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1 17:13: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程管理基本方法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9-0148-01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带动着电力工程建设的发展,对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的复杂性较强,需要做好各方协调工作,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与进度的管理,同时还需要做好工程施工成本的管控,以此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1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等。质量管理是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内容要求,做好施工材料与施工工艺等的全面管理,同时结合成本管理内容,做好电力工程综合管理工作。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做好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展施工作业。技术管理是质量与成本管理的基础与前提,直接影响着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
2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2.1 加强人员管理
为了能够提高电力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则施工单位需要加强人员管理,使其能够按照电力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标准,开展电力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施工单位需要做好人员技术培训与安全教育工作,使其能够意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利用典型案例,让施工人员明确违规操作的后果与危害,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做好施工过程中的自我防护作业,尤其是带电施工项目与高空作业项目,施工人员必须要做好自我防护,穿戴防静电服饰,使用专用的工具,以确保安全施工。按照电力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标准,完成相对的项目,以确保工程的质量。
2.2 健全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确保电力工程的建设作用得以发挥,则需要健全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使得管理人员能够负责好自身的管理工作。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细化施工管理目标与内容,将管理工作分配给具体人员,使得各工程项目均有专人负责,做好全面的施工管控工作。加强对电力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的管理力度,尽量在是施工前便做好预防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等,进而造成施工成本变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3 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目标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要和工程是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制定科学的成本管理目标。利用目标成本管理法,合理的规划电力工程项目的整体投入,并且用来指导电力工程生产活动。建立责任成本管理机制,利用业绩考核的方式,来实现施工成本管理,实现权责管理机制,做好项目成本管理。成立项目经理部门,专门负责电力工程整体的成本管理工作以及施工管理。合理的划分工程目标,采取交叉管理与纵向管理的方式,做好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工作[1]。
3 电力工程施工成本控制
3.1 全面落实目标成本计划
目标成本计划中,涉及电力工程全过程的费用管理工作,包括人员费用、施工材料费用、其他费用等,同时目标成本计划还和施工进度与质量等的管控,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开展电力工程施工前,则需要做好施工图纸审核工作,对于施工难度较大的项目,则需要明确施工图纸意见,若能够进行修改,则需要在确保工程施工高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工程施工进度,以此减少资源的消耗,控制工程造价。若施工过程中,发生工期延误问题,造成施工成本损失,则需要及时办理现场签证,以便后期结算。电力工程成本管理中,施工材料与设备的成本管理为核心,因为其占据工程造价的70%左右,而电缆工程则能够达到80%,对此加强工程材料的管理,能够有效的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3.2 加强对工程成本要素的管理
电力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受到质量管理、人员管理、进度管理等的影响较大。Υ嗽蛐枰加强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在选择施工队伍时,要选择具有较强施工能力的队伍,核实施工队伍的资质,选择技术水平较高的施工队伍,避免后期技术操作不当,造成施工质量问题,进而引发工程成本变动。同时还需要加强合同管理,签订详细而且严谨的施工合同,合理选择材料供给方式,按照合同内容,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加强对工程施工进度的管控,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合理的加快施工进度,以合理的降低工程施工成本[2]。
3.3 加强竣工阶段的结算管理
当电力工程完成施工后,则需要及时将技术资料归档,做好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基于合同条款内的各项内容,做好工程他验收工作,确保技术资料的可靠性以及完整性,将技术资料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各项费用核算工作,做好查缺补漏,确保工程结算过程中未发生漏算或者错算问题,确保工程结算的精准性。
4 结语
电力工程施工管理与成本管理工作,要同时开展,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实现高效的成本管控工作,避免施工中发生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等,造成施工成本变动问题,加强施工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以确保工程的效益。
参考文献
从上面可以看出,电力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在实际操作当中,存在着相当大的问题。
1.1工程项目部花费超支
工程项目部本身的成本占整个工程合同成本的六分之一左右,对这一部分成本的节约和合理运用能有效地为电力施工企业降低成本。但是,现在的工程项目部的经费支出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首先是在工程项目部所有的成本当中,临时设施使用所消耗的财政支出占五分之二,是工程项目部财政支出的主要消费用途,但是,许多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当中,这些临时设施建设较为浪费,甚至还存在超支情况。另外,许多企业的工程项目部在业务招待方面超支严重,虽然大部分电力施工企业允许有业务招待的情况,而其一般支出费用都有预算指标,但是绝大多数的指标都不能满足业务招待消费需求,甚至有些项目部利用招待费用来进行不正当的交易,给公司造成极大的损失。
1.2专业技工及工地违规夸大其工作量
从成本核算方法上可以看出,核算明细内容包括专业技工的工作量以及工地的工作量,这些项目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只是由工地的负责人报知工作总量,而这个工作总量是由工地内部进行独立核算的。就是说具体工地有多少的工作量,小一点的差别在成本核算时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在每一次进行核算的时候,工地方面都会略微夸大自己这一阶段的工作量,来提高自己所获得的报酬,这种做法日积月累下来,就会给企业无故地增加很大一笔开销,造成严重损失。
1.3外包工程款项结算滞后
许多的电力施工工程项目的一些技术性不是特别强的工程工作电力公司都会外包给其他的施工单位,而这些外包项目在整个工厂当中所占的比例也是越来越大了。但是,在实际项目建设当中,由于欠缺沟通和制度问题,许多外包工程款项滞后问题严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外包工程队伍提不到款,对农民工的工资也形成拖欠。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电力施工企业要想解决这些已经发生的问题,就必须拿出更多的精力和款项,由此使得工程成本增加。
1.4材料采购环节存在不正当交易
材料采购款项在整个项目成本上大约占五分之二,但是在项目当中的材料采购环节经常出现一些不好的状况。比如对于材料的仓库管理不严格,采购的材料仓库验收滞后而不能入库,入库后不及时登记,出库时不进行及时记录,这都是在仓库管理当中出现的问题,在这一些环节上容易造成对成本核算的偏差,可能导致一些损失,但是更大的损失在于在材料采购的时候,不对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比对,而是继续与以往关系比较好的供应商合作,所谓的招标已经形同虚设,而且由于和经销商的关系,许多时候对于材料不进行验收和数量统计,导致有可能付出高的价钱而买来了更少、更差的材料,这对于电力施工企业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
2加强电力施工企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方法
2.1转变思想,建立经济意识
电力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大工程,一般情况下,这些工程的利润都很稳定,在日常的管理中,施工企业不会因为一点点预算的超支就引起重视,总是有稳赚不赔的想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这种想法已经不再适合,只有珍惜一点一滴的利润,企业才能有发展。
2.2制定制度,使成本责任到人
在树立了经济意识之后,就要设立一系列规章制度,追究每一笔款项的去处,严查不良资金使用,发现使用不当的要进行警告,发现擅自挪用和借用的,要进行严厉处罚,另外,对于成本控制良好的模范代表,要进行相应的奖励,使每一个人都意识到控制成本的重要性。
2.3建立经济的工作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对于施工方案的设计要尽量考虑经济性,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它到底有没有必要,到底需要下多大功夫,例如,施工过程当中的工程临时设施到底需要多少,有多少是没有必要的?在考虑周全之后建立书面的工作方案。当然,对于方案当中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允许对其提出意见,在单位经过意见审核之后,如有可行性,则对工作方案进行修改。
2.4加强对外包工程的管理
对于外包的工程部分,要有专人与工程施工队伍接洽,保证沟通的实时性,对于制度上存在的不合理地方,在经过与施工队沟通之后及时汇报给企业,由企业来做相应的改动,对于账务问题,一定要及时、准确地落实,不能有丝毫差错。
2.5严格控制材料采购及管理
对于施工材料的采购,要遵循经济原则,采用严格的招标制度,确保价格合理、质量过硬。对于采购进来的材料,要对其进行严格的仓库管理,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存在数量差错。
3结束语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前言
现如今,由于我国经济的发展,使得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进步。在建筑行业中,施工项目的管理已经逐渐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建筑行业想要快速合理的发展,就需要施工企业进行一定的施工管理,从而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因此,在进行施工管理项目的时候必须进行一定的成本控制,加强项目管理制度,以便于提高工程效益,使企业达到利益最大化。
一、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全面成本控制原则。项目成本控制是一项具有很强综合性的指标,因为它既涉及到项目组织的各个部门、单位和班组的工作业绩,也关系到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项目成本控制是一个需要企业全员集思广益,共同关注的环节,应该做到项目成本控制“人人有责”。此外,项目成本控制应该体现在项目施工的每个环节。
2)动态控制原则。动态控制也叫做中间控制,由于施工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只有在施工中对项目进行控制,才能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因为在施工准备阶段,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成本目标、计划和方案,为未来的成本控制工作做准备;而到竣工阶段,因为成本盈亏已定,成本控制的意义已经不大,所以,基础、结构、装饰等主要施工阶段是成本控制的重心。
3)目标管理原则。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项目目标是实施项目之前的一个必要条件,任何事情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对于项目工程来说也是如此,落实成本控制计划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目标管理,实施目标管理不仅可以把责任落实到各人,还能够通过随着检查目标的执行情况,及时的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使成本控制保证在一个良性的循环之中。
4)成本最小化和节约原则。成本最小化原则是指项目工程在保质保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而节约是成本控制的一项最主要的基本原则,节约就是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和损失,它是通过主观努力实现的。
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措施
1.做好费用控制管理工作
1)人工费的控制。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做好奖罚分明;对于一线劳动力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纪律性;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保证工程的质量,一旦出现返工的现象,会增加很多的时间和材料成本,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能够减低人工成本。
2)材料费的控制。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特别要加强材料费的控制。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避免设备闲置;合理、充分的选配和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在设备选型配套中注意一机多用;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工作。另外,对于不少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因一次性采购成本很大,可以考虑采用租赁方式。
2.做好施工项目的全过程成本控制
1)项目全员控制。由于成本控制涉及到项目形成的全过程,成本控制和项目组织中的所有部门和员工都息息相关,所以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控制成本、关心成本,只有实现了项目全员控制,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项目成本。
2)动态控制原则。项目形成的过程中周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成本控制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进行的管理活动,因此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所谓动态控制就是将工、料、机投入到施工过程中,收集成本发生的实际值,将其与目标值相比较,如果发现异常应该及时的采取应对措施解决,如果没有发现异常情况继续施工。
3.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成本
1)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不同,工期就会不同,所需机器、工具也不同。所以,制定先进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2)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是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第一步。企业应该按照自己的企业资源和能力,制订科学的施工方案。3)合理安排现场施工管理。项目现场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临时设施费及现场材料保管、场内运输费用。临时设施存在的本身就是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如果没有进行合理的现场施工,就违背了它存在本身经济适用的原则。通过制定材料进场出计划,合理的安排材料进出场可以有效地减少材料的保管时间,减少场内运输所耗费的人工、机械。同时堆放材料时最好选择离建筑物近的地方,能够减少运输距离。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实现对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管,可能出现返工的现象,如此一来就会增加很多的时间和财力成本,如果能够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控制,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所以应该严把工程质量关,使各级质量自检人员定点、顶岗、定责,把施工工序的质量自检和管理工作真正的落实到这个项目工程中。
4.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手段,实现成本控制
随着网络等先进媒介手段的出现,实施成本控制的过程中也开始越来越多的使用到这些先进的媒介手段,因为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可以大大增加信息传递的效率,能够及时地发现和解决掉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能够保证数据的真实性,有效减少控制过程中的误差。
5.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能够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形势,实现成本控制的目标,具体应做到:①制定科学的财务开支计划;②实行责任成本核算,定期检查成本控制责、权、利的落实情况,准确确认债权债务和账款核算。③加强对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增加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证财务人员都能各司其职。
6.竣工及时做好决算管理
工程完工后,项目部应该及时的对施工单位进行决算,同时企业审计部门也应该立即对完工项目进行竣工审计。参考审计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找出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出原因,实现有效的成本管理。
三、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及成本控制措施分析
1.加强工程项目施工预算工作
1)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实现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信息的产生和使用,特别是成本管理信息的产生和使用,实施成本管理能够实现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和多元化管理,所以企业成本管理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就是建立高效率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统。2)编制施工预算书。成本控制的好坏和它的预算书有着直接的关系,编制科学的施工预算书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条件,但是现阶段很多的施工预算都是把各种数据汇总起来,对过程生产根本起不到指导作用。所以,施工预算需要改进,分部编制的预算对成本控制才有指导意义,总之,施工预算的编制以“按施工程序,明细到部位”为原则。
2.加强施工组织设计
依据施工预算书及施工组织计划,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依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各部位成本数量是这个阶段成本控制的思想。
3.完善合同管理
房地产开发商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合同管理,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认真分析合同条款。2)组织签订合理的分包合同与材料合同。
结语
综上所述,对施工工程进行成本的控制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建筑行业面临着随时被淘汰的可能,所以,为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在企业施工管理中进行一定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应该根据企业本身的特点以及市场实际需求,对成本的管理控制进行加强,从而降低施工的成本,并且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为企业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市政道路 财务管理 成本控制 控制方法
市政道理简单点说,就是在县区、市区施工的道路,城市内的小片区道路,它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财务管理在市政道路工程经济管理中起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降低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想要提高竞争力,就一定要提高成本控制,才能为企业的明天创造更多的辉煌。
一、市政道路工程在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经来临,市政工程传统的财务管理存在着一定弊端,造成工作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是简单的认为财务工作就是“记记账”、“算算账”,未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很好地发挥出来。在财务人员的招聘和使用上途径死板,任人唯亲,严重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财务管理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违反相关规定对现金进行超额的提取和坐支,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招待费、差旅费、数据造假、骗取收入,国有资产流失,账实之间不相符合,没有把应收账款及时入账,自建形成小金库和账外资金等都是当前市政道路工程在财务管理上要改善的方面。
市政工程的建设一般都是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受由其授权的单位建造。某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没有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来操作执行,有些连正式的监理合同、施工合同都没有签订。有的工程在开工前未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待有相关部门实施检查时才补办。有的政府大搞投资工程是为了追求所谓的“政绩”,一味的赶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将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缺陷和质量隐患,必将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降低,运行后将出现大量的质量问题。而有的市政项目一味的要进度、赶工期,在施工过程中投入过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追求高速度,造成了浪费,增大了成本。
二、市政道路工程财务管理方法
(一)财务管理手段创新
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络的普及,财务管理正在向网络财务管理转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跟不上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网络财务管理是利用计算机,连接互联网实现办公自动化。在网络财务管理环境下,财务信息将会更加地充分、可靠、及时,而且可比性也增强了;财务信息的传递将会更加快捷、面广;财务信息的加工将会更加精确、省时。由些可见,利用网络化手段的财务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办公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所谓的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除了要包括国家和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外还要包括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为加强财务管理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为加强财务管理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度可以是国家和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主管部门统一制定的管理制度的具体化或必要的补充,但是两者不能相抵触。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一般来说是要建立健全的各种费用的管理制度以内部经济核算制度,并按照要求严格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坚持原则,还要带一定的灵活性,比如在生产经营中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这时就要灵活运用,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适当调整,合理解决。
三、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方法
(一)控制材料、设备价格
工程建设造价中材料、设备费占到了70%左右,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价格信息网络了解市场上最新的材料、设备价格,对于大宗材料、设备的采购,我们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也可以货比三家,把握好最挂的订货时机。控制工程成本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管理到技术再到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程度,但不绝不能忽视任何一方,不然都会给工程的质量和成本造成影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应以合同为依据,围绕控制成本为目标,挖掘增收节支的最大潜力,以期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做好招投标工作
要想控制成本,我们要先做好预算工作再去操作。在招投标时,成本核算和效益目标是重点考虑对象。在编制预算前,做好调查,仔细研究和精心测算,掌握市场行情,确定适合自己企业经营的预算。在报价之前,要提出自己合理、符合招标文件的报价来参加投标竞争。
(三)其他费用的管理与控制
一个工程涉及到的费用各种各样,虽然有些费用占的比重不大,但是同样很重要,像管理费用、临时设施费、设备购置费、税金等等。我们要做好日常的后勤及施工管理工作,制定出切实的预算指标,对每笔开支都要经过程序流程,对办公费用的管理,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着手,精打细算,控制费用支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导致市政工程公司改革不断深入,想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更多的利润空间,我们要不断的加强全方面的成本控制,给企业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何川.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2]李媛. 论市政道路工程成本控制[J].中国经贸,2011,12
1 加强全成本建设
在“以控制为中心”的成本管理模式下,实行全成本管理方式对企业价值不言而喻。全成本的动态管理的实现包括合同性成本、非合同性成本、待发生成本在内的全项目标成本动态管理,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任一时间点都可以得到项目的动态成本,实现当前动态成本与目标的对比分析,通过规划余量,直观反映成本控制水平,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需建立全成本管理体系,强化管理流程同时加强成本软件的运用。
1.1 强化及落实全成本管理的流程
1.1.1 将成本进行合理的分解 房产成本主要指:土地成本、资金成本、项目建造成本、管理成本。①土地成本占整个项目开发成本的40%以上,要准确预测、定位。②资金结构的优化,降低资金使用成本。③建安成本的控制是成本控制的关键。④管理成本主要包括企业管理成本及销售管理成本。要优化流程优化人员配置,避免浪费和管理漏洞,要控制固定资产费用支出;要降低销售设施、管理及推广活动成本。
1.1.2 对项目开发的每个阶段都实行成本控制 项目成本控制是项目投资的有效控制,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本管理活动的核心。项目的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项目策划和投资决策阶段。在该阶段必须对可能发生的成本进行总体控制,制定投资估算分析。
二是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项目建设中成本管理的重点,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75%以上,故需加强设计阶段的经济论证,做好成本优化管理工作。
如:①实行限额设计。②方程案确定之前应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饰工、门窗工程进行、电气工程、设备及安装工程结合市场进行详细造价分析,与目标成本指标对照,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及销售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成本最低的方案。并将专项分析的结果进行汇总形成专项研究报告,备案。对于影响造价的设备材料,如:门窗、栏杆、电缆、配电箱等,为了保证分析成果的时效性需对市场进行不定期的调查。③实行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相结合的设计招标方法。④要加强设计出图前的审核工作。⑤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实行设计标招标制。
三是动迁阶段的成本控制。如涉及动迁工作,一方面应聘请独立的评估咨询机构按政策进行评估,确定补偿标准和额度,以利于动迁职能部门、动迁公司和评估机构三方的相互制约;另一方面,要强化动迁收尾的管理和控制。
四是招投标与合同洽商阶段的成本控制。①招标之前编制施工图预算,与目标成本比对,如成本超出过多则需要采取适当优化。②尽量采取招标方式,评标原则为在技术标合格的前提下采取合理低价中标。
五是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目标成本的修订、动态成本编制或修订;熟悉设计图纸和设计要求,将造价较高且变化较大的工程作为重点成本控制对象;进行变更签证的事先估算及论证,选择性的进行变更,以降低变更签证金额及数量。
六是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房地产开发企业结算工作的突出特点是大量性、集中性、复杂性。为避免结算时产生主观上的错误和漏洞及客观上的疏忽,应建立结算原则会议确认制、二次复核制、审计和奖惩机制。
1.2 加强成本软件的运用 成本管理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社会、环境、人文等各个方面。一个项目的开发往往由一个庞大的成本数据支撑。澜溪镇项目前期虽在明源成本软件上设定了目标成本,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并没有真正运用到实时监控实施预测的功能,仅仅作为项目进度款支付的工具,大部分均未填写,这给成本后评估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建议设定项目成本责任制,对各职能部门明源成本录入数据的准确全面性进行审核,同时做好合同拆分及每笔费用支出的审核工作。
2 成本前置——设定目标成本
成本控制强调控制点的前置,通过目标成本分解合约规划,知道、控制“合同的签订与变更”,要求合同审批时制定对应的“目标成本偏离分析”,避免“先签合同再核成本”带来的“控制滞后”,避免成本执行中由于成本分类缺项、漏项导致的“成本虚低”;避免因拆分错误导致“成本虚高”。目标成本的建立需要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2.1 如何基于经营与赢利建立目标成本管理体系
2.1.1 影响目标成本的核心环节 ①土地的获取、资源的利用;②设计的成本优化。
2.1.2 目标成本制定 ①制定成本计划,主要包括制定项目成本计划和施工过程中的动态成本计划两部分。②依据不同物业类型的合同划分情况来划分目标成本。
2.1.3 目标成本设定的具体做法 ①保证目标成本的准确性:通过制定统一的流程与标准,使目标成本的准确度不因项目差异而不同。实现项目间的成本数据共享:通过项目间成本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项目中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另外,我们还能很好的利用历史数据,为新项目提供指引,避免犯重复错误,并可以站在“历史的高度”去不断完善优化相关流程。②建立规范的成本结构:综合公司开发项目的特点,提炼出一套能兼容所有项目的全成本指标,作为目标成本制订的基准。建立规范的“目标成本测算”流程。③加强与兄弟公司的成本交流,获取同行信息。④判断市场的走向,合理确定目标成本。⑤注重成本后评估,建立完善的成本数据库。
2.2 怎样建立系统的动态成本反馈与管理机制以实现目标成本的流程优化
2.2.1 强化流程管理及加强部门沟通 除了通过明源成本软件进行目标成本监控之外,各部门信息沟通及时有效是保证动态成本准确的前提。
2.2.2 及时有效的纠偏 ①在目标成本形成阶段,通过咨询事务所提供的成本测算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的纠偏;②在招标阶段根据合作单位提供的资料制定准确的标的及对商务标书深入分析,设备类招标做到最优配置,工程类招标尽量避免不平衡报价;③将已签订合同金额在动态成本测算表(包括明源成本管理系统)上及时更新;④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变更情况也要及时反馈到动态成本测算表内,同时单独建立变更签证台帐,以便于成本后评估时能获得准确的数据。⑤加强成本核算,每份结算完成的同时做出详细的成本分析,将数据填入成本后评估相应表格内。
2.2.3 深入了解影响目标成本实现的原因,工作前置,做到提前控制,具体影响因素如下:
关键词: 有效成本,施工方法,园林工程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建设城市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建设城市园林工程也在快速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建设园林工程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在这里,成本管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既能够直接的使企业的竞争力受到影响,同时园林工程单位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最重要的是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由此看来,园林工程在施工项目进行中能够有效促使利润最大化的重要手段就是对于成本的管理。可是,很多企业对于成本管理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从来没有想过去有效的控制成本,建立一个有效的管理成本机制,进而在部分项目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利润归零的情况,对于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此,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就一些项目工程的成本管理方面进行问题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对于园林工程的成本解析
1.1艺术性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建筑物和植物配置的结合协调,是最重要的协调结合,能够衬托出较为美好的艺术景观效果。在这里,就需要我们的建筑人员在施工的时候能够发挥出较为高的创造性,能够把艺术技巧巧妙的与设计理念结合并表现出来,在这里,我们就必须需要技术施工人员通过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来详细设计,所有这些,会促进施工成本的增加。
1.2对象特殊性
参与过园林施工的人员都会了解到,我们的施工对象主要都是很多具有生命的植物,而想要达到一些景观效果的赏心悦目,还要体现出植物本身所具有的生态功能。所以,如果我们想确保这些活体能够安然无恙的生长,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成本来管理和设计。
1.3材料价格不稳定性
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一般所需要的植物都要有很多的品种,而根据时间和市场的不同,它们的价格也会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相对波动较大,不太容易在不确定的时间内掌握和控制。因此,这里就给园林工程的建设成本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4季节针对性强
在不同的时间段里,植物的绿化和时间季节性较强,所以植物的种植和绿化需要在特定的时间里种植和设计,而因为跟自然条件的关系很大,就促使管理成本在管理施工里面增大,变得更加困难。
2.施工成本管理在园林工程中的问题
2.1关于材料的管理成本不合适
在一般情况下,园林工程施工中所得的预算、决算是靠园林施工项目的材料费用来执行。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有很多的非生产性的支出,比如一些临时设施、福利将本来核算好的材料费用给予消耗掉。本身在现实的预算中就没有这一部分的费用,所以会导致成本控制的增大,进而很难准确控制。
2.2不重视对成本的核算
而对于阶段性成本的核算,很多的施工企业都没有足够的重视,而进一步导致企业会存在不均衡的成本管理问题。而因为园林施工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对于材料、人力的控制和投入是不一样的,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摊分费用等。然而很多的园林施工企业对于这方面都没有太重视。
2.3执行预算的计划差
在很多时候,园林工程一直没有受到企业的足够重视,而管理人员也因此未采取一定的重视,这里的成本管理是园林施工最重要的地方。进而也没有引起成本预算管理的足够重视,进而也不会好好的执行。最重要的一方面是,很多企业的财务人员对这一块的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在预算的时候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而没有及时的改正,进而产生了连锁反应,使得到执行的时候不能准确把握,最终导致了成本管理产生问题。
2.4管理成本水平低
园林施工企业的另一个弊端就是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众所周知,财务人员都必须要具备严谨的思维和细致的工作精神,而针对园林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还必须对园林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然后在预算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能落到实处。然而现实中并非如此,因为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很多的财务管理人员把园林施工想象的过于简单化,不能够从对植物的了解出发,最后导致了对成本管理的难以控制。
3.针对施工成本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3.1对材料成本加强管理
在未施工之前,企业就需要结合每一种材料的不同用处,核算成本的时候,将每一项支出细致的标注出来,每一项支出都有预算,而不是将工程施工时候的成本与其他费用掺杂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归类和整理,能够有效的划分不同费用的不同支出,进而明确每一项支出的实用性和控制性,通过细节上的明划和规定进而对成本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从而节约和控制成本。
3.2阶段性成本加强核算
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光要在施工前做好成本的预算,而且要确保在前、中、后三个阶段进行联动的控制和核算,能够动态的掌握和核算不同阶段成本的利用情况。在施工未开始之前,因为没有产值,企业就没有必要在当期把成本表现出来,规避人为的破坏施工整体步骤。另外,不同的季节支出肯定是有差别的,这些支出都需要专门的进行核算。同时,在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要加紧成本核算的进行程度,避免施工收尾结算的财务账务模糊,确保均衡性的财务管理。
3.3施工现场加强管理
在这里,必须要保证管理人员能够有较强的管理意识,然后确保工程与预算的一致性进行,所以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预算的时候,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准确、科学的预算,进而保证施工的顺利执行。一旦出现了较大偏差,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可能就无法掌控发展态势,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查出实施,采取必要的管理措施和手段进行纠正。
3.4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
预算的准确和专业性,足可以影响一个园林施工工程的整体成本管理和盈利,而究其根源,就在于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够在长期的实践和工作中准确的分析工程财务耗能,通过专业的核算和准确的把握给工程带来充足的保证。因此,加大财务管理人员专业技能提高工作,采取不定期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时时的关注工程的进展和财务支出,是一个园林企业施工的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进而才能够节约成本支出、科学控制成本管理,达到提高成本管理的目的。
4.结束语
园林工程施工的成本管理,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程,需要每一个企业在实践中加以探索和实践,进而总结出自身所具有的经验,能够得到改正和提高。在这里,就要求施工企业能够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学习认识到企业内管理成本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一些措施来加以改进。同时注意对管理人员管理才能的培训和提高,通过相关方面的改进,进而达到管理成本的控制,从而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原则,也保证了园林工程在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莹.浅述园林工程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J].福建林业科技,2006,(01):34-35.
关键词:ERP TS-ABC 供应商 成本管理
前基于供应链进行的成本管理研究基本上聚焦于各节点之间进行的交易成本,但对于如何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有机结合在一起则研究得非常少。制造企业作为整个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生产节点、作为将原材料转化为生产生活工具的重要节点,很有必要关注那些对自身运营存在重大影响的供应商,并将与其发生交易关系的所有标的与行为都纳入供应商成本管理范围之内。这样,制造企业不但可以逐步与供应商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还能够较之其他企业拥有更大的成本优势,从而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笔者基于ERP系统,结合作业、管理和标准成本法,提出了全新的TS-ABC成本管理法,希望借此来提升企业的供应商成本管理效率。
一、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的比较分析
(一)相同点
1.都是基于成本管理思想建立的。对于任何企业来说,想要获得最高利润,不但要提升收入,还要控制成本。一般成本管理思想非常重视原料、生产过程、人力等可计量的成本,并针对这些成本建立了全过程管理机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企业都应用了ERP系统进行成本管理。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现代企业基于市场导向进行成本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这同时也令成本管理的范畴变得更广,由原本的生产成本扩展到生产与管理成本。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中,作业成本是基于价值创造环节建立的,其聚焦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致力于研究如何降低这些环节的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
实际上,三种传统成本管理法都是以控制成本为导向的,都希望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只不过每种方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很多企业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一种成本管理法,而是有效结合三种不同方法的优势,借此来控制成本。
2.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都希望借助其提高工作与管理效率,可以说信息系统已经成了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因此,现代成本管理自然也就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不管标准成本、作业成本还是目标成本管理,都需要配备相应的管理信息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成本信息的传递与整合,从而令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明确接下来需要做的工作。
成本管理子系统是企业ERP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作业成本法来说,很多发达国家的企业都已基于这种成本管理法开发出了适合自身运营实际的成本管理软件,不过我国暂时还没有较为成熟的这类软件。笔者分析国外企业成本管理信息系统之后,认为作业成本管理(ABCM)软件的架构可以用图1表示。
(二)不同点
目标成本法是完全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其重视的成本控制环节是由产品设计开始的,这样就能实现在源头上控制好成本的目标。
标准成本法则关注制造过程,因此,其重视的是制定成本目标并将其分解落实到各个制造环节之中,这样就能实现在过程中控制好成本的目标。
作业成本法对不同成本与费用进行了划分,并根据产生这些成本与费用的具体作业来控制成本,这种方法的成本控制精度最高,当然管理与核算过程也最复杂。
二、TS-ABC方法在供应商成本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TS-ABC方法的主要思想
1.ERP系统扮演的角色。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管理工具,ERP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ERP系统有效集成了企业的业务与财务信息,并保持这两类信息的实时同步,不但让企业管理者更加了解当前的成本管理情况,还能够避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决策与操作失误。因此,对成本管理工作而言,ERP系统不但是重要的执行者还是有效的监督者,当系统中出现了异常数据或者指标值超出了预设范围时,系统就给出提示,从而为相关成本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管理指引,进而提升后续成本管理的效率。
2.正确运用成本管理方法。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很多制造企业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动化改造,不少以前需要人手操作的生产环节已经全部由自动化机械负责了,因此,成本结构也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直接成本的比重持续降低、间接成本的比重不断升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制定成本管理决策时就会更加关注间接成本,作业成本法也就有了用武之地。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了,目标成本法是基于市场导向建立起来的,其自然也就非常适合当前的买方市场环境,不过其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目标的制定与分解工作,操作起来难度较大。
以下就基于精细化成本管理思想,以作业成本(Activity-Based-Costing,ABC)为基础,以目标成本(Target Costing)与标准成本(Standard Costing)为辅助,构建了TS-ABC成本管理方法。
(二)TS-ABC成本管理法基本架构
TS-ABC成本管理法的构建思想是:基于ERP系统,以作业成本法为导向,同时结合目标与标准成本法,对成本进行全方位控制。TS-ABC成本管理法的基本架构见图2。
1.基础层。TS-ABC成本管理法是基于ERP系统建立的,因此ERP系统自然也就是整个结构中的基础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ERP管理系统中的成本管理模块和其他管理模块共同配合,实现对企业成本的信息化管理。
2.实施层。TS-ABC成本管理法以作业成本法为导向,并综合另外两种成本管理法的优势,形成双向运作的稳固结构,并通过结构内成本信息的集成与处理实现企业控制成本的目标。
3.目标层。通过上述两层的共同工作,企业能够实现对自身成本的有效控制,并及时发现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整改,进一步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实施流程
供应商成本TS-ABC管理的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1.有机结合作业与目标成本法。
(1)综合环境分析。首先,外部环境。企业应进行细致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客户当前的真实需求、计算客户可以接受的价格与实际购买能力、分析供应链运作流程,以此为基础制定成本管理目标,并将该目标在供应商与自身之间进行分解。其次,内部环境。企业应深入分析当前的成本管理情况,并适当参考过往成本管理记录,确定供应链成本所处水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成本管理措施。
(2)优化作业流程与产品设计。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作业五花八门,基于作业对产品价值的贡献形式,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图4所示的两大类。
首先,优化作业流程。第一,企业应梳理出当前各作业流程,并分析这些流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问题必须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如果问题是由作业自身的原因产生的,那么只需要对作业进行改造即可,如果问题是因为作业之间衔接不畅的原因产生的,那么就必须优化它们之间的衔接模式,以提升流程运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第二,重新设计作业流程,对那些存在严重问题的作业流程企业应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重新设计,尽量将流程设计得扁平一点,减少不必要的作业环节,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流程的运作效率,还能有效降低流程运作成本,从而实现降低企业成本的目标。其次,优化产品设计。买方市场环境下,满足客户的真实需求是企业产生利润的根本途径,因此,企业应提升对产品设计的重视程度,切实结合市场调研与分析结果,优化产品设计,在控制其制造成本的同时也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有机结合作业与标准成本法。
(1)预先安排。确定了供应商成本管理目标之后,企业就可以进一步执行成本管理措施了。考虑到制造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与对其他供应环节的影响,笔者认为其需要与供应商共同落实成本管理目标的细化与分解工作;同时,把这种管理思想融入ERP系统中。制造企业应把成本管理目标分解并落实至各具体作业上,并按照预先安排的成本管理目标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与改造,直到其能够满足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供应商作为企业重要的生产原料供应者,不但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也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划分作业中心时,制造企业应综合考虑各中心与供应商的关联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后续的成本管理计划。实施流程与责任分配为:产品设计环节就制定成本管理目标,采用作为成本法清晰列明该目标制定的过程;成本管理执行环节则具体落实,细化与分解之后的成本管理目标,并及时修正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事中控制。基于ERP系统的标准成本法主要对各流程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管理,这同时也是现代企业最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途径之一。在ERP系统中,我们可以预先设定作业标准,这样当作业实际发生时系统就会对其产生的成本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分析其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如果系统分析之后,认定实际成本与预先设定的成本接近一致,那么就会开放后续环节的工作;如果系统分析之后,认定实际成本与预先设定的成本存在差异,那么就会关闭后续环节的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对作业进行整改,直到其满足系统要求为止。
基于ERP系统的TS-ABC事中控制运作流程见图5。
通过图5我们不难发现,整个运作流程中的基本要素包括:①网络环境:想要保证系统运作流畅必须拥有稳定、安全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系统数据才能实时传递,保证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②受控对象:成本管理工作涵盖了企业所有的业务流程与环节、所有的职能部门与岗位,只有保证这样的全面性,我们才有可能实现预先设定的成本管理目标。③探测器:企业必须实时搜集各成本管理责任主体的活动信息与成果,并统一各项数据的存储与调用格式,在作业实际发生时将产生的所有成本信息及时采集到ERP系统之中。④分析器:搜集到成本管理信息之后,企业就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并对比得出的数据与预先设定的标准,从而判断作业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必须马上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⑤控制器:企业需要控制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功能性,确保系统实现预期的运行收效,并以现有运行数据为基础制定后续的控制方向。实际上,现代企业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已经完全冲破了成本管理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形成了跨地域、跨时间的高效成本管理模式。
(3)事后分析。企业成本管理的收效究竟如何,只有通过分析与论证才能得出结论。基于此,制造企业在实施了成本管理流程之后,还要对其运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那些在整个流程中没有任何价值创造意义的作业,将这些作业剔除或者进行有效整合以提升流程的运作效率。①分析作业实际成本与标食杀局间的差异。我们预先设定的标准成本很多时候都会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产生的原因则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制造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分析成本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如果是作业本身存在问题,那么就对作业进行整改;如果是与相邻环节衔接时出现了问题,那就要对衔接过程进行整改。②分析差异的具体责任。一是非增值作业成本。尽管企业都希望在自己的所有业务流程中都不存在这类作业,但实际上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非增值作业都比较隐蔽,而且就算企业剔除了原有的非增值作业,也很有可能有新的非增值作业产生。其实,许多非增值作业成本往往都是因为产品设计作业存在问题导致的,因此,企业应优化产品设计流程,从而在源头上控制非增值作业出现。二是增值作业成本。企业如果没能控制好作业的数量与价格,就很容易导致增值作业成本高于预先设定的标准。基于此,制造企业必须要求作业执行者严格按照企业规定的标准作业程序完成操作;同时,积极与供应商协商原材料与能源等的价格,以便将增值作业成本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之内。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制造企业都存在增值作业成本虚高的情况,如果分析结果表明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来自于供应商,那么就有必要考虑更换新的供应商了。
参考文献:
[1]沈陆君.在建工程项目程序化管理初探[J].财会月刊,2014,(11).
[2]郑厚清,张爱红.全面实施标准成本,实现电网企业成本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益化[J].能源技术经济,2013,(03).
关键词:工程估价;课程定位;内容扩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07-03
工程估价课程是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全国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按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均开设了这门课程,而且在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建筑环境等建工类专业也开设了这门课程。由于各校对这门课程的内容理解不一样,导致了课程名称、开课学时、选用教材的五花八门。就工程估价课程定位、内容扩展及教学方法等问题,笔者结合我校进行的工程估价精品课程建设,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供同行参考。
一、工程估价课程的基本内容
“工程估价”应是一个有特别含义的专有名词,来源于过去常用的“工程概预算”,其目的在于有效的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的投资额度,进行人力、物力、财力的准备,以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自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出台后,应当界定一个新的专有名词叫“工程计价”,其含义是工程造价的计算。工程计价过程包括工程估价、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其中工程估价是开工前的预先计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是竣工后的实际计算。由于工程估价过程包括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所以工程计价全过程就包括了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于2013年10月制定的《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规定,工程估价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课,归属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知识领域内,建议开设48学时,课程的知识单元和知识点要求为:工程估价基础知识2学时,内容包括工程估价的含义、工程估价过程、工程估价依据;工程费用结构4学时,内容包括工程项目投资组成、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预备费和建设期利息;工程定额6学时,内容包括工程定额概念与原理、工程定额的编制方法、建安工程人、材、机定额消耗量确定方法、建安工程人、材、机单价的确定方法、计价定额的编制;工程量清单8学时,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编制原则及指导思想、清单工程量计算规则;投资估算2学时,内容包括投资估算的基本原理、投资估算的特点、投资估算的作用、投资估算的常用编制方法;设计概算4学时,内容包括设计概算的基本原理、设计概算的特点、设计概算的作用、设计概算的内容、设计概算的编制与审查;施工图预算5学时,内容包括施工图预算的基本原理、施工图预算的特点、施工图预算的作用、施工图预算的内容、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与审查;工程招标控制价与工程投标报价5学时,内容包括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编制方法、工程投标报价的编制方法;工程结算8学时,内容包括工程变更与合同价调整、工程索赔、建设工程价款结算、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和应用、工程结算的方式、工程结算的方法;竣工决算4学时,内容包括竣工决算的内容、竣工决算的编制方法、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保修费用的处理。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工程管理专业规范》规定的工程估价课程内容已突破其定义的范畴,实际涵盖了工程计价全过程。但其中面向具体工程对象,如房屋建筑和装饰工程、建筑安装工程的计量计价问题没有明确要求,也就是应体现“读图、列项、算量、套价、计费”这样一系列环节在操作上的技术方法问题没有明确要求。
二、工程估价课程的作用定位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中明确,工程管理的主干学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综合掌握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技术、管理、经济、法律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具备在土木工程或其他工程领域进行设计管理、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的基本能力,具备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管理实际问题的综合专业能力。从上述文字中不难看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管理类人才,应具备“投资控制”的管理能力。所以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要求仅只是形成一种管理能力,而不是形成能够计量与计价的技术能力。根据2012年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原工程管理专业已分拆为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三个专业。笔者认为:工程造价专业意在重点培养具备工程技术及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与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工程造价全过程确定与控制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能力:①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应用建设法规的能力;③应用计算机进行工程计量计价的能力;④从事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能力;⑤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⑥完成注册造价工程师基本训练,获得相应岗位从业资格证书的能力;⑦应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信息和进行信息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专业其核心能力是工程计量计价的能力,所以工程造价专业相对于工程管理专业来讲更具有专业性和应用性,因而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讲是一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主干专业课程。
三、工程估价课程的内容扩展
工程造价专业面向的工程领域应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即可以是大土木工程的一切领域,按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对专业工程的划分,可能涉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仿古建筑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矿山工程构筑物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爆破工程等九大工程领域。一般在土建院校开设的工程造价专业,至少也应当涉及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通用安装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等工程领域。鉴于此,笔者认为工程估价课程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来讲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一组系列课程。工程估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定名一门“工程估价基础”的课程,用32学时来讲授前述《工程管理专业规范》规定的工程估价课程内容,而将面向不同工程领域的计量计价问题分别设置“建筑工程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计价”、“市政工程计价”、“公路工程计价”等专业课程,据此构成工程造价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体系。对于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筑学、城市规划、给排水、建筑环境等专业,只须开设“工程估价基础”一门课程。建筑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土石方工程、桩基工程、砌筑工程、混凝土及钢筋工程、木结构工程、金属结构工程、屋面及防水工程、楼地面装饰工程、墙柱面装饰及幕墙工程、天棚工程、油漆涂料裱糊工程、门窗工程及其他装饰工程的计量计价;建筑安装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房屋建筑配套的给排水工程、电气照明工程、采暖通风工程、消防工程、管道及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的计量计价;市政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城市范围内的土方工程、道路工程、桥涵护岸工程、隧道工程、市政管网工程、路灯工程、绿化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计量计价;公路工程计价课程基本内容为城市范围外的路基路面工程、桥梁涵洞工程、隧道工程、安全设施及预埋管线工程、绿化及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的计量计价。
四、工程估价课程的教学方法
工程估价课程是涉及多种工程技术综合应用的复合性课程。前期一般应开设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含建筑构造)、土木工程材料、施工技术、工程结构、建筑设备基础、道路桥梁工程概论、市政工程概论、建设法规等课程,后续一般也应开设造价软件应用课程和相应计价的课程设计。
作为具有工程技术综合应用特点的复合性课程,工程估价的教学应当树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计量与计价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要针对具体的工程对象,按照“读图―列项―算量―套价―计费”的“五步法”展开教学,教会学生计量计价的基本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最好具备造价工程师资格,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教学中不能只满足于讲授知识要点和规范条文,应结合适当的工程图纸,从读图到列项,再到算量并套价的全过程,一点一滴教会学生学习方法与技能。教学中还要做到“讲”与“练”结合,课后布置适量作业,在学生独立完成后,安排出一定时间专门讲如何解题,将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平,吴贤国.工程估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Z].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