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3 16:53: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

第1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小学语文;提高

语文作为韩语知识的综合学科,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其对提高小学生各项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要多变有效,同时还需带领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详细内容如下文报告。

1.完善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与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沟通,吸取别人的成功个教学经验,发现资深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其次要让学生对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最好达到师生思想理念达成一致;最后教师应增加学生体温次数,多给学生回答的机会,再进行深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身的问题。

2.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小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不能一味的从整体解说,而是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同时应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沟通,还可通过学生进行提问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督促学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学习好的学生争取更上一层楼,学习不好的学生检查学习情况的同时给予更多的辅导。

3.正确处理好作业和测试

3.1作业适量

通过对小学生进行题目锻炼非常重要,每位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且领悟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教师在布置的作业应结构合理,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作业结构难度分布按照简单、中等、难度、高难度的顺序进行排列,难度逐渐提高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

3.2测验科学性

其重点是把我测验的时间、题目、内容及知识水平。首先语文测验需有一定周期,教师可根据学习进度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规律测试。试卷的内容应难易合理分配,但主要应照顾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以简单为主,如此便会保证测验效果满意度及试卷质量。

4.小结

教师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工作的前提是了解自身教学特点,同时还需对学生的情况有一定的掌握,运用一切方法增强学生的语文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教学方式,从多个方面一同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2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呢?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注重课堂氛围

在教学实践中,一定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所谓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指在课堂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还可以被班级学生感知和认同的良好气氛或环境,简单的来说就是积极的课堂氛围,这是一种理想的环境。教育心理学认为,处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的师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学生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思维活跃、课堂发言踊跃,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时刻注意听取教师的讲授或同学的发言,并进行紧张而深刻地思考。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默契的配合。课堂里听不到教师的呵斥,看不到僵局和苦恼的阴影,有的是教师适时的提醒、适当的点拨、积极的引导,学生产生了满意、愉快、羡慕、互助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课堂氛围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总之,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统一。这种课堂氛围应成为每个教师为之努力的目标。因此,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使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工作。

二、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包括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理论基础。首先,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由经验型到科研型的转化。其次,教师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随着教材的改革,相邻学科的联系日益加强,文理相互渗透,因此,教师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形成"大教学观",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最后,教师应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科学的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较好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教师不仅知道教什么,还要知道怎样教和为什么选择这样教,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教学。

(二)不断提高自身综合能力。教师不仅需要对本学科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首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不可或缺的能力。语言表达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主要能力。在教学中需要教师依靠语言表达,把丰富的知识通过口头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准确清晰,具有学科性;简明练达具有逻辑性;生动活泼,具有形象性;抑扬顿挫,具有和谐性。其次,较高的创新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能力,也是知识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人才,就必须要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就是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特的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简言之,教师的创新能力包括:独到的见解、新颖的教法、创新的思维、凸现的个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识等。最后,较强的组织能力是一个教师取得教育和教学成功的保证。缺乏组织能力和指导能力的教师,无论其知识多么广博,都难以完成教育和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具备组织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外活动的能力等。

三、公平对待学生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对待不同学生时一定要注重公平,无论是对学生成绩较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并且善于从他们身上发现优点,进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应中肯评价学生的学习和成绩。评价的重要一点是要对每个学生的学习作一分为二的分析。对学习好的同学,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尽量提出严格要求,这会促使他更为积极地努力;对学习差的同学,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时,要尽力挖掘出哪怕是一丁点的积极成分,让他们尽可能地扬长避短,看到希望。成绩差只是暂时的,不及格是有原因的。教师要把信心和良好的情绪用多种方式方法传递给他们,帮助他们进步,中肯评价他们的学习和成绩。他们必然会相应地作出努力。

其次,应及时评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学生交上来的作业和试卷,无论是对是错,他们总是热切地期待老师的评语。如果只是符号、名次、分数评批,再加上不能及时得到批改结果,学生们的情绪就会低落,甚至懊恼、埋怨,以至削弱对以后的作业、练习、考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教师在及时批改后,并能作出引导性的评语和鼓励,不仅能矫正学生知识上的错误,而且更加推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高涨。同时他们还会越发珍惜时间,及时了解和懂得如何努力进步。

最后,创造评价学生的机会和舆论。学生都有一种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希望自己取得胜利,希望自己超过别人,希望自己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扬。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予他们发挥自我的空间,进行各种类型的学习竞赛活动,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表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才能,也使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评价他们,进而造成良好的评价舆论。不但要利用活动评价他们的学习,而且要针对开展的活动评价他们的行为、思想和精神。所以,教师也必须给学生自我检验的机会,和促使形成良性舆论对学生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第3篇

重视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掌握课文的知识点、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欣赏课文的风景,进而不断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老师就一定要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喜欢语文的兴趣。

恰当的阅读情景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引起学习兴趣,激发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情景的创设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通过挖掘教材内容,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和无穷宇宙的自然奥秘,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通过创设愉悦的情景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刺激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能动性。

其次,针对小学生自尊心和上进心强的心理特点,采取激励办法是培育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对小学生的评价,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多用激励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初练口语表达时,学生往往显得语无伦次。这时无论学生会说或不会说,教师都应多加鼓励,激发其上进心和自尊心,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自然得到提高。

重视学生体验,关注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以《掌声》为例,老师让学生体会“英子给同学鞠了一躬”的含意时,有一个学生这样答到:“她用这种最质朴的方式感谢同学们对她的鼓励。”面对如此精彩的回答,学生竟无反应,老师微微一笑,说:“他说的多好啊!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掌声送给他?”一时间,学生顿悟,马上体验到掌声的用处,报之以热烈而诚挚的掌声。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体验,学生从中也受益匪浅。 学生与教材之间。教材对学生的吸引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学生与教材之间建立起美妙的情感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情境教学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李吉林曾总结出这样的情感推进的发展模式: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友爱亲密。他们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相互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这就为学习语文提供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师生合作交流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而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就要优化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以一颗童心接近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在教师面前没有压力。跟学生多进行语言交流沟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多一些鼓励性评价。教师只有想学生所想,才能做到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实现与学生心灵上沟通,情感上的交流;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新课标倡导共享式师生民主关系,就是要重视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感受。课堂上出现的一个个精彩故事,应该是师生一起创造,共同分享的结果。在分享的过程中,可能教师在以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但更多的是平等的交流,师生各自获得需要的营养,分别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才能以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去体验、去感悟、去发现,教学质量才得以充分提高。

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多用“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教育方法,多给学生一些微笑,多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多用欣赏的眼光关注学生,多些鼓励和表扬,不应讽刺、斥责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发挥其潜能。

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学习“中国画”的“留白”艺术,课不能备得太满,要给生成留有空间,要对各种情况做出预测。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探究求索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勇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提问时间,在每堂课前、课后,都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提问,并实行学生无错原则,解放学生,大胆提问,课外也也尽可能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

第4篇

关键词 实效; 探究教法;学法指导

【Abstract】The law school, i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students to better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science and culture by the use of the method. A teaching experience of the teachers is absolutely not in this little effort. Mr. Ye Shengtao said, teach, is to not teach. Teachers to the students' conscious guidance, teaching learning methods, so as to achieve the orderly thinking, the law, and the learning, lifelong benefit. Proper methods, will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Key words】Effective teaching; inquiry; guidance law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142-02

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我们在教学中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自觉主动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对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这样的引言就为整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此外,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在教生字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有感情,谁领会地深刻。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是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

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要明确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才是主要的,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和学生一起制订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要信任学生,要激励学生,哪怕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欣赏,一种给予,一种沟通与理解。

3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形式新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发生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主动地多思多想,并在这个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画画写写,模仿表演,设疑质疑等都是很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咏柳》一课时,我先配乐范诗,然后展示幻灯片图。通过引导学生看体现诗意的画面,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在意境中体会到古诗的美。再根据学生喜欢画画的特点,在学生粗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配乐作画,并让他们介绍自己的画。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诗的意境之中,即享有了美,又弄懂了诗意,而且培养了学生手脑并用能力、绘画能力、想象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4 在探究教法的同时,也要重视学法指导

第5篇

全面发展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与学的合作方式,以此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忽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形成;忽视给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时机,不能够联系现实生活的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最终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正确评估。

1.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民生的气氛,同时,最宽松的时候是创造性思维最活跃、创造力最丰富的时候。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把微笑带入课堂,富有情感地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趣味盎然地启发、感染学生,积极捕捉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课堂重鼓励多表扬,放下传统教育观念中教师的高架子,勇于蹲下身来和学生平等交流,真诚喜欢每一个学生,为学生付出真挚的爱,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真正意义的良师益友,时刻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具有创造潜能的学生一般表现为淘气、顽皮和不受约束,所作所为不符合常规,常表现出玩世不恭的态度。教师就要善于正确引导,不要动辄指责,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尊重学生的独特的学习感受,使学生不会因错误而尴尬,让语文课堂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在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允许学生对教师、课本质疑,也允许学生说出错误的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有完全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2.尊重学生个性差异

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追求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中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的生活,为每一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创造空间。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去发现、尝试、探究、创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些命题,较之我们以往常说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更加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平衡而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不确定性正在增加。叶澜认为:"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阱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的十分重要的第一步。""注重选择"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比如,在学习生字时,围绕学生提出自己想学的,或者自己学不了的,需要老师和同学一起解决的生字进行教学,教师再适当地进行调节,那样学生会掌握得更牢。对于那些有一定学习能力的学生,一节课教完了,所学的生字要不要抄、抄几遍,也可由他们自己决定,只要能把这些字记住就行。

3.创设教学情境,让课堂充满活力

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当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如在教学《采莲》一文时,在课前我偷偷地把教室做了简单的布置:在黑板和教室墙四周挂上了荷花和荷叶,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课一开始,我播放了江南名曲《采莲》,并投影了课文的插图。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学生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都在认真地看着图片,听着音乐。在此基础上,我说:"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美丽的荷花开满池塘时的情景吗?你有过乘着小船穿梭于荷花中的想法吗?那感觉一定特别美。让我们一起好好地读一读《采莲》这篇诗歌吧。希望同学们通过图画和音乐的辅助可以在课文中找出这样的感觉。"为让学生品味诗歌的意境,读出诗歌的韵味,我借助多媒体演示"微风吹来,荷花、莲子充盈摇摆的情景",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好像闻到了荷花的香气,触摸到了荷叶和小船。在教学的时候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激励评价机制

第6篇

一、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心理学上来讲的话,一个人的习惯就是其行为的自动化,通过习惯支配的行动就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并且也就不需要在别人的监控下而行动。一句俗话讲得好“一个人的习惯就决定了其一生的命运”。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就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一定还要强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处于学生启蒙阶段的小学教学,就更加要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引起重视。

二、在教学中着重做好教师和学生的互动

“互动性”学习方式,是新课标所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指的是通过文本为载体进行的教师、学生以及作者之间的那种双向多元交互。而本文中所要探讨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学习,则指的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所有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教师和学生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理解也不断的加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尝试了许多非常充满想象力的师生互动模式。新课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科学的创造一些良好的互动形式丰富课堂教学手段,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在教学中尽量引入多媒体技术以提升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引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时展的必然。多媒体教学指的是将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声音、图像以及视频的多种展现形式,将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立体的展示,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印象,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教学效果也就得到了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图片和声音的兴趣大于对文字的兴趣,他们更乐意通过图片或声音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用来辅助课堂教学,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对《草原》一课进行讲授时,教师为了更加直观的给学生一个关于草原的印象,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将一幅幅美丽的草原图画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这样也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了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引导学生将语文知识联系到生活中去从身边学习语文

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也一定要联系其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让学生在生活中也能不知不觉的学习到语文知识。比如在教授学生一些词汇时,类似与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等,教师就可以从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学生想象城市里的大街上那么多车的情形,一旦堵车时,每一辆车都动弹不得,这些场景不就是这两个成语的真实写照吗?教师通过这样联系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熟悉的事情,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学生也就能够将这类词汇应用得更加灵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够坚持经常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一方面增加的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也形成一种在生活中寻找语文知识的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充分合理的联系生活实际,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非常重要。

五、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鼓励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工具,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重点的深化,难点的突破是教学的关键。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怎样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既是当务之急,又是百年大计。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做到: “勤、细、巧、严”四个字。

“勤”,是指教师必须勤勤恳恳地工作。

“业精于勤”,教师只有勤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教育形势;勤备课,才能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勤批改作业,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知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勤辅导学生,使中下生赶上先进的队伍;勤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的情况,与家长取得密切的联系,共同教好学生。不少年青的教师,虽然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缺乏教学经验,但他们以勤制胜,在教学上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细”,就是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无论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还是批改学生的作业,都要认真细致。学生做错了事,违反了纪律,教师都要细致地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弄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平时写字的少点失画、不轻易放过。如:把“堤”读成“tí”、把“绳”读成“chéng”、把“锅”读成“wō”等,都要及时纠正,不然的话,考试时选正确的音节时,就会失分了。

“巧”,就是教师教学要巧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无论教拼音、字词、句段和篇章,还是教学生写作文,方式和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必须进行优选法,选择最优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花力气少、时间少,收到的效果好,学生的成绩好,这是谁都想的。“巧法”不是从天而降的,是要自己虚心向别人学习,大胆尝试,长期积累,积极思考筛选出来的。如教识字,笔画繁多的,可用“部件记忆法”。如“赢”可记为“亡、口、月、贝、凡”。区分形近字“巳、已、己”,可用顺口溜法,编成:“巳、已、己,容易记,闭口巳,开口己,半开口就是已。”传统区分“戌、点戍、中空戊”。当前,教师们都苦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无方。我想,要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就要做到:“一多、三重”。即多作文,重视搜集作文材料、重视作文指导和重视作文讲评。

第8篇

关键词:强化阅读;知识竞赛;情感教学

一、对阅读教学进行强化

小学语文最重要的是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字词句,才能逐步建立自己的语感。因此,教师要在课外重点组织阅读活动,为学生提高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笔者在实践中,一般是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材料,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一个小时时间进行阅读,并在一周内抽半个小时的课内时间进行相关分析和讲解,让他们能够消化所阅读的材料。另外,笔者还组织班委在教室墙角放置了一个课外阅读架,专门放置一些文学作品、少儿读物供学生阅读。在阅读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结合教学需要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将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阅读中,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二、开展趣味性的知识竞赛

小学生好奇心强,对团体竞争性的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来强化课内学到的知识。笔者在实践中,常常在一段时间后就开展一些趣味性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游戏中表现出来,让他们学以致用,乐学好学。比如,笔者曾组织过一个单词接龙比赛,利用偏旁、读音等规律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接龙比赛,让学生比赛哪个组能接到最后。这种比赛竞争性强,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能够强化学生学到的知识,很值得推广。

三、通过培养朗读能力和表演能力来开展情感教学

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要多重视情感教学,要通过朗读和表演来强化和实现。在课外活动中,笔者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充满感情,使他们体会到课文的意义和情感,从而引起共鸣、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向更高层发展。另外,在开展感情教学中,笔者还注意在课外编排一些小的表演活动,在郊游、读书会等场合中,主要是结合课内学到的一些故事和情节,再次编排后让大家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还能够使学生懂得怎样才能够对课文中人物的形象进行一定的阐释,进而使语文的教学实效得到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