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1 17:13: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健康的发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学生发展
现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的重视,而且它还制约着经济文明的发展。社会发展越快,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同时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在学校里,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心理以及自身的发展等。因此本文就以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做了以下的讨论,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1教师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这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教师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将近三成的教师已出现轻度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初中和高中教师,小学教师会更容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甚至完全丧失工作热情,并且更容易对学生表现出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小学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外还需要给予更多生活上的照顾与呵护。因此,关注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同学者围绕教师心理健康提出了不同的标准与结构界定,受到广泛认同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还有学者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具备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个性以及能力五大心理健康素质。
2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2.1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他们大多数每天到达老师,而学生通常每天在学校与老师呆十几个小时以上,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导师和导师。事实上,一步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一些心理健康教师来说,他们很有能力促进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害怕骗子和侵权行为的做法,这也与教师的影响有关。当然,有研究表明,精神疾病较高的教师、精神疾病较高的学生和精神疾病较低的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较低。
2.2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若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稳定平和的心态以及开放豁达的态度,就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积极正向的支持与激励,对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心理健康的小学教师能够营造更加生动活泼、平等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展现更多包容学生、支持学生发展的关怀行为,满足小学生诸如能力、归属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乐于主动探索学科知识与技能;如果学生面对的教师始终以冷淡、刻板、严厉的态度进行教学与辅导,特别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大发雷霆、严厉指责,那么学生则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渐渐降低学习动机,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2.3 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影响
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也是很难有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的,相对来说他们会表现得比较急躁冲动而且情绪也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更加紧张,在上课的时候由于紧张学习成绩可能并不会理想,教师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师经常这样的话,学生也会经常地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还会下降,长期这样下去还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疾病等。但如果教师的心理是很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每次上课学生都能够看到教师的笑容,可能他们的心情也会比较轻松,学习氛围也比较良好,他们也就不会感觉到有压力,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上课的教学效率也更高,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校管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提升所采取的措施
3.1 学校一定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学校的管理方案
要以人为本,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教师是在管理者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和开展教育,并且培养学生的活动和兴趣,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每个校长需要考虑的,管理者应该把教师管理始终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也要尽可能地去满足,管理者一定要尊重教师,还要依法参与管理学校的民主权利,让教师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
3.2 教育管理对策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协会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明确其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以及相应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教育能力。尽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把价值观和积极心理培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彻底解决好学生的“空心病”问题。二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硕士阶段扩大教育硕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规模,在教育博士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结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与质量,特别是开通与扩大教育博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渠道,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水平实践型研究人才。三是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分层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不断提升与拓展心理健康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空间。
3.3 努力克服消极影响,发挥小学教师心理 健康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 直接关系到学生 各方面的发展。 若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 问题,在情绪、人格、行为等方面以不良的状态表 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则会对学生发展产生消极影 响,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若小学教师善于 主动培养并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乐 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 社会适应以及完善的人格对待周围的世界,那么也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友好 的人际交往行为以及对外界环境的积极探索,从而 对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 此,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对学生 发展的影响,努力克服不良心理问题对学生发展的 消极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挥自身心理健康 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 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从以上方面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教师个人,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成败和发展。所以说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自身的心理障碍,然后成为一名心胸开阔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吴淑莹,沈贵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及其提升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66-69.
[2]刘晓琴.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N].吕梁日报,2019-09-06(003).
[3]刘晓岚.浅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影响[J].吉林教育,2019(24):12-13.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才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故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人们对中学生投入的最多,期望也最大。学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的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不少学生倾诉“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于是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高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在咨询中略占1/7,“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甚至于“我爱上了我的语文老师”,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并以标新立异为目标,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育者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对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为师者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措施是能骗就骗,能瞒就瞒,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会环境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尤为严重的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等影视片。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首先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等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格健全
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才能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游戏 幼儿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56
1 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分析
1.1 游戏有助于幼儿消除消极情绪,为成长带来快乐
在评价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过程中,情感健康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如果幼儿情感健康,他们就会时刻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愿意与父母以及身边的人接触;相反,如果情感不健康,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幼儿性格孤僻、做事不积极等现象。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适当的游戏也能使幼儿解放天性。在游戏中,幼儿不但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而且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同时孩子很容易放松心情,不再因为一些事情而烦恼。幼儿阶段,孩子没有完整的世界观,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事物来认识这个世界,这时候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带有角色扮演式的游戏,使孩子可以初步感觉到每个角色的职责,同时不同的角色也能使孩子乐在其中,有助于其情感健康的培养。
1.2 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都知道,令父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这样孩子很容易变得内向,甚至偏激。很多游戏是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的,比如孩子小时候经常玩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因此在幼儿园等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增设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这样在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帮助,也能享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同时为了不拖集体的后腿,孩子也会尽全力地去努力。在相互配合中,孩子明白了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如何处理争吵,也能够使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总之,孩子很容易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也能够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3 游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幼儿阶段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初级阶段,对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阶段,家长以及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孩子早点认识的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游戏中,尤其是在一些具有角色分配的游戏中,孩子可以通过扮演别人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从而对自己形成初步的认识,同时幼儿还可以体会游戏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其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1.4 游戏在幼儿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幼儿阶段,孩子的性格正处在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个时候,他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很可能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就认定世界是什么样。因此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十分重要。在一些传统游戏中,如折纸游戏,孩子可以通过游戏理解世界的美好,以后很有可能会用爱心和理解去看待社会上的事。而通过角色的扮演,孩子可以了解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养成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当的游戏就会使孩子养成坚韧、勇敢、责任心强的性格。游戏可以教会孩子处理不同的事情,一些孩子孤僻、胆小等问题通过游戏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2.1 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游戏环境
2.1.1 尊重孩子的游戏喜好
很多孩子在幼儿阶段就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天赋,这些天赋能够在游戏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或家长在为幼儿选择游戏时要综合考虑幼儿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并且令他们喜欢的游戏。这样,孩子才能在游戏中充分地释放自己,从而喜欢上游戏,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1.2 要多赞扬幼儿的表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教师的一个微笑或一句赞扬往往能让孩子开心很久,并且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在游戏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对孩子做出积极的评价十分必要。
2.1.3 教师要善于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年龄问题,很容易出现生气、自卑等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具有很强的洞察力,根据孩子最近的表现和心理变化,和其进行及时的沟通。教师作为孩子的游戏指导者,一定要与孩子和谐相处,友善地对待幼儿,不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发火。同时,在希望幼儿做出改变时,尽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口吻。总之,无论是从语言上、神态上还是心理上,幼儿教师都应该做到和蔼可亲,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与幼儿进行沟通,减少他们的心理恐惧,使孩子喜欢上自己,喜欢在自己的带领下做游戏。
2.1.4 良好的游戏环境还包括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依然是最重要的协调者。毕竟幼儿年纪较小,他们没有很大的仇恨,因此教师要在发生矛盾之前和发生矛盾之后对孩子进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减小幼儿的心理压力为目的,而不是以批评为目的。
2.2 教师要善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快乐的同时健康地的成长,这其中也包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幼儿长大后,其知识水平也是评价其自身的标准。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这样孩子能够得到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就越大。幼儿游戏不仅仅限于幼儿园内,可以带幼儿去参观一些公园的游戏设施,包括马路交警的交通指挥。使儿对游戏的理解更加具体化,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教师也可以带幼儿进入模拟情景,如利用一些道具和设施,设置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然后让幼儿来扮演生活中常见的角色。这样,幼儿就会形成对职业对生活的初步理解。幼儿阶段,感官认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游戏过程中为了使游戏更加的生动真实化,一些必要的图片、视频也可以运用到幼儿的课堂上。总之,教师应善于利用多种游戏使幼儿能够更多地认识这个社会,丰富他们的经验。
3 总结
毫无疑问,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适当的游戏列入现代幼儿园的课程中是对孩子的负责,同时也是对家长的负责。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能被忽略,他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游戏,同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表情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毛曙阳.关于游戏的哲学思考机器教育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0,(1).
[关键词]艺术工作者 健康心理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精神需求,其中对艺术的追求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的这种追求较多地体现在功利化的目标达成。在对长沙市100名小学生课外兴趣的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半的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时把加强社会竞争力作为学生学习艺术特长的主要目的。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导向,带给艺术工作者和艺术追求者们更多的艺术活动压力,而非赋予其本有的精神价值提升。基于此,我们对艺术之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之积极作用进行挖掘,让艺术发挥其本真的教育功能。
一、艺术之于人的心理健康
艺术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辞海)常见的艺术形式有: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电影。与其它意识形态一样,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以及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主体性、创造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艺术实施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上,每个特征都可以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中发挥作用。艺术在人心理健康上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个体对社会需要的顺应,对自身和环境的正确认知,个体的自信自立精神,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生产是一种赋予艺术主体性的人的精神生产。作为主体的艺术实施者,便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主体性贯穿了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和作为接受者的观众。人们从艺术氛围的感受到艺术灵感的捕捉,再到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以可感知的形态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活动不仅带给人感知的历练,而且在自主自立的艺术活动中实现了人们自信自立精神培养,催生了个体内心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
因此,艺术可以说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情感艺术。有成就的艺术家一般都是通过作品传达情感的高手,并使鉴赏者在感知艺术作品时产生情感共鸣,以情感作为艺术创作者与他人及环境沟通的桥梁。这对于人的健康心理发展无疑是一堂很好的必修课。艺术又可以说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美的艺术。因为艺术在个体和群体的社会教化中,具有严肃形式的科学教育、法律制约、舆论压力等所无可比拟的心理优势——轻松与自由。带给人轻松、自由的艺术及艺术活动,实质上是一段美的心路历程,是人的健康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生命熏陶。
二、艺术工作者的健康心理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借助艺术手段逃离自己的精神困境。那些原始洞穴壁画中的涂鸦和图画,正是人类逃离身体与精神困境的痕迹。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艺术对人们精神发展的意义有增无减。人类的艺术史业已证明,艺术与人的艺术活动是人的健康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能吸取艺术养分来滋润自己的心灵,艺术工作者亦是如此。
(一)发挥能动实践,培养健康心理意识
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实践,是融进自然,亦是深入生活,在自主能动认识世界时,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完善自我意识,健全自我人格。具体来说,在艺术创作前,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把握创作动机,激发创作灵感,发现身边美善,孕育审美情感;创作过程中,选择创作手法,磨练创作技能,融通周围人事,建立良好互动,激感表达;艺术欣赏时,全面感知作品,发掘“主”“客”共识,寻找情感归属,升华心理之美。艺术工作者的这种“心路历程”即是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而致精神升华的过程。通过对主体性活动的感知,对周遭环境把握,以及自我身心的体悟,而达成健康心理的有效构建。
(二)体悟艺术形象,友善人际心理交往
艺术总是通过人感官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的外部特质来表达其内在深层次寓意。一般情况下,艺术鉴赏者最先感受到的也就是艺术的形象特性。而艺术创作者如果能和鉴赏者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甚或亲密的情绪联系,那么就很有可能实现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价值。按照舒茨(W.C.Schuts,1958)人际三维理论中的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观点来看,对艺术形象的创作或鉴赏本身就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情感需要。
奥尔特曼和泰勒(Altman & Taylor,1973)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人际关系,首先是自我需要和自我表露。比如,阿炳的音乐《二泉映月》透露他对中国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切身体验,奏出凄婉、悲切的情调;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向大家表露自己对命运激烈地挣扎,等等。艺术活动中创作者对艺术形象的选择、对艺术典型的塑造都是对自我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和个人的关系状况等的必然表露。其次,塑造艺术形象过程中,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对题材分析、艺术受众生活的体验、艺术手段的熟练来锻炼在人际交往中的人际认知能力。比如,米莱的系列农村题材作品,就是建立在他对农民劳动者辛劳和坚强了解和理解上的。再如,电影《十面埋伏》中的主体曲伴奏选择琵琶,也是缘于创作者对琵琶的颗粒性声音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很好地把“点”状的声音形象来体现四面受敌的紧迫情景。这种认知就是艺术创作者和鉴赏者之间的人际认知。再次,艺术活动中,鉴赏者们对艺术形象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艺术工作者可以学习自我情绪控制、人际情感沟通等技巧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激发艺术创新,实现“艺术人生”价值
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说,艺术需要不断创新。艺术创作过程就是创作者实施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它,创作者们既可以彰显自己的艺术理念、生活情感和能力水平,也可以收获他人与社会的认可。所以艺术创造性特征所显明的是艺术创作者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掮负的重任。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爱、归宿和尊重等需求后,才能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获得他人和社会对其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充分肯定,表明其所获得的需求满足就越充分,就越能获得心理健康。如果艺术创作者们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获得广大人民的认可和喜爱,这必然会使创作者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满足感,并产生极大的动力,激励更大的创作热情,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去实现自己的“艺术”存在价值。
(四)善用艺术情感,调适自我身心健康
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第46-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反映了项羽四面楚歌,兵败如山,是思乡之情动摇了军心是艺术的感染召唤了情感;徐志摩的抒情诗《再别康桥》是把他对母校的深情溶进了别离时的形象和想象中。正是这种艺术情感的特性,使我们每位从事艺术活动的人都无形地进行着情绪的宣泄。情绪与情感相串联,两者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艾森克就从自己的研究中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个体更容易引发心理和生理的疾病。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提出,如果一个人总压抑自己不良的情绪情感,就很容易冲破人的心理防线,导致心理疾病。所以,一定要调适情绪以维护心理健康。
三、艺术工作者的健康心理作用发挥
艺术工作者们不仅可以基于艺术的特性提炼自我心理健康调适的方法,而且也可通过自身艺术行为的美学价值,弘扬艺术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通过对艺术价值趋向的引领,催人奋进、净人心灵,让人生命闪光,共建个体与社会和谐心理。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情趣。这是一种不同于生理的愉悦。艺术工作者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对艺术的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以,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都是美的使者,有责任为人们创造出美的事物,为人们指引认识美、鉴赏美的正确途径,陶冶人们情操,美化群众生活,提高心理品质。
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浸润,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这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教化与规训。在生活中,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们可以通过城市建筑、场馆设施、花草树木、园林景观、雕塑饰物等各种物化的艺术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艺术专业人士可以利用自己专长帮助特殊人群克服缺陷找回自信,比如用音乐帮助失明者找回世界的色彩;用绘画发掘言语障碍人士的无意识信息;通过心理情景剧、投射画图、舞蹈治疗、瑜伽养心等将绘画、音乐、戏剧、写作、舞蹈等艺术表达形式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中。在具体的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既关注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又重视团体艺术心理和学校艺术氛围整体培育,拓展艺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弘扬社会非物化艺术文化,让受众个体与群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顺应并创造历史、体悟并丰富人生。这种“随风潜入夜”式的浸润,使人们在轻松自然中认识和被认识,感同与被感同,传播与被传播,教化与被教化,在多样化的交流中达成相互间心与心的融通。
对艺术工作者心理健康发展及其作用发挥的粗略探讨,实属管中窥豹。当今的艺术工作者仍掮负着重大的“艺术使命”,为个体、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更为为艺术而艺术的真谛。与此相随的是,艺术该如何内化于人并促进人的健康心理发展,这不啻为新时期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个常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妍,顾丽.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4),108-111.
[2] 王慧君. 论艺术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6):95-96.
[3] 何瑾,刘海骅. 艺术干预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北京教育(高教),2010(7):68-71.
[4] 史琼. 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11-113.
[5] 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6-47.
[6] 孟沛欣. 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7] 王宏建. 艺术概论[M]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心理健康; 新思路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今高职教育发展中越来越备受关注,而在我国的高职教育发展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已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前提保证,一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要说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甚至连基本的生命也可能无法挽回。作为“以生为本”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找到一条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进路。
一、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分析
(一)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
高职学生学习方面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首先,高职学生都来自各高中的中下等水平,普遍基础薄弱,对学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把握不够,大多数学生出现厌学情绪,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其次,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对于如何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没有一套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再次,高职院校的学制是三年,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上使得高职学生无法应对,课程安排的过于紧张,使得本来基础就很薄弱的学生学起来更加吃力,以此就更增加了他们的厌学情绪。
(二)情感问题处理的不当导致心理变异。
大学期间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熟与未成熟的过度时期。缺乏生活阅历的高职学生,对爱与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常常放任感情,因此,在大学校园里频繁出现交往不得体、为感情打架、为爱而失去理智等等。
(三)网络的隐患。
大家都知道,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同时也是年轻人的时代。网络的推广不仅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同学们不能正确的使用网络,常常被网络中那些扭曲的东西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渴望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寻找心理满足,填补现实中的心理空白。
(四)面临着就业压力。
近年来,高校扩招。造成大学生就业人数急剧上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就显得更为困难。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此,就业问题给学生带来较大的精神和心理双重压力。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存在方式,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心理问题呢?这将是我们有效解决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内因。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首先,家庭教育存在不适当的教育方法和教养方式。现在大部分家庭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其次,家庭的人际和谐程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调查案例中发现,一些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父母关系不和,(如父母离异或父母性格怪异,或者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主要亲属关系的不和谐以及父母或其他长辈营造的家庭氛围、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有直接关系。)另外,家庭的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们面临着巨大贫富差距的考验,如果家庭教育引导不够,一些家庭经济贫困的大学生就会浮躁、自卑,进而产生偏执、虚伪的心理倾向,甚至引发假、丑、恶等不良行为。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的变化、网吧的大量存在、生活节奏、社会风气、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可忽视的因素。还有当代社会的重金钱实惠轻理想追求,重个人利益轻国家集体,重知识才能轻道德品质,重奢侈享受轻艰苦奋斗的不良风气,给“象牙塔”中的大学生造的不良影响,经常使他们产生学习无用,上学仅仅想要的是一张文凭等等的错误理念。
(三)学校环境的影响。
学校的生活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极大。学生们在校园里要独立面对学业上的压力、生活上的自理,还要面对来自不同地方、性格各异的同学,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这些压力使有些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往往会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尤其是刚刚入校的新生,如果他们对上述问题处理不当,不能及时求助于同学或老师,长此以往,必将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四)个体因素的影响。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处于18~23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末和青年中期。由于其生理、心理并未真正完全成熟,容易出现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弱等心理健康问题。严重者,还会出现强迫性神经症。
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的新进路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原因的分析,我认为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新进路有以下几种。
(一)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
促进学生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学校管理工作既要体现教学的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管理的根本目的,最终为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同时也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计划。
(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辅导工作。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讲授心理知识,使学生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帮助他们缩短心理适应期、加快人格的成熟、掌握心理保健知识。举办心理讲座,帮助学生集中解决特定时期、特定情景下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例如家庭的变故,感情问题,就业问题以及如何面对挫折等等,指导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
(三)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
心理健康教育重在预防,要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在学生出问题之前进
行心理援助。这是有效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和因心理问题出现的突发事件的方法。(当然这需要根据各个学校的情况而制定计划,如我所在的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我们在各年级各班安排心理委员进行每月的月会,通过月报表排查有心理异常的学生,对学生心里突发事件起到了有效的干预)
(四)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工作。
对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及心理健康报告制度,并实行跟踪;针对学院特点以及高职生的心理特点建立学生心理危机的应对预案,主动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辅导,预防或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加强辅导员心理咨询培训,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工作。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齐心协力,高职学生辅导员思想教育指导工作的常规与琐碎较易导致只注重眼前的事务性工作而忽略本质,有很多时候是无法真正触及90后学生的内心世界,思想教育工作的成效也只能够停留在表面。本文通过采用心理访谈、文献查阅等方式对当前高职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分析,希望能更多地挖掘和发现90后学生内心深层的想法,不断探索,寻求更多良策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王鑫龙.扩招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 2004(7).
[2]熊飞. 1044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文教资料, 2005(36).
[3]郅利聪等.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分析报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6).
[4]谭淑新等.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社会科学论坛, 2006(2).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方法与途径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1]怎样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在文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年,现把文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归纳和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建立健全校系两级管理制度,推行校系班三级实施、以系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除学校、各系有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外,各班级还有负责学生心理状况的心理健康联络员,这些同学负责汇报班级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文山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下面简称中心)根据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安排专职心理辅导员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优势,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队伍
中心仅有专职教师3人,而全校的全日制学生有5000多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既要负责接待学生日常来访和咨询,又要承担一定的教学工作任务。如果仅仅靠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的深度和力度就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中心的指导下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社团(下面简称心协),心协在每年第一学期开始的时候面向全校新生公开纳新,吸取有志于协助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纳新结束后,心协定期举办新老会员经验交流座谈,中心组织教师对新成员进行培训,让新成员不仅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志向,还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知识及能力,把心协成员培养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实践表明,心协成员在中心开展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中心老师和心协同学以心理沙龙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5.25”宣传活动、心理讲座、团体心理辅导、小报、壁报等多种形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的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的各方面知识,让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深入学生的心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优化心理品质,提高学生心理自我保健能力。
四、举办校园心理剧表演大赛
校园心理剧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大胆尝试,也为校园文化注入新鲜的气流。我校每年十月都举办校园心理剧表演大赛,参赛代表队把大学生微妙的心理活动搬上舞台,通过最直观的形式,再现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矛盾冲突,帮助同学们感悟生活,学习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
五、举办心理电影赏析
心理电影赏析将心理与电影相融合,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走进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角色的心灵言语。旨在普及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承压能力,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深化学生对美的剖析和鉴赏能力,陶冶艺术情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我院把每年4月、10月定为“心理电影赏析月”,在赏析心理电影后,心理学老师组织观赏者进行讨论,对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与行为表现进行分析,揭示其内涵和启示,从而推动观赏者对自身认识,在别人的故事里解读自己的生命体验。最后从专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剧情,感受角色,对电影内容在心理学层面呈现的常识和规律进行深度探讨,并利用剧情对观赏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观赏者积极地思考,对于剧情和人物不断进行预测和判断,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健康素质得到提升。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
除节假日外,每周一到周五全天都有专职教师接待学生面谈咨询和信件咨询、邮件咨询,并开通心理咨询电话热线。近几年大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但实践证明多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始终否认自己有心理健康问题,自然也就不可能主动登门求医,倾诉自己的隐私[3]。为了弥补面对面心理咨询的不足,我院开通了心理咨询QQ、QQ群等网络咨询,每天上班时间都由中心的老师解答同学们在QQ、QQ群上提出的心理学问题,不仅可随时提供个体咨询,而且可以利用QQ群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七、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我院采用SCL90、16PF、UPI等量表为新生建立了心理档案。通过建档工作,指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和心理保健能力。指导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心理档案的数据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主动调整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逐步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人格[4]。建档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被动转为主动,中心的老师借助心理档案,迅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及成长环境,选择有效的方法和学生建立发展良好的辅导关系,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治航.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0).
[2]陈红.心理电影赏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3]陈笃钦.网络:大学生心理咨询新途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关键词]健美操;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全面发展
健美操是一种有氧运动,不光能强身健体还能舒缓心情,缓解压力,近些年,健美操作为一种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我国得到了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中学体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健美操作为一种活动内容多样,运动功效极强的项目,具有健身强体、医疗保健、娱乐休闲的功能。高中生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面临学业、青春期等方面困惑和烦恼,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理障碍和困惑,而健美操可以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帮助学生舒缓心情,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战胜障碍,获得发展。
一、健美操简介
健美操作为一种大众喜爱的体育项目,近些年得到推广和普及。它是以人体为对象,以健美为目标,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融体操、舞蹈和音乐为一体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是健身美体和陶冶情操的大众健身方式。健美操参与对象没有年龄限制,内容比较丰富多样,讲究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和多边形,有很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健美操一般分为竞技健美操和健身健美操。在我国高中教育阶段,近些年引进了健美操这项运动,并且一时间引发了健美操发展的新,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
二、健美操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
(一)敢于迎接挑战,提高自信心
体育运动需要身体条件和心理条件的协调配合。运动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和态度,会出现悲观失望和乐观积极的两种情况,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得学生的自信心受到考验。健美操是一套分解动作,由易到难,最后组合完成的运动项目。每完成一个分解动作就会让学生获得一份满足感和成就感,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但是他们又惧怕失败,不敢轻易挑战面对的困惑和难题。健美操作为一种表演性和表现性较强的运动项目,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在练习和表演健美操的时候,学生就是在挑战困难,挑战自我,长此以往学生面对困难的时候就会敢于面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受挫能力和自信心,也点燃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激情,挖掘了学生内在的潜能。
(二)学会调控情绪,疏导心情
高中生还处在青春期,他们的情绪波动很多,变化迅速而不持久,容易冲动,缺乏理智控制。高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和青春期成长中的各种烦恼,如果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疏导的话,有可能会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健美操由于集音乐、娱乐和舞蹈为一身,是在宽松和谐优美的环境下进行身体的调适和形体的动作变化,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热情得到点燃,学生的烦恼和困惑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得到释放,使得学生疲惫不堪的身心得到及时的放松。实践证明,经常参加健美操运动的学生容易形成积极乐观、勇往直前、坚定不移和开阔豁达的性格,这些足以说明,健美操可以促进高中生的情绪排泄和疏导,让他们积极地面对挫折和困难,乐观地生活和学习。
(三)实现情感升华,陶冶情操
健美操是一项审美活动和创造美的活动。在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人体美和艺术美,并通过美好的事物来感受道德和理智,进而陶冶情操,实现自身情感的升华。健美操是具有艺术性的运动项目,经常练习可以增强韵律感和节奏感,提高学生认识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以让学生通过赏析健美操来感受美好,体验真善美,以艺术的形式来诠释人类的品德和情感。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可以让人产生高尚的情操,实现情感的共鸣,健美操就可以实现这种美与德的转化。在开展健美操的活动中,学生之间的接触较多,肢体接触也比较频繁,甚至一些活动还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与合作。通过健美操活动,学生扩大了交际范围,加深了与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感悟到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健美操学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能力。
(四)提升运动机能,提高认知能力
健美操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学习难度系数较高,学习内容较多,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学习健美操的过程中,需要练习者集中精力,协调好各种感觉器官,有目的地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掌握运动要领的过程中既需要肌体的协调与配合,也需要思维和感知器官的整合,从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表象。实践证明,健美操可以提升高中生的运动技能和认识能力,改善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这些机能的提升不但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也都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
总之,健美操作为一种备受青睐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练习适当,健美操一定会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上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传统文化;心理健康;思想传承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具有广泛的内涵,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与习惯。1何为传统文化?具体来讲,指的是在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个民族保留的稳定形态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由思想家提炼出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结构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国民品性、伦理观念、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2
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大量中华民族的心理习俗。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很多历史承续和积淀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心理智慧,支配、指引和解释着人们的日常心理生活和日常活动。3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学科体系,但却是丰富多彩的,有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观点和思想文化,为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思想
儒家文化重视人格和对个人道德的培养,塑造了独立、自主、自强、自尊的理想人格,强调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注重意志品质的锻炼,为个人设定了自强不息、积极进取、追求崇高的人生目标,提倡通过效法天道、自强不息来实现自我价值。孔子提出:“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见贤思齐”,要通过内省认识真实的自我,加强对自我修养的反思和自我调控。4孟子在《告子下》中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法家注重培养良好的法制和纪律意识。商鞅在《字分》中强调:“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明确指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必须加强对民众的“法治”教育,凡不符合法令的言论,不听;不符合法令的行为,不赞扬;不符合法令的事情,不做。作为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吸取了前期法家的诚信观念,崇尚信,宣扬信。诚信是法家思想最突出的特点,“立法禁、重执守、信赏罚”,在古代法家诚信思想中,已经出现了现代法治精神的雏形。
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要求人们尊重自然,在自然规律的指引下积极改造自然。道家思想要求人们要淡泊名利、清心寡欲,待人要不骄不躁、诚恳谦虚。“厚德载物,上善若水”,体现出道家处世平和、宽容、自然的态度。道家另一个积极的思想原则是虚其心,道就是虚,去除心中的念想和心事就是快乐,把心放空,才能体验生命的乐趣,虚心方能容物,虚心方能容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人民对贪欲的异化越来越明显,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比如典型的焦虑症,就是由于紧张、忧虑、恐惧等生活感受交织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还有常见的心理疾病忧郁症,表现为人们某种生活欲望受挫的失落反应。只要在生活中不过分苛求,不抱过多的不实际的期望,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境,从而不会不会再自寻烦恼,更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心理障碍。5
墨家思想的精华是其“兼爱”精神,所谓兼爱,就是强调人们具有“兼相爱, 交相利”的社会思想,通过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宽容和互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墨子主张“使天下兼相爱”,“兼爱”是对儒家“仁”的发展,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起于人与人不相爱,臣与子不孝,君与父不慈,直至盗贼之害人,都是互不相爱的结果。
二、传统文化思想在心理健康中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文化对于心理咨询的方法、过程和效果存在一定的影响,尤其表现在心理治疗的过程或效果上,6中国人所呈现的“个人为中心的边缘型心理调节模式”,对人的心理调节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方式。7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积极的内容都涉及到心理健康,把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利用人们熟悉的心理调节模式,来改变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对提高我国人口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自强精神塑造健康人格
自强不息、刚健有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优秀的精神内涵,在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一直注重对子女的自强精神教育,也成为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强精神对促进个体人格的独立和道德品质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自强可以立志,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摒弃消极、颓丧、痛苦、沉沦等心理因素。志向和抱负是人学习生活中强大的精神支柱,在建立个人理想的基础上,锻炼勤劳、勇敢、坚强的心理品质,梳理个人奋斗的理想和目标,总是能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状态,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困难,始终能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使自己拥有旺盛的精力,让生活充满乐趣。
其次,自强不息还可以使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具备挑战精神,克服自卑感,让自己的心情能够处在一种适度的紧张之中,保证自己的心身健康。一旦缺乏自强精神,人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如果长期以往,甚至可能出现极度自疚和自责的情况,这对人的心身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最后,自不息是自信心建立的基础。只有建立了自信,才能使人克服退缩和畏惧心理,不会妄自菲薄,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抵制因失败情绪产生的压抑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人的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只有通过理想和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才会有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健康的人格,减少心理上的压力,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以自律和自省意识调控自我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的。也就是说,人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和模仿他人时,会为自己建立一个榜样。环境在这种社会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促进人的社会行为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自律和自省意识,强调的就是法制意识和纪律意识,要求社会公民遵守法制和纪律,注重自我行为的学习,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法家的“法治”教育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的内省方法,对借助外部环境,通过内心内心的调整,起到调节自我行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自我检查思想是进行自我检定、探究自我深层心理的有效思维方法。如果能用正确的道德规范反省自己,学习和模仿身边优秀的个体,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就能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问题。
(三)以宽容心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在面对面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个体可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在人际交往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人际关系一经建立,一定会被个体直接体验到。如果在心理上距离趋近,个体会感到心情舒畅,相反,如果有矛盾和冲突,则会感到孤立和抑郁。美国学者舒茨曾以人际需要为主线,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三维理论。三维理论认为,社会个体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在这三种需要中,最基础的是包容需要。也就是说,与他人接触、交往、相容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对于强调个性的现代人来说,交往中的包容心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庸之道”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中非常重视的内容,强调心胸豁达, 要求人们能够懂得自我解脱,从而维持心理的一种平衡状态,保持自我内心世界的稳定。随着生活压力的与日俱增,中庸思想日益突凸出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对现代人来说,学会把握自己的内心世界,能够及时控制外界的各种刺激,及时控制和调节,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
我国传统文化特别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强调“兼爱”“包容”“和合”等思想。强大的包容思想,也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从未发生中断的基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等思想,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恒爱之,敬人者恒敬之。”在人际交往中,应该时常怀有仁爱之心、宽容之心,像爱自己一样爱别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人,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宽容和宽恕,才会实现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
传统文化中新旧交融的特质,使得其不仅仅是“过去的文化”,更影响和预示着未来。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代代延续的,在这种发展与延续当中时时发生着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交融。8在心理健康中引入传统文化思想,不仅对提高当代人的心理健康素质很有帮助,从更深的层面来讲,对丰富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思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1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页。
2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3罗鸣春、苏丹、孟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传承的四个途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7~12页。
4杨伯峻译著:《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80页。
5巢传宣:《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健康》,《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第61页。
6Sue D, Sue D W, Sue S. Understanding Abnormal behavior. New York: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0:5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