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3 16:53: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学综合素质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学综合素质教育

第1篇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师 素质

在知识日异更新、信息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体育教师没有文化内涵,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怎么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呢?因此,中学体育教师要加强自己的素质教育,改革知识结构,明确当代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阐述当代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质。

一、中学体育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

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具有动力和导向的作用,只有体育教师的政治思想水平和道德水准高,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来。中学体育教师的职责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身体力行,用自己高尚情操来感染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具有感染、陶冶、引导和教育作用。并通过体育教学,把热情洋溢、乐观无畏的进取精神,把好学善思、公平竞争的工作作风,把正直诚实、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传授给学生。因此,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把教师的政治思想提高到现代化水平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二、中学体育教师要运用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成果,做体育文化的传授者

首先,陈旧的教育观念长期以来,在体育教育教师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存在着重训练轻教学,重技术传授轻能力与个性的发展。在教育观念上,重教轻学,重重复训练而轻教学效率的提高,重体能训练而忽略情感陶冶和终生体育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建立全新的健康教育观,即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和增强学生的体质服务;为学生终生体育打下基础,并为提高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服务;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现代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素质。

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的体育观念。目前,科技以人为本,教育以人为本已成为时尚。为此,应主动建立起“以人为本”新的体育教育观念,改进过去那种偏重于一个技术如何教、一个动作怎样教、一个身体部位怎么练的“物化”思想,树立起通过体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强调对学生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发现学生的优点,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及兴趣与爱好。创建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的课程体系,全面贯彻“强身育人”、“健身育人”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思想。

三、中学体育教师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素质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素质

今日世界的生活和工作是高质量、高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劳动者不仅需要健康的体魄来从事日常的学习和工作,而且也需要具有相当高的知识素养,中学体育教师也不例外。专业知识素质是体育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体育学科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体育教师的立足之本,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中学体育教师应系统而扎实地掌握该学科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知识。二是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它主要体现“师范性”特点,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教师必须掌握体育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能,能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掌握体育教育教学规律,能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来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与时代相吻合的崭新的教育观点。

体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来适应新的教育,如在田径中的铅球教学,可以运用生物力学的知识,讲述出手的角度为何是40度左右,为何滑步能获得初速度等。当然,单靠一张嘴,一根尺,—只表对‘教材进行“炒作”,即使再成功,在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十分广泛的今日,也只能算是明日黄花。

中学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要能吸引学生,就必须以扎实知识功底作为基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如通过网络技术,设计出ppt或flash课件,让学生观看跨栏的一系列动作,让学生通过学习,自行去更改、辨析、选择,当学生选对答案时,电脑便会发出赞许声,在这种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会提高,技术也掌握得更快。体育教师专业性的强弱,也直接影响到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与否,学校组织的业余运动队,需要的是—技多能的教师,为保证业余训练指导的顺利进行,体育教师应当也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只有具备较强的能力素养,才能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目前,一些新颖的体育项目如轮滑、踢踏舞、羽毛球、花样跳绳、街舞、形体锻炼等正走近青少年,这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富有时代气息,除了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知,注重自我的岗位培训、业务进修,安全有趣地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这一切无疑离不开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渊博的知识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中学体育教师要具备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指教师为解决体育教学课题,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些新颖、独特、有价值的成果能力。它包括两方面:一是教学能力。注重创新能力提高的体育教师会不断地创造富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尽力发挥最佳教学与训练的功能,努力创造各种优良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富有生气和吸引力,营造出愉悦的学习气氛。二是科研能力。中学体育教师在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探讨教学思想的同时,能立足于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主动自觉地投人到教学科研中,通过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呈巨。无论是从精神劳动本身的内涵来讲,还是从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变化来讲,都要求体育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必须不断地创新和改革。创新和改革不仅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质量所必须的,也是教师享受自我实现的乐趣和怡情的需要,否则教师就会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循环、枯燥乏味,甚至会把自己的工作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是不得已而为之。

五、中学体育教师要有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不仅仅是“教书匠”,更应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复合型人才,教研能力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之一。体育科学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纵览一切相关学科和相关技术的高度综合性科学,所以中学体育教师不仅是体育技术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播者。一个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外,还必须有较高的教育研究能力和科研能力,能够对工作进行反思性总结,不断总结教学训练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撰写教学研究论文等能力。中学体育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及时吸取先进的理论观点,掌握科学领域前沿的新知识,探索和发现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从不同科学发展的交叉点去发掘新知识,使自己讲授的课程内容是本学科领域内的新成果,使自己的体育课有一定特色。同时,通过有特色的体育课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营造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只有由教育型向学者型的转变,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需求。

六、中学体育教师就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要求每个中学体育教师都应该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首先中学体育教师必须熟知并遵守与教育、教师、学生有关的法律知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中学体育教师要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遵纪守法,这样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才能使长大后成为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

七、中学体育教师应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中学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前提,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但体育教师队伍中能做到克制自己,意志坚强,乐观大度,心理健康的教师不多,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何等重要与迫切。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善于自我维护。要经常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适的方法,保持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具有正确的认识观念和自我意识,热爱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对教育有执著的追求,乐于奉献,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始终保持心境愉快,要善于自我调节,做自我情绪的主人。窘境中以幽默方式排解,遇到麻烦时多想高兴的事,学会自我安慰,保持心理平衡。其次运用合理有效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工作有创造性,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知识,并能迅速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适应教育改革中不断深化的形势。工作上始终有成就感,生活中觉得顺心如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时调整思维认识的偏差,善于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要勤于内省,检查自己的认识是否有偏差,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保持健康的心理还要学会适应,乐于合群,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积极和谐。多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要以诚相待,多称赞别人的优点,能够悦纳他人并能自尊自信。面对新环境、新领导、新班级,要很快地融入到新的集体中,乐观大度豁达宽容。教师保持了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以自己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总之,随着现代化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对中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教育体制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这就要求中学体育教师要主动适应这种变革,要有超前意识,丰富的文化知识,娴熟的运动技术,开拓创新的新观念,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才能为造就和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

[2]张伟.体育教学中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与实践[J].体育教学,2002.(2).

[3]魏书生.素质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4]陈晓春.体育教师素质谈[J].体育学刊,2000(4):87~89.

第2篇

关键词:渗透德育;深化改革;创新形式

学校是立人树德的场所,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怎样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我们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学校的体育教学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在学校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利于青少年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比如,冬季的冰上运动、中长跑训练,可提高学生呼吸系统以及循环系统机能水平,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通过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搭配、强弱均衡,安排对抗性教学比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竞争意识。

二、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学校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以身体练习为基本形式,其核心目标是为了增进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学校体育教学也扩大了内涵,不仅包括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体能,还包括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促进人的正常发育和机能发展,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疾病的能力,这已基本形成共识。通过韵律体操学习与放松练习,可以促进学生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协调性、节奏感,培养学生美的情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三、努力创新体育运动形式,提高学生智力水平

通过体育教学能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合理的体育锻炼能增强学生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的均衡性、灵活性,保证学习所必需的充沛精力,使学生的体力和智力处于最佳结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和示范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联系,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教学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和应变能力,从而实现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

第3篇

1 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1.1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文化水平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富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帮助大学生掌握良好的文学素材具有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大学生深入感知汉语文化氛围,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大学生语文教材中多样的文学表现形式、典故格言以及各种修辞手法等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汉民族思维方式的理解,从而提高对汉语的领悟能力,提升综合文化水平。

1.2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在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社会环境复杂多样,充斥着大量的不良信息和消极思想,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以及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理想信念也不坚定,很容易受这些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形成扭曲的价值观念。学校通过开展大学语文教学,能够将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当中。这是因为现代高等教育语文教材当中更多的涵盖了我国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教师可以结合这些富有教育特色的文学知识,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基本的人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学作品的感染下得到熏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追求,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1.3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大学语文课程重点强调的是人文性,但是其工具性和基础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交际和文化传播上,语文既是个人思维和想象的工具,更是学生学习和未来工作的基础工具。目前,很多大学生由于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导致在应用到语文知识的时候无从下手,甚至有些大学生连基本的请假条、申请书等都不能规范书写,更不要说更高难度的应用性文书写作,非常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巩固其工具性,能够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还能深化写作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使学生在提升人文素养的同时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1.4 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大学语文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培养学生较高的道德素养。大学生处于学习和就业的过渡阶段,因此必须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学语文教学在这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当代大学生普遍个人主义倾向严重,缺乏诚信和敬业精神,集体观念淡薄等问题,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养成不良的道德习惯。在大学中开设语文课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经过高等教育改革,大学语文教材更注重对文学内容中德育因素的挖掘,大学语文教师通过组织大学生深入挖掘语文学习素材中的德育因素,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提升道德修养,进而真正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四有”新人。

2 发挥大学语文教学素质培养作用的途径

2.1 将语文教学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要想切实发挥大学语文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必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发展实际相联系,加强语文与学生专业的结合,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导游,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

2.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活动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发挥,可以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竞赛活动。学校要尽可能地选择与学生校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参赛活动项目的设计,通过搜集资料、交流合作、总结评比等具体的实践过程,使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为今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

第4篇

【关键词】综合型;专业型;理论

从2001年全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到2005年,全国几乎所有的小学、中学以及部分的高中都执行了新的课程标准,使用了新教材。十几年以来,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越来越来受到为广大教师的亲睐,基础教育课程取得了辉煌的成果。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越来越认识到在课程改革中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将是最终决定新课程实施得的关键因素。那么,现代的生物学教师如何由专业型向综合型转变呢? 我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生物教育中主要靠两种力量,一是教师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教师伟大的人格力量,如果把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力量,是影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调节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因为我们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学会做人,而教师的人格魅力不仅仅能调节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能促进学生的情感健康发展。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全面

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教师来说固然重要,但其他学科知识也是对本专业知识有益的补充。

“肺c外界的气体交换”这一内容是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我们假设一个容器中的气体总量不变,温度不变,容器中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减小,容积缩小时体积压力就增大。在学习“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氧气与二氧化碳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原理,上课时如果我们教师可以带上一瓶香水,先在教室前面喷少许,接着让学生回答,谁先闻到了香水?闻到香味的学生举起手臂,学生从前往后以次举起手臂,这时我们请他们讨论,为什么后面的同学比前面的同学闻到香味晚?经过讨论,交流,学生得出结论: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扩散到浓度低的地方。

在学习“生态系统”时,让学生分析他们学过的辛弃疾的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为什么“听取蛙声一片”就能“说丰年”?因为听取蛙声一片正说明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这样不但应用了相应的生物学知识,而且从另一方面体会到了古诗词魅力和古人劳动人民勤劳的智慧。在学习“保护生态环境”这部分知识时,我们应用张继的一首“月落乌啼霜满天”,还可以使很多地方名扬四海。

在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闻,例如,2004年6月27日《新民晚报》的一则新闻,新闻的标题是“为保护大自然,欧美竞相‘引狼入室’”。文章报道: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内务部野生动物保护局不惜花费700万美元的巨资从加拿大“引狼入室”,近年,又有25头在加拿大生活的灰狼,被送到美国爱达华州自然保护局……,那么,这有什么作用?有的同学是这样解释:在生态系统中,草羊狼食物链中,狼被捕杀,羊没有了天敌,就会大量繁殖,植被必将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被破坏,这则新闻事例的引用,将课堂气氛推向。

用数学知识解释生物现象简洁明了,例如:八年级生物人教版第61页技能训练,原题是: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4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这样对你搞好个人卫生有什么启示?因为细菌是分裂生殖的,就是一个为两个,所以4小时后手上的细菌数目应为25600个(即2×100=25600个)。通过此例说明细菌繁殖之快,我们形成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在生物教学中如果融入一点生物学知识,可以让原来的“死知识”化为“活生活”。在挪威,人们喜欢吃新鲜的沙丁鱼,但每次渔民从海上归来时,却发现鱼早在中途就已死亡了,所以总卖不上价钱。但有一条渔船,总能带回活着的沙丁鱼返港。其他渔民都感到奇怪,于是千方百计了解其中秘密。经过长期观察,他们发现:这条船装沙丁鱼的同时,总向船里放几尾鲶鱼(鲇鱼)。鲇鱼入舱,因环境大异而到处乱蹦,当沙丁鱼遇到这些不安分的鲶鱼时自然紧张起来,从而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加速了游动,避免了因窒息而死亡的恶果。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如利用地理生物知识解释新疆哈密瓜为什么那么甜?新疆因沙漠性气候白天干燥高温,晚上温度又较低,所以白天植物光合作用合成大量有机物,而晚上温度较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较少,这样一天积累的有机物就较多。

三、教师教学中还要具备教学所需的综合素质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让学生去观察,尽量让学生在头脑中对知识有着第一印象。初中学生年龄比较小,对新鲜事物都比较好奇,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很多演示实验,在课堂上很难完成,借助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清晰的观察,反复演示。在讲授《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时,借助多媒体展示“转基因鼠的实验过程”:一种世世代代都是小体型的鼠,在雌雄小鼠后,从雌鼠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将事先备好的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吸入显微注射器中,在显微镜下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小鼠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内的卵细胞核或核中,注射之后,受精卵中融合的细胞核中就携带着转入的基因;将已经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注入小鼠的输卵管中去。

这样小鼠的输卵管中就有了两种受精卵,一种是导入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另一种是输卵管中原有的未转基因的受精卵。结果,转基因把小鼠变成了大鼠,转基因超级鼠比与它同胎所生的小鼠生长速度快2-3倍,体积大一倍。让学生掌握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说明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有效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合理的进行使用,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上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提高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总之,“打铁还要自身”硬,随着课改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知识结构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不能和以前一样只是一本课本和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而是在加强对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适当渗透其他专业知识,即所谓的“一专多能”,否则,我们将会被社会淘汰。

我们大家都知道:生产的失误是产生次品或废品,可以报废掉,教育的失误产生的次品或废品是国家的公民,报废掉的将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

正如有本书上说的,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着鲜活灵动的生命,时时面对着新理念,新思潮的涌入,我们只有蹲下来倾听花儿开放的声音,潜下来钻研新课程理念,俯下来凝神聚气的反思梳理我们的教学实践,远离浮躁,远离喧嚣,用高远的目标牵引着学生的理想,用伟岸的人格感染学生的品德!用我们的行动让课程改革少一些表面的哗众取宠,多一些深入探究摸索。让我们善于反思,勤于笔耕,善于研究,用激情点燃教书育人之路,引导学生走向人生的辉煌!

参考文献:

第5篇

中专语文教学学生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职业中专应该针对面临的实际情况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因此新时期的职业中专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任务,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要突出人才培养的综合性、针对性、应用性;要让学生具备一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巧用课文进行德育渗透

现在的中专生大多刚从初中毕业,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感,但另一方面由于基础差,自学能力也差,很多人自暴自弃,认为上中专就是混文凭,因而无心上学,上课应付,课后上网,行为懒散,有许多不良习惯。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教师可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中专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的意义。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我在讲《药》这篇文章时,通过介绍鲁迅的生平,帮助学生了解他弃医从文的目的是为了唤醒国民,拯救祖国,从而启示学生要把个人的理想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我在讲解完《项链》一文后,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爱攀比的不良习惯,让学生明白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是由于她爱慕虚荣的性格,使学生深知“爱慕虚荣”的危害性。语文注重的是“文道统一”,只要语文教师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点滴的德育渗透,自然而然地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现在的中专生很多来自农村,性格内向,胆小怕事。而他们毕业前要面临应聘的考验,毕业后将直接走入社会。语文教师如何利用语文课让学生能从容面对考验?这值得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深思。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提高思想认识,调动学生想“说”的欲望;(二)、营造宽松氛围,增强学生敢“说”的胆量;(三)、多形式训练,培养学生会“说”的能力;(四)、注重知识积累,让学生“说”得更好。比如:语文教师在每节课的前几分种,应该和学生来做简短的普通话口语互动训练。如讲笑话,对对联,让学生讲讲昨天都做了什么事儿等等。形式多样的普通话口语训练可以激发学生开口讲的兴趣。也许刚开始时有的学生讲话没有逻辑,有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时战战兢兢。这时我一般会微笑地面对他们的紧张和失败,传递给学生以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许多学生就有了较大的进步。另外结合课文,巧设讨论话题,帮助学生开口。例如上完《善良》后,我让学生讨论怎样做才是正确的、容易让人接受的善良行为?在讨论中,不仅充分锻炼了学生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了创新意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敢于开口说了。因而语文教师只要用心钻研教材,善于创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说的欲望,从而提高他们口语表达能力。

三、综合练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现在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普遍基础差。通过批改作业我发现学生的错别字非常多。因而平时的字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除听写外,我每次都将错误率较高的字写在黑板上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分组进行纠正错别字比赛。这时学生往往争先恐后地要上来纠错。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可让学生少写错别字,而且他们印象特别深刻。 中专生毕业后最基本的写作能力还是应该具备的,除了会写常用的应用文外,平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如上完《项链》后让学生写项链后续;上完《拿来主义》后让学生写新时期我们如何贯彻“拿来主义”。这种练笔,体现了语文“读与写”的结合,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既巩固了课文,又提高了写作能力,可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四、适时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纪,需要充满自信而又有能力的人。那么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树立“名人效应”,建立自信。 “名人效应”是一面旗帜,具有生动性和鲜明性,说服力最强,最容易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世界上有无数的名人,在他们身上都会有一些鲜活的感人的故事,在适当的时候好好地利用这些事例,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例如苏轼在仕途上屡受打击,但他一直保持着一种乐观、自信、旷达的人生态度,因而就有像《赤壁赋》这样富有哲理的美文出现。

(二)运用“期望效应”,激发自信。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都有发展的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适当的表达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个适当的表达方式就是赏识。它包括肯定、赞美、表扬、鼓励以及宽容。进入中专的这些学生,大多经历中考的失败,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初中时的落后生,许多人由于长期受初中老师的冷落,很自卑,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我在课堂上,运用“期望效应”,经常采用激励的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如“你今天表现真出色”;“朗读课文声音这么洪亮,不错”;“某某同学进步真大”等等激励性的语言时常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越来越发现自己的长处,也在一次次的鼓励当中不断进步,自信心进一步提高。

五、结语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要根据就业市场对中等职业人才的要求,结合教学实际,认真研究实用性语文知识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从而培养出具备一定实用性语文知识及具备基本语文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兴趣;创新意识;激情语文;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7-0067-01

语文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必须追随时代的脚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尤其是作为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的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一定要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状况,改进教法,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地改善中职语文的课堂教学。

1.全面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改变学习方法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来源普高落榜的学生,素质一般,语文知识与能力普遍较差。他们在学习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首先学习态度不明确。学生由于升入职中,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习态度不端正,迷恋玩乐,贪图享受,认为学习无用,所以上进心不强,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学习方法不对路。许多中职学生入学时,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很低。课堂上动手、动脑能力差,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课下学生很少主动提问题,作业基本“参考”完成。结果学习成绩普遍较差,运用能力也差强人意。如何改进职中语文课堂教学?这就给我们语文教师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以上实际,首先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是没兴趣,那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总认为学习很苦很累,语文难学作文难写,那么,他的学习态度一定是厌学。加上学生缺乏学习的毅力和恒心,即使迫于某种压力而不得不学习,其结果只能是被动的应付。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接近他们生活的素材加以引导,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例如:讲故事、社会新闻、网络媒体、成语典故、名人轶事、影视明星等等,投其所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然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有的学生想学好,但是学习方法不对,导致学习效率很低。有些学生具有很大的潜力,只要教给们学习方法,并使其掌握,他们的成绩就会有所提高。一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教给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法。如:实际观察法,阅读理解法、口语表达法、交流沟通法、记忆背诵法等等。科学地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语文的前提。

2.改进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个性、激励主动创新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问:“你最喜欢《林黛玉进贾府》中的哪位人物?请说出理由。”有学生说:“我最喜欢林黛玉,轻盈灵秀,如病美人。”也有学生说:“我最喜欢贾宝玉,他叛逆情真,如白马王子。”更有学生说:“我喜欢王熙凤,她胆大心细,鬼精灵。”还有学生喜欢迎春、惜春……千万不能说他们的见解是错误的。其实他们说得很好,说得很有道理,都应该算对的,只不过有理解深浅而已。如果教师热情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那么课堂气氛便会一改死气沉沉而变得活跃异常,从而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尊重和鼓励学生张扬个性,但并不等于放纵学生随口乱说。要知道,随口乱说只能养成肆意妄为的不负责的行为。众所周知,中职学生一放松便会一发不可收拾,无所不说,无所不做。因此,教师在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见解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以负责任的学习态度,发挥自己敏捷的思维,回答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答案。

鼓励学生创新,创新精神是健全人格的重要表现。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犹如导演或教练在旁指导),有助于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更有益于学生的认知和创新。有《雷雨》、《项链》等作品的改编表演,也有《祥林嫂之死》、《林黛玉与贾宝玉》等创作小品演出,甚至还有《琵琶行》中“琵琶女是白居易之知音还是情人”、《项链》中的玛蒂尔德“诚信”的大讨论等等。这些体验、实践给学生的感受是全新的,每一种说法都是美的,思维方式都是富有创造性的,因为它们是学生创造出来的。教学引入这种栏目形式就在于能让学生充分地表现他们的“灵性创意”,让语文学习充满兴趣、乐趣和智慧。

3.激活激情,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作品主题

以情发声,以情出语,教师语言如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那样婉转流畅,抑扬顿挫,高亢迂回,汨汨地注入学生的心田,学生听起来如沐春风,又像置身于音乐的殿堂中。以言传情,以情传神,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进而深化理解作品。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应坚持并注入激情,让语文课堂充满活跃的气氛,让学生充分地感悟语文作品,进入激情学习的状态,提高教学的灵动性和互动性。

第7篇

[关键词]职业高中;实训课;素质;能力

一、实训课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已是当务之急

应试教育是“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学生、学校和社会都以考试为中心,以分论人。培养出来的职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无法应对多元社会的复杂多变。随着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素质能力要求日益严格,许多职高毕业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历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难过求职关;有的毕业生即使进入用人单位后,难以承受快节奏的生活与工作压力,难以经受挫折与失败,无法独立开创工作局面等原因,最终不得不就业又失业。结合实作课教学,加强职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

二、转变教师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势在必行

1.转变目标观。由单一的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形成,转化为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从提高部分实训课优秀学生素质转为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素质。

2.转变人才观。改变以分数论人的偏见,从多样化、多层次、多规格育人出发,把人的发展作为实作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作为培养人的着眼点。

3.是转变施教观。由只对少数优秀生和学生学习期间负责,转变到对学生群体和进入社会后负责。使每个学生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均等”,通过实训课培养素质提高技能,为毕业后融入社会负责。

三、教学中应以师表作用和人格魅力育人

“教书育人”是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民对教育的根本要求。职高实作课教学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应以“育人”为本位,把铸造学生灵魂、生命精神作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来完成。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技艺的传授中,应自觉加强“立师德、树师表、强师能”方面的自我修养,注重以自己知识丰厚、技艺精湛的良好人文素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关爱学生的高尚师德;勤奋好学、广采博览的严谨学风;心胸开阔、品格高雅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学生,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与行为的楷模。

四、重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1)专业气质。教师应结合实训课教学,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道德修养,使自己的外在气质与自己所要从事的行业相符合:(2)自信心。引导学生不要因自己学历低或社会经验少丧失信心,鼓励他们努力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能力,做好自我定位,重树自信心;(3)坚强意志力和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教育学生充分认识社会的复杂性,对压力和困难产生一定预见性,并刻意在技能训练中磨练其意志,培养他们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与耐挫能力:(4)良好的人格素质。教育学生充分认识人格素质是进入社会求职、就业、成就一番事业的基本心理素质和条件,从而自觉养成宽容、大度、善良、关心他人的高尚人格。

2.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应重视自身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沟通,通过听讲座或多与外界交流,培养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情绪自知力、情感调控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正确认识他人、悦纳他人,养成善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相处的素质和技巧。并通过实作课社会实践,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素质的形成。

3.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教师针对职高生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和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认真学好专业技术,实现一专多能的全面发展。

第8篇

一、体验式拓展训练的功能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健康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公民意识,坚实的知识基础,良好的礼仪修养,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的精神,良好的道德素养,健康的思想素质,能够积极的参加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积极参加文体活动,促进身心的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等。体验式培训能够改善身体机能,认识自身潜能,强健体魄;改进自身形象,增强自信心,完善性格结构,磨练战胜困难的意志,调试身心;克服心理惰性;不颓废,不浮躁,能够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生活与工作的挑战;增进集体责任心和参与意识;认识群体的作用,启发创造性与想象力;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学会关心他人;学习欣赏别人,自然情感沟通和表达能力增强和关爱生命;人际关系和谐等等。结合大学生以上特点,能够通过体验式培训,达到有效的解决大学生的问题、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二、体验式培训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

(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教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高度,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问题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稳定的突出因素。在大多数项目中的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心理素质而设计的,在活动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克服心理恐惧,战胜自我,通过完成这样一个任务,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面对困难,以和平的心态,充分的信心你自己,这对于不断挖掘自身的潜能非常重要。

(二)体验式培训有利于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的马斯洛说过:“心如果改变,你的态度也就会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你的习惯也就跟着改变;习惯上的改变,你的行为也就跟着改变;行为的改变,你的性格也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你的人生也就跟着改变。”户外体验式的活动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是非常重要的,您有一个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你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在做“求生”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第一选择是不可能的,但经过努力,但是当他们认真地、积极地、努力地来面对这个任务时发现,看似不可能的事经过努力完全变成了可能。学生们经验分享时认为:面对的任务,你的心态是积极的,你会发现有很多有效的解决方案,而是你的态度是消极的,你的大脑会认为你不能完成这项任务的,因此,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大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

(三)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的缺乏,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危害;自信心缺乏,学生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然后畏惧或者羞于和周围的人流或者交谈,严重了还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自信心缺乏使学生在做事情方面缺乏主动性、积极性,遇事躲在别人后面远远的,不敢向前,在别人身后寻求安全;自信心的缺乏使学生没有信心去承担责任,遇到责任问题的出现就会出现推诿、退让等行为;自信心的缺乏的学生也不敢勇于承诺,经常会表现出犹豫不决的行为和观点,“差不多应该是这样把”,“要么我先试试看吧”、这就是自信心缺乏的典型表现。拓展训练能够作为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让每个人能够参与到活动当中,直接的获得认知,在专业的拓展培训教师的培训与指导下,在团队成员的交流当中提升了认识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是立足于拓展训练的体验式干预,让大学生在体验当中,由专业教师不断地施以暗示性的言语,强化地影响大学生自信心的水平的提升,结果是令人欢喜的。

(四)培养就业创业能力。

把创业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的专业培训,培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就业形势的认识。开展让学生走进企业,工厂参观和学习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进而提高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认识到必须学习,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提高。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探索创业成功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

三、体验式培训在现代高校的应用

(一)新生入学教育培训

刚刚进入大学,大一学生在新的环境下,会面临很多的不适合,这对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思想,生活和学业上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新生教育的目的是给予及时的科学的学习以及生活上的指导,使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熟悉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角色的转变,帮助他们树立目标,规范行为,在开放大学学习和生活的方向上是好的开端,经济增长,人才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探索教育体验式培训的娱乐性,以人为本,针对性强,高参,浓厚的兴趣,适用性广,效果持久等优点,受到了广泛欢迎。

(二)户外拓展课与趣味运动会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学校的自己的网站条件或者与户外拓展基地合作,一些户外拓展培训项目进入大学的体育可操作性都进行分析,最后采取的选修模式设置室外课程:为学生最感兴趣的荒野求生存,以高海拔的挑战项目,安排野外定向单杠,高空,下坡等户外项目,根据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薄弱的特点,如通过电网穿越,罐头鞋,方阵和其他场地项目的项目。在体育文化周或体育文化节的基础上,把一些有趣的活动,以拓展项目设计合理进行改造,例如,“击鼓颠球”、“无轨列车”、“定向活动”、“挑战150”、适合人数较多的户外拓展运动,让学生融入有趣的游戏当中。通过参加这些户外有趣的游戏过程与“做”的经验为基础的培训核心理念的学习,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和处理的挑战,如何管理时间,体验此次拓展在团队中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感知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这些将有利于建设和谐的一流的团队文化有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的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法,这是指导体力活动,心理挑战为重点,扩大心灵,培养品德,发展为宗旨,以完善个性的目的。学生参加户外体验式培训,不仅可以磨练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挖掘自身的潜力,挑战自己的极限,但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参与户外体验式培训,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杨建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为例[J].南方论刊,2012(02).

[2]刘丰林,徐伟民,孟三爱,袁文.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学分制度的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