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1 17:13: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培养策略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幼儿教学 幼儿美术 美术技能 特点分析 策略
1 幼儿园美术活动的特点
1.1 着重强调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园里的美术活动非常注重幼儿的第一主体性,侧重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情绪的体验,并淡化知识技能。一切都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及归宿,具体体现了以幼儿作为主体的理念。[1]
1.2 看重学习的生活性
教育活动内容需要选择贴近幼儿们的生活,幼儿们感兴趣的事物有助于拓展幼儿经验的具体内容。幼儿园里的美术活动的内容的选择必须贴近时代和贴近幼儿生活。幼儿总是在生活中去学习,并且用所学的经验知识,来用于生活及游戏当中,从中获得感受生活的乐趣。幼儿园教材更好的诠释了大师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1]。
1.3 注重游戏性
绘画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种游戏和娱乐,幼儿手、眼、脑并用,而且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力和从外界感受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想象,再通过绘画的媒介把它充分表现出来。幼儿园里的美术活动大部分都在游戏中进行[2],比如:《好玩的指偶》、《风车》以及《生活中的物品》等活动都是为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学习,在玩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这也符合了绘画的真正含义。儿童的绘画教学是以提高儿童们的绘画兴趣为主,不但要鼓励儿童们寻求新的创作的理念,还要去培养儿童们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所以,不能只停留在任凭它自发地对创造力的自信和欲望的基础上,更加要求我们去倾注教学的才智来进行培养。第一,帮助儿童消除障碍创造活动心理因素,增加创造的勇气及自信心,不要因为个别儿童画得不好就另眼相看,对于不按照要求来完成的作业,更要区分是恶作剧还是创造性想法。即便恶作剧也有可能有创造性的一些因素,更要努力地将它引到创造性的教学的轨道上来。第二,帮助儿童去解决创造性表现上的困难。教师只可以作为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及引导者,要使孩子们在宽松,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去绘画。
2 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的在学前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由于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幼儿期受到的教育关系到―个人一生的发展,幼儿启蒙教育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过硬的美术教学技能,这使幼儿教师学习美术知识和提升美术教育技能显得十分重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可以生动形象地服务教学
在学前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美术专业技能和美术教育技能都不可或缺。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活动要致力予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美术鉴赏和美术创作等几个方面的渗透和引导,各学科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融合,这样的美术活动有利于拓宽幼儿的知识面,有利于发挥幼儿的综合创造能力。
2.2 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为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打下基础
幼儿期的孩子视觉、听觉处于待开发阶段,艺术形象识别能力以及记忆识别能力较好,在此阶段应不失时机地向幼儿进行艺术才能的熏陶和培养,美术容易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幼儿在轻松自如,没有压抑和强制的情况下,快乐主动地接受教育,教育效果显著。良好的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为幼儿艺术潜能的开发打下基础,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2.3 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是提高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保证
人的审美能力是在幼儿时期逐步形成的,现实生活中的美及教学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广泛兴趣,丰富的精神生活,良好的性格形成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课堂教育中美术也是幼儿美育的重要途径,从教学形式上看。形状、色彩、结构等直观教具的使用,教师扎实过硬的美术教学技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为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3 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培养的有效策略
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师教育一体化使教师职后教育不再是师范教育的补充,而成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后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而教师教育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过程支持,又意味着专业发展成为教师培养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2]
3.1 调整学院美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做好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的职前培养
学前美术教育课程对幼儿教师美术素质的形成起重要作用,幼儿教师美术活动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与他们所接受的师范院校美术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是一脉相承的。研究证明,学院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教师生涯发展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开始可建立其健全的自我发展意识和专业信心。确立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相反,失败的初始经验可能会形成曲折的职业发展道路,甚全会放弃教师职业。与此相对应,优质的学前美术教育课程有利于学前专业师范生建构自身的美术知识体系。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因此,学前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有限的美术教育课程又如何帮助未来幼儿教师具备美术专业学习终生发展的各种能力,这是值得深人探讨的问题。课题组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育课程的现状及问题展开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何种美术教师教育课程有利于幼儿教师的美术教育能力发展,通过调整高等师范院校美术教育课程的学习,培养未来幼儿教师的美术教育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2 通过现场活动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美术技能
通过现场活动,能够从不同侧面对于各地的教师的研究思路和最新课题研究实践成果进行展示,能够有效开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与实践对于与学前儿童审美素质、人文精神的发展,还包括教师的专业成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通过类似课题基地园的方式,同台进行现场教学的实践切磋和探讨,能够给代表带来更好的学习机会和更多的启发借鉴。
参考文献:
[1] 邵晓雯. 浅谈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学周刊A版,2014,(7).
[2] 钱晔. 以情境教学法提高幼儿美术教学的有效性[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 2008,(1).
关键词:双师素质;高职教师;培养策略;实践导向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0-0029-02
高等职业教育有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对高职院校的教师结构和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起来高职教师应该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双师素质”特征。笔者在分析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导向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策略,旨在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借鉴,促进高职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
“双师素质”是讨论高职教师的特征与发展时无法回避的一个词语,其原型为1990年王义澄先生在其文章《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中提出的“双师型”的概念,后来在1995年颁布的《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教职(1995)15号〕文件中,出现了我国官方文件中最早的“双师型”教师的概念,一般被解释为“双证书”或“双职称”。“双师素质”是在“双师型”之后出现的术语,“双师素质”强调素质,即教师既要具备较高的理论教学素质,同时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素质。因此,“双师素质”的提法更具包容性,不仅丰富了“双师型”的内涵,更重要的是突出了高职师资的典型特征。后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入,“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逐渐清晰,描述越来越具体。2008年4月,教育部在修订后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教高[2008]5号)中,对“双师素质”教师内涵进行了调整,既具有教师资格,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校内专任教师和校内兼课人员: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这是目前高职教育界普遍认可的“双师素质”教师的基本内涵和评价标准。
二、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应凸显实践导向的培养特征
在以上这些概念的演变过程中,“强调实践性”的本意一直没有发生变化。我国目前高职教育师资队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社会改革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方面,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不能满足高职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实践能力缺乏。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师的师资来源及能力结构相对单一,大部分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从教,缺乏生产实践的经历以及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生产技术革新、成果转化管理的经验。所以,笔者认为“实践性”是我国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要属性,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时应凸显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特征。
三、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策略
(一)整合资源,搭建“四元”主体的高职教师培养平台
单靠高职院校本身来实现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势必有其局限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在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整合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职院校“四元”主体的各种资源,有计划安排教师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岗位,掌握岗位操作技能,融入企业氛围,为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人才培养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舞台,这样对教师人才发展提高空间。另外,同一区域的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和产业特点,争取政府支持,实现校际间、校企间资源共享,共同构建构建更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对口”的高职师资培训基地,使教师培训能够真正做到教育教学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齐头并进。
(二)用整体化理念构建完整、系统的高职教师“双师素质”培养机制
1.培训主体的多元化。高职教师来源渠道多样化,外聘和兼职教师占据了教师的很大比例,因此,有必要拓宽培训的主体,全面提高高职教师的整体素养。在继续做好专业专任教师的培训工作的同时,重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提高其职业教育的基础素养和教学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实现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升级。
2.培训内容的体系化。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是既掌握理论教学和科研能力,又能从事一线生产实践操作和技术服务的复合型教师群体,对于其培训的内容应更多地体现整体化、体系化、复合型的特征。笔者认为其培训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培训,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职业教育心理学等高职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基础培训;(2)提高学历学位层次的培训,高职院校应该有计划、按比例逐步推进教师提高自身学历学位层次,这也是知识经济发展和完善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需要;(3)专业知识更新,社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迫切要求高职教师加快知识更新,特别要关注专业领域内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4)实践操作和信息技术培训,实践操作是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加大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和服务的力度,积累一线工作经验,同时要求教师要和学生一起顶岗实训,积极参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到来,各种现代化教学方式纷至沓,高职“双师素质”教师自身必须能适时地跟进生产实践和信息技术更新的步伐,掌握最新的生产实践技术与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
3.培训机制的可持续化。高职院校的“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大体分为入职前和入职后两个阶段,笔者认为入职前的培训在侧重高职教育基础理论、教育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该补充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国内外高职教育比较研究等内容;对于入职后的培训,侧重专业知识更新、科研能力提升、实践操作技能、工程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内容。“入职前―入职后”的培训内容应该及时更新,互为补益,根据社会的变化和专业的设置及时进行更新和调整。
(三)抓好“双师素质”教师的聘用和考评
1.完善师资队伍“准入制度”。吸引、选拔、保留高素质的“双师”资源,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基础。高职院校一方面可以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合同管理”的原则,进行“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招聘和录用;另一方面,要拓宽“双师素质”教师的来源渠道,通过外聘、兼职、混岗等多种形式,吸收行业企业的技术能手、能工巧匠等专门性人才到教师队伍中来,可以大大的完善师资队伍。同时,各个高职院校应该依据行业标准和自身校情,制定“双师”资格认证制度,明确“双师素质”教师的聘任标准,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2.考评环节应注重多元化。高职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办学特色和社会职业需求的动态变化制定“双师素质”教师的考评标准,从“专业”要求向“职业”要求转变。要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全面、操作性强的“双师素质”教师考评体系,应从教师的师德、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多层面展开考评,同时要充分考虑多考评主体的因素,以教师个体的自我评价为基础,以行业评价为主体,以学生评价为参照,形成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意见,从而建立与实施多元化的考评标准与考评机制,形成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意见。考评的多元化会大大的提高的教师的自身素质,从而提升的不仅是教学质量,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
(四)依托教师发展基地,外逼内引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目前虽然在高职“双师素质”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和庞大的教师数量以及社会对“双师素质”教师的需求相比,各类培训基地仍显匮乏。这要求政府和高职院校创新思路与理念,开辟政府、学校、企业多元化的建设渠道,充分发挥三者的优势和职能,构建教师发展基地,建立起“生产、教学、科研、服务”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以生产和科研促进教学,将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为企业技术更新、产品换代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为教师获取生产一线实践经验,掌握新科技新技术提供平台;为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供基础,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依托教师发展基地,积极构建学习型组织,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业务特长制订教师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更使专业发展的外在要求转化为内在自身水平、素质提高的自觉行为,从学校的“外逼”转化为教师的“内引”,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朱孝平.“双师型”教师概念:过去、现在与将来[J].职教论坛,2008,(7).
[2]张舸,王亚.“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2,(3).
关键词: 双师型 职业教育 培养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的主体,高职教师素质要求除了拥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能力精干、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急切需要,也是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我国大多数高职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走上教学讲台的,理论水平有限,实践能力方面缺乏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这与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技能型和操作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背。因此,如何通过系统而专业化的培养,建设一支既能从事理论上教学又能胜任实训指导的“双师型”教师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
“双师型”教师的队伍建设是学校办学的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应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并将其纳入学校未来发展的总规划,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量化与分析,制定职教师资向“双师”方向发展的培训机制,如创新在职教师的培养模式、教师培训的基地建设等,并将这一规划目标具体落实到院、系。其次,可以从企业、科研单位等引进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把他们的工作经验与操作技能带入学校课堂,实现学校教育在教学和实践方面的结合。这样缩短了教育与社会、学校与企业、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为院校的专业教学工作和课程建设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行业发展的新动态。
二、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制度完善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和《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另外,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看,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具备教师资格证外,还应该拥有从事所任教学校的实践工作经历和相对应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学校应该根据教师所任教专业的学科特点,制定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制度,让教师长期、有计划地到企业和相关行业的一线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建设和服务管理,在企业的第一线掌握企业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技能,了解生产第一线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搜集专业教学、学生实训、课程设计等教学所需要的各种专业实践技术资料,把行业技术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让他们对实践与教学的差距有深刻而直接的感受,为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提出参考性的建议,为学院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全新的视角和最新的动态。
三、产学研三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有效途径,“双师型”教师到企业实践不能仅仅停留于形式,而应该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实习基地,定期组织教师到实训基地参与学习、实践,了解新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发展动态,搜集社会和企业对人才培养的专业需求,为学院的课堂教学提供充分的素材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积极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的攻克,把专业的技术力量转化为生产力。院校可以通过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促进教师的知识向能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进程。通过校企合作,联合科技攻关,密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发挥“双师型”教师潜质和潜力,鼓励他们在专业对口的条件下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兼职和创业,学校要利用自己的实训基地和社会影响,建立高效率的“产学研”创业机制,帮助双师在“产学研”中创造较好效益。
四、培养与引进相结合
从社会或企业引进或外聘人员从事院校的教学工作是目前很多院校采取的措施之一,积极引进企业有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高级工程师作为专、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满足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也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企业设立教师实训基地,为教师实训提供相应的岗位,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提供平台;招聘和引进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扩充“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比例,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吸纳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通过这些可以拓宽职业院校教师的渠道,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水平,还可以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专业与市场融合,为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现状提供交流平台,从总体上推动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双师型”教师作为实现高职培养目标和强化办学特色的重要保障,学院应该进一步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政策,通过与企业生产部门加强合作,再加上高职院校教师的刻苦努力,建设一支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符合要求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梦卿,熊建明,罗莉,王宪成.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37.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95-02
在我国高等学校中,有大批青年教师毕业于非师范院校,虽然学历一般在硕士以上,但是没有经过师范院校的专业训练,怎样在较短时间内,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理论,认识教育规律,遵守教学原则,学会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不断规范化,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1.岗前培训重培少训
青年教师进校后要先经过岗前培训,这是一个常规做法。岗前培训是针对国家统一考试而安排的培训,这种培训是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去学习四门左右的课程知识,可谓时间短任务重,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尚且需要一个过程,参加这样的培训往往也得不到应该有的重视,培训老师往往也是领导或是退休的教授,这种培训也往往只是只“培”不“训”。
2.指导青年教师仅限于形式
指导青年教师是教授、副教授必须履行的岗位职责。因此,每位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每年至少要指导一名青年教师。指导教师要及时检查被指导者的听课笔记、作业批改、辅导答疑等情况,要指导青年教师备课和试讲。不得对青年教师疏于指导。而实际中往往是指导就是填表,没有真正落实指导工作,考核时对于软指标也往往是能过就行。
3.实习授课制度落实不力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的新生力量,在正式成为授课教师之前要进行实习授课,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曾经很多学校都坚持这一做法,这些年学校扩招,需要大量的教学人员,加上一些高级职称走向领导高位或是去给研究生授课,使新进学校的教师就不经过实习授课而直接成为主讲教师,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4.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机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上青年教师要积极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客观上学校必须建立一个培训机制,让青年教师在组织的安排下提高水平,实际上恰恰缺乏这一机制,有些学校认为派出青年教师参加一些会议就可以认为是培养了,从长远讲这是十分不利于青年教师成长的。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阻力
1.来自青年教师本身的阻力
高校青年教师一般是刚刚硕士或是博士毕业,还一身书生气,尚没有形成一个教师应该有的范式,如果是师范类院校毕业的还好,受过专业的教学能力训练,其他院校毕业的就缺乏这方面经验了。青年教师对备课的要求和内容未能深入理解,没有备课笔记教案或讲义的内容也不过是教材内容的翻版,电子课件也仅仅是教材中条框的简单罗列,表现出责任意识不够的特点。另外青年教师不注意进行启发式教学,缺乏调控课堂纪律的能力,教学中缺乏师生互动的良好气氛。教学方法单一,更谈不上教学艺术,这些都直接的阻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2.来自管理者的阻力
作为管理者要履行管理职能,这是一个基本要求,但管理者也是一个个体,他势必会考虑改革的成本,能没墨守成规就安于现状,能得过且过就不求进取,对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学校的大事,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和管理者若忽视了这项工作,会对学校的长远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也不利于高等人才的培养。因此来自管理者的阻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三、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路径和策略
1.着力提高青年教师待遇
学校应采取措施稳定教师队伍,努力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提高青年教师待遇。努力形成鼓励广大青年教师安于教学、热心教学、投入教学的运行机制。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教师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教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严格岗前培训,强化导师责任制
对于毕业于非师范专业的青年教师,在走上教学岗位前,学校对新人校的教师岗前培训要严抓并加大学时培训,让青年教师全面地学习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规概论以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四门课程,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使新教师明确了什么是教育、高校教育的范畴、怎样进行班级教学、如何上好每一堂课、怎样对待学生以及师生在教学中的关系等等,使我们懂得了教学规律性、科学性和艺术性,避免了在工作中只凭热情、凭感觉进行教学的盲目性,从而规范了教学环节。同时要强化指导教师责任制,最大限度的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
3.组织普遍意义讲课比赛
普遍意义的讲课是指讲课比赛要让每一个青年教师都参加的比赛,选拔制度是有一定局限性的,普遍意义的讲课比赛更有利于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校和各院系每学期都组织一到两次听课和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对青年教师来说,是一次极好学习提高的机会。一方面通过专家和老教师听课,其反馈意见能使我们明确教学中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观摩教学和参加优质课竞赛,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打开思路,学习参赛教师的授课方法和教学风格,这对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无疑会有极大的帮助。
4.组织校际交流
现代网络的发展给了人们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资源共享可以达到多方共赢,学校之间的资源也可以组织跨校交流,这样有助于取长补短,如我校的的青年教师可以到重点院校的相关专业进行互换交流,作为政府相关部门也可以给跨校交流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经费支持,这样有利于思想的交流,有利于学校以及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5.青年教师要发挥能动性形成独特的教学艺术
青年教师要虚心请教他人,学习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与技巧。比如,课堂教学如何切入主题,层层分解,通俗易懂;如何接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等等。精心备课授课也是不可少的。对所授内容了如指掌,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博览群书,理解好“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的关系。在备课前,还应进一步了解学生,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备课。青年教师要把关心爱护学生和严格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体作用,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学习。必须将教学融人生活应用中,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水平。青年教师在对学生成绩评价上要坚持定性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要正确处理正当评价与考试分数之间的关系,保持正确的心态,有机结合使用。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年级而异,切忌只表扬,不批评,从而形成学习成果正确的评价导向。青年教师要常写写教学反思。任何一堂课,都有自己的成功之处,也都有它的不足之处。一个有心人会认真总结课堂上的得与失,利与弊,写好教学后记,对自己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进行重新认识,对自我表现进行反省、检查、自找完善,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提高教学艺术是一个高标准的要求,青年教师肩负培养人才的重任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能力。
总之,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和教师自身共同努力完成的任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在变迁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变迁,这种变迁导致价值体系的混乱,必须要适时的引导青年教师价值体系的定位,做称职的人民教师教学能力一定要过硬。
参考文献: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外语教师 培养模式 实践性 应用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44-03
[作者简介]孙二军,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既是当前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基本诉求,也是外语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机遇。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关系到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外语教师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我国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仍然面临着系列困境,需要我们去努力破解。
一、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
“学科专业与教育专业、学术性与师范性的双重整合与质量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共同特性和趋势”。就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而言,学术性侧重于外语专业素养的系统提升,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师范性侧重于教育专业素养的系统提升,解决“如何教、如何成长”的问题。然而.二者却总是处于顾此失彼的状态之中,成为所谓的理论与实践难题。
(一)外语学科与教育学科的分离,顾此失彼
对于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而言,外语学科与教育学科是两大基础学科,二者的融合与协同发展是学科建设的根本所在。然而。在以往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中,外语学科与教育学科“两张皮”的现象仍然比较普遍,且二者的分化泾渭分明,缺乏应有的交叉与融合。外语专业的“学术性”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教育专业的“师范性”则是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充分条件。即便未能满足“师范性”的专业诉求,仍然可以勉强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但若不满足“学术性”的专业诉求,则在教学中会寸步难行。这或许是“重外语、轻教育”做法大行其道的现实出发点。问题的关键在于,随着外语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未来外语师资的教育专业素养要求会越来越高,具备外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和满足外语课程与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要求。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处理好兼顾共融的发展方向,并逐步确立自身的特色,这是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亦是外语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此外,在外语教师职前教育阶段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也存在着外语专业课程与教育专业课程顾此失彼的现实问题。外语教师职前教育中师范性色彩普遍偏弱,理论脱离实践的倾向性较为明显,不仅影响了外语教师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也直接制约了外语教师后续专业发展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支撑。在职后教育中,教师往往会将专业发展的重心放在外语学科与专业的持续跟进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远离教育专业,或停留在教育经验表层,不能将教育专业的理论与实践有效地融入到外语课程与教学的改革之中。因此,外语学科与教育学科的兼顾与融合是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及外语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必须重视的根本性问题。
(二)外语教师人才培养的困境折射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诉求
随着我国外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外语教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合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成为外语教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外语专业的课程与教材体系需要顺应这一趋势,改革固有的课程理念与模式,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寻求突破与创新。然而,复合型、应用型的培养目标是建立在双学科、双专业的基础之上的,这内在地要求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持续性地实现“外语+专业方向”的双重提升。对于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而言,一方面,需要重新整合教育类与外语类的课程,教育类课程指向实践性和应用性,克服理论脱离实践的倾向,外语类课程指向有效性和方向性;另一方面,需要积极探索外语教师培养模式下特色课程的开发,即立足于外语学科的专业优势,通过对教育学科内容进行“精加工”,将相关的教育专业知识融入到外语的课程与教学之中,实现“外语+教育”双专业的协同发展。在这样一种专业发展背景下,迫切需要开展外语教师培养专业特色课程的开发及相应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专业学习需要,从而提升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三)外语教师人才培养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
研究表明,“当教师理解了如何将学科知识传达给学习者时,教学更有效。教学法内容的关键是知道学生是如何理解特定内容的,并以相应的策略去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学科的核心观念”。因此,要在外语教师培养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和更新外语教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从而建构起学科教学知识体系,为自主发展奠定核心基础。然而,在外语教师培养的课程教学实践中,传统观念束缚了手脚,表现在:重外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轻外语学科教学知识与技能的训练;理论性教育类课程偏多,与中小学外语教育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性课程比重过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现象较为严重。这种情况同样体现在外语教师职后教育的培训课程之中。
(四)应试教育与强化训练的负面效应
应试教育与强化训练的外语课程教学模式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小学外语教育的改革实践,同样影响到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课程与教学模式重视对外语知识与技能的强化训练,教与学的目的在于应付各类考试,这种现象在今天的外语教师培养模式中依然普遍存在。应试教育与强化训练的负面效应降低了专业教学的含金量。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未来的外语师资缺乏教育思维,也缺乏对外语学习的认知和领悟能力。对于外语教师培养模式而言,单靠应试教育与强化训练,既无法高效地提升其外语学科的专业素养,也严重制约着其教育专业素养的系统提升。因而,在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应试教育与强化训练的负面效应,在课程与教学层面做出调整,回应中小学课程改革对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诉求,重视未来外语师资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累积与提升,重视未来外语师资外语学科专业能力与教学业务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超越与创新:我国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一)外语学科与教育学科的兼顾与共融
外语学科与教育学科的兼顾是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忽略任何一方都会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共融成为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发展的可行路径选择,能够体现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优势与特色。在兼顾与共融的改革背景下,外语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保持外语学科基础性与应用性的基础上,突出教育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在课程开发与教学模式改革等层面实现两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外语学科建设立足点要体现“宽精结合”的特点,即在拓宽学生外语语言素养的基础上,凝炼外语学科的发展方向,不断提升学生外语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教育学科建设的立足点则要体现“厚重有度”的特点,即在夯实学生教育专业基本功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教育学科发展特色,回应或引领外语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实践;外语学科与教育学科的共融要实现“1+1>2”的基本诉求,教育学科需要面向外语学科的特殊性,强调教育学科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而外语学科则应围绕教育的主题进行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专业教育。教育学科与外语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等方面谋求提高教育专业素养与外语语言综合素养的有机结合。
(二)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外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有两个方向与路径可供选择:一是将其纳入外语大学科之内,外语教育专业独立设置;二是打通传统师范类的专业壁垒,各类高校的外语教育专业均纳入教师教育系列,获得教师教育相关政策的支持。对于前者而言,不是简单地恢复1993年颁布的高等学校专业设置,而是进一步明确外语大专业下的教育方向,体现外语专业建设的基本走向。对于后者而言,传统的师范专业系列需要发生变革,正如很多学者所建议的,要独立设置教师教育专业系列,将外语教育划到教师教育大专业之下,体现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走向。两种路径的选择虽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外语+教育”的专业建设方向是共同的,这也反映了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诉求。事实上,后一种路径的选择更加符合未来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尤其适合高层次化的外语师资培养,如教育硕士学位教育等。但这种路径的关键在于必须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让更多的外语类高校或院系参与到开放性的教师教育专业建设中来。
【关键词】学生;教师;创造力;培养;教学因素;非教学因素
引言
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对学生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相比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认识程度和培养的具体策略,我国的学校教育相对重视知识,而忽视创造。存在的普遍现象是: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较差。这一问题也引起了我国教育界人士和一线教师的重视和反思。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两个角度探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和策略。
1.什么是创造力
俄本(Urban)在综合各种创造力定义的基础上提出:认知,人格,环境三种成分相互作用构成了创造力。(1995)。我们一般认为创造力指运用已有的知识,对一切新的信息进行加工,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创造性表现为发挥思维的能力。创造力和知识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创造力和智力的关系也比较复杂,高智力是高创造力的前提,但高智力并不等于高创造力。创造力的特点是: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李泽尧,2009)。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
2.从教学因素入手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其总体上仍然是“讲解式教学”或“独白式教学”。教师是讲解的主体,学生是讲解的客体,讲解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机械地记忆所讲解的内容。(田友谊,2006)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种子。
一,教师应该打破“填鸭式”教学,多留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思考,讨论,鼓励他们勇于说出自己的观点,相比“讲解式教学”,自主探究式的发现学习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多种教学方法去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启迪学生一题多解,启发学生从不同视角观察事物,启发学生用其他学科观点去分析本学科的问题现象。
二,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多做些扩展学习活动,带领学生参加与学习课题相关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创造。
三,教师须注重教材的运用,不应该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堂教学环境,对教材灵活处理;且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注意研究教学内容是否渗透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否注意运用教材内容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3.从非教学因素入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除了教学因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至关重要外,非教学因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
3.1 师生关系和学生创造力培养
当今一个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取知识,他们在知识储备,思维方式方面可能更胜一筹,这样教师应该抱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态度和学生共同学习,保护学生的创造力,作学生的知心朋友,在平等的人格关系上和学生进行意见的交流,鼓励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鼓励以独创性和大胆质疑为特征的创新行为。一种平等互利,互敬互爱的合作关系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良好基础。
3.2 教育情境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布鲁纳说“如果一个家庭里有音乐,并不意味着这个家庭里的孩子一定成为音乐家。但是如果家庭里没有音乐,那孩子可能不会成为音乐家(刘道玉,1989)。这说明教育情境是学生创造力激发的不可缺少的因素。为了使学生的创造潜力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良好的教育情境。
首先,教育情境应该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信息。其次,良好的教育情境还应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气氛,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创新,给学生一种敢于表现,勇于创新的机会;对学生的新奇思想和活动决不能嘲讽和批评,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对于青少年一些奇特的想法,或表面上看起来毫无道理的说法不要轻易下结论,也不要轻易地说“不”,更不要轻率地说“错”,应该在肯定其敢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同时,帮助和引导他分析自己的想法,说法,做法中哪些是合理的,正确的,哪些是需要完善的,哪些是需要重新考虑的。同时,创造力火花的喷发还需要一个宽松较为自由的课堂氛围,然而,当前的课堂教学中的规则仍过多,如上课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按照教师的引导得出预定的答案,作业必须按规定书写,要求学生无条件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这种课堂气氛表现出的特征是“恐惧与不信任”,“控制与服从”,“策略与操作”(吴康宁,1985)。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不敢标新立异,有所创新,逐渐变得盲目依从,失去自信心,畏首畏尾,不敢越雷池半步,久而久之,创造的火花就要熄灭。所以,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沃土。
教师也应该对有“新点子”,小发明的学生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这是必要的,会激发学生们勇于创新,敢于创新的热情和信心。
3.3 教育评价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评价侧重知识评价,而忽视能力评价,如果单一以掌握书本知识量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那样会禁锢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当今教育不应该是以单一的答卷应试方式去评价一个学生,应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策略。比如可以进行综合能力的评定,也可以对单一能力进行分析,从而使评价工作灵活多样,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4.结论与建议
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去保存学生创造力的火种,直至它燃烧燎原。教师不仅要转变观念,加强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意识,更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和日常生活中,不管在课堂教学因素方面还是非教学因素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创造,和学生一道成长。
参考文献:
[1]Uran,K,K.Creaivity;a component approach model[R].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ld Conference on the Education for the Gifted and T alented,HongKong,1995.
[2]李泽尧.创造力[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9,3.
[3]Duakidoy Elpida Kanari;Student teachers beliefs about activity [J]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ch Journal 25(2);225-243,1995.
[4]田友谊.妨碍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因素分析. [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6(3).
[5]刘道玉.知识﹒智力﹒创造力—谈创造力教育[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08.
[6] 郭德俊.动机心理学一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48-64.
[7]片冈德雄,吴康宁译.班级社会学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5(3).
一、以学促行,加强培训,增强新入职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集中组织新入职幼儿教师全面系统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岗前培训,可增强新入职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新入职教师把《指南》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对每个年龄段、每个领域的目标了然于心。让新入职教师更清晰地进入职业角色,了解所从事工作的具体属性。通过观摩、操作、主题讲座、分组交流等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活动,使新入职教师了解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特色、办园目标、办园宗旨及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并尽快熟悉班级保教工作的细则要求;清楚幼儿园具体的备课要求;知道视频展台、电脑、打印机、卡座的正确使用方法;清楚本园教研会议和学习时间;了解如何开展家长工作、如何与班级教师进行配合;了解幼儿卫生保健的基本常识及简单的急救处理方法,等等。
二、以师带徒,以思促教,提高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让幼儿园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以一对一的“传帮带”方式带领新入职教师快速地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让新入职教师在与老教师的合作过程中熟悉幼儿园的工作流程,了解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学习教育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多种教学方法,尽快适应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从而顺利渡过职初阶段。通过“传帮带”使新入职教师主动发现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反思,有效地促进专业成长。通过写教学反思、观察记录、工作日记,记录和梳理每天的工作内容,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分析幼儿差异背后的原因及需求,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总结并探索积极有效的实施策略,从而更细致地了解幼儿,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提升新入职教师教学教研技能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是反思研究与自主建构的结合”,通过研磨课这种推敲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行为的园本教研活动,使执教者对亲身经历教学过程审视分析的“亲历性反思”,观摩者通过对同伴教学行为的观察和分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的“观察性反思”,以及所有参与者可能进行的“反思之反思”,从而具体、直观地结合自身教育行为存在的优点与缺点取长补短,使新入职教师对《纲要》的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的研读更深入,对幼儿的了解更透彻,同时也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经验分享,学习到更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与技巧。开展“一课多磨”活动,如:“同课同备”(同一个内容,几位教师共同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分别组织活动)、“同课异备”(同一个活动内容,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活动过程),让新入职教师在自己上课和观摩其他老师的活动中,学习到有经验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实施技巧,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教研能力,快速成长。
四、“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激发新入职教师的创新能力
注重观摩学习,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和优秀幼儿教师来园进行专题讲座和培训,让新入职教师在专家的引领和同行的讲解中,了解到幼儿园活动开展存在的多种可能性和具体实施办法。在专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活动中丰富幼教知识,学习活动设计和组织方法。还可分批派送新入职教师参加如“国培计划”等多种形式的园外培训,通过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对其他幼儿园的园所环境的参观,以及对具体教育教学活动的观摩,拓展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新思路,激发其创新能力。
五、搭建平台,规范运作,建立训练与考核的长效机制
一、民法思维的特点
民法思维是指按照民事法律的逻辑和理念来分析、解决民法问题的思维。民法思维是学习民事法律人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也是民法学习当中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的法律思维能力之一。一般而言,民法思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以及民法理念的强化。
(一)民法思维具有抽象性
民事法律规范具有一般性,而现实中发生的一个个民事案件则具有特殊性。在分析民事案件的时候,我们必须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将案件的焦点问题从案件本身抽象出来,并使其与相关的民事法律原理、规范相衔接,最后才能正确的解决问题。民事法律关系体现的是与公民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它无疑是纷繁复杂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掌握案件事实背后本质的民事法律问题,进而分析、推理,那么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民法本身就是由具体而又复杂的社会生活抽象而来,民法所涵盖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法律关系等概念均具是抽象的,所以必须培养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与之相衔接。
(二)民法思维强调逻辑性
民法知识体系是依一定的逻辑关系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看似繁杂,其实内部都是环环相扣的,点和点之间都有一定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粗糙地糅合、堆砌在一起的。民法有自己总览全局的调整范围、调整原则以及调本文由收集整理整手段,这些综合性的规定限制约束着民法分则的具体内容的实施。可见,民法总则和民法分则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民法分则的内容不能逾越总则的概括规定。所以,在民法学习中,我们必须特别注意民法思维中的逻辑性。掌握逻辑性就好比顺藤摸瓜,势必会让我们的民法学习事半功倍。
(三)民法思维强调独特的民法理念
我国民法是在借鉴、吸收、继承法德大陆法系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法律体系。民法经过悠久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高度概括性的民法理念,这些民法理念是民法体系的精髓和支撑,他们在民法体系当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一般来说,民法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纠纷,在民法当中公民平等的享有民事权利和平等的履行义务,所以民法理念包括私权至上、主体平等以及私人自治。
二、高职教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民法思维能力培养的目的
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法律人的全面培养。相信学了法律,但是不能利用法律解决案件,是法律人的耻辱,也是现今法学教育的悲哀。社会需要的是实干人才,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法律条文的书呆子。法学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投入到实践当中,实现法律的价值,而不是将法律知识束之高阁。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无疑有利于法学教育的实现,即法律人在脱离的学校之后,能够运用自己的民法思维能力灵活而又具有创造性地解决所面对的纷繁的民法问题。另外,民事法律关系其实也是法学教学必须达成的最基本的而又无比重要的目标之一。
(二)高职教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培养民法概念分析能力
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当中,对所感知的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民法概念可谓民法体系的基石,我们在民法学习中首先接触到的便是民法概念。民法概念是相关民法问题本质特征的整合,有着自己独有的内涵和外延。培养民法概念分析的能力,掌握概念当中的要点以及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无疑有利于整个民事法律体系的学习。民法概念是民法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认同,它将民法的相关内涵以简短的句子、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能够给法律学习者更加深刻和直观的印象。所以,培养民法思维能力应从分析民法概念开始。
2.培养民法条文分析能力
民法条文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民法条文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即一定的行为模式和一定的法律后果。民法条文是根据一定的立法精神制定出来的,民法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等均体现在其中。严格来讲,几乎没有一个法条能够独立解决民事法律问题。所以,在规定同一问题的不同法条中,我们必须首先弄清法条的性质,才能解决适用问题。一般而言,法条有任意性法条和强制性法条、不完全性法条和完全性法条、上位法条和下位法条以及同位阶的法条,这些法条之间有着一定的限制作用,只有对相关法条进行分析,才能适当的解决问题。 因此,培养民法条文分析能力有利于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
3.培养民法立法分析能力
立法分析是培养民法思维的重要途径。法律必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朝令夕改无疑会导致对法律权威的亵渎。但是,法律又不能一层不变,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变,法律也必然要与之接轨。否则,用已经不适宜的法律来解决当下的问题当然不能获得法律所追求的正义,法律的权威也将受到极大的冲击力。因此,立法的演变方向一直都是朝着更加贴近现实社会、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与此同时,法律当中蕴涵的本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就民法来说,无论其立法如何改变,其保护平等主体私权,禁止公权力的强行介入的理念是不会改变的。 因此,培养民法立法分析能力不仅可以让人了解到民法立法精神的改变和民法立法完善的进程,还可以让人从立法演变中领会到民法逻辑的完善,这无疑有利于提高民法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