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6:54: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远程教育的学习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影响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
1.传统学习理念的影响。电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谈薄,依赖性强。传统教育一直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教代替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依赖教师的面授辅导,依然被动地听课做笔记,沿袭着传统的学习方式。相对而言,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与系统讲解教材的面授辅导课相伴的是各种教学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面授辅导课,主要讲解教材中的重难点,很受学生的欢迎。
绝大部分学生对远程教育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了解不深,观念还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学生认为面授课安排越多越好,学习及考试上还完全依靠老师的填鸭式教学,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学习时间和学习资源利用率低,导致学习成效低和学习者自我评价不高。
2.基层办学条件欠缺。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各地办学条件存在着明显差异,表现在多方面,比如:师资队伍、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等方面,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的问题也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基层电大的办学条件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和东部沿海以及地市级以上的电大相比,差别是很明显的。
各基层电大合作和资源共享不足。许多学校的资源建设各自为战,互不共享,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造成巨大浪费。学校缺乏完善的后勤服务和管理,服务意识差。尤其基层电大,学校设备成旧,管理不规范,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辅助学习。教学人员不参与研究工作,跟不上学科前沿,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3.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开放远程教育学生大部分都是在职人员,对于工学矛盾方面处理的不是很恰当,存在只为应付考试、拿到文凭,对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改进没有足够的重视,思维方法得不到有效锻炼,学习的成效必然低下。
学习动机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关键是内部动机。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是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当前远程教育学生自主学习动机水平参差不齐,抱着拿文凭的心态,学习动机并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故而,对学校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和课件、辅助资源有哪些类型、网上有哪些可随时提供学习之用并不太在意。他们首先咨询的不是教学资源是否丰富,而是,考试好不好通过、是否有考前辅导、面授老师是否划定考试范围、复习资料是否具有针对性和能不能顺利拿到毕业证等。这些都充分说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谈薄,学习依赖性强。开放教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是影响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开放教育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基础薄弱,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能力低;二是学习方式过于传统,不适宜开放教育的学习。学生使用最多的仍是文字教材,对于其他形式的教学资源,如音像教材、网上辅导和教学信息使用率低,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在独立获取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能力的基础上,不依赖他人而能运用一定学习方法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学生学习欲望、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的综合反映。电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面对的是师生分离、较少有人指导、主要依靠自我定向的学习,加剧了学习困难,正所谓最不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在利用最需要自主学习能力的资源和环境进行学习。
电大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客观原因。参加开放教育学习的学员,大部分承受工作、家庭、学习多重压力,既要完成工作任务,又要承担家庭责任,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学习。学生忽视平时学习,重视期末串讲。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从注册入学那刻起,目标就是拿文凭,并不在意学有所获,面授辅导也不参加,更不会利用其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只有到期末考试和交作业时才临时突击。
二、提高远程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效率的对策,保证教学质量
远程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各电大教学点充分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为广大学生提供及时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教学信息和多媒体学习资源;开展多种形式教学辅导;提供学生自学和小组学习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共学习方法指导和心理咨询等相关助学服务,帮助学生解决了学生自主化学习的要求。开放教育培养出一批具有优秀思想品德,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业务能力的多种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和认可。
1.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以及监督检查。现代远程教育是建立在网络多媒体环境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通过一定网络媒体资源链接起来的教育方式。网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利用计算机浏览电大在线平台,下载所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实施方案、课程说明以及地方自建教学辅导资源等。
首先,发挥教师辅导作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更要求教师也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转变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来,把传统的授课教师转变为多重角色的导学教师,教师应成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更应注重指导,指导怎样学习、怎样选择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一些专科学生,更应注重对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引导,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其次,严把形成性考核关。形成性考核是远程教育教学过程中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实际教学过程中,形成性考核成绩评定上,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人情分等现象。
2.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认知。转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指引、辅导、帮助的地位,教学活动有原来被动的他控式变为主动式的自控式。运用多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效率。作为一名面对面带学生的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转变传统学习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其一,引导学员实现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参与的学习观念转化。从学员入学第一天起,学校和教师就要通过组织开学典礼、专业活动、学习小组活动等有意识地向学员介绍远程开放教育的特征、学习形式、教学媒体、教学环节等,使他们认识与传统学习形式不同;同时要引导学员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使其明白只有树立这一理念才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提高自主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主动要求掌握学习方法。
其二,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服务体系,创造自主学习环境。一要规范现代远程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二要教师加强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制作,在教学内容体现安排及媒体手段的选择上都充分考虑自主学习的特点,提高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其三,强化内部学习动机,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开放教育学生绝大部分是抱着混文凭的学习动机,他们的学习动机需要通过引导加以调整,以期从自我提高的角度参加开放教育学习。
最后,要培养适合于学习者自身学习策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是的表现的一组或多组程序,是个体认知的工具。元认知能力高的学习者能恰当运用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策略,能有效地确定学习需求,评价、监督、审查和修正自己的学习活动,及时修改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发散思维和对信息进行定位的能力。
3.建立和完善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考试内容不仅要对学员所学知识进行评定,更应重视对应用能力进行检验,注意试题的灵活性和应用性,突出综合应用能力。对考试进行改革,开放教育主要以自学为主,应逐步实现随学随考;逐步实现无纸化考试;根据不同专业和课程特点,对部分实用性强的课程采取现场演示为主,实现开放教育考试方式多样化。
竞赛激励式教学园林工程教学改革作用
园林工程是园林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专业性课程,而且随着我国进入科技化信息时代,园林工程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使用了高技术、新材料,也提高了发展的速度。因此,在进行教学改革中,一定要紧紧跟上时展的步伐,转变旧观念,运用新型的教学理念,积极地将新型科技手段充实到教学活动中来,使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广泛地应用到课堂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将理论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
一、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园林工程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地显现出来,这些都是亟待进行解决的。
首先,课堂还是处在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的填鸭式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无味,还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园林工程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其次,新时期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只局限于具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还需要有大量的实践经验以及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在园林工程这样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中,只是存在大量的观摩学习,而缺乏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施工的机会。
因此,使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运用到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去,不仅能通过实践性的经验使学生深入的掌握园林工程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施工技术,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应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有效作用
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是贯彻以快乐为主进行教育的一种思想体现,它不仅能使学生们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课程的学习,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另外将我国现今发达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教学中去,使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在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1.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也广泛的应用于各个学科中,并取得了一致的好评。因为多媒体教学代替了传统的课堂板书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具体化,这就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提高了信息知识承载量,尤其适合应用于园林工程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大量真实拍摄的实际施工图片进行播放,使学生能够直观、形象、具体的了解园林工程;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加入相应的影像,如在进行工程种植讲解时,播放树木移植现场施工的录像,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亲身似的体验,而且还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强其学习兴趣。
2.增强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园林工程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课程特点,除了要在室内进行理论授课之外,还应该在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中主张将学生带到园林工程现场去实地学习。而且虽然我国一些相关的教材书籍也都在不断的改革,但依然跟不上现实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实际的园林工程中应用了一些新技术手段,确在课本上依然无法体现出来。所以,将学习场地从室内拓展到室外,能够及时、有效的更新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对于学生未来更快的适应工作大有裨益。
通过在工程施工现场实地的观摩与操作,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工程施工的全部过程,而且遇到一些不明白的问题时还能通过专业技术人员的讲解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这些知识在教材中是绝对学不到的。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3.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把竞赛激励式教学应用到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发挥学生之间小组团队协作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同时,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而且在小组活动中,可以通过学习积极性高的学生带动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活动中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个性不同的学生来说教师也要采取相对应的指导方式,如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耐心地进行鼓励、指导,在遇到难题、难点时,教师应该给予关键性的点播,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园林工程课程中增强自身的学习自信心。
三、结束语
在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中运用竞赛激励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通过实践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化的发挥。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重要的引导性作用,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展现自我,促进教学改革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钦花,杨瑞卿.浅谈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8,(34).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金建生.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实施模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
关键词:网络资源 教学 实践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作为材料类专业最重要的主干基础课程,主要内容是分析、检测和表征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掌握好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对后续材料专业课程的学习极其重要,也是从事材料研究和开发活动中必需掌握的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材料学所包含内容的深度与广度都与过去相比有了巨大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材料学相关的各种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设备仪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仪器层出不穷。因此为了跟上社会的进步,在《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的教学过程中不应一味仅仅依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实现《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教学的与时俱进。
一、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模式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和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随着网络基础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升级,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高速上网浏览查阅资源,网络资源已经成为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取用的海量资源宝库。不同于传统媒体,网络资源储量丰富而且更新速度快的特性恰恰与《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一致,能够为《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教学提供完善而新鲜的各种资源,使其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较之其它学习手段,网络学习的优势显而易见。首先,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网络环境中存有大量教学案例、课件、多媒体资源资料、教学软件等学习资源,为有效的教与学提供最大限度的媒介。其次,网络资源使得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得到了充分体现。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克服了传统的教育和学习在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最大限度体现学习者的自主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使得学习者真正做到主动、积极地学习。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将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中的“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实现教育面向新时代和培养有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跨世纪人才、追求新知和不断自我更新的人才、社会所需要的具有真正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再次,网络的便利性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开展随时随地的互动,作为一个实际的应用例,笔者在《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的教学过程中,课前使学生通过网络学习,预先了解教学内容,明确学习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中的文献和课件、新闻等资源,不但极大地扩充了教学信息量,而且使得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使学生感觉更加贴近,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课后,将课件通过网络共享,学生可以随时浏览学习,并可以参考网络提供的思考题和练习题自我学习提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与老师都可以方便的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不但利于学生的学,而且便于老师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动态,解答问题,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最终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化教学方式,实现更高效的《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教学。
二、利用网络资源,强化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材料学相关的各种分析检测技术和方法、设备仪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仪器层出不穷,旧有的技术方法和设备不断地被取代或淘汰。而相比较而言,课本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这就可能造成学生所学的知识与时代脱轨,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和进一步的学习带来困难和障碍。因此在《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在向学生讲解经典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尽量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介绍当代最新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不但能够使得学生能够紧跟社会发展,获取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针对《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技术》两章,在讲解测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介绍这两种测试分析方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仪器设备,利用网络上典型的透射照片和扫描照片一方面介绍最新设备的性能参数,另一方面讲解这两种分析测试方法在材料中的实际应用。同时,向学生介绍TEM和SEM的发展趋势,比较国产设备和国外进口设备性能和设计上的差异,剖析问题的关键所在,同时介绍国内各级研究机构、厂家和研究者的科研立项和进展情况。在课后,通过课下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搜索这利用两种分析方法得到的典型照片,并说明所用到的设备型号,实验条件以及照片反映出来的材料特性。通过以上做法,强化、深化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同时激发学生科研探索的积极性。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学生对于这种做法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在很短时间内各自独立完成了作业,并及时与老师沟通。老师将这些照片在课堂上进行点评,使学生即掌握了本章知识,同时扩展了知识面,对于这两种分析测试方法的实际应用有了一定的把握,有利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而这些照片可以留存作为教学资料,为下一学年的教学提供教学素材。以此往复多年,不但可以积攒丰富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通过网络共享方便学生和教师随时调阅,同时根据每一年的照片特点可以归纳总结出该种分析测试方法的发展特征和趋势。
三、利用网络资源促进教学的思考
材料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材料的结构、成分检测和性能分析离不开现代分析方法和设备。而《材料现代分析方法》这门课程就是讲授的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和设备的课程。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材料现代分析方法和设备日新月异,其具体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程度也越来越深。利用网络资源量丰富、更新快的优势,可以大大丰富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拓展多种教学方式;同时网络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沟通媒体,可以大大便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因此网络资源和《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的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将会大大促进本门课程的教学。
四、结语
网络和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的教学相结合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利用网络资源,可以优化教学模式,强化教学效果,大大促进这门课程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俞建长,李强,树立精品意识建设精品课程―― 《材料现代分析方法》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J],时代教育.2010(02):0048
2.陈文哲.材料现代分析方法与新材料技术的发展.理化检验一物理分册.2002(38):466。
3.张冰,体育专业网络资源共享与互动式辅助教学平台的研究,体育教育.2010(12):101
中图分类号:G642
0 引 言
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教学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其课程内容偏难、知识量偏大,理论与应用结合紧密,由于学时所限,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数据库系统的教学需求,学生普遍反映有难度。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做好教学设计是教师面临的一大挑战。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在线课程形式。2007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的两位教授最早提出MOOC的概念,开设了第一门MOOC课程[1]。2012年以来,MOOC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与应用。MOOC的兴起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冲击和契机。如何整合、利用优质的MOOC资源及其他网络开放资源,提升本科生的专业课程教学质量是目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MIT、UC-Berkley、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已经展开了相关的研究。
1 课程分析
数据库系统的授课对象为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学生已学习计算机基础、编程语言、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概论等相关课程,能够完成简单的程序开发。本课程的授课难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抽象概念和名词较多,不易理解。数据库系统课程内容通常比较抽象,概念和名词较多。作为学习数据库课程的基础,第一章就给出了很多的概念,例如数据库中的“关系”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关系、联系并不是同一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概念容易混淆;三级模式、两层映象、数据模型、数据模式等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并不易理解和掌握。接下来的各章节,根据所学的内容,又要引入很多概念和名词,如在数据库基础理论关系代?抵校?涉及很多数学概念;在数据库存储中,涉及很多操作系统相关的名词;数据库事务处理、数据库索引、查询优化中又给出了很多新的数据库专用的概念和名词。对于课程中出现的概念、名词,不仅要求学生记住,还要能够充分理解、掌握和应用。
(2)课程内容涉及范围较广,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鉴于数据库理论背景的深厚以及数据库应用需求的高涨,数据库课程内容的设置要以理论性为基础、应用性为目标,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在授课时,既要对数据库的发展历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进行讲授,还要兼顾到数据库的应用知识:从最基本的如何使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到如何设计一个数据库,再到如何进行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甚至到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基本运作原理都要进行介绍。这就要求授课老师不仅要熟悉基础理论内容,更要有深厚的应用实践基础。尽可能地从数据库应用存在的问题着手引入,使学生明白应用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思路,为实现该思路,提出什么概念和什么理论,然后再讲该理论的相关内容细节。无论如何,数据库系统这类知识量较大、理论和应用性都较强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依旧是很大的挑战。
(3)技术发展快、相关软件产品多,实际应用问题复杂。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重要技术,从最初的网状数据库到广泛应用的关系数据库,再到新兴的对象关系数据库,随着信息化程度逐步加深,应用需求推动了数据库理论的迅速发展。在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各大公司纷纷推出不同类型的数据库管理软件产品,如较为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软件Oracle、SQLServer、MySQL以及近年来兴起的MongoDB、Redis等非关系型数据库软件。不同类型的数据库软件在数据模型及核心技术上存在差异,相同类型的数据库软件在具体的应用中也有很大不同。考虑到数据库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授课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还要注重应用能力的训练,对于常用软件需要加以介绍,在实验课程的设计中,也需要选择恰当的数据库软件、工程应用案例设置实验内容,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然而,鉴于课时的限制和本科生的接受能力,数据库课程的讲授仍然是以最基础的关系数据库理论及软件为主,对于NoSQL、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内容仅限于简要介绍。对于工程开发领域的应用问题,也是结合课程内容,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讲解。相比于数据库的庞大知识体系和复杂的应用需求,课堂上能讲授的内容始终有限。
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过程从课堂扩展到课外,单纯的讲课式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数据库课程的授课需要。
2 MOOC特点分析
2012年以来,MOOC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国内外各大高校、公司纷纷创建了MOOC平台[2],如Udacity、Coursera、edX、Openuped、可汗学院、Onpen2Study、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等。MOOC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优秀教学资源的分享与传播,并提供在线测试、评估,师生互动等功能。目前利用MOOC教学具有以下优势:①以主动学习为基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更有利于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学生可以随时加入MOOC课程的学习,教与学不仅局限于课堂时间,MOOC提供了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将教学活动扩展到了课下;③MOOC汇集了各大高校、公司的优秀教学资源,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对于相同的知识点,不同的MOOC课程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讲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与自己学习目标相相符的课程,也可以综合各个课程的讲解,加深对知识难点的理解。
MOOC的优势越来越被教育界认可,但随着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课程退出率较高,完成度偏低,很多学生选课后中途放弃[3-4]。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①缺少真实课堂约束,学习过程主要依靠学生主观能动性,这对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来说是很大的挑战[5],很多学生的学习热情只能维持到课程中期,后期随着知识量的增多,难度的增大,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便产生了惰性,最终放弃;②在课程选择方面,学生大多依据MOOC平台的评价、课程教师的知名度以及网站上简要的课程介绍,导致很多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与自己的预期有较大差距,学习过程中发现课程核心内容与学习目标不相符,课程内容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于是中途放弃。不恰当的选课也是造成MOOC课程完成率较低的一大原因。
3 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
如何有效发挥MOOC的优势,规避MOOC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于MOOC进行教学改革是目前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4]。针对数据库系统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结合MOOC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我们提出一种课堂授课、课下自习以及反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区别于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数据库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学习过程扩展到课下;课程参考由课程教材、参考书目扩展到MOOC等网络开放资源;教师和学生基于同一学习目标共同努力,学生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而是作为课程的参与者、主导者;教师主导课堂教授、提供课下支持,课下学生自主学习,并以反转课堂的形式进行分享交流。
(1)教师课堂授课。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缩减了教师授课学时,课堂授课主要讲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核心理论和一般方法,重点在于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起课程的整体框架、理清知识脉络,引导学生快速入门。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仍然保留一些必要的案例和应用方法介绍,但不再花费大量课堂时间进行深入剖析,而主要以启发学生思考、提高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为主要目标,为学生课后继续学习以及后续的反转课堂模式打下基础。
(2)教师课下支持。针对单纯MOOC模式下学生缺少约束以及难以从众多网络资源中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课程的问题,混合式授课模式中采用教师辅助支持的方式:对于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教师在各章节授课完成后统一知识要点,并推荐可供复习的MOOC资源;对于应用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一般方法后,推荐案例资源、布置案例分析任务;对于相关软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简要分类介绍后,推荐相关MOOC和网络资源,并指定学习任务。教师课下支持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从众多的MOOC及网络资源中,选择出适合自己使用的素材,并指定具体学习目标、设置约束,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课下自主学习。
(3)学生自主学习。基于数据库课程的特点和授课难点,学习任务主要分为三大类:对基本知识和核心理论的巩固与理解;基于一般方法进行案例分析;相关软件及关键技术的学习。在课程开始初期由教师公布课程任务简明列表,学生自愿组成学习小组(每组不超过5人),根据兴趣和特长,每个小组领取一个任务。领取任务按照先到先得的方式进行,在小组过多的情况下,允许不同的小组领取相同的任务。随着课程进展,学生基于教师课堂教授的内容、结合教师推荐的MOOC以及网络资源进行课下自主学习,对老师布置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完成指定的学习任务,从而巩固课堂知识,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掌握应用方法,以及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软件、技术。
(4)反转课堂模式。各组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其领取的任务后,要以反转课堂的形式进行学习成果分享,这是针对学生自觉性差的有效解决手段,即由各组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PPT并进行课堂展示、讲解,学生取代教师成为课堂主导者。每组学生讲解后,其他组可以向其提问,教师根据其表现情况进行点评。由其他小组和教师共同为该组同学打分,小组最终得分以加权平均方式计算。各小组及教师打分评价标准见表1。
带着任务和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反转课堂检验学习成果,且学习成果与期末成绩直接关联,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因自制力差而无法完成自主学习的情况。
上述4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构成了基于MOOC等网络开放资源的混合教学模式,其中,“教师课堂授课”与“学生自主学习”共同组成混合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师支持”是教师职能的课下延伸,是自主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反转课堂”是学生主导权的课堂延伸,也是检查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4 混合式教学方法举例
新的教学模式下,需要从授课学时中划分出一部分学时用于反转课堂,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我们以讲授“非关系数据库”为例,设计混合式教学方法如图2所示。
教师制定任务列表时,加入与本知识点相关的4项任务并推荐相应的网络资源、参考书目。学生在课程初期领取任务,课下基于教师推荐的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其中,任务(1)主要是在教师讲授完关系数据库理论后,参照其他MOOC资源进行巩固和加深理解;任务(2)和(3)主要是基于MOOC资源和参考书目,自学两种非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任务(4)则是基于网络资源分析非关系数据库的应用案例,在分析的过程中对比关系数据库与非关系数据库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应用需求。由于非关系数据库理论在课程后半段讲解,因此要先安排领取任务(1)的小组带领大家复习巩固课程初期讲解的关系数据库理论,为教师讲解非关系数据库理论打下基础;接下来安排领取任务(4)的小组进行案例分析,主要介绍非关系数据库的应用需求和应用情况,引起大家的兴趣和思考,为领取任务(2)和任务(3)小组的讲解使用打下基础。
具体的教学进程安排如下:学生自主学习与课程讲授同步进行,当课程推进到“非关系数据库”章节后,第一个0.5学时进行反转课堂教学,由领取任务(1)的小组带领大家复习、巩固关系数据库基本理论;而后的1个学时由教师讲解非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介绍非关系数据库的分类以及简要介绍非关系数据库管理软件;接下来的1个学时仍以反转课堂方式进行,先由学生介绍非?P系数据库的应用案例,再由另外两个小组分别讲解两个具体的非关系数据库的基本使用方法;最后的0.5个学时由教师进行总结。
在这种混合式教学方法下,一共使用3学时课堂时间来学习“非关系数据库”,总学时与原有教学设计学时相当,但教师讲授学时缩减了1.5学时,所讲授的主要知识点没有变化,都是介绍非关系数据库的理论与应用。由于加入了课下自主学习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MOOC及网络开放资源,学生所接触的知识面有很大的扩展,知识量也会有一定的提高。通过反转课堂中,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关键词】小学数学;现代远程教育;精彩
农村远程教育在本校实施已有三年的时间,通过三年多的实践,使我们看到了它的优势: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开拓学生视野、提升素质学习、补给教师营养和提高教学水平。小学数学课程通过现代远程手段,一方面可以为小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远程教育再次整合教育资源,演示知识的形成过程
传统数学的误区之一是只求结果忽视过程;创新教育要求最大限度的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因为只有明确了知识的形成、结构、链接方式,学生才能运用这些方式去创造新的成果。
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就运用了现代媒体,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利用解霸制作了圆柱的展开过程。学生看到,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然后慢慢的展开,最后在屏幕上展示的是圆柱的两个底面(圆)、一个侧面(长方形)。
但是,我没有停留在这一层次,而是继续问:“沿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圆柱的侧面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可以想象到还可能是正方形。然后又继续在电脑上显示:只要圆柱的高与地面周长相等,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正方形。然后继续问:“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还可能是什么形状?”学生答还可能是平行四边形。电脑显示:斜着剪开圆柱的侧面,展开之后就是平行四边形。还有学生提到,如果允许剪两刀的话,可能是什么形状。
在教学《球的简单认识》时,我也运用电脑,将球的各个部分、球的不同切面展示出来。学生就能够轻而易举的理解球心、半径、球面、通过球心的切面等。
这样,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造思维得到了同时的发展。
二、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讲解,优化教学
运用远程教育的媒体资,优化教学。通过动与静的相互转化,使数学概念的形成、公式的推导、规律的揭示等均能清晰而形象的显示出来,不仅辅助教师的教,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在讲解时配上现代教育技术,让形象、直观的动画演示来辅助老师讲解,学生将会接受得更好、更快。
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时,运用光盘演示:
先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大圆,再用不同颜色将这个大圆平均分成两个半圆,然后又用线条将这两个半圆16等分为近似于三角形的图形,最后再动态地演示将这些图形拼组成长方形,利用线条的不同颜色,使学生能一眼看出来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原周长的一半,宽相当于圆的半径,而长方形的周长也就是圆的周长。通过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的动态演示,辅助教师讲解,让学生轻松地突破有关圆周长的重难点知识,有效地实现了感知、表象、抽象的心理转化。
三、运用远程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开拓学生视野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严整、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的学习需求。”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提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情景和材料,并不是要求学生完全到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由于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所以,教学中所提供的实际情景或材料多数是相对真实或生活情景的一种模拟。在常规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多种因素的限制而无法满足教学内容的创作及呈现。而远程教育手段能够创设集图、文、声、色及网络、交互于一体,利用多种表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地模拟和呈现实际生活情景。有利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联系,从而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爱数学、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运用远程教育资源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素质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中指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转变。其中,自主选择、合作交流和亲身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所说:“从教学生学会数学转向让学生做数学。”这里的“教”是指简单的传授和以讲为主的灌输,而“做”是指以学生为主的自主选择和亲身实践。在课堂中,让学生“做”数学,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享有足够的亲身实践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无限生机,时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利用网络教室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要素。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一个极大优势,就在于能围绕四要素服务,改变静态、被动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交往合作的环境,实行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网上交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挥网络教学作为激发学生交流互动的合作学习方式。
五、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补给教师营养,提高教学水平
要引导教师走上现代化教学之路,充分利用好农远教育的示范课。利用示范课的示范性教学活动,教师们可以从教学结构、方法、手段和内容各个角度去学习,在相互交流中去提高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利用农远教育资源,教师目睹名师的教学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潜移默化的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远程教育给我们农村小学带来清风活水,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精彩纷呈。
关键词:远程教育;多终端学习;移动学习
知识经济社会的挑战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社会即将到来,传统的以面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成为必需。伴随着远程教育领域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远程教育已经基本脱离主要应用于传统函授方式的纸质媒体,在电视、广播等单向传播媒体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具备高交互性与自由性的新一代远程教育,可以利用的学习终端向多元化发展,利用不同终端的优势与特点推进不同形式的远程教育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中,个人计算机、手机等移动终端、电视(包括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智能电视)等电子设备作为应用广泛的学习终端,依托各自的特点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各种设备的灵活运用将有效促进终身教育和教育全民化的实现。
一、计算机终端
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联系紧密,这使得计算机成为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工具,甚至可以说现代远程教育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远程教育技术发展成熟、网络教育资源极为丰富,且相较于其他终端,计算机具备更灵活的操作性及更强的运算能力。计算机技术为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学习提供技术手段:一方面通过建设数字化校园,包括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务教学管理系统的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数字图书馆系统建设等,对学习的全过程实现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传统的文字教学资源、录播的音视频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日益增强的学习需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处理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类型的多媒体素材,从而制作符合时代技术发展特征与趋势的高品质CAI课件,能够以更为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常用的软件、工具包括MicrosoftOffice系列软件、针对图形图像的Photoshop、针对动画的AutoDeskAnimatorPro和Flash、针对音频的UleadMediaStudio和CoolEdit,以及针对视频的UleadMediaStudio和AdobePremiere等等。另外,利用计算机技术搭建MOOC平台,可以说是远程教育、开放学习的里程碑,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MOOC巨头运作机构,集结了哈佛大学、MIT、斯坦福大学等全美国同时也是全世界优质大学的资源,为每一位学习者免费提供优质课程及对在线学习和教学全过程的支持环境,能够承载在线课程,支持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计算机技术在远程教育方面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在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推广应用。远程教育目前的一大问题是仍局限于一个提供资源的平台、注重知识的传授但是限制了一些需要实验、动手实践的教学内容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是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通过模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可以及时、没有限制地观察三维空间内的事物,已经在电子游戏、医学、工业仿真等方面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在高等教育领域,构建虚拟实验环境、虚拟实训基地、虚拟仿真校园已经成为现实,优势在于节省成本、规避真实风险、打破时空限制并给予学习者更好的学习体验。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有理由相信这些成熟的应用终将能够在远程教育领域得到实现,从而实现足不出户、随时的实践教学、技能训练,拓宽远程教育领域范畴,最终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知行合一的远程教育。
二、手机等移动终端
移动学习是远程教育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移动终端的应用场景即在于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手机作为最为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在便携性与操作灵活性方面具有优势,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是一种泛在化且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最初利用功能手机,受限于手机本身性能与功能,采取的方式多为通过移动运营商提供的短信平台将教学内容发送给学生,从而自主学习或辅导教学,这种方式下手机的软硬件技术条件极大制约了可发送教育资源的内容与呈现方式,而功能的单一限制了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性与即时性。近年来,智能手机在手机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全民智能时代即将到来,利用智能手机拓宽远程教育范围、提升远程教育效果将成为新方向。智能手机应用于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在于:硬件方面,移动通信技术的日趋完善、无线通信网络的全面覆盖为开展移动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市场的激烈竞争促进了智能手机技术的全面攀升———处理器向多核方向发展,存储容量及显示屏尺寸的扩大、像素的提高使多种格式、高质量的多媒体资源的存储、兼容、播放成为可能,不断提升操作便利性及使用者的视听满意度,可以说技术优势与价格的不断平民化使智能手机足以成为移动学习终端载体的最佳选择;软件方面,智能手机搭载了开放式操作系统,通过安装应用软件可以获得教学辅助或教学资源、登录移动学习平台从而学习在线课程或下载移动学习课件,另外微信等及时通讯软件、微博等社交软件的开发与广泛应用也提供了即时的教学管理服务,拓展了教学活动中的交互方式。智能手机的便携性、无线性和移动性极大地推进了移动学习的进程,作为扩展的数字化教学辅助工具,可以显著提升信息化学习质量,最终实现Anyone、Anytime、Anywhere、Anystyle的4A式自由、灵活、快捷的交互性教学活动。
三、电视
电视一度作为远程教育教学的主要电子媒介,但目前这种单向传播的形式显然已经不能支持现代远程教育中及时沟通与反馈、双向交互的学习需求。电视利用作为客厅重要终端的优势,通过结合互联网改造自身,采用新技术扩展性能,必在远程教育领域有可观的发展前景。目前远程教育中的电视终端以普及率较高的数字电视为主,应用场景主要有以下几种:借助于互动数字电视教室进行实时在线远程教学,是一种模拟真实课堂教学的同步教学方式;利用视频点播开展异步远程,学习者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内容、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利用数字电视的上网功能开展远程教学。电视技术不断革新,互联网电视甚至智能电视逐渐渗透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互联网电视(ConnectedTV)或者网络电视(NTV,NetworkTelevision)是互联网技术与电视技术结合的产物,兼具电视直观性与互联网技术的交互性,而智能电视(SmartTV)在互联网电视的基础上搭载了操作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互联网或其他设备,可以自行安装和卸载各类应用软件、下载网络资源。电视技术的革新对电视远程教育中教学模式、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影响,学习者由被动的接收转为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对教育资源的选择更为灵活。在应用技术领域,人机交互和应用服务已逐渐成为智能电视新卖点,其中人机交互趋于多样化,人体识别、语音、通过手机控制电视等形式出现;应用服务中,视频点播、游戏、社交、支付、广告等亦逐渐兴起,电视的作用从单一的视频播放转向更多个性化的应用。由此可以想象,智能电视的发展与不断提升的普及率将为电视远程教育开辟新方向:一方面通过连接互联网实现教学资源的扩充,让学习者获得更为自主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学辅助类、教育资源类应用软件的开发与推广使用,能够实现教师对于学习效果的监测与学习过程的控制,以及学生对自身学习成果的检测。另外,随着智能电视技术的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被开发出来,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体感交互技术实现电视上的虚拟课堂、虚拟图书馆,甚至构建虚拟实验室,相对于计算机终端,电视在显示效果方面具有较强优势;而与智能手机相结合,让手机作为另一种形式的遥控器与智能电视互联,能够增强电视的输入能力,从而使智能电视更好地应用于以双向交互为需求导向的现代远程教育。
四、结束语
多种学习终端各有特点,在远程教育领域可以取长补短充分互补。利用远程教育技术中多种应用终端特点与优势、推进多种终端在远程教育中的协同作用,从而跨越地域实现无障碍推送实时与非实时的教育资源,促使教育资源在不同地域的共享与同步,能够扩大远程教育普及范围,有效提升远程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韩锡斌,葛文双.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2]叶步伟,马德俊.虚拟实验技术及其在远程教育当中的应用[J].继续教育研究,2011(6):79-82.
[3].智能手机在移动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2011(7):89-90.
[4]王玉芳,张玲.手机移动学习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9):115-117.
针对广播,电视教学及函授教学中,存在的教学信息传递的单方向性弱点, 依据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与原则,对CD-ROM教材中的虚拟人机对话学习方式进行论证.在其合理性的基础上, 结合网络通信手段, 提出改善当前远程教学过程中的单方向教学内容传递方式的设想. 并重点探讨通过CD-ROM教材, 向学习者提供教学内容与双方向对话学习方式的可能性.
1. 立论理由及研究目的
当前,中国远程教育的开展依然是以无线电广播, 电视广播及函授的形式为主. 其共同特点是教学内容的单方向非交互式传播. 在很多地方, 为弥补单方向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反馈的不足, 通常采用面授的方式进行面对面教学. 然而, 短暂的面授期间里, 授课占用了大部分时间, 教师无法与学习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及对学习者进行个别指导.
伴随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 在线实时教学, 网上学习等新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远程教育领域. 但是, 由于技术与硬件条件的限制, 对声音, 画像及动态画面的传输, 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远程教育的需要. 而且, 现有因特网的TCP/IP传输方式, 对信息的传输是点对点进行的. 当多数用户同时利用同一服务器的时候, 就很容易出现网上塞车现象. 从而影响课件的下载和及时反馈.
现在, 日本在双向远程教学方面的开展, 也仍然以传统的电视广播为主. E-mail, 网上揭示板, 主页等手段正在广泛地被采用. 但往往只局限于简单通信, 信息检索, 资料登载等功能. 在有些地方, 因特网会议方式被用来实施校际间, 国际间的远程教学交流. 而最具有实用性的是被称为大学间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SCS( Space Collaboration System ), 可以实现视听觉双向实时交互, 作为日本面向21世纪的远程教育工具, 到目前为止已经联结了116所大学等教育机构, 拥有139个收放站点. 目前正以这种形式在国立大学之间开展共同授课活动. 但是, 其高昂的运营费用令其很难普及, 大范围的应用尚未开展起来.
根据王珠珠教授等五人的考察报告(1999.12), 美国和加拿大的实时交互式远程教育大多数也只局限于小范围, 以小集团人数为对象, 并基本上限于数据与语音的交互传递, 对于完整的实时双向交互式远程教学尚无非常成功的经验, 远程教学的开展依然以电视广播为主. 正在开发应用的远程教学手段多为非实时, 非对称方式, WEB, E-mail的应用非常广泛. 另外, 在美国和加拿大, 远程教学软件的建设很受学者们的重视.
可以认为, 现在远程教学中的学习者大多数还只能相对被动地接受单方面广播电视授课, 处于学习资源匮乏的环境中, 为此, 建立双向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以多种方式, 多层次提高远程教学服务, 确保教育信息的传递, 将是目前远程教育所面临的一个课题. 多种媒体综合运用, 在虚拟环境中实现双向对话式教学, 并配合E-mail等已成熟的通信手段, 来实现在线与非在线相结合的远程教学. 笔者认为无论是从经济角度, 还是从实用性上都是非常值得研究与探讨的. 尤其, 对于卫星通讯及网络事业进展迟缓的边远地区或发展中国家, 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是行之有效的.
基于上述的现实状况与考虑, 本研究的目的是, 为推广应用CD-ROM教材与学习者之间可能的交互式对话学习方式, 对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交流方式的基本构成进行剖析, 以便验证CD-ROM教材中的对话学习方式能够实现双向交互式教学. 并探讨现有CD-ROM教材的设计与制作, 用以改善远程教学中的双方向交互式学习环境.
2. CD-ROM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与实现双向对话学习方式的工具用于远程学习
近年, 随着个人计算机的飞速普及, CD-ROM渐渐成为一种最为常用的多媒体. 由于其具有容量大, 价格便宜, 制作简便, 适于长期反复使用等特点, 选用CD-ROM作为教材载体可以提供大量的教学内容, 尤其对大数据量视听觉信息的传递非常有利.
在2000年APEID研讨会上王一兵教授曾指出, 学习软件包在远程教师学习与培训及其相关领域中具有相当大的实用性. 欧美等国家的教育研究机构正在为发展中国家的教师培训开发, 制作学习软件包.
丁兴富博士在2000.4<<中国电化教育>>中阐述远程学习的概念时, 曾提出基于教学信息资源的远程学习.
中国政府在<<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的有关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第6部中提出, 为满足利用计算机学习, 开发, 改善多媒体教材的交互功能, 建设交互式教学环境. 中央电教馆的2000年工作计划中, 更将开发提供便于学习者自学的多媒体教材作为工作重点.
将上述几方面结合起来考虑, 将教学信息, 内容及方法以软件包的形式记录于CD-ROM并传送给学习者, 可用于开展基于CD-ROM教材资源的远程学习, 对当前远程教育的开展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CD-ROM教材与个人计算机所构成的教学系统与传统教学的不同体现在, CD-ROM教材将教学资源与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服务送到学习者身边, 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习者必须到学校去接受知识与教育的大量人员移动方式, 从这个角度看,CD-ROM教材与在线学习具有相似点.
现在, 电子游戏已经极大地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无论是少年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常常被电子游戏中的虚拟空间所吸引. 虚拟空间, 虚拟现实已经对人们的认识方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而合理地利用虚拟技术, 虚拟情境来支援远程教育, 将是很有意义的. 在CD-ROM教材中采用虚拟技术,制造假想现实, 可以使人机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更加自如与逼真.
CD-ROM教材的利用, 还可以打破传统学科教学中一位教师面对多名学习者的固定教学形式, 令学习者有充分的自由与选择, 学习者与教材的制作者(教师)之间没有明确的固定关系, 即教师可以为很多未谋面的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的同时, 而每一位学习者也可得到多位教师的指导. 这充分体现现代教育所提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 将教师视为教育资源的思想. 另外, 通过CD-ROM教材的传播与应用, 教师之间的优秀教学方法, 经验也可得到交流与推广.
当然基于CD-ROM教材的远程学习是处在一种虚拟环境中进行的. 鉴于其局限性目前还只能作为教学辅助手段, 因此, 必须适当地加以通讯等其他手段来建立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沟通渠道, 从而对学习过程进行及时的监督与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