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

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8-23 16:53: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微观经济学需求分析

第1篇

医疗卫生需求评价指标与方法医院覆盖范围内人群的实际医疗需求和基本医疗保障需求与人口情况、年龄分布、疾病谱等流行病学指标、个人或家庭收入、医疗价格等多种因素相关,研究建立医疗需求评价的数学模型,将上述指标与实际医疗业务发生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能真实反应群众医疗需求的指标和方法。总体医疗成本评价指标与方法医疗成本包括直接医疗成本和间接医疗成本。直接医疗成本指患者就诊-治愈全过程产生的医疗费用,间接医疗成本则包括患者就诊所发生的机会成本(选择不同医疗机构对就诊结果可能造成的差异性),时间成本(除就诊本身花费的时间之外,还包括交通、排队、预约等时间,以及多次治疗导致疾病进展从而影响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等变化的成本),家属及亲友围绕患者就诊所发生的交通、误工、看护、营养、误餐等间接成本等。可选择23种不同类型的疾病作为代表,研究疾病总体医疗成本评价方法,筛选适宜的评价指标,探索建立疾病诊治总体医疗成本的评价体系。医疗效果评价指标与方法居民健康的价值通常难以使用量化货币的方式来进行评估,使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研究达到预期个体健康目标所需成本,探索不同医疗机构相适应的健康保健目标,建立一套针对不同等级、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医疗效果评价的指标与方法。新型医疗措施评价指标与方法使用成本-效用分析方法,研究单一医疗项目或特定的综合医疗措施每增加一个质量调整生命年的成本,探索评价新型医疗项目实际效用的指标与方法,进一步探索建立新型医疗项目经济效益预测分析指标与方法体系。区域卫生经济宏观经济监控方法在重庆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选择各级医疗机构同类诊疗业务的经济指标进行横向对比,重点监控同类指标中超过上四分位数的项目、病人、处方、药品等诊疗活动的经济指标。

以单处方费用监控为例,可以统计一个医疗机构(针对医生)、一个区域(针对医生或医疗机构)、全市(针对医生、医疗机构或区县卫生局)中单处方上四分位数的金额,超过上四分位数金额的处方即列入监控范围;又如筛选重点监控的检查项目,既可以选择单价超过所有检查项目中上四分位数的项目,也可以选择开单频率(次数)超过上四分位数的项目进行监管;再如药品,可以选择在处方中出现频率超过上四分位数的药品,也可以选择用量,还可以选择单价,更可以选择费用等指标,监控同类数据超过上四分位数的处方、医生等。通过此类专门针对高成本的医疗行为的监控,可持续降低医疗成本,尽可能保证有限的医疗卫生经费能够被正确地使用,从而筛选出区域卫生经济宏观管理的有效指标,建立起一套宏观经济管理方法。医疗卫生机构经济评价采用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纵向对比横向分析等多种方法评估同类医疗机构的卫生经济效果。横向对比分析方法主要评估单个医生开单与本医疗机构、本区县、全市平均水平的比较(考察医生的医疗效率),单个医疗机构与本区县、全市范围的平均水平比较(考察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效率),某区县与全市范围的平均水平比较(考察区县卫生局的监管水平)。纵向对比分析主要是本医疗机构当期数据与历史同期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对比分析医疗机构卫生经济管理水平的历史变化。纵向对比横向分析则将纵向对比分析与横向对比分析结合起来,对比单个病人、单种疾病、单个医生、单个医疗机构、单一区县与历史同期数据中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并与纵向对比分析结果进行对照,可以考察医生、医疗机构卫生经济效率的改进程度。

确定一批能有效评价医院卫生资源使用效果的医院微观经济学评价工具,筛选出一套有效的成本-收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医疗卫生供给-需求分析、医疗行为边际成本等多方面评价卫生资源使用效果的经济学指标,为重庆市卫生行业主管部门高效配置我市范围的卫生资源提供决策支持。此外,在本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开发相应的软件系统,针对选定的主题建立多个主题数据库,按不同的统计维度和粒度生成各级统计分析报表,研究各指标间的内在关系,以更方便、有效的服务于卫生经济管理工作。

作者:程平

第2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汇率;新古典主义;净出口;微观基础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12-0036-05

众所周知,汇率决定理论是外汇理论的核心,其理论较为完善,而汇率作为自变量如何影响其它经济变量的分析较为薄弱,尤其是汇率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分析。国际贸易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使资源在国际间转移与交换,既然交换就涉及到交换比率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与出于简易性的考虑习惯用以物易物的古典分析方法来分析国际贸易问题,从而也把汇率变量从国际贸易领域中剔除出去。然而国际贸易条件 和实际汇率就是对交换比率的一种度量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回避对货币因素的分析,但却不能忽视对汇率因素的分析。因此从理论逻辑上讲汇率本应该属于国际贸易领域,而不应该游离于国际贸易理论之外。并且在浮动汇率制度下,频繁波动的汇率也必将影响到一国的贸易层面。因此无论从理论逻辑上还是现实经济生活中,贸易理论中的汇率变量分析都是值得探讨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汇率变量研究虽然历史悠久,但研究文献数量有限。古典与新古典主义因所处于固定汇率体制中的金本位时期,所以并未给予汇率以足够的重视;凯恩斯主义在总需求分析的框架中研究汇率,因此其汇率分析也必然带有凯恩斯主义固有的缺陷――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新国际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框架中分析汇率变量,缺乏宏观高度。本文基于浮动汇率前提,试在宏观经济层面寻找国际贸易中汇率变量的微观基础,并给出程式化分析。

一、国际贸易理论模型评述

(一)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汇率变量分析

1.斯密在其绝对成本理论中汇率的痕迹

斯密在绝对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的描述为:“假设国际贸易条件 为1,即一单位红酒换一单位布匹……”。[1]从描述可知,其人为假定贸易条件为常数,并且为1,故完全忽略了贸易条件的分析;没有分析贸易条件因素,而是单纯设定为一个常数,更没有分析贸易条件变动对贸易的影响。并且斯密绝对成本理论在汇率这一层面的分析是随意的、不科学的,假定贸易条件为1,完全是出于其理论分析的便利与理论的成立。如果贸易条件不是假定为1,而是其它数值,贸易可能就不会在不同国家展开,那斯密所论述的自由贸易能够促进国际专业分工、使每个国家都能增加财富的结论,就可能不复存在。

2.李嘉图与穆勒在比较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的考虑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中关于汇率方面的论述为:“国际贸易发生的条件是国家间比较成本差异的存在,这仅是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充分条件是国际贸易价格位于有差异的比较成本之间。当两个条件都满足时,专门生产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将使每一个国家都获益。”[2]李嘉图的论述可抽象成下列数学表达式:

穆勒在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比较利益的分配问题。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在差异成本之间确定,在此限内交换,两国均可获利,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确定在哪一点,关系到比较利益的分配问题。比较利益的分配取决于贸易国对交换的商品相互需求强度的对比,在交换中获得比较利益最大份额的是那些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最有利地位、其产品最为国外需求而自己对国外产品最少所需的国家。这就是穆勒的“国际需求方程式”。相对李嘉图而言,穆勒进一步给出了国际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成正比关系,但未能进一步分析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之间的具体函数关系。

(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汇率变量分析

“在封闭条件下只有当需求与供给相等时经济才达到均衡,同理,在开放经济中,要达到一般均衡其必要条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需求与供给相等”。[3]以均衡分析为特点的新古典主义同样把均衡引入到国际贸易领域的分析中,认为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总额以及贸易条件取决于国家间的技术差异、禀赋的不同和消费者的偏好结果等诸多因素,而不能简单地由单方面因素决定,它是一般均衡的结果。新古典主义从生产与消费的均衡中推导出贸易的均衡。也就是说,不能单纯地由贸易决定贸易,而是经济整体的均衡会自然而然地确定贸易模式、总量和贸易条件。开放条件下的均衡并不要求各国国内各自达到均衡,恰恰相反,国际贸易却是建立在各国国内的非均衡的基础之上。从新古典主义论述中,可知新古典主义更注重于贸易条件的决定问题,认为贸易条件由各国的需求与供给共同确定,贸易条件内生于世界市场的均衡。即各国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决定了贸易条件,因此,在贸易条件决定问题上相对于比较成本理论迈进了一步。但在分析汇率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方面显然受到贸易条件内生性的束缚。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汇率变量的分析

1.传统凯恩斯学派

金本位制在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崩溃,1944年后建立以美元为中心双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此协定下,各国政府有义务维持汇率稳定。因此相对于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金本位制而言,迫切需要探讨汇率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国民收入分析为核心的凯恩斯主义,可以运用到开放条件下分析汇率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其分析模型如下:

凯恩斯主义是以国民收入作为对贸易利益核算指标,在其需求分析的框架中得出汇率与国民收入函数关系,但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验逻辑统计之上,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

2.马歇尔―勒纳条件

(四)新国际贸易理论关于汇率变量的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倾向。主要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以及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又称为行业内贸易)量大大增加。许多国家不仅出口工业产品,同时也大量进口同类工业产品。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要素密集型产品和相似的要素充裕国家之间进行?坎普(kemp)和克鲁格曼从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角度来解释这一国际贸易现象。这种行业内贸易的好处可以通过扩大市场、增加生产从而降低成本来获取利润。由于国际贸易主要是在两国或多国多厂商之间进行的,因此用博弈论把国际贸易表述为寡头贸易或垄断竞争模型,就能定量研究各种贸易政策的后果。多恩布什和马丁研究了汇率对国际贸易影响。马丁把两国行业内贸易看作为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研究得出结论: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厂商的国内销售量与出口量都增加,对手出口量下降,从而使该国总量下降,国内价格上升。由此可知一国货币贬值,贸易使国内消费者利益受损,厂商获利。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得出:在两国行业内贸易中,一国货币贬值,本国净社会福利是增加还是减少是由调整前汇率值和汇率的调整幅度所共同决定的。存在汇率值e*,当e>e*时,货币贬值增加本国净社会福利,当e

综上所述,在分析汇率与贸易变量关系的众多文献中,主要差别集中于以下两点,分析方法与因变量的选择。在分析方法上,马歇尔―勒纳条件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其余都是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模式。在因变量的选择上,古典理论采用实物收入,新古典主义采用国民收入,凯恩斯主义选择了净出口量来反映贸易,多恩布什采取了社会总福利。以上理论的缺陷分别为:古典贸易理论中,斯密、李嘉图和穆勒分别在古典框架中对贸易条件进行了分析,但斯密的贸易条件简单而僵硬。李嘉图和穆勒更多地关注贸易条件的决定机制,也未给出贸易条件与贸易量的具体函数关系。新古典主义在一般均衡的分析框架中得出贸易条件内生于经济体系中,这与实际经济情况相差甚远。凯恩斯主义是以国民收入作为对贸易利益核算指标,在其需求分析的框架中得出汇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函数关系,但这种分析方法是建立在经验逻辑统计之上,缺乏较坚实的微观基础。罗宾逊夫人虽然分离出汇率调整对净出口的影响,但分析方法仍旧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同样缺少较坚实的微观基础。多恩布什和马丁分析了汇率调整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但这种分析是建立在产业内贸易这一分析框架之中,缺乏对宏观经济的总体把握。因此,当分析汇率调整对整体贸易量的影响时,这种优美的分析方式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二、国际贸易模型中的汇率变量:始于微观基础的逻辑

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汇率问题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出口额 作为因变量,并试图给出国际贸易理论中汇率变量模型的微观基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也成为影响决策者行为的变量,资源有效配置问题就可以纳入行为人最优选择的新古典分析框架中,进口可以看为一国对国外商品的消费需求,出口可以看为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需求。因此国际贸易分析可以纳入开放条件下消费者的最优选择――这一新古典分析框架中进行。这种分析方法既能从国际贸易与汇率的程式化分析中给出两者之间的清晰关系,同时又符合国际贸易这一学科自身的定义:开放条件下的微观经济学,从而为这一宏观分析提供较理想的微观基础。

(一)消费者最优选择下汇率调整对进口量的影响

模型的前提假设:(1)消费者符合理性假设;(2)汇率外生决定且浮动;(3)国际间贸易忽略交易费用,例如运输费用、关税等;(4)两国模型;(5)完全竞争;(6)小国模型;(7)长期分析两国国内价格可以变动。

三、结论

结论1:根据1.6a式,开放条件下,消费者的最优消费进口量是关于实际汇率与实际收入的函数,即汇率的变动将影响进口需求。

结论2:根据1.7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实际汇率与进口量成反相变动关系。根据1.9式的斯卢茨基方程,实际汇率对进口量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替代效用和收入效应。替代效用表明,当真实汇率变动时,面对新的国内与国际的相对价格,消费者重新在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之间进行替代选择。收入效用表明由于真实汇率变动,影响消费者的实际收入,进而影响对国外商品的需求。

结论3:根据1.8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收入与进口量成正比变动关系。当收入增加时,将对国外商品需求增加:当收入下降时,国内将减少对国外商品的进口。

结论4:根据2.0式,开放条件下,一国最优净出口量是关于实际汇率、本国实际收入与国外实际收入的函数,即汇率的变动将影响净进口。

结论5:根据2.1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实际汇率与净出口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两国相对的实际收入与实际汇率的水平值。

结论6:根据2.2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本国实际收入与净出口成负向变动关系。当本国收入增加时,对国外商品需求增加,实际净出口下降。当本国收入下降时,国内将减少对国外商品的进口,实际净出口增加。

结论7:根据2.3式,如果其它情况不变,收入与实际净出口成正比变动关系。当国外实际收入增加时,对本国商品需求增加,实际净出口上升。当国外实际收入下降时,国外将减少对本国商品的进口,实际净出口下降。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2] 李嘉图: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4)[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6.

[3] 全国利,李静江:西方经济学说史与当代流派[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9.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Respect to Foreign Exchange Rate

LIUWei1;ZHOU Gao-bin2

(1.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GDUFS,Guangzhou 510420,China;

2.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Guangzhou 510521,China)

Abstract:With foreign exchange rate(FER) fluctuating sharply,the effect of FER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before. Due to during gold parity period,the classical and neoclassical economist paid little attention on it;Keynesian focus on FER with the aggregation demand analysis tools. Thereby,which reserve the inherent flaw――lack ofsolid foundation of microeconomics; New trade theory argue that FRE in inter-industry frame. But it is lack of the level of macroeconomics,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and formulates the microeconomics found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with respect to FER.

第3篇

(一)国外“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

1.萨缪尔森体系

凯恩斯认为席卷世界的经济大萧条是由于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接下来30年中,凯恩斯的思想经过众多学者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萨缪尔森),于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一个系统化、模型化的“凯恩斯学派”。各种“宏观经济学”教科书是学者对经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结,教科书中比较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内容差异不大,但在具体内容的组织安排上体现出编者的观点和思路。在美国,20世纪6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的凯恩斯学派的代表人物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占据当时教科书的主导地位,这和当时正处于顶峰时期的学派有直接关系。总需求理论是萨缪尔森体系的核心。

2.曼昆理论体系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一时期,西方世界普遍蔓延着滞涨现象。这种通货膨胀和失业相伴的经济现象是“凯恩斯主义”所不能解释的,于是新的经济现象激发了经济学家的思想火花。弗雷德曼和他的“货币主义”是宏观经济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新高峰。之后,以卢卡斯、穆斯、萨金特、巴罗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发动了“理性预期革命”。学派纷争最后的结果是很多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理论的认识逐渐趋于一致,多数学者认可“古典理论用来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长期规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则在解释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行为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的说法。聚焦到教科书理论体系上,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被一些评论家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斯蒂格利茨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开始引起轰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在内容组织上很明确地将宏观经济理论分成两部分内容———长期和短期分析,这基本是古典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不同时间范畴的应用,称之为曼昆体系。

(二)国内“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组织体系

国内“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组织也经历了从萨缪尔森到曼昆体系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经济学课程引入国内,萨缪尔森体系也就最早地体现到国内教材中。“宏观经济学”教科书编著大体按照短期到长期分析的理论演变脉络,按如下顺序安排宏观经济学内容:基本概念和理论铺垫、宏观经济分析概述、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及政策效应分析、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以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下)为代表。随着曼昆体系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著作的中译本在中国的流行势头逐渐超越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成为国内选用较多的原版经济学教科书。同时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的理论体系也逐渐被更多的中国经济学者接受,成为国内学者编著“宏观经济学”参考的对象,黄亚钧的“宏观经济学”即为主要代表。

二、“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及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体系架构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不同,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前者是以价格理论为核心,采用个量分析方法,分析单个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后者是以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为核心,采用总量分析方法,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宏观经济学学科体系由一个总量指标、三大模型和四大问题构成。总量指标指国内生产总值GDP;三大模型分别指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IS-LM模型以及AD-AS模型,核心是IS-LM模型;四大问题分别是失业问题、通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和经济周期问题。整个体系框架包含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对宏观经济学进行概括性描述。分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系、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进,以及该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阐述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重要的IS恒等式,为引入三大模型分析国民收入的决定作了铺垫。第二部分是封闭条件下的三大模型,重点阐述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观点及总需求分析模型。一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外生变量,不受利率影响,只分析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只涉及消费需求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二是IS-LM模型。与简单模型不同,该模型假定投资需求为内生变量,是利率的减函数,引入投资变动分析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进而分析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三是AD-AS模型,为接近现实,放宽假定,引入AD-AS模型,分析总需求、总供给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其中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观点,也有非凯恩斯主义的观点。第三部分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通过引入BP曲线,建立IS-LM-BP模型,分析讨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第四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问题分析。运用上述模型探讨失业、通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四个主要宏观经济问题。第五部分探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主要分析货币主义、新凯恩斯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经济学流派的理论观点及政策主张。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在中国的教学实践

1.经典宏观经济理论在中国不完全适用

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看,宏观经济理论从来都是与现实经济环境紧密相连的。虽然不同学派针对不同的经济环境得出不同的经济理论,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环境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对中国说来仅仅几十年的事情,几乎是全新的概念。在我国的市场经济从无到有逐渐发展建立的过程中,通货膨胀、失业会出现明显的过渡阶段的特征,成熟市场机制下的的失业、通货膨胀理论有时难以准确解释中国特有的失业、通货膨胀现象,出现非完全的适用性。

(1)失业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自然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基于发达国家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和经济运行历程总结出来的失业理论。最早定义自然失业概念的弗里德曼主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周期性失业由凯恩斯提出,他认为经济衰退的有效需求不足是周期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主张以扩张需求为手段,通过看得见的手解决有效需求不足。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是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的国家,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体制仍然存在,且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够通畅。因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二元经济中的农村失业、转制过程中国有企业的隐蔽失业转化为公开的失业,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因此,中国特有的失业背景是我们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失业理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

(2)通货膨胀理论在中国的非完全适用

依据发达国家发展规律总结出来的通货膨胀理论一般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动型和成本推动型两种。中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通货膨胀是微弱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通货膨胀严重,如果忽略中国经济转轨的背景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的经验标准,显然不够准确。中国80年代末到90年中期的通货膨胀从生成机制上看更多的是和当时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经济转轨中,市场货币化表现为长期的成本推进,从而造成了结构性物价上涨。经济转轨之前,中国的初级产品、基本服务实行福利化低定价,工业品高定价,生产要素的低回报。转轨过程实际是上述价格向市场化合理价格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工业品价格小幅上涨,初级产品、基本服务价格价格回归合理、价格上涨,实物性收入分配改革逐步推开基础上的工资成本真实化。这样的过程分解到各年度表现为成本推动,也必然会使各年度物价水平出现上涨。这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经过程。

2.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和丰富

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需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因此,对于经典的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国内教科书大都予以继承。要完成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也需要从现阶段实践中总结教训。加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很大程度上有这种意图,同时也是宏观经济学现实性的一种体现。

(1)对经典“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继承

总体看我国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组织体系可以分成萨缪尔森体系和曼昆体系,围绕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开放经济等基本问题展开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周期理论。但上述理论源自于对西方经典教材的借鉴,也就是以西方国家的国情为基础的,其中的案例和资料、数据也以西方国家为主。

(2)“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既要体现理论性又要体现实用性。这就要求教学内容要更加客观。西方经典宏观经济模型和理论得出的假设前提当前在中国适用与否、中国特色宏观经济问题出现的现实背景一定要在教学内容中进行明确,这更加能够体现“宏观经济学”课程的实用性。如何以合适的方式引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进入教科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引入后,篇幅的大小也需要谨慎对待。目前看国内编者主要的引入方式有以下三种:第一,以案例或者阅读材料的形式将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入“宏观经济学”教科书,同时详细论述该问题的市场条件。第二,在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后,在章节总结处,通过介绍理论在中国的不完全适用性引入并简单交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第三,单独列出一个篇章,详细讲解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以第一和第二种方式引入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一般所占篇幅不大,论述不够详细,但重在中国宏观经济问题和西方经济理论的直接对比,结论鲜明。第三种方式虽然论述全面,但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的学生容易产生中国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脱节的印象。总之,任何方式引入带有中国市场条件基础的宏观经济问题都有其优点,缺憾也无法避免。

三、“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主体内容

目前围绕“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改革,国内学者并没有很大争议,主要原因就在于讲授式的教学很难解决理论的抽象性,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想完成宏观经济理论同时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实践,有一定难度。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却可以根据不同宏观经济理论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如讲授宏观经济的测量时可以采用仿真式的授课方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理论的掌握也就更加准确。对于经济增长理论的学习可以采用专题报告的方法学习,通过课前的资料准备和课堂上的分组报告使得复杂的理论更加条理化,不仅满足学生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现实愿望,也能降低抽象的宏观经济学的教学难度的愿望。同时,多样化教学包含学生课前准备的阶段,课时安排也会缩短。

(二)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为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即改变教师一言堂知识灌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研究式教学适合培养理论研究型的重点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优点高度契合,因此互动式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比较适用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法如专题讨论、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以下以自然失业理论为例对互动式教学课前准备和具体过程设计做一简单陈述。

1.教科书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具有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理论体系清晰完备的教科书是互动式教学的首要课前准备。本次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用贺金社编著的《经济学:回归亚当•斯密的幸福和谐框架》(下),2014年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第二版。该教科书内容的特点是借鉴曼昆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反映经济思想的演进历程,同时注重理论内容和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

2.内容选取与教法的确定

其次,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互动方式选择对互动式教学的成败也很关键。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也是当代大学生最为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大学生会由该问题直接联想到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对国内的就业环境和失业的具体情况有很强的了解动机,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强大意愿。同时在经济学的微观部分已经学习了不同类型市场的资源配置的方式。在宏观经济部分学习了测度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标。该部分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如下的知识基础:世界劳工组织对于失业的定义、失业率测量方法,我国的失业率测量手段,我国官方失业率统计数据的局限性。学生具备了学习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我国的具体国情是缺乏实际的失业率调查数据,较难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课堂互动。失业理论学习采用专题报告和讨论具有可行性,但专题讨论更加适合学生高度参与。自然失业理论为教科书的第十七章,根据教学大纲安排,本章内容课时设置4个学时。2个学时时间可以安排第一至第二节“失业的分类和职业搜寻”理论。

3.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

开展互动式教学前教师一定要做到对教学目标和内容了然于心,以免互动中偏离主题。本次失业理论的学习最后要达到以下效果:

(1)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自然失业理论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古典学派的失业理论。另外失业理论与现实联系紧密,对教学内容应该适当展开,开阔学生的视野与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寻找“中国目前失业总体状况”这一问题的答案。

(2)教学内容

主要完成三部分教学内容:失业的分类,职业搜寻理论对自然失业的解释,我国的失业现状及治理。

4.互动式教学的任务驱动

基于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教师和学生应该做到互动前心中有数,互动时言之有物。因此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做足课前准备,查阅资料、预习理论内容,否则,互动讨论或者转化为教师的一言堂,或者浮于生活争论,脱离理论学习。

(1)教师的任务驱动

教师将学生分成4组,然后分组抽签,根据教学大纲设计自然失业的4个讨论主题,分别为自然失业的分类及中国现阶段的自然失业类型、职业搜寻理论以及中国就业市场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动趋势、发达国家的失业治理对策以及有中国特色的失业治理对策。基于讨论主题,制定3篇必须要查阅的经典参考文献,组织学生查阅资料,引导各小组成员代表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可以反驳、质疑该观点,进而形成辩论、产生思想碰撞,最后主讲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2)学生的任务驱动

本次课要求学生对失业理论和中国的失业现状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作为讨论课要求学生对这些内容首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根据教师的安排每组学生必须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以下3篇参考文献:⑴袁志刚的《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失业问题》;⑵张怡的《有关中国失业问题的思考》;⑶张少为、贾明德、刘艳的《改革30年中国失业统计的测算与评析》。然后根据本组抽中主题,小组成员进一步查阅及丰富参考资料。根据本组抽中的讨论主题,合理安排宣讲组员、辩论组员、质疑组员等身份,团结协作。

5.互动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小结

第一,国内教科书呈现百家争鸣状态,很多高校都编著了自己适用的教科书,因此互动式教学教科书选取面很广。教科书选取应该关注教科书的内容体系是否具有经典性、教科书中理论是否和现实有机结合。第二,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丰富,每一部分教学内容可能都有比较适用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每个教师可能都会针对自己的授课对象和授课内容做出选择,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相对于授课对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对象的可参与程度。第三,互动式教学最忌形式主义,互动一旦脱离教学目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互动式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要严谨,确保内容能够互动,同时互动不脱离内容。第四,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始终是一个主导者,无论是生生互动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掌控互动不偏离主题;内容上,教师设计的程序合理、任务驱动准确是关键所在。好的程序设计不仅能使学生始终不偏离主题,而且能充分考虑授课时间。好的任务驱动应能够在内容主题下实现充分互动,不至于无话可聊。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第一,由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的分析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的丰富是以现实的经济环境为基础的,体现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和现实性兼具的特点。越来越多的中国宏观经济问题被引入到教科书中,为中国“宏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基础。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教学方式方法引入中国,“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也顺应趋势出现,这就要求“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不能仅是西方经典理论的总结,如果加入中国实际的教学内容则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容易开展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又进一步加速了教科书的改革。第三,“宏观经济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共融共生、联系紧密,抛却其中一个谈另一个问题很难说清,这也是本文将它们放在一起讨论的最主要原因。在“宏观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间互相促进的良性作用下,教学机制得以改善,最终达到契合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推进“宏观经济学”互动式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第4篇

论文关键词:市场营销学 教学内容 改革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总结《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若干年的授课对象、教学内容和教学经验,分析未来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其内容延伸、因材施教、教学环节等各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市场营销学》理论于19世纪末诞生于美国,《市场营销学》是一门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已有近百年发展历史的独立学科,但是,作为现代《市场营销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建立起来的一门年轻的学科。然而在这半个世纪里,《市场营销学》的核心观念不仅在西方现代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导航作用,而且已经完全地渗透到西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文化、国防、卫生、教育、宗教、慈善以及家庭。尽管市场营销的理论和实践对西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它却与中国近代社会和经济生活基本无缘,20世纪80年代,才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20世纪90年代开设《市场营销学》课程以来,一直在教学内容上进行探索,不断演绎解构和重构的过程,以便达到学生培养方案的目标要求。根据本人多年教授《市场营销学》的经验所得,认为教学内容改革可从突出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块分析、学科特征等几方面加以讨论,出发点是消费者需求。

1 消费者需求分析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且在不同学期对其他专业如中药学、农学、动物科学、家政学、资源环境、外语专业等进行授课。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专业选择、学时和学分上都呈扩大化的趋势。

1.1 学习者的共性分析

21世纪,高等教育要在加强学生理论功底基础上,注重培养社会需求量大的应用型或实用性人才,适应各行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而且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的职业岗位和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兴职业,如某些农资产品的销售,这些岗位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因此,从事新兴职业的劳动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知识技能,也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1.2 学习者的个性分析

由于自然科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没有学过《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等课程,没有相应的基础,且各专业所开学期、学时、学分均有差异,即使管理学院各专业也有不同,如工商管理为48学时、市场营销专业为80学时,因此在教学内容、结构上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现状

2.1 教材体系

目前课程所应用的教材是以吴健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为核心,辅之以赵春雷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吕一林的《市场营销学》、菲利普科特勒的《市场营销管理》等,基本能够做到难度适中、覆盖面宽、层次合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但在创新理论添加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应该突出最新理论观点,并加强学生对其的理解和应用。

2.2 教学内容

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市场营销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重点突出、难易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主体内容包括概论、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市场营销环境、消费者市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市场营销的4P策略等。各章节在讲述过程中,配之以案例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伴随着营销理论的发展演化,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呈现明显的动态性特征:一方面,表现在传统课程的改造和更新,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营销理论需求的日益突出,绿色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等新兴理论不断涌现,极大地拓宽了市场营销的含义,改变了以往人们所认为的市场营销理论多局限于售中、售后环节的局面,因此相应的要求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要做出改变;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新兴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如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营销更注重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引入并进行改革,如沙盘模拟技术、计算机分析软件的应用和案例实验的推广等。

2.3 课程结构

经济管理类学生中,《市场营销学》开课学期多为2~5学期,而其他专业分布不均衡,但大多数都开在后期,希望能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和帮助。

3 改革措施

3.1 改革的指导思想

3.1.1 课程内容改革要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依据

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决定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应用和分析、策划方法在社会各层面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考察学科的发展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努力的方向。

3.1.2 教学改革要全体动员共同参与

学科的课程改革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

参与,并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学校、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改革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共同构成了《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的过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需求、社会需求,引导、鼓励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为其创造有利的人文环境,从而进一步为学校改革做铺垫;教师在学校引导下,依照《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目标,融合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改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参加学习和实践,完成学习任务,并把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建议及其满意度反馈给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求是推动课程改革的动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决定着改革的成败,学校是课程改革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只有三者协调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参与,不断从改革的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改革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2 重组课程结构

要将《市场营销学》作为基础类课程进行讲授,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能够接受的前提下,学期尽量提前,使学生能够提前接触专业课,尤其是本专业学生,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和规划进行指导,而且要由熟悉本专业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且水平较高的专业课教师主讲,有利于学生以后结合本专业学习其他基础课,并树立稳定的专业思想。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提前接触《市场营销学》,能够开发其思维和认识社会的能力,拓宽其知识面,为其更好地学习本专业及跨学科发展做准备。

3.3 选择优秀教材 不断完善教材体系

要根据学生需要形成完善的教材体系,要确定核心教材、辅助教材、辅助教学资料,资料来源途径要更加广泛,除正版印刷教材之外,还应从网络、企业内部、教师科研成果、商业信息等处不断更新教材辅助资料,使教材体系更加丰富、新颖、与时展接轨。

3.4 关注理论发展动态 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改革是对教授知识体系和内容的改革。首先是知识基础的平台,同时也是认知基础的平台,知识的传授是课程的一个方面,认知则是课程的另一个方面,课程内容改革的方向应该由引领知识向认知知识转化。就知识基础平台而言,有一部分知识是陈旧的、过时的或重复的。而对那些今后在本领与学习、研究和开辟新的领域中能继续发挥作用的最关键、最基础的知识,即所谓有效知识要强化。

3.5 内容选择合理 推行模块教学

在进行《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选择时,应解决好课程内容多与授课时间少的矛盾,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针对学生的专业差异,采取“有所讲、有所不讲”的做法,凡是涉及主体内容体系、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一定要讲,如市场营销管理哲学、市场营销战略、消费者市场及其行为分析、4P策略等内容;而涉及《市场营销学》详细的发展情况、主要流派和与主体内容体系或不涉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不必主讲。而且根据学生就业需要,要有的放矢地选择教学内容,处理好近期的就业“必须够用”和将来的发展“迁移可用”的关系,突出重点和及时性。

3.6 加强案例教学

191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首次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通过案例教学能让学生在模拟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感受压力,分析形势,识别风险,并作出决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具有显著的启发性、时效性和互动性特征。因此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要加大案例教学的力度,要做到精心选择案例、适度使用案例、及时更新案例和正确引导讨论,并辅之以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陆秀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J].职业技术,2008(1):17-18.

[2]喻立文.全球化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原则与路径[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28-31.

第5篇

[关键词]海外代购;跨境电商;信用风险;内需外流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332

1海外代购的现状

海外代购是指机构或者个人在海外为国内消费者购买商品,并通过国际快递、邮寄或个人带回等方式将产品从国外市场传递到国内买方的购物方式。我国海外代购呈现出很强的地域差异,如美国、欧洲代购的产品集中于国际品牌化妆品、奢侈品(阿玛尼、迪奥、古驰等),澳大利亚、新西兰代购产品则偏向奶粉、保健品、药品等,韩国、日本代购更多的是当地品牌化妆品、服饰。海外代购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个人代购,主体集中于留学生、空乘人员、长期居住在海外的华侨、华裔、进行短期跨境游的游客等。这类代购形式规模较小且较分散,但针对性强,变化灵活,他们通过微信、微博、直播等方式宣传自己的代购业务范围、展示自己的代购货源,接受客户的个性化订单,但不同代购商的价格相差较大。第二类是传统电商平台开展的海外购业务,如聚美急速免税店、京东海外购、天猫国际等。这类代购商规模较大,有大型电商作为背景,产品质量和平台服务相对更可靠。第三类为专门从事代购业务的跨境电商平台,如小红书、洋码头、网易考拉海购等,这类创业型B2C自营跨境平台,大多与国外品牌合作,从国内保税仓发货给客户,且网站特色鲜明,开设“社区”频道供购买者分享购物心得和产品感受,并定期推送各类购物专题,激发了购买者的购物兴趣,增加了用户与平台的黏合度,近年来深受追求新鲜感的年轻消费人群的欢迎。

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海淘用户达到041亿人,跨境电商用户中女性占7365%,东部地区占452%。在购买商品类别上,432%的用户购买美容彩妆,415%的用户购买母婴用品。艾媒咨询预测未来代购商品中营养保健与服饰的需求将增加并超过美容彩妆。

2海外代购流行的原因

21留学生人数激增,境外游逐渐流行

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6)》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在世界各地的留学生人数达到126万人,占全球国际留学生总人数的1/4。留学生群体对国外市场较熟悉,对奢侈品、化妆品、服饰等商品具有较高的审美,越来越多想要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青年留学生加入到代购队伍当中。同时,随着我国人均GDP的逐年增长,境外游成为很多中国人的选择。前瞻数据库披露的数据显示,2010―2016年,我国国内居民出境游人数从5738万人次增长到122亿人次,中国已连续4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出境游消费国。许多中国游客在出境游前通过在社交网站上发动态的方式告知朋友、同事以及潜在购买者自己即将出境的消息,出境后便在机场免税店、专柜等购买客户提供的订单中的商品并自己带回国内。

22国内居民消费需求日益多样

根据马斯洛需求分析理论,人们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如今,国人在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满足后,开始关注产品的品牌、质量、款式,甚至为了追求更高的社会身份认同,对价格高昂的国际品牌奢侈品的需求大增。这种现象在20~40岁的消费人群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一项针对10个省份的274名“80后”年轻妈妈关于奶粉购买方式的调查问卷中,6423%的人选择了海外代购洋奶粉,这些年轻妈妈认为洋奶粉的品质更有保证,也更能体现她们精致化的生活。2015年,中国游客在日本疯狂抢购智能马桶盖也成为一大热点新闻。

23国际品牌商品在国内外价差的普遍存在

据商务部调查,手表、服饰、箱包、化妆品、珠宝等20种国外知名品牌的高档消费品价格,中国内地市场比美国高51%左右,比法国高72%。而造成巨大差价的原因中有70%~90%是税收。增值税、消费税、进口关税的存在抬高了进口商品在国内的成本。另外,我国国内目前尚未形成自主奢侈品品牌,国内奢侈品市场缺乏竞争,在定价上缺乏自,国际奢侈品品牌形成寡头垄断,国内市场只能被动接受国外的不合理定价。根据套利理论,当相同时间、两个不同市场中的同质产品存在价差时,便存在套利机会,即在一个地方低价买进,在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代购者抓住这一套利机会,只需将其代购的国外商品在国内的售价调至国内专柜或零售商的平均价格以下,便可获得较高的销售额。

24价格信息不对称

虽然大量海外购物官网对中国国民开放,同时提供跨境邮寄或国际快递服务。但由于语言障碍,大多数国民难以读懂英文网站信息,且无法频繁关注国外品牌官网不定时推出的打折促销活动。而代购商或者代购个人则对英语语言较熟悉,并能够及时关注网站降价活动。长期在海外居住的华侨和留学生对周围商场的商品价格以及减价也更为了解。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结论,当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时,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可以凭借其优势获得商品价值以外的报酬。海外代购商利用其价格信息优势,成功从中赚取利润。

3海外代购的积极意义

31实现代购双方的双赢

一方面,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满足,商品的可选择范围扩大。通过熟人、朋友海外代购,国人的购物成本有所降低,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在海外求学的留学生由于难以负担高昂的学费及生活费,常常感到生活压力巨大。通过开展代购业务,许多留学生每月可以获得上千元人民币的收入,使他们更容易p轻思想负担,安心投入到学习中。代购业务还可以使海外留学生拓宽人际圈、增加生活体验,一些攻读商科的留学生甚至可以通过代购积累经济数据,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

32促进中国市场机制的完善

根据微观经济学供给需求均衡价格理论,海外代购行为减少了消费者对国内专柜及零售商销售的国外商品的需求量,供给曲线不变时,需求曲线左移,均衡价格下降。因此,海外代购的发展能够调节国内进口商品市场价格,促进合理定价机制的形成。同时,海外代购的流行能够使中国反观经济市场现存的缺陷与不足,进而做出回应措施。通过市场贸易的不断实践,最终形成公平、开放、健康发展的国内市场。

33激励国内企业寻找新的商机

随着私人代购以及B2C模式的跨境电商占据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中国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使自己在互联网商业时代中存活下来。传统商贸公司、新兴创业型企业纷纷加入B2B跨境电商行业,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B2B已占据跨境电商进出口的70%以上。与此同时,跨境电商O2O模式也逐渐流行,以银泰西选为例,其体验店中的商品七成为完税进口商品,三成为海外跨境进口商品。大部分产品可以现场下单现场提货,且商品价格与线上相同,而其余商品只做柜台展示,通过扫码链接到银泰网购买便可快递到家。这种“实体店+”与“互联网+”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在拥有价格优势的同时,使客户体验到浓厚的社群氛围,在近两年内业务规模大增。

4海外代购的消极影响

41海外代购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损害消费者权益

第一,消费者难以确定人代购的真实身份、所在地区、货源等信息。有些自称每月定期往返国内外的代购者,在微信朋友圈或微博视频宣传产品时提供虚假的GPS定位信息,甚至一些代购者上传的“自己”在国外商场购买商品的视频和图片均是从网上下载的。而且大多数海外代购者不依附于其他电子商务平台,在收付款项上只是消费者与代购者双方通过微信红包或是支付宝转账交易,没有第三方保障,存在消费者付款后被对方拉黑或删除好友的消费欺诈现象。第二,C2C跨境电商平台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如在淘宝网上一些卖家打着海外代购的幌子销售假货,且存在非法企业或个人向卖家提供快递单号虚假定位服务,即实际从境内发货的商品却可显示其从海外或香港发出。商品防伪码造假,购物小票造假等现象也层出不穷。

42内需外流,国内零售业压力增大

国内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有限的,因此居民购买力也具有有限性。对海外代购商品的需求增加,意味着国内需求势必会减少。本就受到外资零售商进驻国内的压力影响而减小市场份额的中国实体零售业,在跨境电商的冲击下,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减。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普华永道在2016年年底联合的《2016中国零售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调研报告》中提到,中国实体零售企业正在面临收入放缓和成本上升等多重压力,百货、超市、电器等实体零售店利润率逐年下降。如下表所示,2011年以来,全国百强连锁零售商的销售额增幅也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

43海关工作成本增加,税收流失严重

海外代购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导致偷漏税的情况时有发生。个人代购者缺乏工商登记,纳税申报也不规范。一些海外代购者利用法律的空当将超额的货物采取私人包裹邮寄或回国时随行李一起带回的方式逃避关税。海关对逐年增加的入境商品的查验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海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增加。另外,一些不规范的跨境电商平台也存在逃税漏税的行为,通过篡改电子交易记录,使完税价格等数据缺乏时效性和可靠性,税务机关的执法难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

44外汇管理难度增大,国家面临潜在金融风险

海外代购交易账目不清,导致一些不法分子借海外代购之名进行洗钱、非法转移国内资本等经济犯罪活动,使得我国的金融安全受到威胁。另外,由于海外代购的分散性,难以计入国际贸易收支明细,容易导致经济贸易数据准确性下降,对国家制定精准的宏观调控政策造成一定阻碍。

参考文献:

[1]郭笑宇我国消费者代购洋奶粉行为浅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1):43-47

[2]张宏楠海外代购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分析[J].现代商业,2014(10):55-56

第6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网站建设;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124-02

一、大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

目前,大学生动手能力差,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现象愈发严重。实践能力薄弱制约了大学生在学术上的发展,也制约了其在未来工作上的发展。所学不能所用,理论与实践难以有效结合。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引起了国家的重视,我国教育部、财政部下发了《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文件中指出,实施“本科教学工程”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要在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培训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建设,力争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1]。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2]。大学麦漫地网站是武汉科技大学数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申报的2013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它的建设见证了大学生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过程,是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大学麦漫地网站建设项目团队由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5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所组成,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也有材料物理专业。这些专业都开设了实践性强的课程,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并不强。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该专业在大学四年间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C++等多门实践性强的课程,并在教学中能够以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方法讲授系统的专业知识。但单门课程学习的再好,却无法将所学知识系统性的结合起来,仍然会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影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创新能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创业技能为基本内容,注重实践,讲究创新[3]。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锻炼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团队模拟企业化运作的模式,也锻炼了我们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网站建设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1.网站建设前期准备。随着互联网和万维网的不断发展壮大,人们的网络生活和网络行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浏览器/服务器模式(B/S模式)是计算机网络的主流网络架构。与此同时,中国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大学生,他们往往又是最能迅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使用万维网的群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众多网站的核心是作为社交网站存在,并没有把主题引入到学校的主题中,即大学学习生活。所以,大学麦漫地网站另辟蹊径,直接将网站的核心主题引入到大学生学习生活交流中去。大学麦漫地网站是站在大学生这个用户群体的角度,提供专业的学习交流平台,让我们能够在人文社科、科学技术、奇文轶事、生活琐碎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交互,它不仅满足于单一的生活乐趣,同时兼具各个领域的兴趣交流,将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大学百科网。无论从人文科技、学习生活等人文环境,还是从安全技术、搜索优化等行业技术,都彰显着它将在大学生生活中成为备受欢迎的新型网站。

2.项目的创新点。在网站设计之初,寻求一个创新点是最为关键的事情。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网站的目标受众,其次再挖掘目标受众的最终需求,最后再依据用户需求来建设网站。这就需要网站建设者们充分的应用大学中所学到的微观经济学的知识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小组成员们首先将网站的目标受众确定为在校大学生以及已经经历过大学或即将步入大学的这类人群。然后他们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对目标受众进行了需求分析。将注册用户、登录网站、发表文章、评论文章、成长用户、论坛交流确定为目标受众在使用网站时所需要使用到的主要流程。在确定了这些之后,创新的问题就油然而生了。目前国内有许多专门针对大学生建立的网站,因此,如何使我们的网站与其他网站不同?如何使大学麦漫地网站从众多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小组讨论的又一问题。在具体分析了河北大学生网、大学生网、中国大学生在线、中国大学生功能网、大学生创业网、创业网、大学生校内网和爱开大学生这八个国内主流的大学校园网后,将这些网站的优势和劣势做了详细的对比,最终发现,这八个主流网站中大部分都是面向全中国的,没有地域的优势。因此,大学麦漫地网站可以将地域特色作为其网站建设的亮点,以武汉为基点,逐步迈向全国。

3.网站建设阶段。在经过初步构想后,网站的建设就正式开始了。选择一个最优的开发工具,对于网站的建设来说尤为重要。网站建设小组在精心筛选后,选择以LAMP(Linux-Apache-MySQL-PHP)网站架构作为网站建设的开发工具[4]。选择LAMP网站构架的原因很简单,该框架包括:Linux操作系统,Apache网络服务器,MySQL数据库,Perl、PHP或者Python编程语言。所有组成产品均是开源软件,是国际上成熟的架构框架,很多流行的商业应用都是采取这个架构。和Java/J2EE架构相比,LAMP具有Web资源丰富、轻量、快速开发等特点;与微软的.NET架构相比,LAMP具有通用、跨平台、高性能、低价格的优势,因此LAMP无论是性能、质量还是价格都是企业搭建网站的首选平台。

4.网站的安全建设。网站初步建成之后,维护网站安全成为了新的问题[5]。将可能威胁到网站安全的各类来源都考虑周全是建设小组必须做到的工作。这时候,大学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又一次派上了用场,服务器安全威胁、客户端安全威胁、数据传输中的安全威胁、防止SQL注入式攻击、数据库加密、预防意外的删除操作、数据加密等问题都在建设小组们的努力之下攻克下来了。

与此同时,安全性漏洞也是需要防范的威胁之一。Session文件漏洞、脚本执行漏洞、全局变量漏洞和文件漏洞都在建设小组运用了专业知识后得以解决。

四、学生的收获

从网站的初始构想到网站的一步步建设再到网站的后期维护,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参与者的多重考虑,每一个功能的实现都需要运用到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一个网站,他的建设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单一的,多种知识的结合才能使一个网站真正的建立起来。无论是经济学知识还是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都是建设起一个完整网站所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在大学麦漫地网站的建设过程中,网站建设小组的成员们所收获到的不仅仅只是大学麦漫地网站的成品,他们所获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众多知识结合的一次大型实践经历,所有枯燥的理论知识都在这一次创新创业项目中得以运用得以发挥,他们所感受到的再也不是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真正的动手操作的实践技术。大学麦漫地网站的成功建立,不仅仅使得其网站建设者收获颇丰,同样能为其他的大学生提供帮助,在他们探索实践的道路上提供一系列的指引。很多大学生都有着建设网站的想法,但实际操作中所遇到的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制约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步伐。这一次大学麦漫地网站的成功建立,可以在网站建设上为这些大学生提供帮助,将网站建设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在网站上与众多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帮助他们克服所遇到的困难,鼓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创业的动手实践中来,使大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五、结语

目前,我国大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在此大背景下,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理学院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阐述了在大学麦漫地网站的建设过程中,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网站建成之后,参与其中的大学生都从中获得了在学校学习中无法获得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经验,进一步说明了我国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来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希望借助本文能呼吁广大大学生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教高[2011]6号,2011.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教高函[2012]5号, 2012.

[3]李人杰,南方军.解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意义[J].学术论坛,2010,(9).

第7篇

【论文摘 要】文章在市场调研及网络资料收集基础上,对重庆市七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激烈的高校市场竞争中,重庆七所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存在着一定的竞争,突出表现为专业发展方向的细化,专业认知度存在较大差异,专业依托背景与专业需求存在一定缺口,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师个人研究方向存在一定偏差等问题,提出了旅游管理专业差异化发展定位,认知度提高,专业需求和教师个人研究统一的发展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是隶属于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方向,其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旅游业高速发展的需要,培养旅游业急需,具备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旅游业管理部门、星级饭店、大中型旅行社、名胜景区、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学、旅游营销学、经济法、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饭店管理原理、旅游法规、资源规划与开发、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英语等。

重庆市设置本专业的普通本科高校数量较多。据统计,重庆设置旅游管理专业或方向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有12所,每年在校学生人数约为5000~10000人。学校类型有公立和私立民办两种。本研究选取有一定知名度的七所院校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管理专业、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三峡学院旅游系、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系、重庆工商大学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发展进行分析并找到发展对策。

一 研究方法介绍

一个专业的合理发展需要从依托背景、师资队伍、学生认知、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入手,找到四方的最佳契合点,因此对一个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需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1.依托背景

任何专业都依托其所在学校或学科而存在。学校性质和发展将影响到一个专业的长远发展。文科类院校较注重感性描述和一定程度的建模分析,其宏观思维能力较强;理工科院校则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思维较为规范和有条理性;综合性院校则二者兼备,交叉度较高。学科背景对专业发展竞争也有较大影响,我国旅游管理所开办学科背景主要有三类:一是地理学科背景,其空间思维能力较强,适合旅游规划总体设计,这部分比重最大,约为40%多;二是管理学科背景,其突出宏观管理理念应用,具有较高的宏观管理能力;三是历史学学科背景,在旅游文化管理和旅游人才文化素质提高上具有优势。

2.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基于对相同专业市场竞争对手、自身实力和社会对专业需求分析基础上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它决定专业课程设置方向和学生将来的专业就业竞争力。专业课程设置是基于专业定位基础上的课程合理安排设计,主要体现为课程开出的先后顺序、课程群性质合理划分及配置等。

3.师资队伍

专业发展和竞争实力关键在于师资力量。专任教师学历背景、研究方向最好与专业方向有机统一;其职称高低反映出其研究实力,同时也将影响到专业竞争优势。

4.实验体系

专业竞争必须考虑实验体系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在重视基本理论基础上更突出实践动手能力、专业个性,实验体系中的师资配置、仪器设备、实践体系等都直接关系到专业培育人才的合格与否。

5.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主要是指社会对本专业的认知认同度。社会认知度高低将决定和影响专业招生效果和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同时也是检验专业所在院系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通过实地走访和网上资料收集,按照前面专业发展分析路径,我们将重庆市内七所高校相近专业各要素进行态势分析。

1.依托背景

背景依托包含专业所依托学科背景和学校背景,其影响到学生对其认知度和专业竞争地位。据分析,七所高校所依托的学校背景存在较大差异,有的是具有博士授权点的211重点建设高校,有的是无硕士授予权的普通院校。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也有较大区别,总体看分为三类:一类是依托管理学学科背景,如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类是依托地理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一类是依托文学学科背景,如重庆工商大学依托思想政治专业和中文专业,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系设置在人文学院下。

2.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也是反映一个专业实力的重要指标。它主要通过师资数量、师资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科研成就、研究方向等指标来综合体现。七所高校本专业师资竞争态势:在职称结构上,七所本科院校高级职称比重分别为58%、16.9%、47%、46%、51%、54%、40%,具有较大的差异。究其原因较复杂。在研究方向上,就专业接近程度上,地理学和管理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结构接近度最高,重庆工商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专业接近度存在一定问题。在科研获奖上,西南大学最靠前,重庆师范大学次之。在学历结构上,七所院校中,重庆三峡学院和重庆理工大学稍为落后,但总体结构较为合理。

3.实验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的高应用性、专业特性要求实践实验体系的完备。实验实践主要体现在实验体系构成、实验基地(研究所、中心等)、实验人员配置等。七校实验体系如下:在实验师资配备上,三所院校无专业实习实验老师,一般由任课老师担任实习员,这会增加教师工作负担,影响教师开设实习环节的积极性。在实习基地和实习体系建设上,西南大学明显落后其他院校,这可能是该专业不太受学校重视所致。在实验仪器和设备上,西南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和重庆三峡学院较为滞后,可能是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实习训练只要场地,不需要太多的仪器和器材设备所致,也有可能是专业定位所致。

4.专业定位及课程设置

专业定位是否准确、清晰和有特色化是判断专业定位的重要指标,一般可以通过专业描述和授予学位体现。课程设置是否匹配专业定位,课程开出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配置比例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与专业定位符合也是考量指标之一。总体看来,七所高校都偏重于旅游管理大背景下进行差异化定位,有的偏重于传统的酒店方向,如重庆工商大学、重庆教育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有的偏重于前沿的会展旅游、旅游策划等,如重庆师范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就课程匹配度看,七所高校专业定位和课程匹配度都还尚可,但课程群比重搭配上存在较大差异,重庆工商大学选修课比重过大,西南大学专业主干课比重大,其余学校都是3∶3∶4,一般来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群专业要求3∶3∶4比重较合理。

5.认知度

认知度是一个人或社会对某事的整体看法及评价。社会对一个专业的认知了解程度将影响其专业方向选择,认知模糊或认知度较低则要求专业在发展时必须进行改进或调整。认知度包含专业知晓度和专业美誉度。知晓度可以通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进行网络资料收集,其结果为:西南大学旅游系1710000条,重庆理工大学旅游系1020000条,重庆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987000条,重庆工商大学696000条,重庆三峡学院旅游管理系659000条,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636000条,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606000条。西南大学的网络认知度比最后一名的教育学院整整多出一倍。专业美誉度通过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就业流失率测算,据中国旅游报报道,重庆地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就业率仅为30%,专业就业流失率则高达到65%。

三 重庆市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各院校专业定位特色度不够,同质化现象突出,与市场接轨性不高

按现代市场竞争理论,高校专业发展需要寻求差异化定位,以求立于不败之地。据前统计,仅有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进行了专业方向上的差异化发展;其余四所高校都是传统的旅游管理大专业下的传统方向(酒店和旅行社)。另外,七所高校在进行专业拓展时考虑市场变动需求不够,主要是旅游行业发展变动趋势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征方面,会议会展和专题旅游方向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

2.专业社会认知度不高

根据前面分析,在知晓度上,七所高校存在较大差异度,导致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存在较大偏好度。专业就业率上总体偏低,说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问题。专业就业流失率较高说明专业市场吸引度不高,这与旅游业属于朝阳产业不相匹配。

3.师资背景与专业匹配协调度不高

在教育部学科专业设置中,旅游专业隶属于管理学学科,但仅有两所高校选择设立在管理学背景下,其余五所院校的教师师资大都具有地理学或中文学科背景,虽然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拓展旅游研究内容,但旅游专业思维毕竟不能等同于地理学的时空思维,中文文学的想象发散思维。

四 重庆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拓展专业范围,实时发展特色方向

前述七所设置旅游管理专业高校中,除西南大学外,其余高校的生源80%来自于重庆本地,所以其专业定位和拓展面临较大竞争压力。考虑重庆其余高校竞争实际情况和重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旅游管理专业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两个层面专业发展定位。所谓放大型专业定位就是突破传统旅游专业局限于远距离和长时间研究特征,进行全方位休闲专业定位。这样一方面学生就业面较宽,另一方面也可以结合教师不同的学科专业特长。缩小型专业定位就是在传统旅游管理专业大方向基础上进行分市场群体的专业定位。如酒店管理方向新增商务酒店课程群设置,瞄准重庆商务客源日益增大趋势;旅行社方向深化专题旅游课程群设置,瞄准旅游发展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大趋势;同时新增会议展览服务管理方向应对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需要。新增旅游策划方向,因为本科旅游专业竞争不是服务技能竞争,而是营销策划竞争,是创新能力竞争。

2.外引内联,提高社会专业认知水平

所谓外引,就是进行培养方式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闭门式模式,通过进行与旅游产业界、旅游政府部门的联合合作进行订单式复合型人才培养;内联指旅游管理专业开设在地理学科和中文学科背景基础上的高校可以与校内外管理专业进行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宏观战略管理能力。

3.培养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与研究方向有机统一

通过进修、在职攻读学位、学术交流、企业顾问等方式提高部分非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可与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进行合作与专任教师培养。让教师参与国内外知名酒店、景区、旅行社和旅游规划公司实践合作,担任见习经理或管理咨询顾问。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旅游学术年会交流或论坛研讨,积极与旅游理论前沿领域接轨。

参考文献

[1]樊信友.关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s1):25~26

[2]田凤.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了,就业了吗?[n].中国旅游报,2010.7.28

[3]胡弼成、陈远位.尽快为高校学生开设思维课程[n].科学时报,2010.6.1

第8篇

[关键词]旅行费用法;时间成本;多目的地旅行;替代效应;拥挤效应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0)01―0032一06

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是评价非市场(Non―market)环境物品与资源经济价值最常用的方法。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采用TCM对环境价值进行评价,研究案例较少,典型针对一些生态保护区和世界遗产类的旅游景点。已有的研究多是沿袭国外相关研究的思路:特征变量选择――个案的TCM建模――价值评估。这样的技术路线并无逻辑上的漏洞,但文献检索发现,关于此问题的研究者多来自环境学科,因而难免缺少对于旅游学范畴相关变量的考虑,比如旅行时间价值的度量、不同建模方法的选择、问卷调查的时间以及多目的地旅行问题的处理等,导致对消费者剩余(Con,8umer Surplus,cS)的计算结果产生较大偏差,从而影响到旅游景点价值评估。

1 TCM模型及函数形式的选择

从TCM的发展过程来看,现有模型基本有两类,即分区旅行费用法ZTCM(Zonal TCM)和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Individual TCM)。

1,1分区旅行费用法ZTCM(Zonal TCM)

ZTCM基于旅游客源地的代表性旅游者资料。在对客源地进行分区的基础上,计算每个地区样本旅游者的需求曲线,然后求出每个地区的需求函数和消费者剩余,进行加总。常见的需求函数形式:

Vi/Ni=F(TCi,yi,zi)其中,vi为总旅游次数,ni为人口,TCi为旅行费用,yi为收入,zi是一组表示其他因素的变量,包括景点i的特点和替代景点的特点。ZTCM适用于估算旅游者出发地相对平均分布的情况。由于假设来自同一区域,游客对某个旅游点具有相同偏好,并且旅行费用相同在现实中很难成立,一般认为ZTCM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1,2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Individual TCM)

ITCM基于旅游者个人而非旅游客源地的资料。更多地考虑了旅游者个体数据的差异,有着更高的统计效率,个人平均消费者剩余乘以旅游者总人数得到总消费者剩余。常见的函数形式为:

vij=F(TCij,yi,zi)其中,vij是旅游者i对景点j的游览次数,tcij是i游览j的旅行费用,yi是旅游者i的收入,zi是一组表示其他因素的变量,包括景点,的特点和替代景点的特点。ITCM同样也存在计量经济学的问题,典型的如“零访问”样本的缺失问题。但与TCM模型相比,ITCM不失为优化的模型形式。

1,3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ravel Cost Interval A―nalysis,TCIA)

李巍等在评价九寨沟的游憩价值时提出了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ravel Cost Interval Analysis,TCIA),是对传统ZTCM的一种改进。改进之处在于放弃将地域和旅游者个人作为市场细分标准,将旅行费用作为客源市场细分的标准,具有同样旅行费用的旅游者作为一个子类别,这样有效地避免了传统ZTCM模型的弊端,使得子类别中的旅游者费用特征一致。谢双玉等从积分的角度对TCIA与传统的分区旅行费用法(ZTCM)的数学本质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认为TCIA体现了勒贝格(Lebesgue)积分的基本思想,与传统的反映黎曼(Riemann)积分思想的ZTCM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但是谢双玉等人提出了李巍等在评价九寨沟游憩价值时的两个缺陷,即总消费者剩余的计算问题和样本空间的局限问题。谢双玉等人认为,为了计算总的消费者剩余这一结果,李巍等人采取的先求出样本空间中每个人的平均消费者剩余,然后乘以总旅游人数的处理方式过于简单化。笔者认为缺陷的本质不在于此,谢文中对于消费者剩余的处理方法其实质一样,样本的选择确实是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李巍等人的研究样本主要选取了团体旅游者,以游客支付给旅行社的费用作为旅游活动的货币支出。事实上,当今旅游市场上,散客在所有旅游者中的比例已达到甚至超过了50%,而散客与团队游客无论是旅游活动的货币支出还是停留的时间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李巍等九寨沟游憩价值个案研究中,将团队旅游者作为调查对象而忽略了散客,才是会导致消费者剩余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如果对团体游客和散客分别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然后根据团队游客和散客的比例综合消费者剩余,九寨沟游憩价值评估会更加客观。当然,调查的样本没有同时兼顾散客和团体游客,并不影响TCIA本身的有效性。

选择合适的模型是建模的关键。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模型,除了要考虑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还要结合经济学和旅游学的知识背景。TCM函数形式多种多样,Linear(线性函数)、log-linear(对数线性函数)、reciprocal(倒数函数)、linear-log(线性对数函数)以及double-log(双对数)是最常见的5种形式。TCM的应用研究中,函数形式的选择是环境经济和管理文献中研究最多的问题,如茨默(Ziemer)、阿达莫维茨(Adamowicz)、加罗德(Garrod)以及沃德(Ward)都在尽力评估不同的函数形式的选择对于评价资源价值的影响。可将多种模型多种函数形式并用,综合评估,通过多个值的比较,根据旅游资源的价值等级进行全方位的权衡。

2 旅行时间价值的度量

TCM研究中,旅行费用是决定消费者剩余的最重要的自变量。一般认为,旅行费用除了旅游活动中的实际货币花费,还包括旅行时间的机会成本。对于国内旅游者而言,旅游经历中的实际货币花费的计量相对简单②。需要特别关注的是旅行时间的机会成本,讨论在旅行费用框架中是否包括时间成本,其本质是是否将时间作为一种稀缺商品。不考虑时间机会成本就会提高旅游需求的价格弹性,旅游地的价值评估趋于保守③。但是,因为时间的消费无市场价值,把握旅行时间的机会成本特别困难,至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传统上,往往以工资率或一定比例作为时间的影子价格(shadow price)。弗兰克・J・西萨瑞尔(Frank J Cesario)最早指出时间的机会价值是工资率的1/3;威利斯(Willis)和芝华士(Chavas)则认为在实际计算时宜采用工资率的 30%一50%;英国大部分研究是将个人工资的43%作为非工作时间价值。我国学者对时间价值的估算大都按工资收入的1/3赋值,薛达元等在研究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旅游价值时按40%计算。显然,按工资率的1/3到一半的比例对旅游活动的时间进行折算,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如果旅游者将旅行时间与工作时间进行交换并且没有边际效用或者边际负效用,那么按照工资率来衡量旅行的时间价值就没有疑问。但是,假设旅游者将时间与旅游活动交换视为将时间与工作交换一样有点牵强附会,似乎“时间一旅行”的交易与“时间一休闲”的交易更接近①。因此旅游决策时,旅行时间的价值就反映了个人将闲暇时间用在其他休闲活动上的价值,因为这是相应的机会成本。如果假定旅行本身具有一个边际效用或边际负效用,那么可以看出节省的旅行时间价值将偏离闲暇时间的价值。

首先,分别考虑闲暇时间,假设(1)从长远来看旅游者能够调整工作和闲暇时间来适应自己的偏好,(2)边际负效用的不同程度与工作的不同类型有关,那么对于旅游者来说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其中,u是效用,ti是闲暇时间,tw是工作时间,P是货币工资,y是收入。因此,闲暇的边际效用等于将时间花费在工作上所获取的货币收入的效用与工作的边际效用(负效用)之和。如果我们将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aU/aY,可以得到边际条件:

其中,收入和闲暇的边际替代率定义为货币工资率与收入和工作上所花时间的边际替代率之和。由于OU/Ot。可能为负,闲暇时间的价值应该比工资率小点,两者之差取决于劳动的边际负效用。

这里,不考虑特定的旅行与其他形式的休闲活动之间的本质区别,将所有的闲暇放在一起考虑,总均衡条件即为:ti=ti+ui

这里ti为闲暇时间价值,ti为旅行时间价值,ui为旅行的边际效用(负效用)的等货币量。因此,对于任何个人而言,时间的边际价值可能大于或小于旅行时间的价值,这取决于旅行本身给个人带来的到底是正效用还是负效用。一般,旅游者都会期望旅行时间的价值比闲暇时间本身的价值更大。

这样的结论操作起来用处不大,但确实很有趣。也就是说,就货币而言,逻辑分析方法并不能产生客观清晰的旅行时间价值评估方法,因为相应的效用或负效用不得而知。相对于非工作而言的旅行时间价值是工资率的1/4―1/2之间,仅仅是一个平均的估值,不能严格适用于每个旅游者,因为对于旅游者来说,时间价值会受到客源国国情、旅游目的、旅途长短、停留天数等等因素的影响。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发达国家与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旅游需求状况迥异的情况下,沿袭国外研究者的做法,将我国旅游者的旅行时间价值简单地当作是工资率的1/4―1/2是过于草率和失当的。费舍(Feather P)等应用内涵工资法(hedonic wage estimation)估计闲暇时间成本,指出内涵工资法比用工资率代替时间的机会成本更合适;拉瑞兹一珐瑞欧(A lvarez―Far,izo B)等人应用意愿估价法(contingent rating ap―proach)估计闲暇时间的价值,他们的实证研究表明:不但不同工作群体的闲暇时间不同,现场时间与旅途时间的价值也不同。因此用简单的工资率方法,估计抽样人群的时间价值,并非最优。在具体的个案研究中,对于时间机会成本的考虑应该更加细致,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工资率的某个比例,这样才能得出相对较精确的旅游地价值。

3 多目的地旅行

TCM产生以来,多目的地旅行(Multi―Destina―tion Travel,MDT)就是一大难题。TCM的一个假设就是游客进行的是单目的地旅行(Single DestinationTravel,SDT),但长途SDT在现实旅游活动中存在的可能性非常小。如九寨沟的多目的地旅行问题就十分突出,九寨沟游客的旅行费用的相当多部分被黄龙、峨眉、乐山等景点分摊,多目的地旅行费用的分摊比重对旅游者剩余的影响很大,直接导致不同的研究者对于九寨沟的游憩价值评估巨大的差异。

3,1三类典型解决方案

现有的研究表明,不考虑MDT游客,消费者剩余的低估可以达到50%或更多。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运用TCM时,处理MDT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主要有三类:一是忽略MDT,或者将MDT游客排除在样本之外,或者将其作为单目的地游客;二是将总的旅行成本的一部分作为单目的地的成本;三是将MDT与SDT进行不同的建模。

由于操作上的复杂性,多数研究者在进行应用研究时,仍将第一种方法作为首选。当然,这是典型的简单化的方法,如果仅有很少量的MDT游客的话,这种偏差可能会很小。即使有许多MDT游客,有些研究者也认为简单地忽略可能的MDT偏差会更好,因为任何尝试对于这种偏差的修正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武断。

在实际研究中,也常常使用第二种方法,即将MDT转换成SDT。这种方法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将总的旅行成本的适当比例分摊到特定的景点上。现有的研究主要有如下的成本分摊方式:一是使用可量化的变量,如在不同地点的“过夜量”代表相对的重要性,如郭剑英等人研究敦煌的旅游价值时,以游客在各目的地的停留夜数占旅行总停留夜数的比例作为权重;二是把邻近的一些普遍受欢迎的地方合并起来,作为一组地点,其实质是评价某条旅游线路的游憩价值,如谢贤政等人将西递宏村、花山谜窟与黄山风景区作为一条旅游线路,而不作为多目的地的情况处理,因此,评估出来的价值包括黄山风景区的全部价值和主要顺访景点西递宏村、花山谜窟的部分价值,这样便回避了旅行费用分摊的问题。三是将旅游成本在多目的地之间进行均摊,这种方法可能产生的最大问题是,来自更远地区游客的旅行费用可能比来自较近地区游客的旅行费用低,这恰恰违背了TCM的方法论基础(旅行费用与旅游距离正相关)。

第三种方法是由郝太林(Hotelling)创立的,后来门德尔森(Mendelsohn)对其精确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但是,需求方程的数量随着MDT数量的增加将呈指数增长。理论上,这种方法需要对游客游览的全部景点都进行调查,而不仅仅是对正在评估的旅游景点的调查。第三种方法在理论上是更加合理和精准的,但是在实践中由于需要处理海量数据,因而不可能得到广泛的使用。

3,2 MDT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福利的一种度量,是消费者为某种特定产品愿意支付的货币超过他们实际必须支付的部分。消费者剩余是处于当前价格水平以上马歇尔需求曲线以下部分的面积。

如果用总旅行成本而不是有效的分摊成本,即将总旅行成本作为某个待估旅游景点的旅行费用,意味着该商品价格上升,直接影响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减少;旅行成本分摊后相对于忽略DMT而言,游览该待估旅游景点的价格降低,也就是说会间 接影响到旅游需求曲线,需求曲线将更加平坦,即对于固定的需求曲线,多目的地旅行的直接影响是价格的上升;对于固定的价格,间接影响是导致需求曲线的变化。是否考虑MDT,结果确实可能会有所偏差,偏差的大小为,s1以及s2的面积(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之差,这与调查样本中MDT的比例有关,如图1。

3,3基于偏好的DMT旅行成本分离

实际旅游活动中长途SDT存在的可能性确实很小,一般认为旅游者总是在景点的选择上有所偏好,对整个旅游线路中的各个景点有所侧重。因此,将偏好作为DMT旅行成本分离的一个指标很好地结合了旅行成本和旅行行为特点。这样,在旅游者调查问卷中就需要设置旅游线路中旅游景点游览意愿与偏好的排序问题,然后将偏好排序转换为成本份额。效用与费用之间的二元关系表明,偏好排序与费用排序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按照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理论,如果消费者的选择是最优的,偏好排序就意味着费用排序,偏好排序就可以作为DMT旅行费用分摊比例的标准。将偏好排序作为旅行费用分摊比例的标准是值得尝试的一个方向,但是其量化的过程依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4 其他

4,1调查时间

目前已有的研究都是基于大量的问卷调查。由于问卷的不可及,问卷设计内容和质量不得而知。但大部分研究都对调查的取样时间进行了交待,如谢双玉于2006年5月1日至15日对武汉东湖风景区游客进行了调查,刘亚萍于2005年5月23日至5月29日对武陵源风景区游客进行了调查,李巍等于九寨沟旅游的旺季的7月、8月间进行了游客取样,拉姆(Ram K Shrestha)于1994年的8~10月(垂钓旺季)对Pantanal进行了游客样本调查工作等等。调查取样时间典型表现为旅游点的旺季或节假日(节假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点的旺季)。可以理解,选取这样的时间进行调查一是考虑到游客量的问题,可以尽量多地获得调查样本,二来,特别是对国内的研究者而言,节假日时间的集中性也确实大大方便了研究工作。但旅游活动季节性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以旺季代替旺季、淡季及平季3种情况下游客的系列行为特征显然是不合理的,必须针对旺季、淡季与平季的情况分段调查,综合不同典型时段的游客特征才能反映旅游景点景区游客的整体情况。旅游景点不同季节的跟踪调查或年度游客调查成为必需,这也是旅游景点景区价值计算的关键。

4,2替代效应

旅游景点景区的替代效应也一直是困扰环境经济学家的难题。需求理论认为,商品的需求与产品的价格、替代物的特性及价格,以及其他因素有关。因此,对于旅游景点景区,特别是自然类的景点景区(本质为环境产品)的需求分析来说应该考虑到替代物的因素,很多经济学家都考虑到了该问题,但是对于环境产品的特点、品质和价格来说没有方法能够解释替代效应。另外,比如国内研究热点的九寨沟景区、黄山景区这类高等级的世界遗产,具有独特的自然价值、生态价值和科学价值,到底存不存在替代物也是一个问题。对于那些着眼价值的游客而言,也许不存在替代物,但是针对那些仅仅为消遣而旅游的游客来说,也许她们就存在替代物。当然,对于研究的旅游景点,如果是世界遗产,出于对世界遗产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尊重,笔者还是倾向于将其作为无替代物存在的情况考虑。

4,3拥挤效应(cong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