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1 17:13: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老年人安全防护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眼科住院患者;安全管理;防护
护理安全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必备条件,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和消除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客观需要。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眼科住院患者老年人居多,而且多有单眼甚至双眼的视力障碍,自理能力差,好多患者还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症,住院期间可能发生跌倒、坠床、暗室内碰伤等安全问题。眼科对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78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老年眼病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评估并采取一系列安全防护措施,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7月至2013年2月眼科住院眼病合并其他疾病的老年患者78例,其中含并糖尿病者30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者21例,合并癫痫病者5例,合并脑中风、脑出血后遗以致症肢体活动不灵者16例,合半眩晕症、低血压者6例。60岁以上患者28例,70岁以上患者32例,80岁以上患者10例,90岁以上患者8例,平均住院天数6天,其中发生低血糖反应晕倒1例,卫生间跌倒1例,均未发生骨折、外伤等意外,余者无不安全事件发生,安全出院。
2 不安全因素原因分析:
2.1内在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生理机能退化,感觉迟钝,视力障碍,听力受损,关节、平衡能力失调导致步态不稳,易跌倒。
(2)病理因素:眼病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导致机体功能障碍,自主活动受限。
(3)心理因素:患者过高估计自己的体能、自尊心强,不愿寻求护士或他人的帮助,在活动时终因体力不支跌倒。
(4)药物性因素,患者经常服务的药物中如镇静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利尿药等同时能产生眩晕、低血糖、低血压等副作用,影响患者的认知定向功能,导致意外发生。我们眼科病房就发生过1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晕倒在走廊的病例。
2.2外在因素又称环境因素:环境常常是导致发生跌倒、损伤的重要因素。如:地面有积水、病床无护栏等。
2.3跌倒:眼科潜在不安全因素: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均有不同程序的视力障碍,适应能力下降,加上有时候地面光滑、潮湿,过道障碍物等均可使患者站立不稳而跌倒。我科发生1例跌倒患者,是因患者入厕大便蹲得过久,起身时卫生间地面潮湿发生跌倒。
2.4坠床:患者双眼视力障碍或术后双眼包扎,再加上环境改变,病床如无防护栏,患者易发生坠件。
2.5暗室内碰伤:暗室是眼科检查的特殊环境,眼部许多精细检查都要通过裂隙灯、眼底镜在暗室内进行。暗室光线较暗,加上患者对环境陌生以及视力障碍,很容易碰伤,引起医疗纠纷。
2.6安全告之行为不规范,健康教育不细致、不到位,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防护意识介绍不详细、不具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不稳定的心理负担,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3 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措施:
3.1更新护士服务理念,建立建全规章制度:优质护理服务并不是单纯地取消陪护,由护士为患者洗头、洗脚,照顾生活,而是对我们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护士还给病人”,让护士去观察患者,去帮助患者,去指导患者。我科老年患者居多,自理能力差,在没有陪护的情况下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对我们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眼科全体护士积极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参观上级医院优护理示范病房、,外出进修学习等途径更新护理服务理念,增进安全防护意识,提高安全工作的预见性。发动全科护士的智慧,通过大家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更新制定了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建立起建全的规章制度。
3.2做好患者的风险评估:患者入院后护士及时进行入院评估,评估内容除一般情况、护理查体外,重点评估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根据评估分析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护理计划。通过提出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指导护士有重点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填写意外事件风险评估表,并及时评价。
3.3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1)加强病区环境的规范化管理,包括床距要适当,病床不能太高,必要时厕所应备坐凳。病床要有防护栏。
(2)病区内应有足够亮度,光线分布均匀并避免闪烁。楼梯间灯光不能太暗。
(3)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开水房、卫生间水渍要及时擦干,并备防滑垫。
(4)卫生间、开水间应设防滑标志,走廊、卫生间应设有扶手。
(5)患者用物固定放置,床头铃应放置于患者触手可及的位置,便于求助。
3.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入院时向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使其尽快熟悉,安全告之详细介绍到位,患者及家属双签名。护士在患者住院其间多与其交流,了解其需求,并提供及时的帮助。护士需耐心向患者讲解用药、饮食、卧位等等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正确认识,很好地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各种意外情况的发生。
3.5防暗室碰伤:暗室的仪器和物品必须放置简单合理,患者检查前先带其到暗室,熟悉暗室设施环境,让患者有安全感,并安排护士在暗室内陪护患者,安全协助患者完成检查。
3.6防坠床:为防止患者坠床,对老年人、儿童、双眼包扎等患者应装上床栏,悬挂防坠床标志,特别加强中夜班护士的巡视、观察,对烦燥不安患者必要时加用约束带约束,并注意观察受约束肢体血液循环情况,定时放松。
3.7定期做好安全检查和质量控制:制定患者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方案,成立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小组,每周三次负责督促检查科室护理人员执行安全管理制度情况,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并做好防护,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要引起重视及时上报护理部并及时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讨论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并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如何面对并解决这一挑战,需要我们对老年住宅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老年人口的比例以及绝对数目的不断增加,我国对于能够适合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老年住宅的需求愈发显得迫切。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养老理念的进步,传统的居家养老以及敬老院、福利院等养老形式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现代人的养老需求。老年公寓作为一种对我国传统养老设施起着丰富和补充作用的老年住宅形式,主要由房地产企业作为投资主体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开发和经营,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自主选择公寓的标准和服务项目,是一种相对更加自主、灵活并且市场化的养老模式。
作为专门设计用来服务于老年人的一种住房形式,老年公寓在整个规划、设计、建造的全过程都需要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以及生活模式、经济能力、消费习惯等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最终将成果落实在公寓产品及服务中,在细节上体现社会对老年人的尊重与关爱。
适合老年人经济能力的设计
(1)老年公寓作为一种商业地产模式,想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健康运营,必须保证其持续、稳定的合理盈利,项目的市场定位非常重要,不同的项目档次对应于不同支付能力的养老客户。老年人对于陌生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意味着老年公寓所提供的环境应尽量贴近其客户所熟悉的正常居家生活状态。建筑设备及材料应避免单纯追求酒店式的高档化,建筑及装修风格避免过于最求个性、另类,项目投资应真正体现在对老年人实际日常生活的需求方面。暖通空调系统设备的选择也应遵循相同的原则,注意根据项目定位来进行系统造价控制以及确定设备选用的经济性。
(2)公寓新风的提供应首先考虑并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当仅采用自然通风无法满足室内新风要求时,应采用同时设置自然通风及机械新风系统的复合方式。在室外温、湿度适宜且室外空气清洁,在自然通风可以满足室内新风要求的时间及区域优先采用自然通风,以排除室内余热及室内污染物,为室内人员提供新鲜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其余情况采用机械新风系统,以此降低室内空调负荷并减少机械新风系统运行费用。在进行经济比较的前提下,考虑机械新风系统的形式,合理选用直流式通风设备或全热回收设备,满足人员健康及节能要求,节省系统及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
(3)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东西各地区气候差异较大,供暖及制冷的系统要求不能一概而论,需针对各地区的具体气候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设计。例如在无冬季供暖需求的夏热冬暖地区,我们仅需提供有效的夏季空调设计即可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正常需要;在严寒及寒冷地区,有效的供暖系统是必须的,而空调系统是否设置则需要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具体气候条件及经济性来确定。在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属于传统的非集中供暖地区,大多数普通住宅不设置供暖系统,冬季室内阴冷潮湿,舒适度较差,所以如果项目投资允许,建议冬季设置供暖系统,提高室内舒适度。
(4)供暖、空调系统形式的设置要考虑老年公寓的入住率、同时使用率和计费方式等因素。集中系统设置分户冷、热计量措施,或直接在各户内设置户式分散系统,使得各户均可以对室内末端设备进行分室的自主控制启停和调节,进而通过系统的优化设置及老年人的行为节能有效降低系统运行费用。
尊重老年人心理需求的设计
(1)老年人由于逐渐减少了与家人、朋友、同事等的联系,感觉自身被社会关注与需求的程度降低,心理上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失落感、孤独感。基于上述考虑,活动区、阳光房等能够满足老年人沟通交往的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就更显重要。这些房间的特点是老年人停留时间长,且人数较多。通常来说,老年人由于活动量的减少、新陈代谢减弱,身体耗氧量降低。但当其身体状况差,需在室内进行疗养护理时,或室外天气状况不适宜外出活动时,老年人在室内公共活动空间的长时间停留。充足且清新的新风供给对老年人的康复及身心健康非常重要,室内除了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外,还需根据室内可能容纳的人数等情况适当加大机械新风系统的设计新风量。
(2)虽然老年人的自理能力降低,但他们不希望成为成为子女或社会的负担,尽量自食其力,考虑到这一点,系统设备的运行程序应尽量智能化,控制方式应尽量简单、易懂。
关注老年人生理特点的设计
(1)室内温度的设定:老年人自身新陈代谢过程减缓,身体常常会感觉发凉怕冷,需要比普通成年人更高一些的环境温度。老年公寓冬、夏季的室内设计温度控制范围均宜略高于普通住宅2℃左右。此外,老年人身体抵抗力弱,对环境适应能力差,当室内外温度差较大且缺乏必要的温度过渡,容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等疾病,卧室、起居室等主要室内空间与室外环境之间宜设置温度过渡区域,比如门厅、走道等。卧室、起居室等房间的冬季供暖温度控制范围宜考虑在22~24℃之间,夏季空调温度控制范围宜在26~28℃;过渡区域的冬季供暖温度控制范围宜在16~18℃,夏季空调温度控制范围宜在28~30℃。
(2)供暖设备的选择:从舒适性方面考虑,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所提供的室内温度场是温度自下而上逐渐降低,足热头凉,舒适性最高。散热器供暖系统的舒适性为其次,空调热风供暖系统及顶板辐射供暖系统的舒适性最差。采用辐射供暖方式时,室内设计供暖温度可降低2℃。此外,淋浴间应设置安全可靠的快速升温设备,常用的有辐射式和热风对流式,可以在淋浴期间为老年人提供短期的温暖环境。
(3)室内湿度的设定:老年人中患肌肉关节疾病及支气管、肺部疾病的人数和比例均较多,身体对于湿度非常敏感,室内湿度过低或过高均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加重病情。系统设计时应考虑湿度控制措施及相应设备,例如利用集中空调、新风系统机组内设置的加湿段和冷水盘管段冷却除湿或采用专用除湿机,也可以在各房间内设置分散式小型加湿器及除湿器。
(4)室内气流组织:通风空调设备送风口应避免对室内人员长期停留区域直接送风,应通过对送风口的位置、方向、形式、尺寸、风速、射程等参数的设计,将人员活动区域控制在送风回流区,回流区允许最大风速建议小于0.2m/s。老年人神经系统退化,身体感知能力下降,气流长时间持续直接吹过老年人身体,尤其是冷气流,会快速带走身体表面的大量热量,造成体表温度过低、身体不适,引起风寒感冒等疾病,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人更会加重病情,对身体造成伤害。空调的送风口、新风送风口等均应特别注意。此外,在寒冷和严寒地区公寓主入口宜设门斗,尽量避免使用风幕,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
(5)室内噪声控制:老年人对噪声敏感,尤其是睡眠时,受到外界噪声干扰容易失眠,需要安静的休息环境,特别对于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噪声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室内安装的设备、管道、风口等必须进行严格的消声设计。所有产生振动的设备、机组除需要生产厂家配套减振垫或减振器外,尚应设置减振基础;吊装设备及风管、水管采用减振吊杆,其穿墙或楼板处均做隔振和软接处理;为确保减振效果,设备与基础间及基础与楼板间不得有硬性连接;各机组进出风管上均装软接头,进出水管上装避振喉软管;设备选型时注意选择低噪声产品,同时空调、通风系统根据设备出口噪声值及服务空间噪声限值设置消声器或消声弯头。设备机房做消声、隔声处理,墙壁贴超细玻璃棉,外贴多孔板。
(6)系统及设备操控性:老年人神经系统的退化,导致其记忆能力降低,对于新鲜事物难以形成有效认知,故此对于其不熟悉的设备控制方式难以掌握,直接导致影响其对设备的正常使用。设备控制面板尽量选用控制按钮尺寸较大、数量较少、功能简单,显示内容简洁明了、字体较大的产品。
(7)设备控制标识设置:老年人视觉下降,包括对于光线的明暗、色彩以及视力等,设备辅助指示标识的设计制作应采用尺寸较大、对比鲜明、简明易懂的图示。
重视老年人安全防护的设计
在暖通空调系统设计及设备布置时必须对其安全性给予足够的关注!
(1)设备的外形及其摆放位置:老年人的肌肉能力较弱,不仅仅体现在力量方面,肌肉的控制力也在减弱,对事物的把持能力下降,身体的协调能力降低,安全辅助措施不到位或地面湿滑等情况便极易导致老年人摔倒,如果室内选用的散热器等低处安装的设备外形不够圆滑或摆放位置不合适,或吊装设备的安装高度不合理,都会成为老年人在室内的安全隐患,发生磕碰事故,危及健康甚至生命。
(2)散热器的防烫伤措施: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退化,对外界事物触觉减弱,在冬季,有些老年人习惯坐在散热器边读书、看报或望向窗外,这个过程中老年人有可能紧贴散热器,甚至睡着,由于老年人触觉感知迟钝,身体直接接触散热器,较高的散热器热水温度会导致烫伤事故的发生,即便是低温热水长时间也是有着低温烫伤的危险,所以有必要在散热器外设置防护罩,也可以直接选用有钢制罩的散热器或地板嵌入式对流散热器,以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3)管道的安装及防漏:地面湿滑易导致老年人摔倒,而老年人的骨骼随着年龄增长,钙质流失,骨质变脆,一旦摔倒会导致骨折等危害。所以供暖或供冷管道、冷凝水管道的安装需要特别注意,管件、阀门连接处的安装质量,设备管道的有效防腐,管道的正确安装坡度,自动放气阀的位置及排水点、空调冷凝水管道的排水点的合理设置,风机盘管冷凝水凝结水盘的正确安装等等可能漏水导致地面湿滑的因素。
(4)不宜采用燃油燃气设备作为冷热源设备:老年人对设备的操控能力有限,且嗅觉等感知能力较弱,一旦由于设备故障或操作不当引起燃油燃气设备发生有毒有害燃料泄漏或烟气泄漏,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5)此外,机械通风设备的风机等旋转活动部件均需做好安全防护,用电设备注意做好漏电保护。
大家好!
首先衷心的感谢院领导给我们创造了这次竟争上岗的机会和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我将珍惜这次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一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为我们医院健康、和谐发展增添一份靓丽的色彩。
我叫,今年32岁,护理专业大专毕业,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3年,先后在普外、脑外、骨科、内科等科室和社区门诊工作,刻苦钻研了各专业的护理理论,熟练掌握了各专业的护理常规和护理技术操作,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护理工作管理理念。忠诚正直、以身作则、顾全大局、敢于创新、服务至上,这既是我做人一贯尊崇的信念,更是我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指南和真实写照。正因为如此,我才有足够的勇气和百倍的信心走上今天的演讲台,参加慢性老年病房护士长的岗位竞聘,为把我院慢性老年病房建设成我市乃至整个湘赣交界地区的区域性老年病中心病房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当然,无论竞聘成功与否,我都将终生酷爱我们的护理事业,永远铭记南丁格尔誓言。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一方面,加强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提高老年病人的生活质量显得相当重要;另一方面,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也日益增强,病人及家属对医院及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急需通过深化医疗改革,完善法治管理,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积极的医疗护理风险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医疗护理环境和氛围,切实加强慢性老年病房的护理管理。
首先,我们必须掌握老年病的特点,如老年病人病因不明者甚多,且多种疾病同时存在;症状不典型,容易出现意识障碍;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关节位置觉、痛觉及冷热觉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减退,等等。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和变数,才能真正做好因人施护、因病施护。
其次,我们有必要对老年病房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认真的分析,才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和避免医患纠纷。如规章制度是否落到实处,护理质量监控措施是否得力,护理人员技术水平是否正常发挥,护理用品的质量、护理操作的解释、有无违反护理操作规程等等,此外还有老年病人自身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等等,都有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而引起医患纠纷。
因此,我们在实际护理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学习掌握是基础、工作落实是关键、不断完善是保证的工作理念,在护理部主任的领导和科主任的业务指导下,认真履行护士长职责,与护士们一道,团结友爱、共同学习、努力工作,办出慢性老年病房的特色,干出卓有成效的事情。
跌倒是每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到老年、健康到衰老都会面临的问题。国外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的研究,认为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临床上很常见,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不但有生理器官的老化和功能的衰退,而且大多有机体病理的因素存在,这样大大增加了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几率。笔者回顾了由2000年8月至2009年7月两家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根据患者跌倒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34例中,男21例,(占61.8%),女13例(占38.2%),年龄55~82岁,平均70.6岁。其中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占52.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占23.5%);帕金森病6例(占17.6%);血管性痴呆2例(占6.0%)。
1.2 相关诱因 睡眠障碍9例(占26.6%);心理因素8例(占23.5%);药物副作用6例(占17.6%);环境因素6例(占17.6%);排便5例(占14.7%)。
1.3 跌倒后果 头、面部轻度淤肿8例;股骨颈骨折2例;头皮裂伤2例;眉弓裂伤5例;其余17例无不良后果。
2 跌倒原因分析
2.1 生理因素 由于老年人的肌肉萎缩,对钠、钾的吸收减退,使之肌张力减退,肌肉弹性降低;导致机体衰弱、身心功能退化、平衡失调、感觉减退。本组病例几乎发生在老年人群中,96%患者入院后急查血生化八项都有不同程度地低钾血症。患者均有轻度的全身乏力、精神疲倦、胃纳差、恶心、步态不稳、反应迟钝等临床症状。
2.2 疾病因素 急、慢性疾病均可造成生理异常改变,使患者出现身体和精神的变化。由于老年人骨质逐渐减少,使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故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骨软化与骨折,其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2]。但本组统计病例中,发生跌倒事件致病理性骨折者均为男性患者。例1帕金森病患者,72岁,因“吞咽困难半月余”收入院,患者体型极其消瘦,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高,步态不稳,因半夜下床欲排小便时跌倒于床旁所致。另一患者为脑血管病后遗症,例2,患者76岁,因“行走困难、反应迟钝1周,加重2天”入院,患者体型肥胖,伴有全身轻度水肿,四肢肌力约4级,步态不稳,因自行下床活动于床旁跌倒所致。因入院患者性别比例不等,故造成与相关文献有关不同之处。此外本组研究病例中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有:中枢性神经瘫痪、头晕、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肌张力改变等。另外有些患者还伴有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所引起的视觉障碍。这亦就更加表明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跌倒不良事件,致使患者在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限制。
2.3 心理因素 由于脑血管疾病出现的临床症状比较急、快,使患者突然丧失部分或完全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势必引起患者的焦虑、急躁情绪。即使瘫痪侧肢体肌力为2级左右,患者也会自己试着从床上起床或下床活动。患者往往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低落,处处感到自己老而无用,力不从心,不服老的心理存在。这些情况在A型人格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性别中以男性患者多见。故发病后,患者亦不愿意让家人或其他人帮助自己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跌倒。
2.4 药物因素 Kerher等[3]指出,老年人跌倒的频率与镇静药品的使用相关。本组病例中全部患者都服用4种或4种以上药物。其中,服用降血压药的有20例(占58.9%);服用镇静剂的8例(占23.5%);精神类药品的6例(占17.6%)。特别是服用降血压、镇静剂、精神类药品的患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造成低血压、头晕、尿频、夜尿增多等问题,以上情况使得老年患者极易在夜间上厕所时或突然快速改变时发生跌倒。
2.5 环境因素 本组病例中跌倒于床旁16例(占47.1%);病区厕所10例(占29.4%);病室内通道8例(占23.5%)。由于不平整的地面,如地面上有水迹未及时清理;或有些家属把患者脱换的病服随意丢在床底,未及时放在污衣袋处。或有不适当的灯光,因为老年人视觉上的变化,对照明要求有较高的亮度,但也避免不均匀或过强集中的光线[2]。现在病区内地板几乎都是较高级的胶性地板,需要定期的打蜡维护等,但在亮堂堂的过道上行走,容易让患者产生眩晕的感觉。或厕所里马桶坐椅过低或缺少扶手、厕所间门口布局结构缺陷设有阶梯、床距不符合规定标准、床头柜与床距过近(
2.6 重视因素 虽然在入院宣教时或日常生活护理工作中,护士向每一位患者的陪护者或家属已反复强调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措施的重要性,但有些陪护者却不以为然,不予重视,抱着掉以轻心的态度,不配合和接受安全防护措施,如患者卧床休息不习惯加床档或忘记加床档;有些患者家属因家庭关系矛盾,不够和睦,不愿意陪护患者;有些家属因工作时间关系或经济拮据,未能来陪护患者;有时护士忙于护理操作而忘记把床档复位;最终导致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3 小结
近年来,随着患者安全目标管理年工作的不断开展和完善,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对预防和减少住院患者的跌倒工作方面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与研究。如何做好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有效的防跌倒工作,减少和杜绝住院患者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我们医护人员积极关注和面对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肖春梅,周户林,李阳,等.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的国外研究进展.中国临床康复,2002,4(6):1014
关键词:呼吸内科 患者 安全隐患 处置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22-01
护理安全是为了保障病人的生命健康,是为患病者的健康所服务。呼吸内科疾病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是一种痼疾。它经常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使老年患者变得更加虚弱,病情更加多变。因此,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就变得更加重要,作为医务人员要尽可能的做好护理工作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因此,熟知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遇到隐患时所应采取的措施就变得至关重要了。
1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患病者自身的问题;另一个是护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呼吸内科患病者身上的安全隐患。患有呼吸内科疾病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他们身上的安全隐患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心理问题。他们年龄大了,又长时间受疾病的困扰,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容易变的焦虑、逆反、激动,认为自己活着是儿女的负担。②行动不便。他们岁数大了行动也就不方便了,容易摔伤和走失。③产生自杀想法。呼吸内科疾病多为慢性病,长时间的病痛折磨会让老年人缺乏信心,给家人带来高额的经济负担又会使他们心里更加内疚,导致他们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都是患者身上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是护理工作人员应该熟知的。
1.2 呼吸内科疾病护理工作人员方面的安全隐患。护理工作人员对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而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对于工作中的危险没有足够的防护意识。一些工作人员经常在进行一些重要工作时麻痹大意,比如:在输氧气时,气流过大;在重病监护区擅离职守等。②工作流程不遵循国家规范进行。许多护理工作人经常不按操作规程执行任务,诸如:多数人员在更换病人床上用品时不戴口罩手套;看护不同患者前后不洗手;洗手时简单粗略不符合规定;洗手后直接工作,不按正规程序擦干消毒;接触病人分泌物后不及时消毒;接触病人需清洁部位时不带新手套;接触不知名患者时不戴口罩等等。③不与时俱进,不能够熟练的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呼吸内科医疗设备和疗法上,当前正处速发展的时期,但是大部分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都不能够及时的掌握最新的技术知识,更不要说对于新技术的熟练运用了。④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没有积极性,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兴趣,不与患者进行日常的沟通。当前,多数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工作态度消极,态度冷漠,与患者和患者家属交流时态度过于程式化,没有一点人情味,极大的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
2 对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处置措施
发现了现如今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安全隐患,我们就要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法,从而降低这些问题带来的危害,在最大程度上保护护理工作者自身和住院病人的安全。下面是提出一些防护措施:
2.1 加强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者的教育工作。医院要加强宣传护理工作者在护理病人的过程中,由于自身对安全隐患认识的缺陷对于患者带来的重大危害,让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真正认识到这种危害的严重后果,从而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从内心开始重视这些工作。医院要首先做好医院的护理工作,加强对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对于安全隐含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时常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护理理念和经验。平时还要加强对护理人员所学习知识的考核,从而确保医护人员真正掌握了这些知识,从而可以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好的照顾患者。
2.2 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意识和行为上进行防护。对于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处置对策更重要的是防护,主要防护工作做得好才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因此“防”是减轻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的关键,而做好“防”重要的就是加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护理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定的操作规程来进行工作,合理应用各种安全防护技能。因此,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人员要在正常的工作中加强自己的防护意识,规范自己的防护行为,正确进行各种医疗护理工作,时时刻刻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和自己的人身安全。
3 总结
呼吸内科护理的工作人员作为救治人民的白衣天使,他们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对大家的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医务人员要正确认识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正确的处置措施。本着对医护人员负责也对生病患者负责的态度,严谨的处理呼吸内科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映烂.介绍美国护理人员的工作[J].实用护理杂志,2008,6,8,(9):64-68
[2] 吴安华,任南,文细毛.全国医院监控网2008-2009年监测资料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5,4,(9):54-58
随着老年人的不断增长,我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作为一个因身体各器官功能及应急反应免疫能力日趋下降和退化的社会弱势群体,老年住院患者的安全问题更需要得到重点关注,同时做好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防护,已成为医院评价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1 一般资料
1.1材料 在100例老年跌倒、坠床病例中,男性75例,女性25例,年龄(60—92)岁,其中生理因素占47%,病理因素占33%,环境因素占12.5%,药物因素占7.5%。
1.2性别与年龄 老年跌倒、坠床的病例中(60—79)岁的男性跌倒、坠床率为35%,85岁以上的跌倒、坠床率为50%,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我科女性住院率占床位的15%,因此跌倒、坠床的发生随年龄不同而增加。
1.3跌倒坠床损伤分布 老年人跌倒、坠床造成的损伤因素是多方面的,而跌倒、坠床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经统计本文软组织损伤占44%,四肢骨折占21%,腰椎骨折占20%,头颅损伤占15%。因此防跌倒、防坠床是护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措施。
2 跌倒坠床的原因
2.1环境因素 病房地面湿滑,光线不足或刺眼,台阶高低不平,卫生间马桶破损,浴室无扶手及防滑垫。
2.2生理因素 老年患者生理机能退化,判断能力差,应对各种异常情况反应慢,肢体协调能力差,关节活动不灵活等,都是增加跌倒、坠床的风险。
2.3病理因素 老年患者大多患有白内障、青光眼、帕金森氏症、高血压和脑卒中后遗症,一过性脑缺血,低血糖反应发生,性低血压易发生跌倒及坠床。
2.4药物因素 患者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抗精神药和麻醉镇静药、抗高血压药和阻滞剂都是跌倒、坠床的危险因素。
2.5疾病因素 由于疾病突发不能自控引起跌倒、坠床。例如: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低血糖反应,阿—斯综合症,性低血压等。
3 防范措施
3.1运用护理程序进行风险评估 首先对入院的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年龄、神志、肢体活动情况、自理能力、血压情况、有无跌倒史及患者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做出评估,对跌倒、坠床的防范极为重要。
3.2交流沟通及家属或陪护的宣教 有针对性的对危险患者进行书面及面对面的讲解,并反复交待患者病区易跌倒的场所,并有醒目标记,对个别不配合的病人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多加强巡视,增强责任心,同时增加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掌握患者的生活习惯,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措施,特殊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同时对家属及陪护宣教,进行安全教育,根据不同情况,指导和教会家属及陪护如何注意安全,如何避免不安全因素,取得他们的合作,避免意外发生。
3.3做好预见性护理 对于老年行走不便的患者,值班护士主动帮助打洗脸水,协助洗脸,刷牙,洗碗,送饭到床旁,夜间放置便器,叮嘱患者夜间不要下床小便,加强巡视,发现有跌倒的危险及时进行处理,在未发生跌倒、坠床前消除隐患。
3.4警示标志 对年满80岁及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除反复交待易发生跌倒的场所外,还应在床尾悬挂防跌倒、防坠床的警示标志,并经常提醒患者注意自身安全,对听力差的患者进行书面交待。
3.5健康教育人人知晓 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跌倒、坠床的防范意识,经常提醒服用镇静、降压、降糖药的患者,起床时,先在床上休息几分钟后再下床活动,夜间尽量使用便器,避免夜间因下床不慎发生意外,保持病区内地面干燥。活动时尽量在宽敞明亮的场所进行,最好有人陪伴,学会自我保护,以保证跌倒、坠床的防范及有效性。
【关键词】 老年患者;不安全因素;临床防范
1 临床资料
临床观察老年男性患者121例,女性103例,年龄分布在60-86岁之间,平均年龄73岁,多数为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脑血管病患者,36例合并糖尿病。其中,不安全隐患发生率在男性中达到6%,女性中达到4%。2 临床常见的几种不安全因素
2.1 跌倒及坠床 经临床统计,跌倒在内科老年患者中时有发生。因此造成的软组织损伤、脱臼、骨折等加重了患者躯体痛苦和心理负担,严重者甚至引起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坠床多数因护理人员缺少,陪护疲惫或疏忽,致使患者在翻身或不自主行为中发生。
2.2 皮肤或医源性损伤 临床最常见的皮肤损伤有压疮和烫伤两种。压疮多因长期卧床、营养不良,床单位缺乏舒适度或外环境物理因素刺激等引起。烫伤则多因患者皮肤组织对外环境冷热痛敏感度下降或迟钝,在接受取暖、电疗、光疗、灸疗时引起。医源性损伤指在基层医院,由于医疗条件、技术水平所限,或因用药不合理等引发的患者机体、心理的综合不良反应。
2.3 轻生 目前,在内科老年患者中,轻生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内科老年患者多数以慢性病为主,长期的疾病折磨,加之社会角色转换、安全感缺失、心理经济负担加重等,极易造成悲观绝望情绪的滋生。个别患者因缺少家庭成员关爱和悉心照顾而厌世、自弃。此时,如果得不到适时的安抚或调整,便极易产生轻生念头。
2.4 其他安全隐患 由于老年患者事物认知力、机体敏感度下降,临床可见少数饮食呛咳以及因服错药造成的不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一些医托或诈骗分子向医院内的扩展蔓延,对老年患者安全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部分患者除蒙受经济损失外,其心理也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很容易对诊疗产生不配合和抵触情绪。3 不安全因素分析
3.1 精神和躯体健康层面 随着老年人思维、认知能力衰退、家庭角色转换以及社会关注减少等,老年人的安全感和被尊重感也在逐日下降,由此引起的敏感、脆弱、抑郁、失落、悲观等情绪导致的负面心理状态加重。此时若再增加疾病负担,便极易诱发心境失调;由于老年人自身生理机能退化、或者疾病影响导致的躯体平衡能力下降、意识障碍等,令患者在不自觉状态中受到安全困扰。
3.2 社会和医疗层面 由于角色转换、社会关注缺失、社会活动参与减少、家庭劳动力外流造成的亲情缺失等,引发的不适应或安全感缺失;由于目前基层医院在编医护人员普遍不足、护工或陪护人员短缺、责任意识薄弱、护理专业性欠缺、安全防护设施不到位、疲劳陪护等,都是引发患者不安全隐患的要素。4 不安全因素的临床防范
4.1 开展老年患者安全健康宣教 对于内科老年患者,入院伊始即要设置责任护士,通过临床检查和交流,全面评估患者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事物认知力、接受力等,梳理出存在的潜在安全隐患,结合每条隐患制订出相对应的科学的、便于操作的措施,利用各种形式有重点、有实际意义地给予宣教和指导,并定期评价和改进。
4.2 心理疏导干预 在临床护理中,尤其要加强巡视和沟通。老年患者心境复杂多变,遇事容易敏感和偏激。加之家庭劳动力外流,老年人长期缺少陪伴和交流,缺乏相应的社会公众活动,多数老年人言语表达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认知力退化,精神世界长期处于孤独、空虚的境地。作为护理人员,要主动走进患者中去,多些时间陪伴患者,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安抚其不良情绪,耐心引导、鼓励其表达自身需求,了解其兴趣、爱好,打开其心结,然后寻找切入点,引导和拓宽患者认知度,疏导其负面情绪,让患者充分感觉到被尊重、被关爱,唤起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可。
4.3 高标准、多元化的护理 老年患者护理不同于一般病人,更要注重细节、个体,充分体现医学人文精神;护理人员一定要不断加强自身素养和专业知识的提升,掌握现代护理学、心理学文化层面到专业层面的技能、技巧,充分认识老年患者安全的重要意义。对于老年患者一定要设专人陪护,力争做到床头交接班,所有的口服药一定要看药到口,老年患者活动或入厕时要有人看护陪伴,静脉给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的巡视必须认真、悉心、到位,切忌流于形式。除了疾病基础护理,老年患者的生活和心理护理要适时同步。针对患者不同层次和认知力,制订详细、科学的护理计划和措施,护理内容要包涵全方位,确立责任护士、建立长效责任制,及时进行观察评价。和老年患者沟通时要注意言语亲近、家常,各项诊疗操作要体现认真、专业、体贴,健康宣教既要科学、又要通俗易懂、便于患者操作执行。总之,老年患者护理无论从硬环境到软程序,都要令患者感到舒适、贴心、专业、温暖。
4.4 临床安全隐患管理 医务人员对于老年患者安全要有高度警惕和防范意识,每个患者要设置固定的专人陪护,护理人员要随时加强督导和巡视,加强日常生活用品管理,避免危险物品带入病房,门窗要有保护性措施;老年病区可考虑在病床增设床栏、在病房和走廊墙壁加装木制或塑胶扶手、护栏等,便于患者离床活动时辅助使用。压疮防范要注意保持患者正确和皮肤清洁,定时翻身,使用软垫、气垫等保护用具,同时保持床单位清洁舒适、干燥柔软,避免外环境因素刺激,必要时给予轻度适宜的皮肤按摩。采取保暖或热疗等措施时,要由专业人员操作,并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做好皮肤保护。
4.5 陪护人员指导 对于照料和护理老年患者的人员,要尽可能固定、尽量做到日夜轮换,避免疲劳。医务人员要对其进行专业知识宣教和指导,并及时督导和管理,提高其责任心,增强其对老年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和警惕性。同时,教会其基础护理、安全护理以及应急处理技能。尤其患者夜间护理更要细心到位,不可懒惰或疏忽。在陪护过程中,要随时观察老年患者情绪,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和隐患,适时给予安抚或报告责任医师,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症引导。
参考文献
[1] 汪家瑞.老年内科保健[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摘要:脑血管疾病在蒙医神经内科临床上较普遍,蒙医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不但有生理器官老化和功能衰退,并且大部分存在有机体病理因素,如此极大提高了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几率。进行依照病患跌倒发生原因进行归纳分析。
关键词:蒙医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跌倒分析
跌倒是每个人一生中从幼儿到老年、健康到衰老都会出现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探究,发现跌倒是一种社会流行病,是环境、生理、病理和心理等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 2011年8月~2012年7月,两家医院蒙医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发生跌倒事件共34例。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蒙医神经内科住院老年病患跌倒34例中,男21例,(占61.8%),女13例(占38.2%),年龄55~82岁,平均年龄70.6岁。其中,急性脑血管病(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8例(占52.9%);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例(占23.5%);帕金森病6例(占17.6%);血管性痴呆2例(占6.0%)。
2.有关因素
睡眠阻碍9例(占26.6%);心理因素8例(占23.5%);药物副作用6例(占17.6%);环境因素6例(占17.6%);排便5例(占14.7%)。
3.跌倒结果
头、面部轻度淤青8例;股、颈骨折2例;头皮裂伤2例;眉弓裂伤5例;其他17例无不良后果。
二、跌倒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出于老年人肌肉萎缩,对钠、钾吸收减弱,促使肌张力缩减,肌肉弹性减少;致使机体衰退、身心作用退化、平衡失调、感觉减退。本组病例基本出现在老年病患中,96%的老年病患入院后急查血生化八项均有不同程度低钾血症。病患均有轻度全身无力、精神疲倦、胃纳差、恶心、步态不稳、反应缓慢等临床病症。
2.疾病因素
在该组统计病例中,出现跌倒事件导致病理性骨折者均是男性病患。如帕金森病病患,年龄72岁,由于吞咽困难半月多被入院,病患体型极为消瘦,四肢肌张力呈齿轮样增加,步态不稳,由于半夜下床小便时跌倒在床旁所致。本组探究病例中,病患产生临床症状有中枢性神经瘫痪、头晕、动作缓慢、反应迟缓、肌张力变化等。有些病患还伴有眼科病症,如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所产生的视觉阻碍。
这更为表明蒙医神经内科病症患者更易出现跌倒不良事件,致使病患在日常生活自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和控制。
3.心理因素
出于脑血管疾病出现临床病症较为急、快,让病患突然失去部分或完全日常生活自理力,定会导致病患心情焦虑、急躁。尽管瘫痪侧肢体肌力在2级左右,病患也会自己尝试从床上起床或下床运动。病患通常也会出现不同程度心情失落,随处觉得自己老而无用,力不从心,不服老的心态存在。这些状况在A型人格中体现最为显著,在性别中以男性病患为多。故病患发病后也不愿让家人或其他人帮助自己状况下极易出现跌倒。
4.药物因素
老年人跌倒次数与镇静药品运用有关。本组病例中,所有病患都服用4种或4种以上药物。当中,服用降血压药物有20例(占58.9%);服用镇静剂有8例(占23.5%);服用精神类药物有6例(占17.6%)。尤其是服用降血压、镇静剂、精神类药物病患,均会有不同程度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如产生低血压、头晕、尿频、夜尿增加等问题,以上状况让老年病患极易在夜间上厕所时或突然发生转变时出现跌倒状况。
5.环境因素
本组病例中跌倒在床旁16例(占47.1%);病区厕所10例(占29.4%);病室内通道8例(占23.5%)。出于地面不平坦,如地面有水迹不能及时清除,或有些家属把病患换掉衣物随便丢在床下,没有及时放入污衣袋;因老年人视觉改变对照明亮度有极高需要,要避免灯光不均匀或过强集中光线;现在病区内地板基本均是高级胶性地板,要求定期打蜡保护等,但在通亮过道上行走,极易让病患出现晕厥感受;厕所里马桶坐椅过低或没有扶手,厕所间门口设有阶梯结构的不足布局;床距不吻合规定水准、床头柜和床距过近(
6.重视因素
尽管在入院宣教时或日常生活护理工作中,护士向每位病患陪护者或家属已反复指出应该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策略非常重要,但有些陪护者却总不在意,不予注意,带有侥幸心理的态度不配合和接受安全预防措施,如病患卧床休息不习惯加床档或忘记加床档;有些病患家属因家庭关系有矛盾、不和睦,不愿陪护病患;有些家属因工作时间关系或经济拮据,无法陪护病患;有时护士繁忙于护理操作而忘记把床档复位;最终致使患者跌倒事件出现。
三、结论
近几年,随病患安全目标监管年工作不断展开和改善,临床护理工作不再是简单病情查看、用药和心理护理,而在防止和降低住院老年病患跌倒工作方面也越来越得到注重和探究。怎样做好蒙医神经内科住院病患有效预防跌倒工作,降低和杜绝住院老年病患跌倒不良事件出现,这些均是医护人员需要积极注重和配合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