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1 17:13: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历史专题笔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中历史 新课改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3.024
历史学科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建构及其学业进度都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学史明志”,高中历史所系统呈现的古今中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当下人们社会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财富,有利于促成学生形成更健全的人生价值取向。因此,关于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析,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课题。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推出,如何更好地让学生具备学习历史的愿望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的发展,便成为了当下高中历史教师面临的课题。因此,笔者本次论述,将从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把控、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有效教学策略的采用,以及对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等层面出发,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析。
一、熟悉教材,注重不同知识间的联系
随着新型课程标准的实施,当下的高中历史教材由以往的“通史”教材变为了当下的“专题史”教材,这种教材结构一方面打破了以往以时间为线索的编排模式,更加注重不同板块知识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学生对不同历史事件时间建构上的困难。
因此,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充分探索,注重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建构起知识的时间脉络。当下的“专题史”编排模式,分设了“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几本必修及选修教材,这便要求教师不仅要将同一主题下的不同知识进行对比联系,还要注重对不同主题下的前后知识的关联性。比如在美国的革命史中,其“独立战争”和“联邦宪法的制定”本是两个密切相关的事件,然而前者被放入到了必修教材,后者被放入到了选修板块,这便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这二者的联系分析;同样,在必修Ⅰ教材中,“”跳跃了时间跨度紧编在了“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而时间点本位于二者中间的“”则被放入最后一个单元。为此,教师应该注重对相关知识脉络的梳理,避免学生产生时间顺序的错乱。
二、承认学生主体地位,鼓励探究式学习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多数教师热衷于单向对学生传递知识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即“教师讲课,学生笔记,课下背诵”。在这种课堂当中,教师占据着绝对的主体地位,学生则成为了无主见、无思想、无反馈的“应试机器”。如此,既不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学习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实现高中历史本该能够带给学生的价值启发。
因此,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以“学生本位”理念,作为自己的教学指导,鼓励学生多加进行自主或合作模式的探究式学习。比如,在学习古希腊民主政治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题:古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和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要求的“民主”有何不同?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时期,我国正处在什么朝代?为什么他们能够在那一时期,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民主”而我们不能?通过此类问题的设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思考,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实现“头脑风暴”。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应该由以往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
三、运用相关策略,调动学生兴趣
根据笔者的教学询问,不少学生都将高中历史与“枯燥”挂上了钩,庞大的知识体系、大量的记忆背诵、单调的课堂讲授,此类要素正消磨着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采取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这也是对新课改下“学生本位”理念的一次变现,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入手,帮助其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学习《中国民生百年变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自愿展示父母、祖辈的老照片或者老物件,或者请学生在课堂中交流分享其所知道的父母祖辈的生活情景;在学习西周的“宗法制”时,可以询问学生:“你们家中有族谱吗?家族成员关系是怎么样的?祭祖时有何传统?”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历史教学增添“故事”色彩,历史学科本身便具备着浓厚的故事性和文学性,相应的典故或者人物传记,皆能调动学生兴趣。
四、重视学生历史情感的培养
历史学科的意义不在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在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历史价值观的传递。传统的历史课堂中,教师的教学重点皆放在了刻板的知识点上,忽视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
新课改下,教师应该要传递出历史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了解相应的“全球史观”“近代史观”以及“文明史观”等历史学观点;引导学生体会历史记载过程的“辩证性”“相对真实性”等特质;引导学生对不同的史料进行运用和提炼;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历史学科规律和相关历史要素的内在联系。
比如,在讲授北宋社会经济状况时,依据《清明上河图》这一插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不少店铺外都挂有“招牌”“幌子”。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高中历史课堂;应用
多媒体技术即以数字化为基础,将图形图像、文字、动画、声音、视频图像等多种载体相整合,通过计算机进行处理、控制与现实的过程,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多媒体技术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基于多媒体强大的交互能力以及全面的媒体表现力等优势,在教学领域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能够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构建起一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氛围,可以起到活跃教学气氛,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那么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呢?
一、引出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
在开展教学前,教师一般先要为学生介绍本册教材教学的内容和含义,概括整体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的线索,并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提出相应的学习与笔记方法,这就称之为导言课,导言课与其他的教学内容不同,有着一定的理解难度和理论高度,在开展导言课时,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相关的新知识,对于教学目标也不了解,也不明确不同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这就给导言课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而利用多媒体技术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如,在开展《中国近代史》上册的导言课时,为了优化教学效果,需要向学生介绍大概的近代史知识,学生经过了初中阶段的学习,对于中国近代史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此时,便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其中,使用图片和音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出一些关于、、八国联军侵华等相关的信息,再尝试让学生来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大概的复述,并分析这些事件的影响,待学生分析完成后,再利用多媒体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既具有趣味性,又一目了然。
二、利用多媒体优化内堂内容,营造出趣味性的教学氛围
在历史教学课堂中,单一传授知识的课程较少,大多数的课程都是综合性的课程,在整个课程的传授中,教师常常要完成新知识讲解、复习巩固、检查测评等多种教学任务,这种课程是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教学类型。为了优化教学的效果,即可将多媒体课件穿插在教学课堂中,为此,在上课前,教师必须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尤其是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设计,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层次差异设计好针对性的课件,这种课件不仅需要反映出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思想,还应用要起到启发思维、设疑激趣、创设情景的作用,在教学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与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来优化多媒体课件。
如,在讲授《中日》一课时,就可以将战火燃烧的动画、具有震撼力的交响音乐、中华民族奋力抗敌的图片融入多媒体课件中,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创设出一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权、勇敢反抗的教学氛围。这样,就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开展复习课,强化学生记忆
复习课是高中历史课堂的重要组成内容,开展复习课能够促进学生已有知识的结构化与系统化,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与巩固知识,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种课型的分类较多,包括单元总结复习课、考试复习课、单元阶段复习课、专题复习课等等,复习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开展复习课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三次科技革命》的复习课时,就可以先使用影视资料来向学生展示出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待学生观看完材料之后,在展现出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表格图,教师则根据表格图向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由师生共同来完成表格,样就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独立性、创造性的思维,也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四、利用多媒体开展参与性活动,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开展各类专题探究活动、制作活动、辩论活动等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动脑、动手与社会实践能力,利用多媒体开展这类活动,就可以很好的优化活动的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寻访自己身边的历史与文化资源,将其拍摄成图片或者视频,制作为PPT课件,在课堂中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言,最后由大家投票选择其中的优胜作品,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的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达到活动课的开设效果。
当然,多媒体技术虽然有着很多的优势,但是并不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度”,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席云.浅析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2(05).
[2]魏德才.高中历史教学应该吸纳史学研究的新成果[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9).
在认真翻阅研究了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历史与社会》的基础上,并与初中同行及学生了解具体情况,同时结合自己工作以来带高一新生的感受,对初中学情进行力所能及的整理与分析,我认为初中生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其一,兴趣多元,知识面相对较广,个性活泼;其二,知识基础薄弱,缺乏系统性,停留在感性初期。最为重要的是初中学生缺乏高中新教材预设的基础知识;其三,学习能力较低,主动探求积极性不够。历史学科必备能力,诸如如归纳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基于鉴别、鉴赏之上的历史评价能力,基于历史理解之上的历史学科阅读能力,还有处于核心地位的历史思维能力,初中极少要求。思维的深度、广度和严谨度都很匮乏。从进入高中后的初期学习看,学生基本停留在翻书找答案的简单学习阶段;其四,学习习惯较差,“要、等、靠”思想明显。由于体制原因,从学校到老师、学生对于历史学科普遍不重视。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似乎与历史学科“绝缘”,几年下来便没了预复习的意识和习惯。课堂操作一般为“师说生抄结合划道道”,学生看似跟着老师在转,其实学习比较浮躁,对难一点的问题不愿深究,有畏难情绪。甚至每遇有考试难题便抛出“老师没讲”、“老师没总结”、“老师没让记”等无数条“充分” 理由以释然了事。
2.历史学科初高中教学衔接的思路与对策
21 加快实现高中历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转变是大前提
处于课程改革及实际教学的需要,新课程培训和新课程标准学习仍在积极进行着,但事实上课堂教学“涛声依旧”,“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的想象仍然严重且明显,新理念与教学实践并未真正结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才能较好地进行初高中的衔接和进一步开展高中历史教学。
22 遵照课程特点,大胆打破教材编排,低起点处理教学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对事物特点的总结是为了研究该事务的本质特性,高中历史学科上述特点是客观的,是实际教学中无法回避的,因此遵照其特点,才能把握其规律。另外由于初中生知识储备上的欠缺和高中新教材专题模式的编排,给实际教学带来不少困难和问题,这就要求老师要对对教材进行大胆取舍,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教材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只是一种重要资源,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有经验教师应根据高中教学实践及课程需要,可以对照高中必修教材的模块和专题结构,对相应的初中教材内容进行了比对、整理,并找出衔接点。
23 注重学法引导,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第一,上好第一印象课,重塑历史学科价值与地位,进而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做好铺垫。初中历史课是以“社会”课或“历史与社会”的角色出现的,历史学科对初中生而言就是个很模糊概念。因此第一堂课,就是实实在在高中历史印象课,有人称其为“洗脑课”,通过第一课一是让学生初步明确高中历史学科的地位,改变其传统观念;二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历史的要求和学好历史的基本方法,为其接下来的历史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指导和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要的指导并要求学生做到预习在先,包括文字、图片、表格,还配有知识连接和资料卡片,预习时都要关注。通过预习让学生发现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以备听课时特 别关注;同样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听课,要求学生要做到眼、脑、手、口并用,既要认真听课,注意老师是怎样提出问题的,又是以怎样的思路、方法、步骤来解决问题的,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又要及时作好笔记;必不可少的环节还包括,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所谓“趁热打铁”,学过即习,方为及时。
第三,引导学生掌握一般历史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对刚入高中的学生尤为重要,有助于其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事实表明,初中生喜欢也习惯了死记硬背,不注重理解、分析、推理和归纳。高一新生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状态非得待以时日,这就要求老师务必要及时引导。交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角度及评价认知的大致理念,供其模糊的习惯并模糊的使用,即量的积累和初步尝试。有了恰当适宜的方法,势必将加快初中生适应高中学习,并可能会受益终身。
一
备考,不应该到了高三才被提上日程,教师应该从高一新生刚入学便开始着手这个工作,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夯实了,才能构建高中历史这一学科的高楼大厦。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师引领学生了解高中历史教材所涉及的范围和领域(包括必修和选修),以及教材设置不同于初中的特点,从而在正规学习开始前,让学生有比较充分的心理准备。
第二,引导学生掌握必修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教师要检查学生背诵朝代顺序、起止时间和大事年表的情况。
第四,课后习题要努力向高考靠拢,特别要注意题目的质量,不求多,但求精,如果学生基础较好,那么建议从高一开始便做高考真题,培养学生面对高考题时的熟悉感及应变力。
第五,督促学生做笔记,每堂课都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每一章,每本书都要求学生列出提纲,很好地梳理历史线索。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就是说,“蓝”是教材,而“青”是学生于宏观处对教材内容的“俯视”,从而明晰所学内容到底在高中历史课中占据怎样的地位,如此一来到了高三,学生便能大体上做到纲举目张。
第六,因为高中历史教材设置是专题式教学,同初中通史有很大差异,所以,在进行必修教材学习前,甚至与专题教学同步,开设通史课程,可能短期内学生负担较重,而且需要教师有更强的知识驾驭能力,但是从长远看,这是完善高中历史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
第七,历史活动课必须开设,并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各种类型的史料,让学生在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的基础上,拓宽知识面,活跃思维,培养历史辨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这对应对高考答题有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建议学生多读书,如历史传奇、人物传记等,拓宽眼界,这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述能力很重要。“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二
经过高一、高二的系统学习,到了高三更关键,但若以前的基础扎实,走上“战斗前线”的师生便会多一份从容和淡定。但是更需要看到,这一年是对前两年学习的重新归纳总结和提升,稍有闪失,便会在千军万马的“厮杀”中前功尽弃。下面我谈谈对高三复习教学的认识。
第一,进入高三的第一件事便是师生都要“自查”,学生要总结自己在必修和选修部分哪个模块学得不好,教师要反思自己在前两年的教学环节中遗漏了什么,哪部分讲解得不够透彻,学生存在的哪些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如此,师生都找出自己的不足,才能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做到“对症下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第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虽然考试说明是专题设置,但它更强调同一时期各种模块的衔接,比如“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中的“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变化”,与“中国古代经济政策”中明清“海禁”、“闭关锁国”“资本主义萌芽”,乃至“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的“明清科技成就”、“明清小说”等都有密切联系,这就是说,看似专题,实则更注重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后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三复习过程中,帮助学生针对每个考点都构筑一个“十字架”,即古今中外与此相关的一些知识点,尽量都要提及。
高考题的难度正在于此,虽然考点不变,但是其切入的角度“千变万化”,比如说2013年全国II卷的第31题,考的是文化部举办“从猿到人”展览会的目的,而答案设置却涉及巩固政权的手段,也就是说,是政治史和文化史的结合,还可以说是政治学科对历史学科的渗透,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近年来,各地高考从历史地图切入命题的频率较高,这体现了地理学科对历史学科的渗透,加强历史地图教学,也是迫切要求。
地图是进行情景再现的比较直接的手段,应用历史的思维读图,比如,读出地图是哪个时间段、哪个国家或朝代的版图,读出这个特定时空所反映的重大信息,比如说行政建制、经济政策、文化特色等――这是对学生思维的拓展,更是对学生“显性知识”(地图表面上看出来的)和“隐形知识”(需要对地图成因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的)适时转换的能力培养,可以说此举也是“功在千秋”。
第四,高考真题依然不能放松,教师要研究、领悟其中的方向和反馈出来的精神内核,并且努力把研究出来的东西运用、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而学生则要继续做高考题,甚至教师可以规定时间,让学生反复训练检验,直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和答题能力。当然,只做题还不行,更要反思答案为什么是这个,为什么会做错,这个考点跟教材有什么联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研究性学习
随着新一轮的中学课程改革浪潮的涌来,广西也加快了推行新课改的脚步。翻阅新课改的中学历史教材,我们发现历史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教材不再按照以往的通史体例编写,而是按专题史的方式进行编排,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以专题的方式集中展示。这样的新教材,主题突出,条理鲜明,而且各单元内容之间存在着较好的逻辑联系。新课改在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前提下,突出了增强启发性、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特点。
面对势在必行的新课改,我们该如何去适应呢?面对新课改的浪潮,我们的教学该怎么办?现在已经有些学者提出诸多新教学模式以适应新课改,笔者认为其中最能适应新课改教学情况的,莫过于研究性学习模式了,本文即是笔者根据自己在教学当中所试行的小组课题研究式教学方法来讨论研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当中推行所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便与同行交流。
我们都知道,一个好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对学生“授之以鱼”,更应该“授之以渔”,特别是教会终身学习的方法。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教学”。
“教学”的定义,在《教育大辞典》里的解释是:“教学”是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其特点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在这个定义当中,教学是师生双方教与学的共同活动,换言之,教学的过程必须讲究师生互动。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
以中学历史教学为例,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一种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按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讲述,重在交代事件、人物、过程,或交代历史发展的演变,学生则在讲台下听讲或是做笔记。这种模式是司空见惯的,甚至大学课堂也是如此。但我们也发现其中弊病很多,最典型的就是这样的讲述法教学模式更多时候是教师唱独角戏,以课堂为中心,进行填鸭式灌输教学,而学生则成为课堂教学的配角,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更谈不上喜欢历史课程,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这个教学要求更是相差甚远。
当然,对于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做法,因不同的课程内容而有所不同,其形式自然也难以言尽。就笔者所从事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而言,笔者认为,要适应新课改的需要,采用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要想在新课改的浪潮面前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新要求,除了要苦练教学基本功,即尽量用好教材,把教材现有的专题知识内容线索理清理顺,按照课标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宏观上的整合和设计,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图片、资料等进行辅助教学。更重要的是,在教学当中把研究性学习方法引入课堂,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当中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推行“社会即课堂”的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通过系列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开展研究的兴趣,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有学习小组指出江南是水乡,物产丰饶,是稻作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适合水稻种植,水利灌溉发达。加上大量北方人口自东晋以来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他们还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来说明江南地区人口的增加与北方人口南迁的关系。
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在学生心得体会当中,都表达了他们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喜爱。因为在小组研究过程当中,他们不仅学会了自主思考、自主解决问题,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学会了分享与奉献。笔者认为,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际上就是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潜能的过程,它可以极大地释放学生探究现实世界的主观积极性,极大地发挥学生的巨大潜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独立思考与自由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在教学的总结阶段里,教师回顾各个小组的研究报告后,再次引导学生总结出这样一个历史信息:江南是大自然的造就,更是北方人口南迁开发的结果。江南区域自洞庭湖东扩、东移最后减缩至太湖流域,其历程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区东移南迁的过程,也是中国经济重心区不断变迁的结果。教师需要的是引导学生从江南的历史变迁当中归纳出中国四千多年来经济重心区的演变轨迹,也就是从江南个案的研究,提升到一个古代经济重心区整体性东移南迁的过程的研究。
总之,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当中,课题的选择必须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结合起来,而且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与讲的过程当中发展其创新思维。另外,教师的角色要从知识的传播者转变成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及时把握学生的讨论动态,给予宏观调控,防止可能出现的放任自流,并因势利导,相机点拨,这样才能真正确保研究不偏题。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如何强化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培养,把夯实基础和探究创新很好地统一起来,这仍需要不断地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筱玮.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透视研究性学习.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钟启泉.研究性学习理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耶克斯---多德逊定律”, 历史教学,学习动机,学习效果
在新时代,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在基础教育中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因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也就成了众多教师与学生的努力方向。“耶克斯---多德逊定律”较为详尽的论述了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与学习任务的关系,为历史教学指出了一条新路子。
一、“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关于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关系的论述
长期以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就认识到了,情绪对人的心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凡是复杂困难的工作,在工作程序上必定含有多种因素的交互配合的关系,如果心理压力过高,思考稍有疏忽,就难免忙中出错。简单工作多属重复性的活动,此种活动日久便会形成自动化的连锁功能,至此地步,不须认知思考,若有心理压力存在,不但不致影响自动化功能的进步,反而有可能使自动化的速度提升。但是这种认识一直没有形成体系。
1909,心理学家耶克斯(R.M Yerkes)与多德逊(J.D Dodson)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动机水平、工作难度与学习效果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图1所示),这被称为耶克斯-多德森定律(Yerkes-Dodson law)。
耶克斯和多德逊认为人的意志行动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激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愿望和意图,是引起人的行动的内部原因和推动力量。人的任何意志都存在着动机激活水平和行为效率之间的关系。动机激活水平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对行为效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会产生阻碍作用。
在学习中,他们认为学习动机存在一个动机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佳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因学习者的个性、课题性质、课题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变化。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改变。一般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
图1 学习效果、任务难易程度与动机水平关系图
总的说来,若要维持最佳的学习效果,学习动机与任务的难易程度呈反相关的趋势。即对于难度较小的学习任务,若要维持最佳的学习效果,就得需要最大的学习动机;而对于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若要维持最佳的学习效果,则需要较小的学习动机;对于中等难度的学习任务,需要的学习动机为中等。
二、“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对历史教学的启示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对此,笔者根据“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得出了一些对普通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耶克斯――多德逊”定律,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不管是何种性质的学习任务,都必须要有相当的动机水平。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此如下一些方法我们可以借鉴。
1.合理运用历史故事与历史。
2.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选择多种教学工具和教法。
3.活动中提高学生兴趣。
4. 分层进行,培养学生的能力。由于高中生禀赋、家庭条件、知识基础各不相同,因而他们在学习上必然会产生差异。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学时,教师就必须进行分层教学。
(二)根据不同性质的学习任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高中生的历史学习任务的从难易程度上可以分为简单的任务、复杂的任务和中等程度的难度;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有将其分为知识与能力类、过程与方法类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类。但是,根据“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各种教学任务所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所需要的学习动机水平是不一样的。对此,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教学任务。
1.知识与能力类。“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三)灵活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一方面,具有巩固功能,即通过作业练习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另一方面,具有检测功能,即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情况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作进一步的教学安排。因此,家庭作业一直以来作为教师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对家庭作业必须讲究。高中生学生历史作业的生成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第一,课堂教师布置的统一作业;第二,学生在社会调查基础上撰写的论文、调查报告;第三,学生课余时间制作的历史模型、编绘的历史图表及历史课件;第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历史的重点、疑点问题的探讨与进一步学习过程中的笔记、体会及总结报告以及对历史专题问题提出的见解与看法等。总之,家庭作业的布置必须多元化。
(四)把握教学工具与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水平同教学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充分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有利于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不管是对于何种性质的学生学习任务,多元化的教学工具与教学形式都是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
1.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的历史教材。历史教材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2.教师、家庭与社区三者相结合。第一,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第二,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的历史和社会的变迁,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第三,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源等。
3.多种资料同时采用。第一,图书馆中涉及历史课程资源的主要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充分利用图书馆,对历史教学具有积极作用。第二,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第三,历史遗存包括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第四,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和进行远程教育等。
总之,“耶克斯――多德逊”定律为新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提供了一套思路。通过把握学习任务性质与学习动机、学习效果间的关系构建起高中历史课堂的“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高中历史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大昌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必修一、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关键词:历史教学;过程;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241-01
新一轮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其突出的特征之一是教材文本体系的更改,从内容上体现了中学历史教学的延续性,从结构上体现了历史探究的发展性。这种极具前瞻的历史学结构体系对于教师本身来讲,是一种挑战和跨越,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个人认为,三者的关系是:“过程与方法”是“渔”――工具和手段,“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鱼”――目标和结果。新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与此前的教学大纲要求,最为突出的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一、“过程与方法”的核心:自主与探究
如上文所述,教学中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其完成高中学业的基础,高中历史学业模块的设置,既有必修课,又有选修课,在教材的编写中,已经注意到初高中知识的连贯性,在模块学习的时候,可以指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应该自行查阅初中通史部分,同时,在教材附录部分,附有相关的互联网网址,可供登录浏览。通过初高中教材、网络以及有效的其他资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史实的来龙去脉,做一些必要的笔记和心得体会,大体上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着对历史的探究,有利于使学生将感性知识提升为理性知识,探究的领域可以不拘一格,就学生个体而言,根据其差异性,有的放矢,指导学生既可以探究历史学习方法,也可以探究某些历史规律,或者是特定的历史专题。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自我审视的过程,通过探究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与探究,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起到了从学习的自觉、自律延伸到自我启蒙的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文本解读,结构思维
在学生的自主与探究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在如何自主学习、如何探究历史方面存在着很多的困惑,这实际上是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问题。历史教材和诸多的课外读物相比,教材要求的是精度,而非泛读。如何精读教材,这就涉及到文本的解读技巧,首先要教会学生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许多课外读物喜欢炫耀式的向读者介绍许许多多的思维方法(有化整为零兜售之嫌)。其实,结合时下大多数人的思维习惯,特别是电子产品的程序和使用习惯,把这一些最朴素的、最常用的思维和结构――既树状目录结构,通俗一点讲就是菜单,用在解读文本是,很容易解除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障碍。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先对教材文本结构解读做示范讲解大约一学期,第二学期起,则鼓励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的精读和知识结构的编写。以此教法,确实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落实我们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过程与方法”的方式:良好的互动氛围
主体的学和辅助教,二者之间的有机衔接,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显然课堂是主要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必要的手段。在时下先进的教学仪器辅助下,教育主管部门动辄要求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并非大部分的课堂都要用多媒体,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新生代对于多媒体的熟悉程度早已耳熟能详,固定的字库、powerpoint简单的幻灯效果,实际上容易引发学生的视觉疲劳。教学的受众是学生,常变常新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讲,应该注重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课堂引导与课外解惑相结合,在可能的情况下,创建一些贴吧、QQ群,撰写一些博客文章,也是一种很不错的互动交流方式。
四、“过程与方法”的感悟:保持独立性原则
听了这个报道之后,有人哈哈一笑,有人一声叹息,我倒希望我们文科同学能静下心来想一想:高考,历史到底考什么?
我们先来做两道题。
第一题: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 )。
A.大禹 B.郑国 C.李冰 D.王景
我想会有90%甚至100%的同学都会给出正确的选项C,因为这是出自某地初中考试试卷。
第二题: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这个题的正确答案是C,这个题可能只有50%或者更少的同学能做出正确的选项。这个题选自2013年辽宁高考历史试题。
通过这两道题的比较,我们就会清楚了解,历史高考,考查的已不是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简单记忆,考查的是学生的史学素养,即以一定的史观为指导,分析、阐述、评价人类文明长河中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并根据历史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出自己正确认识。
简言之,就是阅读史料,再现史实,进行史论。
那么,现在,文科同学们,你是否还认为:历史就是简单的死记硬背?历史很简单?少用点儿时间?考前背背就可以了?
即便是高三的文科生,仍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这样认为的。有的甚至在高考后仍然不能明白,仍然认为老师教的,就应该是考的,考的就应是老师教的。
事实上,我们的历史课,不是也不可能是在教你考试的内容,而是在训练你的历史思维,积淀你的史学素养。
所以,我希望我们的文科生在探讨历史的学习方法之前,请先转变你的“史观”。
如果你转变了,我们再来一起探讨高中历史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
一、明确课标与考点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课标与考点,这是老师的事,实则不然。高三的每一名同学都应该熟悉课标与考点,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具体方法有两个:一个是来自老师在课件中的展示,一个是来自教辅材料。
二、习惯的坚持
最常规的往往是最重要的。在历史学习中,预习――笔记――思考――温习这些最基本的学习环节,其实是学习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学习方法。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些环节不应在一节课、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坚持,而要真正成为你的学习习惯。具体操作中要做到:
(1)预习要明确重点、难点、疑点(可以自己分析,也可以借助于教辅)。
(2)笔记要记要点、补充、提纲(课堂学会速记,简记)。
(3)思考是理解和提高,还要积极组织语言表达(课堂发言要积极)。
(4)温习是夯实、巩固和提升(课后整理笔记,完成作业部分)。
三、构建体系――注重主干
历史不是碎的,历史是完整的。很多学生,下了很多功夫,背了很多,结果一团乱。如果你能稍一加工,历史知识就会如下图1一样。
如果每一课、每一单元、每一专题,你都能够通过整合,在头脑中构建起知识网络,那么,在面对考题,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时候,你就会轻松很多。
四、学会阅读
现在历史的每一道高考题都是一个材料解析题,对史料的阅读与解析就是解题的关键。虽然我们每天都在阅读,可大多数阅读都属于快速浏览,疲于应对。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往往是读了一遍,直接作答,而没有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切入点,中心思想,考查目的和有效信息。而这些又是史料解析必不可少的步骤。建议同学们在日常的史料阅读中,按照步骤解析史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你的史料解析能力一定会有大的提升。
五、同伴互述――历史知识记忆与表达训练的好方法
文科生的魅力就在于博闻强记,侃侃而谈。然而,这往往也是令文科生最头疼的。这里我给同学们推荐一种方法,就是同伴互述。
你给同伴讲述历史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史实再现、理解、加工,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的完整过程,对同伴而言则是倾听、理解、点评、记忆的过程。而且,同伴之间还可以互动,减缓记忆的枯燥与疲劳。这可是说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