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3 16:53: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风险评价的定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内部审计; 风险管理; 角色定位
自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许多大型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开始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评估与监督,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安全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纵观近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可发现,两者之间互相融合,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二者互动交融关系形成的现实背景
当今世界,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变得广泛而复杂。企业必须谨慎地识别各种潜在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并在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执行、评估与监督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工,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效率。而在整个风险管理过程中又必然涉及多个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这就需要一个超然、独立的组织机构予以保障。内部审计部门在企业中的超然地位以及独立评估和监督的特殊职能,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企业风险管理必然要将内部审计纳入自身体系。
随着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增加,风险管理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由此,内部审计也借机及时进行了自身的重新定位,改变了过去只是作为企业财务监督者的定位,将自身的目标确定为向企业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评估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这样,企业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两者各自不同的发展路线逐渐接近并找到了交点。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互动关系
(一)内部审计定义中包含有风险管理的内容
内部审计从产生到现在已经历了几个世纪,每个时期内部审计的概念都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国际上,内部审计已有7次定义,至今仍在不断变化,内部审计定义的发展在内部审计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风险管理改变着内部审计的定义,也就同时改变了内部审计的职能和在企业中的价值。1993年版《标准》的序言中对内部审计的表述是:在一个企业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企业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而2001年版对内部审计是如下表述的:内部审计是采用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及监督过程进行评价进而提高它们的效率,帮助机构实现目标。这个定义与1993年的定义相比较最明显的变化在于将内部审计的范围延伸到风险管理,比旧定义中提及的控制及经营活动要更为广泛和深入。只有在风险管理框架中实施的内部审计才能称之为风险管理审计。显然,将“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工作领域,是内部审计的新发展,扩大了内部审计的领域,拓展了内部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对内部审计的重新定位,修订内部审计准则,重整内部审计流程,提高审计服务质量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风险管理赋予了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新的地位和作用
为了在企业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和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总是在不断寻找新的对企业十分重要的领域。风险的广泛存在,使企业经理人员对风险空前重视,为内部审计发展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介入,将会使内部审计在企业中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并将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推向一个新高度。正因如此,内部审计师的职业组织――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才不遗余力地倡导内部审计师进军这一领域,把风险管理作为内部审计的重要领域直接写入了内部审计的定义。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目标上的一致性
风险管理的定义指出:“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风险管理就是通过对面临的各种风险的认识、估测、评价,准确把握各种不确定性,采取恰当的内部方法,以便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安全保障,将损失降至最低水平。风险管理通过测试、评价和控制风险因素来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直接服务于实现企业目标。
而在内部审计新定义中,已明确指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营效率。IIA在2001年修订的《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中,对“增加价值”一词作了如下解释:“机构的设立,是为了其所有者、其他利益方、顾客和客户创造价值和谋取利益……内部审计是在收集资料、认识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中,对经营与改良时机产生了深刻的见解,这些见解可能会对机构带来诸多利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可以咨询、建议、书面报告或通过其他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所有这些得传达给相应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这一解释,增加价值的目标应由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来共同完成,而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的职能部门之一,也应该努力增加企业的价值;同时,内部审计部门经过收集资料、识别并评价风险的过程之后,对企业管理层及其他职能部门的见解更为深刻,而且这些见解是富有价值的,而企业管理者采纳、利用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后,一方面可以借此消除各种减值因素,包括风险因素、控制漏洞、治理缺陷等;另一方面可以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应用于经营管理活动,从而达到使企业增值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在其目标上是相一致的。
上述种种使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联动发展的紧密关系。众多企业在制定本企业风险管理方案时,将内部审计列为风险管理的一道重要防线,由内部审计对整个风险管理流程进行评估和监控;有的企业还特意安排内部审计直接参与风险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全过程,以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突出作用。与此同时,内部审计也将风险管理作为“为组织增加价值”的重要手段。
四、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的“职能和责任”章节,阐明各管理层在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责,并指出组织里的每个人对全面风险管理都有责任。首席执行官承担最终责任,其他管理人员支持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促使组织在风险容量内经营,并在各自负责的领域里负责将风险降低到相应的风险容忍度内。首席风险官、首席财务官、内部审计及其他人员通常承担关键的支持性责任。组织的其他人员负责按照制定的指令和协议执行全面风险管理。这明确表明,内部审计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建立并没有基本责任,这是高级管理层的责任。内部审计人员的重要角色是,帮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监督、检查、评估、报告、建议全面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IIA2001年颁布的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其实务公告――“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指出,风险管理是管理人员的关键职责,内部审计人员应该通过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来协助管理人员和审计委员会的工作。管理层和委员会负责机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以咨询顾问身份开展工作的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协助机构确定、评价并实施针对风险的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
在充分考虑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规、报告的观点,可以看出:对整个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所有者、利益相关人、监管机构和普通公众负责的是企业管理层,内部审计人员应立足于协助、帮助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履行风险管理的职责,主要职责是对整个风险管理过程进行评价,认定并评价管理的充分性与有效性,向管理层和审计委员会报告情况并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以此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首要的角色是监督者,包括对风险管理流程的评估和保证服务、对风险评估准确性的保证服务、对关键风险报告的评估和对关键风险管理的评估。按IIA的标准,内部审计的服务种类可以划分为保证服务和咨询服务,前者是一种独立评价的活动,后者是提供建议及咨询的活动。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本质特征并不发生改变,因而它可以担任的角色也是基于这两种服务衍生而来的。除了作为监督者所提供的保证服务外,内部审计还可提供咨询服务,包括促进对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指导和协调风险管理活动、加强对风险的报告、保持和发展风险管理框架、支持建立风险管理、参与制定风险管理战略等。与此相适应,内部审计承担了咨询者、协调者、建议者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刘德运.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6):25.
关键词:内部审计;企业风险框架
一、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介绍
1 企业风险管理的定义。2003年7月美国COSO(全美反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发起组织)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征求意见稿中对其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4"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参与的,应用于企业战略制定和企业内部各个层次和部门的,用于识别可能对企业造成潜在影响的事项并在其风险偏好范围内管理风险的,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这是一个广义的风险管理定义,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组织、行业和部门。
2 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内容。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关于风险以及风险管理的定义,也缺乏一个概述风险管理运作程序的全面框架,这使得董事会成员和管理层之间进行风险交流变得异常困难。在这背景下,制定框架有着强烈的驱动力。为了顺应企业的呼声和要求,2003年7月美国COSO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讨论稿。讨论稿描述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包括四类目标: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性目标。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二、以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们的职责。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是有财务审计到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并重。
现在国内外的审计都推行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模式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师需要实施审计程序,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依据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水平确定并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以便把检查风险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低水平。
站在企业立场的内部审计师更多的把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扩大为企业或组织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不能实现其目标的各种风险,所以内部审计领域的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经营风险为依据确定审计项目,以企业进行的所有降低风险的活动为测试重点,评价风险降低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恰当的降低风险的建议的一种审计方法。
三、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审计即是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企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包括要素,其中监控又分为持续监控与个别评价。持续监控的对象是除监控外的七大要素,持续监控的主体是各直接进行风险管理的业务部门。个别评价的对象是除监控外的七大要素和持续监控。个别评价的主题是内部审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并且应该以内部审计部门为主,因为业务部门主要负责持续监控,长时间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容易产生偏差,由内部审计部门介入,能有效地纠正这种偏差。作为个别评价的内部审计是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部分,评价除自身以外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全部内容。
四、内部审计中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应用
在企业风险管理体系中,内部审计是对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本文试图建立一个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以方便地指导内部审计对风险管理体系的评价工作,加强全企业范围内对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1 评价的目的。内部审计对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的目的在于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更好地控制风险、增加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评价过程中内审人员与各部门的沟通以及评价后相应改进措施比评价本身更为重要。
2 评价的内容。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评价可分为总体和业务两个层面进行,评价的内容就是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中的八要素。
3 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方法有很多,有很多不同的评价方法和工具,包括一览表、问券以及流程图技术等。这里介绍2种模式。(1)风险管理自评。风险管理自评的方法就是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部门管理人员组成一个小组,对本部门风险管理的恰当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估提出审计报告,由管理者实施。对于内部审计而言,风险管理自评可以让管理部门了解到对风险管理的责任,同时还可以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审计时间。(2)风险管理矩阵法。风险管理矩阵法是审计人员根据企业经常目标、风险与控制之间的联系,为确保审计建议能针对重要的风险而建立的一张工作表。
该表包含了下列信息:明确企业的经营目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的初步了解,根据初步了解的情况识别风险因素,衡量风险的重要程度,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审计人员的评价和结论。
内部审计人员通常在测试的最后阶段来做这个矩阵,其优点是清楚地反映出对每一目标的测试和评价,有助于关注重要风险。
4 评价的报告。评价报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项评价报告,一类是总体评价报告。
【关键词】风险传播 危机传播 区别 联系
自从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从国外引入我国以来,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相关研究在国内传播学界逐渐盛行,然而从目前的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国内传播学界在实际研究中存在把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两者等同或完全割裂的误区。本文主要从定义、范畴、时态、研究的学科视角来深入分析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区别与联系。
一、风险传播与危机传播的区别
1、从定义上看,风险传播的本质是对风险信息的传递与交流,而危机传播的本质则是对危机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其中学术界关于风险传播(Risk Co-
mmunication)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美国国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风险信息传播角度的定义,认为风险沟通是个体、群体以及机构之间交换信息和看法的相互作用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多侧面的风险性质及其相关信息,它不仅直接传递与风险有关的信息,也包括表达对风险事件的关注、意见以及相应的反应,或者国家或机构在风险管理方面的法规和措施等。还有Covello V T, Peters R G, Wojtecki J G, Hyde R C.环境或健康角度的定义,“关于健康或环境的信息,在利益团体间任何有目的的交换。更明确地说,风险传播是在利益团体之间,传播(convey)或传送健康或环境风险的程度、风险的重要性或意义,或管理、控制风险的决定、行为、政策的行动。”①最后还有被Katz与Miller评价为有强调风险信息沟通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培养“参与式民主”的②Waddell民主参与互动角度的定义,认为“风险传播中,价值、信仰和情感不只来自公众,技术信息也不只来自专家。相反地,这是一个信息的互动交换,在此所有的参与者均沟通、诉求、参与价值信仰和情感。通过这个过程,公众政策决定被社会建构出来”。③从以上三种定义中可以看出,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界定,风险传播的指向性都非常明确,就是围绕风险信息而展开的,所以其本质就是有关利益的各方之间的风险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而关于危机传播(Crisis dissemination 或者Crisis Communication)有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美国学者费姆・邦茨(Kathleen Feambanks)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以及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④台湾学者吴宜蓁通过对危机传播与危机管理(crisis m-
anagement)概念的比较,认为,危机传播偏向于“对人”,并接受Heath,R.L.、Ray,S.J.与Sturges,D.L.省略/meta/32338_
index.html.
⒂张海波,《风险社会与公共危机》,《江海学刊》,2006(2)
关键词:软集合,水利工程,风险管理
1.1、前言
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基础产业,但由于水利工程的工程规模大、投资额度大、建设工期长、影响因素较多、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风险,如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管理风险、自然风险、社会风险、组织风险、技术风险等,并且在水利工程中这些风险的不确定性又较大,所以对于水利工程的风险控制成为水利工程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措施,传统方法主要是采用对于已知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和半量化来建立评价体系,但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升,在不同的环境下,建设项目的风险因素越来越多,并且很多风险因素的模糊不确定性在日益提升,因此,这些方法存在了诸多的局限性。
1999年D. Molodtsov提出的软集合定义及理论,从一个新的角度提供了处理不确定、模糊及未被清楚定义的对象的数学工具。本文运用软集合理论来对水利工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1]。
2.2、用软集合理论评估水利工程中的风险因素
2.1软集合基本原理
软集合的数学描述和基本理论与传统的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方法相比,它不需要建立解析式的数学模型也不用定义精确的概念,完全由数据驱动进行分析评价,在数据包含信息量较少的情况下运用软集合理论简单快捷。
定义:设U是初始论域,E是参数集,集合U的幂集为P(U),取A E,当且仅当F是A到U的所有子集的一个映射时,称(F,A)是U上的一个软集合。即:
定理1:设(F,A)和(G,B)是U上的两个软集合,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A B;(2) ,F( )和G( )是相等的近似值,就称(F,A)是(G,B)的软子集,即 。
定理2:设(F,A)和(G,B)是U上的两个软集合,若(F,A)是(G,B)的软子集,且(G,B)是(F,A)的一个软子集,则称(F,A)和(G,B)软相等。
水利工程中的风险因素评估的软集合是待估水利工程风险的子集的参数组,设此参数组为 (其中i为风险评估参数),它给出了待估水利工程风险的描述集。映射F(ei)是待估水利工程,参数 。
2.2水利工程风险因素
2.2.1政治风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国际工程市场,不可避免的将面临国际政治风云带来的各种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政局不稳、国际关系紧张、与我国的关系、政策开放性、拒付债务。
2.2.2经济风险
经济风险是指水利工程所在国的经济实力、经济形势及业主的资金和支付能力可能给工程公司的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2.2.3技术风险
标准和规程特别庞大复杂,是重要的风险因素。如许多大型的工程中浇筑混凝土的一项工作,就需要用到许多规范和标准。
2.3用软集合评估水利工程风险量
在进行水利工程风险评估时,以评估的各个指标为参数,设 为待估对象, 为参数集。则以所有待估对象建立软集合[3]。(见表1)。
表1是软集合(F,E)的映射F,(F,P)是(F,E)的一个软子集。现在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定义软集合,设待估风险因素为 的评价值为 。由于不同的指标反映不同的风险因素内容及方面,并且它们对水利工程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异,因此在确定 时,不但要考虑 ,还需要考虑各个指标的权重,由此得到 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表示每个指标在综合评估指标中的权重, 表示软集合中的各元素。
从上述分析可见, 是个正指标――其值越大,说明水利工程中的某项风险概率越低;当 值接近或者等于1时,说明该项目相对的风险较小,适合项目进行,评估风险的机构可以据此进行水利工程的风险概率评估。
先假设考虑水利工程的四部分风险值 ,确定其参数集合 ={政治条件,交通条件,自然环境,政策开放性,拒付债务,通货膨胀,外汇风险,付款,分包,......}。评估机构合理利用软集合理论对这些可能发生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进而计算出风险概率。
首先,根据资料建立软集合(F,E)=( ),政治条件={ },交通条件{ },自然环境{ },政策开放性{ },拒付债务{ },通货膨胀{ },外汇风险{ },付款{ },该软集合表格形式如表2所列[4]。
由于这九个参数对于水利工程风险影响的权重不同,选定10位这方面的专家确定权重,假设其权重为:0.1,0.1,0.1,0.1,0.1,0.1,0.1,0.1,0.15,0.15,得到评估结果,把所得到的评估结果转化为百分数G,G=(75,80,65,90)。
3.3、结论
单纯的依靠工程保险, 风险的分担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了, 建立工程风险的事前控制势在必行, 工程风险的研究将越来越重要。关于工程风险的定量分析尤其是结合实践的应用研究, 将是今后一段时间该领域的主攻方向。在工程风险评价中引人了软集合综合评价模型, 取得了较好的评价效果, 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P.K.Maji,R.Biswas.Soft Set puters and M athematics [J].Applic 45,2003:555一62.
[2]肖智.基于软信息的软决策新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论文,2003.
【关键词】旅游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
旅游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敏感性,旅游业的发展容易受政治、经济、社会、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部分因素又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为保障旅游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通则》[1]规定,旅游规划应对旅游项目的宏观背景、资源禀赋、开发条件、环境保护等作充分的分析和研究。但由于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客观存在,旅游规划的实施效果与规划目标仍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而“旅游规划蕴含风险”[2]。因此,在旅游规划中应重视风险分析,识别影响规划实施的风险因素,评估其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风险分析可以提高旅游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减小风险因素的不利影响。
本文基于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分析理论,结合旅游业的自身特点,探讨风险分析方法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1 风险分析的含义
1.1风险的定义[3]
风险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风险是指“不利结果出现或不幸事件发生的机会”(英国风险管理学会(IRM))。狭义的风险定义认为风险的本质是有害的或不利的。广义的风险定义认为风险是中性的,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风险定义为“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广义的风险定义可以理解为:风险是未来变化偏离预期的可能性以及对目标产生影响的大小[3]。
1.2风险分析的内容
风险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识别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估计这些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由此造成的影响;为防止或减小不利影响而制定对策。与上列内容相对应,风险分析可以分为以下3个步骤:①风险识别;②风险评估;③风险对策[3]。
2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识别
由于旅游活动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也比较多。按风险因素的来源,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2大类。外部风险一般包括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市场等方面,内部风险一般包括决策、管理、技术等方面。不同的规划类型和规划阶段,涉及的风险因素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项目区别对待。
2.1外部风险
(1)政策风险旅游规划的政策风险可能来自2个方面,一方面是因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改变了旅游规划实施的政策条件;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不合理的旅游发展政策,可能与生态环境、自然文物保护等法律法规划相悖。
(2)经济风险旅游业受经济因素的影响非常显著,经济波动一方面直接影响旅游者的经济收入与消费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其消费心理与消费预期。如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旅游业造成了巨大影响,而且这种影响与经济形势恢复相关,一般持续时间较长。
(3)社会风险社会风险因素可能会对旅游活动造成关键影响。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社会风险有:①当地居民是否支持旅游开发;②旅游活动涉及到的民族矛盾、宗教问题;③旅游开发引起的移民、拆迁补偿问题;④突发性事件如非典、H1N1流感及暴力事件等。
(4)环境风险环境因素日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环境风险一方面来自环境变化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如气温变暖引起雪山融化,干旱使河水断流,污水排放使旅游区水体遭受污染等,对相关旅游活动将构成重要威胁。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当,也会引起环境的破坏,而给旅游项目带来风险。
(5)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竞争性项目常遇到的重要风险,对旅游规划来说,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①市场预测方法或数据错误,导致市场需求分析出现重大偏差;②旅游者偏好转移,使市场需求与预测发生偏离;③竞争格局变化;④产品价格不被市场认可,影响旅游项目的预期收益。
2.2内部风险
(1)决策风险由于旅游业的复杂性和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管理者在规划、管理、经营的决策过程中,不可避免具有主观性,如果决策时未考虑风险因素的影响或忽略了某些主要的风险因素,就会导致决策风险。例如宜昌市“三峡集锦”项目,因盲目跟风人造景观热,“真三峡前建设假三峡”,建成10年后被迫拆除,造成了巨大的投资损失(楚天都市报,2006年8月24日)。
(2)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由于管理模式不合理,组织不当,管理混乱或主要管理者能力不足等引起的风险。旅游规划中需要考虑的管理风险有:①旅游开发活动中的管理风险;②旅游企业经营风险;③旅游人力资源管不足、人才流失的风险。
(3)技术风险
旅游项目的技术风险可能来源于:①前期勘察资料的可靠性及开发方案的可行性;②工程施工风险,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中遭遇滑坡、坍塌等;③旅游活动的安全性,特别是一些高危性旅游项目,如漂流、探险等,往往存在较大的技术风险。
3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评估
旅游规划中风险评估的任务是估计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并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划分风险等级,确定关键风险因素。风险评估分为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2部分内容。
3.1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包括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影响估计2个方面。风险概率即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旅游项目中风险概率估计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前者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电子会议法、德尔非法等,后者一般是通过统计分析、数学计算和计算机的应用来实现[4]。
按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及评价的需要,可以将风险概率分为若干档次,如文献[3]将风险分为很低、较低、中等、较高、很高5档,对应风险概率从0%按每档20%递增至100%。同样,根据风险发生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大小,可以把风险影响划分为5级,即:严重影响、较大影响、中等影响、较小影响和可忽略影响。
3.2风险评价[3]
风险评价以风险概率估计和风险影响估计为基础,对风险划分等级。评价方法主要有风险评价矩阵法和专家评价法等。
旅游规划中的风险评价,可以使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风险评价矩阵。以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为横坐标,以风险发生后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大小为纵坐标,将各种风险因素排列在矩阵的25个网格内。结合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及对规划目标的影响,将风险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
4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对策
在旅游规划中,不仅要了解规划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还要提出针对性的风险对策,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将风险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风险对策研究的结果应及时反馈到规划的其它方面,作为规划修改和方案调整的依据。
4.1基本要求
(1)风险对策应具针对性旅游规划可能涉及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各种规划的内容和重点也不相同。因此风险对策应结合旅游项目的特点,针对特定对象和关健的风险因素制定对策,将风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风险对策应具可行性风险对策应立足于现实客观的基础之上,提出的风险对策应是切实可行的。所谓可行,不仅指技术上可行,而且从财力、人力和物力方面也是可行的。
(3)风险对策应具经济性规避防范风险是要付出代价的,如果风险对策所需要的费用远大于可能造成的风险损失,那么该对策是没有意义的。在风险对策研究中应将规避防范风险所付出的代价与该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权衡,寻求以最小的费用获取最大的风险效益。
4.2常用的风险对策
在旅游规划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风险分别采用不同的对策。常用的风险对策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担。
(1)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彻底规避风险的一种做法,即断绝风险的来源。对旅游规划而言意味着改变规划方案或否决某些开发项目。风险回避方法在规避了潜在的风险损失的同时,也放弃了预期的收益。因此,这种方法一般是在风险影响严重,风险概率很高的情况下采用。
(2)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针对可控性风险采取防止风险发生,减少风险损失的对策,是最常用的风险对策。风险控制措施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况,一般包括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等。如在旅游项目决策过程中进行科学论证,鼓励公众参与,强化监督工作,落实决策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决策的盲目性,降低决策风险。
风险分散是另一种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例如对某些新兴旅游项目,市场前景较好,但不确定因素也较多,可以采取引进风险投资的方式,分散部分风险。
(3)风险转移风险转移是将潜在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以避免风险损失的一种方法。例如旅游企业采取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旅游活动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此对策尤其适用于高危性旅游项目和某些人力难以控制的灾害性风险。
旅游项目建设中的工程风险,可以通过相关合同条款转移给承建方,再由承建方依据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对策。
(4)风险自担风险自担就是将风险损失由旅游项目自己承担,主要适用于风险程度较低的风险因素。另外,在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的费用远大于风险损失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风险自担的对策。
5结语
旅游业的发展涉及旅游区的诸多方面,同时也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旅游规划中的风险分析应具有广泛性和长远性,旅游规划风险分析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旅游规划风险分析应涵盖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的政策、经济、社会、环境、市场、管理、技术等诸多方面。
(2)旅游规划风险分析应涵盖旅游规划、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全过程,旅游规划人员应具有一定的风险预见能力。
(3)旅游规划风险分析需要相关的政府部门、规划单位、旅游企业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 GB/T18971-2003,旅游规划通则[S].
[2] 汪宇明.旅游规划方的理性和责任-再谈规避旅游规划的风险[J].旅游学刊,2008,23(9):6.
[3] 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资格考试参考教材编写委员会.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388-423.
[4] 孙华平,刘风芹.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经济与管理,2008,22(10):63-67.
关键词:商业银行;声誉;声誉风险
商业银行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举足轻重的一类金融机构,其风险管理问题历来不乏学术界及实务界的激烈探讨。近年来,随着巴塞尔委员会核心资本协议征求意见将声誉风险列入银行第二大支柱,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的焦点。与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等银行其他风险不同,声誉风险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理论体系仍然有待完善。
一、声誉理论在商业银行体系的应用
银行声誉作为声誉理论的应用之一,在现有的文献中对其单独的研究并不广泛。Diamond(1989)对债券市场中的银行声誉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当银行第一次发行债券的时候通常要承担比同类有信用历史银行高的利率;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存活下来的银行的债券利率逐渐减低,直到与同类有信用历史银行的利率相等。Gorton(2000)研究1838―1960的美国银行票据市场,验证了Diamond的结论:市场监督机制、回购和声誉机制避免了野猫银行的存在。Dinc(2000)研究了商业银行在面临信贷市场竞争和资本市场竞争时的声誉选择行为。Corbett和Mitchell(2000)对政府救助中的私人银行的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声誉效应降低了政府救助的效率等。
作为经营信用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的声誉往往能形成给其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和资产负债的脆弱性。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缺陷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债权人监督治理不足。在一般情况下,银行机构财务信息和资产运用状况的非公开性,以及准确评价银行机构必须付出的高成本和所需的专业知识,使得作为银行债权人的存款人难以对银行机构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另一方面,存在股东风险转嫁。存款一旦存入银行,存款者对其资产的最终如何运用和风险状况便处于一种信息劣势,这引致了银行内部人(管理者与股东董事)的道德风险。Luc Laeven(2001)的模型证明了内部人贷款可能会导致贷款质量的下降,并在前苏联的数据分析中得到了验证。
银行的脆弱性是指银行在外部冲击的作用下,极易出现流动性困难、失去清偿力,从而陷入危机的性质。这是由银行资产负债两方面的性质共同导致的。在资产方面,银行大部分资产是贷款,由于贷款具有的高风险性、低流动性和低透明性的特点导致了贷款的脆弱性,并决定了银行资产的脆弱性。在负债方面,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银行安全运行的前提是存款人流动性需求的相关程度很低,同时提取的存款只占到银行存款总额的一小部分。一旦发生挤兑,银行就可能失去支付能力并使存款人遭受本金和利息的损失。
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内涵与特性
与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紧密相关的是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随着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核心资本协议征求意见将声誉风险列入银行第二大支柱,国内外学者也越来越关注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问题。相关研究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内涵及特性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
(一)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内涵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将声誉风险列入商业银行面临的九大风险之内,提出应对包括声誉风险在内的银行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但是协议并未给出声誉风险的详细定义。国外的一些理论文献指出:“银行的声誉风险是指重大的负面公众评价所带来的资金和客户损失方面的风险。”这种风险影响着银行建立新客户关系或服务渠道以及继续为现有客户服务的能力,会使银行面临诉讼、金融损失或者客户流失的局面。根据Diamond(1984)的定义,声誉是“随着时间的积累,从可观察得到的行为中总结出的对组织或个人某些特征的了解和印象”,那么声誉风险应该是对组织或个人总结出的对银行不好的印象。Schanz(2006)在总结各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把声誉定义为“持久的利益相关者的看法、评价和期望的广泛的集合”,声誉风险即是利益相关者的负面看法、评价和期望。Zboron(2006)认为在很大程度上组织的声誉是它的利益相关方或股东对组织的看法或评价,声誉是根据一个组织的行为或行动的结果形成的。
国内方面,目前理论界主要认同的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银监会给出的定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则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描述为:“由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违反法规等导致存款人、投资者和银行监管机构对其失去信心的可能性”。中国银监会2009年8月25日颁布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定义为: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从以上归纳可以看出,无论是国外文献的定义还是国内机构的定义,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概念都包含了至少三个要素,一是“利益相关者”,二是“负面评价”,三是“损失”,它们强调了利益相关者一种主观的消极评价及其隐含的负面影响。这是各种定义表述背后共同的落脚点。
(二)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性
对声誉风险特点问题进行研究的代表是陆岷峰(2010),通过总结他们的研究,可以发现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特点包括:
1.多样性。由于引发影响商业银行声誉原因的多样性、作出声誉评价的利益相关者的多样性,导致声誉风险的种类也呈现出多样性。
2.常态性。声誉、声誉风险、声誉风险事件、声誉危机是一个逐次传递的过程。
3.关联性。声誉风险是其他风险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具有内在的关联性特征。
4.复杂性。声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其计量难度较高,目前较具代表性的定量分析技术是Harris-Fombrun的声誉指数模型,当爱模型是否能否为多数银行接受尚需进一步观察。
5.非典性。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同一般企业的声誉风险并不相同。
6.被动性。声誉风险产生带有很大的被动性,不易界定,因此管理往往等到声誉风险出现一定苗头采取措施才会更加有效。
三、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评价指标
目前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定量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声誉的度量上,一般来说,声誉的度量值(评分值)越高说明声誉风险越低,反之则声誉风险越高。声誉管理度量本身是一个难以完全量化的概念,目前对于声誉评价方法的现有研究成果主要如下:
1、《财富》杂志的评价方法。《财富》杂志在公司声誉测度方面主要选取长期投资价值、财务表现、公司资产使用、管理质量、产品与服务质量、创新、员工素质及社会和环境责任等8项指标(近年新增加了全球化适应能力这一指标)为各有关行业的公司打分,然后再取各指标的算术平均数,为全面声誉指数。这一评价方法虽然使用最广,影响很大,但也存在明显缺点,它考察的对象主要是公司内部高层,而且评估标准主要集中在财务业绩,从而使得公司过去的财务数据对声誉的度量结果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不能全面衡量一个公司的声誉。
2、Fombrun和Harris的公司声誉测度评价方法。该方法的评估指标分6个大类:情感吸引、产品和服务、目标和领导层、工作环境、财务业绩、社会责任。大类指标下又细分20个二级指标。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财富》指标的缺陷,不仅考虑了公司的财务业绩,同时也考虑了消费者、雇员等利益相关者的看法,但其缺点是没有对样本进行控制,无法保证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适度比例,从而更客观地反映全体利益相关者的总体观点。
3、Cravens、Oliver和Ramamoorti的声誉指数方法。2003年,Cravens、Oliver和Ramamoorti尝试把企业声誉量化,并纳入公司的财务报告中。他们在确定声誉指数的构成时,把企业声誉分为产品和服务、雇员、外部关系、创新、价值创造、财力、战略、企业文化及无形的责任等9个构成要素。其中雇员分为一般雇员和高层管理人员两部分,外部关系又分为供应商、合作伙伴、竞争者、投资者、环境和社会等6个部分该方法的优点是指标比较全面,但是他们的影响主要局限于学术领域,在现实中很难操作。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对于声誉理论,国内外学者都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国外的研究相对系统化,从声誉的内涵,到其经济学解释,再到声誉在各个经济领域的应用都做了详细的分析,肯定了其在减少交易不确定性、节约交易时间和费用以及保证契约履行方面的作用。
国内方面,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学者们近两年来开始较为广泛地关注商业银行的声誉风险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性质分析和管理体系的构建上。
然而,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研究都尚存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缺乏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形成机理的专门分析,从而无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声誉风险的管理机制。KMRW模型和Kreps模型提供了金融市场上声誉的形成过程分析,但基本关注投资银行自身行为对声誉形成的影响,无法完全解释商业银行在其特有的利益相关者环境下声誉风险的形成问题。
另一方面,目前的文献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研究基本局限在定性分析上,缺乏对该风险本身及其经济资本的定量分析,从而造成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随意性和盲目性。Harris-Fombrun声誉指数模型能为衡量企业声誉提供一定的借鉴,但该模型能否适用于中国大多数商业银行并未得到检验。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传导机理、预警指标乃至监管的有效性等来展开研究,从而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其他银行风险一样,形成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陆岷峰, 葛虎. 关于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后评价机制的探讨[J], 华北金融, 2010(4):40-42.
[2] 张勇.商业银行声誉问题研究,上海:复旦大学, 2006.
[3] Agenor P. R., and Masson P. R. Credibility, Reputation and the Mexico Peso Crisi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1999, 31:70-85.
[4] Akerlof, G., “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0, 84: 488-500.
[5] Atkeson, Venture capitalist certification in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ournal of Finance, 1991, 46(3):879-901.
[6] Beatty, R., Ritter, J. Investment banking reputation, and the underpricing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6(15):213-232.
[7] Booth, J., Smith, R.. Capital raising, underwriting and the certification hypothesi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6(15):261-281.
[8] Brockman. Investment bank reputation,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1996(49):57-79.
[9] Carter, R. Dark, F., Singh, A. Underwriter reputation, initial returns, and the long-run performance of IPO stocks. Journal of Finance. 1998(53):285-311.
[10] Carter, R., Manaster, S.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nd underwriter reputation. Journal of Finance. 1990(45): 1045-1067.
[11] Cole, H. L. and P. J. Kehoe, Reputation Spillover across Relationships with Enduring and Transient Benefits: Reviving Reputation Models of Debt. Research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534,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1994.
[12] Corbett. H. L, Mitchell. P. R., Designing Financial Safety Nets to Fit Country Circumstances. World Bank mimeo, 2000.
[13] Darby, Michael R., Qualitative Information, Reputation and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NBER Working Paper, no. 95, 1975.
[14] Diamond, D., “Reputation Acquisition in Debt Marke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7(4): 828-862,1989.
[15] Dinc.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Bank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Strathelyde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s, 2000.
[16] Gorton. Relationship Banking: What Do We Know?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2000, Vol.9, pp7-25.
[17] Fama, E. F., Agency problems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0, 88: 288-307.
[18] Holmstrom, B. Moral hazard in teams,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2, 13: 324-340.
[19] Klein, B. and Leffler, K. B., The role of market forces in assuring contractual performantc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1, 89 :615-41.
[20] Klein, J., Sovereign Debt, Reputation, and Credit Terms, manuscript, Boston University, 1992.
[21] Kreps, D., Corporate Culture and Economic Theory, in 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Political Economy. Edited by J. Alt and K. Shepsl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2] Kreps D., Milgrom P.R.,Roberts D.J., and Wilson R..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 Joural of Economic Theory, 1982, 27:245-252.
[23] Lazear, E., “Why is There Mandatory Retiremen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79, 87:61-84.
[24] Titman, S., Trueman, B. Informtion Quality and the value of new issu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6(8).
【关键词】地质灾害评价;现状;改进措施
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概念虽然早已被提出,但是在近年来才被运用于地质灾害的评价和治理工作中。由于认知和管理水平有限,目前在面对地质灾害时,只有通过调用有限的资源和采取有限的措施来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我们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认知能力还十分不足,因此,分析地质灾害的评价现状,改进评价机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1.概念及特性
1.1 地质灾害风险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由于侧重点不同,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也不相同。比较普遍被接受的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为:地质灾害活动及其对人类造成破坏损失的可能性。这个定义反映出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造成的损失大小。地质灾害按照其活动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风险是对地质灾害的特征表述和量度。地质灾害的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1)普遍性
地质灾害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是地质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地球形态不断变化和地质活动不断进行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地质灾害将不断的发生。
(2)不确定性
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到地质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虽然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却是随机的,并且所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造成的损失大小是不确定的。
1.2 地质灾害风险的基本构成
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主要由危险性和易损性两个要素决定。
(1)危险性要素
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主要受到地质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人为地质活动等几方面的影响。一般而言,动力条件越充分,地质灾害活动越强烈,其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灾害风险越高。
(2)易损性要素
易损性是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生命财产和各项经济活动对于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和可恢复能力。易损性受到人口密度、人居环境、财产类型、财产密度、资源种类、环境脆性等几方面的影响,一般而言,当灾害发生地区人口和财产密度越高、环境脆性越大、人居环境和资源环境对于灾害的抵御能力越弱,则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1.3 风险评价的概念
风险评价是对灾害、损害等不期望事件发生的几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进行描述和定量的系统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指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的程度进行描述的系统过程。风险评价可以进行风险界定和排序,为风险治理工作提供基础工作。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风险采取降低或规避等措施的风险管理过程。
1.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灾种可以分为单灾种风险评价和多灾种风险综合评价。单灾种风险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过程都比较简单,且所涉及的要素比较单一。多灾种风险综合评价较之于单灾种风险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较复杂、涉及要素较多,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进行对比得到综合风险程度。
(2)根据评价的范围可以分为点评价、面评价、区域评价三种类型。点评价的评价范围一般是几十平方公里之内的相对独立的灾害群,其行政范围一般是指几个乡或一个县;面评价的评价范围是从几十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的自然区域或社会经济区域,其行政范围包括一个县到几个县;区域评价的评价范围达几万到几百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涵盖了几个省甚至全国区域,属于大面积灾害评价。
2.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时间较早、经验较丰富,关于地质灾害风险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得到 进一步丰富,但仍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关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地震灾害的研究。我国国家地震局在对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和对未来地震损失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震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并完善了评估内容。一些部门也对洪水、台风等区域性灾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变,特别是在山地和高原地区,地质构造活动频繁。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各地区就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且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分布不均匀,对当地环境影响大。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条件作为支撑,特别是对煤炭的需求。由于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煤矿开采依赖于煤矿所在的地质条件,煤矿地质灾害也受到地区地质构造的影响。在地质条件的制约下,地质灾害就会对煤矿的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更严重的是煤矿生产还会受到矿井下各种灾害的威胁。从灾害中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数据来看,煤炭行业的灾害占据全国灾害损失的十分之一以上。煤矿灾害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煤炭工业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地质灾害风险得到广泛关注,张梁、罗元华等对于地质风险的构成和特性进行研究;刘希林对于云南省和四川省的泥石流灾害进行评估,并提出了评估模型;殷坤龙、晏同珍等针对滑坡灾害提出了多种分析模型,并对秦巴山区和三峡水库进行了风险评估。
3.地质灾害评价的改进措施
3.1 转变思想方法
由于现阶段各种评价方法均具有较大的人为性,很多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所用的评价模型还不够先进合理,于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完善上,致使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缺乏与事物间的联系和协调。然而,思考问题的整体性是解决方案更加贴近现实的前提与保证,因此,关于发展途径要加大思想方法上的转变,要从整体来思考问题,不仅仅是数学模型上。
3.2 明确评判标准
目前,我国对于地质灾害评价的标准缺乏逻辑性和合理性,无法满足灾害评价的要求。因此,根据灾害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为灾害管理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提高对于地质条件的分析和重视程度
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对于地质条件的分析和重视程度不够,如,将滑坡灾害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而不区分各类滑坡的差异性;输入数据只简单地照搬二维地形图数据,忽视了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校验;对评价结果进行的审视和提炼不够等。无论采用何种预测方法,在进行评价之前要充分考虑各种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和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考虑发生灾害的原因所在,并谨慎选择危险性评价的输入数据。
4.结束语
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和研究。我国地质灾害风险防治要结合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和研究管理水平的现状,借助先进技术来逐步完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1] 梁波. 浅析我国区域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应对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11(1:182-183.
【关键词】项目管理;煤炭工程;风险管理;层次分析法
一、 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煤炭工程项目的特征
(1)煤炭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大。一般的煤矿建设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投资额巨大,要求加强建设项目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2)矿山地质条件复杂,生产过程中不可预见因素多。地下赋存的岩层和煤层是复杂的,因此随着采掘工作面向两翼、向深部移动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的复杂情况,诸如岩层、煤层、顶底板、水、火、有害气体、煤尘、地压和地温的变化,对正常生产影响较大。
(3)煤炭企业生产的劳动对象是非再生劳动资源,属于资源导向型企业,井田开拓方式、回采方式、采煤方法等的选择都要考虑到资源的赋存条件,企业管理也必须注意资源的合理利用,努力提高资源回收率。
(4)生产准备工作周期长、工程量大。对一个生产矿井、移交生产的新工作面或尚未开发的新采区,都必须作好生产准备工作,包括开拓、掘进、准备和回采巷道,安装机电运输设备以及建立通风安全系统。这些准备巷道的维护时间较长,维护工作量也较大。
(5)煤炭生产多属地下作业,工作地点狭窄,准备与生产同时进行,且煤炭企业的生产是大量笨重物体的转移,运输调度系统复杂,资源消耗大。
(6)生产过程中主要材料的消耗不构成产品的实体。煤炭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材料如木材、水泥、钢材等,只是一种耗费,不构成产品(煤炭)的实体,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成本管理。
二、煤炭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建设中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往往由其它人员兼任,并且还不是其工作的重心,对项目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
(2)风险管理的实际应用还不普及。现在风险管理应用最广泛的行业是保险业,其次是风险投资行业,其它行业应用相对来讲就少一些。
(3)风险管理的历史资料和经验较少。大部分组织有计划进行项目风险管理的时间比较短,所积累的风险管理方面的历史资料和经验较少。
(4)煤炭风险管理被视为等同于普通工程风险。现在大部分的风险管理方法对项目管理者和风险管理专家个人的经验、知识及其个人所掌握的相关信息有很大的依赖性,受到个人经验和素质的影响。
(5)现在的风险管理方法在风险的度量方面大多未涉及将不同性质的风险损失进行统一,在风险评价和决策时就要对包含有不同性质风险损失的风险进行评价和决策,做起来非常麻烦,有时还不一定能得出合理的评价和决策结果。
(6)企业只有极少数的人具有项目风险管理方面的系统知识,并将定量的风险管理方法应用于项目工程实践中。现在的大部分风险评价与决策方法未能将风险评价与决策跟风险的度量很好地结合起来,只是利用主观的方法或其它的方法给风险赋值,然后进行风险评价和决策。
三、项目风险规划的主要内容
1.方法
确定风险管理使用的方法、工具和数据资源,这些内容可随项目阶段及风险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2.人员
明确风险管理活动中领导者、支持者及参与者的角色定位、任务分工及其各自的责任、能力要求。个人管理风险的能力各不相同,但为了有效地管理风险,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3.时间周期
界定项目生命周期中风险管理过程的各运行阶段及过程评价、控制和变更的周期或频率。
4.类型级别及说明
定义并说明风险评估和风险量化的类型级别。明确的定义和说明对于防止决策滞后和保证过程连续是很重要的。
5.基准明确定义
由谁以何种方式采取风险应对行动。合理的定义可作为基准,衡量项目团队实施风险应对计划的有效性,并避免发生项目业主方与项目承担方对该内容理解的二义性。
6.汇报形式
规定风险管理各过程中应汇报或沟通的内容。范围、渠道及方式。汇报与沟通应包括项目团队内部之间的沟通及项目外部与投资方等项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
7.跟踪
规定如何以文档的方式记录项目实施过程中风险及风险管理的过程,风险管理文档可有效用于对当前项目的管理、监控、经验教训的总结及日后项目的指导等。
四、项目风险规划过程
根据 PMBOK,项目风险规划过程的定义参见图1. 的 IDEFO 图。IDEFO 是一个标准过程定义的符号表示法,用于为可预见的风险行动计划描述可重用的过程组件。该图描述了顶级过程的控制、输人。输出和机制。风险规划封装了将输入转变为输出这一过程的所有活动。控制(位于顶部)调节过程,输人(位于左侧)进人过程,输出(位于右侧)退出过程,机制(位于底部)支持过程。
图1.风险规划规程
1.过程控制
项目资源、项目需求和风险管理能力约束着风险规划过程。项目资源涉及人、财、物、时间、信息等,项目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项目风险规划的必要性,同时也给项目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例如,时间不够时,项目管理决策人员往往倾向采用加快进度的方法。
2.过程输入
风险列表、风险管理策略、业主的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计划模板、WBS等组成了风险规划过程的输人。
3.过程输出
风险设想、阈值和风险管理计划是风险规划过程的输出。风险设想是对导致不尽如人意的结果的事件和情况的估计。事件描述导致风险发生时必然导致的后果,情况描述使未来事件成为可能的环境。阈值定义为风险发生的征兆,预先确定的阈值作为表明需要执行风险行动计划的警告。
4.过程机制
机制是为风险管理过程活动提供方法、技巧、工具或其他手段。定量的目标、应对策略、选择标准和风险数据库是风险管理过程需要用到的机制。煤炭工程项目的 WBSWBS 文件一般包括单元明细表和单元说明两部分。单元明细表按级别列出各单元的名称;单元说明详细规定各单元的各种内容及相关单元的工作界面关系。在项目早期应及早建立 WBS,以便为项目的技术和管理活动提供支持。在项目的寿命周期过程中,使用部门应将项目的 WBS 作为规划未来的系统工程管理、分配资源、预算经费、签定合同和完成工作的协调工具,应依据项目 WBS报告工程进展、运行效能、项目评估和费用数据,以控制项目风险。WBS 是实施项目、创造最终产品或服务所必须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清单,是进度计划、人员分配、预算计划的基础,是对项目风险实施系统工程管理的有效工具。工作分解既可按项目的内在结构,也可按项目的实施顺序进行。同时,由于项目本身复杂程度、规模大小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 WBS 的不同层次。
图2. 煤矿工程 WBS 示意图
结语:在煤炭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加强项目班子建设,增强责任感,提高管理技能。成立项目风险管理小组,搜集煤矿经常出现的风险事故,找出其产生的原因(即风险因素)、发生频率、损失大小及常用的应对措施,建立风险因素数据库、风险事故及损失数据库、风险应对措施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