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1 17:13: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

第1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选择;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2-0010-01

为了展示常州市高中在学校办学思想和核心价值观统摄下所形成的教学特色,引导高中教师研究如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加深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深化高中课程改革,促进高中教育的良性高位运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围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成性教学研究”这一主题开展了“八所高中联校主题教研活动”,以“同题异构”的方式开设了研究课“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在完成本课内容的教学以后,针对本次教研活动,结合活动主题,作如下研究。

一、对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

(1)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一词是由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的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的,核心素养体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引人关注。教育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组首席专家朱明光教授指出,所谓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2)什么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四者之间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政治特级教师方培君教授在谈到2015年上海高考文科状元刘逸冲同学为什么选择加试政治时,给出了刘逸冲同学的回答:“出于政治学科对于社会现象的理解与分析、思维上的锻炼,有挑战性;出于对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兴趣”“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分析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思维模式,不再仅仅看到 ‘是什么’,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分析为什么和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聪明’,且慢慢从纯粹的观察者逐渐进入到参与者甚至小决策者”。由刘逸冲同学的回答可以清晰地认识到:作为将来中国社会公民的学生来说,思想政治课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核心价值来看,这是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功能来看,这是一门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这是一门培养公民思想政治素养的课程。

二、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1)在情境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培养有立场、有理想的中国公民,关系着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决定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方向。政治认同教育既是促进高中生政治社会化的需要,也是达成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需要。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后创设了“公平之意”“公平之重”“公平之路”“公平之伴”四个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构建基于政治认同的教育内容,如“共享发展”“两会热点”“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个税改革”等,促使学生在形成一定政治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从而坚定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政治信念。

(2)在问题探究中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培养有思想、有理智的中国公民,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的主观要求;法治意识:培养有自尊、守规则的中国公民,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理性精神的培育需要多管齐下,其中,尤其需要从这两方面着力: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够坚持以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分析各种现象,防止孤立地、僵化地、片面地看待问题; 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重逻辑、讲规则的意识。在本节课“公平之路”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视频展示了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相关新闻报道,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直面现实:概括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扩大的具体表现”“追根溯源:了解国民收入分配的过程”“出谋划策:谈谈你对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的解决措施”的三个环节。一事一议,引导学生理性思辨,以合作探究的形式来诠释深奥的经济道理,引领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氛围营造中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公共参与:培养有担当、有情怀的中国公民,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和行为表现。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始终融入了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创建情景、营造有利于学生“亲历政治”的课堂氛围。在“公平之路”环节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中更是设计了“模拟提案”环节,鼓励学生就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交自己的“议案”。

三、结束语

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已经扑面而来,要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获得终身受益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任重而道远。作为政治教师,应对国家政治生活基本要义做出理性的把握,并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和理性的态度触摸社会的政治脉搏,进而培养其独立的辨析能力、理性的爱国精神,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就一定能够实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伟愿景。

参考文献:

第2篇

代礼仪

安徽省霍山县下符桥镇地税希望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在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英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在形成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推及到核心素养方面,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灵动课堂核心素养

所谓的灵动课堂早在《说文解字》中就已有解释,灵动主要是是指有灵气,灵活。推及到课堂教学之中,则指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能够灵活地运用教材、教学方式、教学方式等,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灵活多变且极具吸引力的课堂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获得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灵动课堂从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同时,新课改还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的英语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等。在本文中,主要立足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构建来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运用情境,培养语言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一般会按照教材内容向学生讲述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学生在知识灌输中是难以有效掌握英语该门语言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而沟通语言与教材的一大有利工具则是情境。由此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的时候,可以创设生动有趣的交际情境,并将所要讲述的知识纳入到该情境之中,如此学生可以为情境所吸引,自主地走进情境、理解情境,在情境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我在组织有关happy birthday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会直接创设两个情境:一是庆祝生日,一是商场购物,为学生提供背景:陈杰要过生日了,为了庆祝她的生日,同学们一起来到超市购买礼物和食材。

我会在购物情境中为学生呈现商店、商品名称的单词,如此学生可以结合已学到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自主地选择所要购买的商品,并进行购物交流。如此,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的语言知识,还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对话交流,与此同时,在购物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购物意识和合理消费意识,将德育渗透其中,以此实现语言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

二、手段多样,培养思维品质

纵观我们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单元或每一话题中都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这就需要广大的英语教师善于深挖教材中所蕴含的知识性、思想性的内容,并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借助人文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其思维具有批判性和独创性。

比如,在教学生angry这一单词的时候,除了将其“生气”的内涵呈现在学生面前之外,还会引导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平常自己与小伙伴或父母生气的时候,会怎么做呢?自己这样做之后对自身或者他人有什么影响呢?有的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就自己亲历的一件小事畅所欲言,不少学生在说完自己的经历之后都说当时生气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幼稚,而且很不应该,生气的时候不经意间做出的一个动作或者说出的一句话是很伤人的,对此不少学生说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要学会冷静,不能随随便便生气,要理性对事情进行理性的思考。如此,由单词的讲解延伸到生活小事,学生可以在理性地分析生活小事中发展其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方法灵活,培养文化品格

英语从其本质上来看,它属于一门语言学科,语言是与文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倘若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只是将语言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忽视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因素,学生是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灵活沟通的,缺乏文化因素的参与其实也是当前跨文化交际失误频仍的一大原因,也是造成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的一大原因。对此,教师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向学生呈现英语文化内容,使其充分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其文化品格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讲诸如Excuse me、Thank you等日常礼仪用语的时候,会直接理解对比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地对比中西方的日常礼仪用语的用法,就Thank you而言,谢谢几乎成为西方国家的口头禅,无论是对何人都会报以感谢,而在我国一般情况下,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是很少使用谢谢的,如果使用,则会显得很陌生,两者的距离会拉远。如此,在中西方文化对比下,学生可以清楚地知道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下,要选择不同交际用语,以此为其跨文化交际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适性学习,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主动学习、积极调适、自我提升的意识、品质和潜能,对实现英语学习目标和终身学习至关重要,其中适性学习最为关键。比如,在英语的学习中,对单词记忆很枯燥,另外,英语是需要学生积累的,这样才能慢慢地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所以这就需要学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组员之间互相配合来记忆单词这个方法是最适用的。特别是学生都是刚刚接触英语,对单词和句子都不太熟悉,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记忆单词的方法,我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配合听写,用这种方法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听写时分享记忆单词的窍门。有一位学生就分享了自己的方法,他说:“我在学习单词family时,经过观察,我发现family这个单词居然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这句英语前字母的拼写。发现这一点后,family这个单词很快就记住了,并且记得特别牢。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互相配合,互相帮助,让英语学习变成了愉快的事情,从而也进一步丰富英语知识和技能。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手段等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其自身的素养也得以提升,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晓玲.刍议小学英语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子(理论版),2016(09).

[2]楼赛丽.聚焦小学英语教育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校园英语,2017(13).

[3]鲁子问.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1.

第3篇

其中,人地观念属于基本价值观,指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是地理学科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属于基本思想和方法,是学生分析、理解自然地理过程与规律,以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感悟、分析、理解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

地理课程的开发应以地理核心素养为主轴,围绕达成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选择课程内容。从地理学科层面、社会需求层面、学生发展层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师生感兴趣的问题,善用地方自然现象与自然环境,配合地方特色民俗等人文现象和人文环境,以地理学科知识与地理学科概念为主题,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本质和价值。

在高中地理教材体系中,地理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使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地理必修3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把必修1和必修2所学的地理基本原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在某一特定区域的背景下,运用到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实践中去。

地理必修3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课程标准中强调“以某区域为例,分析……”,突出强调运用地理知识、原理及方法去分析解决新问题。因此,结合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总体把握:首先,必须是以培养学生的^域认知能力作为前提而展开,学生需要掌握目标区域的区域基本知识;其次,教学的核心在于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创设贴近生活的案例,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提取相关的地理原理,进而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对该区域的现象、原理加以分析、论证,这也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体现;最后,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完善学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以下是具体课例。

一、审视地理图片,突出区域认知素养

课程开始先以“法国政区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的经纬度位置”“马赛景观图”“薰衣草农田景观图”。再以“法国地形图”为背景,分别呈现图片“普罗旺斯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普罗旺斯的罗讷河谷、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最后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特征。

这样让学生先从直观上感知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既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欲望,引出新课,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探究现象背后成因,引导学生提取原理

指导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完成如下问题:(1)简述阿尔卑斯山的成因。(2)简述罗讷河谷较附近地区地势低的原因。(3)分析普罗旺斯地区地势起伏较大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通过设问的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以及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可以利用在高一已掌握的自然原理完成对普罗旺斯地区地形成因的分析。通过(1)(2)的设问,提醒学生要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同时学生调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可以加深相关区域在学习者脑中的知识结构。

三、建立“常规+特殊”模型,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内容广阔,既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又包括系统地理和区域地理,学生面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时,就要运用综合思维进行分析和预测,解决地理实际问题。而地理问题往往虽然符合宏观上的规律原理,但具体到实际区域,又具有区域的特殊性:如城市一般在平原选址,但赤道附近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这就要求我们先建立符合宏观规律原理的常规模型,同时针对不同特点的区域还要建立有针对性的特殊模型。

如本节课中,在学生描述了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后,笔者向学生展示普罗旺斯首府马赛的气温降水资料,提出问题:描述普罗旺斯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解释其主要成因。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请代表回答。之后再给出一段气候材料:“普罗旺斯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冬季温和,每年日照达到300天以上。”进而提出问题:普罗旺斯地区为何全年光照时间长?

这里强调学生在掌握地中海气候成因这一常规模型后,还要结合普罗旺斯的地形特征,建立特殊模型:普罗旺斯西部有中央高原阻挡,冬季西风难以深入,水汽输送困难,降水较少。建立这样“常规+特殊”的模型,可以使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一种质的飞跃。

四、设计观察活动,培养地理实践素养

地理实践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地理实践积极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与地理问题,学会用地理学科的视角、观念、方法,去观察、分析、解读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知识和经验,在体验和感悟中获得成长。因此,教学过程应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所以,在学习本课之前,笔者要求学生自己种植一盆薰衣草,并记录下薰衣草不同时期的需水量、适宜的气温、对光照的要求等。课堂上,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出薰衣草的生长习性,并将其与普罗旺斯地区的地形、气候特点等进行印证。让学生认识到植物的生长习性与区域的自然要素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最后,在此基础上请同学总结出普罗旺斯地区薰衣草农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五、通过问题引领,习得人地观念素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设问,以此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念,让学生学会以此去审视各项人类活动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从而达到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如本节课在分析完自然条件后,给出材料:普罗旺斯薰衣草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截至2014年,薰衣草和其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量居世界第一。当地农业有着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农产品加工业发达等特点,生产资料上呈现土地集中制,农场规模大。但过去一段时间内,农民多采用传统工艺,产品单一,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利润逐年减少。近年来,学者发现一套“创意农业”开发模式(见下页图)。这是一种全产业链的开发模式:在花期,进行景观打造,举办花节,同时生产薰衣草蜂蜜;薰衣草收获后,制成干花,用于生活用品的开发,或者进一步提炼成精油;最后依托品牌营销,发展产品深加工,打造高端品牌,如化妆品、保健品等。同时政府加大推广智能农业,完善各个景点的公交、民宿系统。很快,普罗旺斯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学生阅读材料后回答:(1)阐述普罗旺斯薰衣草农业的优势社会经济条件。(2)概括普罗旺斯挽救薰衣草产业的措施。

通过上述两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课程最后,笔者给出“新疆伊犁准备开发3万多亩薰衣草打造国际旅游谷”的新闻,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辩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新疆伊犁打造国际旅游谷的行为是否正确”。正方:此种行为正确;反方:此种行为不正确。

以辩论赛加深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正确认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明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意义。有利于学生自觉认识地理现象和判断社会问题,思考当代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

六、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纲,突出过程性评价

第4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标准;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34-02

我国自2001年开始实行新课改,至今已有十五年,在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有效成果和有益经验。但是,知识本位、应试教育的阴影依旧挥之不去,在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教育的失效暴露出当前学科教学中重智轻德、重知轻能、教学与课标背离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建构核心素养体系成为深化课改的关键。

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为例,试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切入,谈谈为何以及如何实现政治课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以培育适应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何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

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强调,要“研究制订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自此,以学生核心素养推动教育和课程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核心素养实现的载体,“学科核心素养”也开始成为许多学科专家研究的对象。只有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才能理解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重点的教学如何转型,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1. 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要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必须理解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它是人的发展不可缺少的DNA,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养”。而学科核心素养则是“学生发展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表现,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课程(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它以学科学习和学生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关注点,是一种特定的“学养”。

其次,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系对教学具有引领和导向作用,核心素养的落实会强化各学科确立和发展本学科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学只有从学生素质发展出发,协调并进,将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圆融互摄,才能将促进学生成长与满足社会需要相结合,真正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就思想政治课而言,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由“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制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有机组成。这表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围绕这四个要素展开,充分体现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

2. 教学与课标一致性的内涵

教学与课标的一致性是指:课程和教学的开发、设计、实施、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要与课程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其依据在于我国政策明确规定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课程标准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调整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评估教育质量的准绳。因此,在政治课的教学与评价过程中,必须发挥课程标准的纲领性指导作用。只有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才能保证课程实施的有序、有信、有效、有度。

新一轮课标修订以核心素养体系为依据,核心素养已然成为课程实施的风向标。落实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确立学科核心素养,使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现有据可依。思想政治学科作为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落实核心素养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应然要求。

二、为何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

以核心素养为灵魂、深化课程改革的时代,更加强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强调各学科共同发挥育人功能,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小、落细、落实。

1. 是以素养发展为重点,推进新一轮课改的应然要求

深入推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使课堂教学转型,必须紧紧围绕发展核心素养这个关键。没有核心素养的改革,是缺乏灵魂的,而没有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是缺乏依归的。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表层化现象较为突出:教学忽视课程标准而过于依赖考纲,使得教学内容零散化、机械化;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缺乏必要的理论深度和情感温度;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应试方法与成绩高低,忽视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发展性评价不足。以核心素养体系为纲修订课程标准,细化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可以使学科课程目标科学化、具体化,便于教师操作和实施,使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更加契合课标的要求,这是深化政治课程改革的应然要求。

2. 是打破传统教学困境,增强育人实效性的迫切需要

思想政治课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德育课程,重在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素养。但囿于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困境,思想政治课教学往往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失去了它应有之功能。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的教学,取得高分、高升学率的背后却是学生综合素质低下、道德水平的滑坡。当务之急,破解传统粗放、低效的课堂教学困境之关键,需要在课标“标杆式”的引领下,以培育好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与评价标准,凸显学科育人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自觉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3. 是转变人才培养理念,促进人的终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稻盛和夫曾提出“成功方程式”:人生和工作的结果=人格理念×工作热情×能力。他认为工作热情和能力的取值为0~100,而人格理念的取值是-100~100。这个方程式启示我们:人格理念(或称思维方式)对个人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呼吁终身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重视对学生人格理念的培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与课标相契合,意味着教学更加注重学科育人的功能,它能将学科思想、学科方法、学科能力、学科经验内化到学生心中,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其本质就是转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基于学科素养生成的思维,必定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和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

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核心素养是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培养学生应获得的品格和关键能力,重点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是从具体学科出发,规定教学应达到的标准和要求,着力解决的是“教什么”这一教育的基本问题。由此可见,课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是将核心素养落实于具体教学实践的桥梁,各学科教学必须基于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与课标的一致性。

1. 提升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

马克思・范梅南说过:“最好的教育关系是一种生活的体验,具有其本身和内在的意义”,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理解性课堂。理解性的政治课堂,是情感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而非一味理论灌输性的课堂。政治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系统性,理论本身是死板、缺乏活力的。只有将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加工,并创设一定的情境,增加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契合度,才能触及学生情感的共鸣点,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促使素养的内化。

2. 完善学业评价,构建发展性课堂

学业评价对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具有重要的反馈和导向作用。我国长期采用以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式,不利于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实现政治教学与课标的一致,必须研制完善学业质量评价的具体标准,打破传统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构建发展性课堂。发展性的政治课堂,不是传授应试方法与经验的课堂,而是因材施教、挖掘潜能的课堂。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注重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结合,形成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立体评价,让评价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与课标的契合度。

3. 强调能力导向,构建实践性课堂

时代的变化发展使社会对个人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高素质人才和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以往的政治教学大多采用理论灌输、教授应试技巧的方式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一带而过。这种教学模式下培育出的学生只是会背书和考试的机器,而不可能是有创造力和实践能力、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政治教学必须将旧观念转变为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观,构建实践性的课堂。实践性的政治课堂,不是被动接受的课堂,而是主动参与的课堂。政治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而是走向社会进行参观、访谈和调查;不只局限于政治学科的学习,而是与其他学科圆融、渗透,开发更具特色和开放性的校本课程。学生在个体实践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往往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个人相伴终身的能力和品格。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实现思想政治教学与课标一致性,是思政课教改必须遵循的规则。政治课教学只有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执“标”必严、违“标”必改,才能确保学科教学目标指向于学生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彰显学科育人价值,真正落小、落细、落实立德树人的各项要求,培育有信仰、有思想、有尊严、有担当的中国公民。

参考文献:

[1] 朱明光.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1).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教师素质培养

作者简介:任爱珍(1971-),女,江苏常州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项目来源: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常州大学教育研究院2010年度高职教育研究资助课题“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要素分析”(编号:CDGZ20100031)成果这一。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5-0100-02

执教者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能力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1],这里的基本品质和能力就是指教师素质,综合各类概念的阐释,这里我们把教师素质归纳为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建立在一定生理条件基础上的稳定的必备的职业品质,是教师职业形象、育人知识、育人能力的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是在一般生理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经过后天科学训练、系统培养与反复实践而形成的。[2]

一、高职内涵建设的主导与核心要素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师素质的主导性和核心要素的地位决定其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水平

1.课程建设的核心地位决定了教师素质是内涵建设的核心要素。课程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基础环节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是教材及课堂教学质量,而重组与开发课程必须重视人的解放,解放人的思维、人的灵魂和人的个性,只有这样课程建设才能发挥它的整体化功能。而人的因素决定着内涵建设基础性环节的主导与核心要素,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是具有统率作用的主导性和核心要素。

2.专业建设的主导性地位决定了教师素质是内涵建设的主导性要素。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专业建设的好坏及其运行体系的构建的科学与否,对于形成学校内部运行和管理框架、推动学校独有的办学特色的形成、以及办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建设,专业建设必须适应市场需求,针对企业的岗位特征或岗位群来设立,因此高职院校的每一个专业都应该配备足够数量和专业水准的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他们是教师资源建设和开发的核心和中坚。因此专业建设需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专业带头人必须具备特定的素质和能力:一是具有专业开发和发展能力,对高职人才定位与发展趋势、专业发展形势和目标、专业发展要求等具有前瞻性认识;二是具有专业研究能力,对本专业建设方面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有明确的专业研究发展方向;三是专业建设能力,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组织和带领本专业教师在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加强已有专业建设,并具有根据市场和社会供需状况开拓具有潜力的新的专业的能力。

(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的独特性

1.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和教育教学的独特性。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深入企业,并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加强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培训等措施提高现有教师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从企业事业单位引进具有实践工作经验、同时又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由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独特性,造成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稀缺性,因此也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结构具有专兼结合的特点。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上是否真正培养出高技能的实践操作型人才,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及其所配备的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职院校聘请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或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来承担实践教学任务或实习指导教师,缩短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一线操作的距离,实现真正的零距离岗位要求。

2.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的独特性。高职院校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从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的广大教师,因此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就具有了独特性:

第一是基础性。高职院校具有职业性特征,教师的素质必须应对千变万化的技术革新,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为教学和科研提供高素质的师资力量,才能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是高职院校本身的发展和促进高职教育的基石,也为教师本人的职业发展和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第二是需求的变化性。高职院校教师是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的人群,作为人力资源,它又是一个具有多质而又统一的概念,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智能素质、技能素质和审美素质等,这些素质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经济性与政治性,个体性与群体系的交融,这就决定了对高职院校人力资源开发要具有系统性与多样性,复杂性与综合性。

第三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高职教师素质的培育和提升,必须考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在规律,要根据教师专业背景和个人素质等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发,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和实践教学水平。

第四具有较强的开拓性和合作性。高职院校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并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发新的专业,这就要求教师能适应专业建设的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学科领域,完成知识结构的更新与调整,提升专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专业建设也要求教师团队之间要增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只有成员能够意识到团队凝聚力的形成,才能实现团队合作大于个体之和,主动提升自我的学习能力,以满足团体的创新性和创造性要求。因此注意团队的凝聚力、团队领导的影响力、科学激励措施及团队工作目标及团队共同价值观等的建设对于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增强为企业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及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是教师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从规划到制度,再从制度到操作策略,再从方法到培养效果的评估,都需要全盘考虑,综合论证。因此在教师素质培养方面需开发一套相对完整的教师素质培养的规划,不但要重视学历培养,也要重视非学历培养;要制定一套相对稳定的规章制度,用来规范教师素质的培养、培训;不但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培训,更要重视教师专业化素质、实践教学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形成教师素质培养的评估制度,重视培养效果,随时反馈培养的结果,提高教师素质培养的效率。

二、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的策略和途径

(一)调整教师队伍总体数量及素质结构

目前国家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高职院校的生师比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是逞下降趋势的,师资数量相对学生数量的增长是缓慢的。教师数量的不足使绝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教学任务,既没有更多的精力完成教育研究及科学研究,也没有时间完成自身素质的培养及完善,教师成长缓慢,不利于学院及教师自身的发展。加之高职教育发展所需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相对迅速扩张的规模显得严重不足,造成师资结构的不合理,大量的技术性、技能型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因此,引进的教师同时应该考虑调整教师素质的结构。更多注重实践操作型人才的引进。

(二)教师素质的培养要有系统性和规划性

一是统筹规划教师素质培养方案;二是形成制度性规定,建立教师培训体系,教师培训工作与教师考核挂钩;三加大资金培训投入力度,改变资金较大比例投向设备和硬件设施建设的传统,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向教师素质的培养的软件建设上来;四是增加培训的针对性,有针对性地对教师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实践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以及新专业开发能力的培养与培训,激发教师的潜能、主动性和积极性;五是教师素质培养的系统性,教师素质的培养必须要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从规划到制度,从制度到实施,从实施到评估都要系统化。

(三)教师素质培养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

1.教师素质培养途径要加大。我们不但要加强教师素质的校内培训,还要与企业合作,让实际的职业岗位培训与教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教师到校办实训基地、校办工厂、工学结合合作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等一切可能提升教师素质的资源共享的地方进行教师培训,使我们的教师素质培养本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2.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征要求高职院校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士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但真正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兼职教师大多也是企业的骨干,如何吸引企业的优秀骨干来校任教是我们教师素质培养的一大难题。因此,增加兼职教师的比例,建立过硬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实现实践技能课由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并维持这一兼职教师队伍的稳定,显得非常艰巨。

3.教师素质培养的内涵要加大。教师素质的培养内涵很广,一是知识要素,如:学历、职称、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二是技能要素,如:专业实践能力、信息采集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创新能力、语文表达能力、使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沟通能力;三是独有的个体要素,如职业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主流价值观、崇高的品质、正确的社会动机、自我控制能力、社会责任感、自信、诚信正直、正确的驱动力、关爱学生等个性特征。而且大多高职院校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更加关注知识要素和技能要素,对于个体要素关注很少,一直以来存在这样的误区,总认为个体要素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是不需要学校进行培养的,其实教师素质的提升与教师个体的成长是是伴随着学校发展的过程而成长的,如果学校不去关注教师的各方面的成长,教师的素质的提升是有限的,因此教师素质的培养内涵非常丰富。

(四)构建培养效果的监控体系与保障机制

1.建立教师培养效果的监控与评价体系。把主要从事高职院校管理、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分别按职位性质进行分析,确定不同职位工作内容和不同职位对任职者的不同要求,进行详尽刻画,概括完成工作过程的特征要素,如按知识、技能、潜质、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进行分析,根据各指标的不同权重进行设计,确定其所要培训的内容,以及对把教师素质的培养效果进行监控与评估,以保证教师素质培养的效果。

2.建立教师素质培养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以及改革薪酬激励机制。教师素质培养的好坏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如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专家和复合型人才的参与、技术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及规范的组织和制度保障等。只有形成合理的有效的培养机制,才能把教师素质培养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而任何一种长效机制都必须有激励机制作为保障和后盾的,其中薪酬激励机制是最直接的动人和最有效的杠杆,因此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分配制度是激发教师内在工作动力的关键。分配必须与岗位、能力、业绩紧密挂钩,改革传统的基于资历或职位的薪酬体制,教师素质培养过程也参与到分配体制中去,教师素质的水平高低从薪酬水平的高低上来体现,促使教师在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水平,从而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三、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国家对高职院校师资培养法规的建设。高等教育近三十年的发展中,高职院校享受的经费投入远远低于普通高校的经费投入,国家教委等颁发的教师培训的文件中,专门针对高职教师的规定更是少之又少。学校层面也没有形成规范的教师培训体制,“双师”型教师教训在政策、经费上都不到学院的大力支持,培训经费上采用学校、个人分摊制,学校鼓励教师培训,但是却把经费的压力转嫁到教师个人,另外,学校为了规模发展,扩大招生,增加的学生数量更是导致教师超负荷工作,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教师数量和教师素质的提升。

(二)建立切实可行的高职教师素质培养的保障制度和配套政策。目前,还我们还没有制定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标准,也没有建立具有权威性的“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更没有形成有关的评审制度,更谈不上建立如何建立切实可行的高职教师素质培养的保障制度。因此,国家有必要建立切实可行的教师素质培养的保障机制。

“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更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考核空白,因此很难促进高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3]

(三)改革人事薪酬分配制度和聘任制度,让薪酬水平的高低体现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兼职教师的聘任不受人事编制的限制。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征决定高职教育是一种高消费的教育,目前保证足够的经费投入是解决高职教育素质培养的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分配有限的经费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改革人事薪酬分配制度,让薪酬水平的高低体现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能使有限的经费发挥更大的效能。

改革现有的人事聘任制度,兼职教师的聘任不受人事编制的限制,这样有利于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一种长效机制,达到“引之能来”,“来之能用”,为高职院校的师资来源开拓一条很好的通道,有效提高办学效益。[4]

(四)围绕校内培训,结合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用工学结合方式引导教师素质培养。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出路,在与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过程中,从企业聘请一线技术专家来学校做兼职教师,有利于带动专任教师的实践经验的增加,对于企业,有利于培养将来企业所需的人才,保障了企业的利益,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5]

(五)制订切合实际的培训评估系统,积极转化成果。高职教育教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学校的情况都不一样,应该针对本校教师的具体情况,特别要考虑如何使教师和学生成为富有创造性的质量保障参与者及受益人,使质量管理人员的工作重心落到强化师生质量意识、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帮助师生掌握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学的艺术上来。[6]开发出切合实际的教师素质培训课程,并将培训的效果进行巩固,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程序对教师培训主体和教师培训过程及其实际效果进行系统考察,对教师培训中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过程不断进行调控,以促进教师培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保证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2]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7-9.

[3]于爱红.论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99-101.

[4]王杰法.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战略[J].教育与职业,2007(11):147-148.

第6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的需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电力行业本身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工业,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要求发电企业要安全、高效、清洁生产。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依托电力行业办学,适应新时代的电力发展需要,全力推进专业建设,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文以动力工程系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建设为例,探讨高职高专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职业素养与核心能力培养的实现方式。

一、明确专业定位,确立专业培养目标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火力发电机组的参数和容量不断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对机组热控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量越来越大,因此提出了对生产过程自动化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的需求。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是为火力发电企业培养热工仪表检修与控制系统维护岗位上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适应能源与动力工程领域生产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从事热工过程自动化仪表和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检修和运行管理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具备基本的经营与管理、社会、人文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知识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可直接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包括发电厂的热工点检及热工维护岗位;热工检修公司的热工仪表检修、热工自动装置检修、热工程控保护、DCS组态及检修维护等岗位;电力安装公司的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安装岗位;电力试验院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试验岗位(包括DCS组态及调试)。毕业生经过2―3年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可以胜任技术员岗位,通过5―10年自主发展后能够适应的岗位主要是热工专责工程师等技术管理岗位。

二、分析专业工作领域,明确专业核心能力,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和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独特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由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业建设负责人组成产教结合委员会。首先,由行业专家分析专业工作领域,将热工自动化专业的工作领域解析为热工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热工控制系统维护保障(炉控、机控及辅控)、控制系统开发等三大工作领域,针对每个工作领域,提炼出具体的工作任务,明确每项工作任务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然后由专业建设负责人明确对接职业能力所需的课程支撑,确定基于德育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最后由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同确定热工自动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1)知识结构。在知识结构方面,注意通识、专业技术基础以及专业知识的有效组织与协调。通识部分主要有英语及计算机信息方面的工具性知识的运用、人文社科知识、经济管理以及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了解;在熟练掌握锅炉、汽机、发电机及热力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基础上,强化自动检测技术、自动控制设备、过程控制系统、顺序控制与热工保护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的习得,突出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业特长。(2)能力结构。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即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养成运用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习惯,应用本专业知识进行自动检测仪表维护与检修、自动控制装置维护与检修、自动控制系统分析与维护、自动控制装置安装、热工热工程控保护系统的维护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验能力,能及时了解本行业国内外生产现状,掌握基本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方法,具有初步的科技开发能力。(3)素质结构。高素质对专业教育、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素质结构从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及身心素质等四个方面进行渗透。一是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与文学艺术修养,能够正确认识和了解当今时代优秀文化与科技成果的现代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三是具有一定的科学素质,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工程素质,有工程环境意识,有综合分析和解决一定的实际工程技术素养。四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做到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才能达到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提高。

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火力发电机组的参数和容量快速提高,机组的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目前,国家电投等大型发电集团,提出了对专科生的就业需求限制,这无疑对热自专科学生就业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又急需电力热工安装与维护的一线技能型人才。鉴于此,高职高专电厂热工自动化专业要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急用人单位之所急,积极为火电建设及发电企业培养热工仪表检修与控制系统安装与维护岗位一线上的高技能、上手快的应用型人才。将主体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教、学、做相统一,以?W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素养培养为基础,采用“六项融合”的结构将专业标准和职业标准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方式,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能力,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与和谐发展。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基于工作任务的六步教学法、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以“核心技术一体化”作为课程联系纽带,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理实一体、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式,所有理实一体课程均在实训室内完成课程教学,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建立相应的教学资源库,有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混合式教学。

第7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网络技术;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毕小明(1974-),男,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

基金项目: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项目编号:JA008),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SCG37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1)33-0025-04

高职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其自身具有不可替代的类型特征,即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的教育。为更好顺应市场经济,服务市场经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在专业上的发展要求,探索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的培养模式,已成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要探讨和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1]。核心竞争力理论虽是针对经济和管理规律提出的观点,但由于它具有深厚的哲学根基及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可以将它的概念应用到个人核心竞争力上来,而且这也是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必要的升华和发展[2]。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各种竞争力的核心,是其各种能力素质中最具特色、最强有力的部分,是人文精神、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这种竞争力不同于大学生的一般能力,它是在一般能力基础上加以提炼和提升所形成的独有的、支撑大学生现在甚至将来的竞争优势,并使大学生在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3]。

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提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面向企业、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行管理与系统维护、网络运用开发、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学生要能胜任这些岗位的工作,仅仅有书本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异常迅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更是如此。即使学生今天实训的内容就是目前对应岗位要求掌握的技能,可等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岗位要求往往又发生了变化,往往又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能自主进行学习,获取新知识,跟踪网络新技术。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工作人员之间协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们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应包含三方面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过程中,应当重点培养学生这三方面的能力。

笔者就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对温州市近二十家相关IT企业管理人员和温州市近二年高职网络专业毕业的学生173人发放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85份,调查结果如表1、表2所示。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的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历史并不长,但开设的院校并不少,在浙江省49所高职中,有29所开设了该专业。从表2来看,我们的网络专业人才与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还有相当的距离。而从用人单位调查的情况来看,社会对网络人才需求还是非常旺盛的。这就造成了目前的“两难”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觉得所需的应用型网络专业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我们的毕业生就业难。这说明,当前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学内容过于陈旧,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

很多高职学校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非常明确,可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常常过分的为学生职业发展考虑。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者认为网络人才的就业面很宽,学生毕业后不一定就从事当中的某一特定岗位的工作,多学点东西,什么都懂一点有利于学生以后就业;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者认为学生即使毕业就从事某一特定岗位工作(如订单式培养),也存在以后转岗的可能和专业发展的要求,所以多学些,什么都懂一点也是有好处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好心办坏事,把我们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办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这也背离了我们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是什么都懂的通才、全才。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往往滞后于新知识新技术。以Windows服务器的配置为例,据调查,大部分学校都是以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教学平台,甚至有些学校学习的还是Windows Server 2000,实际上,无论是Windows Server 2000还是Windows Server2003都已经过时了。

另外,课程之间重复的内容太多也是制约学生核心竞争力养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不少学校本专业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设备》、《实用组网技术》三门课程都有开,而从教学大纲所反映的教学内容上,三门课程之间重复的很多,这一方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也极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实践教学环节不能突出仿真性,适用性差,效果不佳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不仅仅只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应当是计算机网络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有些学校在“学科本位”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认为实践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或验证手段,完全处于从属地位,甚至被忽略,这种现象在一些本科高校的高职学院中较为常见。有些学校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自身办学经费的限制,没有建立合适的网络实训室,而是通过一些仿真软件(如Packet Tracer 3.2等)来进行网络实训。这些专业的仿真软件功能虽然强大,但对真实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以及职能岗位进行全方位模拟尚有些力不从心。近几年,很多高职学校建设了网络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整体上有很大的提高,但在实训内容与岗位技能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三)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无法正常进行,学生实践能力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

从笔者收集的各个高职学校的培养方案来看,各个学校都认识到学生下企业实习的重要性,都在第六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甚至有的学校在第三或第四学期安排了学生下企业顶岗实习,只可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无法正常进行。安排在第三或第四学期的下企业顶岗或轮岗实训,常常是学生到企业了,企业却没有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工程,而当企业有相应工程时,学生却在教室里上课。在最后一学期进行的毕业实习,由于学生即将就业,四处找工作,往往也是名存实亡。

(四)教师实践能力缺乏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实践性极强,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现在高职教师一般都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在跟踪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知识方面应该不成问题。但很多院校并没有提供相应的平台来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作为高职学校的教师,承担科研课题的机会比较少,也没有多少机会参加提升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另外,网络设备一般都比较昂贵,教师也不太可能自买设备来提升实践操作技能。正是由于这诸多原因,导致教师的实践能力不足。

三、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

(一)总体目标

以市场需求为根本,以提高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导向,以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培养为主线,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为载体,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相结合构建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图1)。

学生从第三学期开始学习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对应一项具体的职业技能,如表3所示。从第一个学期开始,每学期期末安排一到二周专项实训,如表4所示。实训主要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为目的。

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在就业时直接表现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此,我们引入了学生的职业能力成熟度模型(如图2)。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和下企业顶岗实习,核心竞争力日渐增强,职业能力日趋成熟,最终在毕业前完成从学生到准员工、员工的角色转变。

(二)校企合作,共创三赢局面[4]

1.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可用流程(图3)来表示。首先由企业专家提出岗位及岗位相应的能力要求,这里的企业专家既包括是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企业专家,也包括其他用人单位的企业专家。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开设课程,组织校内实训,学生达到准员工标准后,下到企业进行顶岗实训(毕业实习),由企业检验教学成果,认可毕业生质量,并将对教学的意见反馈至学校,以便更好的改进教学。实践证明。这种闭环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对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特别有效果。

2.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除了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外,我们还聘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担任工学结合课程任课教师,以及校内实训、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担任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的指导教师,为学生开设网络新知识讲座和专业与职业素质教育讲座。校内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在企业工作一个月以上,适时参与企业工程项目。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教师良好的理论功底,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企业深度合作还可以实现校内校外资源共享。当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量比较大时,还可采取“订单式”培养,既解决企业的“用人难”问题,又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构建系统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闭环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企业能在学生毕业实习时检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学生的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是要通过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否跟踪网络新技术、新知识反映出来的,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其教学内容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工作过程知识。“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是对基于工作过程这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案中所蕴涵的革命性变化的本质概括。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可以使学生获得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程序性知识、职业技能和相关的职业体验,促进职业能力形成[5]。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专业主干课程(见表3)的教学中,全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根据闭环的校企合作教学机制,由企业专家提出的岗位与能力要求、典型的企业项目,然后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对岗位与能力进行分析,对企业项目进行分解,构建既适合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典型工作任务,学生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掌握能基本胜任用人单位工作任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达到将课堂变成工作岗位、工学结合的目的,达到掌握技能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师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进行教学时要做好角色转换,要以主导者的身份担负描述任务、组织讨论、引导讨论、控制进程、引入新技术等职责,将“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导”,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四)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规划各门课程的评价制度

传统的专业主干课程一般采用“平时成绩(比重小)+期末成绩(比重大)”的成绩评定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更加注重期末考试的成绩,教师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缺乏客观的标准,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不利于考查和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这与职业教育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主干课程采用工作过程实施性评价与工作成果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定量化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方式,尤其要求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每个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成绩根据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成绩综合确定,可以从工作到岗、工作准备、工作态度、操作流程熟练程度、业务规范化程度、团队协作、工作任务绩效等方面进行评分。而总结性评价一般安排在期末进行,以考核知识点为主,由教师组织考核。

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类考试和权威认证,并将学生所获证书作为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是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之一。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网络人才培养模式,由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主要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充分考虑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该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核心竞争力[EB/OL].baike.省略/view/157135.htm?fr=ala0_1.

[2]王玉敏.刍议大学生个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现代教育科学,2003(2).

[3]朱丽娟,秦龙.浅谈高校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J].人力资源管理,2008(5).

第8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实践建构

儿童的人格发展、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样的一代人,需要让儿童具有稳定的核心素养,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要真正思考的是这些核心素养如何能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落地?如何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滋长?如何将这些文本的要求化为儿童鲜活成长的力量?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须有好抓手,课程无疑是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力量,学校课程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目前的学校课程的构建、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不难看出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基于核心素养观照下的理性思考与系统构建。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反思,需要有上天入地的情怀

(一)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校课程的现实反思

1.不“上天”:上不接国家对于核心素养的召唤。

目前许许多多的学校都在开发校本课程,一种是来自教师的开发方式,看教师有怎样的特长就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进行开设,这样开设或许种类很多,但是为什么要开这么多课程?这些课程到底是为学生开设,还是为教师而开设?二是根据学校的需求来开设。如果学校要成为书法特色学校,那么全校就从各个年级各个层次开设各种门类的书法课程;如果这所学校追求的是诗意课程,那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无一例外都在写诗,从没有想过到底是儿童适应学校,还是学校适应儿童?课程是为儿童而存在,还是为学校而开发?以上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为什么?开什么?没有基于国家对于核心素养的视野与要求,显得随意:随教师意、随学校意。

2.不“入地”,下不连本校对于育人目标的落地。

同样,目前学校还非常普遍存在的就是都在做文化规划,有着自己的愿景、目标、哲学、体系;但是文化的系统与课程的体系却是两张皮。如此,学校的文化就停留在墙上、纸上、文本上;却没有落实为师生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将儿童的需求、学校的追求变为现实,那么重要的引擎在于课程。课程的建设需要在国家核心素养要求的观照下确立符合儿童生长需求和学校办学追求的育人目标,在育人目标的观照下形成学校的核心素养体系,在此基础上思考构建怎样的课程体系、确立怎样的课程目标、形成怎样的课程结构等等,让国家的核心素养要求通过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得以落地生根。

(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学校课程的价值追寻

1.向上吸“天气”:把握国家的期待要求。

作为一线的校长,首先要明确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在办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办学愿景、办学理念、育人目标通过办学实践、课程课堂、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形成整体的办学行动纲领。尽管国家对于立德树人要求的表达方式在变化和深化(从三维目标,到四基四能,到核心素养),但是教育的规律、儿童成长的规律却是不变的。因此国家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成就儿童,我们需要向上吸“天气”,让学校课程建设成为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

2.向下收“地气”: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

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体现着学校的教育哲学与价值追求。如我们学校就曾对所有的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意见征集和需求分析,最终“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的办学愿景成了大家的价值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小学阶段体现为怎样的状态呢?经过对家长、学生、教师等的调研,我们确定了星河娃培养的价值取向:端行、好学、健美、乐创。根据星河小学学生的需求、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学校价值追求的融合,将星河娃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普适目标与个性目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需要有经天纬地的筹划

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体现着学校的教育哲学与价值追求,融合着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融入了立德树人的根本。

1.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设计课程体系。

学校核心素养的确立既要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又要考虑自身发展需求,更要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使我们的学生不仅达到甚至高于国家核心素养中的各项要求,而且使自我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我们需要界定学校课程的核心概念。应说基于核心素养观照的校本课程建设有了灵魂,而核心素养要在学生身上落地,不仅要依托校本课程,还需要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国家、地方、校本的层层的叠加,而是基于国家核心素养与学校育人目标的基础上,整体构建学校课程,达到基于国家标准、学校追求、儿童需求的共生融合,共同达成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2.把握科学合理的温度构建课程结构。

学校课程的结构是基于对国家核心素养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对家长、学生、教师等的调研和专家的多次指导,以活泼的儿童为中心而确定的。学校提出了“儿童创想课程”的整体结构。围绕“每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的育人目标,“好学”“健美”“乐创”“负责”的核心素养和“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三个关键目标,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科核心知识、关键能力的梳理和统整,根据课程目标,分成了核心课程群、协同课程群、支撑课程群。通过课程结构的创新实施,积极探索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具有智慧之脑、健康之体、审美之眼、创造之心、责任之肩的当代小学生,我们形象地比喻为“一身国家装,一顶创想帽”。

3.追寻统整融合的向度推进课程实施。

核心素养要真正落地,精准发力在于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堂样态等关键要素上,需要对课程进行融合、契合和联合。星河小学根据学科特点,在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中寻找相同的基因进行统整。

学科内统整:我们根据学科的本质、规律展开,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如以数学学科为例,我们梳理了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梳理了各个年级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让教学围绕素养而展开。

学科间统整:我们将学科间有着相同基因的内容进行统整,如学科规律同质融合,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语与英语的双语阅读,再如我们设计的戏剧课程、读者剧场、大阅读课程内容等等。

跨学科统整:以主题探究樵靥澹各个学科间有机渗透,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机融合,形成相应的创想课程群落。如FSC基地课程,构建以主题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每一次活动中人格教育、智能储备、践行体验、品味收获的序列推进,都为学校教育补充了“有氧”元素。

4.基于多元素养的维度创新课程评价。

评价过程中,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年段化、序列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能差异和学习风格;根据课程的内容特征、表现形式和涉及领域,我们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评价方式:低年级采用观察记录、面谈采访、表演展示、创想小卡片、游戏闯关等形式;中年级采用问卷调查、问题解决、对话日志、自编报刊、创想档案袋等;高年级采用项目化学习汇报、模拟表演、项目活动、个人网站、课题报告、学习档案等形式。基于素养,促进素养,发展素养,学期创意素养考核让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得到了很好的立体评价,考核评价成为学生奇妙的旅程。星河小学努力将儿童培养成心灵自由、拥有无限创造力的superstar。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落地,需要有顶天立地的践行

(一)看法、想法、办法、做法的实践建构

1.看法到想法的认同。

“价值自觉”的核心是形成对“核心素养”的价值认同。“核心素养”不是“提出一系列要求”那样简单,它是师生一起努力“做”出来的,刻在师生心中的东西,但也要努力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明晰化表述”与“具体化实践”。同样对于核心素养的认同、理解和落实,需要共同的看法和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几次沙龙研讨的基础上,大家的观点有了彼此的认同,我们在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星河小学核心素养发展12345模式。

课程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表达着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六年影响一生,星河小学以“创想课程”体系作为学校核心素养落地最重要的载体,进行教育改革。

2.办法到做法的践行。

首先,每个国家都在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关键DNA,那就是众多国家把强调“国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视为国民教育发展的基因,而学力模型研究就是要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关键DNA。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等研究,都是学力模型研究的适例。再次,儿童的发展还需要有着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要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心灵。最后,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拥有的良好的思维和能力: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适应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们形成一个简约易懂的核心素养模型,从四个维度驱动、八个着力点培育。

(二)底色、本色、彩色、特色的文化表达

1.底色与本色的坚守。

学校核心素养认同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稳定性、聚合性、亲和性,其素养结构、课程系统、实践路径和行为模式,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能够产生巨大的弥漫和辐射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坚守的底色就是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国家课程的完善与丰富,进行儿童创想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促进不同学段儿童课程的衔接与过渡,确保学生的基础学力的厚实和个性张力的奠基。同时也要重视基于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素养能力、专业情意都是需要坚守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