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学就业情况

经济学就业情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1 17:13: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经济学就业情况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经济学就业情况

第1篇

关键词 经济类专业课程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ummary of Implementation Phase on Bilingual Education of

Economics Major of Independent College

WU Qiong, LI Yan, LIU Jinsong

(School of Economics, Donghu College,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12)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for independent colleges to carry out and promote the bilingual education immediately, because it is not only the need of the times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an urgent requirement for students' growth and success.

Key wordseconomics major; bilingual education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宗旨,针对本校的办学条件和生源状况,在准确定位经济学院学生主体的培养类型和目标方向下,经济类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展开。关于在高校的独立学院中开展双语教学,历来存在着一些争论。一种观点认为,独立学院的学生也许英语水平不够高,不能适应双语教学,但从教学实践的效果来看,这一看法似乎有失偏颇。高校独立学院实施双语教学很有必要,这不仅是时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事业前进的必然选择,而且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虽然,从师资力量和学生的外语水平来看,目前较大范围地开展双语教学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某些涉外专业可以先从大二开始每学期开设一至二门双语课程进行教学试点,供学生选修,如: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国际经济法、西方经济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商务、外贸函电、外贸运输与保险等课程。

1 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双语教育(bilingual education)指在―个国家或地区里用两种语言上课。这两种语言一种是学生的本族语或者母语,另外一种是学生所在地区的通用语言(第二语言)或学生所学习的目的语(外语)。双语教育是通过双语教学去实施的。

首先,开展双语教学是基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人才的需要。独立学院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途径之一,肩负着培育复合型人才的责任。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应将专业技能与外语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即通过外语这门工具进行专业课程教授,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外语应用能力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其次,开展双语教学是促进经济学院专业课程教育的国际化和规范化的需要。如武汉大学经济学院所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本身就是涉外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中会涉及较多的专业术语和国际惯例。某些专业课程正是对上述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使用双语教学可以通过中英文形式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和学习,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接轨。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学内容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再次,开展双语教学是基于经济类专业课程自身建设的需要。如《外贸运输与保险》课程主要包括国际货物运输方式和保险条款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其中涉及到进出口货物的不同运输方式(如海洋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集装箱运输、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以及有关保险险别的选择,保险赔付与仲裁条款等。双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掌握英语表达技巧,为学生日后顺利地从事外贸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经济学院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实施情况

作为极具实践意义的校级项目“独立学院经济类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研究”中的重要反馈信息,现将经济学院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实施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结合课堂实际进行阶段性总结。

2.1 《国际金融理论》课程双语教学实施情况

在专科生和本科生的常规教学中,主要针对2008级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和2009级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学生来实施国际金融理论和金融英语课程的双语教学工作。学生对于在本课堂实施双语教学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逐渐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导者,教学效果比较明显。本课程教学方法剖析:(1)在接触新的章节内容前,让学生先了解跟其内容相关的英语材料。如在进行外汇与外汇汇率这一章的教学内容前,可以先让学生了解与其相关的英语表达。(2)通过对比性的表格来加深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的理解。比如,在讲授外汇的定义时可以先让学生对于各个国家的货币简称有一些认识,然后结合中文的释意来理解该知识点。(3)通过国际金融的英语专业术语表达来使学生更加积极有效地学习。(4)通过对学生强化时事英语新闻的理解来提高其专业课程的兴趣。

2.2 《外贸函电》课程双语教学实施情况

本课程的双语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和汉语两门语言进行学科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和汉语两门语言进行学习。本课程进行双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专业英语,提高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能力。《外贸函电》课程使用双语教学,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在提高外贸英语写作水平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与口语水平。双语教学要求教师既要有相当熟练的英语水平,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听与说的基础,否则双语教学的效果就无法实现。

外贸函电课程在200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和国际贸易实务专科四个大班开设,总体来说,教学情况较好。本科班学生基础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教学节奏,双语思维转化迅速。但相关专业的专科学生目前英语基础普遍较差,即刻实施双语教学会有一定的难度。双语教学实施应在教学前期使用少量的英语,让学生有一个过渡和知识的积累过程,在此基础上,逐渐加大使用英语的量,在上课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加大专业英语的练习,从而向双语教学转变,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学生为中心,重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

2.3 《国际商务》课程双语教学实施情况

该课程教师从2009年9月开始作为双语教学骨干教师受聘于武汉大学东湖分校,至今为止,已经先后面向经济学院的学生合计约500余人开设了《经贸函电》、《国际商务》等两门双语教学的课程,共6个课堂。在将近一年半的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1)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由于该课程教师在德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作访问学者期间,曾经系统地学习这些国家高校的先进授课方式,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这些教学方法,其中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得到了广泛好评。

(2)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在讲授《国际商务》课程时,教师使用的是原版的从美国带回来的全英文教材,整个授课中,对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在这种半英语的学习环境中,很多学生都表示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应用能力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

在双语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的同时,教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致表现为: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于双语教学不能适应;学生有时候没有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英语学习孰轻孰重的问题,容易导致舍本逐末;课堂人数太多,影响教学效果。

2.4 《外贸运输与保险》课程双语教学实施情况

本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学院对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为了更好地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加强师生的互动。总的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力度,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内容给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的分析和参与案例的讨论。二是增加习题授课的力度,将习题分配给学生后,鼓励他们通过讨论、搜集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进行佐证。由此,才能真正做到“从被动上课到主动学习”,从而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

3 对双语教学实践的思考

通过较长时间对经济学院经济类相关专业的学生实施双语教学,教师们深切体会到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3.1 教师的英语与专业水平问题

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实施,应首先取决于教师的英语水平如何,因此对任课教师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教师的语音、语调和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能为学生起到很好地表率作用。由于缺乏相关的海外学习及生活背景,实施双语教学的教师们在这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当然,为弥补这些缺陷,教师努力在课余时间通过自学提升英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对于专业课程,也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专业背景和知识基础,具有解析难点、引导学生讨论案例的能力。如某些课程内容涉及多种运输方式的运费计算、运作程序等,专业性很强,学习起来也比较枯燥。而且有些知识点若非在实际工作中会用到,一般比较难理解,更难以讲述(如海洋运输这一章节很多知识点都是航海学院的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

3.2 学生的英语水平问题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英语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双语教学的实施,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从教学实践来看,在开课之初,双语教学模式的确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有些英语基础好的同学,也十分认可双语教学,并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但某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似乎持有不认可的态度。由此可见,开展双语教学着实不易,但着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正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关键。

综合双语教学实践来进行分析,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外语创造良好的条件;建议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在其他课程上开展双语教学,使他们能习惯并熟知这种教学模式;二是学校能尽可能安排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展示中英文对照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教师所讲的英语叙述,由此打消部分基础较弱同学的畏难情绪,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综上所述,如何探索适合于独立学院的双语教学模式,还需要在实践中摸索,也需要学校管理层给予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第2篇

可见,实现充分就业,是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具体表现,也是公有制社会形态的本质要求。

一旦社会上出现了一部分劳动者无法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而使他们成了失业者,那么这一部分失业者就将不再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为他们的占有权没有得到兑现。如果说,这些失业者仍然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的话,那么对于这些失业者来说,这种占有将是徒有虚名的。因为此时生产资料已经不再属于它自己支配的物,而是转化为与它自己毫不相干的物,即同它的劳动力相对立的物。

这一点,对于那些头脑清醒的经济学家来说,是不说自明的。因为这些经济学家曾经明确地指出:

“失业者的存在是同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不相适应的,因为这相当数量的失业者失去了运用社会生产资料劳动并取得劳动收入的权利。”劳动者,作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它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最初形式就表现在就业问题上。“所谓就业问题,就是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提供劳务,而获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问题。”(1)

(2)

在这些经济学家看来,“劳动就业问题,从理论上讲,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从整体来讲,劳动者和生产资料是结合的,全体社会成员都应得到劳动就业。”(3)

可见,实现充分就业,这是由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形态的本质决定的。它构成了公有制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之一。

如果劳动者在公有制的社会形态内不能使自身同一定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那么,对它来说,这种占有就将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占有,或者说,它将以名义上的占有者实际上的非占有者的形式存在着。在这样的条件下,劳动者就将不能成为生产资料的真正占有者。这就是说,失业者的存在是同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形态不相容的。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按劳分配原则,因此,社会不仅必须而且能够保证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充分就业。(4)

然而,正像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本身是历史的产物一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其数量的多少本身也将作为一个既定的历史前提而存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建立的初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社会相比,还是比较低下的。这一生产力水平制约着社会物质财富生产的总量,它使这一总量相对来说要比较少一些,此时,随着劳动者数量的多少不同,每个劳动者从中所分得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也会不同。也就是说,在个人消费品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在量上的规定性将直接影响到每个劳动者实际占有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劳动者人数愈多,每个劳动者能够分得的个人消费品数量也就愈少。对此,经济学家曾有过明确的断言:

低收入,高就业,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虽然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但生活质量不会有多大提高。(5)

反之,当劳动者人数较少时,那么,每一个劳动者能够分得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也就会愈多。可见,在个人消费品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同它所能够得到的个人消费品的数量成反比。

在劳动者就业的问题上,不同经济学家之间也曾展开过激烈地争论。其中一些经济学家站在同劳动者相对立的立场上,即站在管理者的立场上,为了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因而主张:应该允许有一部分劳动者失业,以保证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在现实的社会形态中,这种理论实施的典型,我们可以从南斯拉夫的经济制度中寻找到。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建立之后,它所实行的经济政策就是不保障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就业,从而使经济发展能够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

除南斯拉夫之外,其它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上都实行了保障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政策。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我国在就业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这一点,曾有经济学家评论道:“如果按照就业人数占有劳动能力人数的比例计算就业率,我国就业率之高是世界之冠。而高就业率却带来了低效率。我国劳动生产率之低也是世界罕见的。”(6)

从经济学家的这一论断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很明显,这一结论就是,在就业问题上,无论实行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是实行允许一部分劳动者失业的政策也好,还是实行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政策也好。对于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来说,是没有丝毫影响的。在经济学家看来,充分就业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高就业率与低效率之间具有必然的联系。我国当前的现状就是最好的实例。

看到这种振振有词的理论,使我们不禁想起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鼓吹的一种论调:没有失业就没有高效率。请看,这二种论调是何其相似啊!难道真的如经济学家所断言的那样,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有一定的失业人口存在。否则,要实现充分就业,就一定会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换句话说,只有用一部分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分离,才能换来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同劳动者就业程度之间有没有必然地联系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就是说,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同劳动者就业程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一结论向人们揭示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并不随着就业率的高低发生变化这一本质联系。

从表面上看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机械化,现代化生产条件的广泛应用,可以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数量,从而使劳动者的需求超过了劳动者的供给,因此产生了劳动者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就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而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就是减少劳动力的使用数量,从而使一部分劳动者退出生产过程,使它们同生产资料分离开来,成为失业者。随着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大,又为失业者提供了新的就业岗位,因此使得一部分劳动者又重新得到就业。在这一发展变化过程中,假若劳动力的需求仍然小于供给,那么,就会使失业者继续存在下去。整个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恰恰就是这样一种运动过程。

在这一运动过程中,作为劳动的后备军,相对过剩的劳动力即失业工人始终是存在的。即使在当今那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也仍然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失业工人,可见,这一事实足以显示出经济学家的上述论断是有历史事实为根据的,它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是由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历史来证明的。因此,这种论调比起那些无根据的抽象的空洞议论来说,要高明得多。

遗憾的是,这些经济学家忘记了马克思的教诲,相对过剩的劳动力之所以存在,并不是由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造成的。恰恰相反,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只要生产的社会性质隶属于资本,那么,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就将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消灭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铲除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社会根源。

由此可见,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这一矛盾的出现,并不是由社会生产过程本身的发展变化带来的,而是由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造成的。在这里生产的社会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既可以使劳动力的供求矛盾始终存在,又可以使这一矛盾在现实中根本就不能够成立。当社会生产沿着资本主义道路指引的方向发展下去的时候,就必然会使相对过剩人口存在下去并不断地有所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在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时候,才会从根本上铲除掉相对过剩人口这一社会问题,使这一社会现象从此不复存在。

经济学家之所以将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就业程度直接联系在一起,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看作是相互对立的。就是说,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不能实现高就业率(即指充分就业),反之,实行了充分就业,必然会带来生产的低效率。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些经济学家的思维中只有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联系。他们把握的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而对于所论及的问题的本质并不清楚。因此,在他们的理论中,这种表面现象中的矛盾就构成了他们的理论观点,就变成了一种本质的联系。

其实呢?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分为二个层次的。既有本质上的联系也有现象上的反映形式。它们二者之间并不是一致的。当我们停留在现象联系中去进行抽象、概括的时候,就会将这些矛盾的现象当作一种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去把握。

当经济学家把握住这种表面的联系之后,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向人们大声宣布:真理被我们抓住了,它就在我们的思维中。其实呢?他所抓住的不过是一些表面的、肤浅的联系,至于那隐藏在现象后面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他却一无所知。

劳动力的供求矛盾是由生产的社会形式方面所引起的,它不是社会化生产过程本身的必然产物。

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当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出现了不相适应的时候,这种不相适应的情况通常表现为二种,其一,劳动力的供给小于需求;其二,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在前一种情况下,由于劳动力的供给满足不了对它的需求,因此,也就不会产生劳动者的失业问题。在后一种情况下,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对它的需求,于是就会使一部分劳动者成了多余的、相对过剩的劳动力。

相对过剩的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加剧了劳动者内部的竞争,使得劳动者内部产生分裂,从而使劳动报酬水平的增长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它使资本的力量变得更加强大,以至于不资本主义制度就不可能使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由于劳动者成了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因此它就为充分就业的实现提供了最基本的社会条件。实行充分就业的结果,是否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呢?对于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站在劳动者的角度上去分析,就会得出与经济学家截然不同的答案:充分就业不仅不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下降,相反,它还是使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的有效措施。

首先一点,充分就业的实现,是使劳动者从生产资料的奴役下解放出来的前提条件。当劳动者真正成为生产资料的支配者与占有者,当他们实现了同自己占有的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之后,以往资本主义社会加在劳动者身上的绞索——失业的危机,从此就一去不复返了。它将不再屈从于资本的威力,面临着失业的威胁,而被迫地从事非人的劳动。劳动的目的将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一变革的结果将焕发出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就会使它以主人翁的姿态去从事生产劳动,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其次,劳动日的长度本身是一个可变量。当劳动力的再生产中,出现了使劳动力的需求小于它的供给时,劳动者从它的整体利益出发,就可以通过缩短劳动日的办法,做到既保证每一个劳动者都能够就业又不使劳动生产率下降。因为很明显的一个事实是,在同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础上,只要将劳动日减少一半,就可以使就业人数增长一倍。在这种情况下,它是不会使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不仅如此,它还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一可喜的后果。这一点,在劳动日时间较长,劳动的紧张程度又不够的情况下表现得尤其突出。

正如列宁指出的:“在工作日很长的情况下工人每小时生产出来的成品要比工作日较短时所生产的少些,而且还坏得多……这已为工业发展的全部进程所证实。”(7)

在现实生活中,6-1>6的奥秘,(8)纺织行业实行“四班三运转”的实例,(9)都说明了缩短劳动时间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当劳动的紧张程度已经达到了极限的情况下,缩短劳动时间,扩大就业人数,同样可以做到既保持劳动生产率不下降,又可以使充分就业得以实现的目的。这就是说,无论劳动的紧张程度如何,缩短劳动时间都可以做到既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又可以使充分就业得以实现的结果。可见,充分就业与低效率二者之间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经济学家之所以将事物在表面上的联系看作了本质的联系,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割裂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采取了一种就事论事的态度。当经济学家把劳动日的长度凝固起来之后,就会得出:“充分就业必然会降低生产效率”的结论。因为“三个人的活儿五个人干”在劳动时间、生产力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自然会出现生产效率不高的必然结果。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时,高就业率固然与低生产效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它却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水平的高低。这一点,经济学家曾将它形象地比喻成“三人活儿五人干,三人饭五个人吃”。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静止的观点上去考察,那么“三人饭五个人吃”,必然会使每一个人吃的饭量减少。但是,在考察复杂的社会问题时,这种静止的观点是万万要不得的。

“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从发展的观点上看,在一定的条件下固然会使每一个人都吃不好,但是,在另一种条件下,它又会使每一个人都吃得相当不错。在这里,决定的因素是一定的条件。条件不同,就会使个人消费品的总量也会不同。“三人活儿五人干,三人饭五个人吃”,在劳动时间较长,劳动的紧张程度又不够的情况下,自然会使劳动生产率不高,劳动产品总量增长不快,因而使个人消费品数量相对减少的后果。在这种情况下,不用说五个人吃,就是三个人吃也未必吃得好。反之,在劳动时间缩短,劳动的紧张程度提高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就会大大提高,从而使劳动产品总量也大大增加,个人消费品的数量也就会随之增多。在这种情况下,三人饭五个人吃,难道会比前一种情况下的三人吃要坏得多吗?

可见,“三人活儿五人干,三人饭五个人吃”,这种论调完全忽视了生产的社会形式方面对生产发展所起到的制约作用,它是站在静止的角度上,从单纯的物质生产过程方面考虑问题时所得出来的一种悲观论调。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实现充分就业是由劳动者占有生产资料这一客观条件决定的。能否保障劳动者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将反映出该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只要劳动者在社会生产与分配中所占据的支配地位不变,那么,充分就业也就一定能够实现。尽管充分就业的实施会对劳动者所获得的劳动报酬水平以及劳动时间的长度的确定有着直接的影响,但是,它的实现却不会造成劳动生产率的下降。这一点,无论从理论分析上还是在现实的实践中,都证实了这一结论具有真理性。>总之,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就业程度二者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必然的联系。所谓高就业率与低效率的矛盾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它只存在于经济学家的理论中,存在于他们的抽象的思维之中。

──────────

(1)王永江、杜一《试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就业问题》见《经济科学》1982年第2期

(2)张仁德《南斯拉夫经济学家关于社会所有制和市场理论的探索与争论》见《经济学动态》1984年第7期)

(3)刘同德《切实解决劳动就业中的新问题》见《经济问题探索》1984年第7期

(4)李震中主编《计划经济学》1985年修订版第384页

(5)刘国兴《试论经济发展战略和充分就业目标》见《学习与探索》1984年第2期

(6)徐节文《我国的就业问题》见《财经理论与实践》1985年第2期

(7)【苏】《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日的社会经济问题》第118页)

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扩招;大学生;就业率;人力资本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转型时期教育扩展对劳动力市场影响研究》(BFA03002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黄敬宝(1977-),男,安徽利辛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理记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41.21;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082-03 收稿日期:2007-05-13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规模连年增大,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人大众化阶段。同时,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国外已经有很多成果(Niall O'Higgins,2002)。从市场需求角度,工作岗位的缓慢增长、与大学毕业生的迅速增加形成反差(Carnoy,1977)。从市场供给角度,失业是大学生不愿降低工资的结果(Blaug,1969)。国内的许多学者也展开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林毓铭(2002)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与“过度教育”有一定的依存度。文东茅(2005)强调,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在我国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表明高等教育规模与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复杂性。赖德胜、田永坡(2005)认为“知识失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引起的,是一种相对过剩的结构性失业。

高等教育投资规模扩大是否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原因?笔者将通过实证分析加以说明。本文采用典型调查的研究方法,首先界定了调研对象的“典型性”:在高校层次上,属于一般普通高校(非部属或211院校),它们在全部高校中占绝对多数、也是高等教育扩招的主体;在学历层次上,以本科生为主,本专科生和研究生的合理比例,代表着我国高校的一般水平;在学科结构上,与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相对应,以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至少跨6个学科门类、有25个以上的本科专业。经过论证,北京某大学为北京市属高校,以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覆盖6个学科门类、29个本科专业,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调查对象。

一、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投资规模主要是通过大学生人数体现的,自1999年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规模一直增长较快。扩招政策具体是通过高校来实现的,而所有高校扩招规模的总和便构成了全国高等教育扩招总规模。对于某大学生而言,本校扩招的影响表现为就业“小”环境的变化,具体体现为校内同学科、同专业之间的竞争对手增多,全国扩招则表现为就业“大”环境的变化,体现为全国同学科、同专业的毕业生增多,就业竞争加剧。下面,以就业率为因变量、以对应年份的招生规模为自变量,做形式为E=a+bs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中,s表示生规模。

1、该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关性分析

该校招生规模和就业率的数据如表1、表2所示。以1996年~2001年本科招生规模为自变量、以2000年~2005年本科生就业率为因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如表3中的M.所示。可见,就业率与招生规模是负相关的,招生规模每扩大100人,就业率就下降1.685个百分点。判定系数为0.897,能通过t检验和F检验,拟合效果很好。同理,可以得到专科生模型M2。专科生的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也是负相关的,每扩招100人、就业率就下降0.842个百分点。但拟合优度很低、也无法通过检验,拟合效果较差。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专科生人数较少所致;另一方面,可能由于该校重点发展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专科生招生规模波动太大所致。对于研究生来说(如M1所示),招生规模每增加100人、就业率就下降4.551个百分点,且该模型的模拟效果较好。综合看来,同样扩招100人,研究生的就业率下降的幅度比本专科生就业率下降的幅度更大。

下面,再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大学生做同样的分析。由于专科生和研究生人数较少、理学本科生只有两年毕业生,因而,我们仅以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本科生为分析对象。将经济学本科生招生规模作为自变量、将对应的就业率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得到方程M4。可见,经济学本科生的就业率与招生规模也是负相关的,每扩招100人、就业就下降2.92个百分点。同理,由方程M5可知,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率对扩招特别敏感,招生规模每增加100人、就业率就下降近40个百分点。但拟合优度较低,也无法通过检验,表明这种模拟效果的可信度不高。文学本科生就业率对扩招也比较敏感,每增加100人就业率、下降近10个百分点,但模拟效果也不太好。工学本科生每扩招1百人将带来就业率下降4.314个百分点(如M7),而管理学本科生每扩招100人、将会带来就业率下降近10个百分点(如M8)。

2、全国高等教育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关性分析

全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数据如表4所示。以1996年~2001年全国本科生招生规模为自变量,以该校2000年~2005年本科生就业率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得到表5中的M9。可见,全国本科生每扩招100人、与该校本科生就业率下降0.0024个百分点相对应。本模型拟合优度很高,模拟效果很好。与本科生不同,该校专科生的就业率与全国专科生招生规模的关系却是正相关的(M10。),即全国专科生每扩招100人与该校就业率上升0.002个百分点相对应。但拟合优度很低、也无法通过检验,表明模拟的这种线性关系不强。这可能由于该校专科生人数较少、招生不连续所致。如方程Ml1所示,全国研究生每扩招100人,该校研究生就业率就下降0.0059个百分点。显然,扩招对研究生就业率下降的影响比本专科生更加明显。

从学科门类角度,该校以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全国经济学、工学和管理学本科生的招生规模对该校就业状况的影响可能会更直接一些。由于管理学作为新独立出来的门类、其统计资料不完整,我们就只对经济学和工学本科生的情况加以分析。如M12:所示,全国经济学本科生招生规模与该校就业率也是负相关的、而且影响力度更大,每扩招100人将导致该校就业率下降0.02个百分点。与经济学模型相比,工学本科生就业率受到扩招冲击的力度较小,如M。,所示,全国工学本科生每扩招100人,该校工学本科生就业率水平就下降0.0067个百分点。

3、北京市高等教育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率的相关性分析

该校是北京市属高校,北京高等教育扩招形成了该校大学生就业的“中”环境。在统计年鉴中,北京市本专科招生的数据是合在一起的,没有按学科统计的资料,也没有研究生招生的数据,因而,我们只做3个模型。如表5中的方程M14。所示,北京本专科生每扩招100人会导致该校就业率下降0.036个百分点。由M15可知,北京财经院校本专科生每扩招100人,对应该校就业率下降0.693个百分点。而理工院校本专科生每扩招100人,仅仅带来就业率下降0.078个百分点,显然,比财经院校的就业率下降幅度更小。

二、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1、结论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从总体上,招生规模与大学生就业率是负相关的。几乎所有的模型都表明,扩招会带来大学生就业率的下降。(2)对于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不论是高校扩招,还是北京市或全国高等教育扩招,对学历层次更高的毕业生的负面影响程度更大。(3)对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全国或北京高等教育扩招100人,给工学毕业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小于给经济学毕业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给理工院校毕业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小于给财经院校毕业生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本校扩招100人,管理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下降的幅度最大、工学其次、经济学最小,这表明扩招给管理学毕业生就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工学和经济学毕业生。这似乎存在一个矛盾。尽管在同样扩招100人给经济学毕业生带来比工学更大的压力的宏观背景下,由于经济学专业的名牌效应(经济学在该校合并以前就有些名气),该校经济学毕业生受到扩招冲击的力度仍然小于工学毕业生。(4)不同层次的扩招,对于该校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不论是对于该校本科生、还是研究生,范围越小的扩招给就业率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即全国扩招100人所带来的就业率下降幅度小于北京扩招100人所带来的就业率下降幅度,而北京市扩招100人所带来的就业率下降幅度又小于本校扩招100人所带来的就业率下降幅度。

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视角,这是高等教育投资规模扩大导致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增大、收益下降的表现。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Schultz,1961)认为,受教育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人力资本、使其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收入反映了其劳动生产率。贝克尔(Beeker,1983)等也证实了受到更好教育的人们能获得更多的收入。然而,收入和教育的关系是不完全的,其中,市场供求关系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大学生作为高层次的人才,如果高等教育投资规模仍低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大学生数量,即使扩招规模较大,大学生也能够迅速被社会所吸纳,从而不会产生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较快,对大学生形成了较强的需求,但作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效率低下、面临着艰难的“职工下岗分流”,减弱了对大学生的吸纳。而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大学生迅速增加。当大学生的规模增长超过社会对大学生吸纳的规模增长时,失业就成为必然的结果。实证分析表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大学生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接受高等教育这种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增大。对于某大学生而言,在就业风险和就业压力普遍增大的背景下,投资收益存在着下降的压力。成本一收益比较是投资决策的一个基本准则,当风险增大、收益下降时,无论是作为微观投资主体的个人、还是作为宏观投资主体的国家,都应该对投资规模进行调

2、政策建议

(1)控制高等教育投资的规模。高等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不论是对于大学生、还是对于国家,都要求获得相应的回报。当很多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而不能获得相应的收益、甚至收不回投资成本时,这就发出了一种强烈的信号:这种投资行为是不合算的,换句话说,它浪费了经济资源。因此,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把扩招规模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

第4篇

“克强经济学”成为近日投资市场必要认知的名词。但什么是“克强经济学”?投资者最喜欢听到的是“克强经济学”有“上限、下限”,尤其“下限”是有“保底”的意思。保“下限”,就是保经济增长在7.5%上,而“上限”就是防通胀升破3.5%。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退市指标也有两个,一个是失业率要低于6.5%,另一个是通胀不可升破2.5%。

将“克强经济学”的“上、下限”与伯南克退市两指标放在一起看,是否两者高度相似?两者都不容通胀肆虐,而保就业与保GDP增长是一块银元的两面,有就业,就有GDP增长;无GDP增长,又怎会有就业?可否就此判断中美的经济财政政策已默然同步?答案:又是,又不是。

中美两国的政府,如为民生,一定要稳增长(保就业)、防通胀,但我们不可以就此说两国已是同路人,因为克强经济学还有一重点——调结构。

要调结构就要促改革,淘汰过剩产能,无论是国企、民企,都要加入这个淘汰赛。只有汰劣留优,才可在这豺狼环伺的时刻生存下去。

伯南克实现其“上下限”目标,是靠退市这一手段;实现其“上下限”目标,则是靠市场化这一手段。

有评论认为,“区间”、“上限”和“下限”所强调的更是一种“稳中有为”的政策取向。如果突破底线,中国政府不会坐视不理;没有突破底线,就要抓紧时间调结构、促改革。在这种判断的背后,是一种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经济逻辑。

与“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相适应的,是要形成合理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针对经济走势的不同情况,把调结构、促改革与稳增长、保就业或控通胀、防风险的政策有机结合起来。

如斯区间,就像香港恒生指数在24000~21000点之间上下,21000点时托,24000点时压。如果恒指在此区间活动10年,投资者愿不愿意?一定不愿意。投资者一定只求突破,不怕你上突破,最多追买;也不怕你下突破,最多追卖;最怕你不突破,必然闷死。同样,会否是个不求突破的总理?

凡总理都想上突破(通胀除外),但上突破要有前提,即要够多资金,要够多优质企业人才始可。资金与人才何来?不能靠央行,也不能靠干校培训,要靠市场。这就是克强经济学所讲的“盘活资金,用好增量”。市场已有不少资金,只是没有投入实体经济,基于资金会向高回报流动,只要政府能为实体经济创造有利可图的市场,资金就会流到实体经济去,就可以盘活资金。资金多了,要靠人才去用好,要靠实业家、厂家,不是炒家、囤地家、投机家。

怎样为实体经济创造有利可图的市场?第一步,打破之前的垄断。开放铁路市场予民资,开放金融业市场予民资就是措施。

第二步,下放审批权力。据相关媒体报道,今年5月中旬,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把一些确须审批但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投资审批事项,以及量大面广的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坚决下放给地方。两个月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机场扩建等投资项目的审批或核准权便下放给了地方。

第5篇

蒋长流,男,1967年9月生,祖籍安徽岳西。1986―2007年间,分别就读于安徽大学生物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相继获得理学士、经济学学士及硕士和经济学博士学位。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进修项目资助,2010年8月赴美国托莱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ledo)经济系和亚洲研究所访学一年。现任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西方经济学专业负责人,安徽大学新徽商成长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理事。

二、研究领域及学术观点

蒋长流教授重点关注中国与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健康与人力资本经济学、科技创新与管理。蒋长流教授在学术研究方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敏于探索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及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观点较独特,研究成果具有前瞻性。

基于要素积累与增长的新古典范式这一经济学中极具活力的研究基点,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及其转型问题,2007年在《中国经济问题》发表《中国经济高增长期资本深化的原因探析》,从理论与实证层面剖析中国改革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资本深化动因,从资本形成路径、产业演进、经济转型、投资主体行为特征以及企业规模非理性等方面进行了解释,为中国经济转型式增长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参考视角。2006年在《改革》发表《社会网络、声誉困境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在《中国卫生经济》发表《就业身份锁定下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及其管理》,将中国经济增长进程中流动农民工的贡献与其人力资本弱质性和就业锁定效应的非对称性作为研究重点,试图就其就业阶梯上的低水平陷阱、声誉困境以及面临的健康负担压力进行深入剖析;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终目的应该惠及民生为宗旨,试图研究农民工身份转换的政策设计。蒋长流教授提出:离农迁移的农民工作为一个经济行为主体,在进城求职和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嵌入于其所处的流动性的后生社会网络,声誉成为其嵌入后生社会网络的主要机制。由于弱关系纽结的缺乏以及就业身份的锁定,农民工在嵌入城市社会网络中面临着严重的人力资本声誉困境,这种困境缘于其所陷入的就业阶梯上的低水平陷阱。该观点在学界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三、研究成果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问题及对策》,《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淮南融入合肥经济圈之科技对接机制研究》,《合肥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企业对农民工就业的统计性歧视分析》,《社科纵横》,2009年第8期;《我国高新科技园区发展中的政府规制行为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第1期;《中国经济高增长期资本深化的原因探析》,《中国经济问题》,2007年第6期;《基于动态博弈的政府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分析》,《技术经济》,2007年第3期;《增长核算中的资本深化内生性问题》,《统计教育》,2007年第10期;《安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分析与政策建议》,《科技促进发展》,2007年第9期;《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江淮论坛》,2007年第3期;《基于能力假说的企业创新外溢与创新激励分析》,《科技和产业》,2007年第6期;《FDI与安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3期;《学者的眼光与企业家的心路历程》,《江淮论坛》,2007年第1期;《社会网络、声誉困境与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改革》,2006年第7期;《就业身份锁定下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及其管理》,《中国卫生经济》,2006年第12期;《“高端服务”供给行为的经济学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11期;《非公平就业环境中农民工健康负担压力及其缓解》,《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5期。

四、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民工健康风险冲击因素评估及健康服务政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农民参与问题(参与);安徽省行管局和社科联联合研究重点课题:住房公积金发展对策研究(第1参加人);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省会经济圈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主持);安徽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效率变动及宏观科技决策机制研究(主持);安徽省世行贷款农业科技项目:安徽农产品加工发展对策研究(主持);中国科协课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的体制机制研究(第一参加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就业弹性、失业回滞与安徽“十一五”就业增长对策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项目:失业回滞理论对安徽就业问题的普适性研究(主持);淮南科技局:淮南融入省会经济圈之科技对接机制研究(主持);高等学校省级教研项目:双语教案模块化设计及教学方法组合创新研究(主持);安徽大学教研重点项目:双语教案模块化设计与双语教学成效研究(主持)。

第6篇

经济与金融专业课程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计量经济学》、《财务会计》、《投资学》、《国际金融学》、《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金融随机分析》、《金融经济学》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互联网。

经济与金融专业就业前景

从整体上看,经济与金融专业这几年在报考方面比较热门,其职业前景普遍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万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数。

近几年来,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学硕士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毕业生一般会继续深造,类似攻读经济学之外的研究生,也有学生直接进入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服务于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各类投资基近几年来,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该专业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 金及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在管理与财务咨询公司和大型工商企业就业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金融、互联网、其他行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金融/投资/证券;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其他行业;

4、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5、新能源;

6、保险;

7、房地产;

8、银行。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财务经理;

2、财务总监;

3、投资经理;

4、客户经理;

5、融资经理;

6、理财经理;

7、投资总监;

第7篇

关键词:整合技术;边际技术;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就业;工资

作者简介:樊明(1957-),男,江苏扬州人,经济学博士,河南财经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9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008-03 收稿日期:2007-05-21

一、就业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的反思

就业的决定或失业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家和政府所特别关注的理论和政策问题,也是极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严重的失业问题自上个世纪的60年代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西方,近20年来又深深地困扰着中国。宏观经济学中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大量争论、甚至说争论的核心问题是围绕着劳动市场的行为展开。多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对就业的决定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假说,并有大量的计量研究来检验这些假说。然而,现有的理论仍然难以解释劳动市场存在长期和大量失业的现象以及其他劳动市场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或有明显的理论缺陷或与经验事实难相符合。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否定了工人在获取信息方面遵守最优化原则,没有收集相关的信息,只注意名义工资而忽视实际工资的变化;而厂商却遵守了最优化原则,收集到相关的信息,注意到实际工资的变化,却没有提出有根据的理论来解释工人行为的非理性以及工人和厂商在行为上的不对称。理性预期学派把失业解释为自愿失业和经验事实相去太远。目前尚无一个关于就业的决定或失业的理论学说能十分令人满意从而获得广泛的认同。理解劳动市场的行为和运行机制已成为现代经济学发展最严重的瓶颈之一。

面对理论的困境,笔者以为,应继续寻找新的理论来解释就业决定的机制,审视现有的就业理论所赖以建立的基础是否牢靠,而在主流经济学中,就业理论主要是建立在新古典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侧重于对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进行审视。这不仅可以启发人们对主流经济学中的就业理论进行必要的重新审视,而且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以及边际分析方法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整合技术概念及边际计算的难题

19世纪后期有不少经济学家,如帕累托(Pareto)、埃奇沃斯(Edgewo~h),瓦尔拉斯(Walraws)等对边际生产率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克拉克(Clark)的工作的影响最为深远,后来成为新古典就业和工资理论的基础。(Cartter,1959)

劳动的边际产品曲线定义了工资与就业量之间的关系。图1中,W/P代表实际工资,MPL代表劳动的边际产品。L代表劳动市场的总就业量,1代表个别厂商的就业量。劳动市场的劳动供给SL和对劳动的需求DL决定了市场的均衡工资(W/P)*和均衡就业量L*。一个理性的厂商总是试图通过调整劳动或资本或二者以达到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即MPL=W/P,这样就决定了个别厂商的就业量为1*。在新古典理论的框架下讨论就业和工资问题,劳动市场被假设为完全竞争的,即完全的信息(perfect information)、完全的流动性(perfect mobility)和同质劳动力(homogeneous labor)。这样,具有劳动市场需求状况完全信息的工人实现收入最大化的结果将导致工人作为一个整体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经济从而工资呈现出一致性,也就是说,所有工人的工资相等。

在以上严格的假设前提下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成为经济学的正统理论。但长期以来它并非是不受批评地被接受。

笔者认为,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隐含假定:所采用的技术具有这样的性质,即对于给定量的资本,任何数量的劳动都可与之结合进行生产。当劳动增加到一定量时最终会出现边际劳动生产率递减。这样,边际劳动产品曲线就开始下降。此外,边际劳动产品曲线应该是连续和平滑的,否则在不连续和不平滑部分按上述理论就会带来就业决定的不确定。这样的技术存在着。也许所有的技术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性质。笔者把这种技术称为边际技术(marginal technology)。

然而,劳动的边际产品在另一种技术条件下难以定义。笔者把这种技术称为整合技术(integral technology):所有的工人整合在一起操作生产系统;如果任何一名工人缺失,生产系统将不能运行。一条汽车装配线,如果缺失一名工人,整条装配线就可能难以运行。由一组船员驾驶的一条船,如果一名船员离开了岗位,则整条船难以航行,如此等等。具有类似性质的技术应是很多的,特别是在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现代工厂。也许绝大多数的技术或多或少具有这样的性质。如果一种技术严格地具有整合技术的性质,那么,一位工人的边际产品应是多少?边际产品应等于总产品(TPL),即MPL=TPL。如果一名工人缺失,生产系统不能运行,那么,已在生产线上的工人的边际产品都为;如果这名工人加上去,生产系统就可运行。这时,每个工人的边际产品应相等,无论他在生产系统中看上去有多重要或多么不重要(这里放宽了同质劳动力的假定),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看成是边际工人,加入到生产系统将增加产量、其增加量就是这一生产系统的总产品。当这一生产系统所有的岗位都填满了,则工人的边际产品将大为减少。如果完全是多余的,也就是说,再增加一名工人完全不再增加产量,则边际产品将等于,而此时边际产品曲线将退化为在正好可运行该生产系统时劳动量1*上的一条垂直线,其高度等于总产量,如图2所示。整合技术可表达为

在整合技术的条件下,谈论任何一个工人的边际产品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边际产品难以定义。在整合技术的条件下,一个厂商的就业量应如何决定?根据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显然没有合理的回答,因为工人的边际产品等于总产品。

当然,任何给定的整合技术都是一个短期的概念。在长期,通过增加资本和技术进步改造生产系统,工人数可以改变,如减少一些工人也可使生产系统正常操作,但这并不能改变在短期技术的整合性质,并不改变边际产品的难以定义的状况。提出整合技术概念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出一种边际产品难以定义从而边际产品曲线退化的情形、而且这种情形具有…定的普遍性,这样就提出一个根据建立在新古典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基础上的就业理论进行边际计算时必然面临的难题,也就提出根据这一理论解释就业决定的普适性的问题,也就是说,当边际产品曲线退化时,在给定市场决定的工资的条件下,厂商的雇佣决策问题。这就提出一个任务,就是要研究在更一般条件下厂商的雇佣决策的机制。所谓更一般条件就是既包含在边际技术条件下,也包含在整合技术条件下。这里,本文只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待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

三、整合技术概念的引申分析

整合技术的概念可应用于对一些重要的经济学理论问题进行重新的思考。这种思考既可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边际分析的局限性,还可加深对整合技术概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这些经济理论问题提出新的思路。

1、重新审视宏观经济学中关于就业决定的争论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诞生直接要解决的问题是上个世纪30年代西方严重的失业问题。按照新古典经济学,如果劳动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时,工资就会下降,不需太长的时间,劳动市场就将重新实现充分就业。但在30年代,充分就业迟迟不能实现,这就需要给出理论解释。一直到现在,经济学家的思路受限于解释实际工资为什么不能及时调整,或工资的刚性问题。如果实际工资下降,根据劳动的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的新古典的教条,厂商的雇佣就会增加,失业就会消除。前面已分析,沿着这一思路,基本没有出现很有价值的理论成果。笔者认为,如果技术具有整合的性质,厂商的雇佣量根本就不是根据边际产品等于实际工资的新古典的教条来决定的。因此,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就业的决定问题的研究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需要改变思路和旧有的思维定势。

2、边际生产率分配理论的“剩余问题”

根据边际生产率理论,如果工资率=劳动的边际产品,正常利润=资本的边际产品,则劳动和资本在获得相应的分配后全部产品还有没有剩余?答案是,如果生产函数是线形齐次的,则没有剩余。但这一假定一直是边际生产率理论的一个软肋,因为线形齐次生产函数只是特例,而不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这个假定还带来种种其他方面的理论上的困难。此后,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想方设法来弥补这一理论缺陷,但问题仍然很多。然而,如果技术具有整合的性质,则关于”剩余问题”根本就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还需重新建立分配理论。

3、如何解释莱斯特的问卷调查

莱斯特(Lester,1946)为了弄清厂商到底是如何做关于产量和雇佣工人数量的决策,向公司经理进行问卷调查。在回答莱斯特的问卷调查时,经理们否认他们有适当的信息进行仔细的边际决策。在进行雇佣决策时,他们认为,市场对其产品的需求比工资更为重要。对这一回答结果,弗里德曼等所做的解释是,经理们在潜意识中做了边际的计算。然而,如果技术具有整合的性质,则边际产品就没有很好地被定义,那么,根据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所做的边际分析就无从谈起。因此,对莱斯特的问卷调查结果要重新思考和解释。

很有意思的是,后来有不少计量研究(Brechling & OBrien1967.Smyth & Ireland 1967,Nadiri & Rosen 1969,Coen &Hichman,Hazleding 1974,Briscoe & Peel,等等)不支持实际工资对就业水平有重要的影响。而在绝大多数包含产品价格和反映需求状况的就业模型中,反映需求状况的变量总是显著而且其系数也相对大。这些计量研究的结果和莱斯特的问卷调查结果是相一致的。

4、对弗里德曼的生存原理的反思

现代经济学最重要的分析方法是边际分析,边际分析的方法一直受到各种批评。有一个经常在教科书中常被提到的批评认为,在现实世界厂商没有适当的关于边际劳动生产率的信息从而难以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对此,以弗里德曼(Friedman,1953)为首的经济学家进行了反击,提出生存原理(survivorship principle):只有那些合理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厂商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而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设定产量至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如此可以推断,那些能够生存下来的厂商肯定遵循了边际劳动生产率的原理,即便这些厂商的经理不知道这些原理并有意识地应用这些原理。

笔者以为,弗里德曼的观点可以从两方面来反批评:第一,即便传统的向下倾斜、平滑的边际劳动生产率曲线存在,现实中的、而非经济学模型中的厂商仍然可以在经济利润小于而会计利润大于的条件下生存,并能够合理地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如果其他行业存在进入壁垒,或者本行业存在退出壁垒、尤其是退出壁垒相当高时。在现实中,在同一产业中不同的厂商可以在不同利润率的条件下赚取不同的会计利润,而且这些厂商可以长期生存。第二,根据以上讨论,在很多情况下,现实世界中的厂商所采用的技术带有程度不同的整合性质,从根本上来说厂商就不可能做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所描述的那种边际的分析计算,即便他们对自己所采用的技术有完全的信息。这也就是说,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并非必须采用边际计算。这里也提出一个问题,在边际产品曲线退化的情况下,厂商如何进行产量决策?这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将丰富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理论。

5、关于脑力干枯的问题

以上的讨论还可帮助我们解释一个传统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所难以解释的一个现象: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所面临的“脑力干枯”(brain drain)的焦虑。所谓脑力干枯是指大量经过很好训练的科技人员、社会科学的学者、医生、艺术家、运动员等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于是,发展中国家对此甚为焦虑。根据传统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理论,如果这些去发达国家的移民在国内所支付的报酬等于其边际产品,他们的离去应不会对发展中国家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没有必要为此焦虑。然而,发展中国家政府总是对此焦虑不已,并千方百计阻止这一过程。笔者认为,这种焦虑可以用整合技术的概念给予一定的分析和解释:如果这些出走者和其同胞一起工作、而且所采用的技术带有整合性质,则他们的边际产品要远大于其实际工资,他们的离去将对社会总产品的减少远大于他们的实际工资,如果没有足够的相同水平的人能替补他们。

第8篇

金融专业到底做什么

提起金融,人们常会将它与经济、货币和银行联系在一起。实际上,金融的内涵非常广泛,涉及到银行、保险、证券市场、国家财政、国际贸易等。广义的金融,包括与货币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金融。说句题外话,无论是否选择这个专业,懂点金融知识也是有必要的。

大多数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搞不清金融学和经济学有什么区别。可以这样理解,经济学比较宏观,它包括金融、国际贸易、财政、税收、保险、会计、统计等相关学科;相对而言金融学比较微观,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和运作,例如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与外汇的买卖,股票、债券、基金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和国际货币结算等。应该说,金融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学科分支,也可以说,金融学要比经济学更实用些。

学金融可不是容易的事

本科阶段金融学的主体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经营学、投资银行学、国际贸易、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衍生工具、金融经济学、现代货币理论、国际货币制度概论、证券投资学、国际贸易实务等。

学习金融学的同学们在本科阶段除了要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接受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比如分析、预测股票和外汇价格的变动,掌握时机买卖证券赚取利润的技巧等。金融学专业一般学制为四年,培养具备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

学习金融学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经济学和数学。经济学为金融分析提供了最为基本的思考模式,数学则为金融分析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工具。比如说,经济学中有关人是理性的基本假设决定了金融分析是以主体利益或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而数学中的概率统计理论则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提供了很好的刻画工具。因此,学好西方经济学和高等数学(至少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是学好甚至用好金融学知识的基础所在。

如果单从纯粹的文理分科来说,大部分与金融投资有关的专业都应列入文科(财经类专业)。在很多高校里,其他财经专业的数学课程开设的是相对简单的经济数学,而金融类专业开设的则是高等数学。金融学对数学的要求可真不低,报考的时候就要了解这一点。

另外,毕业生进入证券投资、证券及保险相关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分析,因此,良好的英语、数学基础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对数字比较敏感,同时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学生更适合选择金融专业。需要提醒的是,从事金融工作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承担投资风险带来的巨大的心理压力。

就业前景那是没说的

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金融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75%,是毕业三年内就业最稳定的行业之一,也是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

从近几年就业情况来看,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银行及金融系统。除了商业银行、股份制商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以外,还有几大主要去向:

中山广场是大连市的金融中心

一、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些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其局限在于,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本科生想进入很难。

二、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这样的公司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如果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建树,这一行业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该行业对学历的要求一般要达到硕士学历,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高。

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等。如果有在银行、证券的从业经历,进入到金融租赁、担保行业中应该更有作为。

四、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精算是非常吃香的。

五、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六、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等。在上市公司证券部工作也是不错的,但它对财务、产业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七、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等。

想找一份好工作还需努力

中国加入WTO后,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都面临着外国巨型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这就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加大了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它给予了金融专业强大的发展动力。

就业机会增多并不意味着是对所有毕业生而言,大部分机会更多的赋予了高层次的金融人才。懂外语,有丰富的金融经验的人才,特别是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资知识的高端人才尤其走俏。

事实上,由于连续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使得业内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本科生的需求上。

如果想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尽量多掌握一些专业相关技能。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

金融专业分数高

目前我国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院校共有300多所,专业设置总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专门的财经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另一种是综合性大学里经济学院或金融学院下设的金融学专业,如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等。另外,一些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金融专业,如华东师范大学的世界经济博士点在国内最早培养国际金融方向的博士生。

开设金融类专业的院校尽管在办学层次、培养水平、专业特色、录取批次之间都有差别,但从历年报考的情况来看,金融类专业录取分数一直是居高不下。好的专业院校大都集中在二本以上,名校的金融专业尤其难考。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吸引了许多“状元”

部分开设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暨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中山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金融学重点学科分布:

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找准目标挑学校

除了院校层次和分数以外,在报考时院校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同的院校,在专业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设置上,或多或少会带有自身的特点。

北京大学作为数一数二的名牌大学,金融专业非常优秀,经济学院和光华管理学院都有金融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的金融专业是全校就业率最高的专业之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就业方面的传统强校,学校非常注意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就业去向多为外资企业。

武汉大学的金融毕业生在申请出国深造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但由于地域所在,前往招聘的国际知名企业偏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