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6:54:1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健康性护理诊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1健康评估的概念
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在身体、心理、社会方面反应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医学课程。健康评估在医学基础课程及护理课程的基础上,阐述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阐述心理及社会因素与疾病的相互关系;阐述健康问题评估的方法;阐述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与护理病历书写。健康评估是评估者对评估对象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全面评估。广义的健康评估的研究对象除个体外,还应包括家庭及社区。
2健康评估的发展
健康评估是护理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因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产生,因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的应用而发展。
健康评估的萌芽于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期间的护理实践,现代护理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认为护士待在病人床边的时间应比医生更多,这于观察病情是很重要的。她提出护士应当通过与病人交谈、对疾病的观察等获取有关信息并记录下来,以利于治疗和护理。
1977年,Engle提出了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导致了医学领域的重大转变,医护人员从单纯的应对病人身体疾病转到应对病人身体、心理及社会的一系列健康问题。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使护理评估的的内容更加丰富,发展为对病人身体、心理、社会健康问题的全面评估,即现今的健康评估。
3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临床医生的主要任务是治疗病人,治疗之前必须对病人的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护士在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或措施之前,也必须对病人的健康状态进行全面评估,提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按照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五个阶段的完整护理程序,健康评估是最基础的。
没有正确的健康评估资料就没有正确的护理诊断,没有正确的护理诊断,就无法制定和实施正确的护理计划或措施。错误的护理评估或措施会给病人增加痛苦,甚至威胁到病人生命。正确的护理诊断来源于正确的健康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这就需要护士对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好地了解和掌握,重视健康评估这门课程的学习。正确健康评估是确定护理诊断的依据,正确的护理诊断是制定护理措施的前提和基础。
4健康评估的内容
1967年,在一次有关护理程序的国际会议上确立了护理评估的3条原则:
(1)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
(2)评估是一个系统的、有目的的护患互动过称、护理评估的重点在于个体的功能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3)评估过程包括收集资料和临床判断。根据上述基本原则和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为适应学生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健康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部分:
①健康评估方法
②常见症状评估 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如发热、头痛、腹痛等。症状能够较早地提示疾病的存在,大多数病人就是因为出现了症状而求医的。症状不仅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又可诱发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反应,症状一般是通过交谈获得的。
③身体评估 身体评估是指护士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简单的诊断工具来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被评估者身体状况的一系列最基本的检查方法,通过身体评估以获得病人的某些体征。
④心理与社会评估 心理与社会评估是指护士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及方法对病人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所做的评估。
⑤辅助检查 通过常见的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我们获得了病人大量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为护理诊断提供了依据。有时仅凭这些依据还不能完全了解病人,还不能做出准确的护理诊断,还需要做一些其他更复杂的检查,这些检查在临床上通常为称为辅助检查。
⑥特殊人群的健康评估 特殊人群是指处于生命过程殊阶段的人群(新生儿、孕妇、老年人)和一些现代医学还不能有效治疗的病人(如艾滋病病人)。
⑦护理诊断与护理病历书写 将采集的资料与护理理论结合起来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形成印象,即护理诊断。如果将上述资料加以整理联通护理过程中观察到的情况及执行情况按规定格式记录下来,即形成护理病历。
5健康评估的要求
5.1掌握交谈的内容、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熟悉交谈和身体评估的注意事项,了解交谈、身体评估的概念。
5.2掌握各种常见症状的概念、病因与临床表现,熟悉各种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了解各种常见症状的护理评估要点和相关护理诊断。
5.3掌握身体评估的正确方法、重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悉身体评估内容的正常状态、其他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5.4掌握心理与社会评估的正确评估方法、熟悉心理与社会评估的定义,了解心理与社会评估的目的。
5.5掌握常见实验室检查项目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的参考值,了解实验室检查常见检查项目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5.6掌握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熟悉身体重要器官影像学检查的正常图像和异常图像,了解影像学检查的方法和基本原理。
5.7掌握心电图机器的操作方法和测量方法、心电图的常用导联、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熟悉正常心电图,了解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常见异常心电图及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
5.8熟悉内镜检查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了解内镜检查的基本原理。
5.9书写不同特殊人群健康评估的内容和护理评估要点,了解不同特殊人群健康评估的相关护理诊断。
5.10掌握护理诊断的构成与格式、护理病历书写的内容与格式,熟悉护理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护理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了解护理病历的重要意义。
5.11综合运用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搜集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搜集的临床资料,根据搜集的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提出护理诊断,并能书写规范的护理病历。
6健康评估的学习及要求
(1)学习健康评估,一定要明确学习目的,树立高尚的医德,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学习健康评估,一定要做到认真细心,一丝不苟,精于思考,刻苦专研。
(3)学习健康评估,一定要重视临床实践,加强动手能力,反复练习,熟练运用基本检查技能。
(4)学习健康评估,一定要锻炼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关键词】 结核,肺;健康教育;护理程序
结核病是一种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引起的慢性疾病。我科摒弃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应用护理程序对住院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预见性、针对性、时限性和可视性,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 使患者及其家属对病情、治疗、转归有一个科学认识,提高患者认知行为和遵医方式,增强治疗效果,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2月至2009月12月,我科收治120例肺结核病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龄18~71岁;试验组60例,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21~70岁。2组性别比、年龄间有均衡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2004年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推荐的肺结核诊断标准;(2)需要抗痨治疗;(3)年龄≥18岁;(4)自愿接受各种问卷评估。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疾病家族史;(2)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痴呆患者;(3)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1.3 护理评估 入院时评估患者的基本状况,包括目前生活状况、知识技能水平、生理、心理状态;评估入院时各系统的常规检查情况,有无药物过敏史;评估护理对象对长期用药的态度,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评估了解护理对象及其家庭对疾病、健康、治疗、康复的态度,家庭经济情况等,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1]。结核病患者通常能照顾自己而且似乎没有问题。 然而,可能会产生某些阻碍治疗依从性的事件,如情绪沮丧、财务困难、怀孕、乙醇或药物依赖、违法工作、至亲过世、无家可归等。护士必须听取患者的意见,并评价什么是患者最需要的、什么是患者正在努力完成的,以及结核病诊断对患者有着怎样的影响[2]。
1.4 护理诊断 正确区分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认真评估患者的个体是否具有该诊断的依据。肺结核的护理诊断侧重于认知、行为等因素。主要的护理诊断有: (1)清理呼吸道低效: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有关;(2)气体交换受损:与疾病致肺通/换气障碍有关;(3)体温过高:与机体感染致病菌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慢性疾病消耗有关;(5)活动无耐力:与疾病致体力下降有关;(6)知识缺乏:与缺乏肺结核的预防保健知识有关。
1.5 护理计划的制定 标准护理计划对相同疾病的患者提出共同存在护理诊断、预期目标、基本的护理措施和评价标准[2]。尽管患者使用的药物剂量、方法均相同,但是,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要灵活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了解患者的情况并制定一个包括支持系统在内的个体化计划,这样可以使治疗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降到最底,激发患者的依从性,并且促进药物治疗的完成情况。
1.6 护理措施
1.6.1 制定健康教育路线图: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方式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然后护理人员根据评估情况按临床路径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实施连续动态、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1.6.2 保证达标:责任护士或当班护士严格执行医嘱,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肺结核患者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根据健康教育内容上的指标,反复进行评估教育,直至达到最终护理目标。运用沟通技巧,积极建立治疗性人际关系,取得患者信任,关心他们,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医院环境,积极主动配合医疗人员进行药物治疗。保证患者理解:服用多种药物的重要性,即使在感觉已经很好时;每种药物要按剂量服用;每种药物按药物的时间服用;药物可能的副作用的观察。
1.6.3 指标观察:定期对肺结核健康教育指标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及方式包括: 将自行设计的问卷发放给患者,由患者填写后收回。①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住院次数。②对肺结核知识认知程度问卷。认知内容包括肺结核的发病原因、诱因、传播途径、疾病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所服药物名称及不良反应、所服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不按医嘱服药的后果、按医嘱完成药疗计划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等。按认知程度分为了解组、一般了解组、不了解组。③对疾病预后的了解情况。④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是否满意。⑤治疗依从性问卷。治疗依从性情况分为坚持服药、间断服药、从不服药;复查情况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复查,遵医方式综合 评分70分以上者为遵医方式良好,69分以下者为不遵医。其中正确用药占60分,饮食习惯占25分,其他占15分。
1.7 护理评价 评价贯穿于健康教育过程的始终,通过教育评价反馈再教育的过程,不断评估教育策略、教育内容是否适合教育对象,以便随时修订教育计划[3]。在长期的结核病治疗(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的患者)期间,许多因素会改变,因此护士必须在患者同意下定期地评价患者的进展,包括患者的临床情况、个人的境况、心情、态度、外表方面的任何改变都应该被关注。临床实践证明,护理程序应用于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效果。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有90%患者受益,学到护理知识,对多种宣教形式满意。通过出院后反馈调查显示,大部分患者都能做到合理饮食,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坚持服药,能满足自我护理的需要。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过程,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改善、维持和促进人体的健康[4]。护理程序作为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为护士提供了一个符合逻辑的、科学的健康教育活动的工作程序框架,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5]。运用护理程序对肺结核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护士热情周到的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促进了信息交流传递,不但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还减轻了患者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使患者在情绪稳定下接受治疗,保证了健康教育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宣教,使健康教育有计划性,有目的性,根据不同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护理计划,随时评价学习情况,及时修改使护理目标更加明确,通过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护理质量,保证肺结核患者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何春渝.病人入院护理评估中的缺陷及干预措施.中国护理管理,2006,6:3233.
2 姜安丽,林菊瑛,巩玉秀,等.整体护理于护理程序.//姜安丽主编.新编护理学基础.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40.
3 刘岩.利用护理程序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7:714.
“护理程序”是1955年由美国的莉迪亚·霍尔(LydiaHall)首次提出,tl〕现已经被整个护理界所接受,(包括我国的护理界)并_}_1.被J“泛地应用到对个体、‘家庭和社l犬的护理实践Ll,。Hall提l}}的护卫l)程序主要由I,g个步骤组成:评估(Asses,sment)、计划(Planning)、实施(Implementat一ion)和评价(Evaluation)。按照这个程序,在实行任何护理工作之前,首先要了解被服务对象的状况,通过收集有关的情况,找出需要护理的问题。第二步是根据存在的问题,制订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第三步依据制定好的方案去实施护理措施。最后一步是评价护理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护理程序的具体步骤各国略有不同.如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四步,而美国则执行五步法,即在评估之后,增加了“诊断”这一步,虽然具体分步不同,但基本概念和程序是一致的。护理程序是一个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过程。评价原有问题是否解决的同时又可以发现新的问题。通过不断地反馈,调整措施,缩小目标差,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护理程序是科学的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在护理领域的具体应用,也是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护理实践中的体现。因此,护理程序这一概念的出现,被认为是护理领域的一次革命。’已使护理工作成为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控制的行为.是护理工作走上专业化、科学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步骤之一。
二、何润“护理诊断”(NursingDiagnosis)
“护理诊断”1953年由美国的V·Fry首先提出,但直到70年代才引起护理界的重视.1973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护理诊断分类组”。此后每两年在美国的圣路易斯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制定和修改护理诊断。1982年第五次会议上,由于加拿大代表参加而改名为“北美护理诊断学会(NorthAmerieanNursingDiagnosisAssociation简称NA一NDA)。至1988年第八次会议已提出了97条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的定义是:“对个人生命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发展及精神方面健康问题的说明。’〔幻其特点是:①说明个人当前健康状况所需要的护理。②与医疗诊断有所区别.③根据不同的护理范围进行一定的分类。④明确指出所需具备的护理知识。
护理诊断是从护理的角度,提出病人或服务对象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身各方面同健康有关的问题。它是一系列的诊断性名称或标题,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护理的范围的。所以常是一组体征和症状的概括性描述。通常由2一3个部分组成。即健康问题(Problem)、病因(Etiology)、症状或体征(SignsorSymptoms)又称PES公式。实际在临床上常习惯用PSE表示。如:排便异常(P):便秘(S):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引起(E)。目前的趋势是简化为二部分:即P+E或者是S+E.如:焦虑(P):由于医疗诊断不清引起(E)。脱水(S):由于腹泻引起(E)。每一个诊断都有明确的定义。
护理诊断的提出是护理专业化的另一次吃跃。它有利于护理界统一护理问题,便于交流和总结经验及计算机化管理,有助于强化护理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科的发展,更有利于护理教育.可以说,护理诊断是80年代以来,护理理论和知识体系的重大发展和进步。
三、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对护理教育的影晌
这些概念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护理模式从单纯的护理疾病向护理整体人的转化。护理工作不再局限于医疗诊断的“疾病”的护理.这一变化对护理教育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主要反映在以下三方面:
1.对护理教育指导思想和培养目标的影响
从传统上来说,护理教育始终注重培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临床护理操作的实用型人才。而护理程序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要求护士不仅会干,更要会思考。因此,护理程序已经成为许多学校设置课程的基础.要求学生掌握系统地收集资料的方法;准确地找出现存的问题,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案,具体执行这些措施以及根据目标来评价措施的结果。因此更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逻辑的和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计划的能力和控制、评价的能力。〔3〕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夯析和处理问题是十分有好处的。目前我国许多护校、护理系也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了护理程序的应用,并且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2.对课程设置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使大多数护理课程设置基本上都是以生物医学知识大主。临床课讲课顺序多是:疾病病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症状和体征,治疗原则:愈后和护理.护理不仅在顺序上为最后,内容和时间都最少。这种课程设置很难突出护理专业的特点和重要性,使不少学生轻护理、重医疗.而护理程序和护理诊断概念的出现,使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发生了变化。如1986年,美国密苏里州大学护理系开创了以北美护理诊断学会(NANDA)提出的护理诊断目录来设置课程的新模式.t4〕这种模式不再按照各系统疾病来安排课程,而是以护理诊断来组所有的临床课程.如内一外科护理学,以“呼吸功能改变”、“活动无耐力”、“排泄功能改变”等护理诊断组织原来许多疾病的内容。如“气体交换障碍”这一护理诊断中,包含了所有原因造成的缺氧的疾病,介绍了各种可能引起缺氧的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临床症状及护理措施.如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胸外伤(包括手术)神经系统疾病等等。因为从医疗的角度来说,许多系统的疾病都会有缺氧的症状,但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可能是不同的。
而从护理的角度出发,许多不同疾病造成的同样症状却可以有相同的护理措施。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护理单纯依附于医疗的观念,突出了护理专业的特点,强调了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也培养了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这种模式虽然出现的时间尚短,但必将会继续影响到护理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按照这种模式来设置全部临床课程,但许多护理系,护理大专班以及北京市成人自学高考护理专业都要求学生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护理病历,并要求提出护理诊断。(考虑到我国的实际情况及文化背景与西方不同,目前也有采用护理问题来替代护理诊断‘)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也会出现以护理诊断来安排部分护理课程的尝试。
护理职业准入制度要求教材必须满足“双证书”的需要,以“实用为本、够用为度”为基点选定健康评估的教学内容,结合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和题量的分析,在系统教学中应侧重病史采集、社会心理评估,在规范、有序的身体评估中,侧重一般状况和周围血管的评估。同时,实验室标本采集方法、检查报告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也要重视。健康评估是基础护理学与临床护理学的桥梁课程,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出发,进一步细化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完善本课程的课程标准,为学生更好地掌握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全面评估能力提供依据。症状作为评估对象健康状况的主观资料,是健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估症状的发生、发展、演变以及由此发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对形成护理诊断、指导临床护理起指导作用[2]。从表1可知,症状评估在历年实践考题中至少出现5道题,2014年高达10道题,但中职健康评估教材中缺乏相关的系统内容,而是以散在形式出现在内科学护理的相关章节中,导致健康史评估教学空洞、晦涩,在问诊实践中无从入手,问诊资料难以收集,对评估对象的信息判断不准确,影响评估其目前存在的健康问题和需要观察、预防的潜在性健康问题。因此,尽管健康评估在内容上和其他课程有交叉和重叠,但在保持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上,症状评估在健康评估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2转变教师角色,提升教学能力
健康评估旨在训练学生从护理角度评估病人状态,指导学生收集资料,结合护理相关信息确认护理诊断和监测、判断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培养护理实践操作能力,与诊断学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而健康评估教师多为临床医学专业专职教师,缺乏护理的基本技能训练,常忽视护理诊断的重要性,难以体现护理程序的特点。健康评估增加了社会心理评估内容,且这部分内容的考题逐年增加,2013年高达8道题,但部分学校将这部分内容调整为自学内容,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转变观念,不仅熟练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而且拓宽知识面,增加心理学、社会学等有关知识,从护理角度提出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内容,克服教学中重视身体评估而忽视心理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倾向,才能使护理专业学生形成现代护理观念,从而具备整体护理实践的能力[3]。
3强化实践教学,实现校院合作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A2型题占60%,说明试题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点考试,而是更倾向于病例分析,除了以往对知识点的传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对重点内容开展多案例示范教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为基础,密切联系临床实际,训练学生在面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时灵活多变的思维,强化实践教学,强调校院合作,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实现学做练一体化[4]。
3.1情景模拟与案例相结合
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实践练习,即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如学习收集健康史资料这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学会通过语言交流收集病史,同时获得病人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资料,这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主要涉及仪表礼仪、沟通交流技能、护患关系和医学知识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情景,设计好病人的基本资料,由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情景、在疾病不同时期的心理状态,从而准确获取资料,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3.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从表1中可以看出,身体评估是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身体评估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操作技能,但学生在校期间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少。因此,在教学中应将理论知识转化成直观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教学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后,学生观看视频材料,搜集操作要点和容易产生错误的操作,分组讨论练习;上实验课时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分组互换角色练习,掌握正常体征;利用仿真模拟病人体验异常体征,为临床护理奠定基础。
3.3课堂教学与课间医院见习相结合
【关键词】产前诊断;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优生优育,减少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愿望。因此,产前诊断成为目前急需开展的项目。为了让更多的孕妇了解产前诊断,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健康教育是以病人及家属为对象,通过与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教育〔1〕,以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纠正不良的健康行为,促进疾病康复,预防疾病复发的重要举措〔2〕。本市级医院自2005年开展产前诊断以来,至今已为名近万名孕妇实行了产前诊断,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使孕妇及家属得到了优生优育的健康知识,并最终获得优生,减少了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健康教育的方法
通过孕妇学校以及各乡镇区医院的合作,利用电视、报刊等传播媒体,发放健康教育宣教表,入院后一对一宣教,出院电话访视等一系列健康教育方法,加大对孕妇实行产前诊断的重要性的宣教,使更多的人群了解产前诊断,并放心的实行产前诊断手术,达到优生的目的。
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1入院前健康教育 当孕妇在门诊进行产检时,被发现有适合产前诊断的指征,医生将为其建立产前诊断卡,护士发放产前诊断须知表,对其进行初步健康教育。讲解产前诊断的适应症,目的,以及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让孕妇充分了解产前诊断的知识,并最终决定实行产前诊断,签订产前诊断预约表,等候通知进行产前诊断。
2.2入院后健康教育
2.2.1 术前宣教 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解除心理压力。一般来说,由于对遗传医学知识不理解,或一知半解缺乏思想准备,凡进入产前诊断手术室的孕妇均有较明显的心理反应,在此期间,绝大多数孕妇心情处于高度紧张,焦虑状态;如恐惧手术疼痛,或担心手术对胎儿的影响等。为减轻这种心理压力,要热情和蔼地接待她们,言谈举止中充分体现对孕妇的关心,加强解释和沟通,应进行术前宣教,告知以下内容:(1)手术前一天于门诊抽血化验,手术当天8点前入院,当天上午手术,术后观察一天。(2)脐带穿刺者须遵医嘱服药,手术当天服药及注射针剂。(3)术前吃饱早餐,最好随身携带牛奶或甜点心以备术前进食。(4)请携带病历,相关化验单或外院的介绍信来给医生看。(5)讲解手术的全过程,介绍医生熟练的技巧,让孕妇对医生更加信任,对手术树立信心。(6)讲解情绪对手术的影响,使孕妇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7)签订产前诊断协议书。
2.2.2 术中宣教 为了消除孕妇的这些心理压力,医务人员应态度和蔼,举止端庄,语言亲切。术中应做好以下几方面:(1)放松心情,静候手术。可以看电视、报刊或聊天,以减少手术的焦虑。(2)术前排空膀胱。(3)术中保持平静,避免移动,以减低手术的风险。(4)减少医生手术操作中器械的碰击声,以免给孕妇造成恐惧不安。
2.2.3 术后宣教 (1)术后用手指按压腹部针口半小时。(2)每半小时听胎心音一次。(3)如术后胎动增加,胎心减慢,应考虑脐动脉痉挛可能,此时应立即让孕妇左侧卧位,高浓度鼻导管吸氧,并静脉内给氧,5%葡萄糖250ml+碳酸酰胺过氧化氢1g静脉滴注,注意胎心情况,一般经处理后症状可缓解(4)术后尽量卧床休息3天,禁止性生活一个月。(5)若出现以下症状:阴道流血,流水;腹部,尤其阵发性腹痛;针口渗血;胎动明显增多或减少消失;发热等不适,请立即去医院检查,并尽快与我们产前诊断中心联系。
2.3 出院后健康教育 (1)三天后凭化验单到产科优生门诊复查。(1)一般术后2周复查B超1次,排除胎儿畸形,完善产前诊断。(3)电话访视,追踪孕妇分娩情况,了解胎儿情况。
3 体会
产前诊断是提高人口素质,实行优生优育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使更多有需要的孕妇得到帮助,减少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以获得优生,从而使更多的家庭得到幸福。
参考文献:
关键词:程序化健康教育 高血压 临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448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03-01
高血压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改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研究指出,高血压与遗传、精神紧张、情绪、不良饮食、生活习惯等有很大关系。我院依据文献,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5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1例,女性34例;患者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0.8±5.9)岁;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12例,高中及相当文化程度26例,初中及以下37例;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判断及纳入标准。高血压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005年)。
1.3 护理方法。给予两组患者相同的常规护理模式,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健康教育方式,给予观察组患者程序化健康教育模式,具体方法如下。
1.3.1 评估阶段。护士在与患者或家属交流过程中,从患者一般情况及饮食、药疗、自我护理能力及运动等方面进行评估。
1.3.2 健康情况诊断。根据资料及评估结果,得出健康教育诊断关键点,包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达成情况、潜在健康意识增强情况等。
1.3.3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情况,针对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健康行为实施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确立健康教育目标,制定执行计划,使健康教育计划具有针对性及可执行性。
1.3.4 实施。对有共同的健康问题的患者可采用集中教育的形式,定期举行如讲课、会谈、座谈等方式的活动,同时可给予患者间交流、分享等方式,达到护患、患患间的沟通。健康教育可以多种多样,如播放健康知识光盘等。
针对个体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知识讲解,同时向患者发放各种健康教育书籍,配合讲解,患者可将书籍、光盘等带回家里随时查看。
1.3.5 效果评价。针对诊断阶段中所做出的健康问题诊断,再次让患者进行复述、解释,观察其行为方式,并对健康教育成果进行评估。
1.4 疗效及纳入标准。自制健康教育评估调查表,调查表包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健康行为实施情况,如服药依从性、运动情况等。患者出院时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人员由责任护士、护士长共同参与,本组评分以100分为满分,90分以上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中,59分以下为差。优良率=(优+良)/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P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对比,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近几年,高血压呈发病升高的趋势。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以维持血压平稳,研究指出,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使患者对高血压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并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对平稳、控制血压,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组研究中,采用程序化健康教育护理的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我们在采用这种护理模式时,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健康教育,首先要全面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个人情况、家庭情况,与此同时,了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做好准备;其次,在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诊断、评估,确保所制定的健康教育计划符合患者的特点,并具有可执行性。在实施的过程中,可对患者进行整体教育和个体教育两种形式,针对具有同样的健康问题的患者可采用整体教育形式,如同样的吸烟史的患者可在一起讨论吸烟对血压的影响、对健康的危害等,合理地采用监督、控制吸烟情况,促进患者慢慢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使患者乐于参与,并配合知识手册、光盘等,将健康教育由“灌输”转化为让患者乐于接受的形式,确保患者能够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经过本组研究后,我们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调查表平均得分,及得优良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采用一般健康教育形式的患者,由此可见,程序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促进患者自觉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媛媛.程序化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护理工作中的尝试[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396-397
【关键词】 护嘱;危重患者;体会
护嘱就是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设计实施的具体的护理措施,它是对病人健康问题作出判断后,从促进、维持和恢复病人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责任组长对责任护士、护理员所下达的护理决策;也是护理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能按照所制定的护理措施去执行,从而保证病人得到主动的、连续的、有计划的护理服务[1],是整体护理不断完善的一项重要措施。2009年9月-2011年9月以来,我科在152例危重病人护理中试行护嘱,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52例患者疾病类型有:急性颅脑损伤(重型),脑疝晚期,胸腹复合伤;血气胸、多根肋骨骨折、内脏破裂并休克、股骨骨折并脂肪栓塞、高血压脑病、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性左心衰、肺水肿等。2 护嘱在危重病人护理中实施的必要性
2.1 病人的需要 由于患者的监护、治疗及各项基础护理,完全依赖于护理人员。病人的身心需求有待于护嘱的正确下达,以保证患者得到及时、连续、有计划的护理服务。
2.2 整体护理的需要 实行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出优质服务,让病人在身心等方面的全面护理下恢复和保持健康,而护嘱是护理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提升专科护理水平的需要 对于低年资护士,准确执行护嘱是尽快掌握危重病人专科护理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护嘱所下达的护理决策使其能尽快胜任危重病人的监护工作。
2.4 护理学自我完善的需要 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复杂、繁重,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各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制定不同的护理诊断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即护嘱,从而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独立性和连续性,有利于护理学科的自我完善。3 护嘱与医嘱的区别
医嘱是医生对病人实行诊治方案的记录,是护士实施治疗的依据,由医生制定并书写,护士或其他医务人员执行。而护嘱是促进、维持和恢复病人身心健康有关的护理行为:与整个治疗方案及护理计划是一致的。由护士制定,是具体化行为,由护士执行。它包括病人护理的各种需求以及有关专业的综合协调。护嘱的内容有:等级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检查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健康教育等。其内容比医嘱广泛而具体,分二类:
3.1 独立的护嘱性能措施 是指那些护士能合法地指令护理人员完成的措施,护嘱性能处理、预防、检测护理诊断[2],它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等。护士凭借自己的专科知识、经验、能力根据护理诊断制定和执行。如:护理诊断为: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和家属护理不当有关。护嘱:①用气垫床;②翻身每2小时一次,用35%红花酒精轻柔的按摩易受损部分;③温水擦浴7a.m-4p.m。
3.2 非独立性护理措施即医嘱性措施 是体现在对那些护士提出并处理的合作性问题的治疗上,由医生开医嘱,护士执行的方式。护士可以根据医嘱或病人的病情定出有针对性的护嘱。
3.2.1 医嘱 口腔护理:每天2次。护嘱:口腔护理时间:8a.m-4p.m,药物:生理盐水。
3.2.2 医嘱鼻饲管护理 护嘱:喂食前必须确定胃管在胃内;鼻饲液温度38-41。C,每次鼻饲量200-400mL冲洗胃管,每周更换鼻饲管1次。4 护嘱的实施形式
4.1 实施过程 为保证护理质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护师担任责任组长与护士长共同下达护嘱。病人入院后经过入院评估、护理查体,按急缓重轻编排护理诊断,与医嘱同时下达护嘱,每日查房,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护嘱。
4.2 书写形式 设计专用护嘱单,长期、临时护嘱同页分开。包括开嘱时间、停止时间、执行时间及开嘱者、执行者签名等栏目。5 讨 论
5.1 护嘱在一定程度上与医嘱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通常情况下医嘱是在查房或听取护士报告病情后下达的,对于护理方面的医嘱仅是原则上的指导而缺乏具体的护理方法,而护嘱弥补了这一不足。
5.2 书写护嘱应当明确、清楚、可操作性强。要使执行者按照具体要求执行,以保证病人得到完整一致的、连续的护理。
5.3 完善的护嘱不仅是保证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和检查护理质量的标准。为了使护嘱不流于形式,护士长应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并征求病人和家属的建议,每日查房,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调动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提高了专业水平,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5.4 使医护、护患关系融洽,提高了满意度 对危重病人实施护嘱管理,对于病情复杂患者,护士们带着问题查找资料,请教医生。为了尽快掌握专科知识而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参加医生查房等方式不断积累临床经验,以提高护理质量。由于护士对病情观察细致入微,能及时发现问题,为患者赢得抢救时机,得到医生认可,从而成为医生工作中的好帮手。医生由以前对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持怀疑态度,到肯定护理质量并主动为危重患者下达特别护理医嘱。而患者家属也由对以前特护质量的不满意,到现在的主动要求上特护。如我们曾为三例脑外伤术后(昏迷)行气管切开患者作特别护理,护士们利用休息时间运用护理程序给予患者全面的专科护理和基础护理,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医生和家属对护理质量表示肯定和赞扬,尽管一例患者最终抢救无效死亡,但家属依然对护理质量很满意并感激护士的服务。又如一例无人陪伴的脑挫裂伤伴意识障碍患者,住院12天,护士们用爱心和责任心全面护理病人,使患者转危为安,出院时患者说“你们真的比亲人还亲,我忘不了你们”。同室的病友目睹护士所做的一切,也由衷赞扬我们“你们真的比亲人还好”。护士的工作再度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肯定。满意度由2008年的75%上升到现在99%,出现了许多感人的事迹。
5.5 通过两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我们认为护嘱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满足了病人的需要,提高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Roy护理程序;立体定向;护理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1-3180-0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Nursing care of the intraoperative patients of brain stereotaxic biopsy by using Roy's nursing program
WANG Xiao-dan,QI Chao-ying,JIANG Yu-mei,et al.
(Operating Room,The First Affiliated Hostip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08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daptive problem of the patients during stereotaxic biopsy. Methods:To analyse patients' problem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bout physiological need, self-concept, role function and correlative dependence in intraoperation of stereotaxic biopsy by using Roy's nursing program. Results:Nurses could hold the patients' adaptive problem allroundly. The patients had good adaptivity and could co-operate with the operation well.Conclusion:Making use of the Roy's nursing program, nurse can promote the patient's adaptive reaction.
【Key words】Roy's nursing program;Stereotaxis;Nursing
Roy适应模式是美国护理理论家Sister Callista Roy于1974年提出的一种护理理论,Roy认为人是一个整体,是由各个部分在一起行动所形成的整体。这个整体为了维持自身的完整状态,持续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种特征被称为开放性[1]。机体内外环境的刺激作为输入进入机体后,机体适应系统通过一系列应对机制对其进行控制、调整,并通过效应器表现出来,即产生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方面的变化。Roy的适应模式强调人的适应,即人对环境的应激原进行适应的过程。Roy根据适应模式发展的护理程序分为6个步骤,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护理诊断、护理目标、护理措施和评价。神经外科行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的患者由于术前准备时间长,术中使用局麻,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术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应激反应。另外,立体定向要求高度精确, 误差不超过±1 mm。因此术中护理变得尤为重要,护士要进行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积极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安全的进行,防止患者的消极或过激反应。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应用Roy护理程序对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患者进行护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初步诊断为脑占位性病变、性质不明,于2005年6月~2006年9月在我院手术室行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为明确诊断,以待进一步治疗的患者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所选患者均为意识清醒、沟通无障碍。
1.2 方法
1.2.1 生理功能:一级评估: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实验室检查,有无饥饿、口渴等。 二级评估:主要刺激有手术。相关刺激是术前12小时禁食、禁饮。术前半小时予鲁米那钠0.1 g加阿托品0.5 mg肌肉注射。固有刺激/剩余刺激:术前一晚的睡眠质量。(1)护理诊断:①疼痛:与手术有关。②体液不足:与术前禁食及肌注术前针药有关。(2)护理目标:患者能对出现的疼痛及体液不足的症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耐受能力得以提高。(3)护理措施:①在注射局麻药之前提醒患者,麻醉的过程会有点痛,但是可以忍受,就像在手上打针一样。同时要告诉患者如果在术中有强烈的疼痛要及时告知医务人员,适当的分散其注意力。②向患者讲授术前准备的相关知识,让患者理解禁食的重要意义和术前针药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清楚自己目前的生理状况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并增强对这种反应的耐受力。③术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患者主诉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刻通知麻醉师和手术医生积极处理。(4)评价: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状况,是否能配合相关的手术操作,并表现出相当的耐受能力,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1.2.2 自我概念
1.2.2.1 生理自我:一级评估:身处陌生的环境,自我感觉有否紧张。二级评估:主要刺激:身体制动,头部固定;相关刺激:头部佩戴立体定向固定架,个人形象受到影响;固有刺激/剩余刺激:手术室医务人员的陌生,本来熟悉的主管医生经无菌包装后变得陌生。(1)护理诊断:①恐惧:与环境陌生有关。②自我形象紊乱:与术前剃头及佩戴头架有关。③躯体移动障碍:与手术制动有关。(2)护理目标:①患者尽快适应陌生的环境并感到一定的舒服。②对自己的形象有重新的评估。(3)护理措施:①患者步入手术间时向其介绍负责这次手术的洗手巡回护士和麻醉师,同时带他参观手术间的全貌和所需的仪器设备并稍作讲解。②给患者尽量摆置既适合手术又相对舒适的,躯干下面垫哩垫。注意患者的自我感觉。③在不影响手术进程的前提下,给患者放些轻松的音乐。④保证头架固定完好,讲解头架在手术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认识到目前的形象是暂时的,对日后的正常生活不会有任何影响。(4)评价:患者的紧张心理有否减轻,能否配合手术的精确操作,身体尤其是头部的固定状态。
1.2.2.2 个人自我:一级评估:患者是否有特殊信仰或有何种个人期望。二级评估:主要刺激:患病;相关刺激:术后诊断结果及术后一系列的可能并发症的影响;固有刺激/剩余刺激:有亲属、朋友或通过某种信息途径了解相关脑肿瘤患者的不良预后。(1)护理诊断:①焦虑:与疾病预后及家庭负担有关。②情境性自我贬低:与不良预后和负面信息有关。(2)护理目标:减缓焦虑程度,对自己的康复有一定的信心。(3)护理措施:①介绍我院高水平的诊断和治疗环境,针对患者病情,做好健康宣教。②给患者讲述好诊断、好预后的范例,助其找到重塑信心的动力,强化自我感觉良好的意识。(4)评价:患者是否认可护士的观点,对自我将来的发展有了一定程度的憧憬。
1.2.3 角色功能:一级评估:第一角色是患者的年龄、性别即社会角色。第二角色是职业及家庭角色。第三角色是患者。二级评估:主要刺激:由健康者的第二角色转变为患者;相关刺激:工作事业的停滞;固有刺激/剩余刺激:家庭和社会对成年人的期望。 (1)护理诊断:①角色冲突:与疾病住院有关。②角色失败:与工作停滞,无法投入患者角色有关。护理目标:能意识到患者角色的重要性,愿意做好患者角色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2)护理措施:①做好宣教,让患者知道自己的积极配合是手术成功重要原因,要全身心的投入患者角色中。②讲道理,健康是保证成功扮演社会角色的前提,而做好患者角色是重返健康的第一步。(3)评价:患者是否可以接受患者角色。
1.2.4 互相依赖:一级评估:患者不能照顾家庭成员并离开家属的陪伴。二级评估:主要刺激:进入手术间,没有亲人和好友的陪伴;相关刺激:来到手术室,没有归属感,对手术室的护士缺乏信任;固有刺激/剩余刺激:病友及社会关于手术室护士态度冷淡说法的印象。(1)护理诊断:孤独:与缺少心理依赖有关。护理目标:患者基本适应手术室环境,对手术室护士充满信心和依赖。(2)护理措施:①平时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娴熟的技术和肯定的态度展现给患者,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②与患者沟通要以肯定、和善、教导的口气,使患者愿意把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讲给护士听,以寻求并依赖护士的帮助和照料。(3)评价: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依赖程度,护患沟通得是否融洽。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情况。
2 结果
接受Roy适应模式护理的32位患者术中适应良好:生命体征稳定,术程顺利,患者无1例出现因术中配合欠佳而导致的并发症。
3 讨论
3.1 Roy适应模式把人、环境、健康和护理四个概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为人是一个有生命的适应系统[2]。这一系统的行为分为适应性反应和无效性反应,通过生理功能、自我概念、角色功能和相互依赖四个方面表达,护理的目的是在了解人的适应水平以及所有的刺激的基础上,促进与此四个方面相关的适应性反应。此观点提出一个整体的框架,强调护理的完整性和整体观,是现代护理的特征和取向,值得推广和应用。
3.2 Roy护理程序有其相应的实施准则:一级评估要收集四方面的行为,判断其有效性,考虑这些行为是否有助于健康,以及需要护士帮助的适应性反应。二级评估要收集各种刺激的资料,将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发现护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的提出要尊重个人的利益和权利,并且可能达到。措施的制定要着重于扩大人的应对能力和适应能力。评价的过程要注重再调整和改进护理措施。
3.3 目前脑立体定向肿瘤活检术以其定位准确,对脑功能损伤小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特别是对脑深部重要结构区的病变更具有优越性,不仅可达到定性诊断的目的,还可为下一步治疗提供可靠的病理学依据[3]。护士应用Roy护理程序,可以对该手术患者存在的适应性问题进行正确评估,帮助护士做出采取正确行动的决定,使患者达到良好的适应水平,体现整体健康。同时,Roy护理程序为手术室贯彻整体护理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加强了护士对整体护理的认识及实施。但是,Roy护理程序是针对最普遍的人这个系统,所指的对象较泛泛,缺乏专科特色,在对各专科患者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临床护士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手术方式不断充实相应的专科内容,应用起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袁义厘.罗伊(Roy)的适应模式与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1):844.
[2] 邹 恂.护理理论[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护理系, 199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