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3 16:53: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德育的具体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法律义务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0-0006-04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nts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Clubs
ZHOU Aiguang1, YAN Chengdong2
(1.P.E. Inst.,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06,Guangdong China;2. Social Sports Dept.,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efines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ofessional sports clubs. Based on thi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norm, diversity and conflict are discussed. Observing and defending games order, maintaining games balance, protecting and limit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vestors,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the labor rights of athletes, community service, maintaining the leg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fans are prob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professional sports clubs; social responsibility; legal obligations
职业体育俱乐部,一般指专门从事运动训练、竞赛和表演活动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实体。在国外,除少部分国家,职业体育俱乐部一般都是经营性经济实体。[1]在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产生时间并不长,相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备,还不能完全符合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的要求。实践中出现的“假球”、“黑哨”、“罢赛”、“退赛”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就是这种矛盾的集中反映,充分暴漏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严重缺失的事实。然而,理论层面学者们还没有对这一问题引起足够重视。理论研究的滞后必然带来实践上的盲目,制约了我国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立足法学视角,对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特征和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
1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含义
职业体育俱乐部是一种特殊的企业法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既有一般企业的共性,又有体育比赛组织的个性。时至今日,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2]其本质是要求企业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当维护和增进其他社会利益。如我国知名法学学者刘俊海教授就认为,公司(企业)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赢利和赚钱为自己的惟一存在目的,还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消费者、债权人、中小竞争者、当地社区环境、社会弱者等的利益以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3]具体到职业体育俱乐部,我们认为,其投资者、球员、社区、球迷以及其他参赛俱乐部都与之存在较为密切的利益关系,职业体育俱乐部应该对这些利益相关者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同时,公平竞争是体育运动的灵魂,维护公平竞争的比赛秩序是竞技体育参与各方共同的根本利益,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职业比赛的主要参与者,也应当承担维护比赛秩序的社会责任。
我们注意到,早期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讨集中在道德层面,企业社会责任制度长期具有泛道德化的倾向。随着企业社会责任制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法律层面探讨企业社会责任,通过法律的规定,建构规范化的社会责任体系对于社会责任的具体落实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从法律角度定义企业社会责任在当今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4]基于此,本文将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含义界定为:职业体育俱乐部对其投资者、球员、社区、球迷和其他参赛俱乐部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以及公平竞争的比赛秩序所负有的保护和促进的法律义务。
2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特征
2.1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规范性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规范性源于法律义务的规范性。这一方面体现在以行为模式指导俱乐部进行期待的行为,另一方面表现在对与期待行为相悖或不一致的俱乐部现实行为予以法律上的否定性评价,也就是通过追究法律责任的方式纠正和预防俱乐部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
社会责任为职业体育俱乐部设定了一种行为模式,表明社会和法律对俱乐部行为的期待。这里的行为模式,既包括基于法律规范的强制性规定而产生的行为模式,也包括基于法律规范的任意性规定而由当事人之间的合意而产生的行为模式。这些行为模式无论来源如何,一旦产生,就发生实际约束力,俱乐部应该按照其要求,在“应当这样行为或不应当这样行为”的范围内做出合法律性选择。
尽管社会责任是对俱乐部“应当”或“不应当”行为的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能完全得到实现或者说肯定会有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这就涉及对俱乐部做出的违责任行为模式的违法行为能否纠正和如何纠正的问题。纠正的方式,主要是对俱乐部进行事后性惩罚,包括追究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违纪责任。这是保障职业体育俱乐部践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措施。
2.2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多元性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法律义务形式,而是多种法律义务的综合体。这些法律义务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
2.2.1 经济内容的义务和体育内容的义务 这是根据职业俱乐部社会责任内容的利益属性所做的分类。职业体育俱乐部经济内容的义务是指俱乐部进行市场化经营,获得经济利益,给予物力资本和人力资本提供者以合理经济回报的义务。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内容的义务是指俱乐部基于社会公众对体育比赛产品社会价值的期望而对体育特殊性和体育利益加以维护的义务。职业体育俱乐部不同于一般企业,其经营目标中不仅包括经济成功,还包括比赛成功,这是体育文化属性、体育社会属性的内在要求。
2.2.2 积极义务和消极义务 这是根据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内容的行为形态所做的分类。积极义务又称作为义务,是指以俱乐部须为一定行为(作为)为内容的义务。如职业体育俱乐部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保障球员安全、健康、有尊严的从事比赛及相关活动等。消极义务又称不作为义务,是指以俱乐部须不为一定行为(不作为)为内容的义务。如俱乐部不得从事操纵比赛、贿赂裁判等破坏比赛秩序的违法行为等。
2.2.3 对人义务和对世义务 这是根据职业体育俱乐部有无明确的义务对象所做的分类。对人义务是指俱乐部向特定的利益相关者承担法律义务,该利益相关者可以作为权利相对人请求俱乐部履行义务的社会责任类型。对世义务是指没有特定的权利相对人请求俱乐部履行义务,俱乐部仅对不特定的权利人承担消极不作为义务的社会责任类型,此类义务一般涉及体育秩序和公共利益。
2.3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冲突性 职业体育俱乐部承担多种社会责任,既要维护体育比赛秩序,又要对投资者、球员、球迷、社区以及其他俱乐部等利益相关者承担法律义务。俱乐部在践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履行其中一个法律义务,会有可能违反其他法律义务。这种由法律义务性质的不相容导致的相互抵触状况,就是俱乐部社会责任内部结构的冲突性。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冲突性影响了俱乐部承担社会责任的实效性,为协调社会责任内部关系,避免和化解冲突,应该探求妥善解决的方式。本文认为,解决冲突时应坚持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应保障与体育有关的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其次应尊重那些为了达到合法目标(如保证比赛的公平和结果的公正)而制定的体育“内在规则”,再有就是要保证利益相关者对俱乐部的贡献率与俱乐部对该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贡献利益成正比,体现等量投入获得等量收益的公平精神。
3 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
3.1 职业体育俱乐部遵守和维护比赛秩序的法律义务 比赛秩序关乎职业体育联赛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特定或不特定社会主体的物质和精神利益。作为比赛的参加者、比赛商业风险和收益的承担者,职业体育俱乐部在比赛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应该承担与其身份相符合的社会责任。职业体育俱乐部既要诚实信用,实际履行参加比赛的本职义务,不得任意“罢赛”与“退赛”;又必须做到比赛中公平竞争,不得从事“假球”、“黑哨”等操纵比赛的不当行为。
“罢赛”与“退赛”是俱乐部从自利角度出发实施的背信行为。鉴于职业联赛的商业性,该行为不仅有悖体育道德、体育秩序,也会损害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中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因此,对俱乐部的约束不能只限制在单项协会内部的处罚,还应该从国家法层面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加以规范。
操纵比赛也是应该予以制止的不当行为。在职业比赛中,职业俱乐部为了获取与比赛相关的经济利益,违背职业联赛规则,有组织的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支配、控制一场或多场比赛结果的行为是职业体育俱乐部操纵比赛行为。该行为背离了职业体育俱乐部作为市场主体向社会提供质量合格、内容真实的比赛产品的基本职能,不仅破坏了比赛秩序,还会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到职业联赛投资者、消费者的经济利益。甚至于,由于职业联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这种严重亵渎体育精神的行为很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引发群体冲突,动摇社会秩序。禁止操纵比赛是俱乐部不可逾越的底线义务,应该从法律层面进行规制。
3.2 职业体育俱乐部维持竞技实力平衡的法律义务 “体育竞赛不同于表演,自身无法构成对抗,必须有对手的参与,而且彼此水平越接近,对抗越激烈,比赛结果越具有不确定性,对观众的吸引力也越大。体育竞赛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同于其它企业,也有别于文化娱乐企业。”[5]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既竞争又合作,是一种特殊的联营关系。一方面,赢得比赛直接关系俱乐部运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状况的好坏,为增强竞技实力,俱乐部之间围绕高水平球员的培养和引进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另一方面,任何一家俱乐部都不可能单独完成比赛产品的生产过程,这就需要两家以上的俱乐部共同投入生产要素,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合作。合作方为吸引观众和球迷必然要在公平竞争、坚持比赛纯洁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比赛观赏性,这是每家参赛俱乐部获得可持续发展都必需的基本条件,维护和实现这一基本条件关乎参赛俱乐部整体利益,是其应该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而比赛观赏性又不仅仅取决于任何一方的单独强大,还在于竞争对手的势均力敌。比赛都有高底之分,不受约束的自由竞争会在赛场上出现强者愈强,弱者更弱的两极分化倾向,最终使比赛观赏性遭到破坏。可见,职业体育俱乐部之间的竞争行为会导致体育资源过度集中,形成竞技实力的不平衡,这反过来又会降低联赛的观赏性,进而损害各参赛俱乐部的共同利益。因此,俱乐部不能仅仅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相互之间应该承担维持竞技实力平衡的法律义务。
3.3 职业体育俱乐部保护和限制投资者经济权益的法律义务 从企业性质角度,职业体育俱乐部投资者主要有货币与实物提供者、赞助商、广播组织等,他们既可以选择股权投资方式,也可以选择债权投资方式。与其他企业投资者一样,当他们对职业俱乐部投资时,“通常就获得了某些通过法律和规定的执行而被保护的权利” [6]。同时,不同于一般的商事企业,职业体育俱乐部并非以实现投资者经济利益为唯一目标,俱乐部运营过程中还应该尊重比赛成绩、比赛纯洁性等体育目标的独立价值。保障和实现投资者经济权益是职业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条件,维护和贯彻体育目标是职业俱乐部获得广泛支持的社会基础。职业体育俱乐部实践中经常出现忽视投资者经济利益片面追求比赛成绩或脱离体育目标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失当行为,这严重影响到职业体育的健康发展。俱乐部既要践行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依法保障其经济利益;又要承担基于社会公众对体育比赛产品社会价值的期望而维护体育利益的社会责任,在必要时对投资者经济权益予以一定限制。
3.4 职业体育俱乐部尊重和保障运动员劳动权利的法律义务 职业体育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间的基本法律关系是劳动合同关系。其中,运动员向俱乐部让渡了自身所有的运动技能这一特殊形态劳动力商品的使用权,俱乐部则回报运动员以相应的劳动报酬。运动技能的本质属性是人力资本,它是俱乐部产品的核心“卖点”。“骄人的运动成绩的取得,精彩的体育赛事的表演,无论其间历经多少道程序的“打磨”,最终凭借的却只能是运动技能的发挥和展示。” [7]从这个意义上,运动技能是俱乐部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拥有这一人力资本的运动员在俱乐部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劳动雇佣资本”而成为股东的可能性。但事实上,由于自然规律的制约,运动员拥有的运动技能难以持久保持巅峰,个体运动技能的短暂性无法满足俱乐部永续经营的需求,现实可行的制度安排只能是“资本雇佣劳动”。因此,贯彻职业俱乐部对运动员的义务“不是通过在某些措施上将企业经营者看作其雇员的受托人的方式而实现的。它是部分地通过赋予劳动者特定的、商事公司及其经营者有义务尊重的法定权利,部分地通过鼓励劳动者组织起来以便和按照某种对等的条件同经营者谈判的方式而实现的” [8]。作为劳动者,运动员拥有的这些法定权利和谈判达成的约定权利是一组“兼容社会权属性与自由权属性的权利类型” [9],统称劳动权。依法尊重和保障运动员的劳动权,使其自由、自愿的获得与自身贡献相对价的劳动收入,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其安全、健康、有尊严的从事比赛及相关活动,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3.5 职业体育俱乐部服务社区的法律义务 俱乐部影响范围可能具有全球性,但其活动的主要地点和中心区域在主场城市(社区)。主场城市(社区)给俱乐部提供了最大可能的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俱乐部的规模和发展机会。职业体育俱乐部对主场城市(社区)具有较多正外部性。如提升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所在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为居民免费提供休闲娱乐性新闻事件以及“作为一件非常有效的教化与沟通工具,以改善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 [10]等。当然,俱乐部也会对城市和社区带来一些负外部性影响,如给比赛地带来交通、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造成干扰和破坏等。尽管如此,“无论如何,城市在上述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的诱惑驱动下,纷纷加入到了争夺职业俱乐部的斗争中。”[10]为鼓励职业体育俱乐部实施正外部,代表城市和社区利益的市政当局往往以提供津贴、补贴、基础设施、体育场馆等形式为其提供必要的资助;而接受了这种资助的职业俱乐部也就有义务为城市和社区提供正外部性的对待给付。
3.6 职业体育俱乐部维护球迷合法权益的法律义务 球迷,即体育爱好者,忠实的体育观众。职业体育中,球迷是俱乐部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群体。球迷不仅为俱乐部比赛创造赛场氛围,还通过门票、商品销售等形式为俱乐部直接或间接带来重要的收入。俱乐部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球迷消费者为其做出巨大贡献的互助社(mutuals)。[11]并且,与一般消费者相区别,“除了物质投资外,球迷还进行了巨大的感情投资,而且这种感情往往难以替代。”“职业体育历经百年,球迷对某个俱乐部的偏好可能历经几代,欧洲许多球迷从年少时就追随其父辈往球场为球队助威,其对球队的感情也是一种专用性投资,难以轻易转移…”[12]对俱乐部形成“品牌忠诚”的球迷已超越一般消费者而成为影响甚至参与俱乐部决策和管理的支持者(supporters)。球迷的忠诚和支持是职业体育俱乐部成功与否的关键,俱乐部应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既要保护球迷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要尊重球迷作为支持者的正当权益。
4 结 语
职业体育俱乐部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竞技体育自身演进的产物,不同于一般企业,职业体育俱乐部既要实现基本的经济目标,又要追求特定的体育目标。确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在统一是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基本职能。为此,职业体育俱乐部应该践行社会责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妥善处理与投资者、球员、社区、球迷以及其他参赛俱乐部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并积极维护公平竞争的比赛秩序。我国在发展职业体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发挥职业体育俱乐部增进社会利益的功能,保障和促进职业体育俱乐部社会责任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鲍明晓.中国职业体育述评[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31.
[2] 沈艺峰,沈洪涛.公司社会责任与相关利益者理论的全面结合[J].中国经济问题,2003(2):61.
[3] 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57.
[4] 冯果,辛易龙.公用企业社会责任论纲——基于法学的维度[J].社会科学,2010(2):70-78.
[5] 张林.现代职业体育俱乐部的本质与特征[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3).
[6] 郑振龙,林海.法律和投资者保护:国际比较[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7(227):29-33.
[7] 于善旭,闫成栋.体育市场中运动技能的法律保护[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1)7.
[8] Dodd. Whom Are Corporate Managers Trustees? [J]. Harvard Law Review, 1932(54):1145-1153.
[9] 徐颖.劳动权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劳动,2004(1):28-30.
[10] 裴洋.反垄断法视野下的体育产业[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345,347.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俗话说“民无德不立”,再加上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格外重视“德”,因此,学校应紧跟时代步伐,全方位加强德育建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党给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我国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受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的影响,我国与其他的国家在经济、文化与政治上的联系交流日益密切。因此,要重视人才的培养,高中生必须具备过硬的英语知识储备,也要有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素质。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是不可或缺的一门语言,德育教育必须渗透到英语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这是我国德育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
随着英语课程和教育的不断革新,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其情操;也能够营造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从整体上来说,德育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一)创建情境教学
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及情感结构,循序渐进地展开德育教育。前提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教学实际,有效激发他们对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融入多种教学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巨大潜能。
比如:在课堂中营造教学情境。规范学生的日常用语,要礼貌用语,把“It’s doesn’t matter, it’s nothing”常挂在嘴边,在别人给予自己帮助时要及时道谢,“Thank you very much.”也可在语境模拟中渗透德育教育,在与同学交流时可以有意无意地多夸赞对方,“you are so smart, you are a good man.”教师也可讲授一个话题,比如:“what’s friendship to you”,学生可以用英文来阐述何为友谊,“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prosperity makes friends,friend like the sun in cold winter.”等。
(二)利用多媒体直观地渗透德育教育
科技在进步,现代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发达,这为英语教学的展开提供了更多机会与条件,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等结合于一体,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被思想品德教育所感染,这样不仅能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爱学习、能学习,更重要的是能使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教育意义的外国影片,或让学生在ppt中感受外国节日,采用提问的方式让他们讲述自己喜欢的外国节日和影片,如:“What kind of American TV series do you like best?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reign festival?”展示與节日相关的图片,让他们猜是哪个节日,在这个节日应该做什么事,如:“What should you do at Christmas?”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到西方节日的内涵。
(三)在课堂外也要注重德育渗透
谚语或习语有许多都是非常有教育意义的,也有一定的德育观念。比如:power is knowledge,知识就是力量;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Better late than never,做了总比不做好。这些名言警句,都可以警示学生,让他们明白,只要肯努力、实践,结果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
英语教师也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也可以让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比如:“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your parents?”这一实践活动,教师可安排学生去调查“What are parents’ favorite foods? When are parents’ birthdays? What did you do for your parents?”等,通过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父母平时的辛苦,也更能感受到自己该怎么做才能回报父母的辛劳,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给予父母关心,在家里多帮助父母做家务,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这样便在无形之中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也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关爱父母。
国家制定的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是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标准”的制定无疑是系统、科学、合情合理的。但其中也有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就是谁来对教师施行“标准”?施行者要不要履行“标准”如何监督?还有。“标准”主要是针对教师层次的,我姑且把它看成是规定了教师履行的“义务”,所谓有义务,必定也有相应的权利,否则不合常理。那么,教师能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吗?如果仅向教师“推销”义务,而不给予相应的权利回报,想来没有哪个“顾客”会买账的。
“标准”的具体内容一目了然,在《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条款中有部分涉及,其中的不少条款教师早已知晓,但为什么许多教师仍然没有按其执行呢?主要问题不在于教师,而在于相关的教育体制与监督机制甚至社会体制还有待于完善,至少我们的评价机制仍然不够健全,起不到激励教师工作与成长的作用,反而使不少教师消极怠教、心游业外。如果教育上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激发不了,此“标准”一出,只能增添一纸空文,而收不到规范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成效。
事实上,对教师的规范与完善机制已然不少,只是看不见、摸不着罢了。比如社会及民众对教师的认识观与期望值,认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这些标准无形中构筑起对教师舆论监督的文化氛围。教师在社会上“如履薄冰”,生怕触及师德问题,无形的标准俨然内化成教师对自我的监督与定位。实际上,仍有不少教师迷失了方向。其中存在诸多原因,教师成长的制度环境应当是重要的方面。如今“标准”出台,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尴尬的现状,还会有许多教师无所适从,或不屑遵从,因为它并没有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没有从教师职业幸福的层面衡量,反而平添了一些新的矛盾。
为什么无论是无形的“标准”,还是明文“标准”,往往都不能从实际上激励与规范教师的工作与成长呢?是标准出了问题吗?当然不是。而是评价机制没有紧随“标准”的脚步。那么如何完善评价机制呢?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尝试:第一,取消校长负责制,采取民主集中制。因为由某人或某个班子裁定,无疑仍是“人治”,难免有失公允,假如校长一人说了算,还要“标准“何用?第二,规范以学评教机制。产品好坏与否,得客户说了算,所以教师是否“达标”,主要得引导学生和家长评价。第三,奖罚分明,优胜劣汰。这是激励教师进步与成长的有效方法,如能科学实施,合理利用,定会收到积极成效。
因此,我认为,出台“标准”理应是好事,让广大教师有了方向感,但如何让教师拥有动力、充满信心地循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前进,还应营造适宜的教育环境,出台较科学的评价机制,一定要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操作,否则教师只能“望‘标准’兴叹”。能让教师获得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感的“标准”将是公认的科学标准。我们将在“标准”之外期待合理的评价机制。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几点建议 张阿龙
幼儿园、小学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是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教育教学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在欣喜之余,我们不难看到,它还不是十分完善。为此,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如何改进。下面,我以《中学教师专业标准》为例,谈谈我的想法。
一、标准的目标
该标准中主要强调了两点: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我认为这不够全面,在该标准中的基本理念部分已经提出了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可见,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以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在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不能因为标准是教师专业标准而缺乏对学生的关注。目标具有导向性的作用,如果目标或者方向偏颇、失当,那么很容易出现实施过程中的浅尝辄止。我们不妨加上一点,就是促进中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标准的内容
我们的标准主要由四大理念和三大基本内容构成,系统地勾勒出了未来教师的专业形象,明确了未来教师的专业追求和取向,但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它比较宏观、模糊、笼统,可能对于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教龄教师的评价与考核存在一定难度。通过我们这个标准,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全局性、统一性、综合性,而缺乏针对性。参考国外教师专业标准,我们应该进一步细化标准的类别和层次。比如美国的教师专业标准有30多套,其中22套已经成文。他们的专业标准非常详细,充分兼顾了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澳大利亚的教师专业标准规定了教师教学专业技能达到的层级水平,为教师的自身规划和自我评价提供了依据。
三、标准的语言
作为国家的教师专业标准应该严密而系统,用词必须精练扼要,而在审视此套标准的过程中,我还是发现些许问题。
(一)产生歧义比如“学习先进中学教育理论”这一句,此句想表达的意思是要学习先进的中学教育方面的理论,但不仔细考量,很容易理解为学习先进中学的教育理论。
(二)用词不当比如“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一句,尊重一般是对人而言,而对于规律我们不仅要尊重,而且要按规律办事,所以改为“遵循”较好。
(三)笼统烦琐比如“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这一句,这与一些中小学校的学风何其相似,但出现在专业标准中却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学习什么内容是否有必要交代一下?再比如“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这确实体现了发展中的螺旋上升规律,但出现在专业标准中却显烦琐,不如改为“坚持不断实践与反思”。
(四)标点失当比如“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这一句,渗透应用并不是一个词组,或渗透或应用。所以应该在两词之间加个顿号,意思就出来了。
我国的出台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这里我只是提出一己之见,期望我们的“标准”能够给教师专业化带来更多的契机。
教师标准,定位需要更明晰 张德仁
教师专业标准作为一种从业规范,我认为,首先应定位它的目标标准,因为我们的教育是有目标的,而且这个目标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其次才是过程标准。目标标准应该明确,这是全体教师坚定不移的追求:过程标准应该是宽泛的,这样有利于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结合具体实际,充分发挥地域、经济、社会及学校教师等教育资源的优势,使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教育发展的内驱力。
就教师专业标准而言,它提出“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
习“的目标,这是科学完善的。其又提到该准则“是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使人想到是不是帽子扣得有些太大了?教师职业有其准入的目标方法和标准,培训和考核应结合实际各有侧重。在社会发展如此迅速、地区发展还不是很平衡的中国,如果想找到一种一劳永逸或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我想这无异于自欺欺人。
文中强调”生本”。我想,这应该从考核上强调。其实,于教育发展而言,还是要“师本”。因为,没有好的老师引导,就不能更大限度、更大范围地发展学生的能力,这是最基本的常识。没有教师的高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只能是一个想象而已。所以,既然是教师从业标准。就应该把它从课程标准和学生评价标准中区分开来,分别对待。要明确它们的目标、方法以及作用,使它们互相衔接,成为一个整体,形成促进教育发展的合力。就如我们教师给学生上课一样。目标要明确,过程要留有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的余地。切入点越是细小,形成的效果越是深远。这就又重新回到了刚才提的因各种差异而允许有目标层次的差异,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不同。依据目标,制定相应的前瞻性、发展性评价标准,这应该是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有效的准则。
总之,标准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希望与要求。要把国家的这种需要同具体操作结合起来,需要科学缜密地制定目标,需要科学有效地实施,更需要连续不断的目标跟进,不断在更高目标的指引下科学向前。适应时代、地区以及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使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教师专业标准可增设等级制 刘进春
制定教师专业标准,能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改善教师资源配置,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能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从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如今,我国新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不能只是单纯追求一致的标准尺度,而要考虑教师专业标准的普遍性与教师个人素质、地区教育状况的差异性的辩证统一。因此。教师专业标准可增设等级制。
制定的教师专业标准,一方面。内容要详细,层次要清晰:另一方面,要有较强的操作性与适用性,要考虑教师、学校与地区的差异等情况,能真正适合各个地方学生的成长需求。我们要充分考虑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差异、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差异、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差异。只有在充分考虑上述差异的基础上,才能使标准具有更强的适用性。也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推进学校教育的均衡发展。
如今公布的“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有四个,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该理念先进。要求明确,导向鲜明;而基本内容和实施建议部分概括性过强,表述不够明确,在具体操作上会有一些困难,如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阐释过于细致,可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的行为上,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的等级。等级规定要具有实践意义,其规定要简约、明确,突出重点。当然,也不能把评定等级的标准定得过细。
制定合理的“教师专业标准”,会有利于教师时时对照自己的教育教学言行,是否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达到了哪一级标准,从而正确地认清自我,逐步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如新教师对照专业标准。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就会学习身边的优秀教师,在对照借鉴中不断完善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发展自己,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高自己,在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的过程中武装自己。如果有不同的标准等级,教师就可以在等级的上升中增强自信心,汲取不断前进的力量。在此,笔者建议把“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内容与要求加入“教师标准”,充实不同等级的内容,使之更有可操作性,更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增设教师专业标准的等级体系,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各个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划分等级的教师专业标准,能明确教师专业素质要求,更好地健全教师管理制度,会促进我国教师专业水平的逐步提高。
提升师德水平要以“师”为本 范肖朋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把“师德为先”当做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在基本内容中还对师德的行为作出了具体的规范,例如”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等。“师德”在专业标准中成了一个重要的关键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基本代表了我国传统的师德观念,教师这一职业历来都要求德才兼备。尊师重教这一良好的社会氛围。正是由于古往今来无数“春蚕……“蜡烛”默默地奉献所营造出来的。然而在今天,像“绿领巾””补习班”“红校服”等教育中出现的诸多不和谐的现象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道德的标准,这都让一个个本来不是话题的话题最终于又成为了话题。
“师德”成为关键词的原因。从大的方面来看,是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在这个过程中,过于追求效率与功利,让师德落在了后面。现在重提师德,无疑是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的。然而在实际操作层面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在培训中使教师适应新标准中提出的师德要求,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如何评价师德就是一件难事。所谓“修台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老师们干的是良心活,大多数老师对师德都是高度遵守与自觉追求的,但也不乏有害群之马。但是,谁有资格作出评价,用什么方法作出客观的评价是需要探索的。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评价师德的过程中简单粗暴,唯领导的好恶是从,说你好你就好,说你不好你就不好。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很难让师德水平真正得到提升。要想真正提升师德水平,就要从改革评价方式上入手,把评价权下放到老师自己手中和学生手中,通过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让学生、家长、同事和自己都参与评价,真正做到客观公正,让老师在评价中得到反思,在反思中实践,从而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
新的教师专业标准的提出,对于广大普通教师来说,必然意味着新的认识高度与更清晰的行为目标,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开展培训,组织教师学习。在师德的宣传与学习中,我们也得更新观念,创新做法。在传统的师德教育中,往往过多宣讲“安贫……“奉献”,一说起师德,一定要讲教师带病工作啦。顾学生不顾家啦,甚至还有离开高烧的孩子而上课的典型,不能说这不是师德。但这样的师德过于工具化、枯燥化。让人望而生畏,不是我们理想中的师德。事实上,高尚的师德并不仅仅存在于悲剧性的“春蚕”“蜡烛”形象之中,教育事业也不仅仅是只成就被教育者的事业。也可以是教育者自我成就的事业:教育者在奉献,也在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在照亮别人,也在照亮自己;能温暖别人。也能温暖自己。这样的师德才是真实的、阳光的,具有吸引力的。
开展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活动,对于提高人的道德修养、规范人的行为、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把感恩教育活动作为师德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把这一活动抓出效果,抓出特色,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快速发展。
我校特成立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以校领导为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具体由少先队负责全校活动的指导、落实、考核工作。学校把感恩教育活动与教师师德建设紧密联系,在教师中广泛开展感恩家人、感恩同事、感恩学校、感恩社会教育,引导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高尚和为人师表的光荣,引导教师从细节做起,提升自我道德水平。
开展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与实施途径
(一、)感恩教育的具体内容
开展感恩教育从内容上看应包括学会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几个方面。从对象上看,我们要感恩的是自己周围的人,那些帮助过我们,关心我们,鼓励过我们的人,这里包含我们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恩,对其他亲人的感恩,对同学老师和朋友的感恩,对国家与社会的感恩,对大自然的感恩等。
(二、)感恩教育的实施途径
1、我校首先在教师中开展感恩系列活动:
改善教育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爱心的值得感恩的世界。长期以来在学校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盲点,即缺少对教育对象的理解和基于理解、平等、宽容之上的对话。师生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那是一种“管理与服从”、“权威与听从”的关系,是“以上对下”、“以强对弱”的关系,这种关系常常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教训”、“告诫”甚至是“塑造”。处在这样的人际关系之中,学生的心灵是封闭的、压抑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受到了阻碍,学生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施恩之心当然难以养成。所以,只有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关系,使精神相遇的对话关系成为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一种积极的生存方式和生存形态,才能让学生在一种自由、变化、动态的对话关系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感恩教育的开展也才有教育环境基础。
《市中小学生及幼儿良好习惯养成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各中小学深入研究、努力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整体而言,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机制不健全、措施方法不得力、各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为深入推进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质量有效提升,现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认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第四章第八条,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提出的总体要求是:“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我们的基础教育应该带给学生什么,这四句话道出了真谛,指明了方向,而其中良好习惯的培养又是根本的目标和归宿,因为它是学习、健体及做人做事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良好习惯作支撑,一切都是空谈。从这个意义上讲,良好习惯养成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具有根本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工作。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负责,要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从良好习惯抓起,这是一个有思想的负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的。从小处来讲,抓良好习惯和良好品行,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一味靠题海战和死拼硬擂来强迫学生学习和成绩提高是徒劳无益的,这是一个明智的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和校长应该清楚的。
实施习惯养成教育也正是从教育规律出发,确立的德育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教育内容,各校对此务必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确实贯彻落实,决不可偏废。为此对学校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提出十项要求,即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总体思路、做好工作计划、细化活动内容、突出教育重点、开展课题研究、完善规章制度、营造文化氛围、注重阶段小结、保证教育效果。各校校长要围绕上述要求,切实担负责任,亲自研究部署,定期督促检查,做到一月召开一次专题会议,一学期进行一次总结评估,确保十项要求落实到位。市教育局将对照十项要求对各校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其结果作为教育质量评价中德育工作评价的重要方面,并实行一票否决,养成教育工作不到位的取消一切质量评价表彰奖励。
二、进一步明确习惯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
目前,各校均提出了习惯养成的基本目标和具体内容,存在的突出问题是部分学校提出了数十条甚至上百条习惯养成的具体内容和条款,貌似全面科学,实则是不假思索的罗列和堆砌,研究不深,取舍不当,显得繁杂和累赘。各校应从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认识规律出发,遵照循序渐进和阶梯式训练的原则,分学年学段提出习惯养成的目标和内容。目标要适中,达到度相对较低,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基本能够实现;内容要具体、精要、简洁,最好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学生易记易诵。
各校要对上述十个良好学习习惯和十个良好行为习惯认真研究,合理选用,拟订出最精当的、最有效的、最管用的、最符合实际的、最易让学生接受的具有校本特色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三、进一步明确习惯养成教育的主要措施及方法。
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不能一味说教和灌输,也不能总是提醒或批评,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科学地加以训练和培养,必须完善各项制度、形成良好机制认真落实和实施,否则就是盲目和随意的。根据我市目前德育工作实际,我们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要求:
一是将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月制度。目前各校正在深入开展“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研究”的省级课题实验,大力实施德育主题活动,因此,各校要统筹德育主题活动和习惯养成教育两个重点,协调一致抓落实。习惯养成教育和德育活动课程不是途径上的交叉,不是内容上的重复,而是途径和内容的统一。德育主题活动构建了从小学到高中我市德育工作的一个大的框架,是属于形式范畴的;习惯养成教育是众多德育内容中的一项,是用来填充德育活动课程体系的,是属于内容范畴的。为此我们要把习惯养成教育与德育主题活动有机结合,实行“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月制度,以活动来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各校“一月一个好习惯”主题活动安排一定要认真,全学期有总体计划,每个月形成书面实施方案,切实做到活动主题鲜明、活动内容具体、活动形式丰富、活动要求明确、活动效果明显。各校要把每月的活动主题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让活动有氛围,让学生有感应。
二是将习惯养成教育与评价矫正相结合,实行学生不良习惯矫正“周周清”制度。习惯养成教育离不开正面教育,离不开活动引导,也离不开评价、矫正和惩戒。各校要围绕养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建立学生养成教育台账和评价手册,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多种形式找准学生得失,以周为单位及时展开矫正,从而切实增强养成教育的过程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评价形式,可尝试建立学生习惯养成卡,通过习惯养成达标活动获得养成教育银卡、金卡和钻石卡,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要在评价中发挥家长的作用,赢得家长的支持,让不良习惯矫正“周周清”落实在家庭,体现在社会,真正使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不让学校教育的成果被家庭社会所淹没。要将习惯养成评价与学校开展的星级学生评价、各类优秀学生表彰相结合,将习惯养成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范畴。
一、紧抓课堂阅读教学,润物细无声
要把德育有机地寓于语文教学之中,一般地说,绝不能靠随心所欲,临堂发挥,就语文本身的性质来说,它具有知识的具体性和艺术的间接性,其中又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性,这是文、道统一的表现。在这点上,任何时代、任何优秀作家的作品无不把这两面紧紧结合在一起。因此,要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就必须在备课上下工夫,在教材中挖掘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只要有心,我们就可以结合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二、巧用作文、随笔等加强德育渗透
作文、随笔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在随笔和作文当中尽情倾吐自己的心声,挥洒自己的才情,我们教师则可通过评改学生的习作,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教师教学生如何写作文本身,而在于学生写作文之前以及作文批改讲评时的积极引导。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注意:
1.帮助学生学会把握自我,把自己写成一个站立的“人”字
要真正学会写作文就要学会做人,“做人”与“作文”应有机结合,做到“以作文促做人,以做人促作文”。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好作文和练笔的内容,发现所写的内容积极、健康,反映个人的追求和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的好文章要及时推荐朗读,如果看到了学生自卑的心理,就应加以疏导,确立他的正确人生观。
2.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自我调节
“文学即人学”“文品即人品”,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作品,无一例外地都是作者的人生体验、情趣、胸襟、道德情操乃至人生理想的反映。学生最喜欢把他们在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写出来,这样我们语文教师就能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解决这些困惑。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意识;培养;新型教学观
童心无邪,童言无忌。好奇、好动是小学生可贵的天性,是施教者走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最佳切入点。每一次质疑、获释的过程,就是小学生情感认知、德育体验的过程。所以,尊重小学生本来的心理和个性,营造民主、和谐的情境氛围,顺着兴趣去激发兴趣、延伸兴趣,科学地培养他们的德育创新意识,既是新课标“三维”目标的要求,也是小学新型语文教学观的体现。
一、尊重学生,激发德育创新情绪
师生之间平等友好的交往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平时,教师要真正和学生交朋友,想学生之所想、说学生之所说,成为孩子们的好朋友。时时合作,处处互动,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努力将自己的心理调适到孩子们的最爱,以德育德,将激情和微笑、趣味和爱心带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德育创新情绪,使他们走进创新天地。
二、巧设情境,激发德育创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和小学生的兴趣特点,精心设计导语,如用讲故事、听歌曲、猜谜语或出示实物、运用录像、多媒体等方式,把学生带入新鲜活泼、富有情趣的情景之中,很自然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合作互助,培养德育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男女合作”“优差合作”“师生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促、互补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发展,在交流中竞争,发挥他们的创新潜能,体现他们的集体智慧,共享成功的快乐。“捆绑式”评价促成德育,创新思维在共享中得到最大化发展。
四、平中见奇,感受德育创新魅力
生活是平凡的,又是多彩的。在教学中,引导小学生善思、善问,平中见奇:一片绿叶,一滴露珠,一图胜千言,自有微妙之处;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字值千金,自有魅力所在。
五、构建故事,发展德育创新能力
关键词:德育教学 生动性 生命力
德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可能体现出富于创造性的形象表达,使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互相融合、有机统一,以使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发展形象思维,落实素质
教育。
一、生动性的具体体现
这里的生动是指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案例教学为主,在讲授指导、师生互动中,针对理论内容采取生动形象的方法施教,使内容更有立体感,给学生印象更深。这种生动形象不全是指电化教学、信息技术、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所涵盖的内容,而是针对具体内容在指导中、在分析中、在交流讨论中,甚至练习中,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德育教育内容,化枯燥为形象,变抽象为简单,力争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使学生理解向深度、广度扩展,印象更深刻。
二、生动性的内涵
什么是生动形象呢?不妨举例说明。关于封建社会阶级概念,学生不易理解,不易讲清楚,但如果引用学生学过的古文诗句来说明,就既明了又生动了。
其一,宋朝张俞的《蚕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其二,宋朝李绅的《悯农》:“春种一颗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三,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浅白通俗的诗句,不必过多解释,也让人明白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它比许多理论、例题更容易理解阶级对立。从诗的意象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到为什么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而体会到压迫剥削制度,消灭贫富分化是多么重要。
这就是生动,有些德育内容离开了生动形象,其效果必然要受影响。另一个例子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知荣辱有道德”一节,关于个性品质,关于谦虚与骄傲等内容,如果换个角度与说法,其效果会有不同。成熟的谷穗总是低下头去,而干瘪无实的穗子常扬着头,给人鲜明印象。流水也一样,越是小溪水,就越是哗哗响个不停,却至中途消失,而大江大河则以其深厚丰富而悄然流入大海,这些触手可及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德育课教学完全可以做到生动形象、简洁明了,意味深长又给人启发。特别对于与学生成长相关的章节,更要生动形象。
三、生动性的益处
第一,生动形象有助于引发兴趣,调动开发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挖掘大脑潜力,最大限度地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夸美钮斯说:“高级事物可以由初级去代表,不在眼前的由在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由看得见的去代表。”教师注重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生动形象,教学中充分利用,挖掘、比较、展示,可使教学锦上添花。也可以通过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的形象生动予以补充,使德育课教学形象可感、栩栩如生,最终德育目标与教学指导相得益彰,课堂教学血肉丰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第二,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德育教学思想性的功能,有利于审美要素的挖掘,对学生区分真善美假恶丑起着导向作用,对学生陶冶情操、明辨是非、净化心灵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既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又可深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这里既有循循善诱,又含潜移默化,既含蓄蕴藉又豁然开朗,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又使学生结合实际有深切感悟,可说一石三鸟,举一反三。
第三,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益处还在于对课堂辩论的影响。它使语言不再是割裂、呆板的知识点,而变成了具体可感的慢镜头、活影像,它使内容思想不再单纯直露,而趋向了丰富,促进了创造思维的发展,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中职学校生动形象的德育课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职业道德还是法制教育,都可尝试运用。
风格不必划一,方法不必相同,形式力求多样,内容尽可能全面,要有深度、有力度地紧紧围绕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在传授知识、培养习惯基础上追求生动形象,特别是德育语言术语的形象,以符合审美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