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设备设计标准

设备设计标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3 16:53: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设备设计标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设备设计标准

第1篇

教学准备即为课前的教学构思或教学设计,一般说来,有顺向思考和逆向设计两种思路。传统教学中普遍采用顺向思考设计思路,体现了教师设计教学仅始于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相关教学活动,忽视对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逆向设计则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新的教学设计理念,是一种基于课程标准,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设计与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和学习活动的教学准备思路。

Wiggins & Mc Tighe (2001)认为,有效的课程设计应该是逆向的。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从最终的结果——预期的目标或标准出发,即明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弄清楚学生应该学到什么,能够学会什么;然后根据目标或标准对学生学习的要求以及为达到要求而实施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设计课程,也就是说,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证实学生已经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指导下设计学习活动,选择教学的方法及资源等。崔允漷在《有效教学》一书中明确提出了逆向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即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以及编写课程教学方案。根据“学习目标——评价任务——活动设计——教学方案”这一逆向设计思路,笔者尝试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内涵理解和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作进一步的探讨。

二、逆向教学设计案例

按逆向教学设计的思路所设计的课时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及学习活动,最终需要形成一个课时的文本教学方案。笔者以牛津英语8B Unit2 Travelling 单元中一课时为例,设计如下课时教学设计框架。

(一)课题名称

8B Unit2 Travelling Main Task

(二)内容标准

按照《标准》中四级目标要求,通过本课时的学习,能够:1.在所设日常交际情景中,识别并将谈论个人旅游经历所需的主要信息整理归类,读懂相关文体的语篇。

2.尝试使用不同的教育资源,从口头和书面材料中提取写作游记的信息,扩展旅游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合理计划和安排学习任务,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学习目标

1.能理解并熟练运用表达旅游经历的短语和句型。

2.能谈论描述旅游时的地点、经历和感受;了解游记写作框架结构,并能模仿写出英文写作提纲;能根据所给信息,并收集信息,与同伴共同完成写作任务;能习得一定的写作技巧,参考评价,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能通过老师与同伴的评价和帮助,保持兴趣,激发思维,不断追求进步。

(四)表现性任务的设置

通过设置本课时的写作评价标准(见表1),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从语言、内容、结构三个维度,对课堂上小组合作完成的写作以及课后独立完成的写作分A、B、C、D四个等级评价。

(五)学习活动设计

以“Travelling”为主线,以文本为依托,以多媒体为辅助,设置“写前活动——写什么、写中活动——怎么写、写后活动——怎么评”三个核心环节的活动任务。

核心环节1:以话题为导入,对话题下的词汇、句型等有一定的积累,为写作做好语言素材上的铺垫;以范文为载体,建立话题写作的框架结构,为写作做好逻辑结构上的准备。

核心环节2:以他人经历为语境,进行控制性写作练习,进一步聚焦写作内容,增加语言运用的机会;以自身经验为素材,进行拓展性写作练习,进一步激发写作动机,联想有效信息,培养英语思维习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核心环节3: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多元化评价方式,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更好认识自己,纠正问题,树立信心;通过写作总结,进一步掌握习作方法,明确旅游的意义,培养积极的情感,使语言能力在使用中提升。

(六)教学资源

1.教材资源:对教材进行切合教学实际的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学校资源:图书馆、语言多功能室、英语广播站、英语网页等。

3.网络资源:科学合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络,搜集有关旅游的文本信息和视频材料。

4.学生资源:学生英文日记、班级英语墙报、英语俱乐部等个性化的学习资源。

5.其它资源:课本后的配套练习、与教材配套的同步练习“导学与评价”、与教材配套的光盘等。

(七)教学手段

1.编制学习方案:根据学情科学编制导学案,突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突出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必要检查和课堂学习的适当引导,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和自主讨论,为学生提供比教材更丰富更有效的符合测试的学习资源。

2.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使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更好地体现英语学习真实性和交际性特征。

(八)教/学方法

1.认知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语言练习,提高语言听、说、读、写技能。

2.交际教学法。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大量语言输入,并利用多媒体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采用对子、小组等形式,通过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沟通信息,交流情感,培养合作意识,习得学习方法,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九)教学反馈

1.课堂反馈:通过观察、问答、交流、测验等途径把握学生学习的状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

2.课后反馈:通过作业、报告、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了解教学存在问题,反思并改进教学。

(十)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从课堂回答问题、描述经历、对话表演等方面,观察、记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增强教学活动的效果。

2.结果性评价:关注语言能力目标的达成。从语言、内容、结构三个维度,分A、B、C、D四个等级,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对课堂上小组合作完成的写作以及课后独立完成的写作进行评价。

以上提供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课时教学方案格式,同时呈现了逆向设计思路的特点。内容标准基于课标年段基准,陈述紧扣具体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既表现为对课程标准的具体分解,同时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评价任务先于教学设计,评价的目标、内容、方法与学习目标相匹配。学习活动设计涉及诸多要素且彼此关联,同时注意到教学的资源、手段、方法等选择,为有效教学的实施及个性化教学开发提供参考框架。

三、理性思考

(一)英语教学“三维目标链”的确立

逆向设计理念首先需要教师将学科“课程标准”转换为“学习目标”,也就是说,“学习目标”即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这种具体化表现为“三维”的整体目标体系,并且落实在分层级的“学期目标——模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链索之中。

“三维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标准的共同元素。从泰勒、布鲁姆倡导“行为目标”论,到艾斯纳主张“行为目标、问题解决目标、表现性目标”并列论,都清晰体现了国际教育界统整把握一个目标体而不是某一维度目标的诉求。日本学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提出了“教学目标链”的教学设计思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倡导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为一个目标体的“三维目标链”,类似于国际教育界“认知目标、行为目标、体验目标”的表述。在教学实践中,“三维目标链”的确立需要采用以下策略:

1.目标定位策略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将目标视为静态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准确定位目标,首先需要对目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需要分析目标的层级与来源,需要了解不同年级、不同学段、不同课时的学习要求,再确定三维目标框架下的目标侧重点,确定知识与技能“是什么”,过程与方法“如何获得是什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获得是什么”的过程之中或之后进行内化。

2.目标分解策略

课程标准具体化。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就是要求教师结合学生、教材、资源等因素,对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进行分解,转换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学习目标。具体可采用主题替换、标准拆解或组合的分解方法。

例如:对于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标准》)中语言技能“写”的五级目标之一“能独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用“旅游计划”替换“短文、短信等”,即可形成牛津英语8B Unit 2 Travelling 单元的一条学习目标。对于《标准》中语言知识分级标准中五级目标“词汇”第3条标准描述“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词汇”可以拆解为“长相、性格等词汇”,“概念”可以拆解为“外貌、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情况”,即可形成牛津英语8A Unit 1 Friends单元中多条具体的学习目标。还可以选取课程标准中的多条目标作为教学的某一焦点形成一条学习目标,如可以组合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分级标准五级中的第1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第2条“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第3条“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第6条“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形成该单元“能积极与教师、同伴进行交流,并学会理解与感恩”的另一条学习目标。

3.目标叙写策略

明确行为主体。教学是由教师展开设计,但是“三维目标链”教学设计是基于“学生中心”,是实现“教案设计”到“学案设计”的重心转移,行为目标描述的应该是学生的行为,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明确行为条件。目标叙写时应该给出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范围或限制条件,给出完成行为的具体情境、时间、使用手段等信息提示。明确表现程度。目标叙写应该体现课程标准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特征,体现“训练”到“教育”的重心转移,实现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的统一。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包括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

以牛津初中英语8A模块一(Teenage life)为例,对“三维目标链”框架下的模块总目标及内容标准分别作如下描述:

模块总目标: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你将能:① 掌握描述人的外貌、学校生活以及国外著名城市及景点的词汇和表达法。②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人的外貌、个性、品质、学校生活以及国外著名城市及景点。③口头及书面交流,至少分享有关好朋友、理想学校、假期旅游计划等信息中的一类。

内容标准:①谈论人的外貌个性,复习描述人的单词和表达。②谈论各自的朋友,掌握描述人物相貌和品质的知识。③根据个人喜好,将描述朋友重要品质的形容词归类,了解一个朋友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

(二)有效性评价任务的跟进

1.学习目标需要相应的评价跟进

“如果说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的话,那么,课程标准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1]新课程改革的成功不仅有赖于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还需要有体现标准精神的测试与评价,科学的评价是衡量学生的“标尺”,是“温度计和改革杠杆”。[2]逆向教学设计正是强调标准、目标、评价的一致性。基于标准的英语教学目标主要描述在一定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观察到的学生表现行为或结果,并且引导学生去证明标准陈述中的语言知识或技能。但是,要想判断已确定的目标在教学中能否得以实现,则需要有相应的评价任务跟进,需要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和工具检测目标的达成情况,以此评判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的效果。

2.评价任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

在流行的课程实施理论中,评价是在教学之后进行,评价和教学分别是两个独立的环节,而在当前正在发生的评价范式转换中,评价持续于教学的过程之中,学习的目标同样是评价的目标。“学习目标的达成以学习活动为依托,在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评价要自然地镶嵌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特别当活动任务被调整为评价任务后,评价将发挥及时判断、反馈的作用,评价与学习目标的落实同步地保持一致。”[3]由此看来,设计评价任务必须考虑到与学习目标的匹配,这种匹配主要体现在:内容主题的匹配——与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主题相对应,在要学生“获得什么”与“获得多少”上相匹配;认知要求的匹配——完成评价任务所需的认知要求与英语语言学习目标要求的一致性,在期望学生“应当知道什么”与“应当做什么”上相匹配;评价方法的匹配——与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一致性,体现出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评价。

3.表现性任务设计及评价标准

马扎诺(Marzano.R.)在《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应用学习维度模式的表现性评价》[4]中详细分析了课程标准与表现性评价的共生关系,他指出,基于标准的教学需要对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做什么”做出清晰的界定,唯一能确保学生获得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的途径是界定并教给学生所期望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表现水平,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完成表现性任务实现清晰界定的标准。标准和表现性评价的共生关系,更加表明了纸笔测试在课堂内外的真实情景中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局限。

表现性评价不仅仅从内容标准出发,清晰地界定表现标准,而且将表现性标准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制定具体的评分规则,用以回答哪些要素被用来评判学生的表现、需要关注哪些方面来判断成功的表现、表现的质量范围是什么等问题。

根据三维目标的特点,英语教学中表现性任务的设计就是用来直接观察和评价学生使用语言的任务。相对于纸笔测试,表现性任务不仅评价学生“知道什么”,更要评价学生“能用英语做什么”;不仅评价学生英语学习行为表现的结果,更要评价学生英语学习行为表现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学生英语语言知识或听说读写某项技能,更要评价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进行适当表达的能力。表1以牛津英语8B Unit2 Travelling为例,根据教、学、评一致性要求设计的英语写作任务评价标准,将所设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化,为衡量学生写作表现水平描述了具体的指标。用评分规则的语言,来描述学生的表现状况,而不是用简单化的分数量化学生的表现。

(三)适当的学习活动的设计

“有效教学”是当前对教学的一种追求,从“学”的角度要关注三个层次。首先要有效果。杜威说:“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结果的反应。”看教学活动是否有效果就是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了教师期望的跟进反应。比如老师向学生提出一个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问题,如果学生思考或应答了,说明你的行为是有效的。其次要有效率。我们可以构建这样的教学效率公式:教学效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的适度紧张的思维活动时间/教学所有时间。这就为学习活动的设计指明了方向。再次要有效益。比如学习活动中设计了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小组成员讨论得十分认真,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很积极,同学们的思维很开阔,课堂气氛很活跃,学习目标达成度很高。此时,老师就不能再呈现出已经准备好的结论,这一教学行为就明显是有效益的。

逆向教学设计正是从有效的角度,强调学习目标、评价任务、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一致性,学习目标是灵魂,评价是判断学习目标是否落实的手段,学习活动是落实学习目标的载体。[5]强调设计学习活动需要考虑到学习主体、活动内容、任务、流程、组织、成果等诸多因素。笔者认为,在考虑到活动的时间、规则、工具等因素的同时,设计学习活动必须重视以下三方面因素,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1.学生主体

《标准》提出的“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阐明了新一轮外语教育改革强调的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外语教育观。基于标准的教学准备应该变教师主导为教师指导,发挥教师的组织、帮助、促进、引导作用,突出学习者的认知主体地位。学习活动的设计需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需求,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因素。学习活动设计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风格、学习目标、个性特征等的分析过程。

2.学科特点

外语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其学习目的就是运用,其本质功能就是语言交际。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应该是语言应用,而不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尽量贴近生活中的言语交际,设计的具体学习活动:一要强化话题意识,要依据《标准》中的话题项目要求,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相关活动任务设计。二要创设语言情境,要选取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语言和场景进行语言练习。三要实现真实交际,要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在交际活动中强化语言的理解和生成,促进语言的真实交际目的的达成。

3.教材功能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的内容载体,但教学准备不能将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师应该合理利用教材资源,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用好用活教材。语言学家格兰特关于教材使用提出的LARA原则(L是leave something unnecessary out, A是amend something incomplete, R 是replace something improper, A 是add something necessary)[6],就是强调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即在充分把握英语课程标准、具体学习目标和评价任务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适当删减、修补、取代、补充,使学习活动的设计真正体现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使教材真正成为知识和语言积累的“素材库”、思维发展和技能学习的“脚手架”以及构筑人生价值观的“营养胚”[7],使教材使用的过程真正成为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朱伟强.“基于课程标准”:内涵和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2]Robert L. Lin & Norman E. Gronlund.教学中的测验与评价[M].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2.

[3][4]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6-131.

[5]杨向东,崔允漷.课堂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7.

[6]Jeremy Harmer. How to teach English[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7]陈玉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案例式解读——初中英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238.

第2篇

规范给排水设备设施保养工作,确保给排水设备设施各项性能完好。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业管理公司辖区内给排水设备设施(含消防供水机组)的维修保养。

3.0职责

3.1主管经理负责审核《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并检查该计划的执行情况。

3.2设备部主管负责组织制定《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并组织、监督该计划的实施。

3.3水泵房组长/管理员具体负责实施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

3.4公共事务部负责向有关用户通知停水的情况。

4.0程序要点

4.1《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的制定。

4.1.1每年的12月15日之前,由设备部主管组织水泵房组长/管理员一起研究、制定《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并上报公司审批。

4.1.2制定《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的原则:

a)给排水设备设施使用的频度;

b)给排水设备设施运行状况(故障隐患);

c)合理的时间(避开节假日、特殊活动日等)。

4.1.3《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应包括如下内容:

a)维修保养项目及内容;

b)备品、备件计划;

c)具体实施维修保养的时间;

d)预计费用。

4.2水泵房管理员对给排水设备设施进行维修保养时,应按《给排水设备设施维修保养年度计划》进行。

4.3小区内主供水管(DN100以上加压管)爆裂、主供水管上闸阀拆换、以及控制柜内变频器、PC中央处理器的维修保养由外委完成,其余维修保养由水泵房管理员负责。

4.4水泵机组维修保养。水泵房管理员每年的4月、10月份应对小区内所有水泵机组进行一次清洁、保养。

4.4.1电动机维修保养:

a)用500V摇表检测电动机线圈绝缘电阻是否在0.5MΩ以上,否则应烘干处理或修复;

b)检查电动机轴承有无阻滞或异常声响,如有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轴承;

c)检查电动机风叶有无碰壳现象,如有则应修整处理;

d)清洁电动机外壳;

e)检查电动机是否脱漆严重,如脱漆严重则应彻底铲除脱落层油漆后重新油漆。

4.4.2水泵维修保养:

a)检查水泵轴承是否灵活,如有阻滞现象,则应加注油;如有异常磨擦声响,则应更换同型号规格轴承;

b)转动水泵轴,如果有卡住、碰撞现象,则应拆换同规格水泵叶轮;如果轴键槽损坏严重,则应更换同规格水泵轴;

c)检查压盘根处是否漏水成线,如是则应加压盘根;

d)清洁水泵外表;

e)如水泵脱漆或锈蚀严重,则应彻底铲除脱落层油漆,重新刷上油漆。

4.4.3检查电动机与水泵弹性联轴器有无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

4.4.4检查水泵机组螺栓是否紧固,如松弛则应拧紧。

4.5控制柜维修保养。水泵房管理员每年的5月、11月应对小区内水泵房的控制柜进行一次清洁、保养。

4.5.1用压缩空气、干净干抹布清洁柜内所有元器件,清洁控制柜外壳,务必使柜内无积尘、无污物;

4.5.2检查、紧固所有接线头,对于烧蚀严重的接线头应更换;

4.5.3检查柜内所有线头的号码管是否清晰,是否有脱落现象,如是则应整改;

4.5.4交流接触器维修保养:

a)清除灭弧罩内的碳化物和金属颗粒;

b)清除触头表面及四周的污物(但不要修锉触头),烧蚀严重不能正常工作的触头应更换;

c)清洁铁芯上的油污及脏物;

d)检查复位调簧情况;

e)拧紧所有紧固件。

4.5.5自耦减压启动器维修保养:

a)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I’~,否则应进行干燥处理;

b)外壳应可靠接地,如有松脱或锈蚀则应在除锈处理后,拧紧接地线。

4.5.6热继电器维修保养:

a)检查热继电器上的绝缘盖板是否完整无损,如损坏则应更换;

b)检查热继电器的导线接头处有无过热痕迹或烧伤,如有则整修处理,处理后达不到要求的应更换。

4.5.7自动空气开关维修保养:

a)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OOMΩ,否则应烘干处理;

b)清除灭弧罩内的碳化物或金属颗粒,如果灭弧罩破裂则应更换;

c)自动空气开关在闭合或断开过程中,其可动部分与灭弧室的零头应无卡住现象;

d)检查触头表面是否有小的金属颗粒,如有则应将其清除,但不能修锉,只能轻轻擦拭。

4.5.8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维修保养:

a)对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应做模拟试验,检查二者的动作是否可靠,输出信号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则应更换同型号的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

4.5.9信号灯、指示仪表维修保养:

a)检查各信号灯是否正常,如有不亮则应更换相同规格的小灯泡;

b)检查各指示仪表指示是否正确,如有偏差则应作适当调整,调整后偏差仍较大的则应更换同规格同型号的仪表。

4.5.10远传压力表维修保养:

a)检查表内是否有积水,如有则应干燥处理;

b)检查信号线接头处是否腐蚀,如腐蚀较严重则应重新焊接;

c)偏差很大或信号线腐烂的远传压力表应拆换。

4.6闸阀、止回阀、浮球阀、液位控制器维修保养。

4.6.1闸阀维修保养:

a)检查密封胶垫处是否漏水,如漏水则应更换密封胶垫;

b)检查压黄油麻绳处是否漏水,如漏水则应重新加压黄油麻油;

c)对闸阀阀杆加黄油;

d)对锈蚀严重的闸阀(明装)应在彻底铲除底漆后重新油漆。

4.6.2止回阀维修保养:

a)检查止回阀密封胶垫是否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

b)检查止回阀弹簧弹力是否足够,如太软则应更换同规格弹簧;

c)检查止回阀油漆是否脱落,如脱落严重则应处理后重新油漆。

4.6.3浮球阀维修保养:

a)检查浮球阀密封胶垫是否老化,如老化则应更换;

b)检查浮球阀连杆是否弯曲,如弯曲则应校直;

c)检查浮球阀连杆插销是否磨损严重,如磨损严重则应更换。

4.6.4液位控制器维修保养:

a)检查密封圈、密封胶垫是否损坏,如损坏则应更换;

b)清除压力室内污物,疏通控制水道;

c)检查控制杆两端螺母是否紧固,如松弛则应拧紧;

d)紧固所有螺母。

4.7潜水泵或排污泵维修保养。

4.7.1用500V摇表检测潜水泵或排污泵绝缘电阻是否在0.25MΩ以上,否则应拆开潜水泵或排污泵,对线圈进行烘干处理。

4.7.2检查密封圈是否已老化,如已老化则应更换。

4.7.3检查轴承磨损情况,如转动时有明显的异常声响或有阻滞现象,则应更换同型号同规格的轴承。

4.7.4清洁潜水泵、排污泵外壳,如锈蚀严重则应在表面处理后重新油漆一遍。

4.7.5检查潜水泵、排污泵上所连接的软管是否牢固,如松弛则应紧固。拧紧潜水泵、排污泵上的所有螺母。

4.8明装给排水管维修保养(每年10月进行一次)。

4.8.1检查支持托架是否牢固,否则应加强。

4.8.2检查流向标示是否鲜明醒目,否则应整改。

4.8.3检查保护漆是否完好,如脱漆较严重则应重新油漆一遍。

4.8.4检查各连接处是否有漏水现象,如漏水则应处理(更换胶垫)。

4.9每次给排水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时间计划不允许超过8小时,如必须超过8小时,则应由设备部主管填写《申请延时维修保养表》经主管经理批准后方可延时。

4.10对于计划中未列出的维修保养工作,应由设备部主管尽快补充至计划中;对于突发性的设备设施故障,先经设备部主管口头批准后,可以先组织解决而后写出《——事故报告》并上报公司。

4.11水泵房管理员应将上述维修保养工作清晰、完整、规范地记录在《维修保养记录表》内,并于每次维修保养后的三天之内由水泵房组长整理成册后交设备部存档,保存期为长期。

4.12停水管理。给排水设备设施因维修保养等原因需要停水时,应由设备部主管填写《停——申请表》,经主管经理批准后通知公共事务部,由公共事务部提前24小时通知有关用户。如因特殊情况突然停水,应在恢复供水12小时内向有关用户作出解释。

第3篇

一、根据内容,巧妙导入(开篇激趣的选择)

每节课教师要根据所讲内容和学生实际,巧妙导入新课,以此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导入不是幌子,更不是摆花架子,它将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如悬念激发、情感交流、生活现象、趣味故事、游戏活动等都是常用的导入方法。有效的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学生精力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应先于学生做个有心人,多观察生活,处处留心,注意收集和整理与该学科知识有关的生活素材、社会现象,以引起学生们的浓厚兴趣。

二、提供资源,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师在设计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这是新教材的主要特点。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思考课内与课外的联系,要认真挖掘教材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三、设计多种预案,引导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选择)

教师应客观分析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激起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要放开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要相信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学。

四、师生互动与沟通,方法灵活多变(师生观念的选择)

新课程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许多学生是先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这位教师教的这门课。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首先要改变旧有的观念,实现师生间的民主和平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时刻关注学生。

如我在保师附小听课时,某位教师在讲“种子的发芽率”时,拓展到了合格率、出勤率,有个学生就列举了学生的升学率、出勤率,但最后这个学生说:“学生的出勤率高,教师就有饭吃,学生都不出勤,教师就下岗了。”一般的教师肯定都不爱听这样的话,但这位教师只是看似随便地问了一句:“咱们班今天的出勤率是多少?”(100%。)“昨天有人缺勤吗?”(昨天缺三个。)“好,希望我们都准时到校!”这些看似随便的话语反映了教师的良好素质,同时说明这个教师是一个成熟的教师。

五、学情评价,巩固应用(备课后巩固知识的选择)

及时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评价,改进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设计以下问题:①教师在讲评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②设计练习,让学生动手训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③教师在设计练习和作业时是否体现了基础性、选择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

六、课堂小结,反馈疑问(备学生知识消化的选择)

当整个教学过程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设计总结时要注意:设计的问题或情境要让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强调重点、难点;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解答;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主次做到心中有数,做好这一点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七、设计板书

在教案中教师要单列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直观、精练、形象,体现教学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结构。通过板书,引导学生养成记笔记的学习习惯。所以,板书设计原则是易归纳,易引导,纲领性强。

副板书的作用:体现教师强调的重点、难点,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副板书一般写在黑板的左边)。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很多教师用幻灯片代替了板书,此时教师要注意板书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记笔记,并给学生留出记笔记的时间。幻灯片是无法完全取代教师的板书的。因为学生的记录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不能自觉分辨哪些该记,哪些不该记,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而是用幻灯片完全代替板书,学生的课堂笔记就会不系统、不完善,这是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八、写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堂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写好课后反思。而怎样写课后反思,写什么内容等,是每一个教师都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在教学反思中,可以围绕以下具体问题进行。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如教材中有的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否引起学生共鸣,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在反思中加以记录。

2.教学的不足之处,如小组学习是否流于形式,是否关注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等内容。针对问题找到了哪些解决的办法和教学新思路,写出改进策略和教学的新方案。

3.学生的独到见解。上课时学生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引起教师注意的地方。

4.学生的学习是否与教案设计统一。

课堂情况是不固定的,你设计好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与学生学习情况一致,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反思,对我们今后的备课十分重要。经常反思,必有进步!

第4篇

关键词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文献标识码: A

1、实施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的背景

机电工程技术的进步,加快了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发展进程。高速公路收费方式也从人工收费模式逐渐向集中的半自动化收费模式,乃至自动化收费模式过渡。高速公路的运营特点是不间断收费,原则上是不允许有停机收费现象的,它追求的是一种高质量的服务。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高速公路运营单位对机电系统可靠的、不间断的运行状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尽量增加机电系统无故障时间,保证收费车道的正常使用,减少过往司乘人员因为系统故障而引起的投诉,以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形象。

机电设备的维修和日常养护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高速公路是否提供安全、高效、舒适、便捷的优质服务。过去那种对系统故障采用“救火”方式进行维护,即哪里发现故障跑到哪里去修的常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对机电设备维护的要求。如何管理好、使用好现有机电设备,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努力排除故障隐患,保证维护质量,给机电设备管理者、使用者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何充分发挥现有机电设备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和提高系统的功能,使高速收费系统的应用技术更加规范和使用更加高效,对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体系,对机电设备进行标准化的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好方法之一,全面贯彻落实质量管理标准,可以提高行业自身形象和内部管理水平,机电设备管理依照质量体系标准,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道路。它不仅注重管理的结果,而且更注重管理的过程。

2、高速公路设备标准化管理主要内容

2.1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档案实行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所强调的是全方面质量管理,对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设备管理人员的素质、知识水平、质量意识和管理概念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依照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建立标准的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档案,保证质量的记录标识、收集、编写、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从而形成文件程序。要求对设备的管理工作,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从设备的采购直至报废全过程都有记录。它包括选购设备前的调研,设备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是否与维护工作匹配;到采购合同、进场验收、技术资料的收集、设备的建卡立账工作,并要求账、卡、物三相符;设备的维修、保养、使用、交接记录,设备的事故统计、封存、启封、报废记录等。要分门别类建立设备档案,每项工作记录都必须具有可追溯性,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均有据可查。

在实际工作中,机电设备技术管理档案还具备分析、指导的职能。此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在于对详细到每个系统中的一个小设备都建有档案和维修记录,每次维修设备都要做好维修记录,详细说明所出现问题的外在表现、技术人员的分析判断以及最后的维修处理结果。通过统计分析,便可了解整个机电系统的运行状况,并可通过总结、分析找出产生某类故障的规律。

2.2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实行标准化管理

(1)在机电设备日常养护工作中,严格遵循机电设备日常养护模式,周期保养每个设备,从而实现机电设备日常养护方式标准化。设备的正确使用与良好的维护,对保证设备正常、延长使用寿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2)通过对运行设备规定的部位按照一定的标准,周期进行检查、测试设备,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能正常投入使用,保持机电设备的生产性能和技术状况完好,及时发现、处理机电设备故障和隐患,做到管用结合,合理使用。保障现场生产的稳步运行。减少不必要的备件消耗和劳动强度,保障机电设备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3)对机电设备故障的维修、新增改造及委外维护维修专项应按照故障处理流程标准、专项管理标准实施。维修部门在进行在进行维修资源和维修能力和合理配置后,编制详细维修作业计划,进行预防维修工作,同时进行设备故障后的紧急维修,维修结束后提供维修的详细信息,用于维修活动的控制,并且对维修活动进行维修分析,以对今后的维修活动提供参考和指导。

2.3机电设备安全实行标准化管理

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安全的全过程管理,施工安全管理,机房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生产维护现场管理,供配电操作安全,外场作业安全管理,事故抢修管理。机电设备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计划、选型、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护、检修、更新、改造和报废等。

2.4机电设备管理评价实行标准化管理

金丽温高速公路机电管理实行三级管理,公司机电设备管理考核评价标准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公司对监控中心机电设备管理的考核,二是监控中心对各管理处及机电设备使用单位的机电业务考核,三是管理处对各所区的机电业务考核。对机电设备基础管理、制度和计划管理、机电设备维护维修管理、机电设备故障管理、预算经费管理、动态管理几方面进行考核评价。机电设备维护管理质量的考核以日常检查与年度检查的结果为依据。各被检单位,在接到检查通报后应及时落实整改或制定明确的整改计划,并按要求将整改结果或整改计划报上级单位。

3、实施机电设备标准化管理的现实意义

3.1实施设备标准化管理是保障营运秩序的需要。

高速公路运以收费营运为主体,但其通行费的收缴、业务的稽查、数据的统计必须依赖机电系统,因此,标准化的机电管理必将为收费营运的正常开展提供一个稳定、可靠的平台。

3.2实施设备标准化管理是服务社会公众的需要。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广大驾乘人员对高速公路的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依托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可对社会和过往驾乘人员提供现实路况、天气、道路施工、交通诱导等信息,从而大大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和通行安全。

3.3实施设备标准化管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需要。

高速公路的主体工作依赖于机电系统,机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成为高速公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发电机、配电柜等大型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因此,制订标准化的设备使用、维护、维修流程,才能保障生产的安全

3.4实施设备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行业点多线长,要实施低成本战略,实现行业规模经济效益,就必须规范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管理集约化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产生规模效益。

3.5实施设备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

4、结束语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管理标准化的目的就是使机电系统要达到最佳的运行状态和实现最高的运行效率,提高系统完好率,实现高速公路最合理、最有效的整体运作能力,要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就必须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努力排除故障隐患,努力做到制度化、科学化、多元化,实现设备使用价值的最大化,为机电设备维护维修走向专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机电设备标准化推进过程中要定期开展自查、互查和阶段性检查,同时根据检查结果做好整改和完善工作,真正把标准化落到实处,形成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保养环节;操作程序

将机械设备合理地运用在工程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升工程整体建设效率,更可保障工程质量,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工失误,但机械设备操作程序复杂,保养环节较多,如果不加强对设备的管理,可能会引发设备故障,从而造成工程经济损失。企业应加强对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出规范的设备管理标准,培养高素质机械设备管理人才,提升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更科学地使用机械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为企业节省设备方面的投入。

1 制定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标准的重要性

机械设备是当前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机械设备管理方面,越来越呈现出标准化、规范化的特点,并将其分为工业车辆、土方机械、升降平台、建设施工设备等几个专业领域。将科学的管理标准应用在工程中,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一是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1],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机械设备构成零部件较多,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没有按照其操作程序,且未按照保养方式,将会极大程度上降低设备的利用率,但通过落实管理标准化制度,可保障设备顺利运行,充分发挥设备原有作用;二是节约企业在机械设备方面的投资,控制好工程整体成本[2],标准化管理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能优化配置工程中已有资源,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工程中存在的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受到工程外部环境因素、工作人员素质、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工作过程中,仍存在缺乏保养、维修环节等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缺乏必要的机械设备保养环节

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大多比较关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设备的保养环节。如对于碾压机这一类比较大型的设备,企业都应制定出科学的维修养护制度并贯彻落实,但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企业没有重视设备的养护,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利用率。

2.2 缺乏严谨的机械设备标准制度

工程机械设备的管理标准制度存在不严谨的问题,很多标准化制度是企业直接借鉴、摘抄其他工程的,不符合自身工程机械设备的情况,缺乏针对性与规范性,提升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难度。

2.3 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才

当前,部分工程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就是设备使用人员,对设备管理缺乏系统性意识,对于设备的安装过程、使用过程都缺乏必要控制,从而增加了设备的安全风险,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重大安全事故。

3 加强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的途径

做好工程中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化工作,需要企业和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从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建立管理标准体系等方面逐一加强,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 做好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促使设备管理标准化

保障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标准化工作顺利进行,应做好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在实际工程中,管理人员须按照机械设备的特点,将设备进行分类,并制定出对应的管理标准,重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检修与养护,尽量减少设备出现故障的次数。把机械设备维修养护工作落实在设备安装、使用过程[3],对设备的养护做出详尽的安排,全面落实设备管理标准化。

3.2 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标准体系,加强机械设备的巡查

健全管理标准体系,是实现工程机械设备标准化的重要措施,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应建立动态的监督体系,确保设备使用的科学性。管理人员应结合机械设备的运行特点,灵活地转变管理要求,根据市场变化与工程质量要求,及时落实相关管理标准。实际使用过程中,须适当增加机械设备的巡查次数,当发现设备出现为问题时,能够立即进行处理,最大程度上减少工程损失。

3.3 培养机械设备管理专业人才,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专业管理人才有利于推进工程机械设备标准化工作,企业须加大对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实践操作技能,树立设备管理人员标准化、工程质量等方面的意识。企业可通过开展培训讲座等方面,向管理人员普及标准化知识,落实标准化工作,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省企业整体开支。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在工程中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企业相关人员应加大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立足于设备运行特点,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制度,并将制度严格落实在设备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强化工作人员机械设备日常养护意识,科学增加设备巡查次数,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故障,减少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风险,从而综合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确保设备能够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小宁,刘岑,张红卫,刘兵,袁小会,杨帆.对“基于实测数据的特种球形压力容器爆破压力计算公式”一文的商榷[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6,05:542-550.

[2]冯燕.新型综合核电站安装仿真系统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6,04:113-118.

[3]刘永丽,唐建宇,曹洋,何建明,李保国,陶洪亮.SVC装置在风电并网中的应用及其自动电压控制[J].大功率变流技术,2016,02:62-66.

第6篇

关键词:特种设备;标准仪器;损害;防护措施;应急预案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6.104

1 计量标准的重要性

测量标准是指具有确定量值和相关联的测量不确定度,实现给定量定义的参照对象、工作测量标准。测量标准在计量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他是复现计量单位,确保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准确可靠的物质基础,它是我国实施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开展计量检定和校准的重要保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专门了《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就是为加强计量标准的管理,规范计量标准的考核工作,保障国家单位制的统一以及量值传递和溯源的一致性、准确性。本规范从1992年首次,历经2001年、2008年和2016年三次改版就是为了完善计量标准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日常中为达到计量标准的高嗜范群透呶榷ㄐ裕往往需要采用恒温、防振、屏蔽等控制环境条件的设施等等。

2 特种设备计量的必要性

在日常计量工作中,被检设备的量值需要计量标准来传递。标准仪器对被检设备量值传递的过程就是对被检设备的计量。而通用常见的被检设备的计量都有完善的技术依据(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这些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都是对被检设备有了充分的认知和理解才制定出来的,所以能很好地保障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确定性。

相较于成熟通用、有相对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手册的被检设备,在日常计量过程中,有些设备比较特殊:或是体积较大,参数较高,又或是应用还不够普遍,没有完善的操作手册,也还有不少正研制中的设备等。这些设备也是服务于国民生产的,其量值传递和溯源也同等重要。在对这些特种设备计量上,除了不断完善的技术依据外,也有很多没有相应技术依据的就需要参照现有的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特种设备计量过程中,有可能对标准仪器产生损害。

3 造成标准仪器损害的危险源分析

实际工作中对计量标准的条件保障是非常严格的,《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有着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标准仪器服务于计量工作,使用中就会面临被损害的危险。在本人十余年计量工作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可能对计量标准产生危害的因素。

3.1 大型仪器,设备的意外运动,标准仪器和被测件放置不稳

在实验室搬运体积较大的仪器设备时,对仪器的结构、重量、平衡性等没有充分的认知,可能会导致仪器尖锐部分将标准仪器划伤,或是设备过重将标准仪器压坏,甚至放置不稳将标准仪器磕碰等。

3.2 特种设备表面的污染或者化学成分

有些设备表面涂层可能有含有腐蚀性等化学物质可能对标准仪器造成侵害,甚至受某些设备适用环境的影响,其设备可能会被污染腐蚀。在对这些设备计量过程中也会对标准仪器造成侵蚀。

3.3 电气安全

据统计在实际工作中,电气安全方面故障造成标准仪器损害占比90%以上。要保证标准仪器性能指标,电气安全就需要特别注意。比较常见的危险隐患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 被检设备参数过高

工业应用中,有些设备需要提供更大的电压,更大的电流,更大的耐压冲击,更大的泄漏电流等而生产出来的。而这些被检设备使用不当就会对标准仪器造成很大的损害。

3.3.2 无标识或者标识不明确的被检设备

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设备出现了标识模糊,标识不明确,甚至无标识。这些“来历不明”的因素势必会给计量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不仅会影响该设备的量值溯源质量,更会对标准仪器造成损害,甚至危及人身安全。

3.3.3 被检设备的性能不稳定

实际的计量工作中,也经常遇到电气设备的结构有缺陷,安装质量不佳等,这些都会造成其性能不稳定。例如正常情况下输出1A的电流突然跳变到5A甚至10A等,这些都会对标准仪器造成冲击损坏。

3.3.4 正在研制中的设备或者电子元器件

每一台成熟设备的问世都是经过无数次测试、校验、计量的。正是因为该研制设备的不成熟,计量中遇到的问题才可能更多,它的正常测试,后期调试等都会对标准仪器造成不可预知危险因素。电子元器件亦是如此。

4 防护措施及解决办法

尽管造成计量标准仪器损害的因素多种多样,制定好相应的举措,履行好行为准则,还是能“防患于未然”的。为保障好特种设备计量更好地服务工农商业生产,特种设备就需要特殊处理,本人分析可遵循以下原则:

(1)对新入实验室的特种设备进行分类甄别,明确可能造成标准仪器的损害的危险因素,经过简单技术手段(比如经过量值传递的常用仪表来判别,避免直接使用计量标准而造成损害)以确定是否可以继续开展量值传递工作;诸如明显超出计量服务范围,性能不稳定等明显能对测量标准仪器造成损害的分类剔除。

(2)针对大型特殊设备设置安全测试区域,避免“外来干扰”或对别的标准造成影响。多台设备叠放时遵循“大不压小,重不压轻”的原则,平稳放置。

(3)针对有污染的特种设备做出简单清洁,有化学侵害的仪器做出物理和化学隔离。以不损害标准仪器为准则。

(4)对特种设备计量测试的过程需要制定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明确安全距离、安全接线、安全载流量。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在专用的计量场所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避免误操作。

(5)在对研制设备的计量中,需要清晰认识计量项目对标准仪器可能造成的损害,计量过程需要研制相关人员配合完成,在其出现问题在调试过程中及时断开标准仪器,以免调试过程中不可控因素危及标准仪器。

5 补救措施和应急预案

有些情况下,受制于采取防护措施场地条件等局限性因素,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等也会对计量标准仪器造成损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能减小对标准仪器的损害甚至能很好地保护标准仪器免收损害。

(1)配备使用应急设备如高压熔断器和空开开关等,当线路发生短路或严重过载电流时,短路电流超过瞬时脱扣整定电流值,电磁脱扣器产生足够大的吸力,将衔铁吸合并撞击杠杆,使搭钩绕转轴座向上转动与锁扣脱开,锁扣在反力弹簧的作用下将三副主触头分断,切断电源。当线路发生一般性过载时,过载电流虽不能使电磁脱扣器动作,但能热量,促使双金属片受热向上弯曲,推动杠杆使搭钩与锁扣脱开,将主触头分断,切断电源。

(2)制定应急预案。发生可能造成计量标准损害后,第一时间对计量标准进行性能和指标检验判别,如有异常立即停用,并做好检修维护,以保证传递量值的准确可靠。

6 结束语

特种设备计量是一项繁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工作,它对计量标准有着一定的损害隐患。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充分分析认识可能造成损害的各种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尽可能地做到无损于标准仪器的计量,确保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张建荣,杜顺学,沈钢.TSG Z7005-2015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机构核准规则[Z].

第7篇

标准化设计即将户型设计标准体系化、系列化、完整化,为住宅设计的快速性与合理化提供必要的依据。标准化是住宅设计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使设计到施工这一产业链能够高效、准确、连续不断地快速运行,以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阐述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的作用和意义,以华北住宅建筑为例,通过市场解析与项目研究,同时根据对市场热销户型的深入对比研究,结合热销户型的功能及尺寸的优点进行标准化户型优化。研究标准化户型的空间与尺度标准,深入探讨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总结并归纳户型设计的一些普遍规律,对户型进行精细化对比研究,最终运用到户型标准化设计中,从而推动住宅设计标准化的应用和发展。

关键词:住宅、标准化设计、户型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绪论

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不仅是市场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当前住宅建筑设计领域的重要任务。推进住宅设计标准化,将使住宅开发做到实用、精致和高效,大力提倡模数协调,高效可复制性,逐步实现标准化设计方法,从而实现设计过程的标准化。

住宅户型的标准化设计是相对于个性化设计而言的,标准化设计不但可以有效的节约设计工作量,而且对于住宅建筑本身的空间功能来说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户型设计标准化首先要做到对户型进行全方位优化和细化,符合区域市场需求后进行大规模可复制性操作,最终达到节约社会资源、降低开发成本、合理利用空间等效果。

一、标准化户型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住宅标准化设计成为当今住宅设计领域的关注热点。标准化设计可以极大的提升建筑工程建设效率。住宅建筑设计现在呈现出两大发展趋势,即个性化发展趋势和标准化发展趋势,这两种趋势各自适用于不同档次的住宅建筑当中。一般来说个性化的设计主要应用在高档住宅建筑设计当中,而标准化设计主要应用在普通的住宅建筑设计当中。标准化使住宅建筑在户型设计、立面设计等方面统一风格的基础上,大大节约了社会资源,缩短了开发工期,有效的保证了住宅建筑的建筑质量。因此,标准化设计已经成为现在住宅建筑设计的主要模式,需要从理论上深化对其的研究,推动其应用和发展。

综上所述,本课题关于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及户型未来趋势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

二、华北区域住宅特点及其分析

根据市场现有特点进行户型标准化设计研究。以华北区域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包含北京、天津、唐山、廊坊、济南等城市。

(一)华北地区地域特点及住宅户型特点

1、华北地区区域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该区域属于寒冷地区,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夏季热岛效应明显,冬季日照时间短,气候干燥、风沙大,雾霾天气较多。因此华北地区的阳台采用封闭式设计。

(2)华北地区整体经济状况较好,区域内居住人群的性格较为内敛,对这一地区户型的设计要注重低调、大气、奢华等特点。

(3)华北地区居住人群相对身材较高,应在面积分配合理的情况下应减少不必要的空间分隔、增大起居室和主卧室的面积,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功能空间。

(4)注重生活习惯对户型设计的影响。华北地区的居民需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房间是否是南北向是华北地区居民评价户型优劣的重要标准。北京地区因用地紧张可接受少部分东西向的户型。

综上,该地域住宅特点主要体现在形体规则,客厅方正,避免凹凸房间出现,体形系数及节能保温均按照华北区域规范要求设计。研究对象以高层建筑为例,电梯作为主要垂直交通工具。竖向交通的公摊面积普遍较大,消防疏散要求严格同时较多设计为一梯多户,干扰大、私密性差。

2、根据不同功能空间区分,户型特点如下:

户内空间:

①玄关:与户内空间结合较为直接。

②起居室:一般为南向。

③餐厅:餐厅位置常与起居室结合,注意餐厅空间的规整性。

④厨房:针对北方“重油”的特点厨房设计相对封闭,一般与北阳台相连,北阳台兼做储藏。

⑤卫生间:如做不到两卫要注意干湿分区,以适应多人使用的便利性,某些户型可以接受暗卫生间。

⑥卧室:南向卧室为主卧室,设计中考虑储藏的位置。

⑦阳台:分南向和北向阳台,南向阳台主要功能为晾晒,北向阳台无采暖,常用作储藏。

⑧节能:北方空间进深较大,更注重保暖。 北京和天津为75节能,其他城市为65。

公共空间:

①单元入口:封闭式单元入口。

②公共走道空间:空间尽量节省,要符合当地防火规范。

(二)影响户型需求的关键因素

影响户型的因素主要由价值观及家庭生命周期影响。价值观主要包括住家型、享受型、

社交型等,最终受到置业经验和使用习惯的影响。家庭生命周期主要包括一代、两代、三代等,由于房产售价较高,更新换代的频率不快,考虑到了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段会在同一房产中这一特定制约因素,因此在设计时会对特定区域功能进行深入考究。

三、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研究

本研究针对华北地区主要城市高层住宅进行户型标准化设计。主要研究对象以A-2户型为主,均为一梯二户,由3种户型组成,面积为90平方米与110平方米、110平方米与135平方米、135平方米与155平方米。为了达到标准化普遍适用性,以上户型均采用完全轴对称的设计。

在进行标准化设计前,首先进行户型的筛选,从我院曾设计过的较为优秀的项目中,总结归纳其户型特点,进行类比研究,设计出户型初稿方案。

为了达到户型设计的标准化,从户型可拼凑型和可复制性出发,户型基本以对称为主。以A-2户型为例(A-2-2为135平方米,三室两厅两卫,A-2-1为110平方米,三室两厅一卫),如图1-1,(最终版)虽然功能空间上只相差一个卫生间,但是由于面积相差将近20平方米,各功能空间都等比例扩大,所以做到完全对称经历了多轮推敲。

由于是标准化设计,轴对称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次设计的重点所在,故左右户型的书房面宽设计成相同的大小,面宽均为2850mm,以解决轴对称问题。入门南向开启,管井放到北侧,达成轴对称的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首先考虑到采光与朝向:基本原则为大面宽小进深原则,由于没有具体地形的限制,所以户型尽可能以大面宽为主。起居室面宽做到4200mm和3800mm、主卧3900mm和3500mm,起居室、主卧及书房等均要保证最好的朝向,利用率高的空间应提高其舒适度并达到节能效果。其次必须保证客厅、卧室、卫生间的采光,其中客厅原则上要朝向景观最好的一面。通风设计首先必须保证厨房、卫生间、主卧、书房、客厅的通风,其他功能区域也应力求通风良好。为了达到可拼合(本户型拼合以110平方米户型为对称轴),卫生间均设计为明卫,客厅均设计用南北通透的方式,制造穿堂风的机会,提高舒适度。

图1-4-3图1-4-4

图1-1

图1-1为目前最终A-2户型图,以轴对称布局。南侧卧室及书房均设置飘窗且南立面墙体平齐,北侧墙体基本平齐。拼合户型A-2-1为对称,使卫生间均为明卫。户型均南北通透,起居室与餐厅独立布置,厨房与餐厅紧密相连,且厨房U型布置使空间利用充分,餐厅区域完整并配有服务阳台。入室有独立玄关。

四、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的发展方向

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未来发展趋势是多样性的,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标准化设计应结合居住空间多样化,满足市场多样性的需求。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需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加灵活,适合不同人群的需求。

2、住宅标准化设计应注重居住功能多元化,当前住宅从过去主要强调生存功能向同时重视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除了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文化娱乐等空间以及能使住户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和设施。因此户型标准化设计必须能适应住户的日益发展的功能需求。

3、住宅标准化设计应走向信息化,更多掌握技术信息,例如:远程控制操作系统,门禁系统,厨卫科技系统等,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4、住宅标准化设计应更加精细化及精品化,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并广泛应用于住宅市场的开发建设。

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华北地区区域特点的分析,研究其高层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通过多年项目积累,对不同面积区段的户型深入分析和研究得出户型合理化的功能区域面积及朝向、面宽及进深的合理数据,用以规范和知道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市场,提高建设效率。

对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的研究可有效提高住宅户型的可复制性,有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工程质量。同时有利于采用和推广新技术建筑产品的标准化,缩短住宅建设周期和节约住宅建造成本,是今后住宅设计市场的标杆,住宅户型标准化设计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住宅标准化与设计个性化 中华建筑报 于巧志 /2012 年/9 月/4 日/第015 版

[2]中国住宅标准化历程与展望 开彦中华建设2007/06

[3]住宅单体建筑专业设计指引 万科 2011修改版

第8篇

【摘要】 目的 对生脉注射液不同拆方配伍制备的注射液进行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为生脉注射液在体药物配伍关系研究提供物质基础及质量保证。方法 参照生脉注射液制备方法,规范了7种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并采用HPLC及TLC法分别对系列注射液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五味子醇甲及麦冬药材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结果 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在0.942 4~9.424 μg与0.624~6.24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999 5、r2=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7.0%~100.4%,RSD为0.45%~3.44%。TLC检出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五味子醇甲成分及麦冬对照药材主斑点。结论 本试验确定的制备工艺稳定,质量控制方法便捷,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为生脉注射液在体药物配伍关系研究提供试验基础与保证。

【关键词】 生脉注射液;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五味子醇甲;高效液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preparation and quality standard of series of Shengmai Injection, and supply substantial basis and quality assurance for compatibility relation research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vivo.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reparing process of Shengmai Injection, preparing processes for 7 dismantlement injections were established. HPLC and TLC methods were used for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on determination of Ginsenoside Rg1, Ginsenoside Re, Ginsenoside Rb1, Schisandrin and Radix Ophiopgonis. Results The linear ranges of Ginsenoside Rg1 and Ginsenoside Re were 0.942 4~9.424 μg (r=0.999 5) and 0.624~6.24 μg (r=0.999 7). The average recovery was 97.0%~100.4%, and RSD was 0.45%~3.44%. The main spots of Ginsenoside Rg1, Ginsenoside Re, Ginsenoside Rb1, Schisandrin and Radix Ophiopgonis were identified by TLC method. 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es are stable. The method of quality control was showed rapid, reliable and well reproducible. It set a good basis for the compatibility study on Shengmai Injection in vivo.

Key words:Shengmai Injection;Ginsenoside Rg1;Ginsenoside Re;Ginsenoside Rb1;Schisandrin;HPLC;TLC

探讨中药复方发挥整体效应的物质基础及药味配伍关系是现代中药学研究的热点。为了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工作,本试验选定生脉注射液为示范性研究制剂。在统一药材批次、固定处方比例、规范制备条件的前提下,参照《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生脉注射液”项下制备方法[1],分别制备7种注射液,并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为方中红参、麦冬、五味子3味中药群体组分在体研究的均一性和可比性提供基本保障,同时为方中药味在体生脉注射液指纹谱的识别与归属、色谱峰的消长变化与药物配伍关系的评定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证。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LC-10UV检测器,JS-3030型色谱工作站。人参皂苷Rg1(批号110703-200424)、人参皂苷Re(批号110754-200421)、人参皂苷Rb1(批号110704- 200420)、五味子醇甲(批号110857-200507)、麦冬对照药材(批号121013-200607),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生脉系列注射液由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药学研究室制备。乙腈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磷酸及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生脉系列注射液的制备

2.1 红参注射液

取红参100 g,粉碎成细粒,用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冷藏,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注射用水至400 mL,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调节药液pH值至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2 麦冬注射液

取麦冬312 g,加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进行2次醇沉,第1次使含醇量达80%,第2次使含醇量达85%。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注射用水约200 mL,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碳煮沸30 min,稍冷,过滤至澄明,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调节药液pH值至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3 五味子注射液

取五味子156 g,水蒸气蒸馏法收集馏液150 mL,冷藏,供配液用。药渣加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进行两次醇沉,第1次使含醇量达80%,第2次使含醇量达85%。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注射用水至200 mL,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碳煮沸30 min,稍冷,过滤至澄明,滤液加入蒸馏液及注射用水至1 000 mL,调节药液pH值至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4 参味注射液

取红参100 g、五味子156 g,分别按照“2.1”、“2.3”项下方法制备至“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前。合并上述红参水液、五味子蒸馏液、五味子水液,混合均匀,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调节药液pH值至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5 参麦注射液

取红参100 g、麦冬312 g,分别按照“2.1”、“2.2”项下方法制备至“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前。合并上述红参水液、麦冬水液,混合均匀,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调节药液pH值至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6 麦味注射液

取麦冬312 g、五味子156 g,分别按照“2.2”、“2.3”项下方法制备至“加注射用水至1 000mL”前。合并上述麦冬水液、五味子蒸馏液、五味子水液,混合均匀,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 000mL,调节药液pH值至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2.7 生脉注射液

取红参100 g、麦冬312 g、五味子156 g,将红参粉碎成细粒,用乙醇回流提取5次,每次2 h,合并提取液,冷藏,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注射用水至400 mL,搅匀,冷藏,滤过,滤液供配液用;五味子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馏液150 mL,冷藏,供配液用,药渣加水煎煮3次,每次40 min,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乙醇进行2次醇沉,第1次使含醇量达80%,第2次使含醇量达85%,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注射用水至200 mL,搅匀,冷藏,滤过,滤液加适量活性碳煮沸30 min,稍冷,过滤至澄明,供配液用。麦冬照五味子水液制备方法制成澄明的麦冬水溶液约200 mL,供配液用。将上述红参水液、五味子蒸馏液、五味子水液和麦冬水液混合均匀,滤过,滤液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调节药液pH值至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3 生脉系列注射液质量标准研究

3.1 定性鉴别

3.1.1 红参

分别取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味注射液、红参注射液5 mL,水浴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人参皂苷Rb1、Re、Rg1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 mL各含2 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上述5种溶液各2~4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 ℃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烘数分钟,置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1.2 麦冬

分别取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麦味注射液、麦冬注射液40 mL,加盐酸3 mL,置水浴中加热1 h,放冷,加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30 mL,合并醚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麦冬对照药材2 g,加水煎煮30 min,滤过,滤液浓缩至约40 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5种溶液各5~10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 ℃烘约5 min。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主斑点。

3.1.3 五味子

分别取生脉注射液、参味注射液、麦味注射液、五味子注射液50 mL,水浴浓缩至约25 mL,移至分液漏斗中,加三氯甲烷振摇提取3次,每次10 mL,滤过,合并滤液,水浴蒸至近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五味子醇甲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 mL含0.5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ⅥB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4~5 μL、对照品溶液1~2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 ℃)-甲酸乙酯-甲酸(14∶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2 含量测定

3.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XB-C18(4.6 mm×250 mm,5 μm);柱温:常温;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19∶81);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理论塔板数按人参皂苷Rg1色谱峰计应不低于5 000。

3.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人参皂苷Rg1 23.52 mg和人参皂苷Re 15.60 mg,置25 mL量瓶中,加乙腈-水(19∶81)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 mL置10 mL量瓶中,加乙腈-水(19∶81)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 mL含人参皂苷Rg1 0.471 2 mg、人参皂苷Re 0.312 mg)。

3.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分别精密量取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味注射液、红参注射液各25 mL,水浴蒸干,残渣加流动相溶解,并定量转移至5 mL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

3.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2.0、4.0、8.0、16.0、20.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进样量为纵坐标,峰面积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Rg1=1.422×10-6XRg1+0.091 2(r=0.999 5);YRe=1.676×10-6XRe+0.036

(r=0.999 7)。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进样量分别在0.942 4~9.424 μg、0.624~6.2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3.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样品供试品溶液20 μL,连续进样6次,测定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峰面积。结果4种样品2种成分峰面积精密度RSD在1.32%~1.58%范围内,说明精密度良好。

3.2.6 稳定性试验

取每种注射液同一样品供试液,分别于0、2、4、6、8 h检测。结果人参皂苷Rg1与人参皂苷Re测定在8 h内稳定,RSD在1.29%~1.83%范围内。

3.2.7 重复性试验

取每种注射液同一批样品,精密吸取6份,平行制备供试品溶液并进样测定。结果RSD在1.79%~2.95%范围内。

3.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定4种注射液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样品9份,每份12.5 mL,每3份1组,分别按样品含量80%、100%、120%加入对照品溶液(人参皂苷Rg1 0.471 2 mg/mL;人参皂苷Re 0.312 mg/mL),制备供试品溶液,测定,结果平均回收率在97.0%~100.4%,RSD在0.45%~3.44%范围内。结果见表1。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略)

3.2.9 样品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 μL、各供试品溶液20 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计算,即得。色谱图见图1。含量测定结果见表2。表2 4种注射液含量测定结果(略)

4 讨论

本试验参照现代血清药理学、血清化学及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路与方法[2-3],通过制备系列注射液,在组方药材质量可控条件下,固定处方配伍比例,制备工艺稳定的系列注射液,并对注射液的质量建立控制标准。结果显示,本试验确立的定量、定性方法便捷、准确,重现性好,可为生脉系列注射液在体化学成分色谱指纹谱的比较及色谱峰的归属研究打下良好基础,赋予色谱图以特征性,通过指纹谱色谱峰的变化来诠释药物的配伍关系。

另外,本试验参照有关文献[1],将红参TLC鉴别三氯甲烷-甲醇-水(75∶20∶2)展开系统更改为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系统,使得人参皂苷Rb1、Re、Rg1具有较适宜Rf值和较好的分离效果,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味注射液TLC谱显示,在与人参皂苷Re相同Rf处,略有黄色杂质斑点,这可能与样品制备过程活性碳吸附效果有关;五味子的定性鉴别将三氯甲烷溶解更改为甲醇溶解制备供试液,亦收到较好的试验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S].第十五册.19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