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5 16:54:2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传统文化进乡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实现文化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在农村。安徽亳州历史文化厚重,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保护完整、传承良好、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近年来,亳州市把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文化建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跃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涵育了文明淳朴的和谐乡风,筑牢了文化小康供给基础。
加大保护传承,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亳州市对地域文化进行了整理挖掘。开展地域文化普查,对地域文化资源的类别形态、蕴藏情况、流布区域、传承脉络以及衍变等情况进行全面登记,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亳州地域文化数据库,评选了5个批次81项市级非遗项目。对老庄道家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酒文化、曹魏文化、民俗文化等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挖掘整理。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加大对乡史、村史的挖掘力度,大力发展具有历史文化遗存和地域特色的美丽集镇、美丽乡村。组织优秀传统文化巡回展演,利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民文化乐园等各类文化阵地开展宣传展示活动,传播传统文化。打造以村居文化墙为载体的宣传阵地,利用道路两旁的护坡围墙、农户院墙和农村公共场所,运用农民画、山水画、卡通画等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反映国学故事、家风家训、村规民约、民俗文化等,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
立足丰厚土壤,让优秀传统文化热起来。亳州市立足丰厚地域文化资源,积极创设多样化、接地气的平台载体,把活动开展到群众中去。在全市1350个村居启动书香村居建设,通过常态化的村居宣讲、系列化的文化活动,统筹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等工作,切实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和文明素质。组织专家编写乡土文化教材,教材包含传统文化、身边好人故事和法律知识读本。组建以基层宣传文化干部、身边好人、法律工作者、专业教师等四类人员为主,以老党员等“五老”人员为辅的近2000人的百姓宣讲团和近800人的志愿宣讲队伍。按照每个村居每月至少开展1场宣讲的目标要求,上好“四课”,即优秀传统文化课、道德模范课、法律知识课和形势政策课。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大力推进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组织编写《国学经典教育丛书》,作为全市幼儿园到高中的必修科目,纳入学业考试。把书法、剪纸等民间工艺扩充到艺术课中,组织传统戏曲、非遗进校园活动,在校园中形成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生态。组织家风家训讨论和展示活动,在百姓厅堂悬挂展示家风家训,共吸引20多万个家庭参加。按照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做事正派、德高望重等标准,开展荐乡贤、评乡贤、学乡贤活动,评选出100名新乡贤。
着力统筹推进,让优秀传统文化传起来。亳州市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创建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党委y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统筹协调、保障服务、督查落实等制度机制,以“项目化”思路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谋划实施了研究阐释、宣传教育、保护传承、实践养成、传播交流等五大类20多个项目。把代表传统文化和记忆的“人”作为保护的主体,定期开展优秀民间艺人寻访、选拔、表彰,建立并落实非遗传承人补贴和奖励制度,建设“建安文学研究中心”等传统文化研究基地。建立二夹弦、剪纸、五禽戏、梆剧等非遗传承人、优秀文化人才创作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抓好基层文化能人、文化骨干和文化热心人的常态培训,每年重点培育100支优秀业余文化团队、1000名农村优秀文艺骨干。发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基层群众表现自身,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化作品。
本刊讯 近日,南宁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文件。规划提出,南宁市将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实现校长专业化、职业化,克服行政化倾向,逐步取消公办学校行政级别。据悉,校长职级制是依照一定的评价标准把校长分为不同的级别,而不是以学校行政级别来定校长的等级。职级制突出的是校长个人的综合能力,是一种为校长的任用、考核、奖惩、晋升、工资待遇等提供参考依据和管理标准的制度体系。
(桂文)
柳州市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
本刊讯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刚结束,柳州市弯塘路小学的师生们便玩起了“飞花令”诗词游戏,校园里洋溢着欢声笑语。这是柳州市启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一个缩影。为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柳州市在今年春季学期启动实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学区为单位,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主题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桂文)
贵港市港北区举办首届青少年学生乡村体验活动
本刊讯 近日,贵港市港北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首届青少年学生乡村体验活动,330位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师生们走进旧农具陈列馆,了解农具的变迁史;走进育秧工厂、稻谷烘干车间,观看了无人机喷洒农药,了解现代水稻生产的生态化、科技化、规模化流程。参观结束后,师生开展稻草人制作比赛,进一步学习农业科普知识,亲身参与、体验了农业生产劳动。
(桂文)
玉林北流市大力建设特岗教师队伍
本刊讯 为了提升特岗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让特岗教师“留得下,教得好”,近年来,玉林北流市教育局多措并举,不断加大特岗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一方面组织特岗教师进行免费岗前集中培训、在岗研修,分批外出学习,并把特岗教师培训与业务考核、评先评优挂钩,促使特岗教师快速成长;一方面按月足额发放工资和福利,确保与在职公办教师同工同酬,且为特岗教师宿舍配备电视、连接网络,组织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不断丰富特岗教师的业余生活。
(韦延才)
“乡贤”一词,始于东汉,是国家对有作为的官员,或有崇高威望、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社会贤达,去世后予以表彰的荣誉称号,是对享有这一称号者人生价值的肯定。《汉语大词典》中这样解释“乡贤”:“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一些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贡献力量的乡绅或乡贤之士,也都被称为“乡贤”,由此而形成了乡贤文化。
乡贤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植根于乡村社会土壤,蕴含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诚信友善等优秀文化基因。它曾为中国社会的稳定、中华文明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集中体现在建设乡村、改善民生、谋利桑梓等方面的群体追求和故乡情怀。
随着时展,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传统社会的架构并没有完全坍塌,乡村社会错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血缘维系的家族和邻里关系依然广泛存在。改革发展进程中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矛盾,作为农村中有声望、有能力的长者、贤人,乡贤在村子里地位比较高,村民比较能够听得进他们的意见,可以起到协调冲突、弥合社会分歧的作用,使社会改革发展进程在乡村这一层面变得更加平顺,有利于农民、农村顺利融入现代化进程,分享改革开放的红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乡贤就像高压锅的“安全阀”,可以把社会矛盾化解于无形。
面对乡村的传统秩序受到冲击、传统社会纽带越来越松弛的情况,如何让乡土社会更好地粘合起来,让社会转型中的个人和家庭得到社群的关注,让“风筝不断线”,让人走得再远也不至于“失魂落魄”、没有认同感,乡贤就是能起到这种作用的关键人物。乡贤大都对传统和现代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一方面,他们扎根本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乡村情况比较熟悉;另一方面,他们具有新知识、新眼界,对现代社会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有一定把握。
因而,现代乡贤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让传统与现代有了“可译性”。乡贤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格修养成为乡民维系情感联络的纽带,用村民们能够接受的方式来传递现代知识,让现代的法律和契约精神与传统的价值和伦理得以协调,让村民有村落的归属感和社区的荣誉感,这样的乡贤文化是有凝聚力、感召力的,他们以身作则提供正能量的作用不可或缺。
乡贤何在
可是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使得村落被遗弃空置。同时,如同清末民国时期,乡村文化精英出于经济等利益的考虑纷纷走出农村,定居城市。从农村走出的大学生,也很少再返回家乡。农村优秀人才大量向城市流动,正所谓“秀才都挤进城里”,有人不禁叩问“乡贤何在”?
近些年来,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积极倡导乡贤文化。《光明日报》去年推出“新乡贤・新乡村”系列报道,在全国各地发掘“新乡贤”和“乡贤文化”与新乡村建设的新闻故事、新闻人物和新鲜经验,给出了重要启示。从现实情况看,新乡贤的主体范围更加宽泛了。
有的乡贤扎根本土,把现代价值观传递给村民。如农村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成长于乡土、奉献于乡里,在乡民邻里间威望高、口碑好,正日益成为“新乡贤”的主体。还有一种乡贤出去奋斗,有了成就再回馈乡里,他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财富都能影响家乡。包括乡村干部、文人学者、退休官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海外华人华侨等。他们视野开阔,资源广泛,对于哺育自己的家乡念念不忘。他们当年从乡村走出,经过了社会的磨砺,成为精英。如今返回故乡,或以自己毕生所集聚的能力奉献家乡建设,反哺故园。
“乡贤文化”从某种意义来看,就是某一个地域中的优秀文化。一方乡贤,在一方乡土中的人文道德力量不可谓不大,由一乡及一县,由一县及一省,由一省及全国,所谓聚溪成流,其影响不可忽略低估。当前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掘与实践表明,乡贤文化是可资利用的重要文化资源,对于新农村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代乡贤在农村基层建设,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当代中国需要乡贤文化的复兴,在当今农村社会中呼唤新乡贤。新乡贤文化的弘扬有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他们的嘉言懿行能够像古代的乡贤一样垂范乡里,涵育文明乡风,并进一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深深扎根。
这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是要实现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现代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的有效落实。新农村需要的是“新乡贤文化”,新乡贤文化是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效推手,依法治乡、完善现代乡村治理。同时,对于当下乡村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健全乡村居民利益表达机制,能够更好地让村民行为有法度、价值有引领、操守有规范。
新乡贤文化的精神内核
新乡贤文化倡导民主法治理念、开放竞争意识、包容创新氛围、幸福平等精神等现代文明因子;从文化主体上说,新乡贤既包括道德模范、社会贤达等,也包括以自己的专长、学识和财富建设乡村、改善民生的优秀人物。因此,新乡贤文化既汲取传统乡贤文化中的价值精华,又践行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乡贤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相契合、传统与现代相对接的文化。
新乡贤文化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极其珍贵的思想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丰富的含义,“友善、诚信、敬业、爱国”这四个关键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基本规范和要求。从乡贤文化来看,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同的终极追求。
关键词一:友善
关键词: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传播;文化视域;贴近性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少数民族乡村发展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等在内的综合过程,大众传媒的发展为推进少数民族乡村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巨大便利,但如何提高传播效果,达到“传通”的目的却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围绕“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生活”这一课题,笔者对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俗称独坡八寨)的上岩、坪寨两个侗族村寨和孟冲苗寨进行了为期近两年时间的多点民族志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到,在独坡八寨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传播实践中,媒体围绕“贴近性原则”开展了一些创新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这些创新活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理性分析,以增强创新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乡村政治文明建设。
一、对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传播“贴近性”创新活动的理性分析
在对通道侗族自治县电视台、宣传部、县委办,以及独坡乡政府的采访中了解到,媒体在对通道侗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传播中,结合民族文化心理习惯,采取了一些贴近受众心理的新形式。在独坡乡的侗苗村寨调查中也发现,这些新形式传播在村民中非常受欢迎,大大增强了政治传播效果。
通道县有十四个乡镇可以收看到县电视台节目,为了让老百姓愿意看节目,容易接受节目内容,通道县电视台根据地方的文化心理特点,改变了传统政治传播的纯新闻播报形式,大量采用侗戏、侗歌、多耶、三句半等群众熟悉,乐于接受的方式来传播政策信息。比如,在宣传自治条例和计生工作政策时,通道电视台特意请了著名的琵琶歌王一一坪坦的吴勇材对相关的政策信息用侗歌进行编排,很受老百姓欢迎。
在政策宣传方面,通道县电视台的重要做法之一是节庆宣传。通道侗族被称为“万节民族”,一年中的每个月都有节庆,县里充分利用节庆来开展宣传活动,形成了比较著名的几大节庆宣传活动:一是“大戊梁歌会”,每年一次,四月中旬在牙屯堡镇举办;二是在独坡乡乡政府所在地木瓜村举办的湘黔桂三省交界侗族的“六月六情歌节”;三是每年正月初三在独坡乡上岩坪寨举办的“月地瓦”活动;四是每年举办的芦笙文化艺术节。节庆中常常利用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多嘎、多耶(侗族对舞蹈和侗歌的称呼)等来进行政策宣传。如2011年6月6日在独坡乡乡政府所在地木瓜村举办的侗族“六月六情歌节”,节目表演就有用侗歌来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和村民选举活动的内容,有一万多人现场观看了节目。由于政策信息传播到位,计生工作在这些少数民族村寨开展得非常顺利。
在对通道侗族自治县创新传播形式的理性分析中发现,民族文化所铸就的心理习惯对传播形式的创新起着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为“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
文化和民族不可分离。著名民族学专家林耀华先生也指出,“文化与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创造了共同的文化并形成了民族;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统文化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该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
饭养身,歌养心。侗民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侗族创造了侗戏、多嘎、多耶、芦笙表演等传统文化形式;而由于文化的传播,与侗族相邻居住的通道侗族自治县的苗族同胞也有着与侗族相同的文化习俗。这些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已经浸润进民族的心灵,成为民族血肉不可分离的部分。曾经在侗族地区工作的汉族干部对侗族村民不愿意投资小孩教育,而热衷于民族文化事业活动很是不理解,这其实正反映了民族文化心理习惯的重要影响。
二、少数民族乡村政治传播“贴近性”策略思考
关键词:新农村;农村文化;农民生活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4901
1 辩证看待农村现有的各种文化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文化形式多样,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同时又受着现代都市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信息传媒技术的发展,外来文化在一些地区尤其是在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也为人们所接受。农村文化构成复杂,不同的文化之间相互冲突,相互融合,这是我国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对于这种情况,要辩证的看待,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农村文化冲突带来的机遇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有利于主体优化,提高亿万农民的综合素质,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二是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坐标系,过去是城乡文化比较,现在增加了中西方农村文化比较。三是扩展了农村文化空间,吸引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四是可以吸收更多的文化营养,使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更好地融合创新。五是在碰撞冲突中给本土农村文化带来压力,产生动力,加快变革。六是为本土农村文化发展提供新的契机,有利于农村文化整合。所谓文化整合是指不同的文化相互吸引、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农村文化建设必须从这一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各地区农村文化的特殊现状,正确的处理和对待传统文化,更要注意区别对待农村地区存在的其他带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出现主观的盲动,防止对农村文化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农村文化的发展,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坚持为农民服务的原则,这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总要求。一方面,我们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农村是我国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地区,一定要注意发掘和保护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将其应用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中来。运用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道德观念来加强我们当前社会的道德教育,运用传统文化中良好的习俗来改善我们当前社会的风气,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防治因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带来的人们道德水平的下滑,抑制各种不良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还可以使我们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为增加更为丰富的内容,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在新的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这也是发扬我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必要举措。因而,加强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利用,发挥传统文化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促进作用也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文化要有所发展,还必须借鉴和吸收外来的文化。任何一种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发展整体中的一部分,都有其存在的特殊价值和特殊意义,都可以为别的文化的发展提供思想借鉴。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和互动,使得各地不同的文化特色能够在相互的交流和学习中得到发展和传播,不断丰富各地区的文化内容和提高各地区的文化水平。农村文化建设必须既注意保持和发展各地区的优势,又要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使得各种不同的文化习俗在相互交流之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真正有益的文化精髓能够在这一融合当中显现出来,发展壮大,并成为广大农村地区共同具有的文化内容,从而实现农村文化的整体繁荣。同时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增添新的更为先进的内容,让我们的民族文化具有更加鲜明的时代性。
2 因地制宜发展区域文化产业
所谓文化产业,从经济活动的角度讲,是指专门或主要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的行业。其本质特征是把人类知识的、智力的、精神的、艺术的和信息的活动及其成果以一定的物质为依托,转换成供人们消费、享用及交换、买卖的文化商品。它是一种投入少、效益高、增长幅度大、带动力强的新兴产业。
在建设农村文化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本地区文化的竞争力。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其文化既具有统一性,同时又带有浓厚的地域性色彩。在整体文化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区域文化的争奇斗艳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特色。农村地区在我国社会结构中能够占有很大的比例,不同地区的农村文化发展的区域性特征明显,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由于这里的少数民族居多,不同的民族之间的差异更是显而易见。我国学术界近年来在研究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在宏观研讨把握中华文化统一性的同时,许多学者也注重地域文化研究,他们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区域文化的概念,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界定。
在农村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文化产业也是我国目前农村文化发展一条有效的途径。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但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GDP还是同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国家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来扶持农村文化建设,像城市那样修建图书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的乡村是很难做到的。因而农村文化的发展不能光靠国家的投入,而应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
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从而调整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劳动素质,增加农民收入,而且将会推动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农村文化资源有计划、有重点地加以开发和利用,实现农村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对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搞清楚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对不同的文化资源要不同对待,不能盲目的进行破坏性开发。对于那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应该充分的发掘和利用,进行产业化转化。其次,在农村文化的产业化开发过程中,对待农村文化资源不能不加改造的按照原本形态推出。农村文化中有许多内容已经不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有些还带有消极、负面的色彩,因而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的现状当作是文化底蕴,必须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使其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符合人们当前文化生活的需要。
3 充分做好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是主力军,必须对他们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充分了解和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从思想上真正的把这项工作重视起来。尤其是对乡村基层干部,更要加大教育的力度,使他们真正能够具备乡村文化建设带头人的觉悟,从而主动积极地发挥他们带动作用,成为农村文化发展的骨干力量。只有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对文化建设的认识,才能为文化建设做好思想保障,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正确的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出发切实把农村文化工作做好,为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重点培养和提高基层干部的业务能力,使他们能够真正具备农村文化建设带头人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依靠力量。要对基层干部定期进行培训,使他们始终能够掌握最新的文化发展理论,了解文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始终能够使他们的思想认识跟上时展的潮流,顺应文化发展的趋势。其次还要重点培养民间文艺骨干力量,积极组织各种文化艺术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文艺技能。经常性的组织各种文艺表演活动,使他们的文艺特长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
农村文化建设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它既遵循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遵循农村文化发展的特殊规律。因而我们必须从农村文化发展的实际出发,要建立学术科研机构同基层农村合作关系,运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农村文化建设,使农村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学术科研机构可以选择在农村地区设立科研基地,进行实地观摩和考察,从中提取可靠的研究素材,从而推动理论研究的发展,不断为农村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我国农村文化发展中,各地区还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形成系统的理论,并推广和介绍到其他农村地区,促进各地区农村文共同发展,从而实现我国农村文化的整体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农村 环境艺术设计 乡土整体性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这也就是说,建设新农村并不是建造新房子那么简单,还要包括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来看,新农村的环境既要做到不被设计和建设破坏,还要做到将农村环境中的建筑设施、道路等人为因素跟田地、河流湖泊等自然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与城市环境不同的而又适宜人类居住的新环境。
一、环境艺术设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科学的指导性作用,它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它的理念上――以人为本,讲究尊重适合人生活的气候、地理形态等等自然因素,还讲究尊重人们几千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传统。而这种理念在新农村建设中又具体表现为对“人居和谐”的提倡,通过环境艺术设计指导农民群众创造出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利益,从农村建设的全局着想,注重对历史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村庄整治与规划建设,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农村面貌的改善符合中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中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现状
新农村建设国内外都是一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模仿和参考,通过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调查,笔者认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大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设计和建设不够生态环保
新农村建设中,建筑和景观在设计和建造上背离了生态原则,所使用的材料含碳高,能耗高,而且所建造的房屋在采光和噪音隔离等都不符合标准,有些建筑和景观因采用不达标的材料而对人体的健康存在着威胁。
(二)艺术形式没有自己的风格
有些地方为了盲目地推进新农村建设,采取照搬照抄其他地方的建筑和景观形式,而这些建筑和景观形式的风格因为是从外边拿来的,所以很容易与当地传统的建筑风格大相径庭,导致本地环境有机整体性的丧失,这种情况是急需有关部门给予注意的。
(三)建筑布局只是简单叠加
良好的建筑和景观格局应该是依据本地实际地形条件来设计和规划的,可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却常常是将乡村民宅简单地进行排列或者叠加,割裂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关系。这种布局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背道而驰,使乡村丧失了原有的田园魅力。
(四)建筑功能跟农民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不搭配
由于很多新农村的建筑都是从外地直接拿来的建筑形式,忽视了本地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需求,导致建筑的功能跟农民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不搭配。比如说,有些农户想饲养家禽或家畜,但是这些新形式的房屋并不具有这些场所,所以农户就会私搭私建,影响村容村貌。
(五)建筑缺乏环境艺术
新农村建设并不是单纯地建造房屋,还要建设其他景观和配套设施,以及一定的绿化,要和周围原有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等等。所以,真正做好新农村建设,就要考虑到整体环境,就要使建造的房屋具有环境艺术。
三、尊重乡土整体性的环境艺术设计
经过对中国传统乡村环境艺术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那些传统乡村并不是建筑和环境简单地叠加,而是有着自身的整体文化性在里面。新农村的环境建设不能以对原有传统文化的破坏来换取那些所谓的现代化农村建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地区其文化传统不同,自然环境也各异,故而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这些传统建筑,都是我国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智慧依据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而建造的居住环境,它们尊重整体乡土地理,有助于周围的生态平衡。
一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体现着这个地区的乡土文脉和乡村环境,而其建筑风格和文化及传统特色融合成了其乡土的环境艺术。一个地区的文化与传统特色是从两个方面来形成的,一是通过对该地区的历史文脉进行探究,继承其文化积淀;二是根据其传统文化创造出符合时代的新文化。可以说,只有在继承了优秀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既体现地方特色又具备时代精神的新农村环境艺术设计。
四、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做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同样新农建设也是如此。建设新农村要从农村实际的出发,要从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建筑这一实际需求出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通过新农村建设来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城市里的建筑形式挪到农村中来,那就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
按照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和设计方式来建设新农村,从表面上看,城乡之间的建筑差异是消除了,但是乡村原有的美丽风光也随之消失了。而对于新农村里的常住居民――广大农民来说,那样的建设并不能实现其需要,反而会生出很多的烦恼,比如刚才所说的,没地方饲养家禽家畜这些问题。
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发挥其主体作用。因为农民群众最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房子,所以,要号召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的建设当中来,让其在专业设计师的指导下,一起来完成新农村的环境艺术设计,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如果能做到这样,那么新农村建设中的很多问题也就会被轻而易举地解决。
让农民参与到新农的建设中来,让规划师的设计符合当地的地域文脉和地域个性,抛弃那种僵化的背离实际需要的设计,达到一种对原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延续,这将会是新农村环境艺术设计能够持续向前发展的必选之路。
总之,新农村的建设不能无视农民的存在,反而急需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环境艺术设计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五、结语
不加选择地将那些城市里的建筑形式挪用到新农村建设当中来,带来的只能是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日益尖锐。新农村建设需要环境艺术设计给予科学的理论指导,而且这种指导需要尊重乡土整体性,需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俊.情与景的交融――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环境艺术设计[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21)
传统村落是独特文化的历史沉淀,因受外来文化的冲击等诸多因素影响,很多传统村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落。于黎平而言,对全县90个传统村落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留住文化乡愁的重要课题。
留住文化之根
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黎平县坚持规划先行,科学保护,合理开发的原则。为加强传统村落规划,黎平县委、县政府编制了《黎平侗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9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等,有效地保护了传统村落自然地形地貌、森林植被、水体、自然景观及古迹遗址等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
此外,还制定了《黎平县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办法》和《黎平县传统村落建筑图集》,加强对传统村落建设审批管理,加强对鼓楼、花桥、戏台等侗寨标志建筑的维修与保护。成立古民居保护协会,寨老会等,让群众参与村寨保护、民居建房、生态保护等工作,提高传统村落村民自治管理的水平,加强传统村落建房审批管理。
为保证政策法规的有效落地,黎平县委、县政府每年将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经费50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先后划拨1030余万元对传统村落村容寨貌进行整治,修建戏台、河道、步道、道路硬化、公厕等建设。近年来,共整合9250万元传统村落专项补助资金及近200万元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项目资金,整合“一事一议”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项目,完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将传统村落古民居有偿保护费纳入财政预算,仅肇兴侗寨,每年就兑现古民居有偿保护金60余万元。
按照“四在农家・美丽乡村”项目要求,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建设。下大力气建设通村公路、寨内步道、寨内绿化、美化及景观点整治等工程,使传统村落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大幅提升,让传统村落的山更青、水更绿、村寨更加整洁、群众生活更加殷实。
黎平县拥有1个世界级、8个国家级、21个省级文化遗产,培育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5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1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08人。为更好保护和发展这些文化资源,黎平县积极开展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实现了民族文化的活态化保护和传承,留住了传统村落文化之魂。
开发文化之源
为促进传统村落发展,黎平创新旅游发展等多种保护传统村落模式,在传承保护中给传统村落注入新的业态,既吸引外地游客,又带动群众增收。
比如,黎平县拆资8.2亿元,按照5A级标准、全产业链要求对肇兴侗寨进行升级打造,实施了以综合开发为主的“肇兴模式”,最大化为游客提供便利,形成38平方公里的侗族文化旅游创新体验区,让游客处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此外,堂安侗寨的博物馆开发保护模式、黄岗侗寨的农耕文化村民自治保护模式、四寨侗寨的企业引领保护模式等,均为黎平的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可复制范本。
除了政府的保护投入外,黎平县还吸纳了众多的社会力量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性开发。
2014年,腾讯耗资1500万元,在岩洞镇铜关村建成了侗族大歌生态博物馆,探索“互联网+乡村”发展模式,借助互联网的媒介与渠道力量,通过现代管理理念和民族文化及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创新产业发展模式,让乡村的人文与自然生态实现最大价值,架起侗族大歌对外传播桥梁。
茅贡镇地扪村侗族人文生态博物馆“文创+社区”模式,则完全由民间倡导和创办,与百姓联动,将传统文化与手工艺品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群众日常的手工艺品成为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水口镇滚正村实行“互联网众筹+民宿”模式,通过互联网众筹资金,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将村民房舍改造成民居旅馆,提升其居住功能,让怀揣田园梦想的都市人住进乡村,既可以满足这部分人体验晴耕雨读的需求,还能给农户带来租金收入,同时促使农户加强对其传统生活价值的重视。
此外,为特殊游客量身定做的“旅行社+村庄”原生态村落体验模式,专门吸引外国游客、文化研究学者等特殊游客,打造高端体验式旅游。
成就脱贫之路
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文化乡愁。
黎平县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文化引领”战略,抢占侗文化发展制高点,全力实施文化旅游率先突破发展工程,将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方略,推出了“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将32个传统村落,像串联珍珠般连接起来,形成百公里长的侗族文化体验长廊。
“黎平县对于百里侗寨传统村落(旅游示范点)的景点打造,即是在保留原有村落的外貌特点和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有规划地进行危房改造和村寨整治,并整合资源向传统村落倾斜,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小康寨等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黎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肖凯旋说。
“百里侗寨”的建设打造,在没有大费周章大拆大建的基础上,实现既保留了游客对传统村落的青睐,又改善了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让浓浓的乡愁得以延续。目前,“百里侗寨”线路已有6个接待点具备对外迎客条件,初步形成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百里侗寨踏歌行”旅游品牌。2015年,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路上的四寨村接待点,共接待游客近5万人次,创旅游经济收入500余万元,群众人均收入达7120元。
走在“百里侗寨”精品旅游线上的每一个侗族村寨,游客都能泾渭分明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气息,那里的侗族群众把文化穿在身上,把爱情融入歌声中,把历史刻录在村落里,把欢乐展现在节日中,类似于泥人节、扁米节、摔跤节、喊天节、款会、歌会、千三欢聚节等侗族传统节庆活动,每个月都在侗都黎平的各个传统村落或是民族村寨中上演。游客置身其中,纵情歌舞、乐在其间,与此同时,当地群众也能借此获得一份可观收入,更能让传统村落在民族文化旅游的支撑下,得到很好地开发与保护。
观光农业是指经营广泛利用农村野外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使农业与农村的观光旅游功能显著扩大,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要。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而且包括农村观光游览,以及与之有关的旅游经营、旅游服务等内容。上世纪末,众多观光农业项目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大中等城市的郊区开始兴建。观光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受到了各地的推崇,是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上探索出的一条全新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对于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拓宽农业综合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罗平油菜观光农业游的发展现状
罗平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滇、桂、黔三省接合处,是全国31个油菜籽生产基地县之一,享有“滇东油库”之称。每年的二、三月是油菜花盛开季节,80多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金浪翻滚,煞是壮观。自1999年以来,罗平县依托自然天成的山水景观、浓郁迷人的民族风情、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秀美清灵的多依河、幽深俊秀的鲁布革峡谷、雄奇壮丽的九龙瀑布、金色油菜花海等旅游资源,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以油菜花为载体,集农业观光、自然风景览胜、民族风情展演和商贸洽谈为一体的“罗平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旨在以高标准定位着力打造国际品牌,使罗平地区的旅游走出云南、迈向全国、走向世界,使其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迄今为止,罗平已获得“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园”、“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荣誉,“油菜花节”跻身“全国节庆50强”、“中国节庆产业年会十大花卉类节庆”之列。2002年6月11日,国际吉尼斯上海分部把罗平30万亩油菜花地评定为“世界最大自然花园”。目前,罗平县油菜观光农业游直接从业人员4000余人,间接从业人员20000余人。另外,还带动了当地其他旅游业的发展,13年来,陆续有近1200万人次前来罗平观光旅游,给当地带来46亿多元的财政收入。
二、罗平油菜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条件有待完善
近年来,由于上游河水冲刷,多依河堤两岸泥沙堆积以及两岸村落生产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等原因,导致了多依河水质变差。乡村卫生基础设施缺乏、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落后,卫生观念淡薄,观光客虽然希望接近、感受大自然,但在住宿、饮食等方面没有保障,使游客望而却步。乡村进出道路的通达性差,尤其是遇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即使有相当好的农业观光资源,但由于其畅通性差,使很多观光客不能成团,进而难以提供充足的客源。
2、内容同质化,活动雷同
观光农业提供的活动内容大多比较类似。由于项目比较聚集,除了名字不一样外,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都是大同小异,观光客大都还是停留在油菜花观赏、吃农家饭和钓鱼等常规层面的活动上。
3、旅游从业人员少,素质偏低
缺乏专业人才是罗平农业观光项目经营中最普遍的问题。目前,罗平县直接从事观光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约有2000人,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包括职高、中专)占82%,大专以上的仅占18%。此外,大多数农村服务人员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有的只是在上岗前接受过短期培训,不仅专业知识薄弱,业务技能水平也有待提高。在实际的农业观光项目操作中,许多乡村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任,跨村、寨子、乡镇承包经营者不多。在这些土生土长的经营者当中,他们本身文化素质不是太高,也未从事过管理工作。另外,由于罗平油菜观光农业项目普遍缺少具有浓厚布依文化功底和充分了解罗平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专业人才,且不能进行娴熟的解读,使其丰富灿烂的布依民族历史文化无法被淋漓尽致地展示给观光客,成为制约罗平油菜农业观光项目发展道路上薄弱的一环。因此,大力宣传布依民族的历史文化个性,以丰富油菜观光农业的内涵,打造观光农业品牌是发展民族地区观光游的必然选择。
4、建设定位过于现代化
近年来,罗平县城区内采取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的形式,多方筹集资金3亿元,新建宾馆饭店30余家(现有三星级酒店3家、二星级酒店7家),县城接待总床位已达13000余床;兴办“农家乐”80余户,经工商登记注册的餐馆达600余家。虽然基本上能满足观光客的需要,但大多数地方的乡村农业观光项目是在农村现有资源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的,由于经营者缺乏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意识,传统文化缺少乡土应有的气息,因而失去了地方原有的特色。还有的经营者只注重人造景观而轻视生态环境建设,忽视了对当地传统文化的发掘和保护。
三、促进罗平油菜观光农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加大投资,改善乡村基础设施
农业观光项目的发展强调各要素、各部门的有机联系和密切配合,需要一定的社会配套服务作为支撑。为及时保护多依河环境,罗平县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对沿河两岸的村落进行环境综合整治。安装污水处理管道,建造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建设高标准生态厕所和垃圾集中收房库。加快“村村通”项目建设,使水泥路面覆盖每个村落。通过综合治理,提高村容村貌、多依河景区景观质量,让游客们感受到村容村貌、多依河景区景观的新面貌。
2、挖掘地方特色,打造多层次农业观光产品
观光项目应采取特色开发差异化方针,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特”的模式,紧紧围绕“返璞归真”的追求时尚心理来设计,探究农业观光项目的“乡村”底蕴,并开发迎合都市人以休闲观光为首选目标的观光产品。一是打造乡村文化特色主题游。在农业观光项目的建设上要把文化放到显著的位置,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以满足观光客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利用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召开期间,把观光客引入适合发展农业观光的乡间地带,让客人主动参加到各类从事体力劳动的活动中,使他们亲身感受从事农业活动带来的乐趣,品尝自己亲自制作的食品;还可以利用当地具有布依族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艺术项目,如布依、彝、水、壮各族青年男女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河畔的对歌场上,吹木叶、唱山歌、跳兵器舞、狮子舞等,使这些民间文化艺术成为地方观光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观光客,进而把这些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二是丰富当地土特产深加工产品。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全方位的油菜观光游开发体系,推出一批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积极加快引进和扶持一些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发具有地方民族民俗特点的观光农商品。例如,罗平要把具有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三黄”、“三白”作为壮大农业观光项目的主打品牌,这些产品在毗邻的云南、贵州、广西交界地区颇有名气,市场需求量很大。“三黄”指县内所产的菜油、黄姜、蜂蜜(油菜蜜),“三白”即白果(银杏)、白薯、百合。利用聚集效应,开发建设土特产参观、品尝、购买为主的工艺特产一条街等,这些都对渴望逃避喧嚣都市、寻觅纯朴乡情的观光客具有无限的吸引力,与都市生活的“灰色世界”相比,富有乡野情趣的观花采果和品尝美食为主题的绿色之旅能使观光客放松身心,陶冶情操。#p#分页标题#e#
3、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
罗平农业观光项目要真正的发展起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些懂管理、会经营的管理团队和一些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形象素质的当地的观光导游团队。根据目前罗平地区农业观光管理水平低、导游人员缺乏的状况,罗平县旅游职能部门应该以办好罗平观光农业为目标,以油菜花文化节为己任,开设乡村农业观光经理培训班、专业人才培训班和导游人员培训班,并要求导游人员通过考核执证上岗。经理班重点培训农业观光服务公司中层以上人员或个体经营业主,培训旅游管理、旅游服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等方面的知识,为构建乡村观光良好的市场宣传与管理、经营环境创造条件;专业人才培训班要通过培训解决文化人才缺乏的问题。通过培训,在具有一定游览内容的前提下,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导游人员的服务能力将会大大提高,才能为罗平农业观光项目的大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