用。恶劣的环境和长期贫困的折磨,使得许多代耕农形成了强烈的宿命感,他们把自己的贫困归于老天的安排和命运所定,认为是不可改变的。因此,面对贫困,不是穷则思变,奋发图强,而是奉行一种无为哲学,无可奈何的接受命运。在调查中发现,由于代耕农没有生产技能,缺乏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无法很好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他们普遍有种自卑的心理,感觉低人一等,生活在贫困中的代耕农都表达了安贫守贱的思想。而代耕农的孩子会从父母那里继承这种价值观,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消极倾向使得他们长大之后难以进入社会主流。没有当地户口的代耕农子女在求学上仍有很大的阻碍,不能享受与当地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总是处于教育资源的最底层,代耕农子女教育缺失现象日益突出,从而使“文化贫困”加重并在代际间继续复制。

五、社工介入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的意义与策略

一 雪社会工作介入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的意义

代耕农怀揣着异乡梦想,对家乡社会的认同日益减弱,并不把回到家乡作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但由于当地的排斥使他们没能产生对当地的归属感,他们既不属于自己家乡又不属于代耕地,具有双重边缘身份。他们逐渐出现了内部认同的趋势,形成了一个群体的圈子,这使得他们在感情上与当地社会产生了距离,从而影响了他们与当地居民的交往,产生了各种紧张,矛盾和冲突,而这种现象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他们与当地的不融合。而这些问题如果我们利用专业社工的方法介入,可能是很大的发展空间

代耕农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社工介入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区发展的需要,社会工作的介入对代耕农福利的获取和争取权利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对代耕农的心理引导上也能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促进代耕农内部的和谐稳定。

二 雪代耕农贫困代际转移的社会工作干预策略

1.政府重视社会工作的开展。没有政府的扶持帮助,社会工作的发展始终是步履维艰,就像在访谈中代耕农对社会工作的茫然,他们觉得请社会工作机构没有什么用,政府不管,什么都是白说。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对政府的认同感比较强,普遍认为只有政府参与其中的行为都是比较有效力的。因此社会工作的发展必须由政府主导,因为社会工作承担着落实社会政策的重要任务,政府在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且社会工作者在介入代耕农群体时,这部分群体对政府的认同感普遍较高,所以由政府支持,更容易介入。

2.改变当地居民对代耕农的态度。代耕农之所以觉得代耕地的冷漠而产生自卑心理,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当地居民对其持有偏见态度,他们认为代耕农是他们利益的争夺者。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引导当地居民正确看待代耕农,转变当地人的偏见和歧视观念,改善代耕农和当地居民之间的人际关系,加强他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达到相互认同。

3.建立农产品信息平台。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代耕农来说,现在的市场变得各种复杂,他们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快不起来,这种市场信息的滞后性,导致了他们的农产品卖不出好价格。市场对于代耕农来说是变化莫测的,“看今年养明年”的惯性思维依旧存在。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有关的单位部门,建立一个农产品信息平台,加快代耕农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取,提高代耕农的收益。

4.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社会工作者可利用其广泛的社会资源,联合当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定期组织对代耕农的生产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改进生产方法,提高土地效益,例如化肥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虫害的防治;或者是在农忙的季节邀请有关专家学者到田地进行实地的指导等。

5.组织职业技能培训。要摆脱贫困的境地,需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其中职业技能培训是提高代耕农素质和就业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能帮助其摆脱僵化、固守的惰性心理情绪,发挥积极向上的热情理念。针对一部分有转业倾向的代耕农,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其社会资源,对这一部分代耕农进行就业职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积极联系附近的乡镇企业,为表现良好者提供职位。

6.培植代耕农自信与良好心态。对于代耕农来说,流动的主要途径就是靠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这种关系有助于代耕农在异地获得各种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等,但是另一方面,这种封闭性也限制了代耕农的活动空间,造成了精神生活的单调、狭隘,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心理辅导,使他们能够增强融入代耕地社会的信心和勇气。

7.重视代耕农子女教育。对于代耕农这种弱势群体,需要得到起码教育资源,因为这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的维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代耕农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代耕农子女教育因难的问题,获得有关部门对这问题的重视。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可以联系社会机构和大学生组织为代耕农子女提供针对性的支教活动,如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代耕农的聚居地进行学习辅导。

参考文献

1向安强,姚元康,左晓丽,等.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中的“代耕农”:困境、问题与破解J.西北人口,2012,(1).

2皇帝荣.扶助弱势群体要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作用J.湖南商学报,2008,(1).

3何雪松.社会工作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马尔科姆.派恩.冯亚丽、叶鹏飞译.现代社会工作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李晓明. 出生贫困就永远贫困吗?—国外关于贫困代际传递的理论分析J.黑龙江史志,2008,(6).

6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7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8李晓明. 湘桂黔边山区少数民族农民贫困代际传递问题研究—以通道侗族自治县为个案D.广西师范大学,2005.

9毕 ,高灵芝.城市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因素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9,(2).

10谢勇,李放.贫困代际间传递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1).

11李昕.我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机制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11,(2) .

12吴莹莹.基于人力资本的代际贫困研究J.消费导刊,2009,3 雪.

13莫建臻,卓彩琴,黄凯利,向安强.再论珠三角“代耕农”问题的社会工作干预J.广东农业科学,2012,2 雪.

14向安强,张金雁,莫建臻,黄凯利.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问题与社会工作干预J.社会工作,2011,11 雪.

15向安强,蒲静楠,左晓丽.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及其社会心态分析J.西北人口,2012,5 雪.

16王爱君,肖晓荣.家庭贫困与增长:基于代际传递的视角J.2009,(4).

17卿章艳.急于生计资本视角下的农村贫困代际传递D.华中师范大学,2012.

18苏婵.广东阳东数千代耕农成黑户无法求学结婚EB/OL.http 押///national/zh/t20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